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2024-10-19

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通用9篇)

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篇1

一.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二.用地情况:

居住小区位于皖南某城市老城区边缘,用地西、北临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33m控制宽度),东侧有一条60米宽的河道,河道两侧有50米(15米红线控制宽度)。总用地面积约6公顷(道路中线计算且不包括沿河绿化带)。整块用地东宽西窄,呈不规则形状。用地内地势较为平缓。具体尺寸及周边环境详见附图的地形图。

三.性质:

将建成具有一定特色和品味的、配套齐全的生态型居住小区。

四.主要项目组成:

1.商业建筑(低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万平方米,层数不超过四层。

2.200床三星级酒店: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不超过6层。

3.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每年级一个班,共大、中、小三个年级,约120名儿童,不

超过三层,要求有一定的室外活动空间和较好的安全性。

4.住宅户型:120平米/户,住宅层数不大于四层。要求底层设有小于2.2米高层的储

藏空间。

5.居住小区的其他配套设施和停车场(库)等根据需要设置。

五.指标要求:

1.容积率不大于1.6;绿地率不小于30%。

2.建筑面积不超过30%。

3.道路红线要求沿道路和基地边界,多层后退道路红线或用地红线不小于2.5米。

4.建筑密度系数1.1-1.6.六.图纸要求:

1.总平:1:1000。

2.鸟瞰。

3.4.七.设计要求:

1.充分考虑该地块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正确确定出入口位置,合理组织人流、车流。

2.基地内所有建设内容应有机结合,在交通流线、空间景观、环境设计等各方面相互衔接,使地块最终形成高品质的生态型住区。

3.总平面布置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八.其他说明:

1.时间:6小时。

2.其他资料不得带入考场。

3.图纸规格为A1,表现方法不限。

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篇2

1 工程概况

该住宅小区位于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面, 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坡度不大于2°。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0 710 m2, 总建筑面积50 671.5 m2, 容积率为1.65, 总建筑占地面积4 956 m2, 绿化率为31%, 道路占总用地面积的13%。小区主入口在东侧, 入口广场处设计有跌水及模纹花坛, 水景面积约27 m2;内有水景两处, 水域面积788.56 m2。设计该小区雨水主要用于绿地浇灌、道路冲洗和水景补充。

2 雨水利用方案

2.1 雨水利用基础资料分析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 733.5 mm。受季风气候影响, 雨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 雨季降雨量集中, 占全年的70%;而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丰枯年降水量相差悬殊, 加上蓄水工程严重不足, 拦蓄能力有限, 容易出现干旱, 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现象。

2.2 水量平衡分析

2.2.1 雨水量计算

按可收集雨水量计算公式[1]:Q=ΨαβA (H×10-3) , 年降雨量按1 733.5 mm计, 可得出建筑屋顶雨水量4 610.4 m3;路面雨量3 713.9 m3;绿地雨量1 660.5 m3, 则雨水总量9 984.8 m3。

2.2.2 用水量估算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 最高日浇洒绿地用水定额选为2.0 L/ (m2·d) , 最高日喷洒道路用水定额选为1.0 L/ (m2·d) , 年均蒸发量按1 477.9 mm, 则绿化用水年浇洒量为2 132.5 m3;道路年浇洒量为156.8 m3;年蒸发量100.4 m3。计算结果表明, 该小区可利用收集的雨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小区耗水需求。

2.3 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从经济的原则出发, 根据可收集雨水与需回用雨水的情况分析, 采用调蓄减排与回收利用相结合的雨水系统设计方案。该小区北高南低, 对雨水的收集极为有利。虽然小区内设有雨水储存池, 但容积较小, 因而小区内的景观湖就作为雨水的主要受纳体和中转库之用, 储存大部分的降雨和收集的雨水。具体方法见图1。图1中虚线文本框表示该处具有雨水下渗功能, 主要的收集雨水流程用箭线连接表示。

3 主要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3.1 雨水收集系统

3.1.1 初期弃流装置

由于丽水市区月季降雨分布不均衡, 本实验小区选用雨水弃流池设计。根据小区住宅规划情况设计, 在每栋建筑四面各增设D100 mm的雨落管, 然后将相应楼房的雨水管合并到一条雨水干管, 交汇处设置弃流池。根据收集屋面的面积, 确定弃流装置和储存池的容积。弃流池顶部进行绿化, 美化景观。这种做法减少了弃流雨水池的数量, 减少土建工程量, 节约了初期投资成本。

3.1.2 雨水储存池

经初期弃流后雨水直接进入雨水储存池。合理的容积规模是关系到整个系统集流效率和投资效益的核心设施, 该小区内景观湖也可以起到储水的作用, 因而储存池容积可以相对较小, 这样可以减少投资和管理维护的工作量, 是相对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采用地下封闭式雨水储存池, 顶面覆盖适当厚度的土层种植植物。既能作为集雨设施, 又不妨碍景观功能的实现。地下雨水储存池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1.3 收集和输送管道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的雨水配管系统应注意下列问题:1) 雨水集水管独立设置配管, 并采用PVC雨水管道以减少污染;2) 屋面雨水斗外设网罩用来筛除较大的污染物;3) 地面横向集水管的转弯处, 设置清除口方便清洁维修。

3.2 排渗系统

3.2.1 植草浅沟

出于经济预算, 在本项目中, 我们拟采用植草浅沟对雨水进行被动处理。通过对场地本身的设计减少人工干预的痕迹和降低每月的处理成本。综合考虑浅沟的水力计算方法[2]和净化功能, 在该小区内设计了两段植草浅沟, 浅沟坡度顺应小区总地形。浅沟表层种植苔草、青茅草及其他耐淹的禾本科草本植物, 滤沟以多种粒径的砾石为主要结构, 前段填充粗砾石, 后部为细砾石。在流动过程中通过碎石层的渗滤起到过滤雨水和降解污染物的作用, 最终收集的雨水经管道进入景观湖内。

3.2.2 道路铺装

小区中主要道路采用城市道路雨水生态技术, 透水沥青铺面, 通过地下填加碎石、煤矿渣等过滤层提高土壤的渗透性, 并在地下增设排水沟, 沟周围用多孔隙材料填充, 将道路表面形成的雨水径流汇集入沟内进行蓄渗, 以增大雨水就地入渗量, 削减雨水径流污染负荷, 超过储蓄容量的径流雨水从雨水溢流口外排。

3.3 景观水体设计

小区规划设计景观水体中的水用在绿化浇灌和道路喷洒上。初期雨水弃流以后, 雨水的主要水质指标COD仅有40 mg/L~100 mg/L[3], 根据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4], 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作人造水景用水。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3.3.1 堤岸设计

小区景观湖堤岸设计成有一定的边坡的生态堤岸。湖底采用防渗膜;水体设计成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两个部分, 常水位部分的底层即湖底做成弱透水基质, 减少水体下渗;高水位部分采用堆石堤岸设计, 大小不同的石块组成的堆石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水量大时雨水向四周土壤渗透;且堆石间空隙大, 适于植物生长, 微生物不易流失, 从而提高了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去除效率, 也能增强与泊岸交错带的生态效应, 有助于水质改善。

3.3.2 景观湖生态设计

景观湖的生态设计、强化湖水的自然净化系统是保持水质的有效措施。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含物质环境和种类及数量恰当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物群落结构复杂且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转功能。设计在湖内主要投放杂食性鱼类鲤鱼和鲫鱼, 兼顾观赏性;底栖水生动物主要投放螺丝为主。初期严格控制放养量, 后期维护通过定期打捞来防止其过量繁殖造成的内源污染。

4 技术经济分析

根据工程措施分析, 该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主要设备、构筑物及造价如表1所示。

雨水经处理后供小区绿化和道路冲洗, 小区绿地和道路冲洗年用水量为9 040.2 m3。若用水量全由自来水提供, 自来水按3.0元/m3计, 则可节约费用约27 120.6元/年。

5 结语

目前, 房地产业中生态小区建设中的节能、节水、亲水性等环保理念方兴未艾, 在小区内进行雨水利用不但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减轻城市市政雨水管道的负荷, 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的重要举措, 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且随着自来水价格的不断增长, 它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住宅小区雨水的回收与利用工程必将是今后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模式,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以丽水市某住宅小区为例, 通过对丽水市雨水利用的技术、经济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针对丽水市降雨特点的小区雨水利用的途径和相应措施, 为缓解丽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指导。

关键词:小区雨水资源化,雨水就地利用,景观水体生态化

参考文献

[1]曹秀芹, 车武.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分析[J].给水排水, 2002, 28 (1) :13-15.

[2]林川, 周莹, 房志勇.小区场地雨水露天排渗系统设计[J].中华建设, 2011 (3) :105-107.

[3]章才能, 陈友林.侨香村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J].山西建筑, 2006, 32 (12) :167-168.

城市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居住环境居住区规划问题环境设计

在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居住小区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其环境设计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原则

(一)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应以建筑为主体:在住宅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室外构筑的设计都应围绕主体建筑来考虑。当它们的尺度、比例、色彩、质感、形体、风格等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形成有机的统一状态时,住宅的室外环境设计才能达到环境的整体和谐。

(二)环境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衣室外环境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首先考虑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所有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的齐全的使用功能,环境的布局要考虑人的方便与安全。

(三)艺术设计是室外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现代住宅环境设计的日的除了背造一个舒适与方便的居住环境之外,必须在环境中体现美的旋律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绿化是优化室外空间的重要因素:住宅环境绿化是指在居住区用地上栽植树水、花草而形成绿地。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有两种:一种是构建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休闲环境的需要。另一种是创造自然环境,通过景观小品等手段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的设施。

(五)景观小品是居住区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在居住区室外环境中,绝不能忽视景观小品的设置,如雕塑、水景、灯具、桌椅、凳、阶梯扶手、花架等,它们既给居住生活带来了便利,又给室外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情趣。

(六)环境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生态保护工作生态保护的实施,一方面在遏止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工作巾,环境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来美化环境,而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居住区绿地种植正是扩展了自然资源的范围。

二、居住小区规划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许多居住小区的规划中,只是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住宅按日照间距排列,道路按出入需要设置,绿化按人均指标分布,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居住环境的室外交往空间等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

(一)要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在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住宅小区规划的通病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使得期间的绿化也流于单调,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府部门介入住宅建设的技术领域,以行政主导的方式推行某一居住区模式,不利于城市规划中百花齐放、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但主要还是规划设计者主观上没有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在规划设计中忽视了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同时建筑设计与规划脱节,建筑形式单一,对总体的环境效果相对来说考虑的比较少,对外部空间处理流于粗线条。

(二)要促进居住小区规划的多元化:在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居住社区类型多样化,需求与发展目标多样化,住宅建设成为一种商品与服务进入市场,显然以不变应万变的居住区模式是需要迫切改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衡居住小区规划政策的同时,充分考虑居住小区规划多元化的可能,促进居住区的个性化发展。

当然,没有哪种模式是可以固定应用到各处的。类似其他艺术,在城市规划和件建筑设计领域,勇于创新是百花齐放的前提。

三、居住空间环境设计

我国古代建造出的闻名于世的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穷,这种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的。

(一)为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强调园林环境与小区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使居民从室内到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二)居住小区道路必须主次分明,引导性强,便于车辆进出行驶和人们行走。道路不仅要在宽度上利于交通行径,还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多采用环行道或人车分流的形式。园路规划要在宽度和路面铺装上有别于小区道路,多采用线性自由流畅、迂回曲折的形式以分隔绿地空间,改变空间形状。通过园林植物配置,创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给人移步换景,别致多样的视觉感受。

(三)居住小区绿化应以乔灌木为主,辅以地被植物覆盖地面。种植方式上因地制宜,采取丛植、孤植或群植的种植方式,虚实相衬,贴近自然。植物配置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数量的搭配,尽量利用色叶、观花和观果植物,表现季相变化和层次感。如不同的建筑环境,配置不同的园林植物,选择一些姿态优美、枝干秀丽的树种,营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意境,使小区景观生动、活泼、优美、自然。在绿化规划中,种植的方式也要考虑到养护作业的方便与低成本,通过选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合理运用种植方式,创造人居和谐的环境景观。

(四)在小区配套设施中,采用体现自然、质朴的休闲坐椅,使人更贴近自然。在空间开合处,采用形式多样的铺地,以丰富环境基调。在局部地方设置健身器材,便于居民健身锻炼。全面考虑到居住小区所需的照明、灯光、绿地喷灌等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硬件功能,提供给居住者们便利、优质的服务。

(五)为充分利用空间,把居住环境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面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适合的位置。此规划布局与我国古代园林的设计手法相似,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居住小区环境规划常常是功能分区明确,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空间互不交叉,各类景观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是现代化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始终坚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本效应,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追求环境的多样性、舒适性,提倡居民参与意识,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人是居住区的主体,绿地环境也是由于人的活动才有了存在的必然,环境设计首要任务是满足居民物质生活需要,以人为核心是环境设计的根本。应从人的行为和需求人手。配置人工和自然要素,为人的使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居住小区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采用不同的美学手段和审美取向,结合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社区文化,形成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居住区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新民,试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环境创新[J]太原科技,2006,(12).

[2]钟春艳,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

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 篇4

关键词: 邻里单位 居住小区 居住模式

一、 居住小区模式的原型和背景

1. 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

18 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胀打破了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以及仓储区等职能区划,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同时城市人 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复杂城市问题。为了根治“城市病”,19世纪末以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应运而生。到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建协(CIAM)的推动和雅典 的倡导下,城市逐步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方向迈进。

雅典 强调城市明晰的结构组织,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将城市机械地分割为四项基本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强调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区布局,再以交通网彼此联系。雅典 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线划分成具有严整几何性的功能分区,形体环境秩序井然。同时城市结构以纵向的树形结构形成等级化的组织体系,即按照严格的递增等级来组织城市。

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1.近百家住宅组成一个邻里单元;

2. 几个邻里单元围合成一个邻里单位(以一个小学的服务面积控制规模),中间是邻里单位的中心;

3. 几个邻里单位围绕一个包括各项公共生活设施的城市次中心,中心的服务半径正好覆盖这些邻里单位城市中心被多个这样的城市基本组织单元,以及独立出来的工业用地、绿地等围绕,从而使城市结构表现为由大至小等级化梯度形成的中心体系(即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等)组织的城市空间,同时城市道路也根据各中心的等级相应呈等级化的梯度变化。二次大战以后以这种组织结构规划的城市及城区大量出现,尤其在新建城市,如以英国哈罗新城为代表的新城建设及巴西利亚的规划和建设中,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和功能空间划分的特征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

邻里单位模式产生于功能主义形体规划观为主流思潮的背景下,与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具有同构关系,邻里单位模式的确立为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提供了基础。作为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邻里单位体现了《雅典 》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原则,本身的组织结构也呈现等级化:邻里单位中的服务设施独立于居中的位置,并以其服务面积控制着邻里单位的居住人口规模;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邻里单位内部道路宽度、绿化面积、服务设施规模也从邻里单位向邻里单元呈等级化递减;对于建筑形体环境,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邻里单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护、恶劣的居住环境,并以新的居住模式对应汽车交通时代的客观条件,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忽略的。斯坦因的雷德朋街坊模式、苏联的居住小区模式是邻里单位模式的代表。

二、 中国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不论是1950年代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还是19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亦或19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本身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即以一个小学的服务人口限定居住空间的人口规模,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限定居住空间的用地规模,小区内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小区内呈等级化的组织结构等等。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三、 对居住小区模式的反思

1. 对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的置疑

不论是邻里单位模式,还是以之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都是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过分注重功能,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应该看到,在从邻里单位理念上发展起来的小区模式中,屈从于汽车交通的需要,以公共设施服务及其半径限定居住人口规模的方法把居住空间的主体―― 人置于从属的地位,忽视空间规模及范围与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人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环境。小区模式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把居住空间机械地分解为住宅、道路、服务设施、绿地等一系列子系统,道路宽度、绿地大小、服务设施规模,根据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的等级化的树形结构(与克。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形》中描述的结构类似),这种树形结构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泯灭了物质形态与社会网络、人文关系间的对应。小区模式所采用的先验结构,不论是“小区-组团-院?quot;的三级组织结构还是”小区-院落“的二级结构,它们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从本质上讲,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完善、再进而追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小区模式就明显地表现出先天不足,难怪在现有居住小区中,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邻里单位模式及以之为原型的小区模式,都是在住宅匮乏、需要大量建设的背景下形成并成熟的,以最短的时间、最简化的形式、最易掌握的操作方法塑造最优化的形式,是这一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小区模式简化了居住空间的组织要素,抽取了组织结构中最有效的表象成分,而忽略或舍弃了与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在大量住宅建设时这一作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1960 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取代邻里单位模式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在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方式需要质的飞跃时,借鉴社区理论从根本上改变居住空间规划的小区模式,使之从物质决定论向以人为本回归,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2.西方居住空间构建模式的发展

1960 年代以后,战后新建的大量城市新区其功能分区、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生活、就业、文化、娱乐、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出现,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所倡导的功能化等级性的城市组织结构遭到不断的怀疑和挑战,

人们重新品评传统的城市空间及其网络结构,开始反对城市功能分区、低密度分散等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并逐渐出现了尊重生活本身的要求,顺应人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讲求城市结构的多重性、功能的复合性,允许适当的高密度和功能混合等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代替。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成果的基础上,社区理论强调了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以小学的服务半径设定规模、以交通干道划分空间范围的方式被遵是从人的认知范围和规模所代替。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并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具体和深入。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各项职能空间不再被机械地割裂,尤其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劳动密集型生产被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所代替,也为城市生产、生活、居住的空间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居住空间内允许与其它城市职能混合布局。至此,居住空间的构建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国外大城市中出现了混合居住区、居住综合体、整体式小区等,在居住空间中融入多种城市职能,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同时将多种功能立体化地进行组织。

四、对我国居住小区建设的思考

1.居住小区规模

以往我国的居住空间的建设规模通常在10h平方米以上的居多,通过对入选《中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集萃》和《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试点丛书――规划设计篇》中的城市居住小区进行统计,在总计的44个小区中,用地规模的比例分别在表1中作出统计。表1对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的统计从中可以发现规模在10h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占到总数的81.81%。中国城市住宅区的用地规模通常是根据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路网结构划定的,城市路网的间距限定了住宅区的用地边界。现代城市路网间距一般为400m左右,由此形成城市住宅区用地单元规模一般为十几公顷。这种以交通干道划定范围是依据邻里单位模式的结果。人类一直是以天赋的能力认知世界,自古以来直至功能主义占统治地位之前,人类构筑环境也一直以自身的尺度为标准的,为了使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更能体现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人的生活的物化反映,依照社区理论将居住空间组织形式向邻里模式回归,依据人的尺度而不是汽车交通的需求、依据人控制环境的范围和认知能力作为限定居住空间规模的依据是必要的。

以人的尺度限定住宅区规模就必须了解人的认知能力。根据生理学家的研究,人的视力能力在超过130m~140m就无法分辨其他人的轮廓、衣服、年龄、性别等,因此在传统街区中通常将130m~140m作为街与街之间的距离;F.吉伯德指出文雅的城市空间范围不应大于137m,亚历山大也指出人的认知邻里范围直径不超过274m(即面积在50h平方米左右)。因此可以判定以人的尺度确立的理想的居住小区规模是应该小于5h平方米的。同济大学周俭等学者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研究提出我国居住小区规模应该是不超过150m的空间范围或4h平方米的用地规模,其结论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近。因此从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看,我国通常的居住小区规模是明显偏大的。由于同一个小区内居住人口过多,居民间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建立交往圈,并重组社会邻里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可能性随着异质性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减小居住小区的规模不仅可以增进居民的交往,加强居住空间的邻里感,也顺应了住宅商品化以后的市场机制制约下的开发模式,避免了住宅大规模开发中一次投入过大的压力,以及对市场判定不准而大量房屋空置等问题。同时小规模居住小区建设有利于将多种职能空间有机分散在居住空间附近,形成居住空间与其他多种职能空间混合布局。另外,减小住宅区规模也有利于避免同一阶层居民家庭的过度聚集,降低居住分异的程度。

2. 居住小区的组织结构设想

目前我国的居住小区规划强调各项设施的功能划分,在布局上各成体系,很难做到功能的复合交叉。通常公共活动设施在小区内居中布局,小区道路单纯担负小区的交通功能,商业设施设置于小区的入口以及小区外围沿街的裙房。居住小区机械的组织结构所造成的各种功能彼此的不交叉,与传统街区同一空间中多种功能并置所形成的浓郁的生活气氛相比差别是明显的。然而在缩小居住小区的规模后,在同一个城市干道划分出的地块中,可能包容几个小规模居住小区,并可能在地块中插入其他职能空间,有可能就此改善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具体方式是将居住小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从居住小区中分离抽取出来,置于几个小规模居住小区间的交界线形成的道路上,将这种道路建设成步行街或符合人的尺度的人车混流的小路,改变其单纯的交通功能,使复合交通、生产设施、商业设施等多重功能,在道路上形成交往、购物、休息、饮食、观赏、儿童游戏等活动,并有可能形成密集人流的聚集,并以此改善居住空间的生活气氛。同时利用各小区间规划中预留的弹性空间,允许某些功能以及功能所需空间的自发形成或调整,以引发规划无从设计的空间细节和自发形成的城市肌理,从而在改善住宅组织结构、重组各功能设施之间的关系的同时,逐步恢复传统街区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在这些小街中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需要的各种类型生活空间。

住宅商品化过程中,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通过”房价"的过滤作用在居住模式和居住区位上形成了明显的分化。由于不同阶层的居住分异,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彼此隔离,在激化社会阶层的对立、引起社会矛盾以及对儿童成长等方面所产生的社会学后果也令人担心。在减小居住小区规模后,通过在同一地块内并置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小区,有可能通过规划模式的变化为改善居住分异所造成的社会隔离作出尝试。同时由于服务设施都布置在各居住小区间的道路上,公共服务设施将从目前小区模式中对外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对外包容的外向型,因而有可能通过多个社会阶层共用某些服务设施,如小学、商店、酒吧、绿地等等,促使各社会阶层建立交往的机会,降低居住分异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3. 多种规划模式的引入

回顾我国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等具有示范性的居住区规划,其组织结构一直以小区模式为惟一模式。在住宅商品化、土地有偿使用政策逐步实施并日益完善后,由于地价的作用以及居住空间区位的差别,居住空间的建设模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比如在城市中心为平衡高地价形成的高层高密度模式,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者对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功能设施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多样的规划模式等。因此应该认识到小区模式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因地制宜(根据城市区位、环境条件和地价因素等)、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居住者)作出不同的规划,形成多样的组织结构是必要的。

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篇5

1.1 小区绿化阶段

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深受前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采取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的分级结构模式[1],居住区空间也随之划分为三个层次,居住区空间环境主要表现为居住区绿地空间(这里的绿地是广义的绿地概念,包括各种绿化和水体等要素)。小区模式的居住环境实际上被视作城市园林体系的一个类别——居住区园林,因而在具体设计手法上,很自然地多采用中国园林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分区组景、叠山理水、对景借景、小品点景等。居住区园林的空间要素包括各种植物、水体、山石、小品、铺地等;居住区园林设计则主要包括空间组织、场地划分、植种配置、园林小品设计等工作。与此相对应的居住区绿地也采用三级(或两级)布置方式: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1]。

总的来说,居住小区的环境要素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绿地、室外活动场地(游憩场地)和园林小品,这一阶段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可概括为“绿化+场地+小品”的小区绿化模式。这种模式下的环境设计集中表现为绿地的分级与组织以及环境要素的配置,强调绿化覆盖率。此时,绿化覆盖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

在这一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均由建筑师包办,环境设计工作是建筑设计完成以后的工作延伸和深化,并未从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分离出来,也未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

1.2 景观设计阶段

(1)国内园林设计思想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需要优美宜人、舒适休闲的绿色空间环境。环境意识的加强,导致人们择居价值观的改变,当前房地产开发策划理念也从“卖地段”走到了“卖环境”市场营销阶段。可以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的内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国内的园林设计思想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期,居住区园林成为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以岭南园林为例,适应南方湿热气候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些园林做法被引入到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如低层架空、屋顶花园、绿化引入室内等做法。环境意识的加强,使身居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人们更加向往大自然的绿色环境。

(2)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进入 景观设计学源于西方传统的风景园林学,其内涵丰富、研究范畴广阔:从社区到大地区域;从物质环境到人文艺术环境[2]。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国外景观设计思想逐步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1998年以后,景观设计学在国内的应用领域从最初较大尺度范围的景观规划逐步进入到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领域。以广州、深圳为例,国外景观设计事务所在两地承揽了大量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任务,给珠江三角洲地区住宅建设带来了新的风气,改变了城市居住区单调的面貌,提高了城市居住区乃至城市区域的景观环境质量。可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是珠江三角

洲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的外因。

这个时期,建筑设计工作与景观设计工作开始分离,大量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工作由专门的景观设计事务所独立完成。从群众投票选出的2001年广州最受欢迎20个明星楼盘(由《南方日报·南方楼市》举办)来看,入选的均是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营造上做足了功夫,大部分均聘请境外知名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

(3)国外景观设计思想与岭南园林设计思想的交融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起来的岭南现代园林得以融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自此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逐步走出了“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局限。这一时期的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绿化覆盖率固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整体的环境却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中西结合的手法普遍被采用,并逐渐成为环境设计的主流,构图的形式美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而得以应用。与小区绿化模式的环境观相比,景观设计的环境观考虑的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环境,还包括自然、生态、文化等。

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进入并与岭南园林设计思想的融合,已逐步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主导思想。由此而确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思想,由于其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演化进程中的转折点,使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逐步摆脱了单一的小区绿化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的演化

2.1 外延的扩大

(1)设计立意、主题的建立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织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例如,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

(2)设计范围的扩大 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闲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致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扩展了“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设计对象范围。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3)设计过程的深化 景观设计模式改变了从前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设计的总体构思。设计范围的扩大、设计过程的深化、设计内容的综合性,使得景观设计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由专门的景观设计师从事。

(4)设计手法的丰富 居住区景观组织并不拘于某种风格流派,而是根据具体的设计构思而定,但始终要追求怡人的视觉景观效果。景观设计拓展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将现代的几何构成手法和流畅的曲线形态糅合到环境设计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设计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化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空间,从而增添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

2.2 内涵的丰富

(1)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境小品等),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求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原则。要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多的需要建立在居住实态的调查研究之上。

(2)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 生态思想的融入,赋予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更为深刻的内涵,使居住区景观设计走出了狭义的视觉美学的概念范畴,使其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环境走向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层面。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学效益,贯彻“3R”原则。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结构的科学配置;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中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就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总体而言,视觉美学层次的景观环境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在生态技术的应用方面尚有待更进一步的加强。

(3)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因此,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要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味,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4)对艺术意境更高的追求 艺术之于人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物质层面的规划设计,只有升华至艺术才能使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城市之中,这也是居住区环境设计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提升至更高的艺术层面,并且呈多元化倾向。就居住区环境艺术的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体现在园林、小品设施、植物配置以及空间氛围等环境构成要素的景观效果上。就艺术风格而言,则不拘一格,或表达都市现代抽象艺术,或追寻乡土气息,均依据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总体构思而定。

(5)注重动态的景观效果[2] 在静态构图上,景观设计讲求图案的构成美和悦目的视觉感染力,但景观设计更为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例如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住区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如各种绿轴、蓝轴等。这种流动的空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感体验,对构筑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增强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

(6)强调可参与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动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居住区环境是人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场所,居者的参与使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空间。例如,广州一些居住区通过各种喷泉、流水、泳池等水环境,营造可观、可游、可戏的亲水空间,受到人们的喜爱。

(7)开放的、系统的设计观念 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居住区空间环境绿地设置的分级,不拘于各级绿地相应的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区环境为全体居民所共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力求居住区内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均好性”成为住宅景观设计的准则。打破小区分级配置绿地的界限,使整个居住区的绿化配置、景观组织通过流动空间形成网络型的绿地生态系统。

(8)主题化的设计思想 以某种主题为主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或营造独特的社区文化、艺术氛围,或表达对某种生活情调的追求,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社会多元化需求中特定群体的需求。设计的主题思想既可以从市场分析出发,又可从居住区区位环境的景观特质提炼出来。目前,环境设计的主题化倾向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加强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法之一。广州奥林匹克花园以体育为概念的环境策划、设计,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得到了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同,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成功,逐步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建设模式并形成品牌而向其他地区推广。走向景观生态模式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设计指导思想看,是确立了景观建筑学融合岭南园林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思想,摆脱了“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局限,从而使居住区环境设计从分级绿地组织和环境要素配置走向营造宽松舒适的休闲生活环境;从强调绿化覆盖率走向注重居住区环境的整体生态效益;从以功能性为主走向以全面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环境设计根源于人们全方位的生活感受(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展望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的未来发展,居住区环境将会越来越强调生态设计思想,因此,居住区环境设计模式可以称为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居住小区规划任务书 篇6

课程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

适用年级:2011级城市规划专业

时间:2013年11月

课程题目: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一.课程目标

1.进一步了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熟悉和掌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于居住区设计中;

2.熟悉和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基本掌握小区规划结构、住宅布置、道路网设计、绿地及公建的规划布置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3.进一步培养应用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城市住区规划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规划设计意图的表达能力,包括方案设计、表现、绘图、技术文件编写等能力。

5、掌握居住小区规划中有关的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

二.居住小区基地

地点: 要求学生在本市自由选地规模:15公顷左右

三.基本要求

1.分析用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关系,范围在60公顷以上,含所选用地。充分利用

地形和环境条件因素;

2.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开发强度适宜;

3.满足卫生要求,有良好的日照、通风等条件,日照间距不小于1.8;

4.住宅高低错落,高、中、低层比例适宜,以多层为主,高层小于30%;

5.根据当地特色及条件,选择住宅类型,布置小区建筑群,突出空间合理性与特色;

6.各项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应按人口规模配建小学、托幼、商服、活动中心等;并根据居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确定小区公共建筑项目规模;

7.确定小区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组织方式,满足停车要求,可适量考虑地下停车场;

8.注重环境景观,形成整体性、连续性的绿化系统,满足绿化指标绿地率35%;

9.局部地段进行室外环境及设施设计,包括室外活动场地、设施小品等。

10.根据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各项用地规模,计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四.成果内容

1.图纸: 尺寸 550mm×800mm,着色,手工制作,不允许贴图

(1)总平面图,比例1:1000

(2)主要方向沿街立面图,比例1:1000

(3)小区中心绿地平面图和断面图,比例1:500

(4)住宅单元平面选型图1:200

(5)群体鸟瞰图1张

(6)分析图(比例自定)必选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功能结构分析图、绿化系统分析图、交通系统分析图

自选分析图:空间景观分析图、公共设施分析图、概念生成图等

2.设计说明、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表。

五.参考资料

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

2.[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

3.[当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精选(1、2集)] 韩秀琦

4.[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南及实例评析] 武勇

5.[居住区规划设计] 朱家瑾

6.[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胡纹

7.[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

8.[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

9.[居住区设计规范(2002版)]

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篇7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的经脉衔接城市的各个角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城市道路施工和设计技术不断提高, 城市道路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交通对于居住小区的引致作用, 交通畅通区域对居住小区具有吸引作用。同时, 小区的建设增加了该区域的交通需求, 引致出各个与城市交通主干道衔接交叉口。目前, 全国绝大多数居住小区与城市主干道衔接的交叉口都是城市的堵点, 人车混行、杂乱五章是这种交叉口的写照。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交通规则的问题, 也有交叉口衔接处设计问题。后者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二、交叉口出现的问题

一是交叉口设计缺少发展思维。由于交通对居住社区的引致作用, 大量居住小区进入交通便捷区域。社区的入住必然对增加了对区域配套的需求, 包括商业配套、教育配套以及休闲娱乐配套等。这些配套实施同时又会吸引大量的交通量, 从而对该区域的交叉口需求产生叠加效应。当前绝大多数城市主干道与居住小区的衔接交叉口的设计都是根据小区对交通的需求量, 而没有考虑交通需求量的叠加。施工建设完成后, 随着配套完善, 拥堵已成定局。只能根据交叉口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补, 又会形成建设性拥堵。同时,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 这种修补也无济于事。于是形成。拥堵—整治—再拥堵—再整治。的恶性循环, 直至进入彻底没有修补的余地。

二是交叉口设计理念错位, 缺少人文关怀。城市主干道与居住小区之间的交叉口主要是解决居民的出行问题。当前的交叉口实际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交叉口设计较窄,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交通拥挤不堪, 行人与交通混杂一起;另一种是车行通道较宽, 挤占大量人行通道, 行人通行不变, 挤占车行通道形成混杂。在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的潮流下, 车行通道挤占人行通道, 使人行通道舒适度和便捷性大大降低, 完全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绿色交通的理念。

三、交叉口设计

何谓环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 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 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 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 俗称转盘。其设计方法如下:

1) 间距

居住区道路环形交叉口间距以不小于250m~350m为宜 (间距指的是道路里程长度, 不是直线距离) 。环形交叉口距离太短不利车辆便捷行驶, 增加会车冲突点, 且浪费用地。

2) 相交道路等级

形成环形交叉口的相交道路应为主干道与主干道 (居住区道路, 宽度小于20m) , 或主干道与次干道 (小区道路, 宽度6~9m;次干道与次干道及其以下等级的道路相交, 一般不设环形交叉;可用十字交叉或T型交叉;次干道等级以下的道路 (组团路或入户道路) 不宜直截接入环形交叉。

3) 相交道路条数、交角

环形交叉口相交道路以四条为宜, 尽量少于六条, 且相邻道路交角应基本相等。会所门口直接连接交叉口时, 视为一条主干道情况看待。当六条或六条以上的道路交于一点, 会导致交通压力过于集中, 环岛半径和交叉口占地大为增加, 车辆绕行距离增大, 出口难以辨认, 行人穿越难度成倍增大, 交通事故机率大大上升。相邻道路交角过小 (60度以下) , 容易诱使左转车辆为省时间不在环道上绕行而直截转左, 极易发生意外。因交角过小而形成锐角的地块, 其利用价值也大为降低, 行车视距也更容易受绿化植物影响。

4) 环形交叉平面指标:相交道路平曲线半径、环岛半径、环道宽度环形交叉口处, 相交道路的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00m;环岛半径: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 半径不小于12m;主干道与次干道相交, 半径不小于10m.;环道车道数:2车道或3车道;环道宽度:2车道8m~9m, 3车道10m~12m.。环道外轮廓线不宜采用反向曲线, 因为向外凸出的面积实际行车时无法利用, 造成用地浪费。车辆容易变线行使, 影响其交通功能。

5) 路口及环道纵坡与排水

交叉环道以外30m范围内的主干道缓坡段纵坡不宜大于3%, 次干道缓坡段纵坡不宜大于4%, 环道纵坡不宜大于2%。

环道采用双向坡, 双面排水:沿环岛周围0.5m宽路面设1.5%的内坡, 将地面水排入环岛边的雨水口。

四路相交:至少有一条道路纵坡指向岛外3

五路相交:至少有二条道路纵坡指向岛外, 以利于排水。

6) 视距

环形交叉口范围内必须保证20m以上的视距, 并使得各路口能够通视, 视距范围内植物及其他建筑物的高度不宜超过0.8m米, 环岛上不宜设有碍视线的植物或设施。

7) 停车让行与行人过街

交叉口范围内, 纵坡 (下坡) 较大、视线不良的进口道, 应在环道外约

20m处设置减速设施;行人和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 应做好停车让行和人行过街标志 (标线) ;

行人过街:宜在路口通视情况良好的位置设置醒目的斑马线, 并使过街距离尽可能短。

8) 无干扰范围 (停车及临时停车、门禁、建筑物入口)

环形交叉口范围内不宜设置停车及临时停车场地;门禁系统的设置, 考虑到车辆减速及排队现象的存在, 其近端距环道外缘距离应不小于20m, 条件宽松时, 以不小于30m为宜;环形交叉处周围的建筑物入口应设置足够的驶出过渡段, 不得侵占环道面积, 入口应有足够的宽度及内部停车位, 以保证入口外不存在车辆排队现象;入口内部的停车场不得占用环道面积。

9) 环形交叉口施工图设计

平面板块划分尽量符合规范, 竖向设计做到过渡顺适、排水顺畅。混凝土板分块不宜过小或过大, 尽量避免锐角, 边长取3~5米, 长宽比取1:1.1-1:1.3, 面积不大于30m2。

环形交叉口的优点有: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 没有停滞, 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 消灭了冲突点, 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 不需信号管制, 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 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改建困难;增加了车辆的绕行距离, 特别是左转弯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我们不仅要清楚环形交叉口的优点, 也要看到它带来的缺点, 在平时的设计工作中, 需加以权衡、多方比较, 择出最佳方案。

四、小结

浅议泉州居住小区植物生态设计 篇8

浅议泉州居住小区植物生态设计

摘要:通过对泉州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从设计原则、生态植物群落营造等方面对小区植物生态设计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品质.作 者:庄桂玲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园林管理局,福建泉州,36期 刊:林业勘察设计 Journal: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年,卷(期):,“”(1)分类号:X171.1关键词:居住小区 植物 生态设计

某旅游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篇9

一、概况

“”坐落于新五中302国道西侧,南河及嘎呀河两条河湾交汇处。小区占地约3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9万平方米(不含地下停车场),容积率约1.81,日照间距1.7,绿化率大于30%,建筑密度小于30%,居住户数 6000户。

二、理念

本着环保节能的原则,重视城市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立足城市新形象的塑造,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与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作为设计重点。将“城区·蓝湾国际”建设成为具有学校、医院、商城、老年公寓、幼儿园、金融、休闲、健身、娱乐等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环境优美、具有极大吸引力与品牌效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新型、高标准生态化小区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滨水”居住环境,成为蛟河市城区西部的新形象的一大亮点。

三、方案

以项目策划及产品定位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临街商业门面进行深化及完善,同时将住宅单体设计多次推敲,小区以一条中央景观轴为中心,形成内敛的形式。力求在总体空间布局、室内外环境、住宅类型、小区配套设施上有一定的超前性与创新性,推出具有精品意识的高尚生活区,诗意的栖居环境,体现健康向上的生活哲学。设计方案注重对现代高尚休闲、娱乐、居住理念的体

现。场所的建立,即有物质性的建筑,更有精神上的生活氛围。在设计中,把建筑、人类与环境景观紧密结合。从微观的建筑角度上升到一个更宏观、综合的视角看其整体性。把区内景观与周围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大面积的绿色景观引入每户中,着重突出滨水园林特色与公共性活动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彼此交融,并提供居住与休闲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使区内居者在尽情享受阳光、清凉林风、清新空气的同时,与现代生活、便捷资讯紧密联系在一起。

城区〃蓝湾国际工程项目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第二期工程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第三期工程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

(一)结构

小区分为两个功能区:商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沿景观道路和滨河路布置,主要目的是将主要道路人流引入,商业建筑设计的主旨是营造特有的商业氛围;居住功能区紧紧围绕中央景观轴形成丰富的居住形式。在经济效益上增加了沿街商铺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活力,也大大方便了居住区内部居民的生活和消费,并能受周边的经济带动共同发展。

(二)建筑设计及造型

住宅户型争取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客厅与餐厅都有大面积的采光窗;沿街商铺,结构布置上可灵活分隔,方便业主,立面材料主要为花岗岩与落地玻璃相结合,统一安排广告位,在营造商业氛围的同时不失高雅的品位。

建筑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与现代气息,既体现楼盘本身引领时代潮流的领袖风范,又充分反映了其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领先品质。同时,在阳台、窗、檐口等细部处理上也力图做到亲切生动,营造自然的居家风格。总体上给人以细腻、精致、优雅的感觉。使建筑形式清新典雅而又符合现代城市气氛,建筑造型表现出一种韵律,增强亲切感和生活氛围。建筑风格统一而又不千篇一律,使小区必将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景及强烈的可识别性。

(三)布局

人类居住活动的集约化是未来都市居住建筑的发展趋势。本方案以此为前提,将住宅、社区的生活服务设施适当地集中,在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现代生活多种高标准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密度,让绿化环境成为居住空间真正的主题。

1、住宅布局

以连接南北两侧地块景观大道为结构主轴,以南北景观带两侧各自形成四个主要住宅组团。组团本身即是扩大的院落,各组团中心的景观节点均与小区结构轴相联系,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龙纹”布局形态。整个小区结构脉络清晰,为后续管理的低成本化创造了条件。

2、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充分体现区位性与方便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结合整个居住小区建设的情况,以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为原则,以适应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趋势和市场需求。同时,所配置的内容也避免与周边地区的设施不必要的重复,兼顾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考虑现有地块使用的便利性,设

计市政景观路(主轴)和滨河路布置兼具内外服务功能的商业部分。在小区的中心布置容纳100名孩子的蓝湾幼儿园,20000平米的大型超市,在小区北侧设置会所(含游泳池),中心区域设置托老所、老年公寓及老年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健身房、美容、咖啡、茶座及金融、医疗、娱乐等服务功能,从而使小区公建的配置能最大程度地为全区服务。小区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住宅院落设垃圾收集点。其设置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及便捷的原则。

3、交通布局(1)商业部分交通

滨河道路及东西向市政景观道路设车行、步行道路(人车分离道路系统);消防通道结合绿化景观设置,形成环路。

(2)小区部分交通

整体性与景观性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在加强各组团相互贯连并便利内外交通的同时,创造合理的道路系统。道路设计与居住区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整体道路交通系统以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为框架,同时,宅间道路和步行道路有机结合,使二者自成体系。规划注意协调机动车、自行车、人行三种交通方式的关系。依据居民出行方向及外围城市道路妥善设置小区出入口。小区道路分三级:小区级主路(宽7米),小区级次路(宽4米),宅间路(3米),区内道路曲径通幽顺而不穿、通而不畅,能够杜绝穿越性交通。小区车行道

路格局为一站式。步行则主要通过小区内部的步行轴线进入各住宅院落,居民可就近通达居住地,保证居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在入口处规划设置残疾人坡道,实现小区无障碍设计。

小区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小区内主要车行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住宅院落内的车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小区景观

(3)停车

静态交通也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适应小汽车的日益增长及用户的方便,充分考虑停车场的安排。根据居住区停车库(场)设置标准测算,并结合设计要求,按每户0.3个停车位进行规划布置。主要方式是:结合小区道路的路边式停车或住宅架空停车入库。

4、绿化景观系统

系统性与生态性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设计,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将水体绿化、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和沿街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

利用小区内建筑布置的形式营造小区中心的主景观轴。主景观轴结合休闲广场,古亭及硬质铺地、绿化形成界面丰富而连贯的景观带,同时由主景观轴向小区各组团中心延伸,形成各组团中心的次景观核心。各组团轴之间形成或保留原有形态优美的大型乔木,绿楔与主轴的交汇处形成新的景观节点,进一步强化了主景观轴。组团内部各院落绿化以朴实、自然为原则,种植多样的地方树种,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常绿、落叶、色叶、香花的搭配,形成生态植物群落,既满足生物学特性,又注重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的组合与协调,以植物的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形成各组团院落的绿色景观特色。

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造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小区户外环境变成充满诗情画意、最易居住的仙境。

(四)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不仅要齐全,而且要做到安全、高效、可靠,建设现代化高效能的通信设施和协调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高效能的上下水、清洁能源供应、消防等市政设施。

1、在热水方面一改传统的各户自行安装热水器,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造型美观,适应建筑风格,与建筑完美结合,集中供水分户计量,达成集成化、模块化设计,达到节能、安装、操作、使用方便的目的。

2、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也称为地温空调)作为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的能量来源。

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源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即可供热、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

高品位能源(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其能量来源是低温热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效率高,能够适应建筑物制冷和供热的环保、节能要求。

3、采用三网合一的信息通讯网络,即“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五)物业

根据物业管理需要确定组团规模和服务设施内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位置得当,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便于在保安、清洁、绿化、水电、家政等方面推选规范化服务,配备物业管家,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工作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四、优势

(一)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居住安全性

小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用地分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以及级团、院落、单元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进一步加强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二)留有改造余地增强小区的可持续性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动态体系进行规划设计。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规划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

(三)强调适度的人车分离,营构人性化的社区空间环境

既为步行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社区休闲环境,也为行车者提供便捷的交通、停车及入户线路。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宁的生活环境。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及舒适性,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强调绿地景观系统的均好性,使居民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

(五)节能低碳,发展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 在基础设施上,摒弃传统的电能、各自为营产品,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产品、设施,最大限度地营造绿色节能低碳小区。

上一篇:在班主任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期考动员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