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大自然

2024-10-03

人类与大自然(精选8篇)

人类与大自然 篇1

1)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2) 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自然索取。——米丘林

3) 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林语堂

4)

5) 这是生命中真正的喜悦;生命为自己认为崇高的目标所利用;生命在自己被丢到废物堆上之前,就已经完全用尽,生命是大自然的一股力量,而不是愁病交缠,狂热地自私的小肉体,只会抱怨这世界没有尽力使你快乐。——萧伯纳

6)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7) 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王尔德

8) 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塞万提斯

9) 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伽利略

10) 只要不把儿童关闭在不透气,不见阳光的环境中,那么,纵便是贫乏的大自然,也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欢乐,受到感染。——谢德林

11) 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反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佚名

12) 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笛福

13) 我们当然有着思想准备,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从而同意这样的说法:每个人都欠大自然一笔帐,人人都得还清帐——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弗洛依德

14)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亚里士多德

15) 我们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是服从自然生活。——辛尼加

16) 大自然者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孟德斯鸠

17) 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正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佚名

18) 大自然总是在蠢人面前露出简单的特征。——托·富勒

19) 简单地说,文明就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威·哈维

20) 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玉外纳

人类与大自然 篇2

人类来自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母体和赖以为生的家园。对于人类来说, 自然具有科学的认识价值和文学的认识价值两方面。在人类诞生之初, 人类不了解自然, 于是就只好靠臆测想象的方式来编造神话解释自然现象, 如“共公氏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绝地维。故天倾西北, 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 故百川水潦归焉。”这些神话充满了天真与童稚, 带着真实与想象, 寄予了浪漫与情感。在这个时期, 文学与科学, 神秘主义宗教与科学其实是不分家的, 这个时候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是充满依赖与敬畏之情的。后来人们欲望的扩展使人类不再满足于这样的认识自然的方法了, 自然科学的发展走上了与神秘主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道路, 科学认识世界拒绝感情的掺和而提倡理性的认识自然, 以满足人类的功利需要为主, 自然的神秘与神圣都瞬间消失, 人类对自然的感情也不复存在, 自然变成为人类征服与掠夺的对象。而文学仍然按照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维系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二、维系永远的精神家园———文学认识的自然价值

有人会提出来说:科学的认识才有价值, 文学的认识没有价值。从功利角度来看,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因为只有科学才能帮助人们创造实际的财富了。但是, 我们人类除了有理性之外也还须具有情感与心灵的需要。但人们把眼光投射向茫茫宇宙的时候, 我们如果清醒的提醒自己, 宇宙只是一大片冰冷的地狱或者就是烈焰熊熊的炼狱, 毫无生机。那么, 宇宙在我们心里会是多么令人绝望和苍白, 人类也会因缺少激情而对宇宙置之不顾, 宇宙在我们内心也就决不可能具有美感了, 人类一定会陷于空前的孤独和绝望中;而如果我们置自然的审美价值于不顾, 只考虑自然的实用价值, 那么我们对自然的情感和保护也就无从谈起;一个对一切事物只考虑实用而不顾人类既有的价值观、道德观的人只能是一个魔鬼, 而不会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自然不仅是我们人类的物资财富的来源, 更是我们人类精神所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而又让人无比羡慕的对自然的依恋的情感。古代人们幻想宇宙中有天堂、神仙, 现在人们幻想宇宙中有智慧和文明超群的外星人类, 其实这都不符合科学的认识原则, 但是人们需要在茫茫宇宙中去寻找具有智慧堪与人类匹敌甚至超越人类的同类, 这与其说是科学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人类的心灵的寄托需要。著名的宇宙学家卡尔·沙根说:“宇宙无边无际, 如果只有我们就太浪费地方了。”当科学无法拿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终极的解释的时候, 我们人类永远也需要在太空中去为自己寻求心灵和感情的归依。

三、宇宙意识——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诗意质问

有哲人说过“一个只知道低头看地而不会抬头关注天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当古代先民开始关注我们头顶那一片湛蓝的宇宙时, 就一定已被天空宇宙那夺人心魄的美和苍茫的神秘所吸引所感动了。你看, 天空四时变幻、阴晴交替;宇宙浩淼无垠、辽阔壮观;星辰灿烂辉煌, 波澜浩荡。这一切都强烈的吸引着心智初开的先民, 他们在产生赞叹之余, 也一定会产生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强烈感慨;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激发先民去设想:自然壮丽伟大人类也必须超越平凡走向伟大的想法。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 展开终极的质问和追寻。

四、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宇宙意识的名篇的探讨

在初唐的时候能产生《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似乎并不奇怪, 文学发展的因素我们不用再说.我们只从人们的社会心理来分析一下《春江花月夜》的产生原因。经过长达几百年的战乱, 华夏社会终于获得了一个安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 人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在走向深入。这是一个大时代的雄壮的序幕, 一切有远见的人们都感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强烈的呼唤之声, 也对这个时代充满着特别的复杂的激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清社会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这个即将到来的大时代是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王勃在对宇宙历史的深沉质问中探讨着人生的本质和意义充满着大时代时期一切积极有为之士的勃勃雄心和身处现实的悲凉。我们对于张若虚了解得并不是很多, 他似乎是历史长河的一片湍急的浪花稍纵即逝, 但是他所发出的奔腾咆哮之声却在历史长河中久久回荡。“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等的气魄浩远, 何等的胸怀宽广涵蕴浩瀚。“江流婉转绕方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何等的宁静悠远, 何等的清幽雅洁。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思索互相结合, 虽然是处在一个伟大时代的壮美的序幕时段, 但是蒙蒙的薄雾仍然徘徊在空林、沙渚之上, 让人们在心怀希望之余仍然怀有惴惴之心, 在王湾的《次北固湾》中, 虽有“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悬帆。海日生残月, 江春入旧年”的雄壮堂皇之声, 但也缠绵的思乡之困苦。希望与徘徊, 明朗与薄雾相互交织, 于是让作者向人生与自然发出了诗意的质问:人生的有限与江月的无限,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带何人, 但见长江送水流。”这是诗意的质问, 是对人生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深沉的追问, 这一追问知道今天仍然在历史与文学的星空里久久回荡, 在激励着人们向社会与自然不断的探索, 激励着我们向更为合理的社会不断努力。

就象爱情的主题是文学的一个永远的主题一样,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通过语文教学, 通过文学去培养学生对自然关爱的深情, 去培育学生丰富美好的心灵, 去呼唤学生潜藏在内心的对人生终极目的的质询, 在每一个人内心种下美好的种子, 这是人文的关爱也是诗意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常璩[晋].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 2005.

大自然的威严与人类的拼搏 篇3

海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台风引起的大浪,叫“台风海啸”或叫“风暴潮”;另一种是因海里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此外,还有因海底火山活动产生的山体崩溃、海底滑坡或巨大陨石降落而引起的海啸。

地震海啸的形成原理是:在近海地区的海底,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挤压,海洋板块向下俯冲,产生巨大能量,发生地震;当海底发生地震时,100~200千米范围内的海底就向上隆起或向下塌陷并产生摇晃,于是海面因海底的变化产生凹凸,以海啸的形式向四方扩散,袭击海岸。一般7.7级以上的大地震和震源在70千米以上的浅发地震容易引起海啸。一般的海水是平面传动的,但是,海啸是海底与海面整个的海水一起晃动,所以能量很大。海啸的速度与海水深度成正比,水深5千米的海底,时速为800千米,相当于喷气式飞机;水深500米的海底,时速为250千米,相当于新干线。但是,海啸的浪高与速度相反,越浅的地方海浪越涌高;在与海岸相接的平坦的陆地部分,海啸冲垮防波海堤,逆流而上,摧毁建筑,浪高逐渐减少;在与海岸相连的陆上山地部分,海啸逆流而上,其上涌高度与海啸高度一样。此外,海啸的高度还与海岸的地形有关。与U字形海湾相比,在V字形海湾,越是里面,海浪水位越涌越高。此外,在呈锯齿形的里阿斯式海岸(沉降海岸),海啸的水位也会涌高,威胁海岸居民。海啸不只是来一次,经常来几次。

这次印度洋海啸袭击的海岸由于海岸线很长,地形复杂,岛屿众多,都加剧了损失。

虽然,世界上的最高记录是1958年7月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的高达约520米(相当于100层高楼)的海啸,但是,日本的海啸多发多灾也成为世界的记录。早在1498年发生的8.2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4.1万人;170 3年发生的元绿大地震引起的海啸高达8米,日本太平洋地带死亡和去向不明者达20万人左右(包括地震引起的火灾)。1771年发生的7.4级地震和海啸,海水溺死1.2万人;1896年东北地区的三陆地区发生8级地震和巨大海啸,死亡2.2万人,波高38.2米并波及美国的加州和夏威夷;1933年三陆地区再次发生8.1级地震和海啸,死亡3000余人,浪达28.7米。

大规模的海啸,不仅直接给地震发生所在地区和邻国带来灾害,同时也影响到遥远的大洋彼岸,损失非常广泛。为此,日本作为较早和较有效防范海啸的国家之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1960年智利发生了世界上最强的地震9.5级。震后的海啸穿跨太平洋1.8万千米,经过22.5小时后到达彼岸的日本东北三陆地区,海浪还保持5.5米高,导致该地区以及全国死亡和去向不明者达1 42人。经过这次惨重的教训,太平洋沿岸25个国家和地区在1966年成立太平洋海啸预警机构(ITSU)。该机构下设四个分中心,分别为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PTWC),日本西北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西南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和东印度洋海啸预警中心,从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委员会。

从海啸中逃生,就是与时间挑战,特别是在震中附近的地区,真是争分夺秒的。1993年北海道西南海底发生7.8级地震后的两三分钟海啸随之发生,震中附近的奥尻岛居民来不及逃生,死亡202名,去向不明28名,再加上火灾等次生灾害,损失惨重。这是因为地震之后的3~5分钟,海啸马上就到了岛上,海浪最高达三层楼(30.6米),1小时中上涌13次。

日本虽然灾难多发,但他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学习和研究以及管理,开发有关地震和海啸的监测预警系统。

海啸虽然可怕,但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在预防海啸和减少损失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日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强的地震和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国家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建立了24小时制的“潮位与海啸监测系统”ETOS(Earth Quake Tsunami Observation System)。该系统与全国地震监测仪连接在一起,能够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中、规模,判断有没有引起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该系统与全国各地的监测潮位站、巨大海啸观测站、海啸监测站、远距离海啸监测点相连接,形成全天候的海啸发生的动态监视和预警系统。此外,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等高科技手段,监测海啸在海上的动态。全国分66个海啸预报区。

日本规定,在地震发生后,国家气象厅在两分钟以内要报出地震强度,大约3分钟之内要做出海啸警报的速报。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海啸警报马上通过地上通信线路和空中卫星线路以及气象资料电传网和防灾信息网等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并由此再迅速传递到每所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如果普通百姓有地震的感觉,马上打开电视,就能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现在,随着通讯技术的普及,日本还开设了灾害短信业务,一旦有震情,客户的手机上立即就会出现免费的相关信息。信息发出的同时,消防、公安、交通、媒体、医院、学校等相关机构都做好了应急准备。

日本对海啸警报进行分级。一种叫“海啸警报”,其中再分“大海啸”和“一般海啸”。当预测到有高达3米以上的海啸时,发出“大海啸”的警报,必须进入高度警戒状态。“大海啸”的浪高再分为3米、4米、6米、8米、10米以上5个标准。当预测到有高达2米以上的海啸时,发出“一般海啸”的警报,必须进入警戒状态。“一般海啸”的浪高再分为1米和2米。另一种是“注意海啸警报”。当预测到有高达0.5米以上的海啸时,发出该警报,请有关地区注意。

上述的1993年北海道西南海地区的海啸后,日本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是在海底设了很多观测点,包括在太平洋海底。在村里和岛上安装紧急信息卫星同步接受器及行政防灾无线系统连接自动播放警报。岛民的手机通过气象卫星能够直接接收海啸预报和警报。此外,有些地区还安装了太阳能海啸避难指示灯、潮位监测干感应器、港口海啸监测摄像机和应急避难广播等。政府以人为本,鼓励岛民和村民亲自参加制定海啸风险避难图,让他们自己确定危险地带、避难路线和避难地点等,同时接受老百姓的防灾建议改善防灾条件。

日本非常重视防灾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沿海岸的居民居住地区都建有水泥的防浪大堤、闸门、避难道路以及各种避难场所。虽然这些防浪大堤不能全部把所有海岸地区围住,但在关键居住地区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另外,在沿海地区还建有两三层楼高的钢筋水泥浇筑的高地。政府还与房子牢固的沿岸楼房住户签订合同,使他们在海啸来临时接受避难的邻居。这样在日本不仅有预防海啸的设施,还有供人们在海啸来时躲避的安全地方。此外,在沿岸树立了很多标明海拔高度和过去海啸袭击的高度,预防和注意海啸、避难的标志示意图。

除了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之外,日本非常注重培养人们的灾难意识和应急能力,鼓励民众亲自参与。在日本,无论成人还是学生都要通过参加演习等方式学习地震和海啸之类的灾害常识,而且每家每产都有避难的对策和避难用的急救包,并确定相应固定的避难场所。比如,日本静冈县政府为了提高防灾管理者与居民的防灾意识,加强应急能力,规定每年7月1~10日为防止海啸活动旬,统一进行海啸避难演习,检查海啸防灾设施,宣传防止海啸的措施等。演习的口号标语是“地震了!来海啸了!赶快避难!”。演习内容有发出海啸警报,向沿岸居民传递信息,进行避难练习,指示海水浴游客避难,用直升机和船只救援等。同时让居民彻底熟悉海啸危险地带,避难场所和路线等。此外,日本各地政府和学校非常重视对儿童和小学生的教育,组织村里的老人绘制手工彩画或编制戏剧给孩子讲授亲身遭受海啸的体会。

日本政府发给老百姓预防手册,要求他们具有如下心理准备和避难知识。首先,在平常时要明确避难场所。当发生地震时,即使是很小摇晃,也会带来巨大的海啸;感到危险,立刻避难;在海水满潮时发生海啸,水位变高,受害情况更大;不是在离海岸更远的地方,而是向更高的地方避难。从收音机和广播中收集正确的信息;但海啸预报或警报出来之前也有可能发生海啸,所以感到地震摇晃,马上避难。海啸沿河床逆流而上,此时绝对不要靠近河边;海啸不止一次,有两次、三次袭击而来,所以注意海浪;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会预报之前,绝对不要去海边;在震中附近,因地形也有没有引起退潮的海啸。

预防海啸,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和进行系统地管理,特别是危机管理。 日本的应对海啸的经验以及这次印尼度洋海啸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说明人的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方面固然非常重要,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力、财力。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制度建构和整体协调以及部门之间、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等各方面的合作和理解。

日本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有非常完备的预警和应急机构设置,气象厅负责24小时的技术监测,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监测系统。国家能够从不同渠道汇总信息,并根据预警,政府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准确传输信息,动员居民避难,以此避免损失的扩大。政府、居民、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共同形成一个应对网络,不仅在海啸发生时共同采取应急对策,而且在平时加强合作,共同进行预防、演习和学习。政府以身作则,各项防灾工作落实到每每家每户,形成“自救,互救,公救”的体系。

散文人类与自然 篇4

人类回归自然,就像离失的孩子回归母亲的身边。在人的一生中,当一个生命诞生于世,大自然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你,同时为生命的需要提供了阳光、雨露和空气,给予了足够的食物和养料。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有了人生的远航。然而,无论有过多么辉煌的人生,还是恃才傲物,纵有敢上九天揽月之心,还是叱咤风云,在人生的搏击场上累了、困了,最终还是要停下匆忙的脚步,放下一百个不甘心,走下豪华的车子,走出豪华的殿堂,踏上乡村的道路,投身于大自然;待到儿孙满堂时,爷孙们又仿佛走进童年的时光,时不时的在踏青路上,一路回味着欢歌笑语,一路品读着天伦之乐。人的一生大都在进行着一种自然的轮回,少时拼命工作赚钱,为了能在城里的一角安身立命,不惜挥霍青春,待到光华褪去,行将就木,尘归尘,土归土,眼前只有了大地与天空,此时,才感到阳光、空气和水的弥足珍贵,才真正理解水是生命之源,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才真正会意识到人心、人情的可贵,亲情的温暖,才会回味起村口树荫下的家常和散发着粥饭香的袅袅炊烟。这就是自然,人性本质中的一面。

有一个长者曾悟道:人活到50岁,好看的难看的一个样,活到60岁,有权的无权的一个样,活到80岁,钱多的钱少的一个样……年龄支撑着阅历,阅历支撑着思想,思想又支撑着深刻的感悟。人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一生其实都一个样,只是时间与阅历的不同,需要一个大通达,大智慧,大境界。

人类与自然,就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进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一切都随着人类的现代文明与科技的进步得到一定的满足。然而,机械永远有代替不了的手工,化学永远无法改变事物的生成规律,宇宙飞船有取代不了的蹒跚的脚步。多多年来,人们在追求高效率高节奏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打破了许多事物的常态和规律,把一些本是和谐的东西破坏了,导致了在一方面进步的同时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退步甚至毁灭,这其实就是在与自然作斗争,最终将会自食其果。

人类与自然,就是要尊重规律,遵守法则,还事物本来面目,让事物在常态下发生发展。然而,从进入人类社会开始,野心就一直存在,尽管我们如何的美化和向往它,一些不平等、不公平的事物自古有之。在人类活动中,为了争得更高的统治权以及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人类在不断的努力与奋斗,甚至有了战争,有了掠夺,正因为人类的贪婪与自私,打破了人际间的平等、信任的关系,这样就打破了社会的公序良俗,破坏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增加了人类生存的成本,加重了社会的负担。因此,自从有了人类,人类社会这个车轮就驶上了毁灭的车道。然而,人类永远不可能复古,人与自然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当人类的极欲一个一个得到满足时,也许这个世界的末日也快了。

其实,人与自然本来并不矛盾,大自然给人类的赋予何其富足,人类完全可以遵循事物的生成与发展规律,但人类在很多做法却违背了自然,其内心的燥热与狂动打破这些和谐东西。什么极速、高效,什么催长、速生,什么一口吃下个大胖子,什么一夜暴发,什么一步登天,什么一鸣惊人……正是人类这些极欲的膨胀搅乱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打破社会的正常秩序。什么都要讲究个度,什么都要讲求和谐,否则就不可能自然共进,更不可能天下太平。当人们在无尽的角触中感受到疲惫与伤痛时,当人们在无休的速成中自食其果时,当人们在追求高效而遭受毁灭时,当一个个哀嚎声传来的时候,人类是否能幡然醒悟?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人类,请尊重自然!珍惜自然!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篇5

1.自然属性

2.经济属性

3.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4.按性质分类:⑴不可再生资源

⑵可再生资源

5.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⑴分布的不平衡性

⑵资源间的联系性

⑶数量的有限性

⑷利用的发展性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采猎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是决定因素

2.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十、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会判断一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理解记忆自然资源的共性特点和开发利用要求,结合典型的题目说明。

1.3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特点 学案(人教版必修1)

1.3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特点 学案(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①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②自西向东。

(3)周期

名称长度参考点

恒星日③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④24小时太阳

(4)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处均约为⑤15°每小时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⑥赤道最大, ⑦极点最小为0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影响关系

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

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

2.地球公转

(1)概念:地球绕⑧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周期名称:⑨1恒星年含义: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长度:⑩365日6时9分10秒

(4)速度

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

A点?1月初较快近日点

B点?7月初较慢?远日点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字母?B。

(2)规律: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3)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轨迹

(2)周期名称:?1回归年长度:365日5时48分46秒

我的疑惑

1. 。

探究点一 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探究材料 教材P13图1.15地球自转示意和P14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1.“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下图的短线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什么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之分?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示在地球哪一位置?其线速度约为多少?

【探究归纳】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不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从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只是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画图略。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1日,其长度因参考点而不同。

周期参考点地球自转角度时间长度

恒星日某遥远恒星360°23时56分4秒

太阳日太阳360°59′24时

3.表示地球的赤道,其线速度约为1 670km/h。

【考例探究1】 读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2)比较说明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3)当图中A点自转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时间是 ,叫做一个 日。

答案 (1)略。

(2)角速度:A、B点相等,均约为15°/小时,N点为0;线速度:A点最大,B点小于A点,N点为0。

(3)23时56分4秒 恒星

解析 本题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作为载体,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是除两极点外任何两点的角速度都相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探究点二 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探究材料 教材P14图1.17地球公转轨道。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否相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否一致?

2.据下图分析,地球从图中A点公转到B点与从C点公转到D点所用时间相比有何差异(AB与CD等距)?为什么?

3.地球从A点开始公转,又回到A点时所用时间是多少?

【探究归纳】

1.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绕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2.公转的速度:随距离太阳的远近而不同,近日点时,角速度和线速度大,远日点时,角速度和线速度小。因此上图中,地球从A点公转到B点所用时间短。

3.所用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

【考例探究2】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为公转轨道图,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点

C.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D.地球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为1恒星年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有关公转运动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从A点出发再返回到A点的时间是1恒星年。

探究点三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探究材料 教材P18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1.黄赤交角是怎样形成的?

2.黄赤交角有哪些特点?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黄赤交角的直接结果,9月10日是第27个教师节,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南/北)?正向哪个方向移动?

【探究归纳】

1.黄赤交角的形成

地球自转??→围绕中心地轴??→与其垂直并经过地心的平面赤道面—地球公转??→绕转路线轨道??→所在平面黄道面——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特点

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其含义如下:

特点含义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

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

地轴与赤

道面夹角90°

三个基本不变 指向不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大小不变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

方向不变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考例探究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 ,C ,D 。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南或北),D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南或北)。

(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 (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 (变大或变小)。

答案 (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 (2)23°26′,黄赤交角,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 (3)南 北 (4)变大 变小

解析 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出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纬线名称。第(2)题,由∠α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判断出∠α为黄赤交角。第(3)题,由C、D两处的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第(4)题,根据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及极圈的纬度关系,确定当黄赤交角变化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情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提纲资料

第四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部分资趋于枯竭,人均资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农业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工业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复合系统: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消耗。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一产品一再生资”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3、自然资的可持续利用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从容说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因此工业联系的概念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集聚又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业的集聚,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消耗,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另一种是现代工业集聚,其往往是为了控制某~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有良好的产业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创新。

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业的分散,是因为工厂在某一地区过度集中。达到饱和后出现一系列问题,工业随后向其他地区转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而这种分散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另一种是现代工业分散,它是工业联系的结果,这种分散的前提条是科技的进步.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原料或零部及产品的运输量小,运输费用较低;②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同时地区间经济联系加强,导致全球性跨国公司出现,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形成世界性生产网络,这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市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其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

4.掌握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因。

5.了解工业地域联系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世界上许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

难点

1.新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

2.不同工业地域特点不同。

教具准备

本插图、、投影仪、电视新闻报刊资料、工业生产分布图及一些景观图片

时安排

1时

教学过程

[新导入]

师: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将工厂定位,然后进行生产,其生产是由企业完成的;企业的集聚

则形成了工业地域。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板书)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推进(新知识传授)

师:随着工业生产过程的进行,工业的各部门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即工业联系,工业联系

导致工业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下面我们作一具体分析。

生:阅读P62第一、二自然段

师:(1)书上叙述了哪几方面存在着工业联系?

(2)每种方式联系中,各有什么特点?

生:工序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的联系等。

[教师精讲]

师:(投影图片并讲述)

师: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我们日常用的普通物品,如布,是经过多道工序才生产出的。生产布匹首先从种植棉花开始,然后经纺纱、织布、印染等工序,最后才成为成品布匹。对于几乎所有的工业制成品说,很少有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或工序)是能够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各个过程(或工序)可能由各个工厂完成。这样,进行各加工过程(或工序)的工厂之间就存在着工业联系。这样的例子,同学们可举出很多,比如我们使用的笔、笔记本、服装鞋帽、自行车、电视机等等,都是由不同的工序加工组合而成。从产品所用原料,到产品制作完成,都是由不同的工业部门所承担,最后组合加工完成,其中各工业部门的分工合作,即存在着工业联系。具体地说,工业在以下两方面存在着紧密联系:

(板书)一、工业联系

1.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师: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一产品的某道工序,负责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成为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例如,上面所举布匹的生产过程,我们使用的本、笔记本的生产过程等等。它们在生产上存在着一种直接联系,即上一道工序的“产品”是下一道工序的“原料”。第二种情况是许多工厂各自生产某一产品生产零部,生产零部各厂家之间没有直接的投入一产出联系,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或总厂)联系,或通过组装厂家互相取得联系。例如,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的工厂,出于各自生产的零部不同,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但所生产零部经汽车厂组装,使各零部的生产厂与汽车总厂发生了工业联系。这样的例子,我们的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如上面所举生产笔的厂家,还有暖水瓶生产厂家、电视机组装厂家等等,它们的生产过程中,各零部均由不同的厂家(或部门)生产(如笔尖、笔墨、笔管等),然后进行组装。即成产品(笔)。

(板书)2.非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师:(投影图片并讲述)

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业联系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道路、邮局、商店、学校等,也有的是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例如,在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工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包带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这种工业的联系是种间接联系。这样的现象在各地区较普遍。例如,西省潞城市的两大企业天脊集团公司(原西化肥厂)和西水泥厂,它们的区位选择就是为了利用当地的资(煤炭、黏土)、水(辛安泉)、劳动力以及一些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等。一般说,在一个地区,存在着这样的间接联系的工业较多,我们看似两个不同的工业企业(工厂),虽没有上面所讲的那种直接联系,但它们却存在着某种间接联系。

(承转)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联系往往导致工厂的集中分布,产生工业集聚现象。

(板书)二、工业集聚

1.工业集聚的优势

师:有联系的工业分布在一起,有哪些好处?

生:加强联系,降低运输成本……

师: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叫做工业的集聚。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消耗等。可见,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例如,在钢铁厂周围建立机械厂,机械厂所需钢材的运输费用会大大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种由工业集聚而带的优势显而易见。

(板书)2.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

(1)传统工业生产的集聚

师:(投影图片并讲述)

中国北京燕石油化学工业区的集聚

师:跟化工厂有关的哪些厂可以布局在一起?

生:炼油厂、合成橡胶厂、聚酯厂、化纤地毯厂等。

师:回答得很好!

师:一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这类工业的运输量大,为减少运输费用,工厂集聚在主要的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等。以钢铁工业为例,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好些厂矿和它配套,如烧结厂、焦化厂、轧钢厂等,其间的运输量较大,所以,这些相关工厂靠近主厂布置,形成集聚效应,减少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板书)(2)新兴产业的集聚

师:(投影图片并讲述)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师:主要有哪些工业区聚集在一起?

生:菲利浦电子公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万虹胶制品有限公司等等。

师:回答得很好!

师:这种集聚下的各企业之间很多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但它们可以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

扩大自身的影响。在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协作工厂需要在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这样就形成了新兴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的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一些地区兴建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其典型例子,这类工业的集聚,主要靠规模优势,技术合作,推动经济的发展。

工业联系产生了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又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越细,部门越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越广泛。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板书)三、工业地域

(板书)1.工业地域的形成可分为两种情况

(板书)(1)由于生产的联系而自发形成的

师:工业企业集聚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传统的工业区一般都是这样形成的。这样因自发在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出的联系,在地理上相互接近,最后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我国的许多钢铁工业,在它的周围就自发地建立了一些与之相应的企业,像烧结厂、焦化厂等。

(板书)(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师:有的是把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有的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后一种工业地域,各工厂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这种工业地域在世界上比较普遍.如世界上许多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即属此类。我国许多的工业城市也属此类,如上海、重庆、沈阳等。此外,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利用上述原理而开辟的。如上海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各企业虽然生产上不存在联系,但是正是由于共同利用其中的基础服务设施而形成的工业地域。

[合作研究]

生:阅读案例2思考

师:(投影图片)

惠州某音响的零生产厂家地域分布

师:(提问)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集聚?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根据惠州音响零的百分比,说明惠州音响零供应厂家的地域分布有什么规律。

(多个学生回答)

生l:惠州音响整机生产厂与周围音响零专业生产厂集聚属于专业化的工业联系。

生2:可以加强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应。

生3:递减规律,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厂越近的地区零所占比例越高。

(过渡)对于上述工业地域的形成,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人、自然条,造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工业地域。下面,我们对比学习两类性质不同的工业地域。

(板书)2.工业地域的性质分类

(板书)(1)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高潮(重难点突破)

师:在我国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如偏僻县城、乡村),由于资金和技术条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像面粉厂、制糖厂等,以及进一步以面粉或糖为原料而发展起的加工工厂,如糕点厂、糖果厂等。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食品工业点)面积较小,发育程度低,因而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难以形成大的工业城市。因此,我们也就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了。

(板书)(2)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师:(投影图片并讲述)

师:有哪些工厂可以与钢铁厂布局在一起?

生:焦化厂、烧结厂、炼铁厂、轧钢厂、水泥厂、机修厂等

师:回答得很好!

师:在经济水平较高、工业地域规模较大的地区,其发展潜力就远不一样,如钢铁工业。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有相互接近的工厂,不仅包括从事钢铁生产各道工序的工厂,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还包括与钢铁生产有联系的工厂,如氧气厂、机修厂、发电厂、水泥厂等,总共可达20~30个工厂。这些工厂集聚,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因此,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钢铁工业区)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发展潜力大。这类工业地域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例如,我国的鞍(“钢都”)、攀枝花、马鞍、包头(“草原钢城”)等钢铁工业城市的形成。除此之外,石油化工区、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属于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也往往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例如,我国的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汽车城十堰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可鼓励学生多举些例子,激活思维,加深印象。强化记忆。这样,一些城市的“雅号”也就理解了。例如美国的“钢都”匹兹堡,“汽车城”底特律,英国的“石油城”阿伯丁等等。

对于以上提到的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由于它是围绕某个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的,而在不同的时期,影响这个大型工业企业的区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工业地域的核心工厂区位就要发生变化,最终使得工业地域也要随之变化。例如,钢铁工业区早期指向煤炭区位(英国的伯明翰、德国鲁尔区);20世纪初因冶炼钢铁使用的焦煤量大幅度下降而指向铁矿区位(我国的鞍、马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巨型运矿船的出现,世界上很多钢铁工业区规划建设在港口,既便于运输原料,又接近消费市场(日本的福、意大利的塔兰托、我国的宝钢等)。

(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时,有的工业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现象,它们表现为分散布置,例如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供应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相距较远,形成了一种工业分散现象。

(板书)四、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板书)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

(板书)(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

师:一个地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例如,现在世界各地新兴建的电子工业基地,美国的“硅谷”、英国的苏格兰区、德国的慕尼黑等。在我国,电子工业也选择在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的地方,如北京中关村等。

(板书)(2)有互相协作的工厂之间的分散现象最终可形成跨国公司

师: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从每一种原料和零部看,它们可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把这种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跨国和跨地区的企业,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从教材图4.8中可以看出,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全球化。由于高技术的发展,机动灵活的中小企业越越普遍。

师:(投影图片)

师:思考福特汽车有哪些国家生产零部?

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生:加拿大、瑞士、美国、比利时、挪威等15个国家。

师:请同学们在世界政区地图上查找这些国家。

生:阅读下面图片(补充)

师:让学生了解福特还生产哪些车?在中国如何发展?

师:正如美国福特汽车生产网络,汽车的各个部自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从工业联系看,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生产产品各不相同,不存在直接联系,但都与福特总公司有产品联系,这些厂家处于一种间接关系之中。从福特总公司说,其工业部门(工业产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一种工业分散现象。随着科技发展,各零部轻便、短小,运输方便,甚至可以空运,打破了工业集聚,出现了工业分散。福特公司正是利用这种优势,和各国的工业企业建立一种供销关系甚至合并,最终形成了跨国公司,使福特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全球化。

[知识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工业企业的参观学习,以本地所属工业企业为例,参观一些不同的工厂,看它们在生产上或在非生产上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如存在某种联系,请同学们沿着有联系的生产线再进行下一工厂的参观,分析其具体的投入与产出的相互联系(可带领学生到某一大型厂矿的各个分厂进行参观了解)。如不存在直接联系,可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间接联系,更深入地理解内容。(可带领学生到各小型厂矿参观,它们一般不存在直接联系,但共享本地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通信、学校等等)回校后,组织学生写出调查报告,进而再分析当地的工业分布状况。

结束(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层层紧扣,用较通俗的例子逐一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工业地域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因素。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工业才得以发展,由工业联系逐渐产生了工业集聚与分散。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集聚,往往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工业地域或工业城市;一些新兴工业的分散为了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条,又能形成跨国公司,从事世界网络的生产活动。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题:以某一大型汽车工业为例,了解有哪些工业布局在一起?又有哪些布局在其他地区?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汽车有哪些零部?生产这些零部的工厂是否在一起?为什么?

活动与探究的办法、过程:实地调查或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写调查报告,进行交流。

后练习

1.依靠钢铁工业而在其周围集聚的工业有………………( )

A.纺纱厂

B.造船厂

C.食品厂

D.电视机厂

2.工业联系常常发生在………………………( )

①同一加工过程的不同工序之间②共同占据某一道路的工厂之间③有信息交换的企

业间④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之问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3.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德国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4.钢铁企业在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区位指向变化,按时间先后顺序为( )

A.港口区位——煤炭区位——铁矿区位

B.煤炭区位——港口区位——铁矿区位

C.煤炭区位——铁矿区位一港口区位

D.煤炭区位——市场区位——港口区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

B.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铁矿石→煤炭→港口

C.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D.工业城市形成:北海油田→石油开采加工→石油城市伯明翰

6.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B.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获得规模效益

C.凡是存在工业联系的工厂一定形成工业集聚

D.新兴中小企业多以分散为主

7.主要体现工业分散现象的工业部门有……………………………………………( )

A.钢铁工业

B.石油化工

C.电子元器

D.食品加工厂

8.下列城市中,哪些是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 )

A.上海、大庆

B.北京、鞍

C.鞍、攀枝花

D_上海、北京

答案:1.B 2.A 3.A 4.C 5.C 6.C 7.C 8.C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M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章规划

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就是 人地关系,本章以前各章内容均是介绍了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本章是对人地关系的思考,介绍了人类历史上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 人类发展到今天,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要直面环境问题,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节中阐述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问题研究中,选取了一个当前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绿色食品知多少”。

中,可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在学习可持续发展内容时,可联系《21世纪议程》,让学生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本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课时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1课时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手,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教学“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的内容时,可将人地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也可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顺思路、掌握要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难点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对玛雅文明的案例分析,教学时可根据需要替换,或鼓励学生探究某个案例。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工业革命时期,是人类征服自然导致人地关系恶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环境问题案例很多,教师可激励学生举例。在分析图6.7时,学生除了得出开垦荒地引起恶性循环的知识外,还可通过自己在图中找答案提高读图能力,也可将图6.7作一个变式。

在学习环境问题时,教师可自己或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然后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们虽然富有了,但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下降了。

在了解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先污染,后治理后,可激发学生讨论:“我国能否借鉴发达国家的这种模式来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十分重要,教学时可采用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这三个原则。P97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不必有统一的答案,只要有理有据,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好答案。最后要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以达到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

三维目标

知 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人与环境尖锐对立。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 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4.以讨论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的案例和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学习前两个标题,第2课时学习第三个标题内容并进行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师: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从狩猎采集到培育作物、饲养家畜、工业化生产,从洞居穴隐到造屋而居,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大。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人类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历程,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板书)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板书)

师: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不停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所以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技术手段,也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那么人类对“地”的认识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认识历程呢?

(看课本图6.1“朝拜太阳神”)

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请说一说它反映了当时人对“地”的认识处于一种怎样的阶段。

生:此时处于人类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在这一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崇拜状态。那么图6.2反映的是人类的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人对“地”又具有怎样的认识呢?

生: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人们生产劳 动的场景。这一时期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了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师:对。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但这时,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迁移,以此来逃避大自然的惩罚。

(让学生用图解的形式来表达以上两个生产力时代的人地关系)

(生绘图,师总结)

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利用自然——局部出现环境问题

师:尽管在农业文明时代,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如,在我国古代,逐步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的主张,如: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义赏》)

(阅读案例l:玛雅文明的消失)

师:阅读案例1,你认为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这个案例说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师:对。玛雅文明的消失除了与人类自身的不合理生产活动有关系,与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无关系?

生:有。玛雅社会所处的环境是热带雨林,森林砍伐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破坏的速度。

师:对。请同学们把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绘成概念图。

(生绘图,师总结)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

(过渡)

师:18世纪中叶,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而正当人们陶醉于自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的时候,大自然也在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一时期,人地关系越来越呈现出不协调,人地关系迅速激化。下面让我们来完成P92“活动”

1.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矿山、修水坝、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奇迹背后,会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呢?为什么?

师:这个活动从几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请大家讨论思考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出示网页图片:我国矿山生态环保形势严峻)

(生分组讨论)

生l:矿山开采会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还可能引发泥石流、污染河流等结果。

师:对。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会造成污染。

师:请大家看图“高峡出平湖”,修大坝、建电站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又一大奇迹。修建三峡大坝,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大坝的建成,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等。但是,在大坝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请看下面的网页图片:

生: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河水中的生物来说,阻断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水坝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库区水位提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积减少,河流人海口地区容易发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差等。

师:大坝的修建,虽然得到了一系列的好处.但也给生态带来了灾难,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考。让我们再来看图“现代都市”,在都市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哪些问 题?

深陷误区的城市建设

“假如你是一位仙女,从天上飘飘而下,睁眼一观望,应当能立即辨别出眼前是北京,或广州,或纽约,或巴黎……城市景观一定要有不可取代的特色。”——这是周恩来总理当年讲的一段话。

可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立即辨别出”眼前的中国城市你、我、他。因为大量的城市早已丧失了“不可取代的特色”。城市景观按本人的总结,就是“千城一面”、个性全无,张扬、肤浅、浮躁、喧嚣,已无魅力可言。

我国最杰出的建筑学家、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早在50年前就提出在北京城外另建新城区,而应保留古都北京的旧城格局,保护历史名城的文化风貌,可是当时的领导人未予采纳。所以,随着大拆大建,北京失去了真砖真瓦古城楼、正街正巷旧街区、原汁原味四合院、古色古香老建筑……

我们的文化古都北京、我们的许多城市,在外国的游客心目中形象如何?是一种什么印象?有何不满与担忧?

可以看看如下描述:

“北京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城市中林立的高楼越来越多。”(德国学生Rodert)

“见到了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也许将来北京会变得和纽约、香港或是东京那样被摩天大楼所淹没,失去它原有的个性。北京……那里的空气污染和交通堵塞都非常严重。”(德国学生Marc)

“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真希望那些老城区和一些传统建筑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中国就是中国,意识和生活方式都不应变得越来越过分西化。”(德国中学教师Monika)

中国风格、地域特色、中华气派的历史建筑大量消亡。如今在北京和各地城市新建的无数建筑物中已经找不到最具地域和古城文化特色的元素:朝天栏、冰盘挂落、卷棚、倒桂楣 子、清水屋脊、悬山式、雕饰窗棂……

从建筑美学的角度而论,我国城市中极大量的所谓“新建筑”并不具有美学价值,更不能体现中国文化、中国城市地域特色,密集如林的西方“现代建筑”低水平模仿品和大量的垃圾建筑淹没了城市、毁掉了城市的景观特色。

在城市建设、建筑规划、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等方面的观念差误、价值取向乃至于逻辑上的混乱,表现在方方面面……

生: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问题等。

师:不错。众多的城市环境对整个自然环境变化会起什么作用,目前还存在一些未知领域。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

2.仔细观察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

(1)两幅图所反映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

(2)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如果你生活在乡村,你所能看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你所能了解到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生讨论,分别回答第3题)

生l:图6.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图6.6反映的是工业生产。

生2:图6.5的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图6.6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生3: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答案。如:水稻种植区可能会因大水漫灌而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采挖甘草、发菜、牧养山羊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师:环境问题既成事实,人类必须——

直面环境问题(板书)

师:人类来自于环境, 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生: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要排放废弃物到环境中。

师:对。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让我们来完成“读图思考”。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能消除吗?

4.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生讨论)

生1:单产不高,粮食不足,所以人们要扩大耕地面积。

生2:毁林开荒、开垦草场、围垦湖海、填塘塞河。

例: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平方千米。在1949年,面积缩减至4350平方千米的洞庭湖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但在这40年间,洞庭湖每年淤积在湖底内的泥沙已达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时达7~9米,再加上周围居民的围湖造田使其面积与湖容锐减。洞庭湖在此后又经历了40年左右水土流失的折磨。1984年,它的面积大约只有2145平方千米。还不到1949年时面积的一半。八百里洞庭湖徒有虚名。

生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破坏水利、水产减 少。

开垦草场、牧业缩小——草场过载、植被破坏。

毁林开荒、破坏植被——风沙侵蚀、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日益频繁。

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并不能得到消除。

生4: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环境被破坏,最终会对人类进行惩罚,人类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反而越来越贫穷了。

师:通过对图6.7的分析,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如20世纪以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纷纷告急,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破坏的表现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过渡)

师: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环境会把受到的改变反作用于人类社会。除了以上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还表现在环境质量的高低上。

师:对。环境可以对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自我净化,即环境的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人类如果向环境排放废弃 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环境质量就会下降,造成环境污染。

师:对。图6.8向我们展示了污染的形成,看图说明主要有哪些污染的种类?它们是如何造成的?

生1: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是由工业三废和有害农药排放到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的。

生2: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的。

生3:噪声污染是由工厂和交通造成的。

生4:放射性污染是由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

生5:海洋污染是由陆地上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排人海洋及海上运输、海上钻井平台造成的。

师:对。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直接的危害。

(过渡)

师:环境污染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谈谈你对这种模式的认识。

生:(讨论回答)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认识不到或者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随意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各种污染的产生。发达国家走过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个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实际代价,是不足取的。我们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时应吸取教训,走绿色经济的道路。

师:对。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公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过渡)

师: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即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请同学们说一

说,在城市和乡村两类聚落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不同。

生: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过度聚集,污染集中,因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是因 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过渡)

师: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表现也不一样,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生:(讨论回答)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发达,消耗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资源,排放的污染物也占绝对多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的需求,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师:对。请看P95图6.1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完成读图思考。

1.列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差异。

生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如海洋污染、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如非洲的森林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导致沙 漠化的加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大规模砍伐,导致野生生物物种灭绝。

2 .分析图中的案例,哪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生1:北海和地中海的污染可能影响到其他海域,甚至全球的海洋。

生2:加利福尼亚的烟雾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生3:南美洲的热带雨林砍伐,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人类在饱受了环境的报复惩罚之后,已逐渐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2课时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板书)

师: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治标不治本的。人类必须从自己的行为中找到答案,必须调控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及改变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思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正确的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出路,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使之逐步完善,得到公认。那么,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

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师:对。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指导性框架。

读图6.12,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生1: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生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改善,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如何理解这三个原则?

生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要公平,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也要公平。

生2: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生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同时,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变为全球性问题,所以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活动与探究

L一名中学生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一个可持续的世界会为今天的人们和他们的后代

提供充足的能源、食品、洁净的水、住房以及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进一步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谈谈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生回答,师总结)

答:不同的人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下的定义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

2.阅读下面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给蛇让道”有没有必要?

答:有必要。人类在森林区内修筑公路,已经侵占和破坏了蛇的生存环境,如果再不对蛇的迁移进行保护,蛇数量的减少以至灭绝将不可避免。这种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衡量标准,对下列观点作出评价。

(1)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2)自然资源应当被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而不应当被闲置。

答:不正确。对可再生资源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

(3)如果砍伐森林是当地人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砍伐森林的做法是合理的。

答:不正确。可以砍,但要砍、育结合才能持续发展。

(4)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答: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5)保护自然很重要,因为 它为我们提供食品、药品和其他生活用品。

答:正确。

(6)即使绝大多数人从不光顾,保护野生自然区域也是重要的。

答:正确。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7)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同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正确。用可持续发展系统来解释,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属于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

选取一个发达国家,对其工业化的过程、环境的改变及目前所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写一篇文章,介绍其发展历程。

课后练习

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人口问题和资源问题

B.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C.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D.越疆污染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2.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人口压力方面外,还包括……………………………………( )

①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滞后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③资源的不合理地利用④环境

自净能力减弱⑤人口的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3.下列人类生产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

A.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

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

D.工业废水排人海洋

4.“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l.B 2.A 3.A 4.B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湘教版必修

2.2 地球表面形态 第2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表现形式。2.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地貌类型的成因。

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

(1)表现形式: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搬运、③________和固结成岩等。

(2)主要动力:流水、风力、冰川、波浪等。

(3)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④________。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侵蚀作用:⑤____________内力抬升、流水侵蚀——高谷深;⑥____________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⑦____________内力抬升、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千沟万壑。

(2)沉积作用:a.大河中下游地区地壳下沉、泥沙沉积形成⑧____________和⑨____________;b.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⑩________,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流沙危害。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有利影响:修建梯田,____________等。

2.不利影响:毁林开荒,____________等。

探究点一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探究材料】

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北部,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一致,占地面积1 53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520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属水体景观中河流及地貌景观地质公园。

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有河流地貌景观、沉积构造及古海陆交互线遗迹。河流地貌景观主要有河成高地、边滩、心滩、天然堤、决口扇、沉积层序剖面等;沉积构造主要有流水作用形成的波痕、流痕、水位痕,冲刷作用形成的冲坑、冲槽,风化作用形成的风成构造,生物作用形成的虫迹泥球,以及其他作用形成的干裂、喷出等构造;区内分布着两条重要的古海陆交互线(贝壳堤),一条形成于5 000~6 0以前,一条形成于1855年以前。

1.河流侵蚀容易形成沟谷地形,其形态呈________。(“U”型或“V”型)

2.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黄河流域内,侵蚀作用最强的位置是________地区,其突出地形特点是________。

4.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对埃及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尼罗河下游的渔业和农业生产都受到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出现后退。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规律总结】

1.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作用因素作用过程对地貌的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坡面流水使坡面地表破碎总体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沉积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逐渐沉积起区河流在出口形成麓洪(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岩荒漠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堆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2.外力作用的规律

(1)沉积规律

①随着流速或风速的降低,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

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如下图:

②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发生,它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2)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

①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

②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B;

③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3)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静止沙丘剖面)

【考例探究1】 读“地貌景观图”(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探究点二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探究材料】

20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一场因国际旅游岛概念而催生的饕餮盛宴,正在引发海南第二次房地产投资开发热潮,逾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海南“跑马圈地”。

1.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海南“跑马圈地”将给地表带怎样的不利影响?

2.人类活动也能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因而也属于地质作用,这种认识正确吗?

3.下列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最合理的是( )

A.阿斯旺大坝 B.都江堰水利工程

C.三门峡水库 D.洞庭湖围湖造田

【规律总结】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未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人类对地表的改变,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

(1)有利影响:如缓坡修梯田、填海造陆、植树造林、兴修水库、退田还湖等。

(2)不利影响:如陡坡修梯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乱垦草原、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等。

【考例探究2】 下列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

A.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B.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C.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的形成

D.挪威峡湾海岸

【巧学速记】

景观示意图记忆常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

(1)常见的侵蚀地貌

(2)常见的堆积地貌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常考点,经常结合我国实际考查流水和风力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形态的特点和成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现为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人类应该做到趋利避害。

参考答案

前准备区

①风化 ②侵蚀 ③沉积 ④平坦

⑤横断地 ⑥青藏高原 ⑦黄土高原

⑧三角洲 ⑨冲积平原 ⑩沙丘 填海造陆 围湖造田等。

探究点一

1.“V”型

2.黄河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

3.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4.变慢 随着流域治理、水电站建设,黄河泥沙含量减少,中上游输送到入海口的泥沙减少

5.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的泛滥减少,使携带到下游的泥沙减少,沿岸土壤肥力下降,营养成分减少造成鱼类食物不足,泥沙沉积作用减弱,再加上海水侵蚀作用使三角洲出现后退。

考例探究1 (1)D (2)C [第(1)题,火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成,也属于内力作用。第(2)题,峰林为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而成,以化学作用为主;“V”字形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

探究点二

1.耕地减少,海岸带生态系统破坏,植被和湿地资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加剧等。

2.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地质作用必须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因而人类活动不属于地质作用。

3.B

考例探究2 B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侵蚀形成的,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挪威的峡湾是冰川侵蚀而成的。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

j.Co M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导学

一、课标解析

课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知道这里的“大气”仅指低层大气。理解大气的热量来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掌握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能量 (特点: 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形式: 、等。

影响因素: 、等。

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部分 而产生。

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 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绝大部分 而产生。

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结论: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概念: 。

形成:冷热不均引起空气 的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 差异,形成大气的 运动。

举例并图示: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受力:

风向:

受力:

风向:

三、典题解析

1、读图,判断A、B两处的温度差异。

解析:在垂直方向上,高度高则气压低,高度

低则气压高。故a>c,b<d,而c=d,所以a>b。

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A

处气压较低(注意,A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相比而言的),B处气压较高。而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所致。因此,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判断出A处温度较高,B处温度较低。

2、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

飞机左侧是高压,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以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解析:飞机在高空飞行故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空气在此二力作用下,风向右偏成与等压线平行,吹西风。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反,逆风飞行。风向的判断依据是气压差异状况和所在半球,若不考虑摩擦力,则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90°,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摩擦力则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一锐角,与等压线相交。

四、课堂练习

1、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D、10月5日恰逢冷锋过境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做2-3题。

2、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3、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4、下图中,符合南极大陆极地东风、南半球气旋、我国台风、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示意图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

5、关于右图的错误叙述是( )

A、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B、丁处的气压高于丙

C、若丙处气温为1℃,则乙处气温一般低于25℃

D、甲、乙、丙、丁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读甲、乙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判断下题。

6、有关甲、乙两点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点盛行西南风B、乙点盛行东北风

C、甲、乙两点风力大小相等D、甲点风力小于乙点

7、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今后的造林重点区应在( )

A、农村

B、近郊

C、郊区

D、市区

8、根据如图所示垂直剖面气压变化判定热力环流方向( )

A、①→②→③→④→①

B、①→③→④→②→①

C、①→②→④→③→①

D、②→④→③→①→②

9.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力的变化情况为( )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二、综合题

1、右图是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

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后回答:

(1)表示阴天气温日变化曲线

的是 (A、B),形成这种变化

的原因是 。

(2)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天夜里? 。

2、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如图所示,回答:

(1)在A、B、C、D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B地的气温比A地 。

(3)C处气压比D处 。

(4)高空的气压高低往往与近地面 。

(5)若A在B的西方,则AB之间的地方吹 风。

3、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

其方向是 。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 。

(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五、能力提高

1、读“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

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

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

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等温线,其中表示7月份等温线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如图所示中数字表示的地区,七月份气温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4-6题。

4.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5.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6.图6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7-9题。

7、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8、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9、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六、课后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B 5、B 6、D 7、C 8、B 9、D

(二)综合题

1、(1)B 白天云层反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很高;夜间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降得很低,故日较差小。

(2)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2、(1)图略(方向应为:从A→B→C→D→A)

(2)高 (3)高 (4)相反 (5)西北

3、(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垂直 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3)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相交 北 风向向右偏

(5)N N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高二自然界与人类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 、学习并掌握重要词语,了解其读音、意义

2 、熟读课文,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掌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掌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思路

课 型:新授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 语

同学们中央电视台老主持人赵忠祥现在主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呀?(人与自然),在其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动物和植物,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样的一篇文章《自然界与人类》

二、讲解新授

(一)、课题“自然界与人类”是一个什么短语?

(二)、作者简介

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战友,他与马克思一起起草的纲领性文献是《共产党宣言》,当马克思去世后,他继续整理《资本论》。

(三)、字词注音

缩影( ) 踪迹( ) 家畜( )

倾泻( ) 荒谬( ) 瘰疬( )( )

(四)、分析课文

(1)本文第一小节,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动物和人类改变自然界的两者的比较

(2)动物改变自然界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动物改变的环境,反过来作用于原先改变环境的动物,是他们发生变化。

(3)那么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并且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4)课文中是怎样举例说明动物对自然界的影响的?

①山羊怎样阻碍了希腊森林的恢复 弊端

②圣赫勒拿岛上,为植物的繁殖准备了土地 益处

(5)本小节主要分为两块,一块介绍动物对自然界的影响,一块介绍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课文中是怎样举例证明的?

①消灭植物,种五谷 益处

②种植树木,为获利 益处

③迁移动植物 益处

④动植物经人工培养,已认不出它本来的样子 弊端

(6)课文中“但是”一词为我们转折了语意,引出了动物影响自然界的方式。

动物对自然界的方式是:无意的,偶然的

人类对自然界的方式是: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有目的

(7)第二节第一句话作者就为我们指出动物是有能力作出有计划的,经过事先考虑的行为。课文下面举了几个事例为我们介绍的?

①食虫植物捕捉食物

②英国的捉狐活动,懂得切断踪迹

③与人接触,而获得较高发展的家畜

(8)第三小节对上文动物和人类影响自然界的方式及其结果进行小结,并突出了两者的本质差别

(9)文章第四节“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你们是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胜利”和“报复”?作者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举了哪些事例?

(10)文章第五节作者满怀希望地指出人类正学会更正确地拯救大自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体性的。

(五)总结:作者指出人类应该学会正确地拯救大自然,利用自然规律。

人类与大自然 篇7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34°27′~35°20′N,116°34′~117°21′E),为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4个相互连贯的湖泊总称。湖泊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湖西平原广阔,地势平缓,是黄河和废弃黄河间的黄泛地区;湖东平原狭窄,部分地区泰沂山脉已临近湖岸。该湖总面积1 266 km2,流域面积30 453 km2,平均水深1.46 m。自1960年在湖腰处建成二级湖闸后,把南四湖分成上、下级湖,湖闸北为上级湖,注入河流29条,集流面积26 934 km2,占总集流面积的88.4%[1,2,3,4]。南四湖流域是山东省重要经济区之一,其环境、生态和经济价值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本文拟通过对近50年来,南四湖多年实测水位数据分析,结合气候记录资料,阐述在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南四湖水位变化的规律。结果可以为南四湖流域环境治理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过理论参考。

1 近50年来的水位变化特点

自1961年至1980年期间,南四湖上、下级湖水位基本保持水平,其间仅有几次小幅度升降变化。上级湖湖面水位基本保持在34 m左右波动,下级湖湖面水位基本保持在32.5 m左右波动。1981年以来南四湖湖面水位波动较大,1981-1995年之间有两次快速下降又上升的变化,湖面水位升至最高水位后,直至2002年湖面水位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

2 水位变化机制

2.1 入湖水量的变化

图2是根据南四湖上级湖南阳气象站近50年来的降水量进行的趋势分析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年降水量线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90年代初期以来有所增加,尤其是1998年增幅明显,随后降水量又呈下降趋势。据1956-1993年流域降水资料统计,南四湖流域近40年来平均降水量以41.7 mm/(10 a)的倾向率减少[5]。

经过对1956-1988年入湖水量资料的计算,南四湖年入湖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以径流深表示为-38.0 mm/10 a,而由降水量减少而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倾向率为6.3 mm/10 a,占实际入湖水量倾向率的16.6%,因此入湖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流域河流上游工程蓄水和拦蓄引水、工农业用水量增大等人为因素所致[5]。据有关资料[6],湖东地区先后建设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375座,总库容达10.81亿m3;在湖西地区主要河道上建成大中型拦河坝闸19座,这些工程的建设发挥了其调蓄控制地表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作用,也使入湖水量减少;同时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入渗,减少了径流。可见南四湖入湖水量的变化受到了自然及人类活动综合影响。

2.2 湖泊的蓄、泄过程变化

1960年在湖腰处建成二级湖闸后,湖闸北为上级湖,湖面面积为602 km2,占南四湖面总面积的49.1%;集流面积占总集流面积的88.4%。尽管1960年以来南四湖流域降水及入湖水量呈持续减少趋势,但南四湖88.4%的集流面积的水汇集到占南四湖总面积一半的上级湖,从而使上级湖水位1961-1980年期间,略有上升趋势(图1)。下级湖集流面积较少,几乎没有大的入湖河流,其水位变化基本受上级湖通过二级坝下泄湖水控制。由图1可以看出,下级湖水位变化与上级湖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种水位一致变化的趋势是由于南四湖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韩庄、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用后,使南四湖水的蓄、泄变化过程受到了人为因素影响。由淮委对1915-1982年53年不连续年径流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9.56亿m3,其中汛期为23.76亿m3,非汛期为5.80亿m3,显然每年南四湖的入湖天然径流量在汛期和非汛期之间差异较大,约4倍左右,但湖泊的蓄、泄过程发生了与天然状态不同的变化(图3、4、5)。

由图3所示,丰水年的南四湖天然入流与泄流过程可以看出,从该年3月中旬前后开始直至8月份,由于入流大于泄流,因此在这一阶段南四湖处于蓄水时期;而自8月以后至年末为汛期后的枯水阶段,出流大于入流,表现出水量泄减,并由大逐渐转小的缓变过程。而由图4所示的枯水年所反映的蓄、泄变化,则显示出与丰水年不同的特点,自年初的1月开始直至年末的整个过程中(3月中旬至4月末除外),入湖径流均大于出湖径流,因此反映出该湖年内基本上是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从而显示出南四湖对枯水年径流所起的显著调节作用。而对于平水年由图5所示,其年内的蓄泄变化过程,则基本上与丰水年的调节形式接近。除汛前为蓄水阶段和汛后蓄泄趋于平衡外,其间亦出现近一个月的短时段内湖泊以泄为主的时期。

对南四湖丰、枯和平水三种不同年型水量蓄泄变化关系分析结果可看出,在丰水年它仍然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从汛前直到年末的过程中,湖泊基本处于蓄、泄持平的状态,从而对消减洪峰、减免湖区洪涝威胁具有明显效益;而枯水年则更充分地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在整年过程中湖泊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因此有限的入湖水径流水量能够大部分蓄于湖泊水体中,从而对湖区工农业用水、渔业以及水运等都起到了有效调节作用。

2.3 南四湖水量调节能力分析

由表1可知,在不同年型条件下,南四湖的年调节变量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其差幅不大。枯、平水年之间的最大差幅也仅为5.0亿m3。其中枯水年的调节变量为-6.21亿m3,是1953-1985年多年平均调节变量3.28亿m3的1.89倍。不过,从各年型所得调节变量的绝对值来看却都不大,它们反映出南四湖调节能力有限这一基本事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洪水年份不得不将大量来水向下游泄洪的原因所在。同时由于有限的调节能力,也导致南四湖水位的变化幅度不会很大。

注:据《南四湖综合开发规划》1987。

3南水北调东线输蓄水对南四湖水位影响分析

南水北调东线利用南四湖输、蓄水,规划利用下级湖作为调蓄水库,正常蓄水位33.0 m(淮委废黄河高程系);上级湖只输水不调蓄,最高输水位34.2 m;南水北调利用非汛期输水,调水的正常运行期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计9个月。

南四湖的现状正常运用水位上、下级湖分别为34.2 m和32.5 m,仅从规划水位运用指标看,上级湖的正常运用水位没有提高,下级湖抬高0.5 m。但据1980-2000年实测水位资料中的日平均水位统计分析,上、下级湖多年平均水位仅为33.67 m和31.82 m[7]。南水北调实施后,下级湖作为调蓄水库,输蓄水期间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输水期平均水位比输水前提高1.18 m。上级湖只输水不作调蓄,水位比现状多年平均水位也会相应提高。

根据历年日平均水位资料统计分析,上级湖输水期多年平均达到34.2 m以上水位的天数为112 d;下级湖自1975年以来,包括汛期,从来没有出现过33.0 m以上的高水位,达到32.5 m以上水位的天数只有69 d[7]。显然上、下级湖现状正常运用水位分别为34.2 m,32.5 m。但这仅是一个调度运用指标,不代表南四湖的实际蓄水水平,达到此水位的天数并不多。

南水北调工程正常运行后,下级湖每年有273 d维持33.0 m的高水位,32. 5 m以上高水位持续天数增加204 d,32.5 m以上高水位发生天数是输水前的4倍。上级湖因输水影响,其高水位的持续天数,也会比现状多年平均情况相应增加,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4 结 语

(1)近50年来的水位变化特点是自1961-1980年期间,南四湖上、下级湖水位基本保持水平。1981年以来南四湖湖面水位波动较大,直至2002年湖面水位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

(2)对南四湖水位变化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水位和蓄水量的变化除与年降水量的大小有关系外,还与湖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系。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它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而枯水年则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特点。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下级湖在输蓄水期间将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32.5 m以上高水位发生天数是输水前的4倍。上级湖只输水不作调蓄,水位比现状多年平均水位也会相应提高,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摘要:南四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对南四湖近50年来降水量、湖泊水位和蓄泄水量等水文要素分析,结果显示南四湖水位和蓄水量有较大变化,水位和蓄水量的变化除与年降水量的大小等自然因素有关系外,还与湖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系。对南四湖水量蓄、泄变化关系分析可看出,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它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而枯水年则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特点,整年过程中湖泊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对径流起显著调节作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下级湖在输蓄水期间将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关键词:南四湖,水位变化,自然与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郭永盛.历史上山东湖泊的变迁[J].海洋湖沼通报,1990,12(3):15-22.

[2]张祖陆,孙庆义,彭利民.南四湖地区水环境问题探析[J].湖泊科学,1999,11(1):86-90.

[3]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王昕,李龙昌,田守岗.山东省河湖污染状况及治理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1):81-82.

[5]郑召平,王凤鸣.近四十年来南四湖水文要素变化趋势[J].海洋湖沼通报,1994,(4):16-21.

[6]济宁市水利志编撰委员会.济宁市水利志[Z].山东济宁:济宁市新闻出版局,1997:3-75.

人类与大自然 篇8

也许这些画面和其所对应的油画之间最直观的差异就是现场的物种并非来自北半球。欧洲厨房中常见的野兔,鹅和野鸡被换成了澳洲内陆的袋貂,袋狸和笑翠鸟。

玛丽安的构图特意模仿16~17世纪在荷兰广为流行的“虚空画派”(Vanitas)。这类油画经常描绘人类头骨或被病虫侵蚀的水果,以提醒人们生命短暂易逝,为纵欲享乐敲响警钟;而作为其现代摄影的对应物,玛丽安作品中的动物并不是作为人类的餐食遭杀戮,而是死于人类科技的不公平竞争。它们不是被高速行驶的汽车冲撞,就是被外来生物天敌攻击,要不就是被高压电缆电死。它们仅拥有与生俱来的低劣“装备”却不得已投身到一场生态战役中,最终丧命于人类不断扩张的都市和增长的消耗。

此外,玛丽安对于人类感知、影响大自然的手段也深感兴趣,这体现在她随后创作的2组系列作品中:一组利用光照的“绘图”手法来修饰地貌景观;另一组则通过在桌布上针线刺绣对大自然进行精致而微妙的探索。

1960年,玛丽安·德鲁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洲的班达伯格(Bundaberg)出生,现任布里斯班格利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副教授。在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她正是凭借艺术形式和方法上的创新和实验而为人称道。她的作品涉及表演、装置艺术、开拓性的光照技术以及艺术史研究。但解读其作品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技巧,而在于她作品背后细微而又引人关注的态度—正是对人类的习性和利己主义的层层剥离和回溯,最终引出社会意识形态中最深的问题:人类究竟应该怎样以可持续和公平的方式栖居大地,并与其他生灵共享自然?

阿拉斯戴尔对话玛丽安·德鲁

是什么让你成为摄影师的?

我喜欢绘画,曾经一度学习美术,但后来差不多有2年我中断了艺术学校的学习。之后,再回到学校我决定学一些应用范围更广的专业,或许凭借它我还能找到一份工作。然后我就去了堪培拉艺术学院(Canberra School of Art),那是一所新院校,他们将摄影摄像也归入美术科目,这在当时还不多见。这样一来,我就能把自己对于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的兴趣一并融于摄影中,我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不仅如此,在学院里,我发现了一些和自己想法相近的人,进而融入一个艺术群体。在那之前,我对于作一名艺术家并没有真正的体验,也不了解艺术应当如何贡献于社会。

你从艺术学院毕业后是如何展开职业生涯的?

我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份来自DAAD(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 Dienst,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奖学金,到德国学习1年(1984~1985)。对我而言,那段经历非常关键。我游览欧洲各地,参观我曾在澳大利亚研究过的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也了解到那些作品对于文化和社会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在德国的学习让我理清了自己创作所应表达的理念,也带给作品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文化补充。我明白了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会有多么大的不同。

艺术开始成为我的宗教。它给我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某种框架—好像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它。我单纯地埋头工作,搞创作,以为财务方面也能自动随之运转。但是我错了!我在这个行当上一直处于一种”不叫座”的状态。现在回想,这从长远角度来说,或许是件好事。

为什么是件好事?

因为画廊经纪人和策展人通常都会给你施加一些外界的压力,影响你去创作某一类作品,但我想你需要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自己的出发点充满自信,才不至于被市场的观念所动摇,因为那些所谓“艺术界”的商业贸易与真正的艺术创作过程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样开始创作《静物—澳洲篇》(图01~10)的?

在德国学习期间,我获得了一个研究静物写生油画的机会。回到澳大利亚,我就想创作一个系列—关于那些在人类公路上被伤害的动物。我觉得静物写生应该是种不错的方式。我非常着迷于“公路杀戮”这类事故,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野生动物,而死在公里路上的动物则是让人们发现它们的少数机会之一。一旦动物的尸体被置入静物画的艺术模式中,我就能把动物死尸从让人不太愉快或轻易便能忘却的事物“转变”成一种美,一种更值得关注的事物。

作品中都带有非常鲜明的“绘画感”。是有意为之?你是怎样做到的?

从1982年起,我就在照片上尝试长时间曝光和“油画式”打光。一开始是在堪培拉艺术学院里,我尝试把影像投射到树干上,后来在德国学习期间,我开始尝试用闪光灯来营造油画效果,并用胶片相机拍照,长时间释放快门,直到我将整个画面照亮为止。我特地挑选了一套手持式闪光灯,先为相机前的拍摄主体照明,然后一点点移动光源,照亮镜头中主体的每一部分;在某一区域停留的时间越长,成像后照片中的那块区域就会显得越亮。我认为光线本身就是一种原材料,光线的种类能决定物体成像的形态,相互交互更能生成一整套色彩和纹理。

我感觉你后面的几个系列的作品也延续了早期作品中对于“表现”(或者译为表现行为?)的侧重。

人类在风景中似乎有一种绝对的存在意义,我对此很感兴趣,并想对此重新定义,因此我创作了《灯饰风景》(图11~15)。我们习惯用相机来重现风景,仿佛它与我们是分隔的—“远在天边”的某些东西—相机也像某种工具一样延伸了“花园”的概念—在人类控制下的某个“自然的”空间。在17世纪的西方,风景为一个概念而出现,当时的贵族阶层开始聘用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宅邸和花园,将自然的混乱无序修缮得尽善尽美,构建出具有某些情节和寓意的景观。

nlc202309040200

拍摄《灯饰风景》那组照片时,我选择在夜间走入取景地,为其添加光照。有时我只是照亮野外的某些区域,有时是用灯比划出线条。我的肢体能伸展多长,线条就会有多长。图像中其余部分则用背景的夜光灯照明。整个过程就如同作画。最终的成品照片其实是记录了一个事件,且只能通过相机呈现。每张胶片不仅收集了光线,还将一个持续数分钟的事件压缩成一个短短的瞬间。

你怎样看待表现行为的作品和静物写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关乎运动的,另一个则是完全静止。

我觉得这两种创作是相互衔接的,因为它们无疑都是景观的“物质融合物”。收集“公路杀戮”的样本就需要开车上路,四处观察,检察尸体,把它们带回家冷冻起来,直到真正拍照的那天。那些动物的物质形态中本身就“携带”着它所处的地貌景观。研究它们,你能了解它们是如何与环境协调共存—它们是如何进食,可能会吃些什么,它们是不是在地上掘洞,是不是习惯夜行,它们是怎样生活的,等等。当然还有怎样死亡的。这两种工作都是基于我想要融入自然环境的热切渴望,以及自然对于生活重要性的强烈认同。动作和静止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对我而言,我所做的就是用动作来创造某种静态的东西。

那你更倾向于用哪种方式来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

静物写生曾是我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这种形式我意识到美的功能和价值。我发现动物身上的那种美非常诱人,并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观赏者。但我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我还想通过画面传达出一种抽象的理念,那就是表达对于那些曾经与我们共享“花园”的生灵的敬意。而且我认为静物写生这种形式更适合像我这样人到中年的成熟状态。表现行为的作品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方式,而通过静物写生我能够把所学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你的作品反响如何?

2003年我第一次举办“公路杀戮”(Road Kill)展览时,观众的反应有点困惑,他们可能不知道应该怎样接受这样的作品。当时这类作品还很新鲜,我想人们看到照片中死亡的动物时会有点惊诧,这正是我的用意所在:让人们看看因我们不经意所为而死亡的动物。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作品开始越来越受欢迎,现在甚至成了澳大利亚高中生的必学作品。它们在全世界都展出过,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跟我说这些作品很美很有趣。我想是因为它们触及了公众一些敏感的神经,同时也与人们日渐对环境问题紧密关注相关。

这些反响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我刚刚才回复了一封高中生的电子邮件。她在邮件中写道:“你的作品太棒了!谢谢你。—梅布尔。”能被称为“太棒了”已经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如果后面还伴随有感恩之辞,这再好不过了。所以我觉得梅布尔的评价就是我的作品能够获得的最高赞誉。

你最近的作品仍然坚持了静物写生的模式,但重点是在呈现手工艺品上,而非自然界的动植物。(图16~19)

是的,我关注的是桌面装饰品,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和怀旧情结。活生生的动物,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臆想的区别也让我很感兴趣。《桌面臆想》这个系列便关乎于此。我发现一些桌面饰物中包含了某种“俏皮的欺骗”,想给就餐者带来意外和愉悦,比如折叠成小狗或野鸡形状的餐巾,巧克力喷泉,烧制成鸟或动物形状的陶瓷餐具,等等。在呈现了一系列动物死尸之后,再用如此轻松诙谐的诠释方式玩一玩未尝不是一种乐趣。在这里,臆想也是人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所做出的简单而方便的解答。

你能描述一下上面所说的问题吗?

那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传统观念如何影响我们的态度。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类对地球正在持续产生破坏性影响,我必须立刻矫正“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审视“自然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人类的消耗”这种信条。我们的意识形态完全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固执地认定人类就是主宰,并不断地从自然界异化出来,比如我们认定森林/动物/河流/海洋不具有合法的生存权。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健全性的唯一办法就是要人类改变自己的行为,肩负起关照自然界的责任。

因此,我在《桌面臆想》的作品中重新摆放了物件,反映眼下的生存模式和它们在历史长河中被塑造成型的方式。我也认为艺术能通过幽默和乐观的方式在促成这场重大的态度转变的过程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你怎么看待当今的艺术摄影?

我觉得现在是艺术摄影的巅峰时代,因为现在的混合媒介形式实在太多了,早已没必要墨守陈规。确实,收藏家仍然乐意把钱财投资在画廊或艺术商人出售的油画上,但贸易市场的变化本来就很慢。与此同时,摄影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交流媒介,人们对于视觉作品的辨识力也越来越强,艺术摄影会比以往更显重要且艺术与摄影紧密相关。更多的人开始欣赏这种艺术形式,因此也就有更多的理由去创造和展出。

上一篇:高质量求职信的十大要素下一篇:科技金融的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