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模式(精选12篇)
居住模式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中国社会向着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迈进,城市产业机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人们生活的多样化,促进了城市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在当前的城市居住空间建设中,常会由于城市用地紧张、经济效益问题和城市空间结构等因素影响,导致城市的居住结构和居住品质发生一定问题,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的生活需求。
1 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
(1)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当前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居住空间分异的情况,与城市的居住空间的均质化相对应。当前社会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导致居民的居住空间和居住模式呈现不同的层次,在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收入阶层和不同的住房需求,制定出了不同的居住空间形式,加剧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像这种缺乏对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的产生,会加剧社会阶层的产生,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居住空间配套设施不健全。在当前的居住空间建设中,重视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居住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功能的齐全化,无论小区规模的大小,都在盲目追求小而全的配套设施,导致在医院建设中和小区建设中,无法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共享,无法实现居住空间的合理利用,不仅给公共资源造成较大的浪费,还会给企业和政府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无法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会给城市居住空间的建设造成极大的浪费,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也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1]。
(3)更新与保护的矛盾。在当前的城市居住空间中,普遍存在着居住环境差的情况,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大规模住宅开发行动,采取了对房屋推到重建的方式,该种模式在运用中展现出了实体空间的物质形态,但是却忽视了居住空间结构的重要性,不利于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由于城市的发展历史比较久远,城市居住空间普遍沿用传统的空间建筑方式,使居住空间的模式和居住形态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人们习惯了该种居住模式。面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更新,需要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既面临着对旧城区的保护,又要对新城区进行改造,造成两者之间风险的产生。
(4)城市旧区更新改造存在弊端。在对城市居住空间进行改造时,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利用拆建的形式来完成旧城区的改造工作,会将城市原有的空间格局打破,而被新型的居住小区所取代。但是在改造中,由于拆迁量过大或者涉及的人口较多,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威胁,不符合当前居住空间的设计发展要求。在改造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小规模的改造方式,对各地块开发过程中,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居住空间与所处环境出现不协调现象,对居住空间和居住模式造成较大的影响[2]。
2 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发展战略
(1)和谐的住宅产业发展方向。和谐的居住模式需要满足居住的物质指标体系和各项软硬件配套设施,需要结合当前的地理环境和居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来进行住宅内部功能的建设,满足人性化和生态化的住宅需求。在物质环境方面,需要结合住宅区的规模和地形等因素,来对相关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住宅区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以便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政策方面也应该给予关注,需要建立完善住房分类体系,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通过建立完善的住宅物业管理水平,能够促进住宅物业管理体系的健全,实现对人们生活的有序管理[3]。
(2)生态舒适性的人居环境。人类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营造生态舒适性居住环境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考虑的方面有热环境、光环境和风环境等。优于外界的环境多变,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当外界环境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时,需要在室内采取人工的形式或者科学技术的方式进行弥补。高科技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效果好和效率低的特点,利用自然光、风力和湿度等因素来实现对自然光和气温等因素的弥补。
(3)居住街区的建设模式探索。居住和交通是城市建设的两大最主要功能,居住规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适应当前道路规划建设发展的需要,应该认识到道路结构的不同会对居住区的生活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道路较宽,则说明居住区面积较大,而道路较窄,者说明居住区面积较小,对居住规模造成较大影响。在对居住区进行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的规划区具有的不同功能,应该对居住区的性质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解,结合居住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完善居住区的功能,使各项设施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4]。
3 结束语
居住环境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中国历史久远,各地区的居住风格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居住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较大。促进居住模式的不断优化,建立多样化和生态化的居住环境,是当前居住空间的主要发展模式,能够为建立和谐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借鉴,引导居住区向着科学合理的建筑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呈现缓慢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信息化和生态化的不断发展,使当前的居住模式向着多元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促进了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的优化发展,实现了对居住空间格局的重新构造。文章主要针对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居住模式,居住空间,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杜浩,甄峰.中等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组织特征及拓展模式——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J].规划师,2011,(5):99-105.
[2]杨忠伟,杨露.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观察,2011,(6):137-142+172.
[3]刘璟,周静敏,苗青,李伟.关于居家养老状况的入户调查及分析报告(上)——居住功能空间的问题[J].住区,2013,(3):94-105.
[4]王江,赵继龙,张蕾.“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建构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12):56-61.
居住模式 篇2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部分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扩散和转移的倾向;尽管其扩散方式具有与西方国家城市化晚期的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并不完全相同的特点,但人们普遍的看法仍然是,在中国的这些城市,郊区化进程已经开始发生。
与向城市外围拓展的郊区化趋势相对应,近年来在北京、深圳等地,“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作为都市住区发展的一种时尚潮流也在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国内地产界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汇。由于“新都市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在英文字面上完全一致,使得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前者是后者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但事实上,时下国内地产界广为流行的“新都市主义”这个概念似乎更像是一种商业的炒作,与西方“新城市主义”真正的内涵并不相同。本文试图对郊区化、“新城市主义”、“新都市主义”这三个目前颇为时髦的概念进行阐述和辨析,希冀就其在国内住区开发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借鉴作用与业内同仁共同探讨。
一、西方国家郊区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早在20世纪初期,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初见端倪。人们迁往郊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诸如:恶劣的居住与卫生条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种族冲突、犯罪率上升„„人们渴望在郊区找到一块净地作为自身的庇护所,以躲避工业化所带来的危害的侵袭。在美国,拥有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一座被宽敞的花园或庭院所环绕的独立式住宅,成为中产阶级追求的最强烈的梦想。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由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剧增,高速公路网的大规模兴建,政府关于郊区低税率政策的吸引,郊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伴随着大量人口迁往郊区,许多制造业和零售业也从中心城向外迁移,郊区改变了起初仅作为“卧城”社区的角色,同样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购物和娱乐的机会,使郊区居民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大大减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空间因素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大大弱化。通过远程通讯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方面的大量信息,高效率地完成业务联系而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进行“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交流,这为人们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居住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美国近几十年来的郊区化蔓延也存在一系列致命的弊端:首先,过长的通勤距离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生活质量;其次,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许多不能开车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寸步难行,同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三,郊区化的无序蔓延已造成郊区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的消失。
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郊区化模式是以严格功能分区的现代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破坏了传统社区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对公共空间的忽视减少了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缺乏具有识别特征的空间的明确界定,使人们难以获得起初所向往的郊区生活的安定感和归属感,反而陷入一种无法认定自我存在的茫然之中;无所不达的电讯网络虽然为人们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却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无法满足人们希望把握清晰确定的物质居住环境的需要。
由此人们深深地感到,二战后主流地位的郊区化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寻求新的社区模式,才能适应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作为与郊区化相对应的居住社区理论应运而生。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念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它是对被忽视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新城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上世纪30年代由Clarence Perry提出的“邻里单位”(Neighbo rhood Unit)理论,被“新城市主义”予以发扬光大,并重新归纳了作为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
(一)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
(二)最优规模是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四分之一英里;
(三)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
(四)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
(五)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予以优先考虑。
相对于邻里,分区曾被视作是功能专门化的地区,建立在高度由专业化必将带来高效率的观念基础之上。但随着信息革命和环境技术的发展,严格的功能分区思想已不再被尊为唯一经典,分区也允许多种功能活动来支持,分区的结构则是按照与邻里的结构相类似的方式组织;有清晰的边界和尺度,有具有明显特征的公共空间,有互相联系的环路服务行人,并通过公交系统与更大的区域发生联系。
走廊既是邻里与分区的联接体又是隔离体。在郊区模式中,走廊仅仅是保留在细分地块和商业中心之外无形的剩余空间;但“新城市主义”将其视作连续的具有视觉特征的城市元素,由与之相邻的分区和邻里所确定,并为他们提供进出路径。
“新城市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后,近十余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包括:位于佛罗里达州Panhandel的倍受称赞的Seaside旅游小镇;洛杉矶内城的复兴规划;被誉为“进步的建筑”的亚利桑那州机动家庭村庄;德克萨斯州国家级的最大的城市更新住宅项目的重建;不列颠哥伦比亚为12000人所建的可持续性“社区”等等。
尽管“新城市主义”在新型社区的设计和开发中已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但目前在美国并没有被广泛视为适于主导未来社区发展的模式。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城市主义”的实际设计标准和执行操作还不能完全与北美地区的法规框架相匹配,如目前美国许多消防部门所要求的街道宽度要超过“新城市主义”的建议宽度;另外,“新城市主义”未被很快普遍采纳的原因是因为房地产业高度分隔形成的土地使用分类(如单户住宅地、多户住宅地、零售、办公和仓库用地等),每一种类别都有其不同的运作方式、市场、行业组织和融资来源。
三、郊区化与“新城市主义”两种开发模式的比较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大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形势下,郊区化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无形的、虚拟的电子化空间(Cyber Space)的发展可以使人们的活动完全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制,大大拓展了人们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也为郊区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们生活的流动和不稳定性,使人们寻求可认同的稳定场所、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愿望也日趋强烈。而“新城市主义”所构筑的以传统邻里为基础、具有多元文化与自然特征的乡村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对规划师、设计人员和开发商都应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中国未来的居住社区发展而言,郊区化模式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郊区化最具吸引力的当属其对自然环境的推崇,用阳光、空气、草地等等,去引发人们心中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向往。而“新城市主义”则将传统的价值观念:多样性、社区、宜人尺度等,作为人类都市理想的基础;它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力图去创造一种现代、美好的居住社区,并由此唤起人类住区生活最基本的向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是自由地选择生活的权利的,人与人相互依存和沟通,人与都市紧密相连。
但由于目前国内大城市的郊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生活便利程度和社会安全性与都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可能导致郊区化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生活质量。从中国的国情而言,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突出,郊区化难以避免地蚕食城郊绿化带与耕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城市郊区化必将带来大量交通工具的运用,不仅会加大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交通压力,而且还会产生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浪费等许多发达国家都深受其害的城市问题。
“新城市主义”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创造场所的新语言,它创造的紧凑型社区取代了无序蔓延的郊区模式,减少了对土地的浪费和小汽车的使用,既减少了交通拥挤又节省了能源。“新城市主义”吸纳了许多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但并没有否定现代科技手段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相反,它所提倡的传统社区邻里,由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而得以实现。远程通讯节约出来的时间和金钱,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用于家庭和邻里之间的交流。“新城市主义”似乎预示着一种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即多中心的居住社区网络和各具特色的多元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人们的家园坐落在自然景区内,在享受着清新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在步行范围内享受到社区生活的温馨,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保持与世界的联系。这种居住社区形式不仅是“新城市主义”的理想,而且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人居梦想。
四、“新都市主义”的提出及其特征
随着国内许多大城市郊区化居住模式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趋势,“新都市主义”近年作为都市地区居住开发理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推崇。由于语意的相同,人们往往将目前颇为流行“新都市主义”视作北美“新城市主义”的中国版。但事实上,目前国内推出的“新都市主义”居住概念,既不同于追求自然、宁静、清新的生活风格的郊区化模式,也与国外“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小城镇式的社区模式有所不同,它具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独特的内涵。国内目前推崇的“新都市主义”概念,更多地强调以都市中心为生活工作核心,重视在都市区域内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填补性开发及利用,将现代生活诸多要素进行充分的融合整理,使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等“链接”起来,构成一个十分完善、便利、现代的生活空间,确保日常的各类生活、公务、商务性活动可在此范围内迅速得以解决,使现代人生活、工作需求和心理感受得到最大的保证和满足。
“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社区特征是:居住与办公地点接近,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配套设施齐全,周边资源较为丰富。这是由目前我国大城市中人们以工作为生活轴心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现代都市人面临激烈的竞争,必须追求最大的生活便利性,需要把握住都市的脉搏,占据繁华的心脏地带,才能保持生活和事业的节奏,才能有效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各种矛盾,将居住、工作、商业活动、休闲娱乐紧密结合起来。而“新都市主义”居住模式最根本的优越之处,就是在于处在城市资源交汇的中心地带,将现代人的时间、交通成本缩至最短,反之将机遇、情感等概率提高,形成最具个性、时代、广泛、效率的“新都市主义”居住主张。事实上,目前在深圳被推介为“新都市主义”代表作的环境丽园、都会100、都市名园等几个楼盘,都是处于繁华都市的核心地带,这与美国“新城市主义”主要在城市边缘地区开发的社区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在高科技及信息化社会时代,传统的居住模式和观念、行为都可能发生本质的变化,但都市作为各种新生事物的聚合地带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及影响。“新都市主义”的居住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充分顾及个人与社会、自然、城市的关系,能够发挥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迅速引发人们新的居住思潮。“新城市主义”能让人产生更多的认知感,与社会的较近接触也使人保持更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新都市主义”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对各个生活层面质量的高标准追求,使得都市具备了自然与城市共同融合的特征,使人们可能同时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回归。与都市毗邻而居,可以充分把握社会的进步节奏,进而引发自我奋斗和追求成就感,这是当代人的主要精神和目标所在。
与郊区化向城市外围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同,“新都市主义”重视都市已有社区的再设计和填补性的开发,强调再造城市中心的活力并限制城市的蔓延式扩张,这一点对于中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不是旧城改造,而是反对开发单一化郊区,主张整合构建平衡健全的城市社区。
五、结论
无论是对于城市外围的相对分散的居住开发,还是紧凑型社区的建设,抑或位于都市中心地带的开发,崇尚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人类居住社区的共同追求。体现在社区的规划设计手法上,应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
(一)在社区设计中,明确的社区边界是创造领域感和归属感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中心是创造可识别的场所的关键;
(三)居住、就业和商业的多功能混合和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宅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的基础;
(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行人为基本尺度的道路系统应构成社区基本的网络结构;
居住模式 篇3
“城中村”中的邻校村是近年随着高校校区扩建而衍生出的一个特殊村落,高校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大学城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此类城中村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租房市场的需求。
一、 武汉市洪山区黄家大湾湖光村二组的现状调查
本文将以武汉市洪山区黄家大湾湖光村二组为例,对其空间形态进行描述、分析,考察村内的学生、租户的日常生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探究各人群对居住空间生产和分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居住空间正义的邻校城中村更新发展建议。
(一) 物质形态调查
湖光村东临先锋村、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南临磨山团湖,西临溏淋湖、五家湖,北临五家湖与西藏中学。辖区总面积4000亩,陆地2445.78亩,水面800亩,耕地454.22亩,其他面积300亩。共分4个组,总户数466户,总人数1200余人。
其中的湖光村二组东北部紧邻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落雁中路自东向西将其一分为二(见图1)。2000年以前以农业为主,人口100余户,多为1层楼房,耕地大致位置在宅基地的南侧与东北侧;村民主要从事种、养殖业,人均年收入1万元。2000年城市学院在其东北部落户,随着校区范围扩大,在随后近5年的时间内,将村民耕地收购近2/3,村内近3/5人口失去土地,失地者基本由城市学院出面安置。
目前,湖光村二组现有宅基地区域占地面积17590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1286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4780平方米,多为砖混结构,层数多为2-3层;经济技术指标极不合理(绿化率<10%;建筑密度73.12%)。村内南部的绿地,已有村民正在盖房,准备用作出租之用。可以想见,以后的建筑密度会更大。
村内主要道路纵贯东西(现为城市干道落雁中路东西向分割),其它附属通路大约有3条(南部2条,北部1条)。北部为断头路(居民占用道路扩建住宅或者堆放杂物导致道路不通)。道路最宽处为2米,最窄处为0.9米(除落雁中路外),勉强容纳2人并排行走。
民房体量较小,体现出典型的小村镇住宅空间形态。靠近落雁中路南北两侧的建筑基本以下部餐饮、超市加上部住宅(即下店上宅)为主要平面形式。以此区域为中心,两旁渐次为网吧、旅馆(出租给学生或附近的年轻上班族)以及村民自住房。这是符合住区的功能分区逻辑的,即公共区域或外来人口靠进主要出入口,私密区域(原住民)则远离主要交通流线,相对安静,降低干扰(见图2)。
典型建筑一:该建筑于1995年建成,平面为矩形,底层出租给外来个体经营户,上层为自住。屋顶本是平屋顶,后来由于排水不畅而加盖坡屋顶,基本无专业设计的痕迹,西侧有搭建的房间(见图3)。上宅下店式建筑,多紧邻主要道路,楼梯窄小曲折,内部空间大小不一,多在原有房屋基础上进行了加建改建,某些房间无法自然采光。
总体来说,村内建筑都未经过专业设计,形成狭长的封闭空间。部分朝向较差(偏东西向),互相遮挡造成死角,通风和采光不利。
(二)使用人群形态调查
村内大部分年轻男性村民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内的人口中,年轻女性村民基本在城市学院从事保洁、执勤等工作,老人和孩童全天在村内活动。有超过2/3的村民将自有住宅出租给外来个体经营户,赚取租金,他们当中的又有超过一半因各种原因,本身并不居住在村内。因建筑密度较大,常住人口日常生活相对简单,对公共交往空间要求较低。闲暇时只能在小巷子(宽大约1米)或宽度只有1-1.5米的院子里聊天,或是在城市学院入口广场处休憩。村内有一麻将馆为平日娱乐之用。学生作为一个稳定地消费群体,加上外来的租房商人以及仍在原地居住的村民,共同构成了户外空间使用人群。
由于学校每年有寒假和暑假,学生租户的总数量因此一直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在假期会离开租房回家,假期结束,即每年的2、3月和8、9月份是租房高峰期,大量的假期退租空房则会被一抢而空。
村里的小型超市和开水房是具有极强公共性的空间,这些场所能创造碰面和近距离接触机会。学生租户、年青上班族、学校后勤集团的员工等均在这些地方打开水或者购物。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看城市的话,城市(地域)就是一个高密度的社会交往空间——正是高密度的社会交往,使城市(地域)空间具有了情境性质以及人文色彩。这些空间把租住在村里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其拥有共同的生活体验,形成了交往的基础。
二、更新建议
上文所述这种村落式的居住空间是一个整体,这里的老人不会被幽闭在家,这里的孩子想找个玩伴不会需要特别约定……这里到处是共同生活与人际交往,这就是一种社区,具有统一认知的凝聚力。满怀热情的专家学者们埋首于构思精巧的设计图纸,似乎居住区的美好形态就等同于高层电梯住宅的挺拔身姿,大气的绿地、广场……但是,这种大一统的美化工程也造成了空间与社会的碎片化,城市多样性的消失。从单体建筑设计来说,这类村落毫无历史“文脉”的痕迹可循,又不能体现居住建筑的时代感。然而,从城市多元化的角度来看,保留这些村落并使其成为夹缝区的“原创”性风景线,城市的特征才是完整的,由此衍生出来的发展也才是可持续的。
从利益方面看,资本从不关心个性与归属感,它需要的只是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便利。当整个城市旧貌换新颜之时,我们真的能够忘记,这些闪亮的城市更新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有多少人“被强拆”、“被失业”,这其中又有过多少反抗、失败与无奈?社会需要一种公正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居住空间正义。在制定居住空间生产和分配的基本制度的时候,必须兼顾这两个领域中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于此,我们认为,邻校城中村应借助高校的发展实现自身更新,而不是简单地被清除,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地原住民(以及租房个体业者)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们知村懂校,某种程度上比城市决策者(或某些专业人士)更为熟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更有生存之道。
从技术角度看,高校的邻校村能够为高校的后勤服务提供必要的补充:满足某些学校之外的居住要求和消费需求。邻校城中村处在城、村、校三者的交汇点上,成为联系高校(大学城)和城市空间的缓冲区,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过渡空间。以湖光村二组为例,在更新过程中,可以考虑保持村落自组织肌理(即目前商业区、出租区、自住区的分区模式)。在拆除必要建筑,提升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为相邻高校在校生提供有益零售、餐饮或租房服务,以保留村落的传统人脉关系与场所记忆。此外,应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整体塑造,使其成为大学生们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
立足于自建机制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主动更新模式,才能协调好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乃至消除不必要的流血事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2]王郁,城市发展中的和谐与共生:城市改造的多维生态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
[3]何舒文,邹军,基于居住空间正义价值观的城市更新评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0(4)
[4]周百灵,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红旗村居住形态调查报告——兼论邻校“城中村”的主动更新[J],安徽建筑,2010(6)
[5]陈丽,大城市边缘区村落空间的变动与重构——以南京市为例[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6]王毅,武汉市邻校城中村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7]郑懿,杭州城中村空间与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城市老人理想居住模式探讨 篇4
1 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的现状
首先看一下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的现状。数据是取于我们2011年润土做的一个中国城市老人居住模式研究的研究报告, 是2011年的一个数据, 我们当时是做了四个城市的,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我们把养老居住模式分成两个,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那么, 居家养老同时又分为:与子女同住和老人单独居住。
研究这样一个居住模式是很有意思。调研数据显示, 目前与子女同住的还是非常多的, 占到50%以上。广州、重庆跟子女同住的更多, 他们的居住观念也更为传统一点。北京是老人单独居住的非常多, 近50%是老人单独居住, 这是我们的抽样调查的数据, 是针对全北京市城区的老人进行的抽样。
我们把老人居住模式的情感状态做了一个分析。我们其实也试图在这里发现一些老人们理想的居住模式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把它分成了这么几种:1、同样是独居, 一种是非常享受独居, 一种是非常无奈独居, 实际是不喜欢独居, 愿意跟子女在一起, 但是没办法, 有的子女在外地工作, 出国了, 或者是子女关系不是特别好, 就是无奈独居这样的状态。2、同样和孩子住在一起, 一是欢乐同堂, 非常高兴的住在一起, 还有一种是无奈合居, 就是因为自己经济的原因或者是照顾第三代的原因必须是住在一起。我们可以从数据里发现, 广州和重庆60%以上还是欢乐同堂, 他们愿意住在一起的, 而且他们大部分基本上是享受这样一种状态。
从北京和上海就可以看到一种趋势的。因为北京和上海发展的程度比较高。实际上这两个数据加起来是对独居的一种向往, 就是对自己独立空间的一种向往。我们可以看到, 北京接近40%, 上海也接近40%。实际上从他们居住模式情感分值上来看, 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是倾向于独居的这个情况会越来越多, 相对来说, 广州和重庆相对要传统一些。
这种居住模式下他的情感状态又是什么样的?一是测了一个生活的幸福度, 总体感觉生活的幸福度;二是住房的满意度。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无奈合居”形式的, 不管是生活的满意度还是住房的满意度都是大幅度降低, 比其他的群体大幅度降低。我们也可以看到, 住房满意程度跟他生活的幸福程度实际上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关联。所以, 感觉到作为开发商的一种责任。“独居”形式的, 虽然他不喜欢独居, 但是他的生活幸福度和住房满意度还是比较不错的。欢乐同堂的, 生活满意度也都在70%以上。还有享受独居的状态。唯独“无奈合居”值得探讨。
探讨老人不愿意跟子女共同居住的原因, 这是最主要的:避免代际矛盾、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什么叫孝顺, 精神慰藉是第一的。其实我们在2011年报告里也有相关的数据, 我们在采访老人的时候问他“怎么样才算是孝顺”、“子女是不是孝顺”, 结果,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精神慰藉, 然后是生活照料, 最后是经济上的支持。
2 独立老人理想养老居住模式
2.1 经济独立老人追求独立居住
我们2002年做研究报告里边一个数据, 2002年进一步做研究的时候, 发现城市的独立老人越来越多。什么叫独立老人?首先, 他们是经济条件比较独立, 就是说, 老人们退休以后他们的社会财富是沉淀在老人手里的。咱们看一下他的住房, 四个城市的老人, 他们90%都有自己的产权房, 这是他们的一笔财富。从经济状况来看, 他基本上还是大致够用或者是比较富裕。有些困难的还是占少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老人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再从居住状况上来看, 他们是追求居住空间的独立与自由。跟2011年的数据是一样的, 他们从情感状态上来说还是追求居住空间的独立与自由的。
2.2 追求时间自由
从追求时间上的自由来看, 老人是越来越追求自己的时间自由。老人的心态相对自己的年龄是更年轻的, 这个也非常有意思。我们问, “您认为老的年龄是什么时间?”基本上每一个年龄段都认为老的年龄是指自己上一个年龄段的, 他不认为自己老了。你看50~69岁的他认为是老的年龄段是70~79, 然后70~79他认为老的年龄段是在80岁以上的, 这可以看出老人的心态还是比较年轻的。而且现在已经突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 就是他们在照顾第三代上, 是越来越不愿意照顾第三代。尤其北京和上海70%以上都是不愿意照顾第三代, 不愿意把自己拴在第三代上。石家庄和济南稍微传统一些, 有60%以上不愿意, 相对传统一点。那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老人是越来越追求自己的时间自由。
2.3 五六十年代老人群体
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一般选择养老机构。研究成果显示, 随着50年代、60年代出生人口步入老年, 50后步入老年以后, 整个中国养老将有一个大的改变。再过二十年, 就是60年代的步入老年以后又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传统居住模式要向现代的居住模式来转变。他的理想居家模式, 有一部分会选择养老机构, 50年代、60年代的人步入老年后, 选择养老机构的比例越来越高。
2.4 居家养老模式
传统的模式是与子女同住, 祖孙同堂其乐融融。现在是老人独立居住, 是与子女同住一个小区或者是临近的小区, 既有自由的空间又与子女不疏于联系。看一下他们的最佳距离感:与子女理想的距离, 是居住在同一个小区, 或是临近的小区。这个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当然, 也有一部分是跟子女住在同一个房子里。我们为什么要做客群细分, 因为不同的客群感受是不一样的, 我想住在同一个房子很有可能都是女儿这样状态的, 子女关系都非常好的, 所以要对客群进行细分。我们再看居住在同一个小区的, 他的距离感是什么样的:原来我们说是一碗汤的距离, 那么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你不需要天天给他端一碗汤了, 那么可能现在距离更远了一些。
2.5 离子女近些
如果再细分的话, 有可能他的状况也不同, 家庭情况也不同, 有可能是女儿养老的这种, 可能会门对门居住比较多一点。其实说白了, 父母跟子女的关系越近, 他居住的距离会越近一点, 然后关系相对差一点的可能他就要有一些距离感。另外, 其实不单老人追求空间的自由、时间的自由, 实际上孩子也一样, 就是说年轻人也喜欢居住的自由度, 所以说他跟父母之间的距离也是要有一定的距离的。
2.6“421”家庭是居家养老加社区照料
2010年第一代独立子女进入而立之年, 截至到2012年中国独生子女的数量超过了一亿。我们现在的家庭结构, 就是一个孩子、四个老人:“4+2+1模式”, 实际上单独的居家养老是很难的, 所以一定要加上社区照料作为支撑。
3 民众老人理想养老居住模式
民众老人的理想养老居住模式是什么样的?中高端老人经济状况比较好, 可以住到养老院里, 他付得起这个费用。那么大多数的老百姓怎么办?实际上, 他的理想居家养老模式就是“混合社区+社区照料”。这样一个社区是非常有活力的, 就是不是单纯的一个老人住区, 非常有活力。然后再加上社区照料, 就基本上是比较完美的。这是在中国现实下可行性的。我们其实可以把很多的不同住区进行一些改造, 这样的话经济方面应该说是也比较经济一些, 普通民众经济承受力也可以承受。
4 中高端的老人养老模式
我们再聚焦一下中高端的老人。我觉得, 仅仅高端, 是有点太金字塔上了, 大部分开发商现在服务的实际上是一个中高端的老人。那么中高端老人, 实际上他们大部分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教文卫里的。当然, 私营企业主也是一块, 私营企业主好多孩子接触国外文化的商业人士, 他们职位是比较高的, 文化程度比较高, 思想开明, 积极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这是中高端老人的特征。
中高端老人, 从经济条件上来看也是不错的, 他的年收入基本应该都在15万以上, 是说两口子的年收入, 他们子女的经济比较富裕, 他子女的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的。
中高端老人的消费习惯。整体看, 他们的消费习惯还是比较传统, 但是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单。这个我们就要研究他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了, 他们都愿意在健康养生方面进行花费, 饮食支出和保健品支出比较多。我们对中高端老人进行的细分。我们按照年龄和护理状态:独立老人和活力老人所处的一个健康状态, 协助老人、护理老人和专护老人基本处于半自理的状态。
5 老人的生命价值观梳理
我们在研究中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方式进行。我们要对老人进行他生命精力生命历程的梳理。我们刚才提到价值观, 就是怎么样用文化把它衔接起来。其实我们追溯客群的经历, 是至关重要的, 他有什么样的经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 进而追求一种什么文化。那么我们把1925—1945年不同状态下, 列举三个典型的情况。比方说1935年出生的人, 社会动荡, 家庭显赫, 公子哥这种的, 后来成立了家族企业,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 后来下海经商获得财富, 这样的生命历程一定是对他会有非常深刻的一种影响。我们在这里探讨他的价值观, 因为时间比较紧就不再细说了。不同的老人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说活力老人他的核心是享受养老新生活, 因为他非常健康;独立老人追求的是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 他的活动范围已经缩小了;而协助老人是生活有保障;护理老人是更有尊严的活着, 走完最后一段历程。
活跃老人的客群特征。比方说他的价值观和子女观念上都有“落叶归根”情结, 他在财务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更为独立、更为平等。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喜欢唱红歌, 然后也非常吃苦耐劳, 就是注重享受的同时也乐于消费, 经常参加聚会等等。活跃老人的价值观, 健康是第一位的, 健康保持、日常体检等等方面。
其实这样的一些梳理, 对我们服务软件的产品形成是非常有用的。
居住模式 篇5
[摘要] 住宅是所有建筑中最基本的建筑类型。住宅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消费热点并开始向支柱产业发展,住宅的发展趋势必将对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与西方建筑师所进行系统深入的住宅设计研究相比,我国建筑师对人们居住模式研究不足,住宅设计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以上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住宅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形式下居住模式所产生的变化,引出住宅设计理念和体系所应发生的相应改变,进而探讨未来住宅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居住模式 住宅设计 设计体系 发展趋势
[正文] 住宅的居住模式是为了适应人的生活起居行为而相应产生的住宅空间、结构形式以及相关建筑模型。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建筑理论图式,是决定住宅设计的一种思维体系和方式。它包括住宅的布局模式、空间模式、使用模式等诸多方面。
住宅的居住模式作为一种思维体系和方式,它有自己的理论依据,是住宅设计应该遵循的普遍原理。因此我们研究住宅居住模式对住宅的影响就必须考虑住宅居住模式的理论性,因为不同地区的住宅形式各异,只有掌握了住宅居住模式的共性,我们才能在住宅设计中举一反三,创造出适应各地区各阶层人使用的住宅。
在不同时代,社会对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产生不同效用,科技和经济水平要求居住模式能够与其相匹配,我们研究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实际上也就是分析住宅居住模式的时代特性对住宅发展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住宅设计中应该掌握居住模式的以下五个属性,并从中总结出未来住宅可能的发展趋势:
1.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不论任何时期,在居住模式的基本属性中,经济性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住宅作为一种消费性产品所存在的本质属性。而居住模式的经济性不仅作用于住宅使用者个体,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居住模式的经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针对住宅使用者,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必须保证住宅使用者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能尽量减少支出,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功能性。第二是针对整个社会,通过合理的居住模式,为社会节约土地和能源。以下,将就这两个方面讨论一下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及其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1.对于住宅使用者而言,购买和使用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住宅面积、结构、性价比是否合理,使用系数是否过高以及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因为不当设计而带来物业费用的增加等住宅使用者关心的问题上。特别是我国于2007年实行了新建居住小区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总面积需占小区住宅总套型建筑面积的70%以上的规定,大量小户型的出现使住宅设计更应考虑居住模式的经济性,在有限的面积内提高住宅的功能和品质。
现代住宅建筑结构使用比较多的是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如果是多层,选择砌体结构则经济性较强,也就是承重与分隔功能兼顾。框架则比较灵活,可以较好地进行再分隔。
在以往某段时期内,住宅设计过多强调“大客厅”,导致客厅面积过大,而且因为与餐厅、过道的衔接不当,造成大量交通面积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损失。另外,由于前几年“欧陆风”肆行,建筑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在外墙的装饰上,而忽视了住宅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购房者的不必要支出,还直接导致使用过程中后期投入的增加。
2.住宅模式的经济性对于社会来说主要反映在节约自然资源上,包括节约土地和节约能源。我国是人口多、资源少、土地紧张的国家,要着重强调资源节约型经济和资源节约型消费,并努力使资源利用形成良性再生循环系统,在住宅建设中主要应提倡大力节约土地和节约能源。
2.1 节约土地。节约土地是我国国策。在住宅小区规划的节地措施是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具体节约用地办法是:适当增加层数、加大建筑长度,合理降低层高、缩小面宽、北向退台、巧妙利用边角地以及布置东西向住宅等。同时,降低层高对节约土地很有好处,特别对高纬度地区效果更为明显,此举还能节约建材与能源,从而降低建筑造价。据分析,层高每降低10cm,可减少投资约1%,增加建筑面积1~3m²。2.2节约能源。节能也是国策,节能主要指节约供暖的能源。对于住宅而言采用高效的围护结构是墙体保温的关键。
节能的另一方面是节水与节电。要大力推广已开发的水、电新产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与沼气能等。
虽然节地、节能措施都会给开发商和业主增加一些费用,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居住模式的经济性不仅体现在保证个体的最大利益上,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综合效益,在个体与社会之间达到平衡。因此,我们住宅模式经济性对未来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就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全寿命费用分析与评估上,决不能将资源、特别是非再生资源在一代人身上用竭而使后人处于资源贫乏的境地,给子孙后代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应该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期望。
2.居住模式的舒适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舒适程度的要求提高,因此本文所提及的居住模式的舒适性指的是其广义范围的概念,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的舒适程度,从这一点上看,提高住宅舒适性应是未来城市住宅发展应该解决的问题。
住宅内居住生活要获得舒适的效果,必须使不同的功能空间既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点在当前的住宅设计中基本都能够得到较好解决。而功能空间的尺度也是生活舒适程度的影响要素,在这一点上,建筑师们往往因为“大”与“小”,“多”与“少”的矛盾而把握不住分寸,影响了住宅的舒适性。此外,为了增加建筑容积率,建筑师不惜改变房间合适的比例关系,有的房间长宽比超过2,不但得不到充分日照而且狭长而不好布置家具。特别是厨房,过分狭长,会引起因单向往返重复而感觉疲劳。目前市场上80—120m²三房两厅户型很畅销,就是因为它为用户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数量和面积。一般来说,不同功能空间的房间根据使用者的经济状况和使用频率应该有相应的尺寸,这样能使家具布置得当,人的活动方便。
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以及在住宅楼内设置交往空间,增进邻里的关系融洽也是获得舒适度的必要条件,是对住户心理需求的满足。现代住宅对住户的心理需求还不是特别重视,往往因为强调住宅的功能、形式而忽略了对住宅私密性的尊重,而且因为设置交往空间会因为大量的附加设施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这一部分往往被开发商省略,这也是对住户心理需求的一种不尊重行为。
虽然当前我国住宅模式其舒适性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居住者的要求,但是可以 3 相信,只要建筑师、开发商充分重视,随着住宅的发展,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3.居住模式的适应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观念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是在市场竞争下,人们对于住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利和范围,这一点与计划经济下的被动接受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要求未来的住宅要能紧密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购买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习惯在不断变化,家庭结构日趋简单,而且再次置业周期明显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居住模式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居住模式的适应性要求包括以下两点:一要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二要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
3.1 当前住宅供需己从福利分配转变为市场行为,消费者对住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而不再是以往的被动接受,而住宅设计还不能适应这种转变,从而导致居住模式不能适应不同类型、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需要,无法向社会提供不同面积标准、不同平面布置,不同类型的住宅,如老年人、残疾人、多代人以及单身住宅等,结果导致居住模式的适应性问题。过去建筑师在对住宅类型的考虑上,过于重视大而全,一种户型针对所有群体,缺少个性化服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希望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空间得到不同的居家享受,因此这就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住宅设计中,除了对以上所提各种特殊住宅充分考虑外,对于一般住宅,也要根据项目初期对住宅使用者的初步定位,得出住宅使用者的类型,进行生活习惯的粗略描绘,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创建不同的居住模式,以满足不同类型人群个性化的需求。
3.2 居住模式的适应性包括可适应性和可变性,既能满足居民对平面布局的不同要求,又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变化或家庭生活行为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情况来看,可适应性比较容易满足,而可变性则存在较大问题。居住模式的可变性是针对目前社会上住宅使用周期变短,家庭结构变化加快的趋势而出现一套房子要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家庭结构的住户需求的新特性。要满足住宅居住模式的可变性首先要选择灵活可变的大空间结构体系。目前在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常用的大柱网的框架结构体系、大开间少内纵墙的板墙体系、大空间的板柱体系,而较不发达地区也有采用纵墙承重或成简形的小开间砌体结构体系。可变性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方便拆装、轻而经济的分隔墙体,这些轻质墙体可在楼 4 板任意位置上布置,形成多种分隔的空间布局。可变性的另一个难点是设备管线、电器插座与开关、灯具、散热器等的再调整。日本百年住宅体系是采用架空地板,将所有设备管线敷设在地面架空层内;荷兰马托拉体系则设计了专用加强聚苯地面填块和工字钢隔断基座,填块上下设有凹槽,上槽敷设冷热水管,下槽安排下水和煤气管,而基座两侧布置电气管线和插座,较好地解决了管线的更换与调整;德国则生产管束墙,将所有设备管道集装在专用墙体上,但仍有水平管道连接问题。总之可变性比适应性难度更大,更容易造成住宅与使用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可变性要求需要工业化的部件来满足。
当前我国住宅设计体系僵化,在住宅适应性方面难以做出及时回应,因此改进住宅设计体系,提高住宅适应性将是未来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之一。4.居住模式的安全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自古以来,住宅就是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的避护场所,而今天,我们对住宅安全的理解远不止于拒敌防贼,而是将居住模式的安全性分为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两大方面。
物质的安全性应该包括日常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日常安全主要指幼儿和老人的起居安全,表现在防火、防盗、防滑、防坠等方面。特别是当前建筑形式千变万化,建筑规范对于许多的新的建筑形式缺乏相应要求,如凸窗等,因此,住宅设计应该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保证居住者安全。除此之外,住宅的结构安全也很重要,主要体现在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地震力破坏的可靠性。
精神的安全性主要是防止视线干扰与噪声干扰。视线干扰产生于入户没有过渡空间,使走在楼梯间的外人的视线能长驱而入;点式住宅或高层塔楼的前后套由于距离过近而开窗位置未错开,就会出现目光对视;外廊住宅靠近外廊房间常可透过窗被人窥视;还有楼层退台后,下层住户在平台的活动有时会被上层居民的目光监视等情况都应设法避免。住宅内环廊、外廊发出的噪声,以及楼板、分户墙隔声效果不佳都会对住户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与不舒适感。
居住的安全性是住宅最基本的属性,但同时它又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产生新的内容的,因此研究住宅发展趋势不能忽视不同阶段安全性的不同要求。5.居住模式的科学性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居住模式的科学性应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有效改善住宅性能,提高居住舒适度而提出的住宅新特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不断配套完善;二是进行科学研究,使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并提高智能化水平。
5.1 推广应用“四新”。
“四新”应用绝不是为新而新,而是为了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在结构方面应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等;在墙体方面应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等;在轻质隔墙方面采用菱苦土水泥纤维轻质隔墙、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隔墙、纸质蜂窝夹心木隔断等。在厨卫设施方面选用成套厨具和配套的排油烟机、变压式排油烟道、成套洁具和配套的淋浴盆和洗衣机盘等;在门窗方面采用多功能入户门、折叠门、阳台落地窗等;在给排水方面选用铝塑管、塑料排水管系列、立式排水接头、多功能地漏等;在防水方面应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脂防水涂料及配套材料等。通过采用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来达到以上所述关于住宅舒适性、安全性、适应性的要求。
5.2 应用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是保证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的重要支撑。在安全防范方面采用住宅入口对讲系统的电控总门和楼宇对讲可视系统、自动防火、防煤气泄漏、防盗报警系统、紧急求救系统;在节能供热方面应用设备管线集中化、组装化灵活的供热系统;在电子技术方面应用自动控制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家庭烹调自动控制系统、节电节能的自控系统、三表运转计量系统、家庭信息网络系统以及电脑软件管理系统等。
居住模式的科学性是一个长期探索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居住模式的所有属性中,科学性的变化最快,更替周期最短,因此它对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变数也最大。掌握住宅的科学性需要建筑师对科学研究最新前沿的成果有一定的了解,并争取应用到住宅实践当中。
6. 综上所述,未来城市住宅设计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6.1 住宅设计要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向社会提供多种类型(青年公寓、老年公寓、多代居住宅、残疾人住宅、独身住宅、综合住宅等)、多种标准(面积、设备、性能等)和多种套型模式(大厅小室、小厅大室、南厅、北厅、跃层等)的住宅,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的需求。
6.2 住宅设计要以人为核心,以居住实态调查为依据,掌握居民对住宅使用状况的意见和潜在意愿,提出符合现代居住生活行为的平面布置,合理组织各个功能空间,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尺度适宜,空间利用充分。
6.3 住宅厨房、卫生间要按家庭炊事活动、卫生活动和人体工效学进行设计:依操作顺序配套布置设备、设施;综合、隐蔽敷设各类管道;有效排除油烟 废气。
6.4 为实现住宅具有灵活性、可适应性,提倡采用大开间和大空间的新型结构,并开发轻质可拆装分隔构件、装饰装修材料和组合家具.为居民参与设计、自行改造以及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6.5 积极发展适应地方条件,符合模数协调原则的工业化建筑体系。推广应用新型、热工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6.6 采取措施使住宅室内的声、光、热、空气等物理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完善住宅庭院绿化、建筑小品、游乐设施与休闲场地,保护与利用基地的生态环境,创造舒适、卫生、方便、安全的室内外居住环境。
6.7 住宅以建高层为主,同时结合所在地区的城市性质、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密度指标等因素选择合理建筑层数,以获得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
6.8 贯彻不断提高住宅建筑科技含量的原则,鼓励和推广应用己有成效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新型的可供再分隔的结构体系、系列化成套厨房设备与卫生洁具、节能的供热系统、节电节水的自控系统、家庭信息与保安防灾系统等,使住宅建筑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水平。
6.9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方建材、建筑特性等,创造具有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住宅建筑风格。
由于论文篇幅所限,文章仅仅提出了当前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展望未来趋势,希望可以为今后的住宅设计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与思路。[结束语]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这是《黄帝宅经》的开篇语,简简单单几句话道出了人与住宅密切的关系。住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从住宅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随人类生活需求的提升而演进,随居住模式的改进而变迁。任何一个朝代的住宅,它都是时代的反映,是当时人类居住模式的体现。居住模式的变化影响着住宅的发展,但它并不会直接作用于住宅,而是对建筑师,对住宅设计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建筑设计本身就带有较强的预见性,建筑师理解的深入、设计理念的成熟、设计体系的完善都会对住宅产品的更新进步起到至观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方兴未艾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此文能粗略的探讨当代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提出关于城市住宅设计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能够为中国住宅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参考文献] [1] 夏征农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 李泽厚.汝信·美学百科全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 潘宜,洪亮平.居住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 王小广,高国力,樊彩耀.住房体制改革.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5] 余琪.住宅设计应面向市场经济.住宅科技,1998,(9):10-12 [6] 杨国纬.师从民居,服务居民.福建建筑,1998, 61(4): 24-25 [7] 孙克放,更新理念,拓展思路,设计新一代小康住宅,建筑学报,2000,(4):8-11 [8] 关瑞明.住宅的类设计模式.建筑学报,2000,(11):40-41 [9] 田彦旭.浅谈住宅设计中的住户参与.新建筑,2001,(2):13-15 [10] 苗洪晋.浅谈住宅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山西建筑,2001,(4):5
作者:花旭东
褚雪峰
时俊岭
如何 “居住正义”? 篇6
为了解决台湾民众的烦恼,台湾当局这次不惜下重手治理,其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几年,台湾也出现了经济繁荣景象(去年台湾地区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房地产商更是大肆鼓吹“陆资来台”,鼓励民众过度消费,从而不断抬高房价……如果不经历必要的阵痛,让房地产价格回归价值基本面,将来泡沫破灭后对台湾经济造成的冲击将更大。
但治理高房价绝非易事,除了开征奢侈税外,台湾“央行”还将收紧开发商的余屋贷款,同时还会用增加土地供给、加强税收征稽等多重手段来综合调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台当局还提出了“社会住宅(类似大陆公租房)、“合宜住宅”(类似大陆经适房)和“现代住宅”(类似新加坡“组屋”)等一整套新住宅设施方案,目的就是从源头上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避免这些人被迫承受高价商品房。
而总结这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他们使用了“居住正义”这个词。耐人寻味的是,这四个字典出恩格斯的著作,指的是住宅的建造与规划要和人们的需求相适应,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和居住环境相和谐,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从而实现居住空间的合理与正当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居住正义是社会正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实现了居住正义,才有可能实现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我国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探讨 篇7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情况加剧, 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因此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也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建立能够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居住建筑形式已成为当前建筑界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五项目标, 以“老有所养”为首。养的基本条件就是有合适的居所, 老年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中, 与其他人群相比, 对住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 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依托。因此, 如何更好的设计出满足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建筑, 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行的城市住宅建设和居住区规划主要是针对在职中青年家庭的生活方式来设计的, 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居住要求。本文从我国现存的三种主要的养老方式谈起, 剖析了现存养老居住建筑的不足, 对老年家庭结构进行分类研究, 提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养老居住建筑模式并分析其特点, 以期为城市住宅建设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我国现存的三种养老模式分析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会服务等三种主要的形式。
1.1 家庭养老
由于经济水平, 生活习惯和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形成了强调家族亲情, 提倡尊老爱幼, 子女孝敬老人, 长辈关爱晚辈的社会生活习俗, 因此, “家庭养老”是我国社会目前和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的养老方式。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 我国老年人大多重视家庭的价值, 眷恋传统的家庭居住模式, 对长期居住的环境和邻里关系有深厚的情感, 不愿意轻易放弃原有的生活规律, 使得“家庭养老”成为我国老年人的普遍选择。
1.2 社会养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人口流动、就业等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人口流动化”等社会现象, 已普遍造成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及养老功能的弱化,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此外, 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社会养老方式则应运而生。与家庭养老相比较, “社会养老”模式可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 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 养老形式逐步向社会化转化, 将是我国未来养老形式发展的一个趋势。
1.3 家庭养老+社会服务
这种养老模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化的服务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它与家庭养老的区别是:这种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是依托社区而建立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延续亲情和社会交往, 又能享受到社会化全面的服务, 同时又缓解了子女在照顾老人与紧张工作之间的矛盾, 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目前这种家庭养老+社会服务的养老模式正在全社会大力推广。
2. 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阶段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
从老年居住形式来说, 目前我国主要有家庭养老住房、机构养老住房和老年社区住房三种形式[1]。且以家庭养老住房为主, 并且在短期内不大可能会改变。
2.1.1 普通家庭住宅是老年住宅的主要形式
受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重视家庭的价值, 眷恋传统的家庭居住模式, 希望自己可以在长期居住熟悉的环境中与子女一起居住, 享受天伦之乐。虽然社会养老方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家庭在现代和将来都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任何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不能完全取代家庭[2]。与此同时,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出现, 鉴于国家当前的经济实力所限不可能完全实现社会养老。所以普通家庭住宅仍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主要养老住宅形式。
2.1.2 社会养老及老年社区住宅是目前老年住宅的辅助形式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因此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 政策滞后,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配套服务差, 金融环境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达到支持老年住宅全速发展。因此, 社会养老住宅以及专门为老年人建设的老年社区数量较少, 设施不配套, 服务不到位, 无法满足老年养老的需求, 因此, 入住率较低仅处于辅助形式。
2.2 我国现存养老居住建筑的问题与不足
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 发展速度快, 对养老居住建筑的需求既给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向我国住宅产业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我国老龄人口发展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挑战。就现存的养老住宅看,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普通家庭住宅模式无法满足养老需要
当前, 在城市建设中, 我国现有的住宅模式基本是以在职中、青年家庭的一般生活规律为依据的, 没有考虑住户未来的养老需要, 功能上缺乏通用性和灵活性, 未能充分照顾老龄人群的生理特点。在考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需求方面的关注就更加不够[2], 难以满足家庭养老的需要。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与年轻人有很大差别, 老年对居住建筑的要求无论是从小区的配套设施, 还是住宅本身的模式, 都与普通住宅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 普通家庭住宅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
2.2.2 社会养老住宅不仅数量少, 而且模式单一
一方面, 在我国尤其是城市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成为社会的主流, 4∶2∶1 (老人∶成年人∶子女) 人口结构比例, 使将来一个年轻人可能要面临4~8个老人的赡养负担, 因此, 社会养老必须介入。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家庭结构剧变, 子女成人后异地就业, “空巢”家庭增多;又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 使得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单独居住, 希望有自己合适的养老居所, 这些, 均会带来对老年公寓、养老院、社会福利院以及各种康复机构的需求的急增, 这种需求, 一方面表现在量的增加上,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住宅模式需求的变化上, 即要求能提供多种不同的养老设施, 比如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护理院等, 分别满足处于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或老年家庭的养老需求, 当前, 我国社会养老设施无论是从发展数量上, 还是养老居住建筑形式上都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求, 不能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3. 适合于我国老年人的居住建筑模式分析
鉴于上述对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可知, 我国目前的老年居住建筑不仅数量少, 而且模式单一, 难以满足老年家庭的养老所需, 在我国的经济现状、城市家庭赡养结构、人口流动、传统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 必须发展多元化的老年居住建筑形式, 以满足不同老年家庭的养老所需。
3.1 老年居住建筑形式分类
不同的养老模式决定了老年居住建筑有其相应的类型[3], 依据现有的老年人居住建筑特点, 老年居住建筑主要包括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两种类型, 分别对应家庭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两种模式 (图1) 。而个人、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养老模式主要通过老年住宅组团的社区服务设施来实现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的兼顾, 如老年公寓就是其具代表性的老年居住建筑模式之一。
3.2 老年家庭结构的分类及养老模式的选择
老年家庭结构的类型直接影响到老年养老模式的选择, 常见的家庭结构分类是按家庭的代际和亲属关系来划分的。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家庭以“一对夫妻一个孩”的核心家庭模式为主, 根据家庭分类的一般规律, 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老年家庭的代际、人口数量和赡养结构, 把老年家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以及各种类型所对应的养老方式 (表1) 。
3.3 老年居住建筑模式的类型
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上来说, 有的选择和子女同住, 有的希望和子女比邻而居, 独居和空巢家庭的老年人会选择社会养老等形式。因此, 老年居住建筑的模式应该从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出发, 在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习俗的前提下, 从我国老年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 使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住宅形式, 各种老年居住建筑模式的类型 (表2) 。
4. 老年居住建筑模式的空间组合形式
4.1 家庭养老型
4.1.1 两代居模式
所谓“两代居”住宅, 是指两代核心家庭既同住在一起又能各自独立生活的住宅, 在这种住宅里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生活起居空间和设施, 有合有分、自成体系[4]。“两代居”住宅符合我国敬老养老的民族传统, 发挥家庭养老作用。设计上采取老少两代在生活上适度分离, 既合居又相对独立。从户型上可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1) 完全共居型, 老人应设立独立的卧室和卫生间, 其他房间共用。此种模式, 老人与子女共居程度较高, (图2) ;
(2) 半共居型, 设立总户门, 两户共用一个厨房、餐厅等公共空间, 分设卫生间、客厅、卧室, 老人与子女空间独立, 老人有一定的独立性 (图3) ;
(3) 半邻居型, 设立共同总户门, 其他空间独立, 此种模式保持老人生活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图4) 。
4.1.2 毗邻居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接凑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生活习惯上的差距在逐渐增大, 年轻人需要更大的自主生活空间。年轻人与老年人各自都有很长的生活经历, 有一套各自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行动规律。另外,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执行的几十年来, 一对夫妇赡养两对或更多老人的也会随之出现, 两代居住宅显然不能满足新的家庭结构。许多老年人不愿同自己的子女在一块儿居住, 而是希望能与子女们住的不远, 以便经常来往。因此, 毗邻居式住宅便应运而生。这种养老方式非常适合我国的传统习俗, 也比较容易被社会接受, 同时建设也比较方便。
“毗邻居”模式可以分为同层不同户、同楼不同层、同区不同楼、同街道不同社区等几种形式 (如图5所示) , 此种模式能够满足老年人与子女或亲属相互独立且毗邻居住, 老年人既有自己的空间, 又与孩子相隔不远, 把这类住宅特点概括为“分得开、住得近”、“分而不离”。它既使老年人在精神上能得到抚慰与愉悦, 又可解决老少生活上的不便和干扰问题,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应是我国老年住宅的主要类型。
4.2 社会养老型居住模式
4.2.1 养老院 (敬老院)
养老院型老年人居住类型主要是接纳社会单身老人或老年夫妇, 提供集体居住的生活单元, 并提供生活文化、娱乐、健康服务设施。养老院主要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不包括医疗护理。其特点是老年人集体居住、统一管理、高度集居化, 集中统一管理与服务[5], 其模式框架图 (图6) 。养老院建筑应设有有单独的卧室、卫生间, 集体共用的餐厅、公共活动区、医疗服务区等, 其中卧室可分配有单人、双人、或四人间等可供不同条件的家庭灵活选择。
4.2.2 老年公寓模式
老年公寓是按老年人的特点设计, 并配有专业化的基本生活服务系统和护理系统的老年居住建筑。老年公寓是为有生活自理能力或半自理能力老年人设置的专用住宅。建筑设施完全可适应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配备必要的保健、生活服务配套。老年公寓养老不同于传统的普通住宅养老, 又不同于一般的敬老院养老。普通住宅养老的老年人分散居住在原有房屋中缺乏无障碍设计, 不便受到社会化服务的帮助, 而一般的敬老院使老年人集体居住、统一管理、高度集居化, 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通常不愿接受。老年公寓养老的最大特点就是老年人独立生活单元的集居化, 社区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其框架简图 (图7) 。在布局中, 应将独立的老人住宅靠近社区服务中心布置。
4.2.3 护理院
护理院是指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长期患病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休闲娱乐、社会工作等多种服务, 满足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这些基本需求的专业护理机构[6]。以单人间为宜, 室内设独立卫生间, 配有医疗用房、康复用房、娱乐用房等。护理院内设入住登记房、卫生保健房、生活用房等等, 其模式 (图8) 。护理院建筑形式应该承担解决老年人疾病的后续治疗、全面护理和康复训练等问题, 解除家庭和子女照料老人的精神负担和实际困难 (时间、精力等) ,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结论
随着城市化、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日益严重, 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发生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弱化, 越来越多的家庭子女单独或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生活。家庭养老困难必然导致老年人对社会福利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家庭养老的弱化和社会养老力量的有限, 迫使养老模式向多元化、社区化发展, 因此养老居住建筑模式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基于这一特殊国情, 我国的老年居住建筑设计必须强调多种模式共存的设计理念。建筑与环境应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的特点, 为更好地让老人有高质量和有意义的生活长寿, 居住环境作为老人的主要生活地点所在, 应该承担极为重要的责任。既让老人享有身心健康和社会尊严, 同时又保证生活欢乐和实现价值, 旧式住宅和敬老院等已不能满足老人要求。对新型的养老居住环境必须既满足老人对于家庭生活的依恋和热爱, 同时又能保证老人的自尊与独立。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现存的三种养老模式, 剖析了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 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居住建筑模式, 其中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社区服务) 对应的是两代居、毗邻居模式, 社会养老对应的是养老院 (敬老院) 、老年公寓、护理院等三种模式, 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种老年居住建筑模式的框架简图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养老模式,居住建筑模式,模式框架图
参考文献
[1]蔡定涛, 唐国安.对我国城市老年居住建筑设计探讨[J].中外建筑.2009, (1) :118~121.
[2]高丕基.我国老年住宅发展模式探讨[C].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 4~5.
[3]梅岩, 史亮, 马永正[J].山西建筑, 2010, (18) :24~26.
[4]张朝蓬, 谢吾同.“两代居”住宅设计探讨[J].华中建筑, 2000, (1) :78~86.
[5]姜长征, 王丽.适合我国城市老龄住宅类型研究[J].住宅科技, 2009, (11) :120~128.
居住模式 篇8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备用电源,配置模式
高层建筑是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 目前国内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 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类高层居住建筑包括高级住宅和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二类高层居住建筑包括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逐步推进, 各类商业及保障性高层住宅小区规模迅速发展, 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住宅小区大量投入使用, 新住宅小区人口集中、负荷容量大, 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城市公共供电网不可能完全独立, 即使配置两路市电电源, 当其中一个电源故障或检修时, 另一电源也有可能同时出现故障。近年来世界多国电网频繁发生区域电网崩溃的大事故, 如2003年美国、加拿大停电、2005年莫斯科大停电、2006年11月7日的欧洲大停电波及到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荷兰、克罗地亚。当电网崩溃后, 由于公共供电网无法提供应急电源, 为确保高层住宅建筑中消防设备及所有一级负荷的应急负荷及其他重要设备的可靠供电, 新建高层住宅建筑应配置备用电源。
1 现行的国家及行业强制性标准
国内建筑、公安消防、电力等专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依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对高层住宅建筑的用电设施配置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 对备用电源配置的问题进行规范, 重要的执行标准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 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版) (以下简称《高规》) 规定, 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等的供电, 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一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 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 并能在30 s内供电;二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 当采用自动启动有困难时, 可采用手动启动装置。
2)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规定, 一级负荷供电的建筑, 当采用自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时, 自备发电机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 且自启动装置应能在30 s内供电;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 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关于一级负荷消防设备的供电电源要求, 两标准均按建筑物的类型规定了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3)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除自电网取得两个正常电源外还需增设应急电源。
4) 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 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二级负荷条件允许时, 也宜采用两路电源来供电。
5) 《供电营业规则》规定, 用户需要备用、保安电源时, 供电企业应按其负荷重要性、用电容量和供电的可能性, 与用户协商确定。用户重要负荷的保安电源, 可由供电企业提供, 也可由用户自备。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保安电源应由用户自备:①在电力系统瓦解或不可抗力造成供电中断时, 仍需保证供电的;②用户自备电源比从电力系统供给更为经济合理的。供电企业向有重要负荷的用户提供的保安电源, 应符合独立电源的条件。有重要负荷的用户在取得供电企业供给的保安电源的同时, 还应有非电性质的应急措施, 以满足安全的需要。
2 目前高层住宅建筑常用的自备电源类型
目前城市高层住宅建筑常用的自备电源类型有自备柴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 (UPS) 、应急电源 (EPS) 3类。
1) 自备柴油发电机。
优点是容量较大, 应急保障供电时间可较长;缺点是占地较大需要有独立的发电机室, 噪声较大, 安装维护较为复杂, 需要有专人运行管理。
2) 不间断电源。
优点是不间断电源与柴油发电机组相比, 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无噪声振动、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等优点;缺点是容量相对较小 (后备式容量一般为50~5 000 W) , 在线式容量较大但由于需要较大的投资, 通常应用在关键设备与网络中心等对电力要求严格的环境中。
3) 应急电源。
优点是相对于UPS容量较大, 混合三相动力型EPS技术成熟, 容量一般可达到200~300 kW, 且环保、无噪声, 可计算机监控, 安装维护简便、费用较省、占地小, 可安装在配电房中;缺点是相对于柴油发电机容量仍然偏小, 应急保障供电时间较短。
3 目前高层住宅建筑常用的电源切换方式
1) 10 kV双电源手动、自动切换。
自动切换主要有两种方式:进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下称备自投) 及母联备自投。由于部分供电调度部门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同意用户采用自动切换的方式, 并以《电力调度协议》的方式予以约定, 目前多采用手动方式进行电源的切换。
2) 0.4 kV设立应急供电母线。
根据自备电源容量将所有的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接在一段专用母线上, 应急母线的电源接在市电供电电源与自备电源上, 市电供电电源与自备电源采用电气联锁, 不能同时使用。
3) 末端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ATS) 手动、自动切换。
自动控制时实现制动转换功能, 无需人为操作;手动控制时可有双断位置, 使负载同时与常用电源及备用电源脱离, 或使负载与其中一个电源接通。
4 高层住宅建筑备用电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1 目前实践中备用电源设置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改进方法
1) 发电机的设计安装问题:
(1) 共性问题。
供电企业关注的是供用电的安全, 建筑业主关切的是用电的经济、可靠, 虽然现行国家标准及电力行业标准均有明确安全规定及要求, 但在实际安装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在高层住宅建筑电气施工图纸设计阶段, 对自备电源部分设计深度不足, 只在低压配电一次电气接线图中预留发电机接线间隔及对土建要求, 未对发电机的容量配置 (应根据用电保安容量予以测算) 、接线方式 (根据负荷类别予以配置) 、电气闭锁防倒送电及误并列等电气技术细节作深入的施工图设计。自备发电机的安装购置多在建筑供配电系统安装竣工后, 由业主自主购买安装, 并由发电机供货商提供未经设计审核的发电机相关技术图纸。
(2) 改进方法。
建筑业主对备用电源的工程管理应严格执行工程管理的四同步 (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同步管理) , 发电机安装投运前, 应依据《供电营业规则》将用户受电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一式两份送交供电企业审核, 并与属地的电力供应机构签订相关的安全协议如《客户自备电源及 (双电源) 协议》、《电力调度协议》等, 并在运行管理中服从当地电力调度部门的调度指令。供电企业应依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加强在客户电气施工图阶段的审查, 提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配置自备电源的建设性意见, 并应逐步探索将发电机的管理纳入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监管范畴的途径。
2) 倒送电问题:
(1) 共性问题。
《高规》9.1.2规定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等的供电, 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由于上述消防设备无法只采用一个回路供电, 导致必须采用末端多点切换的接线方式, 末端ATS多点切换存在当ATS1、ATS2处于不同工位, 且末端应急负荷因电工素质及管理不善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出现线路搭接工况, 此时发电机将向电网倒送电, 可能引起电网侧检修人员的直接触电事故, 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在实践中, 各地供电企业均采用组织措施对此问题予以管理控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供电营业规则》的框架下制定企业管理标准如《客户自备电源及 (双电源) 管理规范》、《电力调度协议》明确要求发电机与网供电源的闭锁应可靠, 严禁同时使用两个电源;或制定更为严格的管理控制措施, 如明确要求在一个用电物理区域内不允许安装多个双电源切换装置, 以符合电力安全生产的要求。
(2) 改进方法。
对于末端配置有较多一级、二级负荷的建筑, 建议采用设立应急母线方式, 一级负荷由应急母线采用封闭式线路与常用供电线路在一级设备的末端控制箱内进行切换;对二级负荷应严格控制末端切换数量, 采用常用电源及备用电源在配电室互投切换后由专用的线路送到用电设备或其控制装置上。
4.2 高层住宅建筑投运后备用电源运行及电工管理
关于社会电工配置的问题, 长期以来没有强制性规定, 电力行业依据自身安全生产的特点对运行值班电工制定的相关企业标准, 对实际的社会用电单位没有约束力, 部分单位因资源配置情况及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运行值班电工配置不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运行值班电工的情况。
2009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制定了社会电工的配置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家电监会第15号令 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 对社会电工的配置进行了较为详尽严格的规定。高层住宅建筑建成投运后, 在电气运行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电力安全生产的“两票三制”规定, 制定自备电源的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运行值班电工的管理, 依据我国现行电力监管法规, 聘用取得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颁发的《国家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人员作为运行管理人员。
4.3 客户内部配电故障应急预案的管理
根据电网电源可能出现的故障有针对性的制定《高层建筑用电应急预案》, 并应组织演练。但在实践中, 各高层居住建筑运行管理部门用电应急预案制定的完整性不足, 没有对市电全停的工况进行充分的准备;运行值班人员对预案不熟悉, 无法正确处置故障, 普遍存在没有对电气运行的事故预案进行实际演练的问题。当实际发生故障的情况下, 预案得不到确实执行, 可能导致故障影响及范围扩大的重大风险。
5 高层住宅建筑备用电源的配置模式
高层住宅建筑的用电负荷可分为三级:一级负荷为19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的消防用电等;二级负荷为高层住宅中的客梯、生活水泵电力、楼梯照明, 以及10~18层住宅的消防用电等;三级负荷为一级和二级以外的负荷。
目前国内尚无对备用保安电源配置的统一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实践经验及大量实用案例, 设计部门一般在变压器装见容量的10%~30%之间进行配置。本文归纳了高层住宅建筑备用电源的5种配置模式如表1所示。
在表1中, 各模式所对应的适用高层住宅建筑的类型如下。
模式一:对一类高层住宅建筑中一级负荷有特别重要负荷 (如高端智能化消防控制集成系统等) 时, 建议使用方案一配置。
模式二:一般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的所在城市电网网架较为完善、供电可靠性较高、能够提供10 kV双电源时, 可采用方案二配置;二类高层建筑变压器设计容量在800 kVA以上的, 宜采用方案二配置。
模式三:对变压器设计容量在800 kVA及以下装见容量的二类高层住宅, 所在配电网网架建设较完善、供电可靠率较好 (如一、二线城市) , 建议使用方案三配置。EPS的配置容量应能满足1.5~2.5 h的保安容量全负荷供电, 满足在极端情况下, 人员安全撤离建筑,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模式四:对变压器设计容量在800 kVA及以下装见容量的二类高层住宅, 在供电可靠率相对较差的城市、城镇地区, 建议使用方案四配置。
模式五:二类高层建筑中对于只有较小容量二级负荷的, 可采用方案五配置。
综上所述, 备用电源的配置方案应因地制宜, 设计人员应根据高层住宅建筑所处环境及建筑自身的配置特点, 充分的与业主沟通, 根据安全、可靠用电的原则, 设计运行经济、配置合理的备用电源方案。
6 结语
目前各类高层住宅建筑 (如商品房、社会保障性住房等) 建设速度迅猛, 高层住宅将成为城市住宅建设的主流。为保障高层住宅建筑中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对备用电源的管理方式及配置模式在用电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面必须加以规范, 建立被各专业关切和认可备用电源管理模式, 并建议将备用电源的供用电管理纳入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范畴。
参考文献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居住模式 篇9
本文针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展开研究, 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社区养老建筑的发展经验, 探讨符合我国国情及老人居住需求特点的住宅及社区养老的建筑模式。
一、我国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的需求与问题
1、我国未富先老的快速老龄化国情
我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然而已经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老龄人口, 并且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之中。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我国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2%, 约相当于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据预测, 2051年,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 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接近3 0%。
联合国将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的国家称为“老龄化国家”, 超过1 4%的国家称为“老龄国家”。完成从老龄化社会 (6 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 到老龄社会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 4%) 的历程, 法国用了114年、瑞典82年、美国69年、英国46年, 而据预测中国只需要27年时间。
老龄人口之多, 发展速度之快, 加上“未富先老”的现实, 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 居住问题便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财力不足、老人总量巨大的情况下, 确定“居家养老为主”是切实可行的方式。
2、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调查显示, 截至2006年6月1日, 中国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口有3856万人。根据民政部的统计, 全国城市福利院2006年床位数为41.9万张, 收养31.2万人。也就是说, 能够入住养老设施的老年人不到1%。在另一项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老年人为对象, 关于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 希望与子女同住的占58.53%, 希望与子女近距离分住的占30.3 7%, 希望与子女分住无所谓远近的为7.82%, 希望入住社会养老机构的占3.28%。可见, 无论是现状还是意愿, 在宅居住都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居住形式。
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在宅居住, 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首先, 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因为这里有他们的亲人、熟悉的邻里, 有他们的情感寄托之所在, 有乐于交谈的对象。有研究表明, 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有助于减缓老年智障的发病。其次, 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亲情关系, 这种观念在大多数老年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另外, 对发达国家老年人居住模式的研究表明, 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 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比例也不过只有5%左右, 95%左右的老年人还是选择不同形式的在宅居住。因此,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我国对适合居家养老以及社区养老的居住建筑类型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3、我国当前老年人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时间短、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而且过去对于老年人居住问题未能给予充分重视, 导致当前在老年人居住问题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1) “空巢”家庭老人无人照料。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 平时生活无人照料, 甚至单身老人病死多日才被人发现的事件也偶有发生。
(2) 老人与子女同住彼此很难适应。有许多老人出于照顾子女日常生活以及照料孙辈的需要而与子女同住, 但由于在住宅设计上并未加以细致考虑, 老人与子女只能住在同一套房屋内, 拥挤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给双方都带来很多不便, 尤其影响了双方居住的自由和舒适。
(3) 旧住宅难以进行适老化改造。多数老人居住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住宅中, 这些住宅在设计上未考虑老年人的特殊居住需要, 在安全性、舒适性及便利性等方面都有欠缺。例如旧住宅中的厕所多采用蹲便器而不是坐便器, 蹲便器需要厕所地面抬高十几公分, 形成的高差给老年人的如厕带来了困难和危险。由于旧住宅多为砖混结构, 较难进行改造以适合老年人的居住及生理特点。
(4) 新建住宅未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居住需求。近年来大量的新建住宅小区中, 绝大多数都未针对老年人的居住需求作专门的考虑, 或是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保证轮椅转圈和设置坡道的问题而已, 对于老人希望有娱乐活动、健康检查、便利经济的餐饮、日托照管, 以及短期居住护理等特殊需要缺少配套设计。
(5) 缺乏适合老年的室外活动空间。无论是旧住宅小区还是新建的住宅区绝大多数均未专门考虑老人活动场所的特殊设计要求。如会所功能单一, 设施不符合老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户外园林高低错落导致老人通行不便等。
二、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的若干国际经验
1、发达国家在老龄化的特定比例阶段开始重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
研究国际老龄政策的发展过程表明, 当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之后, 就会出台一系列针对老年人居住问题的政策措施;而当其进入“老龄国家”的行列之后, 政策重点就转向促进普通住宅的无障碍化等通用设计的措施, 而不是采取仅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对策。例如:
瑞典在6 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建造养老院, 在该比重达到15%的1975年对建筑法进行了修订, 开始推进普通住宅的无障碍化。
美国在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8%之后的1 9 5 6年对住宅法进行了修改, 开始建设老年人住宅, 在该比重达到13%的1990年制定了“集合住宅服务法”, 开始建造具备护理服务功能的集合住宅。
日本在65岁以上人口比重接近7%的1964年出台政策, 优先向老年人家庭提供租金低廉的公营住宅, 在该比重达到1 1%之后的1 9 8 7年开始实施“银发住宅”工程, 提供具备护理服务功能的老年人住宅, 在该比重达到13%之后的1991年开始促进普通住宅的无障碍化。
正如前文所述, 我国老龄化进程极快, 预计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仅需要27年的时间。在一些大城市, 6 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接近1 4%。如上海市截至到2008年末, 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5.4%。北京市到2 0 0 7年底, 该比例为13.1%。因此, 考虑普通住宅的无障碍化, 在普通住宅中考虑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2、日本老龄化过程中主要养老建筑类型的变化过程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 其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较为相近, 并且日本早于我国经历了快速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因此, 日本在老年人居住问题上的经验, 对于我国具有更加现实的借鉴意义。
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高龄化社会的国家。1970年, 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7.1%, 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1 9 9 4年, 6 5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14%, 进入老龄社会。据日本2007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的统计数据, 截止至2006年10月1日, 日本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2660万人, 占总人口的20.8%, 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老龄国家。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 日本在老年人居住方面的对策主要是大量建设养老院, 这些养老院依入住对象的生活自理程度和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到了1989年, 日本推出了被称作“金色计划 (GOLD PLAN) ”的“推动老年人保健福利事业10年战略”。其核心内容是:紧急建设特别养护老人院、日间服务中心、短期入所设施, 通过家庭护理员 (home helper) 的培训推动在宅福利事业。虽然特别养护老人院的建设仍然是核心内容之一, 但在宅护理已经开始受到重视。
1999年12月, 日本又推出了21世纪的老龄化对策“GOLD PLAN2 1”。该计划有两个核心思想, 一是加强建设为智障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小规模老人之家 (Group Home) ”, 二是鼓励形成“相互支撑的社区”, 提倡为了让所有的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在熟悉的社区充实地生活, 不仅要在社区提供护理服务, 还应形成对生活全方位的支援体系。
到了2002年, 日本发布了“2015年的老年人护理——确立维护老年人尊严的护理制度”, 其中将今后老年人护理的方向确定为“维护生活的持续性, 以尽最大可能在自己家里生活为目标”。这标志着日本的老年人护理制度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由设施护理向在宅护理的转型。这一转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2003年度, 特别养护老人院等护理设施全面推行“小规模生活单位护理 (Unite Care) ”, 旨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强设施的家庭化。2005年4月, 护理保险法进行了修正, “小规模多功能型在宅护理”被制度化。其要点是在中学校区范围内设置能够对应于多样化需求的“小规模多功能型在宅护理据点” (定员2 5名以下、2 4小时提供护理服务) , 从而为在宅持续居住提供支持。
从上述日本老年人居住设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 面临高度老龄化、少子化的国情, 也曾经历了致力于兴建各类养老院的阶段。但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之后, 终于在2002年确立了“尽最大可能在自己家里生活”, 作为老年人居住政策的目标。事实上, 如果老年人离开长年生活的社区, 离开家人、亲朋好友, 远离熟悉的环境, 移居到环境陌生的老人院, 将很容易失去情感依托, 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日本在大规模建设养老院的阶段, 学术界曾开展了大量关于移居老人院后环境适应问题的研究。而经过长期探索的最终结论是:应当最大限度地维护老年人生活的持续性。
这一结论启示我们, 居家及社区养老作为中国城市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模式, 住宅及住宅区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可持续居住的可能性, 需要探索居住区内适合老人各种居住需求的建筑类型及其配置。
3、日本老年人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的设施实例
日本为满足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需求, 出现了多种居住设施形式,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种类型。
(1) 老年人租赁住宅
日本老年租赁住宅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专门面向老年夫妇和单身老人的优质租赁住宅, 其建筑设计和设备配置均需按照规定符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日新町BIBASU高品质老年公寓
该公寓是一栋下部为医院上部为公寓住宅的综合建筑。其服务对象主要针对65岁以上需要照顾但能基本自理的老年人, 可以提供餐饮但不含介护服务的老年公寓设施。
该老年公寓为单侧外廊式建筑形式, 共有55户, 每户面积在37㎡~50㎡之间, 内部配置有起居室、厨房、卧室、厕所、储藏空间、盥洗设施、浴室等功能空间, 户型全部朝南, 并且设有宽敞的阳台。在无障碍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老年人各种生理需求, 还配置了较全备的紧急呼叫设施 (参见图1所示) 。
(2) 老年日托服务中心
老年日托中心的服务对象是针对需要一般护理服务的居家老人, 服务内容主要是每天负责接送老人, 进行健康检查、入浴、餐饮、生活咨询, 以及日常动作训练等。
日本老年日托中心大体上可分两类:一是日托康复护理中心, 服务对象为病情较稳定需要照护的居家老人, 主要通过各种医学疗法、康复手段来改善老人的身心机能;二是日间服务中心, 服务对象为需要护理的居家老人。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进行身体功能训练, 对老人的家属提供护理方法的指导;针对重症老人或者癌症晚期患者, 同时还提供专业医护人员的看护服务。
姬沙罗老年日托中心
该项目的建筑功能空间主要包括活动室、康复锻炼室、浴室、厨房、餐厅以及临时休息卧室等 (参见图2所示) 。社区及附近的老人每天可以到这里用餐、洗澡、娱乐等;同时也可以将身体需要照料的老人短期托付在这里。
(3) 小规模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
随着日本老人养老需求和理念的变化, 集上门服务、日托、短期入住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道社区型小规模多功能服务中心, 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主要针对需要护理的居家老人, 根据他们的身心状况和居住环境, 由本人的意愿选择在自宅居住接受上门服务, 或者在社区服务中心日托、甚至是短期入住。其功能空间的配置标准一般有住宿间、公共起居活动室、餐厅、配餐间和浴室。小规模多功能服务中心在承担社区老年服务功能的同时, 还并设了向该社区开放的交流场所, 如会所、咖啡厅等。
武藏野立市吉祥寺本町在宅介护支援服务站
该在宅介护支援服务站是一间提供日间护理、短期入住, 以及在宅照护服务的小规模多功能福利设施, 其服务对象为65岁以上的武藏野市居民以及18岁以上身体残障者。服务站为平层, 建筑面积为275m2, 由中庭划分交流区、活动区和住宿管理区三个部分。在建筑设计中, 注重动静分区, 合理排布活动空间, 并充分考虑了高龄者以及残障人士的无障碍使用需求。 (参见图3所示)
三、对我国老年人可持续居住的住区架构的思考与建议
借鉴国际相关经验, 结合我国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调研, 笔者认为我国住宅社区可尝试分三个层面来覆盖老年人的居家及社区养老的需求: (1) 在一般住宅中配置面向老年人的户型; (2) 社区中配建老年公寓; (3) 在社区内设立小规模多功能的老人服务中心。以下对这三种类型逐一展开论述。
1、在一般住宅中配置面向老年人的户型
在普通社区中, 为满足部分老人的居住需求, 需要设计一定比例的老人户型。根据老人与子女居住的关系, 户型可以有“纯老户”和“老少户”两种不同类型。老人户型的设计位置, 建议选择在社区中景观较好、安静舒适的地带。在高层住宅中因为有电梯可考虑集中配置;多层住宅当没有电梯时, 则建议将老年住宅配置在底层, 方便老人出入。社区户外环境以及住宅户型中都应考虑老人的无障碍设计要求。
(1) “纯老户”
“纯老户”亦被称为“空巢户”, 可分为老年人偶居和独居两种情况。由于老年夫妇倾向于分床甚至是分室居住, 而独居的老人也需要有人护理, 所以纯老户应以一室一厅或两居室为主;大多数老年人难以承担过多的清洁卫生家务, 因此纯老户的户型面积不宜过大, 在60~90m2之间较为适宜。在住宅设计时须要考虑老年人生理发展过程, 留有可以通过改造住宅空间来适应不同阶段居住需求的可能性 (如图4所示) 。该户型为面向老人夫妇生活的小面积两居室户型, 户内适老化的空间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时期的居住需求。
(2) “老少户”
老少户是指老少两代共同居住但生活上适度分离, 这种有分有合的居住模式, 让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同时还能够互相照顾 (如图5、图6所示) 。把普通的两居室住宅与老人户型相邻布置在一起, 既可以保证老人与子女能相互关照且互不干扰, 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变户门的设置位置, 将老人户型独立分开出售, 增加老少户产品的灵活性。
两代居户型设计最大的原则是两代人的行动流线尽可能不要交叉, 避免相互影响。在设计上要注意处理以下几点: (1) 两代人的生活应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避免互相干扰, 同时又方便互相照顾; (2) 老人与女儿/女婿同住和老人与儿子/媳妇同住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需要在设计上进行考虑, 以保证家庭关系和睦; (3) 老人的居住空间内必须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保证轮椅能够转弯, 地面不应有高差, 应有防滑和防撞措施, 必要处设置扶手等; (4) 在老人的浴室和卧室应设置紧急呼叫按钮, 保证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呼叫并获得救助。
老少户的户型设计既可满足中国几代人同居互相照顾, 实现老有所养、小有所依的生活模式, 又避免了老少两代之间不同生活习惯可能带来的相互干扰。
2、在社区中配建老年公寓
在调研中了解到, 有部分老年人希望与子女在同一社区内分户但临近居住 (调研中了解到年轻子女也存在同样的需求) , 这样既能保持彼此生活的独立性, 互不影响双方的生活, 同时也方便老人和子女之间相互照顾。社区中配建部分针对老人居住的老年公寓, 是满足上述居住需求的方式之一 (如图7所示) , 为老年公寓的可能形式。
社区老年公寓的适老化设计以及统一化管理, 可以为老人提供一个较为安全、便利的居住生活环境。在老年公寓内, 除考虑必要的无障碍设计外, 将建设公共餐饮、就诊、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老人们年龄相近, 彼此更容易相互交流和一起活动, 可以减少老人们各自在家居住的寂寞, 促进健康养老, 提升老年生活的品质。
老年公寓套型面积大小和形式, 与青年公寓较为接近, 为降低开发风险, 老年公寓可以与青年公寓组合建设。公寓的户内设计可先按老人居住的基本需求进行设计, 对于有特殊居住需求的老人可以在其入住时再添加特殊配置或适当改造。这样有利于当老人入住未满时, 可灵活改变为青年公寓户型。
老年公寓在管理模式上,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经验, 如采用出售产权但集中管理, 如果不是自住, 可以代为租赁的模式;或者可以将部分房屋作为社区旅馆, 或者短期出租的形式, 方便老人临时来住或家属节假日探访短暂居住。
3、在社区内设立小规模多功能的老人服务中心
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有部分年龄稍大的老人, 虽然尚能自理, 但是一日三餐和日常的家务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负担, 希望社区可以有一个公共食堂;有部分病弱或年老需要照顾的老人, 由于家人上班或者短期出差难以得到照顾, 如果请保姆经济负担大, 因此十分希望社区有一个白天或者短期可以把老人托付照看, 晚上或过几天接老人回家的社区服务中心。
当前部分居民小区内虽然建有会所, 但是并不具备上述照看老人的使用要求。急需要一个可以起到为老年人提供接送、餐饮、健康检查、协助洗澡、帮助进行机能训练、组织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社区老人服务中心, 可以承担上门护理、日托服务、短期入住的需求。
这种社区内的老年服务设施可在近距离内满足老人的多种服务需求, 能够保证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其小规模的建筑形式可给老人带来家庭式的护理氛围, 老人既可以继续生活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能够保持原有的社会交往活动, 避免与社会隔离, 也方便亲人看望和照顾。
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一般规模不大, 其设施既可以在新建住宅小区时规划配建, 也可以在老社区中挖掘闲置房产来实现。在新建小区中, 可以与会所并设, 也可以采用与幼儿园联合建设的形式, 这类建设方式可以共用部分公共设施与工作管理人员, 同时老人与孩子在一起可以为老人的生活增添快乐 (如图8所示) 。
社区老人服务中心一般可以由专业机构负责运营, 对于那些无力负担的家庭, 建议可以采用由政府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进行资助。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居家及社区养老的市场潜力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的发展建设经验, 尝试提出了较为适合我国居家及社区养老的三种建筑模式。通过三种建筑类型的有机配置, 基本可以满足希望独立居住、希望与子女居住、希望与子女就近但独立居住、希望能得到日托照顾、短期居住, 以及获得护理服务的各类老人的居住需求。
笔者希望通过探索适合中国老人居家及社区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为当前逐渐升温的面向老人的住宅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居家及社区养老建筑形式的规划设计要点, 以及功能组成配比限于本文篇幅未能展开, 笔者将另行择文进一步论述说明。
摘要:针对我国老龄化的特殊性, 政府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工作方针。然而我国已建的城市住宅多未考虑老人居住的特殊要求, 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的社区养老建设经验, 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居家及社区养老的三类建筑模式, 设想通过三种建筑模式的有机配置提高居住区养老的可持续性。
居住模式 篇10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 独生子女一代不仅要面临更大金额抚养教育费用的困境, 另一方面,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以及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在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家庭养老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相对于独生子女而言, 所要承受的金钱赡养费用以及对老人精神上的存抚明显较大。若建立完善的家庭养老居住模式, 则需要对困境进行突破。
1 老龄化和少子化对中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冲击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 即计划生育政策尚未贯彻落实, 每个家庭中子女数量普遍较大。在政治思想的贯彻下—人多力量大, 成了每个家庭信奉的不二信条。但是, 当新的经济、政治模式开启, 人口数量过大的弊端日益凸显, 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便给当代社会少子化埋下伏笔。我们在荧屏上看到的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放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不仅是使子女赡养难度的增大, 更高层面上, 也是对中国传统养老模式的一个重大冲击[1]。相比于之前一段时间多个子女共同赡养一对老人, 现在则是一对夫妻赡养四位老人。更重要的是, 在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趋势下, 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养老体系结构尚未成熟的客观状况, 这一问题很难得到平衡妥善地解决;另一方面, 基于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 从老人到子女, 自上而下, 都必须要面临自身养老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以更充分地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对中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冲击。
2 城市独生子女养老的困境
一方面是飞涨的物价, 一方面是养老所需的住房房价也居高不下。当然, 我们所探讨的前提是城市独生子女的确认可“一碗汤距离”的“近居式分离”为当今养老居住模式的主要趋势。那么, 首先从居住环境的角度来考虑, 城市住房便是首当其冲的重要问题。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世代同堂而居的居住养老模式, “一碗汤距离”的“近居式分离”要求城市独生子女要担负着至少两套城市住房的经济负担, 更何况还有衍生的物业费, 水费, 电费等多种费用。在这种情况下, 老人纵使有退休金, 也显得杯水车薪。
赡养是门学问, 由此极有可能衍生出因照顾不周而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但往往这样的指责多是夸大其实, 所以城市独生子女一代有时往往要面临“莫须有”的道德绑架, 而恰恰这是花费多少金钱都弥补不来的, 更会让独生子女一代在教育子女, 工作进展与老人的生活质量之间顾及不暇。
3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居住模式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尚未使民众的聚焦点投入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得失争论上, 但是作为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养老模式上势必将要发生极大的转型。
传统的养老模式和同堂居住方式已不适应受当代生活节奏影响的独生子女一代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一碗汤距离”的“近居式分离”逐渐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对于城市独生子女而言, 近居式分离作为一种新兴的居住模式, 它不失传统又减轻独生子女之负担, 与中国传统的同堂居住在形式层面上也具有一定的衔接性。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要老有所依, 同时子女需在父母面前尽孝道, 因此, 远离父母的居住模式是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 也不符合我国的传统观念, 有违孝道。
根据中国的国情以及社会观念, 需要寻求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养老居住模式, 这样才能确保老人的老年生活质量, 同时也能推动我国社会的良好发展。通俗地可以理解为在同堂居住的基础上将子女和老人拉开了一定的并不远遐的距离, 但是这种情况不但对家庭感情的维系丝毫没有冲击, 而且无论是对老人还是子女而言, 都给彼此保留了一定的空间, 相异于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 (如日本的养老懈怠与瑞典美国的乡下式养老) , 中国当代的“近居式分离”并没有完全剥离传统的文化符号, 同时更没有受到旧思想浪潮的桎梏, 在人情氛围里保留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暖意, 但同时又睿智地将城市独生子女一代的养老负担降低到最小值, 在老人和子女彼此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里能够更惬意地居住生活, 并且能够完美诠释中国传统的孝道。
4 结语
对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 “一碗汤距离”的近居式分离养老模式正是一切社会老年体系保障制度方兴未艾的基础与前提。少却了同堂而居的相对公开化没有私密空间的旧家族理念, 消融了远离老人那种相对冷血的西方养老方式, 它更具有中国的色彩。无论从医疗, 居住环境, 生活质量等层面细致地剖析, 不难发现, 这种养老居住模式目前来看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现今以及将来的一段时间内, “一碗汤距离”的“近居式分离”将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推崇, 作为一种介中介稳的养老居住模式, 它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独生子女的肯定, “近邻式分离”的养老模式开始成为当今时代城市独生子女养老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佟雅囡, 杜秀秀.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 (上旬刊) .2014 (11) .
居住制造阶层 篇11
1998 年的住房改革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居住的地缘群体总是体现为村落和大院,这两种形态总是包含了复杂的阶层结构,而在此之后,“小区”作为商品,成了一个更加扁平的阶层的容器。
这件事情的特异之处还在于,房改正发生在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过程中,两个历史进程纠缠的结果是,共同的居住正在成为社会阶层分化重组的催化剂。本刊选取了位于京城东部的高端项目星河湾为例,通过已经入住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业主之间的阶层意识的形成过程来具体展示,共同的居住是如何制造阶层的。
中国的地产商正在挖空心思地替那些潜在的业主们设计理想生活,而本刊调查的结果是,决定理想生活的往往是你和什么人做邻居,而不只是你的房子比别人的好。
我和我的邻居
和大部分高档项目开发商一样,梁上燕也在星河湾立项之初就设想,自己的业主将是“财富阶层”。5 年过去了,梁上燕经手的项目好几个,竞争对手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都市,她开始意识到,每个社区的业主都是不同的,“财富阶层”内部的差异甚至比阶层之间还要大。而且,这个包含了巨大的多样性的群体往往是被想像出来的,只有在一个个社区当中才会切实地呈现出某个具体的样貌来。与其说是产品在满足某个阶层的需求,还不如说是聚集在一个项目中的业主,因为个人生命史和社区的交错而形成了阶层。
共有的社区梁上燕的体会至关重要。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是这30 年以来最迷人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不妨参看一下英国的经验。1884 年12 月,恩格斯来到英国的曼彻斯特,开始了长达21 个月的调查,后来出版的成果就是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这本书里,恩格斯发现,那些失去土地,被迫自由的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经济地位就自然地结成某个阶级,爱尔兰的工人就长期被同样困苦的英格兰工人所排斥。而真正塑造阶级的,是恩格斯自己居住其中的工人社区当中共有的习惯,这些习惯让大家觉得我们是彼此一样的人,于是,工人阶级就在一系列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的相互认同构建了最伟大的工人阶级。
中国的住房改革第一次使得等级化的社区被打破,一种更加民主,同时也更加一盘散沙的居住形态迅速成为全中国所有城市的理想和现实。中国也走向了西方早期城市的扁平化居住区的格局。而且这个过程同样是和社会结构的重组相伴随的。
在两千年前,法家兴起的时代,中国就已经解决了人与人的平等的问题,此后,人的高低贵贱都不再是由血统决定的了,而变成了由外在的财产或功名决定的。每次社会阶层的重组,也不过是这些物的重新分配。同样,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之后,阶层最早是靠消费来建构的,其表现大概就是在20 多年前的奢侈品消费的爆炸式启蒙;在奢侈品消费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了“暴发户”与“新贵族”之间的巨大差别已经不可能让具有共同消费能力的人彼此确认为一个阶层了;而在这时,中国各大城市的高档住宅社区纷纷建成,这些社区很快就成为了“俱乐部”似的聚集区,尽管没有任何强制的机制来保障社区的内在协调,但大部分社区都慢慢发展出鲜明的社区特性,其实对社区认同感的不断追求已经成为高端项目的二手房交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推动力。
共同的居住,远不只是共同消费一个开发商的某个项目的房子,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有意无意的接触、一点一滴的了解和天长地久的邻里关系,会形成一种基于地域和共有习惯的认同感,在任何转型期的社会,这都是阶层得以形成的根本所在。这和奢侈品、汽车、娱乐等消费是完全不同的。
由此,梁上燕格外留意星河湾中发生在业主之间的那些点滴小事,她说: “星河湾的产品或许只是一部居住的机器,这是现代建筑的宿命,但星河湾也是一套符号体系,它让业主构成一个共同体,使星河湾成了一个社区,所谓高尚社区,奠定在产品的基础上,但远远超越了产品。地产业的存在也因此充满社会意义。”
每到周末,家住北京星河湾的某国内著名导演的儿子就会对他的明星妈妈说:“妈妈你今天不用管我了,我去找哥们儿了。” 他所说的哥们儿是同住在星河湾的邻居,他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其作品经常被国家领导人当作礼物来赠送外国友人。梁上燕说:“这位艺术家已到古稀之年,他不再追求成功和财富,他很有耐心地交这里的孩子们学习艺术,并鼓励他们像自己一样,通过文化媒介与外界交往。那些孩子也非常愿意跟他学习,并且经常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也会通过它们结交新朋友,这使他从小就在一个友好和谐并且高贵、优雅的环境中成长。”
梁上燕说: “有一次,我站在办公室里,看到公园中间立起了一个巨大充气城堡,我以为是在搞什么商业活动,一问才知道是一些业主自发组织的活动,孩子们在城堡里开心地游戏,大人们三五成群地在旁边聊天、喝香槟、品茶点,那些东西是我们的四季会有偿提供的,充气城堡也是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帮助租来的,我觉得这很好。它证明了我们的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已经形成了某种具有亲和力的关系。”“没有人敢说一个项目的设计永远是最先进的,但我们在这个时期聚集了这样一个业主群体,他们已经在星河湾的基础上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区,这是其他项目无法复制和模仿的。”
门里门外在商品住宅当中,业主往往来自四面八方,完全没有任何其他联系可言。这和中国的乡村以及早些时候的大院是完全不同的,乡村中往往是一个家族几辈人都住在一个村落中,所有人都彼此熟悉,这是名副其实的“熟人社会”,社区的认同几乎是完全天然的。而在单位的大院当中,邻居也就是同事,大家都团结在领导的周围,社区认同就是单位的认同。而在城市社区之中,别人家的门内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门与门之间的距离就是两个世界的距离,这直到今天仍旧是困扰全世界的城市居民的大问题。而且,越是富贵人家,就越被想像的神秘和不可进入,因此,甚至有非常资深的地产人士说,高端项目的业主不需要邻居。
可这套在逻辑上严丝合缝的推理却是十足的假象,持这种看法的人天然地认为,人并不“需要”邻居,只是共同的居住才“有”
了邻居。最典型的业主之间团结起来的例子是针对开发商的维权行动,这并非是什么意外或特例,维权和因为寂寞敲开邻居的门说声“你好”其实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寻找同类来支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果这个看法是关于日常生活的,那么,邻居永远是最有力的同盟。中端社区因为无法控制的多样性,往往难于在短时间内对周围的邻居有基本的了解,也就很难确定谁会成为自己的同盟,而不是对自己表示怜悯或不屑的人。但在高端社区,入住的那一刻,这个障碍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只有不同,而几乎没有高下,打开别人的门看看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星河湾已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梁上燕说:“我们没有单纯追求房子层数多少,而是把大块的土地空出来去营造绿地,我们有湖、有生态公园,有运动会所,但这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高产品品质,我们要给业主之间将来的互动留下足够的公共空间。”前文曾提到的那位大导演,是一个个性很强也很容易被美好事物感动的人,梁上燕给我讲述了他与星河湾之间的一个故事:“他们是2005 在这里买的房子。看房子的时候,是太太来的,前前后后几次他都没有露面,但签约他必须出面,那天也是他太太先来的。后来他打电话过来说已经到了,但是还是迟迟不出现,大家又等了足足两个小时。但他走进售楼处见到销售人员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好的地方是谁造的,我要见你的老板。后来才知道他一进来就跑去生态公园那边转去了,整整在那里面发了两个小时的呆。”
这个小故事含义深远:星河湾的绿地还没有好到成为独到的风景的地步,其真正的价值其实在于这是一个业主和邻居们谈笑风生之地,而这个导演的那两个小时,恐怕大部分时间也不是在欣赏风景,而是在憧憬自己未来在这个草地上徜徉的生活。
生态公园让星河湾的业主们终于有了一个理由走出家门,走进与他们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人群当中。老人们在林间散步、孩子在草地嬉戏,男女主人也偶尔放下手中的俗务并肩散步谈心,诸多烦恼在不期然间烟消云散。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大家就自然会放下戒备,向某个曾经在电梯间或者停车场遇见过的人投以一个善意的笑容,进而是客气的问候、浅度交流,久而久之大家就会找到互相感兴趣的共同话题,渐渐成为友善的邻居。梁上燕说: “地产商的一个致命的误解是,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存在于业主和产品之间,其实,一个社区的共同意识的形成和邻里之间的温情才是最重要的。”
梁上燕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她说:“这样一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所以有必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给它加速。所以我们在生态公园搞了很多让大家都有兴趣来参加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5 年那次中秋节搞得是让大家都印象深刻的一次。”在广州星河湾的业主们每年中秋看烟花是必备节目。烟花在江中心燃放,广州星河湾就座落在江边,业主们可以坐在自家的阳台上观看,那份特有的惬意总能让他们兴奋不已。梁上燕希望刚刚入住北京星河湾的业主们,也能够感受到那种与众不同的节日气氛,于是在生态公园中立起了大屏幕,邀请大家通过卫星直播共同观看烟火表演。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来了。梁上燕还清楚地记得,那年的中秋北京是个阴天,千里之外的广州也是。正在大家都遗憾唏嘘的时候,广州突然云开雾散,月亮出来了,将整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而那个来自广州的月亮已在业主心中投下了深刻的印记。通过大量的交流,南北两地的人们不再陌生,他们再次见面时,已经开始谈论孩子与生意,2009 年上海星河湾也开始进入市场。一直长期研究财富阶层胡润说:星河湾是一把钥匙,只要有了这把钥匙,就能开启京、广、沪的大门,生意和生活的圈子就这样形成了。
理想与觉悟梁上燕在回顾星河湾并不算很长很曲折的历史时说, “过去我们讲品质、讲细节、讲环境,现在开始我们要讲文化。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开发商迟早要退出一个项目,文化并非是开发商给与的,而是这个社区在未来的漫长岁月当中要不断积累和延续的,但在社区成立的早期,开发商出面做些基础的组织工作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在梁上燕心中有一个理想的社区生活方式,她说:“先生们可以和邻居一块品品红酒雪茄、畅谈谈事业人生,一起到公园中的高尔夫球场试试身手,太太们可以在一起交流晚宴上该穿什么样的礼服,怎么保养、如何化妆,也可以偶尔全家到邻居家做客,一起做几道菜……”她认为通过这样的交往,大家不仅仅在情感上加深交流,同时也能够塑造业主们的气质,让他们更加具有精神内涵,进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汤普森曾经这样看待阶层:“我说的阶层……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确实发生(而且可以证明已经发生)的某种东西……当一批人从共同的经历中得出结论(不管这种经历是从前辈那里得来还是亲身体验的),感到并明确说出他们之间有共同利益,他们的利益与其他人不同(而且常常对立)时,阶级就产生了。”也就是说,阶层的存在靠的是“觉悟”,是很多人共同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阶层的。
而这个觉悟的过程,与共同的居住是无法分开的。
阶层的形成,从来都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城市风格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它会受到历史的限制,也会受到空间和地理特征的约束。梁上燕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基于对于全国各个城市文化特征的了解,在她的心中正在构想黄金三角的宏伟蓝图。她说:“北京是官场,上海是洋场,广州是商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特征。有什么样的城市,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社区和阶层。尽管各地的星河湾在建筑形态上比较接近,但是我们要通过努力使它们在文化形象上有城市的特征,这中间社区中的人的品位是最重要的。”现在星河湾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都已经有自己的社区,他们要做的是将每个城市的星河湾都打造成那个城市的名片,并通过星河湾这个品牌,在三地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联系,让以业主为主要成员的星河湾的财富阶层既能表达该城市的特征,又能够跨越地域边界,形成更高层面的共同意识,进而形成一个更广泛、更包容的中国财富阶层。简单地说就是让每个城市的星河湾社区做为该城市的标志,而星河湾的整体形象成为当代中国面向世界的表情。
从物理空间上的接近到心灵之间的共鸣,星河湾在为业主们提供奢华生活的同时,也在为他们及其后代的将来,为移动中的中国的未来,探索文化复兴的道路。在星河湾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共同意识正在迅速形成,不可否认,星河湾和很多高端社区一样,充满着欧洲风情、到处都是雪茄、洋酒、西装晚礼服,这样的社区到底是我们自己的现代性,还是欧美生活的飞地?梁上燕说,北京其实就是全世界,1300 多年前的长安有更多国际化的元素,关键不在于你使用的器具和符号,而在于你对自己文化的信心,譬如一个小男孩,学会打高尔夫并不妨碍他孝顺父母。
共有的客厅
中国有个老礼儿,搬家之后,总要请亲戚朋友来庆贺乔迁之喜,其用意大概在于,一个房子要变成一个家庭的容器,总还需要大家的见证。一个社区也是一样,怎样才能从一堆钢筋水泥的工业产品变成一个其乐融融的小社会呢?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这个社区共有的客厅中来了大家共有的客人。
主雅客来勤房地产的产品和社区是不同的,这一点很少被讨论,作为产品,房地产和其他工业时代的产物的差别不大,只是不能移动而已。但这个产品具备的使用潜力却独一无二,即它能够在自身之上构建一个微型的社会。此外再没有其他产品会使用户如此长时间地呆在一起了。而社区是业主之间形成的居住共同体,社区当然是要建立在产品之上,但拆迁重建的例子表明,社区可以抛弃某个产品,集体迁移到另外一个产品上,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对于任何一个有历史、有认同感的社区来说,产品的重要性总是在不断衰减的。
社区和产品的差别最集中反映在社区的公共生活上,在以及几乎没有公共生活可言的居住区里面,房子不过是居住的容器,和产品的差别很小,但在一个其乐融融的社区里,人和人的关系已经不是任何容器能够限制的。所以,会所是一个观察产品与社区的差别的绝好去处。会所似乎是只有高端项目才有的特殊待遇,其实不是因为这里的业主消费水平更高,也不是因为建筑和土地成本的问题,而是因为,这里的业主更加需要公共生活,也更能够使公共生活变得可能。
可悖谬的是,北京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高端项目的会所是健康运转的,四季会为何能够成为其中之一?是因为如今仍旧处于领先地位的硬件设施,还是因为这里已经被开发商运作成为风云际会之地?四季会的负责人说,这两点都非常重要:星河湾四季会有1. 4 万平方米的奢侈面积,有世外桃源般的园林景致,有靠宫殿般华美的总统房、豪华客房,同时,这里举办了科特勒私人晚宴、NASDAQ 中国论坛、世界经济高峰会等70 多场大、中型商务盛会,成为北京科技博览会、朝阳国际商务节的重要会场之一,汤加国王、国际要人、联合国官员、十国大使等同为座上宾。但这些都不够,不论开发商将这里建得多漂亮,或者组织了多少匪夷所思的社交及商务活动,这个社区都是属于业主的,四季会也是属于业主的。如果业主冷淡了这里,任何设施都不再有意义,也不会有任何商家会继续重视这个会所了。
四季会负责人说:“对于星河湾的业主来说,四季会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社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会所首先是大家共有的客厅,然后才是一个风云之地,当然,它也在提醒业主,自己的生活是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刘禹锡曾经说,君子的生活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客厅里常来什么客人是对主人的最佳描述,史湘云不也曾说:“主雅客来勤”吗?这位负责人说,他的工作就是替业主招待客人,不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他当然不想这些客人菲薄自己业主的待客之道。而那些公共的客人格外重要,这些客人不但表明了对星河湾业主的认可,而且让所有的业主都意识到大家都是共同的主人。“就像今天的北京奥运会”,他半开玩笑地说。
梁实秋曾经说,要想一天不消停,那就去请客。这么多年过去,上流圈层的社交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加复杂庞大的工程,要精心准备一次晚宴,恐怕要花去全家人半个月的时间。社区会所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承担各种类型的宴会。“我们日常最重要的服务对象,还是我们的业主。我们把自己定位成邻居酒店,是社区的公共会客厅。并非什么隐私的问题,很多业主在宴会前或宴会后还是会邀请大家到家里坐坐,这里只是一个功能更加丰富的客厅而已。”这位负责人补充说,星河湾毕竟历史很短,很多业主要先在会所中彼此熟悉,才能够变成朋友。“在四季会,经常有业主在一起碰撞出火花,比如有两位都是经营汽车生意的业主,在会所中握手相识,相似的背景和身份让他们很快结成朋友,促成了一桩几千万的生意。”
“四季会努力给业主营造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大家在这里健身、聚餐、聊家常、交朋友,事情无论大小都互相帮忙,小孩子过生日搞小型Par t y,到外面的大酒店铺张浪费没必要,自已动手又太麻烦,不如找四季会帮帮忙。三四十人的餐会、鸡尾酒会、自助餐,都可以。”
“社区里的家庭主妇想做一道佳肴,我们也会帮忙。只需一个电话,我们会把鲜热的饭菜餐点、餐具送上门,一些特殊情况下提供厨师上门服务,业主在家中就能享受星级酒店的菜品与服务。”
这些服务看来事小,却因为是专有的服务,而营造了一种十分真实的家的感受。也因为这些事情很琐碎,要长时间积累下来才会有感性,这种感性也因此格外地牢固国际社交殿堂一位经常往返中、法两国的业主说:“星河湾的高品质和高准入门槛,使新阶层人士成为业主中的主流,他们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了一种积极正面的气场。作为社区会所的四季会,经常开展各种高规格和国际化的活动,对这种气场起到了引导和放大的作用。”
前不久,汤加国王下榻四季会,会所负责人描述了他如何替业主展现这个社区的待客之道:“我们提前了解了国王的喜好和口味,在150 多平米的总统餐厅里,专门为国王准备了与众不同的东西,小到擦脸毛巾、口布、杯子、茶几插花,无不讲究,我们还专门给他准备了极致尊贵的座椅。国王连连称赞这里比皇宫还漂亮。一顿午餐,他在这里享受了3 个多小时,旁边随行人员担心影响后面的行程,几次示意,都没能让国王动身。”
目前四季会的经常性客户包括大众、雀巢、I BM、三星、西门子等,这些公司喜欢在四季会开展培训及商务活动,星可湾的环境更让很多老外青睐有加,一些外国驻华大使及戴姆斯-克莱斯勒、辉瑞制药、摩根斯丹利、艾克森美孚等跨国公司大中华区高层、旅华的外国政要,都是四季会酒店公寓的长居客。有的租客住惯之后,干脆在此购房成为业主。
一位入住不到半年的海归业主说:“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我在北京搬了几次家,就是为了给孩子找个好环境。从去年10 月刚一入住,我就带孩子参加了四季会举办的两场慈善晚宴。在四季会,几乎每周都会有一些高规格的活动,出席的名流也很多,孩子们经常耳濡目染,眼界更开阔。而会所里开展的‘法国高级女装秋冬新款酒会’、‘配饰设计细节背后的品位’等沙龙,则是我太太的最爱。”
如果说四季会是业主的客厅,那么星河湾就像是政府的民间客厅。最近,她们接待了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官员和大企业家,这些企业都是被政府邀请过来高谈国事或看奥运项目,而做为北京乃至中国的经典社区,这些要人都会被政府邀请到星河湾参观。
所有这些国际社交都并非为了热闹,梁上燕说:“星河湾要塑造一个阶层的榜样,而阶层从来都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中国的士大夫一直保持着和外邦文人的联系,民国时期,商人、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的生活的国际化水平甚至高于今天。中国的财富阶层要成为未来社会的支柱,他们首先要在国际社会上获得认可和尊重才行,我们起步晚了点,但总还能赶上。趁着还没有结项,我们多做一点引导,希望能够对业主未来的生活有帮助。”
奢侈宫殿
中国政府一直并不鼓励奢侈品消费,大多数世界驰名的品牌要进入中国都要被征收高昂的关税。这使得很多人都要跑到香港或者其他地方去购买奢侈品,在那些地方,大陆来的顾客往往要么被当作土包子,要么被当作冤大头,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城市。如果说,关税的问题已经不那么被重视了,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更加严重。某个笑傲米兰多年的品牌,可能还没有机会和中国消费者谋面—我们被隔绝在了世界财富阶层最热衷的活动之外了。
奢侈品从来都不是无用之物。在任何没有明确等级的社会里,奢侈品几乎是等级的唯一标尺。今天的中国也不例外。而且,奢侈品卖场在世界的任何都市都是上流社会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在这里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关系到一个阶层将怎样延续自身。
今年6 月,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俱乐部将在星河湾揭开面纱,展现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个奢侈品品牌的魅力。将奢侈品卖场开到社区当中,并非什么新鲜的创意,西方有太多成功的先例。甚至很多以定制服务为主业的祖传奢侈品作坊,本身的历史就深嵌在某个社区当中。但此举对于今天的中国财富阶层来说,事关重大。
这意味着奢侈品的等级建构和社区的阶层建构是同步进行的。
绅士生活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奢侈品行业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奢侈品协会一直致力于奢侈品产业研究,每年都向他的全球会员提供一份权威报告,指导协会成员企业在世界各地开疆拓土。与此同时,也将她们所信奉的高尚生活理想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欧阳坤便是这个组织的中国区CEO。在欧阳坤看来,中国的财富阶层已经从无形到有形渐渐走向历时舞台的中央,他们已经做好了经济上的储备,现在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像一个真正的绅士那样去生活。事实上,传统中国原本就是由帝王和绅士共同主宰的帝国,绅士传统的衰落不过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如果说今日的中国财富阶层要肩负起历史和社会的责任,重拾绅士传统是不二法门。单枪匹马的绅士往往会演变成独善其身的隐士,如果要发挥作用,绅士群体首先要对自己的阶层定位有所“觉悟”。欧阳坤说:“中国的财富阶层,正在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之中,这个时候,他们既需要一个精神内核,也需要表达符号,更需要一个有边界、利于共同意识形成的理想空间和氛围。”中国财富人群对于奢侈品和高端住宅的热切需求并非简单地出自消费的需求,他们需要一个符号体系来凝聚和表达阶层意识。
作为奢侈品行业的专业人士,欧阳坤认为中国财富阶层对于奢侈品的理解和使用,在目前看来,仍旧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和不足的。“很多人购买奢侈品只是因为他很贵,如果你去问他为什么你买的这件东西值那么多钱,他会告诉你是某某品牌的,但这不能成为理由,为什么这个牌子的东西要卖这么贵呢?
居住模式 篇12
1 土地政策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房地产开发涉及土地使用权的转换。由于级差地租原理的影响, 土地出让金在城市空间通常呈现出向城市中心逐渐递增的趋势。越往城市边缘, 地价越是相对便宜, 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则多集中于此, 呈现高密度低标准的特点[1]。为实现混合居住这一和谐的居住模式, 应在土地政策的相关内容中有所调整, 完善配套政策,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1.1 优先保证政策性住房的土地供应。
为保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住房的建设, 维护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 对列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 应做好土地供应的前期工作, 优先开发, 按行政划拨方式保证供地。
1.2 抑制单宗土地出让规模, 并以熟地供应。
混合居住模式应强调控制单宗土地供应规模, 以增加土地供应的宗数, 并优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 由生地供应转向熟地供应, 将大部分基础设施建好在出让, 直接计入开发商的土地成本, 从根本上明晰配套的产权归属, 保证社区配套的公平。
1.3 限制土地开发年限, 缩短开发周期。
2007年9月8日, 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通知》。地方政府应严格执行这一政策将有力的打击部分开发商囤积土地谋利的不良现象, 对创建良好的土地资源市场意义有很重要的意义。
1.4 增加中低收入者居住用地类型, 并均匀分布。
土地供应要充分体现社会关怀, 在城市住宅用地类型中加入中低收入者居住用地类型, 并做专项规划保证其有计划的均匀的分布在城市空间中, 增加中低收入者就近选择住房的机会, 在空间分布上为混合居住模式提供支持。
2 住房政策
所谓住房政策, 是指政府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政策, 它不同于产业政策, 也不同于行业管理政策。我国的住房政策设计, 必须从自己的基本国情出发,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住房政策体系。
2.1 住房政策的设计应与其他社会经济政策相协调。
不能就住房问题论住房问题, 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其政策的设计也应与其他社会经济政策相协调。
(1) 与交通问题协调考虑。只关注住房问题, 让中低收入居民住到远离城市、且交通条件很差的地方, 将会带来生活成本增加、就业困难等问题, 易形成新的贫民窟, 进一步加剧居住空间的分异。
(2) 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政策应纳入统一的社会政策中, 应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同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从而在保护低收入阶层利益的基础上保证住区的质量, 保证混合住区的顺利实施。
2.2 完善住房政策体系。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应包括四个基本部分:累进制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廉租房制度, 以及以货币工具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1) 在我国, 统一的房地产税税率应该采用累进制, 关键是税率和容积率调整系数的确定。较高的房地产保有税率将避免业主控制或低效率使用财产, 刺激交易活动, 减少开发商的囤积行为, 抑制投机性购房, 促进二手房市场的发展。
(2) 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必须建立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向政策性住房金融转变;还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允许相关商业银行开展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
(3) 廉租房制度。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要增加供给;其次是要完善相关制度;第三是要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第四是要保障资金供应。
(4) 房地产调控制度。政府应通过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同时, 还应保持廉租房政策和住房金融政策的稳定性。
3 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体系
我国现阶段住房保障制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即廉租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3.1 廉租住房制度。
截至2007年11月底, 全国累计改善了74.3万户低保家庭的居住条件, 是2006年以前年度累计保障户数的1.76倍, 其中今年新增保障户数为47.4万户[2]。但仍然有一部分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的政策, 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城市其制度的覆盖面较小, 资金来源不稳定, 虽有相关规定, 但不少城市并没有均为得到有效落实, 廉租住房房源紧缺。针对这些问题, 为完善廉租住房制度,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 将廉租住房制度作为政府对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 作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 重点加以落实。
(2) 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各城市应逐步将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对象覆盖到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
(3) 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可由城市政府根据当地居民住房水平和当地资金能力研究确定。建设的廉租住房面积不宜过大。户均面积应该在40m2左右。
(4) 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廉租住房保障应以实行租金货币补贴为主, 通过发放租赁补贴, 使低收入者能够租到廉租房。补贴水平应由各城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3.2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在实施工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如供给量持续减少、保障方式单一、准入标准模糊、管理不到位、分配程序存在问题、退出制度不完善、面积标准控制不利等问题, 使经济适用住房一度成为一部分人牟利的工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1) 明确其保障性质、供应对象和功能定位。明确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其供应对象应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并应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 具体供应对象可由城市政府根据本地情况确定。
(2) 合理确定保障标准。根据我国国情, 经济实用住房的面积须控制在建筑面积60m2左右, 不宜太大。
(3) 完善供应方式。一方面, 在出售的同时, 也可以考虑租赁的方式。同时, 也可以考虑向补“人头”的方式转变。
(4) 严格准入程序和申请审批公示制度, 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 例如考虑政府优先回购的方式。
收入的分异、社会的分层在居住空间上必然产生分异, 这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经济收入直接决定了一个阶层对城市社会空间资源的可进入性和竞争能力, 低收入阶层往往在这种竞争中被边缘化, 居住分异也必将走向极端化[3]。而实现满足和谐社会要求的适度的混合居住模式, 单靠市场和物质空间规划来解决是不可能的, 政府有重点的、适度的宏观干预和调控则是必要的保障。
摘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城市住区则是城市结构中的聚居形态, 强调的是一定的规模下的形态与空间的功能单位, 是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逐渐显现的居住分异现象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从混合居住模式建立的宏观的政策层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在土地政策、住房政策和保障性住房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各阶层混合居住模式,政策保障,研究
参考文献
[1]杰拉尔德.A.波特菲尔德等.张晓军, 潘芳译.社区规划简明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5.
[2]http://www.bjrcb.com/finance/economy/fi-nance71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