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

2024-10-01

人类经济(共10篇)

人类经济 篇1

1 民族品牌的现状

民族品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民族品牌是当代经济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范畴。当代经济学把民族品牌以及把相应地经济价值问题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考虑范围之内, 也就表明了经济学对拥有民族品牌以及其经济价值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绝大部分关于品牌经济价值研究的理论预设就是人类社会的同质性。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品牌能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 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而并没有真正关心在多样性、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社会条件下, 如何拥有发展成长于不同民族文化氛围下民族品牌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待社会发展问题的时候, 通常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整体性, 强调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纳入思考的范围, 这样一来被思考成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发展模式往往会被当做其它社会发展的模式来对待。其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品牌将成为世界品牌, 具有普遍性, 而经济和文化非发达社会的民族品牌被视为“传统的”、缺乏经济价值、局限性的, 因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难以发挥民族性价值, 即其品牌的经济价值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极大的体现出来。并且在涉及到民族品牌时, 又往往总是重视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相关联的社会效益。这种局面的形成, 并不是由于民族品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真的已经丧失社会效益的可能, 其中深层次的究竟还是在于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品牌在文化上往往也取得了霸主地位, 因而也倾向于无视多民族共同体以及文化多样性存在的事实。在真正关注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在研究正以运用自身民族文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非发达社会发展的时候, 需要以跨越传统经济学的藩篱去探索潜藏在经济制度之下深层动因以及决定这些动因的系统的视野, 这些应该成为重新审视民族品牌与其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石。

2 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关系

品牌的概念是指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 包括商标、厂商名称额服务标志等。品牌是商品外在质量和内在品质的体现。民族品牌属于品牌概念中的一种。何谓民族品牌, 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民族品牌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其中, 具体是指创建并发展于民族和文化环境氛围中的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

民族文化, 具体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 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主品牌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各个民族品牌创立之初, 都是基于民族文化的基石与发展之上。不难发现在所有民族品牌的核心中, 民族文化是品牌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共同作用产生民族品牌。民族经济, 简单的说就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方面主要是指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经济。广义上主要是指一国家或地区为单位的民族经济。民族企业与其品牌是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 民族品牌表现整个民族的核心竞争能力, 是民族经济的精华。同时, 民族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为民族品牌提供竞争与展现的平台, 为创造世界品牌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其表现有两个方面:首先, 民族经济的蓬勃发展,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促进民族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需求;同时也促使民族品牌与国外品牌的竞争, 加强民族品牌的竞争力。其次, 民族经济实力的加强, 增强本土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信心, 同时也增强对整个民族产业的信心。

总结对民族品牌、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分析, 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品牌体现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程度, 而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壮大则不断推动民族品牌往前发展。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3 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1)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看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 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发展。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体现。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将企业精神、营销理念、生产理念、品牌文化、品牌传播、产品外观设计、商标、顾客服务、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等一并纳入了品牌价值研究的范畴。如何从劳动价值角度审视品牌的经济价值问题, 如何创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品牌经济价值理论, 九十年代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的崛起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更大的挑战。

(2) 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民族品牌的本质就是, 在民族发展过程中, 民族企业创建并发展于民族和文化环境氛围中, 并创造出民族品牌。民族品牌的概念, 使我们最终会面对隐藏于这个概念内涵中的什么是品牌的经济价值的问题。经济价值理论的多样化, 使得品牌的经济价值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更应关注的是民族文化问题, 经济价值增长是其出发点。从人类社会并不同质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价值就必须看到经济价值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民族品牌的角度看, 要使其价值增长, 民族文化就必须成为资本, 而要使民族文化转化为资本, 就必须要有物质文化、精神文以及制度文化的保证。可以明确的是, 所有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都是与特定时空的文化相关的。理论问题最终都应归结在实践上来。对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的充分认识和拓展的尝试, 其目的就是为使人们在进行各种经济交往的同时, 也能看到这种交往之下的文化交往的存在。经济交往的直接表现之一是商品的流通, 从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角度看, 商品的价值的大小与商品中包含的品牌价值的大小具有重要的关系, , 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既然也就是文化的交流, 那么首先遇到的就并不是抽象的品牌价值大小的问题, 而是能否首先承认并接受对方文化的问题, 进而才是对对方的文化系统中包含的民族品牌的承认和接受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 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利用的各种民族文化资本化运用的行为的意义, 通过各种具体的积极的经济参与行为, 使自身文化在这种叫交往中逐步为主流社会所接受。而且也只有在跻身于主流社会的条件下, 经济和文化非发达社会中的那些民族品牌才能为社会中的人们带来现实的利益, 才能获得具体现实的生存空间。而另一方面, 如果考虑到现存的分布于不同的地理条件、生存条件和历史背景中的各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相当的合理性的话, 各种地方性民族品牌如果在强势文化当中根本无法找到价值实现的机会, 那么, 这些民族品牌的快速丢失也就是难免的, 直接的危害是拥有这些民族品牌的民族因民族品牌贬值而更加难于实现发展的目的。从更大的范围以及较为长远的情况看, 这些民族品牌既然也是人类民族品牌的一部分, 那么, 这些民族品牌的丢失也就是整个人类的严重损失。

中国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匮乏。这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缺少民族文化或者民族品牌, 而在于对民族文化与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紧密度研究少以及对民族品牌的开发与研究程度太浅。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的情况来看, 重视民族品牌, 使得民族品牌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本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摘要:民族品牌对现代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重视民族品牌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 得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是存在于特定文化条件下, 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研究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必须在重视民族品牌的重要性的同时, 更加关注民族品牌得以实现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经济人类学,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施琳.经济人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2]马翀炜.民族文化资本化论纲[J].云南大学学报, 2004.

[3]马翀炜, 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施惟达.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J].思想战线, 2004.

人类经济 篇2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一、书名:江村经济

二、著者:费孝通

三、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四、页数:220

五、内容大意: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调查区域

调查区域的界定、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村庄、村里的人、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理由

第三章 家

家、扩大的家庭、“香火”延续、人口控制、父母和子女、教育、婚姻、家中的儿媳妇、表亲婚姻与“小媳妇”

第四章 财产与继承

所有权、家产、财产的传递、继承对婚姻和继嗣的影响、赡养的义务、新的继承法

第五章 亲属关系的扩展

父系亲属的扩展、母系亲属的扩展、名义上的收养、村庄的亲属关系基础

第六章 户与村

户、邻里、宗教和娱乐团体、村政府、保甲--强加的行政体制

第七章 生活

文化对于消费的控制、运输、衣着、营养、娱乐、礼仪开支、正常生活的最低开支

第八章 职业分化

农业--基本职业、专门职业、渔业

第九章 劳作日程

计时系统、三种历法、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间表

第十章 农业

农田安排、种稻、科学与巫术、劳动组织

第十一章 土地的占有

湖泊、河流及道路、农田的所有权、雇农及小土地出租、不在地主制、完全所有制、继承与农业

第十二章 蚕丝业

变迁过程图解、促进工业变迁的条件、变革的力量及其意图、当地对变革的支持、养蚕的改革计划、合作工厂、政府的支持、改革的困难、对亲属关系的影响、第十三章 养羊与贩卖

第十四章 贸易

交换方式、内外购销、小贩、零售商、航船、消费者的购买代理人、航船、生产

者的销售代理人、其他收集方式、贸易区域和集镇、销售与生产

第十五章 资金

积蓄与亏空、互助会、航船、信贷代理人、高利贷、信贷合作社

易 第十六章 中国的土地问题

书末还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

六、读后心得:

《江村经济》的作者是费孝通先生,这本书是他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对开弦弓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之后而写成的。读完这本书,我不仅获益良多,而且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的江南农村社会生活的鲜活画面,让我感同身受,如临其境,文章里虽然没有运用到什么太过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太多由作者心里产生的主观的评论,只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流露出作者客观的严谨科学态度,以及对社会对国家对农村人民生活的强烈的人文关怀,这不得不让我们读者产生非常深厚的敬佩之情。现在,就让我们从两方面来评论这本书:一方面,是从文章的内容来说,另一方面,是从文章的方法论的来说。就文章的内容而言,《江村经济》这本书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主要通过对中国的一个江南小村庄的农民的实际生产还有其生产过程的调查,来对中国的农村结构和社会变化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进而探讨中国在那时候的条件下应该往哪方面变迁,往哪方面建设,往哪方面改善,才能使人民生活过得更富足。就文章的方法论而言,作者把江村看作为一个整体,然后研究江村的经济生活与其社会结构的关系。如,“对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变革,自然会引起其他诸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过程一旦开始,便顺理成章地继续下去,直到整个系统完全重新开始为止。”这就反映了系统论的观点。

人类经济 篇3

经济学局限于对货币经济功能的简单分析状况及其货币的形式规定的存在,把货币理论的视域限制在一个极其狭窄的空间,忽视了人们对货币本质的全面性认识。本文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了货币的社会性本质。

有关货币的理论分析可溯源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强调了货币为克服直接交换困难的目的性功能、和货币作为商品的物质性基础,而忽略了货币在最初形式上就具有的社会性规定。

一、马克思有关商品拜物教的分析

马克思以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揭示出,人们的劳动交换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交换。物的价值同物的实体分离,是在货币的符号形式上得到完全实现的。但也正是在这种形式上,货币展现出了它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以现代社会为基点,提供了一个关于经济过程的文化层面的经典论述。揭示了被嵌入生产过程之中的系统的社会关系,是如何通过货币形式,而在生产者对商品的偶像化和移情意识中获得表现的。经济人类学以对货币作为沟通社会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制度性手段的描述,形成了对经济学货币理论的重要补充。

二、充当货币的媒介物具有社会性

克洛尔(Glower,R.W.)指出,许许多多商品都具有作为交换媒介所要求的物理特征(如可携带性、不损性、同质性、可分割性和可识别性等等),但选择通用的媒介物基本上是一个社会性的决策。“在被选作充当‘货币’时,商品本身的专门特征几乎没有什么经济重要性,起作用的是由习惯和法律所组成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促进个人可有效地进行贸易,如果这些人遵循一定规则的话”。波朗尼从人类学的经验资料中看到,货币的原初形式,是先于其任何功能而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对象物。

历史上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开孔平石,新几内亚的木制胸甲,新不列颠岛的犬牙,以海贝为基质的罗塞尔岛的达普币和达荷美的安产贝,以及斐岛的鲸牙等等货币的这些原始初期形式都是具有社会性。

三、货币是社会的各种关系和各种要素的联结

拉德克里夫一布朗认为,货币的原始初期形式是具有最高社会价值的物,带有构筑更大社会关系和社会整体的能力。通过实地观察与研究,马凌诺夫斯基指出,“库拉从其影响的地域范围及组成事物的多样性来说,是一种极为庞大与复杂的制度。它将数目可观的部落联结在一起,并从事着大量互相关联、彼此作用的复杂社会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粟本慎一郎在其《经济人类学》中指出,鲸牙在斐济岛“遵从礼俗而认真地呈献,作为酋长间的交易,鲸牙安排战事、刺杀、贵族联姻,鲸牙缔结或解除政治联盟,鲸牙拯救濒临灭亡的村庄和王国,鲸牙祈诉神和恩典。从它能创造社会,予生予死的角度看,鲸牙与神旗鼓相当……。”于是就有航海家霍卡特得出的鲸牙的交换价值:几两重的神性等于成磅的粗货。同样我们从人类学的经验资料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原始初期形式,是先于其任何功能而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对象物。

从上述实例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不能仅仅从货币作为商品的这一项物质基础来考察货币的本质和存在形式的重要意义,货币之所以具有社会性的力量,乃是社会的各种关系和各种要素的联结。

四、货币的贮藏功能是人类社会的“权力赋予”

粟本慎一郎在其《经济人类学》中总结到:人类学的诸多资料都表明,“被‘无文化’民族用作货币的物体中很少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是给展示它们的人带来声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同样明确地表示:“商品的价值形态与商品的对立,只是为了马上又消失。”因此在“W—G—W”过程中,与货币不断换位的商品相继退出流通,而货币同一个又一个商品的位置变换使其始终驻留在过程之中。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黄金和银的本质就可能是其绝对毫无价值,因为关键是,你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当中。从经济人类学的分析看,事实上,以合理用途和真正的人类需要来衡量,现代经济中的黄金、银和古代经济中的贝壳、狗牙或羽毛束在实质上毫无区别,南太平洋雅普岛的那些“即使在海下也继续象征着价值的巨大石盘与欧洲诺克斯堡地下的黄金也并无不同。”

经济人类学在进一步解释了黄金和银的“无用性”或“无价值性”之后,那么就能清楚地看到,当人类把货币的贮藏手段功能定位在黄金和银上时,贮藏的实质并非金银的“实物性”或其自身的“物质有用性”,而是人类社会赋予它的一种“权力关系”的价值。本质上,现代社会中的贮金与古代社会中的贮贝,甚至与现代社会中更为常见的对纸币这种被社会学家克纳普和人类学家韦伯称之为“官许凭证”的保有,实在是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仅仅反映了“权力赋予”的社会情境的变化。

五、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要全面地把握货币的本质,除了亚里斯多德所揭示的与货币作为商品这一物质基础相连的线索外,还有货币作为社会整合的制度性存在而与社会性的规定和传承紧密相联的另一条线索。货币媒介物形式的多样化存在,其重要意义在于使我们看到,货币直接担负着与社会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表层的整合使命。

[1]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文化出版社,1996.

低碳经济——人类的自我救赎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应对,世界一体

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革命、工业文明革命、服务业革命, 以及信息革命浪潮和即将迎来的休闲经济浪潮, 这一次次地跨时代意义的文明进步, 推动着世界经济迅猛前进。可今天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消费, 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已“瘦骨嶙峋”、“血脉枯竭”, 完全难以承载日益多的人口负担, 人们对未来生存也陷入了悲观和无助。终于, 世界悄悄地又迫不及待地兴起了以低碳文明为主的经济浪潮。应该说这是人类面对上述现状的痛苦的自我救赎。

1 经济的定义

“经济”一词有很多解释, 中国的直译是“经世济民”。然而, 一个最为生动的定义是: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 取得最大的效果, 就是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 即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 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

经济又是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是指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在社会内进行选择, 以及这些选择决定社会稀缺性资源的使用。而今天, 那些稀缺资源经历了“文明人类”数千年的攫取, 已经越发稀缺了。于是, 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2 低碳经济概念与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无疑是有史以来, 各样式经济 (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 中最符合上述经济定义的类型。低碳, 是历史的选择, 是人类面临的环境恶化、气候变化、能源短缺, 使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自省的结果。

众所周知, 过去各国的工业化实际都是典型的高碳经济, 既高能耗高排放。低碳意味着节能,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全新经济。20世纪末, 由于高碳排放, 英国最先提出了节能减排应对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 没有获得世界多数国家关注。因为美国和中国虽是能源消耗大国, 但也是有一定的能源储备的国家, 仅是高碳模式的一般受害者, 或者说既是受害者又是受益者, 对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而中东、俄罗斯和澳洲的能源大国, 是高碳模式的最大收益者。当然他们没有积极性;只有英国和欧盟由于能源短缺, 能源储备少, 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所以才积极提出上述应对倡议。后来英国把节能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捆绑上经济, 提出了低碳经济, 这才受到了所有国家的响应。如此低碳经济的概念破壳而出。

对于我国,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发展新兴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

如今, 世界各国都接受了能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的低碳经济, 纷纷定出减少碳排放的日程表, 低碳已势不可挡。

3 低碳经济的应对

低碳经济的建立或者说低碳革命的完成, 是一项极其艰巨持久的任务。对世界是这样, 对中国更是如此。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还在工业化进程中。或者说, 高能耗还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获得利润的法宝。现在仅就我国而言, 探讨如何应对低碳转型。

3.1 低碳经济的官方责任

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刚刚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经济大国, 它数以万计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 还在以烧煤、烧石油、烧天然气维持运转, 享誉着世界工厂的美名。当然摈弃高碳, 改行低碳取向是十分困难的。它将必然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趋缓, 连续的两位数增长将不再容易维持;企业效益自然减低;国民消费也将大受影响。因此, 引入低碳, 中国权力机关及政府必须下大决心, 使大力气,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让我国既能逐渐走向低碳社会, 有确保使国民经济平稳迈进, 不能大起大落, 并切实保证民生不受太大影响。现在, 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和促进, 另外就是国家将会对新能源发电进行回购, 这对于业界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国家、政府已经勇敢地开始承担自己的责任, 可以预见, 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必将稳步前行。

3.2 企业积极自律

不容质疑低碳革命企业是主力, 然而, 企业节能减排并非易事。不少企业从内部到外部都遇到不小的阻力。那么, 企业应该如何自律呢?第一面对节能减排相对巨大的投入, 必须有长远的眼光, 一方面要认识世界碳素 (煤、石油、天然气) 能源只够几十年到一百年左右使用, 节能减排是自我救赎。另一方面, 企业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认识到, 今天企业改造的投入将在不远的将来获得持久的收益。第二企业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节能减排、实现低碳, 是企业维护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人类生存环境不容推却的责任。第三则是, 有条件、有魄力的企业, 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参与太阳能、风能和氢能以及生物质能的开发。做新能源产业的领头羊, 做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转变的先驱。

3.3 培养公民低碳自觉

低碳经济或者说是绿色经济, 投射到普通平民百姓身上, 自然就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也称为绿色生活。其重要含义不亚于低碳经济的整体意义, 当然这一切也是为了节约煤炭石油等碳素能源的消耗。由于新的能源研制与应用尚需不少时日, 那么, 和企业节能减排一样都是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 免得碳素能源枯竭了, 而替代的阳光能源尚未开发出来或者开发了还没投入商业产品序列。

从中国能源结构看, 低碳意味节能,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生活, 也自然是以低污染为特征的生活。低碳,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应该成为一种态度, 一种信仰, 我们应该自觉自愿地去实践低碳生活。节电、节油、节气、节水, 垃圾分类、节约食品、节约日常用品、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 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 聚沙成塔集成腋裘吗。公民的努力虽然作用微小, 但意义重大。低碳社会必须是你、我、他、她一起努力才能实现。人们栽种树木, 人们收集雨水减少地下水消耗, 人们坚持爬楼梯, 人们自带环保购物袋, 人们骑自行车、电动车, 人们少开私家车, 人们选择购买运距近的商品 (减少运输中能源消耗) 等等。如此形形色色, 低碳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低碳渗透到了工作学习的所有层面。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但为了迎接阳光文明生活的到来, 减少贻害无穷的二氧化碳, 公民义不容辞的努力自是不可或却。

4 低碳经济全球一体

几千年来人类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等一次又一次经济革命, 一直都是以个别国家或地区率先成功, 而后逐渐为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所追随所效仿, 最后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成果成为普世共享的福趾。比如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 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 慢慢由采集食物到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 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 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有三个地区, 即西亚、东亚 (包括南亚) 、中南美洲。此后, 便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再如工业革命, 众所周知, 是英国率先兴起并完成的。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 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 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 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普遍认为, 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8世纪中叶, 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 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全英格兰, 再传到整个欧洲, 19世纪又传播到北美地区。

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篇5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结果的思想和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之间究竟是怎样统一起来的,是一个人们似乎明白而又没有得到确切阐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人的活动和活动结果的区分,指出人的意志只能支配自己的活动而不能支配活动的结果,活动的结果是受人们共同活动形成的合力支配的。合力一旦形成,便脱离每个活动参加者意志的支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情况也是这样。尽管如此,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却又离不开人的话动。只有在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中,才存在着生产关系追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变化。由此,说明了作为人类有目的活动的结果,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怎样成为自然历史过程的。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所谓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相适应的并有政治的和思想的社会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它是人类活动的经济的`社会的形式。所谓自然历史过程,就是不由人类目的和意志决定而由因果联系和规律决定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类活动的社会形式,包括经济的社会形式即经济关系在内,是人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就是说,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显而易见,这种社会形式的发展,包括前面说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内,当然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人类的活动无不受人的目的和意志的支配。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作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为什么会成为自然历史过程?怎样成为自然历史过程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人类的活动与人类活动的结果区别开来,弄清它们在与人的目的和意志的关系上的区别。

恩格斯指出:“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就是说,人类的一切行动,都一定有目的,并且有其方向被目的所规定的意志的调节。这里之所以要把意志和目的分开说,是因为意志和目的同人的行动联系的程度有区别,意志离行动比较近,是目的和行动之间的中介环节。人若要行动起来,既不能没有目的,也不能没有意志。显然,人类的活动或行动是完全由自己的目的和意志支配的。当然,人的目的不是凭空产生的和任意的,它要受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但是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直接支配人的行动,能直接支配人的行动的只有目的和与它相联系的意志。

不过,人的目的和意志所能完全支配的仅限于自己的行动或活动而已,当问题进入到活动的结果时,目的和意志的支配作用就不存在了。

这是因为,人类的个体从来就不是孤立地存在或者孤立地活动的。人类的每个个体不但天然地处在与其他一些个体(不是全部个体)的血缘关系中,而且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而不能生存。人们共同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合成的作用力,即合力。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由于自己的性别、年龄、体质、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和财产状况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活动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由于需要和环境的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意向也会各不相同。有统一意志的各种人群共同体(如家庭、氏族、民族、阶级、政党、军队等)的情况也是这样的。于是,目的不同的个人和人群共同体的活动产生的作用力的方向也就有的相同,有的相互交错,有的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在方向不一致的别人和别的人群共同体活动的作用下,每个人和每个人群共同体活动的作用力的方向会发生偏斜,很难保持自己的目的所要求于它的那种方向。于是,在人们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这样的情况:“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

浅谈经济发展与人类需求的升级 篇6

一、需求的农业经济

科技进步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人们使用自然界中现成的和简单加工的工具进行生产, 个人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一切行动都被严格限制。在农业经济形态中, 生产力需求表现为对土地为中心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者体力的依赖, 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主要体现为劳动者体力的消耗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浅层次的消耗。然而, 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所需求的也不过是生存和繁衍, 即使那时的富有者, 其生活也不能不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 人们终日所追求的也只是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

二、需求的工业经济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英国最先实现工业革命, 并迅速向世界各地扩展, 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式的小生产, 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生产的发展, 为了社会带来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 也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工作强度。在工业经济形态中, 生产力需求表现为对大规模器体系和自然资源的依赖, 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人类利用大规模机器体系大量消耗自然资源, 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意识形态、生态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个人的收入水平, 使得人们把自我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根本需求。

三、需求的服务经济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人类文化修养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形态由追求发展, 积累财富的工业经济社会逐渐过渡到向不断满足个人享受需求迅速扩张的服务经济社会。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 生产企业对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少。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 生产产品数量越来越多, 导致了大量的产品积压和经济波动。社会需求由产品需求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服务需求为主。

(一) 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2000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球水平总额的74%, 服务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7.1%, 一方面, 信息经济加速了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 催生了“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延伸, 服务在对象、种类和方式上也迅速细分化、专业化。与此同时, 服务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效益不断提高, 在产业链的分布中, 服务已处于高利润区, 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 一旦服务部门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大于50%, 就可以说社会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一切表明, 服务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二) 服务经济的模式与特征

服务经济的模式是相对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而言的新型经济产业形态。服务经济是在生产行为上强调服务质量, 消费行为则以服务为导向,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服务经济被认为是继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或称为新的延伸。服务与服务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服务既是有形也是无形的商品, 它依附于产品, 可以独立也可以赠送, 也许赚钱也许不赚钱。而服务经济一定要成为独立的服务部门或服务行业。服务经济一定是有定价的。它追求的是客户满意度, 是一种新型的盈利模式。服务经济是与信息经济相伴而生的, 更确切地说, 是信息经济催生了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实际上是新经济的一种。服务经济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

四、需求的体验经济

随着消费型态的改变, 经济的演进也在不断进行, “体验式经济将解决如何挖掘人的快乐问题, 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是社会经济形态和人的需求层次更高一层的升华。所谓体验, 就是人们响应某些刺激的个别事件。体验经济观点认为, 体验是一种新的价值源泉。体验是第四种经济提供物, 它从服务中分离出来。就象服务曾经从商品中分离出来那样。当某人要购买一种服务时, 他购买的是一组按照自己的要求实施的活动。但是, 当他购买一种体验时, 他是在花费一定时间享受某一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在过去“体验”一直是消遣娱乐的中心所在, 从戏剧、音乐会到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是如此。事实上, 体验是多方面的, 消遣娱乐只是一个方面。

而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 以商品为素材, 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 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 外型美观, 价格优势, 现在趋势则是从生活与情景出发, 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 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改变消费行为, 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体验经济成为商业竞争的新前沿。

(一) 体验经济的特征

体验经济产生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 但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特性相比, 它是一种更加完备的经济形态。

1. 体验经济以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出发点。在体验经济条件下, 我们的经济运行首先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个性要求。也就是说, 我们在提供体验的运行思路、程序和方法时, 也必须要保证给消费者更大地想象与愿望的空间。我们所主张的是消费者个性的张扬, 并竭尽全力保证消费者需求。

2. 体验经济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服务。定制化服务是指按消费者自身要求, 为其提供适合其需求的, 同时也是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定制化服务是一种高水平的劳动, 它需要“劳动者”有更高的素质, 更丰富的专业知识, 更积极的工作态度。

3. 体验经济遵循的原则是“以顾客为核心”。企业在体验经济运行中扮演着策划者的角色, 发挥着为顾客提供“舞台”的作用, 真正在舞台上表演的人是顾客。顾客去“体验”所需物的设计工作、定价工作, 并进行直接使用以品尝消费的感受。这说明, 顾客是体验经济的主体, 顾客对企业的经济运行工作参与度越高, 说明顾客对企业越信任, 企业品牌价值的实现程度就会越高。

4. 体验经济使企业的运行更加开放、更加健康。体验经济更加注重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互动, 这将促使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开放程度, 使我们在社会公众的关注、监督和参与之下开展各项经济活动。这为拥有优质品牌的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因此体验经济可以被称为一场互动的游戏。它的运行具有一种积极的功效, 它可以促使我们建立更加良性的运行机制, 改善运行程序, 满足更广阔市场的需求。

5. 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到了体验经济时代, 我们就必须按照体验经济的要求规范思想与行为, 这是企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 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趋势。

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已不满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 他们视产品的特点、功效、品牌形象为必需, 渴望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感性的满足, 希望得到能够激发感觉、触动心灵、创造思维的产品, 并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即体验,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顾客是理性的感性动物, 传统营销强调产品的特色和功效, 认为顾客是理智的购买决策者。

2. 顾客消费需求层次提高, 对休闲、情感等体验的需求比重加大。顾客对体验消费的需求正是人类需求层次升华的必然趋势。体验消费主要表现为顾客追求休闲, 娱乐的生活方式, 并注重产品及服务消费过程中的非功能利益, 如心理的愉悦、满足感。

3. 标准化的大众产品日渐失宠, 个性化、人性化产品需求上升。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 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越来越趋向相同。一家企业的产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不仅实体产品如此, 服务产品也呈现出同样趋势。

4. 顾客由被动接受产品转变为主动参与。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流行的广告和促销已经越来越不能打动消费者。顾客已经不甘心再做产品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开始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追求产品与自我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厂商的诱导, 发展到对产品外观要求个性化, 再发展到不再只满足于产品外观的个性化, 而是对产品功能提出个性化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企业产品生产的决定者。

(三) 体验式营销的兴起

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 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与欲望, 消费者的消费型态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体验式经济时代的到来, 对企业影响深远, 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企业的营销观念。

1. 关注顾客的体验。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人在遭遇、经历或是在一些处境生活过的结果。

2. 以体验为导向设计, 制作和销售产品。

3. 检验消费情景。营销人员不再孤立地去思考一个产品的质量、包装、功能等, 而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创造一种综合的效应以增加消费体验。不仅如此, 还要跟随社会文化消费向导, 思考消费所表达的内在价值观念。

4. 顾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一般来说, 顾客在消费时经常会进行理性的选择, 但也会有狂想、感情、欢乐的追求。

5. 体验要有一个“主题”。体验要先设定一个“主题”, 也可以说, 体验式营销应从一个主题出发并且所有服务都围绕这一主题, 或者至少应设有“主题道具”, 这些“体验”和“主题”并非随意出现, 而是体验式营销人员精心设计出来的。

6. 方法和工具有多种来源。体验是五花八门的, 体验式营销的方法和工具也是种类繁多, 并且这些和传统的营销又有很大差异。我们要善于寻找和开发适合自己的营销方法和工具, 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

五、需求的生态经济

(一) 返朴归真, 知足常乐

如何克服生态危机, 防止人性的异化。早在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就有所体现, 对人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主张以无为为宗旨。“返朴归真, 知足常乐”是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人生宗旨;只有“是道则进, 非道则退”整个社会风气才可以大大好转, 人们的思想素质也会大大提高。并从金钱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摆脱个人名利的精神枷锁, 恢复人类原有的素朴无欲的自然本质, 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体现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 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二) 生态文明世纪的到来

如何走出困境从而在21世纪有一个健康、顺畅、有序的发展?解铃还需系铃人, 人类必须先从自己做起, 转变价值观念, 确立新的文明观和新的道德伦理观。生态经济的提出正是由此而来的, 它要求改革要涉及到整个生产方式或生产方式的各个不同方面, 使之符合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要求。

1. 生态经济社会的内涵。

生态经济社会将从全新的视角考虑, 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 并且把人类的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 建立真正平等的、公正的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达到共容共存。

2. 生态经济社会的基本原则。

在思考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步入21世纪人类生态经济社会时, 人类一方面仍需提倡认识、利用和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又要强调保护、关爱和尊重自然。这两方面是完全应该并且能够有机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社会的基本内涵, 建立在四个道德原则基础之上:一是人类平等原则;二是人与自然平等原则;三是基层民主原则;四是非暴力原则。

(1) 人类平等原则:人类平等原则包括“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

(2) 人与自然平等原则:人与自然的平等, 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协同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把伦理关系扩大到自然, 赋予自然应有的道德地位。

(3) 基层民主原则:生态经济社会将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让公民直接参与决策以及公共事务的管理。

(4) 非暴力原则。一方面, 非暴力意味着中止个人暴力, 人们极端的暴力行为将受到反对;另一方面, 非暴力意味着中止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暴力和压迫。

论经济学、幸福感与人类福利 篇7

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 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生产性资源来生产现在或者将来的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1.1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动因, 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 有效的配置资源方式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需求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内容, 人类的需求具有多样性, 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需求, 因此, 从某种角度上讲, 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矛盾是整个人类福利问题的核心, 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

资源稀缺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它只是某一时空下对应于特定的人类需求的资源稀缺, 从哲学的层面上看, 资源稀缺所表明的是资源有限性问题, 而资源的有限性归根到底是人类建构资源能力的有限性。事实上, 人类建构资源的能力也包含了无限性的一面, 原因在于人类在建构资源方面的能力具有无限特征。从动态角度看, 人类对资源稀缺问题可通过发现自然和社会中已存在的力量作为替代资源来解决, 也可以通过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人工合成资源来解决。

1.2人性假设与有限理性

经济学研究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 “经济人”假设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 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伦理学说, 该学说也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学说认为, 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 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 是指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的善或恶而言, 而不是指行为本身。虽然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 不过, 现代社会面临许多问题, 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就业失业等问题, 产生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环境又是复杂的, 人类本质上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

有限理性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涵, 是幸福感的核心。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 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 人类采取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工具理性行动。行动者通过理性的计算选择手段与目标;第二种是价值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也理性地选择行动, 但是目的则由既定的价值体系事先决定;第三种是情感行动, 行动由行动者的感情或情绪状态决定;第四种是传统行动。行动由习俗或惯例决定。这四种行动类型之间互相渗透交叉, 其复杂程度不是经济人假设的外延所能覆盖的。经济学研究只有充分地将有限理性作为重要的条件纳入人性假设当中, 才具有现实价值。

1.3边际规律与自我实现

边际规律是重要的经济规律, 而边际递减规律是边际规律的基础规律, 当一个正向的动因增加时, 会换来一定效果, 但是当动因持续增加时, 效果的增加会越来越少, 直到最后, 无论动因如何增加, 效果都不增长了, 这就是边际递减规律。边际递减规律使得人类无法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最优目标, 从而无法达到人类的真正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容。自我实现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自己设定目标并通过实践实现目标、发展才干、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是人发展的主体能动形式。自我实现首先是一种目标与理想, 只有理想才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 然而边际规律的存在使得自我实现往往只是空想。唯物史观认为, 自我实现是社会化的成长过程, 人类只有在对自身的主体条件有正确的认识基础上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才能取得人类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从而达到社会贡献和自我满足的统一, 而其中的客观规律主要是边际规律。

1.4市场效率与社会规范

市场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市场效率达到最佳状态为有效市场。有效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 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 简而言之, 在每一个时点上, 市场都已经消化了可以得到的全部最新消息, 并且将它包含在股票价格或谷物价格或其他投机价格之中。然而, 在实际经济发展中, 有效市场只不过是一个理想, 原因在于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归根到底在于社会规范因素。

社会规范是幸福感的重要维度。人类幸福感建立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 没有社会规范就没有人类的幸福感。社会规范是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而共同有意创造的社会习惯或惯例。社会规范在经济领域的反映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产权, 消费和分配, 三者均与市场效率密切相关。因而, 做好产权保护, 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工作将有利于市场效率的优化。

2基于人类未来福利的经济学

2.1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资源稀缺问题, 也能有效地满足当前人类多样丰富的需求, 因而是沟通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桥梁。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 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 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 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 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于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当前以虚拟经济为主的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 其发展趋势将延续下去, 这将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满足人类多种多样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2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对经济学人性假设和有限理性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行为分析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 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其核心观点为:对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心理特征基础上, 而不能建立在抽象的行为假设基础上;从心理特征看, 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 依靠心智模式, 启发式和代表性程序进行决策;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定的, 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中, 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 而且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等。当前, 市场失灵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市场主体决策模式和行为特征具有心理行为方面的复杂性, 各种市场主体不同的心里特征应综合分析, 通过分析揭示人类内在的人性特点, 进而提供较为合理的经济学人性假设。

2.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因其具有内在质变性、社会历史性和系统有机性而能有效地规避边际规律局限性, 从而顺利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经济学界认为, 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获取潜在的利润。当前, 创新概念有了很大的延伸和发展, 已从单纯的经济学概念演变为含义宽广的哲学概念, 它一般指打破陈规, 突破框框, 以不同以往任何形式的发明创造, 产生出新的形式。创新主要类型包括思想理论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 没有创新就无法达到人类所预期的福利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支柱。

2.4产权保护

经济活动的主要社会维度是产权关系的运动, 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保证市场交易, 通过人与人之间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 使社会规范化而提高市场效率。产权是一种权利, 是一种社会关系, 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 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是一个权利束, 是与财产有关的一系列权利, 是一个复数概念, 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 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 影响和激励行为, 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 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当前, 产权理论研究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 做好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对未来人类的福利具有推动作用。

2.5政府管理

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是市场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都与社会规范有直接关系, 二者的协调发展有赖于政府科学的管理水平和高超的管理艺术。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 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 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公平促进效率, 有利于效率的实现, 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者是一致的。对管理而言, 公平具有两大功能, 一是激励功能, 二是合力功能。因此, 政府管理的职能是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政府管理对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 具有极其深远重要的意义, 政府管理研究应把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作为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研究委托代理机制问题, 政府失灵问题等。

3结束语

经济学将幸福感纳入范畴的研究有利于为未来福利提供理论指导, 而在经济学基本维度与幸福感基本维度之间建立桥梁的研究对人类福利增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试图在这四对维度之间建立联系, 总结研究成果, 试建立经济学维度与幸福感维度的融合模式, 以供理论经济学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余章宝, 杨玉成.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董建新.人的经济哲学研究:“经济人”的界说、理论分析与应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

人类经济 篇8

人类发展报告对于人类发展的概念界定主要是立足于如何扩大人的选择的角度。认为人类发展的历程伴随着扩大人的选择的过程, 并且人的选择往往是不确定的, 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是, 基于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阶段, 人们过上长寿而健康的生活、获得知识和得到体面生活所必需的资源是三项最基本的选择。如果不能得到最基本的选择, 往往很多别的机会也将丧失。当然人类发展还不止这三项基本选择, 享有自尊和保障人权、社会自由、政治、创造和生产的机会也同样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人类发展是一个整体概念, 人类发展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 包含了发展的所有方面, 没有发展的哪一方面不在人类发展之列。从经济增长到新技术, 从消费到投资、到储蓄, 从财政政策到税率政策, 从基本社会需求到社会保障体系, 人类生活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一切方面都应该基于强调扩大人们的选择和丰富人们的生活的视角来考虑。人类发展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它既包括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 也包括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既包括激发人类的生产潜力, 也包括维护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既包括社会经济也包括社会文化发展。人类的发展模式都应该定位在人的利益上, 必须将发展的终极目标与人相联系, 不应将人视为经济发展的受益者, 而是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变化的真正缔造者。

二、经济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人类发展因素分析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国人类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国人类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应该不仅仅包括经济增长, 还包括一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及现代经济结构的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概念。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 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上的演进与优化以及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 中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使4亿人脱离贫困, 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中国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世界第101位, 比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排名低11位次。也就是说, 中国的人均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因此, 我们有必要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能够影响中国人类发展的因素, 不仅如此, 我们还要关注怎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 即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问题及经济成果的分配问题。

我们将着重考察影响中国人类发展的经济因素, 基于此视角, 我们认为影响中国人类发展的经济发展因素有:

(一) 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茨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在一段时期内能够提供种类丰富的产品的能力提升, 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是这种能力得以不断增长的基础。经济实力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集中体现, 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应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曾经在中国的人类发展过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中国因此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使贫困、失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得到解决, 有些情况下甚至还会恶化。

(二)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经济体系中的基本成分及其构成, 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组成成分和比例关系。当前, 对经济发展全局影响较大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很多, 既包括地区结构问题、三次产业结构问题、经济构成的所有制比例问题等内容。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看, 中国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投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过大, 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过小。由于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 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投资与消费均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城乡地域间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 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投资及消费结构。

(三) 收入分配差距:

国际上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一般存在两条线索:一是功能收入分配;二是规模收入分配。功能收入分配起源于李嘉图, 即论述国民收入在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 因此也称为要素收入分配。规模收入分配来自于帕累托, 论述国民收入在单个家庭或个人之间的分配, 也称为个人收入分配或家庭收入分配。

鉴于我国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是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因此, 研究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时主要应侧重研究规模分配问题。改革开放之前,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小;改革开放之初, 居民收入差距较为合理;21世纪初期至今, 我国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及农民内部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

(四) 教育

中国的教育发展不仅是中国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地区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尤其是东西部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在解释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时, 人力资本积累所产生的存量影响可能更为重要。教育水平能够通过外部影响来增加社会资本, 教育水平的增加会提高社会能力, 而社会能力的提升又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不仅是个体精神生活质量的保障, 而且教育也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三、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影响中国人类发展因素的指标体系

(一) 经济增长指标体系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 (或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消费: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投资:经济主体为获得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用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

(二) 经济结构指标体系

1.产业结构指标

三次产业贡献率:指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等于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按不变价格计算。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指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是指GDP增长速度与产业贡献率之乘积。

2.消费结构指标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 也就是每变动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 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消费弹性:在经济学上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敏感程度。消费弹性是指因可支配收入的改变量对于居民消费的改变量的敏感程度。

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的食品支出金额在消费支出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消费支出总金额×100%。

(三) 收入分配指标体系

1.居民收入指标

国际学术界一般使用人均个人收入或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指标。目前国内学术界一般使用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来衡量城乡收入差异。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有可支配收入方面的调查资料, 农村居民家庭有纯收入方面的系统数据。

2.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指标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度量可以分为绝对差距度量和相对差距度量。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或实物表示的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绝对数, 用它可以测度不同阶层居民的富裕程度, 通过它可以发现收入差距的大小, 但不能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程度。相对差距是指用收入相对份额来表示不同群体或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别, 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标志。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 正式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人类发展报告明确地指出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人, 创造使人们能够长寿、健康和体面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 从健康、教育以及收入等各方面中国人的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尤其收入是影响中国人发展的核心因素。收入的决定因素是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我们说经济发展不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人类发展的教育因素和健康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要:本文力求理清影响中国人类发展进程的收入影响因素, 并且仅对影响中国人类发展进程的收入影响因素及其指标进行概要性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人类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2012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 UNDP, 2012.

[2]高岩.我国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理论学习, 2010 (2) .

[3]王颖, 李慧清.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9 (2) .

[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人类经济 篇9

关键词:人才,资源,核心,标志,动力,竞争

资源问题,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始终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战略资源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 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思想, 首次将人才强国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此, 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对我们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变革的主要标志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三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二是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三是能够开发、利用和创造前两种资源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即人才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人类发展生产力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 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人类开始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革, 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空前广泛的应用, 不仅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飞跃, 而且引起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物资资源, 而是拥有较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人才资源;经济的发展也不再是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而主要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资源。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说的那样, 在信息社会中, “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 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这也就是说, 信息社会的到来, 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 由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源相比, 物质资本、土地、机器等传统资源要素的有效性正在相对减弱,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 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资源。

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战后,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提高国民素质, 开发人才资源, 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和西德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 英、法等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国家很快恢复元气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菲律宾、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都不在于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丰饶, 而主要是他们极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并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日本作为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 在经济实力上能够仅次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的美国, 其奥秘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国家之一, 并拥有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 拥有雄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美国为70%, 日本为65%, 中国不足30%。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表明, 人才富足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快,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就高, 社会生产力就能够迅速发展, 即使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也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相反, 如果人才资源匮乏且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那么, 无论你的自然资源多么丰富, 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很快, 而且还要时时处处受到经济强国的控制。

三、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

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 是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技人才。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 一个人力资源素质差、人才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 开发人才资源, 拥有充足的人才, 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战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 使人才短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 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战略措施来抓。许多国家把人才资本的积累和结构的优化, 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努力解决人均人才资本存量少或人才资本积累速度慢的问题, 以期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实力和企业生产的发展动力, 摆脱经济停滞的窘境,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不仅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 积极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且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技环境, 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吸引和争夺外国的优秀人才。他们的主要策略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立法吸引外国人才。如, 美国的新移民法明确规定, “具有专长者可以优先移民”, 只要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有某种专长的科技人才, 可以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 一律允许优先入境, 并且每年留出近3万个移民名额用于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日本也在新的出入国境管理修正案中规定, 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外国科技人才和劳工在日本就业提供机会, 并严禁本国企业雇用一般性的外国劳动力。

二是乘人之危抢夺人才。二战结束后, 美军采取了强制性手段, 从德国带走了数千名科学家。前苏联解体之后, 美国和日本捷足先登, 从独联体挖走了9万名专家, 仅高级核专家美国就挖走了2000名。

三是花费重金收买人才。美、日、法、德等国, 都采取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收买人才, 截至1992年底, 仅英国航空界就有数千名设计师和高级工程师被美国用重金买走。

四是提供优厚条件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凭借众多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 招揽了大批海外人才, 同时还通过为外籍学者提供优厚方便的就学、进修和科研条件, 大量聘用国外人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 近10年中, 美国接受的50万名专门技术人才中, 有37.5名万来自发展中国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科研项目有60%是美国完成的, 有75%的科研成果是最先在美国应用的。这是美国经济、科技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通过委以重任留住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引进的一流人才中, 华人所占的比重最大。美国名牌大学的系主任三分之一是华人, 电脑研究中心19名部主任中有12名是华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25万人中, 有17万人滞留国外, 其中以滞留美国和日本居多。为对付发达国家对人才争夺的挑战,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采取了一些诸如增大科研经费, 改善科研条件, 提高工资待遇, 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和晋升机会等相应措施, 限制人才外流和面向海外招揽人才。尽管这样, 世界人才流动仍然呈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较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由较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由苏东国家流向西方国家, 由发达国家流向少数最发达国家这样一种趋势。

人类经济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通过“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拉动了GDP的高速增长, 解放了资源和劳动力,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废俱兴”的“旧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财富在短时间之内急剧地积累了起来, 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以极大地丰富。但这快速繁荣的背后, 是以不断增长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为代价的, 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味地为了经济而发展经济, 以环境资源为代价, 会最终背离谋求发展背后所服务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人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这迫使我们开始审视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反观现阶段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影响, 找出更符合当下国情的更能服务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

2 经济、环境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谈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首先要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点, 即经济与环境作用后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而这个目标就是改善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最大动力。笔者认为两者都是服务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 ( 人的全面发展) , 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经济而发展经济, 为了环境而保护环境, 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谋求人类的最大幸福。当然, 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涵盖了诸多维度, 包括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可行力的持续性, 而这些维度又反过来要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所以在追求经济与环境的最佳契合点时, 要统一于它们最终的服务目标, 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3 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要找出与现阶段国情相适应, 更能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发展模式 ( 工具) , 就有必要在这个目标下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从短期来看, 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是矛盾的, 对于致力于环境可持续的资源必然会从投入于经济发展的资源中扣除, 但长远看来, 环境的可持续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会保证环境继续地可持续发展, 所以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的关系有三个阶段, 是由我国不同时期的国情所决定的:

( 1) “GDP发展至上”的功利掠夺式经济环境关系———此阶段的经济发展类型主要是依赖于资源的开发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它不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 只着眼于GDP的快速增长, 将经济增长作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衡量指标, 而GDP又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 2) 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经济环境关系———此阶段要求把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要求看成一体而非互相对立的矛盾体, 它将环境的可持续性纳入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衡量维度, 让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齐头并进, 体现了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 3) 相互促进的“友好内生式”经济环境关系———这是将两者统一于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表现模式, 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促进, 两者是友好内生主动的发展关系, 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诸多维度。这三种关系对应于我国不同时期的国情, 是一环扣一环的。

笔者认为, 现在我国正处于由1到2的转型关键期, 下面谈谈关于第一阶段发展模式下我国经济与环境的现状和进入2、3阶段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入2、3阶段。

4 GDP 发展模式下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与现状

4. 1 GDP 的组成部分

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其按支出法构成, 分为内需、出口和外商投资,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可见在对其核算时就没有考虑对环境成本的评估维度。

4. 2 GDP 发展方式下经济与环境凸显的问题

上面提到, 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是处于1阶段的“GDP发展至上”的模式, 依靠的是资源出口型的粗犷式方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

4. 2. 1 无度开发资源,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为了发展经济, 过度利用资源, 带来的环境恶果无疑要让这“脱缰的GDP”来偿付。1997年,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0. 6亿吨; 1997年,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00万吨; 污水排放量为416亿吨; 沙漠化严重, 约占国土面积的15. 5% 。现下我国的很多北方城市深受沙尘暴的肆虐, 北京市长王安顺目前就7600亿治理雾霾表态, 说是投资1万亿也值。

4. 2. 2 资源浪费严重, 未被合理利用

例如, 2003年, 我国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 4 ~ 0. 5, 发达国家为0. 7 ~ 0. 8; 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 , 发达国家为85% ( 上海环境热线《人民日报》2004年6月9日第二版。2009年, 原煤入洗率为43% , 动力煤入洗率为20% , 比发达国家低12 ~ 20个百分点 ( 《中国能源报》2010年11月15日第02版) 。这些浪费的资源不仅加重了环境的压力, 也抑制了经济更高效地发展。

4. 2. 3 地方政府治理举措难有成效

因为在以GDP主导的大氛围下, 地方政府官员很难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方针中, 估算环境成本, 认为有碍政绩考核和官员形象, 所以迟迟难以拿出改善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有力措施, 走边破坏边捎带着治理的老路子, 其着眼的还是GDP的增长, 为了政绩牺牲环境。例如, 在2007年, 山西、贵州、云南因环境因素造成的GDP的损失已超过了4% 的比重。

4. 2. 4 GDP 模式下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以上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分别对应于下面三个原因, 只有将原因找到了, 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才能找出现下更好的发挥模式。

( 1) 无视环境隐性成本。GDP主导的发展思维模式是只注重结果, 一味地追求产出, 追求产品和劳务总和的市场价值, 它忽略了环境破坏后隐性成本的增加, 只看到资源能快速换取财富这一眼前利益。中国环保总局称我国每年因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0% 左右, 加上这些环境的隐性成本, GDP的总值就得大大缩水了。

( 2) 只重视绝对量, 不考虑相对利用率。GDP只在乎经济增长的总量, 要求的是绝对量的增加, 缺乏对相对量的衡量及资源利用率的评估。这就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未被充分利用, 只是以量取胜, 这反过来又会加重环境的压力。现下依附的大量低附加值产品出口, 正是这种“以量取胜”。

( 3) “GDP思维”阻碍改善经济与环境关系政策的制定。GDP视经济与环境为割裂的双方, 认为经济在环境中是被动地发展, 没有将环境与经济统一于它们最终服务的目标———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由GDP带来的“快餐文化”下狭义的目光导致的, 它太在乎GDP的工具性而忽略了最终服务的目标, 自然就无视这一目标下其他维度的重要性了。

5 人类发展视角下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5. 1 什么是人类发展视角

北大刘民权教授指出人类发展视角的理论基础是可行能力方法, 它不同于经济学中的效用、幸福等主观感受, 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关注人本身存在的各种能力的可持续性、可延伸性。

人类发展视角是“以人为本”, 将我们本身存在的能力做最大化的延伸, 是人们实际能得到的自由, 它关注的是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而非实现这一目标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这一工具。

5. 2 人类发展视角下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 1) 环境与经济关系不是割裂的, 而是统一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它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来看待两者的关系, 经济与环境可共谋发展, 相互促进, 而非一方存一方灭的状态, 考虑的是更为长远的利益, 而非短期的资源分配矛盾。也不是说忽略了GDP的贡献, 人类发展水平的持续增加, 需要GDP的支持。

( 2) 关注的是背后最终服务的目标, 人的可行能力的扩展和选择空间的扩大, 不是经济增长这一工具性的发展。它要求兼顾一切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众多衡量维度。这就内在地要求一个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共生点。

( 3) 重视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环境与经济有长久的生命力, 有一种内生促进的发展动力, 所以发展经济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 环境的可持续性又会作用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共同目的都是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 这也就是2、3阶段新的经济与环境关系的具体内容。

5. 3在人类发展视角的方式下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正是因为现阶段GDP的发展模式, 给经济和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已不适应于我国国情和最终目标的实现, 所以有必要用与2、3阶段新型经济环境关系相吻合的人类发展视角下的发展方式这一工具来转换改善两者的关系, 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新方式提供了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 1) 评估经济发展的好坏, 应该多引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维度。GDP固然有参考价值, 因为物质资料的增加也会促进人的发展, 但要加入环境成本评估因子, 比如, 碳排放量、空气质量、固体废弃物排放指标等, 这些背后也代表着人的健康、生活水平等维度的要求。将环境指标量化, 加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才能推动该方案的可实施性。UNDP用人类发展指数 ( HDI) 来评价发展, 它包含三个指标: 生命指标、教育指标、GDP指标。

( 2) 发展低碳经济,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发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它们的使用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不利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发展低碳经济, 将经济增长模式从“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转变, 是中国未来的必然选择。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关键, 现在汽车行业正在实验的太阳能发电, 以及日渐成熟的CNG ( 压缩天然气) 汽车都是一个好的转变。在产业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时, 可加重出口产品中的技术成分, 推动资源型经济向技术型经济发展, 多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 绿色工业。比如: 食品行业、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等, 坚持走“绿色高端高效高就业”的路子。

( 3) 建立环境财政体系, 加强政府政策调控和民众参与度。目前中国通过“外推式”的增长, 积累了一定的财力, 具备了构建该体系的条件。所谓环境财政, 是指政府为了生态、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收入与支出活动。人大马中教授认为, 该体系框架大体包括环境与资源税收制度、排放污染物和环境服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政府预算支出制度、环境相关公共物品定价机制和资本基金的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提供了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 比如, 可通过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和与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增收绿色税等来推进体系的构建。同时也要强调民众的参与度, 关于环境问题的话语权, 疏通环境受害者的反映渠道, 才更易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4) 营造绿色意识, 让公众将焦点聚于自身可持续发展上。当下由于GDP“外推式”的发展模式, 公众聚焦的中心也是自身总量资源的变化, 关注的是扩展可行能力这一目标的工具, 而非目标本身, 笔者认为这也是现下浮躁攀比风的原因之一。只有着眼于人实质性能获得的自由, 才能让这一工具发挥它的功效, 不致本末倒置。政府可通过媒介宣传自然与人的关系, 倡导环保活动, 简朴生活来提升公众的重视。

6 结 论

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利用环境和资源发展资源型经济, 以此来快速积累财富是无可厚非的, 那时的主要矛盾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一层———生理需求与经济的矛盾。如果一开始就走经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矛盾不能很快缓解, 因为第二阶段是需要有一个经济基础来支撑的。但随着国情的改变, 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于关于人的可行能力的发展这一目标上, 而用人类发展的视角来转变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正是可持续性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民权, 俞建拖, 王曲.人类视角与可持续发展[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2]马中.建立环境财政体系, 增加环保投入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关键[J].中国环境报, 2006 (9) .

[3]邹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挑战与路径[R].人大人名师研论暨开学典礼, 2012-04-07.

[4]朱四倍.GDP损失10%背后的零和博弈隐忧[N].中国工业报, 2007-03-26.

[5]郭力方.资源利用率或将全面改观[N].中国能源报, 2010-11-15.

上一篇:环形谐振腔下一篇:新媒体策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