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视频应用

2024-07-17

移动视频应用(精选10篇)

移动视频应用 篇1

0 引言

随着各类公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辆的普及, 交警道路交通管理的任务日趋繁重;同时, 道路和机动车辆相关的交通事故和违法现象逐年上升, 这给交通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破坏了稳定有序的交通秩序。“科技强警, 向科技要警力”是目前解决道路交通管理、各类交通事故和违法现象的有效手段。

随着G P R S、C D M A等移动接入技术和公共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成熟, 越来越多基于这些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已经投入商用, 这一切都为公安信息移动应用提供了承载网络。同时通过近年来的建设, 公安交警部门已经建立起车管、驾管、交通违法、事故等一系列信息系统, 对各类交通参与人和车辆有着完整的信息记录。在具有数据、承载网络的基础上, 加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着工作地点流动, 工作时间不定, 移动信息要求较高等特点, 适合交警工作使用的移动警务系统的建设开始逐步在全国部署。目前在北京、广东等部分城市的公安部门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移动警务系统的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 交警移动警务系统主要功能是使交警能在现场快速辨别假机动车牌证、假驾驶证、走私机动车、盗抢机动车、非法拼装机动车等的违法违章现象, 最大限度的遏制各种违章、违法行为,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另外, 路面执勤民警在交通违章业务处理时, 可以通过目前的移动警务系统实现违章信息的实时上传, 从而大大简化了违章业务处理的流程, 提高警务处理的效率。

随着移动无线网络带宽的提高、3G移动通信系统的即将部署和移动终端信息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 脱胎于传统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成为了目前监控领域的热点。相对于那些专业而神秘的监控产品而言, 如果能用手机实现移动视频监控的功能, 就有可能使得专业的视频监控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从而把网络视频监控推向移动视频监控的新高度。

在已有的移动警务系统上集成移动视频监控技术, 能够使目前的移动警务系统获得更多丰富的功能, 尤其在道路管理和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等场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致力于探讨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在移动警务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该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所以本文对目前交警移动警务系统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1 手机视频监控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化的视频监控技术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政府、娱乐、医疗、酒店、运动等各种有视频监控需求的领域。

近年来, 有线专用网络监控、互联网监控、无线网络监控等方面, 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网络化视频网络监控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很多铺垫。但如何实现监控的便捷性则提上了日程, 传统的在监控室里面对专业监视器或电脑显示器浏览各个画面的模式对于专业用户是一种必须, 但对于移动性要求比较高的用户来说则显得可行性不大。相对于那些专业而神秘的监控产品而言, 如果能用手机实现移动视频监控的功能, 就有可能使得专业的视频监控进入寻常百姓家, 更有可能引发民用视频监控市场的兴起, 监控市场的二次革命或许由此发端。

目前, 制约用手机实现移动视频监控的技术障碍已基本克服, 中国移动g p r s的数据网络下行实测带宽能稳定在20kbps至22kbps, 中国联通cdma的数据网络下行实测带宽能稳定在40kbps。手机处理器的能力足够强, 能完成视频解码。手机厂商把手机的开发平台公开, 提供开放的开发平台, 这样便于手机增值业务的开展, 这也为开发手机视频监控提供了开发平台。特别是中国将在2008年开始将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开始运营3G, 移动网络的下行带宽大大提高, 这将近一步突破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推广使用的瓶颈。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主要由摄像头、视频编码器、流媒体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和移动智能终端组成。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通过视频编码器的编码, 使得原始视频成为适合在网络上传送的标准格式。流媒体服务器接收到移动智能终端的视频请求后, 从相应的视频编码器上读取标准格式的视频码流,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送给终端。管理服务器实现摄像头、视频编码器等资源的管理以及视频用户的管理和认证功能。

2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在交警移动警务中的应用

目前, 交警移动警务系统主要是借助于先进的G P R S/CDMA无线通讯技术, 采用WVPN (无线虚拟接入) 、通讯模块鉴别授权、无线通讯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 实现移动用户与全国公安网的安全接入, 将现有的公安网内部信息资源实时便捷的提供给路面执勤民警。移动警务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移动警务系统, 路面执勤民警可以实时从信息中心获得全国机动车、驾驶员等交通管理的详细信息, 使其能在现场快速辨别假机动车牌证、走私机动车、非法拼装机动车、未按期年审、盗抢车辆等违法现象。利用移动警务系统, 路面执勤民警可以实现交通违法业务的自动化处理, 一方面可以实时将相关违法信息传递到公安网内部的业务数据库中, 从而提高违法处理效率。通过移动警务系统为全省警务车辆提供GPS定位信息传输的通道, 实现对车辆的状态监视、信息服务、部分遥控操作, 接收报警求助功能。车辆的位置、速度、运行方向等状态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

如上可知, 目前的移动警务系统主要传送的是文字、图片等信息。随着“科技强警”的不断深入, 各地公安系统建立了大量的视频监控系统, 打击路面各类犯罪现象和道路路口交通流量的实时观察。对于路面执法的交警而言, 能及时通过监控视频了解路口的交通流量, 从而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合理的组织和疏散车流, 就能大大提高路面交警道路交通流管理的工作效率, 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通行能力。显然, 目前的移动警务系统还不能给路面的交警提供这类实时的视频信息。在现有移动警务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 可以把公安网络中已部署的视频监控信息及时传送给路面执法的交警。交警只要通过软件升级的移动智能终端, 就能查看各个相关道路路口的交通流量, 及时组织道路交通。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如图2所示。

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只要在原有移动警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支持移动视频服务的流媒体平台、认证管理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 同时, 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安装移动视频播放器, 路面交警就能用移动终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访问与视频编码器相连的摄像头, 获得相关路口的实时视频。

随着各类公路的建设和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尤其是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根据实践经验, 发生交通事故时, 及时、高效的组织救护和疏导能大大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重大交通事故的处理需要很多单位和部门的协调处理, 及时把事故现象的视频信息传达到相关处理人员成为有效降低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的移动警务系统还没有集成事故现场视频的采集和实时传送的功能。同样, 只要在现有的移动警务系统上集成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 就能解决交通事故应急处理中的这一关键问题。用于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的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如图3所示。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通过带有无线接口的移动视频编码器, 把事故现场的视频通过移动网络上传到视频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的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就能看到事故现场的实时视频, 开展有效的救援工作。同时, 现场的视频也能通过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传送给不在监控中心的其他领导人员和赶往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 使得这类人员能实时获得事故现场的视频。所以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引入能大大提高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的效率, 降低事故损失。

3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公安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 同时信息是要求严格保密的, 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移动警务系统是对现有公安信息系统的有效扩充, 在带来路面交警执法方便性的同时, 该系统也给现有的公安信息系统引入了新的安全隐患。随着移动警务通系统的广泛使用, 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国家2002年下发的文件, 国家重要职能部门不能够直接与互联网互联互通, 需要在两网间进行物理隔离。而移动终端需要对处在公安系统内部网络的数据进行访问, 避免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非常重要。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应用于交警移动警务系统时, 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通过公安无线接入网子系统实现与公安信息系统的信息传送。为解决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可以在公安无线接入网和公安内部信息网络之间增加物理隔离网闸, 实现内外网的逻辑隔离, 无穿透性TCP/IP连接, 同时采用了白名单的安全策略, 有效提高安全级别。

网闸设备能够抵御DDo S攻击, 能够杜绝已知未知的蠕虫木马对内网的侵害, 对于病毒, 可通过对数据库传输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过滤, 能够防止对数据的越权篡改和删除。具有防攻击、防泄密的特性, 能够满足公安系统的安全需求, 同时也符合国家对涉密网络的安全防护要求。在增加物理隔离网闸设备保证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访问安全性问题的同时, 也要对使用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路面交警进行严格的用户账号和权限管理。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访问视频设备时, 要先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限制。通过这些手段, 可以比较有效地保证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使用时的安全性问题。

4 结语

随着“科技强警”策略的逐步深入实施, 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和公安内部网络中丰富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交警移动警务系统是目前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的热点。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目前交警移动警务系统的现状, 提出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 集成移动视频监控技术, 给路面交警提供相关道路路口交通流量的实时视频, 从而大大提高交警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本文也提出在集成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后, 移动警务系统能够较好地协调各种力量, 及时对交通事故应急情况进行地处理, 减少交通事故带来地损失。同时本文也对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作了探讨。

参考文献

[1]警务通:加速移动警务信息化[J].中国新通信.2007.

[2]王荃, 张永智, 骆崇.公安无线移动警务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4.

[3]江沸菠, 王玲, 刘辉.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11.

[4]刘嵘, 周治川.基于CDMA1X的移动警务查询及定位系统的解决方案[J].移动通信.2006.7.

[5]施庆华, 邹翔.苏州移动警务安全接入系统建设初见成效[J].信息网络安全.2006.2.

[6]马昕.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J].金卡工程.2005.

[7]雷玉堂.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 (市场版) .2007.5.

移动视频应用 篇2

【摘要】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2G、3G时代,已经进入到了4G通信时代,能够为用户通信提供更高的带宽,满足多媒体视频传输。论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移动通信的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视频采集、传输、处理和接收四个关键部分,视频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传输编码和容错技术,提高视频传输的成效。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视频传输 可伸缩编码 宏块交织

一、引言

3G和4G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无线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该技术使用OFDM的多址接入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链路通信技术[1]。采用高可靠性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和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同时能够实现智能天线分布和空时编码通信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满足视频图片、文字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传输,确保满足用户需求[2]。

二、基于移动通信的视频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通信的视频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关键部分,分别是视频采集、视频处理、视频发送和视频接收等内容[3]。视频采集可以利用摄像头采集环境信息,由微处理器进行视频处理,将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将其封装到数据包中,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发送,用户接受端可以利用解码器等接收视频数据,如图1所示。

三、视频传输关键技术

3.1 无线环境视频编码技术

无线环境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包括最小传输编码和可伸缩编码技术。最小传输编码能够解决移动通信环境中带宽资源不足的问题,按照用户的最低接收要求编码视频数据信息,保证带宽条件最差的用户也可以准确接收视频数据,满足大多数用户需求,该编码技术传输的视频质量不足,不能够传输高清晰视频,灵活性不足。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深入和不断改进,移动通信带宽也逐渐增加,又提出了可伸缩编码技术,该技术可以自适应频繁变动的无线通信带宽,引入了分层编码、可扩展视频编码、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分层编码技术可以将视频码流划分为基本层和增强层,基本层提供较差视频质量独立解码,增强层传输基本层和原始码流之间存在的误差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分层机制实现空间可扩展和视频质量粗精度可扩展;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采用小波时域分解结构,可以针对一个图像组内的帧实现时域预测和分解,能够保证视频信号在时域完备的可扩展性。

3.2 视频传输容错技术

移动通信采用无线介质传输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信道容易受到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攻击,因此信道存在许多的噪声干扰,容易导致视频数据数据流发生错误。视频传输需要采用容错技术,保护数据的正确传输。目前,视频数据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采用的容错技术包括容错熵编码、多帧参考编码、宏块交织技术、迭代错误恢复技术。容错熵编码可以增强视频编码的鲁棒性,在码流中插入周期性的同步标识,能够从有效码子序列中区分出来,提高数据传输的鲁棒性。多帧参考编码可以利用多个参考帧消除视频序列遮挡效应,杜绝错误编码在视频传输中蔓延和扩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错误。宏块交织技术可以抑制突发性错误,避免视频传输受到外部干扰而出现。迭代错误恢复技术可以部署在解码端,通过迭代的方法对视频流比特进行纠错,利用视频帧序列时空相关性、同步码字等特性检查错误,如果一个宏块不可解码,可以将其替换为一个灰度块,直接进入到下一个宏块解码,隔离错误。

四、结束语

移动通信利用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以采集、编码、发送和解码视频数据,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靠性高、准确度高的视频通道,满足用户对多媒体节目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林鑫显. 基于4G无线传输的视频应用体系的研究与分析[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6):49-54.

[2] 张姣姣, 庞思睿, 于然,等. 无线视频系统在电力通信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5, 13(3):54-57.

移动视频应用 篇3

优酷App一直是最受用户喜爱的移动视频客户端。优酷不断推出各项优质高效的微创新功能, 最终为用户提供了出色的操控性、交互性和视频观看体验。

如退出优酷App可继续缓存视频, 为缓存视频提供了便利;播放器支持锁屏, 视频画面始终会保持全屏状态, 横看竖看都方便, 非常贴心;支持目前主流视频格式文件本机播放, 从此可以和万能视频播放器杂牌军们说BYEBYE了;手势操作大大提高了用户观看视频的效率。通过安卓手机上的优酷App, 还能实现扫二维码跨屏自动登录优酷TV App, 快捷方便, 再也不用费劲地输入账号和密码了。

用户从早到晚在不同场合观看移动视频, 每天在移动端产生海量数据。优酷通过大数据应用, 根据用户的观看、收藏、评论等行为, 分析用户在什么时候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 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自动Push到用户的移动设备上。

抢战移动视频业 篇4

新生力量进军移动视频业

不久前,国内互联网实力企业360向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推出了影视App,以此进入移动视频业。

分析人士认为,360此番推出的影视App,是一个无线互联网影视服务应用平台。但与优酷、搜狐视频等视频企业不同的是,市值已达107亿美元的360并不想通过传统购买视频版权的方式进入视频市场,而是选择了整合各家视频网站内容资源的方式来分一杯羹。

“360推出影视App显然是希望做移动端视频资源的‘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观看视频内容的入口,以此奠定其在移动互联视频领域的地位。”互联网评论人士魏武挥向媒体说。

360高层人士的回应则印证了分析人士此前的判断。360公司副总裁于光东近日对外表示,在互联网的PC端,360影视基本上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视频内容分发平台,优酷、土豆等视频企业都是通过360平台做传播。预计360影视App上线后,可覆盖15万部以上影视作品,同时将搭建影视产业平台,与娱乐产业进行深入合作。实际上,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跟360一样,将目光聚焦在网络视频聚合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至少20家互联网企业向市场推出了聚合类视频App,豌豆荚、芭乐影视、100TV、奇狗影视、开迅视频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业内人士介绍,自去年7月至今,豌豆荚的视频搜索下载量同比增长超过1100%。 为增强向用户提供一站式视频搜索服务的能力,豌豆荚近日上线了App视频搜索版本,在资源上对优酷、乐视、腾讯视频等多家视频网站产品进行整合,收到了良好成效。目前据称豌豆荚视频搜索聚合影视资源已达58万集,每日新增索引超过3000集视频。

由于聚合类视频App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用户一站式观影的需求,能把分散于不同网站的视频资源整合起来,因此其现身市场已引起传统网络视频企业的不安。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颿认为,视频网站内容差异化越大,它们的商业价值越高。但是对于用户来说,要在每个视频网站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需要付出不少时间成本,更何况移动终端用户观看视频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因此,互联网企业推出聚合类视频App平台,是进入视频领域满足用户需求的一记巧招。

视频大佬积极防御

面对市场新进者发起的挑战,优酷、腾讯、搜狐视频等传统视频网站默契地选择了避敌锋芒的策略,采取利用升级服务技术、推出新型视频社交产品等方法迎战。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腾讯一款名为“微视”的移动端产品正在进行内测,未来将在iOS系统终端上推出。目前腾讯“微视”视频业务已经成为其移动互联网重要战略级业务。

腾讯“微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开放链接的8秒短视频分享社区。“微视”在账号应用上可与腾讯产品体系实现共享,支持QQ号、腾讯微博账号登录,“微视”用户不仅可以将拍摄的短视频分享到视频社区,同时还可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中。

盛大旗下的视频网站酷6也已在移动端开展了视频业务创新,其在“微视”产品信息曝光后第二天即宣布将上线移动产品“短酷”。据酷6CTO陆坚介绍,“短酷”用户可以将若干张照片结合场景、音乐、文字整合转换成一段短视频,相当于制作成一个移动版的PPT。

“技术依旧是视频领域竞争的重点。我们非常希望移动互联网用户能通过‘短酷’交流和传播短视频,并建立起自身的视频社交社区。”陆坚说。

乐视网也打出了通过创新技术和服务增强竞争力的牌。乐视网内部人士告诉媒体,目前乐视网已将重点频道剥离出来,建立了移动客户端平台,并且已在影视、音乐、看球、乐拍等五个领域完成了移动端App布局,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移动互联网特定用户的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中同质化产品相互间功能上的差距不会太大。通过技术创新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应用体验,继而通过体验差别拉开企业排名,在竞争中制胜,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性因素。这一规律,同样适用竞争激烈的网络视频行业。

-吴小毛

移动视频应用 篇5

安徽省水利监理项目具有: 工程量小、地点分散、交通偏僻、阶段性施工等特点。因此现场跟踪与管理存在诸多难题, 为此, 笔者尝试采用一种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远程监控施工情况。此手段的应用, 强化了工地现场管理, 遥控进行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确保了工程质量和监理效果。

笔者研制的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目前已经在多个水利监理项目中使用, 效果良好, 并逐步在其他监理项目中推广使用, 成为水利监理远程控制的一个有效措施, 也是水利监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手段。

1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

1. 1系统构成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可以分为前端视频数据采集系统、3G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和无线视频监控平台等3个部分, 共同为水利监理部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系统通过3G数据网络将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 客户端可以通过WEB访问的方式对现场视频数据信息进行浏览查阅。

1. 2前端视频数据采集系统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摄像头、无线视频服务器、移动底座、立杆构成。其中摄像头安装在立杆顶部, 无线视频服务器安装在立杆侧面, 立杆安装在底座上 ( 结构图如图2所示) 。立杆由图2中立杆123部分通过旋转组合而成, 方便安装和拆卸及运输。前端视频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拍摄采集。工作人员可以远程运用键盘和鼠标对系统进行操作, 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想观察的施工区域, 更好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控制和管理。

1. 3 3G无线网络传输系统

前端的视频数据经采集压缩后, 就可以通过3G无线网络将压缩好的视频图像传输到无线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平台, 中心平台的人员可以实时地对现场和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 无线网络系统嵌入式实现了TCP/IP协议、P0P3 /SMTP协议、无线视频通信协议, 并同时支持动态IP, 可随时获取无线网络传递来的视频信息[2]。

1. 4无线视频监控平台

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至中心管理平台, 管理人员通过客户端平台可以实时地监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同时管理人员在智能手机上安装手机远程监控客户端软件, 便可通过移动3G手机实时移动观察施工现场的视频图像[2]。

2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功能及特点

2. 1系统功能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的主要工作是在施工现场和监控平台间建立可视化的通信信道, 将图像、语音和数据在两者之间进行传递。通过系统的3G传输网络, 可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视频传输给监控平台中心, 监理单位和业主只需要利用一台可上外网的计算机, 并在该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 即可通过浏览视频方式把握施工现场的工况, 提高监理单位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高业主的满意度。采用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为监理部门建立通畅、高效、快速反应的信息共享和控制机制, 提高了监理行业现代化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2. 2特点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灵活性比较强, 设备方便拆卸、组装以及运输、安装, 现场搭建方便, 实施结构简单, 部署方便, 操作简单, 便于对水利工程工况掌握和控制。

3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在监理行业中的应用与效果

通过监控系统, 监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了解现场工地工况, 如现场施工人员投入情况、施工进度、施工过程是否规范等。尤其对于多个分散工地、阶段性施工以及交通偏僻等诸多不方便因素,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监控系统支持多路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监控画面同步了解多个工地的监理工况, 极大减轻了监理人员的工作量。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安装简便、方便携带。监控画面清晰可靠, 能够满足水利监理工作中远程视频监控的需要。

4经验总结

a. 设备可靠性是关键。由于水利监理工地一般都在偏远地区, 为了能够拍摄到整个工地全貌, 摄像头要尽可能安装在靠近工地且海拔比较高的位置。施工现场的搭建、用电环境都比较差, 电压差会导致元器件的损坏, 因此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加铅酸蓄电池供电方式较为可靠[3]。为了避免雷击, 应加装避雷装置。这样就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b. 传输链路是系统中重要的环节。由于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的传输方式是通过3G传输网络实现的, 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覆盖3G网络信号, 图像实时传输清晰, 传输频率可选, 并且可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现场自然条件的不同, 其功率的大小可以按要求配制, 在没有3G网络覆盖的少量地区, 可采取其他方式传输[4]。

5结语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3G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技术等融为一体应用于水利监理工作中, 也是水利监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手段。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 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 有效地促进了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提高施工现场的监督水平和工作效率。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组网方便、成本低廉、便于运输及安装, 能够实现施工现场与监控中心的实时通信与监控, 在今后的水利监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水利监理行业信息化建设优化了企业模式, 也提高了水利监理行业的竞争力[5], 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在以后的水利监理信息化建设中将得到更多推广和应用。

摘要:将3G移动视频技术应用于水利监理行业, 介绍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的系统构成和功能与特点, 及其在水利监理行业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为水利监理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服务和图像传输服务, 方便监理以及业主及时对工作现场进行管理和调度, 降低了工作的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3G,移动视频,单兵设备,水利监理

参考文献

[1]杨婷, 刘琦, 王丽静.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监理企业应用的探讨[J].商情, 2011 (25) :162.

[2]黄晓宇.3G无线视频监控在电力施工现场的应用初探[J].科技论坛, 2013 (4) ;487-488.

[3]苏斌, 黎新铁.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J].珠江现代建设, 2013 (6) :25-27.

[4]高祺.谈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J].江苏商报·建筑界, 2013 (17) :297-298.

移动视频应用 篇6

关键词:可移动,多角度,无线路由,无线摄像头,实训教学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实训设备资源相对于学生而言, 都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足。但是实训教学又是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所以急需解决实际教学当中的各种困难。根据经验发现各种实训项目能够以小组形式开展, 那么可以同时利用多台摄像机对单独一组实训操作进行拍摄, 然后教师机以网络投影的形式讲解, 达到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的效果, 更多的学生能够观摩学习, 既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长期保存。考虑到实训场地的各种因素, 主要采用无线摄像机、无线路由及三脚架组装一套可移动辅助实训教学设备, 在实训场所任意位置架设, 使实训设备数量和场地范围不受限制, 实训资源配置最大化。

可移动式平台主要由无线摄像机、无线路由和三脚架, 利用无线技术直接把实训教学现场以多个角度形式展示出来, 在无线范围之内, 可以远离现场在线观看。

1 设备组成及安装

设备包括无线摄像机、无线路由和三脚架。

(1) 无线摄像机用于实训摄像, 主要参数有分辨率、镜头、云台和无线网络等。分辨率决定摄像的清晰度, 达到百万像素就可以清晰观看实训教学。镜头有定焦和变焦之分, 如果带变焦可以伸缩距离摄像。云台能够让摄像机随意转动, 方便改变拍摄角度。无线网络使摄像机无须网线连接, 方便移动摄像位置。如图1所示。

(2) 无线路由的功能是联网, 通过配置IP使无线摄像机找到无线路由, 联入同一个局域网。主要参数有传输速率和网络接口, 按速率可分为150M和300M。网络接口一般提供1个WLAN口和4个LAN口, WLAN接口连入广域网, LAN口可以连入局域网。

(3) 三脚架用来固定摄像机, 它的高度可以调节, 方便架设在最佳位置。

设备安装操作简易, 把摄像头固定在三脚架上, 选好位置, 连接电源即可。

2 无线技术分析与配置

可移动式平台既可以在局域网中实现通信, 也可以通过广域网拓展功能。用于实训教学时, 设置无线路由IP和无线摄像头IP在同一网段, 就可以并入局域网, 使局域网中的用户都可以实时观看。

首先, 在IE地址栏输入http://192.168.1.1回车后, 显示窗口。

登录Admin用户进入如下向导操作界面。

接着, 单击“下一步”按钮, 进入上网方式设置。

选择“静态IP”项, 然后输入WLAN口IP地址。

最后, 在LAN口IP地址中, 使用默认配置, 保留192.168.1.X网段, 无线路由内网IP保留为192.168.1.1。操作完成后, 重启路由器。

配置路由后, 接着设置无线摄像机IP。通过直通线把电脑和无线摄像机相连, 使用专用搜索软件进入操作界面, 设置摄像机IP地址为192.168.1.101, 其中端口号为81, 同时启用云台。

然后, 设置教师机IP。要求与无线摄像机为同一段, 能够PING成功。

3 调试使用

选好地点, 架设多台三脚架, 把无线摄像机固定好, 接通电源, 就可以开始工作。在教师机上打开IE, 输入Http://192.168.1.101:81回车后, 进入界面, 就可以观看其中一台摄像机的画面了。如果有多台, 需要安装控制软件, 进入界面之后, 添加多个摄像机的IP地址, 以多个窗口形式显示, 并且可以调整窗口大小和控制云台转动。如图3、图4所示。

4 小结

移动视频应用 篇7

关键词:HSPA+,HTTP流,自适应流,视频块传输速率

1 引 言

近年来, 由于移动终端 ( 如智能手机及平板等) 的普及, 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 据预测, 到2017年, 移动视频业务将占住整个移动数据通信量的66%。在当前视频传输方式中, HTTP流凭借自身的优势迅速发展并被认为是未来几年的主流[1]。

HTTP流在传输层采用TCP协议能够保证视频数据的完整性, 但TCP的重传及窗口机制也会降低带宽利用率, 使得播放中断的概率增加, 对于HTTP流, 与用户体验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个因素———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和视频源质量[2], 因此HTTP流在传输控制中必须以二者的综合性能为主要考虑对象。自适应HTTP流也为此应运而生。目前已有一些自适应HTTP流解决方案, 如微软的MSS ( Microsoft Smooth Streaming) [3]、苹果公司的HLS ( HTTPLive Streaming ) [4]、Akamai自适应流[6]等, 同时, 3GPP及MPEG组织也达成共识, 不断完善自适应流的标准DASH (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HTTP) 。文献[5]中比较了三种自适应HTTP流解决方案在特定场景下的性能, [6 -7]中则在不同网络下的自适应HTTP流进行了仿真或设计性能测试, 但对其传输特性的分析仍不够具体。另外, HTTP流的视频等级自适应控制也是当前HTTP流研究重点之一[8,9,10], [8]中作者提出了AL -ABMM自适应控制算法, 将视频缓冲区的缓冲时长作为指标, 能够进一步提升视频总体质量。

本文在对HTTP流的终端数据包进行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 讨论了HTTP流在HSPA +网络中的视频块的传输特性及关键影响因素, 并根据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视频等级控制算法。

2 HTTP 流中视频块传输控制

HTTP流中视频数据是以一小块方式传输, 这也是HTTP流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为了解当前主流HTTP流应用中的视频块传输方式, 我们在安卓平台上通过运行Tcpdump来获取视频应用程序的数据包, 测试网络类型为联通HSPA +网络, 测试的视频应用为安卓平台上的Letv、Sohu影音、WTV及手机电视Dopool, 它们的数据传输方式与HLS标准基本一致。视频块的传输受终端的缓冲控制器控制, 终端先向服务器发送HTTP GET请求, 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后, 开始传输请求的视频块视频缓冲控制器的作用是维持缓冲时长在一目标值附近, 图1为测试中得到的缓冲时长变动曲线, 在视频加载阶段, 客户端连续向服务器发送视频块GET请求, 缓冲时长快速增加, 而在缓冲时长达到目标值后 ( 图中约为30s) , 进入平稳状态, 此时缓冲控制器通过控制GET请求发送间隔来维持缓冲时长。图2 ( a) 为平稳状态下视频块的传输过程, 其纵坐标代表视频块传输速率 ( 即视频块大小除以视频块传输时间) , 可见在此状态下相邻视频块间有一定传输间隙。然而, 在网络条件相对较差时, 缓冲时长难以达到目标值, 视频块传输过程则如图2 ( b) 所示, 视频块间几乎无传输间隔, 与初始加载状态相似。在视频播放过程中, 如果传输速率长期低于视频源码率, 则有可能导致缓冲内容耗尽, 视频播放停滞并进入再缓冲阶段, 同时也给用户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3 传输速率关键参数分析

从上节分析可知, 在传输速率较低或视频码率过高时, 网络难以保证视频能够流畅播放。通常, 视频码率在源服务器中已经固定, 本节中主要分析影响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

3. 1 可用带宽及 TCP 窗口

可用带宽指链路所能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 也可理解为链路所能够分配到资源大小。很明显, 可用带宽B ( t) 对实时传输速率r ( t)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即

在HSPA + 及其它移动网络中, 由于链路资源是动态分配, 其可用带宽是时变的, 难以对它做精确估计。因此, 可用带宽主要认为是网络资源对传输速率的限制。

除了可用带宽, TCP窗口大小是影响r ( t) 另一关键因素。对于HTTP流, 由于TCP窗口的限制, r ( t) 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B ( t) 。设win ( t) 为t时刻TCP窗口的值, RTT ( t) 为往返时延, 则r ( t) 的值可由下式计算获得:

图3和图4是通过实测得到的两类场景下win ( t) , RTT ( t) 以及r ( t) 在一个视频块传输的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应关系。图3中, r ( t) 值随win ( t) 的增长而增加, 而在图4中, 达到170kbit /s后一直稳定状态, 此时传输速率以及接近可用带宽B ( t) , 尽管此后win ( t) 仍处于上升状态, 只会导致RTT ( t) 增加, 大量数据包拥塞在网络中[11]。

3. 2 时延及时延抖动

对于TCP连接, 传输时延包括下行时延及上行时延, 它们的和即为往返时延。图5为两类场景下时延的累积分布函数 ( CDF) , 由于上行数据量远小于下行数据量, 上行时延的值通常在小范围内变动, 而下行数据量较大, 容易导致拥塞, 其时延可以达到几秒, 这样的时延值远大于一般有线连接,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站侧的数据缓存量过大, 大量数据包在缓存区排队致使下行时延过大。

与时延相关的另一重要指标是时延抖动, 这里定义下行时延抖动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delay ( n) 代表第n个数据包的时延。由于移动网络资源采取动态分配机制, 单一连接有可能在一小段时间内不能获得资源而导致数据包时延突发增加, 因此时延抖动在移动网络中尤为突出。如果某一数据包的时延抖动满足jitter >50ms, 称为一次抖动事件。图6为终端处于静态时, 抖动事件的jitter大小以及相邻两次抖动事件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 由图可见, 在HSPA +网络中, 抖动事件出现较为频繁且幅度较大。假定抖动事件的jitter大小均值为1 /μ, 间隔时间的均值为1 /λ, 则μ /λ的值直接反应了网络的稳定状态。测试数据显示, 一天中, μ/λ在凌晨时段约为0. 02, 而在晚上8 -9点时间段则高达0.2。总的来说, 移动网络的时延抖动一方面使得数据传输速率减低, 另一方面也导致数据块的总体传输速率出现较大起伏, 不利于带宽估计的实时估计。

3. 3 其他因素

与带宽、时延抖动相似, 丢包也通常被认为网络性能最重要参数之一, 对于HTTP流, 丢包会直接导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但在HSPA + 网络的实测中, 可以发现其丢包率都在0.1%以下, 其影响相对于带宽、时延抖动等可以忽略。

除网络因素外, 一些外界因素对HTTP流的传输速率也有着较大影响, 如服务器端或终端的性能以及视频块的长短, TCP的拥塞控制方式等。

4 数据块传输速率的分布特性

通过上节分析可知, 实际中的视频块传输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由于本文主要研究HTTP流在HSPA + 中传输的网络特性, 因此本节首先对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的预处理, 选取传输速率主要受网络参数 ( 可用带宽、时延抖动) 影响的终端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而其它参数如TCP窗口限制则影响较低, 同时, 本节关注对象不再是单个数据包, 而是以视频块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HTTP流中视频块的传输过程已在图2中给出, 视频块大小一般在500KB ~ 1M间, 而视频块对应的视频时长在5 - 10秒范围内。

图7为一天中在4个不同时间段测得的视频块速率的概率分布图, 图下对应的时间点为测试的起始时间点, 每次测试观看视频的时长约为40分钟。从图中可以看出, 视频块传输速率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从几十kbit/s到几百kbit/s。另外, 4个时间段中视频块传输速率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 ( c) 中总体视频块传输速率要明显小于其他时间段, 这也与我们初始猜想相符, 因为 ( c) 对应一天中用户最活跃的时间段, 此时带宽竞争最为激烈, 而在图 ( d) 对应的深夜时间段, 视频块传输速率则总体分布较高且比较集中。

图8中4条曲线对应上述4个时间段的视频块传输速率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值, 由图可知, 视频块传输速率前后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但相关性大小不尽相同。另外, 图8中的各自相关函数曲线与负指数函数近似, 那么可采用自回归AR ( Autoregressive Process) 模型来描述视频块传输速率的短期变化规律。假设某一时间段内视频块平均传输速率为X, x ( n) 对应第n个视频块的传输速率, 定义y ( n) = x ( n) - X, 则M阶AR模型表示为

式 ( 4) 中ai为模型参数, σε ( n) 是系统的噪声变量, 其中σ值代表噪声的标准差, 而ε ( n) 则是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序列。因此, 当某一场景的X、ai和σ已知时, 可以通过式 ( 4) 来估计该场景中视频块传输速率的整体分布情况。

5 基于 AR 速率预测的视频等级控制

由于移动网络带宽等网络参数的不稳定性, 移动网络则更需要采用自适应流技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用户体验。对于自适应HTTP流, 服务器中视频源的码率不在唯一, 而是有多个不同等级的视频块供终端选择, 终端除了缓冲控制器外, 还有一视频等级控制器来实时调整请求的视频块码率。

对于自适应HTTP流, 视频等级控制算法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用户体验。在最初的等级控制算法中, 终端以前一个视频块传输速率作为下一视频块等级主要参考门限, 选取码率不大于门限的最高等级视频块。而在之后的发展中, 终端的当前缓冲时长也被纳入视频等级控制的方案中, 如Akamai自适应流[6]及AL - ABMM[8]算法。但这类算法在视频等级的决策中采用固定门限而忽视场景及传输速率分布特性等不同, [6]中的结果也表明此类算法在移动网中并不理想。下文中, 在上节视频块传输速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 我们对速率预测进行改进并据此提出一种软门限的视频等级控制算法。

5. 1 传输速率预测的改进

在自适应HTTP流中, 如果能够准确估算或预测出下一时间段的传输速率, 那么终端可轻松选取最佳等级的视频块, 以实现保障流畅性的前提下最大化视频质量, 因此传输速率的预测在视频等级控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多算法仍然以前一个视频块传输速率的实际值作为预测值, 另有一算法则以前几个视频块传输速率的均值或中位数作为预测值。由上节分析可知, 对于移动网络, 采用AR预测方式则更加合适。若已知1 ~ n视频块传输速率, 采用1阶AR模型对第n + 1视频块的传输速率预测, 则有

为第n + 1视频块的传输速率的预测值, 式 ( 6) 中给出了实际传输速率与预测值之间的关系, 其中σε ( n +1) 也可认为是预测误差。在采用式 ( 5) 进行预测时, 首先需要对系统参数X及a1进行估计, 而实际用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 也会有场景切换等导致系统参数改变, 因此也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更新, 整个1阶AR速率预测过程在算法1中给出, 算法中采用D来取代噪声标准差σ的估算, 在标准正态分布中D与σ有以下线性关系。

为检验速率预测的性能, 我们将算法1应用到20组实测视频块速率序列中进行验证, 其中前15组序列在静态环境下测得, 而后5组序列则是在移动的公交车上采集的。图9为采用1阶和2阶AR速率预测的均方误差 ( MSE) , 作为比较, 图中也给出了其它两类传统预测方法的结果, 其中Method2是以前一个视频块传输速率作为预测值, 而Method3是以前9个视频块传输速率的中位数为预测值。从图9可以看出, Method3的预测性能要优于Method2, 这是由于移动网络的传输速率具有较强的突发性, 采用Method3能降低短期低突发对速率预测的影响。相比传统方法, AR速率预测有着明显的优势, 其预测的均方误差约为Method2的50%, 而通过对比1阶和2阶AR速率预测的性能曲线可知, 阶数为2时的总体预测误差较阶数为1时低, 但二者的差距并不大。另外, 从图中也可看出, 后5个序列的预测误差明显高于之前序列, 这也表明移动状态下的速率预测较静态下更加困难。

5. 2 视频等级控制

尽管采用AR预测算法能够大幅度提升速率预测的准确性, 但在部分场景中的预测误差仍然较大且不能忽略, 因此在视频等级控制中, 我们将噪声的标准差σ也视为网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式 ( 6) 中可以得知, x ( n + 1) 值满足均值为 ^x ( n + 1) , 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设服务器端视频源共有L个等级, 且第l等级的视频码率为ratel, tdur为一视频块对应的视频时长, 当第n + 1个视频块传输开始前, 终端的视频缓冲时长为buff , 若视频处于正常播放状态, 则可以推导出在该视频块传输过程中, 不出现播放停滞的概率pf为

为保障用户体验, 需要限制停滞概率, 即pf≥p0, 此时有

在式 ( 9) 中, Φ-1 ( ) 为标准正态分布累积函数的逆函数, min{ , } 是取二者中的最小值, rm是网络的最小传输速率, 本文中将其设定为20kbit/s。通过式 ( 9) 可知, p0或ratel都将导致buff需求的上升, 因为较大的缓冲时长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短时间内视频的流畅性, 故我们将当前缓冲时长buff作为视频等级控制的重要参数。设视频等级为l , 则其对应的缓冲时长门限为

因此, 在估算出后, 终端可以根据buff与b0 ( l) 的比较来选择下一视频块的等级, 具体视频等级控制在算法2中给出, 算法中lcur为当前视频等级, lmin、lmax分别为可选择的最低和最高视频等级。

5. 3 性能测试

首先, 为检验所提算法在真实HSPA + 网络中的性能, 我们在Ubuntu 13. 04系统利用apache2建立HTTP服务器, 服务器中视频具有5个等级, 对应的视频码率分别为50、100、150、200及300kbit/s, 整段视频被分为100小块, 各小块对应视频时长为7秒, 算法中Φ-1 ( p0) 设置为2。此外, 在终端的视频等级控制中也采用了[6]和[8]中的Akamai自适应算法及AL - ABMM作为比较, 为保证公平, 终端缓冲控制器的目标缓冲时长都设置为30秒。

图10为算法在三类场景下的各等级视频块的分布直方图, 同时也给出了视频播放的停滞时间, 三类场景下的信道质量依次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到, AL - ABMM趋向于选择更高等级的视频, 然而却难以保障视频播放的流畅性, 它对应的停滞时间一直处于最高, 特别在第三类场景中, 停滞时间高达372s, 使得用户体验急剧降低; 而Akamai算法则相对保守, 其视频平均等级在三种算法中一直处于最低, 但其流畅性相对本文所提方法却无明显优势甚至更差。

由于实测过程繁琐且单次测试具有较大的随机性, 下文中我们通过仿真进一步比较算法性能。仿真中的视频块传输速率服从第4节中的AR模型, σ值固定为60kbit /s, 图11为不同X对应视频的平均停滞时间及终端接收视频的平均码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 本文所提方法的停滞时间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且一般不超过20s; 而在平均视频码率上, 所提方法较Akamai算法有着较明显的优势, 虽然当X≤200kbit/s时, 所提方法与AL - ABMM有一定差距, 但相对AL - ABMM此时的超长停滞时间, 这一差距是可取的。总体来说, 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所提方法能够在视频停滞时间较低的前提下, 选择合适的视频等级, 以实现较好的用户体验。

6 结 语

本文从终端采集的数据包中, 分析了HTTP流在HSPA + 网络中传输性能, 其中视频块传输特性作为主要关注对象。分析表明, 视频块传输速率受可用带宽、TCP窗口、时延及时延抖动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 视频块传输速率的变化可用AR模型描述。据此, 针对自适应HTTP流, 提出了一种视频等级控制方法, 实测及仿真结果都表明, 所提方法较已有算法能够在停滞时间较低的前提下, 选择合适等级视频块进行传输, 能够明显改善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Ma K J, Bartos R, Bhatia S, et al.Mobile video delivery with HTTP[J].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2011, 49 (4) :166-75.

[2]Qiu X, Liu H, Li D, et al.Optimizing HTTP-based Adaptive Video Streaming fo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C]//Broadband Network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IC-BNMT) , 2010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 2010:838-845.

[3]Microsoft Corporation.Silverlight 5 beta.Technical features[EB/OL].http://i1.silverlight.net/content/downloads/silverlight 5 beta features.pdf, 2012.

[4]R.Pantos and W.May.HTTP Live Streaming[EB/OL].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pantos-httplive-streaming-10, 2012.

[5]Akhshabi S, Begen A C, Dovrolis C.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rate-adaptation algorithms in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C]//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nnual ACM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systems.ACM, 2011:157-168.

[6]De Cicco L, Mascolo S, Abdallah C T.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kamai adaptive video streaming over hsdpa networks[C]//Computer-Aid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CACSD) ,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IEEE, 2011:13-18.

[7]Hofmann I, Farber N, Fuchs H.A study of network performance with application to adaptive http streaming[C]//Broadband Multimedia Systems and Broadcasting (BMSB) ,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IEEE, 2011:1-6.

[8]Dubin R, Hadar O, Dvir A.The effect of client buffer and MBR consideration on DASH Adaptation Logic[C]//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WCNC) , 2013 IEEE.IEEE, 2013:2178-2183.

[9]Thang T C, Pham A T, Nguyen H X, et al.Video streaming over HTTP with dynamic resource prediction[C]//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onics (ICCE) , 2012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 2012:130-135.

[10]Miller K, Quacchio E, Gennari G, et al.Adaptation algorithm for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C]//Packet Video Workshop (PV) , 2012 19th International.IEEE, 2012:173-178.

移动视频应用 篇8

3G通信手段是否可以应用于电视新闻报道, 特别是直播报道当中呢?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 在电视媒体中逐步兴起3 G视频直播技术。这种技术依托于3 G网络, 借助Inter net的互联互通, 以无线传输技术和先进视频数字压缩技术为基础, 可根据网络环境实现50 0 k b/s至4M b/s的实时视频传输能力, 可为3G网络覆盖良好的地区, 提供较为清晰流畅的视频直播画面, 而传输费用较海事卫星和传统通信卫星低廉许多。

2 3G视频直播与传统直播技术互补应用

3 G视频直播的一般实现方式为:3 G直播发送终端通过SDI或1394接口与摄像机相连, 启动发送终端程序及摄像机, 程序自动连接3G网络建立数据链路;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通过发送终端进行图像编码压缩并通过3G信道将图像传输至接收服务器;接收服务器通过互联网或VPDN虚拟专线将图像数据接收, 并解码还原为视频流, 通过SDI接口输出至演播室或资料室进行直播或收录。

2.1 3G视频直播技术带来的好处

⊙使用限制少。

⊙提高了直播选题丰富程度。

⊙大幅度降低直播运行成本。

⊙大幅度提高报道时效。

⊙可实现平滑技术升级。

⊙直播设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2.2 3G传输技术的不足

⊙3G网络有条件的“无处不在”。

⊙3G传输信道带宽对广播级视频传输仍显不足。

⊙设备种类繁杂。

2.3 合理应用, 扬长避短

那么如何应用好3G视频直播技术呢?这可能需要对整个直播技术体系的统筹考虑, 简单地说, 就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现场环境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 将3G视频直播技术与传统直播技术装备综合运用, 互相补充, 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

我们设想在新闻事件发生第一时间, 由记者独立携带3G视频直播设备奔赴现场, 利用现场3 G网络将第一手视频回传总社, 即使没有3 G网络, 也可以通过3G视频发送终端连接海事卫星B GA N网络进行传输, 先解决现场图像“有和无”的问题, 随后, 专业技术人员再携带卫星通信设备前往支援, 从而大幅度提高新闻事件反应速度。同时, 在一些不利于卫星设备“对星”的地区, 如楼宇、室内报道时, 也可利用3G直播设备完成直播任务。

针对3G视频直播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予以完善。例如, 在网络覆盖和带宽保证方面, 积极与运营商协调, 通过现场信号增强和划分扇区的方式来保证带宽;可以通过改进直播流程, 采用“准直播”方式进行3G视频直播, 将直播信号录制、快速剪辑后再播出。

3 3G视频直播技术的新趋势

(1) 手机直播:专业3G视频直播是通过摄像机记录图像, 再通过3G网络进行传输, 而具备视频拍摄功能的手机, 是否可以完成直播任务呢?目前, 通过手机仅仅完成的是类似电话连线的声音传递, 利用现有手机几乎全能的多媒体装备, 将传输软件移植至Android或i OS等手机操作系统中, 即可实现手机拍摄实时传输的功能, 当然, 还需要针对手机本身的传输能力和摄像头分辨率对传输软件进行再次优化。我们将一部手机看做一部摄像机, 利用多部手机就可以形成多个机位, 更为重要的是, 每一个3G手机用户都可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直播连线。新华社目前正在建设全球一体化采编系统, 未来新华社的记者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图文稿件的采编发工作, 如果能够共享用户认证, 支持手机拍摄实现非实时图像传送或实时视频直播, 那将更加符合全球一体化的特点。

手机直播带来的其他好处还包括廉价、体积小巧、利于隐蔽拍摄等, 目前包括CNN在内的国际新闻机构已经开始应用这一技术。

(2) 4G视频直播:4G技术提高了频谱效率, 进而增加了4G网络的容量, 比现有3G网络的传输速度至少高2倍, 应用4G网络的视频直播图像质量将更好。

(3) 天线矩阵技术:在无法提高单个基站带宽的情况下, 势必发生多个3G设备争抢带宽的情况, 即使使用多卡绑定技术, 仍无法保证带宽资源。因此, 天线矩阵技术应运而生, 它通过先进天线技术实现不同数据卡登录不同基站的功能, 从而较一般3G设备可以抢占更多的信道资源, 提高设备的传输带宽。

4 结束语

视频通信进入移动终端 篇9

LifeSize Connections是基于云计算的高清视频会议平台,通过整体部署、灵活的现收现付定价模式,为整个企业界提供无缝、加密的高清视频通话,该平台能够与任何拥有电脑和网络摄像机的用户协作,可将会议室的视频会议系统与个人用户设备相联接。

LifeSize Passport Connect 是首款采用罗技与LifeSize技术的产品,配有罗技高清摄像头,为用户提供开放、可互操作的视频与音频的体验。同时可与最先进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互相操作,如LifeSize Connections 和UC 解决方案,以及阿尔卡特-朗讯、Avaya、微软的Communications Server和 Lync Server等。

罗技对意大利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商Mirial的收购有力推动了LifeSize进军移动终端视频市场。未来,iPhone、 iPad 2及HTC EVO等都有望在LifeSize的软件技术支持下,享受全球范围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高清视频业务,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零距离移动沟通。

移动视频应用 篇10

关键词:移动视频技术,机车运输监控,调度系统

0 引言

杨村煤矿于1989年6月建成投产, 原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1995年经山东省煤管局批准, 进行了技术改造, 成为一座厚薄煤层配采的现代化大型矿井, 核定生产能力115万吨/年。随着矿井开采时间的延长, 开拓巷道的不断延伸, 使其运输线路较长, 南翼巷道长度4600米, 东翼长度3400米, 北翼长度1500米。原有的信集闭在轨道上安装车位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均为点式传感方式定位机车位置, 定位误差较大、定位不准确, 传统调度车辆方式主要掌握机车运行位置, 其运行位置通过传感器传送信号, 其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 只能估计各机车在运行中的大概位置, 而对机车在巷道运输环境和场景还是监控盲区。2010年对原有的“信集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该系统采用现代机车无线视觉定位技术, 与传统信集闭的区间闭塞信号、道岔集中控制相结合构成可视化信集闭运输调度系统。该系统采用车载无线图像传送监视装置发射器 (以下简称无线发射器) 替代了原有的传感器来确定机车位置的形式, 无线发射器将运行位置场景以图片的形式发射出去, 这些图片采用对比识别技术就可完成机车位置的准确定位, 同时增加区间信号与岔道联锁的闭塞信号, 就可保证机车运输安全。采用现代无线视觉定位技术实现井下机车运输调度系统, 系统不仅具有传统静态模拟调度图而且具有机车运行环境场景屏幕视频。改变传统信集闭必须有传感器反映机车位置的历史, 通过车载无线发射器, 机车行进中捕捉巷道场景图像发射出去, 分站接收到信息, 经识别后可确定出机车现行位置、方向、速度, 其精确度远比传统系统高。不仅自动追踪精确度高而且实现信集闭的可视化, 将机车运输周围环境通过视频实时动画显示。

1 系统形式

根据机车调度的要求, 采用基于无线视频通信技术的信集闭系统。该系统由机车图像捕获无线发射装置、无线图像接收装置、隔爆监视器、信号闭锁装置、工控硬盘录像机、阻燃电缆、阻燃光缆等组成。

2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 无线发射功率:+10~+20d Bm

2) 无线射频频率:2.4GHz

3) 无线发射距离:500~1000m

4) 摄像仪清晰度:优于350TV

5) 摄像仪灰度:优于7级

6) 接收灵敏度:优于-70d Bm

7) 光发射功率:-5~-15d Bm

3 系统安装

1) 机车可视化结构图 (图1)

可视化井下车场机车追踪监控系统是由井下调度站控制台、电缆、光缆、车场接收分站、车载无线发射器等几部分组成。

2) 设备布置图 (图2)

3) 车载移动部分

机车无线视频车载部分总体分为本安无线视频发射器, 车载电源。车载结构如图3。

无线视频发射器负责收集现场的工况信息, 由接收机传输至分站, 经光缆。

机车运行图像经过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到达分站后经过光电转换器通过光缆传输至调度站内, 最终将信号存储在工控录像机内, 监视器显示。

4 保证系统稳定性措施

1) 在机车视频监控系统使用过程中, 经常安排机电维修工对机车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排查信号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线路连接, 处理线路接线的松弛现象。

2) 由于无线信号发射机安装在电机车上, 在电机车运行过程中, 颠簸震动较大, 容易发生发射装置内部电气元件损坏、插件松动现象, 导致信号发射强度小、不稳定等现象, 采取了在发射机座上安装减震橡胶弹垫和易松动插件整体灌封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系统的主要创新点

1) 系统能够实现机车运行线路的信号闭锁和区间闭锁功能, 当有一辆机车通过任何一个区间或者咽喉运输地点时, 另一辆机车在没有解除闭锁时无法通过该地点, 在信号机没有解除闭锁时, 信号机会出现语音提示“信号闭塞, 注意行车安全”, 该系统形成了一套很好的闭锁功能, 杜绝了各类追尾、撞车等安全事故, 能确保机车的安全运行。

2) 该系统视频显示器设在井下调度站, 能够实时显示井下大巷电机车的运行区段、位置、机车车号、运行方向, 以便井下调度员清楚的了解电机车的实时动态。系统控制范围大, 视频监控的好处是机车只要有任何动作, 调度员通过视频均可对屏幕中机车位置进行确定, 如现场发生事故, 可以通过视频对事故情况发生过程可以给出明确的判断根据, 如闯红灯事故, 只要机车按信号运行, 闭塞信号机保障机车安全通过, 计算机视频监控图像中的信号机就遵照运行规则, 机车进入闭区段一定是绿灯。否则就是违章行车。因此, 只有机车申请进路成功时信号 (绿灯) 才开放, 信号确保线路车辆运行安全。

3) 在井下设有视频接收器的控制范围内, 能实现视频追踪功能, 通过车载摄像仪, 准确掌握各个的机车位置信息, 运行方向, 运行快慢, 画面实时显示, 便于调度站调度机车, 原有的信集闭控制一条运输线路信号, 通过改造后能最大限度的协调机车运输, 更好的利用机车工时的效率。

4) 该系统与原有的信集闭系统比较, 不会因传感发生故障, 引发系统瘫痪或半瘫痪, 运行状态更可靠, 属免维护型, 原有的系统维修难度大, 出现故障频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能有效防止井下的电缆磁场和架线火花对各类信号的干扰, 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水、防尘性能。

6 应用效果

上一篇:活教育下一篇: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