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共12篇)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1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来探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前景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综合体, 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则是指在特定时空内, 生态系统总体或者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组合对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符或适宜程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则是在运用特定指标体系和质量标准前提下, 选用合适的方法来评价特定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影响作用关系[1]。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矿山的开采、化石能源的消耗、建筑业以及化学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土壤资源的流失, 土地荒漠化, 大气、水资源的污染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等, 运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以综合评价水、土壤、大气等自然环境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 对于动态和定性分析评价区域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1 综合评价法
在综合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研究中综合评价法比较常用, 其具体的应用方法为层次分析法 (AHP法) [2]和灰色系统评估法[3]。层次分析法是通过模拟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综合分析, 进而有机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灰色系统评估法是一种定量描述某一评价对象对某个灰类的隶属度, 即通过将每个评价指标分类, 然后根据分类来确定隶属于各灰类的权函数, 对于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则以子系统权函数为基础, 对上一层次指标进行加权综合[3], 这样就能综合评价整个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
1.2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人工神经网络法是指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 通过模拟人脑神经思维方式, 以具体和典型的样本为研究对象, 获得各个研究对象的相应权重, 然后构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进而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价某个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4]。
1.3 指数评价法
指数评价主要是利用原始监测数据, 然后将统计值与评价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二者之比所得的商值作为分指数, 接着应用数学综合分析法或者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环境质量评定的尺度, 该方法可以体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性、层次性和整体性。
1.4 物元分析法
此种方法主要思路为:首先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构建环境标准物元、节域物元矩阵, 然后计算拟评价区域的环境因子与各评价指标或等级的综合关联度, 最后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5]。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及应用
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它的重要体现是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 把“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持续协调发展作为主要内容, 把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等作为基本内容来研究, 以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取得最佳的平衡点, 也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2.2“3S” (RS、GPS、GIS) 技术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遥感 (RS, remote sensing) 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尺, 来立体模拟地面的实物, 可以客观、真实和连续记录地表物体分布以及样式等典型的信息特征。遥感影像可以动态、快速地获取区域环境的地物信息, 从而能够大范围、动态、周期性的对区域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精确监测。不仅如此, RS技术还可获取研究对象的宏观综合数据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GPS) 则可以获取采集点的准确空间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 可以综合分析和整理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实现观测对象空间位置的数据化并生成相应的专题数据图, 这样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就会有针对性的获得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数据, 从而生态环境评价的质量和准确度就会大大提升[6]。
3 结语
3.1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时应本着“适时适地”原则,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和观点出发, 结合区域人文及社会环境因子, 然后综合分析, 进而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3.2在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中, 应优先选择“水土流失率、森林覆盖率、荒漠化指数、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早涝保收面积、三废排放强度”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指标, 进而建立动态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从而达到客观准确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目的。
3.3利用“3S”技术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信息与图形信息有机地结合, 可以实现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立体化和可视化, 进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水青山、绿色矿山和海绵城市”。
参考文献
[1]夏军.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多级关联评估理论及应用[M]武汉: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出版社, 1999, 144-150.
[2]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92-95.
[3]芦彩梅, 郝永红.灰色综合评估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2004, 34 (7) :35-38.
[4]李柞泳, 邓兴民.综合环境质量的B-P同络二级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 1995, 8 (3) :32-35.
[5]徐燕, 周华荣.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 2003, 26 (2) :166-172.
[6]邓春光, 张晓丽, 崔文超, 等.基于3S技术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 2007, 32 (3) :14-17.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2
电厂贮灰场区域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分析
分析了长治欣隆煤矸石电厂贮灰场区域水资源条件,结合当地松散层地下水和岩溶地下水资源状况,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作 者:王滨 WANG Bin 作者单位:长治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西长治,046000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8)分类号:X824关键词:地下水环境质量 水质评价 煤矸石电厂 贮灰场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3
摘要:本文主要以某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做例子,分析了地区环境影响评论中土地的使用生态合适性,引入了环境的合适性评价标准,通过描绘地区的各个区域来指导区域的规划布局,探讨了区域环评当中生态环境相适宜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地区;环境的影响评估;生态的合适性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和各项开发需求的拓展,目前我国相对于土地的使用需求的比重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可开发土地已经不能够满足未来长时间的发展需求。正因如此,土地开发的矛头开始指向曾经被认为不适宜开发的土地扩张。所以,要合理、科学地开发和使用我们的宝贵的土地资源,就尤其应该对土地使用的规划和布局进行生态合适性分析。生态合适性分析方法目前已经有了许多种,这些方式方法在应用上都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将其直接用于区域环境评估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十分有必要寻找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用以完成区域规划的布局和生态合适性的评价。本文探讨了一种可作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的、简单有效的生态合适性分析方法。
1 生态合适性分析方法
土地使用的生态合适性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当中,规划、布局以及理性评估的一部分。生态合适性主要考虑开发区域当中各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地排序位置是否恰当,是否遵循有益生态排序的规律。土地使用生态合适性分析,比较常用到的一些方法有地图重叠法、因子加权评分法和生态因子组合法等等。地图重叠方法是一种较为形象和直观的方法,是可以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量纲的因素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一种土地使用生态合适性的分析方法。它的缺点是:重叠法实际上是等权相加的方法,但在各个因素的问题上,它们的作用却是不相等的;当分析因子在适量的增加以后,用不一样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表示适宜的等级并且加以重叠的方式方法相对繁琐,且比较难以辨别综合图上面不同颜色深浅的细微差别。
因子加权评分的基本原来和地图重叠方法的基本原理理论上是相似的。加权求和的方法克服了地图重叠方法中等权相加的缺点以及地图重叠方法中繁琐的照相制图过程,同时避免了对阴影辨别的技术困难。加权求和法另一个相较之下比较重要的优点是比较能够适应应用计算机,这也是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运用的原由。但不管是地区重叠法或者是加权求和法,从数学的角度上说,要求各个因子应当是独立的,然而实际上,许多因子是相互影响、互为联系的。为了能够克服这一个缺点,专家们又发展了另一种新的方法,叫做“生态因子组合方法”。
生态因子组合法可以分为层次组合法和非层次组合法。层次组合法首先用一组组合因子去判断土地的适宜度等级,然后,将这组因子看作一个单独的新因子与其他因子进行组合判断土地的适宜度,这种按一定层次组合的方法便是层次组合法。相反,则为非层次组合法。显然,非层次组合法适用于判断因子较少的情况,而当因子过多时,采用层次组合法要方便得多。但不管采用层次组合法还是非层次组合法,首先需要专家建立一套复杂而完整的组合因子和判断准则,这是运用生态因子组合法关键的一步,也是较为困难的一步。
2 某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区域概况
2.1 区域的功能定位
两个地区的产业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定位实质上都是综合性质的保税地区。而该案例地区的保税区功能,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等多方面的业务体系;而另一案例地区的加工区功能定位,所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相关的加工服务提供运输、仓储服务,以及相应的出口加工服务。
2.2 区域开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案例地区的保税区以及其出口加工区域中所表现出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土地的大量开发,直接导致生态系统体系的类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时建设完成之后的锅炉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固体废物堆积、交通噪音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影响,实际上都呈现出了较大的问题。但该地区的区域污水在经过处理之后,都是直接回收利用,并未造成外部排放污染影响。那么在这基础上,实际造成污染的便是锅炉燃煤废气排放。
2.3 区域污染气象条件
案例地区的气候,在春夏阶段,都主要是南风,而在秋冬季节,则主要是北风在其中占有了极大的优势性,并且西北风呈现出的风频也是超出正常标准的;但是单纯的从各个不同季节的风频分布形式来看,实质上各个地区污染物都完全是都是直接向北方、南方进行输送的,那么在这一状态之下,采暖期呈现出的西北风、北风污染性质也就极为严重。
3 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
首先将开发区规划土地进行生态位势分类,并以一定的符号表示。
一般将居住公共设施功能的地块设定为重点地段J1和非重点地段J2;将工业活动的地块从劳动保护和生产污染的角度上设为3级,对劳动人群进行保护地段G1,过渡地段G2,产生污染地段G3;将交通线路规定为两级,轻微污染的一般线路D1,污染较重的主干道D2;将地表水规定为两级,无污染的为S1,有污染的为S2;将绿地规定为两级,隔离地段L1,旅游景点地段L2。
从环境保护和环境控制角度,将整个区域划分为5个生态位势排序:
Ⅰ适宜人群生活、办公、娱乐等的类别J1、J2
Ⅱ适宜人群劳动维持一般生活的类别J2、G1
Ⅲ适宜人群有劳动保护条件下工作的类别G2、D1
Ⅳ产生一定污染、可以进行控防的类别G3、S2、D2
Ⅴ作为相互干扰类别之间的隔离地类别S1、L1
4 绘制区域生态适宜性本底条件图
根据某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土地使用规划方案,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编制生态适宜性土地使用分区图。
5 绘制区域生态适宜性区位分析图
依据相关评价区域环境以及规划的生态分区图来看,当该地区呈现出的高位势转变到低位势之后,或者是低位势直接转变到高位势之上,那么这也就必须要严格的遵循依次递减所呈现出的相关趋势性,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高位地域本身是处在上水向、上风位置,那么高位势部分呈现出的污染也就远远低于低污染区域,如此一来,相关的规划布局工作也就完全保持了自身的正确性。区位分析结果:某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周边的环区绿地,作为Ⅴ类过渡地区,起到了对本区外增长源、工业污染源等的抑制和隔离作用。该区域的规划布局基本上与区域的总体规划目标相一致,生态位势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基本上呈递增趋势,减少了污染物重复污染的可能性。说明两区的总体规划基本符合城市生态学原理,把握住了几大环境要素之间的排序关系。
6 结论
本篇文章在提出地区开发生态合适性评估指标的基础上面,采用了绘制分区地域图的方法,利用地學上的地域理论,加入环境合适性的评估理论,从而基本上实现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当中,土地使用的生态适宜性分析以及对区域规划布局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孙自永,徐恒力,徐忠胜.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1(02)
[2]张妍,尚金城,刘仁志.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1(S1)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4
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为了能够多角度探讨其质量情况, 评价指标系统通常会与大量的指标相联系, 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是受到各类型的指标所影响, 因此要使用层次分析法, 而最为直观的方法就是建立层次体系, 对于不同的层次而言, 要把各项要素与指标相对比, 利用矩阵图进行判断, 通过矩阵的技算, 从而确定出每项指标所占的权重。除此之外, 层次分析法还包括利用一致性的检验来判断过程前后的思维是否一致。在简化评价程序的时候使用层次分析法能够提高评价的精确度。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整体把握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各种考查因素状况外, 还需要借助GIS技术, 把整体区域分成局部区域,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区域进行评价, 建立每个区域的属性数据库, 使用GIS技术, 把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相结合, 形成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专题地图, 从局部区域进行分析, 从而综合分析整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结构。评价者对数据和地图通过广度和深度的分析后, 对区域做出生态环境的整体评价。
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2.1数据的来源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数据来源于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这两类, 前者包括专题地图, 例如社会各种经济指标、环境污染指数和自然灾害指标等, 后者主要是一些地理图片, 例如遥感图像和专题地图等。
2.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灾难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 绝大多数的数据统计资料是由县进行统计, 传送达到市、省后再统一核算的。所以很多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估是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基本单位。
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是由多个评价指标所决定的, 如:自然环境、自然灾难、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等。它们的比例并非是一比一的, 我们需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其方法如下:
3.1 建立起层次结构体系。各个评价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要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构建起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3.2 建立起判断的矩形阵。每个评价指标都要进行两两对比, 按照规定的评价因素进行对比后, 编写成矩形阵。
3.3层次单排序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在对矩形阵进行判断后, 对每个评价指标给予权数, 一致性检验是指对权数是否具备一致性进行检验。
3.4层次总排序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是指利用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得各层次的组合权值。必须对权值进行一致性检验, 当一致性符合标准时, 那么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是科学的, 可接受的。
4 运用GIS技术进行分析
4.1 计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标和分指标
在Arc View软件中输入各评价指标的数值, 构建每个局部区域的属性数据库, 运用各指标的权重数值, 在软件中会自动计算出每个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对整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同时要计算出影响质量评价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四个分指标的指数。
4.2 列出生态环境质量的分级
在Arc View软件中, 根据综合指标和各分指标按照等级区间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好、良好、中等、较差和差或者是轻微、较轻微、中等、严重和较严重。
4.3 生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图
第一为每个局部区域设定一个唯一的ID号, 利用ID号码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相结合, 使得代表每一个局部区域的多边形和其属性一一相对应, 使用Arc View软件专题地图制作的功能, 根据每个局部区域的质量指标等级, 自动生成整体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评价等级图。
5 结语
在探讨如何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中, 研究把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两者相结合, 能充分发挥层次分析法多要素综合评价的优点和GIS技术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不同区域的研究中, 需要特别注意评价单位的选择, 不同区域因自身条件和自身状况的不同, 在选取评价单位时也不同, 可能是以县级行政单位作为评价单位, 也可能是以市级行政单位作为评价单位。在已进行的多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 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 将进一步对这两个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庄, 谢志仁, 沈渭寿.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的新思路——GIS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163-168.
[2]阎伍玖.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3:52-55.
[3]武晓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6.
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研究 篇5
1.简述区域经济质量评价
1.1区域经济质量评价的作用
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基本环节。长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比较注重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制定及选择等事前管理,却忽视了适时地对区域经济发展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且,区域经济没有科学的、适时的质量评价体系,因而不能适时地进行区域经济管理控制,长期积累以来,导致贫富悬殊、区域经济严重失衡。
区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区域经济管理更要重视高质量标准。评价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当前,中国区域经济活动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乏一种综合、客观公正和便于操作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只有恰当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才有助于避免不充分的决策过程,才能避免发展不可持续性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1.2构建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构建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也就要求我们选取的评价变量指标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比较综合地从不同侧面反映区域经济质量特征。并且,评价指标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得出合理的`评价结论。指标数据要与质量评价内容相关,并且要便于采集、整理和计算。在管理的人本原则指导下,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既要考虑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还要弥补现有的众多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的不足,而且所选用的变量指标数据要易获取,便于实际操作。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
近几年来,尽管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差距扩大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遏制,但是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以根本的改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马太效应”的出现,这又给缩小区域差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正不断的增大。众所周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各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地拉大,导致各地区社会成员之间机会和权利的不均。
2.2区域合作仍存在障碍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的目标不一致,造成区域政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不如预期。在预期中,通过区域政策可以解决区域差距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地方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要求使有些区域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这就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有些人认为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并且,区域合作缺乏稳定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机制。即使思路很好,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是将个人利益放在前面,区域合作的实质效果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1合理进行产业的区域分工
同等资源条件下,分工可以实现产出的增加。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的背景下,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从而使中西部地区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也就使得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3.2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又是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因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在发展的同时,要坚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结语: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区域经济管理内容和方法也将不断的得以充实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区域经济管理这门应用型交叉学科将不断成熟,将会为科学管理区域经济系统提供充分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强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区域产品结构,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勇于创新,实现新技术的突破与广泛应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法)法约尔(著).迟力耕,张璇(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01).
[2]张阿玲, 李继峰.构建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然科学版),2007 (09):1537-1540.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6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一、引言
由于人口较多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缺失,并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各个地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全国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使得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
其中,对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衡量是我国学者当前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多用指标体系来描述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缺少能够整体反映人文要素、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协调、合理布局与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致使现有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能够真正评价生态效果,导致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割裂。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更为全面的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真正的将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使之能充分反应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经济实质,目标明确,测算方法准确规范。[1]与此同时,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分级分层次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
(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其数据采集较为方便合理,选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对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便于检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定性指标则很难获取相应数据,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较好的反映以及比较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且采用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构建的体系较为完整和规范,但不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体系的推广不可能完成,使得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意义,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不要过分追求指标的覆盖范围,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全面性和综合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在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全面的、综合的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体现其大致的发展现状并将相对重要的指标归于其中,使得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关键,可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和共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状况(地质地貌、大气、土壤等)、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其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类因素,从而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衡量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综合经济发展、人均影响、社会影响、公众影响、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综合生态指标几个方面,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因素
其中,综合经济发展中的绿色GDP是指区域GDP减去社会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损失,它能够客观的评价区域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可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计算得出,环境破坏损失由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出量得出。绿色GDP/区域GDP越大,证明该区域经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符合生态条件的产业占区域总产业的百分比、生态产业产值占区域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则反映生态对其区域是否存在重要影响,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较好,比值越大,说明生态经济在此区域占有重要位置。另外,区域财政收入和国家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方面的指标,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可以直接获取数据。城市用地面积由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来计算。公众影响方面的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可以由有节能消费习惯居民比率来反映,而公众对于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虽然无法用定量指标来表达,但可以对其进行赋值,公众对其非常满意为2分,对其不满意为-2分,认为环境对自己无影响的为0分,用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生态因素
其他生态指标中的资金利用率=生态回收/生态投入,这一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生态保护是否到位。生态投入则可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投资进行计算,生态回收根据资源回收利用产值的金额,此比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区域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影响价值的比值[3],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该区域工业总产值计算,环境影响价值可以生态投入来计算。突发灾害损失则可根据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而资源利用这一因素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和单位土地面积较好的反映了该区域的大体能源消耗,人均用水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能源利用则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能源是否丰富,能否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该指标体系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基本选取了适合各个区域大致特点的指标,可以适用于各类区域。评价一个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下一步则应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进行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专家调查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评价方法。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赋予其权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本文认为现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对其指标体系中的社会因素赋予权重0.15、经济因素0.35、生态因素0.5。其中,经济因素中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影响这两方面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重要,都能表现出生态经济对于其区域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两个方面各占整体经济的0.175。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建设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区域城市建设对整个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占整体经济的0.09,而公众影响对初期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少一些,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在初级阶段影响较为浅面,所以它占整体经济的0.06。生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利用、节约、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都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作用,环境保护则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较大,使得区域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所以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整体经济的0.1、0.15、0.15。具体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将具体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整体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护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得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限于论文篇幅,将在下文述及。
五、结语
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下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郭莉,郭亚军.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方法融合空间统计分析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3BJY026)阶段性成果〕
区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综合评价 篇7
1 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评价指导思想及因子确定
福建沿海某工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制图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思想为指导的。景观是具有一定外部特征及内部结构的自然综合体,景观生态学则是从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景观这一自然综合体。多要素综合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在评价之前,对工作区景观生态类型及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景观生态类型的划分以地形、土壤、植被类型及其组合为基础。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的组合特征,划分工作区省主要景观生态类型。具体方法是以地形为骨架,以植被类型为基础,迭加土壤类型界限,根据卫片影像特征作适当修正。福建沿海某工作区主要景观生态类型有:山地赤红壤季雨林景观,山地黄壤常绿林景观,丘陵砖红壤季雨林景观,丘陵砖红壤灌丛景观,台地砖红壤灌丛景观,台地砖红壤人工植被景观,平原冲积海积土人工植被景观。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研究景观生态格局。工作区景观生态格局的基本态势,是以西部中、低山山地景观为中心,向东部和南部沿海一带逐渐过度为沿海台地、平原景观类型,水平地带性较明显,只在中部红壤和黄壤区呈交错分布。
根据上面所述和研究区处于同一气候区,且垂直地带性分布并不明显,所以可认为影响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纯自然因素应主要是地形、植被、土壤三个因素。并把评价因子细分为高度、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植被覆盖度四个指标项。通过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计算各单元累计分值,完成福建沿海某工作区的综合评价。
2 因子获取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2.1 因子获取
本区综合评价的各单因子的获取流程如图1。
2.1.1 地形高度和坡度的获取
本次福建沿海某工作区地形高度和坡度因子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在ERDAS8.6软件平台矢量模块上数字化地形底图获得矢量数据,而后利用表面生成工具生成DEM栅格图像,通过计算而获得的。
2.1.2 植被覆盖率和土壤有机物含量的获取
本次工作区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有机物含量均由TM影像数据计算获得。植被覆盖率由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得出:
土壤有机物含量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2.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方法。而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是典型的模糊问题。所以,通过采用数学模糊集理论来处理和评价问题的模糊数学法,可以把生态环境质量这类模糊问题清晰地刻画出来。评价方法主要分下面几步完成:(1)评价因子选择,本次评价主要选取上述四个因子(指标);(2)计算隶属度、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单因子评价。根据模糊集理论,每个样点的各因子对于各级评价标准的隶属程度用隶属度μ(x)来刻画,0≤μ(x)≤1,隶属度愈大隶属资格愈高。隶属度以隶属函数来表示和计算。最后可计算得出各个样点的模糊关系矩阵R,它表示样点各因子对于各级评价标准的~隶属程度;(3)权重计算,权重就是各评价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程度的贡献。
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i因子的实际值;C0i为i因子各级标准平均值,即:;Wi为i因子的权重。
该式表明,指数愈大其对环境质量权重愈严重,加权也愈大;(4)模糊综合评判,模糊综合评判是通过模糊关系矩阵和权重矩阵的复合运算而进行的评价。其物理意义为对各单项指标评价后进行加权和合成。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出福建沿海某工作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见图2。
3 工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上述评价可把研究区分为四个等级区,见表1。由图2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评价图可知工作区生态环境质量类型主要为两种,良好级和一般级,而理想等级和较差等级所占比例都较小。
从全区景观生态格局看,生态质量呈现由中部山区向外依次降低的趋势,表现为中部——亚热带季雨林、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景观生态系统,呈理想状态;向外——丘陵地季雨林、灌丛生态系统大部分呈良好状态,多数为一般状态,少数为较差状态;周边——沿海平原的农田生态系统,少量为良好状态,部分为一般状态,部分为较差状态。
理想状态的生态环境质量区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的山区及丘陵地区,约占整个工作区面积的4.75%,其中福州市周围的低山及高丘陵地区比较集中。由于这一带高程一般都在500米以下,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类型都为高冠乔木,所在区域居民较少。其中部分地区为当地旅游区。本区具有生态系统结构完整,自我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故对于本等级地区可进行较大幅度地开发建设活动,建成生态旅游区等景点。
良好状态的生态环境质量区,约占整个工作区面积的24.33%,其特点就是生态环境基本未受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有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本类型区域内植被主要为灌木林地区和部分农业作业区。由于本区的特点,故应该把本功能区划分为受保护区域,不应在本类型地区中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
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状态的地区是工作区内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约占整个工作区的61.61%。本类型地区生态环境受到少量破环,生态系统尚可维持基本功能,在一般干扰条件下系统功能尚可恢复。在研究区中,本等级区域主要为人造环境,包括大部分的农业种植地、居民区、公路用地地区等。所以本区的人工活动痕迹非常明显,也是受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在环境功能上属于生态恢复区。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区,约占整个工作区的9.31%,本类型地区植被覆盖率很低,且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植被。该区具有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生态系统结构有较大变化,系统功能降低,恢复困难等特点。对于该类型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应该进行科学论证,借以避免盲目治理,越治理越退化等现象的出现。
4 研究成果
(1)通过对研究区岸线的变迁遥感解译工作,可知福建沿海某工作区沿海海岸岸线整体呈蚀退型,这应是近几十年来海平面不断上升的结果。区内淤积主要发生在河口海湾地区,而且对河口海湾淤积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区内发育的大小河流的泥沙携带量,从北部海域或南部海域进入区内的泥沙量对淤积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要彻底解决河口港湾的淤积问题,应该对河流上游进行整体规划,借以减少整个流域的水土流失量。但对本区岸线形态变化贡献最大的是各种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沿海各村镇的围海养殖。因此有必要对这类活动进行控制,对引起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活动,应该采取果断措施。
(2)通过对闽江河口地区的专题解译,可知闽江口岸线既有冲刷也有淤进,但是变化不是很大,除部分地区围垦外;浅滩分布位置上有一定距离的偏移,面积上变化巨大,而且有大量新发育的浅滩形成;水下地形的变化也是冲刷与淤积并存,且其分布区域性不强。
(3)结合前人工作成果和不同期次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可知本区植被和土地均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变化。耕地尤其居民周围大面积耕地的减少主要是城镇人口增多,建筑和交通用地增大的结果。而部分有林地或灌木林地面积的大量减小,则是当地农民开荒,大规模种植果、茶树的结果。因为农民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改变大面积原有土地类型的,只有在某种利益条件驱使下,不自觉的投入到大规模的破坏活动中。近年来,工作区内各县市的绿化工作虽也卓有成效,但部分地区的毁林破坏活动仍然存在,尤其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渔民大面积的砍伐沿海防护林,而后在林中从事水产养殖活动。这种养殖方式,不仅使沿海防护林面积大大减少,最主要的是改变了沿海局部地区地下水的流场,造成人为海水入侵现象。
(4)通过研究选用各具有代表性因子对本区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可知,本区整体上生态环境还较好。但局部地区,尤其是沿海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变化很大,部分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石漠化严重。对于这些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其原因调查工作力度,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5)区内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直接和间接导致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必定不少。必然对该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而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足够重视。因此应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减少破坏活动,防止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如图2)。
摘要:论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做指导,就福建沿海某工作区为题,结合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和实际存在的生态问题,从遥感解译入手,由因子的选取,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制图体现结果,从而得出区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琪,赵宏杰.海测水声原理与技术[M].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999:128~139.
[2]张学梓.闽江潮汐河口汊道浅滩整治[J].水道港口,2005,26(3):172~177.
[3]陈峰,张培辉,王海鹏,等.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J].台湾海峡,1999,18(2):140~146.
[4]周建军,陈刚,胡成,等.闽江河口地区河道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岸工程,2004,23(1):13~20.
[5]陈一梅.利用卫星遥感分析闽江河口深水航道演变[J].水运工程,2003(7):30~3 2.
[6]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海岸河口区动力、地貌、沉积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7]WCE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water.Statement on the WCED Re-por“t Our Common Future”.WaterInternational.1989,14(3):151~152
[8]Biswas A.K.Water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President’s Address to 7th World Con-gress on Water Resources.Morocco.Water International.1991,16(4):219~223
[9]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8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生态供应链”的概念也随之出现, 生态供应链一方面在源头尽量消除污染, 另一方面也注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是符合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要求的, 要想研究整个社会的生态供应链就必须对区域供应链进行研究, 所以研究一个区域生态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评价具有很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 区域生态供应链的概念
本文所指的区域生态供应链, 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中, 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目标, 依据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规律, 涉及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分销、零售、消费以及回收处理等活动的各节点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2]。
2 构建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生态供应链是指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仅能提高社会效益, 又能保护环境, 是对供应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完善, 其运作环节有绿色生产、材料采购绿色化、生态设计、绿色运输、包装绿色化、绿色销售、科学回收、相关部门监督。本文从4个评价层次共选取了16个指标来评价[1,3], 至于各指标的参考标准主要是来自一些国家化境标准、相关行业内企业的情况及专家意见。
A层:U={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绩效};
B层:U={u1, u2, u3, u4}={废弃物处理、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环境保护};
C层:u1={u1i}={单位GDP水耗、单位GDP能耗、清洁能源使用率、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率} (i=1, 2, 3, 4) ;u2={u2j}={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废水回收再利用率、废气排放达标率、废水排放达标率} (j=1, 2, 3, 4) ;u3={u3k}={环境违规比率、通过ISO1400认证比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k=1, 2, 3) ;u4={u4n}={绿化覆盖率、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空气达标率、噪声达标率、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声誉度} (n=1, 2, 3, 4, 5) 。
3 构建区域生态供应链评价模型
因为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 使得评价模型要对评价指标值与某一基准值进行比较, 又因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绩效有一定模糊性。因此可结合三角模糊函数、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 在三角模糊函数基础上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步骤为:
第一步:确定评价对象集合评价尺度集;
设评价尺度集V={v1, v2, v3, v4, v5}={优秀, 良好, 中等, 一般, 差}。本文采用参考我国现有的《国有资本绩效评价规则》, 将V中的等级向量矩阵定义为C= (c1, c2, c3, c4, c5) = (100, 85, 70, 55, 40) 五个等级。
第二步: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大小; (1) 建立多层次递阶结构:如上A层、B层、C层。
(2) 专家判断:请专家对各层次因素集中元素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并确定各元素均值aij和离差dij。
(3)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相对权重。
因判断矩阵本身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用求根法计算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
(1) 对判断矩阵中每一行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用ωi表示 (i=1, 2, 3…n) 。
(2) ω= (ω1, ω2, …, ωn) T进行归一化处理, 其归一化公式为:
是所求的权重向量, AW是所求的特征向量。
(4) 对判断矩阵检验其一致性。
因判断矩阵中每个元素有很大主观性, 可能出现重要性不一致类似的逻辑错误, 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第三步: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和指标类型一致化;
对定性指标划分为 (90, 60, 30) 三个级别, 各对应好、中、差, 若级别处于两者之间, 可按比例取两者之间的数值;对定量指标用非线性无量纲化进行处理, 从而将其指标原值换为指标评价值。
第四步:确定指标隶属度向量矩阵;
利用三角模糊函数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函数的评价集V, 确定相应指标的标准值{d1, d2, d3, d4, d5}。
第五步: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以u1={u11, u12, u13, u14}为例, 其模糊关系矩阵为:r1= (r1ij) 其中r1ij (i=1, 2, 3;j=1, 2, 3, 4, 5) 是u1第i个指标对评价尺度第j个元素的隶属度。则因素集u1的权重集为W1=!ω011, ω012, ω013, ω014", u1模糊综合评价集为:B1=W1r1, B1是指标u1在评价集V上的模糊子集, 得该层次模糊综合评价集Bi (i=1, 2, 3, 4) 。
同理, 对评价因素集U={u1, u2, u3, u4}, 假设相应的权重集为W=!ω10, ω20, ω30, ω40", 其各因素对应的一级模糊评价集为Bi= (bi1, bi2, bi3, bi4, bi5) (i=1, 2, 3, 4) 。则模糊关系矩阵为:R=[B1B2B3B4]T。于是, 最终模糊评价集为:B=WR。
B是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绩效在V={优秀, 良好, 中等, 一般, 差}上对应的模糊子集, 是各评价指标对总评价影响程度的具体反映。
区域生态供应链在环境绩效上的综合评价得分为[5]:SCORE=B·CT。其中:SCORE是总评价综合得分;CT是评价等级分行向量的转置矩阵;B为最终模糊评价集。
第六步:分析评价结果。
参照《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 SCORE>70, 表示区域生态供应链在环境绩效方面表现比较好;反之, SCORE<70, 则表示较差, 应重点分析得分低的因素, 考虑如何改进。
4 结论
本文是参考本人曾参与过的项目中对区域生态供应链定义的界定, 然后从四个评价角度废弃物处理、资源利用、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进行评价, 并给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 最后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此模型克服了评价定量分析中缺乏实用性和系统性的缺点。需要指出的是, 对多个对象评价时, 先对各评价对象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再按照相应的权重评价其综合评价值, 对多个对象的综合评价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 文章中的研究更适合评价单个对象。
参考文献
[1]Sun Jinghui, Zhang Keming, Shi Xianliang.Evaluation IndexSystem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upply Chain Impact on theEnvironment[C].2010 ICLE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ofistics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4406-4412.
[2]施先亮, 乔晓慧.区域生态供应链的内涵研究[J].管理世界, 2010 (2) :171-172.
[3]孙晶慧, 张可明, 施先亮.区域生态供应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J].物流技术, 2010 (6) :20-22.
[4]孙晶慧, 张可明.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5]邵文明, 林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绿色供应链环境绩效研究[J].经济论坛, 2008 (4) :57-59.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9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区域开发规划为依据, 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发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 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它具有战略性、复杂性、整体性、不确定性和超前性的特点。所谓大气环境容量, 是指大气自然净化能力之内允许的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实际研究时更关注的是“区域大气环境容量”, 即在一定的气象条件及一定的排污源条件下, 某一特定区域在满足该区域大气环境目标的前提下, 单位时间所能允许的各类污染源向大气中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
2 大气环境容量的估算方法
目前大气环境容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A-P值法
这是以大气质量标准为控制目标, 在考虑到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规律的基础上, 使用控制区排放总量允许限值和点源排放允许限值来计算大气环境容量。
2.2 反演法
利用大气环境质量模型 (如窄烟云稀释矩阵模型) , 在给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情况下, 通过模型反演, 即已知地面浓度求排放量的方法, 反算控制区各种污染源的排放总量 (环境容量) 。
2.3 模拟法
利用大气环境质量模型模拟区域内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所产生的地面浓度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2.4 线性规划法
根据线性规划理论计算大气环境容量。该方法以不同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标准为约束条件, 以区域污染物排放量极大化为目标函数。这种满足功能区达标对应的区域污染物的极大排放量可视为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下面用实例对A-P法估算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作较详细地论述。
3 重庆市九龙园区B2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大气环境容量的估算
3.1 园区特点及规模介绍
九龙园区是国家科技部和重庆市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于1998年7月挂牌成立, 2001年全面启动。九龙园区用地范围西至中梁山, 东、南以九龙坡与大渡口的行政区界为界, 北以中梁山组团J标准分区为界。园区分为A、B、C区, 规划总面积38km2。A区、B区为九龙园区的启动区, A区以九龙镇堰龙村、新农村自然地界为界, B区位于九龙坡区华岩镇, 包括华岩镇半山村、齐团村和华岩村。C区为A、B区的拓展区, 位于九龙坡区中梁山以西的西部新城中心区域, 涉及巴福镇、石板镇和陶家镇。目前, A、B区已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七大产业群。B2区也是九龙园区的拓展区, 其规划范围为:西至跳蹬河, 东至华福路边界, 北以中梁山组团J标准分区为界, 南以中梁山K07-1外围红线为界, 规划总面积65.18ha, 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52.26ha, 道路用地12.92ha, 此外, 华福路以东的L21-2、L18-2两地块也属B2区, 规划范围线划至周边道路中心线。其发展定位为机械加工, 优先发展机械装备、汽摩设备制造等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严禁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项目, 鼓励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入驻。通过监测, 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各主要监测项目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B2区入驻企业建成投产后, 大气污染负荷预测汇总见表3-1。由于B2区工业主要以汽摩配、民用机械等轻污染行业为主, 排放的对植物生长危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O2, 其产生不良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植物叶部发生作用, 也可通过大气使土壤、水体污染后间接影响植物。
3.2 计算过程及结果
A-P值法模型属于箱模型。该模型基本原理是将总量控制区上空的空气混合层视为承纳地面排放污染物的一个箱体。污染物排放箱体后被假定为均匀混合。箱体能够承纳的污染物量与箱体体积 (等于混合层高乘以区域面积) 、箱体的污染物净化能力以及对箱内污染物浓度的限度 (即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目标) 呈正比。其中箱体高度和自净能力属于自然条件, 随地区而定, 方法中用A值来表示。在不同地区, 可根据当地的A值、当地总量控制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以及控制区面积确定总量控制区的环境空气容量。考虑B2区为轻污染的二类工业, 总量控制区内排气筒几何高度低于30m, 在此基础上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环境容量估算方法, 依据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按照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 对B2区环境容量进行偏保守的估算,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3.2.1 总量控制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由式 (1) 计算:
式中:Qak----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n----功能区总数;
i----总量控制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
a----总量下标;
k----某种污染物下标。
3.2.2 各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由式 (2) 计算:
式中: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 km2;
Si----第i功能区面积, km2;
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 104t·a-1·km-1, 计算方法见3.2.3。
3.2.3 各类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由式 (4) 计算:
式中: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 104t·a-1·km-1;
Cki----GB 3095等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 mg·m-3;均按二类标准取值。
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 104·km2·a-1, 按GB/T3840—91表1选取A=2.8。
3.2.4 总量控制区内低架源 (几何高度低于30m的排气筒排放或无组织排放源)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总量限值由式 (5) 计算:
式中:Qbk----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Qbki----第i功能区低架源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其计算方法见3.2.5;
b----低架源排放总量下标。
3.2.5 各功能区低架源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按式 (6) 计算。
式中:Qbki----第i功能区低架源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104t;
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aki104t;
a----低架源排放分担率, 按GB/T 3840—91表1选取a=0.15。
3.3 计算结果与控制总量比较
通过计算得出九龙园区B2区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的目标总量见表3-2
注:因二甲苯无年平均浓度, 评价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93) 8.1.2.5条, 以其一次浓度的0.12倍值0.036mg/m3作为其计算二甲苯环境容量时的年日平均浓度, 而其一次浓度引自《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为0.3mg/m3.
九龙园区B2区主要采用清洁的能源电和天然气, 外排大气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项目建成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可满足二类功能区划的要求。由表3-3可知, 园区大气污染物预测排放量较小, SO2、NO2、烟 (粉) 尘和苯系物 (包括二甲苯、苯和甲苯) 排放量分别占B2区环境空气允许排放目标总量的4.06%、10.73%、0.93%和9.7%, 区域环境可以承受园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不会因项目的建设而突破区域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目标总量, 表明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能够实现。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重庆九龙园区B2区开发建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建议值, 见表3-4
4 结语
由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大气污染源的不断密集化,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大。我国在上个世纪9O年代初期开始在各主要城市实行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 这是控制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故研究区域大气环境容量, 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来确定开发区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 是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是区域环评中的重点评价内容。通过容量计算并结合地块开发性质和规模, 可判断区域开发强度和能源利用是否合适, 从而给出区域开发大气污染物的建议允许排放量。本文通过重庆市九龙园区B2区区域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实例计算, 使我们对A-P值法有了更深地了解。从而认识到环境容量是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依据, 而污染物排放总量决定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 只有排放总量小于环境容量, 才能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若开发区引进的行业用能较高的话, 应配置集中供热系统或使用清洁燃料 (天然气或轻油) , 以全面实现区域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系列教材-社会区域》.
[2]GB/T13201.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S].1991.
[3]国家环保局, 中国环境科学院.城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1.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建筑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上下, 年均增长10%以上, 表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1]。然而, 在产值持续增加的同时, 建筑产业已表现出了诸多“不适”:产业结构不合理, 建筑企业负债率高, 建筑市场低水平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不健康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 也会对我国经济带来危害。为此, 本文试图借鉴产业生态学理论, 将建筑产业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研究其健康评价问题。
根据Rapport[2]的研究, 生态系统健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满足人类合理需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建筑产业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同样也适用于这一概念。George Ofori[3]、Zhen Yu Zhao等[4]、刘炳胜等[5]对建筑产业的分析, 大多以“钻石模型”理论为指导, 侧重于“满足人类合理需求的能力”方面的绩效研究;Anthony Chiu和Geng Yong[6]、李德智[7]对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而针对建筑产业自我维持与更新能力的研究则较少。因此, 本文力图从生态学中借鉴一系列工具、原则和视角, 结合我国建筑产业自身特点, 设计出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对我国31个省份的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
二、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基础
(一) 产业生态系统健康
21世纪以来, 学者们注意到产业具有生态系统的特性, 试图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来指导产业的发展。如许芳等[8]认为, 从生态学角度看来, 一个行业与其环境之间也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 形成竞争、合作、互惠共生等生态关系, 构成产业生态系统。
(二) 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Robert Costanza[9]提出了自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用公式表达为H=V×O×R, 其中H代表生态系统健康指数;V代表活力 (Vigor) , 是指生态系统的产出及能量交换的能力;O代表组织结构 (Organization) , 是指生态系统内个体的多样性;R代表恢复力 (Resilience) , 是指生态系统维持结构与格局、抗干扰的能力, 此三部分所包含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以上三者较为完整地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是这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
根据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比性, 即它有良性发展的活力, 能够自主维持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保持相对稳定, 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有恢复外界损害的能力, 产业生态系统健康也可以依据上述公式进行指标构建, 结合大量文献得出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三、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聚类原理及方法
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数量多, 且指标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叉与重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 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关联的综合指标。粗糙集理论中的“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概念, 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聚类方法存在的类交界处对象的模棱两可, 以及边界不清晰这一缺陷。所以本文将粗糙集理论与聚类分析相结合, 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得出的主成分, 对我国区域建筑市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归纳分类。
定义1定义近似集合S= (U, R) , U为待研究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 R为U上等价关系的族集。
定义2对于任意集合分别称为X的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 表示确定属于X的对象集合和可能属于X的对象集合。因信息缺乏而无法确定X时, 可用来描述X。
针对本文提出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聚类来说, 每个类的边界不再是确定的, 而是由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两部分构成。
定义3 X={x1, x2, …, xn}为待聚类对象的集合, c1, c2, …, ck表示k个簇, u1, u2, …, uk为k个簇中心。于是有, 其中nj表示第j个簇的对象数量。
对于确定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的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令d (x, ui) 表示待聚类对象x到最近的簇ci中心ui的距离, 即, 设L=d (x, uj) -d (x, ui) (i, j∈1, , k, , i≠j) , 给定一个阈值T, 则对于集合
随着新对象的加入, 每个簇的中心在动态变化。这里第j个簇的中心计算公式为:
其中elow和eup分别表示第j簇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的权重, elow+eup=1, 且由于下近似集对簇中心的影响更大, 所以elow>eup;njlow代表第j簇的下近似集对象数量, njup代表存在于第j簇的上近似集中, 但不存在于下近似集中的对象数量;cjlow和cjup分别表示第j簇的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
这样, 根据三个参数elow、eup和T就可以将所有待分类对象聚类到相应的粗糙集中。最终得到的结果中, 每个簇都由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组成。
四、基于粗糙集聚类的区域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数据, 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获得。其中产业利润率、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产值比重、流动资产比率及资产负债率为复合指标, 其他为单一指标。
(一) 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
使用SPSS软件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应提取前4个因子作为主成分因子。为弥补第一主成分方差不够大的问题, 此处运用最终的主成分得分替代原始数据进行粗糙集聚类分析。
(二)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聚类分析
根据各地区主成分得分, 运用本文第三部分的算法步骤, 利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编程计算。在程序运行前, 需先确定elow、eup和T的值及初始簇中心。可赋予三个参数不同的取值进行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 发现当elow=0.8, eup=0.2, T=0.6, 并将浙江、四川、新疆、青海四省份的主成分得分数据定为初始簇中心时, 运行结果较为理想。据此计算, 结果如表3所示。
(三) 结果分析
根据结果可知, 江苏、浙江两省的建筑产业属于“健康”级别。它们的建筑产业发展较早, 是我国的“建筑之乡”。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南通市与浙江省绍兴市都开创了一条以建筑产业为依托发展振兴的道路, 被誉为“建筑强市”。此两省建筑产业极具活力, 产业恢复力强, 所处环境可极大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但需注意的是, 两省高资质企业的比例及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样才能使建筑产业的后续发展更加健康。
河南、山东、辽宁、福建四省处于“健康”与“亚健康”水平之间。除河南外, 其他三省均为东部沿海省份, 产业活力高, 产业环境良好。河南省虽位居内陆, 但作为我国的建筑大省, 各项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福建、山东、河南的外商投资建筑企业数比例及建筑产值比例均较低, 说明与国外建筑业资金、技术的融合较少, 不利于产业恢复力的加强。另外,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企业计划总投资均不高, 产业环境严重影响了河南省建筑产业的健康状况。
建筑产业处于“亚健康”水平的省份为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湖北、四川六省市。北京、上海、广东这三省市的外商投资建筑企业数比重及建筑产值比重虽然居全国前列, 但还远远达不到通过与国外资本、技术的融合而提高自身恢复力的目的。湖北、四川两省虽产业活力不高, 但产业结构合理, 高资质企业较多, 流动资产比率较高, 使得产业恢复力较强。
河北、安徽两省处于建筑产业“亚健康”和“不健康”水平之间。两省在各项指标中均表现平平。这就需要培育某一方面的长处, 促进本地建筑产业向“亚健康”甚至“健康”的水平发展。
建筑产业处于“不健康”状况的省市有山西、陕西、重庆、湖南、黑龙江、新疆。山西、黑龙江、新疆的产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都很低;黑龙江、重庆、新疆的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产值比重还不到60%, 说明这三地建筑市场处于低端竞争;湖南的劳动生产率很低, 有损产业活力。这六个省市需努力为建筑产业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 对于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的方面, 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使其脱离“不健康”状态。
贵州、广西、云南、江西、内蒙古、海南、吉林、甘肃八省的建筑产业处于“不健康”与“病态”水平之间。产业活力低, 如海南2012年建筑产业总产值仅为283亿元, 相当于江苏省的1/65;广西、贵州的产业利润率低至1.6%。产业结构不合理, 如内蒙古、吉林、云南、甘肃的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产值比重都低于50%, 建筑市场处于低端竞争。在产业恢复力方面, 个别省份产业负债率较高, 如贵州达到了78.10%。由于八省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 产业环境严重影响了建筑产业的“健康状况”。
建筑产业处于“病态”状况的省份有宁夏、青海、西藏三省, 均为西部不发达地区。这三个省份在产业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产业环境等方面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这类地区建筑产业健康的提升, 有待于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的提升。另外, 政府应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提高当地建筑产业的“健康状况”。
五、结论
本文引入自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 运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聚类分析, 从产业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和产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评价, 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单维度的产业绩效来评价建筑产业所存在的不足。研究得出我国区域建筑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江苏、浙江两省最为健康, 宁夏、青海、西藏三省最不健康。总体来看, 东部地区的建筑产业健康水平较高, 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建筑产业健康水平较低。影响我国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主要有高资质企业比例较低, 劳动生产率较低, 市场处于低端竞争;外资投资规模整体过小, 与国外建筑产业的资金、技术融合较少;产业利润率很低, 产业负债率较高;产业环境不利于建筑产业健康发展。各个省份应尽快弥补自身不足,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发挥各自优势, 使建筑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摘要:根据生态学理论, 构建了建筑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将我国31个省份划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四大类, 每一类由一个下近似集和一个上近似集组成, 这解决了传统聚类分析的边界不清晰问题, 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各省份建筑产业健康状况。
关键词:建筑产业,产业生态,健康评价
参考文献
[1]曹娜, 朱岩, 杜波, 朱广君.以项目为核心的建筑企业管控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13 (4) .
[2]D J Rapport.What Constitutes Ecosystems Health[J].Perspectives in Bio and Med, 1989, (33) :120-132.
[3]George Ofori.Frameworks for Analysing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3, 21 (4) :379-391.
[4]Zhen Yu Zhao, Jian Zuo, George Zillante, Xiao Jing Zhao.Foreign Architectural and Engineering design Firms’Competitiveness[J].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2 (36) :362-370.
[5]刘炳胜, 王雪青, 李冰, 胡瑞华.基于主成分分析与DEA-DA组合的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优势系统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 2011 (2) .
[6]Anthony S F Chiu, Geng Yong.On the Industrial Ecology Potential in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4 (12) :1037-1045.
[7]李德智.房地产业生态化及其在我国的实现[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8]许芳, 刘殿国, 邓志勇, 黄景贵.产业安全的生态学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生态经济, 2008 (4) .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11
2006年9月发表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报告》认为:“总体上看,虽然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一些重点环节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先进地区中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障碍仍然没有消除。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一些问题的呈现更加复杂,解决起来更加困难,虽几经努力,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珠三角地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成绩是显著的,很多方面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同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纲要》提出“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重申深化教育方式的改革,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
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深化教育方式的改革,就要体现《纲要》要求的“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就要善于抓住改革的关键要素,敢于啃硬骨头。“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是关键要素之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目前,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应试教育都深恶痛绝,但应试教育依然扎扎实实,就是因为它有明确清晰、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素质教育虽然大家都心向往之,却最终“沦落”为花拳绣腿,就是因为它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现在的症结就是没有拿出衡量素质教育质量的“尺子”。于是,我们不得不看着大家为教育付出的智慧和热情,在应试教育的标尺下扭曲、挤压,上演一出出新的“变形记”。因此,珠三角地区要在教育方式变革上“率先取得突破”并“创造新鲜经验”,就必须立即着手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区域性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这的确是一大难题。应试片面,其质量评价就比较简单;素质全面,其质量评价则必然复杂。同时,质量评价还是牵涉面广的敏感神经,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如果不迎难而上,攻坚破难,还算什么改革“先行区”“示范区”?而且,我们应该看到,建立这样的机制,珠三角地区有着优越的条件。例如教育基础扎实,综合实力强,而且比较均衡,目前全部六个省教育强市均在珠三角(分别是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珠海和广州),评价标准比较容易统一,互动和交流障碍较少。教育科研能力突出,教育督导队伍基础好,可以承担起相关的研究与评估任务。积累了一定成功的经验,比如中山市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曾荣获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一等奖,它不仅使中山教育的内在品质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而且极具推广价值。
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如果珠三角各市都“自扫门前雪”,则成本高,效率低;自己评自己,独立性公正性也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考虑按照《纲要》体现的“区域一体化”思路,成立“珠三角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作为保障本区域教育质最监控与评价机制运行的核心机构。该中心可依托省内高校或教育科学研究院(所)组建,成为独立中立的教育咨询和服务机构,以珠三角地区各市政府购买其服务或与其开展合作项目的方式进行运作。中心主要负责研究编制本区域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系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案,指导和协调评价的操作,分析评价结果,出具评价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省一级的教育督导和教研部门可以对该中心进行资质审定、工作指导。珠三角地区各市的教育督导和教研部门可以借助该中心的平台交流与协作,例如交叉评估等。
当然,落实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建立机构和制定标准都没有严谨规范地运作和执行来得重要。为此,我们要发扬珠三角地区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尊重规则,恪守诚信。古人云:“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管子·法法》),只要严肃认真、坚持不懈执行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区域性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就能有效引领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在“探寻符合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上取得真正的突破。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篇12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人类与环境的复杂系统中, 协调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是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1]。Grossman等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 简称EKC曲线) [3]。
近年来, 湖南省经济高速发展和其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问题,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作者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 尤其对该区域EKC曲线特征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为分析该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2 计量模型和指标选取
2.1 计量模型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原理,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选取计量模型如下, 即yt=a+b1xt+b2xt2+εt (1)
式中:解释变量yt表示湖南省在第t年的污染排放量;xt表示湖南省在第t年的人均收入水平;a为常数项;b1, b2为曲线的回归参数;εt表示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其他控制变量。
2.2 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指标选取
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2001-2008年, 这一时间段内, 湖南省经济发展迅速, 选取年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同时, 这一时段也是环境污染速度最快、污染程度最大的时段, 选取全省环境中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为环境指标, 根据2001-2008年湖南省经济增长数据和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3]。
3 环境科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
3.1 数据计算结果
借助SPSS软件分别对人均GDP和工业“三废”排放量进行相关分析。根据HUSMAN检验结果,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由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模型系数统计结果不显著, 改为如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 即yt=a+b1xt+b2xt2+b3xt3+εt。 (2)
3.2 数据模拟
结合表1结果, 得到人均GDP与全省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之间的拟合方程 (3) 、 (4) 、 (5) , 所描述的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曲线图。说明:a表示截距项;R2为模型的拟合度;F统计量表示模型整体的显著性;自变量为人均GDP。
3.3 结果分析
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存在一定的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特征。曲线从人均GDP为6054元至人均GDP为8750元期间工业废水排放量随人均GDP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而在人均GDP为8750元时出现拐点, 至人均GDP为16000元期间呈下降趋势, 虽然其后回归曲线呈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是2008年 (人均GDP为17521元) 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较2007年有所减少。分析表明, 湖南省废水排放目前逐渐减少。调查表明,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了局部改善, 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政府对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 包括对重污染厂矿的关停和迁址, 同时加大了水资源环境的监测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检测结果得知, 湘江水质逐年有所改善。
湖南省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处在倒“U”形曲线的左侧, 虽然没有到达拐点位置, 但已趋于平缓。分析表明, 这一期间湖南省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湖南省工业企业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水泥、钢铁等高污染行业为主, 而在近几年, 湖南省进行了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 有效地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
4 研究结论
考察期内, 湖南省人均GDP逐年快速增长, 工业“三废”排放量等环境污染指数均较高, 人均GDP呈逐年明显增长趋势;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曲线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废气、固废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回归曲线仍未达到环境质量趋好的转折点, 依然表现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城市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产业共生、资源再生、废物利用、减低环境压力, 从而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74-176.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推荐阅读: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09-03
生态区域09-20
区域生态建设05-21
区域金融生态11-02
生态红线区域12-03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11-03
快速模拟退火组合优化法在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11-17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11-06
生态型区域治理08-10
区域生态保护体系论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