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意识

2024-10-16

人类中心意识(共9篇)

人类中心意识 篇1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的“以人为本”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打开唯物史观大门的著作,在这部作品中,没有任何单独的一章甚至一节去讨论关于人的问题,也没有“以人为本”这样的说法。但是,著作中阐述的主要问题都是以“人”作为核心,在唯物史观的叙述中更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部著作将“人”作为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现实的人的概念是打开唯物史观的钥匙,是马克思一直以来探索的结果[1]。《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

“现实的个人”可以说是唯物史观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这里的“个人”是强调在一定社会的历史前提、一定社会的复杂关系中从事一些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强调:“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这里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物质和条件,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必要的社会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而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指在相应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所产生的受到一定制约的“现实的个人”,并不指单纯意义上的用作唯物史观条件而产生的“现实的个人”。这关系着自然进化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也成为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前提[4]。可以这么说,“现实的个人”是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或者劳动的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被称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讨论“人”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唯物史观的内容。在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马恩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这样的特有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来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难发现,这些基本概念都是和“人”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可以看出,唯物史观中包含着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一方面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人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不同的本质标准,它体现在人可以主观地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抽象意义上的“人的本性”,马恩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人是没有抽象意义上的“本性”的,在不同的历史前提和环境下,“人的本性”将随之改变。

可以看出,《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对唯物史观的论述建立于“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就是这部著作思想的基本体现。

二、“人类中心主义”里“人的需求”

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一直都存在着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类中心主义”拥有相似的价值观,都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表面上看,这两种思想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试图获取自然的价值从而追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样看来,这两种思想是不是真的相似呢?从人类诞生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被大自然所创造,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生命以及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身上的一切属性皆有大自然的印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类是大自然进化得到的最高产物,人类本身就凝聚了自然界生物的全部养分,同时也产生出与别的自然界生物所不同的特性、属性及活动规律,从这个角度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对象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有三种不同含义。第一,从生物学上说,人作为生物,势必要维护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必然要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从认识论上说,人类提出的观念和观点都是基于自身思考的结果,“人类是一切活动的中心”。第三,从价值观上说,客观世界的价值是基于人的需要来决定的。人的尺度是评价判断一切的标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总之,“人是一切人的世界的中心,人是人自己的中心”,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现象[5]。人类中心主义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总结这三层不同的含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就是把人放在主导地位,这样看来便与“以人为本”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种价值观,使人与自然站在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也走向了极端,它包括了三层意思:

第一,人类利益超自然化。人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是不断进化而来的,是最高等的存在。因此,人类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

第二,人类价值唯一化。自然的价值只相对于人而言,如果没有人的价值的需要,自然的价值也就一文不值。人是判定自然价值的标准。

第三,自然存在对象化。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于它本身只是一种物质存在,没有内在价值,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价值,根据人的需求去决定自然的价值。也就是说,自然物的存在是为了人的。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人类只会沉迷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喜悦中,而看不到一味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和人类应当对这一切所负的责任。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是一切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主宰一切,拥有绝对主动权,自然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价值评价的标注应当也必须由人类来制定,一切的“价值”都是之于“人的价值”。人类的所有活动终极目的都是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个目的如果达不到,就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举动,所以任何活动都应该站在人类利益的角度并以此作为最终目标。

三、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思考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一直处在中心地位;从活动想得到的期望来说,是为得到人类的需要、实现人类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6]。”

自然界创造出人类,使人类成为有主观意识的个体,让人类得以有能力在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这是人类进化中的进步。也因为这种进步,让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无主体,人便是主体”,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7]。马克思早就指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是对立的。有了这样一种对立关系,才能引出人与自然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对立的具体表现就在于:人处在自然的中心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实现人的需求为目标。但是,这种对立同样是在统一中的,在对立中也同样包含着和谐[8]。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在于确定人类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的道德义务只产生于人的范畴,人才是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的需求和利益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所谓对于自然界的道德关怀也只是关注那些于人类而言有价值的部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前提和几种基本活动关系:有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基本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种关系是人的生产。人类的历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和前提,人通过自己的历史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本质力量。

人类中心主义过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只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忽视了人的生产,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根据人类中心主义,一味追求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肆意开采、砍伐树木、排放污水,以为自然界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人类只在意不惜一切手段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完全忽视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性。但是人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第一个前提,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提供必要的劳动力;人口的变化,过多或过少,增长的过快或过慢,都会直接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当自然环境被破坏,就会影响到人的生产,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繁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出执政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路线图。绿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共享,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绿色、共享的发展也正是体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否定,树立绿的生态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攻坚克难的建设生态文明才是我们应走的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得到共同发展,让我们留住碧海蓝天。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否定人在抽象意义上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主张以人的利益为中心,或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以人的利益为活动前提,一切从保护人的利益出发。本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对人类中心主义中的观点进行思考。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中心主义,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2007,9:9~1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第1卷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

[4]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5]徐春.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A].中国人学学会.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人学学会,2004:8

[6]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7]周兰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6

[8]孙显元.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安徽大学学报,1998,5:42~47

人类中心意识 篇2

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虽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清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应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应该继续高扬人类主体性的旗帜,扬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以坚持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相统一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

作 者:吴仁平彭坚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刊 名:求实  PKU CSSCI英文刊名:TRUTH SEEKING 年,卷(期): “”(12) 分类号:B0 关键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两个尺度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自然中心主义 篇3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51-02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衍生及其观点

普罗泰戈拉,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命题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其完整形态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反传统的神是万物的尺度,把人变成万物的尺度、主宰万物的力量,具有明显的强调人的能动性的色彩。但是它带有过重的主观意味,将事物的自然性质看做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事物性质的客观性。

人类中心主义便可追溯至普罗泰戈拉,然而人们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指的是近代笛卡尔以来的人与自然观。

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按照机械论的观点来解释说明动物机体以至人体的机能和作用。他认为“动物是机器”,还认为人体也是一架机器,不过比动物机器更精细、更灵活一些罢了。但是,他不同意一般地把人称作机器,因为人有所谓的不朽的“理性灵魂”,这使人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他还大力宣传和引导人类探索自然、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提出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

第一条道德律:“你的意志行为准则始终能够同时作用普遍立法的原则。”[2]

第二道德律:你需要这样的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成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

第三道德律: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

人不仅为自己立法,也为自然界立法。康德从理性优越的角度来阐述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他认为,人类的感性经验需要甚而必要用理性思维来整理加工,自然科学体系的构建以先天的理智法则为基础。正是因为“人类头脑中的理性与自然界中被观察到的秩序具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所以经验可以证实自然界的知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知识是人类运用先天的理智法则构建起来的。

康德的观点突出了“理性”、“自由”、“自我”,但同时也强调主客之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强调要征服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无限的,人的理性可以把握自然、把握世界。人类中心主义提出,道德关系不存在于人类生活之外。也就是说,道德及道德义务因人的存在而发生作用,道德关怀也是因人而有意义。因此,人类中心主义宣称人对自然有绝对的权利,自然因人的存在而有价值,人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的利益服务。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代表人物帕斯莫尔认为,人类保护自然是正确的行为,而此行为是基于有利于人类的幸福而言的,自然界不拥有其自身的权利。他还认为,人类之外的万事万物,如动植物、地表等都仅仅具有工具价值。

由此看出,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的利益作为基点去评判万事万物,至此,人类中心主义已然成为一种价值观,而此价值判断的唯一主体则是人类。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病

人类中心主义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意义,人类在面对自然的竞争与挑战时证明了人类有能够克服恶劣生存条件的能力,人类作为主体在面对自然客体时所展示的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也不容忽视。

自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环境失衡愈演愈烈,以至于导致全球规模的生态危机大爆发,人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对此应承担巨大的责任,并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严重后果。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看,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崇尚“人定胜天”、人主宰万物。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助长了人类对于自然过度渴求的不良欲望,相反地,对自然的失衡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这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加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自然只是一种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这种观念使人无休止地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起初,人类在自然界获得了不可计数的资源,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富足,随之欲望也更加强烈。但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着人类的掠夺而不断激化,时至今日,全球性的生态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从人类道德层面上看,人类中心主义对道德的理解是片面的、僵化的。如上文所述,道德一词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是只为人类而产生和使用的。显然这一观点是缺乏历史眼光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也不断向前,之前对自然的看法到现在也已有很大的改观。道德进步包含在社会进步之中,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各种观念不断更新换代,已有的不合理因素也逐渐被发现、被正视,所谓的道德关怀也不仅局限于对人类自身,正逐步扩展到万事万物。

三、自然中心主义

由于人类罔顾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对自然的破坏采取放任的态度,自然在受到无情伤害后也对人类还以重拳,森林湖泊消失、动植物灭绝、洪水泛滥、土地干涸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在面对自然的报复时无力招架,只得恶果自食。由此,人类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逐渐产生了自然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有以下三个重要的部分:

其一,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是一种整体论,强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生命共同体的利益大于个体的利益,人们不仅要尊重人类的利益,更要尊重生命本身。人不是万物的尺度,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角度,人不能完全把握整个自然,而应将人类个体的利益与环境的利益相协调。

其二,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动物解放论是由辛格提出的,辛格站在他伦理学家的角度,在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动物解放论。辛格认为动物和人类一样,都具有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而能够感受痛苦和快乐是一种动物是否能够获得道德权利的根据,也就是说,动物应该获得与人类平等的道德权利。正如黑人解放或者妇女解放一样,之所以要发生这种解放运动的原因就是因为存在着对黑人或妇女在道德权利上的剥削以及社会地位的压制,因而可以解释动物解放的合理性。

动物权利论以美国的雷根为代表,雷根虽然也从道德角度出发,但他强调的更多在于动物思维意识的存在,比如“感觉”、“记忆”等人类具有并同时存在于动物身上的代表特征。这也应该说明动物作为生命的本体,也应该与人类一样,具有道德权利。

其三,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主要提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多元的系统,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享有各种资源。人类是自然界大家庭之中的一员,并非是自然的主宰者,其他生物也不是人类的目的。人类与其他生物是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没有驾驭于万物之上的权利,也不具备驾驭万物的能力。

总的来说,自然中心主义不再以人为中心,并且认为人是有限的存在,虽然人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但是人的能力始终在自然的能力之下。人始终是自然的产物,人始终不能也不可能与自然对立。人类的自我实现源于认同对象范围的扩大,也就是说,需要除了人之外的其余生物作为认同的主体,而人作为被认同的客体,就像人类认同某种事物一样,认同人类的主体应该扩大到整个自然整体,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本身。西方环境伦理学代表人物、被誉为“环境伦理学之父”的罗尔斯顿认为,自然存在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这是人对其负有客观义务的根据。以上的理论认为传统道德的局限性在于其只强调了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局限性导致了人类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但是,自然中心主义也有其弊端:

一是自然中心主义把环境的破坏都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未免过于激进,只是一己偏见。人类中心主义不是造成可怕恶果的直接原因,人类狭隘的利己主义和贪得无厌的享乐主义是造成今日生态环境如此不堪一击的罪魁祸首。

二是离开了人类的利益,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践行就会失去动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之所以要保护环境是为了人类的整体与长远的利益,而非单纯地为了自然界的利益。

四、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的自然中心主义都是围绕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而展开讨论,并且集中讨论人的能力和地位,人是有限的存在还是无限的存在。但是,只从这两方面思考当代哲学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将人类和自然统一起来。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人类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是整体性存在。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衍化出来的,人类离不开自然。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人类不断征服、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保证不触犯自然的“底线”:不能毁灭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条件。地球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变化,这种变化在漫长的地球“生长”期内,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调节。但是,人类应该意识到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无止境地破坏地球的调节环境会导致地球稳定的发展环境遭到破坏。换句话说,人类自古以来并不是自然界的中心,以后也不会是,人类更多的是依赖大自然的“赏赐”,在大自然调节的基础上顺其发展规律进行改造,而不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破坏了大自然的原有调节功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丰厚的回报。中国哲学提倡和谐,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和”是多样性的协调,“和”是多因素的协调。

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关系是和谐关系,即所谓“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易传》云:“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矣。”

在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争论之余,我们不妨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眼光和姿态去审视现存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面对自然不需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我们应怀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互利的心态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这或许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和出路。

——————————

参考文献:

〔1〕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人类中心意识 篇4

第一, 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界存在的意义。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开始重新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类开始逐渐摆脱过去对主体与客体的理解模式, 试图改变过去对大自然的顺从和敬畏的地位, 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 借助科学技术来征服和改造自然, 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至上性、唯一性的特点日益暴露了出来,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认为人类是高于一切的“绝对主人”, 人类是世界和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 人是“自然之主宰, 万物之灵长”,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 人是一切非人类存在的主体, 与人类相比, 自然本身不具有价值的意义。因此, 人类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而后期演化出的“人类征服主义”、“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人类统治主义”等都是在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界处在的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 没有正确理解人类自身的需要。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其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在过去, 人类的活动目的仅仅是为了维系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对自身的属性和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主观需求开始飙升, 以人类的需要作为标准来判定其他非人类自然物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其结果是人类只关注自身的需要完全忽视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时刻以人类的自身需要为准则和一切价值的衡量标准, 把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当做是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 对其毫无节制的索取, 因此他们仅仅是考虑到当代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而忽视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人类的发展应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发展, 应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而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旗帜下的发展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是一种以牺牲子孙后代长远利益为代价的短暂的、片段性的、昙花一现性的发展。

二、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对其的扬弃,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发扬的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中挣脱大自然的束缚, 勇于开拓进取、创造价值的部分, 摒弃的是其中的“世界万物, 唯人类独尊”的绝对思想, 与此同时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还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 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体, 而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则是首先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权益。尽管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承认人类在其中的主体地位, 但它所承认的主体不是绝对的主体, 而是具有相对性的主体。同时它也抛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唯一性和至上性等局限。

第二, 力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在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最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报告中指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和文明主张从人类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 重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并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看做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根本条件。”总之,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摒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中的绝对和极端的部分, 同时也传承并发扬了它包括对人类价值的信仰, 对人类需要的维护, 对人类伟大创造力的理解和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在内的一系列合理的部分, 又添加了很多丰富的内涵, 如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 提醒人们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主张在尊重自然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谋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到子孙后代的长期发展。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是科学的, 正确的, 符合人类长期发展和时代潮流的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应当积极的走向它。

摘要:人类要想走出环境问题所带回来的全球性的消极影响,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开辟和谐有序的发展途径, 就有必要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一个全新的审视, 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之上走向符合时代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传统,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刘丕坤译)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求实.2004.12 (吴仁平, 彭坚) [J]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人类中心意识 篇5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两种片面的天人观.这两种片面观点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论原因,而要克服两者的片面性,实现它们的.有机整合,也需要特定的认识论条件.

作 者:楼慧心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 年,卷(期):2002 10(2) 分类号:B081 N94-02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系统辩证论  

★ 孟子与柏拉图伦理政治观比较

★ 中国传统社会民众家庭伦理观刍议

★ 朴素而深邃:南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探析

★ 环境伦理观念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 论非道德主义的政治伦理--马克思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 篇6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危机,经济利益,生态利益

一、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所在

1.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与其他事物或理论一样也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而发展的,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下主要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角度来分析这三次人类中心主义。

⑴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古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宗教神学统治人类以及“地心说”理论,这时期人类将自己至于高于动物的地位,将一些人神化并给他们赋予可以统治世界的特殊能力。这一时期的宇宙观是“地心说”理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些神如《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上帝创造的第一对夫妻,组建世界上的第一个家庭,被视为人类的鼻祖。

⑵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是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科技革命、技术革命。这个过程人类尝到了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从而使自身获益的滋味,所以人类崇拜于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利用科学技术就可以实现所有。因此,人类把自己的力量看的过于强大,将人置身于自然、其他生物之上同时将人类的利益看作最高利益。

⑶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当代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现在研究讨论最主要的一个阶段。它是伴随着环境、生态危机的凸现而产生的。因此,它既是建立在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扬弃的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当代全球环境、生态保护运动以及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

2. 生态危机

⑴什么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是近代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变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枯竭等很多问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迫使人类必须放下“屠刀”,进行深刻反思。

⑵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权益、利益相争。生态危机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只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还是相当低的,所以对自然几乎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随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开始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这就导致破坏了很多地区的原始植被,但是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还是相对比较低。而到了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疯狂的开采能源、建造工厂进行生产,人类的野心越来越大,对自然的掠夺越来越大,成为了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工业化过程是科技创新迅速利益化的过程。这就驱使科技最大程度地服务于资本,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让自然资源发酵出巨大的利益,产生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政治权益为保障力的各种利益间的博弈激发着生态问题的诞生与恶性循环发展。(1)

二、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1. 人类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

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正如人类不可能真正站在其他任何动植物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问题,我们需要践行于人类中心主义中,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去解决生态问题。

⑴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属性,人类的社会属性体现在人类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生活。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类是永远不可能抛开自己利益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

⑵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当今的生态危机就可以看作是自然问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所以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为自身利益追求的一个利益点。

2.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近代生态问题没有变成人类最大的危机,所以人类在当时根本没有看到生态危机,可能也并没有想到人类的行为会导致自然的变化和生态危机,正因为这一时期生态危机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生态问题自然不会成为当时人类利益的追求点。而在那一时期人类的利益则是通过征服自然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人类利益追求点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发展经济而决定的,因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需要转变利益追求点,以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

1. 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经济利益向生态利益过度

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虽然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无涉,但它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却至关重要。通过我们上文的分析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变到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生态利益并重。我国出台的绿色GDP政策也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利益追求点的转变。

⑴经济利益的追求还不能停止。现代人类社会并没有进入一个像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可能马上就终止,同时人类只有先满足的物质基础,才可能去解决更多其他的问题,因此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此阶段还是不能够停止的。

⑵生态危机的出现促使人类考虑生态利益。前文说了为什么近代人类没有考虑到生态利益,最主要的问题是那时期生态问题并非主要问题。而现代人类社会与之不同,生态危机已经危机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了。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才会考虑到生态利益的重要性。

⑶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是利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同时也促进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反过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成为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而当今人类的共同利益就是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混沌型的原始文明——经验型的农业文明——理性型的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中最重要的阶段。工业文明实质上就是科学和技术文明,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然而当今我们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生态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然而我们在讨论生态文明的同时不能单单地讨论它自身。有的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把生态学放在哲学的基础上来阐释。在讨论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联系到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其实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也恰恰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主张人的决定性地位,同时还强调人类在追寻自己利益时,应该运用人类的理性,不能轻率地、盲目地、疯狂地使用、破坏、掠夺自然;人类还应该担当起照顾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人类和自然是需要和谐地相处才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体现了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利益追求点,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

人类是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的发展必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类利益的追求点来不断进步。解决生态危机也是如此,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将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变成为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注重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09).

[2]程宏燕.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生态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1).

人类中心意识 篇7

生命过程是无比奇妙的过程,当代的科学从基因方面和长时段历史性回溯方面获得了飞跃的进步,但是还不足以解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细节。而生命的进化谱系中还阙失着重要的环节,有待于未来的科学家继续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生命本质现象化的能量的释放来自于对过去的经验、教训和回忆,漫长的历史积淀对当下的生命的延续起着亟待解释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生命精神在体育运动中被塑造的过程肯定有更明确的看法,现在我们强调两者的相辅相成,通过对生命精神的进一步地把握,随着我们对自身的内部构造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不断从偶然的看法的向必然的真理飞跃。体育项目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情况对于体育现象的共性的归纳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岩画是体育意识源远流长的证据

近几十余年来,岩画学在我国学术界逐渐形成并以充沛的生命力茁壮成长,许多有价值的岩画研究文章和专著不断涌现。关于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研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今,主要有以下专门著作: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汇编的《花山崖壁画资料集》。该书主要汇集了考察团访问调查所得的资料和临摹各岩画地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岩画局部图像以及在报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文章,如梁任葆的《花山壁画的初步研究》、黄增庆的《谈古代崖壁画及其年代问题》和《广西明

江、左江两岸的崖壁画》、陈汉流的《略谈花山崖壁画的语言符号》和《花山崖壁画语言符号的意义》、石钟健的《左江岩壁画的时代问题》等。这些文章初步回答了崖壁画的族属问题、年代问题、内容问题,为后来崖壁画的研究开辟了通道。

我国体育岩画的研究呈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体育岩画研究多是作为原始体育研究的衍生而存在。从搜集整理的资料来看,原始体育研究中有关体育岩画的论述远远多于单独的体育岩画论述,并且更久时候,体育岩画研究成果是作为论证原始体育起源的一种证据而存在。二是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的是对单个地区(如阴山地区)或者单个项目(如狩猎、原始乐舞)的考察分析,是侧重从“点”的角度来出发的,这种研究出发点虽然比较细致,但缺乏对岩画体育的宏观把握。三是有关体育岩画的研究文章和论文数量虽已不少,但是目前尚未出现专门以体育岩画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

3.体育激发身体创造力

经过科学的高强度的锻炼,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充其量是量的提升,只有根据符合运动员的身体特点,经过长时期的对口的带技巧地训练,运动员才可能得来全不费工夫似的获得身体灵敏度或者动作反射化的质的提升。运动员之中也发生了体能运动员和技巧运动员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对于争夺世界冠军是无关紧要的。经过长年累月地艰苦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世界纪录就是他们追求的客观标准,而超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世界纪录就是他们需要实现的目标。当超越成为获奖夺冠的必要前提之后,这种被事先规定内容的机械的超越就成为运动员的心理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在奥运会比赛中有大量的选手都是带伤上阵。2006年冬季奥运会的统计数字表明:57%运动员认为视力很重要的,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严格的视力检查;18%的运动员佩戴眼镜,尽管其中93%的人拥有定制的隐形眼镜,但只有4%的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佩戴隐形眼镜;13.5%的运动员单眼有轻重不等的眼睛疾病,5.7%的运动员双眼都有轻重不等的眼睛疾病。这表明很多运动员都是“带伤上阵”,相对于严格的体育锻炼对身体各部位的训练强度来说,眼睛应该是最微弱的。径赛运动员的训练对关节、肌腱和心肺功能的损伤是永久性的。

4.体育本质的超越状态

叔本华的人生本质的钟摆理论充分绽露了他的悲观主义哲学的实质。通过对他的专著的解读,我们发现叔本华认为人在各种生存欲望和精神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处于钟摆痛苦的一端;在各种生存欲望和精神欲望得到满足时便处于钟摆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无休止地摆动。叔本华给我们指出一条摆脱人生本质的钟摆的一条路: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摆脱自我的欲望,对自己和外在的一切都处于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位置,遗忘了自身的存在,而把注意力置于叔本华所称“人生最美好的部分”,也就是“最纯粹的欢悦”,我们关注的对象应该是纯粹对象的认识、纯粹美的享受、纯粹艺术的喜悦,在与这些超越于人的理想状态的对接中,人通过遗忘自我而找到了自我。少数人天生具有忧郁感,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蔑视小苦恼、小欣喜。大多数人只能满足对自身欲望的满足,他们只不过是在追求人生的幻影,他们无法得到人生的满足,他们能够得到的快乐只有那么一瞬间,紧接着的更大的空虚和无聊的感受。

体育本质在于通过身体的运动和训练,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有助于实现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经济进步,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体育活动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有文化活动的共性,又有体育活动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王苏杭.探求体育本质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7,(06):102.

人类中心意识 篇8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生态哲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由此引起了许多争论。许多西方生态哲学家都有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本文主要列举国内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内涵的看法。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他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必然地构成一切价值的尺度, 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有工具价值。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 或人类中心论,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 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 或一切以人为尺度, 为人的利益服务, 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

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 一种价值尺度来运用的, 它认为人类是世界存在的最高目的, 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且是唯一的, 其它物种的价值只有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它们自身并没有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者是主张“只有人才能具有内在价值”的。他们基本上是以某种只有人才能具有而其他生命形态不能具有的能力, 即“人的独有能力”, 作为判据的。

尽管众说纷纭如此, 人类中心主义实质却是十分明确的, 即认为人类主宰一切。

二、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不足之处

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一种主客对立的模式去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严重局限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当是确立在共同的生活世界基础之上的主体间性关系。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人类中心主义有两个先在的假定:第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且从根本上说是对立的关系, 其中, 主体是自为的, 是价值的当然承担者, 而客体则是主体所设定的, 是“他者”, 本身谈不上价值。第二, 自然是无限的, 而且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天敌, 是“恶”的“无限”。既然是“恶无限”, 当然就即不存在内在的伦理意义, 也不存在人面对自然的伦理意义。这样, 人类中心主义轻而易举地确立起了自己对于价值的垄断权。因此人类中心主义所持的强烈的工具性及功利性态度使得生态价值难以转换为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 直接妨碍了我们理解自然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系并形成一种健康成熟的生活态度。

1、人类中心主义在逻辑上只涉及、只关心人与人的关系, 仅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纳入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把自然看成一种工具---人类利用的工具, 而不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伦理学的研究范畴。

2、即使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保护自然, 这种保护也是基于人的利益出发的。更有甚者, 保护自然环境应是世界各国责任应有之义, 但人类中心主义在个人或群体利益与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冲突中保全前者而牺牲后者。

3、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得到的看似从整个人类利益出发,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今世界存在着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的利益, 这些个体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必然发生碰撞, 导致人类中心主义难免会流于空谈。总言之, 人类中心主义这个词冠以人类整体之名, 而做保护个人、群体、民族、国家利益之事。

4、人类中心主义往往从个体利益出发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例如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领土问题、海上资源开采问题等等这些可以导致环境问题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难以解决, 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就更难解决。

三、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表现

1、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以人的利益实现和最大化为核心的观念支配着人的现实活动,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一味的利用技术开发自然, , 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2、人类中心主义还不是一种站在人类高度来理解人在宇宙中位置的世界观或者价值观。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地域、民族、国家、阶层的群体之中, 人们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利益开发与征服自然。而没有站在人类共同体的角度反思人的中心地位和整体价值。处于这样一种发展状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完全是自身狭隘利益的代表, 其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造成我们今天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观现今难以实现, 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类的欲望、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狭隘利益的代表。就像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样,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一矛盾。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满足, 国家就得发展生产力、扩大生产, 结果就是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的国家不开采本国的资源而去开采别国资源、有的国家将有环境污染的工厂设在别国, 短时间是减轻了本国的环境危机, 可是从长远看受害的是整个人类。唇亡齿寒, 生态环境是整个世界的事, 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而在这一点上人类中心主义只是从国别、地域、民族来考量, 不是从整个人类的利益来思考。

参考文献

[1]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7) 。

[2]卢风、刘湘溶:《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4) 。

[3]余谋昌:《自然价值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2) 。

人类中心意识 篇9

( 一) 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的理论体系

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哲学思想是“人类中心主义”( Anthropocentrism) 。人类中心主义萌芽于人类文明的童年时代,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Protagoras)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 在的事物 不存在的 尺度”[1]。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肇源。“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理论核心是“物种优越”即“人类优越”,人类天然地优越于其他任何物种———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开始,这个未经证明的假设扮就演了人类中心主义者们心中“不证自明的公理”角色;“人类物种优越”尤其体现在“价值”层面上。只有人类才有“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环境只有“工具价值”( instrumental value) 而缺乏“内在 价值”。这种环境哲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种形态,即人类中心主义的古代版、近代版和当代版。各种“人类中心主义”有共同的理论取向,即否认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继而生发出对待自然的不同伦理态度与“保护环境”的不同行为方式。延续至今的形形色色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辩护,不外乎“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五个维度”。

围绕“人类物种优越”核心,“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遵循两条逻辑主线,一条是“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另一条是“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任何人类中心主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遵循这两条逻辑线索,这两条逻辑主线间存在紧密互动。“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致力于论证人类“中心”地位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从“自然目的论”走向“理性优越论”再转向“价值论”,依然还是难以找到一个稳固的阿基米德点; “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则在不断地将主体( 人“类”) 的范围进行扩展,从“理性的人”扩展到“普通的人”,从局部的、地方的“人群”扩展到全体“人类”; 这个“类”不断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心”不断弱化的过程,因为“中心”对应于“边缘”,“中心”的不断扩大意味着边缘的不断缩小和“中心/边缘”这种划分意义的不断弱化———以至于从许多具体观点、措施上看,当代的“人类中心”已经越来越接近于“非人类中心”的主张了。

沿着这两条主线,各种版本不外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人类中心主义“合法性”论证: ( 1) “本体论”维度; ( 2) “认识论”维度; ( 3) “价值论”维度; ( 4) “道德哲学”( 伦理学) 维度; 以及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 5) “实践”维度。当前,由于被自然科学的进展抄底遭到证伪,“人类中心”的支持者们不得不尴尬地放弃了“本体论”地位上的“中心”幻想,难得地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支持者们达成了共识,不再强求人类“本体论”上的优越地位,继而转向其他四个维度的辩护,尤其是集中在价值论和道德哲学上。

不妨来具体考察一下人类中心主义者们的主要努力。

1.“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

“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的主线包括“外在优越”与“内在优越”。古代的自然目的论、神学目的论是外在优越论,由于缺乏证据支持,这些“论证”已被近代的“人类中心论”抛弃。接近现代,由于发现想象中的“外在优越感”的确只存在于想象中,“优越”的来源被迫收缩到更加难以被验证的“内在”层面。“理性优越论”试图找到人类“优越”的自身智力条件———“理性”。然而,这是一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无效论证。首先,“人类理性优越”是不充分的: 没有证据表明人类都是“理性”的,如初生的婴儿、某些处于植物状态( VS) 或最小意识状态( MCS) 患者。其次,从生物进化的序列上看,暂居地球生物圈的进化链顶端( 严格而言,需要加以限制: 已知的地球生物圈的进化链,虽然这种限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必要) 的我们并非唯一拥有理性的物种。研究表明,动物也有智能和情感,甚至植物都可能有“智慧”———“理智”并非经由突变产生; 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表明,甚至猴子都有跟人类类似的“权利意志”! 赵芊里对弗朗斯·德尔瓦( Frans DeWaal) 在《黑猩猩的政治: 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 Chimpanzee Politics: Power and Sex among Opes) 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由于权力地位有助于雄性在性竞争及相关的繁殖竞争中占据优势,因而,雄性…逐渐形成并最终成为遗传性的趋向权利的稳定心理倾向———权力意志”。[2]由此可见,“人类理性优越”不必要。

意识到这个尴尬之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当代版开始放弃相对客观的“理性”,转而退缩到更加主观的“价值”中,试图在“价值孤岛”上拯救“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唯一还可能为“人类中心”这一主观观点提供“论证支撑”的也只有同样主观的“价值”了,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最后的难民营,可称之为“价值孤岛”。孤岛上的辩护具有精致的形式,堪称“精致版”1。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比中世纪的粗糙版问题更少。精致版试图从“内在价值”层面将环境否定。精致版是在刻意强化生物的近视的“利己性”基础上的对人类目前优越现状的辩护。

有必要对某些典型论证进行细致考察,某些典型论证则有细致考察的必要。一个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眼中的环境价值在于两方面: 物质功能( 为人类提供物质性服务) 与生态功能( 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 ,在这种奇怪的视角中,真正的价值之母自然环境本身被刻意忽略了( 他们得多么努力才能如此选择性失明! ) 。“价值论”维度中,李德顺的辩护是比较新颖和有代表性的。他认为“本体论”上的“人类中心”无法成立,但“价值论”上的“人类中心”却可以成立。他还认为,“环境”、“资源”等词语本身隐含着“以人为中心”: 环境是“以一定主体为中心的外部存在”,“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3]。问题在于,对“环境、资源”的定义本身已是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的活动,用来论证恐陷循环。不难发现,“环境”也好,“资源”也罢,它们仅仅是命名或指称,是由人类文化层面的历史继承所致。这恰是“物种霸权”———“价值”为什么不可以是对猫鼬的呢? 对此,刘福森等指出,环境价值是一种不同于资源价值、消费性价值的“存在性价值”[4]。方巍强调,“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从自然价值与劳动价值、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自然环境都具有内在价值。”[5]

人类以自身为中心去看待自然尽管“自然”,却恰是需要我们用理性去克服的“物种近视”。难以看出,作为“价值命题”的“人类中心”是怎样成立的,倒是不难预见,这样的“物种近视”将会带来怎样可怕的环境后果和伦理灾难。因此,“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的努力难以成立。

2.“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主线

与“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相伴的是另一条主线上的努力: “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

较之古代版和近代版,当代“人类中心”有所进步,把“主体”理论上扩展到了人“类”的层面,为人类增添了“环境本性”———需要承认这是进步; 尽管“环境本性”体现的依旧是胃驱动型动物的狩猎本能。然而,正如麦克·马汀( Mike·W·Martin) 所指出的,所有这些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都预设,“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有‘内在道德价值’( inherent moral worth) 因而值得在做与环境( 或其他任何对象) 有关的道德决定时予以考量,其他生物或者生态系统顶多只有促进人类利益实现的‘工具价值’( instrumental value) 。”[6]他们完全无视这一事实: 人类和一种叫作线虫的透明蠕虫的基因十分接近,“这似乎意味着,人类和这种蠕虫都是从很遥远的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7]这些“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起点是“生物都是利己的”这一“公理”,理论核心是“人类物种优越”,着眼点是“人类特殊利益”; 在认识和实践的层面上,以各种理由赋予人类“超类”的权利,获取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对于自然环境的统治权,谋求最大化自己的物质精神福利的“合法性”。在“价值”层面上,将“价值”人类化,把环境工具化。

有趣的是,这一主线上的努力,在具体措施方面越来越接近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因为一旦自然“人化”,那么,此前“人———自然”对立状况下的“人类中心”将会消解。

二作为现实运动的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危机

当下我国宣传推广的环境伦理,主要还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但已经注意到人类整体的利益,这应当部分地归功于一些意识到人类“环境本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们的努力。在当下我国,保护环境成了一种时髦,成了一种“政治上的正确”,是否保护环境实际地成了道德检验标准。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矫枉过正”倒并非坏事。然而,现实中相当程度上施行的依然是“个体中心主义”与“群体中心主义”,即优先考虑特定个人或者群体的利益而至环境于不顾,这也是我国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重要因素。保护环境环保的理由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向度: ( 1) “保护,然后受益”( Protect and benefit) 以及( 2) “保护,或者( 被) 报复”( protection or retaliation) 。另一方面然而,即便“保护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所采取的“保护环境”手段也是技术主义的,有限的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无限的环境问题。赵阵指出: “当技术成为试图解决环境问题的工具,技术本身无法承担和解决人类不进行根本性反思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人类自身危机”。

危机不限于环境,更涉及人类自身。如果不太过愚蠢或是偏执,我们就得承认,人类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进化链条上的一环———是地球这个进化系统上目前而言的最高一环。与其他动物们相比,我们与它们同“界”( Kingdom) 乃至同“属”( Genus) ,只是比它们高级———我们是自然的长子,是取得了生存上的领先地位的“进化游戏”的优胜者。但这种优势很快被我们转化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垄断和霸权: 引发了无法绕开人类主导自然的“合法性”问题。人类同样面临来自人类自身内在智能系统的挑战。没有理由认为,基于特定物质/结构基础的智能系统如人类智能是无法被模仿或超越的1。( 如果不人为设限) 人类目前的智能已经足以创造出比人类更聪明的“存在物”。生命系统的人类与非生命系统的人工智能存在物( “人工智能物存在物”将是一种有别于人类的“存在物”( 未必是“生物”! ) ,“人工智能存在物”也有别于目前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不妨以“灵魂机器”SI( Spiritual Intelligence2) 代称之,本质上都是特定的结构/物质耦合系统。

当然,拒绝这种计算主义智能模型的人会坚持,人造机器无法突破“意识”的瓶颈而将永远无法超越人类。该结论需要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 机器分享与我们相同的、生物的进化路径。问题在于,越来越充分的证据表明,智能拥有不止一种的进步模式———我们甚至无需诉诸联结主义的智能模型,也完全无需逆向制造一个人脑。雷·库兹韦尔( RayKurzweil) 指出,SI“可以沿着另一条非生物因而代际更替和进化更加迅速的、自发的路径进化”,它们终将具有意识、自我意识乃至“灵魂”; 库兹韦尔甚至认为,机器从根本上超越人类是必然的事情。1原因非常简单: 智能机器的进化速度要远远大于人类———我们面临着来自挑战者( 如果暂时还不是“超越者”) 们的挑战。机器意识的迅速进展让我对这一提议有了更多的信心: SI全方位优越指日可待。理论上,SI可以具有两种类型: 生物基质的SI与非生物基质的SI; 前者可能更早出现并为后者的出现扫清来自人类社会的障碍。伴随着SI而来的很可能会是: 后人类社会!

在这样的前景和背景下,我们肯定不会羡慕“人类中心”的坚持者们所面临的不得不进一步把“类”从AI扩展到SI或者重新定义一种“优越”/“中心”的自我欺骗的尴尬选择。如果高级物种和先进文明( 比如SI) 也坚持“自我中心”———这正是今天我们的“游戏规则”。如果遵循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承诺即“物种利己主义”,遵守完全不加调节的自然法则即“优胜劣汰”特别是这一自然法则更加恶劣的人类版本“胜者通吃”,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应该接受沿着非生物的路径进化、未来比人类更强大的SI的霸权? 甚至被迫退出地球生物圈,被“通吃”? ( 至于它们如何处置人类,完全取决于它们自己。)

面对“物种近视”所致的危机,我们需要寻求一条超越之路。

三物种民主: 可能的出路

( 一) 来自佛教的启迪

佛教的一些观点或许对解决问题有所助益。魏德东认为在环境问题上,“佛教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精神资源,生态问题也为佛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开辟了崭新的通道。”[8]

事实上,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对生命与环境之间内在一致性的揭示,都为破解当代“人类中心”顽症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药方。首先,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十分广泛,佛教的众生平等不仅是不同个人、不同人群、不同人种的平等,而且超越人的范围,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这才有望构筑“人间净土”。作为“众生”的六凡四圣遵循共同的规律: 因果报应,因而“众生平等”。其次,生命都具有“佛性”,这是佛教追问生命本质后的发现。林伟指出,佛性论“为佛教的‘众生’观念注入了新的内容…通俗的说法就是认为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而且如草木瓦石等无情众生亦有佛性。”[9]由于万物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此,彼此之间没什么本质不同。在这个层面上,佛教的确是一种真正“民主”的宗教! 这也激发了我倡导“物种民主”的最初灵感。

至于生命与环境内在一致性的揭示,佛教也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从起源上,“万法依因缘而生灭”,这是缘起论的主张; 从存在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事物的存在都是彼此高度依存的; 从作用上,佛教讲,所有作用都是“条件的作用”而没有“绝对的作用”。具体而言,正如林伟所指出的,佛教认为“正报”必然伴随着“依报”,任何生命体必然依存其生存环境,因此环境与生命体自身的存在是合而为一的。“佛教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和心态去护持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一切众生,使得佛教没有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对待其他生命物种的傲慢与偏见。”魏德东强调,佛教对人我执的破除,否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存在的实体性,打破了生命主体自身的优越感和在世界中的优先性,是对一切范围的自我中心论的反动,这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直接打击。除了“世界观”上的“慈悲”,佛教徒也在亲身践行这样的“价值观”: 佛教徒修建道场优化了环境,弘扬正道净化了人心,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又有助于佛教徒的清修和进境: 这是佛教徒与环境之间的“互帮互助”。因此,佛教的生态观对疗治当代“人类中心主义病”堪称一剂良方。

( 二) 来自马克思的启示

“人类中心”看似只否定环境的内在价值,实则是否定人自身的内在价值。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自然界本身是有内在价值的这一重要命题。宋周尧研究指出,马克思充分肯定自然界的价值和尊严,明确提出自然生命物具有生存权利的重要观点: “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和义务的根据在于自然界具有本身的价值”[10]。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相统一的; 在一种被广泛误读的“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伦理学”那里,二者却是断裂的。宋周尧的解读,有助于消除当前在环境问题上对马克思的广泛误读;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与环境具有内在、高度的一致性; 否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无法肯定人类的“类”价值。因为,在“世界历史”之前,人类的“类”本质还只是作为一种纯粹、逻辑预设而被抽象地规定着。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才能赋予人类以真正的价值。否认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人类自身的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看出,在马克思那里,隐含着一种“物种平等”的思想。

( 三)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进路

环境具有内在价值,正是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 Non-anthropocentrism) 的共识,非人类中心主义还提供了更多精致的方案,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思想资源。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进路包括生物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把“价值”归于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体,典型代表包括“尊重生命”的主张、“动物解放”的理论、“有机体的自善”学说等; 生态中心主义的要点在于,强调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必要和普通组分,因此,人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物圈的行为规则,典型代表包括“大地伦理学”、“协同进化论”、“深生态学”等。

其中,“深生态学”( Deep Ecology) 是一种尤其可资借鉴的环境哲学观。薛勇民认为,深生态学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范式的转换,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11]。在世界观上,“深生态学”坚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一元论”,其基本价值观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有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阿恩·纳斯( Ar ne Naess) 为深生态学设立了两个“最高规范”( ultimate norms) : ( 1)“自我实现”论与( 2) “生物中心公平性”。“自我实现”既是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又是实现人与自然认同的归宿。纳斯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从本能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再到形而上的“大自我”再到“生态的自我”( ecological self) 的过程,“生态的自我”才是人类真正的自我。不难发现,它其实是马克思主张的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的回响,前述的“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主线的“类”也在不自觉地向着“生态的自我”迈进。

深生态学强调与总体意义上的“自我实现”相关的平等。比尔· 迪伏和乔 治·塞逊 斯指出:“……而没有感到要去建立把人类置于最高层次的种类等级制度的需要。”[12]应该牢记奥尔多·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的忠告: 人类只是生物群落的普通公民,而非其他物种的主宰或主人。这一平等是“物种民主”的基础。然而,由于深生态学的观点过于理想化,缺乏对人类“是自然的长子”、“处于生物进化顶端”的优势地位适当关切,较之一个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南,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运动宣言。事实上,人类内部的“一致”都难以实现: 张登巧指出,“超国别、超地域、无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抽象的、虚假的,表达的是一种浪漫情怀和环境幻想。”[13]又遑论不同物种之间呢?

( 四) “物种民主”的环境哲学方案

在虑及“人类是自然的长子”等历史因素基础上,我们提出“物种民主”的环境哲学方案。“物种民主”基本主张如下: 首先( 1) 肯定自然具有完全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与人类的存在与否无关; 跟其他任何物种的灭绝一样,人类缺席会在并且仅会在物种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方面有害于自然价值。( 2)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根本价值通道是从自然流向人类,但不否认其他可能的通道,如人对环境的价值输出( 具体包括对恢复生态环境复杂性和稳态的努力,对濒危动植物生存权利的维护等) 。在此基础上,( 3) “物种民主”赞成生物主义的平等,即“在生物圈中所有的有机体和存在物,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同时,( 4) “物种民主”尊重作为进化游戏有限时空范围内的领先者( 即“人类”) ,享有在相应时空内适当高于其他物种的特定权利。并明确这些权利是有限、受制约、被监督的———这正是“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基本原则是遵照“民主”惯例,尽量削减对于自然的影响和对其他物种的干扰。但为了人类“生死攸关的需要”的实现,允许对其他物种有限的和有偿的损害,即物种之间允许存在有原则有底线的差异。( 5) “物种民主”同样体现为对于自然规律和“游戏规则”的尊重,即保障物种之间的“公平竞争”而禁止滥用垄断地位不正当竞争,禁止滥用在进化游戏中的积累优势侵害其他物种。对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保持基本尊重,这是“物种民主”的“底线救济原则”。“物种民主”同时为前述的显在人类竞争者SI等立法,要求未来的竞争者遵守同样的规则,尊重“后人类社会”中作为弱者的人类未来的生存权利,以避免人类自身的困境。

不难看出,物种民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很好的替代,这是一种面向未来同时兼顾历史的环境哲学方案。

上一篇:纤维膨胀土下一篇:销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