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应用(精选11篇)
移动互联应用 篇1
P36高集成度芯片需求激增
多核成趋势
P37移动终端迈向“全媒体”时代
P38终端应用渐丰
“智能家庭”加速挣脱概念期
的还及支用设”芯撑为在。2片能计由终裸备01技此力端优眼受13术, 最务移需势产年关D提作增动求近正业, 、注高芯为也终速一在链传的基片支在端低年受感上T于技撑D不提的于到, 器-终术专。断出时数越、S端的业无了提C间据来+D、不性线高里业越应可M断能。充, 务多用A靠全提强电增终芯的的球升、、“速端片芯体云、范用成企技操片验计围户为业术企作佳算内体重的, 系业、等的也验要青功统成语技”正的睐能的, 为术音在趋。也强纷主带流在从势已大争力L来量单。被T等联军了E只人模运新合的, 更增们过营需在, 刺多加对渡使商求迅激的了流到得和, 速1下应畅同2多双终扩, 用%的时模核下端大机, 用也, 一平产而T的遇户要台代业D移终。体求多的网链动高端验有战核络视数集市和高单火对为据成场处随芯芯越移流度规理时片片烧动量的模性解随的互越却芯下能地集决联旺增片起、方接成产并因加高到能案入且业了其移关不力被网发3独动键、断络倍广展特性多的升的泛的多“的和样, 温需基采幕成低化语, 求调用后应本功同音, , 。以业为耗时作用也
移动互联应用 篇2
2 、接受过正规专业的测试培训,热爱测试工作,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责任感强,沉着冷静,善于分析问题,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做事有始有终。
4 、工作认真负责,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it技能
1、掌握基于b/s 、 c/s架构,并能够基于这些架构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配置和兼容性测试、界面测试、易用性测试等。
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 linux系统的基本配置与管理,独立搭建windows或linux平台下的测试环境。
3、熟悉软件开发及测试流程,熟练掌握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和缺陷跟踪的方法与技巧。
4、能独立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缺陷报告和总结测试报告等相关文档。
5、熟练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如等价类,边界值,状态图,大纲法等进行黑盒测试,了解白盒测试的思想和常用方法,能够在指导下做白盒测试。
6、理解自动化测试原理,熟练掌握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即qtp,lr,td,bugzilla;
7、能使用vss对项目进行配置管理,能用setup factory作安装盘,用quickchm编写联机帮助,使用snagit工具。
8、能使用c++test工具搭建单元测试环境,执行单元测试(适用于c 、 c++),在vc环境下调试c代码定位bug 。
9、熟练使用sqlserver 、 mysql等数据库进行管理与简单配置(如数据库备份,还原,建库,设用户,触发器等),能熟练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简单测试。
10 、熟悉tcp/ip 网络协议,了解ftp 、 telnet 、 smtp 、 dns 、 imtp 、 pop3 。
旅游:移动互联应用提升行业效率 篇3
1、移动互联应用提升行业效率,优化生态圈。
2、《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管理办法》下半年出台。
移动互联在旅游业的应用提升行业效率,优化生态圈,带动行业景气度高位运行。6月18日,同程旅游与海涛旅游在同程旅游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认双方将在出境游业务上开展广泛合作;包车游平台“走着旅行”已完成由某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发起的5146万A轮融资,该笔融资属于当下目的地旅行服务类公司中,最大数额的A 轮资金;携程宣布计划发行总额最高10亿美元,分别于2020年和2025 年到期的高级可转换债券;携程对艺龙的整合已于近日启动,艺龙的机票产品团队首先被砍,团队人员将与携程进行整合。
今年下半年,国家旅游局即将制定出台《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有关部门将公布的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企业诚信(征信) 系统记录,使旅游失信行为者付出巨大代价;6月18日,沪昆(上海至昆明)高铁贵州段开通运营,届时北京、上海、南京、厦门、郑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地将开通至贵阳的高铁列车,贵州将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络;中澳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将向中国公民提供十年期多次往返签证,成为第四个对中国游客提供十年期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此举将促进中国游客赴澳旅游留学;北京市商务委最新发布的消息称,来京购物旅游的境外旅客未来将可以享受减免11%退税政策。
移动互联催生大量生活新应用 篇4
除了打车, 通过手机Q来实现叫外卖、预订餐馆座位等等已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开始熟悉的生活小帮手。特别是在情人节、生日聚会等特殊日子, 用这一方式订餐就显得更加方便。这些生活里的新变化, 正从一个侧面折射移动互联应用带来的便利, 也表明它对人们生活习惯的深远影响。“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如今,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自身的实际经验体会到这句话概括的深刻内涵。业内专家表示, 包括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游戏、LBS服务、移动社交网络等在内, 它正使得互联网跟随每个人、服务每个人。当人们拿着手机、平板电脑随时随地上网娱乐、办公、购物时, 就会感觉到移动互联网无所不在。
从数据看, 移动互联网也在快速发展。易观国际的报告指出,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4.3亿, 预计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2012年将突破6亿, 并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数量。而近日淘宝发布的报告也显示, 2011年手机淘宝全年累计成交金额达到了118.8亿元, 同比增长了6倍。
苏联时代首颗气象卫星结束
太空旅程
在轨服役43年后坠落南极
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锋、苏联时代第一颗气象卫星“流星-1号”于本周二坠落在南极地区。俄罗斯航天部队发言人佐洛图欣27日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消息。
根据俄罗斯航天部队太空空间控制总部的监测数据, “流星-1号”卫星碎片于莫斯科时间3月27日2点17分进入稠密大气层, 卫星碎片坠落在南极洲毛德皇后地 (南纬80.9度、西经5.63度) 。
据俄罗斯航天部队发言人佐洛图欣介绍, “流星-1号”是苏联时期发射的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气象卫星, 该卫星于1969年3月26日由R-7运载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 目前已在轨服役整43年。在轨服役期间, “流星-1号”使用摄像系统和红外探测系统收集多个区域的气象信息和图像, 并将所收集的信息传送到地面控制中心。接收“流星-1号”卫星信息的不仅包括俄罗斯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中心, 还包括其他一些国家的气象服务部门。据俄媒报道, “流星-1号”最初重量约1200千克, 运行轨道为距地650千米的极地圆形轨道。2011年夏, “流星-1号”轨道高度下降为400千米, 而就在该卫星即将坠毁前的2012年3月初, 轨道高度已下降至250千米。
社交是移动互联网最强应用 篇5
“能不能让移动互联网更加社交一点”,一些业内人士开始针对移动互联网半死不活的现状发出这样的呼声。
5月底,硅谷知名风投机构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合伙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了KPCB有关2012年互联网趋势的最新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移动3G用户为11亿,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移动设备占据了所有互联网流量的10%。而在2009年12月时,该数字只有1%。
看起来,这又将是无数媒体和IT意见领袖用以证明移动互联网是强大蓝海的最新数据。然而,这個蓝海到底蓝在哪里?继续用数据说话。一份来自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用户仅在3月份通过智能手机访问Facebook网站的平均时间就有441分钟之多,而通过电脑访问的平均时间却仅为391分钟。
为何如此呢?Facebook成长于传统互联网,如今却是移动互联网部分更有吸引力,只因为对于SNS来说,移动更方便,在移动的闲暇间,社交将是比简单游戏更吸引用户,毕竟手机这类产品,本身就是主打社交理念的电子产品。
然而,在大多数投资者眼中,蓝海一般是能够短平快实现暴利的新领域。正因如此,大部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企业会急功近利地把目光放在炫目的游戏、工具应用等快速消费品上,而对社交这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聚合人气的产品掉以轻心。
比如开心网,早期出现在传统互联网上的时候,是以买卖朋友、抢车位等社交游戏赢得关注,但是,在人气上升到高点后,用户却逐步流失。显然,仅仅靠游戏并不能留住用户,开心网痛定思痛之后,开始真正在社交上发力,而其中一個重要步骤就是冲击移动互联网,但绝不仅仅是将开心网搬到移动互联网上。
开心网最新推出的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美刻”,对社交蓝海实现了深度挖掘。它一反传统社交开放、公共的特点,而主打私密交友,首创“主副账号”概念,挑出那些你最可能与之分享私人信息的好友,进入数量限制为66人的“密友圈”;然后把“非密友”加到副账号中,而这一账号不受数量限制,完全依照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进行设定,实现自由的可选的多样的移动社交目的,从而形成了开心网传统社交业务的延伸和拓展,获得了用户的极大肯定。
但是,仅仅发现和挖掘还远远不够,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发社交蓝海,还是一個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移动互联网APP应用 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APP,应用,消费,体验
1 概述
APP是客户端应用程序, 英文简称为Application program, 包括智能手机上即移动终端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和PC机。APP在移动互联网的依托下, 利用移动终端呈现, 并以APP (客户端应用) 形式发布产品、活动或服务、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由于技术原因及对移动互联网缺乏认识, 并非所有人在互联网APP化越明显的趋势下投入APP营销。即使APP应用的开发不需要高深的技术, 小型企业由于缺少IT部门也很难独立开发自己的APP。因此企业只有以外包形式让第三方做来开发APP, 这样会消耗费用, 几千块到数十万不等。尤其加上APP的维护、升级和应用推广, 费用更多。此外, 对移动互联网缺乏认识。移动互联网刚起步, 因此不能预计以后的发展方向。仅业内人士对其看好, 但难以找到具体某个领域的成功案例, 并且企业对移动售后问题, 应用推广, 支付问题较生疏, 不愿意轻易投入, 导致市场发展缓慢。
2 手机助手及主要功能
android智能手机通过360 (91) 手机助手来下载, 安装及管理手机资源, 包括大量的软件、游戏、视频、图片等资源。360安全检测中心审核认证所有信息资源, 保证无毒安全。此外, 网络资源的获取借助360手机助手会更方便、快捷和安全。
通过数据线将手机连接至PC, 便可通过360手机助手下载海量应用, 电子书、视频、音乐、应用软件一应俱全。还可通过它进行应用管理、任务管理和联系人的备份和恢复、图片视频音乐等导入导出。
360 (91) 手机助手在Windows系统的电脑上使用, 360 (91) 手机助手只支持安装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android 1.6及以上版本均可支持) , Iphone 2.0及以上版本亦可支持。其主要功能为:
(1) 海量资源, 一键安装。360 (91) 手机助手除了自有软件、游戏宝库外, 还与超过30家应用商店合作, 提供超过10万款手机资源, 不花手机流量, 一键下载安装。 (2) 绿色无毒, 安全无忧。360 (91) 手机助手提供的所有信息资源全部经过360安全检测中心的审核认证, 能提供一个最安全、最放心的手机资源获取平台。 (3) 应用程序, 方便管理。360 (91) 手机助手提供应用程序卸载、安装、升级, 本地化高效管理。 (4) 一键备份, 轻松还原。通过360 (91) 手机助手快可以一键备份短信、联系人信息, 方便快捷的进行还原。 (5) 便捷的存储卡管理。通过手机助手, 可轻松对您的存储卡文件进行管理, 添加、删除, 全方位管理手机文件。 (6) 实用工具贴心体验。快速添加、删除手机资源, 设置来电铃声、提供手机截图功能。
3 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
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 移动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移动端用户超过PC用户只是时间问题。国内专业研究机构发表数据称, 到2016年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327.4亿。企业级应用市场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主战场。目前关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大多数为大型企业, 网络环境不稳定、移动应用的商业模式尚不明确等因素限制了企业级应用在国内的发展。美国众多创业公司正在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谁早先一步迈入企业移动开发领域, 谁就更有可能掌握企业级移动开发市场的竞争优势。
大多数人还围绕在个人级消费市场的自相残杀中, 其实企业级的移动市场已慢慢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虽然企业APP市场刚起步, 但它拥有的巨大商业前景是无容置疑的。这点从苹果公司不遗余力的开发B2B应用程序可见一斑。
4 APP应用前景
三五年后APP可能被替代, 但近期内不太可能。手机用户具有懒惰性, 他们宁愿选择点击客户端的方式, 而不是通过浏览器找书签和内容。对开放商而言, APP客户端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 但仍是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新一代网页语言HTML5可创建手机版“网站程序”和网站, 它能用简单的方式来做手机程序开发者曾经做的事情。当前HTML5标准没有考虑摄像头、手机通讯录、陀螺仪等, 即对移动的支持并不完善。当HTML5标准完善后, 除游戏之外的更多应用会转向浏览器。
不懂技术的人通过HTML 5就能做好移动网站。比如简单易用的移动网站建站工具:dot Mobi提供的goMobi服务平台, 在这个平台下, 只需用户简单拖拽便可实现由普通网站到手机网站的转变, 仅需几分钟。用户可以在dot Mobi提供的免费mobi Ready.com服务上查看不同手机上的显示效果及测试做好的网站。
手机网站的开发比APP开发简单且成本低, 手机网站随着HTML 5的发展会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参考文献
[1]记者左永刚.移动互联网用户激增移动应用进入高增长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0年.
[2]记者马博.移动互联网研讨会召开[N].中国电子报, 2009年.
[3]本报记者马丰敏.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待探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9年.
[4]2011年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白皮书发布[J].数字通信世界, 2011年06期
[5]孙晗.云下的广告——移动互联网广告探索[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11年08期.
[6]张山斯.移动互联网会革了谁的命?[J].商界 (评论) , 2011年08期.
移动互联应用 篇7
一、概述
1.1云计算
云计算是由谷歌首先提出的一种网络服务方式, 其重点“云”, 而非“计算”。云计算实现了以桌面为核心的任务处理转变为以网络为核心的任务处理。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完成一切处理任务。其突出特点在于可以实现按需计算、多人协作, 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 可以实现通过远端“云”实现方便的数据交换。
1.2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即在手持设备上通过无线方式访问互联网, 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的有机结合体。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伴随我国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优势的日益彰显, 这个广阔的平台将为移动网络提供更好的展示机会。
作为移动互联网中的云计算, 可以理解为把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捆绑在一起, 结合成“移动云计算”, 就是作为移动互联网中的云计算而产生。移动互联网与与云计算二者之间的优势结合, 在推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 势必也将带动起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更新。
二、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
2.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更新和升级
国内通信运营商运营3G已有4年多, 在当下4G商用的档口, 通信运营商都承载着大量的云计算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迫切要求云计算技术更新, 特别是政府的IT系统、物联网、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等, 对大数据的繁琐计算需求, 为云计算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所以要求云计算技术必须满足云计算服务的网络基础, 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 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快速交换和转移。通信运营商为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在提供云服务时, 即要求向客户提供IT基础硬件设施, 或者提供支撑开发应用和服务的平台, 甚至提供特定商业功能和流程的软件与应用服务。因此,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更新和升级。
2.2云计算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条件
其一, 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主要以个人用户和家庭用户为主, 该群体数量极为庞大, 怎样才能为这个庞大的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呢?首先针对客户群的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为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安排, 能运行这项庞大繁琐的数据分析, 并且能够迅速准确的得到结果, 这就需要运用到云计算。其二, 云计算给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开辟新思路。现代社会仅凭固有的经营模式, 不可能满足网民的各种需求。因此, 运营商可以凭借已有资源, 根据“广义云”的优点来进行云业务的整体销售、管理等。还可以把高带宽应用向云端发展, 如普通网民在简单终端上可以进行复杂的应用, 而且可以提高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力。
三、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3.1云计算提升企业用户大数据处理效率
如果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分析云计算, 则整个系统的基础就是软件架构, 而系统构成则包括了各种服务组件, 以及这些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 软件的设计应该是整个技术环节的主体。现在, 已经有很多IT知名厂商开始基于自身特点来设计和构建自己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可以将这些厂商分为基础设施提供商、平台或者软件架构提供商、应用软件提供商等三个不同的类别。其中, 第一种主要包括IBM、HP、Dell以及Sun等, 第二种主要包括Microsoft、Google和VMware等, 第三种包括Google、Salesforce等。这些厂商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的架构和思路并不一样, 但是, 其技术架构却大概可以分为资源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资源层能够利用各种硬件设备和网络资源为云计算提供上层服务, 而为了对这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则可以通过动态资源池来实现, 然后利用完善的网络服务界面将整个云计算的各种能力, 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能力提供给网络用户。
平台层能够将各种软件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向开发人员提供, 有效提高所有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云计算体系中, 平台层可以说是其核心层, 所包括的组件主要有并行程序设计、开发环境, 以及相应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系统。
应用层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具体的服务和交互接口, 为网络用户的服务享用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和软件与硬件平台, 这样, 不同需求的网络用户就可以根据需要来租赁相应的软件服务。
资源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是整个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和主要部分, 在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 能够将网络服务通过统一的方式为用户呈现, 为用户提供利用网络完成特定任务的便捷。
3.1.1IBM公司解决方案
美国的IBM公司, 作为全球知名的IT服务提供商, 其指定的私有云规划策略, 能够整合服务管理层, 实现对整个网络环境中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 同时, 对于环境中的非云端资源, 也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对于非云端资源的管理, 所采用的策略就是将这些资源利用IT环境向云计算转化, 而其中关键的步骤主要有:基本虚拟化、高级虚拟化和云计算。
对网络中的数据, 可以将其大概分为管理层和被管理层, 而网络中所存在的非云端资源, 更多的存在于被管理层中, 在网络环境的管理层中, 所包含的则主要有备份系统、IBMServer Mgmt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对于管理层的优化问题, 则需要在其中增加能耗管理系统、各种补丁系统以及Monitoring系统等,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数据库管理和配置途径。在管理过程中, 能够将产生的各种管理记录都记录到系统的服务目录中。对于云资源的管理方式, 其具体过程与非云资源的相应系统比较类似, 同时, 还可以让管理员终端用户通过网络对其进行管理。
在使用过程中, 数据中心包括了云资源和非云资源。对于云计算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基于两个单独的门户;基于互联网, 上下文完成对资源的调用, 通过多个门户来完成;通过集成门户来实现。
3.1.2Google公司解决方案
考虑到任何平台都需要构建在IT部件之上, 且需要为海量文件提供存储支持, 且需要为海量数据提供面向多个客户终端的文件存储和读写操作。Google公司开发了其自身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GFS) , 用于解决网络数据的存储等问题。在其分布式文件系统中, 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 分别是Master和模块服务器。
采取冗余存储技术, 网络客户终端可以通过Master来获取数据块的地址, 通过数据块实现对数据的读取, 在数据块读取过程中产生数据副本, 而数据副本经过相应的修改后则可以完成存储操作。在Google的云计算平台中, 将部署多个分布式文件系统, 可以为数百个网络客户的连续访问提供支持。
3.1.3西部数据公司解决方案
西部数据公司所提供的云存储解决方案就是My Book Live个人云存储解决方案, 为公共云和个人云提供支持, 再将各种媒体文件保存在个人硬盘的基础上, 通过西部数据公司的应用程序, 实现在任何移动互联网利用各种网络终端, 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这些内容的访问。利用My Book Live各种媒体流和文件, 可以实现对这些文件的随时和随地访问。而WD2goweb则是西部数据所提供的第二代远程访问技术, 能够为My Book Live和远程互联网的连接提供接口, 实现网络速度和流量的优化。基于My Book Live和WD2goweb所提供的个人存储方案, 可以保证网络用户对移动设备存储、分享和数据访问的随时性。
如果实现了最终意义上的云计算, 则用户只要在本地终端上保留浏览器即可, 并不需要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其他复杂功能。这样, 只要网络终端开始运行, 且启动了网络浏览器, 就可以享用网络上的云计算服务。所以说,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为IT企业提供全新的发展机会, 也意味着信息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发展思路。
运营商利用云计算可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和客户数据的管理。通过构建私有云并根据云的共享性, 可以实现跨部门的融合包括系统流程和组织结构上, 各系统之间的边界可以被业务流联系起来, 实现无病毒且快速的资源共享。私有云对后续的系统建设也大有好处, 现有系统日益庞大, 建设时各自独立规划, 设备复用程度低, 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和网络设备等资源, 几乎每套系统都需要重复购置且不断升级, 建设周期长, 既加大了建设成本, 也增加了维护成本和难度。
3.2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付费云计算服务
21世纪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 网民需求的日新月异, 现有的通话、短信等业务能力引擎已经跟不上时代, 这就需要简化更新移动互联网, 就是建立云计算平台, 通过云计算, 手持终端最终成为语音或者浏览器这类的简单应用, 对互联网的使用和运营商的业务推广有极大裨益。
在云计算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从手持终端到数据的一种沟通桥梁的同时, 运营商应抓紧机会探索客户的需求, 争取做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全新能力引擎可以为不同客户定位、支付等。
3.3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付费租用服务
运营商引入云计算, 在满足客户对内外部应用的需求后, 可适度拓展自身业务范围, 例如, 可以提供可购买的高质量的计算能力及存储服务。例如, 最近火热的网盘活动便是最好的例子, 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网盘电脑客户端或手持客户端来获取一定的存储空间, 同时提供额外的空间扩展服务, 托管云服务等。以智能化、虚拟化和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实现资源的动态、合理调配, 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房秉毅, 张云勇, 吴俊, 徐雷.云计算应用模式下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浅析[J].电信科学, 2013, 03:41-47
移动互联网技术考勤应用探究 篇8
关键词:考勤系统,移动互联网,模块化,终端设备,教学意义
1 移动互联网技术下考勤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1.1 传统考勤的实现与作用
高校教学当中, 考勤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 不按时进入课堂学习, 会影响到自身的成绩, 从而保证学生全员按时出席。这是利用监督手段保障学生的学习性, 同时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而另一方面, 考勤是为了让教师掌握学生出席情况, 了解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从而在期末给出成绩评定时, 能够公平的科学的进行评判。这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局限性。首先, 教师考勤需要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 让本就不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收到损失。其次, 考勤主要采用点名和答到的方式进行, 容易出现错误与漏洞。而且还可能出现替答现象。让考勤毫无意义。甚至, 学生和教师在考勤方面产生争执, 不利于教学的高效进行。
1.2 电子化考勤系统
最初替代手工考勤的, 是信息技术出现后, 出现的电子化考勤系统。一般的形式为教师将考勤情况上传到考务系统当中, 采用的设备大多为计算机。虽然这种考勤系统, 相比最初的考勤系统有了进步。能够更加及时的更新考勤信息, 让校方、教师、学生三方同步了解到考勤信息, 避免了师生双方产生考勤误会的情况。但这种考勤系统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考勤系统需要教师的权限填写, 也就意味着, 信息是在课堂教学完成后, 由教师录入。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 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得沿用传统的点名方式。或者通过教学控制端来进行在线点名两种方式。操作相对复杂。
1.3 移动互联网考勤系统的特点
首先介绍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两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使用宽带技术, 与互联网技术有所区别的是, 它主要采用的是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 而不是重点使用计算机。局限性很小。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也有很多例如手机、IPD等等。利用移动核心技术进行通信与APP应用。常用技术有动态网页技术、移动通信系统开发技术、通信协议等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从网络的角度来看, 需要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宽带移动技术的支持, 主要包括EVDO, WCDMA等, 随着以OFDM为核心的LTE技术的成熟及其商用, 将会更好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终端角度来看,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的支持, 创新发展的智能终端技术将是丰富移动互联网应用, 提升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黏性的重要手段。此外, 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过程中还需要移动Web2.0技术, 移动业务实现的辅助技术。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考勤, 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答到, 教师也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清晰的了解到具体情况。校方的信息传递不再需要教师再次手动输入了。可能有的人会质疑, 利用手机答到, 是不是学生不去上课也可以答到呢。这个问题在设计中也有所考虑。一方面教师面对学生, 学生不在教室答到明显会被教师轻易发现。同时如果要利用系统实现范围锁定。那么系统可以进一步拓展, 通过无线网络提供的权限登录, 从而实现考勤系统, 进行操作。
2 需求分析
从技术角度来说,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快, 多种APP应用已经面向市场。安卓技术已经成为技术主流。从技术角度来说, 实现考勤系统的开发研究拥有足够的成熟技术。从使用意义来说:高校教学当中对学生考勤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每堂课都应该有这个过程, 使用面相当广泛。从经济可行性来说, 开发所需经费少, 高校教师也可以自主研发, 推广给各个高校可以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
3 功能模块化
3.1 主体功能描述, 移动互联网技术考勤系统要通过学生登录APP系统, 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在指定时间进行登录签到 (避免迟到) , 超过指定时间视为迟到。而学生签到后, 考勤系统的信息会自动转送到教师手机端和校方接收端口。系统的登录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设备登录网络, 不再受到网络计算机设备的限制。
3.2 部分模块说明
移动互联网技术考勤系统要拥有用户验证、系统管理、报表设计等多个模块其中用户包含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相关管理者以及系统管理员。权限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权限从低到高。报表设计中, 要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形成报表, 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报表项目, 设计完成新的报表进行汇总。由于模块功能较多, 这里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杨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湖南大学, 2013.
[2]黄艺平.某高校公共课选课与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厦门大学, 2014.
[3]曲建龙.基于移动定位的手机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唐勇.RFID身份识别考勤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 2013.
[5]王金玲.基于移动手机平台的高校学生考勤与日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许玉洁.酒店指纹识别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7]刘宇.基于WEB的企业定制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移动互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分析 篇9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和创新能力受到全球瞩目。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业务种类增长迅速,多元化发展趋势清晰。手机搜索、手机支付、位置服务、即时通讯、网页浏览、手机视频、文件下载、在线游戏、阅读、音乐、互动社区等应用不断涌现,表现出移动互联网旺盛的发展活力,其中除传统的手机音乐、手机阅读以外,移动即时通信、手机搜索、手机社交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最为迅速、渗透率最高的业务。移动互联网是是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结果,继承了互联网的业务多样性和移动通信的可移动性,又出现了自身的新特性。
2.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
移动互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开放操作系统及应用平台关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安全技术等。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是终端及其应用平台具有开放操作系统,第三方开发者可以通过使用其应用编程接口和软件开发包产生新的应用,且该应用能够统一运行在该平台之上。目前移动互联网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存在操作系统不统一,平台多样化和开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由于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使得本来需要在终端上完成的计算、存储等应用需求被迁移到远端服务器上完成,因此云计算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技术之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智能手机结合了通信和互联网的优势,便携性好,使用方便,但是相对于PC,却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上相对不足。云计算拥有强大的“资源池”,却需要借助广大的终端传递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包括网络安全、终端安全和业务安全等三个方面。网络安全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网络攻击防御、信令和协议安全防护等。终端安全包括病毒预防、数据加密存储、安全管理等。业务安全包括访问控制、内容安全等方面。
3. 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而开放带来的后果就是原来封闭的传统模式被打破,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步被互联网、终端企业所替代。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在功能手机时代,运营商是产业链的主导,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除了通信网络及部分收费功能外,其它环节几乎全部被其他企业所取代。尤其是苹果、Google等通过智能手机的发展,占领了操作系统、门户、浏览器等制高点,甚至开始想收费平台扩张,进一步加强其在产业链的控制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业务包括移动社交、移动广告、移动应用商店、移动支付和即时通信等。
3.1 移动社交业务
移动社区业务是移动互联网中最重要、最受瞩目、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根据Informa的统计预测,截至2011年底,全球移动社交网络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6.78亿,收入规模达到8.07亿。到2016年,全球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数将增长至24亿以上,收入总和将超过20亿美元。移动社交网络产品对于用户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并且能够通过各项增值服务促进其它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
移动SNS日益细分,私人社交网络成为热点,一直以来,全球主流的移动SNS形式是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泛社交网络。伴随着移动SNS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垂直领域的细分社交网络不断涌现,成为当前市场的新兴热点。
主流移动SNS服务通过产业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当前,移动SNS服务已成为最常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之一。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主流移动SNS业务提供商积极与开放平台与终端厂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开展合作,构建出用户关系、应用、通讯服务和终端合一的新型业务模式,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扩展用户范围。
3.2 移动支付业务
无线技术发展和应用模式创新催生了新的支付形式,移动支付成为最方便、最快捷的支付手段,用户对支付便捷化的需求也带动了移动支付、手机应用的发展,用户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各种支付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技术的发展,用户体验日渐提高,安全性逐渐加强,使得用户对移动支付的需求大大提升,移动远程支付发展迅速,已形成与近场支付并驾齐驱的态势。远场支付形成与近场支付发展并驾齐驱的态势。
此外,移动支付与社交、位置等服务融合,产生新型应用生态,支付和商业是自然的社会化交易,移动支付和社交服务相融合,是自然的社交互动的延伸。基于位置的服务提供与用户情境相吻合,与移动支付、社交服务相结合成为促进移动支付的重要因素。
3.3 移动应用程序商店
随着苹果的应用商店的成功,独立开发厂商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发展模式日益成为主流。应用程序商店发展迅猛,市场趋于饱和,开发者和用户争夺升级。电信运营商的应用商店则逐渐从完全自主经营向开放能力、合作经营、店中店、代收费等方向拓展。随着移动应用商店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各厂商相互之间整合加速,在度过2010-2011年的增长高峰期之后数量将会趋于稳定。截止到2011年12月,在183家开设移动应用商店的企业中,独立开发厂商(即不依赖于运营商或操作系统厂家的独立互联网网站)的所占比例继续扩大,达到58.4%。移动运营商的所占比例略有下降,约为到24.2%。
从全球范围来看,苹果App Strore优势明显,与其他厂商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免费APP+应用内付费成为主导模式。
3.4 移动广告
近年来,移动广告业务发展快速,根据Gartner的统计预测,2011年底,全球移动广告收入达到33亿美元,较2010年的16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到2015年,全球移动广告收入将达到205亿美元。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移动广告类别日益丰富,目前主要的广告形式包括移动搜索广告、网页广告、应用商店广告和下载/流媒体式广告。
在商业模式方面,平台商和开发商为广告商将广告通过自身渠道提供给用户,基于点击计费或每千次展示计费的方式,将广告的投放效果列为清晰可量化的清单,继而向广告商收取费用。相比传统广告,移动广告的优势在于通过个人用户的手机平台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广告,并支持和用户间展开即时互动。对于广告商而言,移动广告平台可帮助其挖掘新的客户,同时,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反馈进行分析,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于用户而言,移动平台的个性化广告服务可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收看自己感兴趣的定制广告,满足用户的切身利益。
谷歌、苹果、三星等行业领先企业先后建立起自有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移动广告平台是指提供移动手机广告交易或服务的平台,是连接广告主和移动媒体的桥梁,主要发挥媒体购买、媒体整合和广告发布等功能。移动电子商务、LBS等业务的发展也推动了移动广告的快速发展。
3.5 新型即时通信业务
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安装并运行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借助用户通信录和用户位置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以消息(包括文字、图片)、文件、音视频形式向用户提供实时或非实时通信功能的信息服务业务。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业务是信息服务的社交化、多媒体化趋势的典型,对移动通信业务和移动信息服务市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全球新型即时通信业务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国际上主要有KIK Messenger、Whatsapp、Pingchat等,国内主要是2小米科技开发的米聊、盛大的KIKI、遨游的遨信和腾讯的“微信”。此外苹果i Message、Kik Messenger、Whats App等业务在国内的用户数也接较多。此外,国内电信运营商方面“飞聊”、“翼聊”和“沃友”也均突破了百万。从用户数看,微信在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新型即时通信用户关系网络和业务功能正在不断拓展,从全球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典型产品特点对比分析来看,大部分的新型移动即时通信软件还是以手机通讯录作为联系人基础。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用户关系网络开始不断拓展,除了最初的手机通讯录网络之外,微博、团购、电子商务等新型业务用户关系网络也开始纳入进来。此外,随着我国三大运营商各自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业务品牌的推出,原有的移动IM业务品牌用户网络如飞信、天翼QQ也开始成为新型即时通信用户关系网络的联系人基础。
从全球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业务产品的应用功能来看,基于通讯录产品的创新空间前景广阔,应用功能不断拓展。目前,新型移动即时通信业务软件已可以实现手机联系人之间免费发短信、图片等功能。还在尝试着提供基于地理位置分享、视频录像、音频文件、widget等多种应用。
4. 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
业务互联网化、网络数据流量的激增、终端对应用多样化的支撑推动电信行业网络架构发生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创新从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运营创新方面等层面日渐深入并进展迅速,热点不断涌现。
4.1 移动互联网新应用
云计算与HTML5的兴起,为构建信息应用层、信息服务层和信息基础设施层等这种更加开放的新型生态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云计算模式将应用的计算从终端转移到服务器端,复杂的运算交由云端(服务器端)处理,从而弱化了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处理需求,使得终端转而主要承担与用户交互的功能。传统的Web技术实现了互联网内容的跨终端平台访问,下一代Web标准HTML5正促使Web由内容平台向统一的应用平台转变。高效率跨平台的移动Web运行环境未来很可能将取代操作系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新的制高点,业务模式也将继移动梦网、应用商店之后发生新一轮重大变革。此外以RCS(富通信套件)为代表的开放模式近年来成为发展的亮点。
电信业通过标准化的软件客户端和通信协议,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不同运营商RCS业务之间的互通,增强电信服务对用户的黏性,以应对MSN等互联网即时通信平台业务、社交网络等的竞争。
云服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技术和产品发展创新的方向。由于拥有开放的技术接口、分布式的计算理念,超强而又灵活的处理能力,基于云计算的各类移动互联网新业务正在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全球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云服务产业虽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不大,但随着云存储、云音乐、云桌面、云终端等各类产品和业务的快速发展,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云存储、云音乐、云桌面、云终端等各种新兴服务形式不断涌现。随着云计算的相关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产生了云存储、云主机、云地图、网站云、游戏云等各种新型服务形式。凭藉云带来的新变革,用户桌面的变革已经步入“云桌面”时代。互联网企业在用户桌面上建立开放平台,如Google+、腾讯的Q+、百度的框浏览器等。这些新型业务通过建立web层桌面的方式建立和用户间的直接联系,在自有web层桌面即可实现业务的安装和使用。借助云计算,用户的所有个性化设置和安装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都存储在云端,可实现跨网络、跨终端、跨平台的融合服务,这一新型平台势必将成为各方企业在用户桌面上新的竞争热点。
4.2 移动互联网新技术
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突出体现在智能终端软硬件平台开发上。目前主流的移动终端软件体系中,除核心芯片和中间件外,终端硬件还包括外设部件,如、显示屏、键盘、面板、SD卡、摄像头、传感器等,目前外设领域创新迅速,既有功能的变化,也有新硬件的添加,如在i Phone等新一代智能机中,显示屏由单纯的显示器件变为可触摸的输入类器件,3D仿真、折叠显示屏开始应用,键盘功能从硬实现变成软实现,包括触摸技术和语音识别的人机互动技术开始普及。摄像头和外存储等配件等级不断提升,而重力、方向、温度、距离等传感器逐步被引入中高端智能终端,支持传感类新型应用。
显示技术是终端原材料元器件中最基本的技术,与高精度芯片、生物电池相比,近期创新机遇更多。显示技术将在人机交互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OLED显示技术渐渐成为屏幕主流,还可以作为可折叠卷曲的显示材料,为下一代技术奠定了基础,裸眼3D技术已经正式商用到移动视频拍摄中。3D显示、视网膜显示、电子纸等显示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和商用。
3D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不同凡响的视觉体验和更加便利的操作服务,未来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多点触控、语音识别等人机互动技术将会推动新型产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百度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2.
[2]任小芳,李锦仪,李波.移动互联网及其业务发展浅析[J].移动通信,2012年,5:36-39.
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问题及建议 篇10
【摘要】移动互联网网络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本课题充分分析了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安全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安全防火意见。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应用安全;WCDMA;WLAN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69-02
1 前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时代的大爆发,世界已经逐渐的步入到了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无限激增,使得人民群众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随着WCDMA、TD-SCDMA等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出现,使得人民的生活逐渐的步入到了3G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大势所趋,随着难点的不断突破,三网融合已经逐渐的融入到了实际的生活当中。此时,人民更加迫切的需要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从互联网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服务以及信息,移动互联网便应运而生了,伴随着移动终端技术以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成功攻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趋势。
移动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强烈的娱乐体验,但是移动互联在无线接入网络、移动终端、应用服务以及安全隐患上都即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移动病毒,垃圾短信、黑客攻击、手机死机等现象逐渐的暴漏出来,给手持设备用户带来了非常头疼的麻烦。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网络已经步入到了商用时代,但是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也愈加的凸显出来,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人员必须攻关的技术难点之一。
2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现状
在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共同努力下,移动互联网网络以及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业内外人事共同关注的焦点。移动互联网网络遭受到的攻击也变得异常激烈,严重影响到了人民隐私安全、信息泄漏等问题。
(1)手机病毒
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病毒问题不断出现,并呈现出上涨趋势,手机病毒实质上也是一种应用程序,但是该程序具备一定的破坏性,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电子邮件、彩信、不健康网站等,此外,还有手机病毒可以通过蓝牙、红外等传输途径进行远程植入。手机病毒的大规模爆发以及传播可以对用户造成信息丢失、个人隐私信息泄漏、银行信息泄密、设备出现故障甚至损坏等一系列危害,此外手机病毒还能够对移动通信网络网络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据我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数据显示,手机病毒的变种非常快,并且危害性也在加强,例如Spy,Flexispy手机病毒,目前已经变种成为“X卧底”病毒,“X卧底”病毒能够时刻监控感染手机用户的所有通话以及短信手法情况,最大的危害是能够远程控制手机的听筒,在用户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打开听筒进而监听手机周围的一切声音,除此之外,“X卧底”还能够对用户进行GPS定位,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2)数据信息资料泄漏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数据信息资料已经发展成为企业、政府、军队、团体更组织架构的最有价值的财产,甚至有的秘密的、敏感的商业机密数据信息直接关系到某些企业团体的生存,防止敏感数据信息资料泄漏的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网络运维安全、提升企业竞争力度的强有力的手段。自从2007年信息逐渐普及以来,一些大型跨国信息安全公司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去搭建数据信息安全中心,收据泄漏防护(DLP)企业的产品以及技术纷纷被趋势科技、麦咖啡等公司收购,并在全球范围内纷纷推出以数据安全检测为中心的系统,该技术可以在安全技术防范基础上辅以身份认证以及日志审查,并且可以对用户的访问进行控制。但是我国国内相关产品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国外其余的相同功能的安全产品,产业化水平非常低,在我国没有形成严格的、统一的标准。
(3)WLAN运营安全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心统计,现阶段我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WiFi热点已经突破了十二万多个,中国电信移动运营商的WiFi热点也已经突破了十万个,中国联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突破了五万大关。WiFi热点的大力建设说明我国的三大运营商都将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发展作为了未来强有力的竞争手段,WLAN是三大移动运营公司带动移动互联网网络发展的主要切入点以及基础,在WLAN大环境建设的过程中,WLAN网络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信息安全问题都必须是要解决的重点问题。WLAN建设中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以及认证、网络安全等,其中发生概率比较高的WLAN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通过DNS解析绕开计费安全问题、伪AP钓鱼攻击风险问题以及Web Portal安全问题。
(4)云计算安全隐患
云计算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云计算的出现是商业服务模式以及计算模式等面临的一场技术革命,为其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却不能忽视。为了加强云计算的安全,云安全技术便应运而生了。云计算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云计算平台自身的问题以及系统自身的安全隐患,云计算的动态性、多用户以及虚拟化等技术一定程度上使得系统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频繁,与此同时还衍生了一些新奇的安全问题,云计算大的环境下的虚拟化安全环境、用户数据信息安全防护、服务动态防护等安全问题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是云安全的发展起步较高,安全系统在没有完善以及健全的情况下会降低系统病毒查杀的能力,进而影响到用户的数据机密信息的安全。
3 移动互联网安全建议
(1)手机病毒防护措施
手机病毒是伴随着互联网网络发展形成的新型产物,因此,我国国家并没有针对手机病毒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定主人主体以及具体的防护需求。除此之外,我国还没有一个详细的标准去界定病毒,没有一个详细的评判标准,同时也没有一个健全的防范标准。根据Gartner预计,全球的智能手机以及可以对网络进行访问的手持设备在2013年将会突破16.9亿部,手持设备持有用户数量将超过PC电脑数量,成为上网的主要设备。智能手机平台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的,病毒在具备操作系统的手持设备中传播的概率极高,感染病毒的手持设备中有90%是带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因此,手机病毒防护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为了确保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安全运行以及业务的正常开展,可以建立控制、预警、检测以及实时响应等一列的安全防护流程以组织手机病毒的传播,及时的发现病毒并有效的对其进行隔离并处理掉。
(2)数据信息资料泄漏安全防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数据信息资料泄漏安全隐患频频发生,数据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目前安全防护技术主要分为三类: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防止敏感数据信息泄漏的的主要技术,可以分为磁盘加密技术、文件类加密技术、硬件类别加密技术、网络信息加密技术等,数据加密技术通过各种算法实现对敏感信息加密,防止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遭到截取,进而防止用户轻易的访问敏感信息;控制相关技术,控制类技术主要指的是相关访问控制策略技术,主要包括对数据集中管理以及控制,对数据添加访问权限控制,并定期的对数据访问记录进行审查;过滤类安全技术,数据安全过滤技术的主要措施是在网关的地方设置某些安全过滤硬件设备,此种设备能够详细的对HTTP协议、FTP协议以及POP3等协议进行分析,通过对协议的分析过滤掉不安全的数据信息。
(3)WLAN运营安全防范
针对WLAN运营安全存在的安全问题,世界相关电信联盟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主要包括IEEE制定的802.11i标准以及我国自己研究制定的WAPI技术标准。802.11i标准中的认证过程采用的是共享密钥措施,并且在过程中定义了WPA2/TKIP加密算法;WAPI是我国研究的较为成熟的安全技术标准,其认证措施采用的是数字证书安全认证机制,并且针对认证机制形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MS4加密算法。802.11i标准以及WAPI技术标准的目标是解决用户到AP的接入部分的数据加密以及认证等安全问题,现阶段,WEB认证技术是三大通信运营商采取的最多的认证模式。
(4)云计算安全隐患防护措施
在云计算环境下确保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安全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内容:加强用户隐私数据信息以及数据安全的防护力度,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的管理权以及数据信息的拥有权是相互分离的,因此用户的数据信息的安全便成为了终端用户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用户的敏感数据信息,需要在云计算环境下搭建一个健全的、完备的系统,该系统需要涉及到用户的信息完整性保护、用户访问控制、访问控制以及信息访问审计等;确保虚拟化环境的运行安全,可以通过采取隔离虚拟机、镜像文件安全存储、虚拟环境实时监控、块对象等存储方式确保云存储服务的安全;云安全服务,一方面要参考分布式的安全信息防护、云节点集中安全检测等云安全服务模式,例如WEB信誉安全服务等,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完全站立在用户的角度,为不同企业或者用户设计不同的安全需求,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动态差异化的云模式安全服务。
4 总结
伴随着互联网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移动互联网网络变得更加开放,其可以对用户开展的业务也更加的丰富多彩,终端智能手持设备逐渐占领了移动设备市场,智能设备突出的特点、应用以及娱乐性能在移动互联网网络中变得越来越明显。但是,伴随着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形式以及特点,应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的主要问题。通过详细的分析中外文献资料,本课题对目前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网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安全防护建议,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斌.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探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8(08)
[2]王永斌.移动互联网安全探析[J].通信世界.2008(47)
移动互联应用 篇11
根据《2012年度旅游业分析报告》,2012年全球旅游人数达到10.35亿人次,增长4%,旅游业成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战略性产业。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加快了与信息产业融合的脚步,区域传统旅游服务业正向现代旅游服务业转型。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这一全新概念后,“智慧旅游”随之应运而生,“智慧旅游”是当前旅游产业中的新兴增长点,它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上网终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充分利用[1]。
当前,国内正逐步加大力度努力实现“智慧旅游”,但是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国内大部分旅行社仍停留在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传统旅游业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了“信息孤岛”模式;旅行社对旅行团的管理缺少实时性,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相对独立,旅游信息、旅游资源不能及时共享,无法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移动互联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二次革命”,将旅游业与移动互联技术相结合,游客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方便快捷的实时服务,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行程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实现与亲友的实时交流,丰富旅行体验,提高旅行品质;导游与旅行社可以随时掌握旅游行程及旅行团状态,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旅游团的智能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快速有效应对社会、自然突发事件。本文以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结合当下流行的Android、HTML5、Web Service技术,设计了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开发架构,开发了智慧旅游团管理平台Web终端应用、Android移动终端应用及亲友查询Web终端应用,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开发架构及各功能模块,并概述了系统所涉及的几种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智能路线规划功能。
1 相关研究
1.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3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它体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的思想[2]。国际电信联盟(ITU)2013年初的调研显示,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过固定互联网用户,达到了15亿,工业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3月1日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显示[3],我国移动互联网总数也已经达到了8.17亿用户。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桌面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其发展潜力无限。
1.2 移动互联技术在“智慧旅游”应用中的优势
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移动互联网的“So Lo Mo”模式为传统行业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应用服务,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旅游业也正不断寻找与移动互联网的最佳融合点,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开创更广阔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旅行社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
(1)移动互联时代下智慧旅游的“So”模式
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网络平台。很多互联网应用利用SNS社交平台来增强用户粘性[4],智慧旅游应用也整合了SNS社交平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游客可以直接链接到人人、微博、微信等其他SNS平台,发布即时状态、图片、视频、推荐信息等,分享给朋友或拥有相同兴趣的网友;游客还可以在系统自身的SNS平台上发布旅游攻略、游览体验、旅游日志等,分享给固定的亲友。
(2)移动互联时代下智慧旅游的“Lo”模式
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是指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5]。
将LBS应用到智慧旅游应用中,可以实现实时定位、反馈周边信息、智能路线计算、搜索服务等功能。首先,LBS整合了CPS/GIS智能定位技术,导游在游览过程中可以随时发布旅游状态,旅行社可以通过导游的智能移动终端实时定位在外旅行团位置,当旅行团发生突发事件时,旅行社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救援行动;第二,旅行社可及时反馈景区周边信息,将酒店、购物、餐饮及娱乐等信息即时推送游客,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游览之余,游客就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查询最近的酒店地址、用户评价、收费情况等信息;第三,引入LBS,系统可根据景区人流量、天气状况及车流量、路况等实时信息,智能计算出最佳路线,提供给旅行团,提高旅行团旅行品质,避免旅游资源浪费;第四,信息查询是LBS的基础应用,系统为游客提供搜索服务,游客可以随时随地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点,同时也可以智能检索关键词,通过电子地图标记信息点及信息点具体信息。
1.3“智慧旅游”应用的研究现状
智慧旅游应用有很多种,包括“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6],根据其主体功能可分为三大类:信息类、礼宾类、位置服务类。在信息类方面,很多网站都提供了酒店预订、周边信息查询、航班预订、景区介绍等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对于礼宾类,国外有些酒店利用i Pad的Face Time视频功能直接与酒店员工对话,使游客在到达酒店前就可以向酒店员工进行咨询;对于位置服务类,一些旅游导航软件可以提供实时位置显示和旅游路线查询,有些还配有语音导游。
在国外,“智慧旅游”相关项目开发较早,如美国2006年在宾夕法尼亚州Pocono山脉的度假区引入RFID手腕带系统,游客只要佩带手腕带,不需要携带钥匙和现金就可以打开房门、购买纪念品、进行收费游戏活动等;韩国首尔在2009也推出了I Tour Seoul掌上移动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观光向导、网上预约、位置定位等服务,还提供路线推荐、优惠券及电子导游书等丰富的附加服务。在国内,2011年开始,南京、苏州、北京等众多城市相继制订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国内很多旅游企业也陆续推出了和智慧旅游相关的服务项目,如去哪儿网2009年开始组建无线部门,在移动终端上提供机票、酒店、火车票、团购、景点等全方位的旅行搜索、预订与支付服务;2011年,艺龙网也推出手机客户端,提供酒店在线预订、Last-Minute模式的特价酒店等服务。
但从总体看,除了少数几家旅游企业的网站在旅游信息容量、智能管理能力、交互性与及时性等方面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外,绝大多数的旅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仍较低,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开发相对PC终端应用仍不成熟,国内缺少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旅游应用平台,智慧旅游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2 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构建
2.1 系统层次划分
从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上看,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建设分四个层面,即:
感知层———由各类终端设备构成,如手机终端、触摸屏终端、PC端等。
网络层———使终端设备与系统服务端实现传输与通信。
数据处理层———主要有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组成,数据中心作为综合数据库存储各类数据信息,服务器对各类综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调用,传递给客户端使用。
应用层———为不同使用对象如导游、游客、游客亲友、旅行社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功能。
2.2 系统开发架构
系统主要提供给旅行社、导游、游客及游客亲友使用,围绕这四个主体,构建了智慧旅游团管理平台Web终端、Android移动终端、亲友查询Web终端三大应用。管理平台设计为B/S结构,Web端采用HTML5+CSS技术,同时将Java Script嵌入HTML5中[7,8]。Android移动终端采用Eclipse开发[9],整合了移动GIS/GPS定位、电子地图、SNS社交平台等功能。服务器采用Web Services技术[10],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11],电子地图采用百度地图(在线获取地图资源)。Android终端供游客和导游两个群体使用,调用Web Service时采用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格式传递数据,但在Android SDK中并没有提供调用Web Service的库,因此采用了第三方类库KSoap2-Android,它为Android平台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轻量级的SOAP客户端包。Web终端包括旅游社管理平台和亲友查询端两个应用,调用Web Service时采用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JSON基于纯文本,跨平台传递极其简单,特别适合互联网传递。系统的开发构架如图2所示。
2.3 系统功能模块及关键技术
(1)智慧游览:游览前,游客可查看景区图文简介,全面感知景区;游览过程中,游客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景区的电子地图及行程路线,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等SNS社交平台发布旅行状态、景区评论等,游客还可以接收到景区周边的特色推荐,包括酒店、宾馆、购物中心等,满足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特征的需求;游览结束后,游客还可以在旅行分享平台上传旅游攻略、旅游体验等信息,与亲友分享和交流,提高用户粘性。
(2)智慧导游:导游可在Android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查看景区电子地图,即时掌握团队信息;及时发布团队状态,与旅行社之间形成信息共享和联动合作,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行团安全;实时了解景区状态,包括天气、人流量、车流量等等信息,并通过智能路径计算系统,及时调整旅行路线及旅行计划,提高旅行服务品质。
(3)智慧管理:旅行社可通过管理平台对导游及游客信息进行管理,规划行程路线,安排时间日程;对在外旅行团进行智能定位,即时掌握导游发回的实时状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应对,提高旅行团安全性;及时了解不同游客群体的各类需求,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实现智能管理;及时发布最新旅游信息,动态共享给导游和游客,提高服务质量。
(4)智慧感知:游客亲友可通过Web终端查看游客所游览景区简介、景区电子地图及游客的行程路线;同时可分享游客游览日志,与游客交流互动。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开发系统所用的关键技术包括:
(1)Web Service
Web Service是自包含的、模块化的应用程序,通过网络被描述、发布、查找以及调用。将Web Service作为中间层组件,用户界面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调用中间层组件,Web Service支持跨平台间的互操作,Android终端及Web终端可同时调用Web Service方法,这样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代码复杂度,同时能够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系统采用Web Service实现了生成导航地图、获取实时信息、对数据库表进行增删改查、管理登陆信息等功能。
(2)Android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目前已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要份额。本系统针对Android手机定制了移动客户端,软件部分界面如图4-5所示。
Android移动终端应用采用百度地图作为电子地图,整合了GPS/GIS定位系统,融合了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旅行团的智能定位;系统在规划行程路线时,使用距离优先原则,为旅行团提供最优化的行程路线,避免旅游资源浪费,提高游客旅游品质(如图4所示);另外,系统还提供信息搜索及关键词检索功能,帮助游客搜索景区附近的信息点,如在镇江市内搜索宾馆,电子地图会标记出附近宾馆(如图5所示),游客可查询宾馆详细信息,包括商户简介、评论信息、参考价位、顾客评分等。
移动地图开发中涉及的主要方法如下:
(1)下载百度地图移动版API(Android)开发包并申请API Key。
下载百度地图开发包,这个开发包包含两个文件:baidumapapi.jar和lib BMap Api Engine.so。并在百度地图API首页申请百度地图移动版API(Android)Key。
(2)在工程中引用百度地图API开发包。
将baidumapapi.jar和lib BMap Api Engine.so拷贝到工程的根目录及libs/armeabi目录下,并在工程属性->Java Build Path->Libraries中选择“Add JARs”,选定baidumapapi.jar,这样就在应用中引用了百度地图API。
(3)在布局文件中加入Mapview:
(4)使用距离优先的原则规划路线:
(5)返回poi搜索结果
(6)将poi结果显示到地图上
(3)HTML5
广义的HTML5,指的是包括HTML、CSS和Java Script在内的一套技术组合。HTML5作为新一代移动Web技术,是Web前端技术的重大创新,使用HTML5可制作适合电脑、平板、手机通用的Web网站,且网站更易用,代码更简洁,通过HTML5的绘图标签,可以实现大多数的交互操作和动态效果,使视频和音频更容易播放。系统利用HTML5技术设计开发了亲友查询Web终端及旅行社管理平台Web终端,实现了旅行社对旅行团的智慧管理,游客亲友的智慧感知,提高了用户的友好体验,加强了视觉感受。
3 结束语
【移动互联应用】推荐阅读:
电力移动互联应用06-10
移动互联网及应用07-06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10-28
移动互联网应用之创新05-13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07-25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12-05
移动互联设备08-22
移动互联平台09-24
移动互联转换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