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2024-08-28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住宅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生存空间日渐成为人们共识的背景下,小区内园林景观的设计逐渐成为竞争的重点因素。优美的环境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社区环境,还可创造出和谐融洽的邻里交往气氛。本文剖析了目前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住宅区公共环境是人们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景色怡人、绿化率高的公共环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愉悦人们的身心。优美的环境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社区环境,还可创造出和谐融洽的邻里交往气氛。近年来,商品住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生存空间日渐成为人们共识的背景下,小区内园林景观的设计逐渐成为竞争的重点因素。住区环境景观不仅讲求较高的绿地率,而且对园林的某些特性,如给人的亲和力、满足居住者生理、精神双重需要、给住户提供有亲密归宿感的情感场所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题的表达,注重使住户乐于其所、情融其中的真实感受。

环境设计注重“触景生情”,讲究人与景的 “相互交融”。居住区环境设计与一般城市景观设计不同。居住区环境景观所服务的对象基本上是社区居民,因此更加讲究以人为本。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表现出对居民的尊重,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尽量满足他们身体、思想和精神的需要,引起居民的情感共鸣。要想设计出符合人文特色的居住区环境景观,就要认真洞察社区居民的需求,了解他们的职业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价值观念等。2园林景观的作用

当前,房地产业竞争愈加激烈,只有不断提高商品房档次,才能更好地促进其营销,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土建方面很难有更大的突破的背景下,改善外部环境成为带动销售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区环境建设逐渐成为行业人士的共识。而改善环境最有效的措施便是设计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经济和景观环境双重作用。

2.1园林景观的环境作用

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居民内在的需求,也是钢筋、水泥等硬邦邦的建筑物的有效调节剂。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可以给居民以美好的情感体验。

2.2园林景观的经济作用

随着人们居住区环境要求的提高,良好的社区环境成为房产市场中的重要竞争因素。绿色、优雅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因此,住宅景观建设,不仅是居民住房的需要,更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的需要。

2.3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

社区本身就是一个或大或小的生态系统,园林景观则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园林景观能给住宅区甚至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它不仅能愉悦人们的身心,还可有效净化空气,绿化环境。

3存在的问题

虽然居住区景观呈现出较好的发展事态,但随着激烈的商业竞争,园林绿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

3.1忽视景观的功能

过分强调视觉效果,追求装饰性、豪华性实用性不高。建设、娱乐等设施不足,忽略人们

休息和娱乐最基本的行为心理。

3.2缺乏文化氛围

形式上缺少和谐统一,内容上缺乏生活气息。一些景观被毫无表情的复制、拼凑和嫁接,景观相对孤立,缺乏文化氛围。

3.3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不能根据自身抵御文化特色设计相应的作品,缺乏特色和个性。有些景观作品直接把一些经典作品不加分析、不分地域地生搬硬套,缺少文化特色。

3.4可视性与植物景观协调性差

有些居住区,在些园林建筑的设计上一味追求耐久性和管理的方便性,兴建了大量的设计个性不强,形体简陋、外感美感不强的混凝土花架。虽然满足了功能性, 却忽视了居住区园林建筑的形式应以休憩为主的亭、廊为主,景观建筑的可视性与植物景观的协调性较差。

3.5植物选栽不当

在选择植物时,不加甄别,不结合实际,盲目引进,导致栽培的植物因环境不适,成活率不高,增加维护费用。小区中使用的树种单一,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盲目移植大树,既增加成本,也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

3.6简单生态系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二字成了房地产的一大卖点。但利益所趋,很多开发商为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不愿花更多的资金用在景观设计上,许多住宅区景观的生态设计仅仅停留在浅层次阶段,甚至只是一些房地产商的宣传手段。

4几点对策

4.1严格控制绿地率。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常常存在使用绿化覆盖率作为绿地率进行商业炒作和广告宣传的情况。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在住宅小区规划报批和施工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绿地率。

4.2尽快制定“园林小区”标准、制定相关标准。可以以评促建,营造景观优美的园林小区。

4.3城市居住环境已逐步实现小区化。为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应重视小区生态园林建设,并在建设中突出植物种类群聚的特点,尽量减少搞亭台楼阁、喷泉雕塑、假山水池,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注重空间异质性和“点-线-面”的结合。以建设 自然 景观为主,体现人居环境回归自然的建设目的,有利于促进物种多样性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

4.4加大培养懂生态、建筑、园林、植物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园林工程人才。以此培养和提高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人才自身的“生态意识、文化观念、区域视野、科学和艺术 ”水平,从而使其创造出的人居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富于 中国 特色的新时代园林精品。

4.5加大培养生态园林工程监理的综合型人才,提高工程监理力度。根据生态园林工程的生物学特点、要求,所培养的工程监理人才应具备生物学知识背景,应该懂得植物生 理学、植物保护学、土壤以及植物分类、植物栽培等学科的理论,能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品种的特征,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造价,有效地督促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快速健康的发展。

[1]孔德佳.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若干关键问题[J].科技信息,2009年

[2]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

[3] 杨一宁.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篇2

1.1 人性化设计方法

1.1.1 组织空间立意

人性化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 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 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 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舞台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 人性化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1.1.2 注意点线面相结合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点, 是整个景观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铺地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 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段, 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 面是居住区中景观汇聚的高潮。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 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1) 亲绿空间, 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2) 亲地空间, 增加届民接触地面的机会, 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

(3) 亲水空间, 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 体现东方理水文化, 营造出人们观水、亲水、听水、戏水的空间场所

(4) 亲子空间, 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 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1.1.3 使用地方材料, 体现地方特征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 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 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人性化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距甚远,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 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1.2 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措施

1.2.1 体现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均好性

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 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 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 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 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安全的居住环境。

1.2.2 满足居民审美需求的多元化

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和舒适性, 不仅为人所赏, 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 实现人与景观环境的有机融合。

1.2.3 突出传统文脉的延续性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景观人性化设计的一大特点, 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 而是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 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庭院空间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 能够承接阳光雨露, 日月精华, 纳气通风, 院落空间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

1.2.4 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 还要体现生态性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 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声、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 实现居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居住区环境中可适当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 来有效地调节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吸尘滞尘、消减噪声等方面。因此, 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 要求我们特别注重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 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的设计。

2 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关键在于它能否给居民提供一个方便的居住环境, 能否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性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的绿化未能做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很多楼盘用绿地作隔离带, 虽增加了绿化率, 但忽视了人们步行的便捷性, 原来较短的路程绕行很远;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很少考虑无障碍设计, 忽视残疾人的行动方式, 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充分考虑居住对象的年龄阶段, 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等。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为防止人们进入绿地, 用围栏包围草坪、花坛、绿地景观, 致使绿地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休闲娱乐功能, 造成居民心理上的不适感。而积极、成功的住区环境能够鼓励、吸引人们在户外逗留, 增加邻居、住户之间的相遇和交谈机会, 增强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2.2 忽视生态绿化, 脱离原有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有的小区规划中提出“生态”的口号却流于空泛, 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一些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 并没有从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现实设计中常常忽略原有环境中有价值的资源, 如水体、生物种类、地形地貌、景观等, 不论原基址自然条件如何, 一律先填沟堆山, 将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一概抹去, 代之以全新的布置, 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绿化成为规划建筑师建筑设计的形象点缀。

2.3 居住区中关于水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首先是水的缺失, 大面积开挖水体的水源问题, 在后期日常维护过程中, 许多水景由于缺水而成为旱景, 水景只是一种摆设, 甚至破坏了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再者是水质恶化, 水体在日常使用中, 疏于管理, 以致浑浊不堪, 甚至发出难闻的气味, 严重破坏住区景观效果。

2.4 居住区室外环境小品设计的现状

地方性、形象性不强, 情感依附性欠缺, 不同地区的环境都应存在有别于其他的自身特色、风格和性格, 有其自身的文化延续, 就像有它独特的风土人情一样, 这是由它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诸因素的差别形成的。而在现今小区环境小品建设中, 因为商业炒作等造成盲目跟从、忽视本土文化、照搬、照抄等问题。

3 结束语

分析了当前居住区传统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并介绍了人性化设计方法及其措施, 从而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室外景观环境。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 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

现代居住区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需求, 还要从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考虑对人的真正关怀, 挖掘和重视住区人群的心理状态。人们通过共同生活, 创造了共同的文化, 而这种文化在今天应该反过来引领人们的思维, 在住区环境的设计中创造充满趣味和人情味的交往空间, 增加人群对彼此的依赖和重视, 寻找情感寄托, 重现当年邻里相帮、相助的珍贵情谊, 让住区的生活更富情趣。

居住区是城市的延伸, 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 规划设计要处处体现“人性化”的特点。所谓“人性化”, 就是指在设计中能及时把握人们居住心理的变化, 充分挖掘人们潜在的居住需求, 以务实的态度考虑居住细节, 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时, 更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需要。人性化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 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的需要, 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室外景观环境。

摘要: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城市公众性的景观设计, 它的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居住区的居民, 有较强的针对性, 也更接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 还要求从安全、方便、卫生、舒适、美观等方面考虑, 提高住宅的内部及外部整体环境质量, 使之达到科学化、合理化。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

[1]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篇3

昆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低劣

昆明市很早就意识到要重点在规划居住区园林水体景观,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设计者单纯考虑了园林水体景观所呈现的文化元素,对于水体的水质和循环利用等全无考虑,一般将园林水体景观设计成水体较深的封闭人工湖泊或者水池,由于设计的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园林水体景观几乎没有水体自净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他因素的作用,很多园林水体景观已经成为污水塘,严重影响了水体的美观,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居住区园林水体景观的设计水平和能力。

(二)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1、树种配置没有明显的体现春城特色,乡土树种使用不多

昆明市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实际的树种配置上却没有利用好丰富的植物资源,未能充分体现出昆明的春色。对于云南含笑、云南樟、香果树、滇朴、香椿、黄连木、盐肤木、清香木、龟甲冬青等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树种,没有进行全面的推广和使用。居住区绿化采用的树种大量来自外省市,以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市的苗木等居多。这种盲目引进外地植物会产生很多不利的结果,由于苗木不适合生长环境会产生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达不到形成园林景观的效果。除此之外,植物的枯亡也会使维护、养护等的费用增加。

2、盲目移植大树

大树可以提升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层次和美感,为了园林景观的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移植,但过多的移植大树,除了会增加园林景观建设的成本,也容易破坏移植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3、 园林建筑可视性与植物景观协调性差

对于居住区的园林建筑来说,主要形式为亭台、楼榭等。在20世纪90年代初,昆明市在建设居住区的园林建筑上,没有充分考虑园林建筑可视性与植物景观的协调性,在设计上重点关注了园林建筑的耐久使用以及管护方便,结果兴建的混凝土花架形体十分简陋,不具备现代美感。虽然居住区的园林建筑满足了使用功性,但景观建筑的可视性与植物景观的协调性较差。

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引导

随着住建部不断颁发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方面的指导文件,说明我们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环境,特别是对居住区的景观越来越重视。因此,需要加强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引导,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规划方法,强调以人为本,构建一个绿色、生态、环保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二)加强植物景观的营造

提倡使用昆明本土的苗木和树种,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植物对居住区的生态适应性。注重树种和苗木配置的层次,以能够体现春城特色的树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为了体现昆明市植物景观的特色,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可以选择对昆明环境适应性好、引种驯化成功的外来树种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使用。

(三)巧妙使用园林水景

园林水体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联系起来、避免景观结构松散的作用。除了可以满足居住区业主亲水的天性,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还可以改善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因此,在设计居住区园林水景时,可以设置合理的小型动态水体,除了可以降低园林景观的总体造价,一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娱乐和活动的场所,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四)加强对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措施的监督

目前,昆明的物业公司主要管理居住区的绿地养护工作,由于受到体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监管工作处于盲区,在绿地养护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有些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业主无法获得绿化管护的相关信息,对于管护费用就更模糊了。因此,作为“园林小区”的相关主管部门,在评价体系中应该严格规定绿地养护管理费用的比例和使用等,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保证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五)重视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个性特征

1、居住区景观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异质化

景观规划师要具备现代园林景观规划的设计理念,打造独特的居住区,把园林景观和住宅建筑要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规划和设计理念,使景观设计与建筑环境、自然环境达到很好的融合效果,走向个性化和异质化。

2、居住区景观要考虑儿童的需求

在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里,儿童是使用这个空间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在进行公共绿地设置时,供儿童进行游戏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来说,居住区儿童的服务对象主要是3~12岁的孩子。应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活动特点等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合理地设置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可以设置滑梯、单杠、翘翘板和秋千等,保证孩子的游戏和活动需求。

结语

随着国家对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的充分重视,昆明市也应该以此为发展契机,充分利用好昆明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提高宅间绿地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积极扩展居民的交流空间,使居住庭园空间更人性化,充分考虑场地的功能需求以及视觉景观需求。加强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引导,巧妙使用园林水景,重视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个性特征,不断进行园林建设工作的创新,为创建文明、开放、和谐的昆明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云南开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论文 篇4

一、城市居住区园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方案和布局的不合理

作为一项工程,前期的设计方案是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好合理的方案,才能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和思路,但是园林工程在我国处于新生行业,各方面的知识建构不是很完整,导致在前期方案的设计中难免产生不足。由于经验的缺乏导致园林工程中布局的不合理,园林当中的植物不同于桥梁道路等,植物是生命体的存在,因此,在布局中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命周期,合理的布局安排能够带来效果最优化,但是,我国在园林整体布局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到,导致园林工程在施工中出现问题。

(二)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前期的施工建设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后期的养护,我国在对园林的后期养护方面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导致了高成本投入建造的园林景观只能在初期能够展示园林景观设计的预期效果,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技术人员对园林相关设施的养护,以及居住区内的居民对景观设施的破坏行为,最终导致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遭到严重的贬值。

二、保证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有效性的措施

(一)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街道绿地合理规划,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让景致单一的街道两旁多一些绚丽的色彩,适当的微地形改造,可以在绿化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观赏性。例如:道路中间的绿化带可以设计成波浪形,在满足地下排水管道布置和隔离的基础上更加立体化和生动化。公园绿地的微地形设计,可以对公园景观进行有效的合理布局,在满足游玩的基础上增加公园的欣赏价值。广场绿地的艺术建设尤为重要,在广场中利用微地形的处理,可以将多种景观有序的排列,或高或低、或前或后。例如:为了增加两个较远且相同高低建筑物之间的意境和连接性,可以在两个建筑物中间添加一个土丘,并且在土丘上设计蜿蜒的道路,让景物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微地形在居民区绿地当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居住区的道路建设、天井等方面中。

(二)培养优秀的专业从事人员

园林工程是一个较为冷门的专业,多数学生对园林工程这个概念一知半解,导致了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难以将目光投向这个新兴的行业,致使专业人才的缺失。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针对园林工程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大专业宣传力度,实行人才引进计划。

(三)园林工程的施工规范

施工的质量将会影响到工程的最终效果。加强施工规范,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工程的土方质量、树苗质量、控制设备等严加把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做好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的生命安全,将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发挥园林工程的最大社会效益。

(四)做好灌溉施肥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植被的生长过程离不开水,在绿化的养护过程中,既要保持植物不能缺水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而产生水涝。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从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灌溉一般是根据植物叶片内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如果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强,则是水分不足的表现,在灌溉时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时、因地的合理灌溉,保证植物供水充足。其次就是植被的施肥工作,肥料可以保障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吸收养分,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两种。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到有机肥料要充分发酵、腐熟,而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施肥过后及时灌溉,施肥料渗透,否则土壤溶液浓度过大会适得其反。

(五)病虫害与低温危害的治理和预防

病虫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危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应该及时治理。常见的治理方法有人工捕杀害虫及喷药。低温危害指的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适应严寒气候,造成根部和主干枝杈的损伤,既不利于植物的存活和生长,需要人为的采取手段避免低温危害带来的影响,常见的方法有:将干草或稻草包住树木的主干部分防寒;用石灰硫磺粉对树木的主干进行喷白,不仅可以降低温差的危害,还能够杀死一些越冬病虫。

(六)整理修剪工作的进行

树木的修剪工作是绿化养护的重要环节,通过修剪,能够使树木健壮挺拔的生长、树形整齐划一、更关键的是能够提高新移植树木的存活率。例如在道路两旁,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经过修剪的树木,它们形态各异,造型美观,通过对树木的修剪改善树冠的通风和透光效果,提高绿化的观赏性和绿化效果。

(七)人为破坏的预防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对于人为破坏行为也要加以管理,在一些旅游景区和道路两旁,植被经常受到人为的踩踏、采摘破坏,为了有效的保护植物,应该进行围护、隔离,使用绿篱将植物和游客隔离起来,既不影响美观,又有效的保护了植物。对于重点区域,应该建立专门的保护团队和规章制度,设专人看管,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还能美化城市形象。所以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艺术和生态效应。

浅谈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 篇5

摘要:从古至今住所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居住区又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低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设计逐渐受到重视,而铺装作为居住区景观构成的一个元素,对居住区整体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现代城市居住区铺装的要素、功能提升、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 铺装 景观 设计 城市

居住区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的有机体,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现代城市构成的重要有机体。

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住宅及居住区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此之前,居住区的环境处理比较简单,除了基本的道路系统,余下的空地只做简单的绿化而已。到了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建设和规划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环境设计逐步得到重视,居住区开始有了活动的小广场、草坪绿地、喷泉水景。这种变化反映了居住区设计从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过渡到关注居住环境这一层面。对地产开发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开发商对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区环境及品质的提升。

这一时期居住区的建设特点是:

1.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突破以往住宅布局模式,不再是原来单一的行列式布局,而是向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呈现出风格多样、空间舒适、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

2.现代城市居住区结构组织向多元化发展,不再拘泥于组团分级的模式,更注重以人为本,讲求人的活动规律和空间环境的塑造,空间布局更加满足人的需求。

3.现代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更为多样化,积极借鉴国外居住区优秀设计精华,无论是在建筑造型上还是在园林景观上,都展示出了现代城市居住区其风格的多样性。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居住区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硬质铺装,也受到了设计师的关注。在居住区中,生活品质的提升有赖于环境质量的提高,铺装则是环境景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居住区铺装景观又是居住区建筑风格的室外延伸,作为居住区景观环境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它不仅起到疏散居住交通组织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铺装景观设计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直接影响着居住区空间景观效果,成为整个居住区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运用不同的铺装材料、不同的铺装色彩、不同的铺装纹样,创造出一些富有动感的、寓意的精致设计,来美化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提升现代城市居住区品质。因此在当今居住区景观行业大发展的形势下,作为居住区景观空间营造的元素之一的铺装景观,也受到了设计师们的关注。

近几年,现代城市居住区的铺装同一前相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居住区铺装在功能有所增加,它不再是简单地体现于居住区的道路交通上,而且还是居民们活动的载体,满足人们运动、交往、游憩需求;铺装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方砖铺地,现代城市居住区铺装无论是色彩还是材质都丰富了许多,增强了居住区的景观效果。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要素分析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不仅要求具有实用性和形式美的实用性上,还要求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和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居住区地面铺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是通过色彩、质感、纹样、尺度、边界,五个要素的组合产生变化的,实现铺装景观的各项功能,更好的体现出居住区景观铺装给居民们带来的精神的和物质的享受,满足人们对居住区环境更高层次的要求。

1.1 色彩 铺装的色彩在园林中一般来说是衬托景点的背景,除特殊的情况外,其少数情况会成为主景,所以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居住区地面铺装作为整个空间一个底 面,色彩常常以中性色为基本的色调,用少量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做装饰性纹样,做到稳而不闷的效果,有鲜明的对比但又俗气。如果地面铺装过于鲜艳或对比很强,就会造成地面铺装成为居住区的主景,建筑就处于次要地位,整个居住区景观杂乱无章。在铺装景观的色彩设计中,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铺装能够营造喧闹热烈兴奋的气氛,比如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可以用色彩鲜艳或者活泼可爱的图形铺装,明朗的色调使儿童们轻松愉快,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灰暗的色调则使人沉稳、宁静。比如居住区休息场所适合色彩素雅的铺装,灰暗的色调适宜于肃穆的场所,但是它很容易造成沉闷的气氛,寒冷的地区铺装可以多采用暖色调,给人以温暖感。炎热的地区铺装应多采用冷色调,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运动场地的铺装适用纯度低的色调.给人以舒适、柔软、安全的感觉等等。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使之也会产牛不同的 色彩效果。根据地理学的观点,地域和色彩也有一定联系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色彩表现,所以我们在景观铺装设计中可以选用具有地域特性的色彩表现出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总之,在铺装景设计中,必须深入了解色彩特性,视觉规律以及对人的心理作用。色彩的运用,根据铺装的居住区建筑环境、性质、地域特色等等进行整体设计。才能设计山环境宜人的居住区铺装景观作品。

1.2 质感 质感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的材质感。由于材料质地的不同而给人提供不同感觉,它是景观铺装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在进行铺装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太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 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铺装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而在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因此,大面积的铺装宜选用粗质感的铺地材料,细微处、重点之处宜选用细质感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不同质感的铺装材料,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感觉,硬实的材料给人感觉很有熏量,而表面质感较软的材料给人触觉轻飘的感觉。因此在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中,一般休闲的道路铺装可采用质地粗糙的材料.比如一些天然的石材等,亲切宜人。居住区中运动的场地可选用质地柔软的材料,比如可以采用草坪、注胶的材料,这样在运动场上出现意外,也不会摔的太严重,会给人舒适安全的感觉。休闲区域可选用自然质感的材料,比如卵石、天然石材、木铺装等,以体现整体环境和谐统一。同一种材料也可加工成不同的质感,利用它们不同肌理的铺装效果,这样既有整体感又富有变化。居住区铺装的质感是实现铺装景观功能小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铺装景观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比如:自然面的石板表现出原始的粗犷、豪放、朴实、堂皇的 质感,但同时也会有草率、野蛮的感觉,而光面的地砖透射出的是华丽、精致、富丽 堂皇的质感,但同时也会有冷漠、孤傲的感觉。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铺装,甚至足自然生长的材料和人工后期加工的材料相搭配,这样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形成对比的效果,创作出 “虽由人做,宛如天然”的艺术氛围。

1.3 纹样 居住区铺装的纹样要体现出一定的设计原则,符合人的审美需求,可利用对 比、统一、动感、韵律等,有意识的体现出美,也可以通过这些平面构成要素中的点、线、面来表现。它们构成造型的要素。点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把人们的目光都聚在这个点上,形成一个焦点,点也有醒目提神的效果,比如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这个睛字,也就相当于我们这里说的点。在居住区的铺装中,把点的图形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这样可以带来充裕、丰富的视觉效果,也能够给空间带来活泼、青春感。如果采用有序列的点可以给人方向感,点在居住区的铺装处理中可以打破路面的单调感,充满动感和情趣。线在我们现代的景观铺装中,应用也十分的广泛,和点一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把线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为直线、曲线、折线。不同类型的线,给居住区的人们 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直线给人静的心理特征,很平整、均衡、挺直、单纯,带来安 定的感觉,表现出了简单明了的特点,而曲线能给人流动的心理特征,活力有动感的印象。折线则有起伏的动态感受,表现出了有规律、躁动不安、活泼、等心理。线在整个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走到哪个居住小区,都会看到不同类型的运用。面在居住区的铺装中是最常见的,利用不同形状的面,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并且反 映出不同的心理特征。我们在铺装中常见的面有,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型 等等。长方形和正方形给人规矩的感觉,也可以几个方形连接在一起,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居住区地面铺装的应用中,一般就是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达到实际需要的效果,有规律排列的点、线、面可以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一种有条理的感觉。园林铺装地面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致。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纹样又因环境和场所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变化。不同的纹样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一些采用砖铺设成为直线或者平行线的路面具有 增强地面设计效果的作用。

1.4 尺度 尺度是设计中的一种度量方法,是空问或物体的人小与人体太小的相对关系,是 设计中的一种度量方法。尺度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成与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包括形的长短、宽窄、体量、容积、范围等,可以表现出宏伟、亲切朴实、精致等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居住区中,道路铺装用的块料的大小、质感、色彩的不同都和空间的尺寸有密切的联系。铺装所用材料尺寸及纹样与使用在居住空间哪个位置也不同。一般来说,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石材比较适合大空间,在大尺寸的空间罩的材质可以选用质感比较粗糙的材质;而中小尺寸的地砖,比较适合一些中小空间中,在小空间罩的材质可以选用质感比较细腻的材质。但就其形式而言,尺寸的大小在审美的层次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并不是利用越大尺寸的铺装形势就越占优势,而是通过实际的比较,才能得出适合的尺寸。如果采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自然形成的一些效果,也是很吸引人的。我们在环境景观设计时,确定铺装尺寸的大小要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和使用功能相协调,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居住区中的休闲区、儿童游乐区、风景区等的铺装设计应 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适宜的人体尺度,不宜过大或者过小,给人以亲切、舒适、安全的感觉,这样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提高居民们对小区的满意度。

1.5 边界 边界是线性元素,一个空间得以界定、区别于另一个空间的视觉形态要素,也可 以理解为两个空间之间的形态连接要素。在居住区中,边界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构思巧妙的边界设计,在整个居住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趣味性和内涵性。根据所强调的区域性不同,边界又分为明确性边界和模糊性边界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运用不同的景观铺装可以获得不同的空间感受,因此在边界的处理上下一些功夫,利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图案纹样,带给人别样的心理感受,带来不同的景观设计效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功能特性

2.1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交通功能

居住区铺装首先作为一种铺装形式而存在,其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它的交通功能,设计时要考虑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依据居住区内不同的居民需求合理设计各种不同路线,是居民能够方便快捷的到达各个区域之中,只有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够谈更高层次的要求。而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交通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根据交通对象的要求和气象条件特征,保证交通的舒适和道路的平坦性,提供坚实、耐磨、抗滑的路面,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舒适地通行,这是居住区铺装的最基本的功能,同时尽可能的够做到随着行走路线的改变,提供不同的铺装形式,给人带来新鲜感。

2.1.2 通过路面铺砌图案给人以方向感。方向性是道路功能特性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路面来说,通过铺装的铺砌图案和颜色的变化,更容易给人方向感和方位感。

2.1.3 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居住区道路铺装注重的是人们内心的需求,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则是采用暗示的方式。人们对于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铺装材料,心理所受的暗示是不同的。居住区铺装正是利用这一点,采用不同的材质对不同的交通区间进行划分,加强空间的识别性,同时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的遵守各自领域的规则,引导人们各行其道。

2.2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承载功能

人们在居住区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也少不了铺装做载体,现在不少居住区都建有小广场,或者专门的活动场地,为居民提供活动、交往、休息的空间,满足居民户外活动的需求。居住区的铺装用地多与公共绿地结合,组成不同的功能分区。

2.2.1 安静休憩区:作为观赏、休息、陈列用地,为了营造宜人、舒适的氛围,往往绿化用地占较大比例,并且结合散步小径、亭、廊及适当的休息场地。铺装的选材不宜过于艳丽花哨,尺度不宜过大,注重营造自然、幽静的气氛。比如卵石、汀步、冰裂纹等形式比较适合做园路的铺装。

2.2.2 活动娱乐区:这个区域是居住区中人群较为集中、活动形式较为丰富的场地,它为居民提供了居住区内主要的活动空间。可以利用植物及高差对场地加以分割,尽量避免区域内各项活动的干扰。大面积的活动场地宜采用坚实、平坦、防滑的铺装,不宜使用表面过于凹凸不平的材料:乒乓球台下面的铺装如果不够平坦,球落地后四处乱蹦,捡球就比较困难。

2.2.3 儿童活动区: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活动方式,对场地进行分割,可以有效减少干扰和不必要的伤害。道路布置要简洁明确、易识别。可以使用一些质地较软的材质作为活动场地的铺装,增加安全性。

2.3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景观功能

居住区的铺装除了具有使用功能以外,还可以满足人们深层次的需求,为人们创造优雅舒适的景观环境,营造适宜交往的空间。

2.3.1 居住区铺装应与周围建筑风格协调统一,维系整体关系。居住区的建筑风格和户外环境是整个居住区形象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人们习惯于通过对其外在形象的评价,来感知和认识居住区的格调和品质。但是和谐的户外环境不是简单地植树种花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通过对整个居住区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的。居住区的铺装是户外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园林风格是否一致,也直接影响到居住区的整体景观效果。建筑具有欧式风格,铺装相应地采用小块的“立方体”,成功营造出巴黎街巷的韵味。住宅入口前的铺装形式与门口柱基的形式一致,上下呼应。

2.3.2 景观铺装具有纳入新秩序,提升环境品质的推动作用。对于一条普通的街道来说,采用人们司空见惯的混凝土或者柏油铺装,也可以满足交通需求,但不会给人们留下太深的印象,也不会对整体环境有多大的改善。但采用精心设计的景观铺装,使其与周围环境融合,形成良好的铺装景观,无疑可以提高场地的使用频率,同时也提升了居住区的环境品质。

2.4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其他功能

有些居住区中的儿童活动场地使用质地较软的铺装,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一些活动场地中特别铺设的供人踩踏的卵石具有保健功能;停车场所用的嵌草铺装还可以提高绿化率。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铺装的设计提升策略

3.1 现在很多居住区在规划的时候,设计者都会提出一个主题,这个主体贯穿整个居住区,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会以这个主体为中心。而主题的创造绝不是一个建筑、雕塑或者一块石峰等艺术形象单独存在就可以奏效的,而要有一个能使人深受感染的环境共同渲染这一氛围,因此铺装也不能被忽视。铺装处理得好,无疑可以加强主题意识。比如可以提炼设计主题中的某些元素,运用到铺装中,由此体现居住区的特点。

3.2 铺装的好坏,不仅在于材质,而且要看它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特别是要注意与建筑物的调和。居住区铺装作为室内外联系的桥梁,应该与房屋的外观造型和材料质地相匹配。因此铺装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它是直接影响铺装质感的要素。

真正做到风格上的匹配并不那么简单,选择适合的材料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所有的铺装材料中,石材是最自然的一种。无论是具有自然纹理的石灰岩、层次分明的砾岩、质地鲜亮的花岗岩,即使未经打磨,由它们铺出的地面也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石材的选择范围也很广,色彩丰富,但是天然石材的造价偏高。人造石材如果制造工艺过关,基本看不出人工痕迹。它同样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天然石材所具有的瑕疵,造价却比天然石材低,因此也是不错的选择。

砖铺地面不但色彩繁多,而且形状规格也各不相同,因此形式风格也多种多样。作为一种户外铺装材料,砖具有很多优点。它们的颜色比天然石材的还要多,拼接形式也富于变化,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直线形和人字形,可以变换出很多图案,效果自然也与众不同。砖还可以作为其他铺装材料的镶边和收尾,可以形成视觉上的过渡。

砾石通常是连接各个景观、构筑物的最佳媒介,能够创造出极其自然的效果。由它铺成的小路不仅干爽、稳固、坚实,而且与周围的植物也能结合得恰到好处。砾石与颜色深浅不一的铺路石搭配,还会形成颜色和质地上的对比,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减弱空间的空旷感,有时对提高铺装的透水性也有一定作用。

混凝土也许缺少天然石材的情调,也不如栈木铺装流行,但它却造价低廉,铺设简单,而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超强的耐久性和简易的铺设性。它不仅可以现场浇筑整块的混凝土板或混凝土仿石铺砖,而且现在还出现了许多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预制混凝土砌块和铺砖。不过混凝土最大的缺点就是一旦铺设就很难移动。

木材作为室外铺装材料,适用范围不如石材或其他材料那么广泛。木材容易腐烂、枯朽,因此需要经过特殊的防腐处理。但是木材又有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可以随意的涂色、油漆,或者干脆保持原来的面目。如果需要配合自然、典雅的园景,木材当然是首选的材料。木质铺装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人以柔和、亲切的感觉,所以常用木块或栈板代替砖、石铺装,尤其是在休息区内,放置桌椅的地方,与坚硬冰冷的石质材料相比,它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3.3 铺装的色彩作用尽管是很微弱的,但铺装是人们活动的载体,始终伴随着使用者,所以对居住区的环境气氛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铺装在场地中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即使色调再柔和、再暗淡,那它对整个气氛的营造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居住区铺装的色彩不宜太鲜艳也不宜太沉闷,而要与建筑的色彩相匹配。

现在的铺装材料已经被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可以根据广场、道路的性质决定采用明亮或暗一些的铺装色彩。色彩间的协调也是极重要的,搭配协调的铺装可以创造出极具魅力的空间。此外,用另一颜色的铺装为彩色铺装镶边,会起到使铺装色彩更加明显的效果。

3.4 铺装的平面图案应该与周围环境的气氛、布局相协调,在出入口处的特置图案还具有提示、引导作用。

在平面的构成要素中,有点线面三种,在铺装中最常用的也最具有表现力的是线性。路面上与道路平行的直线具有强烈的方向指示作用。与轴线垂直的间隔出现的直线条能刻画出明快的节奏感。广场上的线性不但能给人安定感,还具有指示方向的意义。折线显示动态美,沿着道路轴线弯曲的曲线会给人一种缓慢的节奏感。统一的波形曲线的反复使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指向作用。道路、广场上的方格图案的铺装会给人安静而有条理的感觉。整齐统一的铺装图案能够比较容易的与环境相融合,提升整个居住区的景观品质。不规则图形的铺装创意需要较高的设计能力,才能表现出很好的设计效果。

3.5 居住区铺装的尺度要与所在的空间大小成比例。沥青铺装因为单调而缺乏尺度感,与此相反,彩色铺装的设计包括各种尺度的构成。小尺度稠密的铺装会给人肌理细腻的质感。作为远景的大尺度铺装则另当别论,当所绘图形尺度与人眼观察尺度不合时,就会产生纸上谈兵的情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6 合理规划居住区的活动场地,减少不必要的硬质铺装,增加绿化用地。很多开发商为了追求豪华气派的景观效果,在居住区中建造了面积过大的铺装广场,忽视了其使用效果。这种空有精美图案、冷冰冰的空旷铺地,在居住区中应该避免。它既缺乏功能性,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景观效果也十分单一。如果改为绿化用地,无疑可以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现在,居住区的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能只重视平面效果,只在形式上做文章。而应当从居民生活的真正需要出发,满足更高层次上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这样才能为居民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英)Nigel Colbom.景园铺装艺术[M].金煜,单长刚,夏惠荣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金井格.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M].章俊华乌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毛培琳.园林铺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4]武勇,黄鹢,刘青等.居住区规划[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夏炎早.景观铺装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2000 [6]张爱清;侯海岳;浅谈现代园林广场与道路的铺装设计[A];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2005年

[7]周爱娥;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篇6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得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与发展模式,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本文针对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领域存在的规划设计问题、生态建设问题、庭院及居住小区绿化滞后问题、后续管理不到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问题,对策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II页

目录

1绪论„„„„„„„„„„„„„„„„„„„„„„„„„„„„„„„„„„„„1 2在我国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性„„„„„„„„„„„„„„„„„„„„„„„2 3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2 3.1规划设计问题………………………………………………………………………………..2

3.1.1理念落后……………………………………………………………………………..2 3.1.2盲目追求档次………………………………………………………………………….2 3.1.3缺乏特色……………………………………………………………………………….2 3.1.4设计单调……………………………………………………………………………….3 3.1.5重形式而轻内容……………………………………………………………………….3 3.2生态建设问题……………………………………………………………………………….3 3.2.1生态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3 3.2.2注重草坪而轻视乔木种植…………………………………………………………….3 3.2.3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生物多样性缺乏…………………………………………….4 3.2.4园林建设同环境不协调……………………………………………………………….4 3.3庭院、居住小区绿化滞后………………………………………………………………….4 3.4后续管理问题……………………………………………………………………………….4 4针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4.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4 4.2解决旧城区与城市中心区中公共绿地少的问题………………………………………….5 4.3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协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构筑生态平衡的城市体系………………………………………………………………………………………5

4.3.1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5 4.3.2协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5 4.3.3要保持“物种多样性”„„„„„„„„„„„„„„„„„„„„„„„„6 4.3.4要遵从“互惠共生”规律„„„„„„„„„„„„„„„„„„„„„„„6 4.4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6 4.4.1节约土地„„„„„„„„„„„„„„„„„„„„„„„„„„„„„„6 4.4.2节水绿化„„„„„„„„„„„„„„„„„„„„„„„„„„„„„„6 4.5解决居民区绿化问题„„„„„„„„„„„„„„„„„„„„„„„„„„„7 4.6地方文化特色„„„„„„„„„„„„„„„„„„„„„„„„„„„„„„7 4.7构建一体化生态园林管理机制„„„„„„„„„„„„„„„„„„„„„„„7 4.7.1实现管理机构的一体化„„„„„„„„„„„„„„„„„„„„„„„„7 4.7.2规范绿化养护市场„„„„„„„„„„„„„„„„„„„„„„„„„„7 4.7.3实施数字化城市绿地管理„„„„„„„„„„„„„„„„„„„„„„„8 4.7.4建立公众参与机制„„„„„„„„„„„„„„„„„„„„„„„„„„8 4.7.5提高生态园林科技水平................................................................................8 5结语„„„„„„„„„„„„„„„„„„„„„„„„„„„„„„„„„„„„9 参考文献„„„„„„„„„„„„„„„„„„„„„„„„„„„„„„„„„„10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1页

1绪论

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与发展模式。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是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施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并保证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2页

2在我国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得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例如: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温的变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物种的绝灭、不可再生资源濒临枯竭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灾害与疾病的流行等等,都成为了阻拦城市健康向前发展的一个“重症”难题。而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以上诸多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3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大多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规划设计问题

3.1.1理念落后

任何城市只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之后方可在总体规划内精心设计出园林及其他城市建设工作,但现实中因大多城市属“改造发展型”模式,该种模式严重影响了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也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的很大困难,同时受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园林景观单调、呆板,无观赏价值的结局,尤其是缺乏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导致缺少文化底蕴,最终形成“江南化”、“欧美式”等设计理念流行的结局。3.1.2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本身是设计师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阶段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方面的豪华讲究,甚至有些园林设计开始时决策者就定了高调,追逐大项目、大气派、大声势、高标准、高速度,但其往往忽视了巨大的财力投入所应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及园林所在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并忽视了国内当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现阶段国情决定了在园林设计中应实现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的原则。3.1.3缺乏特色

城市园林建设中,缺乏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仍然存在,任意改变、否定历史经验,造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粗制滥造、人造景观 “泛滥”,不顾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状况,不考虑自身的社会经济实力和生态环境条件,例如欧美式园林在国内的遍地开花,中国园林原有的风格和个性的丧失,形成园林建设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现状。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3页

3.1.4设计单调

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形象总体上,从南到北,照搬模仿,很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回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的作品,而且不少设计往往被僵化地局限于传统园林的模仿照搬。部分园林景观内容匮乏,缺少美感,缺少层次,缺少创意;有的背离市民意愿,有的不符合生态要求。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应强调的不仅仅是被人观赏,更不是为少数人所“鸟瞰”,而是要为大众所“用”,使大众身临其境并活动其中。3.1.5重形式而轻内容

生态园林的建设缺乏对于是否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协调,是否有整体的设计美感,是否有利于居民生活的便捷的通盘考虑。例如个别园林设计只是为了树形象工程,建一些无益于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的,不实用的喷泉雕塑等人工园林小品,这种形式化的生态园林建设,实际上是一种奢侈与浪费,不仅没有美好环境,同时,还给居民增加了不必要的困扰,得不偿失。

3.2生态建设问题

3.2.1生态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

一些城市生态园林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城市绿地存在绿地面积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在建设中呈点、块状分布,城区缺少大面积核心的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肺”,而绿地之间也缺少足够的廊道连接。城市园林建设中,园林绿化植物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园林绿化中过分地强调绿化面积而忽略了植物群落生态的特性,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非生态建设模式。为了获得整齐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常常使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少见,也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3.2.2注重草坪而轻视乔木种植

草坪可以形成宽阔的视野,种植后的护理也比花卉简单,但是消音、滤尘、防风效果很低,遮荫、降温效果也比较差,使得人们在夏季漫步时无处可以纳凉。草坪较多,大树较少,而新植树种又生长缓慢,很难形成景观,造成生态失衡。此外,草坪在种植之后的养护费用要比乔木和灌木高出许多,所以,单一的种植草坪其投入的费用就会很高,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也远远不如复合式的搭配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4页

3.2.3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生物多样性缺乏

不顾各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过分地强调奇花异草,盲目引种植物,照搬异地和他国种植模式,乡土适生植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生态和景观功能达不到保证。忽视生物的种间关系,甚至出现将存在竞争的植物种植在一起的现象,最终不仅不利于植株生长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2.4园林建设同环境不协调

园林建设忽视同当地环境间的协调,改造自然环境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其生态与实用功能低下。例如一些城市不结合自然的地形地貌造园,而是大规模的改造地形,造成与周围环境及生态的不协调。还有在公园、广场、街头绿地过多地运用园林小品来点缀绿地,以毫无生态价值的人工雕塑、建筑取代具有生态价值的自然景观。

3.3庭院、居住小区绿化滞后

3.4后续管理问题

园林绿化是一项公共事业,而投资又具有周期长、无形、潜在等特征,因此许多单位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更不愿意多投入,许多城市的市民环保绿化意识淡薄,乱踩乱挖草坪植物,随意攀折花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绿化用地得不到有效保证,现有绿地时常被调整挪作他用。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使得大部分项目绿地率不达标现象较为严重。

4针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4.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在生态园林规划城市建设中,规划编制要有前瞻性、科学性,要站得高,全盘考虑,坚持环境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要使城市市区与郊区甚至更大区域形成统一的生态园林城市体系,科学合理安排城市绿地空间,注重不同类型绿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城市绿地网络。同时充分发挥规划的指挥和引导作用,改变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性、政绩工程、长官意志等不良现象。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类、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城市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共存。根据城市自身的生态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创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5页

造城市自身的特色,选育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树种为本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结合的原则,大面积地推广种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乔 木、灌木、草本多层森林立体绿地,增加空间绿量,降低管理成本。

4.2解决旧城区与城市中心区中公共绿地少的问题

首先要将城市中心绿化用地的潜力大力发掘,将旧城区的绿化量提升上来,并结合中心地区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绿化用地进行置换,逐步增加园林绿化的面积;经过墙面绿化、道路绿化等方式来提升绿化区域的数量;加强对道路的园林绿化建设,对新建或改扩建道路尽量留有充足的绿化用地,使城市逐渐形成绿荫的长廊;因为一些中心区域土地较为宝贵,所以要在绿化的同时要提升绿化的质量,从最大的限度上发挥出城市绿化的综合效益;修复与保护城市区域内的名胜古迹,再配合绿地的建设,有效彰显本地文化特色,促进旅游行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4.3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协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构筑生态平衡的城市体系

4.3.1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

要进一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通过实施规划建绿、整治增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大幅度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确保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一是要加快城市中心绿地及城区绿化工程建设。

二是要加快城市小游园建设工程建设。三是要加快城市湿地森林公园工程建设。四是要加快防护林工程建设。4.3.2协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

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应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些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等。在保证城市绿化用地的同时,利用多种方式来增添城市的绿化用地。逐渐在城市的国有土地之间建设由政府划拨的公共绿化用地,并对于一些征用农用地进行的绿化建设,要按照法律法规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为了加快郊区的园林绿化建设

鼓励支持农民将耕地范围进行有效调整,同时也可用政府的补助来建设公园、苗圃等。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6页

依照城市在总体上的规划建设,增设隔离林带。4.3.3要保持“物种多样性”

维系和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要力保城市的自然植被和古树名木,合理 地完善城市的绿地廊道体系建设,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和生境斑块的联结度,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通畅的生境迁移通道。要重视丰富城市绿化的植物品种,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城市绿地景观。要通过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植物配置,增加对绿地适应性的植物种类。按照自然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建设和改造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尤其要重视合理选择耐荫植物,丰富地被植物的多样性。4.3.4要遵从“互惠共生”规律

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将一些能对彼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物种配置在一起。物种的互惠共生要求以物种的多样性为基础,构成各种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和不同的群落外貌,突出体现生态园林的形态特征。生态园林的时间结构要求各种植物具有特殊的发育节律和时间成层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园林的水平结构要求以不同地段内有差异的地形和有机生境相结合,形成“互惠共生”物种群落。

4.4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循环过程,作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即人为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景观,以确保城市景观的完整性。创造优美、舒适、恬静的生态园林的城市景观,给城市以美的享受,不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4.4.1节约土地

在审批各项园林规划时,要做到实地考察,坚决否定掉浪费土地资源的规划方案,提倡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例如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优良方案。力求在保持城市水土结构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绿化,避免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尽量保留城市中的自然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在节约用地的同时,也维持了生态的平衡。4.4.2节水绿化

在城市绿化工作中,逐步淘汰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大力普及滴灌、微喷、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此外,还应当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充分根据气候的变化、土壤的情况和不同植物生长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灌溉工作,努力实现精准灌溉。在满足植被生长需要的同时,不断降低用水消耗。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7页

4.5解决居民区绿化问题

应根据居民的需要对居民区绿地进行有效规划。不断增加绿地量,同时确保绿色空间开放性,为人们带来休闲、活动、娱乐等生活便利。

4.6地方文化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与生态园林的发展方向相吻合。现代人对园林的感受已由单纯的欣赏和游憩转为对园林空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需求,因而现代城市园林的景观建设,应当体现的是一种舒展大方的自然气息。不仅要从园林的形式上来审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且要以更理性、更科学客观的观点去审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方面,有必要在保留与继承传统中国园林已有生态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习好的东西,兼容并蓄,为中国古典园林赋予新的生命。

由于不同区域的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区位环境、植被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识追求,形成了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和城市风貌。如峰峦叠嶂的山城要因势利导,将园林建设与既有的起伏地形相结合,融自然景观为一体;平原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可通过台阶式、多层次、多种道路框架结构和水系林带格局,错落布置园林景观,平面、立面有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应注重保全其历史的地方特色。

4.7构建一体化生态园林管理机制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生态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也十分重要,要改变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粗放的旧模式,实现城市绿地养护的精细化,提高城市绿地的养护水平,有效地保护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成果。4.7.1实现管理机构的一体化

市、区、街道之间在绿化管理上要形成联动。例如由各区成立园林绿化管理处,隶属于区建设局,各园区、单位、小区、街巷配备1-2名专职的园林绿化人员,形成全市统一的一体化绿化管理工作网络。4.7.2规范绿化养护市场

逐步将市区财政性投入建设的城市绿地推向市场,吸收全国各地有经验、有实力的绿化养护单位来参与市场化养护管理,形成绿化养护市场的有序竞争,提高绿化养护的科技含量,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8页

向科学化、生态化、规范化管理方向发展。4.7.3实施数字化城市绿地管理

数字化城市绿地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通讯定位、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数字处理、数据库、遥感等先进技术,整合城市园林绿地的基础地形数据库,全面应 用于城市绿化规划设计、树木花卉选择、病虫害的防治、树木养护、绿化设施维护、绿化评估和决策分析等方面的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绿地管理能实现绿地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促进城市绿地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4.7.4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广泛开展爱绿护绿行动,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群众的爱绿护绿积极性,发展壮大护绿使者队伍,将绿化管理网络的覆盖面扩大到社区,确保全体市民对城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通过设立破坏绿化公开举报电话,在绿化网站开设投诉信箱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市民的建议和意见,力争使每一位市民都成为绿化义务巡查员、监督员。4.7.5提高生态园林科技水平

生态园林建设涉及到园艺、林业、建筑、规划以及文化艺术等学科内容,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必须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增加研究资金。园林管理部门要与院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和沟通,进行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地方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的研究,注重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园林植物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培育试验等。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9页 结语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仍有很多问题摆在面前,由于当前各门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注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不能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因而在设计规划、建设实施中应将各门学科实施有效结合,在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下,方可建成具有宜人生态环境和美好城市景观的城市。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10页

参考文献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1 创新性不足

城市风景园林是城市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标志,其设计效果将直接对城市形象产生影响,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注重融入城市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也就是说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然而在实际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完全模仿套用其他城市的设计,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创新性严重不足,容易给游客造成审美的疲劳[1],也不能有效凸显城市中的特色与风情。

1.2 设计不够科学

当前很多企业在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时都不够科学,设计的方案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查,无法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建设出的城市风景园林也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人员只是注重美观,对设计的可行性重视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结果导致设计方案被修改或者放弃。还有些设计没有充分结合当地的生态情况,设计中严重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

1.3 管理制度不到位

当前,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规范性的文件,使得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缺乏科学的依据与参考。大多数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缺少前期的规划,都是临阵操作,使得风景园林的环境以及观赏性受到影响。

2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有效对策

2.1 实现城市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创新性不足严重影响其社会效益,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发展等,实现城市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与效益,使风景园林成为城市建设中亮丽的风景[2]。设计人员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科学地计算绿化指标,保证绿化面积、植物的科学设置,打造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方案的经济性,根据风景园林周边的环境、建筑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凸显城市文化,做到因地制宜,为人们提供优雅的生活环境。

2.2 开展可持续的风景园林设计

可持续发展是党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核心的目标,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需要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保证其可行性,使风景园林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园林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其满足国家技术标准的实际需要,因此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有效推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

2.3 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绿色环保的设计,保证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凸现低碳、环保的特点,使风景园林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政府以及相关风景园林管理部门应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统筹以及监督作用,保证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合理。

2.4 全面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关的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保证设计人员具备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能够促进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对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单位,需要广泛地吸收城市居民的意见,居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主体,对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设计单位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收集其意见与想法,提高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质量。

2.5 科学管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

要使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就需要科学规划设计,保证社会效益的顺利实现,设计单位需要科学、全面地了解风景园林建设周边的环境、地质地貌以及人文情况等,以此为依据整体规划园林设计。就地取材减少城市园林设计的成本,保证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设计与管理人员需要协调城市风景园林的后期经营问题,主要是大多数的城市风景园林都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生态性,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对于城市风景园林后期运行管理不够重视,使得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完毕后没有充分发挥出预期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总之需要科学地管理城市风景园林,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3 结语

当前,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日渐复杂,不断向规划化和技术化发展,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就需要加强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科学地规划,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以及人员提高重视,加强管理与统筹,科学设计城市风景园林进行,积极创新,使用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完善管理制度,使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泉煌.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 生态理念;城市居住区;景观更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2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生态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日益升温,如何营造出绿色的生态城市居住区已成为人们最注重的话题。这时,有关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区景观设计便应运而生,如何才能在整体上把握城市居住区的生态性,已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何为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区景观设计

1.1 设计概念

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广泛地应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出具有合理的建设结构功能,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能源与资源,并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结合,使居民能够身心健康的城市居住区。

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生态建设所必须的一部分,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设计设计生态居住区,通过生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质量,将人工设施和自然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

同时,生态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还从整体上考虑了自然、社会和人的所组成的和谐系统,创造出了具有多样性的居住环境。由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其本身并不产生能源,属于城市中的消耗主体,因建筑活动自身就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和影响作用,所以在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中更应该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环境保护意识,以此来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通过调整居住环境中的生态理念的生态关系和生态因子使城市居住区变成具有人工生态、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能够高度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居住场所。

1.2 设计特点

作为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最突出的设计特点就是节能与生态并存,以”生态、绿色、环保“作为标志。首先,在材料的选择、建筑物的设计和绿色植物的搭配上,应尽量避免制不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其次,在设计手法和设计的理念上,应充分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在对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低污染和绿色建材的建筑材料,确保对人不会造成伤害。

还有,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要具备合理的区住条件。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应该建设在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区域,也为以后的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

(1)就是要做到远离污染源,城市居住区不能建筑在污染盛行风的下方,或是建筑在重度污染的河道的下游两边;

(2)城市居住区的建筑地点可以考虑建在已有的大型绿地上,按照”借景”的原则,将居住区布局在绿地的周围。

(3)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完备的生活、娱乐配套设施也是生态理念城市居住区的一大特点。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完善的设施是满足居民休息、娱乐、和保持健康等社会活动的基本需要。

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应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快速的输入、输出,包括通讯系统、交通系统、供电供水系统、供暖系统等;

社会保障系统则包括:邮政、银行等商业设施、医疗卫生和保安设施等;文化教育娱乐系统包括:娱乐设施和居民休息设施等。

2 国内外居住景观设计的对比

日本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建造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例如:日本的美琳别墅,其设计的风格较偏向回归田园,风景的景观尺度适宜,在乱石堆砌的挡土墙上,四季花草都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小区内,山水辉映,流水穿插于各步行道路之间,并在每个节点上用花岗岩堆砌出精美的地面装饰,将生态的设计理念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日本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念,同时也充满了人性化与个性化的,将艺术与文化充分地表现力出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园林的景观规划和项目规划建筑方案是同步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小区内的景观与建筑能够相和谐,从而使小区的实用功能和景观功都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而我国,在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将人文居住环境和城市生态质量放在首位,往往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紧度,没有充分使得久居在闹市居民的身心在最大程度上获得释放和享受。

3 我国未来生态理念城市居住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3.1 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对居住区的设计风格和建筑风格发展方向来看,未来我国的居住区风格将变得更加地人性化和合理化。由于人们对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通过市场经济下的选择,现如今,盛行的“万国风格”将从单纯地“盲目从洋”回归正常,更多的居住区将选择适合于自身气质的建筑风格,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

同时,富于个性化的居住环境也能给居民带来亲切感和自豪感,给生活带来无限的趣味。在这一个性化的形成中,建筑物、设施小品和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就要求居住区内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有可识别的特征,不能千篇一律。

3.2 向高密度发展下的立体景观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和房產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能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就要求人们要不断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程度,使得城市居住区不断向高密度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也应顺应“高密度”的发展趋势,不断向立体景观的方向发展。

立体生态市居住区立体景观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指利用地面之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栽植于人工环境之上,使得绿色植物能够覆盖地面之上的各类建筑物,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使得屋顶、围栏、壁面等都实现生态绿化。

立体景观设计因其设计占地面积少,能充分利用空间,能在整体上达到增强生态化的立体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软化建筑物的轮廓,从而创造出更加舒适而亲切的景观环境。

4 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无疑将成为21世纪人类首选的理想发展模式。人类居住环境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部分,而居住区内景观设计又是人类居住环境中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只有发展生态理念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城市基础建设水平。

上一篇:中秋节趣事的小学作文500字下一篇: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团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