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资源管理

2024-05-25

人类资源管理(共12篇)

人类资源管理 篇1

摘要:现代和当代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 人才资源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 是当前社会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充分认识这一点, 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才,资源,核心,标志,动力,竞争

资源问题,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始终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战略资源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 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思想, 首次将人才强国思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此, 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对我们当前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变革的主要标志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离不开三种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二是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成果;三是能够开发、利用和创造前两种资源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即人才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人类发展生产力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 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人类开始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变革, 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空前广泛的应用, 不仅促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飞跃, 而且引起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物资资源, 而是拥有较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人才资源;经济的发展也不再是主要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而主要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资源。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所说的那样, 在信息社会中, “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 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这也就是说, 信息社会的到来, 使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 由自然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源相比, 物质资本、土地、机器等传统资源要素的有效性正在相对减弱,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 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资源。

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战后,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提高国民素质, 开发人才资源, 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和西德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 英、法等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西欧国家很快恢复元气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菲律宾、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都不在于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丰饶, 而主要是他们极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并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日本作为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 在经济实力上能够仅次于世界经济强国之首的美国, 其奥秘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国家之一, 并拥有更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 拥有雄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美国为70%, 日本为65%, 中国不足30%。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表明, 人才富足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快,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就高, 社会生产力就能够迅速发展, 即使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也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相反, 如果人才资源匮乏且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那么, 无论你的自然资源多么丰富, 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很快, 而且还要时时处处受到经济强国的控制。

三、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

当代世界各国的竞争, 是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强弱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技人才。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 一个人力资源素质差、人才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 开发人才资源, 拥有充足的人才, 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战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 使人才短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 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战略措施来抓。许多国家把人才资本的积累和结构的优化, 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努力解决人均人才资本存量少或人才资本积累速度慢的问题, 以期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实力和企业生产的发展动力, 摆脱经济停滞的窘境,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不仅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 积极培养年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且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科技环境, 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吸引和争夺外国的优秀人才。他们的主要策略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立法吸引外国人才。如, 美国的新移民法明确规定, “具有专长者可以优先移民”, 只要是著名学者、高级人才和有某种专长的科技人才, 可以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 一律允许优先入境, 并且每年留出近3万个移民名额用于引进外国高级人才。日本也在新的出入国境管理修正案中规定, 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外国科技人才和劳工在日本就业提供机会, 并严禁本国企业雇用一般性的外国劳动力。

二是乘人之危抢夺人才。二战结束后, 美军采取了强制性手段, 从德国带走了数千名科学家。前苏联解体之后, 美国和日本捷足先登, 从独联体挖走了9万名专家, 仅高级核专家美国就挖走了2000名。

三是花费重金收买人才。美、日、法、德等国, 都采取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收买人才, 截至1992年底, 仅英国航空界就有数千名设计师和高级工程师被美国用重金买走。

四是提供优厚条件吸引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凭借众多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 招揽了大批海外人才, 同时还通过为外籍学者提供优厚方便的就学、进修和科研条件, 大量聘用国外人才。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 近10年中, 美国接受的50万名专门技术人才中, 有37.5名万来自发展中国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科研项目有60%是美国完成的, 有75%的科研成果是最先在美国应用的。这是美国经济、科技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通过委以重任留住外国优秀人才。美国引进的一流人才中, 华人所占的比重最大。美国名牌大学的系主任三分之一是华人, 电脑研究中心19名部主任中有12名是华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25万人中, 有17万人滞留国外, 其中以滞留美国和日本居多。为对付发达国家对人才争夺的挑战,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采取了一些诸如增大科研经费, 改善科研条件, 提高工资待遇, 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和晋升机会等相应措施, 限制人才外流和面向海外招揽人才。尽管这样, 世界人才流动仍然呈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较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由较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由苏东国家流向西方国家, 由发达国家流向少数最发达国家这样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 人才资源是当今社会最核心的资源, 对此,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要通过实施积极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进一步建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 建造宽松自主的人才能够合理流动的社会环境, 建造稳定合理的政策法规环境, 建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环境, 为人才资源的彻底解放, 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人类资源管理 篇2

㈠、认识自然资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主体分析法

六、学生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只是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让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㈠、认识自然资源

阅读课本P153图4-1-1的5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有那些基本属性?【见学案】

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经济属性。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2、自然资源的分类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⑴依据与人类的关系 c 、水 资 源

d、生物资源

e、气候资源

a、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⑵依据性质

b、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能够不断生长和繁殖或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可以认为是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有些自然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承转: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性特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a、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

⑴分布的不平衡性 b、可再生资源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c、不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分布一般具有地质规律

⑵资源间的联系性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资源的这一属性要求人类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运用实例予以说明。

⑶数量的有限性

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都是有限的。前者以石油为例,后者以土地资源为例。自然资源的这一属性要求人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⑷利用的发展性

科技的进步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性的前提。表现一、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表现二、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功能和用途越来越强;表现三、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方式越来越广泛。

承转: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面我们以土地资源为例,共同探讨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长和发展的意义。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完成学案表格】

时期标志人类活动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人类常常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迁移土地数量对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

农业文明时期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人类 能够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食物增加,人口数量增长快,土地肥沃地区成为世界的发源地,土的贫瘠区,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

工业文明阶段蒸汽机的使用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大规模的机器及其新技术的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土壤污染、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承转:通过土地资源的分析和学习,我们知道土地资源正遭到不断的破坏。那我们又该如何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呢?

㈢、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思考】阅读P85-86,

探究导致某些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

1、可持续发展

【拓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样的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2)内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方面。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

a、公平性原则

(3)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拓展思考1】人类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违背什么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拓展思考2】人类过渡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某些资源匮乏违背什么原则?

持续性原则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⑴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⑵人类要将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⑷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活动】结合P86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 因是:人为原因:三过一不合理一不当(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和交通建设不当)自然原因:自然风力条件下沙丘的迁移入侵。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例1: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

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B.土地??平原??耕地

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D.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

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包含所有的自然地物、耕地、林地都属于土地资源、平原、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属于地形。

答案:C

例2:下图中A、B、C、D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A表示能源完全属于矿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又都属于自然资源,这是错误的。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称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核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沼气……都属于能源。能源不完全属于矿产资源。B图能源完全不属于自然资源更是错误的。D图将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开,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也是错误的,因为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只有C图正确表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一次能源都属于自然资源,二次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C

巩固练习

3.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 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资源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导学 案、布置预习

做学案练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人类资源管理 篇3

为配合在南非举行的“地球峰会”,《时代》周刊特别推出了“绿色世纪”特刊,以便深入探讨各种节约能源、挽救地球的方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介绍,虽然环保的重点是以人为本,环境次之,但也要记住,“你把资源都用光的时候,人类也就快完了”。目前颇为热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纠正这一“滥用地球”的不良现象的必由之路。

特刊指出了人类正在“疯狂利用地球资源”,并提出了几个“缓和危机的方法”,其中包括大力采用风力发电,并认为这将是“成长最快的能源产业”。专家估计,在今后20年内,在全球使用的电力资源中,风力发电量将占到12%以上。此外,使用电池为动力的车辆,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这都将大大减少汽油的消耗并缓解大气污染。新一代的房屋将朝“会呼吸的建筑物”方向发展,尽量使用不会污染的油漆,马桶冲水量尽量降低,窗户的材料可以吸取太阳的热量,但降低辐射量。这期杂志还介绍了“吹气家俱”和“借助人手动作充电的移动电话”等简单易行新技术,并呼吁人类多采用节约能源、避免浪费的环保产品。

据悉,许多跨国科技公司推销的“农作物新品种”,就是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种子,会给当地农业带来过度依靠化肥和高毒性杀虫剂的危险,并且还会摧毁本土品种。由于这些外来种子本身还有所谓的“专利权”,因此其售价也要比“土种”贵不少。“九种”基金会则教导农民,用老方法和更少的本钱,就能生产出“品质毫不逊色”的农产品来。

管理人类学:学科特征与体系结构 篇4

在管理过程学派看来,管理就是对人力和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因此,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以企业管理而论,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在自然属性视角下,管理就是对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组合、协调和利用的过程。另一方面,管理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生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和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必然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管理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文化密切相关。

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主题,它们成为人类学家在考察不同社会文化及其提供描述与诠释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原则和出发点。首先,人类学主张文化的相对性,认为应将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这正是管理实践的特点。其次,人类学主张文化的普同性,认为由于人类的需求常常是类似的,由此产生的文化特征和要素也具有相当一部分共同性。这也是管理的特点,各国管理实践和模式的特殊性并非存在于管理的一般性之外,它同样服从管理的基本规律,只是管理多样性的表现之一。第三,人类学强调研究人类个体和社会的适应过程,这同样也是管理实践具有的内在特征。例如,中国的管理特别是现代工商管理的大部分,就是在向西方被动的引进和主动的适应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第四,人类学强调整体性的研究。管理实践的基本特点,是其整体性。管理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政治、战争、教育、宗教、家庭、娱乐等所有活动中都有管理。而且,管理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因此,采用人类学视角来研究管理实践特别是本土管理实践是非常合适的。著名管理学者罗宾斯正确地指出,现在对组织文化、组织环境和民族文化差异的认识大多来自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或是采用人类学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

二、应用人类学以及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Radcliffe Brown在1930年发表的“Anthropology As Public Service and Malinowski’s Contribution to It”中最先引入了应用人类学这个概念。自应用人类学产生以来,人类学的学界就分成了两派,一是学术导向的,称为学术人类学 (Academicanthropology) ,其主要旨趣是纯学术的理论研究;一是强调为发展服务即应用导向的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学作为一种工具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强大力量。在美国,1881年,成立了美国民族学事务局 (The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该组织最早雇用人类学家专门从事有关印第安人政策的研究,此后很长时间,美国人类学者积极参与印第安人事务,协助政府解决印第安人自治问题。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应用人类学的最大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播发后,美国有很多人类学家受政府雇佣,投身于和战争有关的研究或服务工作,如帮助提高士气,增加对敌军的认识等。例如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通过人类学方法考察日本人的双面禀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应用人类学发展之初,由于其研究对象扩大到传统人类学的“未开化民族”“古代习俗”以及“异文化”之外,遭到了所谓“正统人类学”的排斥。1941年,Margaret Mead等人为了抗议应用人类学受到美国人类学会的边缘化待遇,成立美国应用人类学会,并出版全球第一本“应用人类学”杂志。1983年成立美国国家人类学实践学会 (NA-PA) ,主要针对在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实践者。在当今国际人类学研究日益注重应用性的学术诉求下,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社会现实问题成为国内人类学界的关注焦点。例如,汉人社会的宗族与文化、城市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公共卫生都涉及当代的“本土化”问题。与此同时,相当多学科开始借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由此产生许多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具体像音乐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体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审美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都不难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中被检索到。上述现象并非说明“人类学”的泛滥或者只一种“时尚”,它正说明了国内学术界在面临各自学科的“本土化”问题中的审慎思考。英国人类学家弗思爵士指出:人类学家的兴趣不只是怀旧,不只是研究残存的古代习俗和远离文明的人类社会制度,他们也不只是缅怀人类历史的远古时代,……其中许多民族的努力使他们的社会适应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模式,这使他们的社会在某些方面和西方更接近,在其他一些方面又可以起新的更加独立的作用。由此看来,利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一门管理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势所必然。

三、管理人类学的概念和学科特征

作为一门学科,经济人类学相对成熟,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学的产生而产生的,现代人类学的经典文献如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歇尔·莫斯的《礼物》都与商品生产和交换有关。然而遗憾的是,笔者尚未在目前的学术期刊中检索到管理人类学的明确提法。

结合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管理人类学不应是孤立地研究管理问题,而是将管理放到政治、亲属制度、宗教仪式等构成的社会文化的整体系统中去观察分析。人们建立组织,进行计划、领导、控制的动机是由他们的文化传统形成的,是与社会文化整体相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行为。其次,管理人类学的理念在于,西方管理形式仅仅作为人类各种并存的管理形式之一,并不是全人类普遍的模式或具有未来普遍采用的必然性。最后,管理人类学应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管理形式变迁的不同路径,将变迁问题建立在文化交流与全球化背景之上。

四、管理人类学的学科体系结构

正如人类学关注人类行为与文化的普同性、差异性,以及文化的适应问题一样,管理人类学应该关注人类管理实践的普遍规律、文化差异以及管理思想的现代变迁。在人类学的视角下,普同性与差异性是在矛盾中同一的,普同性存在于差异性之中,不存在“普世”的人类行为与文化模式,而传统西方管理学经常出于“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理念,忽视管理实践的差异性。

以科学管理为例,泰罗所谓“科学管理”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的方法是,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对他们的每一项动作、工序记录下来,得出一个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这就是所谓工作定额原理。而为了实现这一管理要点,首先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泰罗认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如身强力壮的人,干重活是第一流的,但干精细活就不一定是第一流的;心灵手巧的女工,虽然干重活不太行,干精细活却是第一流的。这种体力与灵巧性方面的差异,也正是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以“普遍理性”自诩的科学管理尚且与人类学有关,更不用说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组织行为等学派了。

在20世纪初,法国的亨利·法约尔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执行涉及管理过程的5项管理活动。这五项管理活动是:计划、命令、协调和控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两位教授将计划、组织、人员、领导和控制纳入了管理学教材的编写框架之内。目前最为盛行的管理学教材将管理过程简化为四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比照这种成熟的学科体系结构,管理人类学也可以分别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方面来对相应的管理实践进行探讨。在这种体系下,组织人类学可以认为是管理人类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企业人类学则可以认为是社会人类学、经济人类学与管理人类学在企业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有效和健康发展,规范人 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保障人民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 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

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全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辅助生殖 技术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二章 审批

第五条卫生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需求和技术条件等实际情 况,制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

第六条申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开展技术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 员;

(二)具有与开展技术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

(三)设有医学伦 理委员会;

(四)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申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可行性 报告;

(二)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情况、人员 情况、设备和技术条件情况等);

(三)拟开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的业务项目和技术条件、设备条件、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四)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规章制度;

(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申请开展丈夫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的医疗机构,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前条规定的材料后,可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 论证,并在收到专家论证报告后3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同意的,发给批准证书;审核不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对申请开展供精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医疗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卫生部审批。

第九条卫生部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 初审意见和材料后,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在收到专家论证报告 后4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同意的,发给批准证书;审核不同意 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十条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 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或者卫生部的批准证书到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 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证书每2年校验一次,校验由原 审批机关办理。校验合格的,可以继续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校验 不合格的,收回其批准证书。

第三章 实施

第十二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必须在经过批准并进行登记的医疗机 构中实施。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人类辅 助生殖技术。

第十三条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人类辅 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十四条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涉及伦理问题的,应当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

第十五条实施供精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 衍生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与卫生部批准的人类精子库签订供精协议。严禁私自采精。

医疗机构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时应当索取精子检验合格证明。

第十六条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为当事人保密,不得泄漏有关信息。

第十七条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不得进行性别选择。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技术档 案管理制度。

供精人工授精医疗行为方面的医疗技术档案和法律文书应当永久 保存。

第十九条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对实施人类辅助 生殖技术的人员进行医学业务和伦理学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条卫生部指定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的医疗机构进行技术质量监测和定期评估。技术评估的主要内容为人 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影响。监测结果和 技术评估报告报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和卫生部备案。

第四章 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 术的非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处罚; 对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 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 告、3万元以下罚款,并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买卖配子、合子、胚胎的;

(二)实施代孕 技术的;

(三)使用不具有《人类精子库批准证书》机构提供的精子 的;

(四)擅自 3 进行性别选择的;

(五)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档案 不健全的;

(六)经指定技术评估机构检查技术质量不合格的;(七)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颁布前已经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在本办法颁布后3个月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卫 生部按照本办法审查,审查同意的,发给批准证书;审查不同意的,不得再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所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 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分为 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人工授精是指用人工方式将精液注入女性体内以取代性交途径使 其妊娠的一种方法。根据精液来源不同,分为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和供 精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是指从女性体内取出 卵子,在器皿内培养后,加入经技术处理的精子,待卵子受精后,继 续培养,到形成早早期胚胎时,再转移到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直 至分娩的技术。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1年8月1日起实施。

申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丈夫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许可须知

一、办事依据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评审、审核和审批管理程序》;

《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管理办法》。

二、受理范围

上海市拟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丈夫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的医疗机构。

三、提供资料

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申请书》;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复印件,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须同时提供《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卫生部批准证书及复印件;

3、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人员情况、设备和技术条件情况等)以及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业务项目、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技术人员配备的情况;

4、可行性报告;

5、拟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场所设计平面图;

6、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成员名单;

7、相关人员的医师执业证书复印件、职称证书复印件、培训证书复印件、学历学位证明复印件;

8、辅助生殖技术的操作手册及各项规章制度。

四、办理时限

人类资源管理 篇6

人类学在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中的应用

人类学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人类学知识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应用和人类学者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两个方面。对企业在产品与市场的关系、产品选择与发展,以及投资项目选取和运营思路等方面,开展战略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战略背景和战略假设的界定。文化人类学家文森特·爱德华兹,研究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背景和企业行为的交互模型”,该模型的应用是这一领域的重要案例,模型假定各种背景的机会和制约功能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权衡的社会结果,进而对社会现存的背景机会和制约功能产生影响,同时又创造出一批新型的背景机会和制约功能,形成一组新的相互关系。企业如何利用这些背景机会,克服各种背景制约,以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是这个模型应用价值的核心。爱德华兹认为,能否有效利用背景资源和机会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行正确的决策,释放出创新的潜能,规避企业内部和企业整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二,战略规划的制定。人类学家参与到企业战略规划制定的资料收集、制定、执行、督导等行为中去,主要是缘于人类学家对田野调查的独特专业情结,而不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关于战略管理的知识。在企业战略环境背景下,人类学家对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行为与发展展开调查和研究;在详细研究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和生产能力,社会对企业产品需求的评估,确定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定位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各种可能的风险防御措施。人类学家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除了依据生命周期理论,还关注近年来在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快速评估法(rapid assessment procedures)、多方检证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大发展项目进行评估,对项目在不同区域布局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预估。

国内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学校的学者已经参与到企业战略规划的研究中去,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企业中的应用,为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类学在产品和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人类学家介入这一领域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产品研发和工艺革新更加适合使用者,使产品和工艺本身充满人性,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和社会习俗。荷兰著名人类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五个维度的心智程式”,即权利距(用来检测任何社会或群体里人们之间的平等性)、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用来检测社会内部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女性主义和男性主义(用来检测社会性别角色)、不确定性规避(用来检测社会或群体面对未知时的焦虑程度,害怕意味着不确定性强规避,好奇意味着不确定弱规避)、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用来检测一个社会或群体满足人们需要时的时间观念)。每个维度都发展了一套量化标准,用其对目标人群的习惯和习俗等心智进行测量,可以为企业进行产品和工艺开发或改进提供很多详细的人类学建议。

人类学在产品和工艺设计及创新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为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科研人员的设计和创新习惯进行研究,还要对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展开研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对企业的研发人员的研发思维惯性和研发传统展开研究,建构企业产品和工艺研发需要的人才队伍。另一个方面是对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如生活习惯、消费理念,消费者所属群体的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差异与产品定价和外观设计,消费者群体的最大禁忌和最期望实现的功能和价值理念等展开研究。还需要指出的是,研发人员的研发文化、传统、人员个性、现有知识结构,与人类学者的研究结果能否结合起来,促进产品和工艺的研发既能够满足当前消费群体的需要,也能够符合未来消费群体的潮流和发展方向,规避技术陷阱,避免出现类似日本家电企业集体溃败的情况。

人类学在企业对内管理中的应用

人类学在企业对内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人类学者可以针对企业的组织与企业的效率、组织设计中的命令链、管理跨度、委托和授权,以及按照功能、产品、顾客等标准而导致的不同组织结构分类等官僚管理特性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展开独立的调查研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方案。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展开独立调查,有助于企业减少决策失误、避免交流障碍、防御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企业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决策、信息交流和控制等组成部分。从人类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看,决策的成败主要依靠非数量分析或主观分析,人类学者对企业内部的综合观测和研究,往往有助于这类问题的解决。从国内外工商人类学应用的实践来看,在企业内部管理领域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伦理管理。伦理管理主要包括建立管理组织、制订伦理规范、开展员工伦理培训、执行机制和控制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人类学家在这个领域重点参与制订伦理规范、开展员工伦理培训等工作。人类学家根据情况可以中立或介入到企业伦理规范的制定中去,对企业员工、焦点人群进行调查和采访,了解企业的组织职能行使、决策行为、各种关系和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伦理问题;根据调查和访问的结果,起草企业伦理规范;通过对企业伦理规范的广泛宣传以及对员工的培训,来培养全体员工的企业规则意识。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学家在这个过程中要确定企业伦理的分析方法、分析原则和管理措施,为企业的伦理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

第二,非正式组织的运用。企业中非正式组织或群体对企业效率和发展的影响,是工商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人类学在研究中发现,非正式组织或群体对企业的影响,在不同的企业和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不同的。每一家企业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如何对企业发挥正功能,需要研究者认真研究和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而这些方案不能损害企业员工的正当权益。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人类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雇佣模式、裁员、报酬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员工流动等方面。雇佣模式是跨国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采取何种雇佣模式涉及到企业当前赢利能力并关系到企业发展。一般情况下,裁员虽然精简了机构,增强了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但是裁员导致了雇员结构的重整,使很多人失业;同时,企业所留下的那部分雇员,也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企业对他们提出了更多工作上的要求,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人类学家需要对此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此外,有区别的报酬、报酬过低、无激励作用的报酬体系等都是问题,如何避免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人类学家的介入。人类学可以应用的领域还包括如何处理不公平的保障体系,过于稳定的员工队伍和员工流动过于频繁、公司内部的等级结构的刚性以及罢工等问题。

第四,跨文化管理。随着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导致了跨文化管理的产生。跨文化管理是文化人类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但是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是1980年以后出现的。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国家文化,甚至是比国家还要大的区域文化,跨国企业如何适应当地文化,利用当地的文化因子,组建管理机构,设置管理部门,开展科技研发,实行易为当地人接受的雇佣模式、薪酬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各种慈善活动,担当社会责任,保护员工和企业利益以及自然环境,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是未来工商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第五,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如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工具等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员工可以脱离传统组织的边界,与顾客、同事和企业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顾客、企业、供应商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筛选有用的信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电子商务不仅是交易,而且还涉及客户服务和远程合作,以及根据一个企业可以在网络上做什么事情来决定该企业内部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电子商务不仅对收益有影响,而且可以极大地减少成本,并且对不断变化的顾客需要迅速做出调整。上述功能的实现需要人类学家的介入和研究,并提供方案。

除上述的五个方面以外,全面质量管理、授权、组织结构设计、组织趋同与企业和区域文化的关联也是工商人类学在企业对内管理中应用的重要领域。

人类学在企业生产和销售领域中的应用

人类学在企业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应用是工商人类学在西方国家成为一门学科的关键。目前,消费者行为分析、广告和沟通策略、市场和消费者群体调查、消费文化、族群市场研究、消费社区、集团购买和消费行为等方面是人类学在企业生产和销售领域应用的主要方面。

人类学认为,消费者受社会文化因素,如伦理、道德、风俗、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的健康理念、社会福利政策、消费习惯、消费目的等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学家常常使用人类学分析法观察和定义消费过程,帮助企业追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了解消费者为何消费企业的产品和以及如何使用企业的产品,概括出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消费文化特征,对市场进行细分,以利于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和改进营销战略。人类学家还常常研究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的影响,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销售战略或具体措施中。除此之外,人类学家还对相对独立、封闭、内部消费者同质性强、内外消费者异质性强的社区中的消费者的消费规律展开研究,利用参与观察、民族志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对集团消费及消费心理、习惯、行为、需求进行观察,了解特定群体对企业产品的关注和使用的感受,关注企业产品的各种特性及企业产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制定和运行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广告宣传策划,建立适合当地消费者群体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以利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企业各种社会功能的目标。

此外,企业在民族地区开展生产和销售,企业很难获取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族群文化的消费心理、行为及需求,对民族市场展开研究,打开民族地区市场,研究企业产品如何适应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主体产业生产流程和管理组织方式,使得企业产品适合民族地区消费者的民族性,尊重他们的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工商人类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人类资源管理 篇7

自体感染

阴道的生态与条件致病菌感染:阴道生理状态下微生物种类多, 密度大。正常情况下, 每个妇女的阴道内可分离出6~8种微生物。如果妇女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 这些正常寄生的微生物则会变成致病菌, 引起阴道炎等情况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 在对患者实施ART时应充分考虑并给予足够的关注。

特殊致病菌感染者实施ART的病毒传播风险: (1) HBV感染者精液、卵泡液中的病毒在实施ART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国外学者在乙肝患者的精液和卵泡液中均检测到HBV-DNA[2]。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在患者的血清中, 其病毒含量越高, 则在患者精子中检测到HBV-DNA的可能性越大。在配子或胚胎冻融过程中, 装配子和胚胎的麦管发生破碎或污染, 有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感染者的生殖细胞 (精子及卵子) 由于受到病毒感染, 在受精时会作为载体将病毒带入胚胎使子代患病, 即生殖细胞遗传性传播。

ART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实验室培养系统隐患:在ART技术的实施过程中, 实验室培养体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直接影响着ART的实施效果, 对其实施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实验室培养体系中, 由于操作不规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很容易发生污染, 存在一定的隐患, 主要包括培养液被污染、胚胎被污染、交叉感染等。在目前的生殖中心管理中, 有一些管理中心并没有设置隔离实验室, 并且其配子和胚胎放置的数量多, 使其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等风险[3]。

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过程之一, 主要包括取卵、胚胎移植等操作。在不孕的患者, 其疾病的发生同阴道内的病原体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 而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阴道的侵入性操作, 则会大大提高感染的发生率,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威胁。此外, 每个管理中心所要求的无菌技术手段各不相同, 也存在着一定的医院交叉感染风险。

ART技术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虽然ART目前已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使用, 但其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如进入ART周期前, 对血液传播疾病没有进行必要的生化检测, 没有对潜在的感染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在冻融程序中, 装配子和胚胎的材料要求十分严格, 必须能够耐受极大的温差, 而在这个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如果不当, 则会发生破裂而污染储存罐, 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防控策略

自体感染控制策略: (1) 实施ART前必须进行妇科检查, 只有保证阴道处于健康状态, 才能进行ART。 (2) 在实施ART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阴道情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是促排卵患者较常遇到的问题, 要引起重视。一旦出现阴道炎症状, 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3) 加强乙型肝炎患者宣教和围生期保健:在存在活动性乙肝的孕妇分娩时, 操作中应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垂直传播。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 当新生儿分娩后, 立即洗澡可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4]。

医院感染控制策略: (1) 完善医务人员的专业培养体系, 提升人员专业水平。医务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和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操作的效果是否良好以及能不能有效控制操作中潜在风险的发生, 所以, 提升医院人员的综合专业水平至关重要。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制度, 然后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执行。对于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 则需要在实施操作前制定严密的应急预案,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实施操作后, 如果发生感染暴露, 则要严格执行清洗步骤和措施, 及时进行清理和报告。 (2) 加强患者及污染物管理,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在决定进行ART周期前, 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原学筛查, 掌握患者的详细情况, 包括性传播疾病、结核等传染病的筛查, 严格把握ART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果确定患者存在感染, 并且已进入ART周期, 则应该进行分开管理, 最好能够设立隔离实验室对感染患者进行单独操作, 并且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器械和设配也要严格地进行消毒和管理,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使用隔离液氮罐, 专门保存感染样品。 (3) 优化ART技术程序:须制定严格的技术操作规范, 并将生物安全融入规范中。取精前要排尿以冲刷尿道, 采取严格的会阴部、双手皮肤清洗和消毒措施, 可以明显减少精液污染。取卵和胚胎移植手术前注意外阴、阴道、宫颈的清洁和消毒, 取卵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进针时应设计好穿刺路径, 尽量减少进针穿刺次数, 减少对卵巢的损伤, 降低取卵后盆腔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 在实施ART过程中, 生殖道有别于自然的感染防疫机制, 给预防感染带来了新的课题, 应该引起生殖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毕竟ART技术安全不仅关系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问题, 更关系着子代的健康问题, 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重视每一个环节, 优化每一个程序, 有助于更好地提高ART技术应用效果, 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人类。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ART) 过程中感染管理防控策略。方法:分析ART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感染管理危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ART在自身感染、实验室培养体系、侵入性操作、ART程序等方面存在感染管理的高危因素。结论:分析ART技术的应用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重视每个环节的风险控制, 降低和消除感染的发生, 有助于更好地提高ART技术应用效果。

关键词:生殖技术,感染管理,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1]Englert Y, Lesage B, Van Vooren JP, et al.Medically assis-ted reprodu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hronic viral diseases[J].Hum Reprod Update, 2004, 10 (2) :149-162.

[2]Pasquier C, Souyris C, Moinard N, et al.Validation of an automated real-time PCR protocol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HIV and HCV genomes in senmen[J].J Virol Methods, 2006, 37 (1) :156-159.

[3]刘浩, 李国屏, 张丽燕.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中病毒传播风险和妊娠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 42 (11) :784-786.

人类资源管理 篇8

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283名学者分别就应对全球变化的流域和含水层系统、为可持续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可持续的生态水文学、水和民生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并最终讨论形成了欧文行动框架。

“欧文行动框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水资源的短缺和供水安全问题。”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韩再生说。

欧文行动框架强调,政府决策人、水管理者和水用户应该认识到地下水的重要意义和风险性。“目前全球有20亿人依赖地下水生活,还有大量依赖地下水灌溉的农田。”韩再生介绍说,供水安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挑战,这一方面有赖于对水资源的管理,包括制度、法规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知识对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据介绍,欧文行动框架最后确定的行动建议包括:适应全球变化进行流域和含水层研究,改进在地下水盆地和跨界含水层尺度水量均衡的技术方法;改进科学决策的知识和评估技术;加强对水文学、地球化学和地下水生态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加强水资源管理,保证可持续利用,改进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合管理;确定水资源管理者的责任;加强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和能源开发的相互协调;促进低渗透性含水层和咸水含水层的利用;促进和发展用水交易,确定规则,用好每一滴水。保证生态水文的可持续性,发展碳和废水处理技术;改进饮用水污染防治技术。保证水对民生的支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为村镇提供水源、简易水处理和消毒系统;处理废水用于地下水回灌,进行含水层存储和恢复,充分利用雨水、洪水和处理后的污水。促进水资源的交流、教育和开发能力,利用国际、地区学术研讨促进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决策者、水管理者和水用户认识各自的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涉及饮用水安全的内容提供能力发展。

人类资源管理 篇9

迄今为止, 人类在南极大陆还没有工业、农业或其他任何产业活动, 除去少量的流动人口, 也没有永久性的居民。从总体上来说, 人类在南极的活动范围仍十分有限, 对南极环境的影响还只限于局部地区。然而,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 其影响的程度和性质正在发生范围的扩散和层次的转移, 并已经对南极环境及其附属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负效应。例如, 人类在南极大量使用石油燃料, 年耗量达数十亿升, 造成南极土壤碳氢化合物 (hydrocarbon) 严重污染。其中, 约1%的燃料发生溢漏, 若溢漏发生在无冰区植被带, 则可能造成局部植被的萎缩和死亡;若溢漏发生在大陆冰原, 则不仅导致冰雪表层的污染, 而且可改变冰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 甚至可能导致冰体结构的变化;当溢漏发生在海域时, 油污吸附在海洋浮游生物体表, 会直接伤害这些浮游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 并最终导致机体的死亡甚至生态系统的局部伤害。

南极人类活动的环境负效应, 严重危及南极作为地球上唯一一块基本保留其自然原貌的大陆的特殊价值, 国际社会对南极自然环境保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不仅南极条约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南极环境保护法律文件, 而且各有关国家也制订了相应的南极环保法规和措施。但由于不同国家在南极国际事务方面的关注程度或文化传承的不同, 或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等种种原因, 在南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成效存在显著差别。

本文汇集整理了多年来国内外南极考察实践中人类活动现状和环境影响的大量资料, 分析归纳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类型及突出的环境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以期对提升南极环境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有利于促进南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人类南极活动的类型

迄今, 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大量活动, 除了尚未普及的旅游观光之外, 频率最高、规模最大和人数最多的就是名目繁多的各类考察。围绕这些考察而展开的项目, 包括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条件保证和后勤服务等工作, 均属完成整体考察任务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绝大部分发生在室外或野外, 并采用各种力所能及的形式与手段, 都与南极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活动无论是使用器械, 或使用非南极本土动、植物制品与其他人造制品, 或排放废弃物, 其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接触南极环境并直接向所及环境介质传递、释放能量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环境所依附的生态系统, 同样看成是构成环境的特殊介质的一部分。这时, 人类活动中能量传递与释放的直接对象就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单元, 即动植物的个体、种群或生态群落。由于人类在南极的各类活动都有其各自的不同目的, 因而所接触的环境介质, 其能量释放的形式与程度、范围的大小及其产生的后果等就大不一样。例如, 同样使用车械, 对比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和科考野外活动的不同需求, 车械作为交通工具的活动范围和车械产生的环境效应会完全不同。又如, 对比观光活动和科学考察对同一动物栖息群的不同需求, 可能会产生各自的干扰效应。发生在南极现场的各类活动, 从形式上有个体作业、车械作业、陆空海集群作业等, 从环境类型上, 可包括无冰陆地、冰雪区、大陆冰盖、海洋和湖泊水域、植被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等。本文为论述方便, 依据人类南极活动的目的与性质, 大致归纳为基地设施建设、废弃物排放、科学考察、物流与交通运输以及旅游观光等五类。

1. 基地设施建设

南极考察基地是人类在南极赖以生存的依托, 也是人类开展各类活动的大本营。因而, 除了一些远距离航空飞行或依托船舶进行的海洋考察活动, 南极考察基地的建设是无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

(1) 考察站基本功能结构

一个标准的常年南极考察站,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转, 其硬件设施通常具备生活、动力、作业和通讯4个基本功能区块组合。表1所示为考察站基本结构单元及其环境相关性, 其中的动力区块和作业区块两者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例如, 动力区块中的燃油储运和燃油使用单元通常是产生油污染的源头, 而车械活动可能给地面和植被造成伤害;又如, 作业区块中的环境设施和给排水系统的技术水准如何, 及其运作与维护的正常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站区及邻近区域环境质量的好坏。

(2) 基础设施施工

迄今为止, 人类在南极地区设立了80多个考察站, 其中常年站47个。大部分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选择在南极大陆边缘的无冰区, 例如, 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另外一些考察站建在南极冰雪高原, 例如, 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位于南极大陆极点的冰盖上, 德国的冯-诺依梅尔站则建在冰架上, 我国未来的内陆站DOME-A将建在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任何在陆地或冰雪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基地建设和建筑工程实施, 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所及范围原始环境较大的永久性改变。考察站的规模大小、站区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设计风格等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工程规模、施工方式和强度, 并将直接决定其对所及环境产生负面效应的时空强度。

2. 废弃物处理

人类在生存与进行各项活动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废弃物。废弃物污染是人类涉足南极之后最先遇到的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南极活动不断升级, 废弃物产量日趋增长, 对周围环境的压力日趋增大, 废弃物管理与处理已经成为南极环境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附件3, 针对南极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 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表2所示为南极废弃物的一般分类以及根据不同废弃物的理化性状而确定的回收与处理方法。南极考察站严格按照南极条约系统有关废弃物管理的规定, 将不同性质的废弃物分别存放和集中处理。尤其对大型废弃物如废弃建筑材料、废弃金属零部件和有毒物质, 要求集中运出南极地区。南极废弃物的处理得当与否, 直接对所及环境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系统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而, 妥善处置和科学处理废弃物, 这是实现南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 野外科学考察

南极野外科考活动涵盖发生在南极现场的以不同自然学科研究项目为任务的各种行为, 其活动形式与实施手段, 包括野外观察、样品采集、标本制作、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与结果。随着人类科学的迅猛发展, 现今南极科研已拓展到包括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天体物理等各个领域, 涉及物理、化学、海洋、地质、生物、生态、冰雪、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医学、气象, 以及卫星遥感与信息技术等几乎所有现代科学技术层面。尽管到南极现场开展科考的项目众多, 但因学科不同, 研究对象与目标及其方法手段各异, 因而对南极环境的需求不尽相同。了解不同学科的环境需求, 有利于我们提高南极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

表3展示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南极科考主要学科的环境需求。其中对南极环境具有较大需求并与南极野外环境接触较多的学科, 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生态学、生物学、冰川学等。这些学科较多与南极生态系统尤其与南极植被和野生动物相接触, 因而, 这些学科的项目执行者, 较其他学科和其他南极活动者而言, 对南极环境生态保护负有更大和更为直接的责任。

表3中, 环境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南极环境研究无论从全球变化的大尺度, 还是以南极局部环境角度进行探讨研究, 都需要在南极进行现场考察, 以获取必要的环境信息和环境背景资料, 以及样品采集与分析, 其野外观测几乎涉及所有不同类型的环境, 其环境需求为各学科之首。再有, 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理信息等学科, 则涉及大多数的环境类型。在多数情况下, 即使属于同一学科的不同项目, 也会因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的不同, 对南极环境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例如, 海洋环境监测与陆地环境污染考察, 两者所关注的环境类型就不尽相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湖泊生物地球化学, 其观测取样的环境类型和地点则相去甚远。又如, 生态学科需要采集生物样以及生态系统所依附的环境背景样, 地质学科主要采集岩石样品, 而环境化学学科需要的是海洋、湖泊等不同层次的水样以及冰雪和土壤的样品, 冰川学科则采集不同来源与成因的冰雪样品等。

4. 物流与交通

交通运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命脉, 南极考察也不例外。可以说, 人类进军南极从初期探险到实现现代化科学考察, 完全是依仗着人类文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从早期帆船和狗拉雪橇冒着死亡风险, 到现今钢铁巨轮破冰之旅和雪地车长龙纵横冰原, 乃至各种航空器南极大陆的远距离大面积飞越。现代交通工具和物流的便捷通畅, 为今日南极考察提供了可靠保证。

以南极乔治王岛为例, 该岛有9个国家建立了大小26个考察站点, 基地的年平均人员数约在400~500人, 使用的各类车械在56~65辆, 见表4, 主要有雪地摩托、雪地履带车、铲雪车、拖拉机、挖掘机、卡车及吉普等。大型车辆的使用主要在站区范围或基本沿公路线行驶, 小型车辆在冬季雪地扩大活动范围。近距离海上交通, 橡皮艇成为人员和物资接送的主要运载工具。比较2001—2005年南极夏季, 总的海运活动有所减少, 2004—2005年夏季航空器活动剧增。总体进入本地区的人员趋于增加, 夏季尤其2003—2005年夏季经航空途经进入本区人员的年增幅超过18.5%。增加的人员中, 主要属于非正常考察即带有访问观光性质的人员, 及过往本地区的人员有较大增加。事实上, 菲尔德斯半岛中部, 是整个乔治王岛地区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 占85%以上的人员通过这一地带进出本岛, 或中转至其他地区。夏季的乔治王岛, 人丁兴旺, 车水马龙, 一片繁忙景象, 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宁静和环境原貌。

5. 旅游观光活动

南极旅游观光大体分为有组织的活动和零散个体活动两类。前者如各国旅行社组团的商业性活动, 大多数乘船前往南极, 约占整个客流量的93%~97%, 其余少部分旅客选择乘飞机去南极。随着世界南极热的兴起, 南极旅游人数正成倍增长, 1980—1981年年游客仅780名, 1990—1991年跃增至4 840名, 2001年突破万人。此外, 国际民间团体的非商业南极活动日趋频繁, 突出的例子为2000年启动的《南极使命-2041》, 受国际财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双重资助的国际青少年南极观察团组。与此同时, 每年数十名的南极自由散客也不可忽视。另外, 南极基地人员在工余进行野外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自由行为, 也应视同旅游观光活动。

三、人类南极活动的环境负效应

所谓环境影响, 实际上是指对所及环境介质以某种程度和形式的能量释放与传递, 由此导致原始环境状况发生某种改变。例如, 南极野外现场采样过程可以描述为:以某种技术手段向所及环境介质的受力面通过能量的释放与传递, 达到剥离并提取其中的部分物质作为样品, 如获取一定量的海水、冰块、土壤或植被、动物个体等, 并由此造成原始环境单元的部分缺失, 或导致原始环境性状的改变。试比采用现场爆破方法和铁锤敲击方法, 改变原始岩石面而获取岩石样品, 两者对环境带来的后果会有天壤之别。由此可见, 面对同样的南极环境,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直接取决于能量释放的性质、方式、频率和传递强度, 以及执行者的环境意识和综合素质。

人类活动的环境负面效应, 从属性上大体可以归结为行为硬性伤害 (物理) 和污染物质伤害 (化学) 两大类。而实际发生的许多环境事件, 往往是复合型和多重性的, 并集中表现在地质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两大方面。

1. 地质环境的恶化

地质环境的恶化首先表现在地形地貌的变化。考察站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作业和工程车械的使用是导致考察站和邻近地区地形地貌环境改变的主要因素 (图1) 。同时, 物流的需要致使陆上交通网的形成, 公路和桥梁的修建, 以及车辆的频繁使用等, 极大地改变了所及陆地原始地貌。不适当的地质采样, 包括非科研需要采挖岩石样品, 可能严重损害原始地形地貌的特有价值 (图2) 。

另外, 大型建筑物改变邻近土壤及其下伏永冻层造成物理性破坏 (或称机械性扰动, mechanical disturbance) 。考察站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机场修筑、交通工具等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壤物理性扰动的主要因素。例如, 乔治王岛, 交通车械的频繁使用造成许多考察站周边地区地表状况的显著变化, 尤其是别林斯高晋站周围一些天然斜坡已被各种履带车辆夷平, 原本夏季排水良好的土壤已变成了烂泥沼泽。在麦克默多站附近土壤地表因遭受严重的机械扰动作用, 永冻层融化, 土壤收缩塌陷, 大量水分释放, 形成地表细小的溪流, 使土壤环境遭受到永久性的破坏。

地质环境的恶化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表现是浅表地层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成份的损害。南极麦克默多站人为遗留物如废电池、废金属以及建筑垃圾附近的土壤样品中, 检测出显著超正常水平的铅、锌、铜等金属离子造成土壤污染, 罗斯岛斯科特基地周边地区土壤遭受铝污染等早有报道;由于南极大量使用的石油燃料, 对采自东南极凯西站、南奥克尼群岛西格尼站, 以及位于南极半岛的帕尔默站多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发现, 所有土壤样品中均含有不同水平的烯烃化合物 (n-alkenes) 与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显示严重的人为有机物污染。这些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碳氢化合物正在向土壤内部富集。

2. 生态系统损害

频繁的车械、船只和航空活动, 大大增加了燃油泄漏和油污染的几率。船舶油溢不仅污染了水域环境, 同时毒害海洋浮游生物, 甚至危及大型海洋动物的正常生态活动。车械不按正常路线行驶, 碾压陆地植被 (图3) ;航空器低空贴近动物栖息地飞行, 均会对本地动物造成惊扰, 甚至引发生理机能紊乱。凡此种种给南极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南极旅游者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对所及环境带来污染, 除了随意丢弃空瓶子、包装盒等废弃物, 密集人流造成对本地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直接干扰。部分旅游散客包括基地人员工余休闲时间随意进出保护区鸟类栖息地惊扰动物的正常繁殖活动, 或肆无忌惮掇取动、植物和岩石样品的违规行为等, 威胁本地生态系统安全。这些人员的南极野外活动往往脱离正常的环境监督, 其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人类活动对南极本土动物的负面影响, 包括栖息地范围的缩小, 种群数量下降等多有报道。例如, 在乔治王岛, 随着考察站点的增加和人类活动日趋频繁, 极大地压缩了本地敏感鸟种南方巨鹱 (Macronectes giganteus) 的生存空间, 近20年中种群数量减少了90%。对罗斯岛西岸的阿德雷企鹅 (Pygoscelis adeliae) 栖息地的监测表明, 由于大量游客毫无限制的自由参观, 数年之后这里的阿德雷企鹅数量快速下降到极限。采取游客限额之后, 企鹅数量明显回升, 经过12~14年之后才恢复原有水平。生物学家研究证明, 原因在于企鹅繁殖期内遭受人为刺激造成其孵化率显著降低, 育雏率下降。研究还表明, 考察站区厨房垃圾为贼鸥提供了食物来源, 造成邻近区灰贼鸥 (Catharacta maccornicki) 种群数量的增加, 但是隨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人为地扰乱了贼鸥的天然食物链, 导致贼鸥幼体发育不良而使幼鸟的非正常死亡和育雏率的下降。

关于南极外来生物入侵问题, 在自然条件下, 源自邻近其他大陆和岛屿的花粉、孢子体等借助风力与海鸟传入南极, 成为地球其他地区侵入南极的主要外来生物。人类活动伴随而至的外来生物入侵, 对南极土著生态系统的危害则要严重得多。人类引进植物与蔬菜, 种植花草和豢养宠物等, 不仅造成新的生物入侵, 而且人类自身及其向南极输送的肉类与禽类制品, 更可能成为各种致病微生物与病毒进入南极的有效载体。1979年在帕尔默站曾经爆发短暂的禽流感, 造成贼鸥等海鸟的死亡, 也可能与人类所传播的某种疾病有关。科学家已在阿德雷企鹅体内发现了外来纽卡斯尔病毒 (Newcastle virus) 。尽管迄今尚未查明南极野生动物发病的详细机制, 但显然与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密切相关。

3. 科考活动的环境影响

由于“科学”的神圣 (尤其在南极) 与其“生来就有”的某种神秘感, 长期以来科考活动对南极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 不合理的科考项目, 或者项目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或计划实施不当的现场活动, 都可能带来严重的甚至无可挽回的环境生态损害。通常情况下野外科考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所及环境的负面影响, 并随学科的不同和考察目的、内容与手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例如, 地理信息科学与生态学两者的环境生态考察, 其信息采集的内容、方式、手段均大不相同, 前者使用测绘仪器进行生态分布观测和数据采集, 而后者在生态分布观测之后, 还需要在现场进行生物样品采集, 并将直接改变所及环境生态现状。同时, 科考项目现场实施中, 执行者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如何, 也直接关系到行为结果的南极环境效应。例如, 在南极植被生源气体研究中, 为了对标准方样与周围大面积植被进行对比观测, 白色标准框外的整片苔藓被遭铲除 (图4) , 原始植被无辜受损。又如, 跨专业项目的现场考察中因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而发生环境生态损害事件也绝非偶见 (图5) 。不恰当科考活动除了改变原始环境状态之外, 同时还存在改变所及环境内在科学价值的问题。南极不同类型环境与生境的现实存在, 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演变而形成, 各个类型的环境都隐含着不同科学价值的时空变化信息。这就要求科考项目实施者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面, 切勿随意践踏现场作业周围环境。

四、环境管理对策

南极环境问题一直是ATCM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 1998年《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正式生效, 随后, 各国政府相应出台了包括环境保护法规, 准入制度, 环境官员制度、环境评价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并不断加大南极环保硬件设施和技术研究的投入。各国考察站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一贯重视南极环境生态保护, 环境科学被列为我国国家南极科考计划的重要研究专题之一, 在南极环境问题的处理上有相当的透明度, 并积极开展多国国际合作。在我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专门开展了南极环境年活动, 多次对辖区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和环境修复, 成绩显著。

表5所示为近年来南极部分考察站环境管理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1) 考察站站长负有环境管理直接领导责任。 (2) 各国南极环境工作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基本遵照ATCM体系的统一要求;这两点表明普遍对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视。 (3) 对环境问题的处理和要求, 各家掌握尺度不尽相同。废弃物处理和人类活动环境影响控制是解决南极环境问题的两大难题, 其中前者, 《议定书》和各国都有较为严格的硬性规定和技术措施, 而后者, 由于牵涉面广情况复杂, 因而各国在管理上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松紧度差别较大。针对目前南极环境管理中实际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 我们从管理的角度考虑,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实现环境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根据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实情, 将南极现场的环境工作包括基建工程、野外科考及废弃物处理等内容进行细化和条例化, 即将常见环境项目转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工作模块, 进一步分解为实施条目, 编制成适宜的环境手册 (详情另文介绍) , 这是实现环境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关键。充分发挥环境官员的职能, 实行站长督察下的环境官员负责制。由环境官员对所有纳入环境监督的项目参照环境手册的规定内容, 逐项定期进行环境影响核查和评估。有利于改变目前考察站环境官员即卫生员的现状。

2. 对症下药解决突出问题

通常, 项目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估需要专家进行专门的技术勘查后作出。从环境管理角度来说, 考察站并不可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但同时又要对计划中各项工程和科考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在近年来的实践中, 我们曾尝试给所有施工、科考项目下发任务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报表, 在任务结束时由项目负责人填报。由于得到项目实施者的认真配合, 不仅掌握了各项任务过程中的环境动态, 也大大增强了人员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因而获得意外的好效果。建议将这一措施制度化, 列为正常环境工作内容。

日常废弃物处理量通常会与同期考察站人员数量、考察项目内容有关,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察站的废弃物管理水平。图6所示为乔治王岛部分考察站可燃性废弃物处理比较。图中阿根廷、波兰及中国站垃圾处理量较大。波兰站和阿根廷站垃圾总量增加与夏季科考项目与人员相对较多有关;同期长城站的人员并不多, 但厨房垃圾过多造成可燃固体废弃物的总量上升。长期以来, 我国南极两站均存在厨房垃圾量较多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在于食品结构中有较多类容易产生垃圾的品种如猪爪、鸡爪之类。因而有必要考虑适当改变饮食习惯, 调整考察站食品供应, 以利减少厨房垃圾, 减轻垃圾焚烧工作劳动强度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准入制度落到实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科考活动可能远较其他后勤服务和旅游观光等活动对南极环境生态的影响更大。因而, 一些国家对本国南极科考项目的审批非常严格。例如, 德国所有南极科研项目一律需填写专门的申请表。表格绝大部分条款与环境生态有关, 包括项目执行人对考察现场环境状况的了解, 项目是否造成对南极动植物的伤害, 在南极现场是否使用任何有毒物质、爆炸物或任何有损环境的物质, 对南极样品采集要求详细填报样品属性、数量, 采样手段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等, 最后经专家审批。严格的申请程序, 避免了那些不宜引入南极或者与南极环境不利的项目, 也使赴南极的科考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南极环境教育。

目前多数国家严格执行进入特别保护区的许可证和南极本土样品的带出许可证制度。按规定这两项许可证的申请, 均须在来南极之前办理。但在南极期间, 也可以由考察站临时审批。在我国南极两站因迄今尚未形成相应的规范程序, 容易出现管理上难以到位的情况。例如, 擅自登陆阿德雷岛保护区、非科研采集地衣石样品, 甚至随意采集孵化中的鸟卵, 以及企鹅血样采集中发生因采集过量导致动物长时间休克甚至个体死亡的情况。为此, 我们认为有必要尽快健全各项许可制度并落到实处。在样品采集方面, 可以参照一些国家的做法, 针对各学科特点和环境需求, 设计使用配套可操作性的规范技术文件, 方便管理, 提高质量。

4. 强化度夏环境教育

根据多年来我国两站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 比较冬、夏两季, 度夏期间出现的环境问题明显高于冬季, 除了因为两季人员数量和任务性质等方面的差别之外, 这也和越冬人员经过组队和冬训, 接受包括南极环保知识在内的系统教育不无关系。在度夏期间, 客观上考察站任务繁忙, 工种多样, 人员组成复杂, 容易出现环境问题。本文前面所述的包括站区施工和野外科考所遇到的环境实例, 图1-5均为各考察站夏季发生的事件。但究其原因, 应该与度夏人员的环境教育缺失有一定的关系。

鉴于南极考察人员组成具有较大流动性和高替换率的特点, 环境教育是一项持续性和高重复率的工作。南极环境与生态系统完全区别于地球其他大陆, 南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南极环境保护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具有一般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 并不意味着可以免受或者少受南极环境教育, 这已为多年来的南极环境管理实践所证明。

五、结语

南极环境教育是提高考察人员环境意识和环保素质的重要途径, 环境法规和一系列规范性措施虽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不失为确保南极环境安全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都属于南极环境管理不可替代的主要内容, 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坚信, 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和环境管理双管齐下、不懈努力 (图7) , 达到进一步提高南极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素质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负面效应, 促进人与南极自然的和谐, 实现人类活动和南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杰, 等.人类活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地研究, 2000, 12 (1) .

[2]赵烨, 等.人类活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的影响.极地研究, 1998, 10 (4) .

[3]王自磐, HU Peter.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与种群分布.极地研究, 2004, 16 (4) .

[4]王自磐, 姜梅.乔治王岛各国考察站垃圾分类处理及环境综述.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报告, 2003.

[5]王自磐.中国南极长城站2004年度环境现状与整治.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报告, 2004.

[6]王自磐.中国南极中山站环境现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报告, 2005.

[7]李占生, 等.南极条约体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人类资源管理 篇10

1 水文水资源

水文和水资源是关乎到人类命脉所在的科学, 涉及到了诸多的领域, 在本次的讨论中, 主要指很对的是如何知道水文水资源技术的扩展, 并根据其水文水资源的合理化应用, 来实现对现代逐步恶化中的环境实现有效调控。在过去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中, 中国的水文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以此为代价, 让中国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世界先进生产水平, 而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对环境的多空间利用技术, 逐步的代替过去陈旧的开放性生产技术, 其结果, 就是为现代社会主义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2 流域和气候

本河流的调研, 其分布于我国西北山区, 属黄河支流之一, 全长541km, 水流量211*108M3,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影响, 在上世纪70年代, 此河道曾出现过干枯两次。

此处气候在过去的100年时间内持续升温0.4℃, 在近40年的时间内升温0.3℃, 在我国的气候研究中, 其中针对1951年至1990年的平均年升温为0.3℃, 这表明在此区域内的河流升温, 是导致本地温度升高的根源。与此同时在针对此河流刘云内的降水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后, 发现近年来降水有所增加, 但是其河流内水文流量却在相应减少, 出现此情况的根本就在于在不同季节的气温转变中, 夏季的气温升高了0.7℃, 而春秋两季无显著变化。在对本地山区的调研中, 山区的40年气温变化主要分为两中主要的类型, 第一, 明显的波动性上升趋势, 根源来自于80年代和60年代的气温升降。第二, 类似于平原地区的变化, 呈现温室气体加剧升温的表现。而对平原地区的气温变化研究中, 主要针对的是在过去40年时间内的气温升降变化, 其中在不同站点的分析中, 由于平均气温的提升, 也就导致了冬季气温的大幅度提升。

在此流域内出现的平均路径量变化, 从40年的流经重量进行汇总后分析, 得出了在不同年代时间所呈现出来的天然流经量变化, 对本河道内的诸多流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就2010年的河流流量调查中, 对此数据的指标性分析, 也表明, 在多年的平均值上, 其水流量出现了减少。虽然在西北山区进行了植树造林, 但是仍旧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量。在针对河道内流域的干流起点来看, 在出山口的位置进行流域确定干流和支流的大小, 对比平均径流量表。在针对河道内上中下三个流经点的水位分析中, 其详细表如下表1所示。

针对不同河道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流经途径, 其水流量也表达了本次调研的数据结果, 其中针对不同河道内的淤积情况, 洪水的满意范围也直接的影响了河道的流经渠道, 其中针对不同流经渠道的平均输送量对比, 其中针对此河道的不同站点出现的预计情况也有新的变化。从上游的耗水量来看, 在年平均流经渠道中, 平均的耗水量会直接影响整体的结构, 其中针对河水的补给, 在中下游的地下水渗透中, 也消耗了大量的水源。其具体下游水流量情况如下表2所示。

3 水文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人类活动:由于人类活动量的增加, 高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 就导致了河道内的水资源供不应求, 在一定程度上, 人们对水的使用, 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荷载量, 所以水资源匮乏实属正常。在进行河道流水量汇总中, 针对不同年份的河道干流分值情况进行研究, 针对常年不给干流的源流以及河道内流水量的比值, 对本河道的影响, 就导致了其水资源匮乏的出现。

自然环境:由于气候影响, 在近年的平均温度提升, 就导导致了在供应水量补充中出现了总趋势上水量急剧减少。其表现在河南等地均出现了黄河水流量急剧减少, 对周边环境影响严重。再对近60年的河道数据研究中, 针对河道水流量的损耗区间分析, 其结果也证明了在温度升高后, 地面水蒸发量的增加, 促进了河道的干枯。

上中游耗水量曾加导致的下游缺水:自人类对水的开发利用从手工业到工业后, 其对水资源的使用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而在上中游开发工业活动, 对水资源的使用就会出现供不应求, 如此下游地区断流, 也就能够理解。

4 改善流域环境恶化的措施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尽心生态系统的恢复, 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从农业发展的形势下对经济开发进行全方位的生态调度, 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重心, 严格遵照中央指示进行用水调动, 在不同河流道段选择最合理形式进行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调度。并在两岸修建护岸工程, 及时疏通河道, 保证河道内畅通, 减少淤积出现, 并维持基本现状。

5 结语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 人们对社会的需求在逐步扩大, 而有限的资源如何供应人类的需求, 则成为了现在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对现有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有关部门做好监控检测, 按照规定办事, 是减少对环境破坏的最基本处理办法。希望在今后的资源开拓中, 能够全面贯彻可持续额发展的战略部署。

参考文献

[1]王顺德, 陈洪伟, 张雄文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塔里木河流域水文要素中的反映[J].干旱区研究, 2006, 23 (2) :195-202.

[2]刘闻, 曹明明, 邱海军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5) :215-219, 264.

[3]邱玲花, 彭定志, 林荷娟等.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太湖西苕溪流域水文水资源影响甄别[J].水文, 2015, 35 (1) :45-50.

[4]王国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人类文化如同人类的交响乐 篇11

人类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那些最早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爱琴海地区文化,不仅是多源的,也是多样的。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除最早一段时期以外,各民族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之间,不再是平行地演进,而是逐渐地、越来越密切地在互相联系和互相交流的动态中向前发展: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已是人类文化进步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例如:用希伯来文写成的《旧约》,其中大量篇章取自相邻民族的资料,包括古代的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埃及、波斯的神话传说、人物传记、风土人情等。而那部描写中世纪阿拉伯社会风情的《一千零一夜》,其故事已不限于阿拉伯民族,也来源于波斯、伊拉克、埃及等。欧洲文化则源于北非、西亚及地中海地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文化的封闭性和排他性都是其发展的绊脚石。

同时,各民族各国文化的发展经受了历史的复杂变化:它们有兴也有衰。据汤因此的研究,人类有史以来具有影响的文化是21种,而至今仍在继续发挥影响的只有5种;文化的“源远”并不一定“流长”,如南美古代的玛雅文化曾辉煌一时。然而在往后的悠悠岁,月中却默默无闻,直封劝世纪中叶才重新崛起,进人世界前列;与此相反,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进入文明时代较晚的民族文化诸如西欧的法国、德国、意大利文化,以及东欧的俄罗斯文化等,却成了,后起之秀。此外;各民族各国文化酌得与失也是相反相成,如我国从印度引进佛教文化,后来又被朝鲜、日本、泰国等引进过去,并取得了蓬勃发展,但是它在自己的故土,早在12世纪就已消亡。所有这一切从另一个角度也表明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二、人类文化在其历史的风云中,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和发聪的阶段,但它的多样性品格却始终未变,世界文化并非古已有之,而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和特定的阶段,同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休戚相关。

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话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里的“文学”一词,按该书编者的“注”说:它“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所以把它译为或理解为“文化”,都十分恰当,而且从上下文看也是如此。

尽管各民族各国各地区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早已存在,但是,只有在世界文化产生以后,它们的这种联系与交流才得以扩展到全球范围,并形成了彼此“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是世界文化有别于过去文化的新特点。 1808年,德人弗·施莱格尔在《论印度的语言与智慧》一文中,也强调了文化发展“相互依赖”的意义:亚洲和欧洲是不可分开的地域,应当把一切文明人类的文学视为文化持续发展的过程……许多片面的、局限的看法将会消失。承认事物的相互依赖,将使我们以一种新的角度来理解事物。

但是,各民族各国各地方文化的相互依赖,并不意味着它们各自都将消亡,从此由世界文化所取代。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说得十分明白:世界文化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化所“形成”,而“形成”绝不是取代,其涵义根本不同。这是其一。

其二,马克思恩格斯所言的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由于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显然并不是指民族文化的特色或独特性将不存在,或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将荡然无存。在他们看来,这两者并非同一回事,也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相反,后者将会长期保存下来。1890年,恩格斯明确指出:挪威作家易卜生在其创作中,对挪威的民族生活和民族性格作了独特的反映,表现了一个即使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但是比起德国的来却有天渊之别的世界:挪威的农民从来都不是农奴,具有自己的性格和首创精神;德国的小市民阶层则具有“胆怯、狭隘、束手无策、毫无首创能力这样一些畸形发展的特殊性格”,这是遭到了失败的革命的产物。这段话表明,同是小资产阶级,但由于挪威和德国的具体历史生活条件的不一样,它们的民族性格则迥然不同。

其三,世界文化既不是非民族的和反民族的,也不是凌驾于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文化之上的一种另类文化,而是在自己漫长的历史行程中,通过各种不同民族文化的长期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动态关系而展现出来。

其四,世界文化不是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的简单加和。这种否定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之动态关系的那种加和性的世界文化,的确早已有之,但这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世界文化概念。

三、“文化全球化”,无疑是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理论中引申而来。

世界文化的概念是以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为前提,即“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这同当今的“全球化”的基本内涵一样,只不过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50年代并未使用这个术语。当然应该看到,这两个提法的时代条件已大不相同,但其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这一核心内容,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至于“文化全球化”的概念,它与“世界文化”概念则大相径庭。前者的实质在于竭力抹杀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提倡文化的一体化,并企图在这一诱人的名词下,推行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西方少数国家的强势文化,以便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异彩纷呈的各民族各国文化。

“文化全球化”概念,不仅与当前各民族各国文化的现状相差十万八千里,也同今日美国本土文化的多元化图景相距甚远。这就是它的欺骗性之所在。因此,围绕“文化全球化”之争,绝非名词术语之争。英国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威廉斯曾指出:“民族主义就像阶级一样,拥有它、感觉到它的存在,才是消灭它的唯千方法。“如果你不能对它有所坚持,或者过早地放弃了它,那么你只会受到其他阶级和其他民族的欺骗”。

如今,即便是在大谈“文化全球化”的美国,从那里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例如。1998年6月23旧《洛杉矾时报》的一篇署名文章写道:“一些人预言,随着1994年北美启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全球化的到来,墨酉哥文化将会消失。看来他们错了,实际上墨西哥三千年的遗产已经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其实,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里,情况无不如此。

四、全球化过程:文化的悖论与选择。

处于全球化中心地位的少数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综合国力(资本、科技、人才、营销和消费)的优势,同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作为世界市场上密集型劳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之间的利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使民族观念、民族利益、民族主义变得十分引人注目,并由此而形成了在生活和文化各个方面的悖论:世界的和民族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异域的和中华的。

人类资源管理 篇12

数千年以前人们就开始从农村向城镇移动, 这一趋势在二十世纪明显加速, 而且在二十一世纪任然保持着加速的态势。城市化改变了河流的生态以及河流沿岸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化对水系统造成了破坏, 而且也同时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了河流的保护、恢复、甚至是河流系统的重新修复的重要性。人类也开始了河流保护和恢复的努力,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努力都是不成功的, 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规定的解决方案视野过于狭窄而没有跨领域的综合考虑物理、生物、和社会科学等综合因素, 或者是没有全面的考虑城市的变化对于河流的影响。从河流治理的历史上来说, 河流治理的已经从单一的显著问题, 例如城市径流向治理河流表面的一些问题来转变, 例如河流中缺少木质物残体, 而不是对于水文中河岸植物、人类对于河流的态度和行为等根本原因的探讨。同时对于河流状况不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也使河流的整治工作很多时候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河流区域的治理需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来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河流水生物群。我们需要认识到很少的城市河流能够被完全的修复, 也就是说河流的恢复不能够使河流支持全面的生物和生态过程。但是, 河流的生态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可以恢复到一定的程度。我们需要认识到城市化本身并没有造成城市生态河流的的生态环境下降, 它只是改变了地貌, 造成了河流生物群的改变。

二城市河流治理需要考虑到的因素

成功的河流恢复需要综合考虑到人类活动对于河流生物群改变等多方面的因素。由于城市化引起的河流生态环境的下降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 一个单一的方法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说这一问题也不是用一系列方法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实质上来说, 河流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是由一系列的决定和行为而导致的特殊的城市地貌, 从而改变了河流环境。城市化本身就具有多面性, 对于城市化的定义本身就具有多种方式。它包括工业化、房地产开发等。城市化开发的进度可快可慢, 城市化的分水岭可以是否有污染的工业作为分水岭, 是否具有密集的城市交通网。地形、土壤、植物等在城市盆地中都会发生改变。因此不是一条单一的改变就可以定义为城市化。人类多种活动的不断积累, 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河流和城市的水生物群。由于城市河流情况所面临的复杂性, 成功的城市河流恢复和改造是生物物理学知识和能够支持一个生态河流系统, 和在这一系统中河流污染等相关情况的了解。对于单一河流来说, 一定时期城市发展对于城市河流水文影响是有记录的, 但是对于一条城市河流长期的水文变化情况的记录却是很少见的, 但是这一长期记录确又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于记录和实际监测的统计结果的分析发现, 城市的河流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成反比的。水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流域的不通透性是相关的。水域环境的污染能够在任何层面的水流域不通透性中发生。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密度加强, 河流的生态环境持续下降。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 水流域生态环境情况普遍很差。对于城市发展和城市水流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不透水径流区域通常是由建筑物覆盖, 它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用来扑捉城市发展密度的。最早的有系统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地区的不透水径流区域超过百分之十的时候, 河流生物的多样化就迅速下降。其他研究表明河流情况反应出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因素, 不是非径流区域一个简单数值所能解释的。例如一个广范围的河流情况是与由低到适中的河流径流情况相关的。研究表明不透水径流区域不是一个可靠的可替代生物条件, 尽管显著的生物环境的下降和不透水径流区域的增加。

三城市河流治理的具体方法

不透水径流区域的数量为人类已经使用过的集水面积的测量提供了一个粗略的数据参考, 因此它可以作为人类活动对于城市河流影响的一个代理参考数据, 因此它不能定义人类活动对已集水区的具体影响, 直接的生物环境测量对于城市河流环境的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城市河流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土地使用和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 城市化对于城市河流的影响方式不是千篇一律的, 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和每一个地方城市化发展的特色对于城市河流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城市化和城市河流之间的关系缺乏准确的联系, 河流的水生物环境在城市化发展低层次期间变化较大, 但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增加变化逐渐不明显。其次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河流管理必须把城市河流的生物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特色联系在一起, 以及它们在集水区的影响。虽然我们说对于河流的治理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 但是还是有一些值得推荐的可以普遍应用的方法。首先, 采取簇群式的发展战略来保护大多数的植物覆盖, 尤其是在河源上游地区以及河流和湿地附近地区, 因此河岸缓冲带就可以保持完整。其次, 通过城市开发的最小化或者通过普遍的雨水再次渗透来减少不透水的径流区域。同时要保护河岸缓冲带和湿地区域, 同时减少道路和公用设施的穿过。河流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完全的恢复已经开发和未开发的流域是不可能的, 人类活动对于河流的影响也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 即使从技术上讲河流的完全恢复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现实中人们不会投入足够的财力或者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来完全改变土地使用的模式。因此城市河流的管理涉及到各个学科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综合考虑, 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1】。

参考文献

上一篇:胆囊结石伴胆囊炎下一篇:勘查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