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4-10-17

积极的财政政策(通用12篇)

积极的财政政策 篇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多方利益平衡和各项政策之间关系的协调。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多角度分析问题, 积极稳妥地实施这一政策, 既考虑当期利益也考虑远期利益, 既考虑运行调控又考虑制度建设, 既要讲求成效, 又要压低风险。

首先要全面认识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这既关系到政策措施体系的确立, 也关系到对于财政政策长期基调的把握。有一种观点认为, 只是在提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后才表明财政政策正在出手保增长。这种看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我们应该对财政宏观调控功能的稳定性有正确的认识。

从理论角度看,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 财政支出扩张是基本特征, 但在收入方面却存在增税和减税两种可能性, 如果是增税增支, 说明财政扩张度较弱;如果是减税增支, 则说明财政扩张度较强。有必要指出:增税增支和减税增支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支出扩张靠税收增长维持, 而后者则要靠发债来维持。也就是说, 要扩张支出, 总要有资金来源, 不能认为减税没有代价。

从操作角度看, 就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和阶段性着力点的连续性来说, 我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包括三重含义:

首先, 积极财政政策本义是指在保增长转变为宏观政策首要目标的背景下, 财政要加大刺激经济增长的力度, 要运用更多的财政手段去化解各类深层次的经济矛盾。进一步说,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并不是说过去实施的财政政策不积极、成效不大, 而只是说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征, 财政的宏观调控方式和力度要阶段性转变。回顾过去,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施过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 2003~2008年上半年实施了稳健财政政策。这三种财政政策主基调都是主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区别在于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强调在抑制通货膨胀、压缩财政赤字的基础上保增长、调整增长节奏。在实施这两类财政政策时, 我国经济都呈现出高增长格局, 比如前期实行稳健财政政策, 连续五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换言之, 保增长是我国财政政策的主基调。现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只是在保增长方面出拳更重、更快了。

其次, 积极财政政策, 带有加大、加速扩张支出、打破单纯追求财政收支短期平衡的理财观, 树立周期性平衡理财观的含义, 要通过主动扩张支出来增加总需求, 进而反推供给扩张。但这绝不意味着财政支出过去没有扩张。事实是中国无论是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都是扩张的, 而且速率不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实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各年财政支出增长率保持在16%以上, 1997年财政赤字达到582亿元 (当时历史最高点) 。前几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增长率年均高达19%, 2003~2006年财政赤字每年都在2000多亿元。指出这一点, 是想强调财政支出大幅度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 如何把握好扩张度反倒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困扰中国的是如何做到财政收支相对平衡, 不能认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可以无边际地扩大支出。

再其次, 现在所说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指国家财政要着眼全局和长远而更加“积极”, 要承担更多的财政风险。同时,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一方面延续稳健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继续加大对事关百姓生存和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环保等的投入, 另一方面则要较大幅度增加经济调控性支出。换言之,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绝不意味着放弃支出结构调整, 反而是要通过再度加大支出规模扩张来加速解决公共产品供给薄弱环节中的问题。

可见, 我国在不同阶段实施的财政政策, 是有长期基调的, 在政策效应上具有连贯性、互补性。孤立地评价积极财政政策的当期效应, 是对财政政策基本功能的片面理解。

还应看到, 从我国国情和体制特征角度看, 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态势不会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回调, 主要是以前物价过快上涨和国际经济动荡所致。而且, 从政策协调性角度看, 我国目前是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投资政策多管齐下保增长, 虽然连带财政减收, 但已经起到了保增长作用。这些因素, 都是我们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需要综合考量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 篇2

济刺激计划都是政府主导型的,人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政府身上,中国更为突出。那么,政府靠什么兑现誓言呢?

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表明政府是在倚重财政手段来拉动经济增长、强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财政猛然从收支相对平衡转到高度不平衡状态,这实际上意味着外在压力将迫使国家财政再度进行深层次制度变革并寻求财政政策与其他各类政策新的协调机制。初步归纳,今后中国财政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四大难题:

其一,支出压力加速增大。2009年之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保民生、保环境、保资源成为政府职能的重点。为此,政府不仅偿还公共产品供给历史欠账,而且从制度创新入手扩大公共产品供给范围,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标准,突出的表现是稳步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近年来,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加速扩张,不断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如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建立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等。接续前期改革,2009年我国又推出了新的保障民生制度,如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项目补助标准。2008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危机四伏并显性化,中国经济同样步入下滑通道。为此,政府制定了庞大的投资规划。国家财政支出是落实政府大政方针的物质保障,必须依国家制度安排和政策而定。当前乃至未来几年,中国财政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既要保证13亿人享用的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增长、质量提高,又要为保增长而大幅度扩张投资性支出,可以说要解决的问题史无前例。从这种现实压力看,2009年9500亿元的高赤字只是一个开端,赤字固有的惯性特征将会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未来几年内突破3%。为此,我国必须在财政失衡度方面寻找可控点,然而这需要重新确立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度。

其二,高赤字难免引发通货膨胀。高赤字要靠高举债为支撑,高举债难免诱发通货膨胀。2009年发行的9500亿元国债,要靠今后连续增发债务来偿还,从现在的政府投资规划和经济周期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依然要打高赤字,而这又要靠发债来弥补,如此循环,我国的国债余额占

gdp比重未来几年突破40%可说已成定势。国债发行归根到底是挤占储蓄,从而迫使基础货币供给持续高扩张,也就是造成通货膨胀。特别是当前我国国债发行收入立项的工程尚需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配套资金,这种投资引致大部分还要靠银行贷款来解决。也就是说,国债项目的放大效应也要挤占储蓄。可见,综合起来看,至少2万亿元的储蓄要由政府来直接配置,而其他类型投资主体的投资需求银行也要满足,这势必倒逼银行通过降低存款标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增发货币。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刺激经济增长时走的是同一条路,但他们的货币是国际化货币,通货膨胀可以被外部消化一些,但我国货币只是国内自由流通的货币,因而通货膨胀只能在国内消化。显然,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考虑如何妥善处理高举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稳健之策似应是条件允许随即减少国债发行额。

其三,支出急剧扩张客观要求调整财政体制。2008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的预算事实上已充分表明中央财政的支出扩张度超过地方财政支出扩张度,这里边的制度性因素之一是地方不能打赤字、中央可以,但更主要的因素是随着中央政府出台的保民生、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范围,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标准,中央财政介入的领域越来越宽,现在的格局是原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中央政府承担的部分越来越多,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中央已占大头。2009年高赤字、高举债,中央财政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责任又加大了,特别是如果养老保险在全国推行统一规范的制度,那么,中央财政的支出压力会骤然再度加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经验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人口的自由流动,实际上意味着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制度要全国统一,这要求中央政府把相关事权和支出责任担下来,中国不可能例外。然而现行的财政体制与之是不相匹配的,突出表现是中央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只在55%左右,根本不可能履行更多的事权,如果硬要办,就要增加更多的赤字、发更多的债,但这要积累更大的财政风险。怎么办呢?从现在起,我们确实要认真分析调整财政体制的可行性,似应在细化事权划分的前提下,调整收入划分制度体系。

积极的财政政策 篇3

关键字:农村财政;农业;积极财政;支农;补贴

一、文献综述

对支农政策的研究很多,其中侧重于效果和不足的研究。蒋和平、辛岭(2009)认为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温铁军、刘海英(2009)认为“家电下乡”一类的农村补贴由于任何外部主体进入农村都与极度分散的小农经济之间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实行效果不佳。

这些研究都确定了我国三农政策的可行性,并承认它们的实际效果,同时也看到了不足,提出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政策。但是关于危机后农业财政政策却没有单独归纳出来。

本文将结合当今时代背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一些农村农业方面的财政政策及变化,通过分析它们产生的效果来作出评价。

二、我国的支农财政政策发展

(一)政策总介绍

从2004年开始,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内容都是“三农”问题,2009年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大“三农”、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2009年底到2010年初,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旨在促进“三农”的政策,如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从2009年开始实施,2009年新增农资综合补贴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新增补贴资金管理,完善使用机制等。

(二)取得成效

1.农村低保方面

2009年继续推进农村低保的应保尽保,保障人数达到4700多万,月人均补助达到60元。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保障人数达到2340多万人,月人均补助达到160元。五保供养人数556万,年人均保障水平集中供养为2500多元、分散供养为1800多元。城乡医疗救助已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年救助6500万人次。临时救助制度正在建立健全,全年救助800多万人次。为城乡低保家庭、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城乡老党员发放了一次性节日生活补贴,惠及7400多万人。

2.农业补贴方面

我国对农业的补贴绝大部分是“黄箱”补贴,即价格支持、营销贷款、面积补贴以及种子肥料等补贴,这些补贴约占整个农业补贴的70%,从补贴形式来看,暗补是补贴的主要形式,其通过流通领域实现,而明补只占补贴的25%左右。

在发放程序规范上,在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先向群众与社会公开补贴政策、标准、数量等,后让农民在“五到户”表册上签名盖章认可,再兑付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从2005年开始,采取在银行建立农民个人账户,以存折形式直接发放到户的办法,把各种补贴资金直接计入农户或受益者个人账户,有效防止了各项补贴资金被截留挪用或抵扣现象的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财政政策在面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下,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但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在财政政策制定上,农民处于被动地位

无论是改善农民的福利状况也好,还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好,解决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对农民放权让利,提高他们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权利与博弈能力。没有权利的提升,农民的福利依然是政府财政的“嗟来之食”,没有明晰的土地产权和土地流转的自主权,农民将无法解决城镇化后的安家住房问题,城镇化也会成为一句空话。此外,如果农民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城镇化将缺乏内生的动力,也不可能形成合理的自发市场经济秩序。现在实行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将民主财政的概念贯彻,但有待改进。

(二)农村低保、补贴的标准评定,甄别程序等存在漏洞

农村低保和补贴是对农民直接相关的两个转移性收入来源。以低保为例,以收入为基础的准入条件,因为数据来源可能不真实,在现在看来不尽合理,另外在基础评定中也可能出现违规操作的道德风险。现在虽然实行直接发放的政策,但是中间仍会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影响农民切实利益。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

现在的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病险水库多,灌溉渠道老化的问题,另外我国河流纵横交错,旱涝频发,但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缓慢。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突出支农投入重点

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的投入,突出重點地区和项目,因地制宜,整合支农资金。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取消对中西部地区财政困难市县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吗,以达到“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支农政策立法,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法制的实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外统一、公开透明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强化农业补贴法律法规建设,要以保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为核心。优化“绿箱政策”结构,设定必要的“黄箱政策”条款。是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对农业补贴的投入量,同时规定补贴结构及补贴方式。

(三)加强支农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切实加强对支农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检查与绩效评估,严肃查处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1]蒋和平,辛岭.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J].农产品加工,2009,(7).

[2]王佳伟.关于农村低保制度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2009,(12).

浅析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力 篇4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已开始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中国虽然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 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2008年GDP增速从第一季度的10.6%下滑到第三季度的9%。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 (1)

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局势,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保持中国的经济稳步增长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扩大内需,在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2) 初步计算,实施这些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原理及现实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原理

IS—LM模型是能够反映两种宏观政策的运用对国民收入影响的一个基本模型。其中IS曲线的变动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变化,减税、政府购买增加以及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加使IS曲线右移,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货币政策则以LM曲线的变动表示。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主要应当依靠财政政策。但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实施的效力有所不同,对国民收入的改变幅度也不同。

图1和图2分别显示了不同斜率的LM曲线和IS曲线对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力的影响。左边的图形LM曲线的斜率较小而IS曲线的斜率较大, 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幅度就较右图为大。IS曲线的斜率主要由投资的利率弹性决定, 二者呈反向变动;LM曲线的斜率由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收入弹性决定, 它与前者呈反向关系, 与后者正相关。一方面, IS曲线斜率较大往往是较为特殊的时期, 如需求大量不足, 投资饥渴症普遍存在, 利率对投资的作用不甚明显。另一方面, 社会对货币需求的状况影响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收入弹性, 因而决定着LM线的斜率。

以上是在边际消费倾向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得到的。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与税率变动的话,财政政策的效力即由下面这个乘数决定:

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

若投资(消费、政府购买)增加1个单位,带来国民收入增加k个单位。b越大,t越小,乘数越大,国民收入改变量越多,财政政策的效力越大。反之效力越弱。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现实分析

1.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直接效果。

(1) 减税被看成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2008年为应对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税政策,涉及税种多,受益人群广,减税金额大。但这些减税措施能否实现拉动内需的作用, 我认为在短期内是可以,但效果不一定很明显;长期就更加不确定,有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理由如下:第一,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存在差异,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以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体,减税主要也以减免所得税为主,减税可以有效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而中国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减税拉动需求的效应不大。从企业所得税来看,减税只能减轻企业的负担,扩大企业的生产,但是如果在经济危机、居民最终消费能力不能提高的背景下,企业扩大的生产能力只能转化成库存,而不是变成刺激经济增长的力量,此时减税并不能扩大内需。而从个人所得税来看,由于中国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规模不大,覆盖率低。再者根据消费函数C=c0+c1Yd,减税使得Yd增加,但在中国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使边际消费倾向c1不高,减免个人所得税拉动需求的作用也有限。第二,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下滑,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已悄然出现。2008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长33.3%,第三季度增长10.5%,其中, 7、8、9月分别增长16.5%、10.1%、3.1%,而10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3%,12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份下降3.1%。在财政支出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大规模减税势必加大财政赤字,不仅将影响到政府正常运转,而且将削弱政府对贫困地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对市场和社会公平造成更大损害。

2. 财政政策的效力考察。

通过IS—LM模型中IS曲线与LM曲线的斜率进行比较分析。由于中国经济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还远未达到萧条的地步,所以IS曲线不属于较为陡直的凯恩斯区域。而且,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小,IS曲线的斜率大,所以对提高财政政策实施效力有利。从2008年9月起,中国已经连续四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各大银行增加贷款规模,但是有款却贷不出去。造成的结果是IS曲线右移的幅度太小,GDP增加幅度小。目前社会消费较为稳定,使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也较为稳定,LM曲线的斜率主要由利率弹性决定。由于中国利率的变动缺乏灵活性,对资本市场资金流向的调节作用不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小,LM曲线较为陡直。以上两方面共同造成了中国的财政政策效力不高。从乘数的角度看,由于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从而乘数较小,国民收入的增加幅度较小。

三、政策建议

1.优化税制。中国税制结构并不合理,目前税收体制基本上是以流转税等间接税为主的单主体税制,所得税等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偏小,对居民收入的调节能力较差,不利于缩短居民收入差距;此外,在对企业征收所得税方面存在内外资企业区别对待,不利于鼓励民间投资。因此,在税制改革方面,要强化税制的调节分配功能,提高整体消费水平。如混合征收个人所有税,适时开征遗产税,改进和完善消费税,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等。通过公平分配来促进全社会消费需求长期稳定地增加,必然会从根本上缓解需求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

2.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已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到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效果,而且对社会的安定形成负面作用。要提高财政政策的实施效力,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3.利率市场化。就财政政策而言,较高的利率弹性也是其发挥效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利率弹性才会逐步增加,财政政策效力才会提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而金融自由化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微观基础,在银行一统天下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肯定行不通,这需要发展银行的周边市场,挑起金融领域的竞争。改革过程涉及到相关的很多部门,我们应该遵循国内实体经济部门市场化、金融部门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可兑换这样的顺序进行改革,并且要高度关注金融市场一体化问题。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相关部门改革的进程制约着利率制度的变迁。这项举措不仅仅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极为有利,而且对于今后宏观政策的实施向市场化接轨将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奥得维尔·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

[2]高培勇.关于减税问题的四个基本判断[N].光明日报, 2002-07-02.

[3]刘溶沧, 马拴友.论税收与经济增长——对中国劳动、资本和消费征税的效应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2, (1) .

[4]马国强, 王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 2000, (10) .

[5]高培勇.财政政策在两难抉择中走向优化[J].中国企业家, 2004, (2) .

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论文 篇5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期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取得显著成绩、货币政策已明确回归稳健之际,财政政策还将延续一段“积极”框架之下的适当扩张。同时,政策调控的合理化,还势必需要与中长期我国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匹配。

当下,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紧”的搭配,使财政政策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扩张特征,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由:第一,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还需要安排一些后续的配套建设资金。第二,政府为加大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也要有进一步的财力支持。第三,对应于我国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主要是食品价格和房价上涨造成),客观上需要财政发力实施结构性增加有效供给的对策。而20XX年农业大丰收提供了这种操作在平抑食品价格方面的基础物质条件,房地产调控新政和保障性住房(包括为数可观的公租房)的加快建设,也提供了减少低端商品房房价上涨冲劲方面的配套条件。四是针对公共交通体系瓶颈制约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下的大手笔“点调控”,来尽快缓解某些严峻局面。比如在北京,公交体系运转正面临空前挑战:八达岭高速(现称“京藏高速”)干道严重拥堵必须尽快建成复线;北京中心区面临频繁发生交通瘫痪的威胁,治本之策是必须加快建设有足够密度、四通八达的蛛网状轨道交通系统(地铁与城铁)。

财政赤字方面,从20XX年和20XX年来看,包括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债,我国的财政赤字数额分别为9500亿元和10500亿元,赤字率始终在2.8%左右,公共部门负债率的实际水平在50%左右。如果以欧盟的预警线为标准,我国明显处在安全区内。今后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赤字扩大。同时,20XX年财政地方债应继续发行,由中央为地方代发地方债的融资形式比较阳光和规范,今后应以此来置换、替代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地方债的作用,还能够更好地控制公共部门负债风险。

从结构上分析,可强调如下看法:20XX年10月份CPI同比4.1%的涨幅中,有75%来自食品因素,10%来自房价因素,其他只占一成多一点;11月份CPI上涨5.1%的构成中,食品价格、房价上涨因素占比达92%,其他商品对整个物价上涨影响度只有8%。这与的情况相似。若能有效地增加食品和住房的供给,将可以有效地促进总供需平衡和缓解物价上涨冲劲。因此,当下的通胀还并不是全面的、有普遍杀伤力的。在政策处理上不应该只管抽紧银根,还需要从增加供给入手。随着20XX年的秋粮大丰收,预计到20XX年春季,粮食价格会下调。同时,国家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包括放出库存、物价管制等。预计到20XX年第一季度,物价会相对平稳甚至逐渐回调,处理得好,尚不至于很快出现大规模的、全面的通胀。

可见,20XX年,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按“一紧一松”的状态来把握,是比较合理的.。财政政策应该在保持宽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发力增加有效供给。但从财政政策总的演变趋势来看,应把眼光放到整个“十二五”期间。整个“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色彩将逐步淡化,宏观政策在“一紧一松”之后,也会回归财政的稳健。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大框架下,旨在鼓励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的结构性减税将进一步推进。20XX年后结构性减税的重点之一是,研究推进增值税扩大范围替代营业税,减轻服务业的税收负担,促进服务业进一步细化、扩展和升级换代。进一步实施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措施,对政策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领域,实施优惠税率和扩大税前扣除范围。为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应该考虑将目前的分类个人所得税制过渡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低端税负,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同时强化对高端的征收调节。

在减税的同时,某些领域的结构性增税也需要有所考虑。20XX年应当争取有实质性突破的,是资源税和房产税改革未来房地产税可望为东中部省份提供地方税体系中的税收支柱,而资源税则应成为经济欠发达但资源富集的西部省区的税收支柱。

房地产税不仅仅是整体财税配套改革的要求,即便从涉及民生的多项改革来看,它也是一个配套事项,既有利于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改革,又能够在收入再分配方面有所优化。在全国房地产调控新政中,房地产税开征是在搭建一个制度框架:过去只在交易环节征税,保有环节并没有到位,需要填补保有环节上的这个缺失,这个制度建设将具有长远的正面效应。

如果把视界进一步伸展到中长期,有必要把财政政策调控与“十二五”期间的财税改革作通盘把握:在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精神指导下,“十二五”期间,财税改革与发展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第一,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

需要按照明确方向、服务大局、整体设计、协调联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省级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改革,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改革措施,在财政层级结构“扁平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实现事权合理配置、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导向下,加快构建地方税收体系,打造地方支柱税种形成主体财源,并适当提高地方税政管理权,同时强化和优化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财力保障制度。

第二,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显著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积极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预算制度,是我国建设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一是需要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使“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建立公共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衔接的预算体系,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规范化管理和统筹协调。二是需要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收支分类和支出标准体系,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健全绩效评估和支出责任制度。三是需要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结合修订《预算法》,完善预算信息披露制度,加快预算公开化、透明化,以公众参与、公众监督促进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升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水平。

第三,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积极的财政政策 篇6

【关键词】特点;措施

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及主要特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欧等国经济普遍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危机向实体经济延伸的趋势日趋严峻,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救助性措施来拯救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复苏经济。 为防范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1.1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工作将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经济财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1.1.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加农民补贴,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贴和生活补助标准;努力扩大就业,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低收入者劳动报酬;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健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

1.1.2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

1.1.3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巩固增值税转型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研究清理到期的税收减免政策。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审批管理。

1.1.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點的原则,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出,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控制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大力压缩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1.1.5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推动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促进重点行业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改革资源税制度,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1.2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实现了经济逐季回升,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1.2.1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是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上

运用支出政策积极优化结构,区别对待,大力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增加有效供给。现阶段,我们应借机加大与“三农”有关的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支撑改进基本民生的各类事项投入,加大交通与能源、原材料方面的重点建设以及贯彻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建设,支持加大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项目和投入。

1.2.2抓住时机,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和税制改革,服务于长期的市场建设和机制转换

这方面的代表性事项首推增值税转型,配套推行资源税的重大调整,以这种调整实现减税(增值税转型)和增税(资源税改进)的组合,提高财政的承受力,加大减、增双方力度的到位率——虽然这会使初级产品价位上升,但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珍惜资源,并且更积极地开发节能降耗的工艺和技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财政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政府资产规模庞大,赤字率以及债务率较低,当前我国的财政风险是可控的。但考虑到未来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社会保障支出的高峰还未到来,从确保财政健康运营的角度出发,当前也需要抓好控制财政风险的制度建设。

2.1把适度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

近几年我国采取的一定程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是对宏观经济运行调节的短期政策措施。近期针对内需不足的状况,为了推动经济增长,我们仍有必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从今后长期趋势看,我们必须适当调整财政政策,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并应通过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向财政平衡的方向努力。

2.2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包括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在内的财政风险

我国的地方政府的债务状况不容乐观,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无权借债以及提供担保。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往往规避相关法律的规定,隐性的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比较普遍。这些债务的信息不透明。最近两年蓬勃兴起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非常庞大,其所蕴含的财政风险不容忽视。为此,需要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包括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在内的财政风险。首先要增强债务风险意识,促使地方政府公开债务信息,对存量债务妥善处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调整和优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其三要加强债务统一管理,适时推出地方政府公开发债制度。

2.3完善财政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应从市场经济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新认识并准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改善政策手段,并在此基础上确认财政投资范围,增强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带动作用,避免出现政府包揽过多、财力分散而使财政职能缺乏必要的财力保障。

2.4优化国债结构,完善国债运行机制

首先,适当增加长期国债的比重,以满足国家长期投资的需要,延缓政府财政的还债负担。努力实现长中短期国债比例合理,均衡偿债。其次,国债品种可多样化,除了发行用于还本付息用途的国债外,当前特别需要强调加大发行专项建设国债的比重。最后,从整个国家债务的使用结构看,要优化将国债收入用于生产性建设项目,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为国债的回收和偿还奠定坚实的基础。

2.5探索建立偿债基金,降低偿债风险

我国需尽快建立偿债基金,这是今后合理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的重大政策防范措施。基金来源应当多渠道多层次筹集。一是从国债资金支持的有一定盈利的项目中提取部分资金;二是从当年财政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充做基金来源;三是规定国债资金受益的地方适度缴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基金总规模占国债余额的比例在3%-5%之间较适当。

论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篇7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影响

我国今年上半年造成物价水平提高的内外因素明显增多, 在很多能源资源以及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 出现了居民生活压力过大, 企业出现成本困境等方面的问题, 而在下半年国家的宏观调控过程中, 其调控目标就在于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同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目前在我国宏观调控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货币政策, 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出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民生改善, 在应对通货膨胀的同时保证经济增长。

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

1.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每年我国所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所投资的项目, 都会对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增加, 同时带动经济增长。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 每年我国政府都会发行高达1500亿元的建设国债, 但是由于财政政策所带动的资本性支出发展更大。我国的政府资金具有引导的效应, 每当政府安排一个项目, 所有银行都会争相给予贷款, 这种银行跟进的政府投资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虽然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说, 虽然财政政策可以实现对投资的直接投资, 但是都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影响到投资效果,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经济体制上所存在的特殊性, 目前还不存在“挤出效应”。

2.“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

我国目前在货币政策上所体现出来的薄弱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第一点是利率工具没有得到良好的运用, 我国中央银行可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一般而言在法定准备金的调整方面, 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 同时也会造成的经济周期在波动幅度上的增大。因此很多国家都不会采用法定准备金率的形式的, 但是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出于对正常运营方面的考虑, 依旧采用的是法定准备金率;而第二个方面就是体现在汇率制度跟我国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冲突, 在我国目前现行的汇率制度下, 贸易顺差就会导致央行外汇储备上的转变, 而最终会导致货币供应量上的增长, 从而导致物价上涨。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上, 都体现了我国目前在货币政策积极作用发挥上的薄弱性。

二、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 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 一般而言其指向性都较强, 而在利用政府进所主导的宏观调控中所体现出来的效果就更为明显。如果出现由于供给上的不足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可以利用财政政策短期内实现有效地, 直接的对短缺商品市场供给上的改善, 并实现对不合理结构性物价上涨上的抑制, 从而保证其他调控政策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在抵御通胀压力的同时, 拉动经济增长。

帮助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与压制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 由于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 我国的净出口增长率可能会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而在外部需求受到控制的情况下, 需要依靠内需扩大来弥补外需上所存在的问题, 并依靠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实现对社会需求的刺激, 并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3. 有效弥补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果不能实现货币政策上的宽松, 会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意向, 会损害的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实体, 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方面的优惠, 实现对负面影响的最大限度上的消除, 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4. 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是增加要素投入, 要素包括资金、劳动和土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建设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对经济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建设发展产生拉动作用, 同时, 还引起对大量劳务的需求, 增加人们的收入, 刺激消费需求。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主要措施是发行国债, 增加财政支出, 产生支出乘数效应, 从而增加投资需求, 拉动经济建设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宏观调控

1. 提高认识。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自1998年以来已快五年, 尽管成绩显著, 但带来的问题不少, 应当引起重视, 一定要看到我国连续数年发行的国债, 占GDP总额比重已逼近国际警戒线;还债的任务主要是靠中央财政。这就要求我国的财政政策, 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框架中跳出来, 变成适度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所谓适度, 就是要通过综合性的财政决策实现既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又能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消费需求的目标。只有这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 才不会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长期实施的政策。

2. 要充实提高。

充实提高积极财政政策使用效果的关键, 就是要正确把握实施的着力点, 有些人认为:在宏观经济正常、稳定运行时, 应适时调整政策方向, 把政策着力点从刺激需求转移到促进供给结构调整上来。但是笔者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和结构失调同时并存的情况下, 刺激需求与改善供给应同时兼顾, 不能偏颇。惟有如此, 才能把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与中长期效应, 以及把增加有效需求和调整经济 (供给) 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为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3. 要配套实施。

为了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应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 还必须实行配套的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防范金融风险, 保证宏观经济运行有足够有效的资金, 因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实践也已经证明:无论是抑制通货滞胀还是制止通货膨胀, 实行配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马栓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14-28.

[2]汤学兵:内生增长理论与我国当前财政政策的调整。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 :18-21

[3]毛晖:财政政策确实有效吗。财经政法资讯, 2008 (4) :22-27

从5个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篇8

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今年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提高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补贴以及生活补助标准。要继续实施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对各种形式的就业的培训,支持落实企业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诸如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促进和引导消费的政策,促进居民消费。

第二,安排使用好今年政府公共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今年安排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927亿元,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企业的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同时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继续安排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在公共投资资金的安排上面,主要用于建项目以及收尾工程,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切实防止重复建设。

第三,今年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首先是要巩固完善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的成果。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另外,继续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清理到期的减免税费政策。

第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与此同时,要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公共投资研究 篇9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公共投资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

积极财政政策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其内涵是通过减税刺激消费、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等措施提升经济发展的一种政策。

2008年下半年以来, 全球金融危机日益严峻,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国务院出台了“国十条”, 以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令人瞩目的是国务院批准了未来两年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方面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 (合5860亿美元) 的支出计划。作为财政刺激计划的一部分, 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标志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再次启动, 对提升当前市场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其中, 2008年第四季度已经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 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 总规模预计可达4000亿元 (中央投资与地方和社会投资资金的比例约为1:3) , 如果两年4万亿新增投资的刺激政策能顺利落实, 明年仍有望保持8.6%左右的增长。

温家宝总理强调当前经济工作要加强协调, 狠抓落实, 把中央确定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实到位, 建立工作机制, 明确责任, 形成合力, 加强督查, 切实抓出成效。要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 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保证资金用好和发挥效益。如何将两年4万亿的投资尽快科学合理地落实, 把挑战转化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深化改革的机遇, 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重要工作, 因此有必要对于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公共投资进行研究。

二、我国公共投资政策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民生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原则得到很好的实践。但还应看到, 尽管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但还存在很大差距。

利用公共投资政策, 可以扩大供给, 刺激内需,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我国的经济运行基本处于短缺状态, 供需矛盾主要体现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一时期财政用于形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绝对数量虽然都有增加, 但其占GDP的比例却逐年下降, 基本上是“吃饭财政”。1993年, 随着分税制改革的实施, 中央财政收入逐步大幅度提高, 财政逐步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化支出结构, 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近年来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 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研究表明, 2003年至2007年, 全国财政对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支出年均增长18.6%、14.9%、24.4%和16.5%。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支出合计达到1.82万亿元, 占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36.6%。

十七大以后, 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强了对民生等重点支出的保障。据统计, 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955.5亿元, 比上年实际增长37.9%。全国财政安排教育支出908.95亿元, 增长27.5%,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4.33亿元, 增长22.7%, 重点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等;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 增长25.6%,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

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 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国经济的供给不足表现为结构性不足, 即在一般制造品存在过剩的同时, 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类公共品和高质量的消费品仍处于有效供给不足的状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公共支出方面应继续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教育、公共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此外, 如何运用转移支付手段, 提高社会低收入阶层的支付能力, 也应纳入决策者的视野之中。财政资金除了要起到必要的杠杆作用之外, 还应当起到社会“平衡器”、“稳定器”的作用, 在经济低迷的时期更应如此。财政部门在研究制定目标更为明确的投资方式与政策的同时, 更应考虑一些长远问题, 储备并动用财政资金, 利用福利政策来改善民生、改善社会公平。养老、教育、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效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将大量抑制居民消费需求, 增加这方面的实际投入, 完善相关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拉动最为期盼的内需, 预防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在经济下行时期, 我国政府两年4万亿的追加投资, 既是一场短期内保增长的盛宴, 也是我们优化财政支出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进民生福祉、促使社会体系完善的有利时机。

三、我国公共投资面临的问题

公共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 是明年经济增长“保八”、确保经济实现软着陆的重要手段。两年4万亿的追加投资可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作为一把双刃剑, 公共投资如果管理不善也存在运行效率上的问题。

(一) 公共投资决策不透明

公共投资项目一般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体, 此外我国公共投资出资主体职责的界限较为模糊, 有待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投资决策过程需要充分的论证和有效监控, 过去不乏一些低水平、重复项目投资决策可研论证不充分, 项目仓促上马。有些项目是管理者意志的表现, 表现为“拍脑袋”项目和“形象工程”。有些是各方讨价还价、不同利益主体博弈制衡的结果, 为“跑部钱进”滋生寻租空间, 表现为“条子工程”和“招呼项目”。

(二) 监测与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已成为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增强政府公共投资效果的有效技术手段。市场机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约束已日益强化, 但是对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项目, 仍缺乏有效的监测与评价机制。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部已制定了《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 规范了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但大多数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 都是以事后为主, 缺少全过程的监测与评价。审计是必要的, 而更重要的是对公共投资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 并为今后项目决策提供借鉴。

(三) 公共投资支出结构有待调整

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保障总体上覆盖范围较窄、标准较低, 且农村人口所占比例高, 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政府财政支出中一般性支出、行政成本较高, 而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类公共品的供给严重不足。这些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导致居民储蓄倾向较高, 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 加剧了制造业的产能过剩, 不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支出均具有正向经济增长效应, 但它们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有所不同。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支出主要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30年的经济增长中, 公共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较高, 而公共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本投入的贡献较低, 说明我国尚未走上内涵式增长的道路。这与我国科教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存量过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有密切关系。

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 并且二者的驱动机制更多地表现为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公共投资应着眼于结构调整, 加大对人力资本如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等公共品的投入;对具有一定收益能力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准公共品, 应适当开放投资领域, 吸引市场资本的方式来完成。

(四) 公共投资运行效率低下

我国公共投资的使用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效率有待提高。公共投资项目一般由政府财政资金先期投入, 财政资金在项目投资往往占到三成以上, 很多项目达总投资一半以上。企业一般认为从财政获得的资金是无偿的, 项目公司成本意识相对淡薄, 不追求投资效益的情况相当普遍。二是存在预算软约束, 在投资冲动的政策环境下, 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 各级政府热衷于项目而尽快上马, 之后又不停地追加投资, 有的项目甚至不计成本收益。

(五) 公共投资管理模式单一

公共投资方式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 管理模式上相应地也是以政府直接管理为主。政府公共投资分为若干“审批渠道”, 如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外资利用、社会保障、节能减排、西部开发、“三农”项目等, 在各自的渠道内对这些投资项目集中统一管理。从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 政府集中、直接管理的直接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 而且大部分是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公共投资, 并非采取直接投资与直接管理的模式。

(六) 公共投资来源单一

我国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内拨款、发行国债、国有企业自筹资金及商业银行贷款资金, 其他融资渠道有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等。这些来源不能满足公共投资的发展要求。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由于市场机制完善, 市场发育程度成熟, 公共投资领域像其他领域一样, 可以相对便捷地通过金融创新, 最大程度地引入市场机制, 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从而既减轻了政府部门公共投资的压力, 又提高了公共产品的效率。

四、建议与对策

(一) 对公共投资实施全过程监控

由中纪委、监察部、审计署、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组建联合检查组, 按行政区划分区派驻当地, 对拟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

作为承担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监测与评价职责的常设机构,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及其派出机构 (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的职责范围应进一步明晰并授以监督评价公共资金使用的职能, 同时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完善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监测与评价制度, 对公共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以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及驻外专员办为基础, 成立专业的监测与评价机构, 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 打造一支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 提升公共投资资金的风险管理水平, 促进公共投资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与此同时, 完善公共投资项目的社会监督机制, 鼓励公众和新闻媒体对公共投资项目进行监督。

招投标和签订施工合同环节是事前审计的重点环节。加强审计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作用,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和秩序, 强化对公共投资资金的监督。

(二) 优化公共投资结构

加快完善公共投资体制建设, 调整支出结构, 削减或退出竞争性领域的经济建设费, 压缩一般行政管理费支出, 增加各级财政, 尤其是中央财政在公共支出方面的比重, 加大对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事业尤其是农业与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水利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 并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实现公共投资带动社会消费, 进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

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完善相关产业政策。要实现经济长期的均衡增长, 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投资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现阶段我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比较低, 技术创新效果也不理想, 原因之一是研发投入不足。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不到1%, 与欧美国家2.5~3%的比例相差较大。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并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进一步提高公共教育支出的比重, 优化教育投资结构, 加强社会收益率较高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体现教育支出的公平。

(三) 完善公共投资管理体制

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投资项目的管理。公共投资项目同时要靠健全法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责任主体行为等措施来实施有效的管理, 以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率。一是建立公共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 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二是改进公共投资项目建设实施方式。规范公共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选择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项目建设管理中介, 有效实施“投资、工期、质量”的控制管理。三是加强公共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管理, 对咨询评估、招标代理等中介机构实行资质管理, 引入竞争原则, 提高中介服务质量。对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要加快推行“代建制”, 即通过招标等方式, 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四是公共投资项目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 按照四制 (招投标制、承包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 的要求实施项目管理是提高投资效率的有力保证。五是深化公共投资审计工作。

(四) 构建科学的公共投资决策机制

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的决策水平, 优化决策机制, 主要是要实现政府公共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和法制化。第一, 提高公共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在公共投资决策中要保证决策依据、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性, 避免公共投资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和非合理因素。第二, 实现公共投资决策的民主化。一是要合理划分投资的决策权。从决策层次上讲, 应该把宏观决策和项目微观决策适当分开。从实际操作来看, 需对投资决策权进行科学界定, 改革目前决策权过于集中的做法。同时要理顺政府部门与项目单位的决策权限划分, 避免政府部门代替项目法人决策的问题, 二是要在公共投资决策中全面推行专家论证制度, 解决目前存在的“可批性研究”代替“可行性研究”的问题。三是要有必要的公众参与。第三, 实行公共投资决策的程序化, 即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符合公共投资内在逻辑顺序和发展规律的决策程序进行规定, 使决策规范化、程序化。第四, 科学决策的法律保障。公共投资决策机制的优化, 只有在法律法规上对决策的权利义务、决策方法、决策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 才能成为现实。

◇作者信息:中国财经出版社金融出版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杨嵘

积极的财政政策 篇10

一、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原因和特点, 只有科学分析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 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采取宏观对策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不健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特殊原因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相当弱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过于强调发展, 为了发展拉低了生态环境的标准, 人为地减轻了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探究其中的原因, 除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市场资源配置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外, 作为经济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 显然应该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 扩大内需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内需求总体上一直不足, 是经济发展中众多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1)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得收入水平非常低下, 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就社会就业的不充分, 居民的总体可支配收入能力薄弱;

(2) 很多企业, 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 负债率比较高, 又由于央行的不断加息, 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大, 盈利率比较低,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息占用利润的现象,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资本积累受到体制内因素排斥, 直接地导致了社会投资需求严重乏力, 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很大的活力;

(3)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参差不齐和相当大程度滞后增加了居民消费需求和社会投资需求的不确定预期,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内需的扩大。为了不断地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持续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成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选择的必然。

3.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需要也要求我国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提出,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同时今年一月份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会议上也指出“十二五期间已经到了工资分配改革‘必须破题’的关键时期”。这也就要求我国政府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和转移支付规模, 以便合理配置财富资源。另外国家不断完善和促进建立具有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税收体系, 通过税收调节来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收入公平的目的。

4.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其他宏观调控工具的有益补充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手段常常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单一使用某一种手段并不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手段协调运用。在实际中为了促进社会投资、引导合理消费、减轻企业负担常常采用货币政策, 但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建设和企业融资很难协调, 信贷机构的信贷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社会的储蓄-投资转化率相对较低, 同时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部分刚性作用, 其频繁的使用有时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其运行空间相对狭小不足, 这样就要求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来弥补其缺陷。

5. 在当前, 为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 健全社会全面保障体系,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迫在眉睫

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需要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 减少财政浪费, 加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力度和质量, 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增强居民对未来的生活信心和期望。就使得积极财政政策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政配置发挥充分的作用, 为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就业和住房等方面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

6. 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当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尚不完全明显, 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不确定因素比较多, 经济增长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出口和对外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活力不足,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及其影响没有完全消除,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能充分估计。

二、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建议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的, 为了预防这些风险的发生需要在很多层面上采取相适应的措施。

1. 优化积极财政政策措施

在政策方向、效应的分析和预估上, 必须统筹考虑短期与长期, 从原来将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临时短期的政策选择逐步转向以启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为主要目的中长期政策, 应当把解决有关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的更大问题当做着力点, 借助结构性的财税政策, 来引导我国重要行业和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提升, 培育和壮大民族工业。

2. 确立合理的国债规模, 提高国债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

防止中央和地方债务扩张速度, 确立国债的适度规模, 使之与经济发展承受力相协调。第一要严格有序地控制国债的发放规模, 应按立法程序对国债的发行规模进行合理控制, 逐步降低各级财政特别中央财政的国债依存度, 财政运行风险减少至恰当的水平;第二国债运行方式要做进一步调整, 国债品种多元化, 偿债期限保持弹性, 尽可能降低国债风险;第三要国债使用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强化国债用于经济建设支出, 实行严格监督财政部门对经济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机制, 认真查处资金被挪用、挤占和损失浪费的现象。

3. 深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利用, 降低某一政策单独运行的操作风险

在宏观调控中必须紧密地协调配合财政和货币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调控目的。为此, 也需要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 强化银行的金融操作, 为中小型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氛围。另外, 要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面给予与国有企业相当的待遇, 鼓励社会性企业进行多种方式融资。

4. 改变财政重心, 使得财政政策倾向于民生、新农村事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不仅要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更要重视扩大内需, 注重经济结构长远发展与国内有效需求增加相结合。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放到改善民生供给层面来。财政支出除了向与民生紧密相连的基础设施投入外, 应更加突出民生发展支出, 新农村建设走出和进一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支出, 使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发展逐步良性化, 目的是为了使我国经济从外需导向型转向内需导向型, 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5. 防止税收造成的系统财政风险, 实施有增有减的税收调控

对于政策性减税, 要考虑与长期税制改革相衔接的方式, 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财政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会导致一系列减税政策的出台, 同时在短期内, 倘若税收与财政支出矛盾不断增大, 则有一定的风险。所以, 我国应当实行有增有减的税收调控政策, 这样会让财政收支矛盾变小。

6. 建设和完善对财政隐性债务和财政赤字风险的监督和观测机制

把银行不良资产、养老金、地方债务等三大隐性债务囊括到有效的监督和观测机制之中。控制和消化债务增加, 适当时候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对政府预算外内制度外收入整治和处理力度, 进一步减少财政管理的层次, 加强省级以下财政部门的地方政府财政统筹和支付能力, 避免地方财政风险的扩大。

摘要:本文重点就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今后走向以及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建议, 做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积极财政,原因,财政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红霞.经济危机后财政政策走向及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65) :12-15

[2]蔡宇平.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在原因[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 (6) :43-44.

[3]贾康、刘薇.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 (2) :52-57.

[4]杨宜勇.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N].人民日报, 2011-2-1.

展望积极的股市政策 篇11

专家认为,展望积极的股市政策,出发点绝非造一波行情、忽悠一轮牛市。积极的股市政策,是对市场本色的尊重和回归。这对于转轨期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意义更加重大。

产业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或上

半年出台

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有望上半年出台。

该权威人士透露,国务院已明确,将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下制定包括《“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内的17个重点专项规划和一批其他专项规划。该规划将完善服务业统计标准,尽快建立科学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在各地开展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试点,以此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发展环境和有效模式。

财政

谢旭人:今年财政支出

2/3用于民生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7日下午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谢旭人说,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谢旭人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预算安排以及财政政策的制定中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点。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税收

个税改革渐行渐近

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个税起征点有望提高。这一民生举措,被认为这是收入分配改革的信号。

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并相应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

“保障房资金莫引入民间资本”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应把保障性住房和日常的财政开支分开,用发行国债少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非常谨慎甚至不要民间资金直接入股建保障房。

“有些地方撤村说白了就是要地”

——针对农民被上楼、并居撤村等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称,有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合村并居”,其实就是为了农民手中的土地。

“今后五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年均增7%”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表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午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三公’消费原则上实现零增长”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則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美国13州拟回归金银复本位

据报道,3月4日美国犹他州众议院以47票赞成、26票反对最终通过一项法案,认可联邦政府发行的黄金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并且进入流通领域,居民可以自由选择用金银币或者美元支付税收、偿还债务等。

据悉,议案还提出免除黄金和白银在支付环节的销售税、收入税和资本利得税,居民日后使用金银币支付可以参照国际市场金银现货的价格,不必受其本身币值的限制。议案提议州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研究在犹他州推行替代美元的另一种货币的可行性。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共计12个州在讨论通过类似的议案。

日本众议院通过新财年预算案

据日本共同社3月1日报道,总规模达92.4万亿日元(约1.1万亿美元)的日本2011财政年度(始于4月1日)预算案1日凌晨在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

积极的财政政策 篇12

从宏观政策的总体组合和搭配上看,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搭配, 包括的总体政策含义是, 在主要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同时, 相对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当然也要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

1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特点

1.1 政策选择适当, 直接快速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相对收缩阶段, 货币政策由于受其传导机制或传导路径阻滞的影响, 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一般都比较迟缓。而财政政策由于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就可以直接扩大社会需求, 时滞短, 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见效快。

1.2 政策取向合理。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既注重总量扩张, 也着眼结构调整, 符合扩大总量、优化结构的战略构想, 有利于短期政策效应与中长期政策效应的有机结合。

1.3 避免挤出效应。

在投资项目安排上, 选择投向的重点领域是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农村电网、高新技术、环境保护等项目。这些项目由于直接回报率低, 一般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 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挤出效应。同时, 还规定凡是需要银行配套贷款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都由银行评估, 银行不承诺贷款的项目一律取消。银行认购的国债可以在银行间进行交易, 中央银行可进行国债回购, 不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1.4 有关政策协调配合。

积极财政政策是一整套政策的有机组合, 增发国债和扩大投资仅是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措施的内容之一, 同时还包括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企业所得税等有关税收政策带动投资需求, 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以及采取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措施刺激外贸出口等方面的内容。在财政政策运用中, 特别注重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诸如在资金筹集上, 定向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国债;在资金运用上, 注意财政投资与信贷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密切配合;发行特种国债, 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等, 都体现政策的协同配合、兼顾的特点, 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2 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基本对策

2.1 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上, 必须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

作为我国的最高决策层, 在制定财政政策目标时, 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只有这样, 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有保证。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 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生态环境的好转等。

2.2 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

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初期, 针对需求严重不足的严酷现实, 财政政策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 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 而且见效快, 因而是无可厚非的。到了2000年,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开始止跌回升, 这说明我国的需求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尽管有效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有效供给上来了。经过3年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实施, 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警戒线, 虽然负债率还较低, 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相对低下, 因而以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盟成员国所确定的警戒线标准来说明我国的国债发行还有较大的空间, 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 最多不得超过30%, 否则有发生财政危机的危险。

2.3 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及政策的重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 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 在国债方面, 虽然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必要的, 但国债发行规模要加以严格控制, 国债增长速度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从而使国债风险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国债资金的运用应仅限于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域, 并重点投向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 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债资金向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是包办或垄断, 而是重在发挥其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国债资金应退出纳消费性领域, 有关社会保障事务应通过税收等无偿性收入来解决。在国债资金投资结构上, 要逐步加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 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 拉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

其次, 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依靠财政投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社会投资实施调控, 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日趋下降、国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 面对中长期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巨大的投资资金需要, 财政的直接投资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政策性融资, 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与引导。目前要扩大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 使之成为加强供给管理的有效工具。

再次, 要通过税制改革, 优化税制结构, 刺激民间投资。要废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 并相应调低其基本税率, 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统一企业所得税, 给内外资企业以公平的税收待遇。取消地区性税收优惠待遇, 实行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待遇。

2.4 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坚持市场第一、政府第二的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 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因此, 对财政政策的作用既不能低估, 也不能夸大。在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时, 要注意掌握好政策的力度和作用范围, 保持财政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和适度性。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 弥补私人经济部门投资的不足, 并积极引导其投资方向, 而不是排挤私人经济部门投资, 同其在经济领域争利。作为财政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要注重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水平, 及时收集和掌握经济发展信息, 减少和避免政策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孙健大.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应避免走进计划经济的误区[J].财政研究, 2002, (6) .

[2]梁柱, 熊英勇.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态势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年05期.

[3]张昭, 邹贤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分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孙其龙.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对策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3) .

上一篇:既有居住建筑屋面下一篇:心理压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