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精选8篇)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1
摘要: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 导致人类社会面临可怕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威胁。因此我们只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随后,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生态文明”也被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具体和深化。面对生态危机引发的一系列不和谐因素, 要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 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已是当今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1、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和谐。天人和谐的基本思想是指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源于自然, 又回归自然, 与自然融为一体。源于古朴的自然又回归自然的怀抱, 与自然融合, 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理想境界。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 尽心知性而知天, 主张“天人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天地人和”, 彰显出儒家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 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道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准则。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 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至今,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在生态危机四伏今天, 我们应该挖掘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 进而创立一个人类梦寐以求的和谐社会。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对工业革命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进行了批评, 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明确地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同样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认为,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 相反,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说一方面, 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从根本意义上讲, 不是自然界需要人类, 而是人类需要自然界。因此, 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是互利共存的有机整体。此外, 马克思还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以特殊的联系方式——实践为基础的。在实践活动中, 人类不可避免地改变着自然界的面貌, 在自然界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记。而这种对自然界的改变必须是有限度的, 必须是适当的。但是自从工业文明以后,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下, 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自然界成为人类无限掠夺、疯狂索取的对象。因此, 要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进而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威胁
工业革命使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 然而工业文明却是一把令人敬畏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另一方面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危机。地球的物种在不断衰减, 几乎每天都有物种濒临灭绝的告急;侵犯人类的恶性疾病急剧增加, 让人类束手无策;城市化建立的高楼大厦, 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石油提高了人类的速度, 却带来了不断的中东之战;化肥农药提高了产量, 有毒物质却进入了人类的血液;化学药品的滥用, 降低了人类的繁衍能力…大自然用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她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可支, 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发怒, 以生态危机的形式无情地报复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完全失衡, 人类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
然而自然也并不总是扮演默默的单向承受者, 它会以自然规律的形式把自身过度的负荷转移到人的身上, 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处于失衡状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还进一步诱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衡。因此生态是否文明, 决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还可能引起社会关系的失衡,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三、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 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季不时, 水旱不调, 天灾频繁, 人们衣食不保, 甚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无疑犹如建造一座空中楼阁一样。因此, 和谐社会呼唤生态文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生态与和谐相辅相成, 和谐一旦构成, 生态亦在其中。没有生态文明, 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所以说坚定不移的走生态文明之路, 毫无疑问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绊脚石, 必须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以解决。2005年2月, 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被提到决策的战略高度。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生态文明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态文明是建立在更高生产力基础上的绿色文明,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 重构自然、人与社会有机发展的合理秩序, 是我们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实有效途径。为此, 首先要大力树立和弘扬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 提倡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其次要运用好科学技术, 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和低碳经济, 探索建立绿色GDP,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加强法治建设, 继续完善环境立法, 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 为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之路, 就一定会建成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2
[提要]生态社会主义基本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非集中化的基层民主政治、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特别是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绿色社会
[作者简介]熊晶(1985-),女,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政府与领导科学。(江西南昌 330000)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西方兴起了一股要求保护环境,建立一个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社会的思潮。这股思潮从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危机的这一事实出发,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探讨,以寻求摆脱危机的方法,重新思考社会主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观点,即生态社会主义。它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现社会变革的力量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人的解放只能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支配不是统治,而是应该理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满足人类丰富但有限的物质需求。
(二)实行非集中化的基层民主政治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民主应以保障个人的完整性和集体利益为宗旨,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民主自治、民主参与,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然而,资本主义“现行的议会民主‘歪曲了人民的意志’,是一种假民主,实际上,各种权力仍控制在少数人手里”,真正的民主应到基层去寻找。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基层民主”应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实行直接民主制。即各种代表、各种领域机构的官员,都应由基层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二是权力分散化。要把主要权力交给基层,“不允许权力集中在处于等级结构上层的少数人手中”,以防止他们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和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专断。三是政治公开。提倡政治行为(包括政府决策行为和官员政治行为)的公开化,反对秘密政治。
(三)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类只有克服人与自然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异化关系才能使生态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社会主义社会,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就是社会主义的命题。他们认为,现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技术手段,加速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满足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需要,以致成为全球性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只能由社会主义来解决,社会主义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杜绝社会资源的浪费,采取各种好的生产方式和手段,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将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生态的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真正地解决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应该而且是绿色社会,绿色社会的实现也必须依赖于社会主义,绿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极大地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立足的核心。
(四)倡导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们应该过一种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生活,这种生活体现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中,人们不是为了交换价值生产,而是为了使用价值和人类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人们能够体验到创造技巧的喜悦和休息中的快乐。在改造自然和制造自然产品中,人们为了更有效地改造自然,努力地探索自然规律,也发展了自己的智力,同时人们还把自己变成能欣赏自己创造的产品的、具有审美情趣的人,从而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它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并且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特别是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了,生态系统保持在良性循环水平,生产的发展才能获得永续的空间。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持续增长,我国的自然环境形势正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难题,环境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互动,把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建立在生态良好的基础上。
(二)发展民主政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政治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的以保障个人的完整性和集体利益为核心的民主,对发展我国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各方面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的事业,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决贯彻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原则,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人民群众才能主动地参加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中去。
(三)树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活方式新理念
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阐明了马克思一开始就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为理论基础,以生态社会主义为比照对象,把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相结合,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将最终制约发展。当今世界,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达成了共识。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经济的理性增长,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社会主义关心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强调人类要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关系,保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注意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就要经济发展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经济繁荣、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社会。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必须立足于促进全球生态平衡,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建设中既不能违背经济规律,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中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应该关注发展着的生态社会主义,同生态社会主义加强接触和联系,吸取其有价值的思想,对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搞好生态环境建设都有帮助,以期深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3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
道德, 原本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一般情况下, 道德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 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 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 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 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观念要求遵守两条环境道德原则: (1) 平等互爱,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健康自下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权利; (2) 保持互利, 人类每一个成员都应保护生存环境, 保证地球上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环境道德的本质, 就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 自觉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良知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环境道德建设现状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共同物质基础。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人, 如果只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 只图个人的某些方便, 而不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只是单方面的行为, 但集中起来, 就会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力, 损害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 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道德建设现状
环境道德中的环境道德规范有如下几条:
(1) 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 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2) 从局部入手, 自觉服从全局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自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 (4) 支持和维护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行为, 批评和抑制破坏环境的言论和行为。
可惜的是, 这种环境道德观念, 在近些年不但没有得到强化, 反而在不少人的头脑里荡然无存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 把好端端的环境弄得满目疮痍, 破败不堪。市民在街道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大排挡、小摊点占道经营, 污水随地泼洒;小商店店主在路边乱烧废纸和塑料包装袋, 怪味刺鼻难闻;收获时节焚烧秸秆, 烟雾弥漫……种种危害生活环境的陋习在城镇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令人担忧, “白天不排, 晚上排;晴天不排, 雨天排;检查不排, 事后排。”这样的谚语便是目前企业对待环境态度的生动写照。 排污企业在对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情况下, 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姑且不去谈论其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但不能不令人掂量这些企业的环境道德水准。这些年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这是求发展的大好事。但是, 就有部分地方惟GDP为上, 一些企业惟经济利益为上,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以后再拿钱来补环境破坏之“火”, 于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肆意排污, 环境建设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年, 不少地方都走过“为了银子污染环境, 花费金子治理污染”的弯路, 这样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二) 构建环境道德保障体系
环境道德是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环境道德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树立新的行为准则。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社会生活中, 要摒弃“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树立“以义取利,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 要考虑他人关系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在追求企业效率的同时, 要多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在追求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顾及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利益。从环境道德角度讲, 企业不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 个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瓜皮果壳、不乱倒垃圾等, 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1.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方面,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而污染治理又需要成本甚至是高成本, 这就导致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手段不硬。企业这种逐利的本能在急欲摆脱贫困的背景下, 得到了放大。企业粗放经营和肆意排污, 将环境成本社会化, 让公众和企业周边居民忍受和承担污染, 这就缺乏起码的环境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 企业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控制污染必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最熟悉生产工艺, 最明白自身环保的软肋在哪里, 什么地方存在大的环境隐患, 采用什么方法最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监管和执法中, 一方面强调企业的环保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调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肯定和维护企业的环境道德, 倡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2.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 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
公民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环境道德”, 能通过消费关系, 直接的影响或匡正一些企业的“环境道德”,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的某些认识偏离了消费者的道德和社会企盼, 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消费的形式, 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予以惩罚。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不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能正视其责任, 而一味地钻在钱眼里, 那么也必将得不到社会大众和消费者信赖, 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环境道德的大环境。同时, 还要引导公众把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自身, 克服破坏环境的陋习,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要把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而提出的环境道德标准, 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内化为每个人的“良心”, 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 从领导抓起, 确立信念, 培养习惯。努力把保护、改造、建设宜人的环境形成社会舆论, 变成大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1.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 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 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 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 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 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 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了解自然, 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 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 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 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 让其能够休养生息, 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是在处理自然关系时, 引发的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对这些矛盾和关系, 无疑要用法律来规范, 但是大量的矛盾和关系不能用法律, 而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这就是说, 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要讲究“环境道德”, 要建立“环境道德体系”, 用“环境道德”来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环境的目的服务。当前, 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大量的道德活动, 形成人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情感, 使“环保”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 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新文明, 我们的居住地,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安全、更美丽、更繁荣, 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 2002, (5) , 184-187.
[3]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J].道德与文明, 2003, (3) , 60-63.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4
一、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 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历史传承。
(一) 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 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 传统的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环境文化体系的形成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种文化不仅是整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中找到树立自然生态环境意识的根据, 也是当代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理论凭借。
(二) 古人对人与社会和谐的认识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 “尽心知性而知天”, 主张“天人合一”, 其本质是“主客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 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儒家通过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 通过家庭、社会进一步将伦理原则扩展到自然,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正如《中庸》里所说:“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儒家的生态伦理, 反映了它是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些古人的认识理念, 随着几十年的反战沉淀, 成为了当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的理论源泉。
二、以人为本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目的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 解放人, 依靠人和为了人, 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 既要强调历史的尺度, 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强调人的自觉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更尊重和爱护自然, 将人类的生活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二)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把“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它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从其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崇尚人的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对城市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我们可以看出, 发展生态文明的落脚点仍然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目的上来。自然是人的自然, 社会是人的社会, 这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三、注重以人为本是促进人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基石
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促进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的和谐和发展,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 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最为深刻的论断。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才能对未来的发展做出精准的判断, 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提高全体民众的认识
为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 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生态学透视.2008.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5
一个徘徊于十字路口的行者, 看似有多向选择的自由, 其实他遭受着无法选择的焦虑。目前, 我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文化的纷然杂陈, 其中有以人与自然的自在的和原始的合二为一为内涵的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 有以人本精神和科学技术为内涵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 还有以消解自我和压平价值试图重建人与自然的人为合一为内涵的后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 它们同时冲撞和挤压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均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又展示出内在的某种缺陷和弊端, 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发展尺度上的巨大冲突, 使得刚刚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众处于抉择困惑、无所适从的境地。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母体文化, 与当下的文化建设主体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谁也不能不负责任地否定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甚至整个东亚的现代化所起的正面作用。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共同构成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技术理性塑造了的超越狭隘经验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活动方式, 人本精神代表着自由自觉的主体的参与精神、批判意识和创造性, 二者共同规定了现代人征服自然、创造世界的价值导向。然而, 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在共同支撑了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同时, 也产生了彼此间的内在张力和冲突, 展示出各自的内在局限性。工业文明条件下人对自然的过分征伐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平衡, 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高度丰富的技术世界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了各种社会力量对人的主体性的压抑, 导致了人的孤独、抽象、片面等异化状态。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将工业文明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同时展示给后发展的国家与民族, 造成了极大的价值冲突与混乱。而后现代文化既对于工业理性文化带来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如生态失衡、人性异化、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尖锐对立等问题的反思和批判, 确实有其合理性。但后现代主义的现实批判, 充斥着无原则、无目的、非理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这种在无底棋盘上进行的无目的的游戏又是那么危险, 这只能给徘徊于十字路口的行人增加选择的焦虑。
如今, 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变动, 既给人们的价值观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也使我们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象, 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现代人难以摆脱选择的焦虑和痛苦, 期待路标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么, 我们如何在物质生活日见丰裕的情况下, 防止价值迷失和道德滑坡?在社会关系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 不同利益群体如何寻求共识?在承认个人权利、个人利益的前提下, 怎么形成共同的价值约束规范和行为约束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 不论在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 我们文化建设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 是要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是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本质以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为构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生态提出了明确的方向道路。文化生态目前处在何种方位?它将要走向哪种形态?这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准确的定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因此, 我们现实的任务就是实现由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转生, 用工业文明的最本质的精神, 来重新塑造中国民众的生存模式和生存方式, 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用现代工业性文明进行自觉的文化启蒙, 消除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文化阻滞力, 是中国文化长期持守的主导价值取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昭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建设路径
长期以来, 学术界在讨论民族文化现代化问题时, 每每陷入独断论的泥潭。文化保守主义从文化相对主义立场出发, 强调文化的民族性、本土化。他们认为, 国土乃民族之根, 人民乃民族之本, 文化乃民族之魂。任何文化都是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 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身份证, 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自性, 这种文化自性为该民族独有, 与其他民族独有的文化自性相互独立, 不可通约。因此,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这种价值是与其特殊环境相匹配的。不同种类文化之间是相对的、平等的, 无所谓先进与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延绵不衰, 靠的就是道德至上、实用理性、天人合一、亲亲人伦等自性的作用, 这是中国文化之本体, 是永远不能舍弃的文化内核。如果说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现代化也需要借助外来文化的话, 这种借助也只是起到弥补作用, 最多通过对文化内核的外围保护层起到修补功效。与保守主义直接对立的是西化论派, 全盘西化论者秉持文化进化主义立场, 强调文化的时代性、一元性和文化发展的单向性, 认为任何文化都处于整个文化进化的某个阶段, 不同文化之间可以比较, 有先进与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 而西方文化则正处在这种进化的高端, 它无疑给其他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提供了元评价标准, 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是全盘输入西方文化, 对中国文化进行全盘改造, 如果以文化民族主义以国情特殊对抗时代潮流, 只能闭关锁国, 走向灭亡。
近百年的中西文化之争似乎没有胜负, 无论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全盘西化论都没能彻底战胜对方, 因为它们各自都有方法论上的片面深刻, 又都存在自身的文化方法缺陷。片面深刻为己所长, 方法缺陷则为己之短, 当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时显示出的往往是自己的深刻, 而当对方取彼之长攻己之短时, 自己的片面性便立刻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宣布了文化保守主义所依据的文化相对主义和全盘西化论者所秉持的文化进化主义理论的终结, 同时预告了复兴民族文化的综合创新方法的诞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命题, 是建立于对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 是对民族本位主义和西化论的超越, 昭示出综合创新这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法论革命成果的诞生。民族精神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性, 它表现在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实践中, 是对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精神概括;而时代精神强调的是文化的时代性, 它体现在一个时代、多个民族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 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存在的反映。然而民族精神如果不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 赋予自身以时代的内涵, 它就不可能在现实实践和精神生活中发挥引导、凝聚和激励作用, 只有向时代精神开放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没有民族精神为根基, 时代精神缺乏深厚的社会历史底蕴, 很难深入人心;同样, 没有时代精神的激发, 民族精神也只能是僵化的思想, 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只有融入时代的开放性、创造性、超越性才能展现其魅力和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当代中国文化生态走向和谐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6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矫正帮教
2013年1月1日, 新《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 其中正式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新《刑事诉讼法》对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具体程序、救济途径等作出了规定, 但较为抽象模糊。为此,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2年10月16日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试行) 》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但就检察机关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监督考察制度设计而言, 仍存在着主体责任划分不明晰、实践操作性欠缺等问题。为此, 笔者力图将社会生态系统相关原理引入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架构, 结合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的对比论证, 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提出初步设想。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之契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其中对罪错青少年如何进行矫治挽救、有效预防其重新犯罪、引导其重新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集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教育机关、罪错青少年家庭及全社会之合力才能完成。
作为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始终处于系统之中, 并与系统中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 要将服务对象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来认知和考察, 认为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其作为微观系统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于整个社会而言, 是由一个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成的全面生态系统。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工作方法同样秉持系统的相互联系性, 一方面对服务对象自身及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另一方面对其有联系的各个系统进行整体的、有步骤的、有重点的调配、干预, 改善、提升服务对象与各种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促进其所处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个人的发展进步。
其实, 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观原因即为自身所处的微观系统发生异化, 而客观原因所指向的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则是与青少年个体微观系统密切相连的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的作用力、影响力存在缺失或发生偏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有其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深层次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地帮教措施等方面有着独特而有效的契合点和切入点, 因此在检察环节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 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理念、方法、措施方面的指导有其合理和创新之处。
二、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构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的设想
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 部分省市检察机关在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例如上海市、江苏省常州市、无锡市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特别创建管护基地, 被专家学者称为“三大模式”。据常州市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据显示, 由于外来涉罪人员通常无固定居所, 无固定生活来源, 无合适担保人, 即使犯罪情节较轻, 一般都实行构罪即捕, 造成涉罪外来人员羁押率明显高于常州本地人。[1]上述三个省市的做法有相通之处, 包括在热心公益事业、有管护场地和管护条件的民营、私营企业设立“管护基地”, 由其作为辅助单位对附条件不起诉人等进行监督考察, 入驻人员被称为“学员”, 聘请优秀教师、心理咨询师等志愿者担任辅导员, 安排企业优秀员工向学员传授劳动生产技能。
如上文所述,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问题上有其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契合点、切入点, 因此笔者建议, 应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理念、方法、措施方面的指导, 通过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切实提升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帮教效果, 真正体现恢复性司法的价值所在。
(一) 监督考察对象———微观系统
1.接受评估———为帮教提供参考
在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开展帮教之前, 评估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某一个特定的监督帮教对象, 检察机关要调动各方面力量, 全面收集其成长经历、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生理心理情况、犯罪的原因及动机、未来发展趋势等信息。在研究、分析、整合上述信息的基础上, 得出一个多面向的结论,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教计划, 与考察辅助人员形成共识后, 在监督考察期限内以其为纲领, 共同实施。
2.履行义务———为罪错付出代价
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而言, 其首先应当是一个涉嫌犯罪的人, 其犯罪行为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且已经符合起诉条件。因此, 使被附条件不起诉人为自己的罪错付出代价、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感受到痛苦、为被害人遭受到的伤害感到愧疚应为必须任务。所以, 在其所处的微观系统内, 必须承受痛苦和压力, 履行检察机关规定的各项义务。如遵守法律法规, 服从监督;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不得进入特定场所, 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从事特定的活动等等。
3.内在改变———为成长奠定基础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 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应当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 惩戒不是最终目的, 教育、感化、挽救并最终引导未成年犯自愿悔罪、成长发展才是司法机关的最高追求。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引导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完成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社区义务活动等。从内因这一最重要的改变因素出发, 实现其自身的转变与成长。
(二) 帮教辅助人员———中观系统
1.家庭系统———以亲情引导回归家庭
家庭在青少年成长发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未成人嫌疑人来讲, 不可能脱离家庭系统开展监督帮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 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 督促其严格遵守考察期间的各项规定, 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为更好地发挥监护人的监督作用, 检察机关可以结合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向监护人发出《管教意见书》。监护人要从思想、生活、学习等多方面与未成年人深入沟通。检察机关及考察辅助人员也要为家庭系统内的家庭成员提供一些必要的辅导和服务。
2.学校系统———以师生情、友情引导回归学业
发挥学校系统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积极影响作用, 一方面, 加强法律和法制教育, 通过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传播和固化, 将社会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传授给罪错在校生, 使其内化为价值准则和人格核心。另一方面, 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感召, 通过学业辅导、心理调试、调动参与班级活动、公益活动等方式, 召回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内心对正常学业生活的向往及对未来自身发展的信心。同时, 发挥以同学关系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 由所在班级同学或学生干部带动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参加一些学校社团活动, 如义工服务队、广播站、运动队等, 使其充分感受到来自身边同辈人的认可和支持, 重获自我认同感。
(三) 监督考察人员———宏观系统
1.考察主体———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是附条件不起诉当然的考察主体。在整个监督考察过程中, 检察机关处于主导地位, 定期向帮教辅助人员 (未成年嫌疑人监护人、学校老师和社会工作者等) 了解情况, 并对帮教事项进行具体指导。作为考察主体, 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要定期走访, 听取意见建议, 并制作笔录附卷, 向犯罪嫌疑人发出《劝诫书》, 要求其严格遵守规定, 定期汇报情况。
2.具体管理———以司法行政人员为主导
笔者认为, 可以由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和基层司法行政部门 (司法所、社区矫正办公室) 等辅助检察机关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帮教工作, 更为妥当。同时, 可以将嫌疑人居住地所在社区 (居委会) 、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作为二级考察辅助单位, 协助做好日常的考察、监督, 集合更广泛的社会力量, 帮助嫌疑人在考察期间取得较好的表现。
3.整合资源———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力
近年来, 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其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认可。在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监督考察中,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对于一些社会闲散及外来务工的罪错未成年人, 由于其帮教考察难度较大, 可以借鉴我国上海市、无锡市、常州市的经验, 在区域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拥有与帮教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与经济能力的企业和单位设立“管护基地”, 由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管护基地”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开展监督帮教, 协助检察机关做好具体的帮教、矫正工作。
(四) 帮教考察结果
在设定的考察期限届满后, 由帮教辅助人员和考察监督人员 (含监护人、学校、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等) 等结合未成年嫌疑人的现实表现作出总结评价, 并将相关资料报送至检察机关, 考验期届满, 办案人员应当综合考察情况、考察辅助单位意见、家长意见, 制作《考察报告》, 并以此为根据, 提出最终处理意见, 制作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意见书, 提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意见, 经部门负责人审核, 报请检察长决定。
参考文献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7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了怎样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方面,因此生态环境就会被他们所忽视,他们没有时间去关注自然环境是否能够承受起他们所创造的生产力,只是向自然界一味地索取,虽然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是生态环境却被破坏得满目疮痍。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1]由于获得了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在困扰着我们,此时对于生产力来说,“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1]因此,要解决生态危机,“需要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打破资本主义的制度,只有这样,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才会得到缓解,生态危机才不会继续恶化。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自然界与人类是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概括为“人化自然”,这说明人类和自然界之间是相互依存。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所需的能量,而自然界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承载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又是对立的,人类在满足其基本的物质所需之后,就又开始追求更高方面的需要,于是就会否定自然界原有的规律,打破它并随之改变它,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根据矛盾的特点,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着矛盾的,于是,人类与自然界就构成了一个矛盾有机体。如果我们把这个矛盾有机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就会和谐的相处。
(三)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观点来看,人的片面发展、社会的畸形进步,这些异化的原因,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无论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以生态自然资源的合理应用为基本前提的。所以在“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结构中,自然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如果没有合理地运用人和自然、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平衡,那么人是不会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样社会也是不会进步的。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使人、自然、社会和谐地相处,社会历史的步伐才会大步向前迈。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生态环境做过这样评价:“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意愿所指,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他们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了人—自然—社会,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的内容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划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的目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从古至今,人类和自然界始终是相互矛盾着的,他们两者之间既会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同样也会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因此,当他的依存和渗透大于对立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畸形。所以,人与自然界之间和谐相处的实质就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满足了其所需,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样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的绿色实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是发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张,为了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运用,过度消耗,甚至去残害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生态失衡。所以,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遵循它的客观规律,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备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3]从他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遵循他们的客观规律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这样社会才会向着和谐的模式发展。因此,在建设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就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落实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这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所以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并使之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改变的是方式
生态危机的蔓延,我们需要反思它的根源。化学污染吞噬江河、湖海、空气、土壤,植物倒下,动物灭绝,雾霾成为悬在健康之上的达摩利斯剑。越来越多的人勇于承认,正是由于我们的索取无度,环境才从人类生活的母体变成萦绕不去的忧思。在抉择举措之前,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工业文明不是环境污染的渊薮,追求文明的方式才可以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首先,我们需要改变认知方式,环境再也不应该是被牺牲的次要选项,而应成为我们每一次经济动作之前首要的考量,应该成为社会生活当中随时随地的集体意识和条件反射。其次,我们需要改变发展方式,对环境负责,求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路子,选择绿色、低消耗的增长路径。然后,我们要改变生活方式。每多一次低碳出行,多一次垃圾分类,这样有助于环境保护。最后,我们还要改变制度的约束方式,向污染说“不”,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上和文书上,还要看行动,看执行。政府部门要自觉加强执行力,社会部门要自觉行使监督权,企业要自觉自律。只有这样能让好的制度开出向善的花,结出有益的果。
总而言之,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待自然界,不仅要遵循其客观规律,还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强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0-2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
构建新一代社会生态 篇8
绿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学科。它企图突破传统经济学理论, 希望通过价值观念和计算指标的改变, 革新经济决策、行动的功利特征和伦理道德属性, 构建生态社会, 最终实现人类的持久福利和幸福度的提高。城镇化则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 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实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一国城镇化路径的选择, 关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要素与人的社会互动, 决定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 保障人整体福利的实现, 体现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在传统经济学理念的主导下, 中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突显经济利益取向, 与社会福利实现矛盾突出。针对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试图以绿色经济学的理念, 为中国现有城镇化路径的优化选择、实现社会各部分关系的协调并进、打造“绿色社区”与构建生态社会提供参考。
一、绿色经济学在中国
鉴于绿色经济学在国内的研究较少, 笔者对其在国内的发展进行概述。
(一) 绿色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相比传统经济学“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依据, 关注经济领域, 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 主张通过自由竞争和全球化的手段追求经济利益, 把生态系统当作人类实现财富积累的手段, 实现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 绿色经济学则“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 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全面发展, 以提高人的幸福度为目标, 主张采用适当保护、经济地方化的手段, 力图建立生态社会”。
此外, 它更强调社会各部分的互不侵犯、协调互惠, 关注各部分内在价值的实现, 以最终达到各部分利益平衡和整体的稳定,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为各国和世界治理提供新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
(二) 绿色经济学在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近些年取得的成就举世共睹。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推进, 一方面, 民众对民主权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的要求愈来愈高;另一方面, 由于过于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民众对国家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需及时转变经营理念, 调整政策措施, 进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宣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与绿色经济学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如都关注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绿色经济学把生态作为人类行动的出发点, 倡导关注生态本身的价值, 力求在人与生态的互动中实现双向共赢。“科学发展观”仍是以人类为中心, 倡导“以人为本”, 尽管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侧重人合理地利用生态来实现单向发展。由此看出,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仍较难摆脱传统经济学的思维影响。此外, 绿色经济学主张“地方化”, 落实地方自治、建设社区、实施民主, 这与威权统治下的中国政治也产生冲突。
二、从绿色经济学看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
城镇化是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经济学观念的倡导下, 中国的城镇化在一定时期内规模迅速扩大、城镇人口猛增。有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末, 全国共有建制城市655座,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座, 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当年全国GDP的62.7%。从表面上看, 中国城镇化成绩斐然。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 却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凸显, 社会发展严重“瘸腿”, 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面临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双重挑战。
笔者试图以绿色经济学的理念, 为转变中国城镇化困境、优化城镇化路径选择、打造“绿色社区”和构建生态社会提出几点设想。
(一) 避免过度重视工商, 维护农业发展空间
农业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国的城镇化追求城镇规模扩张, 一方面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大量占用农业土地, 导致自然环境失调, 农业生存空间被挤占, 生产能力受到威胁, 不能提供足够的农产品, 现代农业的发展却造成土壤、水被腐蚀和污染, 生物种群灭绝,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农产品食品安全受挑战, 人的健康亦遭损害。另一方面, 相比工业、商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空间受限, 农村失业人口随之上升, 他们涌入城市, 成为城市难民, 影响社会协调。
绿色经济学强调可持续的农业路径, 认为空气、水、土壤、矿石等自然资本以及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生产和幸福的源泉。据此, 在城镇化进程中, 政府应平衡农业、工业、商业的发展比重, 合理划分并维护各种类用地空间, 尊重农业系统的自身价值, 协调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 保障农业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 避免追求表层形象, 注重内部和谐绿色
中国尚处于转型时期, 城镇化为了体现速度, 一味追求城镇数量和规模的“硬形式”增长, 忽视城镇内部的“软环境”改善:各类环境污染加剧;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 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 不能享受市民待遇;文化多样性在城镇化进程中被慢慢消磨, 不同群体相容度下降, “信任、规则、鼓励、互助”的社会资本急剧减少, 进而导致城镇居民与农民的对立, 城镇内部各群体对立。城镇化不仅没有为民众带来实惠, 反而挤占民众生存空间, 破坏民众社会福利, 加剧社会结构分化, 制约文化生存繁荣, 影响生态绿色平衡。
绿色经济学强调地方规模适当, 不宜过大, 以免挤占社会各要素的生存空间, 利于实现人的最大福利。据此, 城镇化路径选择应结合当地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 尽可能对农村进行就地改造, 既节约成本、满足当地民众对生活改善与自身发展的要求, 又尊重生态环境, 保留文化多样性, 使城镇建设独具特色, 避免千篇一律和不必要的纠纷与浪费。
(三) 避免中央过多干涉, 实现地方充分自治
有学者把中国的体制总结为“分权式威权制”, 主要特点即“中央对政治、人事权的高度集中与在行政、经济控制权方面向地方高度放权相结合”, 目的在于保证地方对中央的绝对服从。在这种体制下, 一方面, 中央政府的指标设定和政策意图更多基于对宏观环境的把握和国家整体需求, 在具体实施上缺乏相对弹性;另一方面, 中国区域差异巨大, 城镇化实现要考虑多种模式, 因地制宜, 但地方政府为满足自身利益, 会盲目落实中央政策, 以迎合中央要求, 结果导致民众在地方治理议题上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加之目前中国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与事权的分配非对称, 地方承担的社会职能多, 但财政融资渠道单一, 进而阻碍公共服务的落实, 地方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和激起社会不满、群体性事件的主体, 危及治理安全。
绿色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的“地方化”, 鼓励地方生产和地方消费, 发行地方货币, 发展中小型企业,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实现最大化政治权力的下放、推进民主进程。据此, 中国城镇化在选择路径时, 应给予地方充分的自治权, 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机构团体的优势, 扩宽民众公共参与空间;适当发行地方市政债券、建设地方性银行、允许民间融资以拓宽融资渠道, 让民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 自己发展自己的城镇与社区。
(四) 避免恶性竞争, 实现流动共享
目前, 中国地方政府借城镇化建设为名, 治理日趋“公司化”以谋求自身利益, 国有企业资源与利益垄断严重, 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被挤占;户籍制度限制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发展空间, 造成板层冻结, 社会僵化而缺乏活力。
绿色经济学尽管限制全球化, 但并不反对地方竞争与资源流动。相反, 它更加注重通过竞争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鼓励一定地方范围内产品生产尽可能的多样化和高效, 由更多的公司分享市场;鼓励技术、信息的全球化交流与合作, 促进地方经济的竞争力的提高;倡导制定法律和制度限制大公司的垄断地位。据此, 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上应改进户籍制度, 打破地方界限, 实现人力资本流动, 拓宽人力资源空间;规范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打破国有企业地方性垄断, 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促进良性竞争, 增强社会活力。
结语
绿色经济学从生态中心主义出发, 强调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融合, 维护人的持续福利和行为的共同利益。借鉴其理念指导中国的城镇化, 能一定地保证社会各要素内在价值的充分展现, 打造和谐安宁的“绿色社区”, 构建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良性互动的生态社会。
参考文献
[1]Molly S.C.and Miriam K.1999.Green economics:beyond supply and demand to meeting people‘s needs.Aberystwyth:Green AuditBooks.p189.
[2]沈和.当前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1, (3) .
[3]许成钢.地方竞争的困境[G]//胡舒立.中国2012:寻找真实的成长.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