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精选11篇)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1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据联合国统计, 2010年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为5.23亿人, 到2050年将达到50亿人, 占总人口21%。2008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近1.6亿人, 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12%, 处于“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地。据预测, 未来30年内我国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将每十年净增一亿老年人口, 到2051年达到4.37亿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人的永续发展, 要使人永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不能回避, 并且需要被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关注。
宏观上, 通过将养老模式与生态相结合有利于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合国情、有利于人的永续发展的可持续养老模式。中观上, 现阶段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养老模式的研究成果卷帙浩繁, 但基于生态视角的养老模式研究并不多见, 大多旨在呼吁从对养老模式传统理解的“窠臼”中跳脱出来, 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养老模式问题。微观上, 以生态视角进行养老模式研究, 目的在于为老年人营造幸福生活, 减少家庭对于养老问题的担忧, 保持城市活力。
二、生态化养老模式概念解析
(一) 养老模式的分类
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 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变化的结果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养老模式供人们选择。一些传统的养老模式虽然存在明显的缺陷, 但仍在惯性沿用;而一些新兴的养老模式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得不到推广。
就养老模式的分类而言, 传统的划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按经济供养来源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第二种按生活居住地点分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新型的方法则按照需求划分, 种类较多, 包括社区+居家养老、候鸟式养老、以房养老、搭伴养老、旅游养老、异地养老、乡村田园养老等[1]。本文所研究的生态化养老模式独立于上述所有分类体系之外, 不单独对应其中任何一种养老模式, 但涵盖多种养老模式中的生态化成分并加以生态化改造。
(二) 生态化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生态位
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将生态城市定义为“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 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养老模式并没有准确的概念界定, 但其也同样属于“物质和生活方式”范畴这一点毋庸置疑。对比生态城市的定义能够看出, 用“生态化”来限定养老模式是有依据和价值的。
研究生态化养老模式, 就是研究老年人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的时间空间位置和资源, 及其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即“老年人生态位”。为更好地研究这一生态位, 笔者针对“生态化养老模式”做出概念界定:代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资源集约利用, 生活质量好, 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多样化可持续养老方式。另外, 由于居住是养老的载体, 研究养老模式一般都会与“居住模式”紧密相连, 因而“生态化养老模式”中应包括“全生态养老社区”的内容。
三、“生态化养老模式”中的生态内涵
(一) 养老模式与人口生态
1. 养老模式与人口年龄金字塔
生态学中的年龄金字塔可以用来直观地表示“人口老龄化”这一动态变化。若人口年龄结构幼年个体较多而老年个体较少, 则种群数量将呈现上升趋势, 人口增长压力大, 属于增长型;若种群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 种群则呈现稳定状态, 属于稳定型;若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个体多, 则种群将趋于减少, 属于衰退型。
在人口种群呈现不同趋势的各个阶段, 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模式应有所不同。以我国为例:在传统的崇尚多子多福的大家庭时代, 人口种群为增长型, 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在家庭结构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的今天, 人口种群向衰退型转变, 社会开始寻求家庭以外的社区居家等养老模式。这说明, 生态视角下的人口特征对于养老模式的转变有重大影响, 选择养老模式应建立在对人口种群的生态特征考虑之上。
2. 养老模式与环境容纳量
任何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容纳量, 只能为有限的生物提供所需的资源, 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不例外。环境容纳量是环境资源状况、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生态调节机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一个动态的变量。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养老问题, 需要引入环境容纳量的概念来了解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对老年人来说, 其生存环境由很多要素组成。各个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了老年人生存环境的容纳量。以建成环境为例, 老人容身的居所、能够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出行所需要的步道、公交站等交通设施相当于环境中的资源状况, 资源越丰富, 能够供养的老年人越多;住宅及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影响老年人使用的便利程度从而影响了老年人对资源的利用情况, 无障碍设计越好, 老年人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 生活越便利。
老龄化的现状决定了这一体系中老年人的数量是庞大的。随着养老模式发生改变, 老年人生存环境容纳量发生变化。若容纳量降低到现状老年人数量以下, 则必将导致老年人居无定所, 缺乏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保障, 出行不便甚至发生危险, 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显然, 从生态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养老模式是一个逆过程, 探讨的是若影响容纳量的因素不满足养老需求, 老年人将遭受怎样的损害。由此可将生态学中环境容纳量的影响因素转换成养老环境的影响因素, 从而得到一套完整的老年人生存环境评价体系。
(二) 养老模式中的代际关系
生态化养老模式强调代际关系的和谐, 后代人应对前代人予以关注和关心, 代际间和谐相处。强调代际和谐是对养老模式中“谁来照顾、赡养及陪伴老人”问题做出的生态学角度的回答。
自《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实施后, 对于养老模式机构化的反对就一直没有停止。从生态的角度来看, 将老年人送入养老院的确有着割裂代际关系的不良影响。笔者曾与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敬老院中的老人交流, 老人们大多认为在敬老院中居住能够帮助工作忙碌的子女减轻负担。但这样的回答仅仅从子女的利益出发, 本身就表现出一种代际间的不平等。仅仅因为年富力强的一代能够为社会创造较多经济价值就只考虑他们的利益有违生态化养老原则。
机构养老作用弱化同时, 家庭养老仍占主导地位,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家庭养老模式下, 代际关系最为紧密, 表现为资源由成年子女到老年父母的转移。“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 资源既有从子女到父母, 也有从社区到老人的流动。以居家养老为核心, 以社区服务为依托, 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使老年人留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 保持代际关系的完整。
但从生态视角来看, 这两种养老模式暴露出一定缺陷:虽然代际关系保持完整, 但难以达到系统内部的平衡。两种模式都将老年人视为服务的被动接受者或者顾客 (即资源流向的终端) , 他们不仅被认为不能再为家庭和社区做贡献 (资源无法在系统中循环流转) , 而且也无法在自身养护中积极活动, 对于代际关系不利。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应该是自然形成而非特意规划设计的。在许多社区中, 青年夫妇购房成家, 子女成人后离家, 老人留在社区内。可以在社区内设置“养老服务项目”, 有意识地体现老年人聚居, 但并不专门向老年人输送服务;老年人参与社区管理、社区活动组织;社区中居民包括各个年龄段, 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老年人与年轻人分享经验, 实现生态化的资源循环。
(三) 养老模式与生态住区
生态化养老模式与生态住区联系紧密。在某些情况下, 养老模式的演变就是老年人居住模式的演变。除了机构养老模式之外, 住区是绝大多数养老模式的实践场所。罗伯特﹒吉尔曼认为, 生态住区是“一种人类尺度的、功能多样的住区。在这样的住区中, 人类活动与自然相和谐, 并且支持人类的健康发展和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住区中的“生态”更多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 “以生态住区为载体的家庭养老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并不等同于“生态化养老模式”。
有报道称, 上海将在未来探索一种“全生态养老社区”创新模式。所谓“全生态”, 意味着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保障终老的生活支持系统, 集家庭、机构、市场、社会等各类服务于一体, 按照节能、环保、低碳和无障碍、无污染、高科技的要求, 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多元共生的社会生态[2]。这样的“全生态养老社区”更加接近本文阐述的“生态化养老模式”的概念。与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 它是按照生态住区的内涵构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老年人通过亲近生态环境, 享受自然之美, 并在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实现生理、心理健康的积极养老方式, 符合生态化养老模式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要求。
(四) 养老模式的集约化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强调集约化发展。养老模式的集约化主要表现在:节约社会成本, 充分利用现有养老资源, 养老服务项目具有丰富性但不失针对性, 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具有其他社会效应。
1. 利用现有养老资源, 节约社会成本
对于老年人来说, 最佳的养老场所并非养老机构, 自然形成的养老模式不仅有利于代际间和谐, 也会避免因额外建设而浪费资源, 增加社会成本。在现有的养老模式中, 机构养老放弃了社区和家庭, 转而建造养老机构, 违背集约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则可使老年人充分利用原有的物质资源, 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节约社会成本, 投资少、收费低。
2. 服务项目丰富而有针对性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不提倡统一化的养老服务供给, 而是使老年人按照自己所需寻求养老服务内容, 划分服务对象进行针对性服务。且使退休老人自然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 老有所为。
3. 产生其他社会效益
生态化养老模式能够吸引众多拥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才, 从而带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额外效益。养老模式的集约化, 并非节衣缩食, 而是为了达到节约社会成本, 充分利用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 同时兼顾其精神享受的目的。对于处于“未富先老”境地中的我国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五) 养老模式的多样化
各种养老模式都存在局限性, 若将老年人及其生存环境视作一个生态系统, 单独靠一种生态机制 (养老模式) 来维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说明,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多样、复杂, 其抗干扰能力越强。为了维护老年人生存世界的稳定性, 采取多样化的养老模式是必由之路。
生态化养老模式不是各自为战的单独的养老方式, 而是多种养老方式的衔接, 是养老模式的网络体系, 其中包括参与体系、文化社交体系、保障体系、照顾体系等。如社区在照顾老人时应提倡多重形式, 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应该由家人、朋友、邻里、护工还有志愿者等多重照顾者共同承担, 而非单独依靠社区或家庭的力量。
(六) 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健康
养老模式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老年人生活质量好、身心健康是生态化养老模式的重要内涵之一。
有研究表明, 不同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的健康和主观幸福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依靠子女供养的养老院中的老人和仅老两口居住的老年人自己认为健康的概率最高而死亡概率最低;子女供养的养老院老人、依靠补助的独居老人在自认为健康率上最差。值得注意的是, 对养老模式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呈现出相同的排序[3]。笔者认为, 这一研究结果能够说明养老模式与老年人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但并不能说明养老模式影响身心健康, 还有可能是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养老模式的采用。比如因为身体健康, 所以才选择只与配偶共同居住的模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在现状养老模式中, 就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来说都存在缺陷。
家庭养老模式下, 如今“4-2-1”的家庭结构使子女对老人的照顾难以周全, 使老人缺乏与外界的交流, 易产生负面情绪。2003年上海市调查显示, 5%—10%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害怕、孤独, 认为自己的事情无法做主;30%的老年人觉得自己“越老越不中用”;15%的老年人遇到事情想不开。在独居老人中还经常发生煤气中毒、突发及疾病等意外事故, 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机构养老模式下, 老年人被舆论认为“被遗弃”, 自我形象衰弱, 缺少血缘亲情的慰藉。若在经济上也不能够独立的, 会产生“寄人篱下”的负面想法。居家养老模式下, 社区基础设施匮乏, 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导致老年人生存环境容纳量小, 难以覆盖所有老年人。老年人数量过多也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生态化的养老模式应面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将多种养老模式衔接起来, 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 采用家人、邻里、社区工作人员等多重照顾体系。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转变社会观念, 不将老年人单纯视为弱势群体和服务接受者。
四、养老模式生态化的意义
生态化的养老方式能够解决传统养老模式中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笔者基于以上对“生态化养老方式”中的生态内涵分析, 提出养老模式生态化的六大意义。
1.养老模式生态化能够为养老问题研究带来崭新的视角, 提供基于生态角度的评价体系、从更为科学的角度判断社会需要的养老模式。
2.该模式能够对“谁来照顾、赡养和陪伴老人”的问题作出生态角度的回答, 使代际间和谐相处, 实现生态化的资源循环。
3.养老模式生态化能够使老年人亲近自然, 在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4.节约社会成本, 充分利用现有的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
5.生态化养老模式衔接多种养老模式, 扬长补短, 维持老年人及其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 养老模式生态化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负效应, 如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消费、社会养老保障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五、构建生态化养老模式的措施
为了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从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4]到英国的“社区照顾”方式, 再到日本的“社区护理”实践, 由于各国国情存在差异, 所采用的养老模式也各不相同。笔者结合前文对生态化养老模式生态内涵的分析, 提出构建生态化养老模式的七大措施。
1.针对不同的人口种群特征构建不同的养老模式。
2.基于生态的视角, 通过提高老年人生存环境的容纳量改善老年人的居住质量。
3.尊重养老社区的自然形成, 建立多样化的老年人服务项目, 但不进行统一式的服务输送, 号召老年人亲身参与到社区管理中。
4.转变观念, 从老年人而不是年轻一代的角度思考养老问题。不将老年人单纯视为资源的接受者。
5.利用现有养老资源, 减少社会成本, 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项目。
6.遵循多样化原则, 使政府、家庭、社会相互合作解决养老问题, 不单独采用一种主导方式的养老模式, 而是构建养老模式的网络体系。
7.建立政府、家庭、社会的合作关系, 将多种养老方式结合起来, 完善社区老年设施配套, 注重无障碍建设。
结语
不同人口种群的特征需要不同的养老模式主导, 但任何一种单独的养老模式都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 需要构建养老模式的衔接机制, 从而形成网络体系。现有的养老模式存在很多缺陷, 但也包含不少值得借鉴的生态内容。养老模式的构建应该是多样的、自然形成的, 应充分认识到生态学的内涵在养老模式中的体现, 从生态视角出发进行养老模式研究,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钱桂林.生态养老值得提倡[N].中国环境报, 2012-05-31: (2) .
[3]刘宏, 高松, 王俊.养老模式对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11, (4) .
[4]侯立平.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养老模式探析[J].人口学刊, 2011, (2) .
[5]杨蓓蕾.构建面向生活质量的城市养老体系探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 .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2
一、生态产业系统的.内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Ernest Haeckel于19世纪60年代提出的.生态系统是以特定的空间范畴和物理实体为基础,集中注意的是其有形的物理量(物流、能流)和生物量(个体、种群、群落).
作 者:董岚 唐强 作者单位:董岚(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唐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3
摘 要: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难已经成为当前困扰国计民生的一大难题。就目前而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最适合中国农村地区的养老模式,为满足其物质生活保障需求、生活照顾服务需求、医疗服务需求与休闲娱乐需求,应充分利用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服务优势,积极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作用,发挥社区优势为居家养老服务,从而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群现实养老需求,解决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难的问题。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民生问题,做好老年人口的养老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相比城市而言,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压力更重。受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土地流转、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如今亟需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满足老年人口的现实需求。当前背景下,农村地区老龄人口的居家养老问题形势十分严峻,要在深入分析居家养老模式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具体构建实施途径。
一、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实需求分析
根据社会调查,我国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经济条件差,物质生活能力低下,医疗保障不到位,缺乏休闲娱乐设施,从物质、精神到医疗层面与城市老年人口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农村地区发展情况和老年人现实养老需求来看,其具体可分为4个方面的需求:物质生活保障、生活照顾服务、医疗服务与休闲娱乐需求。
(一)物质生活保障需求
物质需求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农村老年人因劳动能力下降,养老最现实的需求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为生存而困扰。在农村生活来源问卷调查中,多数老年人以工作收入(农活或零活收入)为主要来源,一部分依靠子女奉养,少部分老年人有养老保险金,还有部分老年人依靠储蓄存款、救济金、低保金与投资性收入等生活。这些收入构成说明目前农村地区多数老年人只能依靠自身劳动、子女奉养来维持生存,依靠养老保险、救济金及其他者还只是少数。对于这些老年人而言,物质生活保障不到位,生活安定性自然欠佳,生活问题与医疗问题成为了困扰农村老年人养老的重大难题,缺乏维持生存的金钱,生了大病治疗难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有子女奉养和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状况则相对好一些[1]。农村老年群体养老必须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除去依靠子女外,更多的还是依靠自身储蓄和政府救济,所以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就是物质生活保障,这一问题需由政府来解决,并配合养老保险制度、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等,从而为构建居家养老体系打下良好基础,覆盖广大农村,让众多老年人受益。
(二)生活照顾服务需求
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自理能力下降,尤其是80岁以后下降较快,因此年纪越大的老年人对生活照顾服务需求越大。在社会调查中,年纪在60-70岁的老人对于生活照顾服务需求一般,70岁以上需求较大,不过真正需要长期且持续照顾的老人多为病患,比例并不高,所以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服务需求具有间断性与临时性特点,服务内容以日常生活照顾和生病照顾为主[2]。目前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照顾主体主要以配偶、子女为主,像社区照顾、钟点工照顾等基本没有,在花钱购买照顾服务上,超过一半的对象缺乏购买能力与欲望,可以说制约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照顾服务需求的限制条件还是经济能力。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快提升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从而满足老年人现实需求。生活照顾作为老年人日常最迫切的服务需求之一,可通过政府或社会购买的方式提供给老年人,形成长效社会机制,服务农村老年群体。
(三)医疗服务需求
老年人作为疾病高发群体,健康医疗最现实的居家养老需求,正是因为疾病的影响,他们的经济能力才会受损,才会更加需要人照顾,并且治疗中产生的各类费用都会加剧养老压力。结合社会调查结果来看,农村地区很多老人都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在生病时不倾向于去医院,多数在小诊所看诊吃药解决,只有病情危急或实在撑不过去的时候才选择去医院。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医疗补贴,但是在大病治疗方面,老年群体的压力还是较大,尤其是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方面则成了进一步困扰养老的现实问题。造成当前农村地区老年人医疗难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二是农村居民现实经济压力大,看病贵看病难。但是农村老年群体的潜在医疗需求是极大的,这种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主要受两方面的约束,一是支付能力,二是距离与可及性[3]。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使得农村地区老年人看病压力大,治疗费用贵、医疗不方便,并且成为影响居家养老模式的典型问题。所以,满足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医疗需求,要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借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手段保障老年人医疗权益。
(四)休闲娱乐需求
休闲娱乐是衡量一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农村老年人休闲娱乐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看电视、听广播、聊天、打牌、下象棋为主,较少养鸟种花、读书看报、外出旅游、钓鱼、参加公益活动者。农村老年人不参加休闲娱乐活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时间、无人组织、缺乏资源设备、经济条件不允许等。甚至还有多数农村老年人为生活而忙碌,客观上限制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很多人都很想参加休闲娱乐活动,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们也希望多多参与,但是受限于生活压力和经济条件,他们不敢奢望太多,不过像一些成本低的活动如广场舞、太极等他们还是很乐意参与的。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村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想必会逐步被满足,所以要从完善休闲设施、加强活动组织与领导等方面入手,满足老年人娱乐需求。
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实施途径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服务网络为依托,完成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医疗护理与精神慰藉,通过实施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在物质、医疗、生活照顾、休闲娱乐方面的现实需求,将居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完成养老目标。就目前而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最适合中国农村地区的养老模式,在政府、社区、家庭三方努力下解决养老问题。
(一)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与社会服务职能,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政策方面,要根据农村地区情况和老年人养老现实需求积极出台配合社区养老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行保驾护航。比如在2008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政策上的推动与支持是其实施的直接动力[4]。对于已出台的政策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实践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查漏补缺,寻找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另外,对于现行众多福利机构还要加强管理,以便其可以更好的发挥服务作用。对于社会服务机构可通过政策优惠推动其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利用政策倾斜、财政补贴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资金方面,要设立专项资金,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服务。政府资金支持最典型的是建立专项基金,通过设立养老券制度让老年人可购买社区服务,减轻经济负担,通过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员这种公益性岗位完善养老模式。以上两种方式都能以相对较低的服务成本获得品质较高的服务,变相减轻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的负担。
(二)完善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作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施载体,是居家养老的主要承担者,社区要加强管理,组织建立服务体系,利用现有资源与网络,贯彻落实并监督服务情况。
利用社区管理体系组织建立养老体系。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在社区内部建立养老管理中心,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居家养老计划,在工作中完善各项制度与管理办法,在服务工作中贯彻落实,明确养老模式下资金的使用,并设立意见箱,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不当之处。另外,还可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与服务机构。服务站主要负责采集老年人信息,由社区居委会筹办,负责物品发放、补贴发放等,了解社区内部老年人需求,与适合的服务机构洽谈并满足其需求,通过定期沟通了解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情况,并负责社区内部养老设施建设与定期维护等[5]。养老服务机构主要职责是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日常生活照顾与休闲娱乐服务等,其他具体项目根据老年人需求而定。
信息化社区,网络的建设与利用成为必然。目前单一养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必然。多层次网络服务体系包括社区纯福利性服务、邻里互助和有偿性服务。纯福利服务主要针对无收入或低收入老年人群,提供经济补贴,并利用公共设施满足其需求,邻里互助是吸纳社区内部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照料老年人群,有偿性服务则是设立公益岗位,提供适当服务。
联合社会组织建立养老服务监督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必须受到监督,监督体系的构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社会的监督,负责监督工作情况,通过定期调查走访的方式了解服务工作情况,一种是养老中心负责监督,以定期查看意见箱和查看账目为主。社区养老监督体系要对服务站、养老管理中心和服务机构进行全面监管,监管工作内容以查看服务工作是否到位、信息反馈是否及时、问题处理是否得当等为主[6]。比如查看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贪污受贿、物品是否准确及时发放等,监督服务工作质量、实施情况,了解其日常工作状态,根据有无问题选择适当措施,从而保障社区内部老年人群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三)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另一个核心支持来自以亲情和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家庭支持可在积极满足老年人现实养老需求的基础上配合养老站与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更优质的养老保护。农村老年人不比城市老年人拥有完善的养老保险与补贴福利等,在承担养老责任方面家庭子女是大头,不过由于现在众多人口都倾向于外流打工,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照顾老年人压力变大,面对这种情况,还要是从根源处解决,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丰富社会资源与医疗资源,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子女可更好的发挥在家庭中赡养照顾老人的责任。居家养老模式下,子女们的照顾重担减轻,不仅可以更好的工作生活,在照顾老年人方面也可与养老站、服务机构组织等相配合,带给老年人更多的优质服务。另外,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支持与照料,对慰藉老人、给予精神寄托、舒缓身心等有极大好处,它对于老年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重要意义。所以,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要积极发挥家庭支持优势,满足老年人现实需求,配合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组织等做好居家养老工作,完成农村社区优质养老体系的构建,为众多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帮助。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老龄人口养老问题形势严峻,老年人群现实养老需求主要以物质生活保障需求、生活照顾服务需求、医疗服务需求与休闲娱乐需求为主,针对农村老年人需求,在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国家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构建完善社区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从而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群现实养老需求,解决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益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7-121.
〔2〕崔庆五.转型期西部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化组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7-112.
〔3〕皮海峰,徐永丽.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91-94
〔4〕沈林,张新芳,左建中.乌鲁木齐市农牧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研究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58-62.
〔5〕杜强,左建中,梁婷.乌鲁木齐市农牧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研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4).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4
一、构建特色社区养老模式须依靠社会的经济发展
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养老模式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机,就必须看到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结合这样的实际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只有把社会主义这块蛋糕做大,社会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与养老相关的事业上,老人才能有更多的收入来购买社区服务,社区养老的功能会进一步增强,老年人才能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资金投入制度、法律支撑体系都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带动,在社会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后,我们就可以有计划有保障地提高老年人的收入,这包括提高退休金、生活福利补贴、社会救助的水平,进而提高老人最低生活水平线的标准。可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我国特色养老模式的完善,而中国特色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又必须依靠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构建特色社区养老模式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特色社区养老模式这个面临着发展的空前机遇,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能够大幅度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管理效率。面对信息化日趋深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在构建特色社区养老模式中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我们在具体建设社区养老信息服务中,要建立社区老人的信息档案,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项目、服务程序、服务质量标准以及评估标准;搭建社区养老模式信息化智能网络平台和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平台,设立社区养老机构与老人子女之间联系网络,让子女了解父母的最新状况以及社区服务内容;建立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经济支付能力评估标准体系,老年身体评估量表可使用科氏量表(科氏量表,是由美国的Lawton和Brody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e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S),主要用来评定被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设置电话求助服务平台,方便老人在家获得服务等措施。
三、构建特色社区养老模式须树立健全的制度保证
中国特色社区养老模式的建立需要有严密的、可行的、高效的、稳定的制度来做保障,所以我们当前当务之急就是确保制度制定的严密性和稳定性。首先,制定制度之初,要经过严格的调查评估和实验,并后期要有跟踪记录,来确保制度的严密性;其次,制度的严密性与稳定相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制度经过测定具有非常好的严密性,那么我们也会认为这个制度也具有稳定性。推进制度的稳定性与政策的严密性密切相关,如果一个政策在制定之初经过周全的考量,具备较强调的严密性,那么这个政策也肯定是一个稳定的政策。比如:政府的社区建设投入的资金比例政策就需要严密性和稳定性来确保资金使用完全到位。
前面我们阐述了关于社区养老的非营利组织准入制度、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督评估制度等等,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要强调政府的权利下放制度、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度以及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这些制度的完善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权利下放制度包括:管理权力的下放与资金权利的下放,这两个权利的下放将对社区的发展空间有了很大的提高。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的确立将有助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综上所述,构建特色养老模式必须依靠制度的全面性、发展性以及严密性与稳定性,所以,我们在社区养老制度制定与完善方面乃是任重而道远。
四、构建特色社区养老模式须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区养老模式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可借鉴的经验很少,而且它还关系老年人群体晚年美好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在奠定坚实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促进特色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首先我们应该选取合适的社区作为试点,来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到全国。我国也有几个成功的试点,但这些试点社区大多坐落于上海、北京以及香港这些经济发达城市,所以我们在选择试点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水平一般的西部城市,这些试点的经验才更值得推广。
社区养老模式试点的选择关系到整个模式的构建结构是否合理,因而如何选择试点就至关重要。一个社区要成为社区养老的试点,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规模上,选择试点的社区或者为大型商业开发商开发的社区,或者是依托大型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区,在这样的社区进行试点,才具典型性;二是管理上,选择试点的社区组织比较健全,管理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水平比较高;三是资源上,选择试点的社区目前拥有社区活动室、退休人员活动室等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区医疗机构以及拥有闲置的场地、场所;四是上级支持,选择试点的社区能获得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从政策、资金到人员的大力支持,遇到困难可以向上级汇报,及时得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帮助和解决;只有同时具备以上要素或绝大部分要素,这样的社区才能成为试点,才不至于在试验过程中夭折。
五、构建特色社区养老模式须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5
XX县隶属XX市,辖14个乡镇,397个行政村,国土面积777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林业作为富民兴县的一大新兴产业,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线,高起点规划,市场化运作,大力度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重点,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促成了林业生态建设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仅去冬今春,全县就完成造林面积33485亩,植树246万株,占既定目标的105%。目前,全县活立木存量达3206万株,林木覆盖率21.55%,农田林网控制率96.1%。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了三个方面:
一、坚持机制优先,大力深化改革,实现产权明晰化 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关键在机制。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积极探索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在全省率先推行林木产权私有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木产权机制,彻底改变了“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局面。在造林过程中,我们将明晰产权放在首要位置,明确提出“机制到位一棵,栽植一棵;机制不到位,宁可不栽树”,确保产权一次到位。对沟河、渠堤、“四
荒”等宜林地段,我们通过竞标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将林地使用权全部落实到人,并以合同形式明确权利和义务;对农户房前屋后、村旁路旁等分散植树地段,坚持“谁地谁栽、谁栽谁有”,由林业部门确权到户。林木栽植之后,我们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组织验收,对按要求栽植到位的,由公证人员现场公证,林业部门当场发证,从而让群众吃上“定心丸”,有效调动了群众造林积极性。文峰乡薛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树木难栽难管,林业建设长期未能到位,去年通过公开竞拍,村民苗权投资46万元,承包了该村3000余亩农田林网,在对路、沟、渠、桥综合治理后,植树3万多株,高标准完成了农田林网建设。去年以来,我们在林业生产上不仅没有过多投入,而且盘活资金3000多万元,返用于植树造林。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下发后,我们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力度。对原属集体的林地、林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协商,集体研究,全部以竞拍、承包等形式确权到人;对已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木,重点规范合同,完善手续,确保了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整性。目前,全县共完成林地勘界面积27万亩,林权登记8.5万宗,林权登记率达到88%。
二、合理流转土地,重点培育大户,推进经营规模化 我们将培育大户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采取多种模式,推动林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是流转土地。采取置换土地、反租倒包、租赁等方式,加速土地流转,最大限
度地向林业大户集中。对规划造林区内的土地,由村里以适当的价格统一租赁,然后由大户承包;对规划区内不愿种树的农户,由村组协调,利用机动地进行调换,然后将置换的土地公开发包,重点向大户倾斜;对农田林网和廊道绿化,统一规划后,公开竞标拍卖。通过流转土地,全县培育造林大户356户,其中,5千株以上大户143户,万株以上大户27户。如辛安镇农民张新兴,先后承包了20公里路、沟和500亩林地,种植速生丰产林40万株,由于成立了专门的林木管护和技术管理队伍,所植林木长势喜人。二是招商引资。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XX林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来舞投资林业生产。全县共招引外地企业和种树大户46个,投资总额达6000多万元,发展花卉园林基地3000多亩。其中,上海万春园林公司自2001年入驻XX以来,目前已发展苗木、花卉基地15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园。三是培育龙头。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如文峰乡李楼村的永盛绿化公司,在本村建立了1500亩苗木基地,带动全村80%以上的群众种植绿化苗木,并由永盛绿化公司统一对外销售,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三、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林业产业化 我们坚持以产业化模式发展林业,推动单一型的传统林业经济向多元化的新型林业经济转变,形成了林业带动多业兴、多业兴起促林业的良好态势。一是大力推行立体种养。在树木
小、光照足的林地,重点推行林草牧、林菜、林果等模式,带动发展蔬菜、小杂果等高效经济作物6万多亩;在树冠较大的林地,重点推行林间养殖,走以林养牧、以牧促林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共发展林间养殖大户60多户,年饲养禽类达300万只,增加农民收入2500多万元。二是积极发展观光园林。通过对荒沟、荒滩进行综合治理,实行美化绿化,发展生态林业、观光林业。如我们今天参观的振乾林业生态示范园,原本是一片小雨即涝、小晴便旱、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荒凉地。从2001年开始,全省平原绿化模范张振乾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治理荒滩、荒坡1500多亩,开挖坑塘200亩,整修道路25公里,植树32万株,建成了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林,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园区。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我们以发展木材加工企业为重点,对外组织招引,对内催生培育,形成了以尧舜木业、永兴木业等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企业集群,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28家,并带动了木材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林业产业链条。2007年,全县的林业总产值达5亿多元,林业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规范程序是前提,政策支持是保障,炒热思想是关键。总体上讲,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公开规范,维护群众利益。
我们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照规定程序办事,做到“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使林改工作始终在阳光下操作,在群众监督下开展,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针对群众提出的树木罩地问题,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专门制订办法,由造林户按照边行树木总价值20%—30%的标准,给予邻地农户相应经济补偿,有效避免了群众纠纷,促进了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整合力量,搞好政策扶持。为鼓励林农主动办理林权证,我们协调金融、保险、司法、农业、畜牧等部门,先后出台了《林权抵押办理贷款办法》、《私有林木财产参保办法》、《林权公证办法》、《林下养殖种植技术指导管理办法》等政策,对已办理林权证的林农提供信贷支持、财产保险、技术服务等政策扶持,有效调动了广大林农参与林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炒热思想,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坚持从炒热思想入手,通过铺天盖地抓宣传,结对帮扶解疑惑,培育典型搞示范等办法,使广大干群真正认识到,林权制度改革虽然改的是林权,但活的是林业,富的是群众,切实营造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总之,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保一方生态”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完成林权制度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生态化教学 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英语教学从我国教学实际出发,恰当地把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服务于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了一种最佳教学效果,产生了一种新型教学革命。2004年,在我国外语教育史上由教育部首次确定了计算机网络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提出了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即:英语教学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改变传统观念,增强教与学的效率,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是网络与外语课程整合的主要目标。高效的整合能够促进现代英语教学的健康、良性发展,能够为新型教学提供理想的环境。网络与英语课程整合是一个联系、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客观面对并及时解决整合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的具有消极影响的失衡现象,重视并予以科学、有效的调节。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跨越了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是研究教育及其因子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具体来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教育发展规律;而生态学是将生物及非生物与环境因子视为一个系统,强调的是系统内部各因子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人类的生活与大自然是高度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生态观把研究对象当成复杂的整体来对待,对教育理论具有深刻的启发,是把研究对象当成相互关系网络中统一整体来研究。
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为了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综合实践目标,教育生态学强调人们要把教育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联系起来,以整体论和系统观的研究视角,动态培养并发展教育过程中的生态意识,解析并联系教育生态的各种构成因素,最终在宏观和微观双重层面上实现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了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研究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尤其是生态平衡、系统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如:自然的、社会的、生理的、规范的、心理的,从而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1]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只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的世界。而为了使我们发觉英语教育中微观生态系统的不协调和失衡问题,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生态化教学”从教育系统及其外部环境等角度上思考教育问题,才能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理论。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生态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学体制僵化与混乱,不符合生态化教学中教学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传统英语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从单纯的高密度机器灌输、枯燥的黑板加粉笔式填鸭讲解,到“光盘+计算机操作”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课堂,这些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教学环境,虽然教师和学生已经进入了新的教学环境中,但是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甚至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网络环境下,这些英语教育环境不符合生态化教学中教学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英语教学体制发生了僵化和混乱的问题,是为学而学。同时,英语教学模式应试倾向严重。知识的传授不是生态圈中的某一个点或一条链,而是生态圈中的圈,应当着重其系统性。传统的英语学习只偏重读与写,忽视了灵活运用“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其目标是笔试内容,导致很多学生不能熟练地进行交流,不能熟练地开口说英语。由此可见,我们的英语教学模式否定了其整体性,将英语教育部分割裂出来,导致英语教育质量的滞后。
2.英语文化渗透不强,“花盆效应”现象严重
目前英语教育普遍忽视了其中蕴含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存在课堂上只对语法、词汇、句子结构和文章结构进行重点讲授,导致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学习少之又少,只对词汇、语法结构有所了解,“花盆效应”现象严重。而在《语言论》中,美国语言学家萨佩尔曾经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由于自身特征不同,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一个与其他集团分开的集团”。在我国由于缺乏语境,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学生无法有效地运用英语。同时中英文化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性,要想学习好英语,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就要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应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同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综合技能的培养,过度传授单词、语法等知识。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学生没有更多的真实语言训练场景,就像花盆中的花朵一样,一旦失去了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就会很快枯萎死亡,不会进行创造性学习。这种“花盆效应”使学生丧失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破坏了英语课堂的生态性。学生只会为考试、升学、留学、找工作学习[2]。
3.学生学习动机较弱,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能听从教师讲授,无法满足自我学习的目标。目前,我国英语教学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在学习过程中,为了短期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学习成了可有可无的活动,常常以考试为学习目标,这样违背了知识的生长性。为了使学生进入到学习生态中,长期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时,生态化英语课堂应该追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系统整体发展。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违背了多样化的生态理念,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也是由学生做出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由任课教师做出的,评价主体单一化,学校、社会和家庭很少共同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并且,基本上都采用量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忽视了不可量化的重要因素,仅仅考虑教学中能量化的因素,很少采取质性评价。另外,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没有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评价的范围中,只把知识的多少与技能的高低作为评价的标准,评价内容单一化。
三、网络环境下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生态化的教学模式是在生态型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健康发展目标。网络环境下,我们将课堂生态环境系统具化为大生态系统和子生态系统。其中,子生态系统之间呈现出兼容、良性的动态模式,是相互依存、作用、转换的关系,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关系等;大生态系统是课堂目标的设置。
1.课堂目标的设置
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动态、开放、有联系的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静止的、孤立的。而生态化教学模式应具有整体性、联系性、生长性、系统性的特点,教师是指导学生构建学习内容的指导者,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学生应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内容的构建,是一个主体。因此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生态化模式,就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合理设置课堂目标,明确学生学习和发展目标,以人为本明确英语教学评价和内容。整体性原则必须要整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有全面整体的发展,必须要融合课堂环境因素,具有整合评价方式。
首先,从根本上看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是语言知识目标和文化目标。学生要掌握英语中语音系统、语法项目、拼写规则等符号运行体系,因此,在选定英语语言知识目标时,要为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语言能力打下基础。同时,在英语教授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放开眼界,把相关跨学科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3]。
其次,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是由本身的语言智能所支持的,如:对语言的拟想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而学生的发展目标主要是以语言为载体,以学生为本体。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在文化观发展上,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本国文化属性,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同时要尊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提高交际水平。
另外,英语学习不仅是了解文化习俗,学习西方文化,也是为了使西方人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出来。而教学内容中的语言知识不但要秉承趣味性和思想性、基础性和交际性,还要秉承时代性和规范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因此,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下,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使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正确地选择语言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同时,为了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整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输入和输出的原则,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通西方文化的学生,要兼顾中西方文化的教授。
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只是简单的重笔试、重结果,应当是多元化的。长期以来,在评估的过程中,考试和测验成了主要的评价手段,将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进行客观的描述,过于强调科学知识系统。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评价的目的应当对学生学习过程具有反馈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学习进程,应当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参照的作用。由此可见,生态教学评价目的脱离了以考试、测验为评价标准的唯一模式,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2.网络环境下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作为教学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传统的“理论、方法+课程、教材”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教材”的新模式。计算机网络信息流充足,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但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是教师学写学生抄,也不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应当将计算机网络作为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由此可以发展出两种教学模式。
(1)学生自主、教师辅助模式。作为培养独立学习者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受到了重视。这个过程中,为了对学生的态度和能力的内部环境进行转变,能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通过教师、教学设施和预料构成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学习,进行自审的语言需求评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从依赖教师转变为独立学习。但是,由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等有利因子的影响,这种独立并不是此模式的唯一特征。在这种模式中,首先,教师起到了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应用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帮助学生确定了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行学习效果评估等,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材料和技巧,帮助学生确定了学习目标。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专业需要起到支持的作用。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承担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分析学生的需求,并进行自我评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获得能力为目的,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仍然具有主导地位,虽然学生是教学的核心,处于主体地位,但是仍然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在选择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设问法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仔细挑选课程设置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学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建立起一个和谐、动态、兼容的教学系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网络环境中,应用生态学理论,建立生态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13-115
[2] 王宁.网络环境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
[3] 刘爱军.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 (6).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7
一、社区居家养老在深度老龄化背景下的异军突起
社区居家养老是老人居住在家庭, 以家庭为核心, 以社区为依托, 建立起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情感慰藉等相关服务。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 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 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 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 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于养老责任的共同承担。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 随后被许多欧美发达国家所借鉴, 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良方。2011年3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功能, 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这表明在深度老龄化的背景下, 我国政府也开始倡导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
(一) 传统养老模式的困境
家庭养老是传统的依靠子女等家庭成员提供养老的模式。其具有生活上的照料、经济上的供养、精神上的慰藉等优势, 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该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日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使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难以为继;成年子女的异地就业使家庭养老鞭长莫及;现代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有偿就业的职业发展趋势使家庭照料力不从心。
机构养老解决最困难、最需要照料的部分特殊老年人的问题, 发挥着“托底线保基本”的基础作用, 但其高昂的收费、陌生的环境、紧张的床位、复杂的手续、相对简陋的条件等, 只能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二)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兼收并蓄
社区居家养老吸收了家庭养老的环境优势和机构养老的专业优势, 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日益成为托老首选。
1. 社区居家环境能减少老人的环境焦虑。
著名社会学家霍曼认为, 环境对老年人的作用比对年轻人更加显著。中国人特有的落叶归根的情怀, 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所以老年时居住在熟悉的环境里养老就显得尤为重要, 熟悉的房间格局、邻里关系、社区氛围等都会减少因适应新环境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的下降。
2. 社区居家养老更加经济高效。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 老人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处理买菜、做饭、卫生等基本的日常事务, 不至于太乏味、太依赖他人, 有利于提高老人的社会存在感和活动能力。同时, 该养老方式在住宿和照料方面也削减了支出, 这对于解决我国未富先老、老人退休金普遍不高的现状尤其重要, 同时也能兼顾解决我国老龄人口庞大、劳动力配备不足的问题。
3. 社区居家养老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危机, 地方政府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社区助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助老机构, 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心理慰藉、疾病护理与康复等相关照料。社区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大都是在现有社区机构、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并且能够将志愿者、高校实习生、愿意参与互助养老的低龄老人组织利用起来, 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将资源发掘出来, 利用起来。
二、“互联网+”突破居家养老难题
(一) 人才缺口制约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完善
世界上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的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10000美元以上, 而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时仅有1000美元左右。[2]面对我国较高的老龄化程度和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 以我国现在的经济实力, 必然导致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模式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发展起来。
社区居家养老虽然兼顾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 但仍然存在尚待优化的空间。
首先表现在从业人员数量不足, 专业化程度不高, 服务内容单调, 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需要。现阶段, 在我国实施社区居家养老的地区, 许多社区工作人员一部分是由社区门诊医务人员兼任, 仅能够对就诊的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很难对居家老人提供实时监控和异动干预;另一部分人员主要是以“4050”失业人员构成, 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缺乏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 只能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对于精神慰藉、社会参与、法律维权、老年病护理等方面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是老人的主动性, 参与性没有激发出来。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老人在养老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加之老龄人口原有的生活经验已不足以应对当今业已渗透到生活各个角落的信息化的生活模式, 让老人产生被遗弃感、隔离感, 降低了老年生活体验。
(二) “互联网+”给社区居家养老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3]“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就是充分发挥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面向养老服务等健康产业打造集“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该模式依托智慧城市建设, 促进政府、机构、社区和居民之间养老信息和资源的互通共享, 促进养老服务由一般服务向精准服务、急难服务、有效接续服务转变, 同时, 加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专用智能产品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促进养老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融合发展。该模式通过信息数据库及其与老人互动的智能信息网络系统, 了解老人需要什么服务, 提供老人的信息服务与需求服务、提供呼叫数据报表、推荐服务供给单位、帮忙联系服务供给。该模式既能为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提供高效的养老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口危机带来的风险, 又能提高社区居家养老的老龄人口解决日常事务的能力, 增强社会参与感, 获得精神满足。
三、“互联网+”助力居家养老模式构建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 是通过信息网络、智能技术等各方面, 把社区居家养老的各个养老服务要素集成到一个平台系统中, 使老人的方方面面处于远程实时监控状态, 将老人与各种照护资源联结起来, 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整体、系统、多元化的服务的新型现代养老模式。要实现这个模式, 平台的整合是前提。
(一) 建立完善的基本信息系统
完善的基本信息系统是其他配套服务供给的基础, 基本信息系统应当涵盖以下两方面:
1. 社区居家养老老人的个人信息。
具体包括老人的基本情况、家庭、亲属、健康、经济、住房、医疗、社会活动等全方位信息, 并适时更新。
2. 养老服务供给信息。
平台整合辖区内家政、物业、物流、专业养老从业人员及志愿者等服务供应商, 并与供应商签订协议, 平台自带评价功能, 可以请老人参与评价和拍照认证确保老人享受低价、优质的服务。例如, 老人在某个时间段需要理发服务, 以往都需要家属陪伴老人到理发店才能完成, 而现在只需要老人拨通照料中心的服务电话, 养老呼叫中心就会受理理发工单, 记录下老人的地址、姓名和上门时间等信息, 将电子工单派发到工作人员的手持智能终端上, 服务人员通过该工单信息与老人联系核对后就可以上门服务。刷卡开始服务, 结算时再次刷卡, 完成本次服务。
(二) 建立健康监控体系
居家养老健康监控体系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 通过智能设备, 形成一个老年人的生活安全管理和服务的系统。该体系的实现有两个前提:一是有针对性的智能服务技术与设备, 包括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器、信息采集服务器、即时传感器、便携式呼叫器等;二是社区服务平台、社会服务供给网络、亲友反应系统等的建设与整合, 即运用组织与网络建构整合各种资源与信息, 实现系统化、全时段、实时的服务。
养老智能装备侧重生理的安全性与隐私性, 基于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与云平台, 实现个人终端与社区服务平台的链接。可穿戴设备将适时监测老人血压、心率、体温等健康指标, 通过移动互联网, 将数据“同步”至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相关健康指标一旦出现异动, 信息平台及时发出警报, 并进行GPS定位。医护人员将“按图索骥”, 在第一时间赶赴老人家中, 实施医疗干预, 同时老人无需进行任何主动操作, 只需正常地在房间中生活作息。一旦传感器监测到煤气泄漏、室外有可疑人物或动物入侵等, 都会触发老人随身终端, 24小时全天候地启动一键报警、呼叫医护救援人员或子女对话。“远程监护+上门服务”这种“一对多”式的健康管理模式, 将“移动照料”变为现实。
(三) 建立适合老人需求的社交平台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 老龄人口逐渐脱离原有的社交圈子, 儿女都忙于工作, 平时见面的机会也少, 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互联网技术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可以通过网络打麻将、下象棋、听戏曲、看电影等获得更多的娱乐体验;也可以通过建设网页, 开通博客、微博, 参与SNS虚拟社区、论坛讨论、QQ群、微信朋友圈等方式, 随时随地发布信息, 表达意见, 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交网络。多样化的网络社交平台可以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样化、更强交互性的社交、娱乐方式, 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 使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减少了孤单感, 使老年人的生活更精彩。因此, 我们需要研发更多适合老人需求的手机App、网络社区、微信公众平台、互动视频网络等相关社交平台。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社交媒体也有可能对老年人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由于老人接收网络信息的速度比年轻人要慢许多, 他们很可能招架不住社交媒体上那些“信息量太大”的内容;社交媒体上还存在许多有着潜在伤害性的内容, 比如那些支持自杀的信息或是治病偏方, 老年人可能会“被接受”这些内容, 这就需要社交媒体具备更好的审核制度, 避免不良信息对老年人造成伤害。
(四) 建立老龄合作互助平台
互助式养老作为一种流行而有效的模式, 正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在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 首次提出“非正式照料体系”这一概念。“非正式照料体系”鼓励家庭中的子女与亲属, 社会公益志愿者或者周围的邻里朋友, 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与支持。[4]
我国庞大的老龄群体可以分为低龄自理老人、中高龄基本自理老人和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 其中在低龄自理老人和中龄自理老人中蕴藏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在“互联网+”的模式下,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 建立“老龄合作社”, 对在老龄服务信息库发出任务指令, 有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的中低龄老人可以接受任务, 为其他需要者提供服务, 参加者可以把服务小时存在合作社, 用以日后获得同样时间的免费服务。这种发端于友情的老年人互助既能鼓励老人互助和自立, 也能让中低龄自理老人获得参与感与存在感, 同时有助于开发老年人的潜力, 通过服务老人为自己未来的养老作准备, 解决居家养老的人口困境。
四、问题与挑战
(一)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的实施有两个必要前提:一是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二是老龄受众需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两个先决条件决定了该模式一定时期只能在城镇受过一定教育的老龄人口中实施, 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实施则缺乏现实基础。所以,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首先应从经济发达地区逐渐推广应用。
(二) 前期投入桎梏“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推广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施需要以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养老设备为依托, 借力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及设施得以实现。在前期实施过程中, 无论是技术上的网络布局、机构上的对应配套, 还是设备上的全面投入, 都需要不菲的费用支出, 这其中既涉及公共支出部分, 又涉及个人承担部分。国家一直注重养老投入, 在政策上和财政上都给予了一定的保障。公共支出部分相对容易实现;但是个人承担部分, 比如购买用来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家用医疗器械以现实数据上线汇集, 都可能给退休收入不高的老龄群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这将给“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广造成较大的阻力。
参考文献
[1]老龄蓝皮书:今年老年人口将突破两亿大关[D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2/27/c_124395173.htm, 2013-02-27.
[2]林娜.社区化居家养老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12) :31.
[3]黄楚新, 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 2015 (5) :5-9.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8
养老文化就是依靠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力量, 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伦理道德和制度规范的统称。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实践表明, 不同的文化理念, 在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制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 自然蕴含着我国传统养老文化的精髓。中国自古就有“养儿防老、栽树乘凉”的说法, 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充分反映了家庭义务在养老中的重要性, 反映了我国古代养老保障的价值观。我国养老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 养老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观念内化为个人自觉的养老行为。同时, 养老文化也为养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督促子女赡养、孝敬老人, 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家庭养老, 就是在古代传统养老文化影响下出现的典型运行模式。在实际生活中, 家庭养老的运行分别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作为载体, 因此家庭养老据此可以划分为以下4种具体操作模式:
1.1 国家支持下的家庭养老
国家在家庭养老模式中, 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利用权力强迫个人接受儒家文化的教化, 使民众将纲常视为普遍遵循的原则, 进而内化为人们自觉的尊老、敬老、养老的意识。国家在制度上也给予充分的保证, 制定专门的尊老礼律, 如养老场所之礼、服役优待之礼、乡饮酒之礼等, 以提倡敬老之风;对家有老人者提供多方面优待;对家有高堂的犯法子孙, 可申请缓刑, 待老人送终后再行刑。国家还分给老年人一些土地, 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 又维持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价值和地位。在国家的支持下, 家庭养老变得更为可行。
1.2 家族主义文化影响下的家庭养老
传统社会里, 家族主义文化盛行, 尤其是家族文化中的家族利益至上的观念, 影响着家庭和个人的行为。由于家族中年长的、辈份大的老年人往往处于领导地位, 由他们领导和管理着家族的大小事务, 因此, 老年人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尊敬。每个家族制定本族内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家法”和“族规”, 有效地控制了家族成员的养老行为, 并由此形成相对稳定的习惯, 也就是制定并形成了本家族的养老文化模式, 而家族主义文化, 则进一步强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
1.3 社会养老行为规范的家庭养老
在我国, 社会舆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特别是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农村, 子女不赡养老人会受到大众的指责, 背上不孝罪名。这说明, 传统养老文化将个人养老行为纳入了社会规范性养老行为之中, 个人养老行为自然受制于社会公认的养老行为规范。社会养老行为规范, 保证了家庭养老的良好运转。
1.4 个人取向驱动下的家庭养老行为
经过数千年积淀而形成的养老文化理念, 在个人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 潜移默化成个人的价值取向, 促使人们形成对养老认识的自我认同, 并转化为个人自觉的养老行为。
2 文化转型下家庭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家庭养老赖以依托的文化观念, 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 曾经孕育和强化了“孝道”伦理观念、家庭氛围以及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如拜金主义的盛行、老年人地位和权威的削弱、看望与陪伴老人的时间减少等。伴随着传统养老文化的弱化与转型,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面临变革。当前, 文化转型下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
2.1 拜金主义的盛行, 致使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随着外来思想的进入,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开始盛行, 市场经济原则被有些人乱用, 变成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家庭中心从父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 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日趋增强, 家庭纵向伦理关系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和小家庭利益, 不再以家族利益为重, 社会舆论对个人的约束力也出现下降, 传统养老观念或养老意识逐步淡化。由于孝道缺失、养老观念淡薄, 致使家庭养老困难重重。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的一份全国性的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的10401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中, 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 自己干农活的占85%。其中, 5%的老人三餐不保, 93%的老人一年换不上一件新衣服, 69%的老人无替换衣服, 得病吃不起药的占67%, 大病住不起医院的则高达86%。
2.2 陪伴时间的减少, 导致老人精神生活孤独
家庭养老包括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物质供养有了保障后, 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显得特别重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五城市调查》提供的资料表明, 在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的上海市老人中, 子女与老人不交谈的占23%, 较少交谈的占41%, 而经常交谈的只占36%。调查显示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无法满足, 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自然经济下, 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家里, 而社会化生产下, 劳动者离开家庭, 走向社会生产, 劳动者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明显逐步加快。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 很多人出现了努力工作和孝敬父母不能兼顾的状态, 甚至出现“养而不敬”、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
2.3 老年人地位和权威的削弱, 导致家庭养老关系脆弱
传统社会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经验和常识, 而老年人作为经验和常识的集大成者, 必然会具有崇高的位置。在现代信息社会里, 能力取向正在取代着年龄取向和资历取向, 而且人类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昨天的经验也许已不适应今天的现实, 上一代的经验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向下一代传授的意义。年老的家庭成员已经不再是家庭经济的核心, 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老人的意见不仅不能主导家庭的决策, 而且许多家庭越来越少考虑老人的想法。因此, 老年人的权威和地位被削弱。更由于现代社会个人民主、独立意识的增强, 家长制的废除, 老年人权威和地位被削弱的现象尤为明显。老年人价值的弱化, 可能会导致子女的不敬, 甚至虐待。这一切使得现在的家庭养老关系不再像从前那样稳定, 反而显得有些脆弱。
2.4 家庭结构的变迁, 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990年到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之间,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从3.9人降到3.4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又减少了0.31人。中国的家庭结构转变为以核心家庭为主体, 意味着一对青年夫妇可能需要同时照顾4~6位老人。由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显示, 城市空巢家庭 (包括独居) 的比例已经达到49.7%, 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家庭结构由主干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 使子女不可能再像过去与父母共同生活那样给予老人更多更细致的照顾。家庭结构的变迁, 使得家庭人员方面难以保证时时有人照料老年人的生活,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天伦之乐不复存在。
2.5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增加了解决老年问题的难度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 占总人口的10.41%, 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 占总人口的6.96%, 表明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基数大, 我国老年人口发展速度快, 这意味着年轻人需要照顾多位老人, 扶养的负担加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 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难以保证。另外,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未富先老, 超出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 增加了解决老年问题的难度。
3 文化转型下的社会养老新模式
伴随着文化转型、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趋势, 传统养老文化指导下的家庭养老运行模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 我们需要构建现代社会养老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就主张:依靠个人力量、子女力量、社会力量、雇主力量以及政府力量, 建立“一种混合型的模式”。因此, 我们可以考虑除了现有的家庭养老外, 通过社会、社区全面介入, 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 即综合考虑我国养老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等一些因素, 将家庭、社区、社会分别作为核心, 构建混合型社会养老新模式。
3.1 居家养老服务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 老年人很看重家庭带来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 而这只有在家庭里面才能感受到, 由此可见家庭永远是养老的一个主要载体。但传统家庭模式下家庭已难以发挥其养老功能, 居家养老服务为家庭的养老功能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即以家庭为核心, 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 向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 使老年人能够在家里得到全方位、专业化的照料, 使家庭中的子女以及其他成员能够摆脱沉重的负担。居家养老服务将老年人在家里居住与社会提供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现了社会化养老的趋势, 同时更大程度上使家庭资源得到利用。在家里安度晚年,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住房、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等等, 而且还能按照特殊需要安排饮食起居, 享受到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这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传统与现代两者相结合的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是一种资源整合、多方受益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它集中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 同时又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 有效地注入了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理念。 (1) “家”的含义得以扩大。居家养老, 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在这种养老模式下, 老年人可以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 政府可以不必花过多的资金建设集中的养老机构和设施, 只是在老年人所生活的街区范围内实行各种上门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日常的生活照料。这里的“家”与家庭养老中的“家”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含义。因为这时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不再完全依靠家人和子女, 政府发给的退休金也成为老年人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 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部分也来之于社会和社区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这种居家养老已经不是原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了。 (2) 改善了高龄特困老人生存生活的条件。通过开展对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有效地改善了一批高龄、生活困难、无人照料, 且无经济能力和不足政府资助进入养老机构条件的老人群体的基本生活条件。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维护了困难老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了尊老敬老社会风尚的形成, 营造了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3) 拓展了社区服务就业的空间。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所采取的“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社会扶助”的运行模式, 进一步拓宽了社区服务就业空间, 使部分人实现了在社区内就近简便就业,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区的就业环境, 促进了社会稳定。
3.2 老年人的社区照顾
由于社区为个人、家庭提供福利的角色无法被政府的服务完全替代, 因此应当发挥社区照顾对老年人养老的作用。对老年人的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内的所有资源, 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朋好友及其他人员共同帮助、照顾老年人。与居家养老服务相比, 社区照顾更加强调了老年人与其他社区成员及组织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极为重要。在社区中, 老年人可以通过和家人、邻里、亲友等的社会交往和谈心, 交流其情绪和感受, 得到相互的关怀与支持, 获得精神的慰籍和寄托, 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心理状态, 消除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苦闷与烦恼, 排除老年人心理方面的孤独和失落感, 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的社区照顾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在政府减少财政投入的情况下, 通过调动社区资源反而能更好地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保证养老质量在老人们原有生活习俗不变的情况下, 或者在不脱离原有生活圈子的氛围下, 形成一种“家里似的”感觉, 让老人生活得更适宜、更舒适。而作为“社区照顾养老”, 强调的是物质、精神并重, 侧重的是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养老, 并且养老花费较低。可以说, 未来社区养老, 物质并不是老人的第一追求, 而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慰籍。据有关资料表明, 人到老年, 最怕孤独和隔离, 最渴望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如费孝通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中国人对西方‘空巢’模式的反感, 主要从老年人缺少家人的慰藉这一点上发生的” 。这也就是说, 如果能够得到家庭成员足够的精神慰藉, 则老人对空巢问题就不会那么反感。因此, 为了弥补和克服家庭养老的不足和院舍式养老的缺陷, 就必须尽快在我国推动社区照顾养老新模式, 以真正满足养老多样化需求, 真正实现社区的“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3.3 社会慈善养老
社会自身应作为一个核心参与到我国养老模式建设中来, 则表现为社会慈善养老。近年来,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 慈善组织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 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做法, 改善了老年人生活。例如, 向赡养院、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等社区养老机构发放轮椅车、护理床等, 改善其硬件条件;捐赠养老图书, 以提升养老护理员的整体素质;每逢节假日派专人走访福利院, 慰问孤寡老人等。
慈善组织要与企业、学校、个人广泛合作。例如, 慈善总会与企业、个人合作发起成立慈善养老专项资金, 用于养老服务事业, 以期解决特困、空巢、孤寡老人的应急救助与贫困老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与企业、学校承办养老护理专业的慈善教育再就业培训, 为下岗、失业、协保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企业、学校、个人也要积极参与到社会慈善养老建设中。企业投身慈善养老服务, 以慈善经营, 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学校或青年志愿者经常到敬老院组织一些活动, 为老人晒被褥、洗衣服、打扫房间、缝补衣服、陪老人聊天和表演小品、歌唱等文艺节目, 丰富老年人生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宗教慈善养老事业对社会慈善养老事业的推动作用。慈善是宗教发挥社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基本构成要素是施舍或给予。从一定意义上讲, 宗教对慈善思想的产生和慈善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宗教思想成为慈善思想的重要源泉, 宗教慈善也成为慈善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有信教公民1亿多人, 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宗教界有着开展慈善活动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要求, 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尚不完备的今天, 宗教慈善养老将是社会慈善养老的重要补充和积极力量。
4 社会养老新模式的完善措施
目前, 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新模式, 取得较好成效的有大连市开创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天津的社区养老院, 以及北京社区建设中形成的养老服务5个系列。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新模式系,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借鉴各地实践的基础之上,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注重新型养老文化的建设
(1) 在全社会开展新型养老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增强全社会的养老意识。充分发挥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 宣传先进典型, 弘扬正气, 从而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 大力普及法制教育, 让人们认识到子女对老人的权利义务是一致的, 要对那些歧视老人、虐待老人的不孝子孙, 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惩罚。
(3) 转变老年个人对养老的认识。老年人自身应该形成健康、积极的老年价值观, 从被动、消极地接受养老, 转向努力寻求主动积极的自我养老, 努力提高个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摆脱对子女的过分依赖, 积极参与社会、社区的发展, 关心社会化养老模式建设。
4.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 设置科学、合理的项目和服务。
社会养老模式项目和服务的设置, 应当建立在充分调查了解基础上, 通过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征、情感要求和生活照顾内容, 确保能够提供适应性和合理性强的项目和服务。如针对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小时服务、单项服务、日托服务及看护服务等。除了对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照料和简单的感情沟通, 还应根据老年人不断变化的需求丰富服务内容, 力求服务内容多样化。如增加老年教育项目, 让老年人接收新鲜事物, 了解世事变化。
(2) 扩大社会养老服务对象的范围。
目前, 养老服务的基本目标人群是农村五保对象, 失去自立能力、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 自愿入住的健康老人。在当前农村敬老院的基础上, 加大资金的投入, 适当扩大敬老院的收养范围,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网络, 将社会养老服务对象的范围逐渐从主要照顾“三无"人员、孤寡老人向为尽可能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方向转化。一般每个乡镇要有一所敬老院, 根据老年人规模和服务需求, 可增设老年公寓及其他养老机构, 为社会养老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提供条件, 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减轻贫困家庭压力、村社群众负担和财政压力。
(3) 完善慈善立法。
一方面, 政府应当完善税法, 对慈善捐款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扣除减免, 鼓励人们从事慈善, 踊跃捐献财物。另一方面, 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开征累进税率遗产税, 在高额税率下, 富人不得不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 从而博得一个好名声。这必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养成慈善之心、形成慈善之风, 致使社会慈善力量的养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3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为了给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为社区照顾提供载体, 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 政府新建和改建一批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 但仍难以解决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匮乏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加政府在养老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民政部设计、组织的“星光计划”项目正是围绕这一方面开展的, 各地都在积极落实之中, 力求通过硬件设施的建设, 逐步形成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集生活服务、疾病防治、文体活动为一体的老年服务体系。
4.4 培养专业服务人员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慢慢进入“老龄年代”, 现在很多家庭的子女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推进, 很多家庭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就不得不扛起4个老人的养老责任。于是, 他们很多人都选择背井离乡, 把老人留在家里。因此,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很多家庭的问题, 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一、西安市空巢老人的需求
本文以西安市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调查, 主要调查了空巢老人的需求, 调查显示, 他们的需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经济需求
据调查显示, 西安市的空巢老人一大部分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这些经济来源主要分为三种, 即退休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子女所给的赡养费, 这些经济足以满足他们平时的需求。但是, 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讲, 退休金比较少, 子女给的赡养费也比较有限, 如果得了比较严重的病, 治疗起来就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2. 生活照料需求
由于空巢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 因此他们获得的照料就比较少, 他们都比较担心突然生病在家无人照理。经过调查发现, 对于那些配偶还在身边老人来讲, 如果一方出现身体健康状况, 则基本上是另外一方来照料生活;对于没有配偶的老人来讲, 则比较令人担心, 一般会有好心的邻居帮忙。
3. 精神需求
很多空巢老人因为子女不在家, 常常会感觉孤独, 而如果自己的另一半离世后, 这种孤独感就会加重, 感觉自己是老无所依, 特别是在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中, 比如中秋节、春节等这样的团圆的日子, 子女因为工作等原因没有陪在身边, 这种孤独感就会更加严重。另外, 空巢老人的文体娱乐活动也非常的单一。老人因为劳动力有限, 一般都退休在家, 拥有大把的时间, 再加上心里的孤独感, 希望通过一些文娱活动来排解寂寞。但是, 西安市的文娱活动形式都比较单一, 而很多的空巢老人兴趣爱好不一样, 因此很多老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4. 健康需求
老人的身体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弱, 身体机能自然出现衰退现象, 因此他们平时就特别容易生病, 很多老人甚至患上好几种病, 但是, 很多老人的经济能力有限, 子女又面临买房结婚等压力, 老年人看病难成为了社会上的一大难题。另外, 老年人行动不方便, 平时外出购物也变得困难起来。
二、西安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构建
针对上述空巢老人的各方面的需求, 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老人的养老问题。西安市很多社区逐渐开始构建社区养老模式。而对于社区养老来讲, 其参与主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其一, 政府, 国家会对社区养老提供财政方面的支持;其二, 非营利组织, 它一般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捐赠来支持社区养老;其三, 志愿者, 他们是看到老人的难处, 自愿帮助老人解决困难的群体;其四, 老人 (家庭) , 社区养老最终是要帮助老人的, 所以需要老人 (家庭) 的大力支持, 主动参与。这四个主体都有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必须要互相配合。社区养老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 社区照顾, 它一般由居家老人照料和社区养老机构两个部分组成;二, 社区活动, 即社区为老人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三, 社会参与, 即老人参与到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中。
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能够很好的解决老人的需求, 满足老人安享晚年的愿望, 具体来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
政府在社区养老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解决老人养老义务的承担着, 因此, 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一般来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应该提供财政支持, 比如提供养老政策外的一些额外服务, 保障养老金的供给, 同时还要做好宣传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一起为老人;第二, 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比如关心老人的养老、医疗保险, 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要求, 生病了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
2. 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养老责任
在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中, 社区是老人生活活动的最主要的场地, 因此, 社区居委会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 保障养老模式的顺利开展, 社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社区养老需要给老人提供服务, 因此, 必须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队伍建设, 比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使他们关爱老人、尊敬老人, 另外, 还要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建设, 明确掌握应该从哪些方面服务老人, 全面提升服务人员的水平。第二, 完善社区老人的医疗服务。老人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所以, 社区应该加强老人的医疗护理工作, 定期免费开展老人健康状况检查, 对于有特殊病人的老人更需要特别的照顾。第三, 开展多样化的文娱活动。老人的精神慰藉需要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 因此, 必须要开展多样化的文娱活动, 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比如诗歌朗诵大赛、书法比赛、老人交际舞比赛等等, 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爱好老人的需求。
3. 充分提高老人意识
在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中, 离不开老人支持。因此, 老人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 将自身的实际需求告知社区, 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了困难, 也可以积极向社区求助。当社区举办文娱活动的时候, 也应该踊跃参与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积极构建社区养老模式, 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社区居委会也应发挥作用, 提高服务水平, 关爱老人, 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文娱活动, 满足不同老人的精神需求, 另外, 老人也应该积极配合。总之, 社会各界都应该关心老人,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老人老有所依, 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许晶晶.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 2012.
[2]丁辰.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3]贾丽凤, 马翠花.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 2012, (4) :66-68.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10
2009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67亿, 占全国人口的1/8,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与此同时,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达1899万, 占老年总人口数的11.4%;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全国老年人口以年增8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另外,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2009年我国总流动人口规模1.8亿人左右, 其中主体是外出农民工。在城乡二元体系下, 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导致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使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成为我国经受人口老龄化冲击最严重的地区。与此相对的是, 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影响, 我国的“421家庭” (即4位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 日益增多, 家庭赡养负担过重, 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造成巨大冲击。“银色浪潮”汹涌而来, 老龄化成为我国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立速度是否跟的上?现行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能否解决我国居民的养老问题?
2 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目前, 我国劳动者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群体:一是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二是居住在城镇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市民;三是流动于城乡之间亦工亦农的进城务工人员。实际上,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要统筹解决这三大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而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建立的, 城镇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严重滞后, 基本停留在家庭保障层次。
2.1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基本情况
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城市其他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等, 它是强制性保险, 由国家通过有关法律法规, 对社会保障的对象、社会保险税 (费) 、保险给付条件等做出强制性规定, 要求企业和职工必须参加养老保险, 分担缴费责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其中社会统筹部分通过社会互济和再分配, 扶贫帮困, 使在职期间工资水平低的、因企业暂时困难付不起养老金的、因寿命较长已用完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的退休职工, 仍可通过社会统筹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由于其强制性, 基本覆盖城镇居民。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中央民政部主管, 县级统筹, 地方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委员会开展业务工作。我国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届时将使1.6亿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获得养老保险, 虽然这一制度的建设为缓解严峻的农村老龄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丝帮助, 但鉴于这一制度建设速度尚滞后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而且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也使各级财政对“新农保”的补贴规模急剧膨胀, 因此, 这一政策的实施, 仍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
2.2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很大限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参保需求。但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 养老保险体系之中, 城保、农保在制度设计、缴费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归根结底仍属于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体系;
(2)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条块分割, 彼此相对独立, 各自封闭运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并以城镇企业职工为重点, 难以完全适应这种大规模人口流动状态, 出现了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因跨地区、跨城乡就业而养老保险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问题。
今年两会, 温家宝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此可见, 推进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势在必行。
3 建立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模式建议
3.1 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应遵循的原则
为实现社会养老保障内容、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和一体化, 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 应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管理机构, 实行统一制度、统一规定、统一征收、统一管理和统一给付, 建立统一的业务管理机构、统一的基金运作机构、统一的监督管理和工作绩效评估机构。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必须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1) 是否解决了养老资金的便携性问题。养老资金应该可以随着劳动者的流动而随身携带, 将来只要符合退休或其他条件, 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用;
(2) 是否解决了养老关系的接续性问题。劳动者在全国各地流动, 养老关系应该很容易接转;
(3) 是否解决了养老资金的产权明晰性问题, 必须明确这笔养老资金归属劳动者所有, 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免费查询其中的金额, 同时明确子女可以继承。
明确了养老资金必须具有便携性, 养老关系必须具有可接续性, 养老资金必须具有产权明晰的原则后再谈路径选择的问题。
3.2 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路径选择
新的制度设计应采取基于数据库支持的“一卡通”模式, 将每个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账户的结构统一设定为养老金个人账户、全国统筹账户和地方统筹账户三大模块。账户的资金来源包括三个部分, 国家相关补助统一进入全国统筹账户、地方政府补助进入地方统筹账户、个人交费进入个人账户。即每个劳动者, 不论农民、市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 都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号码相关联的社保号码, 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同等重要的社保卡。这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领取养老金的唯一的凭证, 用以记录每个劳动者的缴费情况、查询养老金卡中的累计金额、转移接续养老关系等。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强大数据库系统, 将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输入数据库, 并将后续跟踪记录的交费、保险关系转移等信息纳入其内, 并能通过数据接口实现全国联网随时查询。这样方便了劳动者在全国各地都能及时关注自己的养老保险交费情况, 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协助办理保险关系转移、保险金发放等提供便利。这样, 通过服务将社会保障信息设备、技术、内容等组合成一个整体, 建立起一个跨地区、跨政府的全国互动机制, 并及时提供整合性信息及服务。
“一卡通”的办理实现方式:
(1) 新参保人员直接去工作地办理相关手续领取社保卡;
(2) 对已交养老保险的个人, 则只需凭个人有效证件和交费记录等去相关部门换取新卡将信息录入新卡即可。与这种“一卡通”的结构设计相适应, 劳动者的养老待遇也应该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每个劳动者如果同时建立全国统筹账户、地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其个人退休后每个月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就应该是上述三个部分之和, 即:
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全国统筹基础养老金+地方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做到对每个保障对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当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时, 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难题也可有效解决。首先, 全国统筹账户由于实现全国统筹不需要资金转移;其次, 个人账户的资金转移已有的制度安排可以运用;最后是地方统筹账户资金的转移问题, 这部分资金可将地方统筹账户的资金积累额一次性划入个人账户, 随个人账户一同转移, 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与劳动者个人终结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果这样的基本养老保险“一卡通”能够实施, 便可以真正实现“一卡在手, 走遍神州”。
4 结语
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实践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步实行, 但仍是地方单独统筹, 地区分割进行, 仍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全国性的养老问题。因此, 实现全国性统筹的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势在必行。本文初步探讨了通过采取“一卡通”制度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措施, 但其实现仍面临诸多问题, 包括技术方面、各地区衔接、养老金发放方式等, 这些都有待于日后深入研究。
摘要:“银色浪潮”汹涌而来, 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老龄化却高于城镇的问题出现, 使得现行城乡二元体系下的养老保险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分析现行城乡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后, 针对如何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养老保险体制提出建议, 认为应采取基于信息技术的“一卡通式”管理模式。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险,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岳宗福.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6) .
[2]尹静, 高勇.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构建[J].消费导刊, 2008, (10) .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 篇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性效应, 推动着政府重视和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然而, “旧农保”中政府责任的缺失, 使得这一制度并未能很好地满足参保农民的养老需求。我们以外部性理论为视角, 通过新、旧农保制度的对比, 分析外部性与农保制度以及政府责任的相互关联, 提出政府在“新农保”中制度、财政、监督管理方面的责任回归, 从而实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负外部性的消除与破解。最后, 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 我们论证出一个“‘零支柱’+统账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一、外部性理论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联
外部性 (externality) 是西方学者最早在经济学中提出的一个解释工具, 后来被推广到公共管理领域。根据外部性的社会效应, 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政府责任分担不足与缺失, 引致了大量的负外部性。政府责任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回归, 是这一外部性内在化的理性选择。
1.外部性理论的内涵界定
一般认为, 外部性概念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首次提出的。其后, 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提出了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等概念, 基本形成了现代意义上静态技术外部性的基本理论。[2]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在市场经济领域中个体行为与结果的一种关联现象, 这种关联有可能是正面的, 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其实, 外部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学领域, 也体现在公共管理领域, 在范围广泛的公共政策中同样有着极强的理论解释力。公共政策的外部性分为广义的公共政策外部性和狭义的公共政策外部性, 狭义公共政策外部性是指由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导致的对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外部性, 这种政策外部性主要由政策的分配功能引起, 使有些人获益、有些人受损。[3]
正如外部性具有正负关联一样, 外部性理论也有正负之分。从成本——收益角度来考察, 正外部性, 即外部经济, 是指个人消费特定的物品时, 社会也会得到外部效益, 社会边际效益高于个人边际效益。负外部性, 即外部不经济性, 是指企业不仅要支付个人边际成本, 而且要使社会支付外部成本,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个人边际成本。[4]从生产——消费的角度来考察, 外部经济性 (正外部性) 是指经济主体 (生产者或消费者) 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 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外部不经济 (负外部性) 是指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 而造成损害的人却未承担成本。[5]在公共政策领域, 某项政策的运行同样表现出强烈的外部性, 只是有时表现为对社会有积极和推动作用的正外部性, 有时则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负外部性。
2.外部性理论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表现出鲜明的正负相异性。建国后的50~70年代, 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是集体保障的个人养老模式。然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使农村养老模式迅速从集体保障转变为风险系数较大的家庭和土地保障。上世纪80年代的体制改革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使传统的养老模式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老无所养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村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的负外部性也显露无遗, 国家颁布的《基本方案》可以视作为对养老保险外部性的回应。然而“旧农保”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效应, 由于政府责任的缺失和制度设计的缺陷, 很快就到了难以实施的地步。
我们所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部性, 仅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和收效甚微对农村人力资源流转、农村社会秩序、城乡贫富差距以及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所产生的负外部性。这些外部性无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巨大障碍。但是, 在“新农保”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责任的理性回归。这一转变避免了市场在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部性问题上的盲目性与滞后性, 也使这种外部性走向内在化, 即从阻碍社会发展的负外部性转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正外部性。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性向度
“旧农保”中政府责任的缺失, 使其在保障参保农民老年生活作用上收效甚微, 并导致明显的负外部性后果。据调查, 1998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向59.8万参保农民发放了养老保险金, 人均约为42元/年, 参保农民月均养老金为3.5元。[6]
1.农村人力资源流转受阻
资料来源:周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第8期。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生产方式的变革, 农村长期被掩盖的“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 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也称为农村剩余人力资源 (见表1) 。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谋求发展不仅可以缓减城市建设的劳动力所需, 更能缓减目前城市养老金支付的巨大压力。对农村而言, 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转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提高了劳动力的使用效率, 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知识以及资金支持。但是, “旧农保”《基本方案》中规定:“投保对象从本县 (市) 迁往外地, 若迁入地已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需将其保险关系 (含资金) 转入迁入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若迁入地尚未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可将其个人交纳全部本息退还本人。”显然这项制度规定是不甚合理的, 因为首先中国大多数农村并没有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参保农民要想不失去养老保障权益就只能选择流转到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而且在制度实施过程中, 各地都选择了有利于自己地方利益的政策方案,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对外来参保农民有着较大的排斥性, 也阻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的转移接续, 进而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转。此外, 农村大量剩余人力资源无法正常流转出去, 在农村发展不景气的时候, 极易成为安定团结的隐患, 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城乡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从1978年的2.57∶1一直降到1983年的1.82∶1, 然而以1983年为拐点, 城乡贫富差距又从1.82∶1上升到2008年的3.31∶1 (见表2) 。虽说城乡贫富差距是收入分配制度、税收制度、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但不能忽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失这一重要原因。首先, 与前文论述到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 参保农民担心失去养老保障权益相联系, 在缺陷制度的约束下农民无法到相对发达的城市去谋生, 就无法挣得发家致富所必要的资本储蓄。其次,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衔接还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 不去积极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不参保, 并不等于说他们没有养老担忧和养老计划, 没有社会保障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家庭和自我储蓄保障。在家庭保障式微的情况下, 则只有个人储蓄养老一种选择, 于是我们看到近年来农村的储蓄率不断增长。农民大量储蓄引起的外部性不仅无法开发农村的社会需求, 还会使农民失去利用资本创造财富的机会。在此状况下, 农民要想快速致富赶超城市居民谈何容易, 久而久之持续拉大着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
3.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衔接断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农民同样会面临如同城市居民那样的市场风险, 也同样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对其生活予以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现在城乡之间的制度衔接并最终走向一体化具有终极性的民生和社会意义。首先, 在制度建设方面,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明显有违社会保障公平公正的原则, 与国家目前提出的“普惠制”社会保障是相背离的, 广大农民没有养老保障会加深城乡之间的隔阂。而且, 这一制度的缺失也给未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带来巨大的障碍。因为, 要在农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制度积累的情况下一步到位地实施与城市一样的制度安排, 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次, 在制度安排方面, “旧农保”实行的是完全个人账户积累制, 对农民参保也没有强制性要求, 在国家财政补贴方面也基本是停留在理论的意义上。与现行的城市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相比, 无论在筹资方式还是在制度要求上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同的制度安排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运作程序, 这为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设置了障碍。
三、政府责任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外部性的消除
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市场失灵”理论, 都对政府干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极强的解释力。我们以外部性为视角, 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会对各项社会事业产生破坏作用, 基于消除这种外部性的现实诉求, 政府从行政管理、财政支持、制度设计等方面广泛介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 实现着政府责任的理性回归。
1.强化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政责任
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行政干预的方式包括:建立相关制度以及对制度的实施进行管理和对制度的过程进行监督。纵观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都是在经济水平发展到较高程度, 后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起来的 (见表3) 。1992年的《基本方案》和2009年的《指导意见》, 分别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与重启。而1992年和2008年我国人均GDP约为278美元和2460美元, 我们距离发达国家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的人均GDP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 出于外部性后果以及国家对农民养老保障的责任考虑, 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干预力度。在经办管理方面, 《指导意见》就农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等情况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 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等内容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基金管理方面, 《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 “新农保”基金要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单独记账、核算。在制度的监督方面, 主要是对制度在试点地区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政策要求的评估监督, 并且对资金的筹集、上解、下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同时, 在机构监督的前提下, 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些行政责任都是政府治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外部性的必然选择。
资料来源: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强化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责任
建国后, 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建设工业的战略选择, 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国家对农村发展的责任弱化, 甚至以牺牲农村的利益来换取城市和特殊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测算, 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 仅征用农地的价格“剪刀差”, 政府就从农村拿走2万多亿元。[7]因此, 国家有责任补还对农村所欠的“债务”, 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措施, 负起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责任。我们也从《基本方案》和《指导意见》的解读比照中看到了政府财政责任的回归。《基本方案》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筹资原则。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但是,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私有化改革, 不同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没有任何乡镇企业, 国家通过对乡镇企业予以税前列支以实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也就无从谈起。《指导意见》坚持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原则。政府补贴又分为地方财政补贴和中央财政补贴两种。其中,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财政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政府则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而且国家还为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老人, 提供“普惠式”的基础养老金。
3.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分配制度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存在,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表现出强烈的“市场失灵”, 而政府解决这一顽症可供选择的方案就是实施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用“大数法则”去化解这一风险, 但在《基本方案》和《指导意见》中都没有体现出这一强制性。《基本方案》中对农村养老保险做了规定:“坚持自助为主、互济为辅;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强制参保要求, 而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 也没有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做强制性要求。《指导意见》更是明确规定:“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 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 在个人缴费标准上, 政府设计了10个缴费档次, 参保农民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档次。虽然自主性能体现国家对个人选择的尊重, 但是,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一味坚持自愿性的原则, 必将导致国家治理养老保险外部性的事倍功半。所以,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 政府都必须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强制性分配的原则, 并以法律形式予以颁布和保护, 赋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构建
基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外部性的治理, 我们应立足农村整体经济欠发达的现实, 着眼于未来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构建一个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未来前瞻性的“新农保”模式, 这一模式可表述为“‘零支柱’+统账结合”。
1.“零支柱”的制度安排
“零支柱”是世界银行在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基础上, 于2005年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 意指建立在非缴费基础上, 由国家提供的最低水平的养老金待遇。它主要是从社会保障公平性和普惠性角度, 认为作为一个合法的公民, 个人有权从国家那里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 以实现老有所养。《指导意见》中对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制度规定, 就是一种普惠型的“零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但是“零支柱”的筹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我们认为这一支柱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国家财政专项拨款。但是考虑到国家既要为“零支柱”供款, 又要为参保农民提供补贴, 所以, 这个“零支柱”的待遇标准不宜定得太高, 应定位为“保基本”的最低保障养老金。而且, 鉴于其完全财政拨款的性质, 可以考虑与民政部门负责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整合, 在筹资和发放过程中探寻相关制度的配合与支持, 以此缓解国家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上的财政压力。
2.“统账结合”的制度安排
“统账结合”是指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形式。这一制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为将来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做制度准备。社会统筹基金由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和其投资运营的收益组成, 筹集起来的统筹基金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体现养老保险的互济功能。个人账户方面, 《指导意见》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 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我们认为这个建立在缴费确定型、体现效率与个人责任的制度设计是“新农保”中最大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但是在制度运行中, 要吸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空账”运转的教训, 制度伊始就严格执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分账管理, 分别运作。“新农保”实行“统账结合”也是解决目前最为棘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的一剂“良方”。因为, 农民工在城市参加养老保险遵循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那么当他们从城市转出养老保险关系而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 如果农村没有社会统筹账户基金, 就会使他们丧失部分养老保障权益, 成为挫败农民工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因素。走出单一的个人账户制, 选择“统账结合”应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确的路径选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失所引致的负外部性后果, 应成为政府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和管理监督等方面责任回归的缘由所在。国务院颁布的《指导意见》虽然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指明了方向, 但它的一些制度安排还应被进一步完善, 设计和构建一个“‘零支柱’+统账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是理性而前瞻的选择。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性属性决定其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 必须进行适度的政府干预。本文以外部性理论为视角, 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失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流转受阻、城乡贫富差距持续拉大以及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衔接断裂等负外部性后果。政府需在制度设计、财政支持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实现责任回归, 构建一个“‘零支柱’+统账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关键词:外部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责任,统账结合
参考文献
[1]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张宏军.外部性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J].生产力研究, 2008, (13) .
[3]张敏.公共政策外部性的理论探讨:内涵、发生机制及其治理[J].江海学刊, 2009, (01) .
[4]郭建强.从外部性理论看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手段[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
[5]仇蕾, 贺瑞敏.外部性理论在水环境承载能力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 2009, (04) .
[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人民论坛, 2000, (06) .
【生态养老模式的构建】推荐阅读:
生态养老的现状分析09-16
养老生态圈05-18
农业生态园养老中心11-28
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06-03
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07-13
居家养老的商业模式08-22
对现行养老模式的思考12-02
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11-07
荷兰生命公寓的快乐养老模式12-17
生态会计的构建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