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区域

2024-09-20

生态区域(精选12篇)

生态区域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尽管在党的生态保护政策的阳光雨露润泽下, 我国的生态修复与补偿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至今我国的生态问题依然严峻, 一些地区的生态仍在恶化。财政政策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态修复与补偿工作呢?课题以甘肃省区域生态建设为视角, 通过甘肃省的生态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考察, 厘清了生态建设的五大经济理论基础, 提出了三维一体的财政调控政策思路及三个方面的具体促进对策。

关键词:区域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理论基础,财政,调控思路,财政调控对策

一、生态建设的区域考察:甘肃的特点与问题

(一) 甘肃生态环境概况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 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 东接陕西, 南邻四川, 西连青海、新疆, 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 处于我国蒙、维、藏、回四大少数民族地区结合部, 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安全战略地位, 而且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功能, 生态地位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脆弱的区域。甘肃地形平面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的狭长带状型, 东西长1655公里, 南北宽530公里, 全省平均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 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甘肃地貌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 大体是“三山三草二沙一林一分田”, 土地总面积为42.58万平方公里, 但其中难利用土地面积超过40%。气候从东南到西北, 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 年平均气温0-15℃;降雨量由800毫米过渡到30毫米,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多年平均降水不足300毫米, 而蒸发量高达2000多毫米。从流域来看, 甘肃横跨内陆河、黄河和长江三大流域, 分属11个水系, 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286.2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77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居全国第20位;耕地亩均水资源量404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值的1/4。而且, 甘肃的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甘南和陇南两个市 (州) 水资源十分丰富, 合计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57%。而占全省面积60%以上的内陆河流域则极端干旱, 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7亿立方米, 仅占全省总量的20%, 尽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非常高, 达到了98.6%, 但仍缺水3亿立方米左右。石羊河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耗水量已经大幅度超过了可利用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 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民勤绿洲的退化)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已达93.7%, 而且经济发展挤占了生态用水, 上中下游之间用水矛盾十分尖锐。与此同时, 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荒漠化、草场退化等也十分严重。例如,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5%。黄土塬区每年流失土壤总量5亿吨, 陇南山地几乎每年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迅速。从人居环境来看, 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比较低, 不适合高强度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陇中素有“苦甲天下”之称, 河西戈壁、荒漠均属不毛之地, 甘南、陇南一些地区是典型的穷山恶水, 因此居住环境恶劣, 民众生计脆弱。

(二) 甘肃主要生态项目建设情况

1.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项目。

甘南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 境内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 黄河在甘南境内流经433公里, 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 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 占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 另外, 每年还向白龙江注水40亿立方米。高寒沼泽湿地对黄河水源具有特殊的涵养作用, 大片湿地像海绵一样, 在丰水期大量存蓄黄河及支流的河水与降雨等, 在枯水期随着河面的下降逐渐将蓄水补充给黄河, 从而确保黄河水量不减少, 被称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 具有不可替代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沙化等原因生态恶化严重:一是湿地面积锐减, 水源涵养和补给能力减弱。二是草地退化、沙化严重。三是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甘南的生态恶化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人大代表及新闻媒体的关注, 通过多方呼吁, 2007年12月4日, 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规划建设期15年 (2006-2020年) , 主要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支撑体系3大类23个子项目, 总投资44.51亿元, 其中国家投资29.17亿元, 占66%, 地方配套及自筹15.36亿元, 占34%。目前, 游牧民定居工程已启动, 计划利用3年时间, 解决14524户7.37万人的定居问题, 该工程国家投资4.21亿元 (其中整合现有渠道资金0.51亿元, 新安排中央投资3.7亿元) , 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8.89亿元。

2.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 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 发源于青海北部的祁连山八一冰川, 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3省区, 干流全长821公里, 径流总量为69.3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黑河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母亲河”和额济纳的“命根子”。黑河流域生态问题恶化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上游森林带下限退缩和天然林草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比建国初期森林面积减少16.5%, 森林下限高程由1900米退缩至2300米;中游地区水资源紧缺, 旱灾频繁,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下游地区河道断流加剧, 断流时间由50年代的仅100天延长至现在的200天, 东、西居延海干涸和沼泽地先后消失, 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草地严重退化, 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加剧。针对日益恶化的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和突出的水事矛盾, 2000年1月26日黑河流域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直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黑河干流省际用水水事协调规约》, 成立了水事协调小组。2001年8月, 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 将黑河流域治理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 2001~2003年间, 先后给张掖地区投入14.7亿元, 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控, 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 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等工程建设。经过合理分水、灌溉节水、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等措施, 至2003年8月,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东居延海再次迎来了久别的弱水, 随着源源不断的水量补给, 绿洲开始复苏。

3.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石羊河是甘肃三大内陆河之一,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 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上游人口增加和严重的开荒以及农田灌溉面积、农业用水的增加, 导致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量由五十年代的5.9亿立方米减少到2005年的不足1.0亿立方米。同时由于民勤自身需水规模的不断扩大, 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已达5.2亿立方米, 超采近3亿立方米, 随着石羊河流域人水矛盾的不断加剧, 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过度, 民勤县的生态环境愈加恶化, 植被大量枯死, 荒漠化日趋严重, 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94%, 并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民勤不仅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而且也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石羊河流域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多次批示, 要求“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这不仅是个决心, 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 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治理工作, 甘肃成立了石羊河流域管理委员会, 并在水利厅下设石羊河流域管理局。2003年启动实施了民勤湖区综合治理工程, 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2005年6月17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作为水利建设“一号工程”获国家正式批准, 2006~2007年, 国家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 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 项目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程、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移民安置工程、水文测站建设、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及前期工作7大项15个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生态成效显著:一是2006~2007年度通过政府引导、教育移民、投亲靠友、劳务移民等多种方式完成生态移民1.69万人;二是2006~2007年完成工程压沙6.5万亩, 新增人工造林面积14.44万亩, 封沙育林 (草) 35万亩, 其中2007年完成13万亩, 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29.5万亩, 防风固沙林139.13万亩, 封沙育林 (草) 290万亩, 建成防护林带342公里, 有效治理风沙口191个, 荒漠化蔓延逐年加剧的势头有所遏制, 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0.68%提高到2007底的10.86%。

4. 退耕还林工程。

1999年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 甘肃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底, 甘肃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618.3万亩, 其中退耕地还林1003.3万亩, 荒山荒地造林1485万亩, 封山育林130万亩。已累计兑现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补助资金116.6亿元, 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13.4亿元、生活补助费12.3亿元、粮食补助资金90.9亿元。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甘肃生态的突出特点

1. 生态地位突出。

甘肃位居黄河、长江上游, 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其生态安全不但影响着甘肃的可持续发展, 也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例如, 甘南地区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 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 占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 如果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遭到破坏, 黄河将会断流。而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影响着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气质量。特别是, 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不断降低, 使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供给出现减少趋势, 绿洲溯源转移、沙漠南侵、沙尘源地扩大增加, 已经不是个别问题, 成为北方部分地区沙尘天气频次和规模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 民勤绿洲的退化已经到了非常惊人和危险的程度。一旦民勤绿洲消失, 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 将产生巨大的生态后果。

2. 生态环境脆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77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而且分布极不均衡, 大部分地区极度干旱;二是森林覆盖率仅6.6%, 居全国27位;三是陇中陇东黄土的水土保持能力差, 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高达5.5亿吨, 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四是土地的荒漠化、沙化、盐碱化严重;五是自然灾害多发, 灾害种类多, 区域性和季节性强, 旱灾、暴洪、霜冻、冰雹、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3. 生计非常脆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生产、生活基础脆弱。全省地形以高原、丘壑、戈壁、荒漠为主, 难利用土地面积超过40%, 干旱少雨, 自然灾害频发,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很多地方“靠天吃饭”。二是地方财政长期困难, 各项投入较少、欠账大, 导致经济社会基础薄弱落后。2007年甘肃财政的自给率只有28.27%, 而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甘南州的自给率只有7.47%, 地方财政的这种低供给能力既是发展滞后缺乏造血功能造成的, 也有管辖行政区地域广阔行政运行成本较高等原因, 这种低的财政保障能力造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公用基础设施环境很差。三是农民生计能力整体不强, 自我发展能力弱。普遍处于生计方式单一 (主要有5种形式, 即:传统种植业、外出打工、本地务工、家庭手工业和其他辅助性生计活动) , 靠天吃饭, 收入不稳定等生计弱势状态。2008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23.8元,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人均消费性支出2480元,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7%。

(四) 甘肃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的问题。

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方案已基本定型, 甘肃被列入禁止开发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3个, 世界文化自然遗址1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 国家森林公园11个, 国家地质公园4个;甘肃被列入限制开发区的地区仅有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范围包括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5县1市。另外甘肃的庆城县、环县、华池县、镇原县被列入国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甘肃的康县、两当县被列入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这一规划对甘肃的生态整体建设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没有将临夏州南部的康乐、和政和甘南的迭部、舟曲, 以及陇南的宕昌纳入范围, 这些地区不仅是黄河中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 而且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连片, 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唇亡齿寒”的重要关系, 一旦这些地区的生态恶化, 必然会快速殃及补给区。另外, 甘南的迭部、舟曲和陇南的宕昌不仅是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嘉陵江的源头, 而且西南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毗邻, 该区域的生态恶化也会殃及长江。二是尽管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区 (除市区) 被纳入了甘肃的白龙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范围, 但是没有纳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范围。而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功能特点来看, 甘肃的文县、武都区与康县、两当成片, 且是国家级保护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西延的一个不可分割部分, 区内野生生物品种繁多, 是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区, 一方面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方面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 该地区西面又与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接壤, 还是嘉陵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之一, 因此无论从长江水源的供给、泥沙的防治, 还是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角度来看, 该地区都应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建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本来与国家的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手足关系”的以上地区, 在国家的规划里却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孤岛”。三是陇中素有“苦甲天下”之称, 从地貌来看, 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 水土流失历来非常严重, 但是国家限制开发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未列入与甘肃的庆阳市和宁夏的彭阳县毗邻的静宁、会宁、定西和通渭四县。四是黑河流域断流, 下游居延河成死河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上中游过量用水, 合理分水制度的缺失,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忽视对张掖湿地的有效保护, 而张掖湿地的生态保护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受益者主要是内蒙古的额济纳旗, 以及我国的整个西北和华北、乃至华东和中原地区, 因此应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建设队列。

2. 生态项目建设与补偿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甘肃区域生态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来看, 目前, 在生态项目建设与补偿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要生态”与“要生存”的矛盾仍在白热化交织。如, 在甘南的玛曲, 由于过度放牧、对原始森林的过度砍伐, 玛曲境内黄河沿岸的沙化线在不断地向纵深扩展, 形成了220公里的沙化带。而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舟曲, 由于境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受“5.12”地震影响, 山体、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地震中大量塌陷、裂缝, 大部分水土保持设施遭到了破坏, 据调查,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100多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70%, 全县共有灾害性滑坡点57处, 灾害性泥石流点86处, 其中泄流坡滑坡被专家称为亚洲最大滑坡, 严重危及3.84万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生态问题已经引发了“生态贫民”和“生态难民”问题。但是, 截至目前, 由于这些地区财源贫乏, 积贫积弱, 财政自给能力太差, 所以依靠破坏环境式的资源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的冲动仍然很强烈。二是生态项目的推进举步维艰, 隐患较多。如,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 总投资44.51亿元, 但由于资金到位时间缓慢, 且地方配套比例高达34%, 只补助项目区牧户的住房 (户均1.6万元) , 无生活补助等原因, 使项目从2006年开始建设以来, 至今进展缓慢。三是生态补助项目归口多, 处于群龙治水状态, 不利于资金的综合利用。如, 在临夏州就存在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等多项生态补偿项目, 这些生态补偿项目有的归口农业部门管理, 有的归口林业部门管理, 还有的归口水利部门管理, 一方面项目资金条块分割, 各管一方, 无法整合发挥综合效益, 另一方面单个项目资金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临夏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1998年试点, 2000年开始实施, 项目期为2000-2010年, 该项目从实施情况来看, 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天然林保护是一项具有长期性, 而非阶段性的工作, 目前通过项目实施,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如果到期不再支持, 很可能半途而废。其次目前每年每亩补贴0.37元, 杯水车薪, 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四是目前的各种生态补偿中普遍存在物资资金补偿多, 产业扶持、生产方式改善少的情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因此, 要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必须本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原则, 以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为出发点、落脚点。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例, 生态破坏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林木、开挖矿产资源等行为造成的, 即由牧区政府、企业和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如果在生态修复、维护过程中, 不重视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仍然会陷入“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 生态资金投入不仅要“以民为本”, 解决牧民的生活问题, 更要本着“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加大牧区生态产业的扶持, 加大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投入, 创造条件, 使牧民生活由游牧变成定居, 饲养方式由游牧变成圈养, 身份由牧民变成产业工人或生态维护者。五是生态补偿资金问题。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补偿资金太少, 无法满足生态建设进度和项目的需求。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生态补偿资金考虑生态修复和维护方面多, 对生态移民定居及其社会基础设施配套费考虑太少, 而这是生态建设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事关生态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其次是生态建设对项目本身和居民补偿考虑的多, 对地方财力补贴考虑的少。在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 地方不仅在短期内财力增长乏力, 而且由于生态维护使地方财政负担加重, 如果不考虑通过一般性或者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地方财力予以补贴, 必然使地方政府对推进生态项目建设持消极态度或处于抵制情绪, 最终会由于“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而使国家投入的资金打水漂。第三是要求地方配套太多, 如《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总投资44.51亿元, 地方配套比例就高达34%。由于甘肃和甘南地方财政本来就比较困难, 这么大的配套额, 必然会导致项目质量降低, 甚至无果而终。第四是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太少, 目前主要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六是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如, 退耕还林是以退耕农作物为前提条件, 农户面临“是种树, 还是种粮”决策问题。从2000年开始, 我国粮食逐年减产, 2003年只有43067万吨, 市场粮价也从2003年开始回升, 2004年大幅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 (CPI) 比2003年上涨26.4。与此同时, 国家在此时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 采用现金补贴代替原先的粮食补贴, 补偿标准不变, 仍为每公斤粮食折合现金1.4元, 这实际上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违约行为。这只会损害退耕还林政策的连续性, 减少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使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弱化。严重的后果是农户会利用信息不对称选择毁林复垦或林间套种, 从而使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目标难以实现。七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难以支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对各种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的界定, 对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的规定不明确;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 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应有的法律关注和有效的法律支持;一些重要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到位;对法规的刚性规定缺乏一些因地制宜的柔性政策进行补充。

3. 生计环境和生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生计环境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全国相比偏低。以公共基础设施为例, 虽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甘肃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 但截至目前基础设施综合水平仍较低, 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在西北五省区中也最低。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 (东西狭长) , 甘肃的交通基础设施需求量比相同发展水平的地区要高。就铁路和公路的区域密度而言, 甘肃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80%和50%。从长途电话、本地电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万人拥有量以及互连网普及率来综合衡量, 甘肃的通信条件仅为全国水平的60%左右, 只略好于西藏和贵州。从农田水利来看, 甘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全部耕地的29.5%, 而全国这一指标是41.89%, 说明甘肃省70%的耕地还是“靠天吃饭”。从生计能力来看。由于受生计资本单一贫乏, 生计能力培育落后、生计环境恶劣等所限, 甘肃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都非常脆弱, 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在生态移民等外部冲力的冲击下, 生计将会进一步恶化。

二、区域生态建设理论探讨:理论基础与财政调控思路

(一)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理论来源

从财政和经济视角考察, 一些经济理论为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的切入点。这里不赘述理论本身, 只阐述对生态修复与补偿政策的启示。

1.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告诉我们, 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保护等问题时, 由于生态产品存在外部性问题, 我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地解决, 因此, 政府必须义不容辞地介入, 有所作为,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 而在于政府如何介入?政府介入的方式很多, 可以通过征税、也可以通过收费, 还可以通过补贴, 但是不同的手段, 对于外部性的内部化程度是不同的, 激励的相容性是不同的, 对微观主体产生的激励效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最终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 在区域生态建设过程中, 我们的任务是依据外部性理论,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 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生态区管辖政府的财政能力、居民的生计能力进行科学分析, 为生态区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外部性内在化的调节手段, 使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能够用到刀刃上, 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 公共品理论。

一般而言, 生态产品都至少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两特性中的一特性, 所以大多属于公共品、准公共品或公共资源的范畴。首先, 在生态产品的供给过程中, 尽管整个社会的福利在增进, 但是一些生态建设涉及的个体的福利水平在下降, 也就是说, 在没有补偿或者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 社会总福利的增加是以牺牲一些个体的利益为代价的, 这违背了帕累托效率准则, 因此政府要按照卡尔多效率准则对受损者进行补偿, 标准应当不低于机会成本。其次, 在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过程中, 要使投入的资金和设计的制度, 既要有利于减少“公地悲剧”事件的发生, 有利于减少“搭便车”行为, 更要有利于调动生态区各级政府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为生态建设出人力、出资金、出技术。最后, 政府在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过程中始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不论是从健全法律、制度层面来讲, 还是从资金的筹集、投入和保证方面来看, 都应始终如一地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3. 生态资本理论。

生态资本理论至少告诉我们三点:一是“庇古税”、污染许可证和生态补偿等相关的制度, 尽管是解决生态修复与保护问题的利刃, 但是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完全运作, 所以还是无法彻底解决生态修复与保护问题, 只有将生态资源通过市场货币化, 使其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基于此, 在生态修复和保护过程中, 要尽量将具备资本化的生态资源资本化, 然后以对生态产品生产环节的扶持和消费环节的补贴等方式设计财政扶持政策。二是既然生态也是资本, 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问题, 防止由于生态资源的过度破坏, 导致生态限制性经济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三是生态是有价值的, 而且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或产品。因此, 生态产品或资源再不能是免费的午餐, 必须有偿提供, 有偿使用, 以最终达到生态区居民依靠生态产品的发展、供给实现致富的目标。

4.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除了为外部性内在化提供了一种思路之外, 也为解决“公地的悲剧”提供了一种思路, 按照产权理论, 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将公共生态资源委托私人经营的方式来解决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过度使用问题。对于已经可以商品化的生态资源, 政府可以分成;对于收益太低无法商品化的生态资源, 可以采取与授权经营户签订生态责任合同的方式给予财政补贴。

5. 可持续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二元化的经济模式, 建立一种把二者内在统一起来的生态经济模式。这种生态经济模式要求实现生产过程的生态化、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就是要在生产过程中, 通过财税机制形成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 鼓励在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养鸡生蛋”而不是“杀鸡取蛋”;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要求我们应当运用财税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要求我们运用财税政策刺激对绿色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 扶持生态区特色农产品原产地认证, 对生态区原产地特色农产品给与消费环节补贴。

(二)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修复与补偿呢?直接的原因是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并且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 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在GDP的增长过程中至少在一些方面反而出现了下降。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粗放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资源的粗放耗竭式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 要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 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生态修复与补偿过程中的发展至少包含三层内容:一是发展是一种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是一种着眼于全局的发展, 是一种着眼于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 不能由于对当前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而放弃, 不能由于对局部利益的负面影响而放弃。而是要咬定全局、长远发展不放松, 以可持续的发展为目标, 根据区域功能, 国土承载能力等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二是发展的途径变宽了, 生态资源和产品逐渐资本化, 一些主要的生态区域可以依靠生态资源或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实现发展。三是GDP的增长贡献更多地来源于管理理念、手段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这样的发展要求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更多地向欠发达区域、生态产品和技术创新倾斜, 因为欠发达地区在发展中处于劣势, 生态产品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且在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 技术创新的风险很大。

2. 必须以人为本。

生态修复与补偿视野下的以人为本, 要求财政的阳光更多地向生态区居民倾斜, 要求财政资金在倾斜的过程中, 更加追求生态区居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培养, 以对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伤害最小和生计能力培育最大化为原则。这需要财政资金扶持向三个方面倾斜:一是向生态区居民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倾斜, 给生态产品予以补贴支持;二是大力扶持生态区生态产业发展, 为生态区居民造饭碗, 改变其破坏生态式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向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培育倾斜, 以增加其生计资本, 增强其生计能力, 拓宽其生计手段, 最终达到提升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目的。

3.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财政在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过程中更好地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对生态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因发展生态而减少的收入要予以补偿, 而且补偿要长期化,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要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限制资源的粗放耗竭式利用, 减少碳化物排放, 鼓励生态资源和产品保护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思路

生态文明的形成最终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只有建立了有利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问题才可以得到有力、有效、有序的解决。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 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不仅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财政资金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润滑剂, 犹如人体的血液一般。那么, 财政如何作用, 或者说财政政策如何安排才能保证生态补偿机制更加有利于生态目标的实现呢?基于甘肃区域生态实践的经验, 以及生态财政的经济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应当建立生态财政体系。所谓生态财政, 又称绿色财政, 就是一种“无污染”、有后劲、可持续的财政。这种财政, 在时间上, 既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考虑未来的持续发展, 既满足现在的需求又不对未来需求的满足形成伤害;在空间上, 既考虑上级财政的发展又不对下级财政需求的满足形成损害, 既考虑上级财政的总体运行能力, 又兼顾下级财政的保障能力;在需求上, 既满足物质文明建设的需求, 又能满足公众对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等广泛的精神需求。从政策实施的着力点来看, 生态财政由以生态税为主体的生态收入体系和以绿色转移支付和补贴为主体的生态支出体系部分组成, 通过一收一支透绿、显绿、增绿;从政策实施的目标来看, 生态财政以构建生计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政策的实施途径来看, 生态财政政策主要由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生计能力可持续发展三个财政政策来保证其目标的实现。总之, 需要构建三维一体的财政政策, 一体指生态财政, 三维指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如果加上财政政策的五个经济理论来源, 正好形成图1所示的导弹模型。我们将其称为财政政策作用下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导弹模型。

三、区域生态建设的政策着力点:三维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生态建设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潜力, 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产业模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生态建设自身的复杂性与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建设内容应该是多样性和系统性的, 只着力于解决生态自身的保护与修复难以起到理想效果, 而应将生态保护与修复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融合到生态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生态地区政府与居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中。与此相对应, 生态建设的政策也应包涵这些内容。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直接而广泛的政策保障作用, 它涉及到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和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这三类政策, 并且这三类政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有机的财政政策体系。

(一) 实行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财政政策

1. 建立健全生态修复与保护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核心是资金来源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筹措生态修复与保护资金必须坚持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多渠道筹措资金。

(1) 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目前, 我国生态建设的财政投入形式主要以支持生态项目为主, 资金随项目下达, 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并不确定, 不利于生态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建设。因此, 有必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一是进一步划分政府间生态建设的事权, 并辅之以相应的财权。生态修复与保护可以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如: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洪水调蓄区等生态功能区, 其生态服务功能和地位是保障和维系国家及区域的生态安全, 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这种生态服务应该是全体受益者购买, 或者是其代表-政府购买;准公共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物品, 对于这类生态补偿, 公共购买和市场交易途径同等重要。因此, 财政投入的重点是不能向私人部门转嫁的生态环境建设部分, 而这一部分也应在各级政府间相对明确地划分。比较现实的划分依据是结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划分 (根据国家环保部近年开展的生态功能区划的结果, 全国分为3个生态大区, 50个生态区, 206个生态亚区;在此基础上, 根据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重要性, 划分出1458个重要生态功能区, 包括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洪水调蓄区。而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禁止开发区域;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 , 中央政府承担具有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保护的责任, 相应承担这些生态功能区以及跨省区际需要进行全局性、普遍性的生态建设事权和支出责任, 并在预算中列支。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承担辖区内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保护的责任以及部分支出责任 (中央政府应视其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给予适当补偿或补助) , 承担各自水源地保护等内部生态建设责任, 并在预算中列支。跨区域或流域的生态建设属于跨区域性公共产品, 由相关流域范围内的平级政府承担本级财政支出 (中央政府补助后的部分) , 上游地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并承担本级职责范围内的财政支出并在本级预算中明确列支, 同时下游地区政府负责对上游地区政府进行属于本级财政范围的补偿支出, 并在本级预算列支。二是加大中央政府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建设最直接的手段, 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目前,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 还没有考虑生态建设而导致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程度和造成的经济发展机会成本。因此, 建议一方面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现有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权重, 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 按照平等的公共服务原则, 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对重要的生态区域 (如自然保护区) 或生态要素 (国家生态公益林) 实施国家购买等, 建立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经济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另一方面, 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新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 如:增加生态功能区划因子、生态功能区国土面积因子、生态功能区贫困化指数因子、生态功能区社会保障因子等。从而扩大生态转移支付的规模和调整完善其结构。三是加大对重大生态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 用于生态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仍然是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因此, 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各部门的积极性, 加快对重大生态项目的论证、立项和实施进度, 对扩大财政对生态建设的投入意义重大。要做好重大生态项目的评审、筛选等前期工作, 建立项目储备库;要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程度, 争取项目早日实施。另一方面, 在项目实施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确定适当的配套资金比例和额度, 使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2) 拓展市场和社会投入渠道。财政投入仍然是我国目前生态建设的主要渠道, 同时应积极探索使用市场手段拓展生态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一是培育和发展生态资本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越来越强,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首先, 利用债券市场发行生态环保债券, 债券可由财政部统一发行然后转贷给相关省市和部门, 也可探索由省市地方政府自已发行。其次, 引进国际信贷, 国际信贷对于环保项目的利率相对比较优惠, 由生态项目所在地政府指定相关部门或组建环保投资公司, 既可作为法人吸引外资, 也可作为中介人、担保人协助企业吸引外资。二是利用BOT融资方式。通过政府或所属机构为投资者提供特许协议, 准许投资方开发建设某一生态项目, 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期限内独立经营获得利润, 协议期满后将项目无偿转交给政府或所属机构。这种由政府承担投资风险、企业直接出资的方式是西部生态建设摆脱资金短缺困境的可行方式。三是设立公益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接受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单位、个人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赠或援助。生态效益具有公共性, 各国的生态环境对世界的生态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获得一些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单位的捐款或援助是可能的;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组织对我国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资金援助, 如世界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提高, 一些高收入单位和个人对生态建设捐款也将会增加。四是发行生态环境建设彩票。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成功发行和运作是拓展补偿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良好模式, 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加大对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 通过发行生态彩票, 不仅拓展财政筹资机制, 同时可以宣传和普及生态知识, 提高人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国家责任和公民社会责任的一体化进程, 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良性循环。五是建立生态资源的交易市场。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是实现生态补偿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应合理利用市场机制, 本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 逐步建立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机制, 以扩大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首先,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权限额交易机制。根据各地区面积、人口、工业化强度和空气污染控制标准, 确定当地排放限额, 并由地方政府进行具体分配。分配时可采用招标、拍卖或其他市场化方式将排放限额出让给具体企业, 所得收入由当地政府统筹使用。由中央政府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平台, 并对交易进行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排放监控系统, 对超标排放的企业或地区进行严厉处罚, 以维护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条件成熟时可逐步将其他废气、污水、固体废物也纳入这一机制。其次, 建立水权的交易机制。水权的交易对象包括水量和水质, 水量可根据国家规定的当地取用量 (限额) 进行交易, 水质可根据出入界水质状况确定补偿标准。政府应根据流域的影响范围实施分类管理。对于我国的“七大流域”应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标准、提供交易平台和监督管理;对于跨区域的流域由地方政府协商确定补偿标准;对于城市水源地的补偿适宜直接一对一谈判解决。

2. 完善有利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税费体系。

税费既是内化外部成本和激励主体改变行为的经济手段, 又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 税费改革非常敏感而影响广泛, 因此, 改革难度较大, 需要总体规划、分步推进。

近期有条件推进的改革有:

(1) 加快资源税改革。一是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现行资源税制只对列举7个税目征收, 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显得狭窄。应该在归并对资源的各种收费基础上,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对所有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滩涂资源、地热资源和沙石资源征税。二是改革计税依据和计税方式。针对目前计税依据单一、征收范围窄的局面, 实行差别税率, 适当提高税率, 对不能替代的稀缺资源课以重税。以原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资源产品进行试点, 由现行的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 建立资源税收入随资源收益变动的调节机制。同时, 在资源税收入中切块 (5—10%) 专项用于生态建设。

(2) 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 要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矿业权有偿处置工作。二是加快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税费制度。加快《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 加强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和转让管理,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矿山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研究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条例, 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企业承担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 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同时, 在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中切块 (10%) 专项用于生态建设。

(3) 恢复开征环境补偿费。环境补偿费开征于90年代初, 于2002年停征。它是针对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征收, 征收范围包括矿产开发、土地开发、旅游开发、自然资源开发、药用植物开发和电力开发等。在征收方式上, 根据实际, 有按投资总额、产品销售总额收费方式、按单位产品收费、使用者付费和抵押金收费等多种方式。该项收费对促使自然资源环境的使用者、开发者和消费者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约束损害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征生态环境税难度较大的情况下, 恢复开征环境补偿费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同时, 要根据目前生态建设的形势和重点, 调整相关的征收对象、征收方式、征收费率, 使之更切合生态建设的需要。

(4) 实行绿色保证金制度。2006年,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 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规定矿山企业要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并列入成本, 从而初步建立起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议将这一制度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规定环境污染重点行业中的企业按照其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在年初或某项目建设之前缴纳一定的环境污染保证金, 如果到年末或项目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危害超过了一定标准, 这笔保证金就自动地被充公并入生态建设资金中去。

长期改革目标是开征生态环境税。在当前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 加快开征生态环境税是一种必然趋势, 它对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和实现生态环境目标具有双重的作用。生态环境税涉及的税基、征收方式比较复杂, 需要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目前, 我国生态环境税课征对象可暂定为排放各种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行为。这一是由于上述行为对我国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二是由于对此类行为课税, 我国既有征收排污费的经验作为基础, 也有大量的国外经验可资借鉴, 可以降低税制设计和运行的难度。具体而言, 按其课征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税目:

(1) 空气污染税。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征税。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废气、汽车尾气、化工生产等, 要以排放这些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在计税方法上, 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为依据, 根据排放有害气体浓度 (空气质量级别) 设计累进税率, 以量课征。

(2) 水污染税。以排放废水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对企业和个人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征收办法。对企业排放的污水, 可以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实行以量定额课征。对于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 可以居民用水量为计税依据, 采用无差别的定额税率。

(3) 垃圾税。该税以排放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以垃圾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实行以量课税。对种类不同、污染物含量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垃圾应采用不同的征税方法。分别设置税目、规定有差别的定额税率。

3. 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首先, 要改变我国生态管理中存在的部门化、碎片化的状态, 明确各部门的事权, 尽量减少职能交叉, 增强协调性。从目前来看, 应梳理各部门生态管理的权责, 整合有关生态管理工作的内容, 各项生态管理工作要确定牵头部门归口管理;对于跨部门和跨行政地区的事项, 上级部门要给予协调和指导, 明确权责。从长远来看, 应组建全国性的协调管理机构, 负责国家生态工作的协调管理, 行使生态补偿工作的协调、监督、仲裁、奖惩等相关职责。其次, 要整合资金, 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财政部门可以根据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出财政支持生态建设的计划, 将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 (如现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专项资金等) 整合使用。生态建设需要的资金数量巨大, 但目前能够用于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是有限的,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应对财政支持的项目或工程予以排序, 突出重点, 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建设支出, 不撒胡椒面。

(二) 实行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 完善对生态和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

整合分散于各项税收中的环保优惠措施, 制定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的优惠政策、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减免的优惠、对环保设备采用低税率、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 实行投资退税, 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制定环保技术标准, 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给予税收鼓励和财政补贴, 如对技术转让给予税收减免, 技术转让费允许税前扣除, 对引进环保技术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等。

2. 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特色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生态功能区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一是要充分认识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把生态特色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二是依托当地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民族传统加工业, 重点是支持其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 创出品牌, 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重点支持生态治理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发复合型项目。比如:鄂尔多斯市种植沙棘项目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 而且惠及千家万户, 当地农民不仅获得水利部门的种植补助, 同时通过采果采叶, 增加了家庭收入。这类项目使生态治理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紧密, 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容易取得成功。四是吸引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新型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比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其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短期收益少, 需要政府在设备购置、土地出让、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甚至给予财政贴息等直接资金支持。

3. 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政策。

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 因此, 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实质上也是进行生态建设。一是要推行激励性的财政补贴政策。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 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 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 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产品、推广节能新机制、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等, 并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二是要采取激励性的节能减排资金筹资政策。各级政府除安排必要的启动资金以外, 还应运用财政担保和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投入。三是实施激励性的税收政策。如, 实行税收减免, 对节能产业和产品减税或免税, 以鼓励企业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和设备, 扶持节能产业的发展。五是采取惩罚性的税收政策。如, 提高消费税税率, 促进节约能源和减少高能耗产品的消费。

4. 鼓励生态和环保企业的资本化运作。

资本市场是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工具, 利用好这一工具可以有力促进生态和环保企业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上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生态环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将效益好的企业推荐上市。在上市公司的审批上, 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生态环保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在债券市场上支持这类企业发行债券。通过社会融资实现企业资本的筹集和扩张, 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

5. 推广政府绿色采购和生态产品认证制度。

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善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 促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进行采购时, 在技术、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 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 逐步淘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危害的产品, 并引导企业加强清洁生产、资源再利用和自主创新。而生态产品认证的实质是消费者通过选购被授予生态标签的生态产品, 为厂商达到生态产品标准而增加的成本提供一定补偿。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目前, 我国所使用的环保标签, 主要是基于产品本身对人体的影响, 而不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环保标签。随着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推广生态产品认证的条件已经具备, 政府应当积极支持与引导, 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这不仅符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 有利于我国企业调整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符合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和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三) 实行有利于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1. 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功能区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 解决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一是支持农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减轻环境压力。重点推进农村沼气工程、生物质能科技支撑工程、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过多的实际情况, 较大幅度地提高财政支持的总量。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要调整支出结构, 加大农民直接受惠面, 重点支持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等各种中小型设施建设。三是支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控制农村生产性污染。首先是支持规模化养殖, 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确立畜禽养殖规模, 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其次是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 推行秸秆还田,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四是支持农村生活设施建设。重点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财政支持的政策, 除传统的财政补贴方式 (如配套资金、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 外, 要提倡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政府投资参股等形式, 扩大农民参与度和受益面。

2. 支持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农民能否脱贫致富, 对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因此,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使农民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展其特色产业, 增加收入。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健全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体系, 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 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 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对现有农业项目与资金进行整合。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 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 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三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 加强农村服务经营性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完善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政策, 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运行机制, 妥善化解乡村债务, 继续做好扶贫工作,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同时, 认真落实支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 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的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 支持生态移民。

生态功能区大都存在生态移民的问题, 但囿于政府现有实力, 目前只能重点解决重大生态项目的问题。移民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将部分当地居民直接转变成生态功能区的管护人员, 以解决其生计问题并对生态区提供更好的保护;二是将当地居民迁离生态功能区, 在省域内移民有困难的, 应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安置。前一种方式成本低、效果好, 但能安置的人数有限;后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较彻底, 但移民成本很高, 地方政府很难承担, 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

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生态功能区大都属于欠发达地区, 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存与发展能力, 同时也对生态建设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 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实现城乡、区域、群体、个人之间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生态建设的基本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 要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与标准, 确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水平及其支出标准, 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因素为核心, 修订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标准支出项目, 才能将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这对于生态功能区居民的可持续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 要将生态因素纳入转移支付, 为生态功能区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生态建设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因为只有保障了生态功能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 才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和生态区人口迁移的基础, 因此,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时, 应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而且目前整个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对推进这项制度建设非常有利。当前的重点工作, 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行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加快探索和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点已不是财力问题, 而是各级医疗机构如何创新, 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 (县医院、乡镇卫生院) 如何适应合作医疗制度, 提供适当、便捷的医疗服务;此外, 合作医疗收费、报销等具体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使之更科学、合理, 贴近农民的实际情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方面要拓宽低保覆盖面, 提高低保标准;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要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针对性, 实现分类施保, 提高保障效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重点是要解决缴费来源问题,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普遍衰落或转型, 政府应当对农民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 以帮助、促进其建立养老计划。农民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比较复杂, 关键是要做好与城保和农保之间的衔接转换, 不能让其变成孤立的制度, 游离于城保和农保之外。此外, 应将农村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转移支付因素列入财政支付制度中, 使各级政府在推进这一制度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建立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层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基层财政困难, 不能保障基本公共支出需要是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为此, 省级财政要在中央财政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筹措一部分资金, 综合考虑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支出需要, 建立最低财力水平的保障制度。具体可考虑通过对县级基本财力需求的分析和测算, 科学核定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规模, 在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设定上, 应充分考虑财政困难县的实际问题, 对财力存在缺口的县实行基本财力保障。结合“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省级转移支付可直接测算到县, 对于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力达不到最低需要的, 且所属市没有能力继续扶持的县, 其不足部分由省级财政给予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1〕王立群, 尚新明.半干旱地区受害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探讨—以甘肃定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为例〔J〕.甘肃科技, 2008 (23) .

〔2〕张德明, 尚新明, 赵金华.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6) .

〔3〕张锋, 李世泉, 王宝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点看法〔J〕.水土保持, 2008 (22) .

〔4〕付意成, 阮本清, 等.河流生态补偿研究进展〔J〕.前沿, 2009 (3) .

〔5〕马洪波.建立和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

〔6〕卢祖国, 陈雪梅.经济学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理〔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7〕彭春凝.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转移支付〔J〕.江汉论坛, 2009 (3) .

〔8〕陈祖海, 汪陈友.民族地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9〕谢忙义, 连雪斌, 苏强.退耕十年播绿陇原——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巡礼〔J〕.甘肃林业, 2009 (5) .

生态区域 篇2

第一课时

一、荒漠化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因素发生变异与人类过度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注意:①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 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b.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强烈。c.人类不舍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失去保护。

②沙漠化与荒漠化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 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般景观的过程。

③土地次生盐渍化a.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b.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2.类型:

(1)按形成原因:

(2)按荒漠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把我国荒漠分为温带荒漠和高寒荒漠。

二、西北荒漠化地区

1.自然特征:

①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东部为广阔平坦的高原,西部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和内陆盆地;

②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③本区水分条件和自然景观由东向西逐渐演变,东部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呈草原景观,受水分条件制约向西逐步变为荒漠草原。西部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荒漠景观。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干旱自然特征的原因:

位于西风带但远离大西洋;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虽有夏季风,但距海太远;南侧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水汽无法到达。干旱特征是由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将两个因素综合分析如下:

3.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

(1)自然因素

①深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②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气候异常干旱。

(2)人为因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这两方面可以看作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导致荒漠 化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可总结如图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的土地荒漠化尤为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起因于近三百年大规模的移民开垦。人口大增粮食紧缺,土地压力增大,开垦草原,带来荒漠化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进而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荒漠化防治的重点:虽然在防治荒漠化的原则中有治理山、治水、治碱、治沙的要求,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治沙还有一定难度,应该以“防”为主。因此,防治荒漠化应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其中,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1.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治理经验措施:

①生物固沙;②沙地飞播造林种草;③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二课时

一、森林的生态效益与全球分布

1.森林的生态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①重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环保功效:净化空气、关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现状分布

①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分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②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3.森林的破坏

①破坏森林引起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②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①雨林地区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②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受强烈淋洗作用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这样雨林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图解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原因:

巴西政府在1970年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该计划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的推动下产生的:

a.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c.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孙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d.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2)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A.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世界雨林的现状

①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②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的前景不容乐观

2.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

从所采取的措施看,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力求取得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

①对雨林实行保护的前提:a.全世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呼声。b.当地政府和人民认识到这种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

②对雨林实行保护的契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创建区域教育新生态 篇3

裴献堂:最主要的是靠课题推动。2009年,我们开始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策略研究”,借着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在全区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活动。如果说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得益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开启了我区教育新生活。

:这个课题是您牵头的,当初为什么要申请这样一个课题?

裴献堂:申请这样一个课题,是多种原因促成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区域教育该如何顺应这一趋势?这是我们当时思考比较多的问题。恰巧就在2009年,我市教育局提出了《“校本革命”行动纲领》及《构建新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复兴区区委、区政府也提出了“森林复兴”和“优质特色学校创建”两大发展战略,这也促使我们在区域教育发展上要有所行动。这是从大环境来说的。

从小环境来讲,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有小学18所,初中3所,由于历史原因,各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虽然素质教育进行了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在,一些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过去,仍然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这样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也苦。想想我小的时候,课外是没有多少作业的,学习很轻松、很快乐。这样一对比,我觉得我区的教育现状必须改变,需要研究教育规律,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

我们要找一个突破口。当时有专家提出构建生态校园,我们经过论证,觉得可行。恰巧当年教育部有这样一个课题,我们就申报了,决定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进行区域教育的整体改革。

:这个课题有两点引人注目:一是它着眼于研究“整体”,二是它由局长来“领衔”。这样的课题即使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见的。

裴献堂:的确是这样。

之所以要把这个课题定位于研究区域教育,是因为我们并不是要仅仅解决一校教育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一区教育的问题。

由我来做这个课题的主持人,也是形势的需要。做这个课题,需要以行政的力量,调动全区学校的参与,集中全区科研的力量。这就需要局长来抓。

:课题研究要深入开展下去,必须组建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创新教研机制。区文教体局在这些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裴献堂:在队伍上,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攻关团队,这个团队由我总体负责,由我们的一位副局长具体牵头,有来自全区教育各层面20名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课题的研究和落实。同时,我们还聘请专家对课题攻关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

在机制上,我们实施了 “低位管理”、“三级教研网络”和“小课题研究”,努力实现教研体系最优化。“低位管理”,就是倡导教研员“将办公桌搬进学校”,和教师同备课、同上课、同研讨。“三级教研网络”由中心教研组、联片教研组、校本教研组三级构成。中心教研组由全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重点解决区域教育教学的共性问题;联片教研组是针对我区农村学校虽然多,但规模小、难以单独开展有效教研的实际问题而开创的教研模式,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管理水平、教研能力等因素,将全区学校分成五个联片小组,以城区带乡村,以强校带弱校,以学科为单位定期开展联片内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还开展了校内小课题草根教研。“三项教研机制”保障了生态文明校园特别是生态课堂从形式到内涵的全面构建。

:要在全区兴起科研的热潮,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没有政策支持和引导是不行的。

裴献堂:对,政策支持和引导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出台了《“中小学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策略研究”课题指南》,发动全区20所学校作为实验学校,确定了30个子课题,每周四下午作为固定的课题攻关时间,使全区几乎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都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之中。

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校园构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为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指出方向。

我们制定了考核、激励政策,调动每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还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您能描述一下您心目中理想的生态文明校园是什么样子吗?

裴献堂:我心目中理想的生态文明校园,应该体现一种教育新生活:师生共享,和谐相处,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您下一步有何打算?

裴献堂:现在,我们尝到了课题研究的甜头。下一步我们准备突破“校园”,研究“生态教育”。

责任编辑/张红灵

生态区域 篇4

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但形势依然严峻, 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由于人口负载过多, 加上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必要保护和建设, 大片原始森林因过度砍伐而消失, 草原因过度放牧而退化, 湖泊、江河、湿地在缩小, 沙漠化、石漠化和荒漠化在加剧, 海洋生态系统急剧衰弱,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深受影响, 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1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 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 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 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 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 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林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2 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 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即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的整体性。

2.2 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 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专题14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篇5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Ⅰ、Ⅲ、Ⅱ

(2013高考题海南卷)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43.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 C.排水造田

B.气候变暖 D.黄河来水量减少

4.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3高考题重庆卷)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9~11题。5.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6.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7.图四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① 800

600② 400③ 200④

图4(2013高考题江苏卷)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5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1~12题。

单位面积产沙量(g/m2)

8.图6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9.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

D.反坡梯田

(2013高考题海南卷)图5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5,完成18~20题。

10.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12.如果乙地区大进行农业开发,()A.甲地区植C. 丙地区荒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规模引水灌溉将会导致

被退化

二、综合题

漠化

(2013高考题安徽图13为陕西省分布图。阅读成下列各题。陕西高原南为主,产量低。20功引种优质苹果。果产量、浓缩果汁国前列。然而在果量施用化肥、农药

果渣露天堆放污薪柴缺乏等问题

卷)13.(35分)主要苹果基地图文资料,完部过去以种粮世纪90年代成目前该地区苹出口量位居全业发展中,大影响果品品质、染环境,农村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10分)(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14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11分)(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2013高考题重庆卷)14.(26分)图5为某河段示意图,图6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年流量变化。

测试卷2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篇6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 图中反映出( )

A.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 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 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 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2.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小流域综合治理

C. 设置沙障固沙 D. 恢复天然植被

读“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3~4题。

3.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 甲地区降水整体上比乙地区少

B. 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大

C. 甲地区海拔一定高于乙地区

D. 甲地区可能地处乙地区东侧

4.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 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 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 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图是“我国某省地理简图”,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5~6题。

5. 图中河流中下游地区是历史悠久的绿洲农业区,决定绿洲的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土壤的肥力 B. 地势的高低

C. 水源的多少 D. 科技的发展

6. 图中①点表示当前该省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7~8题。

7. 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A. 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 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 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 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8. 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 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 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 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 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9~10题。

9. 湿润系数可能指( )

A. 降水量 B.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 蒸发量 D.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10. 分析材料中内容,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

①环境污染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土壤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⑤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调查研究·石羊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14分)

2011年甘肃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对石羊河流域进行了综合调查,旨在探讨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如何治理。下面是他们通过调查得到的图文材料,分析调查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1)请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2)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三,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12.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13. 该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印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使得土地 。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生态区域 篇7

无论在自然生态系统还是由人类社会、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都是具有综合性、时空动态性、不确定性、多目标和目标矛盾性等整体特征的复杂大系统, 其生态承载力即为系统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能力, 它受制于复杂的约束条件,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因此, 如何从数量关系上刻画生态承载力, 使其在科学决策领域中与各种规划的方案优化和决策事项挂钩, 是生态承载力概念在应用方面值得注意的方向。

霍尔三维结构[1]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其逻辑维包括7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而其中枢是系统分析, 核心则是系统建模。迄今, 生态足迹[2]衍生出的各种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仍未跨出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的范畴, 它在系统性优化上的作用有限。

鉴于此,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泸县生态承载力的分析过程, 介绍一种系统建模方法, 将复合生态系统要素、目标、约束和行为融合在一个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内进行求解。

1 生态承载力分析的系统化观点

1.1 生态承载力概念

生态承载力[3]强调特定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 是多种生态要素综合形成的一种自然潜能[4]。与其他能力一样, 它可以发展, 也会衰退, 取决于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5]。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基础上, 可承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可变的, 取决于人口与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程度以及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水平[6]。虽然, 生态承载力概念有多种描述, 但都认定生态承载力为特定地理区域与生活在其中的有机体数量间的函数, 指的是生态系统通过自我维持、自我调节所能支撑的最大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下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即人类系统作用于生态系统的极限值[7]。

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内容包含了构成复合生态系统[8]的许多方面, 除了宏观的社会、经济系统, 以及具有生命的自然生态系统外, 还包括诸如土地、水系、大气、生物系统、景观系统等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和地理系统。它综合了包括土地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在内的多种承载力概念, 弥补了单专业、单因素分析的缺陷, 克服了片面性, 因此更具有说服力[9]。研究生态承载力的目的在于找到一套能够使一个区域在人口、资源变动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 并制定经济政策[10], 其重要性促使我们不断开拓新的思路。

1.2 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根据前述生态承载力概念描述, 生态承载力是复合生态系统Ω追求目标F (X) 最大化时所需的最佳状态, X*所决定的人口数量p, 我们可用数学形式来表达此概念, 即:

undefined

式中, t为时间指标, 包含在Ω中的所有Xt构成随机过程[11]。式 (1) 可看成是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其具体建立、求解和应用通过我们在四川省泸县的工作实例进行阐释。

2 泸县复合生态系统分析与描述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为四川省泸县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系统。2007年泸县的三次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2.1∶39.5∶28.4。其空间范围为整个泸县, 涉及19个镇, 总面积1523km2, 时间段为2006—2020年。

2.2 系统整体特征

系统的整体特征为:①综合性。系统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人口等多个子系统。从区域地理范围看, 涵盖19个镇。从时段来看, 系统考虑了近期、中期、远期3个时间段。②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泸县复合生态系统内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目标并存, 不同决策者、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系统多目标并存, 矛盾和冲突深藏其中。③动态性。考虑2006—2020年共15年, 此期间各种因素都不会一成不变, 社会、经济、资源条件以及各种规章制度都可能发生变化。④不确定性。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许多行为是不确定的。

2.3 系统分析与子系统划分

本文将整体系统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是系统分析与建模的重要方法。泸县复合生态系统被划分为人口、农业、工业、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等7个子系统:①人口子系统。人口是区域生态系统的主体, 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 也是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者和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 (表1) 。②农业子系统。泸县农业经济总体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骨干, 泸县是全省第四大水产基地县。2007年末泸县有效灌溉面积2.90万hm2, 旱涝保收面积2.08万hm2。农用化肥施用量 (折纯) 2.62t, 增长2.83%。农业在提供生存物质的同时, 占用土地资源, 消耗水资源, 加剧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而化肥、农药、农膜、牲畜粪便等将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③工业子系统。泸县工业有五大支柱产业, 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酒类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玻璃及其制品制造业、纺织业。2007年泸县工业总产值达56.74亿元, 增长31.2%。④旅游资源。泸县地处川南丘陵地区, 山清水秀, 龙脑桥、宋墓石刻和雨坛彩龙等文化遗迹众多, 拥有玉蟾山、玉龙湖、海潮湖、道林沟和牛滩白鹤林等多处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立石古镇、兆雅新溪子村等闻名遐迩, 游客流量50—100万人次/a, 平均停留3d。⑤水资源。泸县河流属长江水系, 全县有大小溪河549条, 河流总长242.53km, 流域面积1531.88km2。全县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6.13亿m3, 即水资源总量约6亿m3、地下水资源储量0.4亿m3、可开采水地下水资源量0.21亿m3。目前, 生活污水、城镇垃圾、农村面源污染等对泸县水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⑥森林生态系统。泸县地处28°54—29°20N之间, 其平坝、低丘早已被开垦成稻田, 原生常绿阔叶林仅残存于山地。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57万hm2, 占幅员面积的23.3%, 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33.31%。⑦土地资源系统。2007年末, 泸县有农用地面积12.65万hm2, 占幅员面积的82.59%。其中耕地面积4.38万hm2、园地面积5761.92hm2、林地面积1.33万hm2、其它农用地面积2457.11hm2;建设用地面积17197.6hm2, 占幅员面积的11.23%, 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4730hm2、交通用地面积930.4hm2、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537.18hm2、未利用地面积9475.9hm2。泸县土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目标2010年为82162.2hm2。泸县水土流失面积达772.07km2, 占总面积的50.4%, 年均侵蚀模数为5798t/km2。水土流失使水利工程淤积严重, 蓄水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 并带给长江大量泥沙。

3 泸县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3.1 模型构建

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 (1) 为基础, 结合系统分析与子系统划分的结果, 建立泸县生态承载力分析模型即LX-ECCAM (表2) , 决策变量在方程式中以X开头。显然, 该模型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多目标规划问题。

3.2 参数获取

模型中各种参数来源于实地调查、统计年鉴、专业规划, 模型变量和参数的上下限见表3。

3.3 模型求解

LX-ECCAM模型是一种不确定型的规划问题, 求解宜采用软性算法。这当中, 遗传算法 (即GA) [12]擅长从一批可行解出导出另一批更优可行解, 规避局部陷阱、完成全局搜索。MATLAB内置GA模块, 方便编程[13], 经51代遗传迭代计算, 求得一批共45个满意解的结果, 其统计结果见表4。

4 求解结果分析

立足区域优势建设生态新村 篇8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民主团结管理新机制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结合整村推进项目, 建成600多平方米的村办公所一处, 修建两层200平方米办公楼一栋。二要建立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实行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推进民主管理, 保障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民主选举权;建立村务民主议事会, 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制订并落实《村民文明公约》、《村规民约》, 保障群众的民主管理权;抓好村务公开, 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三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 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按照“两推一选”方式对村支部班子和材委会进行了改选调整。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和谐新村

在全村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 构建和谐新东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村民, 提倡文明新风,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 丰富了全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项目的综台实, 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各项经济指标比前三年有了很大提升。预计, 2008年全村粮食产量将达到346.7吨, 增加80吨;人均占有粮273公斤, 增加60公斤;大牲畜存栏275头, 增加142头;羊存栏2936只, 增加1880只;年劳务输出430人以上, 增加107人;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1450元, 增加486元;界定绝对贫困人口28户、145人, 减少37户、176人;低收入人口35户、188人, 减少56户、305人。农村贫困面貌由2005年的64%下降到25%, 下降39个百分点。

吴庙村位于静宁县中部, 距县城8公里, 交通便利, 区位资源优势明显, 是我县红富士苹果优势产区。全村有5社374户1712人, 总耕地面积3678亩, 其中川水地2455亩, 为半山半川区村。2006年列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以来, 该村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科技优势,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突出扩量、提质、增效, 大力开发绿色无公害果品主导产业, 走出了一业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在具体工作上,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和分户经营的要求, 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区域推进的成功作法, 填平补齐川区, 拓展延伸山区, 山川一体推进, 使吴庙村果园面积达到3600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98%, 人均2.1亩, 整村实现果园化。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普及推广了“一年定杆、二年重剪、三年全拉严管、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新建果园全面推行清水泡根、生根粉蘸根、枝杆套袋、树盘覆膜等保墒保促活技术, 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同时, 强化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应用, 加强挂果果园管理, 着力推广了以高光效树形改造、配方均衡施肥、节水灌溉、地面覆盖、无公害综合防治和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铺反光膜为主的提质增效等关键技术, 完成“三覆一种”760亩, 果实套袋率达到85%, 优果率达75%, 商品率提高到95%以上, 建成了总面积达3000亩的标准化管理生产示范园, 取得了绿A产品认证、绿色基地认证, 实现了整村一片园, 山川一体化。2007年, 全村1500亩挂果果园平均亩产达2500公斤, 果品总产量达到375万公斤, 总产值750万元, 户均收入2万元, 人均4300元, 预计2008年总产量将达到450万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5000元,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围绕果品产业开发, 建成通风式果品贮藏窖235座, 年贮藏能力达到3700吨, 果品交易市场1处, 配套新修农用车棚241座, 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370户, 硬化“五纵十一横”村庄巷道9公里, 衬砌排水渠7.7公里,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完成“三荒”造林580亩, 栽植村庄绿化树8900株, 村域林草覆盖率达到93%。新修村部、村民培训室、能源服务站和计生服务所各1处230平方米, 维修、扩建村小学、幼儿园300平方米,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成卫生院1所2500平方米, 全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全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和特困户救助率均达到100%。引导村民拆除各类乱搭乱建53处1800平方米, 自筹自建小康屋105户, 完成民宅改造231户, 农户砖混结构住房达70%,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全村达到了结构优化、巷道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先后被评为安全文明村、绿色村镇、“五好”村党组织, 全市苹果生产先进村和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九江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篇9

一、九江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1987年出版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但是近几年来, 随着九江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种制约九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体现出来。

1、经济结构失衡, 资源浪费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 九江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 产业结构也有所调整, 由传统的工农并举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大, 但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理想,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 近几年经济效益急剧下滑, 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被淘汰, 第三产业虽然增速较快, 但是基数较小, 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体现不太明显。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资源浪费严重, 如九江丰富的矿业资源作为城市的新型产业支柱, 开采度低, 利用率低, 附加值低, 许多中小型企业注重短期利益, 乱采滥挖, 无序排放。还有九江天然的旅游资源, 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2、土地矛盾凸显, 生态破坏严重。

随着九江城市工业化的发展, 大量的土地面积被占有, 使得绿地面积减少, 空气质量下降, 同时大量的化工、纺织等重污染企业的无序排放, 使市内的两湖不再清澈。城市周边的绿山也遭到肆意的开采, 许多山脉已呈现光秃秃的景象, 城市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二、大力发展生态城市, 促进“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要想九江实行可持续发展, 促进“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建设, 就要处理好九江城市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大力发展城市生态经济。

1、优化产业结构, 合理利用优势资源。

九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合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打响“庐山”牌和“港口”牌, 发展“道口”经济, 加强城市经营, 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打好“庐山”品牌, 关键是与国内外旅行社结为联盟、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 推出精品旅游线路, 充分发挥庐山在发展旅游经济中的龙头作用。发展港口经济, 九江作为天然的港口城市要充分发挥黄金江岸线的作用, 使九江真正成为江西乃至邻省的物流集散中心,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道口”经济, 利用九江地理位置优势搞活交通要道产业, 带动城区大发展和城郊大市场的兴旺。经营城市, 合理开发土地资源, 要对土地实行一级垄断、二级放开, 通过土地增值, 加快城市化进程。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经济的发展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首先, 大力推广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其次,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发展生态工业, 按照生态循环理念进行工业园区建设, 以此促进各企业之间产品、能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鼓励企业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 以循环利用进行粉尘治理、废气控制、废水污水处理、噪音控制,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绿化美化厂区及周边环境。此外, 挖掘九江特有的旅游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九江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还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依托庐山、都阳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把九江的生态旅游同庐山、都阳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真正把九江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九江还有绚丽的文化, 九江的山水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壮丽雄浑、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九江温泉储量十分丰富, 具有医疗、养生价值, 是极佳的旅游资源。庐山温泉中的天沐、龙湾两个温泉度假村已具规模, 富有特色, 声名远扬。这些天然的旅游资源足以使九江成为“山水最美、生态最优、环境最好”的国内外著名生态旅游休闲胜地。

3、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创造优美生态环境。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依据。要城市规划中大力实施改善居住环境的城建项目, 如增加绿地面积、市内两湖污水治理等, 还重点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审批, 坚决制止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通过城市的规划建设, 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使九江能成为现代化的花园式理想居住城市。

三、总结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下, 在九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 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 努力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把九江打造成中国生态名城。

摘要:九江作为我国中部江西省的重要城市,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重要成员, 临长江靠鄱阳湖, 有着天然的区域优势, 本文主要研究九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角度出发, 提出九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经济,九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20 (2) :1-6.

[2]、胡遥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宜居生态九江[J].理论导报, 2008 (3) :40-41.

区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综合评价 篇10

1 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评价指导思想及因子确定

福建沿海某工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制图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思想为指导的。景观是具有一定外部特征及内部结构的自然综合体,景观生态学则是从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景观这一自然综合体。多要素综合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在评价之前,对工作区景观生态类型及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景观生态类型的划分以地形、土壤、植被类型及其组合为基础。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的组合特征,划分工作区省主要景观生态类型。具体方法是以地形为骨架,以植被类型为基础,迭加土壤类型界限,根据卫片影像特征作适当修正。福建沿海某工作区主要景观生态类型有:山地赤红壤季雨林景观,山地黄壤常绿林景观,丘陵砖红壤季雨林景观,丘陵砖红壤灌丛景观,台地砖红壤灌丛景观,台地砖红壤人工植被景观,平原冲积海积土人工植被景观。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研究景观生态格局。工作区景观生态格局的基本态势,是以西部中、低山山地景观为中心,向东部和南部沿海一带逐渐过度为沿海台地、平原景观类型,水平地带性较明显,只在中部红壤和黄壤区呈交错分布。

根据上面所述和研究区处于同一气候区,且垂直地带性分布并不明显,所以可认为影响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纯自然因素应主要是地形、植被、土壤三个因素。并把评价因子细分为高度、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植被覆盖度四个指标项。通过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计算各单元累计分值,完成福建沿海某工作区的综合评价。

2 因子获取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2.1 因子获取

本区综合评价的各单因子的获取流程如图1。

2.1.1 地形高度和坡度的获取

本次福建沿海某工作区地形高度和坡度因子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在ERDAS8.6软件平台矢量模块上数字化地形底图获得矢量数据,而后利用表面生成工具生成DEM栅格图像,通过计算而获得的。

2.1.2 植被覆盖率和土壤有机物含量的获取

本次工作区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有机物含量均由TM影像数据计算获得。植被覆盖率由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得出:

土壤有机物含量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2.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方法。而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程度是典型的模糊问题。所以,通过采用数学模糊集理论来处理和评价问题的模糊数学法,可以把生态环境质量这类模糊问题清晰地刻画出来。评价方法主要分下面几步完成:(1)评价因子选择,本次评价主要选取上述四个因子(指标);(2)计算隶属度、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单因子评价。根据模糊集理论,每个样点的各因子对于各级评价标准的隶属程度用隶属度μ(x)来刻画,0≤μ(x)≤1,隶属度愈大隶属资格愈高。隶属度以隶属函数来表示和计算。最后可计算得出各个样点的模糊关系矩阵R,它表示样点各因子对于各级评价标准的~隶属程度;(3)权重计算,权重就是各评价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程度的贡献。

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i因子的实际值;C0i为i因子各级标准平均值,即:;Wi为i因子的权重。

该式表明,指数愈大其对环境质量权重愈严重,加权也愈大;(4)模糊综合评判,模糊综合评判是通过模糊关系矩阵和权重矩阵的复合运算而进行的评价。其物理意义为对各单项指标评价后进行加权和合成。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出福建沿海某工作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见图2。

3 工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上述评价可把研究区分为四个等级区,见表1。由图2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评价图可知工作区生态环境质量类型主要为两种,良好级和一般级,而理想等级和较差等级所占比例都较小。

从全区景观生态格局看,生态质量呈现由中部山区向外依次降低的趋势,表现为中部——亚热带季雨林、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景观生态系统,呈理想状态;向外——丘陵地季雨林、灌丛生态系统大部分呈良好状态,多数为一般状态,少数为较差状态;周边——沿海平原的农田生态系统,少量为良好状态,部分为一般状态,部分为较差状态。

理想状态的生态环境质量区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的山区及丘陵地区,约占整个工作区面积的4.75%,其中福州市周围的低山及高丘陵地区比较集中。由于这一带高程一般都在500米以下,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类型都为高冠乔木,所在区域居民较少。其中部分地区为当地旅游区。本区具有生态系统结构完整,自我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故对于本等级地区可进行较大幅度地开发建设活动,建成生态旅游区等景点。

良好状态的生态环境质量区,约占整个工作区面积的24.33%,其特点就是生态环境基本未受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有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本类型区域内植被主要为灌木林地区和部分农业作业区。由于本区的特点,故应该把本功能区划分为受保护区域,不应在本类型地区中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

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状态的地区是工作区内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约占整个工作区的61.61%。本类型地区生态环境受到少量破环,生态系统尚可维持基本功能,在一般干扰条件下系统功能尚可恢复。在研究区中,本等级区域主要为人造环境,包括大部分的农业种植地、居民区、公路用地地区等。所以本区的人工活动痕迹非常明显,也是受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在环境功能上属于生态恢复区。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区,约占整个工作区的9.31%,本类型地区植被覆盖率很低,且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植被。该区具有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生态系统结构有较大变化,系统功能降低,恢复困难等特点。对于该类型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应该进行科学论证,借以避免盲目治理,越治理越退化等现象的出现。

4 研究成果

(1)通过对研究区岸线的变迁遥感解译工作,可知福建沿海某工作区沿海海岸岸线整体呈蚀退型,这应是近几十年来海平面不断上升的结果。区内淤积主要发生在河口海湾地区,而且对河口海湾淤积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区内发育的大小河流的泥沙携带量,从北部海域或南部海域进入区内的泥沙量对淤积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要彻底解决河口港湾的淤积问题,应该对河流上游进行整体规划,借以减少整个流域的水土流失量。但对本区岸线形态变化贡献最大的是各种人类工程活动,尤其是沿海各村镇的围海养殖。因此有必要对这类活动进行控制,对引起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活动,应该采取果断措施。

(2)通过对闽江河口地区的专题解译,可知闽江口岸线既有冲刷也有淤进,但是变化不是很大,除部分地区围垦外;浅滩分布位置上有一定距离的偏移,面积上变化巨大,而且有大量新发育的浅滩形成;水下地形的变化也是冲刷与淤积并存,且其分布区域性不强。

(3)结合前人工作成果和不同期次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可知本区植被和土地均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变化。耕地尤其居民周围大面积耕地的减少主要是城镇人口增多,建筑和交通用地增大的结果。而部分有林地或灌木林地面积的大量减小,则是当地农民开荒,大规模种植果、茶树的结果。因为农民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改变大面积原有土地类型的,只有在某种利益条件驱使下,不自觉的投入到大规模的破坏活动中。近年来,工作区内各县市的绿化工作虽也卓有成效,但部分地区的毁林破坏活动仍然存在,尤其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渔民大面积的砍伐沿海防护林,而后在林中从事水产养殖活动。这种养殖方式,不仅使沿海防护林面积大大减少,最主要的是改变了沿海局部地区地下水的流场,造成人为海水入侵现象。

(4)通过研究选用各具有代表性因子对本区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可知,本区整体上生态环境还较好。但局部地区,尤其是沿海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变化很大,部分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石漠化严重。对于这些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其原因调查工作力度,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5)区内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直接和间接导致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必定不少。必然对该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而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足够重视。因此应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减少破坏活动,防止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如图2)。

摘要:论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做指导,就福建沿海某工作区为题,结合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和实际存在的生态问题,从遥感解译入手,由因子的选取,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制图体现结果,从而得出区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琪,赵宏杰.海测水声原理与技术[M].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999:128~139.

[2]张学梓.闽江潮汐河口汊道浅滩整治[J].水道港口,2005,26(3):172~177.

[3]陈峰,张培辉,王海鹏,等.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J].台湾海峡,1999,18(2):140~146.

[4]周建军,陈刚,胡成,等.闽江河口地区河道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岸工程,2004,23(1):13~20.

[5]陈一梅.利用卫星遥感分析闽江河口深水航道演变[J].水运工程,2003(7):30~3 2.

[6]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海岸河口区动力、地貌、沉积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7]WCE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water.Statement on the WCED Re-por“t Our Common Future”.WaterInternational.1989,14(3):151~152

[8]Biswas A.K.Water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President’s Address to 7th World Con-gress on Water Resources.Morocco.Water International.1991,16(4):219~223

[9]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生态体验教育区域协同创新新常态 篇11

一、顶层设计,政策制导,开创生态体验科研新范式

实践中,沙市实验区探索出了专家、学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三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出一条德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的新科研范式。

政府给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动力源。根据区委区政府制定颁布的《沙市区加强与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区教育局向中国生态体验课题组申报立项了“生态体验: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子课题,制定了《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施方案》,《沙市实验区关于加强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确保“三规范”“三落实”,即:规范组织机构、规范课题管理、规范科研制度;落实科研队伍、落实科研时间、落实科研经费。要求各实验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遵循顶层设计、系统架构、分类推进、精细实施的原则,借助生态体验理论和实践模式,探索震撼心灵、感动生命、高效美善的魅力德育模式,建构沙市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培养体系。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打造具备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的区域德育品牌。

专家引领,理论与实践科学对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申报立项了三级课题,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与学校一线实践者零距离对话,开展现场扎根性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设计和导引的关键技术,助推各实验校的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对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生活中,体验道德、体验生命的意义。

实践创新,形成区域陶养体系。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沙市区以十九项德目为总纲,与“三爱”教育和沙市打造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战略目标科学对接,结合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和资源进行整体构建。既关注中小学生、幼儿生命发展中的真问题,又遵循青少年儿童品行内涵发展的规律;既关注同一时间内各年龄段研究主题的发展性、关联性、延伸性,又兼顾十九项德目总纲下不同年龄段之间选题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螺旋上升。在多重因子多个维度中综合统筹、立体架构而形成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陶养体系。

二、理论引领,区域推进,形成生态体验化育新局面

在生态体验理论引领下,课题研究成员共同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见证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生命、互动陶养、群集共生,不断探索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教育实践模式的生命历程。

——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素质。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莅临沙市培训、指导。2011年,专家组深入沙市实验区进行生态体验德育实践模式的系列化专题培训和德育活动现场扎根性指导,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各校德育骨干教师200多人全程参与。在“生命多精致教育就应多精致”,“爱与责任”的体验教育中,生态体验理论深入教师心灵深处,打开了教育实践的源头活水。通过现场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优秀案例展示点评和现场零距离对话,渐次辐射和带动德育科研骨干队伍和外围队伍,形成了沙市区相簇而茂的生态化队伍丛林。全区先后派出一百多名德育骨干参加总课题组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年会。在每年一届的暑期课题科研骨干队伍培训中,专家讲座、研讨交流、互动陶养,正能量不断扩散,成为深化课题研究的辐射源,追求高品质实践推进的能量库。随着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沙市德育与时俱进,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有序的德育新常态。

——不断提升德育活动课水平。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班、团、队会(课),导引者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彰显德育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全区每年举办一届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竞赛,数十节优质课展示,数百人次观摩学习、数千次现场交流,让钟情教育、潜心科研的正能量在现场交互传递,构成了一幅生态体验教育科研群集共生的火红图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凸现出各校的德育文化,在三重生态体验中涌流的生命感悟,思想精髓物化而成的学校文化标识,处处彰显出师生的生命灵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导引者根据体验者的生活阅历,针对真问题选定德目,运用各种手段,营造体验场,使体验者在体验场中全息沉浸,经历生命感动,师生展开体验诉说和零距离对话,交互提升,共同臻于蓝海遨游的道德境界,在体验中陶养化育,师生的生命样态更加润泽靓丽。如果说传统的德育过程是道德有限或不道德,那么生态体验德育就恢复了德育过程的道德性,回归到德育的本真。

——不断深化生态体验课堂研究。德育为教学和做人提供了方向感、动力源、学习智慧等三大支持系统。只有当全校师生浸润在道德的阳光雨露中,形成互惠共生、相簇而茂的生态关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动力,学校才有可能完成其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倡导“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学习方式,以“学案导学、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群集评价”为策略,构建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的“生态体验课堂”,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籍此找到了育人的新感觉,学生籍此找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新场域,教与学成了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生命体验场。

学案导学。编写《易学方案》,形成以“问题”为线索的导学机制。借助《易学方案》,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积累能力、产生动力的过程。

体验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自主体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态度,使得每一次互助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撞击与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个性风采、释放心智潜能,互激互励,身心愉悦,互惠共生。

nlc202309041945

群集评价。小组群集评价与学生个体评价有机结合,既让每个组员在竞争中发挥个体优势,又让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合作;既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又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由此,生态体验课堂的多重因子得以激活,教学如同一条流淌着激情与灵动的河流,课堂如同一段充满愉悦与创意的生命历程。

——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生态化育魅力。独特的生态文化铸就独特的学校精神,也正是那独树一帜的思想、与众不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追求,形成了凝聚学校发展力的旗帜和灵魂。漫步一个个雅致的校园,浓烈的生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亭一景,净化着师生的心灵,浸润着师生的生命。各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校徽,都凸显了各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现代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全区优秀校歌演唱展示,或雄浑古朴、或激越高亢、或赞美颂扬、或与时俱进,都一样震撼心灵、感动生命。每一首校歌都犹如一所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训、校风、校徽等相得益彰,对内,在于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在于自我张扬,以展示风貌,放歌天下。他们用校歌宣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感召全校师生、诚告社会。我们强调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让学校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校园,传承、发展学校历史文化,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学校生态文化的内核,是全体师生认同的一种共同价值观,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她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全校师生就能“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了这种精神,学校工作就会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觉,也是学校生态文化“魂”之所在。当文化有了生命,有了主体,文化就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两个字,而是有了更为深远、厚重、灵动的含义。在这种充满霜华掩不住的书卷气的校园里,师生魂浸书香,徜徉巡游,穿越生命云层,优化行动方式,自然会身心愉悦,灵感勃发,创意无限,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化育魅力。

三、协同创新,涵养品牌,进入生态体验教育新常态

生态体验理论的实践形态是全息体验、互动陶养、群集共生,创生一种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化育模式,显现为一体万象、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名”工程把师生心中的智慧和信念点燃。所谓“四名”,即名人、名著、名诗、名曲。以名人为范,培养师生的美善人格。走进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名人精神气息扑面而来,会说话的墙壁、诗意的长廊、广场的雕塑、名人的塑像,让学生走进名人、感受名人,与高尚对话,与伟人相伴,与名人同行。寻访身边的榜样,让名人走下神坛,使学生对名人可近、可感、可亲。追踪身边的名人,更是让学校小名人登上周一升旗台讲述自己微行大义的人生故事。以名人的不朽精神浸蘸师生骨髓,使师生人格高尚,一身正气。以名著修身,建树师生的大家风范。各校读书节成果展示中,一本本装帧精美的名著、一页页工整的读书笔记,让墨香和书香一同浮动,钢笔字与铅字交相辉映;这是学生在与世界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对话,这是学生纯洁的心灵融入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荡起的层层涟漪,这是学生的稚嫩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与生命感动。无论其书是博大精深,高瞻远瞩,深沉凝重,还是坦诚朴实,清新隽永,和风细雨,都是师生“精神成人”的食谱,是师生心灵的家园,是诗意的栖居地,是灵魂的孕育所,是生命的起跑线。引领师生诗意地行走在书香墨韵中,实现灵魂在高处的追求。以名诗铸魂,锻造师生的民族精神。一个被诗歌所熏习的场域,生命与诗歌电光火石的碰撞是温暖、深厚、澄明、润泽的,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从学生的舌尖滑落,情绪高涨,灵魂驰骋。学生诵读千古美文,传承盛世文明,陶养家国情怀,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家、爱社会、爱国家,生生不息。以名曲怡情,陶养师生的高尚情操。名曲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根,名曲欣赏像微微春风,丝丝细雨,犹如“仙乐风飘处处闻”,洗涤凡尘,净化心灵。当学生进入名曲的音律,与曲作者产生共鸣,心如登山临海般开阔,月下独酌般怡然,达到无我之境界,怡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情怀。

——诗意大课间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是运用生态体验理念,将学校大课间活动与“四名”工程活动融合,通过经典诵读、名曲欣赏、体艺活动(集体跑操、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等)营造体验场,导引学生在精彩壮观的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中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奠基诗意人生的体验活动。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的价值取向是追求集运动健身、诵诗明志、赏曲怡情、悟生命韵律、培养核心素养等多维目标为一体的诗化德育。诗意大课间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体验者在大型仪式体验场中相互感染,摄能穿行,引发共鸣,放飞心灵,体悟循道,健体修身。学校大课间是在音乐的伴奏与信号指挥下,按照设计编好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组织地以跑步、做操为主要内容连续不断的身体操练过程。生态体验理念赋予了学校大课间更丰富的内涵。用经典点燃学生的激情,用名曲震撼学生的心灵,用跑操提升学生的德行,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地貌环境,设计诗意大课间的活动项目。如,北二小天性课间,实小直臂行走,红星小学书法韵律操,北三小快乐小足球,北一小弟子规韵律操,张三小乒乓操,洪垸小学武术操,新小原地动感跑,实中的跑操,等等。诗意大课间超越了身体锻炼价值,是学生生命的欢会,充盈着生命的激情,彰显着生命的灵性,放射着生命的光辉,引领生命诗意远行。

——足球体验场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区“快乐足球 健康行动”工程可以归纳为“一个宗旨”“二个机制”“三个结合”“四个进入”。“一个宗旨”即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两个机制”即人才输送机制和足球联赛机制;配套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足球人才输送、竞训的对口衔接模式。在入学对口分配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足球特长,搭建足球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校级足球联赛机制,全区中小学常年开展足球训练、足球游戏,做到班有班队、校有校队,每年组织学校开展足球联赛,丰富校园足球文化,造就“校园球星”。形成了中小学生人人爱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踢好球的生动局面。“三个结合”即专家与教师相结合、基地与学校相结合、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师资队伍,丰富足球活动;基地重在培优,学校重在普及,优势互补;足球进社区,足球进家庭,校社资源共享,家校育人双赢。“四个进入”即足球进入学校发展规划,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进入阳光体育活动,进入学校文化建构。足球场妙趣横生,激情飞扬,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足球体验场,球员与观众都会根据各自的生活阅历,诱发不同的道德和情感体验,爱国与责任、团结与合作、理解与包容、勇敢与拼搏等道德与情感在足球体验场生成、升华。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三天两夜”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陶养人格。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六大育人功能。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拓展训练:挑战自我极限,铸就团队精神;手工劳技:开发潜能,提高动手能力;郊野远足:磨砺生命意志,炼就生存耐力;田间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篝火晚会:发展学生个性,愉悦学生身心。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突出校外、突出活动、突出公益;突出体验、突出感悟、突出实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人生历程。

——“一校一品”工程科研成果精品荟萃。实小强调过德行生活,抓习惯养成;新小顺应童心 “做最好的自己”;北一小经典耀童年;北二小尊崇天性,“奔跑吧,少年”;红星小学写字育人,翰墨薪传;北三小“记忆童年”毕业典礼;赛小艺术化育;洪小儿童之家。张三小“少年警校”;教幼“寻找身边的美丽”;实中班级生态文化;二中读书活动;十一中禁毒教育;五中、江华学生社团;七中、九中学生志愿者等,都是生态智慧的结晶。

品牌是一种形象、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标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品牌,是从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萃取提炼的精华,绽放着生态体验的光辉。

刘惊铎教授在《给德育一个理由》(《中小学德育》,2015年第四期)一文中指出:“给德育一个理由,意味着它必须顺应世界大势,站在人类思想潮流和改革实践的前面,坚持倡导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成为学校教育离不开的思想灯塔,成为人类离不开的灵魂导航系统,德育由此会散发生命灵动的韵律,绽放生态智慧的光辉,成就其真正道德的、崇高的生命领航的事业。”我们期望,在探索生态体验教育的路上,能和师生共享美善机缘,共度生命时光,感受心灵震撼,享受生命成长。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12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 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中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利益主体为追求各自利益, 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地被开发利用,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也有部分地区充分利用并开发生态资源,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1. 能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此消彼长, 经济增长建立在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

以江苏省为例, 近几年来, 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江苏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 但是江苏省的增长速度普遍比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从1990—1993年, 江苏省的GDP增长率每年都在上升, 到1993年达到最大值, 其具体值为22.02%。1993年后, 其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总的来说, 其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大的, 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能源的消费量也是相当大的, 江苏省的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 并呈加快趋势。1999年, 江苏省的能源消费总量是5 960.14万吨标准煤, 而到2007年则快速增长到18 031.67万吨标准煤, 是1999年的3倍多。同时, 电力的消费量也在增加, 其年增长率变化较大, 最大已达22.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各种能源的消耗量也将不断增加。但是, 由于江苏省自身产能水平极低, 供需缺口很大。而且, 由于电力供应不足, 江苏省在过去几年普遍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 许多企业被迫调整厂休, 避峰让电,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经济的发展。因此, 能否很好地解决能源供需矛盾, 将成为影响江苏省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环境污染方面, 这里主要分析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从总体上来说也在不断增加。1996年排放量最低, 为85 481万吨, 2007年则上升为192 426万吨, 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相违背的。

2.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曾创造“凤凰城奇迹”的广东碧桂园, 多年来以强势的品牌战略打造出了房地产航母, 被业内公认为房地产界的“巨无霸”, 瞄准沈阳市城市南移的商机和苏家屯区广阔的空间, 在该区的一次南下招商活动中, 双方签订了南营子地区整体开发合作协议, 总投资70亿元, 用不到五年的时间要建设成广州凤凰城模式的高档住宅商住区, 开发建设面积42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大盘。

沈阳能够以房地产为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认识了“我是谁”, 并充分利用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开发潜力有密切关系, 实现以环境带动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苏家屯区面积781平方公里占到大浑南的50%以上, 也是浑南地区唯一可供集中开发的区域, 具有广阔的城市发展空间, 更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腹地。沈阳有七条城市干路跨越浑河直通苏家屯区, 使苏家屯区与母城的联系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特别是随着苏桃路、地铁二号线、高架铁路以及沈阳展览中心的建设, 使这里的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备。苏家屯区无疑应该成为沈阳南部发展的最具潜力的地区”。可见充分了解区域环境特点, 结合当代产业特点, 城市生态资源完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虽然社会能源的种类很多, 但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源投入, 其初始状态通常是煤、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四种能源。而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与振动危害及其他。本文参考广东省工业废水排放量 (FS) 表征环境污染程度。并以能源消费量 (NY) 和废水排放量为自变量, 全省生产总值 (GDP) 为因变量的计量模型进行研究:

其中, Y、X1、X2分别表示GDP、NY、FS, μ为随机项。根据以上模型, 对所收集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0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是总体线性显著的, 它能正确地反映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正向或反相关系。

四、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反方向影响关系, 对于负面影响方面而言, 经济的增长可能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如果资源不太丰富, 不断拉大的供需缺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且环境污染最终也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 是一种极不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1.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 大力发展轻工业, 向结构轻型化发展。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标准化的定量技术指标, 在水泥、钢铁等行业, 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从而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优化能源结构。

积极寻找自身的资源优势, 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降低环境污染。

3.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 从而使物质和能源能够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同时, 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 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发展。此外, 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消耗型向循环型、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经济转变。

4. 完善绿色GDP指标体系。

以上面提到的江苏省为例, 作为全国“绿色GDP”核算的试点之一, 首次也是全国首家向社会公开通报了全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监测效益。但是, 江苏试点的并不代表全面计算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 最多只能称之为“浅绿色”GDP。而且在已有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 如现有核算只是对当年流量的核算, 对历史造成的污染治理成本如何估价, 悬而未决;污染损失的口径范围也没有明确等。因此, 要不断着力于提高全民,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绿色GDP的认识观念, 提高绿色核算技术, 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并制定出与绿色GDP核算相关的法律制度, 以摸索并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魏一鸣, 范英, 等.中国能源报告 (2006) :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周彬, 吴翔, 等.浙江省3E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6, (3) .

[3]范秀英.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代价[J].工业技术经济, 2003, (5) .

[4]张晓东, 池天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 2001, (4) .

上一篇:青海油田下一篇:化工单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