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景观改造(共12篇)
居住景观改造 篇1
景观建设做为国内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项目, 对推动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近年来,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 人们把生活的重心逐渐从物质的生活享受转为精神层面的享受。于是, 如何能够使城市的居住景观建设达到人们所希望的生活标准, 就已经成为了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最首要的问题。
1 居住景观改造现存的问题
虽然经过不断的深化建设, 但是目前我国的居住景观建设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居住景观建设的发展。
1.1 设计方案随意性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景观建设也日趋复杂化, 许多造型复杂、工艺细致的景观建设要素已经逐渐在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中显现, 如亭台、喷泉等要求技术工艺相对精密的景观建设不断出现在了人们居住的小区内, 使人们在闲暇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就目前的景观建设设计来说, 由于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 使这些景观建设多多少少会出一些问题, 然而目前为止, 各小区物业及小区居民对景观建设的维护率很是低下, 使原本精美的景观建设在物业不投入金及高额的管理维修费用下只得停止使用, 甚至有些景观还造成了荒废的现象。一些精美的景观由于当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质量的不标准, 使居民欣赏及使用的效率变低, 因此使居住景观的建设与当初建设时的理念相差甚远, 严重阻碍了景观建设的发展。
1.2 景观建设与功能使用的不相符
目前在许多的居住区景观建设中, 只片面地追求了景观建设的欣赏效果, 如将消防车设计为隐形车道、在消防车道设计桥木等, 这就给居住区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另外, 有些景观的设计对场地地形的控制不到位, 使景观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最初的设计理念, 例如, 景观建设中的草皮在使用地段时间内出现的排水不畅, 造成了地表因排水问题而产生的塌陷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同时, 因为种植的草木不适合小居土质, 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在少数。
1.3 景观小品的搭配不当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 目前国内的小居景观建设也出现了许多各地不同的建设风格, 如西班牙风、欧陆风、地中海风等等。就连我们居住的小区景观中的小品建设也出现了不同的风格与造型, 如人工跌水、奥大利亚柱廓等, 但在我国景观建设中, 由于对欧亚的景观建设认识不够深入, 使得设计出来的景观尺寸比例不协调, 空间距离安排不足, 使居住景观设计出现了诸多的败笔之作, 从而造成了居民出行困难等问题。
2 居住景观设计改造措施
景观建设是人们居住环境中的一大亮点, 也是人们闲暇、休闲娱乐最好的去处, 因此, 一个好的景观建设能够使人们得以身心的全面放松, 同时还可以给人一种接近大自然的感觉。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景观设计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针对以往景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有关部门及设计单位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其具体实施如下:
2.1 改善绿地使用情况
目前我国的居住景观建设是以满足人的居住需求及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不主导思想设计的。随着国内各城市小区建设的不断增多, 使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多, 这就对景观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 老的居住区景观建设普遍存在着绿化面积较少, 布局不合理等现象, 因此, 我国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首先, 要对原有的居住区附属用房进行拆除, 还原绿地的使用。其次, 根据实际的场地情况, 合理地利用设计区周边的环境, 因地制宜, 对小区原有的景观建设如不符合整体景观需求的则要进行拆除, 对一些必要的景观建设要加以改进, 使其占地面积适当, 合理地对绿地进行利用, 使人们在小区景观中休闲娱乐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所享用。
2.2 景观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现代我们所居住的小区环境都是一味地追求高层次的享受, 选用顶级的建设材料、最好的景观配备设施、最时尚的设计风格等等, 而忽略了这些设计是不是人们所希望享用的, 能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便捷的需求、能否让小区居民充分感受到生活的随性等等, 目前许多小区的景观设计中都没有将居民真正的需求考虑到位。在设计中常用绿篱做为隔离带使用, 完全忽略了人们行走的不方便因素, 使人们在小区中行走时通常都要七拐八拐, 本来只需2分钟的路程由于隔离带的不合理设计而需要走上十几分钟。另外, 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大面积地利用土地, 将土地围入篱芭之中, 给人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 忽视了小区居住的残疾人群, 给残疾人群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 在对原小区景观进行改造时, 要充分了解小区内生活人群的特性, 如年龄、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等等, 根据所了解的居民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改造, 适当地调整草地与景观的配置比例, 让小区居民可以进入到草地中尽情地享受大自然, 保证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帖近人们的生活所需,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3 景观小品的合理设计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 小品的设计是居住区的一大亮点。因此, 合埋的小品设计对整体景区的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根据小区的实际面积进行合理设计, 并根据设计范围的大小制定出小品的大小与尺寸, 如亭台、小桥等都要进行合理的计划, 以保留尽可能多的草地为设计景观的主导思想。另外, 小品的设计要选用适合的并符合设计标准的材料及工艺进行施工设计, 并且要根据居住的人群进行适当的优化, 使景观建设给人一种亲近感, 增加景观建设的魅力。
2.4 选用合理的植物进行搭配
在小区景观建设中, 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区的大片草地上只点缀站几棵矮小的灌木, 而楼群门口则会看到大片大片的植物, 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混淆。因此, 在景观设计中, 要多选用一些具有欣赏价值的树木或花卉, 这不但可以降低草地的使用率, 还可以为后期的维护提供方便。另外, 小区景观内的绿地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树配置布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由于居住区内楼群的数量、高低、方位、空间大小不同而造成了不同的设计环境, 而且植物又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在调整植物种植和工艺艺术时配置要依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来进行搭配, 在搭配时要注意乔、灌、草、花等复层次结构的植物群落的建成情况, 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区草地使用面积, 发挥生态自然效益和使用功能, 增加生态平衡作用。在强调绿化布局的同时, 还要在立体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和常绿树落叶树合理搭配设计, 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 又达到多样化的生态生长效应, 使植物景观可以层次丰富, 四季分明, 给人一种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休闲娱乐空间。
2.5 提高物业的管理力度
对于居住区景观建设来说, 小区物业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小区的人群情况复杂, 并且小区内孩子的数量不占少数。有些景观设计同于小孩子的天性使然而遭到人为的破坏, 做为小区物业的管理人员, 应对出现损坏的景观进行急时的维修, 以免景观由于时间而荒废。另外, 物业管理人员要对小区内景观进行随时的检查, 以保证小区内的景观建设都可以正常工作和使用。
3 结语
由上述论点我们可以得知,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改造首先要以人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根据小区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及景观的合理改造, 以确保小区内景观的使用率, 从而全面推动整体景观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在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对精神层次生活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在种形势的带动下, 国内各大中型城市都努力发展景观事业, 以求达到人们想要的理想化的生活。下面, 就跟随本文一起对居住景观改造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证与说明。
关键词:景观建设,设计理念,改造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叶.水与景观的关系[J].城乡建设, 2004 (11)
[2] 王敏骅.水景住宅的规划策略[J].园林, 2005 (5)
[3] 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居住景观改造 篇2
张少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不断对居住小区景观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尝试提出在新形势下建设高品质居住小区景观的途径,使居住小区景观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营建
Abstracts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improve, the position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people’s heart gradually improves as well.People keep on putting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This paper tries to bring forward the approach to building high quality residential landscape in a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better service for people.Keywordsresidential commun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居住小区景观是城市居住小区乃至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小区在城市建设中比重不断增大,个别城镇已经达到40-50%。因此,居住小区景观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建设的水平,影响到城市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以及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因此,加强对居住小区景观的研究,提高居住小区景观建设水平,势在必行。
我国居住小区景观建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简单绿化阶段:建国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生产力的滞后导致人们对居住小区的要求是有房可住,这一时期居住小区景观建设以简单绿化为主。
景观美化的阶段:上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经济的大幅增长,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有房可住,还要求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一时期居住小区景观的营建以美化为主,形式、风格多样。
生态健康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态和谐概念的普及化,使居住小区的景观建设目标逐渐从风景优美向生态健康过渡。
目前我国居住小区的景观发展正处于第三个阶段,人们不断对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满足人们自身需求,营建新形势下的居住小区景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景观大环境意识
营建居住小区的景观必须要有大环境意识。而目前大多数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营建属于就事论事,尚未将其放入景观大环境中考虑。
1.1符合城市规划:居住小区景观必须放在居住区景观的范围下考虑,进而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关于本地块的绿地布局和规划,才能延续城市绿脉,与城市绿地景观溶为一体。
1.2考虑居住小区周边具体环境的影响:在对居住小区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对小区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使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符合周边山水建筑格局。如周边有绿地、自然山脉,那么景观建设中必须考虑景观的延续性,从地形上预留景观绿色通道;如周边有高大建筑,我们在景观植物设计中应考虑耐阴植物设计,而不应将小区景观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考虑。2 多学科交融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传统居住小区景观营建采用的模式属于“先规划----再建筑----后景观”相互独立的设计方式,容易使人产生景观即绿化的思想,导致人们心理归属感的丧失、邻里关系的淡漠、文化的空虚等一系列问题。而从现在景观意义上来讲,规划作为景观的底版,而建筑则是景观的元素,三者是相互贯通的。
居住小区的景观营建需要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景观)三个专业相互结合,同时要深入进行生态学、城市设计学、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多学科贯通研究。不应当将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孤立的对象,同时景观设计者应该形成以景观设计为核心,多学科相互了解的知识底蕴。在具体的景观营建过程中,应多层次、多学科的去考虑。景观地域意识
小区景观作为具体地域的实体,必须溶入当地环境才能达到其最佳效果。
3.1景观与文化:居住小区的景观必须和当地文化结合,文化具有地域性,这样就形成了无法复制的景观。另外景观与文化融合也提高了景观的品味与内涵。
3.2景观材料:居住小区的景观材料的选择必须以当地材料为主。硬质景观应采用当地的山石等建筑材料,软质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当地的景观材料是最经济的,也是最适合当地环境。因此在当地景观效果最好,最容易形成优美景观。人性化、精神层次
景观的服务对象是人,居住小区景观作为与人最接近的景观形式必须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如健康、心理、精神等。
4.1 公众参与性:在居住小区的景观建设中需要引入公众参与模式,国外很多城市建设中都有公众参与提议。在进行居住小区景观建设中,要考虑居住小区的景观使用者,即多考虑小区业主的需求,而不是纯开发商的商业化需要。
4.2 景观健康性:营建居住区景观时,应选择对小区居民和周边人群健康的景观材料,如排除一些漆树等易过敏树种、二球悬铃木等掉毛球树种等。同时可采用一些桂花、菖蒲等这些可以散发对人体健康有益物质的树种,以及木槿等对有毒气体有较强的吸附性的树种。
4.3 人性化风格:景观营建风格应以自然式为主,排除一些大面积的广场铺装、喷泉式非人性化的景观、营建绿树成荫、有自然地形变化的自然式景观。
4.4 健康与交流:健康与交流是人们必需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居住小区需营造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邻里交往的场所来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淡化彼此陌生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居住小区中的一块篮球场,一排座椅等,都可以形成一片交流、心灵慰藉的空间。
4.5 精神层次:在居住小区景观的营建中应注意对景观意境的营造,所谓“一花一草见精神”。如松柏,耐寒、常青,群植可营建肃穆环境,孤植可意喻坚强不屈的品格。竹,秀逸有神韵,品格虚心能自持,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另外花岗岩的厚重,太湖石的轻巧,传统园林的曲径通幽,西方景观的规则大气都能展示不同的景观意境。5 景观生态性
生态学作为科学与社会的桥梁,是一门连接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居住小区景观在城市中占重要地位,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场所。只有面向生态过程的景观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与人的和谐,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5.1 引入绿量概念:现行居住小区绿地指标如绿地率、绿地覆盖率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属于平面的指标而不是立体的指标,不能完整反映出居住小区的景观建设指标,在此应引入生态学上的绿量概念,对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进行空间化控制,增加立体绿化的比率,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廊架绿化等,提高居住小区的景观生态性。
5.2 确定景观过程论:把景观当成一种过程去理解,从小苗木到大树,景观本就是一种过程,尽量不搞大树移植。而目前很多居住小区,为了商业目的,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移栽或种植超大规格而不是适龄的苗木。这种急功近利、违反生态规律的做法为日后管理埋下隐患,那些由于断根截枝处理而深受重创的苗木很难恢复,达不到应有的生态效益,同时缺乏了这些大树,原生长地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5.3 生态型设计:居住小区景观营建应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主题—和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因此有必要引入生态型设计。例如使景观水体与雨水、污水形成一个完整水循环系统;营建生态建筑如太阳能灯,带发电功能的景观风车等。景观艺术化
居住小区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必须是美的,但不仅限于视觉美,应是一种艺术美,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居住小区景观是一种自然与人工、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融哲学、教育、心理、美术、音乐等于一体的综合美。居住小区的美不仅要包括地形地貌、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物质因素,还包括人文、历史等社会因素。以及符合整体布局美、主题形式美、四季景观美、章法韵律美等美学法则。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住小区景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居住小区景观必须立足景观大环境基础、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挖掘地域特征,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精神等多方面需要,形成一个生态稳定、形式优美的理想家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金涛,杨永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1.[2] 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 黄晓莺.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 林其标等编著.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5] 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M].中国园林.2004(01):2—5.[7] 夏海山.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 夏健,蓝刚.景观系统在居住小区形态规划结构中的作用[J].规划师.2004(08):41-44.[9] 杨松龄编著.居住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0]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 袁野,王维华,李英涛.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辩疑[J].中国园林.2001.03.[12] 朱家瑾.居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希望老师多批评指正!再次感谢。
浅析生态居住小区景观规划 篇3
关键词:生态;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自然;资源;精神
居民生活场所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的约束下改造客观世界。理想的人居环境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其中大家对于“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过前者。总之,人居环境是大环境的一部分,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一、生态居住小区定位和目标
生态化居住小区景观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住区概念的上,要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除了强调自然生态,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要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实现环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二、目前生态居住小区设计存在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生态居住小区,有很多解释和说法,大家对生态概念认识还很模糊。居住小区生态环境一般是指居住区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由植被、河道、道路和建筑等构成。因为部分开发商的片面认识,当下很多居住小区为了迎合大众对生态的需求,一味地建绿地,一味地种大树名树,盲目追求绿地率,然而,生态并不是单单指绿化。部分居住小区因欠缺对水循环和更新问题的考虑,再加上日常能耗和维护费用成本较高,小区内的水体景观久而久之,经常出现池中无水、水质恶化、水中无鱼等尴尬局面,影响整个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在植物配植前期缺乏对小区户外景观动态的、长远的、发展的考虑,伴随着花草树木的不断成长,会导致比例失调、空间拥挤等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这些都不利于居住小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小区内道路流线不合理、建筑间距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违反居住小区设计规范的设计以及居住区周边对居住区造成的声光污染更是对居民造成了生活上的障碍。
三、尊重并提升原场地的自然环境状况
原场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主要指地形、植被等的情况。
景观设计要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系统,因为破坏后再重建生态系统要困难得多。在景观设计上重生态性,尽可能尊重自然原环境而不盲目的建造人工景观,保障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可以节省建设费用、体现经济原则,同时也是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过渡融合的重要前提。
尊重原场地的地形,要注意水土的保持,不要做过分的开挖堆叠,污染土质和水质的设计。例如:小区道路和驳岸的设计过渡要自然。道路景观应该与小区内部的生态支持系统联合起来形成具有特殊景观的生态廊道,当与水脉相融合丰富居住小区道路景观的内容。生态驳岸把驳岸上的植被和水域中的植被连成一体,在排水上尽量让绿地中的地表径流通过侧渗进入水域,可为各种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自然生境,利用水生植物使水体可以“自净化”,形成水路共生的自然生态系统,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体、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
在植被方面要尊重现有的植物,对植物配植选择上应该以也以乡土植物为主,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配植植物时要模拟自然的结构形式,形成稳定的、抗性强的植物群落。稳定的植物群落要合理搭配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及活地被层等四个基本层,注重生物的多样性。
四、节约资源
例如:居住小区水资源的利用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循环利用”等方式。雨水收集可以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专用容器等汇集的天然雨水,经收集一输水一净水一储存等渠道积蓄并净化的雨水,为绿地浇灌、营造水景、清洁道路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循环利用是小区中最常见的中水的处理方式。“中水”指处理过的污水能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满足部分使用要求的水。常见做法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农田灌溉、园林绿化汽车清洗,消防,工业用水等。
再例如:居住小区废弃物处置与垃圾源头分捡。根据2001年5月27日建设部最新通过的《绿色生态住宅住宅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关于此方面的要求,居住小区内的垃圾采取分类收集的办法,将垃圾分为三类:第一类,有毒有害垃圾(废电池、日光灯管等);第二类,厨房有机垃圾等可降解垃圾(剩饭、菜叶等);第三类,其它难降解垃圾(塑料、金属、木、石等)。有了分类标准,就可以分类处理。第二类垃圾由设置在厨房洗池中的粉碎器粉碎后直接由下水管道排走,这部分污水可以与粪便污水一起进入沼气净化池进行处理。住宅区内的绿地落叶叶等垃圾采用厌氧堆肥的方法进行处理,腐熟的肥料作为盆栽花卉植物用腐殖土及花草培养肥料。
五、居住小区精神生态环境的营造
(一)开放的、系统的设计观念
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居住小区空间环境绿地设置的分级,不拘于各级绿地相应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小区环境为全体居民所共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力求居住小区内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均好性”成为住宅景观设计准则。打破小区分级配置绿地的界限,使整个居住小区的绿化配置、景观组织通过流动空间形成网络型的绿地生态系统。
(二)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应用
户外活动为人们轻松自然地相互交流创造了机会。要搞好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设计,要有亲切感、归属感而不感到陌生的生活空间先要从分析居民的行为心理因素入手。领域感、私密感、归属感、空间距离感,都是影响居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环境景观设计要以此为出发点。
(三)场所功能的强化
使居民与环境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在起步区规划中重点处理住宅与绿化,中心绿化与配套商业设施的结合,水面与中心绿化的结合,中心绿化与主要城市道路绿化的结合,使居民的居住、休闲、购物、邻里交往建立起便捷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居住系统。为加强小区的归属感,增强小区可识别性同样也很重要。结合绿化或水面布置中高层住宅,使高层住宅具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和通风条件,在现今高层住宅不好销售的状况下,提高了高层住宅的卖点。成组布置的高层住宅成为各小区的景观标志区,多层住宅围绕中高层住宅周围布置,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效果。多层住宅围绕组团绿地成组团布置,通过对住宅端头的退层处理、前后的错落,形成不同风格的多层组团。不同形式的住宅掩映在绿树、碧水之间,形成舒适、优美、良好归属感的居住环境。
六、结语
专业人员,而其设计决定了各种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措施能否得到实施。对于生态设计的具体措施、方法、形式和标准,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对待问题的解决方式或许会多种多样,但需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生态认识,把尊重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和平衡当作最终目的,脚踏实地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才可以获得巨大的进步。创造舒适的生态居住环境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围绕这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的跟进。时至今日,生态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進展,研究成果也相对成熟,设计人员对小区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很多理论都已经被付诸于实践,受理论指导和影响,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更加贴近人心,贴近自然。
【参考文献】
[1]鞠小颖,《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化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杨洋,《基于生态原则的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设计研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周文娟,《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居住景观改造 篇4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价值提升
现今, 如何打造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并利用其创造价值, 已成为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的共识, 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远见卓识的开发商, 非常重视环境景观的规划, 绿地率的面积的增加, 景观氛围的营造都为入住小区的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环境空间, 使住宅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 在提升居住区品质的同时, 倍受人们赏识。
一、居住区景观价值的体现
居住区景观价值主要体现在景观、使用、绿化三个方面。具体主要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 和环境的、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居住区应该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 在这些场所中设置一些小型的活动设施, 并将其景观化, 创造出好的景观模式。这些景观设计应该在考虑地域、气候、周边环境等因素下具有独特的设计, 符合小区的建筑风格及整体环境, 形成有自身特点的形象特色, 使住户产生归属感。好的景观设计可以吸引住户走出居室, 为住户提供与自然交往的空间, 在很大程度上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氛围。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物质的丰富给住区景观建设带来了新的材料、新的构造方式、新的植物种类。居住区中景观的优劣成为房产开发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 设计还是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设计的历史人文原则
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沙利文说过, 对社区主要人群而言, 景观不该是社区中的鸡肋。做好一个社区的景观, 要考虑社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背景, 从而确定景观设计做成什么样;同时, 要研究社区内人群的活动习惯、活动规律和需要, 从而确定景观设计能做成什么样。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 并不是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 更要从人文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无论经济如何发展, 交往毕竟是人的根本需要, 邻里交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交往方式。居住区景观环境具有承载居民交往和体闲活动的功能, 适当的公共空间有利于邻里间的交往与沟通,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归属感, 真正实现居住环境的人性化和人情化的需求。
成综合性的、跨越性的、多元化的设计运行模式。
可以说, 视觉设计应用中多方协调机制让政府的决策层和企业的决策层对视觉设计价值的理解有实质的提高。
四、协调机制与设计价值的关系
在政府、企业、设计者三方共同参与的视觉设计运行中, 多方协调机制使得设计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但是设计价值的实现与否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视觉设计运行状况上来, 视觉设计运行是否理想直接影响到设计价值的实现, 所以多方协调机制对设计价值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视觉设计要在协调好多方价值诉求的前提下良好、系统的运行, 而同时设计价值的实现和充分体现也促进着视觉设计的发展。
2. 设计的范围
所有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 包括各类雕塑小品、园艺小品、设施小品、种植绿化、水景设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公共设施等都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 而且还参与到居住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
3. 设计过程
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 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设计过程之中, 首先要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 景观设计师要与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协调。景观设计模式也从以前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 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 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的全过程, 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三、景观生命力的衡量
良好的社区园林景观可使住宅产品更具有生命力, 包括景观本身的持续发展和景观所带来物业的保值。衡量住宅景观是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般有:
1.文化内涵是否丰厚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在设计时就要完整的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要使景观设计作品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并能与居住区建筑本身的风格特点相融合。
2.实用功能是否完善
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景观首先要具备较强的实用功能, 其次才是满足居住者的观赏行为。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使用为本的原则。如果不考虑景观的使用, 不管社区用途是商务还是居住, 景观设计仅“为美而美”, 居住者无法充分享用, 这样的景观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3.舒适性能能否保证
开发商和设计师对环境景观服务的终极目标—健康与舒适性的把握, 如果脱离了这些, 任何豪华或带有艺术性的设计都会显得多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提升从一方面来说其完善了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 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于开发商而言, 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 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与景观生态模式, 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日) 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2]杭间著.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
[3]关山月美术馆编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平面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
[4]李砚祖编著.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清华大学出版社.[5]黄厚石著.设计批评.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
作者简介:
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文 篇5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理念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只是单一的建筑工程设计,需要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打造清新美丽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艺术性是运用植物造景和建筑造景来提高园林的视觉效果,创新园林文化艺术,自然美是让园林景观呈现出天然效果,让市民在欣赏园林风景的过程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本文将简单介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的存在问题,并从合理规划绿地面积,创新园林设计,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和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
1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清新优美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主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要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以提高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视觉美。注重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则需要构建生态园林,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引用活水修建小池塘,并饲养适量的动物来提高园林的天然效果。
2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
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绿地面积需要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仔细查地形,然后根据地形条件和交通环境,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来设计图纸,但是,大多数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不认真查看地形,甚至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就直接绘制图纸,图纸上的比例大小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绿地规划设计质量。
2.2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倡创新园林建设,在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但是,大多数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缺乏创新,部分园林绿地面积过大,植物过于单一,园林建筑样式陈旧,缺乏灵动性。其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文化艺术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充分利用中华文化资源和现代技术,园林的道路设计不是特别合理,园林点、线、面的搭配不协调。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3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思路
3.1合理规划绿地面积
园林工程师在规划绿地面积时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商贸圈和交通环境来核算绿地面积大小,采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技术绘制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注准确的比例,确保绿地面积规划的合理性。
3.2创新园林景观设计
创新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借鉴传统园林的优秀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和先进技术,可以学习苏州园林独辟蹊径的设计方法,科学搭配花草树木与楼台建筑和假山、池沼,不过分追求对称,修建池塘时应引用清澈的活水,在水中放置小巧玲珑的雨花石和鹅卵石,饲养各种美丽的金鱼和鸳鸯、沙鸥、白鹭等水鸟,这样可以赋予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灵动性。此外,可以选用适量的彩灯来装饰园林建筑,雕塑象征现代文明的雕像,使园林景观既有古色古香的美感,又凝聚了现代文化。另一方面,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规划园林道路时应注意设计不同的道路,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具体位置分别设计平坦开阔的大路和鹅卵小径,在假山上布局有规律的山路。而且,园林工程师应注意处理好园林点、线、面的关系,采用依水造景和依绿设景的方针使园林植物、建筑、假山、池塘和喷泉能够形成一幅完美的立体画面。
3.3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
园林工程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在风景园林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河南开封市的园林一般都能够成功再现北宋汴梁城的风貌,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意境,例如牡丹园的美景可以体现“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和“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的诗情画意,水边的轩榭楼台可以重现柳永所赞叹的“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的唯美意境。成都的居住区园林不仅可以呈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且设计了现代喷泉、花厅和玻璃幕墙的建筑,有效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4灵活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
运用植物造景首先要遵循自然性、科学性、生活性与艺术性等四项原则,根据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种植不同颜色和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色彩美、韵律美、意境美和层次感等艺术效果。其次,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栽培不同的植物,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灵动性,例如种植迎春、牡丹、芍药、玉兰、银杏、玫瑰、绣球花、丁香、海棠、玉簪、菊花、水仙和梅花等季节性花卉,让市民在一年四季可以欣赏不同的美景。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营造梨花伴月、杨柳细雨、映日荷花、寒菊傲霜和腊梅报春等独特景点。此外,园林工程师可以利用植物来设计主题景观,像桃花园、葡萄园、芰荷园、玫瑰园、杜鹃园和桂花园等。另一方面,运用植物造景时应该考虑园林景观的灵动性,协调搭配各种元素,使花草树木与道路和假山、池塘、人工湖达到完美结合,创造出林荫路、花径、樱花大道、合欢路、枇杷湖等特色景观。如果道路比较长,可以配置多种不同的植物,并突显出主要景观,例如在草坪中种植一株红玫瑰,创造出“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与山石相结合的时候,要让花草树木与岩石参差交错,互相衬托,加强景观的色彩美与立体感。在山石上宜的地方应该采用少量的平伸与悬垂植物,以显示山石的优美线条,并且,要注重让植物的体形枝干与山石的纹理形成对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融入创新理念和现代文明,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目前,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还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和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灵活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认真设计图纸,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创新园林设计方案,注重提升园林的文化艺术美,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让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体现出时代风貌,这样方能全面提高现代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审美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燕,张红侠,白红艳.CAD、3dsMAX及Photoshop在园林景观设计绘图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9).
[2]杨璐,弓弼.浅析我国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轴线控制手法[J].西北林学学院学报,(3).
[3]李星宁.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南方农业,(21).
居住区景观新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可食地景;SD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12-04
居住区整体环境设计是人们选择居住区的重要参考因素。如今,国内大部分居住区简单模仿外来设计,缺乏当地的文化和个性,无法感觉家的温暖与舒适。同时,居住区的小区物业管理差及景观设施维护不及时,导致居住环境逐年下降。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年限成立的4个居住区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为未来居住区景观发展提供参考。
1 居住区整体环境调查
居住区概况见表1。通过对于物业部门沟通,居民连续3 a对居住区整体环境的满意度见表2。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论是别墅区、高档住宅区还是中等住宅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都呈逐年下降趋势。
后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时,将居住区分为老旧居住区与新建居住区,普通居住区与别墅区。调查发现,可食作物受到居民的广泛青睐,并以各种形式满足居民需求。居住区的菜园是城市居民对“归园田居”的向往,但这种做法往往属于违规行为。若将居住区进行统一规划,专门设计种植区域,鼓励居民参与耕种活动,使绿化、美化的功能需求与居民回归田园的内心需求融合起来,创造兼具生态、经济、文化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居住区环境。在发挥景观功能的前提下,充分提高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及生活品质。在可食地景与城市景观融合中,城市居住区是最佳场所。
2 基于SD法的景观评价
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是由C.E.奥斯顾德(Charles EgertonOsgood)在1957 年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可获得被调查对象的感受构造定量化数据。
以天津市城市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收集到的可食用景观与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对比分析。
2.1 试验样本选取
评定与测试的最严谨方法是带领被调查者到实地,直观记录评价者感受。受条件制约,本次调查通过选择收集好的图片进行评价。
2.2 形容词对的选择
结合当地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居住区景观设计蕴含的基本要素,即景观环境、景观生态、人的行为心理。景观环境主要以人的主观视觉感受为主,探究营造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方法;景观生态以生态学角度,从人的生理对绿化环境的需求出发,探究景观生态环境如何配置的令人舒适;人的行为心理主要从心理层面考虑,探究怎样营造令人放松身心、并想要积极参与的景观环境。
在景观环境层面选择空间、形态和色彩3个要素;生态环境层面和行为心理2个要素总结10个因子;选择3个因子对整体要素进行评价。针对评价对象,选取能够综合表达6要素的20对形容词,构成本研究的SD因子表现(见表3)。
2.3 评价尺度的确定
本研究的评定尺度为7级,3为中心,对称设置(0,1,2,3,4)。
2.4 调查问卷的回收与整理
问卷调查方法为实地发放。共回收调查问卷65份,剔除无回答开放问题的无效问卷3份,实得有效样本62份。
2.5 数据处理
根据SD法得到的数据结果,用Excel求出平均值,绘出评价曲线。其中:
综合平均值=∑各因子平均值/10(样本个数)
(1)
整体居民SD评价值及拆线图分别见表4和图1。
由表4和图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可食地景与传统的园林植物同样具有观赏性;在空间营造方面较为宽敞、连续、有序,平均得分略低于传统园林植物;在形态方面,可食用作物尺度与美感合适,得分略高于传统园林植物;在色彩方面,可食地景丰富的种类及颜色,在色彩的丰富度与鲜艳度可与传统园林植物媲美;在环境方面,可食地景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度方面也有较高评分,同样具有绿化效果;在心理层面,可食地景带给居民新奇感、愉悦感、归属感、安全感。从整体感觉评分来看,居民对可食地景的感觉为“有吸引力、有特色”。居民认为,合理的可食用作物应用使居住环境更宜居,生活更健康。
3 居住区景观新模式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老年人使用室外空间频率较高,大部分居民对可食用景观这一景观新模式较为满意。将可食用作物融入居住区建设中,可提高居民户外活动的丰富性,营造更加多样性的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品质,为打造城市居民可持续生存环境提供新思路。
3.1 满足园林立体化趋势
居住区现代建筑设施增多,居住密度增大,从平面上看,可绿化的地面空间相应减少。立体绿化近年来不断涌现,既增加绿化率,又使居住环境更加有趣。改善居住区园林环境如出一辙的状况,充分体现不同居住区的特色和个性,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将可食用景观作物与传统园林景观植物及建筑空间充分结合、互相糅容,使居住区整体空间更加丰富。居住区立体绿化分为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或露台绿化,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环境,通过精心设计与维护,最大程度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
3.2 形成可持续的居住区自循环系统
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快速增长,环境、资源、生态等问题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景观环境、人文环境组成居住区环境主体,要尽可能减少物质、能量输入,降低能量耗损,形成自我循环与发展相对稳定的系统环境。居住区园林绿地以环境友好为初衷,积极调动居住区内的物质与人力资源,避免投入大量能源,有利于居住区环境建设。
3.3 营造多样化的景观环境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休闲、安逸、宜居的环境是居住区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当代居住区规划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景观环境也随之变得多样。居住区景观设计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其面对的人群越来越复杂。在设计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形式与功能,必须反映景观的叙事性与象征性;在关注空间、尺度、材料等景观元素的同时,将居民的情感需求、文化需求、生活需求纳入景观设计中;以尊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物节律为基础,将文化、艺术引入人类日常生活中。
3.4 关注老年人及儿童的活动需要
对经常在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的人群年龄进行统计,发现老年与儿童居多,但绝大多数仅限于散步、晒太阳。单纯的景观空间缺乏新鲜感和生活情趣。可食景观新模式的引入,使居住区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与活动形式,让老年人的生活充满情趣,对儿童有科普教育意义。
4 结论
居住小区景观建设研究 篇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居住小区不再仅局限于居住功能的需求, 对于环境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甚至居住小区景观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楼盘的销售情况。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居住小区的景观建设, 将景观与居住功能相融合。并对居住小区的景观建设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测。
1 居住小区的概念
居住小区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1]。
居住小区在城市规划中的概念是指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 具有一定规模的, 并且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2]。
2 居住小区景观的要素
2.1 地形
园林地貌是指园林用地范围内的峰、峦、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它是园林的骨架, 是整个园林赖以存在的基础。根据楼盘现有阶段发展趋势来看, 居住小区内的住宅楼将以高层为主, 这就使得楼间距增大, 为景观建设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因此为防止空间在平面上单调就必须营造足够丰富的地形, 产生有开有合的高低相间的空间组合, 同时也可利用地形来围合私密空间, 增强移步异景的效果。
2.2 水体
俗话说有水则灵。水体形态包含的内容基本有:湖泊、溪流、跌水、叠水、喷泉、涌泉等。水体景观价值如下:
1) 水体景观具有形、影、声、色、甘、奇六个方面的美学特色;
2) 水体景观表现在水与山体、水与生物、水与气候、水与建筑物等, 通过相互结合、交融渗透, 会形成许多奇妙的、雅致的胜景。特别是水与石的结合会形成许多优美的山水景色;
3) 水体景观的延伸空间, 最主要的是强调水岸的景观价值。水与岸本身就是阴阳交合、互相依存;
4) 水体景观是由具象的欣赏价值上升到抽象的寓意价值层面, 如通过人工水景的不同处理, 来表达一定的美好寓意;水体景观的欣赏价值无疑是为了表示文化的特质, 来丰富文化的内涵, 提升文化的品味。
2.3 建筑
居住小区景观建筑是除房屋建筑以外的供观赏休憩的各种构筑物, 其具有景观、观景与使用的多重身份。如景观墙、花架、葡萄架、亭子、走廊、门楼、平台、假山水池、喷泉水景、草坪、甬路、木地板、栅栏、活动场地、门卫房等。
2.4 植物
植物在居住小区景观中占有主体地位, 是软质景观主要构成要素。植物在小区中起到美化环境、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的作用, 在保护居住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同时也有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调节湿度、降低风速等作用。
2.5 道路
居住小区的道路:居住小区道路一般可以分为三级[3]:
第一级:用以解决居住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般10~14 m, 车行道宽度6~8 m, 人行道宽1.5~2 m;
第二级:是居住小区内的支路, 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 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 m;
第三级:宅前小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 一般宽度不小于2.6 m。
此外, 在居住小区内还可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其宽度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
2.6 其他要素
由于现代居住小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 与景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所以现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融入了新的要素:如背景音乐、采光井、车库入口雨棚、人行出入口雨棚、排烟井等等。
3 居住小区绿地设计的要求
3.1 地形
1) 因地制宜。园林地貌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宜山则山, 宜水则水。以利用原地形为主, 进行适当的改造。
2) 师法自然。园林地貌创作要借鉴自然, 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 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掇山理水手法, “做假成真”, 使园林地貌“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出于自然高于自然[4]。
3) 园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 还要为园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设施创造合适的场地, 施工时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长。在造景方面, 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 山水须有建筑、植物等的点缀;园中建筑及其他设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3.2 水体
小区园林中的水景, 多为人工砌筑而成。水景的形式相当丰富。
1) 按水体的形式可分为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
2) 按水流的状态可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
3.3 建筑
1) 统一协调。
景观建筑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包括色彩、体量、质感, 并在视觉上融为一体。
2) 功能性与景观性结合。
景观建筑还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功能性与观赏性有机结合。
3.4 植物
植物在居住小区的景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阿娜多姿的花草树木, 丰富多彩的植物布置, 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点缀, 利用植物材料分隔空间, 增加层次, 美化居住小区的面貌, 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 起到“佳则收之, 俗则屏之”的作用[5]。
1) 植物的选择。
居住小区一般人口集中, 住房拥挤, 绿地缺乏, 环境条件比较差, 植树造林人为损害较大, 所以在居住小区绿化中, 除了要符合总的规划和统一风格外, 还要充分考虑选用具有以下特点的树种:
(1) 对环境适应性强、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应当优先使用耐瘠薄、生长健壮、病虫害少、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 这样可以保证树木生长茂盛, 绿化收效快, 并具地方特色。
(2) 树冠高大, 枝叶茂密的落叶、阔叶乔木, 在酷暑的夏季, 可使居住小区有大面积的遮荫, 枝叶繁茂, 能吸附一些灰尘, 减少噪音, 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安静, 空气新鲜, 冬季又不遮阳光。
(3) 常绿树种和开花树种。可以利用常绿树种作为基础色调, 保证冬季常绿例如大叶女贞树、广玉兰、石楠等。小气候条件较好的地方, 儿童游戏场附近, 宜栽姿态优美、花色、叶色丰满的植物, 如红枫树、叶李、紫薇等。
2) 植物配置。
在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 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在对不同小区的植物配置时, 要因地制宜, 结合不同的地点, 采用不同的配置方法, 其常用的一般原则如下。
(1) 乔灌结合, 常绿和落叶, 速生和慢生相结合, 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 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 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
(2) 植物种类不宜繁多, 但也要避免单调, 更不能搭配雷同, 要达到多样统一。
(3)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 树种力求有变化, 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 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
4 居住小区景观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小区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居住小区不单单是居住的功能, 也是人们修身养性, 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地方。因此在居住小区绿地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到绿地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使居住小区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休息的良好场所。但在目前, 各居住小区绿地还存在很多问题, 还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的小区绿地标准。所以居住小区在进行绿地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问题, 力求做到最好, 满足居民的需求和现代居住小区绿地的标准。
摘要:近年来各地居住小区建设不断增加, 小区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小区景观建设的优劣, 将直接关系到居住环境的好坏。分析居住小区各个部位的绿地设计, 最终是要达到使人们身心健康, 生活舒适的目的。文章对小区景观建设及绿化的发展趋向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朱家瑾.居住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赵建民, 任有华, 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何晓华.住宅区园林绿化规划与景观设计实用手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4]郭淑芬.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居住区空间景观研究 篇8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在设计华山新居小区景观时,首先对其进行空间规划。倘若说因地制宜是设计的根基与准则,那么空间规划就是整个小区景观的骨骼,起着决定小区公共空间的框架结构,而其人行车行的分流、非机动车的关怀、小区会所等环节的考虑,则决定了小区以后的使用质量与生活品质。本着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优生活的小区景观原则。本案在空间规划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在人车分流方面,由于本案中有设置外围机动车道,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所以我们设置了1.2M和1.5M两种宽度的人行环道;规划中本着尽快入地原则,将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小区出入口,可以有效排除安全隐患问题;在小区的中心区域处也保证了足够的空间留给步行及活动的场地;考虑到现代人搬家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尤其考虑到搬家车可以进入到与入户大堂不远处,减少了体力的消耗。
2)在非机动车关怀方面,同样遵循了尽快入地的原则,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了地下出入库,减少了与机动车穿越流线的可能;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以不影响居民入户门厅前的观感为标准,并尽可能结合植物进行遮挡。
3)在设计社区会所时,考虑到该区域承载着这个社区的休闲、交流、活动等功能的公共休闲空间,所以在选址时充分考虑到其便捷性和通达性的要求,将其设置在整个社区的中心区域。
4)在小区中设置了连续的风雨连廊,一方面保证了居民平时的休憩停留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在雨天时,居民可以无伞回家的需求;从风雨到风语的变化是,连廊不仅仅是个通道,而且是一个与景观相结合的,促进邻里交流的空间。
5)为更贴心地给居民服务,我们提供了自助洗车的空间,考虑每100地面停车位提供一处可自助洗车停车位,尺度为3000mx6000m,提供给水排水设施自助洗车取水可考虑特殊取水阀门,须与物业联系缴纳一定的费用获取取水钥匙,保证物业成本回收。
从微观角度来看,人们越来越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空间感,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乃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景观设计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人性化改善尤为重要。[2]作为华山新居小区居民交流、锻炼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提供了传统的休闲公共空间,还提供了与现代生活步伐相同的人性化公共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空间的核心——景观会客厅
“Garden模式”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共空间,但日益发展的人类需求和个性的多样化,“Garden模式”远远满足不了当今人们的需求。于是我们借鉴室内休憩的空间,将其氛围营造于户外,通过配备特色的休闲座椅、吧台、户外蓝牙音箱,以及电源插座,再配上在当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Wi Fi,结合传统的绿化、构筑形式,营造出兼具空间、静谧、精致、质感、简约等特质的社区户外场所。使得单一的“Garden模式”转变为符合多元化需求的Garden+Park模式”。在景观会客厅的诸多构成元素中,我们格外注重对水元素的利用,本案中多处以小尺度的水景制造出满足人们亲水、近水天性的需求。
2)多功能场地
日益丰富的户外活动导致居民对社区环境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而且户外空间活动形式亦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需要促进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华山新居小区中不仅设置灵活可配的运动设施,满足多种体育活动的需求;还在场地周围配备了丰富立体的休息看台;并安装照明设施,为运动提供所需的全天候支持。
3)老少同乐
华山新居小区的老年活动空间和儿童或动空间相结合,让监护与锻炼一举两得。老年人活动空间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更要防止大量人流与车辆的穿行,使老人拥有基本的安全感。[3]儿童活动区同样考虑到以上的问题。并设置了无障碍设计的设计使轮椅和儿童推车畅通无阻,同时贴心地设计了宽型防撞木木座椅同事可以作为婴儿护理台。多功能活动地则以铺装形式划分羽毛球场、篮球场、露天电影院和广场活动空间,既增加了场地的使用率,又大大节省了成本。
4)24H健程
针对华山新居小区的服务对象,居民的工作性质多元化,为了兼顾早晨和夜间爱好户外运动的人群,我们设计了24H兼顾居民室外锻炼的安全跑道夜航,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
5)QR互动
华山新居小区与时俱进的设计想法,通过2处QR互动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处是QR互动水景,其原理是根据扫描二维码的次数,水景可以形成不同的喷水和水底灯光效果,儿童活动区内的喷水墙也可以由家长扫码来控制出水效果和出水时间。另一处是QR互动LED,其原理是根据扫毛二维码的次数,LED屏幕形成不同影响,与居民互动,不同功能的LED屏幕有不同的影像内容,比如:警示,提醒,邀请等影像。
总的来说,空间景观作为居住区居民生活、锻炼的重要场所,优良的空间规划是整个社区的骨骼,而细致入微的公共空间设计则是其中的重要节点。正确规划大空间,合理设计公共空间,使得这个社区处处体现着重在生活、重在实用、重在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张爱研,高月秋.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的改善明【J】.才智,2012(32):302—303.
居住区景观总体设计 篇9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以及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1]。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1.1 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2]。
1.2 体现地方特征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1.3 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1.4 点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2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2.1 绿化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3]。
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3]。
2.2 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2.3 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5]。
2.4 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
2.5 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小品一般包括雕塑小品,园艺小品,设施小品等。
3 案例分析
笔者以长沙某小区为例,理论联系实际详细介绍居住区景观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及景观构成。
3.1 现状分析
此项目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处于城市中心区的一级辐射地域。西临规划二环路,南临含光路,隔路为新建的岳麓区政府,地理位置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属于较好的区域。
整个项目用地被城市规划道路分为大小不等的四块用地,分三期开发,现一期南区已建成并售罄,北区仍在建,二期作为连接一、三期的景观和交通的枢纽点,在整个项目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故以二期为重点来分析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构成要素。
二期项目用地为约97 000 m2,总体地形东低西高,因保留原用的道路望藕路而分为两个地块,其中东端地块为坑洼地,西南端地块为植被情况较好的山坡地,并有部分水体。用地东面有一小山头,植被现状较为杂乱,大部分乔木已遭破坏。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16万m2,产品由电梯公寓、洋房、联排别墅构成。二期因用地道路望藕路分为两个地块,其中东端地块为坑洼地形,整体规划电梯公寓产品;西端地块为坡地,依坡地形状规划以洋房为主辅以少量联排别墅,沿茶山路坡底规划为电梯公寓。
3.2 规划景观设计
二期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用地现状的山地高差地形,结合用地内良好的生态及景观要素,充分挖掘坡谷地题材及沿线绿林自然资源,通过设计的整合,创造独特的“生态坡谷地”、“亲地House”高档社区,景观上主要分为小区主入口及中心景观、步行入口组团景观、小区主次入口道路景观、小区沟谷、组团空间等景观节点,各个节点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又相互渗透、密切联系。
3.2.1 中心景观
一进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小品、雕塑、涌泉与叠水的灵活组合,让人既觉得尊贵大气又不失亲切感,同时用观形态优美、赏性比较强的加那利海枣增添了入口的豪华感,整个景观氛围充满情调。
小溪始于谷地的高处,穿过桥底,流过亭边,经过瀑布和跌水,来到中心景观区,中心景观在保留原有樟树的前提条件下,对这个交通与景观的枢纽点进行了重点的布控,整个设计打破被交通四面分割的杂乱感,把整个场地融入到一个椭圆形的围合空间中,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同时使场地更加规整、有序不乱。景观还通过特色喷水花钵、特色铺装图案与水中婆娑的防寒棕榈科植物一一加那利海枣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震撼力的中心景观,欢乐的喷水声更为广场增添了生气与活力。中心景观丰富了景观的层次,使主干道的空间效果更加立体化的同时也避免了一进小区便一览无余的视觉效果。
3.2.2 步行入口及组团景观
整个入口的景观设计作为景观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溪谷的延伸,结合地形,围绕以山体、溪谷为主要地形特征及大生态的设计理念,并结合长沙当地丰富的植被条件和施工的土方平衡等因素,把整个地形加以整合,在原有地形脉络的基础上再堆出一座小山坡和两山之间扬长而过的小溪使整个景观更加协调。在整个景观处理上避免平铺直叙的同时力求在空间和景观节点上演奏出一曲富有激情节奏的交响乐。使其既区别于长沙当地其他同类项目的景观特点,又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可记忆性和可传颂性。
首先,把步行入口设计成一个特色广场,不同形式和不同材质的铺装,成为一个视觉的焦点。整个入口广场在为小区举行大型活动提供一个大的场所的同时也更好地连接了两边商业街的空间,更为以后的售楼通道打开一个豪华、气派的幸福之门。
入口广场的前方在水中设计了两排简洁整齐的景观树,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也避免了一进小区便一览无余的视觉效果。广场左侧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丰富了上层、中层、地被以及垂直方向上的植物,构成良好的植物群落结构,起到生态效应,丰富空间类型,成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景观。右侧透过树墙,是一组景墙与植物相结合的景观,饶过木栈道,进入水体与艺术地形等相互结合的特色场地,在这里有蜿蜒的溪流、潺潺的流水、绿意葱葱的茂密森林、嫩黄的草坡、有趣的山涧小路、山顶的眺望亭、儿童的游戏园、老人家的养生园、年轻人的活力园等等,小径蜿蜒于溪流边,串联起休闲、娱乐、休憩等场所,结合地形高差,强调山坡谷地、层次丰富、植被茂盛、亲切幽雅的空间效果,与小区紧密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服务及良好景观视线。
3.2.3 小区入口道路景观
通过岗亭、铺装材料和行道树的处理,创造一个具有震撼力、可识别性的景观空间;注重社区内主次干道路景观的连接,考虑景观的层次性和视觉焦点中心,同时也考虑远近景结合的关系。
3.2.4 小区“沟谷”
“山虽不奇、有寻常之美;木虽不秀、贵在天然乡土”。景观设计努力营造出自然气息浓郁的都市绿洲景观,以切合自然、舒适的气息。尽量减少硬质铺地的范围及面积,强调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只在一些重要节点进行大手笔的硬质景观设计,塑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及震撼力的景观氛围。结合地形高差,强调山坡谷地、层次丰富、植被茂盛、亲切幽雅的空间效果。位于观景平台上,可眺望整个沟谷的风光,翠绿之下水光月色,翠绿之上的风飞云起,倚靠在眺望亭上,巍然壮阔、自然溪谷各大美景尽收眼底,邀您一起来享受一趟森林浴,与大地共生息。
3.2.5 组团空间
强调私密、幽静、植被茂盛的空间效果。注重各个组团间的差异性、主题性原则,采用多样化的空间尺度和处理手法,营造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同时注重各个组团的联系,使各组团间既各具特色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2.6 山地Townhouse
遵循生态性、生活性原则,结合山地地形,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生态及植被,强调原生态的、层次丰富的山地居住区景观效果。充分考虑人们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做到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参与性,在楼宇之间设有充分释放心情的绿色环境和邻里交流的空间,并为住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可参与性的景观空间。
4 结 语
此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在融入大环境大生态的同时,利用合理的规划,适当地设置水景景观,根据小区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适当搭配,可营造出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感受。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文中总结了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概括了已有的绿化景观设计理念,并介绍了某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陈琦.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浅议[J].当代建设,2003,(4).
[4]李青松,马春喜.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5]徐立群.小区水景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03.
[6]杨松龄.居住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7]居住区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组编.居住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居住环境绿地景观生态设计 篇10
1 绿地布局
1.1 立地条件
要实施绿化栽植, 必须有适宜的土壤、水肥等, 也就是必须有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 这些环境要素中住宅区原生态表土是前提, 而以往住宅区开发中随意弃土、整土, 无意中破坏生态多样性的原生态环境。规划中模拟自然的起伏地形固然可以增加绿地面积, 形成区域环境有利于地排水, 提高住宅景观品位, 但不能忽视原生态表土的保持, 应尽可能保护土壤, 保留野生生物。
1.2 绿地面积
绿地量的多少, 应在小区的总体规划中给予保证, 一般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同时, 绿地自身的绿化率应大于70%, 即绿地中的硬质景观, 包括道路、铺地、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 绿地越大, 建筑容积率越低, 绿化级别越高[1,2]。绿地的类型包括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和庭院绿地。居住区绿地应符合其定额指标, 包括居住区内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一般绿地人均指标及绿化覆盖率。尤其是应有足够的公共绿地面积, 如居住区小游园、游乐场等, 以满足居住、休闲、散步、消遣的需求。
1.3 绿地位置和形状
绿地位置最好设在建筑物的南面, 以利于植物的生长, 特别是对喜光开花植物的生长有利。小区集中绿地不宜放在小高层和高层建筑物的背阴面。在建筑阴面布置植物应多为耐阴性藤本或灌木及地被植物。公共绿地应照顾老人健身、交往和儿童活动的需求, 应结合在一起布置, 选择就近、避风、向阳、交通方便处。
绿地形状以块状为好, 据资料报道, 宽度以大于12 m最佳, 对绿地中的动物、微生物生存繁衍有利。尽量避免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 当然这点应在布局时灵活掌握, 尽力而为之。
2 水景的生态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 小区的水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活力。大面积的水面, 能以其宏伟的气势, 引起人对大自然的遐想, 并能将周围的景色进行统一协调。小水面则以其优美的形态、美妙的声音给人以神态清爽、心旷神怡的感觉, 绿景和水景交融更是生动而美妙。同时, 水能调节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因此, 水是自然景观的再现。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以“水景”作为住宅环境之“亮点”, 建造“水景住宅”, 但在追求“水景”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才能真正达到“绿色生态水景设计”。
2.1 水面积总量不能太大
水面积总量太大对管理、生活、交通不利, 一般不宜超过绿地总面积的20%, 水体的线性设计宜相对集中, 忌分散而细长, 水面形状以聚合为主, 以蜿蜒细流为辅。
2.2 水要清并使其流动
水池要清澈见底, 同时创造水池高差, 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 产生落水、跌水、水梯、叠水、涌泉、水雾、水帘等动态景观, 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 提高氧含量, 增强水的自净能力。“流水不腐”是理水的座右铭, 同时有意识地造出水声, 创造“回归自然”的佳境。如能在水体环境中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 如水中的荷莲、水边的芦苇、观赏鱼类等, 即使在小环境, 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并能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动植物。同时要加强日常管理, 使人们真正享受到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愉。
2.3 满足人们的亲水欲望
首先, 水要满, 人能接近水面, 地面和水面相距在0.5 m以上时则使人产生观景之感。
其次, 养殖的水生动物以及动态水景也应尽可能让人能够接近。水中汀步尽可能接近水面。另外, 设垂钓池、戏水池、观鱼池等也能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人的亲水感[3]。
2.4 驳岸形式及材质的选择
利用缓坡入水、植植物护岸、自然山石驳岸、条石驳岸、沙砾卵石护坡、碎石、泥沙底等再现自然水景。在利用中应注意和周围景色的协调, 有时钢筋驳岸更显整齐洁净, 也不能一味追求自然而弄巧成拙。同时, 如能对雨水进行回收, 利用自然水浇灌花草树木则更是绿色生态居住区的重要标志。
3 植物的种植
3.1 乔木为绿化骨干
树木有显著的生态功能, 夏季可遮荫降温, 冬季可减少地面散热, 起到保湿、挡风的作用, 是最好的气温调节器。同时, 树木具有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隔离噪音等卫生防护功能并具有较长寿命, 植物配置时一般应占绿地面积的1/2左右 (指近中期乔木冠幅投影面积) , 其余1/2则是草坪及地被植物, “导则”规定乔木中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的比例为1∶1~2, 具体应根据当地气候来确定, 冬季较阴冷地区应多配置落叶乔木。
3.2 注意树木的配置设计
高大乔木可根据空间大小、方位、景观等需求作为主景, 设计时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列植等多种形式, 种植的位置一般不能离住户窗口太近, 尤其是南北窗户, 特别要求在南面窗口外6 m以内不得种植常绿乔木。在楼房西侧的绿地中应多种落叶乔木, 以遮挡西晒。同一小区中, 乔木树种不宜太多, 又要避免单调, 一般选2~3种为主体树种, 3~4种为辅助配置。种植以小块混交最好, 忌单一的片林 (竹林除外) 。居住区内干道两侧的行道树不宜列植, 打破城市行道树的种植方式, 不拘一格。小区中心广场, 地坪或停车场地, 力争乔木嵌入式种植[3]。
3.3 植物的种植应构成具有季相变化的时序景观
随着植物物候的变化, 其色彩、形态、生气表现各异, 从而引起园林风景的季相变化。因此, 在植物配置时, 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物候变化, 通过合理布局, 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园林艺术景观。适当考虑种植一些叶色富于变化的树种如银杏、无患子、红枫、紫叶小檗、柿树等, 以及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宿根地被花卉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如大花马齿苋、鸭跖草、美人蕉、芍药、蜀葵、醉鱼草、萱草等, 招蜂引蝶的芳香植物如腊梅、桂花、薄荷、丁香等, 观果植物如火棘、枸杞、桑树等鸟嗜植物, 采用自然活泼的手法, 追求温馨、轻柔、优美的浪漫情调, 在一年四季保持绿色基调的前提下, 产生季节性的色彩变化。做到“三季有花, 四季有景”。同时, 应充分考虑植物在空间上的层次变化, 从高大乔木、中、小乔木, 到灌木、地被植物巧妙配置, 产生高、中、低、层次空间的丰富变化。既丰富植物品种, 又能使三维绿量最大化。总体上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及功能性。
3.4 忌种植对人体有毒害及对人们日常活动有干扰的植物
在植物种类选择时, 应全面考虑其生长条件, 形体、姿态、色彩优美, 管理粗放并对人体无毒害、对人们日常活动无干扰的植物, 如无臭味、无飞絮、飞粉、不招惹蚊蝇等树种。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以免伤害儿童, 如夹竹桃、凤尾兰、枸骨、漆树等。在运动场、活动场地不宜栽植大量飞毛、落果的树木, 如杨、柳、银杏 (雌株) 、悬铃木、构树等。
3.5 植物绿化要平面与立体相结合
居住区绿化逐渐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与垂直方向结合。目前,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 除了进行水平地面绿化之外, 更多的是在围墙、屋顶、阳台上实施绿化, 让整个的居住区更能突出一定的人文气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 就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 如会所的屋顶、楼的顶层、立体的墙面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 使绿化得以延伸, 以弥补绿地空间的不足, 增加绿化面积[4]。如攀援植物的充分运用, 北方常用的品种有地锦、紫藤等, 南方有十姊妹、常春藤、络石等。
4 结语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既不同于城市公共绿地的绿化, 又不同于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 应根据人们的择居动机、居住对象、经济条件、风俗习惯及气候、土壤条件等综合考虑。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设计理念, 真正找出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实用、独具一格的设计方案, 真正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建设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EB/OL].[2011-09-21].http://wenku.baidu.com/view/f13718205901020207409ct3.html.
[2]上海市绿化管理局, 上海市住宅发展局.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EB/OL].[2011-09-21].http://www.docin.com/p-65594989.html.
[3]虞金龙.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探讨与实施[J].园林, 2002 (1) :19.
居住区景观的潜在价值研究 篇11
关键词:城市建设;居住区景观;健康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94-01
中国房地产开发越演越烈,直到2014年下半年,热度开始有少许的回降。全国各地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甚至是三线城市,都有被波及的迹象。特别是在“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建设洪流中,楼盘就像是工业零件一样,被快速“生产”“加工”出来。这些快速凸起的楼盘中,大部分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没有一点人情味可言。即便是有着国家规范的绿化覆盖率,却因为种种原因和借口,能够给与人们理想的活动区域少之又少。寻找城市中最适宜的居所,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从城市一环到二环,再到城市郊区,只为了寻求那一抹的清新,享受那片刻的安宁,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对于我们来说太难,太难。
如何将眼前的环境改造成我们理想的生活空间,发挥居住区景观的生态价值,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居住区景观的潜在价值是对于自然环境改进的关注,更是对人们内心活动的调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何为居住区景观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这是百度对于居住区景观的定义,个人认为在居住区景观的定义上应该加入更多的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目前中国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
选择即是发展的动力。人们对于环境的改造,其实就是在不断建设自己理想居住环境的过程,这个理想的环境包括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所谓的物质世界是指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意识形态,而精神世界是指无意识形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起的作用却不可估量。居住小区的建设者,为了能够使楼盘热卖,花重金营造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植物的搭配种类繁多,园区的小路铺设蜿蜒,有的还营造主题游乐园。岂不知这些盛世景观,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当购买者真正入住小区之后,这些景观已经被“消失”。把居住者和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将售卖当做第一要务,而忽略了环境对居住者日常生活和休闲的意义。在居住区中,景观搞成如城市广场一般,用瓷砖、花岗岩铺地,花坛、树雕泛滥。树种选择更是刻意的使用景观树,像大王椰、假槟榔等并不具备调节空气功能的树种照用不误。缺乏乔木供人庇荫、蔽雨,缺乏儿童游乐设施、老人休闲场所和青年人的体育场所。这样的做法只能是劳民伤财,根本没有从“人性”角度考虑,缺乏存在的意义。
能够给与小区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已经算作是额外的福利。有的“农改非” 城镇化建设,只为了追求上级领导的高速度指标,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去数量,忽略了对环境的建设。在众多农村城镇化的居住区中,全部是硬地铺装,倒是方便了施工和后期维护。岂不知,生活在小区中的人们,夏天如生活在火炉之中,冬天又因为没有景观带的调节,显得格外的寒冷。整个小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会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形成不稳定因素。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温暖的港湾。即便你在外面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回到家里也会觉得有了瞬间的满足感。由于各种原因,城市的建设让每个人享有的安逸空间越来越少,总觉得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要被局限,居住区中的景观带就成了人们每天茶饱饭足之后的理想去处。我觉得:“有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和浓荫,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气,也就有了美”;一些形式主义的、无实际功用的,特别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毫无实效的城市美化工程,往往适得其反。作为居住区景观,很多人忽略了他的潜在价值,没有认识到他的重要性。个人由于在房地产工作过,深知房地产开发中始终紧攥的法宝就是“省钱”。节约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居住区的景观投入,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去实施,而不是浮于表面。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认为只要是楼房的建设达到人们的需求就万事大吉。岂不知,楼房在验收的过程中,人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检验房屋的质量。而对于初次踏入小区的人们来说,首先步入眼帘的是居住区的景观。你的景观设计的是否合理、宜人,能够让人一下子就有“家”的感觉,比起售楼员吹嘘天花乱坠的房屋建设多么的理想,这是最有力的说明。一个能把居住区景观都做得如此细致、体贴的小区,他的楼房也一定值得信赖。这时的居住区景观就成了小区的脸面和最好的宣传语言。“无声胜有声”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四、居住区景观的设计趋势
(一)景观的共享性。
居住区在开发时,应考虑每户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二)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文化是景观设计的基石,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景观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如杭州的“白荡海人家”、“江南山水”,苏州“锦华苑”、“佳安别院”等居住区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景观作品。
(三)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审美观念也不断提高。注重家庭人文培养也显得格外的重要。人们在选择楼房时,开始注重对居住区的环境体验。高质量的居住区景观不仅能够调节小气候,也能够调节人们的内心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新生活。
营造良好居住景观环境,带给人们崭新的生活体验,将是时代追求的目标,也将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对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健.环境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城市居住区景观研究 篇12
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三大主题, 其中居住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 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舒适、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成为居住区一大亮点。
一、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发展现状
(一)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
要求的不断提高, 在选购居住区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强调一个新的选择尺度:景观环境, 也就是居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 是否有活力以及是否与生态协调。关注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空间已经成为目前楼盘开发企业的重要理念,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利用高品质的居住景观来提升楼盘的价值。但也有的开发商一味地注重、追求视觉感官效果而忽视了居住小区景观应重视和体现生态性、整体性、参与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 并未能真正了解和领悟到景观设计的内涵意义。在现代生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下, 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要求已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二) 当今城市居住小区强调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已极大地满足居住者对居住区景观的喜好。
纵观一些城市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也由于对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人性化以及文脉缺乏考虑, 导致了不少问题。比如说由于一些景观的开发与设计未考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造成许多景观设施空置, 形同虚设, 有的则造成了景观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使用者的人性化关注不够, 设计考虑欠周全, 景观设计的尺度也有的不合理, 造成人的亲近性、参与性不够。还有就是小区景观缺乏对文脉的传承, 对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掘不够, 景观设计与别的小区雷同化现象严重, 缺少城市当地的特色。
二、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
城市居住区景观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就近使用的室外空间环境。居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的延续, 但是这类空间并不欢迎无关人员任意侵入;居住区的景观是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使用的景观空间形式, 它用特有的生态效应来改善居住区的整体生态环境。构筑物多采用宜人的尺度, 并带有轻松娱乐的活动内容来适应老人、青少年、儿童活动。场地的空间布置应该有一定的文化体育设施, 突出娱乐康体功能, 以供住区内人口生产、工作之余休憩娱乐。
(一) 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形式。
居住区景观是内向型的外部空间形式, 景观环境要给人安静、祥和的氛围, 要充满生活的气息。小区内部空间形式是属于住区内居民的使用领域, 属于半公共空间的形式。尺度如果过大的话将会使
责任编辑:陈贵娟
人产生失落感, 太过于窄小的话会产生压抑感。为了能够看到更多的天空或城市天际线, 住区的整体建筑或景观构筑物应该适当地减小仰角。住区内部应该有足够多的娱乐休闲设施, 安全指标应该提高是因为住区内部的大部分娱乐休闲设施多是老年人和儿童使用的时间比较长, 所以在设计中水系和设施的转角, 景观建筑物高低等都应该是设计当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住宅区内真正的安全应该是设施和整体环境的安全。
居住区内部景观的设计应有亲切、和谐、尺度适宜、色彩丰富的构景需要, 不应用较大的尺度来表现空间概念, 因为, 此类空间形式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向外延伸, 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居民的文化。
(二) 城市居住区景观道路系统。
1.通而不畅的原则。解决人车的矛盾关系, 要在小区内达到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的人性化目的。住区内部应该采用道路分级的设计方法, 同时要把景观的理念融入到住宅区道路系统中, 做到景随路变, 层次丰富。2.人车分行的原则。在车行道的一侧应设置人行道与之配合。
(三) 居住区植物配置。
住区软质景观设计不仅只有观赏的作用还应该有其实际的功能和生态需求。植物的选择方面应该以实用功能为准, 不应片面地追求观赏性的珍贵花木, 应选择落叶乔木为主, 快生树种和慢生树种配合使用的效果最佳。
住区外部的车行道一侧应该种植错落有致的乔灌木, 来减少城市的噪声。车行路上种植乔木, 使用通透设置, 以免遮挡视线, 保证交通安全。
三、创造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城市居住区景观
(一) 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二) 居住区景观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努力提倡
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 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居住区的建筑景观排列应该利于自然通风, 不适宜形成封闭的维合空间, 充分地做到疏密有致, 开敞通透。居住区为调节内部的通风效果, 应该尽量去扩大绿化的面积, 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下水面的面积。
四、结语
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条件下, 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区域, 使久居闹市的人们享受到重回自然的情趣, 这是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始终以“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以建设生态、人性化居住空间为规划目标, 创造一个人性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绿色环绕的、安全、舒适的人性化居住环境。
摘要:关注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空间已经成为目前楼盘开发企业的重要理念,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利用高品质的居住景观来提升楼盘的价值。
【居住景观改造】推荐阅读:
居住区植物景观10-17
居住小区景观建设研究10-20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06-22
现代居住区景观11-03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05-21
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06-06
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08-27
居住区空间景观研究10-30
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回归05-10
居住区景观设计管理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