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类活动

2024-06-13

自然与人类活动(精选12篇)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1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34°27′~35°20′N,116°34′~117°21′E),为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4个相互连贯的湖泊总称。湖泊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湖西平原广阔,地势平缓,是黄河和废弃黄河间的黄泛地区;湖东平原狭窄,部分地区泰沂山脉已临近湖岸。该湖总面积1 266 km2,流域面积30 453 km2,平均水深1.46 m。自1960年在湖腰处建成二级湖闸后,把南四湖分成上、下级湖,湖闸北为上级湖,注入河流29条,集流面积26 934 km2,占总集流面积的88.4%[1,2,3,4]。南四湖流域是山东省重要经济区之一,其环境、生态和经济价值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本文拟通过对近50年来,南四湖多年实测水位数据分析,结合气候记录资料,阐述在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南四湖水位变化的规律。结果可以为南四湖流域环境治理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过理论参考。

1 近50年来的水位变化特点

自1961年至1980年期间,南四湖上、下级湖水位基本保持水平,其间仅有几次小幅度升降变化。上级湖湖面水位基本保持在34 m左右波动,下级湖湖面水位基本保持在32.5 m左右波动。1981年以来南四湖湖面水位波动较大,1981-1995年之间有两次快速下降又上升的变化,湖面水位升至最高水位后,直至2002年湖面水位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

2 水位变化机制

2.1 入湖水量的变化

图2是根据南四湖上级湖南阳气象站近50年来的降水量进行的趋势分析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年降水量线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90年代初期以来有所增加,尤其是1998年增幅明显,随后降水量又呈下降趋势。据1956-1993年流域降水资料统计,南四湖流域近40年来平均降水量以41.7 mm/(10 a)的倾向率减少[5]。

经过对1956-1988年入湖水量资料的计算,南四湖年入湖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以径流深表示为-38.0 mm/10 a,而由降水量减少而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倾向率为6.3 mm/10 a,占实际入湖水量倾向率的16.6%,因此入湖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流域河流上游工程蓄水和拦蓄引水、工农业用水量增大等人为因素所致[5]。据有关资料[6],湖东地区先后建设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375座,总库容达10.81亿m3;在湖西地区主要河道上建成大中型拦河坝闸19座,这些工程的建设发挥了其调蓄控制地表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作用,也使入湖水量减少;同时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入渗,减少了径流。可见南四湖入湖水量的变化受到了自然及人类活动综合影响。

2.2 湖泊的蓄、泄过程变化

1960年在湖腰处建成二级湖闸后,湖闸北为上级湖,湖面面积为602 km2,占南四湖面总面积的49.1%;集流面积占总集流面积的88.4%。尽管1960年以来南四湖流域降水及入湖水量呈持续减少趋势,但南四湖88.4%的集流面积的水汇集到占南四湖总面积一半的上级湖,从而使上级湖水位1961-1980年期间,略有上升趋势(图1)。下级湖集流面积较少,几乎没有大的入湖河流,其水位变化基本受上级湖通过二级坝下泄湖水控制。由图1可以看出,下级湖水位变化与上级湖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种水位一致变化的趋势是由于南四湖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韩庄、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用后,使南四湖水的蓄、泄变化过程受到了人为因素影响。由淮委对1915-1982年53年不连续年径流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9.56亿m3,其中汛期为23.76亿m3,非汛期为5.80亿m3,显然每年南四湖的入湖天然径流量在汛期和非汛期之间差异较大,约4倍左右,但湖泊的蓄、泄过程发生了与天然状态不同的变化(图3、4、5)。

由图3所示,丰水年的南四湖天然入流与泄流过程可以看出,从该年3月中旬前后开始直至8月份,由于入流大于泄流,因此在这一阶段南四湖处于蓄水时期;而自8月以后至年末为汛期后的枯水阶段,出流大于入流,表现出水量泄减,并由大逐渐转小的缓变过程。而由图4所示的枯水年所反映的蓄、泄变化,则显示出与丰水年不同的特点,自年初的1月开始直至年末的整个过程中(3月中旬至4月末除外),入湖径流均大于出湖径流,因此反映出该湖年内基本上是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从而显示出南四湖对枯水年径流所起的显著调节作用。而对于平水年由图5所示,其年内的蓄泄变化过程,则基本上与丰水年的调节形式接近。除汛前为蓄水阶段和汛后蓄泄趋于平衡外,其间亦出现近一个月的短时段内湖泊以泄为主的时期。

对南四湖丰、枯和平水三种不同年型水量蓄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可看出,在丰水年它仍然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从汛前直到年末的过程中,湖泊基本处于蓄、泄持平的状态,从而对消减洪峰、减免湖区洪涝威胁具有明显效益;而枯水年则更充分地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在整年过程中湖泊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因此有限的入湖水径流水量能够大部分蓄于湖泊水体中,从而对湖区工农业用水、渔业以及水运等都起到了有效调节作用。

2.3 南四湖水量调节能力分析

由表1可知,在不同年型条件下,南四湖的年调节变量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其差幅不大。枯、平水年之间的最大差幅也仅为5.0亿m3。其中枯水年的调节变量为-6.21亿m3,是1953-1985年多年平均调节变量3.28亿m3的1.89倍。不过,从各年型所得调节变量的绝对值来看却都不大,它们反映出南四湖调节能力有限这一基本事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洪水年份不得不将大量来水向下游泄洪的原因所在。同时由于有限的调节能力,也导致南四湖水位的变化幅度不会很大。

注:据《南四湖综合开发规划》1987。

3南水北调东线输蓄水对南四湖水位影响分析

南水北调东线利用南四湖输、蓄水,规划利用下级湖作为调蓄水库,正常蓄水位33.0 m(淮委废黄河高程系);上级湖只输水不调蓄,最高输水位34.2 m;南水北调利用非汛期输水,调水的正常运行期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计9个月。

南四湖的现状正常运用水位上、下级湖分别为34.2 m和32.5 m,仅从规划水位运用指标看,上级湖的正常运用水位没有提高,下级湖抬高0.5 m。但据1980-2000年实测水位资料中的日平均水位统计分析,上、下级湖多年平均水位仅为33.67 m和31.82 m[7]。南水北调实施后,下级湖作为调蓄水库,输蓄水期间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输水期平均水位比输水前提高1.18 m。上级湖只输水不作调蓄,水位比现状多年平均水位也会相应提高。

根据历年日平均水位资料统计分析,上级湖输水期多年平均达到34.2 m以上水位的天数为112 d;下级湖自1975年以来,包括汛期,从来没有出现过33.0 m以上的高水位,达到32.5 m以上水位的天数只有69 d[7]。显然上、下级湖现状正常运用水位分别为34.2 m,32.5 m。但这仅是一个调度运用指标,不代表南四湖的实际蓄水水平,达到此水位的天数并不多。

南水北调工程正常运行后,下级湖每年有273 d维持33.0 m的高水位,32. 5 m以上高水位持续天数增加204 d,32.5 m以上高水位发生天数是输水前的4倍。上级湖因输水影响,其高水位的持续天数,也会比现状多年平均情况相应增加,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4 结 语

(1)近50年来的水位变化特点是自1961-1980年期间,南四湖上、下级湖水位基本保持水平。1981年以来南四湖湖面水位波动较大,直至2002年湖面水位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

(2)对南四湖水位变化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水位和蓄水量的变化除与年降水量的大小有关系外,还与湖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系。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它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而枯水年则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特点。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下级湖在输蓄水期间将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32.5 m以上高水位发生天数是输水前的4倍。上级湖只输水不作调蓄,水位比现状多年平均水位也会相应提高,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摘要:南四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对南四湖近50年来降水量、湖泊水位和蓄泄水量等水文要素分析,结果显示南四湖水位和蓄水量有较大变化,水位和蓄水量的变化除与年降水量的大小等自然因素有关系外,还与湖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系。对南四湖水量蓄、泄变化关系分析可看出,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它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而枯水年则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特点,整年过程中湖泊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对径流起显著调节作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下级湖在输蓄水期间将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关键词:南四湖,水位变化,自然与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郭永盛.历史上山东湖泊的变迁[J].海洋湖沼通报,1990,12(3):15-22.

[2]张祖陆,孙庆义,彭利民.南四湖地区水环境问题探析[J].湖泊科学,1999,11(1):86-90.

[3]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王昕,李龙昌,田守岗.山东省河湖污染状况及治理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1):81-82.

[5]郑召平,王凤鸣.近四十年来南四湖水文要素变化趋势[J].海洋湖沼通报,1994,(4):16-21.

[6]济宁市水利志编撰委员会.济宁市水利志[Z].山东济宁:济宁市新闻出版局,1997:3-75.

[7]闫芳阶,靳宏昌,王辉.南水北调输蓄水对南四湖地区自然环境影响分析[J].治淮,2005,(4):46-47.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2

摘要:自然现象的背后隐含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患和水土流失与黄河中游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黄土高原古代有森林生长,曾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周秦时期过度的耕垦和砍伐造成了目前地表支流破碎、沟壑纵横难以治理的景观。沙漠化这一自然现象也是社会现象,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森林的人为破坏是造成降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环境史研究应立足于纵观人类与自然的角度,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

关键词:中国环境史;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互动关系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特别明显,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仰仗自然的恩赐,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农业民族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西方国家曾一度流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反映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接触自然的范围和深度迅速扩大,从而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许多人去探索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另一面,即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学者在研究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这些发现非常重要,它告诫人们必须善待自然,才能避免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黄河水患与水土保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然而黄河水患却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关于黄河水患的原因,以前一直认为是自然作用的结果,是暴雨所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有的学者在研究黄河水患时发现,先秦时期水患比较少,西汉时期水患特别严重,从新莽到隋代的500多年中水患明显减少,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到了唐代水患又加重了。

黄河水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后,发现与黄河中游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黄河中游是暴雨特别集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黄河中的泥沙和洪水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在先秦时期,黄河中游是戎狄少数民族居住区,这些戎狄属于射猎、畜牧民族,不懂得农业耕种。由于这种原因,植被没有遭到破坏,仍然保持其初始状态。良好的森林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了人河的泥沙和洪水。

到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将这里的少数民族驱逐出去,出于戍边的政治考虑,大量向黄河中游地区移民,建立郡县,开荒垦种,使原先的森林植被遭到空前破坏,结果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中泥沙、洪水增多,造成下游河床增高,洪水泛滥成灾。西汉时期,黄河水患特别严重,即是由此引起的。

到了新莽以后,中原经历了三国分立和南北朝,汉族政权衰微,匈奴、乌桓等许多少数民族纷纷乘机南下,占领了黄河中游地区。秦汉时期的郡县废弃,所开垦的耕地全部荒芜,成为少数民族的牧场。这样。使原先被破坏了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和发展,水土流失大为减少。于是黄河出现了安流的局面。

黄河泛滥是一种自然现象,黄河水患的有无、轻重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黄河中游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关系到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黄河水患。

二、黄土高原是否生长过森林

黄土高原分布在秦岭以北、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森林稀少,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条件差,人口密集,是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地区。从国土整治考虑,这里亟需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然而,古代黄土高原上是否生长过森林?这成为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地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从未生长过森林,植树造林是行不通的。

地学家的言论是有所依据的,一是黄土高原森林及其稀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裸地,二是在黄土地层中没有发现树木的孢粉,孢粉是研究古代植物种类最可信的依据。

史学家根据文献记载,指出先秦时期黄土高原是生长有森林的,在《诗经》中可以找到有森林的诗句,在这些诗句中有Я帧⑻伊帧⑵搅帧⒅辛值鹊取T诼ど揭晕鳌⑽己由嫌危盛行以木瓦代替泥土瓦的“板屋”,也反映出木材易取、森林很多的历史事实。

我国的古代文明,以黄土高原出现最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土高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适于人类生活。黄土高原是周人、秦人的发祥地,周人、秦人都属于农业民族,他们在开垦耕地、营造宫室和墓葬的过程中,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其结果是引起了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支流破碎、沟壑纵横的景观,难于整治。

至于孢粉稀少则另有原因。水土流失使地层中的孢粉大量流失到大海中,此外,黄土中的微生物和碳酸钙,会使化石孢粉的含量减少,甚至全部丧失。由于上述原因,在黄土高原上不能以有无乔木的孢粉来判断古代有无森林树木。

既然黄土高原古代有过森林的存在。即证明了这里适于森林的成长,可以植树造林,用以防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也同其他地区一样,植树造林成为保持水土的基本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沙漠化二重性的提出

沙漠化与沙漠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科学术语。沙漠系指大面积流沙堆积而言,沙漠的特点是松散,具有流动性,在先秦的典籍中被称为流沙。沙漠化又称荒漠化或沙质荒漠化,是指过去没有沙漠的地方出现了类似沙漠的景观而言的。沙漠化的过程有两种,一是沙漠在风力作用下不断扩张,将下风区的耕地、草场掩埋,二是地表上层被破坏,引起地下伏沙出

露,四面扩散,形成沙漠景观。

沙漠化出现很早,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西亚的巴尔米拉、彼特拉。中国的楼兰、精绝(今称尼亚)、居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的某些地区,古代的绿洲早已深陷沙漠之中,成为沙漠的一部分。然而关于沙漠化的研究却起步甚晚。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才有人转向沙漠化的研究。

由于沙漠化主要出现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沙漠化纯属自然现象,是气候干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所以不要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投掷金钱。按此悲观的论点,在沙漠化灾难面前人类无所作为,只能坐以待毙。

中国学者对沙漠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干旱的气候、多沙的环境,只是沙漠化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真正导致沙漠化的却是人类的活动。汉代的精绝在农业耕种中破坏了水资源,导致整个绿洲的沙漠化;楼兰是由于塔里木河改道而衰落;汉代的居延则是由于耕种破坏了地表土层而引起沙漠化。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塔里木河下游为了垦种大面积砍伐胡杨林,结果引起严重的沙漠化,新开垦的耕地耕种不久即被流沙掩埋。

大量的事实表明,沙漠化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这是沙漠化的二重性。正确认识沙漠化的二重性,是科学制定防治沙漠化对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沙漠化二重性论断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赞同和肯定。《光明日报》评论说,这项研究“对正确认识沙漠化的发生原因,克服经济工作上的短期行为,纠正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利用,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关于森林影响降雨的研究

森林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除了“绿色水库”的蓄水功能外,森林还有影响降雨的功能,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海洋水蒸汽的输入是陆地降雨的基本原因。受距海洋距离的远近以及地形阻碍的影响,陆地降雨量是不均匀的。气象学家绘制的等雨线图,清楚地表明了降雨的不均匀性,并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陆地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就同一地区而言。降雨也呈现不均匀性。民谚将这种现象称作: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这边是大雨倾盆,那边却雨滴稀少,甚至是晴天。这种现象原因何在?经过研究发现与地表森林植被的多少有关。1990年巴林右旗春季大旱,40多天不降雨,草场枯萎,牲畜倒毙。于是当地政府实施人工降雨,以干冰为增雨剂。可是干冰施放到天空中以后,却没有引起降雨,而在周围的旗(县)却出现了降雨。这使当地人士困惑不解,后经专业人士研究,发现巴林右旗地表森林植被稀少,不具备降雨条件。相邻旗(县)森林植被比较好,故而出现了降雨。

森林植被增加以后会增加降雨量,有许多事实为证。敖汉旗沙漠化严重,为了防沙治沙,自20世纪50年代起即大造人工林。在人工林覆盖大增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降雨量随之而增加了,年均降雨量由373毫米增加到487.7毫米。类似的情形在陕北黄龙山林场、青海都兰县、新疆塔里木绿洲也存在。这些地方纬度不同,气候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然而都存在森林多即降雨多的现象,说明不是个别孤立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深入研究发现,森林多即降雨多是有原因的。从海洋输入的水蒸汽呈雾状,雾滴半径只有10微米,很容易为上升的气流顶托,难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下降。雨滴的半径多为1000微米,比雾滴大得多,一个半径为1毫米的雨滴,相当于100万个半径为10微米的雾滴。

雾滴聚合为雨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的空气对流作用。空气对流活动的强弱,与地表粗糙度和森林状况有关。受地表反射率的影响,地表粗糙度越高,森林越稠密,空气对流作用就越强,容易出现降雨。如果地表粗糙度低,森林稀少,空气对流就会受到抑制,破坏了降雨的条件。此外,森林所提供的生物冰核,常常成为雾滴的附着物,以生物冰核为中心形成雨滴,它比雾滴自行聚合为雨滴更容易一些。因此,森林的破坏是造成降雨量变少的重要原因。

在全新世初期(距今7000―50),地球表面森林繁茂,雨水特别丰沛。在进入全新世中期,特别是距今3000年以后,由于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大面积的森林消失了,从而引起降雨量减少,这时的降雨量只有全新世初期的1/3,被称作全球的干旱化。此后,破坏森林更加严重,森林面积变得更少,因此,全球干旱化日趋严重,一直持续到今日。人类砍伐森林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森林减少会出现降雨减少和干旱化等等一系列生态危机。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只是到了今天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再次证明,在一些自然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活动。环境史研究应该站在纵观人类与自然的角度,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J].学术月刊,1962,(2).

[2]史念海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景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4]景爱.森林植被影响陆地成云降雨的实例及原因[A].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北京:海洋出版社,.

海洋垃圾 人类与自然之痛 篇3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在2015年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成功举办第一次“保护海洋”特别会议,在防治海洋垃圾、建设海洋保护区等多方面达成共识,其中海洋垃圾防治城市间合作设想正式列入海洋合作成果清单。中美两国选取厦门、威海、旧金山和纽约作为首批合作城市,共同实施促进废物收集、管理和再利用的措施,分享其在垃圾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

一份来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的报告显示,受到垃圾威胁的海洋生物与日俱增,塑料垃圾占了海洋垃圾的四分之三。该报告还指出,海洋垃圾对商业捕捞活动、航运业和沿海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每年全球仅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0亿美元。该报告显示,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势日趋严峻,呼吁各国加大力度制定措施加紧治理。

海洋垃圾为何物

海洋垃圾是指在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被丢弃的固体物质,包括人们故意弃置于海里和海岸的已使用过的物件,由河流、污水、暴风雨或大风直接携带入海的被故意丢弃的物件,恶劣天气条件下意外遗失的渔具、货物等。

名为“海洋垃圾:理解、预防和减轻对海洋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的报告称,自2012年以来,全球受到海洋垃圾影响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从663种增加到817种。这些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的垃圾大多是塑料垃圾,其数量的急剧增加,迫使国际社会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加以治理。

该报告指出,目前海洋中存在的垃圾大多是食品包装纸、瓶盖、吸管、购物袋、饮料瓶和烟头等,其中3/4属于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难以完全降解,最终会分解成微塑料(直径小于5毫米),进入海洋生物体内直接影响着海鸟、海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存。据统计,约40%的鲸类动物和44%的海鸟类物种的体内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塑料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为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塑料垃圾管理不当,塑料垃圾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2015年2月,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科学家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指出全世界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从陆地流入海洋。联合国环境署此前的估计显示,陆上活动是海洋垃圾的最大来源。

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石油8%被用于生产塑料制品。过去60年,全球塑料生产量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50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2.88亿吨。东亚、欧洲和北美的塑料生产量占全球的2/3。据估算,仅2010年,192个沿海国家就产生了2.75亿吨塑料垃圾,其中480万吨~1270万吨的塑料垃圾最终进入海洋。

海洋垃圾对海洋环境、生态甚至人体健康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首先海洋垃圾散落在海滩或漂浮在海面影响海洋景观。其次,海洋垃圾被海洋动物摄入会对其健康造成危害进而危害海洋生态;海洋塑料垃圾分解产生的塑料颗粒会吸附多种有害物或毒素,如塑料微珠能够吸收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部分污染物如DDT、PCBs等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些塑料微珠被鱼类摄入后,塑料微珠内的有毒化学物便会进入食物链,从而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同时海洋垃圾还会对海洋航行安全造成隐患。

该报告就相关政府和居民治理海洋垃圾污染提出了建议,呼吁减少使用塑料包装,提高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费,禁止使用塑料袋和微塑料,加大力度研发可完全降解新材料。各国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海洋垃圾污染危害的认识,并制定塑料垃圾回收与重复利用的相关政策。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董事布劳里奥·费雷拉说:“我们希望这份报告能为相关政府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政策依据,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海洋垃圾污染,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海洋垃圾的防治现状

根据国家海洋局2015年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密度较高的区域的海洋垃圾多为塑料垃圾,对37个区域开展的监测也发现海洋垃圾主要来源于陆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进入海洋的垃圾有640万吨,其中70%左右沉入海底,15%左右长期漂浮于海上,还有15%左右滞留在海滩上。其中,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塑料袋和塑料瓶等。大块和特大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30个/平方公里;中块和小块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2206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20千克/平方公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46%,其次为塑料类和木制品类,分别占31%和16%。91%的海面漂浮垃圾來源于陆地,9%来源于海上活动。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和塑料瓶等。平均个数为50142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3119千克/平方公里。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49%,其次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和木制品类,分别占22%和12%。86%的海滩垃圾来源于陆地,14%来源于海上活动。海底垃圾主要为塑料袋和塑料瓶等。平均个数为720个/平方公里,平均密度为100千克/平方公里。其中塑料类垃圾数量最多,占84%,其次为木制品类,占9%。同时,由于海洋富营养化,部分地区大型藻类急剧增长,给沿岸海域、海滩造成污染,例如黄海连续9年暴发大规模浒苔绿潮。海洋垃圾对海洋环境、生态系统、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等构成不利影响,如污染海水、破坏景观,造成视觉污染;损害海洋生态功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损害海洋生物,降低海洋生物多样性;成为外来有害物种附着体,造成物种入侵;长时间随洋流漂移,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等等。目前不断增加的海洋垃圾正日益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并成为全球性问题。

nlc202309081714

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海洋垃圾防治力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海洋垃圾监测及评价体系更加健全。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海洋垃圾监测、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编制了《海洋垃圾监测技术指南》,在沿海省市选择有代表性的海域作为海洋垃圾监测区域,开展垃圾监测工作。建立了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机制,对各监测区域的海洋垃圾主要种类及其所占比例、海洋垃圾密度分布和海洋垃圾数量变化趋势开展数据分析,并在《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予以发布。二是海洋垃圾防控和治理机制更加完善。环保部将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与陆源污染物防治有效结合起来,建立起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构建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各地也相继建成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收集系统和处置场,建设港口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处理设施。各沿海地區积极开展海洋垃圾清理和海滩垃圾清扫活动,海洋垃圾源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三是海洋垃圾防治宣传氛围更加浓厚。设立了“全国海洋宣传日”,编印航运、捕鱼、旅游等行业的海洋垃圾管理行业指南和专门针对海洋垃圾危害和防治的宣传手册,开展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专题展览,组织海滩清洁志愿者活动,切实提高了公众预防和控制海洋垃圾排放的意识。

海洋垃圾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依法治理,强化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难题。一是部门联动机制尚不健全,没有形成防治工作合力。防治海洋垃圾污染情况复杂,涉及部门较多,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工作机制,各部门信息难以共享、措施难以整合、成果难以巩固,没有真正实现海陆统筹、部门联动。二是区域联防联治机制还不完善,行政区域分割的障碍亟待破解。海水是流动的,生态污染物总是随着风和海流的影响跨区域扩散,需要联防联治。目前尚无有效的区域统筹联动机制,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各个行政区域的责任不清。对于海洋污染较重海域,急需建立区域性海洋污染控制指标体系,并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区域,严格控制,不得突破。三是大部分海洋垃圾来源于陆地,海陆一体的监管机制有待理顺。陆地污染源点多面广,来源广泛,既有生活垃圾也有工业垃圾。目前我国海洋垃圾以入海河流携带、沿海生产生活堆积为主要入海途径,每逢汛期,河道垃圾沿河流入海,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陆源污染监管机制需要加强。四是海洋垃圾收处难度大,有效治理措施还有待探索和研究。海洋垃圾具有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易反复的特点,海上船舶收集垃圾难度大、费用高。虽然海滩垃圾收集相对容易,但漂浮垃圾很难短时间聚集于岸滩,经长时间漂浮后很容易沉入海底,造成永久性污染,需要探索研究有效的治理措施。五是海洋垃圾专项监测尚未全面开展,防治工作缺乏数据支撑。开展海洋垃圾专项监测是治理海洋垃圾污染的重要前提条件,但目前受人员、设备、经费等条件限制,我国目前开展的海洋垃圾专项监测覆盖面积较小,对海洋垃圾总量、类型、分布、入海途径等缺乏全面的监测数据,影响海洋垃圾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海洋垃圾防治工作机制,更需要从法律层面对海洋垃圾防治予以明确和规范。

面对海洋垃圾,相关专家认为,首先应引导塑料生产、分销企业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实现“零颗粒流失”,避免塑料生产过程中的塑料颗粒进入天然环境中造成的水域和海洋的塑料污染。其次,在下游塑料包装行业推广塑料包装的绿色设计理念,在塑料包装设计产生时考虑减少塑料的使用和包装使用后的循环再生,建立相关推荐性或强制标准,引导塑料下游企业在塑料包装上减量使用并利于统一的回收利用。

在海洋垃圾防治的立法方面,专家建议,一是制定专门的海洋垃圾防治法律法规,统一海洋垃圾防治法律责任的处罚。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使各项法规和规章之间相互协调、衔接,消除交叉和空白现象,使海洋垃圾防治执法工作有章可循。二是通过深入开展与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互动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海洋垃圾防治模式,应用到我国的制度建设和执法改革之中。三是鼓励塑料替代品及海洋垃圾清理和回收利用的科学技术发展,制定具体的评选奖励方式、程序及奖金额度规定,利用技术手段,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垃圾流入海洋。四是建立陆海共治、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划,构建联防联治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设立污染控制指标体系,并将控制目标分解到各区域,增强硬约束,共同推进海洋环境污染防治。

总之,海洋垃圾污染的治理需要政策支持、产业引导和公众的参与,群防共治才能在实现塑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治理海洋垃圾污染。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4

1 人类活动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1.1 交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1986年以前保护区内没有贯通性的公路, 只有一些短程简易公路, 多数村屯只是季节性通车。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修建301国道, 横穿湿地, 将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一分为二, 对国道两侧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1.2 生产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围垦现象十分严重, 20世纪80年代核心区内的岗地和边缘地势高的地方大约有

1.3×104hm2被垦为农田, 近几年保护区又陆续开垦了近1万余hm2的农田。

围垦很快就会破坏一些湿地类型的再生能力, 仅一年的农业耕作就会造成土壤的水土流失, 破坏原有湿地中的种子库。湿地放牧也是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一项很普通的生产活动, 在很多湿地区域都出现了过牧现象, 过度的放牧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 重牧阶段则会导致草地面积减小, 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

1.3 工程修建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的各类工程, 使湿地生态环境完整性遭到破坏。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的各类工程都属于从湿地穿过破坏地基底的贯通性工程, 把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切割成若干块孤立隔绝的“岛屿”, 致使湿地应有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在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修建的引、排水干渠、公路、农业开发小区, 不同程度地起到阻水、隔水、束水的作用, 造成了干旱年湿地无水, 涝年四方八面向湿地排水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湿地水流的自然交换, 湿地土质也遭到了破坏。

2 建议

2.1 建立长效补水机制

建立长效补水机制是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 由于湿地生态用水并没有被列入到流域规划及流域管理中, 从而使湿地水源补给得不到充分保证, 经常面临缺水的威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生态补水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统筹加以考虑, 并建立长期的政策保障机制, 从根上解决湿地补水无人买单的困境。

2.2 对保护区进行生产活动的科学管理

对保护区要进行生产活动的科学管理, 控制人为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在保留0.5%以上芦苇的基础上, 有计划的收割芦苇, 核心区严禁捕鱼, 在实验区捕鱼要严格依法进行, 使用合法的捕鱼工具, 采取合理的捕鱼方式。

2.3 确定保护区权属范围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行政区划分上分属于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 其中大庆市辖境面积占56%, 齐齐哈尔市占44%。由于保护区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大部分地区没有土地所有权 (除保护区局址部分土地外) , 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产生多种矛盾。因此, 建议有关部门或机构在省级层面上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一个法制完备的管理区, 强化管理者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张晶晶, 陈爽, 赵听奕.近50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20 (4) :1-6.

[2]王昊, 许士国, 孙石.40a气候变化对扎龙湿地蒸散影响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7 (2) :119-121.

[3]孙石, 王昊.扎龙湿地周边区域极端气温不对称变化分析[J].气象, 2006, 32 (5) :22-28.

[4]吴长申.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与管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9.

自然与人类作文 篇5

就算台风有多温柔,终究还是无法忽视它的可怕和强大的破坏力。台风正式着陆的当下,还有许多为了生活而不得不继续外出劳作的人们被台风所危害,在台风来的当天,人们常会看到新闻报道,报告哪些位置又有多少大树,多少招牌被刮到。或者,路边的行人被砸伤,司机因为被倒在马路当中的大树而前行不能。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总是那么的脆弱。在自然面前,生命是卑微的。我们应该热爱自然,尊敬自然,报以虔诚之心,与之和平共处。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自然是生命的依托和依赖,失去了自然,我们也无法生存。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6

综观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最具灾难性的问题。如何认识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生态治理前景如何?面对这些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问号,社会各界都在寻证求解。最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一书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该书是一部深刻揭示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关系的力作,丰富的案例、权威的数字、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令人为之叹服、为之沉思、为之振奋。作者站在历史和全球的高度,以宏观和微观的多维视角,回顾了许多地方自然生态系统由繁茂秀美变为衰败荒凉的历程,论述了中国生态演变的特征及其规律,提出了中国生态治理的基本战略,展现了一幅未来人类生态文明的生动画卷。

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这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和思想。“顺生态规律者昌,逆生态规律者亡”,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定律。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明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中国的生态演变也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是古老的文明,其古老的主人越是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越是拼命从大自然中索取。换句话说,越是一开始就拥有良好生态与环境条件的部落或民族,就越是易于逆生态规律而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就往往越是深化而广泛,从而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就愈加严重。以致生态学家和历史学家这样感叹“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一旦生态与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了。历史的主轴越是靠近当代,导致生态恶化的人为破坏就越是明显。然而,许多人并不懂得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辩证关系,至今仍在做违背自然法则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事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大计,以牺牲生态与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生产和开发,结果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这也正是我国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迟迟得不到根本扭转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缺少生态理性是诸多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古人流传至今的哲理名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一哲语主要用于人际关系。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未尝不是如此,善行与恶行的因果报应,岂不是同样鲜明而公正?在是否善待自然生态的问题上,人们该反思、自问、猛醒了!

如何实现中国生态与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取得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最佳效果,是本书研究的重点。作者明确提出,中国生态治理总的战略方针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以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路子,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同步、共赢。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生态与环境治理的九大战略,即统筹协调战略、转变生产方式战略、循环经济战略、休养生息战略、资源替代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工程示范带动战略和综合整治战略。

统筹协调战略位居九大战略之首,是统帅其他战略举措的。这一战略的要害是,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优选最佳谋略,作出明智选择,正确处理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保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双赢。既要使人民群众富起来,又要使祖国大地绿起来。

转变生产方式战略是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决定性举措。鉴于我国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根源,是长期以来落后的掠夺式生产方式,那么,要根治恶化的生态与环境,就必须紧紧抓住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有利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这个根本。否则,就是不得要领,只能治标不治本。

循环经济战略是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资产增值与信息交流复杂原理的科学概括与精确表述。中国生态与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了以“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一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经济。要根本改变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最有效的对策就是推行以“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动式经济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使资源再生,把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本,把破坏了的生态结构修复成完整的生态功能单位,并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目标。

休养生息战略就是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原理的实际应用。实施这一战略,是根据生态生产力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性,尽快补偿生态建设欠账、恢复良好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抉择。

资源替代战略核心是通过国际贸易、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手段,遏制资源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与环境恶化,缓解经济快速发展给资源带来的沉重压力。我国必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转向尽可能利用全球资源、保持适度的自给率。当务之急是改变资源及其初加工出口型的产业结构,以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使自然生产力得到恢复与更新。

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展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既创造经济效益又创造生态环境效益的产业。实践证明,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发展生态用水产业、发展生态林业、发展生态能源产业等。可以预料,今后几十年,中国势必要来一次绿色能源革命,即以大规模利用可再生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不可再生的,日趋枯竭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总之,九大战略既是各具特色的个体,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成为全书的“华彩乐章”。每一个战略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结合我国生态治理的实践经验,作者提出了我国生态治理的十大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构建科学的生态治理思想理论体系、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考核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规划设计体系等。

中国生态与环境的治理前景如何?能否实现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全面好转、良性循环”的转变?何时才能再造秀美山川?这是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本书认为,尽管我国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但是,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施正确的治理方略和对策,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既定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第一步,从2001-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生态恶化;第二步,从2011-2030年,确保生态安全目标,在全国60%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上基本遏制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趋势;第三步,从2031-2050年,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基本建设成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作者强调,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战略构想与方略固然是重要的,它对于正确指导和有效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会起到动员、激励、指引和推动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行动,是各级各行各业的行动,是亿万人民群众的行动。再好的蓝图,也要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去描绘,否则就无法变为现实。干还是不干,真干还是假干,大干还是小干,巧干还是傻干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7

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沈阳世博园位于风景秀丽的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 占地246 hm2。当年世博园的主题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是草木、是动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为彼此的环境, 和谐才能共生, 共生才有未来。“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主张、是召唤、是姿态, 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园林的建筑者和管理者正是本着这个主题, 年复一年地管理着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园林。

景观分区

沈阳世博园大体可分3个展园:国际庭园、国内庭园、专类庭园。国内庭园有各大城市、省会等展园52个, 专类庭园之中盆景园观景茶室、假山奇石、栈桥水榭与特色盆景浑然一体。笔者将园区划分为4个特色景观:主入口区景观、迎宾广场、滨湖景观、湿地景观。

主入口区景观:大面积地景艺术与停车空间融为一体, 亦生态, 亦景观。

迎宾广场:花香醉人, 落水叮咚, 置身其中, 感受迎宾的盛情。

滨湖景观:小桥流水, 花映水间。此区有水相傍, 此景因水而生。

湿地景观:依水而走, 湿地浅滩, 水生植物与野生小动物栖息的自然之家。水中小岛随水位高低露头探身、变化, 富有生趣。

此外, 还有5个主要建筑:正门主题建筑 (凤之翼) 、综合馆、玫瑰园、百合塔、小剧场。

天下第一斜塔

未到园前, 远远就可看到位于世博园主入口广场、号称天下第一斜塔的凤之翼, 主塔高72 m, “凤翼”长210 m, 中间贯穿10根斜拉钢索, 建筑整体造型如凤凰展翅, 象征着沈阳振兴腾飞之势。凤之翼建筑设计独特, 使世博园景观充满了时代的动感与蓬勃的朝气, 游人游园的渴望一下子就被提升上来了。

国际展园遗址

进入大门的主题广场, 左边是原参展的23个国家的国际展园遗址。世博园结束后, 有的展园已经迁走了;有的展园还留下不同民俗, 不同风格的建筑, 有的红砖赭瓦, 有的尖顶宝塔, 有的钟楼林立, 别有一番风韵, 让没有出过国的游客大开了眼界。

百合塔

百合塔高125 m, 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体建筑, 形似绽放的百合花, 寓意沈阳百业兴盛、和谐发展。此塔为全园的制高点, 登临95 m和100 m处2个观景台, 可鸟瞰全园风景。站在观景台眺望, 方知此园面积之广。用一般走马观花的速度步行七八个小时不在话下, 而且还得按导游图只走主要线路。

百花馆与综合馆

百花馆建筑面积12000 m2, 是国内最大的花卉室内展馆。馆内有国内最大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和平鸽》。百花馆除了百花外, 还有价值连城的各种根雕, 每个都在几十万元以上。这里通过各种展览和活动, 突出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 体现现代园艺、科技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综合馆每月推出一个或几个主题展览, 将花鸟鱼石、花卉园艺、电子产品以及服装、食品等融会于此, 既是花的天堂, 也是游客参观购物的好去处。

玫瑰园

玫瑰园因沈阳市花玫瑰而建, 占地面积10000 m2, 荟萃全球3000多个玫瑰品种, 是世界上品种最丰富的玫瑰园。这里是玫瑰的天堂, 红的、白的、粉的、蓝的、黄的、紫的……竞相开放, 争奇斗妍, 尽情地展示着各自的风韵。看惯了精美包装的温室里的玫瑰, 这些生长在真实泥土中的玫瑰更充满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玫瑰园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地源热泵采暖技术, 既节能又环保, 即使室外是冰天雪地, 园内依然温暖如春, 因此玫瑰园内一年四季都会盛开着玫瑰花。玫瑰是爱情的象征, 因此园中提供举行玫瑰婚礼的场所, 气氛浪漫温馨。而轻啜玫瑰茶、共进情侣餐的“玫瑰之约”, 则更令爱侣们神往。

面积太广, 当心走失

沈阳世博园真是太广阔了, 广播室找人的广播好像就没有间断过, 可见同行走失分散的现象发生之多。按导游区可分为A区、B区, 23个国际展园、52个国内展园均在A区, 有一条沈阳至抚顺的铁路从园内穿过, 铁路南面为B区, 好多游客因为没走到B区, 就有一半的景点没有看到。

五花八门的项目和地方

出了百花馆, 笔者因为时间的关系, 只匆匆忙忙参观了西北、西南等8个展园。回到车上一查导游图, 那些值得一看实在来不及入内的还有啤酒花园、休闲小筑、百合谷、小剧场、红酒广场、美食小吃、艺术表演、水上游览项目、鸟林等, 还有高山滑草、高山管轨式滑车、时空转椅、沙滩越野摩托车、越野卡丁车、旋风赛车、攀岩、骑马、空中动力伞、水上轻型飞机、射击俱乐部等娱乐项目……这么多五花八门的项目和地方, 根本没来得及进去体验, 不过参观去到的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

追求自然, 推崇和谐

沈阳世博园修建于原有的“植物园”之上, 整个园区都是树木葱郁繁茂, 湖泊星罗棋布。在茵蕴的空气中, 由远及近的绿色层层点点、浓浓淡淡, 各个展园则像一把色彩各异的珍珠散落于园中。它们依照原有的地势而建, 或依山靠水, 或引渠架桥, 虽乃人工雕琢, 却不失自然之理、天然之趣。在这里, 你可以领略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也可以欣赏到西北大漠的“茶马古道”, 还可以漫步于西南的热带风光之中。

世博园的树廊、花海、水榭, 每一处景观都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放眼望去, 花团锦簇、满目葱郁, 煞是养眼。细细端详, 这里的每一簇鲜花, 每一株树木, 每一处景致, 都渗透出对自然的追求, 对和谐的推崇。由一个个绿丛串起的展园、庭园、水生植物区、滨水湿地景观, 犹如翡翠链上的颗颗绿宝石, 时时引起游客们的观赏冲动。

保护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8

一、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关系

由于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位置, 使得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对立统一。在人类活动中, 自然地理环境随着变化, 或者在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过程中, 又改变自身, 即引起人本身的变化。

(一)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重性

所谓两重性是指:“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活, 人又是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力量;人在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依赖自然地理环境而生存;人在变革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又顺应自然地理环境生存;人在控制自然条件同时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在支配自然力的同时受自然力的约束。”这样,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是在冲突中的和谐发展。

(二) 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形态的改变。

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把地表的物质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或从低处到高处。这些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原有状态, 造成人为的一系列景观。

2. 人类活动对于物质循环的改变。

在人类改变物质循环的作用, 有很多方面, 其中对水的控制, 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为了改变地表水的分布, 经过努力, 采取了两种措施, 一种是通过用储水排灌的方法, 来改变一个流域内的水平衡。第二种是通过采取大型调水工程, 来改变一个或一个以上大的水文网在水方面的平衡[2]。

3. 人类活动对于能量的改变。

对于区域的热量的收支, 往往受到的影响是其下垫面的状态。由于人类的活动, 改变了地表的状态, 也改变了地表面的反射率, 从而, 改变了区域的热量平衡。

4.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改变。

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而变化。在有人类的地方, 就有人类的活动。由于人类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不平衡, 以新的平衡来进步。在人类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基础上, 得到了一定的产品数量、质量及品种。

5.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过程速率的改变。

由于人类经常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 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就被破坏了, 随着自然地理过程的不断发展, 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也随着变化。而人类活动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加速地球表面物质的进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导致和加速自然生态的无序化过程, 再一方面、人类活动加速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加速了地球的物质进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制造和使用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二、人类技术参与自然生命的过程, 加速了地球物质的生物进化。如上所述, 自然地理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到, 无论从哪一方面, 都能触动自然, 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与发展

(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它有三个主要功能:

1. 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得到提供。

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 从自然地理环境得到, 其也是各种生物生存的生存条件。从自然地理环境中, 可以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可以生产谷物, 从而, 发生了经济活动。

2.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被消纳和同化。

通过生产活动, 人类把物质、能量进行转化, 提供给人类所需的产品, 同时没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而人类通过新陈代谢, 也产生了各种废弃物, 也给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而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化”反应, 即环境能够自净。

3. 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

自然地理环境除了能为人类提供资源, 还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工、农业生产需要空气和水, 而人们的生活也需求他。在美的环境里, 有利于人体素质的提高, 从而, 工作更加有力, 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二) 自然地理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质量, 是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两个方面:

1. 全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2.土地、水、人类居住区环境等。我们保护自然地理环境为了促进社会经济, 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在自然地理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发展基础上, 人类的生存得到发展。

三、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发展

由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这个关系表现出来了。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工程中, 只有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转是平衡状态, 那么其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矛盾得到转化。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3]。

(一) 正确把握人类自身的位置

人类应该正确把握自身的位置, 从以下几个点: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2)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没有了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3) 现在的人类发展极快, 特别是人口数量的极增, 人类能够改变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二) 改善自然地理环境质量,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一个核心, 对于自然地理环境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消纳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废弃物。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容量有限, 而自然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补给、再生和增殖, 所以, 环境与发展分不开, 只有环境得到保护, 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三) 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 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基础上, 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 人类要建立与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促进自然地理环境好的循环, 要提倡的是清洁的生产、高效的利用资源、消费有节制, 利用绿色能源, 发展绿色科技, 依法保证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 建设自然地理环境, 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建成人类美好的家园。

摘要:我们的地理环境在人类生存和活动中, 是一个必须的场所, 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 在自然地理环境为一个客体时,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 或者人决定自然地理环境,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类,活动,地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峰.环境心理学:内涵、理论范式与范畴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 2011 (04) .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9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学界称之为“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作为一种全球性危机, 是人类漠视自然、奴役环境的恶果, 同时生态危机作为一种哲学思考, 也正是现代科技使人类丢掉本真、远离真理、失去家园的精神失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曾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因而人一度敬畏自然, 神化自然, 崇拜自然, 并屈从于自然。但随着人类智慧的增进, 对自然了解的加深, 再也不愿受自然的支配, 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 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自然生态系统有其固有的法则, 人类往往无视这些法则,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然而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及工业文明的到来, 人类在享受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给自身留下了两大遗产:“文化的胜利, 自然的失败”。人类看似只是伤害了自然界本身, 但这种伤害却又通过自然界对人的反作用而反馈到人类自身, 使人类自食恶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人类对环境的道德关怀

面对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 人们不禁要苦苦追问: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其实, 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早已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调整着这种关系。恩格斯在早年调查英国无产阶级状况时指出:大都市的环境污染、贫困等破坏了劳动人民的健康, 剥夺其生命。这是对环境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先声。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 恩格斯对环境问题进行了重要的论述。他指出:灿烂的古代文明, 像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意大利等破坏了森林, 荒废了牧场和耕地, 饱受干旱和洪水之苦。他说:“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利用自然规律”, 而且, 为实现对基于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的规制, 单有认识是不够的, “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处理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因此, 伦理学在凸现人与人关系的同时, 不得不思考如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终级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而把人的存在维度和意义空间完全限制在人际关系范围内, 把人的形象设定为只关心同类的一个存在物, 显然是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在与自然打交道时应“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由此看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 应接受“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的制约, 应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生态意识成为一种公民素质, 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而且也是人类完善自身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为人类对环境的道德关怀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人与自然的道德调节

人类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 人类要想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就应当尊重自己, 爱护自然, 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恩格斯说:“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上面打下自己的印记, 因为他们不但变更了动植物的位置, 而且也改变他们居住地方的面貌和气候, 他们甚至还如此地改变了动植物本身, 以致人的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灭亡一起消亡。”虽然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环境的变化, 但对环境的破坏则不是不可以避免的。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不仅要开发利用自然, 而且要保护和建设自然,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的价值和本质在于维护人类的本质与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所以, 道德从它的产生及它发生作用时开始, 就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含义。对于道德调节的可能性, 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文化是人类群体的活动, 道德则是这个群体活动获得组织性和有效性的内在纽带。第二,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性的体现对人类行为具有抑制功能。首先, 道德对人性中非本质方面或生物野蛮性方面的行为能够自觉的抑制;其次, 道德要求个人在完善自我人格的同时, 还要关心其他个体的全面完善, 在必要的时候, 甚至还要牺牲自我的利益以利于其他个体。最后, 道德是源自人性内部的深层需要, 是道德的“内在性”区别于法律的“外在性”, 道德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 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它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社会生态矛盾来源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和改造关系。要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就是要分析和缓解社会生态矛盾。

道德调节试图使道德规范深入人们的内心, 形成人们的信仰、意识、价值观念, 指导人们的行为, 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道德调节的主要途径包括:第一,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普及到中小学教育中, 利用各种培训班、研讨会及重要会议, 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形式和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第二, 深入开展生态道德宣传。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利用各类媒体、网站, 进行生态道德宣传。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知识竞赛等各种宣传手段, 经常性、普遍性的进行宣传, 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第三, 宣传群众, 依靠群众, 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向人们宣传生态道德准则和生态道德规范, 依靠群众管理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保护中作出成绩的集体或个人及时表彰与奖励, 促进群众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当今学术界上, 分为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两大派别, 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出路, 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的学者依然在紧张的探讨争论中。然而, 通过道德调节究竟能否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 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则依然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道德调节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目标, 其作为手段而言是我们解决当下生态危机的合理方法, 指导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有序的发展;而作为目标而言, 道德调节则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努力践行的长远规划。诚然, 如果人类能够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 保护和热爱大自然像爱护人类自己一样, 将自然照料得更符合自然与人道, 做到“取物限量、取物限时,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追求“天地与我同生, 万物与我为一”, 那么必然能够改善甚至克服生态危机和各种经济发展的危机, 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态基础, 真正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摘要:生态危机作为一种全球性危机, 是人类漠视自然、奴役环境的恶果, 同时生态危机作为一种哲学思考, 也正是现代科技使人类丢掉本真、远离真理、失去家园的精神失落。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及工业文明的到来, 人类在享受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给自身留下了两大遗产:“文化的胜利, 自然的失败”。人类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 人类要想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就应当尊重自己, 爱护自然, 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危机,道德关怀,道德调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蔡守秋.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3]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J].自然辨证法研究, 1995 (5) .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10

自从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100多年, 汽车, 这种普及面广, 且具有高度机动性的运输工具, 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特别是象中国之类的发展中国家, 汽车的年产量和保有量增长很快。汽车工业, 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 1950年, 世界上的汽车保有量为7000万辆, 1960年为1.3亿辆, 1970年为2.5亿辆, 1980年为4亿辆, 1990年突破6亿辆, 2003年据报道已达7.2亿辆。透过这些数据, 我们可以发现, 汽车, 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 汽车引起的能源状况及环境问题

2.1 石油

然而,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 所显现的负面问题也更加突出。

为汽车提供能源所必需的燃料——石油资源, 还能使用多少年, 有人预测, 目前除了1兆桶的石油确认储藏量外, 还有4000~5000亿桶的为开发储藏量。即使把全部都加起来, 可开采年数也不足70年, 如果考虑采掘技术提高使开采效率提高的话, 估计最多有80年。而且目前1桶石油的生产成本约为20美元, 到2015年, 石油开始枯竭, 出现大幅减产现象, 为了尽量开采更多石油, 增加采掘费用, 让生产1桶石油的投入成本超过20美元, 也许大幅减产时期的到来将会推延到2030年。

2.2 CO2的排放

汽车发展中, 除了石油能源的供给短缺外, 另一个重要的负面问题是尾气排放。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燃料 (HC) 和吸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放出热能, 产生出汽车行驶的驱动力。反应产生的大部分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水, 还有一部分未完全燃烧而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从发动机排出。另外, 在燃烧时, 活塞和气缸间隙等处留有未燃烧的HC, 伴随燃烧产生的N2与氧反应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NO也一并排放出来。

柴油比起汽油有更多的应用场合, 然而, 特别是从燃料的分子构造方面考虑, 其HC的微小粒子及高热燃料 (HC) 分解出的碳粒子等形成的粒子状物质, 未燃烧就排出。此外还排出醛类、硫化物等。

2.3 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

总而言之, 汽车所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已造成大气污染, 严重危害到人类今后的生存。其中, 由于大气中存在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效应气体, 导致地球暖化, 一时上升为世界性的, 全球瞩目的环境问题。

3 新概念汽车的提出

因此, 新概念, 新创意, 新环保的汽车设计, 将是人类应对现状而所探寻的新方向。如果, 汽车能够象植物一样, 会呼吸, 具有光和作用的系统, 通过吸收无限资源的光能, 转换为驱动能, 同时排放出氧气, 这样, 人类将不再向自然索取。

4 利用的原理

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 在可见光的照射下,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 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 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总反应:CO2+H2O18——→ (CH2O) +O21 8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 还有氨基酸 (无蛋白质) 、脂肪, 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各步分反应:

H20→H+O2 (水的光解)

N A D P++2 e-+H+→N A D P H (递氢)

ADP→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 (二氧化碳的固定)

C3化合物→ (CH2O) +C5化合物 (有机物的生成)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 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 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所以, 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第二, 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 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第三, 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 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 平均为10000t/s (吨每秒) 。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 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 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 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 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第四,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 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 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 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 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 (O3) 。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 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 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

5 新概念光合作用汽车设想

传统汽车发动机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构, 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要完成这个能量转换必须经过进气, 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并与化油器供给的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 把可燃混合气 (或新鲜空气) 引入气缸;然后将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 (或新鲜空气) 压缩, 压缩接近终点时点燃 (或将柴油高压喷入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并引燃) ;可燃混合气着火燃烧, 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实现对外作功;最后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

而新概念光合作用汽车拥有与传统汽车不同的发动机。输入过程中有类似植物叶绿素的叶绿体腔一和叶绿体腔二; (1) 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 必须有太阳能才能进行, 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汽车叶绿体腔一内进行的, 吸收太阳能, 并存储。 (2) 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 利用存储的太阳能进行, 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汽车叶绿体二内进行的, 用平时存储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使气体蒸发变为水, 作为输入的燃料之一。新概念汽车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 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是汽车储存太阳能, 并转化为热能, 同时蒸发气体变为水作为输入燃料的最主要构件组成部分之一。

新概念汽车的燃烧室有特殊的装置, 把经二氧化碳净化器吸入的纯净二氧化碳与叶绿体腔二产生的水, 在叶绿体腔内吸收的太阳能帮助下产生化学反应, 输出足够的机械能, 用以驱动汽车运行, 以及排出氧气, 通过光合作用的排放系统释放至自然中, 排放系统把未燃烧干净的二氧化碳分离, 回送至燃烧室, 循环利用, 以保证氧气的纯净度。

车身采用树脂复合材料制作轻量化车身减轻重量, 车身采用流线型降低空气阻力。

6 展望未来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

在控制汽车排放方面, 人类已经走过了40多年,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地人有能力购买汽车, 所以全球的汽车保有量在持续的增加。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些新兴的市场, 汽车保有量的增幅更是惊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汽车废气零排放, 可能因汽车保有量成倍增加而实现。更为重要的是,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优良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从来都没有止境。所以, 对于未来, 这种利用光合作用而行驶的汽车, 不仅使人类不再向自然索取仅有的资源, 而且, 还能给与自然更多的帮助, 当然, 也让人类发展处于良性的道路之上。

让我们期待这种汽车到来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松本廉平.汽车环保新技术[M].

[2]边耀璋.汽车新能源技术[M].

[3]韩同群.汽车发动机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自然与人类活动 篇11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代表作,自小说问世以来,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小说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原因种种,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新颖,主人翁反英雄主义形象,大量的口语化语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叛逆与迷茫,这都是小说成功的因素。而国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本文就小说中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研究小说的主题,即回归自然。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二元对立;人类和自然;回归自然;塞林格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78-03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951)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霍尔顿的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所遇到的烦恼,他敏感、做事犹豫不定,对大人的世界充满迷茫与不安,他叛逆,从不好好学习,考试挂科,痛恨学校生活,并被学校多次开除,再进入新的学校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这次由于被潘西学校开除了,他不敢立刻回家,所以决定先去纽约逛逛再回家,然而,在纽约的三天里,他遇到形形色色的成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成人世界的虚伪,装模作样,霍尔顿因此更加迷茫,甚至想要去西部来逃离与虚伪的人类的交流。在与妹妹菲比的交谈中,他讲到想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展现了其远离成人世界的虚伪,渴求回归自然的愿望。

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从接受美学批评的角度来看(reception-aesthetics criticism),读者在接触作品前,已经拥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域”,这决定了读者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认同和排斥[1]。可以说霍尔顿的成长历程是千千万万孩子将要经历的过程,也是千千万万个成年人经历过的烦恼,这在读者中产生了心理共鸣,符合他们的“期待效应”,这是小说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这部作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尽管是从青少年的角度描写,小说中充满了深刻寓意和包含人生哲理。

国内外对小说的研究多不胜数,研究主题也不一而同,就国内而言,有以就心理分析、语言特色、叙事方法、社会学和后结构主义等不同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研究。但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研究小说的主题即回归自然呐喊的并不多见,而本文就是就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研究来解构小说的生态主义观。

一、小说里的二元对立

在批判理論上,二元对立是一对相反的理论,它们通常会以阶级形式出现。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论,是解释人类基层思想,文化与语言的一种相当有力的工具[2]。有人认为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要是成人与儿童的对立,这是“装模作样”的成人世界与桀骜不驯而又彷徨无助的青少年的一种对立,不可否认,书中成人与儿童对立的着墨颇多;又有人把天真/经验、真诚/虚伪分别视为二元对立因素,进而解构霍尔顿的身份[3]。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的二元对立元素外,小说还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对立面。书中的人类世界,尤其是成人的世界,没有真善美的存在,只有装模作样,恃强凌弱,污秽肮脏,对金钱的唯利是从,对道德的践踏,和对空虚生活的麻木。主人公霍尔顿希望逃离成人世界,渴望成为麦田守望者,说明他想要回归童真、重返自然的愿望。卢梭说过:“大自然向我们提供一副和谐和融洽的图像,人所呈现的景象却是混乱和困惑!自然要素之中充满谐调,而人类却在杂乱无章中生活!”[4]可以说卢梭的美学思想不仅是一种自然主义美学,更是一种浪漫主义美学。呼唤重返大自然的强烈愿望,而且也激发起了人们崇尚真实情感、反对虚浮形式的执着要求。而《麦田了的守望者》也体现了这样的生态主题。

二、人类世界

小说描写的是二战后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在这样荒诞的世界里,人类(包括成人与青少年)都充满了虚伪与谎言,就连痛恨虚伪的霍尔顿自己也谎话连连,这与他的成长环境不无联系,可以说他所成长的学校及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的矛盾性格。

作者首先对学校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学校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程序、有一定的场所和时程,专门用来教育特定对象人民,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5],它本是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可是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学校“里面全是些伪君子。……你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6]。学校可以说是翻版成人世界的缩影,学生受到周围大人的影响,模仿大人的种种恶劣行径。因此学校里面充斥着暴力、性等,学生是这些行为的执行者,在这里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纯努力读书的人了,而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霍尔顿的室友,斯特拉雷德,就是一个一天到晚只谈女人谈性的人,“他把自己的外表收拾的很好,是因为他自恋到疯狂的程度……”[7]。可以看出他的自恋、肤浅,收拾好自己是为了约会女孩,青少年时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本身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如果一直沉迷于这样的事情中,就不再合情合理了,这反映出社会的污浊对青少年的毒害,也说明了青少年的内心空虚,没有一定的生活目标,这也包括霍尔顿自己,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是概念模糊的,正如他的老师(尽管霍尔顿认为他有同性恋的可能性)对霍尔顿说过“....你一旦对自己以后何去何从有了清晰的概念,首先回去学校里用功读书……”[8]。可见霍尔顿在成长时的彷徨。

还有一个名为詹姆斯的男孩因为说了另一名学生不好的话,就遭到后者及同伴的殴打,而詹姆斯也因此跳楼自杀,可以看出学校并非是没有纷争没有欲望的人家天堂,里面也污秽不堪,充满了下流的勾当,这是霍尔顿讨厌学校的原因之一。而霍尔顿尽管讨厌装模作样的人,但他自己也承认“你这辈子也没见过像我这么厉害的假话精”[9]。为了能逃离老斯宾塞的训导,他谎称自己要去健身房拿器材,为了能在酒吧喝酒,他谎报年龄,尽管不喜欢某个女孩,却还在女孩面前称爱她,是霍尔顿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其矛盾性。

再来说说霍尔顿在纽约的三天的所见所闻,可谓是奇人异事了,在旅馆里,他看到许多大人奇怪的举动,如一个回头发一表人才的家伙在穿女人的衣服,一男一女在用嘴巴互喷口水,这些大人们的行为另霍尔顿费解,也许“我很可能是整个这儿唯一正常的混蛋”[10]。这些大人个个看上去很正派,可是行为却极其扭曲,做着些连霍尔顿都感到不齿的事情。另一件典型是霍尔顿招妓,在没做任何出格事情的情况下,遭到妓女及其帮手的敲诈并被痛打,可以看到成人世界的黑暗面,还有在他与卢斯谈话的过程中,霍尔顿得出“脑袋瓜聪明的家伙从不想谈论什么正经事”[11]的结论,后来他们谈论性,可以看出大人的肤浅及欲望。

当霍尔顿问出租车司机鸭子都上哪去了的时候,(司机)回过头来近乎粗暴的回答这不关他的事,这种冷漠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灵魂匮乏,人人沉溺于物质享受的精神状态。这种畸形的物质奴隶扭曲了人们的基本价值以及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导致人类最根本的精神世界的缺失,表现在人类日趋呈现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使得人充满了个体生命的无助感和幻灭感。霍尔顿无意识的对鸭子的提问,其实是他内心焦虑的反映。

这就是虚伪的人类世界,充满暴力、性爱、酒精,人类灵魂扭曲,思想空乏,生活糜烂的写照。而小说的大背景正是二战后的美国。由于承受了战争的摧残,人类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缺乏精神依托,因此变得更加堕落,整个美国社会陷于一种混乱无序、龌龊庸俗的状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物质主义终日腐蚀着人脑,人类本性中邪恶的一面也大大地加以释放。在市场经济下,人际关系都建立在金钱之上;城市化使人在思想上渐行渐远。“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就是典型的代表。“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

置身于这个庸俗有加,龌龊不堪的环境,塞林格对美国当代社会深表忧虑,把目光投向了自然,通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表达自己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

三、自然世界

塞林格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但通过霍尔顿的所思所想,间接的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表达了霍尔顿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我们就住在小溪什么的地方……冬天烧柴都是我自己砍的……我们能过的美满无比”[12],这是霍尔顿对萨利说的话,表现出他亲近自然的态度。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木屋,不在森林中间,因为他希望一直有阳光高照,他想装作聋哑人,最后再跟个聋哑姑娘结婚。这是霍尔顿向往的生活,面对人类的虚伪、冷淡与无情,回归原生态的自然是他的愿望,渴望远离人类,宁愿装聋作哑,也不愿与虚伪的人交流,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净化心灵,“我要定下一条规矩,就是不管谁来看我,都不许做虚伪的事,谁要做就别待”,霍尔顿痛恨虚伪。

关于湖,小说一共提到了三次第一次是开篇第二章,霍尔登在历史老师斯宾塞就其历史考卷喋喋不休时神飞它处也就是小湖。考虑湖面有无结冰;第二次是第十二章,霍尔顿深夜在纽约街头乘出租车时与司机聊天,霍尔顿追着司机问了一连串关于中央公园小湖的事情;最后一次是第二十章,霍尔顿醉眼朦胧地从酒吧出来,信步到中央公园想看看湖里的鸭子到底在干什么,最后绕着已经冻了一部分的湖走了一周。然而这个让霍尔顿魂牵梦萦的湖到底现在怎样呢,湖其实很普通,却成为主人翁的心灵寄托,因为湖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公园是个袖珍版的自然世界,而湖里的水,更是这秀珍世界的精华,“人只要稍稍进入梦想,即可知道任何的安宁都是静止的水。在任何记忆的深处都有静止的水。在宇宙中,静止的水是一片宁静,一片安定。世界在静止的水中休息。在静止的水前,梦想的人加人了世界的休息。”“栖息于池塘的宇宙之中,心灵处处如鱼得水”[13]。湖水起着净化霍尔顿心灵的作用,对于一个想要逃离大人世界的男孩来说,湖象征自然,象征美好。

霍尔顿第一次听到“麦田”是在纽约闲荡的晚上模糊听到一个小男孩哼唱的歌曲,“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小男孩自娱自乐的唱着,让霍尔顿感觉原本糟透的心情舒畅了很多,然后书中最精彩最富有诗意的一段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于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14]金黄色的麦田充满阳光与温暖,象征着果实与希望,就像向日葵一样,永远追随着太阳。麦田象征着纯洁美丽的大自然,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是霍尔顿向往一种投入到自然怀抱生活的美好愿望。虽然这种想法可能有点疯狂,这也体现了塞林格对眼下物质主义的厌恶,对精神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向往。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里,再污浊的心灵也能得到净化,再烦恼的心情也能得到平静,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重拾自我的精神家园,才可获得灵魂的新生。

四、结语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是“一种在对环境负责的精神中探讨文学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15]。顾名思义,生态批评的焦点集中在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自然”形象是如何再现的,揭露人们对自然的熟视无睹和肆意破坏,由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怜悯、同情理解和尊重,唤起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小说通过对比人类世界的肮脏龌龊,假模假样与自然世界的纯洁美好,來反映出在后工业文明的美国,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未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反而,让人们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霍尔顿每时每刻都感到孤独,不管是与同学室友的交谈中,还是在纽约闲荡的那些天里,这说明了他内心的空虚,“精神荒漠”是最好的写照,然而只有幻想到公园、西部、鸭子时,他才感到不那么孤独了。作者通过描写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通过霍尔顿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其浪漫满主义的呼唤:回归自然,净化心灵,重拾人类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黄源深,等.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8.

〔2〕http://www.baike.com/wiki/%E4%BA%8C%E5%85%83%E5%AF%B9%E7%AB%8B.

〔3〕孙胜忠.二元对立的颠覆和文本结构的消解——解构《麦田里的守望者》[J].山东外语教学,2008(1):90-96.

〔4〕[德]狄特富尔特.人与自然[C].北京:三联书店,1993.

〔5〕〔6〕〔7〕〔8〕〔9〕〔10〕〔11〕〔12〕〔14〕[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意林出版社,2007.

〔13〕[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5〕Phillips, Dana. Eco-criticism,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truth of ecology[T]. New literary History, Summer1999,30(3): 524.

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与对策 篇12

水文根属水利, 但其工作范围却频超水利。立足水利, 面向社会, 是水文发展的大趋势。与环保和饮水安全有关的水质监测, 与地质有关的泥石流、地下水监测, 与气象有关的空中水计算,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墒情监测,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行洪论证等都跟水文测验关系密切。同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水文也已从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 发展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服务;从主要为水利工作服务, 拓展到为农业、工业、交通、环保、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及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服务。为了更好地掌握自然中水文的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就必须做好水文测验。所谓水文测验, 就是人们系统收集和整理水文资料的各种技术工作的总称。然而,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 水文资料不断地变化, 因此, 时代的发展便对水文测验提出了新的挑战。

2 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

不同的人类活动, 对水文的影响各不相同。例如跨流域引水、大型水库等水利工程措施 (如岷江, 大渡河, 金沙江, 雅砻江等梯级水电开发建设) 。这类活动时间短、范围小, 但可突然改变水文要素, 而且一旦改变, 将发生持久变化, 长期而不可逆转地存在下去。而植树造林、城市化长期的人类活动, 和农林牧鱼垦殖等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且对水文要素的影响也是逐渐加重的。

2.1 水利工程带来的影响

人们在与陆地上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斗争中, 通常采用拦河筑坝建水库、修水电站, 跨流域远距离调水等水利工程措施, 以调节和调剂水源不足的季节和地区的用水问题。这就是使河道中原来的自然水文状态改变成为人工控制的水文状态, 导致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发生重大的改变。其中包括水库水文效应、跨流域引水效应、小型农田水利措施效应, 及农业、水保措施的水文效应。水库建成后, 河川水文情势发生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水库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入海流量, 从而改变了流域内水量平衡要素的对比关系。另一方面, 在建造拦水大坝后, 大坝上游的水位不断升高, 水流流速变慢, 堆积起了泥沙, 原先的河流逐渐成为了人工湖, 在大坝的下游, 人们便控制了河流的径流, 在枯水期通过泄水来帮助灌溉, 在洪水期截水来保护航运, 防洪减灾。水库除了改变了流域原有的水循环系统外, 还会使地区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 由于水库比陆地具有更大的热容量, 故库区会产生明显的小气候效应。水库坝上游水位的抬高, 同时也抬高了上游地区的地下水位, 增加了水库临近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量, 这样也常常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此外, 水库建成后往往会给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一些不利的工程地质问题和生态系统地变化。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使水的地区分布发生了改变, 为了满足干旱缺水的地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将水源充足地区的一部分水量进行调剂。人为的规模性调水首先使水循环的路径发生了改变, 从而打破了原已形成了的生态平衡状态。水文环境受到跨流域调水工程影响的过程, 简单地来说就是:调水-改变原来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 水利工程的实施给水文测验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要求。

2.2 农业措施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措施主要包括灌溉、排水措施、山区梯田谷坊措施、平原圩区的控制措施等, 其水文效应各异。农田灌溉主要通过修建蓄水塘坝或提水工程、输配水系统等措施, 以满足田间灌溉的需求。地表或地下排水的效应, 主要是通过加速地下水消退, 降低地下水位, 减少潜水蒸发, 从而加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 使水流量增加。这就要求水文测验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测验, 才能更加精准地反映出水文情况。

2.3 城市化产生的影响

城市建设也影响着水文测验的结果。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地区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建筑及工业、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 城市气候的凝结核效应、热岛效应, 以及高层建筑障碍效应的影响, 城市地区的雨岛效应也明显反映出来。近几十年来, 城市迅速膨胀, 大量人口拥向城市, 城市的需水量普遍大大超过当地水源的供水能力。因此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城市水荒, 即城市水资源危机。城市本身不过产生水, 而且需大量消费水甚至污染水。城市供水日益紧张, 原来的地表水源和供水设施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许多城市超量开采地下水, 使地下水水源日趋枯竭, 这不仅加深了水资源危机, 甚至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 建筑物毁坏和地下管道破裂, 沿海城市还会导致咸水倒灌的恶果。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河流排放, 工业废气向大气排放形成酸雨下降, 使天然水体受到污染, 水质明显恶化。这些都增加了水文测验、水文分析、水文评价的深度和广度。

2.4 人类破坏森林所带来的影响

森林的覆盖对于径流、蒸发、降水等水循环要素, 及河流水情、地下水、水质、泥沙等水文现象有着巨大的影响, 而且, 森林拦蓄作用是林地由于林冠、枯枝落叶层的截留和增大土壤渗蓄能力而起到拦洪作用, 因此, 森林具有良好的持蓄水能力, 具有减少洪水流量、径流, 削减洪峰延缓洪水过程及增加基流的调节作用。同时, 林地的蒸散发是植被截留蒸发、植物散发和土壤蒸发的总和。大面积的森林由于增加了蒸散发, 促进了水分循环, 而使降水有所增加, 且增加的降水量不超过增加的蒸发量的65%, 由于林冠蒸腾大量水汽, 使林区上空湿度增大, 水平气流与森林起伏阻障, 在动力作用下被迫产生漩涡, 有利于垂直降水, 由此可见, 森林对地下水的影响与地质、地貌、地下水位等各因素有关, 此外, 山区森林下渗水量对地下水补给有利。也正是如此, 更好地说明了大面积毁林会使宝贵的水源变成水患, 并打乱正常的水文资料, 严重影响了水文测验的有效进行。

3 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应对策略

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有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所造成的影响, 就必须从管理好人类活动这个根源上解决问题。

3.1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只有加大对人才的培养, 才能使水文测验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发展。一方面, 加强对水文工作决策者的培训, 使其及时领会国家水文政策, 从而更好地为水文工作指明方向, 对水文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 从而合理有效地安排水文工作。另一方面, 对水文工作一线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使用高新水文测量技术的水平, 同时, 加强思想教育建设, 提高水文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态度, 为水文测验奠定人才基础。

3.2 强化制度管理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水文资源, 应采取不同的水文测验方式和水文资料管理制度, 同时, 对于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差别化的水文资料需求分析, 提出更加合适的水文方案。并且, 根据不同时间, 不同位置, 因地制宜,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水文测验管理制度和符合实际测验的水文测验精度的技术标准。

此外, 还需要对水文测验设备进行有效地保存管理和定期检查, 保证硬件的完好, 同时, 还要经常核对远程遥控测验设备所测演出来的数据和人工测验数据的一致性, 并且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时刻保证水文测验数据的有效性。

3.3 提高水文测验自动化水平

根据水文资料的不断变化, 水文测验难度不断加大, 只有及时对水文测验设备地不断更新, 才能有效保证水文测验的实时监控, 从而保证水文信息的准确性, 连续性, 完整性, 同时, 还能有效提高远程测验的精度和准度, 减少误差。水文系统应与时俱进, 顺势而为,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4 加强监督力度

一方面, 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级水文主管部门加大《水法》、《防洪法》、《水文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对水文资料进行有效地保护, 同时利用行政手段, 提高对水文工作的支持力度, 提高对人类活动所造成影响的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监督的能力, 杜绝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 有效保护水文资料, 保证水文测验的稳定。

4 结语

总之, 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只有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 不断提高水文测验的技术和方法, 研究和监测因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的过程, 整编资料, 找出规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在每一个发展时期掌握水文信息和资料,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城市改造直接或间接地对原始河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水文测验资料的一致性, 代表性, 可靠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增加了水文勘测、调查、分析、评价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进而, 对水文测验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所以, 为了更好地掌握水文信息, 进行有效地水资源管理, 从而建设更加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 就必须根据水流的变化不断更新水文测验的方法。因此,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 从而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人类活动,水文测验,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贾小明.人类活动对水文测验的影响及其对策措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0 (06) :55~56.

[2]井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与水文测验的影响[J].陕西水利, 2009 (04) :89~90.

上一篇:党员医务工作者下一篇:焊接工艺控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