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精选8篇)
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 篇1
在电商的冲击下,实体商业面临巨大的客户流失压力。为应对网店低价优势,商城改革应取长补短,发挥无可替代的实体体验优势,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打通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完成智能化、电子化的整合,实现实体商城从服务对象到服务品类的精准定位管理,最终形成人与商城之间的互动和共享。这个是商城的发展方向——智慧商城。
一、以智慧化提升用户体验
“智慧商城”(Smart Mall)指在传统商城和文化商城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商务和电子商务等新兴科技手段对传统商城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一种嵌入和复合,让人与人、物与物更智能、更便捷地交流。
1、更便捷
智慧商城便捷性体现在各个环节:营销便捷——用户能够便捷的获知所需商品参数信息、优惠信息、库存信息;消费便捷——用户能够便捷预约、停车、寻找商铺;支付便捷——用户能够便捷地享受会员待遇、简便地货款支付、直接的优惠返利;服务便捷——用户能够便捷的联系商家、便捷的协助问题处理。
2、更个性化
智慧商城根据大数据分析或用户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如通过历史消费情况判断用户类型、饮食习惯以及消费行为习惯,进而为用户提供恰到好处的个性化服务,同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套餐优惠。而通过线上预订、位置分享等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在不方便的情况下,将商品在指定的时间内送到指定地点。
3、更休闲
消费不只是购物,还包括整个购物的过程。智慧商城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更加有趣的购物环节、更丰富的精神享受。
4、更满意
产品满意,让产品能够溯源,消费更放心;优惠满意,让优惠套餐非常具有针对性;服务满意,让顾客一进店服务员就能如老顾客般提供各项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实实在在的接触,服务面对面的沟通,借助科技手段,各项服务更加体贴、便捷。
二、智慧商城当前问题与机遇
1、观念上
面对电商冲击初期,社会对实体商业没有清晰的定位。在近几年中,以“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线下电子商务)或者“OAO”(Online And Offline,即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网店有机融合的一体化经营)为营销模式,万达、阿里等均进行有利的尝试。[1]这些营销模式肯定了实体商城的积极作用,并予以扬长避短。当然不管哪种尝试,最为重要的是智慧商城不等同于网上商城,更不等同于将互联网作为商城的信息发布平台。实体商业的发展不仅要有“互联网”式的修补、润色,还需有务实的硬件能力。
2、技术上
(1)、RFID、二维码等识别技术的成熟
智慧商城最核心的前提就是对人、对物的识别,然后实现互联互通。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等识别技术的成熟,我们能够通过产品标签实现产品参数、溯源与防伪、智能仓库等信息识别,而通过手机号码或射频卡与手机的通信实现用户身份识别以及用户消费状态的识别。
(2)、大数据传输、存储、计算相关技术的成熟
商场智慧化需由大数据支撑。商城的数字化、电子化,产生大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洞悉用户的消费习惯,进而提供更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而随着4G(第四代通信标准)、云存储、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大数据传输、存储、计算所遇的困难逐步化解。使得大数据成为真正有用的数据。
(3)、更加智能的手机终端不断普及
一部手机就是一部手持智能终端。信息查询、位置导航、支付……在移动互联网的帮助下,任何需求只需拿出手机。以智能手机构建一站式服务接入平台,既高效又紧贴消费者,解决了前期智慧商城卡、自助查询机等智能设施成本高、功能有限的问题。同时中国实行手机实名制度,随着更多的通讯技术向移动通信设备的转移,IM、Email、IP号码都会整合在手机上,将个人身份与通信身份整合在一起,实现四个身份的统一(自然人身份、通讯号码、交易身份与支付身份的合而为一),而营销、购物、交易、服务以手机号码为“ID”(身份识别号)贯穿始终,大大提升了商城的营销效率。
三、系统化实现智慧商城
鉴于智能手机普及、贴身携带、功能越来越强大等特点,移动互联网为实体商城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接入平台。因此本文以线下为本、线上为辅,积极构建起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智慧商城建设体系。
1、以物联网技术构建硬件基础
以商城范围内无线与有线传感网、物联网、泛在网方面的建设构造商城新的基础设备,实现人与物的智慧连接,在底层侧重于感知和检测。通俗而言,即实现商城的硬件智能——实现商品智能,每件商品均有标签,进而实现智能盘点、智能仓储、智能查询(溯源、防伪);实现环境智能,对商场内通信接入自能调节、气温环境自动调节、光线自动调节;实现验证智能,对来往车辆快速识别放行、对进店用户快速识别并向服务人员提供参考消息。硬件智能对内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对外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以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支撑
智能不等于智慧,智能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规律、趋势,并以此采取对应举措,如此才能实现智慧化。大数据技术通过信息采集、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大数据分析趋势,商家及时调整库存、套餐设计、电子推介对象与频次等,实现商业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准确勾勒消费者诸如年龄、收入、住处、消费偏好等特征,自动地、成规模地对用户分群、画像。
3、以移动互联网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人与物智慧互联方面,当前物对人的识别,如指纹、人脸、语音等设别技术运用并不广泛,而以手机为中介,以射频卡识别手机,进而识别使用手机的人,虽然不能绝对准确,但已能满足基本需求,且优于智慧商城卡、自助查询机等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实现应用层面的一站式信息处理——了解商品信息、导航、支付……通过手机用户无需了解实现方式,只需拿出手机,使用相关功能;而商家通过手机AAP一站式发布信息、收集信息、服务回访等。以手机为信息纽带,整个过程更加便捷。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兴起,但本质也无出其右。
4、以统合营销构建高效营销模式
统合营销[2]指将消费者个人作为协调整合的主体,围绕他制订一个运用多种媒介、多个信息源彼此合作、引导其穿过购买漏斗的统合性方案。在智慧商城中体现为,依托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配套设施,以手机终端(或手机号码)为ID,跟踪、影响并贯穿用户这个消费过程。而在消费的每个环节依托大数据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这种营销方式一环套一环,更加连贯、更加整合、更加高效。如在决策过程,根据用户以往浏览信息、消费信息推荐用户有可能感兴趣的促销信息;在行动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预定或收藏商品推荐逛街路线;在消费过程中根据用户主动查询的商品信息快速判断用户可能消费需求并提供指引;在支付过程中根据消费习惯提供有针对性的返利券;在分享过程可以根据分享的用户群信息推荐有针对性的“老带新”优惠;在售后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或老用户打折优惠。
四、结语
“智慧商城”能够衍生出许多新的营销形式,如与位置服务结合的“签到”营销、与套票结合的“幸运一条龙”营销。但同时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手机客户端APP如何集成构建、如何运营,用户隐私信息如何防护。因此在未来,智慧商城还有潜力需要挖掘,许多问题需要完善。最后对于通信运营商,智慧商城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商城的智能化基础改造将会提供巨大的信息化需求,通信运营商在技术上的优势能够分享巨大商机。
参考文献
[1]联商网,史上最全购物中心O2O调研:飞凡、喵街、智慧商圈[EB/OL],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5/325695.shtml,2015.05
[2]何晓劲,从“整合营销”到“统合营销”[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第8期,P82-85;
基于移动互联的大学智慧课堂研究 篇2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络的冲击下,大学课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正确认识了这一现状,分析了智能课堂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教学内容精准同步、良好互动课堂环境构建和学习行为记录与分析为主要支撑点的大学智慧课堂,构建了智慧课堂结构,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大学智慧课堂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移动互联;智慧APP;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1-0074-03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工作、娱乐和其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手机依赖症”人群日益庞大。从一些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此番移动智能革命已经波及现代大学校园,由此产生的消极效果显然大于积极效果,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日趋严重。[1]其中,最重要也是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从教师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对教师来说,由于人数众多和手机这一设备的特殊性,监管难度非常大。因此,如何发掘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戒除课堂“手机依赖症”,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以教学内容实时传达、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生生协作学习、学习行为记录和分析为主要特征,以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核心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大学智慧课堂,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大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智慧课堂的特性
唐烨伟等给出了智慧课堂的定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形成旨在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2]结合大学传统课堂、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的特点可以得出,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
目前,大学课堂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PPT的投影图像传达,具备实时性。但是,大学课堂人数众多、投影效果不佳和教师声音小等原因导致教学内容传达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放弃听课,进而产生课堂手机依赖。通过教学广播系统在计算机机房授课的模式能够达到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和实时传达的要求,但在一般大学里,所有课程均按此种教学模式开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慕课和微课等在线教学形式给予了很好的参考。在Coursera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虽然教师面向的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但学习者体验到的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所有教学内容都直接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展现在学习者面前,且可重复观看,便于复习。可汗学院早期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萨尔曼·可汗认为,视频中出现的教师头像和教室里其他物品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这其实也是目前大部分慕课和微课都不建议教师图像一直贯穿课程始终的原因。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当前智慧课堂的构建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智慧课堂中,教学内容的传达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性、主动性,更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
2.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教学互动
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多半是师生一对多的随机问答,学生积极性差,参与度非常低。传统课堂需要改变单一的提问模式,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增进师生有效互动。在信息化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强调课堂教学灵活和机动。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着内心感受的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都会随着教学模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师生之间要建立真正的“课堂讨论”,也就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的交流模式,即教师先引导讨论开始,1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或是自己的见解,第2、第3名学生加入,其余学生相继参与其中,当其中一名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能仔细倾听,氛围良好,当讨论陷入瓶颈时,教师才重新加入并适当点拨或引导。慕课教学中的Quiz给予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体验,有利于产生自我肯定的情绪。在智慧课堂上,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实现高效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3.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要有很好的协作就必须保证良好的沟通。协作会话性工具能够保证学习者在协作的同时进行良好的交流,并且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学习活动指导。通过这种性质的工具可以确保学习活动顺利流畅地进行,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慕课的学习讨论区自由开放,可以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也可实现协作学习;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线上和线下学习讨论的机会。这些形式都应该在智慧课堂中展现。
4.学习行为的记录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智慧课堂也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估和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课堂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来自于各种考核结果,而且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需要对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和一体化的评估。
学生在智能终端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是随时随地的。这些学习行为数据对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估是十分有价值的。智慧课堂需要通过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收集、处理,以实现学习行为建模和个性化评估。智能终端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个性化学习行为的建模以及未来学习行为的预测,都是智慧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说,网络教学缺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息反馈系统,学习者与教育者均不能得到适当的反馈信息,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形成智慧课堂。
三、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胡钦太教授对于智慧校园“以人为本、深度融合”的表述,智慧课堂需要“以学生为本,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4]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将智能终端与教师授课计算机进行同步,学生可以在无法看清投影图像时通过智能手机观看教学内容。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上的智慧APP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互动,教师适时对互动进行引导,控制整个授课过程。课后,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内容实时传达需要对课件进行智能获取与过滤。通过智能终端APP,将教师PPT、课堂板书和其他课件内容实时呈现在学生的智能终端上,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听课环境更为友好,记录更为简便,分享更为快捷,以实现愉快课堂、轻松课堂和趣味课堂的效果。
智能课堂中的高度互动是其标志性特点,将分为在线互动和面对面互动两种形式。在线互动是教师在课堂特定时间内,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在课堂内部开放的交流形式,所有学生可以提交问题或学习感受至在线平台,类似于一些视频网站上的弹幕,或者采取群聊的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一些羞涩、胆怯或自卑的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线互动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时段进行,不能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否则会影响整体讲授效果。另外一种形式为面对面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智能终端的辅助下开展问题探讨。智能课堂毕竟不是在线课堂,学生仍然还在同一个教室内听课,适当的面对面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课堂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一位学生充分交流和了解,这也使教师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和想法,以至于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智慧课堂针对学生在课上用手机端听课的情况、截屏做笔记的次数、以弹幕方式提问的次数、笔记分享次数,连同从校园网端和教务管理系统获得的学生个人数据储存于云端,构建大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教学设计也将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针对学生个体,构建基于学习行为的个性化模型。学习行为建模可以直接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需求和趋势,不同的学习行为数据提取算法所获得的学习行为数据的准确性与价值性不同,不同的分类算法决定了学习行为的性质。“数据驱动课堂,分析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成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5]
四、小结
在人类教育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6]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的教育变革被誉为第四次教育革命,此番革命来势是凶猛的,但过程却必定是漫长的。智慧课堂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核心,承载着教育参与者对教学新生态的希望。在智慧课堂的具体实施中,教学内容的精准同步、良好互动课堂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行为记录与分析是三个主要支撑点。同时,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隐私保护、教学效果评价、提高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都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将是本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88-92.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3]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
[4]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 (1):35-39.
[5]徐鹏,王以宁,刘艳华,张海.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6):11-17.
[6]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4):34-40.
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 篇3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就互联网监管的现状指出:“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 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 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 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随即,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今年2月27日成立, 开始着力于解决一直以来悬而未决、难以解决的网络管理体制“九龙治水”的格局。
从我国接入Internet的那一刻开始, 互联网的监管工作就一直处于同步发展过程中。从最早的“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网络管理局”和“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局”, 到“全国互联网站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和“国务院互联网管理办公室”, 再到如今中央领导人亲自挂帅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这种变化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 也凸显出当前我国互联网监管形势日益严峻、监管难度日益增大。
互联网监管环境日趋复杂
据统计, 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业务的流量第一次超过了移动语音业务的流量, 自此移动数据业务以几何级数增长, 将线性速度增长的移动语音远远甩在了身后。加上近年来三大通信运营商加大3G/4G网络的建设覆盖速度,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流量都取得了突破性增长, 互联网从过去的Web 1.0向Web 2.0/3.0演进, 移动网也从Mobile 1.0向Mobile 2.0演进。因此, 互联网的监管工作也面临以下方面的转变。
一是接入手段转变。过去面向单一的固定互联网实施监管, 现在面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同步实施监管。与之同步, 终端对象在转变, 过去面向单一的PC设备实施监管, 现在面向多种接入终端, 监管和执法的难度、复杂度都进一步加大。
二是互联网数据转变。过去监管的数据体量较小、格式单一, 现在监管的数据体量巨大、格式多样, 监管的数据处理量进一步加大, 从海量数据中准确地提取、分析、判断出违法违规数据的难度加大。
三是信息流向转变。过去监管的信息主要是从门户网站到末端用户单向流动, 监管的目标主要是为数不多的信息发布者, 现在监管的信息流是多向的, 信息扩散的手段更加丰富, 速度更加快速。
四是互联网应用转变。过去消费者使用互联网主要是获取信息和简单沟通, 现在消费者使用互联网的手段和目的更加多样, 随着软硬件的繁荣, 各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服务不断推陈出新, 而且对消费者日常生活渗透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攀升, 使得不法分子有了更多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 在现今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中, 作为网络监管部门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滞后性”问题:一方面是互联网监管的思路、策略、手段和方法如何快速跟上国内互联网的发展步伐, 另一方面是如何确保权责分明、责任到位, 避免该管的不管、该担责任的不担。
网络监控面临诸多挑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随着互联网的重心逐渐向移动互联网倾斜, 网络监管的工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关键挑战和矛盾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 建立信息筛选与甄别机制, 提升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的信息筛选、甄别的手段和机制相对依旧滞后, 与飞速膨胀的信息量增长速度明显不成比例。另外, 国内从事信息安全的官方机构大多注重政策法规方面的工作, 在信息筛选与甄别技术的发展推动方面力度不足, 民间信息安全公司的业务范围又主要以普通集团或个人用户的信息安全为主, 只有极少数公司有涉及全网层面的信息安全技术, 而且技术水平手段也依旧以传统的敏感字检索和主动抓取等方式为主。
因此, 建立信息筛选与甄别手段机制, 一方面要关注大数据的发展, 而且在现今传播手段多样、传播设备多样、传输承载更强的环境下, 信息的散播速度和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速度也是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数据和信息的“理解”, 面对海量数据, 单纯依靠人工鉴别的方式显然无法跟上网络信息量增长的速度, 在网络监管中引入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第二, 强化司法参与, 增加违法违规成本。
以垃圾信息、诈骗信息、诈骗网站、钓鱼网站等为例, 近年来垃圾信息的专项治理行动已经多次进行, 但垃圾信息现象依旧屡禁不止。如果说垃圾信息只是让消费者不堪其扰、并没有实质性的妨害, 那么诈骗信息、诈骗网站和钓鱼网站就屡屡让受害者们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类诈骗行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 就在于犯罪成本、犯罪门槛和犯罪风险较低, 此类行当的从业者才如此有恃无恐。
简单地将垃圾信息、诈骗信息和钓鱼网站的治理责任都推给通信运营商显然不合理, 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欺诈行为的蔓延, 就必须对信息制造者和欺诈实施者加大法律打击的力度、增加违法违规成本, 这既要求立法者的立法步伐跟上发展形势, 也要求打击的力度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大。
第三, 强化网络监管教育, 发动“全民战争”。
和互联网监管中的重大信息安全问题相比, 普通老百姓更加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尽管目前国家监管部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提供商、通信运营商等相关单位都提供了上述信息、网站、应用、服务的投诉途径, 但依旧是屡禁不绝。对此,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防范。
一是强化网络监管教育和网民教育, 从根本上减少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以欺诈信息为例, 目前大多数欺诈信息的诈骗套路都是类似的, 如果能够加大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让更多民众认识到骗局的本质, 就可以有效减少诈骗信息的生存空间。
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 篇4
作为当下最热门的“风口”, 很多传统企业和桌面互联网企业争相的涌入移动互联网领域, 这也加急了行业的竞争和变革。
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处不在的竞争, 使得行业内出现红海和蓝海交汇出现的格局, 为了在竞争中胜出, 企业必须从目标客户的需求出发, 找准战略定位, 持续的进行产品的创新研发, 推出新产品, 寻求多元化的商业竞争模式, 提升企业的差异化程度, 巩固竞争优势, 增强执行力, 增加竞争力, 打造更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商业环境, 让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脱颖而出。
本文以“四支柱九要素”这一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对商业模式进行分析。这一方法认为商业模式额构建需要关注4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产品服务、客户界面、基础管理和财务表现。这四方面的支柱也是商业模式第一层架构, 如果想要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就需要对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因此就需要在价值主张、目标客户、客户关系、关键资源、合作伙伴、渠道、关键活动和成本结构这9个相关管理要素方面进一步细分。四支柱九要素方法的商业模式设计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
1 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用户手机上网的行为模式分析
1.1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发展趋势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自2010年7月起, 明显快过PC互联网用户增速, 截止目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具体如图2所示。
因此, 本文将从“智能手机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消费类型”和“移动互联网的消费时间”3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发展趋势。
1.1.1 智能手机的使用趋势分析
一般情况下, 业内将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作为判断用户的标准。智能手机, 指除电话、短信等基础功能外, 还具有一个智能操作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 用户可以将手机和互联网进行连接, 同时也可以安装很多应用软件在手机上, 应用软件是用来满足多种消费者多样化的个体需求, 有了智能手机, 在其帮助下, 用户可以更好地体验移动互联网服务带来的服务。国内3G网已经相当成熟, 同时截至2014年10月底, 4G用户已经突破了5000万大关。2015年, 中国4G市场更是进入爆炸性的增长。[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和谷歌公司的Android系统领跑整个智能终端市场, 毫无疑问地占领了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1.1.2 移动互联网消费趋势
消费者对手机的使用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过往以通话和短信这类基于点对点的沟通方式, 其使用频率上已经急速下降, 基于一对多, 多对多等即时通讯和线上线下融合的沟通方式已经逐渐占据主流。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使得手机更像一台电脑, 更加紧密的实现了视频、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间的交互。
1.1.3 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趋势
4G时代, 手机上网功能被进一步增强, 用户逐渐习惯通过手机进行社交、了解新闻资讯、休闲娱乐甚至在线办公等。Wind咨询的报告显示, 手机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频次最高的物品。
1.2 手机上网消费者的分类
将用户的手机上网行为和用户族群进行交叉分析, 可以更加全面和完整地展示手机上网情况。
折扣族使用免费的阅读产品喜欢在空间、微博、和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消费成果, 与朋友沟通以及购物话题游戏中关注产品促销信息, 用淘宝等比较后再进行购买。喜欢时尚电视节目, 搜索族经常搜索想要的读物不介意是否收费, 不太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工作期间通过即时沟通和同事沟通, 多对感兴趣的游戏有所了解, 主要购买实用产品, 喜欢看最新的电影。
游戏族更多关注游戏攻略, 读物习惯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用户个性化比较强, 游戏达人对感兴趣的游戏精通, 买装备和游戏卡, 喜欢看游戏视频。
1.3 无锡广电“智慧无锡”手机电视案例分析
“智慧无锡”是无锡广播电视台打造的以新闻资讯、社交娱乐、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无线应用客户端。“智慧无锡”正是基于消费者手机上网行为, 在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智慧无锡”结合无锡当地生活, 共设置有新闻、调查、互助、天气、影院、商超、身边等25个板块, 拥有手机视频的在线点播、直播、搜索, 还可以分享至微博、微信和QQ等社交平台, 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掌上视频播放经验。2014年, 无锡广电联系桃商和顺丰快递, 通过“智慧无锡”APP销售了6000多箱桃子, 销售额近百万, 未来还计划打造地域性电子商圈联盟。无锡广电“智慧无锡”的手机电视商业模式的执行体系与其他战略执行体系基本相同, 核心就是把“智慧无锡”手机电视创新设计的商业模式转化为企业行为, 并对其结果进行监控测量。
无锡广电“智慧无锡”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和实施的关键性环节包括共识、协同和控制。这3个方面工作同时也是无锡广电“智慧无锡”手机电视商业模式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性核心因素。共识是指无锡广电的高层和基层员工以及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对如何开展“智慧无锡”手机电视商业模式的理解达成一致, 是战略性流程;协同则是对无锡广电“智慧无锡”手机电视商业模式在执行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控制预算、资源分配等, 是运营流程;最后通过对相关利益人员的考核、激励, 从而完成无锡广电“智慧无锡”在手机电视商业模式执行过程中的修正, 尽可能的达到最完美的结果, 因此, 控制是人员流程。这3个因素相互影响, 其中如果缺失了任何一个因素, 都会造成“智慧无锡”手机电视商业模式执行效率低下、执行效果不佳的后果。综上所述, 共识、协同和控制3个方面的工作是无锡广电“智慧无锡”手机电视商业模式执行体系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础。
2 结论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行为和传统商业形态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移动互联网企业是否能在竞争中取得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了解并引导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 以及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 找出企业差异化,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树立客户的忠诚度, 从而为企业打造出更具竞争性的良好的商业环境。
摘要:对任何企业而言, 商业模式无疑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对于更加具有开放性, 同质化竞争更为激烈的移动互联网企业, 商业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决定其生死存亡的核心要素。文章将基于消费者手机上网的行为, 尝试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进行综合分析, 以无锡广电“智慧无锡”手机电视为例, 尝试根据消费者的特定性去详细分析其商业模式、执行和评估体系, 从而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一个更直观和全方位的认识。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智慧无锡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 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网易财经:中国移动4G时代[EB/OL].http://money.163.com/14/1213/10/ADBCC4IJ00253G87.html.
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 篇5
数据爆炸时代已经到来, 信息的传递正由人与人之间向物与物、物与人之间过渡, 云计算、TD-LTE、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技术变革一浪高过一浪, 物联网成为最为巨大的变革引擎之一。作为我国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大唐移动将物联网布局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并将“智慧”理念融入各大行业客户的服务方案, 其中, “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矿山”成为三大亮点。
打造平安、发展、幸福
的“智慧城市”
大唐移动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电子技术、软件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等主营业务, 从城市安全、发展转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及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指数出发, 提出建设平安城市、发展城市和幸福城市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涵盖了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移动政务、智能交通、公共信息发布、多媒体互动教育、数字社区、特色旅游、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幸福三农、智能水利、智能环保等丰富内容。
“平安城市”旨在构建城市综合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体系, 减少和预防各种灾害、治安犯罪案件的发生。通过建设一套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管理和消防调度指挥于一体的城市警务综合管理系统, 以科技创新带动警务工作创新, 以资源整合带动警务工作整合, 充分发挥政府其它各行政部门、城管、社区联防的力量, 形成党政领导、公安管理、警民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
综合管理的新局面, 为进一步构建城市综合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体系奠定基础。
“平安校园”则针对近年频发的校园安全事件, 以科技手段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对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校园周边、关键部位智能视频监控, 对可疑人员定位跟踪, 并与应急系统联动, 建立家校短信安全互助互动平台、家校互动业务等。
“智能交通”对城市交通系统, 包括出租、公交、停车场、道路以及交通信息、信号指示等实现智能调度和控制, 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安全事故, 促进环保出行。
“智慧社区”则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手段, 基于社区, 连接政府政务网络, 为居民提供“足不出户”的服务, 对居民小区实现智能化管理, 包括人口管理、安防控制、应急事务、公共事务、政府、商业信息发布等。
“特色旅游”则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定位技术以及信息网络等技术手段, 对旅游资源进行三维模拟、推广宣传, 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增强游客体验度, 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为满足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实施要求, 大唐移动还提供云计算服务, 并与客户合作成立物联网研究中心, 全面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的发展应用。
“智慧矿山”力促
安全生产
近年来, 我国矿难频发, 如去年3月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造成150余名工人被困、4月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煤矿瓦斯事故造成9人遇难等, 给人民
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 与企业主注重生产进度而忽视安全防范观念、安防技术普及应用远远落后于当今煤炭开采速度等因素有巨大关系。如何做好生产与安全防范结合,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成为煤炭企业管理者、甚至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对此, 大唐移动利用物联网技术, 推出了基于煤矿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感知矿山”解决方案。它依托矿井工业以太网的高速控制网络, 通过推进煤矿矿井生产过程控制, 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业务信息集成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最终实现煤矿管理决策科学化、现代化和智能化。
“感知矿山”应用基于物联网概念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和煤矿生产工艺技术, 实现企业的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等数据的有机集成并对集成的各类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提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管理层、生产信息管理层、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分析层三个层面。
矿井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层主要实现各生产环节中的过程自动化监控功能, 主要包括安全系统、生产系统、通信系统及监控中心系统。
生产信息管理层面主要对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层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整合, 实现对生产信息的提升和管理, 达到为运行人员和生产管理者提供控制和决策的依据。主要包括数据库、信息处理、信息挖掘、信息融合、故障诊断及专家系统等。
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分析层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调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地测信息管理、计划统计管理、机电运维管理、
“智慧农业”全面实现
信息三农
为了提升三农信息化建设水平, 大唐移动提出农业物联网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利用终端及传感器采集各类农业数据,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移动通信无线网、有线网等实现信息传输, 通过作业终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全监控与管理。这对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实现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保值增值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采用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层架构。
感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大范围内农业生产的各种物理量, 实时并自动地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或数据。农业物联网所采集的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气体浓度、生命体征等传感信息, 物品名称、型号、特性、价格等物品属性信息, 仪器、设备的参数等工作状态信息, 物品所处的地域等位置信息。其涉及的技术有: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
传输层是农业物联网的神经中枢, 其主要任务是将上层采集到的农业信息, 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 将大范围的农业信息整合到一起, 以供处理。该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 涉及技术包括有线、无线、移动等。
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 篇6
各高校目前已建立起成熟的万兆校园网络,各种光纤到楼宇,千兆到桌面已不在是目标,有线网络应用系统已经全面普及,构建了稳定的数字化校园应用,在此建设的基础上,引入物联网并逐步规划建设,将终端引向移动,将服务引向“以角色为中心”,将“被动应用”转向“决策分析”,让“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全面过渡,是十二五期间各高校的主要任务。
1 物联网
物联网已经成为今后“人、物、事”管理和流通的重要载体。物联网的构成主要取决于三项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RFID)。当前,随着高校校园扩建、区域分段、规模迅速增长,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一卡通的实施,校园应用的不断推广,各种应用之间不断需要互嵌互通,形成了对校园应用整体整合的巨大需求,以RFID为研究基础的物联网将可以有效的整合集成异地校区、多种服务、一卡通行等利于校园高效管理、智能服务的众多校园功能,构建全方位的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化环境,智慧校园不在是前期数字化校园的被动管理,更体现了主动管理,被动管理在于数据集中处理、发布、给出分析结论,主动管理在于随时数据分析处理、发布、提醒,比如专业建设数据采集平台,还停留在被动管理的数据统计,而水电缴费管理的信息提醒已实现主动管理,今后图书、教室、教师、学生、决策、资产等都可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主动管理,为学院决策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移动服务:笔记本电脑与智慧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展现智慧校园已经成为可能,随着新校区的WLAN与Wi-FI、CDMA/GSM等的全面覆盖,搭建智慧校园移动服务是今后五年逐步要实现的重要任务。
2 移动服务构建思路
(1)基于移动电脑平台的移动服务构建思路
在保证WLAN完全覆盖的前提下,移动电脑平台的移动服务可以直接移植局域网应用服务,在应用服务之上构建统一信息门户网站(WEB),作为学院对内对外的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智慧校园的应用信息,但需要对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划分不同的服务资源,比如不同用户群:教师、学生、管理者、领导等,门户将人员整合、应用整合后,提供统一的SSO入口,用户只需一个账号,就可以访问个人角色允许访问的应用与信息。
(2)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服务构建思路
基于手机平台的智慧校园移动服务必须充分考虑手机浏览模式,个人信息门户构建统一的SSO入口,基于手机WAP浏览模式,使得WEB服务学生和老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手机访问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学生可以随时查询个人一卡通、教务、图书馆等信息。
3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移动服务构建方案
3.1智慧校园物联网构建
3.1.1构建思路
校园物联网是在万兆校园网络通信基础、完整的无线网络通信基础上来构建,构建思路以应用为核心,以逐步实现为目标,在门禁、水电控制、温度、教室多媒体控制、安防监控、财产管理、宿舍管理、计算机机房、图书馆等方面利用二维条码、RFID、传感器等实现数据输入与输出,智慧校园物联网构建框架如图1。
其中:水电控、门禁、图书馆、宿舍控制、考勤、多媒体设备控制、车载、定位等以RFID为中心建设,温控、安防监控以传感器为中心建设,图书资源、物产管理、计算机房控制以二维条码、RFID相结合模式建设。
3.1.2构建方式
(1)以RFID为媒介
目前,高校的M1卡和CPU校园卡已经普遍采用,两种卡是RFID控制的媒介,依托RFID技术开发的系统已经在水电控、门禁、图书馆、宿舍控制、考勤、多媒体设备控制、车载、定位等应用中成熟应用,RFID网络构建图如图2所示。
以RFID为应用的网络框架直接搭建在现有校园网络平台上,用户通过校园门户、移动PC、手机、一卡通等访问和使用各类应用,输入输出数据均通过卡的媒介传输,校园卡与手机卡可以集成,形成校园手机一卡通,消费、查询、认证可在三个平台实现:校园网络门户、手机门户、校园查询机。
(2)以传感器为媒介
温度控制、多媒体设备控制、安防监控等物联网以传感器为媒介建设,利用逐渐兴起的Zig Bee技术构建近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距离及核心传输利用已建设的万兆校园网路、WIFI网络等布点构建,构建如图3。
整体物联网平台形成了感知网,校园中各种网关、传感器、摄像机等终端通过Zigbee接入到这个平台,然后通过3G、Wi-Fi接入互联网。用户可以直接用手机通过Wi-Fi连到网关,去控制传感器终端,远程时可通过登录感知网门户用手机或电脑轻松查看和控制校园各种传感器终端。
所有安防传感器,包括门磁、遥控器、红外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煤气探测器都可以通过Zig Bee无线方式接入到网关,报警信号会马上被传送到控制部分启动应急措施。对于智能教室功能,教室里的灯光控制器、开关面板、电源插座等都可通过Zigbee接入网关,管理者可远程打开或者关闭电源、空调等。
(3)以二维条码为媒介
二维条码在智慧校园中主要用于图书资源管理、校园物产管理、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等。二维条码网络构建图如图4。
图4中,图书资源集中在图书馆楼;校园资产发布在全校范围,分布广;计算机机房大多在同一栋楼内。针对二维码的分散编码的问题,数据采集基站N的值需要根据物品存在房间大小、楼层距离、楼宇距离等确定数量及技术指标。
二维条码在以上应用中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第一,入库管理:入库时识读财产上的二维条码标签,同时录入财产的存放信息,将财产的特性信息及存放信息一同存入数据库,存储时进行检查,看是否是重复录入。第二,出库管理:财产出库时,扫描财产上的二维条码,对出库财产的信息进行确认,同时更改其库存状态。第三,仓库内部管理:在库存
校园资源中心:建设以校数字图书馆、远程教学系统、教学支撑系统、多媒体视频直播/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集成各系统现有数字资源,同时充分共享校外网络数字资源,建设资源索引系统、资源检索系统,以资源中心门户形式综合展现现有资源。
校园管理中心:采用平台化、组件化和工具化的开发模式,通过统一的业务系统快速构建平台构建学校核心管理应用系统。
校园服务中心:以校园一卡通、基于平台的上层应用及网络基础服务系统为核心,给全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生活、社区服务等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校园安全中心:以GPS、视频监控、红外安防、进出人员管理为核心,给校园提供各类安全防范、管理的信息服务。
4 总结
物联网建设迅速兴起,作为高校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也已经成为工作重点,本文解决了物联网在RFID为核心、传感器为核心、二维条码为核心时物连网络的构建模式;提出了移动应用的4个主要服务:身份识别、校园管理、信息服务、校内支付;同时,对移动校园网安全运行提出了五大业务中心,给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移动服务构建从网络框架—移动服务—保障运行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和喜.WSN RFID物联网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彭力.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 篇7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开启, 当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建立起广泛的信息沟通网络后, 可以说那时的城市生活将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信息带来的便捷。
移动信息化开物联网先河
究其概念, 物联网=传感网+通信网+应用系统, 移动通信网以其可移动性、信号无处不在等特点, 成为了连接“物与物、人与物”的最佳网络选择, 而各种移动终端 (手机、笔记本) 正是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平台, 3G移动通信网乃至正在建设中的TD-LTE准4G网络, 还将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更大的无线带宽和更丰富的移动终端, 可以说, 移动通信在物联网发展中占足了先机。
“以优质网络连接世间万物”是中国移动对物联网新的诠释。在物联网的三项要素中, 占据了网络和终端优势的中国移动, 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物联网的研究和推广, 当年就建成了全国M 2M (机器与机器通信) 平台, 并在江苏实现了电力、交通、警务、市政公用、金融等行业的信息化应用。
智能交通让出行畅通无阻
“越是着急越是打不到车”是每个打车人都会遇到的难题, 但是如今, 中国移动在无锡全市95%以上的出租车装上了智能定位管理系统, 每辆车的位置都清晰地显示在中央平台上。市民一个电话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叫来临近的出租车。系统还有同时防盗报警、定位查车、轨迹回放、发布广告信息等多项功能。不仅保障了司机的安全, 更大大方便了乘客。如果哪天乘客不小心把随声物品忘在了出租车上, 而又不记得具体车牌号码了, 别急, 该平台的“查询历史车辆”功能将能根据轨迹回放的方式帮住查出相关的出租车车牌号。
中国移动助力打造的“智能公交”平台将能“感知”车辆位置、运行状况, 并实现智能调度。它让车辆调度员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车辆行驶到什么位置了, 车内是否出现过度拥挤了, 哪条线路需要增派车辆了。同时车辆行驶的信息也将及时显示在候车厅上, 让等侯的乘客不再焦急, 甚至可通过手机查看车辆位置信息, 踩准到站时间, 将公交车变成您带司机的私家车, 真正体现市民优先。
医疗信息化化解看病难题
中国移动与医院积极打造的医患通系统, 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感知平台, 实现了手机预约挂号, 较好地促进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手机远程会诊”更极大地拉近了医患距离, 无论医生专家出差、度假或远隔一方, 借助TD手机, 总能方便地“聚在一起”, 共享医学检验图片, 实现远程移动会诊。“婴儿标志识别系统”, 通过婴儿佩戴R FID标志环, 帮助妇幼医院较好地解决了初生婴儿身份识别、婴儿错领和冒领偷盗问题。随着TD与物联网的融合, 数字健康工程将为人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些应用将推动着未来的医疗信息化向系统网络化、信息移动化、服务远程化的方向迈进。
编织“平安网”关爱弱势人群
面对老人独居日益普遍的现象, 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社会弱势群体大多行动不便、存在认知障碍, 所以对他们安全的保障更需关注。最近, 中国移动与消防支队紧密合作, 在江苏部分地市孤寡独居老人家中试点安装了一个名为“点的孝子情怀。
智能环保:通过在各个监测点部署监控设备及使用在线监测仪器监测污染源数据信息、空气质量数据信息、噪声数据信息, 并通过宽带和3G网络, 将其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 进行分析、计提升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以高质量的网络和特有的G PSone定位技术, 满足物流客户对车辆定位及安全监控的需求;搭建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为物流客户有效降低车辆空驶率,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完善客户服务体系,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智能金融:手机移动支付是全新的个人移动金融服务, 将客户的手机号码式火灾报警和远程社会特殊救助系统”, 老人家中发生火灾或是遭遇危险, 系统都能把收集到的求救信号传送到物业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 最短时间保障独居老人们的安全。同时, 老人们的孩子也随时能通过短信等了解到老人的异常状况, 从而更加安心地工作。这样的系统还能作为防盗门禁, 通过声光告警震慑不法分子, 同时自动连线社区安保报案, 对老人居家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电动车防盗切断小偷“发财路”
当前, 国内电动车存量市场超过1.4亿台, 每年销量逾2000万台, 江苏省是国内电动车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电动车智能防盗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可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
中国移动推出的电动车智能防盗业务是针对目前电动车盗窃案件频发, 失窃后难以找回的现状一项信息化解决方案。一旦车辆发生振动、位移、电瓶断开等异常情况, 安装在电动车内的定位防盗终端传感器就会将报警短信发送到车主的手机终端, 便于车主及时赶赴现场。即便偷盗者将电动车开走, 车主也可以编辑短信“dw”发送到车卫士平台代码10657006, 依托G PS卫星+G SM基站双模定位, 在全国范围内精确锁定失窃车辆的位置 (精确范围在20米以内) ;同时还可通过手机或互联网登录“G PS电动车安全监控系统” (www.cheweishi.cn) 监控失窃车辆运行轨迹, 可大幅提升警方破案的效率和成功率。
定位遥控让“危险”走开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侧翻、碰撞、泄漏和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 中国移动提供的危险品车辆定位服务, 通过安装G PS定位系统, 有力地加强了对危险品车辆运行状况的跟踪监控, 从而对有关车辆进行着有效的监督和保护。中国移动也将车辆定位和物联网技术成功运用于金融车辆的押运工作中。监控中心能控制每一辆安装了感知设备的车辆运行状况, 如发生异常情况, 中心能借助TD网, 对车辆实施遥控熄火, 全方位锁定, 有效保障人员和金融财产安全。
智慧场馆移动互联网 篇8
据介绍,这一创新型监控系统充分借助了移动4G网络广覆盖、高稳定、大带宽的优势,支持4G/3G通信模块,同时向下兼容2G网络,确保系统中视频图像、音频数据、报警信息及信息指令等畅通传输,有效改善了传统公交视频监控的网路时延、清晰度低等问题。同时,公交公司运用这一监控系统,能够采集所有公交车辆的运输信息,并对公交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为公共交通运营体系的改善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资源,也为加强公交公司内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公交4G无线监控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为实现监控图像、地理位置、危险警报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德阳移动对整个公交线路所覆盖地区进行了信号强弱测试,针对点位信号强弱加强覆盖,在不影响公交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安装监控设备并逐台进行测试。为了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德阳移动还对公交公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后台平台操作、数据分析、预警处理等一系列培训,始终将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
据悉,德阳移动打造的公交监控系统还能够将数据与其他政府部门,如公安局“天网”平台共享取证。为及时准确发现违法犯罪活动、收集证据、处理突发事件、设备维护等提供依据,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每位公交乘客及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