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增值应用(精选10篇)
移动增值应用 篇1
0、引言
江西电信移动增值业务发展迅速, 2010年9月业务下发量比2010年1月增长了5倍, 特别是在日常业务忙时的11时、17时, 作为移动增值业务总接口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关 (ISAG) 平台, 其接口处理能力面临巨大压力。
移动增值业务消息下发中, 免费群发、宣传推广等业务下发占比为70%, 其他收费业务下发占比约30%, 而ISAG平台对所有移动增值业务下发处理同等对待, 在业务忙时, 无法优先为天气预报等重要收费业务提供接入资源。为节约ISAG平台投资, 实现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先保证重要收费业务的正常使用, 计划在ISAG平台上部署移动增值业务服务质量保证 (Qo S) 策略。
1、QOS策略
为实现移动增值业务服务质量保证, 计划对移动增值业务总接口的ISAG平台实施软件开发, 部署以下五个策略:
其中, 业务接口流量控制策略在ISAG平台上线时已实施部署, 可以有效控制各移动增值业务的下发速率, 超频的下发将直接拒绝。2010年9月, 完成了业务下发超频短信告警功能及业务优先等级设置的软件开发和功能测试, 并完成功能上线, 可以开始部署策略。业务下发时间窗口控制及业务下发待发库策略正在软件开发中。
2、QOS策略的部署
ISAG平台已经实现业务优先等级设置、业务接口流量控制、业务下发超频短信告警等功能开发并上线。业务下发超频短信告警为被动功能, 因此2010年9月底针对业务优先等级设置及业务接口流量控制功能进行策略部署。
(1) 业务优先等级设置
选定目标SP:业务下发量和业务收入占比约90%的SP。
优先级设定的因素:下发量占比、收入占比、是否重点发展业务、是否免鉴权群发、用户投诉敏感性等。
综合以上因素后, 将集团手机报、华云气象、号百118114、通信助理平台作为优先级别的SP, 其他500余家SP为普通级别。
(2) 业务接口流量控制
选定目标SP:业务下发量占比约90%的SP。
优先级设定的因素:下发量占比。
综合以上因素后, 手机阅读平台、集团手机报平台接口流量设置为50条/秒, 讯博达接口流量设置为40条/秒, 华云气象接口流量设置为35条/秒, 其他500余家SP接口流量均为系统默认的20条/秒。
3、QOS保证策略部署成效
通过移动增值业务服务质量保证策略中SP业务优先等级设置及业务接口流量控制策略的部署, 产生效果如下:
(1) 提升了用户感知
移动增值业务SP短信平均时延从202.38ms降为193.65ms, 有效提升了4.31%;SP彩信平均时延从3.05ms降为2.54ms, 有效提升了16.72%。用户感知得到提升。
(2) 集团级移动增值业务转发成功率提升0.62%
电信集团移动增值业务总接口NSAG向江西ISAG的移动增值业务转发成功率从97.58%提升为98.20%, 有效提升了0.62%。具体见图1。
(3) 省内移动增值业务下发成功率提升1.00%
省内移动增值业务下发成功率从98.84%提升为99.84%, 有效提升了1.00%。
(4) 每年节约投诉工单处理时间5.3万小时
移动SP增值业务投诉量从策略部署前的1738条/月减少为1423条/月, 减少派单315张/月, 投诉工单处理人员每张工单平均处理时间为14小时, 节约投诉工单处理时间:14小时/张×315张/月×12月/年=5.3万小时/年。
(5) 节约平台扩容投资
能更有效的分配利用平台现有资源, 每年能节省ISMP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与ISAG共同完层增值业务接入管理) 、ISAG平台的30%系统扩容投资。
4、小结及下一步计划
通过移动增值业务服务质量保证策略, 合理分配ISAG平台资源, 合理安排SP增值业务下发, 移动增值业务质量得到提高, 用户感知得到提升;集团级增值业务转发成功率及省内增值业务下发成功率得到提高;同时节约了投诉工单处理时间及平台扩容投资。
下一步的工作还需要在ISAG部署移动增值业务下发时间段的控制和消息排队的处理机制。
摘要:江西电信移动增值业务的迅速增长, 包括免费群发、业务宣传等业务的大量下发, 造成综合业务接入网关 (ISAG) 平台接口能力不足。为提升移动增值业务质量, 节约ISAG平台扩容投资, 实现在有限接口能力下优先保证重要收费业务的正常使用, 在ISAG平台上实施软件开发并部署了移动增值业务服务质量保证策略。该策略紧密围绕江西电信差异化服务的指导方针, 利用接口流量、优先等级、时间窗口等技术手段控制移动增值业务的下发, 保证重要业务、敏感业务、高效益业务优先占用ISAG平台接口资源。通过策略部署, 移动增值业务质量得到提高, 用户感知得到提升。
关键词:移动增值业务,服务质量保证,ISAG平台,策略部署
移动增值应用 篇2
中国移动称,无线音乐、手机报、飞信、手机邮箱等业务的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手机游戏、手机支付、手机阅读、手机视频等业务的用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流量业务快速增长,是驱动增值业务发展的重要来源。
另外,中国移动表示,正努力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模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取得新进展。其旗下移动应用商场(MobileMarket)快速发展,至2011底,累计注册客户达3500万户,注册开发者达110万人,提供各类应用5万件,累计应用下载量1.1亿次。
中国移动还表示,他们将积极探索物联网营销模式,推出大量新应用,不断完善家庭、集团产品体系;推动与地方政府共建无线城市,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工业控制等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
WAP移动增值服务最大热点 篇3
WAP作为一个通信通道,正处在市场显著放大时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其发展将是持续、稳定的增长
WAP产业的长足发展,需要以移动应用内容的丰富与发展为基础,需要运营商、SP、CP和免费WAP网站等各产业链环节的共同努力,一同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扩大整个市场规模
面对蓬勃的发展机遇、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机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需要的是冷静思考和扎实地工作,选好方向,慎重前行
随着3G时代的临近,移动互联网正剧烈地冲击着有线互联网而渐渐成为互联网接入及通信的主流。无线应用协定——WAP,在经历了2000年的低谷后,在2003年卷土重来,在全球再掀热潮。
在用户规模已达到3.7亿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WAP已成2005年移动增值服务领域最大的热点:运营商的大力市场投入和监管、资本的追捧、WAP业务的不断丰富、WAP用户和收入的快速增加、免费WAP网站的涌现……如此火爆的WAP到底是什么?WAP将给大家带来什么?热闹背后是什么?WAP未来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来解析一下3G前夜的中国WAP产业。
运营商主导中国WAP产业
目前,基于WAP的移动增值业务内容提供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收费模式,典型代表就是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和中国联通的“互动视界”;另一种就是免费模式,由一些免费WAP网站提供,这些网站主要是相对于运营商收费模式网站而言的,又称为“独立WAP网站”。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模式仍然是目前的主流。
中国WAP产业链构成
在WAP服务产业链中,运营商处于核心位置,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力,负责整体品牌建设和内容监控。从业务的前期规划和平台建设,到后期的业务推广和业务管理,运营商都是绝对的领导者,承担着营造一个先进、健康和有序的产业环境,保证产业链各环节和谐快速发展的重要职责。
内容提供商(CP)和应用开发商(AP)主要负责提供WAP服务的内容和应用资源。随着WAP业务的细分和增值服务逐步走向“内容和应用为王”,CP和AP的作用日益重要,所提供的产品将更加丰富、多样化和个性化。
服务提供商(SP)主要依靠其市场操作经验和营销渠道将CP和AP提供的内容和应用通过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提供给用户,是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
第三方平台目前是指移动的卓望平台和联通的高通平台。第三方平台厂商负责相关的运维工作,实现业务的管理、配置、计费和查询功能。
免费WAP网站是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出现的,用户通过手机访问免费WAP网站就可以免费享用其内容服务。免费WAP网站丰富了移动互联网的内容。
同时,整个产业链也离不开终端厂商的配合和大力推动。而用户需求也日益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根本。
30亿元的WAP蛋糕
2003年以后,中国WAP业务得益于运营商的大力推广,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目前已进入成熟期。2004年的市场规模(仅指中国大陆地区WAP业务所产生的信息费总和,不包括产生的通信费用)为11.75亿元人民币,市场增长率高达234%。
到2005年,增长虽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已近2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也达到64.26%。其中中国移动WAP业务年收入达到15.3亿元,远远高于中国联通的4亿元人民币,仍然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从业务类型上看,WAP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图铃下载类业务,服务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较高。
据互联网实验室预计:2006年中国WAP市场将继续保持60%以上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亿元,其中中国移动年收入有望达到25亿元,中国联通也将突破6亿元。3G以后,随着移动数据通信网络带宽的增加和WAP2.0的逐步商用,将改变目前移动互联网信息孤立,以及和固定互联网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使WAP业务将能够共享互联网内容资源,发展成为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同时,也应该看到智能手机的HTML浏览方式,将对WAP业务有一定的替代和冲击。
SP逐鹿WAP
截至2005年底,在运营商为主导的模式下,共有270多家SP提供的数千项WAP服务,涵盖新闻天气、铃声图片、聊天交友、在线游戏、时尚生活、证券财经、定位等业务。按其资源、背景不同,WAP业务的SP可简单分为(参见上图):
目前,SP开展WAP业务的投入较低,无需自建平台,所以,很多SP纷纷投入WAP业务的运营。但WAP业务还未形成绝对的优势品牌,在当前的游戏规则下,运营商严格控制WAP PUSH,SP缺乏自主营销的手段,因此,对于SP来说,几乎是“位置决定一切”。
从2005年的信息费收入角度来看,WAP市场的SP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但排名前几位的SP的优势也很明显。位于第一梯队的SP包括空中网、TOM(雷霆万钧)和华友世纪(因特普斯)等公司。
因此,SP在WAP业务上虽未形成比较稳定的竞争位势,但几大SP的霸主地位却不易动摇。
免费WAP大行其道
2004年后,免费WAP网站成为WAP产业发展中的最大热点。在其发展初期,得到了中国移动的大力扶持,如提供用户手机号码、UA等,发展非常迅猛。数据显示,中国免费WAP有效用户数从2004年1540万人增长至2005年的2730万人,国内免费WAP网站数量已超过8000个。
免费WAP网站不仅丰富了移动互联网的内容,营造出一个手机上的移动互联网,为运营商推广WAP推波助澜,为运营商带来了可观的流量费收入。但同时,也给整个产业带来了一些问题,它犹如一个“野孩子”,游离在产业监管之外,出现了营销推广不足、业务模式的同质化、服务内容不健康,以及一些不可回避的法律问题。因此,在2005年,移动运营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免费WAP网站的运营。一时间,部分免费WAP网站陷入困境。
面对困境,我们认为,在WAP业中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收费模式和免费模式将长期并存,并将互相促进,甚至有可能走向融合,其融合的形态将以运营商的产业规划和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而在3G时代来临前,对免费WAP网站来说,作为整体,用户的热情和需求必将推动免费WAP网站整体的发展,相关的规范也必将逐步完善;但作为个体,定位与发展思路的创新、产品的完善、资源的整合、操作的规范,将成为抵御激烈竞争的唯一方法。
WAP未来"身处迷雾"
纵观WAP产业发展历程,我们可将WAP产业的成长粗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启蒙阶段:运营商体系内WAP网站"独行天下"
2000年5月,WAP业务在中国正式开始商用,但市场反应平淡;2003年,WAP业务随着MMS业务的发展开始火爆,以铃声、图片、游戏等SP提供的服务为主。
成长阶段:草根免费WAP网站"姗姗学步"
2004年,免费WAP网站在获得中国移动的扶持下(如提供用户手机号码、UA等),开始蓬勃发展,到2005年底已超过8000家,所提供的服务也日益丰富。
变革阶段:收费WAP、免费WAP独立共存
2005年,中国移动停止对免费WAP网站的扶持,并频频发出“封杀令”。免费WAP网站面临生存发展危机;免费WAP网站在阵痛后,开始探索独立生存之路,并将逐渐成为WAP服务内容提供的中坚力量。
融合阶段:服务融合、内容自组织、终端变革,WAP未来"身处迷雾"
免费WAP网站的崛起,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与有线互联网的内容服务融合;WEB2.0的兴起也推动WAP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组织化。3G不仅提高了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传输效率,还带来了终端的变革,互联网正式进入“大互联时代”。
2006,WAP变革之年
WAP作为一个通信通道,可以承载大多数的移动内容。而步入变革阶段的WAP产业,正处在市场显著放大时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其发展将是持续、稳定的增长。
WAP产业的长足发展,需要以移动应用内容的丰富与发展为基础,需要运营商、SP、CP和免费WAP网站等各产业链环节的共同努力,一同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扩大整个市场规模。面对蓬勃的发展机遇、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机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需要的是冷静思考和扎实地工作,选好方向,慎重前行。
进入2006年的WAP产业将直面3G和Web2.0时代的变革,曾经“风雨”的WAP能否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发挥自身的增长潜力,人们正拭目以待。
作者系互联网实验室高级咨询顾问
相关链接
什么是WAP
WAP是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简称,是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互联网协议相类似的公开的、全球性的行业应用标准。我们常说的WAP业务更多的是指运营商在该协议的基础上提供的相关的无线增值服务。
移动增值应用 篇4
关键词:人脸检测,OpenCV,Adaboost算法,轮廓提取,Snake算法,肤色调整,边缘羽化
0 引 言
3G (3rd Generation) 即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 (1G) 和第二代GSM, TDMA等数字手机 (2G) , 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 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 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 Mb/s, 384 Kb/s和144 Kb/s的传输速度。它的网络带宽和应用带宽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有效利用它的优势, 开发一些鲜明3G特色的增值业务, 是眼下许多运营商、服务提供商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此结合人脸检测及其相关的技术, 探讨并实现一个增值服务内容。人脸照片合成, 或者简称为“变脸”。人们熟悉的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这里说的变脸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把图像照片中的一张人脸替换成另一张人脸的“特技”。基于这个特技, 这里将集中讨论以下核心技术:
(1) 人脸检测:识别图像照片中的人脸位置坐标信息;
(2) 人脸轮廓提取:提取人脸轮廓参数;
(3) 人脸肤色调整:使肤色接近合成对象;
(4) 人脸轮廓边缘羽化:使边缘接合部分自然。
1 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 (Face Detection) 是指在一幅图像中确定所有人脸位置的信息, 是人脸信息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近年来, 人脸检测成为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人脸检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已日趋成熟。
本文采用一个Intel公司成熟的开源库OPENCV (Intel 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 , 它是一个面向应用程序开发者的计算机视觉开发包。其中就包括了对人脸的检测。OpenCV实现人脸检测的原理是基于Adaboost算法, 该算法是一种分类器算法。
基本思想是利用大量的分类能力一般的简单分类器 (Basic Classifier) 通过一定的方法叠加 (Boost) 起来, 构成一个分类能力很强的强分类器 (Stage Classifier) , 再将若干个强分类器串联成为分级分类器 (Classifier Cascade) 完成图像搜索检测。串联的级数依赖于系统对错误率和识别速度的要求[1]。这一特点非常适合实时性应用的环境。虽然有些算法很好, 但是速度慢, 因此就不适合系统的需求。
首先, 利用样本 (大约几百幅样本图片) 的 harr 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 得到一个级联的boosted分类器[2]。训练样本分为正例样本和反例样本, 其中正例样本是指待检目标样本, 反例样本指其他任意图片, 所有的样本图片都被归一化为同样的尺寸大小 (例如, 20×20) 。
分类器训练完以后, 就可以应用于输入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 (与训练样本相同的尺寸) 的检测。检测到目标区域分类器输出为1, 否则输出为0。为了检测整副图像, 可以在图像中移动搜索窗口, 检测每一个位置来确定可能的目标。 为了搜索不同大小的目标物体, 分类器被设计为可以进行尺寸改变, 这样比改变待检图像的尺寸大小更为有效。所以, 为了在图像中检测未知大小的目标物体, 扫描程序通常需要用不同比例大小的搜索窗口对图片进行几次扫描。
分类器中的“级联”是指最终的分类器是由几个简单分类器级联组成。在图像检测中, 被检窗口依次通过每一级分类器, 这样在前面几层的检测中大部分的候选区域就被排除了, 全部通过每一级分类器检测的区域即为目标区域。
在此使用的级联分类器也是OpenCV提供的。其使用方法如下:
flags操作方式。当前惟一可以定义的操作方式是cvHaarDOCannyPruning。如果被设定, 函数利用Canny边缘检测器来排除一些边缘很少或者很多的图像区域, 因为这样的区域一般不含被检目标。人脸检测中通过设定阈值使用这种方法, 并因此提高了检测速度。
minsize检测窗口的最小尺寸。缺省的情况下被设为分类器训练时采用的样本尺寸 (人脸检测中缺省大小是20×20) 。
函数 cvHaarDetectObjects 使用针对某目标物体训练的级联分类器, 在图像中找到包含目标物体的矩形区域, 并且将这些区域作为一序列的矩形框返回。函数以不同比例大小的扫描窗口对图像进行几次搜索。每次都要对图像中的这些重叠区域进行检测。有时候也会利用某些继承 (Heuristics) 技术以减少分析的候选区域, 例如利用Canny裁减 (Prunning) 方法[3]。 函数在处理和收集到候选的方框 (全部通过级联分类器各层的区域) 之后, 接着对这些区域进行组合并且返回一系列各个足够大的组合中的平均矩形。调节程序中的缺省参数 (scalefactor=1.1, minneighbors=3, flags=0) 用于对目标进行更精确同时也是耗时较长的进一步检测。为了能对视频图像进行更快的实时检测, 参数设置通常是:scalefactor = 1.2, minneighbors=2, flags=cvHaarDOCannyPruning。
2 人脸轮廓提取
轮廓提取, 实际是确定图像边缘, 对图像进行分割。人脸图像分割作为图像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目标重建、识别等问题的基础, 其目的是要将人脸图像划分为一些有意义的互不重叠的区域, 但由于杂质、噪声等的干扰, 使得经典的图像分割方法如边缘检测、阈值等往往得不到一个理想的结果。这也使得人脸图像分割成为一个经典的难题。
近年来, 主动轮廓模型 (Active Contour Models) 成为图像分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参量主动轮廓模型, 即Snake模型[4]是一种能量曲线, 通过极小化如下的能量函数来确定目标轮廓。
式中:N是边缘点坐标个数;Eint (i) 为内能函数, 主要是边缘点的连续性和曲率;Eext (i) 为外能函数, 主要是图像的梯度信息, 一般可根据不同特性选择梯度本文选择Prewitt算子。Snake算法或Active Contour Models这类算法在给出初始的轮廓后, 然后进行迭代, 使轮廓沿能量降低的方向靠近, 最后得到一个优化的边界。能量函数包括内外力两方面, 如边界曲率和梯度。由于用户无法估计迭代的最后结果, 应用Snake 算法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交互工作。特别当目标比较复杂时, 或与其他物体靠得较近时, 初始的轮廓不易确定, 而迭代的结果往往不能达到要求。本文采用一种变异Snake的算法, 结合人脸椭圆形状特性, 对Snake算法进行分解实现快速而高效的人脸轮廓提取。
对Snake进行一些剖析, 具体分析如下:
式中:Vi= (xi, yi) 为第i个轮廓点;Econ为连续性约束, 目的是使轮廓点均匀分布;αi为连续性约束系数;Ecurv为曲率约束, 指曲线的弯曲程度;βi为曲率约束系数。内能最小化, 是要求轮廓点尽可能均匀分布, 曲线弯曲程度最小。一般可以根据不同特性选择梯度, 本文选择Prewitt算子。
另外, 现在有些Snake算法引入形状能量Eshape来优化能量函数, 比如人脸的椭圆性。
因此:
对Snake算法进行变异, 针对人脸的椭圆特性, 把形状能量和连续性能量结合简化。首先假定人脸满足一个椭圆方程:
式中:a, b的取值参照人脸的坐标和眼睛的坐标推算, 假定a取人眼中心距的2倍, b取a的1.25倍。得到椭圆方程后, 把椭圆曲线N等分, 得到N个点。
由于这些点是在椭圆上均匀分布的, 所以得到了形状能量、连续能量和曲率能量, 并保证这三个能量最小。采用Prewitt算子计算由椭圆中心所做射线的梯度, 可选择相邻8个方向中最大的梯度射线上的梯度, 即相邻射线距离相近的点的梯度, 忽略距离远的点。将这些点连接形成轮廓线, 这些点一定小于等于N。
为了提高轮廓线的光滑性, 还可以对找到的轮廓点进行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 这样找到的人脸轮廓精度就更高了。
这就是最终的轮廓线, 是Snake算法的一种简单快速的变异。
3 人脸肤色调整
颜色空间分许多种, 不同应用选择不同的颜色空间。主要有RGB, HSV, YCbCr等, 选择合适的颜色空间是处理不同的应用的关键。电脑显示选择RGB, 通常处理的JPEG图像选择的是YCbCr。YCbCr基于人眼对颜色空间中亮度比色度更敏感来优化划分的[5]。
以下是RGB和YCbCr的转换关系:
影响图像中人脸肤色的关键是光线, 是外在因素。由于两张脸的肤色因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会很不一样, 所以必须调整肤色, 使原图人脸肤色和目标图像人脸肤色基本一致。本身人脸的肤色是稳定的, 而且不同人的肤色也基本上稳定在一个范围内。也就是说, 只要调整肤色颜色空间中的Y参量, 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CbCr进行微调, 即可调整到基本一致。
为了简化计算, 应用统计概率的原理, 计算人脸轮廓区域中肤色颜色空间YCbCr的分布, 把两者做比对调整。更简单的做法是可以用一个线性公式调整, 即把轮廓内的点按YCbCr分量累加求平均。然后比较原图平均值和目标平均值之间的比率。最后把这个比率映射到原图的每一个轮廓内的点, 这样肤色就基本一致了。如下式所示:
因为有的人脸图像光线明暗分布不一致, 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处理。具体讲就是把轮廓内的点分区域, 区域大小一般选择把区域分割成10部分左右即可。它的算法和前面所述一致, 这样基本可以克服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精度要求提高需要作线性插值处理或非线性插值处理。
4 人脸轮廓边缘羽化
羽化原理是令选区内外衔接的部分虚化, 起到渐变的作用从而达到自然衔接的效果。羽化值越大, 虚化范围越宽;羽化值越小, 虚化范围越窄[6]。羽化就是要使原图像和目标图像衔接得比较自然即欺骗人眼, 使人误认为这不是两个图像拼接的, 而是一个图像。边缘羽化, 关键是羽化的目标, 羽化的范围和每一个点羽化的参数。羽化的是轮廓边缘的点, 范围为一个参数N, 就是离轮廓边缘的距离, 这个参数N一般选择3个点即可。就是说在轮廓边缘3个点范围的距离内进行羽化。这很好理解, 但是求某一个点到轮廓的距离却比较困难。由前面的介绍可知羽化就是要渐变, 在距离轮廓一定范围内渐变, 更通俗点就是逐渐过渡, 让原图像在边缘范围内逐渐过渡到目标图像。其实就是在图像轮廓范围内, 由内向外, 逐渐过渡到目标图像。为了方便表述, 把距离轮廓范围内的距离定为负距离, 距离轮廓范围外的距离定为正距离。那么负距离上的点, 原图像颜色分量比重大, 相反正距离上的点, 目标图像的颜色比重大, 按照这个原理把原图像和目标图像进行Alpha混合, 这就是边缘羽化原理。
轮廓范围的距离计算中, 采用直接计算点到曲线的距离, 其原理简单, 但计算复杂且效率不高。
膨胀和腐蚀最早出现在数学形态学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中。它是法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在研究岩石结构时建立的一门学科[7]。形态学的用途主要是获取物体拓扑和结构信息, 它通过物体和结构元素相互作用的某些运算, 得到物体更本质的形态。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
(1) 利用形态学的基本运算, 对图像进行观察和处理, 从而达到改善图像质量的目的;
(2) 描述和定义图像的各种几何参数和特征, 如面积、周长、连通度、颗粒度、骨架和方向性等。
设有两幅图像B, X。若X是被处理的对象, 而B是用来处理X的, 则称B为结构元素 (Structure Element) , 又被称作刷子。结构元素通常都是一些比较小的图像。把结构元素B平移a后得到Ba, 若Ba包含于X, 记下这个a点, 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a点组成的集合称作X被B腐蚀 (Erosion) 的结果。用公式表示为:E (X) ={a|Ba⊂X}=XΘB。膨胀可以看作是腐蚀的对偶运算, 其定义是:把结构元素B平移a后得到Ba, 若Ba击中X, 记下这个a点[8]。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a点组成的集合称作X被B膨胀的结果。用公式表示为:
边缘羽化, 其定义是:把结构元素B平移a后得到Ba, 记下Ba击中X的范围, 记下这个a点。描述为, 假设结构元素B是一个半径为3的圆, 圆包含点地个数为n。从处理图像的起点开始移动, 每移动一个点, 就记下该点上半径为3的圆在人脸图像轮廓内的点的个数, 作为原人脸图像Alpha混合系数m, 而n-m就是目标人脸图像Alpha混合系数。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D (x, y) 为目标图像在点 (x, y) 的颜色空间像素值。S (x, y) 为原图像在点 (x, y) 的颜色空间像素值。
这里颜色空间可以是RGB或者YCbCr。
5 结 语
人脸检测及其相关技术越来越成熟, 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结合鲜明时代特征的3G环境, 实现变脸这样一个移动增值业务。通过变脸业务这样一个业务, 探讨相关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可以延展, 而且可以在其他环境中延展。
参考文献
[1]Open Source Computer Image Library Reference Manual[Z].2000.
[2]染路宏, 艾海舟, 徐光佑.人脸检测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 2002 (5) :449-458.
[3]张宏林.数字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及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4]Williams Donna, Shah Mubarak.A Fast Algorithm for Ac-tive Contours and Curvature Estimation[J].CVGIP:ImageUnderstanding, 1992, 55 (1) :14-26.
[5]Vezhnevets V, Sazonov V, Andreeva A.A Survey on Pixel-based Skin Color Detection Techniques[A].Proc.ofGRAPHICON′03[C].Moscow, 2003:85-92.
[6]丁海波, 薛质, 李生红.基于HSI空间的肤色检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 2004 (24) :210-211.
[7]Hsu R L, Mottaleb M A, Jain A K.Face Detection in ColorImages[J].IEEE Trans.on Pattern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2, 24 (5) :210-211.
[8]杨伦标, 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与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移动增值应用 篇5
一季度经济环境和运营商竞争影响 同比增速下降
2009Q1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达369.1亿元,同比增长39.6%,环比增长5.3%。继2008Q4以来,09Q1移动增值市场规模持续呈现负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受到国民经济运行环境和运营商竞争加剧的影响。在09Q2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的预期下,移动增值市场规模的环比增长率预计高于前期。
WAP市场份额稳步增加,成为移动增值持续增长点
WAP市场规模在09Q1环比增长37.2%,其市场份额占移动增值市场的7.3%,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运营商下调WAP资费增加了用户手机上网的频率和时间,增强了新用户上网体验的意愿。同时,终端厂商发布更多支持WAP2.0的新款手机,WAP2.0网站提供优化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用服务,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手机上网的用户体验。此外,随着运营商加大手机上网概念的宣传力度和范围,手机上网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响应。由于受到手机硬件和上网速度的限制,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访问WAP网站成为其获取手机上网体验的初始选择。
3G市场处于培育期,利好有待时日
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发放开启了信息产业融合和变革的时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三大运营商正在着力推进战略实施和市场布局,引领3G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3G市场处于培育期,有限的用户规模还没有形成促进3G业务快速发展的用户基础。随着3G核心网络和基站的建设完成以及终端用户体验不断提高,3G市场的用户规模将实现突破性增长,从而推动3G产业化的进程。
移动增值应用 篇6
3G时代将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 同时随着客户群体越来越向小众化、复杂化发展, 终端用户对多元化业务的需要以及对高质量信息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这对运营商精准营销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真正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应用”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营销创新的重点所在。电信运营商需要进行营销理念转变, 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电信业务的深度运营和精准营销, 实现产品、管理及商务模式的创新, 从粗放式营销向精准营销和深度营销转变。
一、传统客户细分方法分析
传统的客户细分方法包括基于调查资料的细分和基于客户价值的细分。基于调查资料的客户细分方法一般是基于市场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细分, 优点是细分的维度较少, 细分的结果容易理解, 但缺点是支撑细分的对象只是少量的客户样本, 因此细分结果的实施会很被动, 只能等待有类似特征和需求的客户主动上门。基于客户价值的细分方法操作简单, 可以识别出电信企业的高价值客户, 但缺点是无法揭示各类群体在通信业务需求中的差异性, 所以无法在市场营销中帮助运营商进行差异化的方案设计。
二、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方法是数据挖掘技术和电信企业丰富数据资源的完美结合,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了电信企业内部数据, 细分维度多, 不仅包含客户属性, 客户消费行为, 还包括客户消费心理等多种因素, 因此可以帮助电信企业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客户的差异。如果将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和基于市场调查的客户细分等方法相结合, 客户细分将更加完美。
客户细分是基于客户业务需求的细分, 消费行为和消费价值维度能直接反映电信客户的业务需求差异, 同时电信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行为和价值数据。因此, 基于行为和价值的客户细分对电信企业更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有助于将客户群根据其消费行为和价值的内在差异进行合理细分。
三、数据挖掘客户细分在长沙移动增值手机订票业务中的应用
1. 长沙移动手机订票精准营销系统内涵。
根据长沙移动对于手机订购电影票业务的推广需求提出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方法对网络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分析, 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及关联分析的解决方案。系统通过采用一系列算法对用户市场数据和用户网络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其他挖掘分析, 发现各种有价值的用户信息, 以帮助长沙移动针对手机订票业务开展精准营销服务。
2. 手机订票精准营销系统分析方案。
该系统主要针对电影票的手机销售, 其总体目标有两个, 分别是:
(1) 帮助长沙移动提高手机订票业务的用户渗透率和业务认知度。
(2) 帮助长沙移动提高现有手机订票业务的使用普及率和成功率。为达成这个目标, 必须对手机用户进行客户细分, 以识别目标观影用户群, 排除疑似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干扰, 并确定目标观影用户群的小区分布情况和分时段小区分布情况, 分析目标观影用户群的移动性、社会联系性和订票观影行为特征, 同时分析订票业务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订票流程、用户短信交互行为, 旨在提高尝试订票用户的购买成功率。系统的整体分析方案见表1。
按照业务问题和数据分析要求, 必须对采集的海量网络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和处理, 形成有关网络和终端用户的全息数据库。针对具体手机订票业务特点, 提出业务精准营销解决方案框架设计, 根据该业务框架进行相应数据分析, 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和建议参考。
系统收集业务需要的部分网络数据, 并根据业务设计的逻辑框架进行数据分析, 由于数据的局限性, 仅进行部分专题内容分析, 完整的业务分析将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系统数据收集范围显示了以长沙万达影院为目标影院, 三天系统网络数据收集的情况, 数据覆盖大部市区, 数据量为800G。
系统利用这些数据, 对客户进行行为分析, 以识别观影用户、进行营销手段评估, 并分析影响用户手机购买的关键因素。
3. 建立手机订票精准营销数据分析模型提高购买成功率。
为提高目标用户对业务的认知度和提高使用用户的购买成功率, 本文提出手机订票业务精准营销数据分析模型, 从识别观影用户、营销手段评估, 影响用户手机订票的关键因素分析这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聚类。 (1) 识别观影用户。该部分目的在于帮助运营商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群, 通过对网络数据中目标观影用户的识别, 并通过关联技术手段排除工作人员和其他非观影人员, 确定手机订票业务的真正用户群体。并且对于这部分用户进行深入分析, 建立全面多维的用户档案。 (2) 营销手段评估。通过对目标用户的聚集度、社会活跃性和订票观影行为的深入分析, 对目标用户群体进行建模, 根据用户的不同特征特点, 对不同的营销方案进行效果评估, 并根据用户模型优选营销方案建议。 (3) 影响用户手机购买的关键因素分析。通过识别出尝试进行手机订票的用户, 并对购票成功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用户行为和订票流程进行关联分析, 确定影响购买的漏斗模型, 并提出流程及业务改进建议, 帮助更多的用户成功购票。
随着中国电信业改革不断深入, 电信运营商之间对客户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 中国移动进行了战略转型, 由“移动通信专家”转型为“移动信息专家”, 开展全业务运营, 重点发展增值业务等数据业务。而且随着竞争加剧, 电信运营商在争夺用户市场的同时必须降低市场营销成本, 那么如何识别潜在客户, 如何选择有效的营销手段进行精准营销就成为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同时, 电信行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行业, 其业务数据中隐含着大量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精准营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顾客需要、分析顾客行为、评估顾客价值, 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 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摘要:文章描述了数据挖掘原理和技术在电信行业的一个应用, 同时详细地描述了通过客户行为分析细分客户群的方法以及识别潜在用户的过程, 从中可归纳出电信行业如何使用数据挖掘方法来实现精准营销, 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 赢得更多的客户市场。
关键词:数据挖掘,客户细分,精准营销
参考文献
[1].韩家炜.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范爱民.精细化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3].彭清圳.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精细化营销策略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2008
[4].林志宏.以精细营销为目标的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客户行为分析.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2008
[5].樊奕.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企业精确营销.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2006
[6].王春, 谢忠, 徐士才, 张海鹰.3G时代增值业务运营研究.商业时代, 2009 (7)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篇7
本文将对相关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中国联通增值业务发展的全面分析以及行业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对今后提高增值业务发展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联通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中国联通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经历了短信类增值业务营销、数据类增值业务营销和多媒体类增值业务营销三个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收入占比增加,非语言业务收入占比达56. 3%,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业务结构更趋优化,但就市场份额占有量而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必要从外部和内部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1.1外部现状分析
我国手机用户2014年增长率达到了11%,但电信运营商增值用户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数据收入增长,相比OTT利润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有三个:
(1) 重要收入来源的短信、彩信和语音收入被同类OTT产品 ( 微信、WEB浏览器等 ) 广泛替代。
(2) 数据流量增长的附加值被互联网服务商赚走。
(3) 2013年工信部正式颁发了虚拟运营商试点, 标志着民营企业正式进军电信行业。
1.2内部现状分析
联通的增值业务产品主要分为短信、语音、数据三种,其中短信以联通在信业务为核心;语音类涵盖了IVR和门户两大类别;数据增值涉及炫铃、 彩信、GRPS等。从业务营销角度分析现况:
缺乏品牌影响力:中国联通由于早期的网络建设不足和SP/CP管理不规范,给客户留下了联通网络质量不好、覆盖不广、信号不好、计费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用户信任危机:早期内容提供商SP/CP的不规范操作,如业务不能退订、资费不透明等,很多用户有被忽悠的感觉,对中国联通的其他移动增值业务也开始持怀疑态度。
产品规划不当:中国联通目前运营的移动增值业务有50多种,但其产品并出现严重同质化倾向。 由于中国联通缺乏自主创新的增值业务,很难满足多变的用户需求,更谈不上培养忠诚客户。
促销模式陈旧:联通仍然采用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产品和服务推广,即:业务说明式的商业广告、 单页、海报、电话营销等。未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 为己所用。就商业广告而言,利用互联网资源、电视频道黄金时段等手段为自己树立品牌形象,其商业广告并没有能触及用户的内心需求。
2移动增值业务的SWOT分析
2.1移动增值业务存在的优势
中国联通拥有独家的CDMA精品网络,技术上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和很强可靠性;中国联通以“沃” 品牌为主的多种业务,在增值业务的营销上可以发挥结合多业务捆绑销售的综合优势;中国联通对市场的反应也比较迅速,有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各式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中国联通的营销体制建设比较合理、灵活性也比较强,为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多家SP/CP有长期的合作经验,能为中国联通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内容。另外,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在3G基础上可以直接升级,具有以很少的成本平滑过渡到4G网速的优势,2013年初,中国联通已经在国内330多个城市建成了下行速率21 M的WCDMA HSPA+ 网络,标志着中国联通进入4G时代。
2.2移动增值业务存在的劣势
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主要建立在以语音为主的传统业务基础上,增值业务市场占有率不高;中国联通虽然按照细分的用户群确立了多个子品牌,但品牌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高端、高价值用户的品牌塑造上还需继续努力;中国联通的SP/CP规模有限、营销中介体系尚不健全,营销网点覆盖面不广;另外其还存在着用户规模较小、质量较低、研发能力较弱、内容应用不够广泛等不足。
2.3移动增值业务存在的机会
随着网络购物、网络理财、网络支付等新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电子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用户的消费习惯在发生改变,人们在移动增值业务上的消费比例日益增加;4G时代的到来,网速更加流畅,智能手机终端客户大幅增加。
2.4移动增值业务存在的威胁
政府对中国联通的各种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取消; 虚拟运营商的进入将再一次改变市场格局,使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大规模建设Wi Fi网络, 对一部分城市和校园客户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联通目前处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既有自身的优势和机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劣势和来自各方面的威胁。顺应市场环境和用户的需求,使自身的增值业务向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趋势发展,将战略重点放在树立品牌影响力、培养忠诚客户、 大力发展移动增值业务网络技术以及开发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上来,以便为4G增值业务的广泛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增值业务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广泛的客户源。
3增值业务的发展方向和营销策略的分析
借鉴其他品牌移动增值业务发展中的优势,结合中国联通与未来发展的需求,从发展方向和营销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试图整理出一种动态适应用户的发展策略。
3.1联通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方向
根据中国联通的行业特色,结合移动增值业务的特点和用户需求,我们暂时将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划分为休闲类业务和语音类业务,通过采用波士顿矩阵的工具方法,从市场增长率和市场相对占有率角度对其进行再分类。详见图1。
现金牛产品是指处于低市场增长率,但是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比如短信业务。但是这类产品由于移动、电信相关业务的发展以及微信等替代产品的推出,不会再出现明显的增幅,反而可能会下降, 因此无需对此类产品加大投资。
明星产品是指那些处于高市场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例如GRPS和3G业务,此类业务有严格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联通在3G市场上有较好的口碑,是典型的联通明星产品。怎样将此类产品转换为现金牛产品,这就需要中国联通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和加大投入。
问题产品是那些处于高市场增长率,但联通却是低市场占有率的产品,例如联通推出的手机支付、 游戏、邮箱、手机报等APP,虽然在4G时代这些需求有较大的市场机会,但由于此类产品占市场份额不足30%,缺陷在于利润率低,需中国联通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和策略进行推进,实施战略性投资。
瘦狗产品是指那些低市场增长率和低市场占有率的产品。例如彩信、炫铃、WAP等业务。随着OTT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进步,目前此类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且有更好更多的产品可以替代,企业利润不断降低,对于此类产品需要逐渐减少产品数量,转移资源进行资源整合。
从中国联通的波士顿矩阵分析上看,问题产品和明星产品是当前中国联通增值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3.2移动增值业务的营销策略制定(STP分析)
(1) 市场细分 (S)
把消费市场按照不同的群体划分,分析其市场消费行为,考虑到增值业务的特殊性,我们从消费心态、 动机和消费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详见表2。
根据上述的行为划分,我们将市场划分为三个大类和若干细分,详见表3。
(2) 目标市场的选择 (T)
在对于市场进行划分后,进入“STP”分析方法的第二阶段——目标市场的选择。这部分是增值业务营销的策略基础。我们通过对市场的细分及对明星产品和问题产品的市场目标选择进行简要分析, 从而尝试为增值业务的发展策略做出引导性的建议。
通过分析发现,早期消费人群是增值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已经具备规模,且稳定性较高, 所以中国联通要重视此部分用户的维稳经营。而主流消费人群却是最大利润的来源地,通过潜力的挖掘,产品创新等措施,来保障用户数量稳定和消费稳定。对于排斥人群,由于利润较低,投入和产出比例不均衡,可以暂缓投资。
(3) 市场定位 (P)
通过市场细分和目标选择,联通公司可以初步确认自己的目标市场,帮助企业有目标的在业务中进行推广,而针对移动增值业务,则需考虑顾客的需要,加强与用户互动沟通,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这不仅能督促业务的改善,同时也能对品牌效应造成影响;体现差异化竞争,目前市场的大部分产品都与其他运营商雷同,因此联通公司需努力打破思维,创造新的品牌形象;利用联通自身的优势,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实现前后台统一化管理, 从而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STP分析方法,将联通增值业务的品牌定位在“创新一体化”上,提升网络带宽质量,通过综合统一业务管理平台,打造一站式消费服务,形成良好的产品形象。
4结语
中国联通需自身完成转型,针对不同的产品战略进行变化,例如开发具有特色的流量套餐,针对今年Wi Fi推广的影响,对细化视频浏览的用户,联合优酷、直播平台等制定流量计费原则,这种经营方式虽然繁琐,但可以保持用户的连续性,在用户和企业的受益中找到平衡点,国外也有类似的运营商可以借鉴。另外,拓展线下小额支付、打造专属个人的平台、建立“终端 + 内容”的运营模式、通过大数据提供新的增值业务产品等,都可以为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迟桂华.浅谈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05(01):45-46.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梅清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康锦江,冷克平.现代市场营销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4]拜瑞·内勒巴夫.合作竞争[M].王煜全,王煜昆,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5]李晶.全球营销模式和实证研究[J]中国外资,2008(05):25-28.
[6]迈克尔·所罗门·所罗门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宋锐,曾凡跃.现代市场营销策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移动增值业务的终端支撑平台 篇8
随着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移动用户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随时随地的话音业务,适合市场需求的移动增值业务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自从20世纪90年代移动增值业务在国内出现以来,经过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不断努力,移动增值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最早的短信业务,到后来的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品牌和中国联通的“联通无限”品牌,我国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在2.5G网络建成后,开始全面的启动,并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达到2.33亿。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还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促进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同时移动通信产业形态也渐渐由单纯的产品经济时代业态完成了向服务经济业态的进化,移动增值服务将取代单纯的移动通信产品,成为这一产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对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发生深远的影响。
1 我国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
1.1 移动增值业务的分类
目前基础的移动增值业务主要有短信、彩信/彩E、WAP、JAVA/BREW以及IVR五大类,随着业务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的基于开放应用平台务架构的新业务出现,为移动增值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短信是各类无线增值服务中发展最早,最为消费者认可,也相对最成熟的业务。但是,短信市场作为成熟市场,其成长空间已经有限,加之市场中各大小SP(SP是指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的直接提供者)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短信作为信息承载方式容量过小的技术限制,可以预计,短信将不再是未来无线增值服务发展的热点,但是短信和其他业务能够组合起来的新业务能够提供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服务,相信这会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2)彩信/彩E是多媒体信息服务,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是近年来移动运营商着力推广的2.5G标志业务。由于其支持终端匮乏且价格高昂、服务资费居高不下且交互性弱,致使彩信/彩E业务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远远无法达到业内人士的预期。
3)WAP的全称是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指无线应用协议,是一项全球性的网络通信协议。WAP使移动Internet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两年前中国移动推广WAP服务时由于网络接入速度慢和按时长计费且费率高而受到制约。但随着运营商3G网络的架设与商用,WAP接入的速率大大提高了,WAP业务面临着一次重新崛起的机会。现今,SP推出的WAP业务包括:在线游戏、信息浏览、视频片断下载、手机广告等。
4)Java/Brew都是供可以将下载应用程序运行在不同厂家设备上的环境,都采用基于开放应用平台的移动增值服务架构。在未来几年内,Java/Brew是未来无线数据服务的主流方向。
5)IVR,即无线语音业务增值服务,和目前大家熟知的固定电话声讯服务类似。手机用户拨打指定号码,获得所需信息或者参与互动式的服务。这是移动运营商由2002年开始启动的新业务。IVR业务行业管理规范、用户群庞大,市场前景广阔。现有的IVR业务包括彩铃、在线点歌、语音信息服务、语音游戏、多方会议、背景音乐通话以及聊天交友等。
1.2 我国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各国运营商开展的移动增值业务以及采用的技术基本上有以下方面:基于Java或BREW的下载游戏类业务,基于WAP/Web的信息浏览和信息查询类业务,基于SMS/MMS的邮件多媒体消息传送类业务,以及基于各种定位技术的移动定位业务。从发展移动增值电信业务比较早、市场相对成熟的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开展移动增值业务对整个ARPU(即每用户平均收入,用于衡量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利润的指标)值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
在我国,自从移动电话进入千家万户以来,移动增值业务也因方便、快捷而得到用户、企业和服务供应商的普遍欢迎。目前中国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主要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中国移动自2002年推出“移动梦网”以来,已经陆续推广了许多新业务,从最初的百宝箱、手机上网、彩信、彩铃到现在的手机钱包、手机影视、手机动画业务等;中国联通从2001年开始启动“中国联通无线数据综合业务系统工程”,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全国联网,做到各分公司业务共享,打通了与各服务提供商(SP)的通道,实现了SP一点接入,全网服务的目的。其服务包括彩E、互动世界、掌中宽带、联通在信、神奇宝典、定位之星等。可见,我国的移动增值业务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2 移动增值业务的开发平台及相关技术
移动网络的承载接入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以前由于相关技术的不成熟,增值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现在,随着3G网络的逐步引入和底层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架构的成熟,移动增值业务中的通信需求得到了满足,移动增值业务将成为3G通讯时代最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增多和3G技术的引入,如何加快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降低消费价格和构建一个开放性的移动终端业务支撑平台。只有手机上网资费下调,广大的消费者既能买得起又用得起高性能的能畅游网络的中高端手机,同时网络上又存在丰富多彩的移动增值业务时,移动数据业务才能快速地发展起来。
2.1 移动增值业务平台的研究
传统的移动网络是两层体系,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Layer,包括基站、路由、交换等),其上一层是无线基础业务支撑层。随着移动增值服务的发展,在这两层的基础上,还将逐渐形成稳定的无线增值业务支撑层,该层将是面向应用的端到端的开放计算机平台架构。随着3G技术的引入,该架构将逐渐成熟,如开放的应用下载方式、丰富的表现形式等,将成为未来移动增值服务的主流形式。
架构基于开放应用平台的移动增值服务的目的是建立基于Internet、服务于特定应用领域的数据增值的开放式平台,是手机终端到服务端的解决方案。该架构中传统的基于单机应用的操作系统的概念得到了发展和延伸,使得应用程序能从开始就以网络应用概念为基础,使用嵌入端开放软件平台、手机端和服务端应用支撑平台和无线数据协议接口。
在设计基于开放应用平台的移动增值服务体系时可参考以下三点:
1)明确设计目标是为提供面向行业或特定细分市场的移动数据增值应用平台,使应用和服务开发商能够容易地在此平台上获得丰富而强大的增值服务功能。
2)采用基于Java、Brew或其他自定义的开放应用平台标准,屏蔽掉终端操作系统和服务接入端的平台异构性。
3)从商业运营角度出发,要能够有效支持运营商和开发商的智能管理和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如图1所示,只有做到从终端定制到业务平台的端到端的整合,才能实现为用户提供完美的增值业务使用体验。
业务平台和终端的融合,必须和手机生产商共同配合,从应用层到平台层进行深度定制,如图2所示。
2.2 移动增值应用体系架构及产品分析
移动增值服务体系的开放应用平台可分成信息型应用和事务型应用两类,通常用于架构复杂的企业级无线应用或特定市场细分领域。“信息型应用”是指将信息内容传递和发送给移动设备的应用,比如:股票证券、新闻娱乐报道、天气预报等,该类型的应用一般不需要移动用户与后台数据库进行频繁交互,主要面对消费型用户;而“事务型应用”需要用户与后台数据库的频繁交互,例如:移动股票交易、个人帐务信息管理及移动电子交易等。
与“信息型应用”相比,“事务型应用”对软件体系结构的要求更高,因为“事务型应用”需要在无线设备和企业后台信息系统间建立稳固的数据交换通道,以保证在无线设备上的业务处理数据被快速、准确和安全的送达后台处理系统,被后台处理系统正确的处理和高效地执行,确保关键业务数据不会丢失或被错误处理;而“信息型应用”如果在发送数据时失败,还允许移动用户通过重新发送请求获得数据的重传。通常企业和业务决策人会选择更好的“事务型应用”的解决方案,满足无线领域应用需求。对于企业级应用的软件系统架构,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分别是浏览器访问方式和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1)浏览器访问方式:通过在无线设备上安装通用的WWW浏览器,后台服务器上安装例如微软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使用脚本编辑语言(如JavaScript、ASP等)和ActiveX技术,实现用户界面,实现业务逻辑,完成对数据库的访问。
浏览器本身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链接Internet的超文本信息,它的优势在于浏览器对于颜色、图形和信息的显示,因此,它是解决“信息型应用”的最佳选择,而较少用于解决“事务型应用”的需求。
“事务型应用”要求服务器完全控制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连接,而浏览器方式是由客户端控制连接的,而不由服务器控制,因此连接事务的完整执行就无法得到保证,基于这点,“事务型应用”的需求浏览器方式无法全部解决。比如,当用户还未完成某种连接事务时,此时用户又输入其它的URL地址,或是单击其它链接,这样都会导致某个正在执行的事务的异常中断,而因为服务器不负责连接,所以也就无法得知客户端的执行状态,从而导致服务器停止,留下未处理完的事务、数据库记录和相关的日志。一般来说,浏览器是为访问Internet设计的,所以浏览器对一般外围采集设备的输入是不支持的。
2)客户端/服务器方式(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包括两种结构,分别是胖客户端方式和瘦客户端方式。
客户机/服务器方式,是指在客户端的移动设备上基于Windows CE、Linux、Symbian等操作系统平台编写的用户界面,通过中间件或中间层的解释,从而达到访问后台企业数据库信息系统、实现业务逻辑的方式。从广义上理解,终端仿真方式和浏览器方式属于瘦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的一种。
胖客户端方式,是指用户的业务逻辑、界面显示、数据库接口实现都在客户端的无线设备上完成,客户端直接访问企业后台数据库;而在瘦客户端方式中,服务器端负责定义输出(界面显示、提示声音等)和解释来自移动设备的输入,处理后台业务逻辑和对数据库的操作,客户端程序只负责显示图形用户界面和处理与后台应用系统的通讯。
胖客户端与瘦客户端各有利弊,胖客户端中,客户终端的无线设备承担更多的任务,服务器的负担相对较轻,但用户与后台系统的交互性差;瘦客户端中,终端设备的负担轻,与后台系统的交互性强,但当客户端的数量不断增多时,服务器端的承载就非常重。
目前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正如火如荼,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许多服务提供商跃跃欲试,跳入洪流,一个新的服务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体验经济时代亦杏帘在望。究其本质,服务的核心存在形态是应用,高性价比的应用需要开放的软件系统平台承载,这将导致在未来的移动增值服务领域中,计算体系与通讯体系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完美统一。
3 基于Java/Brew平台的移动增值业务
3.1 Java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早在1996年,Sun公司就推出了Java语言的三种版本,J2ME是其中的一种版本,它是专门为资源受限的小型消费性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开发而设计的Java平台,目前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小汽车导航系统以及电视机顶盒等众多小型资源受限的设备中,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J2ME的主要技术优势在于:其应用程序小巧且有良好的跨平台能力,能很好地运行在任何不同手机的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有着与J2EE后端的无缝结合能力,利用J2ME技术编写的应用程序可升级至J2SE和J2EE平台;保留了Java语言的优良特色,网络传递极为安全;现有的Java平台上广泛的开发工具,企业、开发人员能够为J2ME提供良好物质和人力支持。
无线Java技术解决了无线Java应用软件与手机底层软件的适配问题,同时促进了无线下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将程序下载到用户的Java手机中,使用Java手机的用户可以在移动网络中浏览、搜索和下载各种Java应用程序,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手机功能。
采用无线Java技术后,应用程序编写者(CP)和服务提供商(SP)就无需关心手机中采用什么操作系统了,手机生产商也无需考虑由谁来提供增值业务。有了开放、统一的无线Java技术后,在CP、SP、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之间形成了一条统一、高效、完整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产业链,从而为用户提供灵活、个性化、内容和方式多样化的增值业务。
不仅如此,Java手机还是一款具有计算功能与处理功能的智能手机,而相比之下,WAP手机只是一个显示终端,其所有的计算、处理工作都必须在网络服务器中完成。
在移动通信技术中采用Java平台能够屏蔽手机终端自身系统平台的差异性,形成手机端的开放式平台,通过Java语言和Java库能够实现复杂逻辑和功能的业务。以前由于技术、设备等各方面因素,Java的业务盈利并不明显,但随着技术的成熟,Java作为未来的竞争力,是应该进行大量前期投入加以培植的业务方向。
3.2 Brew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Brew是由美国高通公司发明的封闭技术,现在只能运行在高通公司所提供的CDMA芯片上。Brew是介于手机底层操作系统与应用之间的一个匹配软件平台,为上层应用提供对底层软硬件设备的调用与管理。
Brew的优势在于其二进制的运行环境可以高效地利用FLASH和SRAM,利用流媒体应用,其运行速度比Java要快,,但其安全性和保密性则逊于Java。
Java和Brew提供业务的目标是相似的,都是提供可以将下载的应用程序运行在不同厂家设备上的环境,编程者无须知道手机底层软件。Java的安全性较高,但运行速度受到一定的削减。Brew的速度快,但安全上的缺陷导致应用的提交、认证过程的复杂性。当前基于这两种技术的业务均已经商用,孰优孰劣还有待市场的评判。
随着3G技术的引入,基于Java/Brew开放应用平台的移动增值服务架构将更加成熟,采用Java/Brew的开放应用平台标准将会更加完善,在移动数据增值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总结
当前,在全球的移动增值业务呈现平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增值业务将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业务市场也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3G技术的商业运营将为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强有力地促进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更加迅猛地发展。与此同时,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提供统一的业务开发接口和业务执行环境,屏蔽用户终端的差别,这样同样的业务就可以在不同品牌、不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上运行;统一的业务开发接口又提供了电信级的API调用,可以让移动增值业务开发人员专注于业务的开发,而无需深入地了解底层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技术。
面对未来,中国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加强对增值业务平台建设的认识,做到进行统一全面规划并分步建设与实施,以实现业务平台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詹舒波,易文强.面向移动通信终端的业务支撑平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9(增):61-62.
[2]白云锋.无线增值业务平台研究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07:1-4.
[3]刘岩.我国移动增值服务的现状及趋势[J].中国数据通信,2006(15):1-11.
[4]刘东明.移动增值业务介绍及发展[J].电信网技术,2003(8):6-9.
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营销渠道探析 篇9
从渠道的定义可以看出, 渠道的功能在于实际完成了交易。而只有消费者与公司有了实际的交易, 公司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营销[1]的目的。另外渠道能够给公司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对于通信业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来说, 当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产品差异难以体现, 而价格上的策略又易于被竞争对手效仿的时候, 建设独特的渠道可确立难以效仿的竞争优势。然而这种优势也并不能保证长期拥有, 市场环境在变化, 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变化, 公司的新业务也层出不穷。要想在渠道上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渠道的变革。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讲, 营销渠道也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所谓, “得渠道者得天下”、“得渠道者得市场”[2]。
移动通信的营销渠道目前主要有这样几个层次:代理商是销售主渠道, 营业厅是服务主渠道, 大客户中心和直销队伍是针对特殊目标群体的辅助渠道。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 移动与联通公司竞争的焦点在代理商渠道这个层次上, 谁能为代理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激励措施, 谁就能获得代理商更大的忠诚, 从而在市场争夺战中占得先机。因此, 本文认为在对代理商渠道进行规划、建设和整合中必须做到代理商渠道的可控, 才能在营销渠道这个层面上不输于甚而至于超越竞争对手。
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增值业务正以惊人的成长速度侵占了50%的网络带宽, 从而占有20%以上的商业利润。这种趋势在技术领先、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北美市场尤为明显, 中国移动2005~2008年增值业务用户规模发展及预测如图1所示, 中国移动2005~2008年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发展及预测如图2所示。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 增值业务用户和市场规模虽然逐年增加, 而增长率却逐年下降, 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速度开始减慢, 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3]。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重点由提高用户数量转向提高增值业务用户数量, 如何通过加强对代理商营销渠道的管理继续保持移动增值业务持续稳定的增长, 成为移动通信行业当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 本文对重庆和烟台市的主要街区的移动通信代理商 (包含分销和零售点) 进行了调查, 对移动通信代理商营销渠道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 指出了目前移动增值业务营销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移动增值业务代理商渠道建设的5大主要措施。
2 基本情况
2.1 重庆和烟台移动公司的专营代理商调查数据
由于专营代理商一般都是各运营商的一、二级代理, 是主要的销售渠道, 所以充分发挥代理商渠道的作用, 控制好代理商的销售行为, 是扩大移动增值业务销售市场的重要决策之一, 然而, 由于专营渠道相对少, 各专营代理商兼营渠道非常普遍, 而且渠道分布和消费者需求不匹配, 城区渠道太集中, 农村服务渠道欠缺。
2.2 从与竞争对手相比渠道的数量调查
对重庆南岸区主要街区代理商渠道的调查统计, 其营销渠道分别是:
对烟台芝罘区主要街区代理商渠道的调查统计, 其营销渠道分别是:
比较发现, 无论从渠道总量还是专营代理商数量看, 移动都占优势。但是从移动自身来看, 专营代理商只有9家和21家, 只占渠道总量比例的12.5%和23.33%, 移动公司对整个移动渠道的可控性太差, 专营代理商太少, 普通代理商太多, 相对来说, 违规经营的代理商就越多, 服务质量普遍较低。
2.3 从移动代理商经营现状来看
移动代理商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移动代理佣金、销售返费、手机差价、卡号差价等方面。而移动代理佣金部分又包括:销售话费佣金 (销售话费提取1.5%的佣金) 、发展用户佣金 (发展用户话费按7%的比例提成) 、业务办理佣金和年终奖励佣金 (根据代理商一年的发展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4个部分[4]。
根据调查, 由于移动公司将代理商分为4类:一二级代理商 (特许和专营) 作为核心代理商主要以代理佣金来赚取利润, 利润较高, 所以在对移动的忠诚度上较稳定, 移动公司也较好控制, 但仅仅占代理商的1/6。而三四级代理商 (加盟和非加盟) 主要以销售返费、手机和卡号价差来获取利润, 利润偏低, 作为销售主力军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但会受利润的驱使导致违规操作, 要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果断措施增强他们对移动公司的信心, 提高其忠诚度促进他们为移动公司多做贡献。避免其流失给企业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失。
2.4 对联通代理商的经营状况及忠诚度调查
在重庆南岸区主要街道联通的60家代理商中, 有54家均有移动公司的卡号及话费的销售, 在烟台芝罘区主要街道联通的65家代理商中, 有59家有移动公司的卡号及话费的销售, 可以看出, 他们对联通的忠诚度不高;但大部分代理商对联通的激励政策表示满意, 销售返费也比移动的奖励比率高。
2.5 代理商渠道满意度抽样调查
以下是对任意选择的5家普通兼营代理商做的简单满意度调查结果:
(注:-表示差别不大或难以选择)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代理商对移动公司的满意度总体上比联通的高。虽然由于政策的原因导致移动的资费较高, 但是良好的通信网络和服务质量弥补了资费上的劣势, 使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移动的网络, 同时也增加了代理移动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不过在访谈中代理商还是反映不少了他们对移动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1) 返费不够及时, 沟通和服务不到位, 办事效率低;
(2) 业务流程繁琐, 业务员责任不明确;
(3) 政策变化太快, 新业务和新资费的推行没有充分考虑代理商的利益;
(4) 渠道支撑系统经常出现障碍
(5) 支撑与服务脱节, 各种资源的管理存在问题;
……
3 目前移动增值业务营销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自有渠道不足。
自有营业厅数量少 (只占渠道总量的12.5%) , 对销售收入贡献率低 (只占总销售量的25%) , 移动公司自己的营业厅数量太少 (与庞大的代理商渠道相比) , 其代办业务的数量与代理商相比微乎其微。当代理商方面出现问题造成整个渠道不畅时, 移动公司渠道的控制力就很差。虽然移动已经开始集中精力发展自有营业厅, 但是收效还不明显。目前, 增值业务的宣传仅在自办渠道和部分核心渠道体现, 但营业员热情不高, 对增值业务的推广并不尽力, 向用户传达的信息不清晰, 不统一。
(2) 运营商的业务处理流程繁琐, 办事效率低下, 用户反应较强烈。
多采取传统的“坐商”经营模式, 渠道成员的服务能力弱, 市场信息反馈慢。目前, 虽然各级代理商都具有一定的业务处理能力, 但是移动公司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对代理商的权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导致很多业务必须通过繁琐的处理流程按部就班的审核才能完成, 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服务质量, 而且也增加了代理商和基层渠道员工的工作量, 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 缺乏对代理商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手段。
代理商营销渠道鱼龙混杂, 数量多, 规模小, 极不规范。经营分散, 分布不合理, 缺乏连锁的规模优势, 管理难度大, 代理商的忠诚度和向心力很低,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重“量”不重“质”, 粗放经营, 在对代理商的选择上没有规范化, 有时仅仅把代理商门面作为自己的广告铺位来利用, 仅仅靠返利来维系委托代理关系。对代理商的控制和管理上没有制定严格的流程和相应措施, 惩罚和激励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4) 对代理商的培训和支持力度不足。
移动公司对代理商的培训和支持上存在严重不足, 大部分代理商没有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培训, 导致部分代理商违规操作, 前台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较低, 不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支持力度不够, 对代理商的服务没有到位, 效率比较低, 责任分配不明确也给代理商带来很多麻烦。
(5) 对代理商的政策没有延续性。
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 本身没有把代理商视为合作伙伴, 而仅仅视其为公司的代理, 所以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在经营过程中, 由于各种环境的变化导致移动公司必须不断的调整政策, 但政策的改变没有事先与代理商共同协商, 使代理商疲于招架, 产生很多抵触情绪。与代理商缺乏紧密关系, 对产品的销售情况、去向和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清楚, 导致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
(6) 代理商与运营商所追求的目标不一致。
代理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 跨区窜货现象非常严重, 这就造成移动忽视本地市场销售及对用户的服务, 容易造成价格混乱、恶性削价竞争和“冲货”。目前, 运营商的战略已经从发展客户向服务客户, 发展增值业务转化, 但是代理商不能同步地实现这个转化。移动通信服务和增值业务推广需要专业化的知识, 因此在现有的渠道上进行增值服务困难重重。社会营销渠道缺乏提供优质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进一步加强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代理商渠道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 加强和改进移动代理商渠道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大力发展自有营业厅形成自有可控的核心渠道, 形成集服务与销售综合功能的网点。加强可控渠道对市场和代理商渠道的控制能力。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固定营业厅的同时, 也可以根据市场和业务的需要, 灵活机动的设置流动营业厅, 满足各种不同类型顾客的多方面需要, 提高客户满意度。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工作目标, 把合适的产品与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推荐给相应的客户, 使产品与服务到达客户的距离最短、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 为客户创造价值。且自有营业厅的所有业务员必须向所服务客户推荐新业务, 并将推荐情况列入考核。
(2) 对自有营业厅区域内或一定的服务半径内的终端开展区域化营销, 实现扁平化管理, 建立可控和高效的分层渠道管理体系。由自有营业厅承担对区域内其他渠道资源的基础执行类管理职能, 主要包括:物流配送、信息反馈、监督考核、培训支持等。重组业务流程, 改进渠道支撑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片区制对市场反应快速灵活的特点, 为代理商和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 利用完善的渠道支撑系统随时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 代理商业绩, 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不断的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合理配置资源。
(3) 对代理商渠道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代理商所处的商业位置、经济实力和信誉等方面统筹考虑, 通过抓大放小, 自建它营等方式提高代理商质量, 重点扶持核心代理商。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代理商员工的自身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遵循统一的整体形象面向客户的原则, 保证客户服务标准的一致性。即客户从任何一个服务界面进入, 均能获得相同的服务感受, 即服务质量的统一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代理商享受更大的业务处理权限, 以充分调动代理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建立完善的代理商管理体制, 加强对代理商的控制和管理。为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必须从各个方面控制代理商的行为, 使其不偏离正常的轨道。一是从价格政策上进行控制, 代理商的竞争行为不能违反国家和企业的价格政策;二是从佣金上进行控制, 通过佣金来调整代理商的经营行为;三是从服务上进行控制, 包括企业形象、店面宣传品等方面。四是从制度上进行控制, 建立销售数量与销售效率管理 (目标管理、激活率) 、新发展用户质量调控 (离网率、平均ARPU) 、渠道业绩考核跟踪 (销售增长、业绩提升) 、渠道信息反馈与应变机制 (渠道拜访与报告) 、渠道秩序与经营规范 (奖励与处罚) 、渠道管理人员激励控制 (绩效考核) 等管理制度。
(5) 建立代理商激励奖惩制度。对代理商的激励, 是保证公司各项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可以通过物质激励 (如在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前提下, 提高超额数量的佣金为了提高代理商的积极性) 和精神激励 (如服务支持、广告支持、授予特殊称号等) 来激励代理商。也可以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 采取优胜劣汰的办法不断提高代理商渠道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
5 结束语
营销渠道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 谁能为代理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激励措施, 谁就能获得代理商更大的忠诚, 从而在增值业务市场争夺战中占得先机。因而, 对代理商渠道进行规划、建设和整合时, 代理商渠道必须具有可控性, 从而才能确保在营销渠道这个层面上超越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邓向荣.投资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2]葛正良.证券投资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3]王越, 王俊陶.电信服务营销渠道转型的必要性[J].世界电信, 17 (5) :16-18, 2004
移动增值应用 篇10
移动数据业务正出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作为承担着实现业务呈现、业务逻辑、业务管理以及运营支撑等角色的业务平台,是移动数据业务最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但从业务平台的现状看,由于移动数据业务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平台的建设尚不能很好的适应移动数据业务自身的发展特点。一方面,每个新业务的推出,往往意味着一套完整的业务平台,在业务平台相似功能重复建设的同时,影响着数据业务的快速推出,而另一方面,各个业务平台之间呈竖井结构,很难实现业务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组合,在阻碍数据业务发展灵活性的同时,使数据业务平台的管理日趋复杂。在上述背景下,对移动数据业务平台的整合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但是,对于业务平台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业务平台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本文以业务平台的逻辑架构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某运营商的业务平台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逻辑架构的整合的思路。
1 移动数据业务平台逻辑架构现状
1.1 认证授权记账
认证授权记账(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AAA)主要指对业务受理和交付的管理。在业务请求时需要对用户和业务的合法性进行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基于用户的权限,来决定用户可使用的服务内容;在业务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业务使用资源的情况进行记录,作为最终计费的依据。在一个完整的业务平台中,AAA的设计是决定业务平台逻辑架构的核心,也是不同数据业务实现中最具共性的部分。
从对现有业务平台的分析来看,各业务平台的AAA并实现没有得到集中,实现方式因各业务平台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由平台自身实现、由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借助与其他业务平台实现。就业务管理平台而言,平台对部分类型业务进行了管理,从而实现了AAA的一定的集中。但总体而言,不同的AAA实现方式给业务带来了受理使用渠道不够全面统一、难以实现灵活的资费策略、部分合作类业务无法实现监管等一系列的问题。
1.2 业务功能
整个业务应用的实现通常会划分成诸多的业务功能。而正是这些功能决定了业务之间的一个差异。从当前对数据业务平台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各个平台的规划建设都相对独立,往往导致了每个业务平台功能的划分缺乏统一的规划。每个业务平台的功能之间耦合度高,结构不清晰,很难实现各个业务平台之间功能的复用,在拉长建设周期的同时,也降低了投资效益。此外,为了满足业务需求,数据业务平台的开发周期整体较短,这就导致了在平台的开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业务功能复用,也加剧了开发周期不够理想,开发投入浪费的情况。例如,每个业务平台都会涉及到对能力网元的调用,如通过短信网关进行短信的单次下发、定期群发、交互问答等,这些功能开发的工作量是整个业务平台开发工作量中很大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功能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实现,完全可以做到对所有业务平台重用。但是,当前许多业务基本属于重复开发,这往往使得业务上线时间不能很好的保证,也增加了业务运营成本和投资成本。因此,对于部分数据业务的开发实现对业务功能的复用在当前就显得十分迫切。
2 业务平台逻辑架构整合方案研究
针对以上对现有业务平台逻辑架构的分析研究,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实现对业务平台逻辑架构一定程度的整合:
2.1 AAA整合
针对AAA的整合,部分运营商提出了自己的相应的规范要求。例如中移动的DSMP规范对所有接入移动梦网的合作伙伴的业务进行管理,实现了集中化的AAA。但是仍旧有相当部分的业务,包括运营商的自有业务的AAA并没有得到整合,因此对于该部分业务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AAA的整合平台为实现业务统一受理、统一组合营销提供了便利。
统一的AAA整合平台通常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功能:
2.1.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功能模块的应用主要分为用户基本信息管理和用户扩展信息管理,其中用户基本信息管理主要是对用户基本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如新建用户、注销用户、修改密码、重置密码、修改用户信息、浏览用户信息等
2.1.2 业务管理
业务管理功能模块包括业务目录、业务系统接入、业务定义、业务测试、业务提供、业务维护和业务终止功能。
2.1.3 订购关系管理
订购关系管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订购信息,该信息决定了用户是否可以使用业务,并作为计费的依据。该信息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同步给业务平台,由业务平台扩充其个性化的信息。
2.2 业务功能的整合
相比业务平台的整合而言,业务功能的整合的需求更为迫切,这是因为虽然AAA尚未得到全面整合,但运营商已有若干业务管理平台对部分业务的AAA进行了整合,而业务功能本身的个性化决定了业务功能的整合是非常的困难,但正因为如此,业务功能的整合所带来的效益是更大的。对于业务功能的整合,可以分步实施,从业务有重复功能入手,在对业务平台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于业务的内容管理的整合较为容易实施。
移动业务平台的内容管理主要是对内容类业务,内容类业务包括新闻信息类、手机电视、图片铃声下载、音乐下载播放、手机游戏等。移动业务平台的内容管理可以分为标准内容管理和稀缺内容管理两类。标准内容管理指业务平台具备完整的内容管理功能,具备内容上传、编辑、审核及入库等流程,所管理的内容格式较为标准,该类内容通常以文件的方式存储。同一类内容可由多个CP上传,形成内容集市或仓库,供业务平台统一使用。稀缺内容管理只需实现对内容上传、存储,无需编辑和审核。该类内容一般是稀缺内容,合作方是一些垄断性的机构组织,在内容的使用和业务的开展中有较强的掌控力,该类内容不需要也无法由移动进行编辑和审核。因此,内容的格式差异性较大,通常以数据库方式存储。针对标准内容的整合,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标准内容管理平台。由于不同的内容类型具有不同的描述特性,该平台应该具备可扩展的内容模型,以支持包括普通文本信息、图片、铃声、手机主题等内容的管理。标准内容管理系统还应该向CP提供上传界面,对运营人员提供内容的编辑、审核,以及审核通过之后的统一入库功能。此外,为考虑到不同业务内容管理流程的差异性,该平台的应该能够支持基于不同业务的内容管理流程的配置。考虑到稀缺内容的来源不同于标准内容,不需要进行编辑、审核,并且以数据库的存储方式也不同于标准内容管理的文件存储方式。另外,由于商务模式等原因,稀缺内容的使用需要遵守内容来源机构一些规定,如安全、保密等,不能直接转交给业务平台或第三方。因此,稀缺内容管理的整合需要独立于标准内容管理整合进行实施。
从实现的角度来看,统一的稀缺内容管理平台需要具备以下两个功能。
(1)稀缺内容的接入管理稀缺内容的来源方通常以文件或API方式提供内容。对于文件方式,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上传功能和灵活的文件格式解析;对于API方式,需要实现外部内容接口与移动业务平台之间接口的适配管理。
(2)稀缺内容的提供管理需要建立内容提供的安全机制,如内容传输的加密、内容访问的控制等,以保证内容在提供给第三方业务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3 小结
当前,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如何更好的支撑好数据业务的发展是当前移动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夯实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基础设施,紧密联系实践,基于业务平台的实际现状来研究移动数据业务平台的整合就显得十分的必要,本文在对移动业务平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整合的思路,为将来的业务平台的整合提供了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