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移动互联网时代

2024-05-27

4G移动互联网时代(精选11篇)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1

0 引言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应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教育工作者将如何做出应对,它会对学习行为产生怎样影响,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而又对新应用高度敏感的高职学生,怎样运用4G移动技术及微平台设计适合他们所需的学习模式,以更好引导他们进行主动而富有成效的学习,这是摆在当前高职教育界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1 高职生开展交互式移动微学习的主要问题[1,2,3,4]

1.14G移动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资费还比较高

4G移动的网络资费就我国现有国情和对照其他国家来看,仍有较大降低空间。高职学生要想做到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微学习,在离开WIFI的环境,就必须开通资费不菲的流量套餐,特别是现在很多学习资源都是以视频、图片和动画等非常耗流量的媒介形式存在,不菲的流量资费束缚了高职学生进一步开展移动微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进行高效移动微学习的门槛,是否具备一部优质的智能移动终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但现有市场上配置和性能较好的4G智能移动终端,对没有经济自给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讲还是太贵了,尤其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昂贵的智能手机购置费可能将他们拒之于移动微学习门外。

1.2 缺少APP应用良好和技术性能完善的移动微学习平台和支持系统

移动微学习的深入展开需在后台有一个运行优良的平台和系统支撑,而这方面现在还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从事相应的开发和服务,更多的是各教育单位借助于第三方的平台和APP应用来设计一些微型学习系统和资源。由于专业技术能力不够,再加上这些平台和APP原本就不是定位教与学用的,使得开发出的这些系统和资源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设计界面和使用功能用户体验较差,学习者或师生之间交互渠道和形式单一,设计系统要集成很多第三方模块和APP,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支持力度单薄。以上种种不足,都挫伤了本来学习能力就不够的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移动微学习在高职生中的发展。

1.3 缺乏数量足够和制作精良的移动学习资源

当前国内各教育单位还缺乏与技术实力雄厚的IT机构进行合作的项目,制作的移动学习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差强人意。有的平台直接通过一个链接连到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上,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网络资源都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下载来学习;有的平台学习知识点分散,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知识架构体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有的系统在设计上视角缺乏,制作粗糙,所创作的学习资源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够,基本没有顾及高职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有的没有提供该平台的检索手段,需借助百度等第三方工具来实现查找,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检索有效信息,学生极易在学习中偏离目标。

1.4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匮乏

现有移动终端上的学习资源多是以授课视频形式存在的,遵循的仍是“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按事先编排好的教学方案和脚本,将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与摄像镜头面对面,基本以“独角戏”的方式完成,再经后期剪辑和制作,提供给学习者,学生和教师交互沟通的机会只能放在事后。有的学习资源只是做成了微型课件,内容上也是将以往教学材料的简单堆砌。以上教学材料的制作,教学内容和方法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的需求,更不能做到一对一教学指导,只是把传统教学模式换了一个平台搬到移动手机上,实质是新瓶装旧酒,自然无法获得高职学生的认可。

2 高职生提升交互式移动微学习应用的对策[1,4,5,6]

2.1 充分运用基于智能终端的现代通讯软件构建移动微学习模式

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软件,能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内容。将微信运用到教学中,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发送差异化的学习资料,有区别的开展课前预习和准备。在课中,根据不同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有侧重、有分别地讲解知识技能点,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督促他们及时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和复习,了解对每次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策略。充分利用微信所提供的技术功能,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开展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拓宽课堂教学时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2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强调交互协作和情境创设的微课程设计

在利用微信设计某门具体课程时,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做好前期分析与调查,撰写微教案,制作微脚本,收集课程素材,开发微信媒体资源。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移动微终端和面向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必过于烦冗,力求小而精,一次微课程讲清楚一至二个知识点便可,且不要以大段文字来板现,而要以关键词形式呈现。重视交互环节的设计,通过开设微课论坛、课程微博、在线讨论室等模块促进师生之间的交互和沟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借鉴网络游戏当中的一些有益元素,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各种技术手段,创建有意义、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贯彻“连续型微小化”和“交互式情境化”的思路来设计微课程。

2.3 组建基于共同目标的“互助”、“互享”、“互进”的移动微学习共同体

对于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弱的高职生,组建有相同目标和动机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他们相互督促,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一起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建工具选择上,现有软件如飞信群、微博群和QQ群等都可以作为选项。从功能上来讲,它们各有长短。实际操作中,可以某一个交互工具为主,把几种手段相结合,弥补单一工具的不足。群成员中,最好选一到若干个大家都信任的人作为管理员,经常性地发布学习专题,以设问方式引发群成员的讨论,相互协作完成某一专题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还应经常组织线下的学习活动,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种共同体的存在,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外延和内含,提升了参与者学习的兴趣和稳定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4 综合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多种因素,设计适合高职生学习需求的APP

在开发这类APP时,要综合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多方面因素,以促进高职生学习为出发点、以提升应用度为落脚点来进行设计。从功能性方面来讲,APP应包括基本的学习、交互、服务、检验、评估等模块功能,各模块间在后台有共用的数据流和资源库,通过隐性的数据和显性的导航相关联,以高内聚、松耦合的方式集成一体。从非功能性方面来讲,要特别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按照独特、体贴、专注和迷人的理念来展开设计。这其中,界面UI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整个APP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感受。设计者应充分考虑情境创设,把学习者引入到特定学习环境,沉浸其中展开高效率的学习。由于专业性比较强,整个设计过程,最好有教师、学生和软件开发人员一起组成团队参与其中。

3 结语

4 G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助推一种新的交互式微学习方式的广泛运用。高职生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应当有别于其他学生群体。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生在4 G技术条件下进行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微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如何运用4 G技术开展移动微学习的相应对策,希望更好地支持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媛.基于移动微学习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14(10):15-17.

[2]姜丹丹.移动学习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刘洋.基于微信的高职_计算机应用基础_移动学习微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宁夏大学,2015.

[4]卫亚华.基于微信的高职JAVA程序设计微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5]郝中超.移动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资源有效共享[J].农业网络信息,2014(07):119-122.

[6]宋晓玲.面向移动终端设备的学习应用程序_APP_的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2

2013年10月09日 06:54证券时报网我有话说(161人参与)

重点支持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高速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4G)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将重点支持移动智能终端新型应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八大专项。通知指出,发改委将组织实施移动互联网及4G产业化专项,目标是加快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培育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具备一定规模的移动互联网骨干企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综合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服务能力。推进TD-LTE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创新示范应用,带动TD-LTE产业快速发展。通知显示,发改委的支持重点包括八大专项。一是移动智能终端新型应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包括应用引擎和与之配套的云端服务系统,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和移动互联网主流应用,支持主要操作系统,具有安全可信的用户信息管理能力,实现应用系统的规模应用。二是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重点支持研发低功耗的可穿戴设备系统设计技术、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及新型传感技术、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互联共享技术、可穿戴设备应用程序及配套的支撑系统技术,实现可穿戴设备产品产业化。三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对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的试验、评测能力以及产业链监测和服务能力。四是移动智能终端开发及产业化环境建设,支持相关企业在已建立的移动智能终端开发环境基础上,以实现面向第四代移动通信多模多频智能手机新型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建设和升级智能终端开发综测、一致性测试、生产及检测环境。

五是高速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六是高速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发及创新应用示范。

七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3

关键词:4G;高职;微学习;交互;APP

中图分类号: H319.3;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40-2

0 引言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应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教育工作者将如何做出应对,它会对学习行为产生怎样影响,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而又对新应用高度敏感的高职学生,怎样运用4G移动技术及微平台设计适合他们所需的学习模式,以更好引导他们进行主动而富有成效的学习,这是摆在当前高职教育界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1 高职生开展交互式移动微学习的主要问题[1-4]

1.1 4G移动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资费还比较高

4G移动的网络资费就我国现有国情和对照其他国家来看,仍有较大降低空间。高职学生要想做到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微学习,在离开WIFI的环境,就必须开通资费不菲的流量套餐,特别是现在很多学习资源都是以视频、图片和动画等非常耗流量的媒介形式存在,不菲的流量资费束缚了高职学生进一步开展移动微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进行高效移动微学习的门槛,是否具备一部优质的智能移动终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但现有市场上配置和性能较好的4G智能移动终端,对没有经济自给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讲还是太贵了,尤其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昂贵的智能手机购置费可能将他们拒之于移动微学习门外。

1.2 缺少APP应用良好和技术性能完善的移动微学习平台和支持系统

移动微学习的深入展开需在后台有一个运行优良的平台和系统支撑,而这方面现在还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从事相应的开发和服务,更多的是各教育单位借助于第三方的平台和APP应用来设计一些微型学习系统和资源。由于专业技术能力不够,再加上这些平台和APP原本就不是定位教与学用的,使得开发出的这些系统和资源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设计界面和使用功能用户体验较差,学习者或师生之间交互渠道和形式单一,设计系统要集成很多第三方模块和APP,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支持力度单薄。以上种种不足,都挫伤了本来学习能力就不够的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移动微学习在高职生中的发展。

1.3 缺乏数量足够和制作精良的移动学习资源

当前国内各教育单位还缺乏与技术实力雄厚的IT机构进行合作的项目,制作的移动学习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差强人意。有的平台直接通过一个链接连到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上,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网络资源都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下载来学习;有的平台学习知识点分散,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知识架构体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有的系统在设计上视角缺乏,制作粗糙,所创作的学习资源趣味性和吸引力不够,基本没有顾及高职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有的没有提供该平台的检索手段,需借助百度等第三方工具来实现查找,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检索有效信息,学生极易在学习中偏离目标。

1.4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匮乏

现有移动终端上的学习资源多是以授课视频形式存在的,遵循的仍是“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按事先编排好的教学方案和脚本,将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与摄像镜头面对面,基本以“独角戏”的方式完成,再经后期剪辑和制作,提供给学习者,学生和教师交互沟通的机会只能放在事后。有的学习资源只是做成了微型课件,内容上也是将以往教学材料的简单堆砌。以上教学材料的制作,教学内容和方法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的需求,更不能做到一对一教学指导,只是把传统教学模式换了一个平台搬到移动手机上,实质是新瓶装旧酒,自然无法获得高职学生的认可。

2 高职生提升交互式移动微学习应用的对策[1,4-6]

2.1 充分运用基于智能终端的现代通讯软件构建移动微学习模式

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软件,能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内容。将微信运用到教学中,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发送差异化的学习资料,有区别的开展课前预习和准备。在课中,根据不同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有侧重、有分别地讲解知识技能点,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督促他们及时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和复习,了解对每次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策略。充分利用微信所提供的技术功能,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开展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拓宽课堂教学时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2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强调交互协作和情境创设的微课程设计

在利用微信设计某门具体课程时,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做好前期分析与调查,撰写微教案,制作微脚本,收集课程素材,开发微信媒体资源。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移动微终端和面向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必过于烦冗,力求小而精,一次微课程讲清楚一至二个知识点便可,且不要以大段文字来板现,而要以关键词形式呈现。重视交互环节的设计,通过开设微课论坛、课程微博、在线讨论室等模块促进师生之间的交互和沟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借鉴网络游戏当中的一些有益元素,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各种技术手段,创建有意义、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贯彻“连续型微小化”和“交互式情境化”的思路来设计微课程。

2.3 组建基于共同目标的“互助”、“互享”、“互进”的移动微学习共同体

对于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弱的高职生,组建有相同目标和动机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他们相互督促,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一起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建工具选择上,现有软件如飞信群、微博群和QQ群等都可以作为选项。从功能上来讲,它们各有长短。实际操作中,可以某一个交互工具为主,把几种手段相结合,弥补单一工具的不足。群成员中,最好选一到若干个大家都信任的人作为管理员,经常性地发布学习专题,以设问方式引发群成员的讨论,相互协作完成某一专题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还应经常组织线下的学习活动,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种共同体的存在,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外延和内含,提升了参与者学习的兴趣和稳定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4 综合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多种因素,设计适合高职生学习需求的APP

在开发这类APP时,要综合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多方面因素,以促进高职生学习为出发点、以提升应用度为落脚点来进行设计。从功能性方面来讲,APP应包括基本的学习、交互、服务、检验、评估等模块功能,各模块间在后台有共用的数据流和资源库,通过隐性的数据和显性的导航相关联,以高内聚、松耦合的方式集成一体。从非功能性方面来讲,要特别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按照独特、体贴、专注和迷人的理念来展开设计。这其中,界面UI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整个APP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感受。设计者应充分考虑情境创设,把学习者引入到特定学习环境,沉浸其中展开高效率的学习。由于专业性比较强,整个设计过程,最好有教师、学生和软件开发人员一起组成团队参与其中。

3 结语

4G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助推一种新的交互式微学习方式的广泛运用。高职生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应当有别于其他学生群体。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生在4G技术条件下进行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微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如何运用4G技术开展移动微学习的相应对策,希望更好地支持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崔媛.基于移动微学习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14(10):15-17.

[2] 姜丹丹.移动学习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刘洋.基于微信的高职_计算机应用基础_移动学习微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宁夏大学,2015.

[4] 卫亚华.基于微信的高职JAVA程序设计微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5] 郝中超.移动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资源有效共享[J].农业网络信息,2014(07):119-122.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4

一、4G时代BAT移动互联用户入口广告营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 百度搜索入口

百度搜索是以信息资源检索为主要功能具有代表性的移动互联用户入口之一, 目前, 已完全实现了移动终端与PC的跨屏整合。从e CDC数据库用户使用特征来看显示:百度搜索入口使用人数逐年攀升, 近年来用户渗透率基本稳定在85%左右, 40岁以下、中高收入和二三线城市人群成为该入口使用主体。百度搜索的功能特色决定了其广告营销模式。目前, 依托百度搜索入口功能开展的广告营销策略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广告信息检索服务。包括拍照搜索、关键词搜索、排名竞价等;二是生活消费服务。包括“金融与团购”、“图片、资讯、音乐推介”、“百度地图地址标示”等服务。其主要问题体现为模式单一, 尚未形成综合性互联移动服务体系。为此, 本文对其发展趋势提出三点建议:第一, 整合优化搜索形式与界面平台。建议:百度搜索能够逐步实现图文音频与大数据下个性化、综合性信息检索功能相结合的创新目标, 即以用户所在位置场景与功能定位为参考基础, 打造娱乐化、便捷式、高精度和互动型搜索界面, 而非网页与词条的罗列。比如, 用户使用拍照搜索功能查找菜谱时, 按照上述规划, 该入口要能够实现菜谱的语音播报, 步骤创新比较、图文讲解、附近餐馆位置与评价、附近材料来源、交通信息、健康指标信息等以及与该菜品制作相关工具与素材的相关商家信息, 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第二, 以定位为依据提供个性化生活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形式、定制化新闻、图片、资讯、服务消费信息;第三, 创新生活服务模式。做好金融服务与会员积分管理。比如可以与正在转型中的电信运营商共同打造积分兑换商城。另外, 百度应尽快抢占智能路由器或Wi Fi钥匙产品市场, 加快搜集用户行为特征数据。

(二) 淘宝购物入口

淘宝购物移动互联用户入口是淘宝网在手机上打造的交易购物平台。《2015年淘宝移动互联报告》数据显示:淘宝购物入口在月度覆盖率和总时长占有率上已分别高于第二名京东和聚美优品33.5%和1.372%。从淘宝指数数据来看, 数码电子和食品服装类产品用户购买总量占比较高。目前, 淘宝购物入口的广告营销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类:平台广告推销。包括淘宝相关平台和其他用户入口进行产品广告推介;二类:追踪事件营销, 把我内容营销机遇。比如, 淘宝通过营造节庆打折氛围以及抓住娱乐、时尚、新闻、影视、艺术等热点事件中突出产品进行营销;三类:名人文化宣讲。淘宝会利用名人效应组织、宣讲并迎合产品发展潮流, 为用户注入产品内涵与理念。通过对知网查阅, 淘宝现存主要问题普遍观点为:互联互通创新力度和融合度不够。为此, 马云 (2015) 提出, 在4G移动互联新时代, 淘宝购物将全面布局建设大数据、互联网+、在线教育、大健康和高速物流领域项目, 上述项目正在实施。

(三) 微信通信入口

微信入口自2011年初诞生以来, 在用户规模、广告营销创新模式类型及平台整合能力高效加强的背景下, 凭借腾讯集团技术财力扶持, 微信入口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移动互联用户入口旗舰领军代表。回顾我国移动互联用户入口总体历史, 呈现出门户搜索商务化、游戏社交娱乐化、资讯微博信息化和行业生活服务化格局转换态势, 而微信“通讯+社交+资讯+个性化订阅+游戏+LBS+二维码+微店+微信支付”的一站式平台几乎已将过去10年间我国移动互联成功模式尽收囊中。该模式引发的消费市场也极具影响力。根据2015 年1 月“企鹅智酷”发布的微信入口消费市场报告可以看出:职业驱动力下具有较强即时性信息获取需求的中青年群体成为该用户的主力军。报告的主要核心观点有四:一是微信强化跨时空的社交效益;二是对以流量、游戏、虚拟生活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消费和生活消费贡献分别达952亿元和110亿元, 而娱乐、打车、金融、购物等娱乐生活服务为主要贡献主体;三是公共微信平台成为企业机构广告营销投入和用户碎片化获取独特化资讯服务和生活学习低价式入口平台;四是微信成为集金融和020支持的信息服务、价值增值、人际沟通和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

作者认为, 微信入口能够成为主流广告营销入口原因在于其无边界、包容性、开放式的运营战略。从微信入口广告营销现状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基于硬件功能的营销。该营销模式有“漂流瓶信息传递”、“摇一摇获取社交连接”、“二维码+020商品推介”、“位置分享”“社交话唠”等。这些模式主要是基于微信与移动终端硬件基本功能来实现的, 问题体现在信息交换效率不高, 娱乐性不强;二类:基于微博共享平台营销。模式有“微店或020实体店朋友圈分享”、“公共订阅资讯推送”、“朋友圈内容与事件营销”等。这些模式都是基于微信社交功能实现的, 问题体现为垃圾广告泛滥, 信息选择信度下降, 公共订阅分享没有满足个性化需求。最后, 本文针对微信入口广告营销提出四点建议:第一, 分清层次, 整合策略。即应建立朋友圈需求反馈机制, 整合基础功能与以“头像”、“游戏”、“生活服务”、“游戏娱乐”、“微视频”为代表的辅助功能, 实施精确营销;第二, 搜索布局, 个性区分。创新搜索识别模式, 建立微店、生活服务、资讯搜索一站式搜索平台以及滚动式资讯推荐和评分机制, 提供分块儿查阅订阅信息功能;第三, 诚信引领, 跨界融合。建立政府主导下, 企业参与下的诚信查询与产品服务评价及会员参与机制, 以诚信为基础, 引领事件营销潮流。

二、4G时代BAT移动互联用户入口广告营销策略

(一) 基于4G大数据下的互动式广告营销策略

上述BAT用户入口模式创新都是基于4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与大数据的有效结合。所谓大数据营销是指以个体产品服务效用异质性为理论基础, 依托移动网络和终端硬件技术以及用户信息数据特征, 通过云计算快速分析, 精确化锁定用户产品偏好并进行营销。对于百度搜索入口来说, 在4G大数据背景下, 百度搜索应尽快促进LBS与团购消费模式融合, 坐标基准搜索与常规搜索的整合, 打造便捷式、动态化、互动式的搜索界面。商家除了将自身特色产品上传至百度以外, 还应该积极推出价格竞价活动并参与到会员联盟活动中去。在资讯服务方面, 百度入口可以在用户个性化信息板块适时推出以品牌或附近商家为标示的虚拟互动游戏, 提高品牌认知度, 以“积分墙”形式获取会员积分或价格打折权限。在图片和音乐搜索方面, 百度可以在图片附近附加相关商家品牌地址和交通路线标示, 提供在线产品或服务预定, 方便顾客就近消费;另外, 百度也可以利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 创新图片和音乐形式, 将资讯融合于艺术, 在艺术形式中引导用户购物价值观;对于淘宝购物来说, 除了传统节庆打折促销方式以外, 借助淘宝指数数据进行营销也是极其必要的。淘宝可以创新一批较为流行的卡通形象, 并将其与需求心理偏好测试一同融于游戏娱乐场景中, 根据测评结果, 实时给出动态化产品图片和参数以供用户选择。在物流和教育布局上, 可以建立虚拟物流运输和虚拟课堂, 用户点击地图某一区域内正在配送的虚拟物流商品或虚拟学习者既可以给出多家相关产品的信息。对于微信入口来说, 广告营销者可以将与本产品相关的健康、美食、旅游等前沿资讯为题材编写常识问答, 利用漂流瓶信息传递功能依据用户偏好相似性原理把它再传递给区域较近的下一个用户手中去, 凡是漂流瓶回答正确频率达标即可享受会员联盟积分折价优惠。最后, 微信电话本也可以创新成为一个集位置定位、电话联系、交通指引的广告营销工具。

(二) 基于4G跨屏共享下的内容事件营销策略

当前,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将面对诸多的屏幕, 比如, 网络电视屏、手机屏、平板电脑屏、移动手表屏等。多屏分割式广告营销让用户饱受广告资讯重复浏览和信息不统一的困扰, 因此, 实现跨屏共享营销就显得极为必要。比如, 当我使用一个入口应用的时候, 需要切换到桌面才能够得到答案;再比如, 当我看到一个资讯时, 我用移动终端能够同步化地了解该领域相关情况。跨屏营销的基础应为内容事件营销。对于百度搜索来说, 利用用户对社会热点兴趣和伦理价值的转换, 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场景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服务信息。对于淘宝搜索来说, 可以设立针对某一产品的降价节庆日、物流配送周或教育学习月, 以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轮换效应营造广告营销热点。另外, 淘宝也要打造自己的多媒体推介平台, 可以不断推出一系列的创意多媒体广告。比如, 可以打造一批“中国旅游千里行”、“公益千里行”, “名人生活录”等以微视频、语音电台和公众博客记述为主要形式的品牌活动, 将通过赞助产品形式将体验感悟和品牌文化寓于其中, 实现内容和事件营销目的。对于微信来说, 作者认为, 除了“朋友圈+LBS+订阅分享”和“微视频”内容营销模式以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头像进行创新式广告营销, 即将触动你内心的分享内容或近期的政策、娱乐、感悟、商业、疑问等热点事件创意生成为你的头像并附上代言商家信息, 宣告你为品牌或代言并在代言结束以后获得微信红包奖励。比如, “中国好声音”提出的点亮你的微信头像活动, 或“一帮一扶贫公益”提出你和贫困儿童合影照、“我为社会主义美德代言”的卡通头像、“针对问题做出提问”的留言解答活动头像等。

(三) 基于4G移动互联网+下的渗透式广告营销策略

4G移动互联网+时代下, 移动互联应用入口发展趋势是向各个行业纵深渗透, 及实现生活信息服务与移动互联的融合。对于BAT移动互联入口可以在金融支付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 逐步实现产品与工业、医疗、教育、交通旅游、家具家电、020移动互联网+的广告信息策略融合。在营销过程中, 策略广告应切合移动互联网与行业的语境, 以小品类潮流、个性化商品为产品推介主体, 促进行业融合和不同行业间规模效益的生成。

总结

本文以4G时代BAT移动互联用户入口为研究对象,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4G时代移动互联网络通信技术和市场格局和用户入口广告营销策略将发生重要变革;另一方面, BAT用户入口已成为当前我国移动互联具有高度领军地位的旗舰式应用平台。然而, 从BAT百度搜索、淘宝购物和微信通信入口发展现状来看他们均面临着与4G时代大数据、020、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格格不入窘境, 没有实现应有的互联互通与个性化定制应有模式下的格局转换。为此, 本文分别提出了几点发展改进趋势建议。在此基础上, 本文又进一步切合大数据、多屏营销、事件营销和移动互联网+背景谈了几点BAT移动互联用户入口的营销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

[2]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2014.

[3]中国移动营销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4]程子阳.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 2012 (05) :30-35.

[5]成卓, 贺石昊.移动互联网迈入2.0时代加速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J].通信世界, 2014 (02)

[6]梁智勇.移动互联网入口竞争的市场格局及传统媒体的竞争策略[J].新闻大学, 2014 (03) :127-135.

[7]牛禄青.移动搜索的未来图景[J].新经济周刊, 2014 (09) :8-13.

[8]吴颂华.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商业变革思考[J].空运商务, 2014 (01) :12-17.

[9]刘承杰, 丁东林.移动互联背景下通讯运营商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传媒大学, 2015 (08) :293.

[10]马化腾.用移动互联推进“智慧民生”[J].青年记者, 2015 (09) :5.

[11]余晓辉.移动互联网进入发展新阶段[J].世界电信, 2008 (12) :16-17.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5

关键词:营销管理;网格化;客户体验;整合营销

一、移动通信运营商4G业务新竞争形势分析

随着行业重组和4G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通信行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宏观形势、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和业务发展不断出现新特征,移动运营商在区域市场竞争中,面临诸多新的课题,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从传统移动业务向4G业务转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能力提升面临挑战:作为传统移动运营商,倚重于语音业务,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在4G业务及移动互联网运营方面,存在诸多弱势。二是市场普及率不断提升,用户对移动号码的忠诚度出现下降:随着市场普及率不断提高,语音消费需求逐步走向饱和,从用户手机使用历程来看,从语音到短信,短信到彩信,彩信到手机互联网和APP,用户对移动互联网

ID的依赖越来越强,如微信号、QQ号、支付宝号等,这又进一步降低了用户对手机号码的忠诚度。三是价格持续下降,挤压行业价值与利润空间。近年来,电信行业发展呈现量收不同步,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客户增长速度,收入利润增幅远远低于业务量增幅,行业价值与利润空间大大压缩,运营商需要利用品牌、网络、业务、服务等多种优势,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和挖掘客户价值。同时,迎来三大机遇,一是移动通信替代固定通信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移固替代,三网融合趋势日益显现,网络、终端和业务融合日益深化,移动业务为核心的融合将成为主流,在家庭客户和企业客户中,移固替代,三网融合的需求更加显现。二是全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逐渐升温:信息化已提升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信息化领域发展迅速,方兴未艾,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崭新的发展前景。三是宽带互联网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需求将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纵深化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大力介入,进一步呈现井喷式发展。

二、区域市场营销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精细化营销能力有待提升:移动通信用户逐渐呈现出个性化需求,而运营商产品业务趋于同质化,寻求差异化优势成为竞争的重点,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客户进行细分成为运营商必须要做的一件事,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展开差异化竞争。

(二)成本效益理念有待深化:目前营销管理尤其是战略性市场规划、消费者行为研究、营销渠道整合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对营销活动的事后分析和评估也有待加强,容易出现企业营销成本与收益的不匹配现象。

(三)整合营销能力有待强化:现有的营销推广主要以电视、报纸、机场、户外等传播媒体的广告投放为重点和优先区域,没有充分利用移动自办厅、10086热线、公司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用户直接触点进行营销和推广,没有能够发挥整合营销推广的协同效应,用户对移动业务的感知不够深入。

三、移动运营商营销管理模式变革设想

(一)实施网格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营销阵地前移,减少中间管理层级,使企业各项决策在生产经营的最前线得到快速落地和执行,从而有效提升区域市场的掌控能力。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实施区域扁平化管理,按照地理位置在全地区划分成立多家区域营业部,将渠道管理、集团维系、客户服务和市场拓展的职能向区域营业部下放,实行扁平化管理,公司营销组织架构由原来的四个层级转变为三级管理模式,缩短管理层级,增强区域一线直销团队的人员配备,保证区域市场得以有效拓展。同时充分考虑各区域间手机、固话、宽带普及率以及区域经济情况、运营收入规模等纬度,分析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市场成熟度,实行区域分形态管理,突出区域发展特色。

(二)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完善产品服务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面向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前后台和横向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优化和固化服务流程,科学设计和有效执行服务评估,加强服务培训,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壁垒,建立前后台浑然一体的服务体系。运用精确营销,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与体验,通过产品线管理、生命周期管理整合各项业务,实施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提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应用。实行差异化服务,将细分客户群分为高端、中端和普通客户,并根据价值细分结果对不同细分客户群实施不同的服务策略,包括服务成本和资源的倾斜,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以最有效的投入实现全面服务质量的提高,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创新营销策略,实施整合营销,构建商业合作模式。随着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需要不断创新营销管理模式,深入实施触点整合营销、品牌整合营销和合作营销。

触点整合营销:有效的营销行为强调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和合适的时机进行,在一个合适的时刻和地点更容易激发客户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对最佳接触点进行把握,并利用关键触点进行营销推广。

品牌整合营销:通过品牌整合包装,可以不断提升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与忠诚度,并充分利用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来进行市场拓展。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形象塑造,通过对企业的核心价值、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外显识别把企业的整体形象推向社会,努力使公众认识、认可企业的整体形象;在品牌架构方面,树立4G业务运营商形象,结合不同的目标用户需求,按照不同的业务模式,包装整合有效的子业务品牌,有效提升用户品牌认知和品牌影响力。

合作营销:不断完善和拓展产业链,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优化端到端业务提供模式,打造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型产业生态环境;在加强与合作伙伴、代理商的合作及对整个产业链的引导和控制中,通过灵活的管理方式,有效的扶持政策,合理的沟通,优惠的酬金等,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创新,与合作伙伴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构建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

(四)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提升综合数字服务能力。以“互联网+”代表的数字信息服务为载体,推动行业转变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创新发展。围绕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服务需要,依托ICT产业的整合优势,推进传统实体经济和综合数字服务的深度融合,逐步培育运营商专属的综合数字服务能力,向“互联网+”生态圈提供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服务与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底层管道、基础设施与能力封装,向大众市场客户提供的应用及服务,从而助推传统行业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变革与产业链重构。

针对大众市场加快服务能力培育:“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等专项行动,这与群众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方式联系紧密,围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逐步将其消费方式与习惯转移到互联网上来,重点做好内容分发、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安全支付等特色应用与服务,全面提高公众对于“互联网+”的体验感知。

针对企业市场加快“互联网+”渗透。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量的传统企业仍然将“开通互联网网站、实现原材料与成品的网上购销”作为企业互联网化的标志。运营商需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准传统行业切入“互联网+”的脉搏,通过提供标准化或定制化的行业应用、系统化搭建企业内部互联网应用平台,帮助传统行业加速推进“互联网+”。

参考文献:

[1] 余晓晖.新形势下的电信业的发展与转型.邮电规划,2007,4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6

当天, “移动4G空中会诊室”名医帮扶村医活动第一站, 来到杨家镇。让省城名医与村医, 隔着100多公里, 开展远程视频会诊, 全过程视频流畅, 画面无卡顿, 声音清晰可辨。

能够依托移动4G实现的, 不仅是用“空中会诊室”来填平城乡医疗差距的鸿沟。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消费和产业发展, 四川移动加紧提升移动4G和宽带网络的速度, 不断深化移动4G的覆盖广度与深度, 助力四川经济在“互联网+”的高速路上一路畅行。

在全省率先推出“4G+”网速体验达到4.5G水平

“这是什么情况?”8月9日, 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踢球的移动用户郑伟, 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手机屏幕端上出现了“4G+”的网络信号。

感到惊喜的不仅的郑伟一人, 在成都, 除了川大望江校区外, 近日经过磨子桥、高升桥等地的移动用户, 也有机会体验“4G+”。

而使用“4G+”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对此, 业内人士有形象的比喻。他们认为“4G+”是拓宽和提速后的车道, 相当于让每位4G用户从单车道行驶升级到双车道。

在一款支持“4G+”技术的手机上, 点击进入影音网站, 选择一部高清电影。结果发现, 在4G+信号覆盖的情况下, 下载一部2G左右大小的电影, 耗时竟不到30秒

日前, 在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世界移动大会上, 中国移动的“4G+”技术首次发布。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上, 不少人体验了“4G+”的飞一般网速。

4G网速得以达到翻倍, 据专家介绍, 原因在于水平“4G+”技术所采用的全新载波聚合技术。通俗的理解, 即是道路的“扩宽器”和“提速器”。中国移动的载波聚合技术给路上的每一辆车都配了一条宽宽的大路, 这些车可以用加倍的速度并驾齐驱在各自的大道上。无论是传输高品质视频、分享照片和视频、接入云端大文件还是加载复杂页面, 都较以往的速度有大幅提升。目前, 四川移动部署了双载波聚合技术, 实际下行峰值速率最高达220Mbps, 实现平均速率翻倍;完成了三载波试点, 下载速率超过300 Mbps, 后期逐步引入频段间的多载波聚合, 推动LTE-A速率从100M—200M—300M—1G加快演进, 全面支持4K视频流和3D游戏, 真正实现高清视频秒点秒开。

据四川移动技术人员介绍, 目前已有三星S6、华为P8、Mate7等品牌手机支持“4G+”。8月起, 小米、中兴、VIVO、OPPO等更多品牌适配手机也将陆续上市, 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有移动4G用户无须换号, 只需使用支持该技术的手机就能享受到超快的手机上网体验。

据四川移动相关人士介绍, 目前在省内, 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21个市 (州) 已部署数千个“4G+”站点, 部分站点已通过测试。其中, 成都的市内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高升桥、磨子桥等区域的数十个站点已经通过测试。

持续领跑发展全省移动4G用户首破千万

截至2015年6月底, 全省移动4G用户首度突破一千万, 4G规模已超过2G。

这也意味着, 在四川的8000多万人口中, 有约5300万移动用户、其中超1000万移动4G用户。此项突破不仅表明四川移动在4G发展上再拔头筹, 同时也为四川成为全国4G大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 是运营商发展的命脉。在短时间内实现4G用户能破千万, 与四川移动在4G网络的建设速度、网络覆盖的品质密不可分。

今年5月, 从来自上海的白领陈敏到四川旅行, 过了一把外景记者的瘾。在朋友圈里, 她通过图片、短视频实时分享着在杜甫草堂、峨眉山等景区的见闻, 并与朋友们互动。在西部的山区, 视频还能秒上传, 这样的体验, 让陈敏很惊喜。

这一切, 有赖于四川移动在4G网络建设上的快步走。加速4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4G网络覆盖面, 不断夯实、提升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技术水平。

2012年年底, 四川移动成为全国首批13个TD-LTE试点城市之一, 并在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试点城市——成都开通4G (TD-LTE) 基站, 成功打通了国内第一个4G视频电话, 标志着四川在中西部地区率先迈入4G时代。

2013年12月, 四川移动4G正式商用。2014年7月, 四川移动4G网络规模超过3G;2014年8月, 四川移动4G基站达到了3万个。

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一年时间里, 四川移动4G网络规模的建设情况已经超过了3G网络五年的建设规模。

今年以来, 四川移动重点解决4G网络连片覆盖、室内覆盖问题, 实现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的双提升。针对高校、交通枢纽、商业场所等数据业务热点区域逐步开启载波聚合技术 (4G+) , 提升客户高速上网感知。

截至今年6月底, 中国移动4G用户达1.9亿, 中国移动销售4G超过1.1亿部。同时, 中国移动4G网络规模达到了90万个基站, 占全球4G基站数的四成。

在四川, 目前移动4G基站全国占比已超过2G基站在全国占比。已实现全省19个市州的县城及以上100%覆盖, 4A/5A景区100%覆盖。4G网络下载峰值速率已达100 Mbps。

据悉, 四川移动将在4G网络的建设上继续加码, 今年的建设投资超过50亿元, 2016—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75亿元。在4G网络方面, 今年将实现3个100%覆盖, 即:乡镇100%覆盖;成都始发的全部重要高速公路, 兰渝高铁四川段100%覆盖;高校、3A以上景区等100%全覆盖;还将重点聚焦城市深度覆盖, 大幅提升用户在大型场馆、交通枢纽、医院等商用建筑、大型小区的上网体验。

与此同时, 中国移动同时也在积极推进5G技术的研发, 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上网体验。

积极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启动4市12县试点工程建设

四川移动在高速发展4G无线网络的同时, 更加快光网宽带的建设发展, 使有线、无线互补, 让广大用户享受到高速网络的平滑过渡, 以及全网络覆盖的优势。

2004年以来, 四川移动先后投入100亿元, 30万建设者开展“村通工程”建设。累计解决了全川10962个偏远行政村、20349个偏远自然村通电话, 实现省内4000个行政村通宽带。

近年来, 四川移动积极推动国家“宽带中国”战略, 重点建设城区、乡镇驻地光纤宽带覆盖, 传输网, IP城域网扩容等宽带提速及普及工作, 已累计建成家庭宽带端口近500万线, 城镇住户的宽带覆盖率70%, 全省21个地市所在地城区已具备100Mbps光纤接入能力, 全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20Mbps以上。

今年以来, 四川移动从光纤宽带和4G无线上网两方面入手, 打造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同时加大骨干传输网络容量和网间互通能力建设, 引入100G波分技术, 为大带宽、高速率数据业务提前做好能力储备。并且, 加快有线光网和业务平台升级, 推动互联网电视节目资源离用户最近、质量最优。

近日, 四川移动还正式启动了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这是四川移动助力四川“宽带中国”、“互联网+”战略实施的又一举措。

今年7月,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文, 正式批准了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实施方案。四川移动成为中国移动集团唯一获得试点资格的省公司, 负责绵阳、泸州、自贡、资阳4地市12区县的试点工程, 将实现试点区域家庭100%的全光网络覆盖, 家庭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以上, 并可平滑升级至100Mbps, 为实施宽带中国、互联网+战略奠定坚实网络基础。

下一步, 四川移动将结合四川实际, 按照“集约化、差异化、高起点”建设原则和思路, 创新城区别墅区、高层住宅小区、多层小区、商务楼宇、城中村、乡镇居民小区、新农村聚集区等七大标准化建设场景分类, 继续大力推进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建设。

四川移动在光网上的发力, 还不止于此。

未来两年, 四川移动将投入40亿用于光纤宽带建设, 至2015年底, 四川移动光纤宽带城镇家庭住户覆盖率达85%以上, 光宽带平均提速60%, 最高提速100%, 预计至2016年底, 全省移动光纤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50Mbps;行政村通光纤宽带达1万个以上。

一手抓降费一手抓应用推动用户体验升级和产业发展

“‘全家用移动、光纤宽带免费送、4K电视免费看’活动, 针对保底消费到一定档次用户、4G套餐和流量用户, 赠送光纤宽带、家庭电视业务。”近日, 四川移动红星路营业厅推出的优惠活动, 引得不少来往市民走进询问。在该营业厅, 最近用户咨询最多的, 是新推出的“移动4G上网宝”业务。

据了解, 就在四川移动4G用户突破一千万之际, 四川移动在中国移动“提速降费”十二项举措的基础上, 又发布了“4G网络覆盖城乡”、“光网宽带, 全面提速”、“语音短信, 包月不限量”、“4G终端, 高质低价”、“4G流量, 翻倍畅享”等“五项行动”。

比如说, 在四川移动新推出的4G套餐中, 已有多款套餐对本地拨打全国、全国拨打一律不设时长限制, 用户想打多少就打多少。

同时, 针对保底消费到一定档次用户, 四川移动免费赠送光纤宽带、免费升级带宽、加量不加价。

而针对消费者反应强烈的国际资费方面, 四川移动大幅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流量资费, 推出48个国家和地区流量包天资费, 平均降幅超70%。为帮助客户及时了解自身使用状况、合理控制通讯费支出, 四川移动创新推出了“流量省心包”, 分为30元和70元两种。

在强力推广“提速降费”同时, 四川移动也进一步丰富4G服务的内容设置。

四川移动还针对宽带用户推出了4K超高清数字电视业务, 其显示像素是1080P全高清的4倍。目前四川移动已准备了百余部4K超高清影片, 涵盖了最新的国内外影片, 和各种好莱坞大片。

此外, 四川移动已搭建好4K电视平台, 同时在各地市搭建分发子平台, 实现4K大容量存储、高带宽传输, 以满足用户4K观影需求。

围绕“本地化龙头电商”定位, 聚焦微店、跨境、农村/社区O2O三大电商业态, “和聚蜀商”正有力地促进四川农产品出省出国、网购进村下乡。

目前, 已入驻农特产品商户超过2万家, 拥有以川内农副产品、特色美食为主的各类商品3万余件, 已发展微店店主100万名, 交易金额超过1700万元。

在互联网金融方面, 四川移动利用运营商大数据与征信能力优势, 加强与金融、保险机构合作, 通过“互联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项目融资、供应链融资、农村普惠融资等金融服务。

去年, 四川移动联合农业银行总行, 在全国首创农村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2015年预计客户达200万, 并计划在全国推广。

此外, 通过“互联网+”建设连接政府、企业、群众, 推出“电费查缴”、“蜀景畅游”等一系列应用。

4G时代移动电子支付方式的发展 篇7

1移动电子支付概述

移动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大数据三个明显特性, 并由三个重要因素组成, 第一是无线宽带, 必须有足够的带宽, 才能构成互联网的发展;第二是智能手机, 没有智能手机, 靠家庭电脑、传统的打电话的手机, 形不成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第三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正是这三大要素支撑起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手机打车、代驾、家政服务等基于人、基于位置、基于明确需求的各类服务应用层出不穷。

2013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 (即4G牌照) , 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4G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及应用, 也使得移动电子支付的模式、内容越来越丰富。

移动支付是使用移动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完成支付行为的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移动支付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结合了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性, 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信息获取更为及时, 用户可随时对账户进行查询、转账或进行购物消费。

2移动电子支付方式的发展

传统的移动电子支付方式

红外线支付技术

红外线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技术。使用的是980nm红外频段, 接收角度为120度, 传输距离为定向1m, 速率最高可达16Mbps。特点:红外线支付技术的最大问题在于存在视距角度问题, 也就是说两个具有红外端口的设备之间如果传输数据, 中间就不能有阻挡物。这在两个设备之间是容易实现的, 但在多个设备间就必须彼此调整位置和角度等。

蓝牙支付技术

蓝牙作为一种低功耗、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传输技术从1998年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四代, 目前的蓝牙支付技术改进主要体现在电池续航时间、节能和设备种类上。有效传输距离也有所提升, 最大可以到60m。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支付技术

近场通信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 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cm距离内。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 (RFID) 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 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 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相对于蓝牙以及红外线支付, 支持NFC的手机即使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 依然可通过其射频模块激发来完成电子支付, 因而NFC支付对终端的依赖性低。

声波支付

声波支付系统是一个集密码应用、信道编码、调制与解调、音频信号处理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 是对源数据加密、编码并调制成音频或超音频信号, 通过播放和录制将音频信号传递给接收方, 再通过信号处理、解调还原后经译码、解密恢复成源数据。声波支付目前的应用有国外的Naratte和Zoosh;国内的支付宝和蝙蝠支付等方式。

以支付宝声波支付为例:打开支付宝钱包, 进入支付宝钱包后点击右上角的“我的生活”, 然后点击“条码支付”。然后再选择“声波支付”, 那么现在只要找到自己手机的扬声器, 然后将扬声器对准收款方感应区, 支付宝会生成一个账单, 再发到用户手机上, 待对方确认付款后, 那么此交易就成功了。支付宝钱包声波支付主要用于地铁、商场、校园内的自动售货机等设备上, 只要采用支付宝当面付, 即使手机没有连上网, 也可以用“当面付”内声波支付功能完成支付。

3.磁场支付

磁场支付系统利用手机内置的磁力计 (手机上的指南针APP靠的就是它) 来接收附近的电磁铁发出的磁信号。由于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具有大小和方向特征。磁场支付就是利用变化的磁场进行信息编码。研究者现在已经可以利用电磁铁向手机传输包括网站链接、MIDI序列在内的多种信息。

磁场支付系统还将进一步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现在的近场支付的有效距离为20cm, 而磁场支付系统的有效距离只有2cm。目前磁场支付还没有实用的报道, 但由于有低成本、高安全性、支付方式简单等优点, 这必然是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3移动电子支付方式发展的主要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移动电子支付必将出现井喷式的发展,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1.支付安全问题

主要有两个个方面, 一是手机病毒, 尤其是支付类病毒, 如“盗信僵尸”等转发用户手机验证码的病毒给手机用户支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二是手机漏洞, 安卓系统的漏洞使得黑客可以通过漏洞直接用他人账号登录。

2.支付终端改造普及问题

从上文的支付方式比较我们可以知道, 目前的移动支付技术要在终端上实现必然要对支付终端进行设备改造, 改造的普及率其实决定了未来几年移动支付的主要方式, 又要使广大用户能够迅速接受, 这就需要一个支付简单安全, 改造成本低的方式。

3.支付行业标准问题

比如主导者、合作方以及运营模式不统一;此外, 不同主导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差别, 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载体及其工作频段不统一;还缺乏广泛认可的行业标准等。

4结语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8

2013年12月, 中国移动4G正式商用, 2014年2月, 中国电信4G正式商用 (2月推出数据终端, 3月推出手机) , 2014年3月, 中国联通4G正式商用。短短三个月时间, 国内三大运营商先后推出了4G服务, 在国内3G到达率刚刚突破35%的情况下, 跑步进入了4G时代。

在3G时代, 由于网络、终端等原因, 中国移动坐看电信、联通攻城略地, 只是由于用户使用流量的习惯尚未养成及对号码有较强的依赖, 而并未让用户大量流失 (但增长率却低于竞争对手) , 并且在2012年以后, TD终端产业大爆发之后, 收回了部分失地。

进入4G时代, 行业又一次面临洗牌。尽管三家运营商都推出了4G服务, 但是由于推出的时间、背后政策与产业的支持各有不同, 预计最终的竞争结果是, 中国移动将进一步收回3G时代的失地, 但不会呈现2G时代那种绝对垄断的局面。

目前是中国移动4G市场大举进攻之时

毋庸置疑, 目前是中国移动在4G市场上大举进攻的时候,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 中国移动4G布局时间最早, 推进最快。例如2013年全年, 虽然4G牌照还没颁发, 但中国移动已经在全国全面开展了4G网络的建设, 相当一部分城市在4G牌照颁发前, 已经形成了广泛的4G网络覆盖, 并且在多个城市开展了试商用。据统计, 在4G牌照正式颁发前, 中国移动已经有了数十万4G用户, 而根据中国移动的4G发展规划, 到2014年末, 要在全国340个城市实现4G网络覆盖, 建设的基站数量更是高达50万个, 要知道3G基站经过多年建设, 也只不过达到这一水平。反观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 4G网络建设一直悄然无声, 在宣布正式商用前, 也没开展过任何形式的试商用活动, 现有的网络覆盖也比不上中国移动, 而建设计划则均是到2014年底, 网络覆盖100个城市。

其次, 中国移动的发展路径是最明确的。中国移动只有TD-LTE牌照, 未来的发展之路已经非常确定, 从TD-SCDMA向TD-LTE过渡也相当便利。与此相对应的是产业链相关厂商, 对于未来也很确定, 可以不遗余力地投入。而反观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 之前均被工信部何时颁发牌照所困。工信部最早号称颁发FDD牌照, 后来又说是FDD与TD-LTE牌照均颁发, 待到牌照最终落地的时候, 却发现只有TD-LTE牌照, 而FDD牌照则依然飘忽在空中, 弄得中国联通推出的4G手机, 还得通过软件把FDD给锁了, 而中国电信更惨, 牌照不落地也就罢了, 其CDMA网络根本就没有向4G演进的路径, 于是它需要建一套全新的网络, 然后还得在终端层面, 把两个网络给融合在一起, 据说这也是其手机迟迟不能上市的原因。

第三, 中国移动有大量2G存量用户。在三大运营商当中, 中国移动的3G用户占比最低, 仅为26.7%, 而中国联通为44.5%, 中国电信更是高达55.8%。相比较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不是3G用户, 基本上就不需要流量”不同, 中国移动的2G用户中, 有大量的数据用户, 他们不愿意放弃原有的手机号, 而市场上又缺乏优秀的TD终端, 于是他们让自己的WCDMA终端运行在中国移动2G网络上, 并养成了主要靠Wi Fi, 临时性忍受2G数据网络的习惯, 仅仅是i Phone, 运行在中国移动2G网络上的就高达2000—3000万台。这些存量的2G用户, 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 而4G则是让这个蓄水池开闸放水的闸门。

未来三家运营商4G市场格局稳定

现在是中国移动大举进攻, 在4G市场上风生水起, 占据绝对优势的时间, 但是在未来, 三家运营商在4G市场上将呈现稳定格局, 中国移动仅仅会收回部分的失地, 而不是全部,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 中国移动仅仅是在进攻初期局部市场优势较强。虽然中国移动布局较早, 建设较快, 但是任何市场的发展都有其生命周期。在发展初期, 4G的基础环境再好, 也只能吸引少量用户的关注, 更多的用户期望4G更成熟一些, 也希望自己的手机用得更久一些, 因此这段时间内, 中国移动可以捕获一定数量竞争对手的用户, 而待到更多用户想用4G时,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应该已经有了完整的基础, 包括覆盖广泛的4G网络、明确的网络制式等。

其次, 三家运营商未来的基础资源均相同。尽管三家运营商的网络在制式上会略有差异, 但是网络的速度与稳定性都基本差不多, 不会有像3G时代, TD-SCDMA同EVDO与WCDMA之间巨大差异性的存在。对于终端资源, 三家运营商的网络制式中都带有TD-LTE, 并且都向下兼容。另外, 对于终端厂商而言,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拥有1亿到数亿的用户, 具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能够吸引用户的地方就在于营销, 而目前, 三大运营商的营销基本已经同质化了, 吸引老用户换机还行, 吸引用户转网则是难上加难。

4G时代我国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篇9

2009年3G时代开启至今不到五年,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虽然3G还未全面普及, 但我们必须看到4G时代已近在眼前。9月24日开幕的2013北京国际通信展会上, 移动围绕“融合4G世界”主题展出了TDLTE、无线城市、数据业务应用三大展区;电信和联通也纷纷展出了基于4G网络的各种新应用。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中国移动表示今年将建设超过20万个TD-LTE基站, 网络覆盖人口超过5亿, 将成为全球最大的4G网络。中国移动表示今年进一步扩大规模网络试验, 将在100个城市以上建设TD-LTE网络, 采购100万台终端的计划。4G集3G与WLAN于一体, 更高速, 更智能, 更效益, 它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未来4G终端完全不逊于PC, 而且不限于手机, 有望实现全终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3G和4G将并存发展, 笔者认为未来必须重视发展的是以4G职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电子政务。

当前手机上网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网民的认可, 手机网民队伍日益壮大, 移动智能终端日益普及, 医疗、交通、教育、气候、环境、水电等社会公共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传播越来越迫切。这也是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理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末, 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 比2011年提高9.0部/百人。3G网络用户净增10, 438万户, 增长量首次突破1亿。截止2013年6月中国网民近6亿, 其中手机网民达4.61亿。可见, 只要会用手机就可实现与政府的沟通, 这就缩短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政府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公民的需求,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 移动电子政务的含义和优势

移动电子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与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将PDA、WiFi终端以及无线网络的GPRS、CDMA、3G、4G等技术应用于政务, 以减少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绩效, 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服务, 对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型, 构建服务型政府, 推进信息时代政府服务创新有重要作用。

相对于传统电子政务, 移动电子政务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是, 便利的无障碍性和可用性。移动政务采用最新的移动技术来提供公共服务, 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在线”与从不间断。

3 移动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移动电子政务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都比较晚。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日渐深入, 国家以及北京、广东、上海、重庆等重要城市, 也陆续提出了建设“无线城市”, “深化移动政务服务, 减少数字鸿沟”等重要目标, 特别是2009年1月7日工信部发放3G牌照以后, 移动电子政务发展日益迅速。

2010年5月全球首个4G专网将首秀宁波, 主要是用于电子政务, 将先为政府各个部门服务, 方便政府办公和城市管理, 它是一个专网, 独立于现在的运营商所建的2G、3G网络。

北京市政府于2011年与北京移动通信公司联合推出了“市民主页”移动公共服务。它属于北京市“无线城市”整体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市民主页”包括了三大主题板块:“我的服务”、“我的提醒”、“我的声音”。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以网页或应用客户端的方式进入“市民主页”, 也能够通过传统的互联网网站的方式使用“市民主页”的功能。它包含了北京市各个政务服务部门的合作, 如, 教委、人口计生委、文化局、农委、公安局交管局、卫生局、气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 其“一期工程”包含了9大类总共59项服务。

4 4G时代移动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移动电子政务起步晚,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但是还远未达到它应该的高度, 笔者认为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统一的规划

我国传统电子政务建设尚未发展完善, 还处于个别城市, 个别项目试点阶段, 许多移动电子政务项目只是根据本地区甚至是本部门的需求建设。我国也未像西方国家那样出台正式的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 政府对移动电子政务的推进力度也远远不够。当然这与我国复杂庞大的政府结构也有关系, 我国行政体制复杂, 改革正处于推进阶段, 政府部门职能转型不到位, 信息共享不到位, 盲目攀比, 各自为政, 严重影响了移动电子政务的推进和完善。

4.2 网络普及程度不够, 存在技术上的壁垒

移动电子政务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政务资源, 联系政府部门与公民和企业组织。目前, 我国移动电子政务需要同时为移动, 联通, 电信, 网通四大移动用户运营商的不同用户提供服务。构建这样一个统一的平台, 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 也需要各移动运营商的配合, 在一个平台上实现4家移动技术的互联互通, 技术上仍存在一定难度。另外, 目前我国3G, 4G等移动网络覆盖率偏低, 在许多欠发达地区, 移动无线网络不稳定, 甚至没有移动互联网, 同时许多低收手机用户使用的低价位、功能简单的手机基本不能上网。

4.3 信息安全性问题

政府事务复杂并且涉及国家安全, 国计民生, 具有极强的政治性, 安全性要求, 因此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性要求也极高。移动电子政务政务通过无线接入获取信息, 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是关键。远程办公利用手机操作后台系统时, 单凭手机号码不足以鉴别操作者的身份, 这包括SIM卡复制问题, 也有手机借用, 遗失等问题。目前可用的也只有用户密码登陆、信用等级管理、创建黑名单等方法, 仍无法完全鉴别移动终端的身份, 必然存在少数人恶作剧传递虚假信息。另一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来自移动网络自身, 黑客, 病毒, 不稳定等缺陷使得信息极容易被篡改、泄露、盗用、删除等等, 严重则可能影响国家安全, 公民生活。当前CDMA网络安全性虽有提高, 但仍难以满足未来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

4.4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传统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移动电子政务领域更是空白。关于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规范, 政府部门的权责分工, 公务人员工作规范, 以及对民众发出的检举、查询、请求等信息的相关的法规都仍处于空白状态。

4.5 公众参与度不够

目前移动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广过程中, 遇到的一个主要难题是缺乏公众认可与信任, 导致移动政务应用只在政府机构与政府工作人员之间推广使用。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主动性还不够, 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政府信息和服务, 更不要说通过移动终端参与政务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政府方面, 首先移动电子政务发展不足, 功能并不完善, 许多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务办理主要还是依赖传统办法, 公民对移动电子政务的认可度并不高;其次, 政府对于移动电子政务的宣传不到位, 也没有很好引导公众使用移动电子政务系统, 导致公民认识不足, 参与意识不高。在移动政务的发展和推广过程中, 政府部门需要改善服务体制, 强化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理念, 从而营造政府机构与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完成与公民的双向交流, 使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

5 总结

移动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也是新形势下信息化不断高速发展的产物。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成熟, 移动政务在政务信息化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会有更多成熟、新颖的移动无线产品被运用到更多的电子政务事务中, 这将改变现有政府的运作模式, 对未来的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在推进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的进程中, 我国政府应该抓住现代通信技术带来的机遇, 借鉴国外经验并主动与企业和公众协调合作, 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障碍, 届时, 一个政务通达、连接无限、无处不在的信息化政府, 将能够更有效地服务公民和社会。

摘要:移动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 移动电话正日益成为集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多媒体于一身的万能终端。4G时代, 无线城市, 智慧城市的发展近在咫尺, 我国移动电子政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此, 主要探讨4G背景下, 移动电子政务的优势, 发展现状和挑战。

关键词:4G,移动电子政务,优势,挑战

参考文献

[1]姚国章.移动电子政务发展与展望[J].电子政务, 2010, (12) :11-21.

[2]黄依林.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移动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馆学刊, 2008, (5) :130-132.

移动互联网的战国时代 篇10

前移动互联网阶段。这个阶段事实上并不知道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其实这个名字也是照搬互联网而来,不知道它的本质意义在什么地方。所有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想象力就是用手机去访问互联网网站,根本不理解智能手机的价值以及它的新功能。思维完全是围绕互联网而来,终端的概念也是以PC为蓝本。因此,业务基本上是照搬互联网为核心,做一个手机的门户,抢占浏览器这个平台成为这一阶段最富有亮点的业务。

初移动互联网阶段。3G网络建设初具规模,消费者感受到3G网络的价值,电信运营商也把流量资费降到一个大家比较可能接受的范围。最重要的是智能手机出现革命性变化。智能手机完全打破了PC思维,功耗、体积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速度也大大提升,功能逐渐强大,操作系统的UI、UE设计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用户有了完全不同于功能手机时代的感受与体验。其中,最具革命性的突破是大量的智能感应器被内置到手机中,这些感应器包括多向陀螺仪、定位芯片、方位感应、指南仪。未来温度、温度、动态、红外、辐射感应都会被整合到其中,移动互联网向智能感应平台发展的肇端开始出现。

中移动互联网阶段。3G网络向4G发展,网络基本成熟,覆盖广泛,智能终端从高端产品走向低价竞争阶段,大量新的智能终端开始出现,网络和终端问题基本解决,用户也完成了启蒙,各种移动互联网业务已经较为丰富。此时,商业模式与运营管理平台的瓶颈开始显得非常突出。好的网络,丰富的终端,大量的应用。收入何在是一个大问题,广告模式无法支持一个庞大的行业,服务需要收费,如果支撑起服务平台和收费平台,形成持续的发展能力与高品质的服务能力成为一个大问题。这个阶段,电信运营商的价值会更加明显,因为只有电信运营商有能力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撑平台,而收费服务会带来高品质的服务,越来越多普通消费习惯这种方式,谁和电信运营商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谁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这时,曾经的巨头们会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新业务会与传统业务形成冲突,而经过3~5年的积累,立足于新的业务模式的新企业,已经推出了充分基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移动宽带网络的价值,而把各种智能感应融合到自己的业务中去,形成新的服务体验,这样的企业会崭露头角。巨头们和这样的新企业竞争会更多暴露出软肋。

4G移动互联网时代 篇11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主要有移动医疗、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物联网、移动搜索、多屏互动等。邬贺铨认为,随着4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

邬贺铨指出,未来4G通信的成本是3G时代1/4—1/3,频率利用率也会大幅提高2-3倍,流量承载能力将会提高10倍以上。

他还指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一定要通过直接向用户收费。他认为,360公司和微信已经证明了这样的模式。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4今日上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下一个50亿”为主题,分为北京、东京、新德里和硅谷四站,预计全球超15000人聚首参会。(萧然)

以下为钨贺铨演讲实录:

主持人Sara:各位尊敬的来宾、我的同事们、GMIC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第六届年会。今天早上第一位发言人他从我们第一届会议就一直支持我们,就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他们的总部是在北京,致力于推广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首先邀请钨贺铨先生,他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的理事长,先请钨先生发言。

钨贺铨: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来参加GMIC的会议,现在国际国内有不少这样移动互联网的会,看来GMIC的风格跟别人不一样,刚才讲了半个小时的话现在才算是刚刚开幕。

我报告的题目是“移动互联网在路上”,首先说3G和4G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现在已经进入4G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移动数据的峰值速率平均每年加倍,10年1千倍。现在已经可以感受到,2020年我们会进入5G的时代,5G的速率会提高1千倍。移动终端手机屏幕很小,资费也比固网高,速度也不输固网,但是能够获得用户的身份、用户的在线与否、用户消费行为的统计数据,可以提供自媒体服务、移动咨询服务,在PC上面我们没有多少应用,在手机上面可以看到应用非常之多,IOS上面、安卓上面都有超过上百万种的应用。

我们可以看,这个图上左边的浅颜色的是普通的手机,普通手机上的应用可以看看主要是话音和短信,中间的是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可以看到单话音、短信还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其他的应用会起来了,红色的应用有8%,绿色的是平板电脑,这个应用跟智能终端的应用数据话的应用很多,当然主体应用可能平板电脑跟智能终端会略有不同。

早年多少手机是没有SIM卡的,只是终端移动,你走到哪里终端走到哪里,有了SIM卡以后我们走到哪里是个人移动,是有身份的,未来还可以服务移动、环境移动,我们可以感受周边的环境,我们可以看看移动终端上面的功能从原来通电话,后来文字,再有视频、有计算,现在有感知,我们从听和讲到从看和写,到可以触摸,到可以有路由显示、导航显示等,我们可以感受我们的社交能力从QQ、微博(20.03,-0.19,-0.94%)、微信,再到我们的音乐社交、网络社交、分享社交、企业社交不断的演进,现在是可穿戴设备,可以看到谷歌(527.93,-3.42,-0.64%)的眼镜、手环、耳机、鞋各种各样的都可以随身的跟着我们走,可穿戴设备实际是移动智能终端跟互联网的结合。我们主要的应用可以看到,我个人认为移动医疗服务可能是很好的应用,未来通过移动医疗,通过身上各种互联网传感器,可以把身上各种健康状况通过手机传到我们医院。

这个图上可以看到,发红的是在IOS上面的一种应用,他是2.9美元可以买到这个应用,把手机往肚子上一贴,如果身上有发炎或者有肿瘤的动会出现红的这种显示,你可以提前感觉。当然把各种身体状态的健康状况的东西通过手机可以传到医院,医生可以根据你的病例来看你的历史档案数据来判断是不是需要提醒你注意了。移动医疗不但改变了个人健康医疗护理方式,还会改变医院的诊疗和服务方式,应该说是移动互联网很好的应用。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前年6月份基于安卓平台的应用里面,健康类是位于游戏类、娱乐类的第三位,目前来讲占1.6%,总共大概有7千多款。在中国现在医疗健康类的APP已经多达2千多款,健康类的APP在安卓平台上前300位应用里面,大概有旅行健康、饮食健康、美容瘦身、两性知识。市场数据,到2012年底,移动医疗的市场价值是66亿美元,如果到2018年可能要超过200亿美元,全年来看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大概125亿人民币。

移动支付又是另外一个重要应用,可以基于手机中的芯片接入支付模式,SIM卡是作为用户识别载体,另外还有基于二维码的模式。右下角的图上可以看到2009年-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的增长情况,到去年年底我们第三方手机支付的市场规模大概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用户超过了1.25亿,关键这个数字还不大,但是增长率很高,同比增长超过700%,目前主要是支付宝钱包和微信。全球来看,2013年全球的移动支付总量大概是2000多亿美元,占到全球信用卡和借记卡的1/4。

位置服务也是移动互联网特有的服务,位置服务有社交类的服务,像微博、微信,有工具类的应用,比如地图、导航,有位置服务的应用比如打车软件、车辆管理等等,现在把位置服务跟社交、跟移动支付这些结合,使移动社交和电子商务的结合,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更有适应性的服务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

另外我刚刚说了,可穿戴终端实际上是移动智能终端跟互联网的结合,移动智能终端里头嵌入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传感器都嵌入到手机上边,这些应用能够提供很好的应用。举个例子,这张照片,上面这张是2005年梵蒂冈教皇就职点说场景,底下一张是2013年,从阿根廷梵蒂冈的教皇,相差了8年可以看到每个人手机实际上都有照相机了。

移动搜索也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当然跟桌面互联网比移动互联网的屏幕很小,所以搜索应该更方便、更智能,各种各样的人机接口、语音接口等等,会开拓出一个跟桌面互联网所不一样的搜索应用市场。

现在更多的是把手机PC、跟电视机之间的多屏互动,如果说以前电视机走的是电视网,手机走的是移动网,PC机走的是移动互联网,未来这三者通过云端可以组合的,很多内容可以在三个屏之间切换来切换去。

总的来说,移动互联网会既重视端的应用也重视云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很多应用会利用到云,跟桌面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对端管云的结合需求更迫切了,这样的应用两类,一类是移动的WIBE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服务,还有移动端的服务,APP、PC的移动平台,客户通过安装下载这些应用,使用特定软件可以获得特定的服务。

4G会带动移动互联网更大的发展,左边这个图是每平方公里的功效,蓝色是3G、红色是4G,3G远高于4G,就是说4G的功率效率更好。右边这个图是运营的成本,每平方公里的运营成本,红色是3G,可以看到运营成本也远高于4G,现在来看4G跟3G比在同等平台和环境下面,4G的频率利用率是3G的2到3倍,流量承载能力是10倍以上,成本是3G的1/4到1/3,跟3G相比4G的峰值比较高,平均每兆B带宽的资费比较低,对于3G时代认为带宽不足和资费高所限制的很多应用来说4G打开了瓶颈,像手机游戏、视频、实景地图、云存储等应用比3G有更大的发展,4G会从面向消费者拓展到企业和社会管理,刚才主持人说了跨界融合,4G会帮助移动互联网更好的利用到两化融合上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增长流量大增的,全世界来讲2012年、2013年流量年增81%,今后几年还会连续61%的进度,移动用户的月均流量增长很快,到去年年底移动用户的均流量全球平均529兆B,中国是129兆B,但是大概到2020年中国这个数字会跟全球的数字持平了。

目前来讲27%的电话贡献了流量的95%,到前年移动视频的流量占到移动数据流量超过一半了,移动通信流量超过了前些年所有的移动数据流量的总和,2012年超过了移动互联网出现以来移动数据一直到2011年的数据的总和,估计到2012年-2013还会增长66%左右,到2017年达到11.2EB,等效于51亿小时的高清视频节目,2014年4G的连接跟非4G的连接相比产生的流量是14.5倍,目前全世界4G的连接只有2.9%,可是贡献了占30%的移动数据。另外,移动通信是主导信息消费的,整个中国的信息消费里头移动通信大概贡献占了75%,这里边有移动数据流量和应用的贡献,也有移动智能终端的贡献。

移动数据的经济增长的影响,现在出现的图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出现是电信服务占全球ICT市场的比例46%,右边这个图可以看到,全球消费者的ICT支出,移动服务加手机消费占整个消费47%,也就是说对我们消费者而言,有一般地在ICT方面的消费是花在移动互联网上面的。

GSM协会和德勤统计过10几个国家得出这样的结论,移动普及率提高10%,生产率要上升4.2个百分点,移动数据应用增加100%,人均GDP提升0.5个百分点。当然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服务上的变化,技术上也有很大演进,互联网是传输质量比较好,所以靠TCP重传的概率比较低,移动互联网的传输条件并没有那么好,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TCP的重传可能频繁的重传,不能达到成功。

桌面互联网是面向PC的,屏幕比较大,分辨率比较高,移动互联网是面向手机的,手机分辨率没有那么高,网络感知客户端的能力,如果点一个高清视频当然分辨率没有那么高,桌面互联网的结构是固定的,基本上不与其他用户共享的,而移动互联网是共享的,普通的话音传输100到600个比特才需要100个比特支持,而微信差不多一个数据比特就有一个比特支持,普通互联网上玩游戏基本上基于云的模式,很少下载到终端上面,开始移动互联网需要下载终端,现在随着3G、4G的出现带宽足够了也会基于云的模式、基于浏览器享受各种应用,但是跟桌面互联网不一样,不是传统的TH5,他需要使用TH5的浏览器,需要增加动画的能力,增强渲染能力。

移动互联网重塑了产业链,传统的通信以及传统的移动通信我们电话也好、短信也好是实时的、私密的,可是像微信这类的出现,微信是是可以点到点也是点到多的,整个OCT业务兴起,使我们产业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的产业链运营商在集中占主导的位置,产业链是比较短的,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产业链新增了很多很多的介入、很多很多的环节,所以IPC、应用平台开发者、移动支付开发商,更多的出现OCT的方式,可以使运营商进一步的管道化,当然移动互联网新的特点加速了互联网金融的渗透。作为创新来讲,移动互联网延伸了创新链,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整个环节比桌面互联网多得多,有本地操作系统,有网络,有云平台,有各种各样的应用,所以整个创新链比原来强得多。

上一篇:电子系统级设计下一篇: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