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2024-10-21

生态图书馆的构建(共12篇)

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篇1

虽然我国早在10年前就已开始着手进行绿色生态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 但是却不够系统和深入, 且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肤浅的理论上, 几乎没有在实际操作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因此, 对于绿色生态图书馆的研究仍然是目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热门的一个课题。本文中, 笔者梳理了近年来图书馆界关于绿色生态图书馆构建的相关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 全面、深入地阐述了自己对绿色生态图书馆的认识与理解。

一、绿色生态图书馆的概念

关于绿色生态图书馆的概念, 学界曾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由于绿色与生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有的学者望文生义, 偏离了生态主题不说, 甚至还制造出一些不太好理解的与生态相关的名词。如, 把生态简单理解为生物的生存状态;把生态圈生搬硬套进信息情报领域, 制造出所谓“信息生态圈”的名词;把图书馆人员的稳定状态视作生态平衡;把图书馆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把作者、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看作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观点都是不合适的。

虽然学界对绿色生态图书馆的概念众说纷纭, 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广泛认同的明确定义, 但截至目前, 业界普遍较为认可的是梁春阳的观点:所谓绿色生态图书馆, 是指自然环境清洁静雅, 文献内容健康真实, 服务方式便捷文明, 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的图书馆。

二、国内绿色生态图书馆建设现状

目前, 国内学者关于绿色生态图书馆的相关研究还是以理论研究较多, 实践研究较少。在理论研究中, 以图书馆建筑、环境和绿色信息资源方面的研究居多, 而关于绿色图书馆服务、绿色图书馆教育和绿色图书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对绿色生态图书馆建设的案例研究和科学实证研究方面, 国内只有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新馆) 等少数馆开展了关于绿色图书馆的实践研究, 并且, 其实践也仅停留在表面, 细致和深入程度均不够, 和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甚远。

三、建设绿色生态图书馆的措施和建议

关于绿色生态图书馆的建设, 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做法, 要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具体来说, 应该从建筑、能源、环境、馆藏、服务等方面入手, 切合实际地提出一些措施, 并力争把它落到实处。

1. 绿色建筑设计。

生态化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是指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建造、使用及回收等环节以及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及人类自身产生的影响, 并结合区域经济、资源、气候等实际情况, 力图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水平, 这是人类有意识地规避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因此,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健康、实用的原则。

(1) 节能设计。可选用经济及新型保温建筑材料, 节约资源与能源。如, 安装真空玻璃可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夏季和冬季室内温度较适宜的效果;在墙体中层内置保温防水反光特性材料, 这样的复合墙体可有效节能25%左右。可通过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等方法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如, 图书馆层高一般应控制在4米上下, 外形平滑规则。可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装置来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电能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如, 通过风道设计让自然风调节室内温度;通过地下水体设计让水能控制室内温度;通过屋顶设置太阳能热水器获得热水和电能。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营造微气候。如, 我国第一座生态图书馆建筑——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通过外墙加保温层、外窗使用中空玻璃、顶棚安装百叶窗、西侧加设花格墙、使用风道冷却空气及图书馆南面种植大树冠落叶树木等设计, 有效调节了室内温度和湿度, 减少了空调的使用率, 从而达到了环保的目的。在节水方面, 可将中水回用系统用于图书馆建筑, 或利用雨水采集系统解决建筑的部分用水 (洗手间用水和植物灌溉) 。

(2) 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以人为本。图书馆作为读者与工作人员长时间滞留的场所, 在生态建筑设计上应以人为本, 充分关注建筑对人的影响, 以保证以人的健康为前提。如, 选择安全无毒的绿色建筑与装修材料, 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组织顺畅的自然通风, 以减少对电器的依赖;采光设计要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 以减少光污染, 为读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阅读与休闲环境。

2. 用植物构建绿色阅览环境。

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室内环境、装点建筑空间, 还能起到舒缓读者情绪、化解疲劳、营造赏心悦目的视觉氛围的作用, 从而愉悦读者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使其阅读效果事半功倍。并且, 利用绿色植物装扮图书馆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理念和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是创建图书馆绿色阅览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进行绿化设计时, 宜采用室内绿化与室外绿化相结合、墙面绿化与屋顶绿化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在对绿色植物的选取和布置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依地域性选择。即选用的绿色植物品种应适宜栽植地所处地理及气候条件, 也就是植物学所说的适地适树。

(2) 经济适用。要优先考虑选用养护简单、方便, 以及生长耐久的绿色植物, 不一定非要选用高档及名贵植物品种来彰显图书馆品位, 在保证绿化效果的前提下, 尽可能节约资金。

(3) 考虑植物的从属性。图书馆室内的主体是文献信息资料、设施及读者, 绿色植物只是室内环境的装点与修饰, 故应做到布局美观、得体和协调。

(4) 要适宜不同空间。图书馆建筑除办公用房外, 大多是大开间, 如期刊和电子阅览室、书库、会议室、借阅大厅、报告厅以及人行通道等, 在对这些空间进行绿化设计时, 应依据各个建筑空间的大小和要求, 分门别类地进行设计、布局和选取绿色植物。

(5) 兼顾生态性。即要根据图书馆各部门的功能选用具有相应生态功能的植物, 如,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选用的植物不仅要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还要能够吸收电磁辐射。

(6) 追求形式美。图书馆内合理地、科学地引入绿色植物, 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有机融合, 是对图书馆室内人工微观生态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品质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 要追求形式美, 结合室内建筑空间的布局要求, 以绿色植物为主体, 兼以盆景花卉进行点缀, 数量不宜过多, 品种不宜过杂, 植物形体应适宜。

3. 建设健康、绿色的馆藏资源, 维护信息生态环境, 净化网络信息。

(1) 绿色馆藏是指合理优化、利用馆藏资源, 使实际需求和馆藏资源完美结合, 实现现有藏书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要从采购渠道杜绝盗版、涉黄、内容不切合读者需求和粗制滥造的图书进馆;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引导读者要爱惜和保护好图书, 经常组织勤工助学学生和志愿者擦拭图书、对破损图书及时修补, 保证图书外表洁净、美观, 做好图书的防腐、防潮、防霉等处理;还要注意纸制文献与电子出版物的互相补充, 及时剔旧更新, 实现文献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渠道空前畅通和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生态高度净化的统一体。因此, 要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文献信息交流障碍, 控制和清除信息污染。

首先, 要引导读者具有健康的网络识别能力, 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跟踪读者链接、访问站点及浏览历史, 发现越轨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在Internet和局域网之间设置网络检验关卡——防火墙, 对互联网入口信息进行严密控制、检查, 力求将各种有害信息拒之关外, 从而净化网络信息、维护网络生态环境安全。

4. 适当选用背景音乐。

研究表明, 旋律柔和、节奏舒缓、低信息量的无词纯音乐, 不仅能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大脑思维和活动能力增强, 有助于数学推理、阅读理解、增强记忆, 并且, 还可起到愉悦读者情绪, 提高其学习效率的作用。目前, 背景音乐在音乐广场、商场、宾馆以及博物馆、展览馆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图书馆是重要的学习场所, 建筑空间较大, 科学运用背景音乐,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可以营造高品质的阅览学习氛围;另一方面, 还可以提高读者学习阅读效率、增强艺术修养, 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目前, 我国个别图书馆已开始尝试应用背景音乐, 但是在曲目的选择、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 实践经验还有待提高。对此, 笔者认为, 应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 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曲目选择上, 要取材广泛, 并且, 应以旋律柔和、节奏舒缓的低信息量的无词纯音乐为主, 可选取一些以大自然为主题的音乐。

(2) 音量大小要适宜, 一般应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3) 根据不同季节和节日, 选择合适的音乐。不宜长时间播放同一曲目, 建议经常变换风格迥异、题材不同的音乐。

(4) 尊重读者意愿, 经常与他们沟通,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要求。

5. 人性化服务。

(1) 从制度上保证。要制定图书馆职业道德准则、读者服务规范、读者权益等具体规则, 如开馆时间、新书数量、新书上架速度等。

(2) 要在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方面下工夫。一方面, 要增加相关方面的投资。图书馆领导要在思想上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思想, 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说服上级领导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人文关怀方面的投资, 如, 为馆员制作色彩、样式简单明丽的工作服, 对馆员进行礼仪、服务意识、道德素养方面的培训等。另一方面, 在服务中提倡相互平等的原则。图书馆不应以“不得”、“不能”、“不要”等种种条件限制读者, 而应根据读者需要, 允许他们携带自己所需书籍, 或者允许他们短时间外借书籍。

(3) 应避免把阅览室分区使用, 如教师专用、研究生专用等。因为保障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权利不仅是对读者人格的尊重, 而且是方便所有读者充分利用馆藏, 充分发挥馆藏效益的要求。

总之, 在绿色生态图书馆的建设中, 切实制定、落实各种人性化措施, 能够起到感化读者心灵、融洽馆员与读者关系的作用。这样, 人性化服务才不会仅仅成为一句口号, 才能使读者真正享受到最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 只有当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字眼不再是图书馆工作报告或设计说明书中时髦而空洞的用语, 而是努力从建筑、能源、环境、馆藏、服务等方面入手, 把它们落到实处时, 图书馆才能真正是绿色的、生态的。

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篇2

刘天亮

《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01日

05 版)

锻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彰显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把每一名党员都摆进去

正常而健康的党内生活,要靠全体党员干部来维护。6月28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了“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并要求全党同志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

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点。95年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处理党内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严密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受“文革”冲击,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遭到严重破坏。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现在确实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解决诸如搞官僚主义和搞特权的问题,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制度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加以规范,成为当时整顿党风的一部重要党规。

为什么要重视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从“一条鱼和一条河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或许能辨识得更清楚。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几条鱼病了,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小环境,1 而是会上升到破坏规则的层面。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的贿选案、广东茂名的腐败窝案等,都证明了政治生态受污染的危害。

据报道,当年皖南一位县长调任皖北任县委书记,处理了多名不称职干部,后被提拔为市纪委书记,却因为净化了当地政治生态而遭遇“排斥、反弹”,在党代会上落选市委常委。这样的行为,伤害的不只是一名干部的前途,更是周围许多干部勇于担当的积极性。倘若遵纪守法、埋头实干者老受排挤,胡作非为、好大喜功者如鱼得水,“潜规则”就不言自明。从这个角度讲,对政治生态的实质性挑战,是实践层面的游戏规则变味了,正是它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对规则的伤害,最终会传导给全社会。“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的挑战,是每个干部都需要面对的。实际上,政治生态的污染,不仅是因为腐败分子坏了一锅汤,也和党内生活的庸俗化密切相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内其实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是形式主义,把公开的规则架空,让制度的权威蒙尘,形成了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挑战。

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互为掎角的。构造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必须尊重“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让蕴含着正确价值观的制度起作用。净化政治生态,不能满足于干净的多数人对少数人形成优势,还应该致力于实现规则对所有人的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完善党内 2 法规制度,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已经抓出了新气象。事实证明,只要制度的笼子越来越严密,重规则、讲规矩、守纪律就会蔚然成风。

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型政府的构建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型政府;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12-0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当前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前不久,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实质上,生态环境效益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代际利益是相契合的,生态型政府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适应新境遇,新要求的政府,才是一个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政府。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型政府

1.生态文明含义及发展历程

“生态”一次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被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主要指的是自然界各要素系统之间相互交错的关系。如果将文明定位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那么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状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思考、新境界,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生态伦理社会化,是人类文明在全球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和升华。它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含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并非人类消极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在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的同时,过度贬低了自然的价值,使自然沦为人类征服与掠夺对象。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增长论,将一切可利用自然物作为经济资源,这种对自然的工具性世界观,意味着经济增长越多,资源损耗就越多,环境破坏就越严重。加之,以过度消费为增长动力的经济观更是使人类生态陷入重重困境。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警示人们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必然饱尝高增长会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灾害频发,不断促使人们重新冷静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的准则。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表明世人对生态文明的反思与重视程度。

2.生态型政府含义

生态指的是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相互交错的生存关系与状态。“生态型政府”这一概念,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学术界尚没有统一定论。学者黄爱宝认为:所谓生态型政府也可称之为绿色政府、环保型政府或环境友好型政府等,它是指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其基本理念,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其基本目标,并能够将这种理念与目标渗透与贯穿到政府制度与行为等诸方面之中去的政府。朱和磊认为生态政府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就是构建一个职能生态化的政府。笔者认为,生态型政府指的是既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又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政府。其内涵包含以下几点:首先,生态型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时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价值观,以生态良性发展为目标,注重生态效益在决策中的作用。其次,生态型政府的基本职能应该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上,改变以往为经济利益不惜生态代价的不适当思想观念。最后,生态型政府的决策系统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生态科学家为主体,以社会公民呼声为参考的多元化决策机制,注重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但是随着深层次的发展,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随之愈演愈烈,我国已进入了高消耗、高污染的风险社会,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呼唤生态型政府。一方面,公有制主体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在生态公共资源配置中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看得见的手的宏观指挥棒作用,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调节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国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面对目前的生态问题与环境发展态势,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与履行的职责。其一,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政策文化宣传,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观,促进社会全体树立环保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其二,强化政府的生态监管职能,各级政府应切实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各项法律方针政策,自觉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其三,各级政府应协助好中央政府做好政策反馈工作,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果可寻,各项工作良性推进。

三、生态文明目标下,我国生态型政府构建的推进策略

1.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生态行政协作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指出,生态问题的全面升温,突出表现为三化,即政治化、全球化、内部化。政治化体现在生态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一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已由各国内政问题升级为国际政治问题。全球化体现在生态保护早已突破一国范围,意味着生态危机感导致的生态文明意识已扩展为一种全球化的社会伦理。内部化体现在生态保护正在由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不再是因为破坏了而去治理,而是因为要求更好更和谐而去管理。生态型政府建设需要各国政府紧密合作,公民积极参与,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国际间生态行政合作力度。

2.明确政府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注重发展中的生态效益

有句古语叫做:“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政府作为行政领导者,需要具备未来发展的预见力,并把之转化为执政思想与理念。其执政思想理念又是各项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决定了一定时期内行为趋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公众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习惯。所以政府应该首先明确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充分认识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效益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格局中。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相冲突时,应秉持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把握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性,做到真正的为人民谋福利。

3.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努力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

传统发展观下的粗放型经济,一味追求GDP快速增长,结果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恶化,迫切要求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坚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生态产业的主要形式便是循环经济,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要素要在经济循环系统中合理有效利用,从而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践证明,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产业是一种新的道路和模式。

4.强化政府生态管理职能,构建生态法律体系

传统上,生态管理职能虽然是政府基本职能,但在管理形态上一直处于经济至上的“非生态”范畴,新形势下,政府应该重新认识其生态管理基本职能,加强生态法律体系建设。首先,政府应该明确自身定位,立足公共服务,自觉把优质生态产品纳入到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去,为社会公民提供优质公共生态产品。其次,构建生态型政府生态法律体系,根据不断出现的资源环境危机加强或修改原有环境法律规定,专门制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填补某些法律领域真空状态,及时完善修改已经出台的不成熟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5.优化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与方式,强调生态绩效指标

绩效考核体系在政府行为过程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不合理,是政府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监管与生态保护的内在原因。绩效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统一体。生态型政府追求更高层次的绩效,就必须对原有政绩指标进行修正,凸显生态绩效指标在整个绩效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贯彻绿色GDP思想,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有效合一。建立多元化、多主体的科学决策评估体系,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有效避免因政策失败而偿付严重的生态代价,优化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实现政府生态治理。

参考文献:

[1]黄爱宝.生态型政府构建的背景动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赵映诚.论生态行政与生态行政建设[J].浙江学刊,2006,(4).

[4]王彬彬,朱益芳.对构建生态型政府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9,(2).

[5]徐汝华.生态型政府的模式选择与推进策略[J].行政论坛,2009,(2).

[6]郑小叶.生态文明目标下的生态型政府建设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9.

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篇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求高校与时俱进,作为高校教学、科研辅助机构的图书馆更应走在信息时代的前列。构建绿色图书馆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模式的有益尝试。绿色图书馆的创建,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1 概念界定

“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它焕发着浓浓生机,代表了清新、健康、和谐发展的景象。“绿色”的本质是拒绝“污染”,净化生态环境。我们这里所探究的“绿色”,已突破其自然本义和属性,既是指一种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珍视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是指生命力、青春活力和人文素养。生态文明观是一种新的生存发展理念,它的主要原理是全面协调、共同进步。因此,绿色图书馆应是自然环境清洁优美,文献资源健康科学,服务方式便捷文明,信息传递通畅无阻,生态良性循环的新世纪图书馆。

2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必要性

2.1 创建绿色图书馆是生态发展的需要

生态,即生物的生存状态。环境是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合理改造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生态,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发展观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传播人类文明的图书馆,同样是营造满足人们求知欲望的良好生态环境。创建绿色图书馆,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图书馆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图书馆环境。

2.2 创建绿色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电子、虚拟图书馆无法替代绿色图书馆。有人会问,进入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时代,还有必要建造绿色图书馆吗?笔者认为:如今是有进入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趋势,但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了图书馆向科技电子迈进的速度,所以,并非所有的图书馆一下子都成为电子、虚拟图书馆。同时,出版物中绝大多说仍是纸质出版物,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电子、虚拟图书馆。除此,电子、虚拟图书馆也存在很多缺陷。面对面进行交往,是人的一种固有的精神需要,是人类社会性的体现。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不可能被电子多媒体所取代。以藏书和阅览为传统特征的单一功能的图书馆也在朝着功能多元化、服务范围和内容广泛化的方向发展,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社会文化中心。创建绿色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任务。

2.3 创建绿色图书馆是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的需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满足人的多元需要、尊重人的个性为前提,以创造适合发展的环境条件为基础,以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为手段,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心来进行各项管理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逐步从“以物为本”的物质型文明,向“以人为本”的信息文明时代过渡。创建绿色图书馆,就是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读者创造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广大读者在阅览之余,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还能陶冶情操,使图书馆成为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而将“绿色文化”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

2.4 创建绿色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21世纪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在和谐社会的创建中被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都要求创建绿色图书馆。创建绿色图书馆,要关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心灵的融洽,力求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是办馆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明的升华,是提升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绩效的有效举措,对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3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途径

3.1 创建绿色理念,顺应时代要求

绿色图书馆是一个崭新的观念。它不仅是绿化问题,还涉及到能源、环境、空间、生态等诸多方面。绿色图书馆不仅是指馆外种植树木、铺设绿地,馆内摆放花草盆景,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图书文化融为一体的图书馆环境,更重要的是“绿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以顺应新时代的要求。

3.2 树立以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文关怀

要做好图书馆工作,首先必须处理好领导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领导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做到唯才是举,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其次,读者与馆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工作人员对读者要和颜悦色、谆谆诱导,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才会便于图书馆的管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馆员之家”和“读者之家”。

3.3 营造绿色环境,彰显绿色精神

对自然界中美的欣赏是人类的共同需求。图书馆硬件建设要强调利用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绿色计划,结合当地的综合气候条件,尽可能地使用环保材料,建筑设计人性化、生态化,进行全方位立体绿化,如在大厅、楼道拐角、阳台、楼顶等处设计喷泉、瀑布、长廊、假山、花坛、并种植绿色植物,与馆外的绿地、树木、池塘、亭阁、林荫道等融为一体,形成图书馆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创建绿色图书馆,要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一个激发读者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轻松、惬意、健康、舒适的人文环境,强化服务效能,彰显绿色精神,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宣传力,为先进文化建设与传播作出贡献。

3.4 创建绿色服务模式,形成特有的文化与精神生态环境

绿色图书馆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建设绿色图书馆必须使服务手段高科技化,服务方式人性化,高服务质量的发展思路,使用户和图书馆文献的距离得到最大限度的缩短,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强对图书馆文献的管理与利用。硬件建设方面,要加快建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语音学习室、视听资料学习室等,创造一个先进舒适的阅读环境给读者。服务手段与方式方面,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都要以读者务中心,因此重点突出主动式服务、参与式服务、全开放式服务、远程服务,尽可能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便利条件,形成图书馆特有的文化与精神生态环境。

3.5 提高馆员的文化素养,建立一支健康向上的馆员队伍

图书馆员的素养决定着图书馆文化的色彩,绿色图书馆对其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馆员注重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同时还要不断拓展视野,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绿色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培养馆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及生态品德、生态人格,正如绿色的大自然,泽惠人类,不争名利;像水一样,营养万物,施恩不求回报。

3.6 提供绿色文献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藏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绿色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文献内容的健康性、科学性、实用性,突出特色,注重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并重,互相补充及时更新,保持馆藏图书的新鲜活力,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全面配套、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构建绿色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体系时,应深入调查、广泛听取读者意见,多渠道收集学科门类多样、品种丰富的优秀书刊及电子信息资源。

3.7 维护信息生态环境,净化网络信息

面对浩瀚复杂、良莠并存的网络信息,绿色图书馆要运用信息调控手段,控制网络链接,优化网络文化环境,杜绝垃圾网站,充分发挥“网络导航员”的作用,保证读者不受信息污染,彻底消除文献信息交流障碍,有效控制、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首先,要提高读者的防范意识,积极引导读者正确认识信息和网络,培养读者具有健康的网络评价能力。其次,要严格网络管理,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制定网上活动规则,以便规范和约束读者的网上行为。

4 结语

绿色图书馆的创建,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图书馆与社会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努力构建绿色图书馆,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图书馆人的共同目标和共同追求。作为图书馆人,在挑战与机遇面前,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以实际行动彰显绿色精神,强化服务效能,优化环境氛围,为创建绿色图书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绿色图书馆的概念及创建绿色图书馆的必要性,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创建绿色图书馆的途径。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和谐社会,人本管理

参考文献

[1]杨芳.IS014000理念与绿色图书馆.图书馆学研究,2005,(3).

[2]徐秋萍.高校“绿色图书馆”的建筑学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3).

[3]梁春阳.也谈绿色图书馆——兼与武春福先生商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4]张文惠.网络时代的绿色图书馆[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5]邓勤.高校绿色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支持[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5).

[6]吴小英.绿色图书馆展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

新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思考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003年,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问题更加重视。在2010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将生态补偿政策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内容;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强调进一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又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立了空间布局框架。在这一宏观大背景下,构建和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关乎到能否找到解决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而且也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

一、现行生态补偿机制及其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单中心”的政府补偿为主,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纵向补偿为主,缺少横向转移

目前在中国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中,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 支付占主导地位。财政转移支付为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对生态保护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所牺牲的经济利益给予了相应的补偿。与此同时,西部集中了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屏障区,是生态环境的多数供给者,而中东部则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生态环境的供给者和受益者在空间上的不对应导致西部生态环境供给者无法得到有效补偿,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之间缺少横向转移支付方式。

(二)补偿方式以项目工程为主,缺乏稳定性

目前中国以政府为主体的生态补偿多以项目工程方式进行。例如在生态补偿项目“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中,在项目期内的5~8年中,当地农户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金额,从而他们会保护生态环境,限制自己的生产和开发行为。同时,当地农户需要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过分依附土地进行生产活动。但目前农户能够成功实现转型的比较少,大多数还是依附土地进行生产活动。由此,如果农户的利益在项目期后无法得到补偿,为了生活和发展需要,他们就不会限制自己的生产活动,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生态环境破坏。这种有明确时限的项目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给政策实施的效果带来较大的变数和风险。

(三)补偿标准偏低,难以激励生态补偿行为

生态补偿标准关系到生态补偿行为的实施效果。过低的补偿标准导致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中,一些地区的补偿标准低于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无法满足农户的基本生活需要,难以激励生态补偿行为。

二、多中心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素分析

以“单中心”政府为主体的生态补偿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市场机制和社会民众为主体的自主机制导致的,市场和社会民众是参与生态补偿的重要补充,构建多中心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对政府“单中心”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进行修复。

(一)多元的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主体是生态补偿行为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组织形式上,除了强调政府责任外,更要根据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打破传统的“单中心”政府主体模式,使补偿主体既有官方的政府组织,也有非官方的私营部门和民间组织,形成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组织形式。

(二)多维的权力向度

生态补偿中的权力向度在生态补偿行为中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多元补偿主体作用下,生态补偿应打破自上而下的权力向度,依靠彼此间合作和交叉的、多维的、分散的、上下互动的权力向度,通过合作、协调、谈判、契约、伙伴合作等确定集体行动目标方式,实施生态补偿行为。这种多维的权力向度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基础之上的相互合作。

(三)多中心的治理机制

多元的补偿主体和多维的权力向度共同构成了多中心的治理机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理论把多中心秩序与社 群利益关联起来,在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外进一步拓展了自主治理机制,为公共事务治理的实践提供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因此面对不同类型的生态补偿问题,可以选择用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自主机制的多中心的治理机制共同治理。

三、多中心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构建一种多中心的生态补偿机制即突破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自主机制“非此即彼”的单一僵化的制度设计,针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属性相关利益主体所面临的激励因素以及业已存在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实践,选择适当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一种理性选择。

(一)政府机制

生态环境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强调的是政府主体责任,一方面政府要承担起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参与到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府在生态补偿的主体作用主要是由政府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所决定的。这种强制性和权威性为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了一种制度环境和秩序。同时政府代表了公共利益,具有“公仆人”的行为动机。

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作用可以表述为:政府拥有公共资源和公共财政的支配权,在公共利益和“公仆人”动机下,在赋有公共责 任和履行公共监督后,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福利。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一种公共秩序。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动力,来自维护公共利益“公仆人”的行为动机,即在一系列制度框架下,由政府代表民众实现公共利益。因此,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经由民众权力让渡后会拥有公共权力。由此政府可以动用公共资源实现公共物品的供给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使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须承担公共责任,接受公共监督。

(二)市场机制

市场参与生态补偿源于“经济人”的动机以及消费者对于生态公共物品的超额需求。市场参与生态补偿的前提是能够在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也能够带来自身效益最大化。消费者对于生态公共物品的超额需求和“经济人”动机的有机结合是市场机制参与生态补偿的前提。为了激励市场参与生态补偿行为,政府在相关政策方面要有一定的诱导性,包括优惠政策、税金减免等。市场参与生态补偿有效作用的制约条件是明晰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对物品产权的界定通常是在政府指导下做出的。对于生态环境资源来说,需要政府明确产权界定的规则和提供产权交易的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市场有效参与生态补偿。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法律制度的构建也需要政府保障。因此,市场参与生态补偿的运行更需要理性政府的保障。

(三)自主机制

生态补偿的自主机制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自主补偿的组织及其制度安排。在小规模的生态补偿实施中,可以通过彼此信任和有效地沟通实现自主治理。这是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利益相关者掌握大多数生态环境资源属性的信息,通过其建立的长期低沟通成本的网络,利益相关者能够自主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不过分依赖政府和市场的制度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可以成为生态补偿的自主机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学者实证研究了森林资源、近海渔场、农业灌溉系统等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自主治理制度,并指出了这些自主治理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她认为,在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这两种主要的公共事务治理机制之外,还应该注意由社区自主形成的机制。自主补偿机制不是唯一和万能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却是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安排。

2.非政府组织。这类组织与政府和企业不同,它们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生态补偿行为中,非政府组织往往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不同的生态补偿领域,这些组织和机构往往拥有丰富和充分的专门知识或具体信息,有些甚至是其他部门或组织所不具有的,大大提高了生态补偿活动的绩效。因此,有学者将这类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称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通过志愿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第三部门”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态补偿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而“第三部门”这一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成为政府部门和市场的有效补充。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针对生态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激励因素,通过构建多元补偿主体和多维权力向度,构建一种多中心的生态补偿机制即突破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自主机制“非此即彼”的单一僵化的制度设计,可以成为解决生态补偿问题的新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偿机制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脆弱区的保护和投入力度,增强各种资源税(费)的生态补偿功能,进一步区分中央与地方在生态补偿实施中的控制范围,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模式。

(二)积极探索市场补偿机制

积极探索资源使用权、排污权交易等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逐步实现区(流)域内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有偿调配机制,逐步建立政府监管下的排污权交易模式及机制。引导鼓励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受益者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合理的生态补偿。

(三)逐步建立自主补偿机制

建筑生态的构建者 篇6

Ali HIZIROGLU,城市设计建筑师。1976年出生于土耳其历史文化古城伊斯坦布尔。即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君士坦丁堡或拜占庭。Ali的成长历程,都和建筑设计密切联系着。Ali毕业于法国巴黎建筑学院建筑与环境专业。随后成为学院设计工作室助教。2005-2002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城市建筑设计专业硕士学位。Ali的求学经历为他的建筑生涯夯实了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

建筑的生命不只因为其外观的美好而变得长久,内部所给人的感官体验、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周遭环境的友好默契等等都是建筑生命的指向标。如今的建筑设计师们并不怀疑这三者的结合可行性,转而考虑其必然性的问题上。这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向上的趋势。Ali的成长学习都在知名的国际都会,从伊斯坦布尔到巴黎、纽约等。耳闻目染之下,使他有一种敏锐的城市触觉。在他的设计作品中。都流露着现代城市的质感。同时对于城市问题的解决有着明显的针对性。

Ali把精力投入到设计大型城市建筑上,特别是大型购物中心、综合性大楼等,这些建筑对于城市发展格局、人们生活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作用。

2003年起,Ali在ERA建筑设计事务所开始了事业生涯,并把他的城市建筑理念倾注到一座座城市大型建筑中。他参与设计的建筑作品主要集中在法国、意大利、土耳其、保加利亚和亚洲的中国。以大型建筑为主,包括购物中心、综合性大楼等。在Ali看来,购物中心应当具备一些必要的因素: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考量、可持续的性质和商业价值。对于这三者,是他事业生涯中对建筑的感悟和理解,而把“人”放在建筑设计的中心位置上,则是他建筑设计的原则。2010年他参与设计的沈阳Starmall购物广场给予他关于建筑和人之间关系的启发。他看到人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每当夜幕时分,人们到Starmall购物广场进行娱乐休闲活动,载歌载舞。Ali认为这就是建筑与人之间的默契。建筑给人提供释放情绪、增加生活乐趣的场所,而人们给建筑带来商机价值。为人而建,因人兴盛,是Ali理想中的建筑生态。沈阳Starmall作为一个商业办公综合性开发项目已经被收入“巴塞罗那2050WAF未来商业项目目录中”。

城市人需要集约了城市各功能分区的综合空间,需要新的城市格局。人们可以在最有效率、最便捷、最舒适的环境下完成各种生活行为。Ali有所察觉到,他所从事的大型综合性建筑已经触碰到城市发展的桎梏性问题。在这种趋势中,人是问题的中心和主体,建筑的作用是引导和服务,不应成为人们难以企及、望尘莫及的高傲之物。正如A¨所说的。“我相信作为一名建筑师。建造大楼和城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们可以生活得更好。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IN:这是你第几次来中国?对这个国家的印象有何变化?

OUT:很多次了。和中国的缘分从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最常去的地方是北京,上海和沈阳。许多事物在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奥林匹克运动会让中国的变化很明显。在沈阳,很多事物总是在快速变化之中,目不暇接。城市外貌的每次变化都会让我吃惊。旧的建筑在消失,而新的不断涌现。

IN:您在土耳其、法国和中国做了很多城市综合体项目(sHOPPINGCENTER),请问这三个地区对城市综合体的需求有什么不同?这些地区的差异性又是如何启发您的创作?

OUT:文化喜好的偏差让地区差异明显,人们生活习惯也存在较大不同。但总体来说,有个相同的趋势,每个城市基本上在每六年或七年的时间周期上,都会对城市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维护和调整。我们总在开发新的点子,让城市的建筑可循环性更强,同时也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建造。

IN:你在开始一个项目的创作前首先会做什么?

OUT:我认为设计首当其冲,设计首先得吻合设计的对象。我们会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当地人文历史和地形构造,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深入的观察研究结果。还得去感知,体会当地的氛围。因为设计本身就是有关感知的科学,如果找对了设计的灵感,才能创造出好的设计作品。我不总认为设计是机缘巧合。就像在路边偶然拾起的物品。

IN:国际上有关购物中心的设计的趋势有哪些?

OUT:我总是提到人的互动性,就是人们对建筑内部如何感觉?感受到怎样的灯光?有着怎样的建筑的整体状态有何感受?室内温度舒适度如何?我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要比对外部形态的评价要重要得多。忽略了这些点。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购物中心。往后应该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发展。

IN:你最近在关注什么?

图书馆生态建筑的典范 篇7

关键词:建筑,生态,图书馆,国外

柏林自由大学语言学系图书馆,不仅从功能上供阅读、思考及搜索数据等犹如大脑的运作,在外观上,尤其是从空中鸟瞰,就像人体的头盖骨,所以被学生昵称为“大脑”。最重要的,这是一座利用科技改善建筑物能源运用效率的生态建筑,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筑,它是佛斯特建筑师事务所(Foster and Partners)多年来投入生态建筑研究与试验的心血结晶,于2005年9月14日正式启用。

自由大学校园规划始于1963年,由Candilis,Josic,Woods和Schiedhelm等人设计,于1971年启用。这个在当时被公认为“理想城市”的校园,是由一连串的格状庭院和围绕其四周的廊道及建筑所组合而成的,像拼板一样可应大学的需求而加以重组。佛斯特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语言学系图书馆,是自由大学校园更新计划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项工程。她实现着诺曼·福斯特的建筑观:“我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机场是一个旅行的场所,它必须有助于将航空旅行从一个烦恼的过程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如果你到施坦斯德机场,你肯定会享受到自然光的趣味,会看到清晰的屋顶结构形式,你就像回到了过去那种挡雨采光的老式机场。许多东西都是仿照这种形式,它重新评价了建筑的自然性,凌乱的管道、线路和照明装置以及悬挂天花板的问题,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结构形式的清晰和天然光的趣味。屋顶实际上是一个照明屏,同时使室内免受外界天气的影响。同时这体现一种精神。”

建筑作为一个基本的人造物,必须先满足建筑的功能,其次要保证满足实用功能的建筑实体,还有就是必然要寻求建筑的精神追求———审美意识。鉴于此,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整体建筑充满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但其建筑的实用性、美观性以及人文性无不体现在其设计的每个细节中。

1 图书馆建筑高效融合了其建筑的生态思想

整个建筑表皮采用双层外壳结构:外层用不透明铝板和透明玻璃面板交替覆盖,并透过铝板的开合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品质;内层半透明的玻璃纤维膜层如同扩散板,可以使光线能够均匀扩散开来。此外,双层外壳之间的支撑结构均被漆成耀眼的黄色,增加建筑在色彩上的表现力。在轻型玻璃钢结构穹顶下,建筑师设计了一套厚重的混凝土构造系统,除了作为结构支撑,还具备热储存功能。柏林气候多变,建筑可以通过流动于其内部管线的水流来加热或冷却,以及配合双层外壳的面板开合调节室内温度。因此,在一年中近6成的时间里,图书馆可以完全实现自然通风,加之良好的天然光采光,使其比同类型建筑节省了近35%的能源消耗。

2 图书馆建筑充分体现了其建筑的实用功能

如同任何一个好的图书馆设计,柏林自由大学语言系图书馆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力求功能的完整体现。作为一所大学的信息知识中心,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有着很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强大的藏书功能,能容纳七十万本藏书量;便捷的藏、阅、借管理及服务系统;当然还有幽静的环境和浓厚的阅读氛围,这些都是在图书馆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与传统图书馆建筑不同,现代图书馆更加要求其空间设计的灵活性。柏林自由大学语言学系图书馆采用的超模数建筑结构,大开间立体建筑空间中书架排列、座位排放、读者流线及业务流程等方面都要求达到最经济、高效和合理。

通过精心设计,高效地利用空间,并努力尝试用新的技术手段营造一个绿色可持续性的工作与阅读环境,以现代造型与灵活空间,打破了传统建筑严肃和冰冷的形象,提高了建筑在未来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功能适应性,便于建筑的再利用。

3 图书馆建筑完美展现了其建筑的审美功能

在一个四周皆有建筑环绕的稠密空间中,要插入一座能容纳七十万本藏书量的图书馆,除了需维持原有的校园纹理和既有的廊道及庭院相结合外,还要配合四周低矮的建筑尺度,这样的基地条件对建筑师来说确实是一项挑战。究竟什么样的空间造型较为紧实,佛斯特建筑师事务所非常巧妙的选择了一个水滴状造型,既可兼顾总楼地板面积和空间质量的需求,又能缓和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

在新图书馆,四周都自然通风,泡沫样的围栏,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铝板结合起来构成阅览室的座位。室内半透明的玻璃灯光起到了聚居灯光的作用,然而离散分布的开阔设计可以让眼睛疲惫的读者透过头顶的天窗看到外面的自然光线和天空。书架设置在每层的中心,读书位围绕四周摆设。从上面往下看,整个内部结构弯弯曲曲,形态上很符合人们给它的呢称———柏林之脑。

4 图书馆建筑处处渗透着其建筑的人文思想

图书馆总共有五层,为了降低对邻近建筑的冲击,两端仅凸出于地面两层楼高,而中间最高处也不过19公尺。每层楼的开放式书架均靠中间摆,以远离自然光线;阅览空间则分布在外围,让读者更贴近户外。每层楼的楼板外缘均呈花瓣状,或凹或凸,上下楼层交错,使部分阅览空间可以挑高,增添阅读的舒适与趣味性。建筑师将大部分功能分区集中在中央四层的开放式混凝土结构中。书架排列在中央位置,以避开来自四周过多阳光的照射。以读者的需求、阅读习惯和舒适度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向。建筑师强调,如何为学生和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他们考虑的一大重点。无疑,天然光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师将座位排布在每层空间的外围(总共约600个座位),使读者充分享受在自然光环境下阅读的乐趣。层层悬挑的空间保证了各层都能接受到更多的天然光,同时消除了传统图书馆空间容易带来的压抑感。

尽管看上去有些像油轮上的甲板,但如此的开敞式退台空间结构另一个好处是能让读者对馆内空间分区一目了然。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便捷性首当体现在如何帮助读者最省时、省力地获得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一目了然的空间结构使读者能迅速建立起对图书馆的整体空间感知,以及对各个功能分区的直观认识。进入图书馆后,使其能自由、便捷地到达任何他所想去的地方,以及轻松获得其所想要的信息资源。

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篇8

一、新形势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了“大生产—大消费—大量废气”的局面,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使得社会面临难以逆转的污染后果。经过几十年的奋力赶超,中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令全球瞩目,但是在巨大成就的背后,很多是不计成本的大量浪费的低效率生产,进而使环境面临严重污染和健康受损的后果[1]。

(一)不合理的消费异常突出

据统计,国内每年因生产1 000万箱一次性木筷,会失去500万立方米木材,需要砍伐2 500万棵树木;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容量达到创纪录的2 170亿美元,全年增长率为11%,其中,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 02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人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2]。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构建和谐的生态消费模式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大,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往往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产生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会造成能源、原材料的巨大浪费,产业和产品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低下,进而使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加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三)能源开采量大但能源利用率低

如今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和德国的3.4倍,是日本的4.1倍,是加拿大和英国的6.3倍。同时,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占能源总量7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最高不超过25%[3]。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值高出近一倍,中国GDP占全球12.3%却消耗全球21.5%能源。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占全球的50.4%[3]。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其中,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即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即由黑色、高碳向绿色、低碳转变,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转变。

二、生态消费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从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入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4]。生态消费是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等特征,这种生态消费模式是符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良性发展文明形态,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是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的出现,人们不仅对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环境容量,危机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5]。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用较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价值。提高生态消费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消费需要,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大多为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

(三)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是实现人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人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消费需要和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还包括生态消费需要。满足生态消费需要,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全面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保护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对培育和提高生态消费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只有生态消费力提高了,人的生态观念牢固树立了,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态需要。而只有更高的生态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人们享受生态之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6]。

三、生态文明视阈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的路径选择

构建生态消费模式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众多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政府、消费者是最重要的两大主体,它们缺一不可,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互动的关系。

(一)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用价格杠杆、法律等手段价格调控力度,引导和规范民众的消费行为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有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政府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介,将生态文明消费思想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人们的重要性,进而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文明的消费的良好氛围并转化为行动。

第二,利用价格杠杆原理,推动生态文明消费[7]。按照价格影响供求的关系原理,通过价格来调节消费者选择适当的消费方式,例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梯度价格机制;提高一次性产品的购买价格;对节能环保的企业,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加以支持。

第三,制定相关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不仅仅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生态文明消费法律细则。例如,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二)消费者应树立勤俭节约、可持续的消费观

消费者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坚决摒弃互相攀比、追求虚荣的不良风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树立适度、绿色、科学的可持续消费消费观,同时消费要符合我国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一个人的财富越多就应该消费越多的产品,消费应该将个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第一,要坚持适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二是消费与家庭支付能力相适应;三是消费与科学合理的积累比例相适应;四是消费与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8]。

第二,要坚持绿色消费原则。一是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意识,选择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品。二是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时,要注重环保和节能。三是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分类,不要造成环境的污染。四是坚持循环再利用,如在生活用水方面,尽量地循环使用。

第三,要坚持科学消费原则。一是消费要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消费要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相统一;三是反对低俗愚昧无知的消费,如吸毒、赌博等方式消费。

摘要:生态消费模式是当前中国消费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合理的消费模式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视阈下探析生态消费模式,试分析构建生态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和消费方式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并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出发,提出构建生态消费的路径。

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篇9

美国电影越来越热衷于在电影主题中展现生态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对于人类未知命运的关怀, 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来看, 这种电影现象所传达出的理念正代表了全球社会心态的发展动向, 已经成为一个相对集中的文化现象。特别是《2012》 (2009) 和《阿凡达》 (2010) 的出现, 掀起票房飓风的同时也引发了观影的狂潮, 带来了一股席卷全球的生态热话题。美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已经掀开了现象电影创作的帷幕, 此类影片的背后正是生态危机的现代社会根源以及人类的深层精神危机。

一、生态身份的介入是美国生态电影的特质

美国生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类型有着其内在组织进化的功能, 并且随着社会思潮和流行文化的变化而产生进化和更新换代。新的变化的出现影响着整个美国生态电影的类型变化同时也继续界定着生态电影的类型。作为一种类型, 美国生态电影有其自身的意象法则———生态身份的介入, 这是一种流动在生态电影中的惯例, 不仅仅代表着生态问题本身, 更深层次地蕴含着生态理念的象征意义。从电影文本出发, 单看每一部美国的生态电影都有其自己的基本特征和表意范畴, 涉及各自具体的生态问题的冲突和解决, 纵观美国生态电影整体又是一个带有美国意识形态的集合式的生态理念表达:生态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以及不断重复又持续变化以适应观众和电影制作者观点的冲突。

从生态学角度而言, 生态是指有机体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过程,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生态则主要是指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存状态, 人和生存环境共存的方式, 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等层面。生态观念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一种信仰。美国生态电影把生态作为一种身份、一个角色自觉地放置于影像之内、融入影片叙事之中, 承担起保护生态文化内涵、捍卫精神信仰的职责。

生态身份的介入对于美国生态电影而言正是一种得以明辨身份的烙印, 是把生态电影和恐怖电影、科幻电影、剧情电影等类型加以区分的重要标尺。在后者中, 生态只是作为一种灾难影像、叙事背景出现, 对于灾难的展示, 对于灾难下的人类的展示是灾难电影的中心, 生态问题只是灾难的诱因;人类知性和价值的有限以及科学实验之间的冲突是科幻电影重要的文化内核;生态只是作为外界动因或者烘托主要人物的背景在剧情电影中一闪而过。真正有诚意地把生态作为一种身份融进电影中来的只有生态电影, 生态不只是一种表征一种元素, 生态电影中生态的所指远远超过其它类型电影所承载的范畴, 包括电影整个文本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起点, 以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参照系, 着重表现人和自然之间对立、和谐的关系, 批判人类过往文明, 忧虑生态系统和人类现状和未来, 反思过分张扬的人类的生命意识, 以谨慎的态度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 指向人类心灵转向等;而其能指包括将生态危机追根溯源到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科技理性价值观, 揭示其与人类精神危机内在的同源性等生态理念更是高于一般技术主义电影而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因此, 由生态身份的介入角度来看, 美国生态电影中生态理念的构建是可行且很有价值的。

二、美国生态电影中生态身份介入的具体表现

(一) 生态地理面貌的客观呈现

生态作为展现的大环境本色出演, 生态环境的退化, 生态地理的客观存在以及生态危机所引发的生物环境的变化大量直接原生态地呈现出来, 生态既是叙事的大环境也是叙事的对象。这一方式在美国生态电影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生态电影的发端期, 生态作为被展示的对象, 以弱者的姿态存在于科普电影或者环保纪录片中。生态理念的表达是科学教导化、启蒙大众的, 自然是一个整体, 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之中的所有物种都生活在整个生态圈中, 都是具有价值的并且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因为缺少紧凑的情节并且总是让受众处在被教化的位置, 难免对这一时期的生态电影产生距离感。另一个方面是二十世纪以来的美国拍摄的生态纪录片电影。这一块的生态电影走向强烈的纪实风格, 电影不再以科学教导者的身份自居主导自然或者人类, 而是隐匿在摄影机背后, 冷静地还原了生态场景和人在美国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的本来面目。2006年由戴维斯·古根海姆执导的关于全球气候变迁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巧妙地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气候变迁的资料和戈尔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气候环境的行动融合在一起, 介绍了减缓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以及科学评价, 不再是流于表面地展现生态危机的状态以起到生态警示的作用, 而是更深一层去挖掘导致全球变暖的社会根源, 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我们既是生态危机的缔造者又是受害者, 既是危机人类生存的元凶又是自我拯救的英雄。美国生态电影开始展现健全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生态观念作为新兴的自然科学以严谨的态度对受众进行通俗化解读, 不仅找到忧患症结所在, 更提出了缓解危机的可行性战略计划。同时, 美国电影人也越来越注意到战争不仅摧残人类的心灵, 战争本身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的, 战后所带来的土壤污染、水污染、核污染等问题一直都存在, 并且随着武器的精进这样的破坏正在日益强化, 但很少有人去关注。随着生态主义的深入发展, 战后的生态样貌也会渐渐融入美国生态电影的展现范畴。

(二) 图解生态, 生态作为反面角色被恶魔化

除了嫁接科普电影和纪录电影的模式, 生态主题还依附于科幻电影、恐怖电影、剧情电影和娱乐电影, 生态电影形式日益多样化, 生态理念糅合娱乐元素走向商业化表达策略。在这些电影之中, 我们看到的生态是末日灾难图解化的样子:黑暗的宇宙、荒凉的星球以及失控的科技, 生态作为与人相对立的反面角色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象:

1. 超越人类现有认知范畴的生命禁区以及广袤宇宙中的神秘生物。

地球以外的宇宙、地球的外部大气层以及地核部分都是我们人类尚未明确的生命禁区, 在这些生命禁区中存在的生命体更是玄秘莫测。一部分的生态电影中生物圈扩大到整个宇宙, 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整个宇宙相连接, 生态是作为外在威胁整个地球的恐怖源身份出现, 以宏大视角体现家园危机的生态意识, 整个生态系统的最终利益也就是人类的最终利益, 对人体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批判, 反观人类、地球在宇宙系统的位置。从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开始, 关于外星生物袭击地球的题材就层出不穷, 包括《彗星撞地球》、《独立日》、《世界末日》、《异性》、《洛杉矶之战》、《地心历险记》、《超级战舰》等, 场面恢弘磅礴, 呈现出地球生态终点以及人类众志成城救赎地球的图景。炫目的特效技术背后是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的深层精神危机, 怀疑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自有秩序的关系, 深感人类难以超越宇宙而存在, 于是营造逼真的幻象寻求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自信, 塑造危机面前人性的光辉。

2. 加速和放大的崩溃的生态系统。

在整个地球以内的生态圈中, 表现人与自然、人与非人生命体的关系中, 极尽夸张地把崩溃的生态系统化为山洪海啸、地震瘟疫等与人类生命相对立的自然灾难, 把非人生命体化为食人狂魔形象。通过炫目的视听奇观和加速放大的人与自然危机的博弈, 展现呼唤人类的生存忧患意识以及对人征服、统治自然的批判, 对未来世界的恐惧和对正在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反思。自然取代了上帝, 得到了神一般的存在。恩格斯曾经警示过, 我们不应该沉浸于人类对于自然所取得的小小胜利, 最终自然会以自己的方式狠狠地反击人类。电影文本把叙事内容建立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自然灾难上, 通过对这些灾难的表现以及自然灾难所造成的惨痛后果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彰显生态预警和生态启示来传达生态理念。《龙卷风》、《后天》、《未来水世界》、《2012》正是一步步地把已经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系统彻底撕裂, 当人类的利益与生态整体利益相悖的时候我们也就一步步走向灭亡, 对于生态的忧虑意识也正是对于我们人类基本的生命意识。自然不该只是人类的工具和无限索取的储备, 自然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人类不是自然的中心而是自然的有机部分, 应该怀着尊重和自然融为一体。《大白鲨》、《响尾蛇》、《金刚》、《猩球崛起》、《人狼大战》则是把自然界里的非人生物放置于和人类对立的位置去表现。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人和其他物种是平等共存的关系, 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发展美国生态电影不仅对人类生命进行终极关怀, 同时对于非人生命的人道主义视角也表现得越来越深入, 即使是从人类的利益出发, 也融入了对非人生命的关注, 由一开始突出人和非人生物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对抗, 渐渐加入了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思考, 不再沉溺于人类所取得的胜利之中, 反而是更深层次地反思非人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与对抗的非正义性。当然, 目前的美国生态电影为了谋求商业利润, 着重表现自然和人的对立, 电影中表现自然和人的和谐融洽少之又少;在自然灾难面前只见人类的救赎不见其他生命体的生存状态和价值, 这样贬低自然的价值把其恶魔化的二元对立观念未免有失偏颇。

3. 现代工业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科技失控现象。

重视科技和理性一直是西方社会秉承的价值观念, 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的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蕴含着新的风险。在意识到已经对自然生态所造成的巨大破坏的时候, 人类希望能够以科技的发展来弥补对地球的破坏, 想用科技来拯救地球把影响减少到最低,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平衡机制, 往往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借助科技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但其自然伦理却还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 (1)

首先表现为科学实验所产生的生物技术灾难。由科学实验所带来的有毒物质作用于生态环境之中, 通过空气、水、血液等传播, 衍生出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异类生物和科学怪物, 以一种极端残酷的方式毁灭着人类社会文明, 使人看到科技无度发展的疯狂后果。这是人类基于现代文明严重偏颇的负面想象, 科技膨胀的未来是人类所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领域, 折射出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存忧患。《哥斯拉》、《侏罗纪公园》、《狂蟒之灾》、《生化危机》、《科洛弗档案》等影片直面生物灾难, 人类社会所缔结的一系列法则伦理道德全部被颠覆破坏,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人类亲手创造的怪物面前哀嚎, 象征人类文明成果的交通工具、高楼大厦等被碾压蹂躏, 主体信仰的全面崩塌和精神危机的放大, 讽刺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反思现代性。

其次表现为机械的反叛所带来的未来科技专制风险。在高度工业化的背景下, 人类妄图脱离现有的生态系统建立起一整套系统控制的机械化社会生态。可是随着监控的缺失和科技的无度发展, 这整套机械系统企图脱离人类的控制而存在, 并且反过来制约人类社会, 威胁人的自由和生存。《创战纪》就是讲述主人公进入父亲建立的电子网络游戏程序之中, 由刚开始的受其控制到之后与其抗争, 揭破了电脑程序企图控制世界的阴谋, 最后拯救了人类的故事。科技文明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发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代表性影片还有《第六日》、《寂静的逃亡》等。影片文本通过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寓言式的生活毁灭和生命救赎的展现, 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态危机形成关照, 讽刺了以毁坏自然生态为代价换取人类文明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 呼唤珍爱生态系统的理性自觉。

(三) 生态内化为个体意识

生态电影对于现实社会最为直接的作用莫过于把电影中的生态理念传达给观众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去指导实际行动。深层生态学认为, 一切生命体都具有内在目的, 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他们之间没有等级之分。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平等一员, 也具有内在价值。 (2) 把生态化为人性来解读, 生态意识深入个体的精神领域, 探讨人作为自然体的困境, 表现人类在生态问题爆发面前的自省, 矛头直指生态危机根源的现代性。生态电影中的人物超越肉体的动作存在承载起生态理念传递的作用, 观众通过欣赏个体内化的意识指导他们的行动的过程, 感受根植于心灵深处的生态意识, 显得真实深刻, 更能打动人心。受众通过想象把记忆中的自然生态原貌与现代文明浸染后的现实相比照, 与人类的欲望相对立。人类的欲壑难填、缺少对于物欲的克制的精神危机导致了地球的生态危机, 而这样的生态危机又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的心灵恐慌和忧虑。究其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对于人类欲望膨胀的批判以及个体心理、人文情感的关怀, 关注人本身以及现代人的生存窘况正体现着关注生命意识, 强调生态责任意识的生态理念。具体可以以《澳洲乱世情》、《中国综合征》、《决不妥协》、《阿凡达》等电影为代表。《阿凡达》中男主人公杰克在潘多拉星球上感受到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之美, 在纳美族人的感化下懂得敬爱生命, 感悟生命的价值, 为了保护淳朴的纳美人, 维护潘多拉星球的和谐, 杰克最后化身阿凡达走上了与利欲熏心的自己的同胞与现代工业相对抗的道路。生态在电影中已经不是单纯的影像展现, 而是主人公的价值观念, 生态作为一种精神指引的身份存在于人物的意识里, 是生态理念的动态表达。受众不再以人类的胜利而骄傲反而为纳美族的胜利欢呼雀跃, 这并不是完全的反人类, 而是说明了正确的生态理念绝不再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 而是在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以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终皈依。试想倘若有一天人类的心灵与地球上的生态资源一同枯萎, 甚至心灵的枯萎还要来得更早一些, 那将是何其悲哀与无奈。

三、结语

美国生态电影通过以上几种不同生态身份的介入形式, 构建了一种均衡的生态理念。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或者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会分别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太过激进地强调人类的主宰地位, 不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以及人和非人生命体的关系;另一个抹煞了人的社会性, 人的基本利益在生态面前消失殆尽, 这是不切实际的。均衡的生态理念应该是和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相通的, 融合自然、社会与人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 既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又考虑非人生命体的利益, 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同时注重生态整体的价值, 要求尊重自然规律, 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当然, 美国生态电影中生态理念的构建必然和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相勾连, 虽说生态电影中讲求万物平等, 相生相存于同一生态系统中, 但是美国的生态电影还是不可避免地有着美国的文化霸权在其中。美国作为人类拯救的核心, 其价值观念涵盖了世界人类可能的选择意识, 这样一种话语权往往会不自觉地遮盖了生态关怀的时代精神。

摘要: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美国生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正在崛起, 生态身份的介入构成了美国生态电影的独特性。通过生态地理面貌的客观呈现、图解生态危机、内化了的个体意识以及贯穿动画的主题意旨这四个不同生态身份的介入, 美国生态电影构建起一种均衡的生态理念, 融合自然、社会与人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 既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又考虑非人生命体的利益, 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同时注重生态整体的价值, 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观。

关键词:生态身份,和谐,现代工业文明,科技理性

参考文献

[1][美]大卫.波德维尔著, 曾伟祯译.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

[2][英]大卫.布林尼著, 李谚译.生态学.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3.

[3]游飞, 蔡卫编著.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4]郑洞天, 谢小晶.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5]金丹元.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6][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7]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篇10

生态课堂,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发展为主体, 生态因子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调运动, 进而产生互相激发、共同参与、探究的浓郁学习氛围, 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

1. 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课堂

倡导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促进教师角色转换, 形成真正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教师角色应该从中心 (太阳) 到边缘 (平等中的首席) 的改变。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太阳, 控制或者施舍光和热,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在圆桌会议上, 没有尊贵之分, 但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力, 引领学习和讨论, 成为圆桌中的首席。教师角色应该从传递者 (舌耕者、茶壶) 到促进者 (乐队指挥、导演) 的变化。作用在于教师本身作为资源, 合理调动和协调学生的活动, 组合各种教学资源, 发挥各自的优势, 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2.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快乐课堂

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强化学习者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其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促进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还可以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高思维和认知能力, 更可以在师生融洽的双边交流中使学生体验美感, 陶冶品行。

正在成长和学习中的学生大多对未来充满憧憬, 对世界充满好奇。因此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选取学生感兴趣, 并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争论性的话题或社会热点呈现给学生, 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 激起强烈的情感投入探索活动, 从而使教和学都处于“情”和“境”的有机结合之中。

3. 以活动为主线, 构建智慧课堂

教学既是认识过程, 也是活动、实践过程。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各种活动, 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以活动促学习, 以活动增效率, 以活动促发展。在集体讨论中, 学生围绕问题不断地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互动, 同时学生内部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在自我意识的调节下, 积极进行情知互动。

例如, 上海世博会开幕期间, 电脑展示一组图片, 师生共同分析什么是镶嵌。教师设问:世博会某场馆的设计人员, 计划采用正多边形地砖铺设地面, 请你帮他设计一个理想方案。有同学问:“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 还是两种或几种正多边形镶嵌?”在学生经历探究, 得出结论后, 我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研究什么样的问题?”有的同学问:“能不能用一般多边形进行镶嵌呢?”于是教师组织同学分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经历探究等活动中获得新知, 充分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组织活动时,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以“活动”为主, 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 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 以“发现”为主, 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发现结果或规律, 教师不做现成饭, 以“鼓励”为主, 不“钳制”学生。

4. 提高自主合作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合作学习主要通过“组内异质, 组

间同质”来分成小组, 教师可将学生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思维活跃度差异进行分组。这有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 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 提倡同伴互教。对于优秀生来说, 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内容可以增强他的认知、推理能力;对于学困生来说, 通过观察优秀生的学习过程来获益, 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学生发言时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纠正, 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这样可以增强学习气氛, 拓宽思路, 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 不理解的地方暴露得更加充分。与此同时, 也可使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展现中发现备课过程中未涉及的新问题及问题的不同视角, 有力促进了教学互动, 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5. 把学习场延伸到课外, 构建学习课堂

华盛顿大学有一条幅:“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教师有意识地留问题给学生, 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延伸到课堂之外, 把学生学习的“场”扩展到课外, 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场”扩展到课外, 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实验室, 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 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形成“余音绕梁”之势, 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篇11

一.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内容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是指在高中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发展个性为基础,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发扬自身的特有性格,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建立一个理想中的授课课堂,使学生能在授课的过程中得到知识、性格、能力、道德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特点包括民主、合作、自然、多元、开放等等。具体来讲,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和谐的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方式讲究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相互合作的授课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地位,而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独霸话语权而学生只是学习的陪衬。这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目内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全面开放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只是对语文科目教材内容的学习,还包括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个性展示、情感培养、课外阅读量以及生活体会的诸多内容的讲解和引导。在高中语文生态课堂中,语文科目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性格引导、思维方式的引导、情感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说语文教师会在语文科目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科目内容的学习能力。

3.完全平等的教学地位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平等的学习的地位的构建。在高中生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成长个性尽可能的采取引导和鼓励的措施,而学生则是享受在课堂中多元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两者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这与以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授课的霸权地位以及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都要严格禁锢的局面是完全不同的,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更强调两者共存的自然和谐性。

总体来说,高中语文生态课堂除了对语文内容的教学以外,更强调对学生性格以及思维方式还有情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最大程度的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长成,而不是只图谋能够培养满足应试教育学习成绩的呆学生,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学习成绩优秀、个人性格良好、拥有敏捷思维能力以及善良情感的学生。

二.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措施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措施应该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1.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创建教师与学生完全平等的学习地位

在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中,首先应该要求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抛弃以往教学方式中教师为尊、学生为辅的教学观念,在语文授课过程固然要求学生仍然遵守尊师重道的基本礼仪,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必须保持在平等的程度上。教师应该对自身在授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新的鉴别,学会在授课过程中保持自身引导者的位置,更多的鼓励学生自主的展开对语文科目内容的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引导学生自我性格的展现和注意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育。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更新,不仅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更要注意对学生健全人格、优良性格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高中语文课堂成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质的引导和提升。

以高中语文课文《我的四级》为例。在课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自读讨论,让学生自己概括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对这篇课文有何看法,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或者生活历程,鼓励学生主动表达,相互辩论,共同对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作出归纳性的总结。教师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2.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创建更加真实和更加先进的高中语文课堂

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已经成了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必然措施,在当前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该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最终达到创建一个与社会实际接轨、与高中生的学习心理有关、与高中生的个性展示有关、与高中语文的实际生活运用有关的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高中语文课文《赤壁怀古》为例,教师可以在教授《赤壁怀古》的过程中,通过对《三国演义》等相关题材以及词人苏轼个人生涯背景的介绍的视频和音乐作为学生学习《赤壁怀古》的背景,帮助学生加强对该词的理解和体验,并且利用小组竞赛法、诵读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的沉浸在该词蓬勃庞大的意境中,使学生能够对该词读出韵律、读出情感、读出气势,熟读成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课文的体验。

3.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程度进行加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其目的就是要对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语文生态课堂中,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类与语文实际运用相关的活动多多举行,对学生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与生活结合起来,发现更多的语文应用素材,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的实际场合提升语文科目的运用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对语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并且发扬学生的实际个性,增加学生的应用表达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高中语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内带领学生与实际盲人进行接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盲人实际生活过程中诸多不便,体验作者海伦对这个世界深沉的爱,并且锻炼学生与社会接触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他人的尊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相关的综合素养,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尊重、自由和引导的过程,最终促成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建立。

构建生态阳光的体育课堂 篇12

一、尊重学生———营造民主、互动的体育课堂

师生交互,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建立了平等理解、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满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还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转变角色, 改“一言堂”为“群言堂”, 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 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一种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 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 让学生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名人, 不迷信老师。这样,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学自己的体育

一般的体育教师任教多个年级, 这样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时, 可能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 与其照顾不周, 还不如让学生自己来开发教学内容, 这样学生学的是他们自己的体育, 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创编准备活动, 教师只提出创编的要求, 提供活动的器材。如在素质《过障碍》活动中, 可以让学生利用体操垫设计几种有关跑、跳、绕、爬相结合的游戏方法, 他们互相合作, 互相商讨, 创造出搬运接力、跳过立垫、绕过立垫、钻过地道 (竖起两张垫子, 再在上面铺上一张垫子) 等方法。练习、比赛中, 学生们个个磨拳擦掌, 奋勇争先, 将教学推向高潮, 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想, 正是因为他们尝试着自己设计的游戏, 进行着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才不再出现心不在焉的学生, 更没有人愿意到树阴下乘凉,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在进行着自己的体育。

三、巧设悬念———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生态体育课堂的模式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的体现,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研究, 使学习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这就要求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少给学生具体方法, 追求由教到不教, 由不会学到会学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 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少些干预, 创设情景 (包括问题情景) ,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得到锻炼。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 更要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技术合理运用, 创造性练习, 要启迪学生的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多问几个为什么, 让学生多做几种尝试,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往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的传统教学法, 而改成只给学生条件, 让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 使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通过实践, 经历成败, 体验快乐的过程, 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新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课堂形式———多元碰撞引发生成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性, 把学习活动延伸到社会、自然中, 以活泼多样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让学生的思维闪出火花, 使整个学习过程的信息十分丰富。在教学中, 教师要提出富有挑战性、包容性、针对性, 并能有效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的弹性问题, 使学生能根据教学目标来生成资源。

五、合作探究———思维创新的摇篮

创造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 需要一定的知识, 创造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 更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 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少讲, 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 推动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为,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 经过确定的过程, 得出确定的结论, 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体育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创造的摇篮。

六、多些激励———留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表扬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 体育教学过程也离不开表扬的教育方法, 表扬可以肯定成绩, 激发热情, 对后进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 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 鼓励指导, 对部分素质差学生, 不应过于苛责, 不应使其丧失信心, 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婉转处理, 及时进行评价激励,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极大的热情,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上一篇:工作面回撤支架下一篇:财务风险债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