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2024-08-03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共7篇)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篇1

一、概述

面对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多媒体应用的普及, 新一代的Web标准HTML5应运而生并正加速发展和完善。以HTML5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Web技术是Web前端技术的重大发展创新, 将大幅提升Web应用在交互、系统能力调用、富媒体、语义化等方面的能力, 使用户无需安装纷繁的插件而获得更为丰富的Web应用, 并以不逊于本地应用的体验享受各类创新的云服务。更重要的是, HTML5的开放性和跨平台运行的特点有望打破少数厂商对产业链的垄断, 从而建立起新的应用生态环境, 对包括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商店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HTML5的发展前景受到许多业内巨头的青睐, 被认为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新一代移动Web技术系统架构

移动Web是以HTML、HTTP等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主要由Web应用服务、Web运行环境、服务部署托管平台、应用生成开发工具等部分组成。移动Web技术即为构建此系统所需的一系列技术的统称。

移动Web应用服务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Web应用服务的关键技术可分为前端展现与交互技术、后端服务构建技术和应用层网络协议。前端展现与交互技术用于Web应用服务在终端Web运行环境上的内容展现与逻辑执行, 主要包括HTML、CSS、DOM、Java Script等技术;后端服务构建技术用于Web应用服务器端的逻辑执行与资源管理, 主要包括动态网页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ASP、JSP、PHP等是目前最常用的动态网页技术;应用层网络协议用于Web应用服务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信息交互与数据传送, 主要包括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应用生成开发工具主要包括应用开发框架、集成开发环境以及模拟器等。应用开发框架是多层次抽象封装的可重用编程组件, 帮助开发者缩短开发周期, 提高应用质量。集成开发环境是为开发者提供的图形化、向导式的Web应用开发、调试工具。模拟器用于模拟应用运行环境, 帮助开发者对应用进行调试。

Web运行环境是Web应用在终端上展现及执行的环境, 可以是操作系统Web运行环境、浏览器等。Web运行环境可通过Java Script扩展API调用终端、网络及业务平台的能力。

服务部署托管平台是为Web应用服务提供代码部署与运行的一套完整环境。开发者可以不用维护服务器、数据库等, 而直接把Web应用服务部署在托管平台上, 进而为用户提供服务。

三、新一代移动Web技术的优势分析

HTML5技术是Web前端展现与交互技术的重大发展创新, 也是未来移动Web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HTML5技术族主要包括HTML5、Java Script、Web Application API等, 具有以下的优势:

3.1增强的标记能力

HTML5新增加了一些结构化标签, 主要包括

摘要:面对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多媒体应用的普及, 以HTML5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Web技术应运而生并正加速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分析Web技术的发展, 阐述了以HTML5为主的新一代移动Web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应用情况以及我国企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Web技术,HTML5,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陶国荣.HTML5实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新一代移动Web技术.白皮书 (2012)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篇2

课题申报指南(2009年)

二○○八年十二月

第一章 申报须知

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须严格按照《课题申报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经形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将视为无效。

一、申报应遵循的原则

1、要立足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研究,把掌握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升我国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申报单位应根据每个课题的具体要求,提出申请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有标准化要求的,还须提出提交文稿数和预期采纳率。

2、专项注重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针对产业化课题,要求以企业为主、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注重创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系,尤其是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指南针对课题的不同特点,在组织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不同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具体要求,申报单位应按照要求落实,并提出具体的知识产权、成果共享机制以及关键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机制。

3、申报单位要统筹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充分体现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详细阐述与课题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包括已承担的相关国家项目、计划以及与本专项的衔接方案;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

4、申报单位应落实配套资金并提供相关证明,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包括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资、银行融资或其他)的比例应不高于指南中每课题所规定的比例。同时,鼓励地方财政积极投入。课题中对地方配套经费有明确要求的,应按要求落实。

5、课题申报应加强系统设计,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并制定具体的技术发展路线图,系统地分解任务,明确研发进度。

二、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课题牵头申报单位对联合申报各方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

2、申报内容应在指南所设课题范围之内,以课题为单位,对某一课题的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各方应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和责任等。

3、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4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9个月。

4、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同一申报人只能同时负责一项本专项课题。

三、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报材料构成及规格

申报单位需编制和递交的申报材料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和《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构成,模板请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系统的部分功能,支持被测终端和系统间的高速率呼叫和相关增强技术的特定业务;(4)支持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包括TD-SCDMA MBMS/HSUPA/HSPA+)的全部物理信道;(5)支持完整的信令流程,包括终端注册过程、系统广播消息、RMC信令流程、AMR信令流程等;(6)能够完成按照3GPP标准,对TD-SCDMA增强技术(包括TD-SCDMA MBMS/HSUPA/HSPA+)终端的射频功能和性能指标的测量;(7)能够在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上通过软件升级而获得 HSUPA/MBMS/HSPA+等相关测试能力。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06 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终端协议一致性基本集测试仪表开发

研究目标:进行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DPA/HSUPA)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仪表基本集开发,确保终端与系统设备的互通,验证终端与网络间的信令交互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考核指标:

(1)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PA)相关规范要求;(2)开发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PA)终端协议一致性基本集测试仪表;(3)提供方便实用的测试消息分析窗口,正确记录消息流程,能够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决;(4)提供多种系统配臵,满足不同用户的测试需求,且系统具可升级性;(5)提交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PA)终端协 议一致性基本集测试仪表,对终端产品设计验证。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07 TD-SCDMA增强技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研发

研究目标:为确保终端与系统之间协议的一致性,系统通过开发一致性信令协议测试集与终端实现互操作,实现TD-SCDMA增强技术(HSDPA、MBMS、HSUPA)协议互操作一致性测试系统。

考核指标:

针对TD-SCDMA增强技术(HSDPA、MBMS、HSUPA等)空中接口协议,开发形成一套TD-SCDMA增强技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应支持TD-SCDMA多频段操作;系统侧测试例开发支持HSDPA、MBMS、HSUPA功能,符合中国行业标准和3GPP国际标准;测试系统提供多种系统配臵、多小区的测试能力;支持MAC、RLC、RRC、SM、SMS、MM、CC等各层协议栈测试;支持MBMS各种多播、组播业务测试。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 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08 TD-SCDMA增强技术路测仪研发和产业化

研究目标:开发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路测分析仪,逐步提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路测仪表设备的商用化产品。

考核指标:

(1)路测仪基于MBMS/HSUPA/HSPA+芯片商用解决方案,可实现与商用手机相同的业务功能;

(2)路测仪可对系统和无线环境的关键无线指标进行测量;(3)路测仪支持实现锁频、强制切换、显示无线信号强度、计算无线链路的质量、显示网络信息、记录和存储信令信息等功能;

(4)路测仪可为分析处理软件提供开发的二次开发接口;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对物理层和层二资源分配进行显示;可对无线资源控制和NAS层信令进行解码;

(5)能够实现实时采样(如5ms),针对HSPA的AMC、HARQ等也具备分析功能;(6)路测仪的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和显示数据的前台处理软件和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后台分析软件;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支持同时处理多部路测终端(>=4部)的自动呼叫控制、数据采集。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1-009 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网络规划创新方法研究和高性能规划工具研发

研究目标:研究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在网络规划和优化方面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开发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的高性能规划工具,支持TD-SCDMA增强型相应的标准,功能完整,配臵灵活,可满足网络规划、建设、优化改进的实际需求。

考核指标:

(1)先进的适合TD-SCDMA的3G混合业务模型,并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2)准确的网络容量估算算法,并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3)可以支持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下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VoIP业务的网络规划;

(4)提出适合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的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的关联解决方案;

(5)提出适合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TD-SCDMA码规划方法及特征,并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6)实现逼近真实网络的传播模型;环境模型丰富,可实现室 外、室内、热点、一般城区、城郊、农村、山区、海面、地铁、高速铁路(时速大于200公里)等环境下的网络仿真。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10 TD-SCDMA HSPA+及增强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是研究HSPA+及其增强型的关键技术,对其技术性能、实现复杂度和产业化应用前景给出相应的评估,制订合理技术方案,并进行相关标准化工作。

考核指标:

(1)研究适合TD-SCDMA的 HSPA+增强关键技术(包括MIMO、家庭基站、增强UE DRX功能等),对部分关键技术进行原型系统开发,对关键技术进行仿真和测试验证评估;(2)研究HSPA+增强关键技术(包括MIMO、家庭基站、增强UE DRX功能等)技术及产业化可行性,提出TD-SCDMA增强技术演进路线和产业发展方向;(3)推进TD-SCDMA HSPA+在3GPP的标准化进程,并完成相应的国内行标的制定。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提交国际、国内标 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2 项目2008ZX03002: LTE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2-001 TD-LTE系统预商用设备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满足标准要求的TD-LTE、SAE预商用系统设备。2010年底实现TD-LTE预商用系统设备。

考核指标:2010年提供100套基站,2套SAE预商用设备参加规模试验。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载波频段:2300-2400MHz,带宽支持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最低支持MIMO方式为2×2多天线配臵;

– 每个承担单位2010年提供2套SAE设备,100套基站参加规模试验。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TD-LTE系统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2 TD-LTE基站预商用设备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满足标准要求的TD-LTE预商用设备。2010年底完成TD-LTE系统预商用设备。

考核指标:2010年提供100套基站试验设备参加技术试验。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载波频段:2300-2400MHz,带宽支持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最低支持MIMO方式为2×2多天线配臵;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臵。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TD-LTE基站设备能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3 TD-LTE 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研究目标:开发支持TD-LTE和TD-SCDMA的双模终端基带样片,TD-LTE能够满足3GPP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TD-SCDMA支持3GPP R7版本。

考核指标:完成TD-LTE和TD-SCDMA双模基带样片研发,满足3GPP相关规范基本要求。2009年承担单位提供终端基带芯片设计版图,2010年提供1000片TD-LTE 终端基带芯片工程样片。

主要指标如下:

– 支持TD-LTE和TD-SCDMA双模;

– 支持多频段,包括2300-2400MHz、2010-2025MHz和1880-1920MHz;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各频段和带宽; – 支持TD-LTE规定的各上下行速率; – 支持4×2或2×2 MIMO方式; – 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调制方式;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臵。阶段考核:

2009年底前:完成芯片架构设计,进行芯片电路设计和验证,进行FPGA验证板测试,完成芯片版图设计,送出流片加工。

2010年底前:进行样片测试和验证,完成开发板评估板设计,完成物理层软件和协议栈软件设计,进行芯片测试验证和外场测试,提供终端芯片解决方案。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4 TD-LTE 终端射频芯片研发

研究目标:开发出TD-LTE的终端射频芯片的样片,满足3GPP TD-LTE 和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考核指标:每个承担单位2009年提供20个终端射频芯片科研样片,2010年提供1000片TD-LTE 终端射频芯片样片。

具体技术要求为:

– 符合3GPP TD-LTE 及国内相关规范要求; – 支持多频段,包括2300-2400MHz、2010-2025MHz和1880-1920MHz;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调制方式; – 下行支持MIMO 方式为2×2多天线配臵;

– 支持无线信道跨频段切换,切换时间<80us,方便组网频点选择;

– 集成射频收发前端(除PA外)和模拟基带处理,提供数字基带接口;

– 接收机提供大于100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1dB; – 发射机提供85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0.5dB; – 发射误差矢量幅度(EVM)<小于2.5%;

– 支持多接收时隙独立增益自动控制,满足无线资源的快速调度。

阶段考核:

2009年底前:完成射频芯片第一次电路级设计和仿真验证,并流片,完成芯片测试。

2010年底前:完成射频芯片第二次电路级设计和仿真验证,并流片和测试,提供工程芯片样片。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架构;芯片的制造工艺;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5 TD-LTE 数据卡终端研发

研究目标:2009目标为完成数据卡软件和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2010完成试验数据卡终端的测试,并实现部分量产,为商用数据卡提供参考。

考核指标:2009年交付数据卡样机50部,2010年提供600个试验数据卡,参加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需要满足:

– 满足3GPP R8相关规范要求和性能指标要求; – 简洁易用、稳定的MMI操作设计;

– 标准统一的API接口能力,便于后续业务扩展; – 通用标准化的硬件接口,便于与各类计算机连接。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主要性能指标;数据卡支持的业务功能;总体方案设计;符合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情况;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

2009ZX03002-006 TD-LTE 基站天线的研发

研究目标:研究和开发满足TD-LTE系统以及网络部署需求的多天线设备,满足多天线及智能天线的结合,仿真验证可满足3GPP及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与系统设备相配合,通过实验室/外场测试,建设相应示范点,最终满足TD-LTE 网络部署要求。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天线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智能天线与MIMO结合状况及性能验证;采用的关键技术及算法;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7 TD-LTE TTCN规范研究

研究目标:在对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TD-LTE终端的一致性测试方案和测试内容,制定相应的测试规范,提交中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形成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进而向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进行提案输入,进一步完善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完成TD-LTE 终端一致性测试规范的撰写并提交给相关标准化组织,至少包括两份测试规范:《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规范》和《TD-LTE协议一致性测试规范》,且测试规范中的测试项目覆盖率不低于同期LTE FDD的80%(2009年、2010年分别完成40%)。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 的相关规范及主要内容;提交的国际、国内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6: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2-008 TD-LTE TTCN基本测试集仪表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基于独立硬件平台或基于系统硬件平台,支持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的规范及TTCN基本测试代码集。

考核指标:提供一套TD-LTE TTCN仪表,支持3GPP TS36 R8、R9终端一致性系列测试规范的基本集,包括对TD-LTE终端NAS层,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等的各个特性进行独立测试、业务组合及不同系统间切换等测试。2009年完成原型样机开发,2010年完成基本集开发,并提供两套用于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所能够设计与实现的测试业务功能集、测试例数量;总体架构、软硬件设计;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2-009 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表开发

研究目标:促进TD-LTE技术和产品研发,依据3GPP TS36系列 Release 8、9、TD-LTE标准,研制硬件平台和设计软件模块,开发出符合3GPP及行业标准要求的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表。

考核指标:2009年提供两套无线综合测试仪表样机,用于技术试验;2010年提供两套无线综合测试仪表,用于规模试验。实现TD-LTE物理层、高层协议设计,支持多种MIMO技术方案、支持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支持HARQ技术,支持多种信道环境的信道模拟研究与验证,支持终端射频指标分析与测量算法。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测试仪表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物理层、高层协议设计、支持多种信道环境的信道模拟研究与验证、支持射频指标分析与测量算法);仪表的硬件平台开发及软件设计方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2-010 LTE公共测试验证平台建设

研究目标:开发和构建TD-LTE及FDD公共测试验证平台,实现TD-LTE及FDD产业链芯片、终端、系统、仪表各环节联合测试,对TD-LTE及FDD研发与产业化提供支撑并形成公共互动,联动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考核指标:

(1)建立TD-LTE及FDD虚拟实验室、仪表环境,实现高性能公共仪器仪表共享机制;

(2)开发和构建TD-LTE及FDD仿真平台、技术测试验证实验室、模拟网络环境;

(3)构建20个基站左右(每个厂家3-5个基站)的外场验证和技术试验环境;

(4)对TD-LTE及FDD在关键技术、技术样机、开发和互操作等阶段技术和产品进行全面测试验证。

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平台构建方式及主要实现的功能、提供的室内、外场整体环境方案;提交国内、外标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2-011 TD-LTE公共技术与业务应用平台建设

研究目标:建设面向实际网络应用的TD-LTE公共技术与业务应用平台,以保障TD-LTE产品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并具备可运营、可管理的能力,同时降低产业风险,加快产业化进度;结合3GPP R9标准化进程。针对几种典型业务和应用进行研发:

(1)针对TD-LTE无线网设备和终端芯片进行研究和测试,完善 TD-LTE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推动产品成熟;

(2)对工程实施以及组网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组网方案并进行验证。为TD-LTE的规范制定以及未来网络规划和建设提供支持;

(3)对TD-LTE技术的业务应用进行研究,针对几种典型业务和应用进行研发;

(4)研究并支持TD-LTE和TD-SCDMA等网络之间互操作。考核指标:建成TD-LTE公共技术与业务应用平台,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实现的功能与典型业务和应用;整体环境构建方案;提交国内、外标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运营企业牵头承担,产学研用联合。2009ZX03002-012 TD-LTE组网技术的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完整的包括各种应用场景下TD-LTE无线组网技术理论和模型,为TD-LTE大规模商用组网提供理论依据。

考核指标:

(1)建立适合TD-LTE技术的组网模型和链路预算模型,针对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有效的组网方案;

(2)形成TD-LTE组网技术研究报告。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及内容,如组网模型和链路预算模型、针对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有效的组网方案等;TD-LTE关键技术分析;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2-013 LTE业务应用及网络演进研究

研究目标:发挥运营商业务与需求引领作用,体现以业务与需求为导向,提出LTE业务及应用场景,LTE网络演进方式及对LTE/SAE产品的要求。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建议: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业务应用需求与模式、LTE业务应用及应用场景、LTE网络演进方式、LTE/SAE技术和产品的要求等研究思路;提交标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运营企业牵头承担,产学研用联合。2009ZX03002-014 LTE 网络规划工具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支持TD-LTE技术的网络规划工具,为TD-LTE及 LTE FDD网络建设和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组网支撑。2010年完成规划工具开发并用于规模实验,2011年完成规划工具的完善。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所能够实现的LTE网络规划功能;可实现的传播模型、多种环境下的网络仿真/规划能力;针对LTE特定的技术与业务网络规划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3 项目2008ZX03003: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3-001 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 深入挖掘TDD特定技术在实现IMT-Advanced高性能需求中的优势,实现IMT-Advanced TDD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MT-Advanced TDD核心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的研究和方案设计;完成用于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分析;开发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技术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2 IMT-Advanced频谱聚合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针对IMT-Advanced可用频段资源上存在非对称频谱、跨频带离散频谱资源等频谱分布现状,实现自适应频谱感知、动态频谱管理等高效频谱聚合技术,提高IMT-Advanced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效率,完成频谱聚合技术的评估验证平台,并向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和ITU等组织提供IMT-Advanced频谱分配及使用的建议。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出针对IMT-Advanced系统频谱高效利用的频谱聚合技术方案;完成用于频谱聚合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分析;开发IMT-Advanced频谱聚合技术的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技术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3 IMT-Advanced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突破现有系统中单点非协作传输模式对频谱效率的限制,提高系统的平均吞吐量和边缘吞吐量,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进一步扩大小区覆盖,提高频谱利用率。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适用于IMT-Advanced系统的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方案;完成用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相应的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结果;开发IMT-Advanced协作多点传输技术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方案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3-004 IMT-Advanced中继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研发中继技术,突破IMT-Advanced系统在系统容量、覆盖范围、覆盖盲点、网络建设及维护成本、系统性能方面的限制,产生一批具有创新性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继关键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出适用于IMT-Advanced系统的中继技术方案;完成用于中继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分析;开发 IMT-Advanced中继技术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方案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5 IMT-Advanced增强MIMO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突破单用户、多用户、多小区、分布式及协作MIMO传输技术,获取创新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专利,形成较为完整的IMT-Advanced增强MIMO技术方案,向标准化组织提交IMT-Advanced标准化提案。完成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试验设备,进行技术演示验证。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满足ITU IMT-Advanced最小技术要求,分布式天线系统具有更高的小区边缘频谱效率和系统总频谱效率;完成1套各个技术点的链路仿真和系统仿真,完成算法验证试验平台;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6 IMT-Advanced多址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 突破蜂窝与分布式网络架构下多小区下多用户信号设计与复用技术,解决小区内及小区间的无线资源共享和重用问题,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产生核心专利技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相关技术提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满足ITU IMT-Advanced最小技术要求;实现关键技术验证的硬件平台与演示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7 IMT-Advanced新型无线资源管理研究及验证

研究目标:突破新型网络架构、接纳及切换控制策略、异构融合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Idle模式控制算法、动态频谱接入模型等关键技术,建成IMT-Advanced新型无线资源管理方案的试验平台,形成核心技术专利和国际标准提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测试IMT-Advanced 新型无线资源管理方案评估和测试验证的仿真平台;开发建设可用于验证IMT-Advanced新型无线资源管理方案的试验平台并完成技术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

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8 IMT-Advanced关键技术仿真平台

研究目标:依据IMT-Advanced系统需求,在对关键技术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IMT-Advanced链路级仿真平台,进行关键技术验证和性能评估,为IMT-Advanced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第三方评估提供支撑。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IMT-Advanced无线传输技术评估方法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关键技术仿真验证平台,可以在ITU规定场景下对IMT-Advanced系统实现链路级仿真;并对IMT-Advanced所涉及的无线传输关键技术进行评估,提交评估报告和相关标准提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注重与前期国家支撑计划的有机衔接。

2009ZX03003-009 IMT-Advanced关键技术试验平台开发

研究目标:针对IMT-Advanced关键技术和系统方案构建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可重构的、通用的软、硬件技术验证原型机平台,搭建业务模拟平台,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信道和场景模拟环境,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测试和验证环境,支持面向IMT-Advanced的无线接口关键技术验证,系统性能评估和概念演示,为IMT-Advanced技术方案和提案提供支撑,促进IMT-Advanced标准化进程。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IMT-Advanced关键技术及系统方案验证平台,构建满足ITU要求的室内外移动环境;支持算法代码级、模块级、分系统级、系统级评估验证,支持空中接口的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及天线评估验证,支持多业务、多场景的试验验证;向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提案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注重与前期国家支撑计划的有机衔接。

2009ZX03003-010 802.16m技术方案研发与评估

研究目标:突破802.16m在物理层、高层协议和网络架构方面的关键技术,建成系统仿真平台和关键技术硬件验证平台,形成802.16m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802.16m系统技术方案报告,完成802.16m的软件仿真平台和原型系统验证平台;提交国际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11 IMT-Advanced开放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IMT-Advanced标准化和未来宽带无线传输需求,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向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提案,并针对IMT-Advanced系统需求进行技术评估。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针对IMT-Advanced典型场景进行评估,在所适用的场景中的主要性能评估;完成相应技术方案的仿真或实验验证演示;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4 项目2008ZX03004:移动网络、业务应用和终端研发

2009ZX03004-001无线泛在网络架构研究和总体设计

研究目标:提出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接入、短距离和传感器等组成的无线泛在网络的总体设计和网络体系架构建议,掌握组网技术。对无线泛在网络环境下用户环境感知性、异构无线服务网络共存与协同、异构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开放和透明等技术开展研究。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出无线泛在网络体系架构建议和网络总体设计,搭建示范验证环境,积极在国际标准组织(ITU-T、3GPP、IETF)研究中发挥作用;提交的标准建议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4-002 全IP宽带移动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下一代面向宽带移动互联网的全IP宽带移动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面向宽带移动网络的IP承载网络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可支持大规模分层路由架构,支持基于策略进行网络资源动态调配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控制层网络架构研究,包括用户管理,计算资源、带宽资源、数据资源共享能力、业务和网络能力的动态部署和监控等。掌握核心技术,推动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全IP宽带移动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仿真;搭建试验验证平台,对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提供业务演示环境;向国际标准组织(ITU-T、3GPP、IETF)提交标准建议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4-003 宽带移动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全面分析宽带移动网络安全威胁与安全需求,研究提出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总体安全体系架构,包括鉴权认证机制、安全域划分策略、技术防护方案等;进行协议及网络架构脆弱性分析,建立漏洞库及相应的攻防工具集;基于TD-LTE和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搭建试验环境,对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有效性验证。掌握核心技术,推动国际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分析移动网络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提出宽带移动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对安全算法、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仿真和原型系统开发;搭建实验环境验证关键技术;提交标准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4-004 宽带移动业务关键技术开放式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未来2G/2.5G/3G/LTE多种异构网络环境,应对移动业务多媒体化、宽带化和互联网化的特点,在异构网络环境下,研究支撑移动业务多媒体化、移动化和互联网化的业务实现及业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研究适应异构网络多种带宽条件下移动业务开展的关键技术,适应未来移动网络环境的多媒体编解码技术及传输协议(如多媒体编码容错技术、立体视频技术等)、研究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如结合移动通信上下文的智能搜索技术等)、移动业务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对相应技术进行仿真或实验验证。向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提案,形成基础性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相应业务应用技术方案;相应业务应用仿真或实验验证;提交标准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4-005 手机新型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和中间件的发展策略研究

研究目标:为适应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形势,针对新一代终端

的功能特点,研究操作系统、中间件和终端应用平台的发展策略,分别提出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发展思路和实施策略。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研究报告,包括技术、市场分析、策略分析、实施建议等内容。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4-006 终端共性技术开放式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未来终端发展趋势,研究与之相适应终端共性关键技术,例如移动终端省电技术、终端显示技术、多频多模等方面的技术和终端统一的外设接口要求等。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标准建议等;提交标准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4-007 新型移动用户识别卡应用及关键技术开放式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移动互联网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对移动用户识别卡(以下简称SIM卡)能力的要求,研究与之相适应的SIM卡应用

及相关关键技术,并进行技术评估。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新型SIM卡架构、新型SIM卡产品技术标准建议等;完成相关技术方案的仿真或实验验证演示;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5 项目2008ZX03005:宽带无线接入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5-00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测试与评估环境开发

研究目标:针对各种不同覆盖范围、不同应用场景的宽带无线接入创新技术、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和异构无线接入创新技术,开发相应的测试和评估技术,提出有效的测试方法、测试规范和评估方法。研究业务模型的建模与测试,信道模型的测量、建模与测试;研究链路级软、硬件测试方法与测试平台的建设,多场景的网络级软件与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与测试平台的建设,建立测试和评估的实验环境。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建立测试规范;开发测试和评估工具;建设内外场测试和评估环境;支持各种典型衰落无线信道下的无线传输测试;开展宽带无线接入创新技术的测试和评估;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鼓励地方

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5-002 复杂环境和机动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研究机动和应急系统的需求;研究具有环境适变和自组织功能的系统架构;研究多模式组网技术、高效链路传输技术、频谱自适应技术、能量管理与低功耗节能、系统易扩展性和高可靠高安全等关键技术。针对国家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通信的需求,满足公共安全、灾害救援等特定行业和应用环境对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快速应用、机动和安全的要求,开发支持灵活的网络架构、支持复杂环境和机动应用、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与设备,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性能评估与测试,形成标准建议提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开发 6套支持应急通信机动功能和复杂环境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系统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与卫星/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及现有集群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双向鉴权、端对端加密、语音调度、数据查询、定位、数据广播等功能;高效的大范围的覆盖,能够快速部署,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复杂地理和恶劣天气的环境;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终端信息传输速率大于2Mbps,支持大于60km/h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灵活配臵,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能够与现有指挥调度平台连接,实现应急指挥调度功能;实现

低功耗、节能的基站和终端设备。构建不少于6种满足公共安全、紧急事件、行业应急要求的典型应用示范与验证;提出标准建议提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5-003 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宽带无线多媒体接入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研究低成本、可伸缩、可配臵的无线多媒体网络架构;研究高效传输技术、高效多址技术、动态信道分配技术、中继和协作、智能天线、分布式系统、低成本终端等关键技术。开发支持多媒体业务、互联网业务、多媒体集群业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重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应具备抗多径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覆盖大、网络基于全IP架构、窄带业务与宽带业务兼容、提供廉价宽带多媒体接入服务等主要特征。满足无线数字城市、行业信息化、指挥调度、城市专用通信及海外市场等需求。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开发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研制核心芯片,开发相应的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系统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统频谱效率3.5-10bit/Hz,支持大于120km/h的移动通信;支持大范围同频组网;支持低成本终端和服务;支持话音、视频,移动互联网、指

挥调度等业务;构建不少于50个用户,支持多媒体业务的重点行业应用示范网络;提出标准建议提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6 项目2008ZX03006 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6-001 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传感器网络应用特点,继承国内已有研究基础,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较为完备的信息聚合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体系,为十一五传感网设备研制提供补充关键技术,以及为标准化、下一代传感网演进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传感器网络的高效传输、自治组网、协同处理、软件、共性应用支撑等五类技术。申报单位可申请下述研发内容的全部或各个分项。

本课题具体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如下: 1.传感器网络高能效通信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传感器网络复杂地表环境下的信道建模和高能效高可靠传输技术研究以能效比为优化目标的自适应调制编码、准同步分布式分集传输技术研究;高效率、高线性度、低噪声、高频率稳定度的数模混合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支持

低能耗、快速自适应节点状态切换技术研究;研究无线传感网低复杂度干扰检测技术和动态自适应干扰避让技术。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包含系统能耗模型和特殊信道模型的系统级软件仿真和半实物仿真平台,发射功率<10mW,传输速率>50Kbps,地表通信距离>50米,节点工作状态切换时延<500us;存在多音干扰、部分阻塞干扰时能够正常工作;发射功率、传输速率、通信距离、节能效率等指标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2.传感器网络组网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节点动态部署技术;动态休眠与组网技术联合设计;分簇组网技术;可配臵多属性异构传感网组网技术;跨层组网协议;传感网拥塞控制技术;容迟条件下的分布式消息投递、查询与存储技术、组网协议设计及其评价方法;探索适应未来泛在网络的超大规模无线传感网编址寻址技术。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建立多种组网协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3.传感器网络协同体系架构研究: 研究目标:传感器网络协同体系架构目标分析;协同体系构件及关联定义;协同体系层次模型、信息流描述及统一表征方法可行性探索;基于目标定位的协同架构可行性验证及平台建立;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

建议:传感器网络协同体系基本架构及统一表征可行性报告;目标定位验证平台;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4.传感器网络专用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传感网专用OS架构;实时调度技术;虚拟及动态存储技术;动态能量管理技术;代码自动生成技术;集成上述技术,实现传感网专用操作系统。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专用OS框架;微内核操作系统,核心最小支持4K RAM运行,完整功能镜像<128K FLASH;8M主频CPU条件下,中断响应时间<5uS,现场转换时间<10uS;支持硬实时条件、抢占和动态优先级;适应从微节点到复杂节点需求;可跨平台工作;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5.传感器网络共性支撑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可编程传感器网络模型、可编程协议设计、虚拟机和移动代理设计、情境感知的可编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模型;安全协议设计、容侵容错技术、密钥分配与管理等。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代码可重用性提高50%以上;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建议:提交国内、国际标准技术文稿数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2 传感器网络标准化与测试验证平台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建立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化体系框架及参考模型;研究组网、传输、信息处理、测试、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典型应用子集标准;建立标准测试、验证平台;建立传感网应用技术规范和系统测试平台。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建立标准化体系框架;完成相应的基础技术标准提案;完成相应的应用子集标准提案;建立标准验证与测试平台;制定国家核心技术标准;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提交标准提案数和预期采纳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3 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接入设备研制与规模化制造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具备多元化信息采集能力、高速传感信息传输和大数据量传感信息聚合能力的中高速系列系统设备和接入设备,包括适应复杂信道的高效传输机制、中高速传感网协议栈实施方案;研制

具有高性能信息处理能力的节点设备;设计支持多种类型中高速传感网设备开发的物理开发平台和集成开发平台;集成中高速传感器网络基带、射频以及协议芯片组件;突破软硬件一体化、双模、电磁兼容、可靠性可维修性等设备级技术;研究规模化制造与测试技术;建立完善的中试线和批量化测试线。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系统设备、接入设备进入中试,2010年进入批量化生产。

技术考核指标:通视传输距离5km,传感信息数据传输速率500Kbps-2Mbps;系统设备和接入设备计算能力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融合处理要求:系统设备一体化集成高性能计算组件,其计算能力不低于50GFlops;接入设备一体化集成高性能计算组件,其计算能力不低于100GFlops;支持蜂窝移动网络接入。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4 低功耗传感器网络系列节点、网关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

研究目标:继承已有信息聚合传感网方面相关关键技术,集中攻克低功耗传感器网络节点级补充关键技术;研制系列适用于规模性密

集布设和自治组网的小型化、低功耗、高性能的节点;具有连接主流移动通信网和中高速传感网的数据业务接入能力及区域管理能力的系列网关设备;研制支持二次开发的物理开发平台和集成应用开发平台;开发基于专用操作系统的节点级系统软件;建立集成开发环境及测试、评估等系统;针对传感网行业应用,研制系列节点产品;建立完整中试及测试线;完善传感网典型行业设备解决方案及相关设备生产线的技术支持能力。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研制节点、网关设备等系列传感器网络设备,满足多应用、多类型传感器接入等要求;建立低功耗节点设备中试线1条;建立完备的规模化设备测试线;为项目其他课题中传感网应用示范提供样机支持。

技术考核指标:节点具备随机布设组网及支持异构组网能力。网关设备具备信息聚合、处理、信息选择分发等功能,支持子节点组网规模大于128个,满足蜂窝移动网络、中高速传感网等网络接入要求;提交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提案。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5中高速传感器网络基带、射频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目标:针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接入设备的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中高速传感器网络基带(含协议)、射频芯片,应用于中高速传感网设备,为设备和产业化提供芯片支持。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2010年上半年为节点设备和应用示范提供芯片支持,2010年进入批量化生产,实现批量化销售。

技术考核指标:研制完成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并集成信号采集、信号协处理、网络管理等功能,形成单元模块。接收灵敏度(SNR=10dB),带外抑制度(±0.5MHz),AGC增益动态范围,PLL锁定时间,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Eb/N0>12dB),支持信道(如高斯信道、瑞利信道)。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6低功耗传感器网络核心芯片及片上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目标:针对低功耗传感网节点设备的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低速的无线传感网核心芯片,以及集射频、基带于一体,具体通信、处理、组网能力和传感能力的低功

耗片上系统等。为低功耗传感网设备和产业化提供芯片支持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2010年上半年为节点设备和应用示范提供芯片支持,2010年形成批量化销售。

技术考核指标:核心芯片的静态功耗,芯片封装面积,接收灵敏度(SNR=10dB),带外抑制度(±0.5MHz),AGC增益动态范围,PLL锁定时间,节点数据传输速率;片上系统: 集射频、基带、处理、传感于一体。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7 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的结合技术及其M2M业务应用研究与示范验证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篇3

一项目背景

新一代移动非编工作站, 服务于后期节目制作, 承载着体育频道记者台外移动编辑应用等多项业务。以此作为设计目标, 项目团队分析了用户功能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秉承功能实用、可靠性高、用户体验好的原则完成产品设计, 实现国内移动编辑领域技术创新, 树立行业标杆。

结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后期制作和播出情况, 要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体育记者的移动非编工作站, 需要充分考虑到体育赛事报道特点及记者日常工作习惯。因此, 对于新一代移动非编, 用户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实现如下:

•易于上手, 方便携带, 摆脱前代产品厚、大、沉等问题:非编界面友好, 符合体育频道用户在台内后期制作岛的操作习惯, 新一代移动非编设备重量仅为1.79kg, 比前代产品重量轻20%, 便于携带;

•兼容性强, 可支持主流前期拍摄设备:支持专业ENG设备拍摄的P2、E盘和蓝光盘三种介质, 可对源码文件直接进行上载编辑;对佳能5D单反等主流民用设备拍摄的视频素材也有良好兼容;

•随时随地高清实时编辑和远程回传:软件启动、编辑、合成等操作快速流畅, 支持多层、多格式、多制式高标清素材混编和多层特技实时处理。提供配套高效传输软件, 能够与央视新址DMZ (Demilitarized Zone) 系统衔接并可将或节目一键回传至央视新址制作岛。

•具有完整的功能及足够的稳定性:提供常用的特技、校色、变速等功能, 支持丰富的扩展设备, 可完成外场环境下的配音、信号转换和素材备份等实用功能, 设备性能可靠免维护。

目前, 国外也有多家公司提供移动版的非编软件, 配合笔记本电脑可组成移动非编工作站。对于中央电视台项目团队而言, 选择国外品牌非编软件, 对其核心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且很难与现有台内制作岛工作流程相结合, 工作流程耦合程度低。因此项目团队联合国内资深设备厂商, 根据台内现有工作流程量身定制, 深度优化非编软件功能。

硬件选择上则取性能和重量的平衡, 在保证实时编辑高清素材、高效合成的前提下, 选择品质优秀, 接口资源丰富, 便于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最终项目团队选择国产联想Think Pad T430S笔记本电脑作为硬件平台。

综合以上情况, 新一代移动非编工作站由“国产移动非编软件+国产笔记本电脑硬件”组成。这样的选择, 满足了体育记者在台内制作岛使用国产精编软件的操作习惯, 并可针对制作岛系统, 进行深度非编功能优化, 达到工作流程紧耦合的工作模式。

二系统设计

项目团队在设计过程中, 在优化提升常规功能的同时, 在传输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 并在设备管理中加入跟踪和监控模块, 使设备从功能和管理两方面与前代产品相比有了极大进步, 在国内外领域中处在先进行列。

1. 工作流程, 无缝衔接

新一代移动非编工作站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体育频道记者通过介质读卡器或直接将摄像机连接至移动非编进行素材挑选、上载、编辑。编辑后的素材和文稿通过内置的传输客户端, 经由网络回传至央视新址DMZ系统, 系统自动触发素材迁移指令, 通过EMB (媒体服务总线) 将记者在外场回传的素材和文稿迁移至台内制作岛。岛内的编辑人员即可在资源管理页面中查询到该条素材并直接拖入时间线上使用, 在岛内文稿系统可查询到文稿回传。从而实现外场环境下移动非编与台内制作岛间节目的采、编、传全流程无缝衔接。

2. 界面设计, 友好易用

根据体育记者在台内制作岛的工作习惯, 将岛内成熟可靠的精编软件, 移植优化为移动版本, 保证非编软件编辑功能的同时, 减轻软件体量级, 优化界面、预设配置, 充分适用于复杂外场环境下的节目编辑要求 (图3所示) 。对于在制作岛工作过的记者而言, 使用移动非编无需培训, 可以直接上手。

3. 兼容性设计, 一机多用

结合现代电视技术发展趋势和ENG设备种类, 项目团队将新一代移动非编工作站设计成为高兼容性设备, 彻底摆脱前代产品单点支持或兼容性差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支持3种专业ENG摄像机:支持索尼、松下、华创公司的高清摄像机, 无需切换软件版本或作其他更改设置, 即可兼容以上三种摄像机产生的素材, 直接进行素材上载, 避免了格式转换。除了支持专业广电格式之外, 移动非编对主流常用民用编码格式的素材, 如使用H.264编码的MP4或MOV文件, 也可直接引用无需转码;

•支持多制式混编:新一代移动非编还支持多制式混编。当记者手中有1080/60i素材时, 可直接上线编辑并且与1080/50i素材混编, 大大提高了设备兼容性和记者的工作效率;

•支持多格式输出:在素材生成项中, 项目团队根据体育赛事报道特点, 为编辑预设三种输出配置, 如图4所示。编辑可根据自身所

处的网络性能决定输出格式, 有利于保证传输的高效性。

4. 软件性能, 快速流畅

为应对体育记者在报道体育赛事时强调时效性的特点, 项目团队在软件素材上载、读写性能和文件合成方面不断进行效率优化, 最终达到以下效果:

• DNx HD 120M文件上载时, 综合速度为2.1倍速;

•能够实现流畅的4层DNx HD 120M文件实时回放编辑;

•以MPEG-2 50M编码格式打包视频文件, 速度为2倍速。

同时, 经过优化的非编软件浏览素材顺畅, 各类型特效应用快速、无卡顿, 软件整体响应速度达到一流水平。

5. 回传方式, 一键进岛

新一代移动非编工作站在素材回传领域经行技术创新, 抛弃原有使用FTP软件将素材回传至指定服务器, 人工拷贝导入素材的回传方式。借助中央电视台DMZ系统, 充分利用技术资源, 移动非编采用了专用回传软件, 与台内制作岛系统完成紧耦合, 实现“一键进岛”的素材回传新模式, 如图5所示。

通过移动非编内置的“Vtube”传输客户端可将素材回传新址DMZ系统, 由部署在DMZ系统的扫描软件实时发现回传素材, 并添加EMB迁移任务。经由EMB系统将非编回传素材迁移至制作岛, 全流程自动化。用户在岛内资源管理器中可检索到回传素材并拖至时间线使用。创新的回传方式大大提到了编辑回传效率。“一键进岛”功能特点如下:

•支持UDP传输, 内核使用完成端口队列模型, 利用线程池充分发挥多核CPU优势, 快速摆动预测带宽, 依靠ACK技术 (Acknowledgement) 实现快速重传、丢包率低, 带宽利用率高, 网络环境较差时表现出巨大传输优势;

•支持标准FTP协议传输, 支持上传、多线程下载等, 同时并自动探测网络环境情况, 自动选择传输使用协议 (FTP协议还是UDP协议) , 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支持断点续传, 传输过程中自动记录传输任务快照, 保证断网、断线情况下不丢失数据、已传输数据不会重传。网络恢复后, 数据从断点传输;

•素材接收服务端与岛内生产系统自动结合、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回传素材入制作岛存储。

6. 扩展功能, 配件丰富

为移动非编配备了信号转接盒、移动硬盘介质备份工具、配音棒等丰富的周边配件。通过信号转接盒可完成在移动非编上制作文件转换为SDI视频信号输出的功能;移动硬盘介质备份工具的研发配置, 解决了P2卡等摄录介质空间小, 素材容量大、保存难等问题, 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素材保存手段;配音棒则解决用户外场配音需求, 支持用户直接在时间线上的配音。

7. 跟踪监控平台设计, 强化管理

为加强对移动非编的设备监管能力, 项目团队进行了移动非编跟踪监控平台的设计与研发。该平台可实现对移动非编的位置跟踪、状态查询、进程及文件远程管理和设备远程锁定、解锁等功能, 如图6所示。

在移动非编端安装客户端监控软件, 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云管理端与移动非编的联系, 管理员通过图6所示WEB监控页面, 可跟踪到当前在线或离线设备最后一次接入网络的位置, 形成设备跟踪能力。同时, 也可对在线和离线设备进行锁定、解锁操作。在线设备接到指令后立即生效, 离线设备再次接入网络后指令生效。项目组采用“动态码”策略, 使得解锁操作拥有两种方式, 避免无网络环境下不能解锁的问题。应用界面如图7、图8所示。

8. 探索性设计, 多品牌工作站共享时间线

项目团队正在探索新一代移动非编工作站与台内主流精编工作站的进一步应用合作模式。设计为移动非编加入工作版时间线信息以“壳文件”的方式导出、回传的功能。记者携带具有完整时间线信息的“壳文件”以及源素材, 可将时间线工作成果在台内主流精编工作站中继承使用, 并支持对间线切点的Trim调整, 从而实现移动非编工作站与其他品牌精编工作站的协作, 为记者带来更加丰富便捷的制作手段。

三设备应用

新一代移动非编工作站正式上线后, 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新闻采访、赛事转播及赛事专题等类型的节目制作中。一年多以来, 移动非编的性能、操作友好度及定制化功能得到了体育记者们的一致好评。

在2013年中, 除常规体育新闻报道外, 移动非编设备还尝试了多种外场应用环境, 如图9所示,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湖南长沙亚洲杯预选赛和2013年中国越野拉力赛是移动非编设备赛事报道应用模式的两次重要探索和实践。

尤其在参与2013年中国越野拉力赛赛事报道中, 赛事规模属于中型赛事, 使用多台移动非编设备组成赛事前方制作环境, 适配赛事报道地点每日移动的特性。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沙漠情况下, 移动非编设备肩负起每日制作回传节目的任务。当在有网络的环境下, 节目组利用“一键进岛”的回传方式, 在赛事期内使用互联网回传节目300余分钟。在沙漠无网络环境下, 节目组利用移动非编配备的信号转接盒将节目输出为SDI信号, 通过信号转播车将成片信号回传至后期制作岛进行信号收录。

此外, 由于设备拥有多制式混编能力, 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仁川亚运会, 体育频道前方赛事报道也将采用该移动非编。

四总结

对于中央电视台项目团队, 新一代移动非编产品的设计和应用过程是自我创新和行业超越的过程。项目团队为新一代移动非编带来了与国外非编软件品牌相同的编辑功能, 更为优秀的编辑性能和深度定制功能, 为一线记者打造出一条绿色素材回传通道, 解决了长期困扰记者的传得慢、后续操作复杂等问题。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篇4

移动营销是一个非常热的词,我过去从快消品去到汽车行业,两三年之前又来到移动互联网行业,前后的认识其实差别非常大,在我们谈到互联网的时候,有很多的热词亲近的都是90后。

我们每天都会在互联网营销里面听到很多新的概念,但营销人没有那么容易被忽悠,在这些现象背后我们关注的永远都是消费者的变化。

为什么我们要谈移动营销?不是因为有很多移动APP平台,而是因为对所有行业和领域来讲,你主力的消费群现在都已经是网民。对汽车,如果说你的用户是工作两三年的白领,那他们一定是90后;对快消,如果认为高中开始自己去做购买决定,他们就已经是00后。所产生的改变就是,上一代的用户是从实体的价值观形成去的互联网,而对现在的用户,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就在互联网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我们讲在实体消费里,农民工和富二代有非常大的差异,但在互联网上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逻辑,一个富二代所关注的段子手,可能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工。我想分享的是,传统把实体内容搬到互联网上,仅仅把互联网作为渠道是完全不可行的,因为互联网网上的网民逻辑和价值观完全是不同的。

现在90后、00后,喜欢玩的B站,注册的时候需要考试,如果通不过,说明你不是这个圈子的,是不允许你去玩的。但实体我们也然在玩的还是:免费试用装、免费试驾,来得太容易,会让你觉得这个品牌不是很可爱。

所以互联网原住民的差异在于,我们的价值观是在实体生活中形成的,成年之后接触互联网,看一个段子就会很兴奋,看到一个心灵鸡汤会觉得很感动,我们是过时内容的重度消费者。

而对90后,00后来讲,完全不一样,他们可能在5岁或10岁的时候就见过非常多的营销内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经历过在互联网论坛,互联网社区跟别人合作,见过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世面。相对来讲他们是非常真实的一代,他们很小就懂得人生苦短,我要开心。

所以传统自我推销的方式会让他们无感,他们需要直接和重度自我展示,因为他们很小就有非常多的见识,非常多自我认识。同时因为90后和00后的出生是伴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整个国家经济向前发展。所以相对来讲他们的物质非常丰盛,但是现实比较孤独的一代,所以他们对社群的需求很高,除了展示自己,还需要更多的认同。所以我们很简单的形容这一群消费者,就是我要玩得很开心,同时我玩得结果要让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营销虽然新概念很多,但是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还是需要去了解用户,了解他的需求,了解他喜欢谈论的内容和渠道。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传播,传递品牌的价值,我们不是为了做一个APP,或者专门做一个官方帐号,最终还是要打造品牌影响力,完成销量。所以营销的需求和目的是不会变的,但营销的手法变化得的确比我们想象得更快。我们所谈论的移动营销是指针对已经移动化的一代,针对完全在互联网上面去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一代,我们怎么去做营销?

接下来分享的网易云音乐是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打造的产品,也是经过我们探索而成功的产品。音乐这个领域一直以来都是用户赋予非常多感情的产品,它对用户的生活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数据里面,音乐APP也是移动互联网使用频率最高,时间最长的一款产品。

简单来讲如果品牌需要移动互联网用户去玩,音乐APP是你必选的一个平台。网易云音乐从2013年诞生,一年时间,我们实现了4千万用户增长,最近的数据依然保持市场增速第一名。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品牌喜好度里面,网易云音乐占据了50%的份额。

那我们是如何做的?其实就是前面所讲到的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他们的需求,首先一个是非常充分、极致的展示自我,第二是帮助他们无处不在的获得社群的认同。

这个产品从注册第一步开始就是自我的,他可以进行用户音乐口味测试了解你的音乐喜好,同时最核心一点,传统的音乐产品是按音乐专辑、编辑推荐的方式,用户是围观,用户是接受信息。而在网易云音乐上是全新的模式,是用户去创立歌单。你去创立一个歌单,当你听很无聊会议的时候,你觉得该听什么歌?,你在压力很大的时候,你觉得应该听什么歌?睡前要听什么歌?

我们把这个平台交给用户,同时根据用户口味测试,把他感兴趣的内容推给他,你会发现,你在上面建立一个歌单,很快就会被你和口味品位差不多的人收藏和关注,一年3200万歌单,这个数量对传统来讲是不可思议的,对互联网来讲,同样是非常巨大的。

90后,00后在创立歌单之外,他们还有更多的才华无处释放,所以我们创立了一个用户自设电台的方式。因为歌单他是让人玩那些歌曲,但电台可以创造更多,就像传统我们听到一个电台的时候,去模仿一个DJ,今天你可以用你声音的魅力,去获取别人的认同。

在云音乐上观看视频、MV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观点和评论发出来,同时在展现自我的时候获得社群的认同,每首歌,你的观点都可以被推向头条,你可以用一个歌单去调侃你最近看到的故事。这是周杰伦的粉丝针对他最近订婚的信息,去打造的歌单,阐释他的态度,被几十万的用户追寻。你可以通过网易音乐关注到你身边的人在听什么,你现在打开这个场景可以看到旁边的人在听什么,可以看到明人在听什么,可以看到好朋友在听什么。我们还把这个社群的展示变得更加没有边界,我们网易有7亿用户用邮箱音乐盒来连接,用歌单的方式来连接,让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去交互。

其实移动互联网营销针对这些有非常强的展示,我们就是开放每一个环节,让用户主导和参与。我们和非常多的品牌一起玩,有很多方式,可能针对你的用户群比较喜欢明星的,会有针对这个明星的歌单、乐评,去开设电台,针对线下音乐活动进行很多的定制。我们可以针对感性的用户做歌词卡片、歌词明显片的合作。我们针对更多玩乐的用户,我们跟uber合作,跟美特斯邦威的合作。针对特别狂热的现场音乐爱好者,我们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音乐现场活动,可以提供平台让品牌和用户一起去玩。

其实讲了很多,对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核心的,针对这些脑洞系的90后,给他们用户二次创作的空间,给他们参与的空间,不仅仅是让他观看广告和策划,同时提供足够多社群化渠道认可给他们。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让我们非常空前了解用户,我们可以知道用户在哪天几点钟去参与互动,用户喜欢什么内容?他对什么内容是不会互动和点击?我们合作的品牌客户可以在策划上线之后小规模的看反馈,再决定是否加大资本推广。

同时移动可以让我们没有边界,没有界限,在合适的场景下提供内容,所以用户会比我们更忙。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了营销的表达,我们很多的设想可以用动画,可以用互动的方式让用户身临其境,所以今天对营销人的要求是说,还必须了解可以用来表达营销的技术。

在这个情况之下好创意会更有价值,我们一定要相信90后,00后,他们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见识过非常多的创意,他们有足够好的品位,那好的创意,加上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去发挥作用。同时挑战非常大,我今天上午听了很多营销手段,其实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可能一个季度之前我们就已经觉得不适用了。因为技术会使创意的存货时间缩短,山寨会使这些缩短时间更快。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篇5

1 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

测试在软件工程学科中是基本性的工作, 在软件的开发项目中, 软件测试方面的有关工作内容占到了软件开发工作中40%左右, 在移动设备的软件测试技术之中, 由于受到对公司技术水平的限制, 从而导致没有固定的比例对其进行确定。从总体上来说, 针对软件测试的技术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上: (1) 预测软件的可靠性。针对常用性软件的可靠性研究之上, 常常是对软件测试的有关详情进行分析之后, 并结合在历史性软件的失效数据进行研究之后, 从而对软件在以后的开发时间中会出现的失效情况进行预测; (2) 软件可靠性的数据进行收集。怎样才能对软件测试中的数据进行可靠性的收集是当前在移动娱乐进行设备测试的主要问题之一, 也是对软件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软件可靠性评价的直接影响; (3) 对软硬件系统可靠性的分析。移动娱乐设备主要是由软件、硬件所组成的有机性的整体, 硬件的质量优良直接对软件的运行中的效率造成影响, 因而若是想对软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准确评价, 就一定要结合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性来对软件进行测试。

2 娱乐设备具有的特点

2.1 系统内核的精简性

大多数的娱乐设备其款式都十分地精简, 故硬件资源就十分有效, 针对底层内核建设也要比系统在内核上的建设要简单地多。例如, 谷歌公司的安卓系统内核文件的大小大约为100M左右, 但是这一大小已经可以用于对一般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开发。

2.2 对娱乐的专用性较强

移动式娱乐设备要想达到娱乐专用的有关效果, 这就要求软件系统要能和硬件系统进行紧密性地结合, 大多数的移动式的娱乐应用都是针对其底层的系统来进行移植的。于此同时, 娱乐系统内的CPU和一般设备中CPU有所不同, 前者主要是为了特定的用户来进行设计, 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的特性, 才能有利于对小型化系统的建设。

2.3 市场的灵活性较大

娱乐设备在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 其这种发展趋势还在不断持续, 要想满足不同的用户对娱乐设备的需求是非常困难, 因而, 移动娱乐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市场影响。娱乐设备具有的专业性很强, 但娱乐设备的有关体系只能存在5~8年左右的时间。

3 移动娱乐设备软件测试技术的分析

3.1 实物性的仿真测试系统

全实物性的仿真测试系统指的是在全实物性仿真环境之下对软件进行测试, 同时也被称为全物理性的仿真运行环境, 在该仿真环境下, 对目标设备以及输入、输出式的数据库都是正式, 将软件的目标设备和相关外围系统建立起的环境测试都非常适合对软件外部进行真实性的测试和检验, 这是因为在全实物性运行环境之下和真实下的运行环境具有相同的映射关系, 例如说对I/O的传输速度方式就是相同的。

实物运行环境下的仿真测试系统以及进行控制的物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对整个系统中搭建实际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发现。在仿真测试环境下运行能够有效避免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并能对有关的实施方案进行控制, 从而为娱乐设备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3.2 数字仿真测试系统

数字仿真测试系统是指在对目标设备的扩展功能性的芯片、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进行数字仿真性的处理, 从而在主机上实现对软件进行仿真测试目的。因为在数字仿真系统中能够对仿真软件进行更快地搭建, 并不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 因而受到很多开发者的欢迎。在数字仿真测试环境中对外围仿真环境和目标设备的仿真都是数字型的仿真技术。

4 结语

移动娱乐设备在今年间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 在市场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份额, 随着人们对娱乐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得娱乐设备的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针对娱乐设备在软件测试技术方面的不断研究和发展, 能使得娱乐设备发展水平满足人们对其的要求, 也是移动娱乐设备将要发展的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消费类的有关电子产品也在向着互通的方向逐渐发展, 使得人们的生活在智能化的电子时代得到了良好发展。本篇文章在结合了进行软件测试的有关基础条件之后, 对测试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从而研究了娱乐设备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件测试技术,娱乐设备,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云泉, 孙家郝, 袁国兴等.2012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现状分析与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2 (12) :1.8.

[2]杨志宇.信息通信设备管理系统研宄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篇6

随着Internet和多媒体等高速数据业务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即B3G/4G系统) 需要在有限的无线频率资源范围内, 提供比现有的第二代移动通信 (2G) 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 (3G) 系统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大的覆盖范围、更稳定的性能, 而且还要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传输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国际上普遍认为B3G/4G系统应当在100MHz无线频段范围内达到1Gbps的峰值速率, 也就是频谱效率高达10bps/Hz;同时, 为了满足绿色环保要求, B3G/4G系统的发射功率还要远低于2G和3G系统。然而, 由经典的香农信息论可知, 上述对B3G/4G系统容量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香农信道容量极限。换句话说, 采用传统的通信手段根本无法获得如此高的信道容量。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实现高速率和大容量数据传输, 那么需要频谱达到极高的效率。空时编码是一种用于多发射天线的编码技术。该编码在多根发射天线和各个时间周期的发射信号之间能够产生空域和时域的相关性。之所以采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是因为它可以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 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无线系统的频谱效率, 这种采用多个收发天线的系统通常被称为多入多出 (MIMO) 系统。而空时编码的这种空时相关性, 可以使接收机克服MIMO信道衰落和减少发射误码。

1 空时码的分类

空时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增加系统容量和改善链路质量这两方面。前者通过空分复用使数据传输率得以提高, 如空时分层码等;后者则通过获取空间分集增益而使通信链路更为可靠, 如空时网格码、空时分组码等。目前提出的空时编码主要有3种形式:空时网格码STTC (Space-Time Trellis Codes) 、空时分组码STBC (Space-Time Block Codes) 和分层空时码LSTC (Layered Space-Time Codes) 。

1.1 分层空时码

分层空时码是最早提出的一种空时编码方式, 它是一种频带利用率随着发射天线数n线性增加的编码方式。LSTC在解码时只利用了信道信息, 所以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道的衰落环境和对信道衰落特性估计的准确性。只有当各子信道所受的衰落差异较大时才能较好地恢复发送信号。与其他空时编码方式相比, LSTC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 但这是以部分分集增益为代价来换取的, 因此性能相对较差。此外, LSTC要求接收天线数至少要等于发送天线数, 这也是难于解决的。

1.2 空时网格码

空时网格码是继空时分层码之后提出的另一种空时编码技术, 它是在延时分集基础上结合下TCM编码提出的。STTC把编码和调制结合起来, 能够达到编译码复杂度、性能和频带利用率之间的最佳折衷, 是一种最佳码。STTC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在各种信道环境下均有较好的性能。它以部分频带利用率为代价来换取最大分集增益。STTC的频带利用率不随天线个数增加而增加, 这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另一个限制因素就是在译码方面, 对于较小的分集增益和频带利用率, 相应的译码复杂度也会很大;此外, STTC在状态数大的情况下号码的格图设计十分困难。

1.3 空时分组码

空时分组码是在Alamouti提出的一种利用两个发射天线的传输分集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广义正交设计原理提出的。当STBC满足正交性要求时不仅保证能够达到最大分集增益, 而且还可以降低译码复杂度。但正交关系的引入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STBC的编码增益仅与所采用的信号星座图的结构有关,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编码增益优化方法;二是STBC的频带利用率只有当发射端有两根天线时才可以达到1baud/ (s·Hz) , 当天线数增加时, 其频带利用率最多只有最大值的3/4, 相比于STTC还有一定的损失。STBC以编码增益和部分频带利用率为代价换取最大分集增益和低编译码复杂度。

综合来看, 这3种空时码的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2 MIMO-OFDM系统

空时码主要是利用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集技术, 能获得一定的空间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尤其是它与调制以及空间多天线接收发送技术结合时, 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在一定情况下能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MIMO系统在平坦衰落信道中通信时, 可以利用传播中的多径分量, 即此时MIMO可以抵抗多径衰落, 但是对于频率选择性深衰落, MIMO系统依然是无能为力。目前解决MIMO系统中的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方案一般是利用均衡技术, 还有一种是利用OFDM。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OFDM技术是4G的核心技术, 4G是需要极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 而OFDM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在OFDM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空间资源, 也就是采用MIMO与OFDM相结合的系统, 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另外OFDM由于码率低和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而具有极强的抗多径干扰能力。由于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 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 这就允许单频网络 (SFN) 可以用于宽带OFDM系统, 依靠多天线来实现, 即采用由大量低功率发射机组成的发射机阵列消除阴影效应, 来实现完全覆盖。下面给出了基带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

3 空时分组码性能分析

正交幅度调制 (QAM) 作为一种高效率的调制方案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码基于MQAM调制的平均误符号率。空时分组编码调制及其解调译码的过程分别如图2、图3所示。

在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下, 基于MQAM调制, 接收机的平均符号错误概率为:

其中, , 为脉冲幅度调制下的符号错误概率表达式 (即瞬时接收信噪比) 。根据同样的方法, 得到空时分组编码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平均误符号率为:

通过分析可知平均误符号率不仅取决于调制方式和信噪比 (SNR) , 而且还与接收、发送天线的数目以及编码码率R有关。

分组码在QPSK和16QAM调制下的误比特率与信噪比关系的性能曲线, 以及QPSK调制下接收天线为1﹑2时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分别如图4、图5、图6所示。

通过上面性能曲线的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 当接收天线一定时, 分组编码的译码性能随着发射天线数的增加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 16QAM调制下误码率较QPSK虽然有所增加, 但是其频带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从2 bps/s/Hz提高到4 bps/s/Hz。通过最后一幅曲线图, 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两副接收天线可以获得很高的分集增益, 它与采用一副接收天线相比有近13dB的增益。

参考文献

[1]David Gesbert, Mansoor Shafi, Da-Shan Shiu, Peter J.Smith, and Ayman Naguib,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n Overview of MIMO Space-Time Coded Wireless Systems[J].IEEE Journal on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April2003 (3) .

[2]E.Del Re, L.Pierucci, Mutiple Antenna Systems:Frontier of Wireless Access[J].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2004 (9) .

[3]Mihai Ionescu D.On space-time code design[J].IEEE Trans, 2003 (1) .

[4]Biglieri Ezio.Performance of space-time codes for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J].IEEE Trans, 2002 (7) .

新一代移动娱乐应用 篇7

微软高管史蒂夫·特谢拉介绍并展示了微软正在开发的新一代车载娱乐系统。一直以来,包括福特、起亚、宝马、日产菲亚特等在内的汽车厂商一直在使用微软特别版的Windows系统来打造自己的车载娱乐系统,目前微软开始准备另外一个版本。谢特拉表示,微软已经在模拟器和真正的汽车上对新版车载Windows系统进行了测试。除了搭载嵌入式Windows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外,微软还希望将Windows设备引入车内,谢特拉表示,“我可以直接将我手机上的内容投射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微软目前的雏形采用了MirrorLink“车联网”标准,原型产品在汽车中控台屏幕并不是简单地投射了手机的用户界面,该车载系统具有很明显的微软特色,包括开发者可以开发专门为汽车设计的应用;有些地方出现了应用商店;界面看上去很像迷你版的Windows 8;磁贴和主界面以及收音机、地图和应用之间可以通过滑动切换。

上一篇:拟除虫菊酯类下一篇:海事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