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类中心主义

2024-06-07

非人类中心主义(精选11篇)

非人类中心主义 篇1

进入20世纪,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人们对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并逐渐意识到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立足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无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对自然界进行着无止境的掠夺,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最终, 威胁到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非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观。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

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流派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了三个流派, 分别为“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流派”。

(1) 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该流派包括了以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主义”和美国哲学家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主义”, 他们主张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至动物, 动物应当享有与人平等的道德地位。

辛格作为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 认为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动物与我们人类之间并没有一道明显的鸿沟, 动物或多或少都有和我们人类相同的能力。无论动物的天性如何, 人类都应当去关心它, 如同关心我们自己一般。动物具有和我们同等的权益, 人类不应当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动物的利益, 避免成为物种歧视主义者。“把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伟大原则扩展应用到其他动物的生活中去, 把动物奴隶和人的奴隶都埋葬在历史的坟墓中”。

作为“动物权利主义”的代表, 美国哲学家雷根提出了“天赋价值”, 认为不仅仅我们人类有天赋价值, 动物也具有天赋价值, 动物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存在的, 它是独立存在的, 人类不能将它们当作工具来对待, 动物也享有和人类同样的获得尊重权利, 人类必须尊重动物们的天赋价值和它们的权利。

(2) 生物中心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包括了法国哲学家施韦兹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以及他的继承者美国哲学家泰勒的“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该流派主张将道德的关怀扩展至自然界的所有生命有机体。

法国哲学家施韦兹作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 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主张将伦理学的范围扩展至所有的生物。他认为, 人类首先需要认识到敬畏生命, 不仅要敬畏自己的生命, 更要敬畏其他一切的生命。生命是神圣的, 生命之间是平等的, 没有等级之分的。不能以人类主观判断中价值的多或者少, 进而对其他生命进行区别对待。

作为施韦兹的继承者, 美国哲学家泰勒提出了“尊重自然界的伦理学”。泰勒认为, 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的生命, 自然界是一个无数生命有机体构成的整体, 每一个生命有机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即天赋价值。人类与这些生命有机体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 不能以人类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 甚至是贬低其他生命来证明人类自身的优越性。此外, 泰勒还提出了人类在对待其他生命有机体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以及当人类的利益与其他生命的利益产生矛盾时应遵守的原则。

(3) 生态中心主义流派。该流派包括了以莱奥博尔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和以A.奈斯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相较于之前的两种流派, 前者强调的是生命个体的权利与价值, 而“生态中心主义流派”更注重于整体性, 该流派主张将整个自然界都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

美国哲学家莱奥博尔德的“大地伦理学”首先提出了要扩展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莱奥博尔德认为伦理学最初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接着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现在应当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将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界, 能够确保自然界持续存在的权利。其次, 莱奥博尔德认为伦认为, 人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并不是自然的征服者, 人类不能再以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自然界, 要学会去尊重自然和热爱自然。

“深层生态学”由A.奈斯首次提出, 并由生态学家塞申斯与福克斯补充完成。“深层生态学”首先提出, 人类中心主义式的环境保护运动并不能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 因为其立足点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 认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科技发展的落后造成的, 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弥补。“深层生态学”则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来自于人类的价值观念, 人类需要意识到自然界的各类物种都具有内在价值, 即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在生态系统的关系中与我们人类是平等的, 我们人类只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三个流派当中, “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与“生物中心主义流派”强调的是个体的权利和价值, “生态中心主义流派”强调的是自然界整体的权利和价值。虽然这三个流派的某些观点有所不同, 但是基本的观点是一致的。

(1) 主张将道德的关怀扩展至所有生命体和自然界。在过去, 伦理学的研究仅限于人与人或社会之间的关系, 人只用对人讲道德。但是人的行为还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的生命紧密相关, 人的任何举动都会对它们造成好或坏的影响, 所以人类应当对它们负有直接的义务, 应当给予它们道德上的关心。

(2) 自然界和生命有机体具有内在价值。一直以来, 人类只用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价自然界与其他生命体。那么, 在这样的主观评价下, 它们只会具有工具价值。然而, 对自然界与生命体的价值评价, 只能以它们自身作为标准, 而不是以人类的标准。它们的价值是本身所固有的, 不是人类赋予它们的, 我们应当尊重与重视这样的内在价值。

(3) 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 但具有特殊的作用。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虽然人类是属于自然界中普通成员, 但是人类在中间却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 人类能够主动地去改造、适应以及修复自然界, 就像家里同辈们岁数最大的那位一样, 那么人类就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1)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认为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 可以依靠科学技术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 对自然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掠夺, 对自然环境进行任意的破坏。虽然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 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全球气候异常、土地沙漠化等全球性问题, 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非人类中心主义否定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强调人类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人类不能超越自然, 只能依赖于自然。当然, 人类需要发展, 就势必会再向大自然进行改造, 但是这种改造不是施暴, 必须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 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

(2) 注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 人们往往只以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自然界, 而对自然界的开发也更多的是经济目的。这样的做法, 虽然创造了财富, 却毁灭了大量的没有经济的物种, 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看来, 任何物种都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而这些价值没法用经济价值的尺度去衡量的, 任何物种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内在价值还包括比如物种的多样性价值、生命价值等等。所以, 当我们再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 不能再单单抱以经济目的, 要同时注重与保护自然的内在价值。

(3)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当下, 生态环境问题俨然成为了我们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过往惨痛的经验教训我们,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必须转变以我们人类自己为中心的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我们需要将自身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统一起立, 将对自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统一起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的发展也必须与自然关系保持平衡, 所以我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遵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更要遵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互惠共生, 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思考, 也是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自我反省与反思。它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首次将伦理道德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 还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虽然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还有一定的缺陷, 但是它的理论对于我们当下的环境保护事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摘要: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是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道德思考。主张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环境保护运动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生物中心,道德生命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6.

[2]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华夏出版社, 2002.6.

[3]李雯.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

非人类中心主义 篇2

环境-生态意识进步与价值-道德观念更新--兼谈解决非人类中心论与人类中心主义论争的新思路

生态系统无中心要素的原理, 决定了全球人化自然系统生态平衡的实现, 须以整体无中心为前提. 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 既要依靠自我中心的人类实践活动, 又须在“广义道德关怀”指导下, 以人的实践消除“人类中心”的.痕迹. 于是, 广义道德关怀成了问题解决之关键,而将价值主体和道德客体扩展到非人类生物,则是建立广义道德关怀的根据.

作 者:杨耀坤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刊 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423(6)分类号:N031关键词:环境-生态意识 价值-道德观念 非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主义

一对情侣的非人类结晶 篇3

设计界在激发灵感的同时也孕育了爱情,Naama Steinbock和Idan Friedman就是典型的“工作兼生活伴侣”。这对情侣都出生于1975年,并一起从以色列Holon理工学院毕业,2002年,两位理念相同的的设计师终于携手创立了Reddish设计工作室。4年之后,Naama重回校园,在设计之余担任工业设计系的高级讲师;而Reddish则选择与客户们一起工作。

尊重客户的想法和心情,并以此贯穿设计理念直到最终产品方案出炉——这是Reddish设计工作室备受好评的根本原因。同时,两位设计师还活跃于各大展览与设计竞赛,从2004年开始,Reddish便走出以色列,步入世界设计界的主流视野。美国家具展、德国设计展、伦敦现代美术馆都可以欣赏到这对情侣的设计作品。2006年他们获得了科隆室内创新奖一等奖;2007年,则被以色列工业、商务和劳工部授予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类)大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是影响Reddish设计的重要因素,也是两位设计师引以自豪的设计灵魂。生长于以色列的设计师,在体味自身文化的同时,也在探求其他国家的文化精髓——Naama和Idan计划于2013年夏天访问中国,也许不久我们就能欣赏到Reddish作品中的东方元素了。

Talk to Reddish

ARTY:两位能否先为读者们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Reddish:我们是伴侣,住在特拉维夫的雅法,我们的工作室也设在这里,和公寓并排,距离海边很近,可以从窗外欣赏海景。另外我们还养了一条名叫Batya的大狗狗,她也是工作室里重要的一份子。我们都很热爱设计,并选择以设计师的身份维生,设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ARTY:你们创立Reddish设计工作室的初衷是什么?两位又是怎样成为搭档的?

Reddish:Reddish的初衷是创作有趣又充满爱意的设计产品。我们是设计专业毕业,当拿到学位证书以后,发现寻找合意的工作很困难,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工作,设计与众不同的产品。之后有人询问我们的品牌名称,我俩才意识到是时候建立自己的品牌工作室了,于是Reddish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ARTY:我们发现创意性和趣味性是Reddish产品设计的两大关键词,你们的灵感从何而来呢?

Reddish:灵感无处不在,我们只是用擅于发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另外,探索不同的文化,总能激发不俗的想法——因为当你接触其他文化的同时,总是不自觉地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相比较,这会带来很多启发,所以我们总是尝试着去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理念。

ARTY:我们很好奇两位是一起完成设计还是分开进行?有没有特定的分工?当你们意见相左时如何处理?

Reddish:这取决于我们需要完成怎样的产品,不过一般来说我们的分工并不是很明确。有时候一些项目需要我们“肩并肩、手把手”,有时候我们的设计过程更像是打乒乓球,“你来我往”。如果意见分歧,我们会相互争论,直到一方把另一方说服,或者有人先放弃。

ARTY:在你们的设计产品中,拟人化的红酒木塞尤其吸引眼球,很多博客和杂志报道了这个设计,能分享一下有关这个产品的细节吗?

Reddish:这个系列是与我们的一位好朋友Oded Friedland共同推出的,他是Monkey Business的设计师。在一次聚会上,他建议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红酒木塞,这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我们几年前就已经尝试着制作这种小家伙了,为的是让亲戚家里的孩子们在家庭聚餐后有小东西玩耍。

ARTY:在你们眼中,创意性和实用性哪个更重要?

Reddish:这得取决于我们要设计的产品是什么属性,但是创意性是必备条件。当我们的产品应顾客需求、投入大规模生产时,实用性肯定占了重要位置;当设计进行展出时,我们会更倾向于创意性。不过作为设计师,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两者兼备。

ARTY:你们是怎样定义自己的设计风格的?换言之,你们有没有特定的设计理念?

Reddish:人们总说一眼就能认出我们的设计风格,但是我认为我们没有特定的设计风格,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的设计过程,诚实且勇于在作品中展现自我个性。设计作品自身是没有感情的,但是我们总是想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让人们产生共鸣。

ARTY:在创作过程你们遇到过怎样的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Reddish:每天面对各种设计,脑内充斥着无数想法,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不过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关键在于保持新鲜的自我。所以有时我们会选择休息一段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为下一次的工作调整状态:和我们的狗狗Batya去海边散步就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ARTY:你们有没有特定的客户群,他们会对Reddish设计有特殊要求吗?

Reddish:我们的顾客之间差异很大,有时是上了年纪的有钱人,有时则是新潮的年轻人;设计的产品也各不相同,小到一个别针,大到一座美术馆。不过我们客户都是热爱生活喜欢设计的人,与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所以最终才选择了Reddish。

ARTY:对于二位而言,文化是否是影响设计师的重要因素?以色列的文化是否对你们有特殊的影响,或者有没有其他人或事对你们产生过深远影响?

Reddish:文化确实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我们生长在以色列,所以这里的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以色列的文化是多样的,我们总能找到新奇的事物,这里的同胞也让我们备受启发。除此之外,我们在旅行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文化和事物,它们会提供很多创作灵感。

ARTY:关于未来你们有何计划,Reddish近期有没有设计项目?

Reddish:目前我们在准备有关耶路撒冷的展览项目,还在设计新款的软木塞。另外我们打算今年夏天来中国旅行,感受古老的东方文化!

ARTY:最后,你有没有什么书籍或者电影想推荐给读者们?

非人类中心主义 篇4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当前普遍认为它有3个主要流派: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与权利解放论;以施韦泽、泰勒为代表的生物中心论;以利奥波德、纳斯、罗尔斯顿等为代表的生态中心论。

(1) 动物权利/解放论

这种观点强调动物像人一样具有道德地位, 有资格获得人类的道德关怀。其现代代表人物是汤姆·雷根 (T.Regan) 和皮特·辛格 (P.Singer) 等人。

雷根认为, 动物像人一样具有天赋价值, 根据就在于动物和人一样, 是“生命的主体”, 有意识、期望、愿望、感觉…拥有一种独立于他者的功用的个体幸福状态。因而, 动物也拥有道德权利, 即不遭受不应遭受的痛苦的权利。

辛格认为, 感受苦乐的能力, 是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关怀的根本特征, 动物具有感受痛苦、愉快和幸福的能力, 因而, 我们应把适用于我们这个物种所有成员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动物身上去。

动物权利/解放论, 第一次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 扩展了伦理学的思维视野, 填平了横亘在人与动物之间的道德鸿沟。

生物中心论

该流派是一种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生命的伦理学说, 强调有机体个体的价值和权利, 认为生物个体的生存具有道德优先性, 这是其个体主义伦理学的表现。其中施韦兹“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和泰勒的“生命平等主义伦理学”在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中都做出突出贡献。施韦兹于1923年在其代表作《文明与伦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现代意义上的生物中心论, 认为“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 促进生命, 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 损害生命, 阻碍生命的发展。”保罗·泰勒在其《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中构建包括生物中心论世界观、人类的道德态度和生物中心论环境伦理规范在内的完整的生物中心论伦理学体系。认为人和其他物种是自然界这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 每一物种都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应接受“物种平等”原理, 并在“生物中心论”的道德观点基础上, 提出把“尊重自然”当作一种终极道德态度, 其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相应的道德原则规范表现出来。

(2) 生态中心论

这种观点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把整个自然界纳入了道德关怀的视野。持这种思想的有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与前两种流派相比, 生态中心论更注重整体性。美国的著名环保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生态中心论的先驱和灵魂人物。他的<<沙乡年鉴>>被誉为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圣经>>。利奥波德不是向一般人一样从人的功利角度来看待这种关系, 而是把伦理引进了生态系统:“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 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 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倡导生态中心论的另一流派是“深层生态学”。这一概念最早为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1973年提出。在70年代面对日益危机的环境状况, 人们对危机根源进行了反思, 结果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环境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正表明人类发展并不充分, 只要逐步完善社会制度、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环境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技术上而在于社会机制、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上是人类的文化危机。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改变现行社会机制, 更为关键的是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出于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下的一切环境保护行为是可以进行经济还原的, 即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人身上, 都是为了人的短期和长期利益, 自然存在物仅仅具有工具价值。深层生态学认为上述观点是“浅层的”不能从本源上解决环境问题, 因为人不在自然之上, 也不在自然之外, 而在自然之中。各种物种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中都起着其他物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世界上的每一种物种都有其固有的内在价值。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1、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 要彰显大自然的整体和谐性、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伙伴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我们应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 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 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 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 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 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通过改造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 另一些部分则只有保持原貌, 避免被人类改造和破坏, 才能为人类所利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方式和程度应当有一种自我约束。

2、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

传统人类中心论认为“自然不是主体, 因而自然没有内在价值, 只有对人而言的工具价值”, 这是机械自然观的哲学表达。非人类中心论认为“自然可以为主体, 因而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这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念, 是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生态学、生物学、系统论乃至物理学的产物。现代科学则使我们对自然有更准确、完整和真实的了解:自然存在物也具有主动性, 有苦乐感受力, 以自身的保存和延续为目的, 有的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智力, 所有这些新的具体性认知上升到哲学层面必然导致哲学观念的变革:否定传统的观点, 而认为“自然可以为主体, 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不但具有理论上成立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而且在人们的实际观念意识中也正在逐渐取代那种认为自然只有工具价值的传统观念。

3、加强环境伦理道德建设,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态价值观, 加强环境伦理道德建设, 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将传统伦理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界, 通过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补充和升华,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当前, 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 我们在认同自然界自身存在其内在价值的同时, 必须承认代际价值的存在;增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科学认识自然、友善对待自然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理念;更新公民的生态道德观念, 让每一个公民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和谐与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 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改善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消除人类凡生态行为的背后的深层次意识根源, 最终实现生态危机的标本兼治。

结语

非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人们对拯救生态危机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切关注与积极努力, 为拓展人类的伦理思维视野、推进伦理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人类面对生存危机自我反省、自我发现的结果,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 变革社会伦理, 使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协调一致, 才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并更好地发挥道德作为实践理性的功能。人类才能走出生存的困境, 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把道德关怀范围从人类道德规范扩展到生命和生物圈乃至整个自然界, 它以崭新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为拓展人类的伦理思维视野、推进伦理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生态文明的构建有着很好的启示和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辛格.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J].哲学译丛, 1994 (5) .

[2]施韦兹.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92

[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19, 204, 139-140.

[4][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加]丹尼斯·瑟龙.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年。

[5]雷毅.深层生态学论纲[A].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也谈人类中心主义 篇5

也谈人类中心主义

随着人和自然矛盾关系的激化,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益引起关注,同时,也存在不少误解.有必要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把握其概念内涵,进而从新的`视角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危机的关系,并澄清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作 者:杨荫冲 朱芹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海军工程大学,政治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33刊 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1)分类号:B089.3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概念内涵 生态危机

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篇6

关键词: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伦理基础

收稿日期:2010-03-19

作者簡介:马蕙紫(1986-)女,辽宁抚顺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冯琦翔(1986-)男,山西忻州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教育。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主张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将人类的利益置于首要的地位,并以此作为生态道德行为的终极目的和尺度。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既肯定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人类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又继承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的依存性的合理认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源于前二者又高于它们。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第二,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它强调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的利益;第三,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最初是由生态学家根据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提出来的。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接踵而至,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要求通过肯定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进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自为的和谐状态。它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际公平、国家主权、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根治生态环境恶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观 ,它只有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才有实际意义。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人类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解决当代生态伦理问题的一种积极探索。

第一,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可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文本《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1]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要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在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因而把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内涵总结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出了和谐原则;在人与人关系上提出了公平原则。因此,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指导实践的方法,即用“最优化”代替“最大化”,二者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责任是一种伦理要求,只有人类认识到自然的现状,才能自觉的进行道德选择和作出道德决定。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在理论上超越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因此,我们必须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

(一)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我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在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变化堪忧,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下,我国今后不能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而必须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关系到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一条用较短的时间、较小的代价促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党的十七大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在科学发展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完整准确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的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问题,并把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那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采用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即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可以把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我们之所以说只有以人类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也就是因为只有它才是一种真正能够帮助中国消除当代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不和谐、不协调状态,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伦理价值观。

第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能够现实地规范人们处理自身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它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而人类的共同利益存在于各种特殊利益之中,并且是各种特殊利益得以实现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因此,即使人们仅从自身的特殊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最终也不得不认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得不自觉地维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将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全国民众中大力培育现代人类中心意识,并真正实践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只有这样,我们的自然才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生态平衡才有望得到更好的维护,我们的利益和价值也就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维护。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王之佳、柯金良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非人类中心主义 篇7

第一, 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界存在的意义。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类开始重新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类开始逐渐摆脱过去对主体与客体的理解模式, 试图改变过去对大自然的顺从和敬畏的地位, 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 借助科学技术来征服和改造自然, 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至上性、唯一性的特点日益暴露了出来,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认为人类是高于一切的“绝对主人”, 人类是世界和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 人是“自然之主宰, 万物之灵长”,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 人是一切非人类存在的主体, 与人类相比, 自然本身不具有价值的意义。因此, 人类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而后期演化出的“人类征服主义”、“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人类统治主义”等都是在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界处在的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 没有正确理解人类自身的需要。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其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在过去, 人类的活动目的仅仅是为了维系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对自身的属性和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主观需求开始飙升, 以人类的需要作为标准来判定其他非人类自然物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其结果是人类只关注自身的需要完全忽视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时刻以人类的自身需要为准则和一切价值的衡量标准, 把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当做是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 对其毫无节制的索取, 因此他们仅仅是考虑到当代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而忽视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人类的发展应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发展, 应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而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旗帜下的发展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是一种以牺牲子孙后代长远利益为代价的短暂的、片段性的、昙花一现性的发展。

二、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对其的扬弃,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发扬的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中挣脱大自然的束缚, 勇于开拓进取、创造价值的部分, 摒弃的是其中的“世界万物, 唯人类独尊”的绝对思想, 与此同时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还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 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体, 而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则是首先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权益。尽管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承认人类在其中的主体地位, 但它所承认的主体不是绝对的主体, 而是具有相对性的主体。同时它也抛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唯一性和至上性等局限。

第二, 力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在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最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报告中指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和文明主张从人类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 重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并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看做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根本条件。”总之, 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摒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中的绝对和极端的部分, 同时也传承并发扬了它包括对人类价值的信仰, 对人类需要的维护, 对人类伟大创造力的理解和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在内的一系列合理的部分, 又添加了很多丰富的内涵, 如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 提醒人们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主张在尊重自然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谋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到子孙后代的长期发展。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是科学的, 正确的, 符合人类长期发展和时代潮流的人类中心主义, 我们应当积极的走向它。

摘要:人类要想走出环境问题所带回来的全球性的消极影响,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开辟和谐有序的发展途径, 就有必要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一个全新的审视, 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之上走向符合时代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传统,理性,人类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刘丕坤译)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求实.2004.12 (吴仁平, 彭坚) [J]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 篇8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危机,经济利益,生态利益

一、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所在

1.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与其他事物或理论一样也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而发展的,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下主要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角度来分析这三次人类中心主义。

⑴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古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宗教神学统治人类以及“地心说”理论,这时期人类将自己至于高于动物的地位,将一些人神化并给他们赋予可以统治世界的特殊能力。这一时期的宇宙观是“地心说”理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些神如《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上帝创造的第一对夫妻,组建世界上的第一个家庭,被视为人类的鼻祖。

⑵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是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科技革命、技术革命。这个过程人类尝到了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从而使自身获益的滋味,所以人类崇拜于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利用科学技术就可以实现所有。因此,人类把自己的力量看的过于强大,将人置身于自然、其他生物之上同时将人类的利益看作最高利益。

⑶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当代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现在研究讨论最主要的一个阶段。它是伴随着环境、生态危机的凸现而产生的。因此,它既是建立在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扬弃的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当代全球环境、生态保护运动以及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

2. 生态危机

⑴什么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是近代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变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枯竭等很多问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迫使人类必须放下“屠刀”,进行深刻反思。

⑵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权益、利益相争。生态危机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只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还是相当低的,所以对自然几乎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随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开始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这就导致破坏了很多地区的原始植被,但是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还是相对比较低。而到了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疯狂的开采能源、建造工厂进行生产,人类的野心越来越大,对自然的掠夺越来越大,成为了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工业化过程是科技创新迅速利益化的过程。这就驱使科技最大程度地服务于资本,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让自然资源发酵出巨大的利益,产生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政治权益为保障力的各种利益间的博弈激发着生态问题的诞生与恶性循环发展。(1)

二、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1. 人类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

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正如人类不可能真正站在其他任何动植物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问题,我们需要践行于人类中心主义中,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去解决生态问题。

⑴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属性,人类的社会属性体现在人类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生活。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类是永远不可能抛开自己利益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

⑵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当今的生态危机就可以看作是自然问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所以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为自身利益追求的一个利益点。

2.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近代生态问题没有变成人类最大的危机,所以人类在当时根本没有看到生态危机,可能也并没有想到人类的行为会导致自然的变化和生态危机,正因为这一时期生态危机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生态问题自然不会成为当时人类利益的追求点。而在那一时期人类的利益则是通过征服自然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人类利益追求点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发展经济而决定的,因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需要转变利益追求点,以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

1. 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经济利益向生态利益过度

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虽然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无涉,但它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却至关重要。通过我们上文的分析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变到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生态利益并重。我国出台的绿色GDP政策也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利益追求点的转变。

⑴经济利益的追求还不能停止。现代人类社会并没有进入一个像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可能马上就终止,同时人类只有先满足的物质基础,才可能去解决更多其他的问题,因此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此阶段还是不能够停止的。

⑵生态危机的出现促使人类考虑生态利益。前文说了为什么近代人类没有考虑到生态利益,最主要的问题是那时期生态问题并非主要问题。而现代人类社会与之不同,生态危机已经危机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了。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才会考虑到生态利益的重要性。

⑶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是利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同时也促进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反过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成为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而当今人类的共同利益就是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混沌型的原始文明——经验型的农业文明——理性型的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中最重要的阶段。工业文明实质上就是科学和技术文明,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然而当今我们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生态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然而我们在讨论生态文明的同时不能单单地讨论它自身。有的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把生态学放在哲学的基础上来阐释。在讨论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联系到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其实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也恰恰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主张人的决定性地位,同时还强调人类在追寻自己利益时,应该运用人类的理性,不能轻率地、盲目地、疯狂地使用、破坏、掠夺自然;人类还应该担当起照顾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人类和自然是需要和谐地相处才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体现了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利益追求点,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

人类是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的发展必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类利益的追求点来不断进步。解决生态危机也是如此,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将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变成为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注重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09).

[2]程宏燕.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生态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1).

非人类中心主义 篇9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生态哲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由此引起了许多争论。许多西方生态哲学家都有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本文主要列举国内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内涵的看法。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他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必然地构成一切价值的尺度, 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有工具价值。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 或人类中心论,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观点, 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 或一切以人为尺度, 为人的利益服务, 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

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 一种价值尺度来运用的, 它认为人类是世界存在的最高目的, 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且是唯一的, 其它物种的价值只有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它们自身并没有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者是主张“只有人才能具有内在价值”的。他们基本上是以某种只有人才能具有而其他生命形态不能具有的能力, 即“人的独有能力”, 作为判据的。

尽管众说纷纭如此, 人类中心主义实质却是十分明确的, 即认为人类主宰一切。

二、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不足之处

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一种主客对立的模式去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严重局限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当是确立在共同的生活世界基础之上的主体间性关系。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人类中心主义有两个先在的假定:第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且从根本上说是对立的关系, 其中, 主体是自为的, 是价值的当然承担者, 而客体则是主体所设定的, 是“他者”, 本身谈不上价值。第二, 自然是无限的, 而且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天敌, 是“恶”的“无限”。既然是“恶无限”, 当然就即不存在内在的伦理意义, 也不存在人面对自然的伦理意义。这样, 人类中心主义轻而易举地确立起了自己对于价值的垄断权。因此人类中心主义所持的强烈的工具性及功利性态度使得生态价值难以转换为生活世界的内在价值, 直接妨碍了我们理解自然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系并形成一种健康成熟的生活态度。

1、人类中心主义在逻辑上只涉及、只关心人与人的关系, 仅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纳入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把自然看成一种工具---人类利用的工具, 而不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伦理学的研究范畴。

2、即使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保护自然, 这种保护也是基于人的利益出发的。更有甚者, 保护自然环境应是世界各国责任应有之义, 但人类中心主义在个人或群体利益与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冲突中保全前者而牺牲后者。

3、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得到的看似从整个人类利益出发,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今世界存在着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的利益, 这些个体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必然发生碰撞, 导致人类中心主义难免会流于空谈。总言之, 人类中心主义这个词冠以人类整体之名, 而做保护个人、群体、民族、国家利益之事。

4、人类中心主义往往从个体利益出发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例如宗教问题、民族问题、领土问题、海上资源开采问题等等这些可以导致环境问题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难以解决, 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就更难解决。

三、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环境破坏的表现

1、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以人的利益实现和最大化为核心的观念支配着人的现实活动, 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一味的利用技术开发自然, , 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2、人类中心主义还不是一种站在人类高度来理解人在宇宙中位置的世界观或者价值观。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地域、民族、国家、阶层的群体之中, 人们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利益开发与征服自然。而没有站在人类共同体的角度反思人的中心地位和整体价值。处于这样一种发展状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完全是自身狭隘利益的代表, 其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造成我们今天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观现今难以实现, 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类的欲望、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狭隘利益的代表。就像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样,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一矛盾。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满足, 国家就得发展生产力、扩大生产, 结果就是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的国家不开采本国的资源而去开采别国资源、有的国家将有环境污染的工厂设在别国, 短时间是减轻了本国的环境危机, 可是从长远看受害的是整个人类。唇亡齿寒, 生态环境是整个世界的事, 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而在这一点上人类中心主义只是从国别、地域、民族来考量, 不是从整个人类的利益来思考。

参考文献

[1]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7) 。

[2]卢风、刘湘溶:《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4) 。

[3]余谋昌:《自然价值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2) 。

非人类中心主义 篇10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打开唯物史观大门的著作,在这部作品中,没有任何单独的一章甚至一节去讨论关于人的问题,也没有“以人为本”这样的说法。但是,著作中阐述的主要问题都是以“人”作为核心,在唯物史观的叙述中更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部著作将“人”作为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现实的人的概念是打开唯物史观的钥匙,是马克思一直以来探索的结果[1]。《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

“现实的个人”可以说是唯物史观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这里的“个人”是强调在一定社会的历史前提、一定社会的复杂关系中从事一些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强调:“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这里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物质和条件,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必要的社会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而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指在相应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所产生的受到一定制约的“现实的个人”,并不指单纯意义上的用作唯物史观条件而产生的“现实的个人”。这关系着自然进化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也成为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前提[4]。可以这么说,“现实的个人”是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或者劳动的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被称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讨论“人”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唯物史观的内容。在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马恩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这样的特有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来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难发现,这些基本概念都是和“人”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可以看出,唯物史观中包含着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一方面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人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不同的本质标准,它体现在人可以主观地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抽象意义上的“人的本性”,马恩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人是没有抽象意义上的“本性”的,在不同的历史前提和环境下,“人的本性”将随之改变。

可以看出,《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对唯物史观的论述建立于“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就是这部著作思想的基本体现。

二、“人类中心主义”里“人的需求”

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一直都存在着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类中心主义”拥有相似的价值观,都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表面上看,这两种思想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试图获取自然的价值从而追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样看来,这两种思想是不是真的相似呢?从人类诞生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被大自然所创造,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生命以及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身上的一切属性皆有大自然的印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类是大自然进化得到的最高产物,人类本身就凝聚了自然界生物的全部养分,同时也产生出与别的自然界生物所不同的特性、属性及活动规律,从这个角度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对象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有三种不同含义。第一,从生物学上说,人作为生物,势必要维护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必然要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从认识论上说,人类提出的观念和观点都是基于自身思考的结果,“人类是一切活动的中心”。第三,从价值观上说,客观世界的价值是基于人的需要来决定的。人的尺度是评价判断一切的标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总之,“人是一切人的世界的中心,人是人自己的中心”,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现象[5]。人类中心主义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总结这三层不同的含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就是把人放在主导地位,这样看来便与“以人为本”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种价值观,使人与自然站在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也走向了极端,它包括了三层意思:

第一,人类利益超自然化。人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是不断进化而来的,是最高等的存在。因此,人类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

第二,人类价值唯一化。自然的价值只相对于人而言,如果没有人的价值的需要,自然的价值也就一文不值。人是判定自然价值的标准。

第三,自然存在对象化。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于它本身只是一种物质存在,没有内在价值,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价值,根据人的需求去决定自然的价值。也就是说,自然物的存在是为了人的。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人类只会沉迷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喜悦中,而看不到一味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和人类应当对这一切所负的责任。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是一切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主宰一切,拥有绝对主动权,自然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价值评价的标注应当也必须由人类来制定,一切的“价值”都是之于“人的价值”。人类的所有活动终极目的都是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个目的如果达不到,就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举动,所以任何活动都应该站在人类利益的角度并以此作为最终目标。

三、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思考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一直处在中心地位;从活动想得到的期望来说,是为得到人类的需要、实现人类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6]。”

自然界创造出人类,使人类成为有主观意识的个体,让人类得以有能力在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这是人类进化中的进步。也因为这种进步,让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无主体,人便是主体”,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7]。马克思早就指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是对立的。有了这样一种对立关系,才能引出人与自然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对立的具体表现就在于:人处在自然的中心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实现人的需求为目标。但是,这种对立同样是在统一中的,在对立中也同样包含着和谐[8]。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在于确定人类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的道德义务只产生于人的范畴,人才是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的需求和利益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所谓对于自然界的道德关怀也只是关注那些于人类而言有价值的部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前提和几种基本活动关系:有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基本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种关系是人的生产。人类的历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和前提,人通过自己的历史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本质力量。

人类中心主义过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只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忽视了人的生产,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根据人类中心主义,一味追求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肆意开采、砍伐树木、排放污水,以为自然界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人类只在意不惜一切手段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完全忽视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性。但是人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第一个前提,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提供必要的劳动力;人口的变化,过多或过少,增长的过快或过慢,都会直接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当自然环境被破坏,就会影响到人的生产,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繁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出执政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路线图。绿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共享,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绿色、共享的发展也正是体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否定,树立绿的生态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攻坚克难的建设生态文明才是我们应走的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得到共同发展,让我们留住碧海蓝天。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否定人在抽象意义上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主张以人的利益为中心,或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以人的利益为活动前提,一切从保护人的利益出发。本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对人类中心主义中的观点进行思考。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中心主义,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2007,9:9~1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第1卷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

[4]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5]徐春.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A].中国人学学会.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人学学会,2004:8

[6]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7]周兰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6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人类中心 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及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从历史上看,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觉醒,指导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工业文明的崛起提供了某种精神动力。但人类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不顾忌其后果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一个极端,带来日益激化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践表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不能像古代那样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做自然的敌人。要建立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

人类中心思想由来已久,公元前5世纪普罗泰戈拉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是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类中心的最早表述。在此之后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标志着古希腊哲学从以自然哲学为中心转向以人自我为中心的哲学思考。柏拉图从人的“理念”出发,重新构造整个世界,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体系。近代洛克认为,人类要有效的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著名命题,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从以上可以看出,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人是自然界中唯一有主体意识的最高智慧的生命体,人类在自然界具有天然的统治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以人为核心,人类行为的一切都从人的利益出发,挣脱自然对人类的束缚,谋求人类的幸福。

二、生态哲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及其现代发展

(一)生态哲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生态破坏、资源匮乏等问题,迫使人们从根源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于是便兴起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讨论。生态哲学就是起源于当代的生态运动,根源于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其主要观点是:人具有意识、社会的因素,人与自然有着本质区别,但是不能过分强调这种区别。把统一的世界区分为自然界和社会只具有相对意义。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要。

生态哲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主要表现在:首先,它在认识上不全面。按照传统机械论和笛卡儿二元论哲学,强调绝对的主客二分,人类对自然界客体的主宰性。其次,它在实践上已经使人类陷入困境。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发展

面对学术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学者帕斯莫尔、麦克洛基斯等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观点。他们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文化危机。我们信仰人类的价值和创造潜力是正确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和需要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人的利益和需要都是合理的。

诺顿和墨特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诺顿区分两种人类中心主义:强式和弱式。他认为,如果一切价值仅以个人感性意愿的满足为标准,这是强式人类中心主义;相反以理性意愿的满足为标准,是弱式人类中心主义。诺顿赞成弱式,因为它不仅区分了人的感性、理性意愿,还依据合理的价值观对这种意愿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从而防止人对自然的随意破坏。

墨特从文化人类学、哲学角度展开他的观点。首先,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类具有特殊的文化本能。人类为了生存利用其他生物,这是自然的。问题在于开发方式是否正确;其次,完善人类中心主义,需要揭示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的这些发展,把非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界包括在内,这是人类认识的重要进展,导致人类对自然责任的发现。

三、在现代生态哲学的指引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代生态哲学批判二元论,在人与自然这一基本问题上,确立自然价值理论,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作为人类实践的目标,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哲学的指引下从以下两方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 在认识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类价值观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的背后是人对自然价值的忽视。按照一般的价值含义,价值是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往往以自身需要的满足来辨别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效用,而不是以整个生态系统的需要为依据。实际上,生命和自然界既具有价值,也具有利益,这就是它们按照生态规律生存。生态系统中的许多事物,可能对人类无多大价值,但却对自然环境至关重要,这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种固有价值。但是,现实的发展中,人类往往忽视这种作用的重要性,结果使生态失衡。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

(二) 在实践方面,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之一在于它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实践以征服自然为基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把自己的实践活动由原来的对自然的索取转为呵护。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始终存在于人与自然博弈过程中。我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走一条绿色生态道路。在生产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在生活方面着力提倡绿色消费,自觉追求物质与精神平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在不断的发展。应辩证地看待它,既不能完全的肯定它,也不能完全的否定它,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发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优点。对其采取扬弃的态度,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所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又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深刻阐释;既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又是开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上一篇:银行业监管的博弈分析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