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转换(精选7篇)
移动互联转换 篇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人们的移动学习提供了方便,人们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才能学习,而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学习者都拥有手机这类移动设备,再加上无线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这些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Web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料整体显得比较繁杂,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描述的语言不够准确。如果在移动设备上,则这些描述的学习资源无法正常的显示出来,出现资源混乱的情况。对于这种问题,如果采用重建移动终端的方式,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必须要对Web学习资源进行相应的转换,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在Web互联网上,除了网页文本学习资源之外,还包括其他的一些资源,例如声音、图片、视频、程序等等。由于互联网学习资源有着多样性的特点,仅仅依靠工具、规则进行转换,很可能导致移动设备出现难以转换的情况,学习者难以顺利了解这些学习资源,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必须要根据这些问题,对Web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转换。
1 移动互联学习理论
移动互联学习在国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互联学习的本质来看,基本可以概括为: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通过移动计算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够和互联网中其他的学习者以及教师进行沟通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基于Web的移动互联网学习资源转换系统,目的是为学习提供更多的途径,加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分配学习时间。在互联学习资源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精品课程、开放课程、视频、微课等。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互联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不同地区的学习者,可以在开放平台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既可以共享也可以多次使用;第二,网络上的学习和传统的学习相比,有着个体学习以及互动教学的特点;第三,和其他的网络资源不同,网络学习资源有着教育的特质,其中体现了高度集中存储的特点[1]。
随着移动互联网学习探索的不断深入,逐渐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出现了移动互联学习理论。该理论主要是建立在WIFI或4G移动学习背景下的,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主要有非正式学习理论、境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活动学习理论等等。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习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通过短信息、Web、流媒体、Flash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短消息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学习资料。Web的学习资源一般是在网页上发布出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可以通过浏览器对资源进行访问,信息的内容较多,互动能力较强。Flash中的学习资源是在Web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课件插件以及动态效果,给学习者直观的感受,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移动互联的学习方式有着独特的特点,例如个性化、分布式、自主性、智能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发展。
2 转化实现关键技术
Web的移动互联资源大多是通过HTML文档展现出来的,但是这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很多都无法在移动设备上显示出来,因此需要利用移动互联转换技术,方便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进行学习。具体的脚本转化关系如下图1所示:
HTML语言是在SGML下的一个应用,是一个全新的标准、规范,利用标记符号来显示在网页上,是一种灵活性、多样性较强的置标语言。XHTML指的是可拓展超文本标记语言,将XML与HTML两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属于一项过渡技术。这种语言在结构方面比较严谨,在表现形式上和HTML基本相同,是W3C中的推荐标准。同时,它也良好的继承了HTML的特点,能够保证HTML向XML的过渡。
在WAP2.0上的标记语言XHTML MP,全称XHTML Mobile Profile。是在XHTML Basic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因素而成的。通过该语言,可以实现移动互联和Web的浏览技术相结合。通过XHTML MP的出现,有效统一了无线设备和有线设备的标记语言。
在转换的过程中,为了避免Web学习资源出现损坏,必须要保证学习内容与版式的稳定性,同时要考虑到移动设备的特点,必须要对内容进行选择,去除一些不适合在移动设备上展现的内容,在转化那种,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剔除掉Presentation样式的标签。例如删除加粗、斜体等文本的类型的标签,即<B>、<I>、<U>等;第二,剔除掉Edit编辑的标签,例如<ins>、<del>等;第三,剔除掉Forms框架的标签。例如<fieldset>等;第四,剔除掉Frames框架的标签,例如<fieldset>、<frame>等等;第五,转换图片资源。在WAP1.0的阶段中,移动互联浏览器大多情况下仅仅支持Web中的黑白位图。而到了WAP2.0阶段下,就可以顺利的显示出Web上的彩色图片;第六,转换视频资源以及流媒体。在网络学习资源中,除了图片之外,还包括很多视频类的精品课程。和传统的Web媒体资源不同,为了保证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些视频要通过移动流媒体的形展现出来,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移动流媒体播放平台[2]。
3 转换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在资源转化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学习者首先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向远端的Web学习处理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会将内容转换到系统中,通过代理服务器模块中的处理后,最后再反馈到学习者的移动终端设备中,以便学习者学习,主要的框架如下图2所示。
3.1 转换代理服务器模块
转换代理服务器模块在资源转换的过程中主要负责控制,根据功能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两个模块:差异标签剔除子模块和文档格式清晰子模块。转换代理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学习者的学习请求发送到资源服务器中,在经过处理之后,该模块负责将相关的资料反馈到学习者的移动设备中。
3.2 差异标签剔除子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根据资源转换的标准对队列中的各类请求进行处理。通过分析语法,根据HTML语言的特点,建立语法生成树,再根据语法生成树中的标准,对各个标签进行比较,去除无用的标签,从而保证文档格式的合理。
3.3 文档格式清洗子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在W3C语法标准的基础上,在经过以上模块的处理后,对其进行语法规范化,保证学习资源中的语法组合符合移动互联设备的标准,便于学习者的学习[3]。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Web学习资源为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同时其中的海量学习资源也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方便。本文在Web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转换代理服务器对学习资源进行转化,通过上文中的两个子模块保证学习资源的标准型,使学习者能够迅速、便捷地了解学习资料,提高学习资源的转化质量与效率。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较高,有效保证了学习资源的可靠性。学习者能够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必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度较高,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能更方便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帆.基于Web学习资源的移动互联转换技术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01:72-75.
[2]杨叶,陈琳,董启标.响应式Web移动学习资源的技术实现与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6:107-111.
[3]林亮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Web学习资源转换系统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1.
移动互联转换 篇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WEB页面所承载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同时以移动设备为媒介的网络通信需求也快速增长。由于移动设备种类繁多,且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在硬件、软件配置上都具有较大差异,造成传统的WEB页面直接在移动终端浏览会出现各种问题。诸如网络通信方式的改变导致的信息传输错误,以及分辨率不同所导致的UI错位等问题。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基于WAP(无线应用协议)的移动通信技术被迅速的普及应用到了各类移动终端。因此为了更好利用移动平台获取到更多的互联网信息,如何从互联网中自动获取WEB页面并快速解析为WAP网页成为了基于移动终端信息处理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将通过设计并实现一个WAP网页自动解析工具来进一步解决基于移动终端WAP页面信息处理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1 自动转换机制的主要规则建立
1.1 HTML与XHTML文档的结构差异
HTML语言在设计之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个页面容器内能把信息内容按一定的格式进行显示,而没有考虑到对文件信息的规范化、结构化管理的功能实现。因此HTML语言本身定义并不严谨,兼之各类浏览器为了便于自身的推广,对HTML文档的解析也过于宽容,造成HTML语言的使用越来越混乱。
WAP技术升级为2.0 之后支持XHTML语言。XHTML语言在兼容HTML语言规范的基础上添加了XML语言的规范要求,同时还支持跨平台的用户代理操作。与通用的HTML语言相比结构相似,但仍存在一些主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档规范、结构差异
XHTML语言源自于XML可扩展置标语言,是从HTML到XML的过渡语言。与HTML宽松的语法定义相比,XHTML更为严谨和规范。例如对于XHTML规则中对于标签有严格的定义要求,例如标签必须被关闭、必须都是小写、正确的标签嵌套顺序等等。而这些规则在HTML中一般都不必严格遵守,也可被解析出来。
从文档结构上来说,XHTML增加了定义文档类型元素,以便于移动终端浏览器根据文档的类型定义来解析页面信息;另外XHTML根元素中还增加了声明文档命名空间的xmlns属性,用于收集文档中的元素和属性定义参数。
(2)标记及属性集差异
HTML的标记集包含有100 多对标记,且语法结构混乱,很多标记的语义重复,但属性又不一样。XHTML标记集在HTML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精简与规范,删减了很多语义重复的标记,并对不同标记中同一属性值的设定进行了统一。
(3)页面浏览的平台差异
WAP页面的显示浏览是基于各类移动终端平台,与PC上浏览的WEB页面布局存在较大差异。移动设备的种类繁多,屏幕尺寸大小不一,采用统一的样式实现页面的显示是不现实的,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基于WAP2.0 的网站开发技术加入了动态CSS样式功能,通过动态的CSS样式设计,来实现在不同分辨率下的页面正常显示。
1.2 主要语法标记的转换规则设计
依据HTML和XHTML这三个方面的结构差异,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WEB页面与WAP页面之间的解析转换规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语法标记的转换规则设计。
在HTML中最常用到的,并对HTML结构具有较大影响的标记主要包括段落划分、表格划分、各类资源链接等60 多种标记。本文将主要针对这类标记进行转换规则的建立。
首先,根据HTML和XHTML的对比结果分析,可将这60多种标记分为以下四种情况,针对这四种情况分别制定相应转换规则。
(1)HTML、XHTML中含有相同的标记且属性集一致的,例如用于强调、加粗某些文本信息的em、strong标记。对于这些标记直接对应转换。
(2)HTML、XHTML中含有相同的标记,但属性集不对应的,例如超链接标记、表格类标记等。对于这类标记将考虑采用对比与替换的方式统一规范属性集。
(3)在XHTML被裁剪掉的标记,例如与文字样式相关的标记、层标记等。因为在WAP2.0 中新增了动态样式CSS功能,HTML中的样式类标记就失去了实际作用,在XHTML中对这类标记进行了裁剪。针对这类标记的转换规则,如标记中包含有被修饰的文本内容,则将内容过滤保留后删除标记;如包含的是无法识别的动态脚本,则全部清除。
(4)对页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的标记,例如表格、表单、窗体标记等。由于这类标记的描述在转换后也会对页面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先进行语义的对比分析预处理,经过语义的一致性调整后才能进行转换。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们将标记的相似程度及标记的作用程度作为了转换规则建立的两个重要依据。对应不同情况设计了不同的转换策略,通过策略的灵活调整实现WAP页面的完整解析。
2 页面自动转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2.1 自动转换机制的设计流程
自动转换机制的设计流程主要分为四个流程环节:HTML页面的自动获取、HTML文档结构解析及预处理、语法标记的过滤分类、规则库的创建。
在页面获取环节,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根据判断出的页面类型采取相应的页面处理方式,提取必要的页面信息。例如针对导航类页面可以自动提取出制定的链接网址;针对内容类页面提取要浏览的内容信息。
在HTML文档结构解析及预处理环节,首先要对HTML文档源结构进行解析和整理,建立DOM文档用于记录页面中的层次结构;然后对HTML文档进行转换预处理,主要是对文档格式的清除与规范,并调整语法错误。
语法标记的过滤分类环节,首先通过遍历DOM树中的XHTML节点获取页面标签;然后根据节点标签的ID、类型进行过滤和分类,以便于结合规则库的建立实现页面转换。
在规则库创建环节中,将根据四类HTML语法标记的分类处理策略设计创建转换规则库。主要包括标签集合、标记属性集合、标记及属性转换映射库、特殊标记库、转换规则集合、函数调用六大模块。其中特殊标记库主要用于记录语法中的特殊符号标记;函数调用模块主要用于提供页面结构转换所需调用的函数。例如HTML页面中的图像类资源在进行WAP转换时需通过调用相应的函数处理自动缩小图像尺寸,通过函数调用实现链接类资源的地址替换等。
2.2 基于WAP的页面自动转换机制的实现
基于WAP的页面自动转换机制的实现将分别对应其四个流程环节来展开,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关于转换规则库的建立。
(1)转换规则库的建立,主要是语法规则的集合。根据前文中对语法标记的四种情况分析,设定了不同的处理策略。同时还允许WAP网站开发者可以通过添加自定义规则来进一步完善页面转换机制。首先创建一个自定义规则数据库,新添加的自定义语法规则被存储在ruls数据库的my_tab表中,并可进行编辑和删除。
(2)HTML页面的获取,通过用户指定的URL自动获取到页面网址信息,为指定要转换的WEB网站建立本地文件夹。递归遍历网站中的页面信息,提取索引页面中的所有URL地址,并建立下载队列;根据下载队列中的地址信息下载对应内容页面,并将其保存至本地文件夹。与内容页面相关的其他信息,例如页面标题、页面地址等则保持至本地数据库。
其中HTML页面的自动遍历采用构建DOM树的方式进行递归遍历;页面的自动下载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核心部分通过调用MFC类库中的扩展接口函数实现。
(3)依据W3C发布的XML标准对HTML文档进行解析与规范。这里主要借助HTML TIDY工具实现HTML页面的格式清理和修复和一些文档转换的预处理操作。
(4)通过遍历DOM文档中的对象模型节点,解析HTML页面中的标签及对应属性值和包含的文本内容等信息。按照语法标记转换规则的设定,对标记进行分类过滤、删除、对应转换等操作;最后根据结构类页面标记的定义重构页面,结合动态CSS样式调整页面内各类信息的大小样式,以适应移动终端的显示比例。
3 小结
本文主要就如何在WAP网站中快速解析HTML页面做了一些简单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对HTML页面与XHTML页面的差异比较,尝试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基于移动WAP的页面自动转换机制。主要解决了页面转换过程中HTML与XHTML的语法转换规则的建立问题,以及页面重构,UI自适应问题。并尝试应用在了个人开发的《3D游戏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网站中,测试设备采用的是三星GT-N8010 移动平板。下一步工作将考虑研究开发HTML5 新功能,采用HTML5 标准构建基于移动平台的WEB网站。
参考文献
[1]朱印宏,邓艳超.DIV+CSS网站布局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1.
移动互联转换 篇3
1 NAT地址复用模型
NAT444方案又称LSN (大規模NAT) , 目前处于草案阶段。
通常运营商为客户分配一个公网地址, 客户侧网络可以配置一个NAT设备, 在客户内部网络启用分配私网地址, 通过NAT技术共享一个外部公网地址。客户网络内私网地址通过NAT转换为外部公网地址后, 经由运营商网络访问外部网站。
NAT444模型是在传统的业务模型上增加一层NAT转换, 在运营商网络内部直接引入私网IPv4地址, 为客户CPE (用户驻地设备) 侧外部地址分配私网IP地址 (例如10.0.0/8) , 在客户内部网络启用另一端私网地址 (例如192.168.0.0/24) , 客户网络内部主机通过两次NAT转换后访问Internet。
NAT444模型如图1所示。客户内部NAT先进行一次地址转换, 将一个内部IPv4地址转换为外部私有的IPv4地址, 然后运行网络内部NAT设备将该外部私网地址在转换为公网地址。这个模型仅需要在运营商网络引入LSN设备, 对于客户网络内部NAT没有任何影响。
NAT444基本可以满足运营商部署需要, 其可扩展性主要取决于LSN设备的NAT转换能力和规模。由于该模型在运营商网络内部引入了私网IP地址, 因此, 可能导致客户内部私网地址和运营商内部私网地址出现重叠, 例如运营商分配给客户NAT外部地址与客户内部地址存在重叠, 从而导致数据路由问题。
目前针对地址重叠问题, 有两种解决解决方案。一种方案是专门从IPv4地址空间中预留一段未分配的公网IPv4地址, 专门用于运营商内部, 可以在各运营商内部复用, 从而避免与客户网络内部IP地址重叠;另一种方案是在运营商网络内部直接使用IPv6地址, 为客户直接分配IPv6地址, 该方案又称NAT464方案, 但是由于目前很少有NAT设备支持IPv4到IPv6的地址转换, 因此, 现阶段不具备应用前景。
在NAT444模型的基础上, RFC6333引入了DS-lite (轻量级双栈) 架构, 见图2, 这个架构主要是针对固定宽带运营商部署NAT的方案。该方案主要思想是:在客户侧和运营商LSN设备之间引入IPv6隧道, 但客户内部地址发送IPv4数据包时, 通过IPv6的隧道将数据包发送到LSN, LSN设备从IPv6隧道中获取IPv4数据后, 通过一次NAT44转换为公网IPv4地址发送给Internet。LSN根据IPv6隧道的端点来区别用户, 这个方案可以避免前面的地址重叠问题, 也不需要进行IPv6到IPv4的地址转换, 具备很好的扩展性。
对于固定宽带运营商而言, 仅需要通过升级CPE设备就可以支持DS-lite方案, 是不错的解决方案。但对于移动网络而言并不适合, 未来移动终端更多会集成IPv6和IPv4双栈功能, 并不会具备IPv6隧道功能。因此, 对于移动网络而言, 未来引入IPv6和NAT-444的业务模型可能如图3所示。
移动客户终端启用IPv4和IPv6双协议栈功能, 当需要访问IPv6网站时, 通过IPv6地址直接访问, 但需要访问IPv4地址, 以私网IPv4作为源地址发送请求, 数据包经过LSN设备进行一次NAT44的转换后访问外部网络。
因此, 我们认为, 在移动网络中引入IPv6和NAT444的方案为:私网IPv4双栈模型。客户同时获得一个公网IPv6地址和一个私网IPv4地址, 私网IPv4地址通过LSN转换后访问Internet。
2 NAT映射方法
在RFC4787中针对NAT的映射进行规范和说明, 其中NAT内部IP、端口和外部IP、端口的映射机制可以分为以下3种。
2.1 端点无关映射
当host A向host B新建一个连接后, NAT形成一个映射关系: (A:2001→Z:5010) , 即内部IP地址A、端口2001映射到外部IP地址Z、端口5010。端点无关映射是指在对于来自外部其他IP的访问 (host C, 任意端口) 到 (IP地址Z、端口5010) 的访问, 其连接数据将都直接通过该映射转换为到 (IP地址A、端口2001) 的访问。也就是说, 任何外部IP到映射 (IP、端口) 的访问时, 不会检查来访数据包的IP地址和端口号。端点无关映射见图4。
2.2 地址相关映射
当host A向host B新建一个连接后, NAT形成一个映射关系: (A:2001→Z:5010) , 即内部IP地址A、端口2001映射到外部IP地址Z、端口5010后。地址相关映射是指, 仅允许来自host B (任意端口) 到 (IP地址Z、端口5010) 的访问, 其连接数据将都直接通过该映射转换为到 (IP地址A、端口2001) 的访问。也就是说, 当外部数据包访问映射的外部 (IP、端口) 时不会检查来访数据包的IP地址是否与建立映射时的目的IP一致。地址相关映射见图5。
2.3 地址和端口相关映射
当host A向host B新建一个连接后, NAT形成一个映射关系: (A:2001→Z:5010) , 即内部IP地址A、端口2001映射到外部IP地址Z、端口5010。地址和端口相关映射是指, 仅允许来自host B (特定端口1234) 到 (IP地址Z、端口5010) 的访问, 其连接数据将都直接通过该映射转换为到 (IP地址A、端口2001) 的访问。也就是说, 当外部数据包访问映射的外部 (IP、端口) 时, 会同时检查来访数据包的IP地址和端口, 是否与建立的映射的目的IP和端口一致。见图6。
上述3种NAT映射方式对于端到端的通信存在明显的区别。常见NAT设备主要应用环境是家庭或企业环境, 出于安全的考虑, 往往采用第3种NAT映射方式, 严格限制外部对内部的访问。
对于很多P2P (点对点) 应用程序而言, 穿越NAT是比较困难事情, 往往采用通过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大洞的方式在NAT设备先建立一个映射通道, 再通过该通道转发数据。对比上述3种方式, 采用端点无关性映射最能满足此类P2P应用需求。
因此, 在移动网络内部部署大规模NAT设备时, 适宜采用端点无关性映射来减少对各类业务的影响。
3 静态映射与溯源问题
在移动网引入NAT设备后, 我们接收到部分用户反映银行类客户端某些功能无法使用。通过抓包定位分析, 发现银行客户端一次会话过程中会产生多个TCP (传输控制协议) 连接, 银行的服务器端会对每个TCP连接的源IP地址进行校验, 如果发现一个用户连接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源地址, 服务器会中断该TCP会话,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NAT地址映射的机制。
传统NAT设备地址转换基本原理是将每个源IP发送的一个连接 (TCP端口) 转换到一个外部IP和一个对应的端口, 是按照连接为基础, 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外部IP和端口, 因此可能存在一个用户多个连接映射到多个外部IP和端口的情况。
如图7所示, 一个用户发起了两个连接, 目的地址是银行服务器的不同端口, 根据NAT的处理机制, NAT设备将两个连接的分别进行NAT转换, 转换后映射的公网地址分配表为202.1.1.1和202.1.1.3。对于银行服务器而言, 看到与其通信的源IP地址是2个, 就会认为第二个连接是非法连接将其拒绝。
由此可见, 这种NAT映射机制无法保证一个用户的多次会话对外始终保持一个IP地址, 导致银行服务器侧对IP地址校验失败。根本原因在于NAT设备将用户内网地址段 (10.×××) 映射到外部地址段 (202.102.17.×) 时, 映射是随机的, 会出现一个内部IP地址的多个连接对应多个外部IP的情况。因此, 在移动网络部署NAT时, 保证一个用户的多个会话始终使用同一个IP地址进行地址映射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 随着移动网络引入NAT, 必然需要通过日志对NAT映射情况进行记录。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 在NAT444模型下, LSN每条NAT日志大约150字节, 假如每个家庭每天上午的数据连接为33 000万条, 每条连接都需要单独记录, 需要大约5MB字节, 一个月大约需要150 MB字节, 以用户规模100万户计算, 每个月需要保存150 TB的存储日志, 因此, 启用NAT后, 日志功能对于运营商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简化日志存储, 同时实现单个用户对外连接始终使用同一个IP的需求, 提出了一种确定性映射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思路很简单:对于每个外部公网IP唯一的对应给一些固定的私网IP使用。例如:每个内部IP使用4032端口, 外部IP (203.0.113.1) 的端口可以满足14个内部IP的映射需要, 同时预留一部分端口 (57472-65535) 作为动态分配端口, 当14个内部IP端口出现端口用尽时, 可以从动态IP端口中选择一些端口使用。
使用确定性映射方案后, 大部分的NAT映射时静态配置, 保持不变, 仅当个别内部IP出现端口耗尽时才会使用动态映射, 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NAT设备日志的记录量, 同时也保证了一个内部IP到外部IP地址映射的唯一性。
因此, 在移动网络中部署大规模NAT时,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日志的需求量, 应该采用确定性NAT映射方案。
4 结论
移动互联转换 篇4
我国是世界上移动通信使用量最大, 也是发展速度最快, 发展变化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据《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统计, 2011年,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2725万户, 创历年净增用户新高, 累计达到98625万户。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880亿元, 同比增长10.0%。其中,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7162亿元, 增长13.8%,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2.5%。可见,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极为迅速, 而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也极其迅猛。
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及通信业的成熟发展, 技术手段同质化日趋严重, 资费水平不断下降, 顾客可以自由选择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和服务, 转换行为发生的频率日益增高, 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的游移, 提高了通信企业的运营成本, 加剧通信企业间的竞争, 影响移动通信企业的盈利能力。顾客转换意向已成为学术研究和企业应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基于keaveney等人的研究成果, 结合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特殊环境和大学生的特殊购买特征, 通过实证验证顾客转换意向影响因素, 并依此对移动通信企业提出管理实践的建议。
二、理论基础及假设
1. 顾客转换意向影响因素。
顾客转换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 最早的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是keaveney (1995) 的研究, 通过关键事件技巧法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 , 对在当时过去六个月以来, 曾经接受过服务业服务的800多名顾客进行引导, 归纳出价格、便利性、核心服务失败、服务人员接触、服务失败补救不当、竞争吸引力、厂商社会道德、非自愿因素8类导致顾客转换的因素。而在国内, 符国群、冯冈平、俞文皎 (2004) 研究表明, 顾客转换服务商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核心服务失败、服务接触失败、竞争者吸引, 并将顾客需求改变和追求多样性、服务环境、服务品种或服务范围小纳入到转换服务商的研究模型中。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 通过对沈阳市大学生不同层次的15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发现“顾客特征”一项被访谈者普遍否定。将上述剩下的八个因素进行问卷设计, 采用当面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对问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进行验证, 经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内部信度检验的过程, 确定转换意向影响因子五项———价格因素、核心产品/服务、服务质量、便利性、厂商社会道德因素。提出研究模型如图1。
2. 顾客转换意向。
顾客转换行为是指顾客意图停止消费目前的品牌、服务或产品, 或从原先使用的品牌、服务或产品转换使用其它品牌、服务或产品的行为 (Keaveney, 1995) 。顾客转换意向是指顾客意图停止消费目前的产品或从原先使用的产品转移至其它产品的一种心理倾向 (Keaveney, 1995) , 是顾客忠诚度降低的一种表现。
在衡量顾客转换意向的问题上, 有很多前人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笔者沿用Kim (2004) 对韩国移动通信行业客户转换意愿实证研究的测量量表, 仍然采用Likert-5级量表, 分别以“您倾向于换一家运营商?”、“您不会继续在这家运营商办理业务?”、“您不希望与现在这家运营商保持关系?”三个题项, 测量顾客转换意向。
3. 假设。
研究模型描述了价格因素、服务质量、核心产品/服务、厂商社会道德、便利性五个因素与大学生顾客转换意向的关系, 这些关系即本研究需要验证的假设。H1:价格因素与顾客转换意向有直接的负向影响;H2:服务质量因素与顾客转换意向有直接的负向关系;H3:便利性与顾客转换意向有直接的负向影响;H4:核心产品/服务与顾客转换意向有直接的负向影响;H5:厂商社会道德与顾客转换意向有直接的负向影响。
三、实证方法和数据
1. 实证方法。本研究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软件采用spss15.0。
2.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为了更好地确定各项因子与顾客转换意向的关系, 选取沈阳地区诸如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本研究在2011年4月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248份, 回收率为82.7%, 其中有效问卷为235份。在所有调查对象中, 女生为126人, 占总抽样样本的53.6%, 男生为109人, 占总抽样样本的46.4%, 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均衡。其中,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14.48%、23.82%、30.22%、22.55%、5.11%、3.82%。在所有调查对象中, 月话费集中在50~100元, 占总样本的60%, 低于50元的占总样本的29.4%。
3. 变量的度量。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 通过对沈阳市大学生不同层次的15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发现“顾客特征”一项被访谈者普遍否定。将上述剩下的八个因素进行问卷设计, 采用当面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对问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进行验证, 经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内部信度检验的过程, 确定转换意向影响因子五项———价格因素、核心产品/服务、服务质量、便利性、厂商社会道德因素。
四、数据分析及结果
1. 数据可靠性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 量表中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即cronbach a系数在0.73~0.85之间, 符合Price (1997) 指出的可靠性系数大于0.7时, 数据具有良好可靠性, 表明量表中各变量的度量都比较可靠。
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影响大学生移动通信顾客转换意向的五个要素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见表3。
3. 相关分析。
影响大学生移动通信顾客转换意向的五个要素和顾客转换意向的相关系数见表4。通过相关分析可见, 因子分析抽取的五个因子与顾客转换意向的相关系数。
4. 回归分析。
本研究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五个要素对顾客转换意向的影响程度。顾客转换意向为因变量, 价格、便利性、核心服务/产品、社会道德、服务质量这五个要素为自变量, 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出, F=12.877, sig=0.015, 表明在a=0.05的情况下, F检验通过, 回归分析具有显著意义, 回归效果显著。还可知R2=0.69, 调整R2=0.71, 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密切程度较高, 自变量可以很好地解释因变量。
5. 假设检验。
判断假设成立通常依据回归系数的正负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果回归系数通过假设检验, 且为正 (负) 值, 则说明两变量正 (负) 相关;如果未通过假设检验, 则无论正负值, 都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有关系。通过检验可以看出, H1、H2、H3、H4、H5都成立, 说明价格因素、核心服务、厂商社会道德、服务质量和便利性都对大学生顾客转换意向作用显著。
五、结论及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实践意义
1.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本研究得出两条结论: (1) 价格因素、核心服务、厂商社会道德、服务质量和便利性是大学生顾客转换意向的决定性因素。 (2) 五个因素对大学生移动通信服务顾客转换意向影响的权重不同, 其中, 服务质量是最有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核心服务、便利性、价格、厂商社会道德。
2. 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指导意义。
(1) 提高技术水平, 保证通信质量。短信收发不及时或重复发送、网络信号不好等核心服务的不足, 都会严重引起顾客的满意度急剧下降, 从而发生转换倾向。 (2) 完善服务内容, 狠抓服务质量。作为服务型企业, 服务质量的有效性能给顾客带来安全、高效、温暖、可靠的认知。企业应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标准, 以顾客为中心, 了解顾客需求, 以综合服务质量求胜, 不断提高功能质量、服务质量。 (3) 加强营业网点建设, 保障服务流程畅通。快速解决服务问题将有助于公司形象的提升, 为了符合更快捷的服务、更准确的信息回馈以及更方便的顾客互动方式, 顾客服务区域化、实体渠道与虚拟渠道配合并行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4) 提供优质服务套餐, 重视顾客服务体验。本次研究发现, 价格因素也是当代大学生发生转换行为的原因之一。套餐的资费结构及收费标准、增值服务的类型及收费标准都将成为影响顾客满意及忠诚度的重要原因。因此, 移动通信行业应加大套餐及增值服务定价的合理性, 让大学生感受超值服务的同时, 抵抗竞争的诱惑, 保持客户忠诚。
参考文献
[1].汤俊.移动通信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J].市场研究, 2010 (5)
[2].马军平, 李纯青, 李欣.大学生选择移动通信运营商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师, 2006 (12)
[3].严浩仁.服务质量对移动电话顾客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移动通信, 2004 (1)
移动互联网之移动搜索 篇5
移动搜索概述
移动搜索是指用户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SMS、WAP、IVR等多种接入方式进行搜索,以获取WEB、WAP站点信息、移动增值服务内容以及本地服务等数据信息的一种搜索方式。
移动搜索是根据移动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地域化、智能化的信息搜索方式,具有三个主要特点:(1)移动搜索的自由度较大,不受电脑线缆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查询;(2)移动搜索数据库采用地方分建的形式,更为有效地规避了互联网搜索信息冗余的不足,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提供简约、实效的信息;(3)移动搜索可以根据用户终端位置显示,通过与定位服务的紧密结合,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另一方面帮助企业采用“窄而告知”的形式宣传产品,极大地节约了广告费用。
移动搜索在使用方式上主要包括WAP搜索,SMS搜索,语音搜索等,不同的搜索方式具备不同的优势。(1) WAP搜索是基于无线网(WAP)的移动搜索,支持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陆搜索引擎进行相关内容的搜索。由于目前高级移动端支持Web浏览,一般的手机能看文字和图片等简单元素,因此采用WAP方式进行移动搜索用户体验较好。另外凡是开通GPRS的中国移动用户或开通CDMA中国联通用户,都满足使用WAP搜索的基本条件,因此其使用门槛较低,使得WAP搜索是目前移动搜索的首选。(2)短信搜索(SMS)是指用户将所要查询的关键字通过SMS的方式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经过分析、搜索,发回相关的信息以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由于短信搜索对手机性能要求很低,一般手机都能享有此项服务,因此其使用门槛很低,但是由于搜索过程需要用户不断回复短信,因此不利于用户体验。(3)语音搜索是语音识别技术和手机移动搜索技术的结合。用户通过接通服务提供商电话,说出关键词,就可获得语音搜索信息。语音搜索的特点是符合用户习惯,使用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好,同时很对手机性能无特殊要求,使用门槛低。但由于语音识别技术尚不成熟,技术门槛高,需要采用人工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推广使用造成了一定影响。
国内移动搜索的格局
目前的主流移动搜索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百度、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搜索厂商,其优势在于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拥有海量的系统资源和比较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和丰富的广告主资源,但由于目前移动互联网网民和互联网网民重合度较低,而百度、Google等厂商的移动搜索仍处于互联网产品的延伸层面,因此还未能形成垄断的局面。第二类以3GYY搜索为代表的WAP门户搜索平台,其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WAP内容资源及自身大规模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此类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借助现有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体系联合推广移动搜索服务,有助于实现已有用户黏性及自有搜索服务对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的双重提升,但作为WAP门户众多的产品服务体系之一,在移动搜索领域所投入的技术研发资源量成为影响其移动搜索业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类以宜搜、易查为代表的专业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其优势在于其更加关注改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能够基于对用户行为习惯数据的深入分析,充分利用其在技术研发、人员资源储备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现有产品服务体系,但在目前移动搜索市场商业盈利模式仍未成熟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及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用户认知度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2010年2季度中国无线搜索市场季度监测》研究表明:2010年第2季度中国日均搜索量突破4亿次,达到4.013亿次,环比增长9.6%,增长相对稳定。结合整体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百度以34.33%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原排名市场第二的谷歌由于业务的持续下滑,已经跌至市场第三,份额为12.29%,而宜搜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市占率维持在16.91%,从而代替谷歌成为无线搜索市场的第二名。
新闻媒体在移动搜索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搜索引擎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强大的宣传效应,新闻媒体纷纷与相关企业合作,涉足搜索引擎领域。2010年8月12日,新华通讯社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成立搜索引擎新媒体国际传播公司,这标志着新华社与中国移动以建设搜索引擎为主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操作和运作阶段;2010年6月20日,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暨“人民搜索”测试版上线典礼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人民网以新闻为主的搜索引擎正式开始运营。以移动网络为载体,以新闻媒体信息为资源的移动搜索引擎必将对国内的移动搜索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对比其它移动搜索厂商,新闻媒体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打造移动搜索引擎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在移动搜索的内容方面,新闻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新闻优势,具备强大的内容采集和内容整合能力,特别是在内容把握和新闻敏感性方面,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职业水平都要远远优于一般的内容提供商。另外,新闻媒体业已建成的新闻资源库可以为移动搜索提供经过严格筛选和整理后的多媒体资源,,这也是其他内容提供商无法比拟的。
(2)用户推广是移动搜索厂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移动运营商在移动领域的网络、渠道、用户、品牌以及资金等都具有巨大优势,根据中国移动发布的2010年前三季度末经审计财务报告,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仅中国移动的用户数已经达到5.69亿,拥有如此庞大而稳定的用户群是其他移动搜索厂商望尘莫及的。
虽然拥有如此强大的优势,但对于移动搜索领域,新闻媒体和移动运营商都还只是后来者,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搜索引擎技术与百度、谷歌等业内领先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在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研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新闻媒体虽然在新闻资源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但移动搜索的使用者通常更加偏重于衣食住行等生活类方面的搜索,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综合内容资源库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移动终端:变革趋向移动互联网 篇6
在集成的理念下,移动终端先后出现了数字基带与模拟基带集成、基带芯片与射频芯片集成,再到基带芯片与应用处理器集成等,2002年TI业界首款单芯片解决方案的推出就是集成理念的最佳体现。在基带芯片架构方面,最初的“双核”原理是一个DSP进行物理层基带信号处理,一个处理器完成协议栈的处理。后来,多媒体应用使得一个处理器已经不能胜任多媒体应用的处理,尤其是在智能终端上,协议栈和应用处理运行在了两个处理器上。随着多模终端的发展和移动多媒体应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基带芯片逐渐向多核的方向发展,形成多个DSP和多个处理器的多核架构,这在3G中高端手机中得到应用。
此外,移动终端的射频芯片都是专为某种特定应用而设计的,在多种通信协议并存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内置多种射频前端芯片来满足不同的应用,大大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成本、体积和功耗,这就要求芯片厂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因此,移动终端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这两个主要的推动力不断提高射频芯片的集成度,使得集成多种功能的多频多模射频前端RF芯片,将成为今后移动终端射频芯片的主要发展趋势。
另外,数字射频技术的发展将射频部分逐渐集成到数字基带部分,而随着模拟基带和数字基带的集成越来越成为必然的趋势,射频可能最终将被完全集成到手机基带芯片中。
[处理器] 高效低耗
随着多媒体功能的丰富化,应用处理器的挑战也日益提升。10年前,当手机还只是作为通信工具时,手机处理器只用来进行协议栈的处理。此后,拍照、摄像、音乐、 导航等应用对手机处理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中,多任务处理对手机处理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网络浏览、移动IM、手机邮箱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则把对手机处理器的要求提升到了极致,200MHz、400MHz甚至532MHz已成过去, 800MHz甚至1GHz以上即将成为主流。同时,在工艺的不断提升下,处理器的功耗和成本正逐渐下降。从ARM和TI的OMAP产品系列中可清楚发现这样的规律。
ARM系列从ARM7为对价位和功耗要求较高的消费类应用提供40MHz主频低端处理器开始,ARM9将主频提高到了200MHz至400MHz,到ARM11系列不仅可实现330MHz至500MHz频率,而且能满足高性能需求,并实现低成本和低功耗。 随后,为下一代高级手机、媒体播放器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提供先进架构的ARM Cortex-A8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1GHz。
在TI的OMAP家族中,从采用双核设计的OMAP850,到内含800MHz的ARM Cortex—A8核心的OMAP3系列,目前最新的OMAP4系列基于双核ARM Cortex—A9的通用处理引擎,每颗内核的速度可超过1GHz,并可以以极低的功耗实现优异移动计算性能。
[显示屏] 不断提升体验
显示屏是手机等可视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多媒体应用的兴起对显示屏的尺寸、分辨率、材质、操控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来满足日益提高的用户体验。
从过去10年来看,手机显示屏尺寸从1英寸左右发展到了4英寸,而4~10英寸的移动终端即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分辨率则直接关系到屏幕的清晰度,自128×128、176×208、176×220后,QVGA(320×240)主导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在用户对移动视频等多媒体应用体验的更高要求下,VGA (640×480)甚至SVGA (800×600)的手机屏即将面世。
在以上所述的屏幕参数中,材质可谓最重要,材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屏幕现实速度、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以及能耗,在移动终端的不停更新换代中,显示屏材质经历了STN、CSTN、UFB、TFDB、OLED、TFT等变迁。目前,一些新材质的显示屏也崭露头角,三星等手机厂商力挺的AMOLED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此外夏普运用ASV技术来提高显示屏的图象质量,这两类产品在手机上已经有了实际的应用。
另外,数字射频技术的发展将射频部分逐渐集成到数字基带部分,而随着模拟基带和数字基带的集成越来越成为必然的趋势,射频可能最终将被完全集成到手机基带芯片中。
此外,触摸屏的应用可谓是显示屏技术的最大变革,将用户体验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从上世纪70年代触摸屏诞生以来,2007年iPhone的推出成为触控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除赋予了用户更加直接、便捷的操作体验之外,还使手机的外形变得更加时尚轻薄,开启了触摸屏向主流操控界面迈进的征程。目前触摸式移动终端已是大势所趋,使用较多的是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且多点触摸成为主流。
移动互联转换 篇7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近几年, 移动互联网普及与深入的趋势已经充分显现。阿尔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给打开国门之初的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冲击, 其影响至今仍然连绵不绝。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 从约一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 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 (或者服务业) 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上世纪后二十年, 个人PC的出现和普及, 促进了信息的数字化。近十年,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让数据可以更快的流动, 数字化的数据得到了更快的流动。尤其是近几年,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 而在其基础之上的社交网络的建立, 又进一步释放了信息流动的速率。
以IT巨头微软公司为例, 比尔盖茨的微软时代让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成了行业标准。而推出自有搜索引擎Bing、结盟facebook、推广云计算, 史蒂夫-鲍尔默则让人们看到了微软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开拓发展。近日, 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网站发布的公告, 微软和Skype已获得反垄断部门批准, 这一消息也意味着, 微软收购Skype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据微软提出的斥资85亿美元收购价格, 是微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收购。这也是微软继联手诺基亚发展windows phone之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又一举足轻重的战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近的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0年12月, 我国互联网网民达到了4.57亿, 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了3.03亿。丰富的智能终端和3G用户发展推动, 促使移动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所占比例为23.6%, 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85%。根据易观国际统计, 2011年1季度3G手机销量达1907万, 较上一季度环比增26.8%。
可以说, 原本的信息技术仅仅是IT技术的一部分, 是一个关于信息的技术, 它的核心关注的是信息的流动速度是不是在不断增加。如今, 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IT技术的一部分。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处在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 这时信息技术就从原本的一个辅助工具, 已经越来越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像人的一个器官。十几年前, 学习操作计算机是一门功课, 但是今天几岁的孩子拿着IPAD都可玩的很开心, 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这种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已经成为人类自身的本能。而移动时代的到来, 会进一步加速这个过程。移动互联时代已经真切的来到了我们面前。
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特点
当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以及互联网发展的中心的时候, 在移动互联市场与应用开发领域也产生了一些比较具有信号意义的发展特点。
首先就是人与人的连接, 人的联网。是从今往后的移动应用开发最主要的一个发展侧重点。移动应用开发最终实现的服务不仅仅是浏览式的服务, 更要实现和其它移动终端用户的连接。同时, 这样的连接不仅只是把服务或信息传送给其它终端, 更要把使用终端的人能够真的“卷入”进来, 使其参与到里面, 形成了实际上的人际网络。人的连接, 是当今移动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其次, 基于传感技术的应用正在变得更加地重要, 这也是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差别之一,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有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成长点, 那其中之一就有基于传感技术的应用。未来的移动应用开发将把包括手机端在内的已经有的移动终端与各种各样的传感技术做深度的结合, 这意味着用户能够跟服务提供者建立更好的连接与互动, 或者说用户能够更好的交融到应用的场景里面去。而只有在这种场景下, 用户和服务提供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连接, 形成“强关联”。它本身蕴含的LBS也好, 物联网也好, 等等, 都是服务和人之间, 以及人和人之间形成联网的一个关键。
第三, 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的浏览器平台之战逐步转向深度内容与应用开发的APP混战局面。
第四, 移动应用越来越多, 但是应用孤岛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包括应用和应用之间的干扰也会加剧。应用干扰的加剧会使得整个产业的成本提高, 效率下降。云计算有望能够成为解决孤岛问题的根本方法, 基于云计算概念的Iaa S、Saa S层服务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移动社区、移动社会化媒体在内的人与人的联网, 还是LBS、电子商务在内的人与服务的连接等等, 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移动终端, 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中心, 成为了驱动整个移动互联网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的一个重要依据。
移动互联+云计算:从渠道为王道内容为王
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当今互联网产业中的强势地位是有目共睹的, 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的同时到来, 可能使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陷入两难的境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迫使电信运营商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内容和应用领域的建设, 而在管道上则强调“智能管道”, 不是通过管道空间的增加来改善管道收入, 而是改变管道的定价。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 则要求电信运营商增加带宽, 这意味着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入。虽然最终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会殊途同归, 在平衡两者的关系时, 电信运营商往往面临着取舍的困境。
从云计算发展的角度看, 规模化、商业化是必然要走的路径。只有规模化的云计算平台, 才能像提供水、电一样提供IT资源。在基础服务之上, 衍生出增值业务, 一方面聚集大量用户群体, 另一方面还能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
实际上, 云计算的普及必然会导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云计算设备将会取代PC的地位。他认为首先云计算的到来催生了云端的设备, 也宣告了PC时代的终结, 现在真正进入了后PC时代;云端设备不是PC的延续, 而是新一代的信息设备, 云端设备将是多样化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瘦客户机、PC等等。他认为与PC被Wintel架构垄断不同, 云端设备将是多种架构并存。
最终来看,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还是不能偏废一方, 只有将双方成功结合起来, 电信运营商才能获得发展的长足动力。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本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业务, 移动互联网业务可通过云计算的模式提供内容和应用, 利用“资源池”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各种资源, 移动终端本身计算能力不足的缺陷就可以被抵消, 从而使用户可通过智能终端获得原来无法想象的能力。
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也将从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渠道为王”时代逐步转向产业链多方竞争的“内容为王”时代。这也意味着, 以内容资源为优势的传媒机构也迎来的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的发展机遇。
传媒运营新商机: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重组
有分析指出,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都是在利用碎片时间在上网, 比如在等人的时候, 在等公交车的时候, 大多是在户外。但是最新的调查却显示, 人们每天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50%以上是在室内。当用户面前有电视屏幕或电脑屏幕的时候, 依然会打开手机屏幕。这是用户屏幕使用习惯的一个重大变化。
碎片时间, 伴随着这样一个变化, 逐渐的变成了主流时间, 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逐步成为用户上网的重要选择途径之一。
传统媒体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媒介的传播的时候, 信息量相对来说比较集中, 信息量比较少, 且是单向传播。互联网时代, 信息量迅速放大, 海量信息在互联网上, 并实现了双向交互。媒体不再是新闻与信息唯一创造与传播者。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未来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都将具备移动互联网的属性。移动互联网将为每个人与机构提供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
当信息足够丰富的时候, 一定会出现信息筛选的需求。对于用户来讲, 需要筛选更有用的新闻。从整个产业链条, 也需要筛选更精准的信息,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广告一定不像如今固定互联网广告, 不是只看有多少点击, 有多少的流量, 而是会准确的理解这个人是谁, 准确的把相关需求的信息传递给他。如果要实现这一点, 信息就需要被重组, 包括每一个人的信息要被重组, 以便来分配和投递更准确的信息。也只有这样, 包括传媒在内的内容运营商才能够在商务运营层面爆发。现在很多电子商务都有了移动客户端, 而未来基于更多内容之上的智能化的网络开始出现, 真正的移动电子商务才会爆发。而这种结合与爆发, 也将是包括传统媒体发展的巨大商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