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共12篇)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单个产品竞争变成了品牌竞争, 原来的企业间竞争也正向区域间竞争拓展, 区域品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曾经被抢注的“鄱阳湖”这一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历经艰难的“夺标”路途才回归故里。防止商标被抢注、防止他人搭便车分享无形资产, 防止区域品牌受损、无形资产贬值是区域品牌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预防品牌株连
区域品牌属于公共物品, 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搭便车”现象, 即人们可以自由地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 而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对于已经建立的“鄱阳湖”区域品牌良好形象, 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措施, 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使用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 禁不住机会主义利益的引诱, 铤而走险, 利用区域品牌形象进行掠夺性经营, 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由于消费者并非专家, 难以在优品、次品与劣品之间做出判别, 于是消费者就倾向于购买较低价格的低质量产品, 从而损害区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声誉, 使该区域内所有共享该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无辜地受到或多或少的牵连, 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品牌株连危机。
建立健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 在规定的原产地域范围内生产, 对于非原产地域范围内的企业冒充原产地域产品的, 以及原产地域产品生产企业其他地域的产品冒充原产地域产品的, 要依法予以禁止。对共享品牌主体执行年检制度, 使资质认证在动态中管理。一旦发现有危害区域品牌形象声誉的本区域内共享品牌主体, 要无情地进行曝光并进行整改, 整改不到位的就取消其共享权利, 勒令其终止有害行为, 否则追究法律责任。培育相应的子品牌, 改变品牌的单一化现状。一般而言, 品牌单一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应该注意培养和扩展区域品牌的二级品牌, 以增强区域整体品牌的安全性。
二、注册防御商标
防御商标是指商标所有人在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 (服务) 或类似商品 (服务) 以外的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若干相同商标。原商标为主商标, 其余为防御商标。注册防御商标的目的, 并非是要立即使用这些商标, 而是限制他人在某些其他相关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或注册与主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 起到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 同时又能为未来企业发展预留“伏笔”。市场上曾经出现傍品牌而误导消费者的“五娘液”酒、“拉芬”洗发水、“青鸟”啤酒等令所有知名商标持有者不寒而栗。所以说, 注册防御商标对创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驰名品牌形象来说, 具有实质性的战略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注册防御性商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商标必须具备独特的显著特征——突出鄱阳湖牌绿色生态特征; (2) 注册与主商标 (“鄱阳湖”) 相同或相近似的一系列商标——注册“翻阳湖”、“波阳湖”、“博阳湖”、“波湖”、“鄱湖”、“阳湖”等商标; (3) 不要遗忘未被使用的防御商标——记得每隔三年重新注册一次; (4) 将商标跨行业、跨种类分别注册——目前“鄱阳湖”商标仅在涵盖所有农产品的三大商品类别 (29类、30类、31类) 注册, 必须延伸到其他产业; (5) 充分考虑国际竞争, 防止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在马德里进行“鄱阳湖”主商标及系列防御商标的国际注册。
三、构建预警机制
牌预警机制包括信息情报收集机制、分析处理机制。预警机制的关键是建立在信息收集分析基础上的进行预测和告警, 所以在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处理机制至关重要。通过详尽调查进行充分的情报收集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必不可少的机制。如果缺失信息情报收集环节, 企业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必然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对已获得的信息情报按重要性分级, 从类中提取原型来对新获取的情报进行分类, 然后集中和规范地管理这些信息资源, 实现对情报的实时、科学系统评估, 分析营销内外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SWOT分析) , 形成对企业营销政策和销售行为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方案、措施和建议。这样避免了信息的重复、离散、滞后, 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共享性, 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情报处理成本, 减少重复费用支出,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筑鄱阳湖区域品牌防御体系, 降低决策风险, 必须重视市场调研和情报收集, 设立专人、专门机构追踪同行对手、监控市场, 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标准、法规、市场营销动态、行业状况, 及时发现国内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商标是否被侵权、区域品牌共享者是否遵守协定等情况, 以免毁坏“鄱阳湖”商标的声誉, 导致品牌无形资产价值降低。还需建立起与国家、行业预警机制相配合的内部组织流程, 并通过聘请国际和国内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为区域品牌专门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 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辅导、企业实施的运作机制, 为区域品牌保护提供保障。
结语:保护“鄱阳湖”区域品牌知识产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构建品牌防御体系实施“保牌”战略将是创建区域品牌、提升环湖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最有效办法。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区域品牌成了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最有效名片。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知名区域品牌事件时有发生, 导致受害区域品牌声誉下降、无形资产贬值。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举世瞩目, 因而必须从预防品牌株连、注册防御商标, 以及构建预警机制出发, 构建环鄱阳湖区域的区域品牌防御体系, 解决“鄱阳湖”区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关键词:鄱阳湖,区域品牌,品牌株连,防御商标,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秋红赵瑞安:区域品牌的特性与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 2008 (13) :31~34
[2]杨敬波:我国原产地域品牌株连防范之研究[D].苏州大学, 2005年
[3]彭靖里刘建中王洪林:论竞争情报在企业品牌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案例[J].现代情报, 2005 (12) :159~161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2
永安路小学秉持“规范+特色”的发展理念,依靠《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学校建设,发展生态教育特色,提高学校竞争力。
生态文化——让生命美丽绽放
创设环境文化。学校致力于文化环境的创设,除楼梯走廊的学生作品和社会实践系列图片外,每个教室外都有专门的班级展示栏,学生的作业、手工、书法作品等都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在永安路小学,楼道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在门厅及各楼层的拐角处设置了“悦读角”,读书已然是许多孩子课间的不二选择,而“交流墙”上颜色不
一、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读书交流纸块是孩子们智慧的碰撞。
校园内有四大绿化园,三块为普通绿化观赏区,一块为果蔬种植区。春天,校园里绿意盎然,鸟鸣啾啾,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让人身心愉悦。夏天,四大园中绿意森森,种植园里果蔬日渐丰硕。秋天,种植园中果实累累,一片丰收场景。美丽的环境滋养人,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打造校园文化。为进一步放大美丽环境的育人功能,学校为四大植物园征集名字和宣传内容,主题为“让生命诗意栖息”,充分调动和集中师生智慧,让他们真正参与管理,成为学校的主人。最终,根据学校生态教育建设总体规划,将四大植物园分别命名为“和园、融园、礼园、学园”。诗歌“我与和园有个约会”、“我是园中景,景是心中情”、“让生命之花在校园中绽放”脱颖而出。
现在的植物园不仅饱含生命活力,可以融合多种课程,更有了文化内涵,育人功能,进一步立体化、系统化、全面化。
生态管理------让师生快乐成长
教师管理----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办公方式。走进校门,你会看到温馨提示:您已进入wifi覆盖范围,打开手机钉钉,语音提示:上班了,自动打卡成功。每个工作日,永安路小学的教师会用钉钉办公软件签到签退,请假审批,交流互动,上传下达,学校管理跨越空间,及时进行,数据说话,避免错误,少了些许私心,多了无限公平。走进教室,每位教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学生的到校情况通过手机app“班级优化大师”反馈给学校和家长。
学生展示----精彩纷呈的年级微信公众平台。为了给更多班级更多孩子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今年10月初,在学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下,学校创建了年级微信公众平台。平台的管理由各班选拔家长进行,学校统一培训,老师审核把关。平台创建之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形成了竞争态势,平台栏目多点开花,最初仅有漫读唐诗、数学天地、探索与发现三个栏目,现已扩展延伸到到阅读、实践活动、英语、美术、音乐各个方面。
教学科研----扎实有效的网络研修活动。2015年永安路小学校全体教师加入了鲲鹏网络研修平台,在平台上听名家讲课,与名师交流,教师们不仅能听到薛法根、蒋军晶等名家授课,而且能得到朱煜、李志远等老师的点评。零距离的接触,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方法。我校徐传龙老师受鲲鹏网络平台专家的启发与指导,带领学生写数学日记,日记整理成书之后,多次被平台转载,受到全国许多小数同行的好评。同时,老师们在平台上与各地同仁同课异构研讨教学设计,交流中思维的火花在迸发,教师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对知识点更加清晰,对教法有了更多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永安路小学的教师形成了多听、多看、多提问、多研讨的习惯。
课堂改革----探索发展中的微课及翻转课堂。2016年学校两次邀请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维山教授,进行《微课的制作和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培训,申请参与山西省电教馆的《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资源建设》课题研究,不同学科近100个微课整理汇编成《永安微课》、《永安微课2》。微课制作水平提高的同时,老师们积极参与比赛,在第四届全国微课大赛上学校教师喜获三个三等奖。
2017年永安路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开始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大胆尝试,他们借助微课、学乐云、班级优化大师实施操作,学生课前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微课,完成学乐云前测题,同时围绕微课知识点进行简单设计,以游戏形式生动呈现,让学生获得感、成就感提升。学生以语音形式上传学习困惑和疑难点,教师课前收集整理,课堂上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和个性化地辅导,他们将两导两练练习题引入课堂,巩固知识,进阶训练,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进行相对评价。翻转课堂,导学一体,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5班闫政兴妈妈的说:“有了微课就好像请了一位随身老师,随时发问、简单快捷。翻转课堂孩子学习更主动了,更爱钻研探索知识”。老师们不仅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还将绘本录制成微课,引导学生阅读绘本,讲绘本故事。在老师的带领下,录制个人绘本微视频上传微信公众平台,并将学生的作品整理成《在阅读中成长》《镜头前的你我他》两本码书。
生态课程——让个性激情张扬
课程是孩子们成长的土壤,每一种课程都能体现一种文化,传递一种能量,陶冶一种情操,培养一种能力。
开发德育课程。学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的系列主题德育活动有国旗下展示、主题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节假日主题教育等。学校的德育课程突出实效原则,变说教为活动,让德育变得亲切、有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也是非常得好。实践中,学校既主动学习,积极引进,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国旗下展示活动是由北京崇文小学学习借鉴而来,而活动中的走红毯(星光大道)环节则是大胆创新的结果。实践中德育实现了经常化、系列化、活动化,帮助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成了一批批“永安好少年”的脱颖而出。
开发实践课程。学校积极利用美丽的校园环境开发了系列实践课程:一是充分拓展学科课程。“美丽春天 魅力永安”现场作文大赛、树叶剪贴画比赛、种植区测算面积、周长活动、植物、昆虫和土壤观察大作战,与学科完美结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二是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组织学生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乐趣与艰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抒发美的能力,形成了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健康人格。
在积极开发校园实践课程的同时,学校也大力提倡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两年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呈井喷态势,质量有显著提高。教师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开辟知行合一的途径,内容则包含数学步道、爱心捐助、消防交通安全、红色之旅、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学习等诸多方面。其中一些活动获得了较大影响,如2015年10月参观孝义市梧桐煤化工消防基地是首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2017年5月在心海志愿者组织牵线搭桥的“爱心捐赠 情满校园”活动中,全校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一万七千余件,被送到了柳林、林县等多个县市贫困家庭学生的手中,2017年重阳节学生们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
开发社团课程。学校共开设非遗传承、艺术熏陶、强身健体和科技创新四大类,皮影木偶戏、瓦楞纸手工制作、舞蹈、绘画、口风琴、电子琴、葫芦丝等20余个项目,50个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张扬学生个性,释放生命精彩”为目标,为学生多元成才提供平台!皮影木偶社团经打造成为学校王牌社团,积极利用社会艺术资源,将孝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皮影”和“木偶”引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剧团老师与学校师生共同排演的大型木偶剧《花果山》在我市实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培育校园文化成果展演中得到了全国同仁的好评,在随后参加的太原市2017年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汇报演出中也是掌声不断。非遗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推动永安路小学的艺术课程建设快速发展。
区域联合体构建锦江医疗生态圈 篇3
区域医疗联合体初具规模
2016年1月6日,成都市锦江区区域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五福、狮子山、柳江、督院、三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签约单位,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签约并建立了多层次战略合作关系。
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成立能为大家带来哪些好处与便利?锦江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首个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我区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是建立合理就医秩序的重要载体。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将实现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扶持、特色发展等五大功能,全面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锦江区推动建立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锦江区区域医疗联合体,通过“双引导、双规范、一优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设区域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筹建锦江区区域医疗检测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影像集中诊断中心、心电判读中心,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互通。该区正加快促进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通过建立重点专科对口扶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连贯性、整体性,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比例,促使上级医院逐步回归疑难杂症诊断和科研教学。
围绕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有序诊疗模式,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医联体的首家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引领指导作用,把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借助大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出诊带教、业务指导、进修培训和参与管理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信任度,基本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得不到信任等主要问题,引导患者在基层看病就医。
六大资源社区共享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张立表示,省四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中心医院,四川省干部保健基地医院,德国马瑞恩医院中国合作医院。为了更好地落实医疗改革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希望通过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式,建立实质性的医疗联合体,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构建锦江区医疗生态圈和命运共同体。
为做好此项工作,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承诺将向合作医疗机构共享六大优质资源。包括共享品牌,帮助建设临床重点专科,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共享远程判读会诊中心等。该院已成立“远程心电判读会诊”“远程动态血糖监测”和“远程呼吸睡眠监测”等中心,将全面向合作机构开放。
张立还表示,联合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共享三级医院优质资源,共建分级诊疗体系,同时将华西医院优质资源与合作机构分享。这些共享包括:共享慢性疾病管理服务,省四医院慢病管理专家团队将到合作机构巡诊指导,让患者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专家服务;共享检验检查资源,增加合作机构服务项目,扩大其服务范围,更好地为社区患者服务;共享临床科研教学平台,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
京津冀区域生态文明圈构建研究 篇4
(一) 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此项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 不仅要通过中央各职能部门来推进, 更需要大力调动地方积极性, 省区一级是我国的行政管理地域单元, 是地方利益的总代表, 也是协调资源环境关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直接主体。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更加突出的整体性特征, 区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重要, 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最重要载体。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北方经济中心,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善之区。2012年国家发改委起草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十二五”期间, 要治理以PM2.5为特征的污染, 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PM2.5年均下降5%,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年均浓度下降6%。在2013年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 京津冀地区制订了最为严格的目标。而根据环保部2013年5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月报, 京津冀地区是唯一低于全国平均达标率的地区, 低32.7个百分点, 京津冀地区5月份只有27.4%的天数空气质量达标。这充分说明了京津冀地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
(二) 以区域联动解决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关键
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趋明显, 城市间大气污染又相互影响, 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考虑单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难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成功实践, 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空气质量改善历程均表明, 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战略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京津冀地区平均每公顷地表每年接受到的降尘量大约是1.2吨, 相当于每平方米每月有10克降尘。降尘中包含着大量的污染物质, 将气体干沉降计算在内, 京津冀区域平均硫 (硫酸盐和二氧化硫) 沉降量为每公顷每年65公斤;氮 (铵态氮和硝态氮以及气态氮氧化物) 每公顷每年沉降为60公斤;有害重金属3.3公斤;另外, 还有0.6公斤致癌物质多环芳烃 (16种) 沉降。
华北地区应建立完善区域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根据大气环流特征, 将山西、内蒙古和山东等地纳入京津冀区域防控范围, 实现华北大区域的联防联控, 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法律、规划、标准和总量减排体系建设, 加强执法联动, 统一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 实施区域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制度。完善区域环境监测及预警网络, 建立统一的区域大气环境监测合作机制, 为各方环境质量监管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建立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体系, 提高监测预警的提前量和准确度, 同时各地政府应尽快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确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当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发生时, 按国家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减少重污染的危害。
(三) 推动环首都经济圈生态协同发展
构建京津冀生态文明圈有利于推动环京津冀北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环京津冀北地区与北京、天津地域相邻文化相近, 一直承担着京津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的重任, 但却与两市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水平上具有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内物质人口流动的频繁加剧, 致使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明显, 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然而, 三省市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直接受到区域生态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 三省市的生态依存度较高, 环京津冀北地区必须发展绿色、环保、生态产业, 坚持绿色发展, 优化生态功能定位。相反的, 作为京津冀生态文明圈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经济发展, 也给环京津冀北地区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要通过科学统一规划, 实现资源环境的一体化利用和生产力布局的区域优化, 积极开展在绿色发展领域的经济合作, 承接产业转移, 寻找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四)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区域绿色合作新模式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利用方面, 京津冀三方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北京应协助河北搞好沿线污染源治理, 以此来保障南水北调来水质量。此外, 京津冀各地政府应在国家水利部的主持下出面与当事方一起明确水权归属, 协调解决京冀和京津分别在拒马河与泃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矛盾。在污水和垃圾处理方面, 北京应加快和加强大兴、通州、顺义、平谷等邻近冀津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 并将运行与维护费用开支列入预算, 例如大兴黄村东南方向凤河流域, 力争流入冀津的水质达标, 不让北京的垃圾危害冀津。
京津冀经济圈在能源方面的合作, 主要是完善、巩固京津冀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国家总体规划共同谋划开发建设重大能源项目, 进一步加强省级电力、煤炭、天然气的产销合作, 解决能源短缺约束, 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二、京津冀生态文明圈差异性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圈要分为差异性和整体性两个层面:一是各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圈的构建。北京、天津、河北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诉求、资源禀赋方面具有差异性, 也就决定了三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种系统特点的差异性共同构建了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圈;二是从区域生态系统内各子系统的整体构建, 分为空间的合理布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便捷快速的交通以及最重要的生态产业的发展等。
(一)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京津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京津冀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天津滨海新区有1214km2的滩涂, 曹妃甸有310多平方公里的可开发空间;有大港油田等油气资源和丰富的海盐资源。此外, 河北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铁矿、黄金等资源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优势;农业优势突出, 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棉、蔬菜、水果、禽、蛋、鱼等生产基地。
京津冀地处太平洋沿岸, 毗邻渤海,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储量之多与种类之广, 是中国其他沿海地区所没有的。煤炭、铁矿、海盐、石油、建材等储量非常丰富。资源分布比较集中, 易于开发投产;资源互补性强, 便于规模化开采;匹配条件优越, 有利于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因此, 近代以来形成了大型和较大型的矿区, 历史悠久的如唐山开滦煤矿、冀东铁矿、长芦盐场等。由于该区地处复合大陆的特殊地质环境, 使得能源和矿产资源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该区富含主要为煤炭、油页岩、泥炭和铀矿床等固体燃料矿产, 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
(二) 生态环境控制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点
作为人口聚集带, 京津冀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大规模建设和城市扩张, 在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冲击与破坏。而生态环境尽管得到了局部治理, 整体上生态日益脆弱, 环境质量日趋下降, 严峻的区域环境问题对京津冀地区持续、稳定的发展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其中水环境、水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需要从整体流域的视角来解决现实问题。京津冀地区的未来整体区域空间策略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层面结合水资源、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划来制定调适策略, 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制定新的战略以构建水安全格局, 达到人居环境水安全。建立“首都区域生态环境控制”体系的目标在于制定保护和恢复京津冀地区环境基底的规范体系。唯有环境基底健全, 人居环境才有可能健全, 才能达到生态与社会安全。
(三) 京津冀都市农业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北京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用地匮乏, 农业显形或隐性成本必然急剧上升。农业属于资源依托型行业, 农业用地具有资产专用性低的特性, 在区际之间调整农业内部种植结构、整合资源、实施产业转移, 相对于其他行业容易。一方面, 把京津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源涵养与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相结合, 以构建环京津绿色农牧产品加工供应产业带为重点, 建立有效的投入和产出机制, 实现良性循环。另一方面, 积极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协调发展战略框架和合作机制。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 推动其共同签署《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类似文件, 通过法规的方式推进合作, 构建区域统一市场。
(四) 高度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区域合作体系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智力资源最密集、创新实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 产业体系比较完备, 新兴的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 创新合作模式, 提升区域创新资源的效能;围绕创新能力建设, 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围绕打造京津冀区域合作平台,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京津冀生态文明圈整体性建设
(一) 以区域合作体系为基础构建生态经济圈
1. 完善跨区域、立体式、综合性的公共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交通建设应逐步由“单中心放射式”发展成为“三中心网络式”。未来以京津石三大城市为核心, 再加上第二层次的七个城市共同构成的区域综合交通网, 形成三中心的多层次的网络式格局。一方面, 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完善促进区域城市体系;另一方面, 可缓解北京交通过度拥挤状况, 以促进区域交通均衡发展。
2. 加快能源建设项目的跨区域合作开发
充分利用“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西气东输”等能源发展战略, 鼓励省市间煤炭、天然气、电力、石油等能源的产销合作。鼓励北京市的企业到山西地区的能源基地独资或者与当地企业合资兴办煤矿、电站等项目, 并将产能输送北京等需求目的地, 以缓解北京等主要城市的电力、煤炭供需矛盾。
3. 注重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体化规划
紧紧围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人口增长、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需求, 突出体现土地利用在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保障和调节的功能, 节约为先、协作为本, 大力推进“限制、整合、统筹、挖潜”的土地利用战略方针。
4. 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按照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客源互送的目标, 制定统一的市场拓展计划, 包括共同设计旅游产品, 共同组合包装旅游线路, 共同印制旅游宣传品, 共同组织对境内外目标市场宣传促销。联合举办大型旅游产品推介会, 组办有规模效应的旅游节庆活动和促销活动, 形成互惠机制。逐步取消各地旅游市场的各种准入壁垒, 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进行跨城市的连锁经营。改变目前旅游咨询服务的行政区域限制, 结合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 实现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
(二) 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为支撑的生态安全防护圈
1. 实施生态分区与分级管理, 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安全防护体系
根据综合功能区划确立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实施生态分区与分级管理。建设由风沙屏障区、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农田保护区, 重要河流渠系、铁路公路干线和沿海防护林带组成的“四横三纵”七条绿色廊道, 10个中心城市和主要城镇绿色空间构成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安全防护体系。
2. 按照“源区控制, 通道治理, 节点保育”的原则, 建设“三区、八道、六风口”的区域风沙防御体系
重点治理坝上、坝下和平原三大风沙源区, 洋河、桑干河、壶流河、清水河、潮河、白河、黑河和汤河等八条主要风沙通道, 怀安马市口、万全新河口、张北黑风口、崇礼三龙口、赤城独石口和丰宁小坝子等六大隘口。依托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防治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植被, 提高防风固沙能力。
3. 按照“生态保护为主, 生态建设为辅”的原则, 建设“九区六道一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重点保护以红松洼草原、松山-雾灵山、古海岸与湿地、八仙山、黄金海岸、小五台山和大海陀等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白洋淀、七里海-北大港湿地为核心的九大生物源区, 依托河流、山脉及沿海防护林, 建设唐河-子牙河谷地、滦河河道、引滦入津水道、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和沿海生态廊道等六条生物廊道, 沿滨海重要的湿地保护区、河口与海岸保护区、近海海域保护区, 以及沿海防护林, 加强生物廊道保护和绿色通道建设,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沿海防护带。
4. 实施水环境污染分区控制战略, 建立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以水环境容量为基本依据, 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 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 推行清洁生产, 严格按照重点控制区、重点监控区和一般监控区实施水环境污染分区控制。在区域水污染治理系统上, 建立以城镇污水处理厂为核心, 产业点源控制系统、城乡面源控制系统和河道整治系统为辅助的立体控制网络;在排水体系上, 尽量采用分流制, 建立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和沿河大截污管相结合的双收集系统。
5. 实施大气环境污染分区控制战略, 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严格按照重点控制区、重点监控区和一般监控区实施大气环境污染分区控制;推进清洁能源使用, 逐步减少并严格控制燃煤总量, 落实脱硫过程, 抓好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机动车污染和施工扬尘, 加强风沙治理, 努力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含量;积极防治氮氧化物污染,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科学规划城市道路。
(三) 以区域生态补偿为核心建立生态资源利用的长效机制
多年来, 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区尽其所能为京津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但上下游之间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 补偿标准没有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科学计算, 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矛盾。
首先, 中央和京津两市政府财政每年应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 并整合区域目前现有各类补助资金, 建立区域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生态补偿可以提供的水资源量和提供的生态服务为基础计算, 在补偿力度测算和机制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到陈欠的事实、数量及其背后的政策因素、制度根源及该区位的特殊性, 使京津冀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常态化、长期化。
其次, 张家口、承德两市作为京津的特殊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国家应借鉴浙江义乌的水权交易模式, 建立跨区域有偿用水机制, 健全合理的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机制。对于水权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和缺陷, 可以采用政府调控、区域协调和水权转让机制等方式进行弥补。
此外, 京津两市还可为冀北地区建立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帮助冀北地区选择一批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项目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 并在生产性服务业、科技信息、市场流通、人才资源、高新技术等方面加强对环京津贫困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使之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明.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李蕾.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中重点产业及金融支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李孟颖.京津冀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控制[J].北京规划建设, 2012 (, 4) .
区域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构建探究 篇5
从发展的本质上来说,现代市场营销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区别在营销范围与进行营销的主体之间的差别,单纯的就其本质而言,这两者是相一致的。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创新,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中,为企业选择、制定及实施有利于发展的、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营销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灵魂所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从本质上来说与现代市场营销是一致的,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说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概念是主体进行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营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新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树立新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还要充分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上,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产业资源配置,以保证区域产业所需的资源成本最小化以达到最大化效益,这样再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先提出的,又称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这是一种将依赖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成依赖生态型循环发展经济模式的模式。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它的含义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说当代人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时要注重对大气、海洋、森林、土壤等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这样才能让后代人保留适合生存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时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营销战略制定的重要前提。
2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重要性。
2.1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这个前提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进行营销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核心理念。就企业方面来说,核心理念的概念是由两个部分来构成,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对于区域产业来说核心价值指的就是主体的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形式,而核心目的指的是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追求的目标。曾有经济学者对世界上知名的区域产业作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区域产业仅仅是将盈利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更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同时这些区域产业都拥有并认同的核心理念,区域产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就将这个核心理念作为一种指引。这也就表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应当与区域产业的核心理念保持一致,这个核心理念更应该体现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因此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时应当以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为标准,也是未来区域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营销和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则是包含了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题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因此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可以说是区域产业构建出适合的市场营销理念的关键。
2.2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评估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主要依据。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前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
在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评估时,区域市场营销的本质就成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需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公认的人类社会的最佳发展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将人类、自然资源与科学技术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化”是其主要的原则,是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对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完全相悖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在区域产业中,企业是营销的主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技术资源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很多区域产业并没有形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区域产业要想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
2.3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也不受地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的产生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前的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取决于营销主体对于客户需求情况的把握。由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范围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如何把握这个市场的动向,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成为决定区域产业竞争情况的关键。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能够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以利于区域产业的竞争。
2.4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6
[关键词]区域地理高中地理教学高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21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要求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必要载体,纵观历年高考试卷,我们也不难发现区域地理是综合题的必然组成部分,考查长盛不衰,独霸“半壁江山”。高考中区域地理试题的考查方式多以区域为试题的背景和知识的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和原理的应用。明确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我们就要对初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通过对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的深入探究,提升区域地理的综合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效率。
一、授之以渔,整合知识
因为区域地理复习面广量大,加上课时有限,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是: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首先,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等。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是区域地理考查的第一能力,也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空间定位变成了地理考试的“门槛”,树立空间意识,准确空间定位是读图解题的关键。在区域定位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纬线定位法、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定位法(如我国重要行政区的轮廓、重要河流的轮)、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法等。虽然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与深化,高考中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要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准确定位可以增加对该区域的认知,从而为探究区域特征打下基础,所以最基本的空间定位方法一定要掌握。
其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在复习区域地理前学生要先掌握区域特征的描述方法,在分析区域特征及其成因时,要注意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推断某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结合气候和地形可以分析该区域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类型等;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要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最后,探究区域发展方向,是分析区域特征的最终目的。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制定区域优势的开发方向和问题的治理措施,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复习思路如下图:
该复习思路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尤其在课前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应指导学生遵循这个思路在课前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并找出主要的问题和疑惑在课上探究。
二、以点带面,深入探究
虽然区域地理复习课知识覆盖面广,但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载体,复习的关键是要抓住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点”在课堂上重点探究,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学习“南亚—印度”一课时,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查,我精选两大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1.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读图甲说出南亚冬夏季季风的风向,解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2)读图甲思考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印度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5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4)印度半岛冬半年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高,试分析原因。
前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围绕南亚降水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展开的,后两个问题是关于南亚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及冬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比较,全面考查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掌握。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分析主要涉及必修一的内容,分析问题时要帮助学生构建气候成因分析的知识网络,并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得出如下图的知识结构图:
2.印度的工农业
(1)读印度的农业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分布原因。
(2)读印度工业分布图,找出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并分析其区位条件。
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必修二农业区位分析和工业区位分析,通过探究能看出农业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工业的分布则与矿产资源、技术等密切相关,而且要强调在进行区位分析时一定要抓住主导区位因素,不能面面俱到。
三、潜移默化 ,提升能力
2016年山东高考文综将使用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卷的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即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也是全国卷的一大亮点,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2015年第36题围绕“美国大盐湖的卤虫产业发展”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前三个小题的设计从卤虫的生长环境到卤虫产业发展的条件再到卤虫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要求考生从题干和文字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调动运用影响产业发展变化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层层递进式深入考查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很巧妙地渗透了地理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落脚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考查学生对学科问题的判断表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区域,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课前自主学习时,指导学生按区域地理的分析思路和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画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不同知识点,重视规律性问题的方法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在课后的习题演练中,应指导学生锻炼自己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使学生真正成为能自主学习地理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7
1 工业固废生态链
1.1 工业固废生态链概述
现阶段, 我国采用的工业固废生态链的构建研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先进技术应用和传统化工产业链的融合, 是构建工业固废生态链的前提。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三种: (1) 工业固废生态链的结构组成和设计方案, 在保证生态链结构稳定、可靠、安全、可循环、可再生的基础上, 启用最优的设计方案, 同时根据生态链的运行情况, 对其生态链的综合影响效果进行综合测评, 通过对企业物质资源投入形态、生态链资源转化情况、各组成结构的运行结构等进行分析和对比, (2) 研究探讨工业固废生态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从定性、定量角度研究生态链构建之后的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和生态链对园区内物质流的影响, 通过物质强度分析、实时关注生态链内物质使用情况和循环强度, 通过总物质投入、消耗、循环情况对工业固废生态链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分析; (3) 采用物质流分析法, 研究工业固废生态链构建前后对区域内市场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的影响, 通过宏观调控完成其物质流的合理使用, 并为其生态链构建机制提供必要的控制数据。
1.2 物质流分析法
物质流分析方法是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物质资源投入和产出关系建立的研究方法, 将投入到经济生产和工业建设中的成本和通过经济建设得到的经济利益进行物质流分析测算, 这种优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系统的物质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 还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系统排除的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工业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物质流分析法, 各工业固废生态链可以建立有效的物质流管理机制, 通过对生态链各物质参数进行分析可得出较为准确的生态链运行指标, 相关管理人员可以[1]。
2 工业固废链构建对区域物质流的影响
本文以北京钢铁工业固废生态链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生态链对区域内物质流的影响问题。生态链构建前后区域内物质流变化数据如下: (1) 自2012年建立工业固废生态链之后, 企业生产矿渣水泥约占38.12%, 其中有834.73万吨流入了工业固废生态链, 矿渣转化率高达46.23%; (2) 钢铁固废共1262.25万吨, 其中874.12万吨的消纳钢铁流入工业固废生态链, 节省了相关煤炭原料83.25万吨; (3) 石灰石、煤炭等粉尘约0.124万吨, 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24.21%。通过工业固废生态链, 企业的总物质输出从去年的2672.14万吨, 减少到今年的1853.12万吨。
通过上文对北京钢铁工业生态链进行分析可知, 以生态链为工业固废再循环的载体, 其综合应用价值很好, 生态链对区域物质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物质总需求
建立工业固废生态链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所需的生产原料数量, 通过固废的在生产、再利用, 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生产资源的利用率, 还可以使其最大限度的完成资源优化和利用, 从某种角度讲, 输入输出数据可以算作所有固废链数据的总和, 所以利用固体废弃物替代原生矿物, 可以有效地减少经济系统的环境负
2.2 物质总输出
传统的工业生产, 产生的工业固废占物质总输出的35.63%以上, 这种输出、生产构架,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增加了企业对污染物处理的压力, 通过建立生态链, 企业可以在消耗工业固废的同时, 完成生产资料的循环生产。
2.3 物质生产力和消耗强度
物质消耗强度和区域内人口生活的物质需求成正比, 区域内人口物质消耗量和需求越高, 工业固废生态链的消耗强度要求越高, 通过构建生态链, 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区域内的市场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为区域内产业提供了稳定的物质资源和经济基础, 所以构建工业固废生态链是提高区域内布置利用效率的必然途径[2]。
3 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 工业固废生态链对化工企业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建立工业生态链的区域其物质流会产生很大影响, 企业物质流和生态环境物质流之间关联性的波动很大。一方面可以改善区域内物质流的循环结构,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区域内生产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3]。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工业年生产总值持续走高, 大量工业废物的产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化石能源、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还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失衡。本文将结合我国工业固废生态链构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探讨其对区域内物质流的影响。
关键词:固废生态链,构建,区域物质流,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逯馨华, 杨建新, 陈波.工业固废生态链的构建对区域物质流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13 (07) :109-114.
[2]王磊.基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减物质化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10) .
区域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篇8
(一) 全球视角: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治理的演变
20世纪30年代以来, 奉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经历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萧条。这些国家开始认识到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存在着“市场失灵”。此后这些国家的政府开始介入经济发展, 通过政府的干预行为来克服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社会主义阵营采用集权式的政府管理, 东亚经济的腾飞似乎向世界宣布:
政府管理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模式。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西方福利国家内部也出现了管理危机, 职能扩张、机构臃肿、服务低劣、效率低下, 财政危机遍布各国, 社会分裂和文化分裂的现象, 政府神话宣告失败, “政府失灵”也同样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 治理理论作为既重视发挥政府的功能, 又重视社会组织群体势力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方式和理念, 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新的调节机制就是治理理论的网络管理体系。
(二) 中国视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出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学习前苏联模式, 实行政府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 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在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随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 也进行了一系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向地方政府放权, 这极大地提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行政区经济”运行模式下, 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时间, 市场经济万能的思想迅速成为主流。自90年代初的经济泡沫消退以后, 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疲软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何刺激消费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主题。与此同时, 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生, 政府的调控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也就是说,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出现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现象。
(三) 区域视域:区域治理的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国区域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2006年的GDP已经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47%。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其自然规律, 它是一种开放的体系, 以横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区域。在行政区经济的影响下, 我国的地方政府形成了以行政辖区为范围的经济体系, 其作用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形式。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 (横向联系) 和行政区经济运行体系 (纵向运行体系) 的矛盾日益突出, 产业同构、环境污染、土地过度开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大量问题难以在现行模式下得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行的管理体系, 创建新型的制度体系, 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 为区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解决这种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寻找“第三条道路”。
二、区域治理的由来
(一) 区域
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 认为整个地球是由无数区域组成的。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 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M·胡佛给出的定义:“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 而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 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
不同学科对区域的理解和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但是不论何种理论都关注区域的空间性和整体性。区域是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定义和划分的, 区域治理中的区域既可以是地球表面一个连续的地理单元, 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地理单元。总之, 区域治理中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基于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而联系在一起的地域。
(二) 关于治理
英语中的“治理” (governance) 可以追溯到古典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中的“操舵”一词, 原意主要指控制、指导或操纵。传统意义上, “governance”与“government”、“governing”的含义区别并不大。但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哲学的提出, “governance”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治理”概念及治理理论被作为一种阐释现代社会、政治秩序与结构变化, 分析现代政治、行政权力构架, 阐述公共政策体系特征的分析框架和思想体系。
关于治理有多种定义, 其中全球治理委员会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和个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对于治理, 有许多不同的定义, 但是多元化、多中心、网络化, 各种力量的参与, 协商与谈判等思想是各种治理定义的共同特征。区域治理中的治理不能被缩减为某种国家体制, 或者政治制度, 它不是简单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延伸, 更不能简化为良好的区域公共管理技术。它包含法律、权利、政治、体制、行政的概念, 甚至在内涵和外延方面走得更远。治理的定义应当更广泛:这是一种社会调节的艺术, 其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社会的各种活动, 以保证社会的生存、团结和发展, 以及社会与生态的平衡, 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三) 区域治理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区域治理是在基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自然等因素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理空间内, 依托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各种组织化的网络体系, 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的协调和自主治理的过程。
三、区域治理的体系
(一) 区域治理的主体——区域利益相关者 (谁来治理?)
1. 政府:区域治理的主体力量之一
中央政府:区域治理的指导者和监督者。中央政府是一个活动范围及于全国的行政机关, 在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中, 中央政府处于最高也是最核心的地位。在我国,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直接领导的关系, 因此, 区域的发展是中央政府较为关心的问题, 中央政府对区域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深远。在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背景下, 中央政府将不可避免地直接参与到区域治理中来。推进区域治理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协调和指导, 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区域治理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区域治理体系中, 地方政府是最重要的力量。区域是由地方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域组成的, 区域的发展与地方政府休戚与共。在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 地方政府是一个地区利益的代表, 各种壁垒、封锁、重复建设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本辖区的利益是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因而, 区域治理体系离不开这个主体的参与, 同时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 地方政府是区域治理体系中权力最大、掌握资源最多、对区域治理影响最大的主体。
2. 市场:区域治理的主体力量之二
企业通常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 它们参与区域治理的目的主要是期望在税收和政策方面获得一定的优惠, 而且通过参与区域治理, 可以与社会各界沟通, 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 很多企业的经营活动早已跨越了行政区划的界限, 在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 它们的跨行政区经营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 企业是区域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在所有的企业中, 小企业数量众多, 经济实力弱小, 多是在一个行政区内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它们在区域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小, 更多是服从和执行既有规章制度;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时企业领导人本身还担任一定的政府职务, 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他们大多是政府任命的官员, 因此, 国有企业对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力。
3. 社会:区域治理的主体力量之三
非营利组织。从世界范围来看, 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它们处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制度空间, 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公民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两大类。社区组织反映的是一定空间上的居民的共同利益, 这些利益往往是因为空间的接近而产生的;而公民社会团体是根据组织的性质而形成的共同利益, 这些共同利益一般与空间没有关系, 成员之间也不需要在空间上相互接近。
世界发达国家, 如欧美的非营利组织众多, 影响力大。它们代表各种利益群体与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沟通和谈判, 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一极。但是在我国, 非营利组织的发育还十分欠缺, 这些组织不仅数量较少, 而且治理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在京津冀区域, 公民社会团体主要包括各种行业组织、公益组织等。社区组织则主要是各种居民、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支力量必将会壮大, 成为影响区域治理的重要力量。
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 居民并不是直接参与区域治理的。他们主要通过投票选举参与到区域治理中来。而且, 对于那些居民直接参与成本不大的事务来讲, 应该鼓励居民的直接参与。这样既可以增强居民的治理意识, 提高居民参与治理的能力, 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有利于形成区域意识。
(二) 区域公共事务:区域治理的客体 (治理什么?)
区域治理是区域利益相关者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涉及区域公共利益的事务, 也就是说, 区域治理涉及的是区域共同利益的区域公共事务。区域治理究其本质来讲是一种提供公共品的过程。这一公共品可以是某种物品, 如某一群居民决定共同出资修某一地段的公路;也可以是某种服务, 如某一社区的居民决定共同出资请保安来提供安全服务;还可以是某种制度安排, 如受到河流污染影响的各行政辖区达成某种协议按一定的分担比例共同提供一种污染处理设施。
这些问题也是我国推进区域治理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但是在我国推进区域治理时, 可以采取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 先从最容易形成共识和见到效果的领域做起。如在京津冀区域内三方合作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当前我国区域治理中迫切需要协调解决的是区域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网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推进区域治理时优先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待取得成功的经验之后, 再运用到其他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去。
(三) 运行体系:区域治理的载体 (如何运行?)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9
一、授之以渔, 整合知识
因为区域地理复习面广量大, 加上课时有限,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是: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首先,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等。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是区域地理考查的第一能力, 也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环节, 因此空间定位变成了地理考试的“门槛”, 树立空间意识, 准确空间定位是读图解题的关键。在区域定位中, 经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纬线定位法、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定位法 (如我国重要行政区的轮廓、重要河流的轮) 、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法等。虽然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与深化, 高考中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要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准确定位可以增加对该区域的认知, 从而为探究区域特征打下基础, 所以最基本的空间定位方法一定要掌握。
其次,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在复习区域地理前学生要先掌握区域特征的描述方法, 在分析区域特征及其成因时, 要注意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推断某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结合气候和地形可以分析该区域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类型等;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要素, 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最后, 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是分析区域特征的最终目的。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扬长避短, 制定区域优势的开发方向和问题的治理措施, 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复习思路如下图:
该复习思路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尤其在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应指导学生遵循这个思路在课前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并找出主要的问题和疑惑在课上探究。
二、以点带面, 深入探究
虽然区域地理复习课知识覆盖面广, 但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载体, 复习的关键是要抓住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进行深入探究, 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点”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学习“南亚—印度”一课时, 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查, 我精选两大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1.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 读图甲说出南亚冬夏季季风的风向, 解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2) 读图甲思考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印度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 5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 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4) 印度半岛冬半年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高, 试分析原因。
前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围绕南亚降水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展开的, 后两个问题是关于南亚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及冬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比较, 全面考查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掌握。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分析主要涉及必修一的内容, 分析问题时要帮助学生构建气候成因分析的知识网络, 并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得出如下图的知识结构图:
2.印度的工农业
(1) 读印度的农业分布图, 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分布原因。
(2) 读印度工业分布图, 找出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并分析其区位条件。
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必修二农业区位分析和工业区位分析, 通过探究能看出农业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工业的分布则与矿产资源、技术等密切相关, 而且要强调在进行区位分析时一定要抓住主导区位因素, 不能面面俱到。
三、潜移默化, 提升能力
2016年山东高考文综将使用全国新课标Ⅰ卷, 全国卷的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即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也是全国卷的一大亮点, 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2015年第36题围绕“美国大盐湖的卤虫产业发展”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 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前三个小题的设计从卤虫的生长环境到卤虫产业发展的条件再到卤虫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要求考生从题干和文字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 调动运用影响产业发展变化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层层递进式深入考查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很巧妙地渗透了地理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 落脚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考查学生对学科问题的判断表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10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缺失生态文化意蕴
总体而言, 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但是, 在其发展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大体说来, 有以下几方面。
(一) 忽略整体的和谐规划
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整体主义原则认识的缺乏。整体主义原则强调系统内外各要素、各环节、各关系的统一与流畅。在生态文明意义上则表现为生态整体主义, 它是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而提出来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中, 人是诸事物的中心, 所有的思考点和落脚点都围绕人类来进行。在人类利益单一并且不能保证实现的情况下, 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有一定的影响。然而, 在突出生态文明的今天, 人类中心主义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一种能环顾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新的理论原则, 这种新的理论原则就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平等”, 也就是主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自有其价值而处于平等地位。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 理所当然地应当涵盖对于万物价值合理性的突显, 以扬其平等性。然而, 需看到的是, 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谋划的时候, 这种整体主义原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弃了, 而经济利益的获得被夸大, 获得的方式被曲解, 乃至于涂抹上政治功绩宣扬的成分。在这种思想驱动下, 植物的生命、动物的权利、大地的尊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 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也出现异化。这些与生态整体主义原则的缺失不无关联。
(二) 缺少生态文化构思
这种忽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区域旅游经济虽然带有地域性, 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国家旅游经济趋好的情势下, 一般而言, 区域旅游经济也会有好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当区域旅游经济被吸纳到国家旅游经济范围内的时候。就目前看, 区域旅游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各区域旅游不仅和国家旅游有脱节的现象, 即便是各区域旅游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按照国家旅游经济的方向看, 应是全国一盘棋, 有着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 缺乏全面布局的构思。第二, 就区域旅游经济来说, 很多时候也缺乏实际的全局构思。
(三) 没有和谐文化支撑
文化意涵是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 与该地区固有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联。传统文化的采掘与提炼以及新文化市场的建立, 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意识到这一点并能正确实施, 自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依旧缺少旅游经济的核心力和凝聚力。例如, 为了获得旅游利润, 一些部门机构对于当地名人的思想观念附以主观性的解释说明, 使其笼罩在强烈的商业色彩之中。至于这种思想观念是否果如其说, 则缺乏细究和探讨。此外, 为吸引游客, 部分旅游区域杜撰文化名人, 或者虚构所谓的地方特色文化, 要么虚有其名, 要么名不副实。更有甚者, 以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作为宣传标杆, 无视其历史影响和民众接受度, 大谈其文化价值。这样做的结果, 不仅偏离了文化历史的真实, 而且使得通过文化意涵支撑区域旅游经济的初衷无法实现。
我们说, 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 但并不否认在运行态势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 主要原因在于把区域旅游当作财富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力点, 存有速利主义倾向, 或者有通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愿望和想法, 可由于生态文化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利益分配冲突、整体规划失调, 从而出现一些不曾预想到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的独具价值:彰显和谐人文关怀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 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 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 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
“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从这里看, “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 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 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 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 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 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 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 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 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 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
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 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 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 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 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 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 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 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 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 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 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 前后两端的“自我”, 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 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 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 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 或者说, 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 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 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 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三) 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
如果说, 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 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 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 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 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所感叹赞美的, 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 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 视觉之美的形成, 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 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 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 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 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 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 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 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 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 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
作为一个旅游区域, 视觉之美固然重要, 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 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 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 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 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 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 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 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 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 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 而且它一旦形成, 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 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 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 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 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 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 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 这增添了难度, 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 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
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 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 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 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 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 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 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
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 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 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 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 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 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 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 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 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 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 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 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
然而, 需指出的是,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 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 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 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 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 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 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 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 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 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 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
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 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 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 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 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 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 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 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 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 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 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 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 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 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 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 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 在这种关系链中, 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 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 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 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 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 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 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 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 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 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 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 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
其次, 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 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 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 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 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 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 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 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 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 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 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 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 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 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
最后, 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 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 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 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 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 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 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 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 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8.
[2]裘晓雯.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3 (2) :97.
[3]巩英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7:72.
[4]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5 (1) :5.
[5]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06-118.
[6]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79.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11
摘 要:此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现状,构建符合宁夏实际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从而引导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走向以效益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区域教育;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67-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共识,但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校际差异,各个地区的成本总量、成本结构以及效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建立一套能够普遍适应而忽略区域、学校个性差异的评估体系,既不能真实、客观地评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状况,也不能发现影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深层次原因,更不能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个性化建设策略与方案,效益评估也就没有了意义。[1]
本文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宁夏实际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从而使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走以效益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基于经济学的量化评估,也有基于教学变革的质性评估;既有侧重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评估,也有侧重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评估,同时也有侧重实际效果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归纳,可将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概括为四类:第一为“STaR类”,即美国STaR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模型,其基本方法是从财务、内部业务、变革与学习、客户以及其他视角(方面)进行,从不同的视角(方面)提出对应的评估指标。同时,把学校按照信息化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将学校等级与相应的评估指标对应进行描述性评估。第二类为“模糊综合类”,其基本方法是建立指标,确定权重,构造模糊评判矩阵,运算。第三为“绩效类”,这类评估的基本方法是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绩效评估。第四为“其他类”,这一类有的从设备(装备)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效益,有的从风险管理角度评价教育信息化效益,有的以时间衡量信息化效益,也有教育信息化效益“说得清、算不明”的论述。总之,这一类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来分析、评估教育信息化的效益。[2] [3][4][5][6][7][8][9][10]
通过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第一,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名词概念多,评估体系大多停留在深奥的理论层面。第二,谁来评估、评估谁,主体不够明确。第三,放大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将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等同于教育效益,忽略了当前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忽略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水平与区域差异。第四,将教育信息化效益基本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水平,效益评估实为水平评估。第五,注重投入与收益分析,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的分析。因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取决于建设与应用过程。
三、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笔者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上述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的优点,构建宁夏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以期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改善各环节中的不足,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1.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及内涵
教育信息化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就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同理,没有教育信息化的产出,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是指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使教育增加的那部分效益。[11]结合具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实际水平,可以将教育信息化效益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的程度”。[12]其内涵是“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信息化投入有对比关系的对人们有益的结果”。[8]祝智庭教授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13]这可以理解为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教育的变革。由此可以借鉴生产领域通过改变工艺或者流程来计算效益的办法解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公式如下:
效益=变革后总产出/变革后总投入-变革前总产出/变革前总投入
2.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原则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回答两个问题,即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如何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效益评估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评估过程科学规范,评估结果客观。其次,评估对象与主体明确,评估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第三,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是终极结论,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从而确定未来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的起点,即所谓“去此生彼,不断轮回”,使教育信息化向着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3.教育信息化评估的主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主要投入者是政府,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投入者是地方政府(国家的经费投入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分配、国家的规划通过地方政府实施),学校也能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学生为了工作与学习的便利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同时,教师、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花费了很多时间,即为心智与机会的投入。由此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主体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
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教育信息化体系得到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得以改善,信息化教育资源得以丰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通过信息化建设,教师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方式得以改变;通过信息化建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受益者,即为利益主体。endprint
当然,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有其他社会投入者和其他社会效益。但现今各行各业高度交织,如果把每个行业、每个社会成员都算做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者和受益者的话,教育信息化效益只能成为一个说不明、算不清的抽象概念。郭莉博士认为“如果没有潜在或预期的教育利益,就不可能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社会成本收益率,而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 除非这种社会成本收益率是预期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的先导”。[14]可见,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主体应落脚于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
4.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结构
投入是指教育信息化的总成本,包括教育信息化主体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心智与机会成本。产出是指通过教育信息化使其主体(学生、教师、学校、地方政府)得到利益回报。同时,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建设与应用过程,过程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与应用过程既有投入(心智与机会投入)也有产出(建设经验、管理经验、应用经验等)。并且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建设与应用过程可以提高效益。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效益结构如图2所示。
5.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
综合上所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可用图3表示。
本模型由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建设与应用过程组成的一个动态三维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投入的改变会影响到建设与应用过程以及效益的改变,建设与应用过程的改变既能影响到效益的改变,也可以通过反馈使投入改变(主要体现在投入结构的改变),效益的改变可以使投入以及建设与应用过程改变。同时,模型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目的,既能回答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回报的问题,也能回答如何提高效益的问题,即通过评估效益,改变投入方向与渠道,改进建设与应用方式,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6.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各主体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15]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水平阶段建设目标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水平相结合,要与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相结合,其评估指标也应紧扣目标与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也应随之改变。
2012年3月,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并在专栏一中提出了“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6]
2013年6月,宁夏出台了《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7年)》,对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17]
2011年9月,宁夏发布了《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18]
对以上相关文件中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合并后归纳总结,针对各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在进一步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54个细化指标(不同主体指标下细化指标可能相同,如主体1和主体2的经费数额、经费方向下的有些细化指标相同)。主体指标的建立,可通过“投入—收益”对比分析的办法评估每个主体在一定的投入下,实际收益达到理想收益的程度。用“一对一分析”和“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个主体将教育信息化视为以效益为导向的主体行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鉴于篇幅限制,细化指标在此省略。
7.指标分析模型
由于涉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相关指标绝大多数难以量化,特别是效益指标更难量化,同时也不宜量化,所以本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对比描述的办法分析。
主体的投入用i表示:
主体1的投入i1=i1.1.1.1+ i1.1.1.2+…+ i1.1.4.n
……
主体4的投入i4=i4.1.1.1+ i4.1.1.2+…+ i4.1.4.n
总体投入i=i1+ i2+ i3+ i4
主体的收益用e表示:
主体1的收益e1=e1.2.1.1.1+ e1.2.1.1.2+…+ e1.2.4.n
……
主体4的收益e4=e4.2.1.1.1+ e4.2.1.2+…+ e4.2.4.n
整体收益e=e1+ e2+ e3+ e4
通过i1与e1的对比分析,可知主体1的效益情况,依次类推。通过i与e的对比分析可知整体效益情况。这样既能对每个主体按照投入与收益的“一对一” 分析,也能对整个投入与收益进行整体分析。
在此前,我们运用这一评估体系对宁夏固原市的中小学校进行了效益评估,分别对市电教中心(代表地方政府)、中小学校领导(代表学校)、一线教师、学生分别进行投入与效益的对比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固原市教育信息化效益做了整体对比分析评估。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对个别的细化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以期能对宁夏吴忠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对宁夏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
四、结束语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可以借鉴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思路,但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效益难以量化并且也不宜量化,对相关评估指标的对比描述分析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简单实用的评估方法。同时,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能一味地由上而下,更不便以专家代劳,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工作,以便通过调整思路、改变方法来提高效益,但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就现阶段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讲,至少在地方政府、学校层面能自主适时开展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工作。endprint
参考文献:
[1]杨永贤,罗瑞.国内外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14-16.
[2]汪琼,陈瑞江,刘娜,李文超.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1.
[3]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55-57.
[4]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5]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1.
[6]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29.
[7]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8-42.
[8]郭莉,许逵.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与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8-22.
[9]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4-17.
[10]李普聪,钟元生.基于WGCA与DEA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09(5):76-78.
[11]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12]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18):3-5.
[1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5-56.
[14]张喜艳,解月光,魏俊杰,王海.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24-27.
[15]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2005.
[16]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 http://www.gov.cn/gzdt/2012-03/30/content_2103672.htm.
[17]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7年)[DB/OL]. http://www.nxzyk.com/s_SD_jytxxzx/2014_3_6/9F7CC73E2F08830270233735A74A008D706_201436_2814.html.
[18]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DB/OL]. http://www.nxjy.cn/s_computergg/2011_9_10/145E56C8 CF7CBB2A713_2011910_9193.html.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12
1992年Cooke首次提出区域创新体系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概念缘于区域创新体系内涵的丰富性和类型的多样性, 迄今尚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但不同定义存在以下共同点:⑴地域性, 都是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产业现象进行研究。⑵多主体性, 区域创新体系中包含不同的行为主体——企业、研究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⑶网络性, 创新是一个集体性的社会协作过程。⑷邻近性, 加快了信息传递时间, 降低了传输成本。⑸政策性, 政府的创新政策通过促进本地化学习、加快网络结构和深化制度安排来发挥区域的竞争优势。
从系统的角度看, 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的关联与运行机制, 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环境要素即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外部保障要素。包括体制环境、机制环境、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保障条件等。
据此, 本文中的区域创新体系乃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包括若干个产业集群的, 由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网络系统。这些主体要素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
二、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联系
1.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载体和内在动力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内与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直接相关的系统, 其获得成功的前提是基于本地的创新网络。集群机制为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创新者可以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设备和工具等各类资源。所以, 产业集群在学习与创新方面具有极高的优势, 这使得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构成, 成为区域创新的载体和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产业集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地区来看, 东部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区都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踪影, 长三角洲、珠三角洲和环渤海产业集群, 是几个较大的产业集群。从行业来看, 产业集群涉及各个行业, 尤其在电子制造、家电、服装纺织、制衣等1 8个行业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已集聚了区域内大量的创新因子, 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 区域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的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借助于良好的创新环境, 这个增长点就会凭借技术溢出、知识学习等规模报酬递增优势逐步发展壮大, 逐渐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进一步地, 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 知识更容易在区域内进行扩散, 所以知识学习成为一个非常本土化的过程, 大量的知识以隐含的形式存在于日常生产之中, 技术创新通过“干中学”而传承。同时, 区域内的合作与交流, 使得创新和学习成为一种更加集体化的行动。由此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壮大, 甚至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现象比较明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区域创新体系的孕育、发展、维护和利用过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例如, 江苏省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 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营造的良好创新氛围有关。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 同时促进了江苏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三、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层次, 主要表现为一种自发现象, 而区域创新体系更多具有计划和系统的特点。从产业集群转变为区域创新体系需要加强区域的制度基础结构, 即有更多的知识组织参与到创新合作中来。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般思路是, 为了促进区域创新, 国家或地方通常在一个或几个集群形成之后, 对集群采取一系列推动、治理和创新政策,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创新。经验证明, 推动产业集群创新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路径。
我国产业集群与发达国家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多数产业集群大而不强,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 除了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外, 还需要协同产业集群网络中每个创新主体的力量, 实现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 形成区域创新效应,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
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是构建创新系统的依据。由以下各项构成: (1) 增长目标, 即创新的规模不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以及区域经济实现了增长, 物质财富不断丰富。 (2) 效率目标, 即创新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的有效配置和高效率使用。 (3) 扩散目标, 即创新技术在企业内外迅速扩散, 实现产业发展效应。 (4) 竞争力目标, 即区域内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5) 社会进步目标, 即区域内的各项制度、组织不断完善, 人们的社会心里需求、生态环境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2. 实现区域创新目标的有效路径
产业集群向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企业的诞生与成长;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企业间交易与协作;区域内结网与创新;网络的根植与拓展。为了实现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 需要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不同阶段, 从创新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出发, 寻找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路径。基本思路如下:
(1) 加强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推进区域创新的关键是调动广大企业的积极性, 使之真正成为科技投入、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一是要加快集群内研发机构的建设。二是中小企业要注重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三是强调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创新和成长, 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四是要密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2)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促进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政府要致力于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一是要调整产业政策, 在区域范围内将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二是加大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对于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 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 给予充分支持。三是创造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区域文化和制度环境。四是重视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平衡工作, 关注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承载能力, 避免环境的恶化。
(3) 发挥区域产业集群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 促进区域技术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和生产的主体, 作为知识传播和转移的主阵地, 在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是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知识和技术支撑。二是为技术创新提供人力资本。三是注重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为区域培养技术创新型的企业家。四是直接参与技术创新, 即与企业和政府进行合作。
(4) 充分重视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中介服务机构是联系企业和创新成果的重要部门, 它们通过提供创新扩散的服务, 在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成本, 化解创新风险, 提高整体创新功效, 实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官产学研相结合。同时, 集群发展也需要各种中方服务机构的辅助, 如市场调查、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和职工培训等。因此, 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是建立区域创新体系, 是提高区域整体创新实力的有效途径。
(5) 促进区域金融机构的发展, 加强金融体系的建设。金融机构是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主体。创新需要一定的成本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不仅可以促进新企业的诞生和成长, 而且支持本地企业与大学的合作, 加速区域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形成和扩散。并且, 产业集群克服了一般企业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经济的缺点, 具有特殊的融资优势。因此, 完善区域金融体系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重要力量。
四、结论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产业集群特有的空间集聚优势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从产业集群向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变还需要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 在这过程中需要创新网络中每个行动主体的共同努力。
摘要: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联系, 提出在区域创新体系目标的指导下, 通过协调创新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共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创新,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 1992 (23) :365~382
[2]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1~10
[3]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J].科研管理, 2001 (6) :1~7
[4]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 2002 (2) :43~47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推荐阅读: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06-01
构建教育发展的新生态05-12
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_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而努力奋斗10-28
生态区域09-20
区域生态建设05-21
区域金融生态11-02
构建生态城市08-27
生态位构建08-29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