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建设

2024-05-21

区域生态建设(精选12篇)

区域生态建设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尽管在党的生态保护政策的阳光雨露润泽下, 我国的生态修复与补偿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至今我国的生态问题依然严峻, 一些地区的生态仍在恶化。财政政策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态修复与补偿工作呢?课题以甘肃省区域生态建设为视角, 通过甘肃省的生态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考察, 厘清了生态建设的五大经济理论基础, 提出了三维一体的财政调控政策思路及三个方面的具体促进对策。

关键词:区域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理论基础,财政,调控思路,财政调控对策

一、生态建设的区域考察:甘肃的特点与问题

(一) 甘肃生态环境概况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 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 东接陕西, 南邻四川, 西连青海、新疆, 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国接壤, 处于我国蒙、维、藏、回四大少数民族地区结合部, 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安全战略地位, 而且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功能, 生态地位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脆弱的区域。甘肃地形平面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的狭长带状型, 东西长1655公里, 南北宽530公里, 全省平均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 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甘肃地貌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 大体是“三山三草二沙一林一分田”, 土地总面积为42.58万平方公里, 但其中难利用土地面积超过40%。气候从东南到西北, 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 年平均气温0-15℃;降雨量由800毫米过渡到30毫米,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多年平均降水不足300毫米, 而蒸发量高达2000多毫米。从流域来看, 甘肃横跨内陆河、黄河和长江三大流域, 分属11个水系, 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286.2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77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居全国第20位;耕地亩均水资源量404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值的1/4。而且, 甘肃的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甘南和陇南两个市 (州) 水资源十分丰富, 合计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57%。而占全省面积60%以上的内陆河流域则极端干旱, 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7亿立方米, 仅占全省总量的20%, 尽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非常高, 达到了98.6%, 但仍缺水3亿立方米左右。石羊河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耗水量已经大幅度超过了可利用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 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民勤绿洲的退化)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已达93.7%, 而且经济发展挤占了生态用水, 上中下游之间用水矛盾十分尖锐。与此同时, 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荒漠化、草场退化等也十分严重。例如, 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5%。黄土塬区每年流失土壤总量5亿吨, 陇南山地几乎每年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迅速。从人居环境来看, 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比较低, 不适合高强度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陇中素有“苦甲天下”之称, 河西戈壁、荒漠均属不毛之地, 甘南、陇南一些地区是典型的穷山恶水, 因此居住环境恶劣, 民众生计脆弱。

(二) 甘肃主要生态项目建设情况

1.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项目。

甘南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 境内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 黄河在甘南境内流经433公里, 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 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 占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 另外, 每年还向白龙江注水40亿立方米。高寒沼泽湿地对黄河水源具有特殊的涵养作用, 大片湿地像海绵一样, 在丰水期大量存蓄黄河及支流的河水与降雨等, 在枯水期随着河面的下降逐渐将蓄水补充给黄河, 从而确保黄河水量不减少, 被称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 具有不可替代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沙化等原因生态恶化严重:一是湿地面积锐减, 水源涵养和补给能力减弱。二是草地退化、沙化严重。三是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甘南的生态恶化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人大代表及新闻媒体的关注, 通过多方呼吁, 2007年12月4日, 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规划建设期15年 (2006-2020年) , 主要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支撑体系3大类23个子项目, 总投资44.51亿元, 其中国家投资29.17亿元, 占66%, 地方配套及自筹15.36亿元, 占34%。目前, 游牧民定居工程已启动, 计划利用3年时间, 解决14524户7.37万人的定居问题, 该工程国家投资4.21亿元 (其中整合现有渠道资金0.51亿元, 新安排中央投资3.7亿元) , 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8.89亿元。

2.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 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 发源于青海北部的祁连山八一冰川, 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3省区, 干流全长821公里, 径流总量为69.3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黑河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母亲河”和额济纳的“命根子”。黑河流域生态问题恶化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上游森林带下限退缩和天然林草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比建国初期森林面积减少16.5%, 森林下限高程由1900米退缩至2300米;中游地区水资源紧缺, 旱灾频繁,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下游地区河道断流加剧, 断流时间由50年代的仅100天延长至现在的200天, 东、西居延海干涸和沼泽地先后消失, 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草地严重退化, 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加剧。针对日益恶化的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和突出的水事矛盾, 2000年1月26日黑河流域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直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黑河干流省际用水水事协调规约》, 成立了水事协调小组。2001年8月, 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 将黑河流域治理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 2001~2003年间, 先后给张掖地区投入14.7亿元, 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控, 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 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等工程建设。经过合理分水、灌溉节水、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等措施, 至2003年8月,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东居延海再次迎来了久别的弱水, 随着源源不断的水量补给, 绿洲开始复苏。

3.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石羊河是甘肃三大内陆河之一,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 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上游人口增加和严重的开荒以及农田灌溉面积、农业用水的增加, 导致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量由五十年代的5.9亿立方米减少到2005年的不足1.0亿立方米。同时由于民勤自身需水规模的不断扩大, 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已达5.2亿立方米, 超采近3亿立方米, 随着石羊河流域人水矛盾的不断加剧, 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过度, 民勤县的生态环境愈加恶化, 植被大量枯死, 荒漠化日趋严重, 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94%, 并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民勤不仅已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而且也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石羊河流域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多次批示, 要求“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这不仅是个决心, 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 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为加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重点治理工作, 甘肃成立了石羊河流域管理委员会, 并在水利厅下设石羊河流域管理局。2003年启动实施了民勤湖区综合治理工程, 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2005年6月17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作为水利建设“一号工程”获国家正式批准, 2006~2007年, 国家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 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 项目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程、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移民安置工程、水文测站建设、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及前期工作7大项15个工程。项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生态成效显著:一是2006~2007年度通过政府引导、教育移民、投亲靠友、劳务移民等多种方式完成生态移民1.69万人;二是2006~2007年完成工程压沙6.5万亩, 新增人工造林面积14.44万亩, 封沙育林 (草) 35万亩, 其中2007年完成13万亩, 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29.5万亩, 防风固沙林139.13万亩, 封沙育林 (草) 290万亩, 建成防护林带342公里, 有效治理风沙口191个, 荒漠化蔓延逐年加剧的势头有所遏制, 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0.68%提高到2007底的10.86%。

4. 退耕还林工程。

1999年按照国务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 甘肃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底, 甘肃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618.3万亩, 其中退耕地还林1003.3万亩, 荒山荒地造林1485万亩, 封山育林130万亩。已累计兑现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补助资金116.6亿元, 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13.4亿元、生活补助费12.3亿元、粮食补助资金90.9亿元。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甘肃生态的突出特点

1. 生态地位突出。

甘肃位居黄河、长江上游, 是一个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其生态安全不但影响着甘肃的可持续发展, 也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例如, 甘南地区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 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 占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 如果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遭到破坏, 黄河将会断流。而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严重影响着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气质量。特别是, 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不断降低, 使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供给出现减少趋势, 绿洲溯源转移、沙漠南侵、沙尘源地扩大增加, 已经不是个别问题, 成为北方部分地区沙尘天气频次和规模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 民勤绿洲的退化已经到了非常惊人和危险的程度。一旦民勤绿洲消失, 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 将产生巨大的生态后果。

2. 生态环境脆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77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 而且分布极不均衡, 大部分地区极度干旱;二是森林覆盖率仅6.6%, 居全国27位;三是陇中陇东黄土的水土保持能力差, 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高达5.5亿吨, 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四是土地的荒漠化、沙化、盐碱化严重;五是自然灾害多发, 灾害种类多, 区域性和季节性强, 旱灾、暴洪、霜冻、冰雹、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3. 生计非常脆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生产、生活基础脆弱。全省地形以高原、丘壑、戈壁、荒漠为主, 难利用土地面积超过40%, 干旱少雨, 自然灾害频发,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很多地方“靠天吃饭”。二是地方财政长期困难, 各项投入较少、欠账大, 导致经济社会基础薄弱落后。2007年甘肃财政的自给率只有28.27%, 而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甘南州的自给率只有7.47%, 地方财政的这种低供给能力既是发展滞后缺乏造血功能造成的, 也有管辖行政区地域广阔行政运行成本较高等原因, 这种低的财政保障能力造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公用基础设施环境很差。三是农民生计能力整体不强, 自我发展能力弱。普遍处于生计方式单一 (主要有5种形式, 即:传统种植业、外出打工、本地务工、家庭手工业和其他辅助性生计活动) , 靠天吃饭, 收入不稳定等生计弱势状态。2008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23.8元,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人均消费性支出2480元,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7%。

(四) 甘肃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的问题。

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方案已基本定型, 甘肃被列入禁止开发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3个, 世界文化自然遗址1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 国家森林公园11个, 国家地质公园4个;甘肃被列入限制开发区的地区仅有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范围包括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5县1市。另外甘肃的庆城县、环县、华池县、镇原县被列入国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甘肃的康县、两当县被列入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这一规划对甘肃的生态整体建设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没有将临夏州南部的康乐、和政和甘南的迭部、舟曲, 以及陇南的宕昌纳入范围, 这些地区不仅是黄河中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 而且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连片, 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唇亡齿寒”的重要关系, 一旦这些地区的生态恶化, 必然会快速殃及补给区。另外, 甘南的迭部、舟曲和陇南的宕昌不仅是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嘉陵江的源头, 而且西南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毗邻, 该区域的生态恶化也会殃及长江。二是尽管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区 (除市区) 被纳入了甘肃的白龙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范围, 但是没有纳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范围。而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功能特点来看, 甘肃的文县、武都区与康县、两当成片, 且是国家级保护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西延的一个不可分割部分, 区内野生生物品种繁多, 是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区, 一方面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方面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 该地区西面又与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接壤, 还是嘉陵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之一, 因此无论从长江水源的供给、泥沙的防治, 还是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角度来看, 该地区都应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建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本来与国家的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手足关系”的以上地区, 在国家的规划里却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孤岛”。三是陇中素有“苦甲天下”之称, 从地貌来看, 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 水土流失历来非常严重, 但是国家限制开发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未列入与甘肃的庆阳市和宁夏的彭阳县毗邻的静宁、会宁、定西和通渭四县。四是黑河流域断流, 下游居延河成死河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上中游过量用水, 合理分水制度的缺失,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忽视对张掖湿地的有效保护, 而张掖湿地的生态保护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受益者主要是内蒙古的额济纳旗, 以及我国的整个西北和华北、乃至华东和中原地区, 因此应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建设队列。

2. 生态项目建设与补偿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甘肃区域生态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来看, 目前, 在生态项目建设与补偿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要生态”与“要生存”的矛盾仍在白热化交织。如, 在甘南的玛曲, 由于过度放牧、对原始森林的过度砍伐, 玛曲境内黄河沿岸的沙化线在不断地向纵深扩展, 形成了220公里的沙化带。而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舟曲, 由于境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受“5.12”地震影响, 山体、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地震中大量塌陷、裂缝, 大部分水土保持设施遭到了破坏, 据调查,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100多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70%, 全县共有灾害性滑坡点57处, 灾害性泥石流点86处, 其中泄流坡滑坡被专家称为亚洲最大滑坡, 严重危及3.84万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生态问题已经引发了“生态贫民”和“生态难民”问题。但是, 截至目前, 由于这些地区财源贫乏, 积贫积弱, 财政自给能力太差, 所以依靠破坏环境式的资源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的冲动仍然很强烈。二是生态项目的推进举步维艰, 隐患较多。如,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 总投资44.51亿元, 但由于资金到位时间缓慢, 且地方配套比例高达34%, 只补助项目区牧户的住房 (户均1.6万元) , 无生活补助等原因, 使项目从2006年开始建设以来, 至今进展缓慢。三是生态补助项目归口多, 处于群龙治水状态, 不利于资金的综合利用。如, 在临夏州就存在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甘肃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等多项生态补偿项目, 这些生态补偿项目有的归口农业部门管理, 有的归口林业部门管理, 还有的归口水利部门管理, 一方面项目资金条块分割, 各管一方, 无法整合发挥综合效益, 另一方面单个项目资金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临夏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1998年试点, 2000年开始实施, 项目期为2000-2010年, 该项目从实施情况来看, 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天然林保护是一项具有长期性, 而非阶段性的工作, 目前通过项目实施,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如果到期不再支持, 很可能半途而废。其次目前每年每亩补贴0.37元, 杯水车薪, 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四是目前的各种生态补偿中普遍存在物资资金补偿多, 产业扶持、生产方式改善少的情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因此, 要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必须本着“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原则, 以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为出发点、落脚点。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例, 生态破坏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林木、开挖矿产资源等行为造成的, 即由牧区政府、企业和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如果在生态修复、维护过程中, 不重视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仍然会陷入“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 生态资金投入不仅要“以民为本”, 解决牧民的生活问题, 更要本着“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 加大牧区生态产业的扶持, 加大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投入, 创造条件, 使牧民生活由游牧变成定居, 饲养方式由游牧变成圈养, 身份由牧民变成产业工人或生态维护者。五是生态补偿资金问题。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补偿资金太少, 无法满足生态建设进度和项目的需求。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生态补偿资金考虑生态修复和维护方面多, 对生态移民定居及其社会基础设施配套费考虑太少, 而这是生态建设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事关生态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其次是生态建设对项目本身和居民补偿考虑的多, 对地方财力补贴考虑的少。在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 地方不仅在短期内财力增长乏力, 而且由于生态维护使地方财政负担加重, 如果不考虑通过一般性或者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地方财力予以补贴, 必然使地方政府对推进生态项目建设持消极态度或处于抵制情绪, 最终会由于“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而使国家投入的资金打水漂。第三是要求地方配套太多, 如《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总投资44.51亿元, 地方配套比例就高达34%。由于甘肃和甘南地方财政本来就比较困难, 这么大的配套额, 必然会导致项目质量降低, 甚至无果而终。第四是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太少, 目前主要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六是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如, 退耕还林是以退耕农作物为前提条件, 农户面临“是种树, 还是种粮”决策问题。从2000年开始, 我国粮食逐年减产, 2003年只有43067万吨, 市场粮价也从2003年开始回升, 2004年大幅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 (CPI) 比2003年上涨26.4。与此同时, 国家在此时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 采用现金补贴代替原先的粮食补贴, 补偿标准不变, 仍为每公斤粮食折合现金1.4元, 这实际上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的违约行为。这只会损害退耕还林政策的连续性, 减少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使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弱化。严重的后果是农户会利用信息不对称选择毁林复垦或林间套种, 从而使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目标难以实现。七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难以支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对各种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的界定, 对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的规定不明确;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 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应有的法律关注和有效的法律支持;一些重要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到位;对法规的刚性规定缺乏一些因地制宜的柔性政策进行补充。

3. 生计环境和生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生计环境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全国相比偏低。以公共基础设施为例, 虽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甘肃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 但截至目前基础设施综合水平仍较低, 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在西北五省区中也最低。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 (东西狭长) , 甘肃的交通基础设施需求量比相同发展水平的地区要高。就铁路和公路的区域密度而言, 甘肃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80%和50%。从长途电话、本地电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万人拥有量以及互连网普及率来综合衡量, 甘肃的通信条件仅为全国水平的60%左右, 只略好于西藏和贵州。从农田水利来看, 甘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全部耕地的29.5%, 而全国这一指标是41.89%, 说明甘肃省70%的耕地还是“靠天吃饭”。从生计能力来看。由于受生计资本单一贫乏, 生计能力培育落后、生计环境恶劣等所限, 甘肃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都非常脆弱, 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在生态移民等外部冲力的冲击下, 生计将会进一步恶化。

二、区域生态建设理论探讨:理论基础与财政调控思路

(一)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理论来源

从财政和经济视角考察, 一些经济理论为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的切入点。这里不赘述理论本身, 只阐述对生态修复与补偿政策的启示。

1.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告诉我们, 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保护等问题时, 由于生态产品存在外部性问题, 我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地解决, 因此, 政府必须义不容辞地介入, 有所作为,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 而在于政府如何介入?政府介入的方式很多, 可以通过征税、也可以通过收费, 还可以通过补贴, 但是不同的手段, 对于外部性的内部化程度是不同的, 激励的相容性是不同的, 对微观主体产生的激励效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最终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 在区域生态建设过程中, 我们的任务是依据外部性理论,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 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生态区管辖政府的财政能力、居民的生计能力进行科学分析, 为生态区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外部性内在化的调节手段, 使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能够用到刀刃上, 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 公共品理论。

一般而言, 生态产品都至少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两特性中的一特性, 所以大多属于公共品、准公共品或公共资源的范畴。首先, 在生态产品的供给过程中, 尽管整个社会的福利在增进, 但是一些生态建设涉及的个体的福利水平在下降, 也就是说, 在没有补偿或者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 社会总福利的增加是以牺牲一些个体的利益为代价的, 这违背了帕累托效率准则, 因此政府要按照卡尔多效率准则对受损者进行补偿, 标准应当不低于机会成本。其次, 在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过程中, 要使投入的资金和设计的制度, 既要有利于减少“公地悲剧”事件的发生, 有利于减少“搭便车”行为, 更要有利于调动生态区各级政府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为生态建设出人力、出资金、出技术。最后, 政府在生态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过程中始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不论是从健全法律、制度层面来讲, 还是从资金的筹集、投入和保证方面来看, 都应始终如一地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3. 生态资本理论。

生态资本理论至少告诉我们三点:一是“庇古税”、污染许可证和生态补偿等相关的制度, 尽管是解决生态修复与保护问题的利刃, 但是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完全运作, 所以还是无法彻底解决生态修复与保护问题, 只有将生态资源通过市场货币化, 使其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基于此, 在生态修复和保护过程中, 要尽量将具备资本化的生态资源资本化, 然后以对生态产品生产环节的扶持和消费环节的补贴等方式设计财政扶持政策。二是既然生态也是资本, 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问题, 防止由于生态资源的过度破坏, 导致生态限制性经济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三是生态是有价值的, 而且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或产品。因此, 生态产品或资源再不能是免费的午餐, 必须有偿提供, 有偿使用, 以最终达到生态区居民依靠生态产品的发展、供给实现致富的目标。

4.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除了为外部性内在化提供了一种思路之外, 也为解决“公地的悲剧”提供了一种思路, 按照产权理论, 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将公共生态资源委托私人经营的方式来解决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过度使用问题。对于已经可以商品化的生态资源, 政府可以分成;对于收益太低无法商品化的生态资源, 可以采取与授权经营户签订生态责任合同的方式给予财政补贴。

5. 可持续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二元化的经济模式, 建立一种把二者内在统一起来的生态经济模式。这种生态经济模式要求实现生产过程的生态化、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就是要在生产过程中, 通过财税机制形成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 鼓励在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养鸡生蛋”而不是“杀鸡取蛋”;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要求我们应当运用财税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要求我们运用财税政策刺激对绿色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 扶持生态区特色农产品原产地认证, 对生态区原产地特色农产品给与消费环节补贴。

(二)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修复与补偿呢?直接的原因是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并且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 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在GDP的增长过程中至少在一些方面反而出现了下降。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粗放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资源的粗放耗竭式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 要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 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生态修复与补偿过程中的发展至少包含三层内容:一是发展是一种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是一种着眼于全局的发展, 是一种着眼于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 不能由于对当前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而放弃, 不能由于对局部利益的负面影响而放弃。而是要咬定全局、长远发展不放松, 以可持续的发展为目标, 根据区域功能, 国土承载能力等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二是发展的途径变宽了, 生态资源和产品逐渐资本化, 一些主要的生态区域可以依靠生态资源或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实现发展。三是GDP的增长贡献更多地来源于管理理念、手段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这样的发展要求我们的财政政策必须更多地向欠发达区域、生态产品和技术创新倾斜, 因为欠发达地区在发展中处于劣势, 生态产品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且在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 技术创新的风险很大。

2. 必须以人为本。

生态修复与补偿视野下的以人为本, 要求财政的阳光更多地向生态区居民倾斜, 要求财政资金在倾斜的过程中, 更加追求生态区居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培养, 以对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伤害最小和生计能力培育最大化为原则。这需要财政资金扶持向三个方面倾斜:一是向生态区居民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倾斜, 给生态产品予以补贴支持;二是大力扶持生态区生态产业发展, 为生态区居民造饭碗, 改变其破坏生态式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向生态区居民的生计能力培育倾斜, 以增加其生计资本, 增强其生计能力, 拓宽其生计手段, 最终达到提升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目的。

3.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财政在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过程中更好地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对生态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因发展生态而减少的收入要予以补偿, 而且补偿要长期化,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要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限制资源的粗放耗竭式利用, 减少碳化物排放, 鼓励生态资源和产品保护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 扶持生态修复与补偿的财政政策思路

生态文明的形成最终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只有建立了有利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问题才可以得到有力、有效、有序的解决。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 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不仅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财政资金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润滑剂, 犹如人体的血液一般。那么, 财政如何作用, 或者说财政政策如何安排才能保证生态补偿机制更加有利于生态目标的实现呢?基于甘肃区域生态实践的经验, 以及生态财政的经济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应当建立生态财政体系。所谓生态财政, 又称绿色财政, 就是一种“无污染”、有后劲、可持续的财政。这种财政, 在时间上, 既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考虑未来的持续发展, 既满足现在的需求又不对未来需求的满足形成伤害;在空间上, 既考虑上级财政的发展又不对下级财政需求的满足形成损害, 既考虑上级财政的总体运行能力, 又兼顾下级财政的保障能力;在需求上, 既满足物质文明建设的需求, 又能满足公众对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等广泛的精神需求。从政策实施的着力点来看, 生态财政由以生态税为主体的生态收入体系和以绿色转移支付和补贴为主体的生态支出体系部分组成, 通过一收一支透绿、显绿、增绿;从政策实施的目标来看, 生态财政以构建生计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政策的实施途径来看, 生态财政政策主要由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生计能力可持续发展三个财政政策来保证其目标的实现。总之, 需要构建三维一体的财政政策, 一体指生态财政, 三维指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如果加上财政政策的五个经济理论来源, 正好形成图1所示的导弹模型。我们将其称为财政政策作用下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导弹模型。

三、区域生态建设的政策着力点:三维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生态建设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潜力, 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产业模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生态建设自身的复杂性与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建设内容应该是多样性和系统性的, 只着力于解决生态自身的保护与修复难以起到理想效果, 而应将生态保护与修复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融合到生态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生态地区政府与居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中。与此相对应, 生态建设的政策也应包涵这些内容。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直接而广泛的政策保障作用, 它涉及到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和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这三类政策, 并且这三类政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有机的财政政策体系。

(一) 实行有利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财政政策

1. 建立健全生态修复与保护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的核心是资金来源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筹措生态修复与保护资金必须坚持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多渠道筹措资金。

(1) 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目前, 我国生态建设的财政投入形式主要以支持生态项目为主, 资金随项目下达, 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并不确定, 不利于生态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建设。因此, 有必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一是进一步划分政府间生态建设的事权, 并辅之以相应的财权。生态修复与保护可以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如: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和洪水调蓄区等生态功能区, 其生态服务功能和地位是保障和维系国家及区域的生态安全, 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这种生态服务应该是全体受益者购买, 或者是其代表-政府购买;准公共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物品, 对于这类生态补偿, 公共购买和市场交易途径同等重要。因此, 财政投入的重点是不能向私人部门转嫁的生态环境建设部分, 而这一部分也应在各级政府间相对明确地划分。比较现实的划分依据是结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划分 (根据国家环保部近年开展的生态功能区划的结果, 全国分为3个生态大区, 50个生态区, 206个生态亚区;在此基础上, 根据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重要性, 划分出1458个重要生态功能区, 包括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洪水调蓄区。而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禁止开发区域;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 , 中央政府承担具有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保护的责任, 相应承担这些生态功能区以及跨省区际需要进行全局性、普遍性的生态建设事权和支出责任, 并在预算中列支。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承担辖区内生态功能区的修复与保护的责任以及部分支出责任 (中央政府应视其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给予适当补偿或补助) , 承担各自水源地保护等内部生态建设责任, 并在预算中列支。跨区域或流域的生态建设属于跨区域性公共产品, 由相关流域范围内的平级政府承担本级财政支出 (中央政府补助后的部分) , 上游地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并承担本级职责范围内的财政支出并在本级预算中明确列支, 同时下游地区政府负责对上游地区政府进行属于本级财政范围的补偿支出, 并在本级预算列支。二是加大中央政府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建设最直接的手段, 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目前,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 还没有考虑生态建设而导致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程度和造成的经济发展机会成本。因此, 建议一方面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现有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权重, 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 按照平等的公共服务原则, 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对重要的生态区域 (如自然保护区) 或生态要素 (国家生态公益林) 实施国家购买等, 建立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经济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另一方面, 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新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 如:增加生态功能区划因子、生态功能区国土面积因子、生态功能区贫困化指数因子、生态功能区社会保障因子等。从而扩大生态转移支付的规模和调整完善其结构。三是加大对重大生态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 用于生态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仍然是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因此, 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各部门的积极性, 加快对重大生态项目的论证、立项和实施进度, 对扩大财政对生态建设的投入意义重大。要做好重大生态项目的评审、筛选等前期工作, 建立项目储备库;要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程度, 争取项目早日实施。另一方面, 在项目实施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确定适当的配套资金比例和额度, 使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2) 拓展市场和社会投入渠道。财政投入仍然是我国目前生态建设的主要渠道, 同时应积极探索使用市场手段拓展生态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一是培育和发展生态资本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越来越强,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首先, 利用债券市场发行生态环保债券, 债券可由财政部统一发行然后转贷给相关省市和部门, 也可探索由省市地方政府自已发行。其次, 引进国际信贷, 国际信贷对于环保项目的利率相对比较优惠, 由生态项目所在地政府指定相关部门或组建环保投资公司, 既可作为法人吸引外资, 也可作为中介人、担保人协助企业吸引外资。二是利用BOT融资方式。通过政府或所属机构为投资者提供特许协议, 准许投资方开发建设某一生态项目, 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期限内独立经营获得利润, 协议期满后将项目无偿转交给政府或所属机构。这种由政府承担投资风险、企业直接出资的方式是西部生态建设摆脱资金短缺困境的可行方式。三是设立公益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接受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单位、个人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赠或援助。生态效益具有公共性, 各国的生态环境对世界的生态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获得一些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单位的捐款或援助是可能的;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组织对我国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资金援助, 如世界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提高, 一些高收入单位和个人对生态建设捐款也将会增加。四是发行生态环境建设彩票。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成功发行和运作是拓展补偿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良好模式, 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加大对生态建设和保护投入, 通过发行生态彩票, 不仅拓展财政筹资机制, 同时可以宣传和普及生态知识, 提高人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国家责任和公民社会责任的一体化进程, 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良性循环。五是建立生态资源的交易市场。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是实现生态补偿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应合理利用市场机制, 本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 逐步建立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机制, 以扩大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首先,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权限额交易机制。根据各地区面积、人口、工业化强度和空气污染控制标准, 确定当地排放限额, 并由地方政府进行具体分配。分配时可采用招标、拍卖或其他市场化方式将排放限额出让给具体企业, 所得收入由当地政府统筹使用。由中央政府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平台, 并对交易进行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排放监控系统, 对超标排放的企业或地区进行严厉处罚, 以维护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条件成熟时可逐步将其他废气、污水、固体废物也纳入这一机制。其次, 建立水权的交易机制。水权的交易对象包括水量和水质, 水量可根据国家规定的当地取用量 (限额) 进行交易, 水质可根据出入界水质状况确定补偿标准。政府应根据流域的影响范围实施分类管理。对于我国的“七大流域”应由中央政府制定统一标准、提供交易平台和监督管理;对于跨区域的流域由地方政府协商确定补偿标准;对于城市水源地的补偿适宜直接一对一谈判解决。

2. 完善有利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税费体系。

税费既是内化外部成本和激励主体改变行为的经济手段, 又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 税费改革非常敏感而影响广泛, 因此, 改革难度较大, 需要总体规划、分步推进。

近期有条件推进的改革有:

(1) 加快资源税改革。一是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现行资源税制只对列举7个税目征收, 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显得狭窄。应该在归并对资源的各种收费基础上,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对所有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滩涂资源、地热资源和沙石资源征税。二是改革计税依据和计税方式。针对目前计税依据单一、征收范围窄的局面, 实行差别税率, 适当提高税率, 对不能替代的稀缺资源课以重税。以原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资源产品进行试点, 由现行的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 建立资源税收入随资源收益变动的调节机制。同时, 在资源税收入中切块 (5—10%) 专项用于生态建设。

(2) 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 要抓住有利时机全面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矿业权有偿处置工作。二是加快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税费制度。加快《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 加强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和转让管理,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矿山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研究制定矿山环境保护条例, 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企业承担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 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同时, 在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中切块 (10%) 专项用于生态建设。

(3) 恢复开征环境补偿费。环境补偿费开征于90年代初, 于2002年停征。它是针对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征收, 征收范围包括矿产开发、土地开发、旅游开发、自然资源开发、药用植物开发和电力开发等。在征收方式上, 根据实际, 有按投资总额、产品销售总额收费方式、按单位产品收费、使用者付费和抵押金收费等多种方式。该项收费对促使自然资源环境的使用者、开发者和消费者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约束损害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征生态环境税难度较大的情况下, 恢复开征环境补偿费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同时, 要根据目前生态建设的形势和重点, 调整相关的征收对象、征收方式、征收费率, 使之更切合生态建设的需要。

(4) 实行绿色保证金制度。2006年,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 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规定矿山企业要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并列入成本, 从而初步建立起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议将这一制度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规定环境污染重点行业中的企业按照其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在年初或某项目建设之前缴纳一定的环境污染保证金, 如果到年末或项目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危害超过了一定标准, 这笔保证金就自动地被充公并入生态建设资金中去。

长期改革目标是开征生态环境税。在当前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 加快开征生态环境税是一种必然趋势, 它对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和实现生态环境目标具有双重的作用。生态环境税涉及的税基、征收方式比较复杂, 需要一个长期完善的过程。目前, 我国生态环境税课征对象可暂定为排放各种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行为。这一是由于上述行为对我国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二是由于对此类行为课税, 我国既有征收排污费的经验作为基础, 也有大量的国外经验可资借鉴, 可以降低税制设计和运行的难度。具体而言, 按其课征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税目:

(1) 空气污染税。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征税。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废气、汽车尾气、化工生产等, 要以排放这些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在计税方法上, 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为依据, 根据排放有害气体浓度 (空气质量级别) 设计累进税率, 以量课征。

(2) 水污染税。以排放废水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对企业和个人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征收办法。对企业排放的污水, 可以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实行以量定额课征。对于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 可以居民用水量为计税依据, 采用无差别的定额税率。

(3) 垃圾税。该税以排放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以垃圾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实行以量课税。对种类不同、污染物含量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垃圾应采用不同的征税方法。分别设置税目、规定有差别的定额税率。

3. 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整合现有生态补偿政策, 首先, 要改变我国生态管理中存在的部门化、碎片化的状态, 明确各部门的事权, 尽量减少职能交叉, 增强协调性。从目前来看, 应梳理各部门生态管理的权责, 整合有关生态管理工作的内容, 各项生态管理工作要确定牵头部门归口管理;对于跨部门和跨行政地区的事项, 上级部门要给予协调和指导, 明确权责。从长远来看, 应组建全国性的协调管理机构, 负责国家生态工作的协调管理, 行使生态补偿工作的协调、监督、仲裁、奖惩等相关职责。其次, 要整合资金, 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财政部门可以根据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出财政支持生态建设的计划, 将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 (如现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专项资金等) 整合使用。生态建设需要的资金数量巨大, 但目前能够用于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是有限的,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应对财政支持的项目或工程予以排序, 突出重点, 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建设支出, 不撒胡椒面。

(二) 实行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 完善对生态和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

整合分散于各项税收中的环保优惠措施, 制定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的优惠政策、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减免的优惠、对环保设备采用低税率、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 实行投资退税, 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制定环保技术标准, 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给予税收鼓励和财政补贴, 如对技术转让给予税收减免, 技术转让费允许税前扣除, 对引进环保技术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等。

2. 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特色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生态功能区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一是要充分认识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把生态特色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二是依托当地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民族传统加工业, 重点是支持其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 创出品牌, 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重点支持生态治理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发复合型项目。比如:鄂尔多斯市种植沙棘项目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 而且惠及千家万户, 当地农民不仅获得水利部门的种植补助, 同时通过采果采叶, 增加了家庭收入。这类项目使生态治理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紧密, 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容易取得成功。四是吸引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新型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比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其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短期收益少, 需要政府在设备购置、土地出让、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甚至给予财政贴息等直接资金支持。

3. 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政策。

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 因此, 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实质上也是进行生态建设。一是要推行激励性的财政补贴政策。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 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 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 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产品、推广节能新机制、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等, 并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二是要采取激励性的节能减排资金筹资政策。各级政府除安排必要的启动资金以外, 还应运用财政担保和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企业投入。三是实施激励性的税收政策。如, 实行税收减免, 对节能产业和产品减税或免税, 以鼓励企业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和设备, 扶持节能产业的发展。五是采取惩罚性的税收政策。如, 提高消费税税率, 促进节约能源和减少高能耗产品的消费。

4. 鼓励生态和环保企业的资本化运作。

资本市场是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工具, 利用好这一工具可以有力促进生态和环保企业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上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生态环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将效益好的企业推荐上市。在上市公司的审批上, 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生态环保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在债券市场上支持这类企业发行债券。通过社会融资实现企业资本的筹集和扩张, 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

5. 推广政府绿色采购和生态产品认证制度。

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善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 促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进行采购时, 在技术、服务等指标同等条件下, 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 逐步淘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危害的产品, 并引导企业加强清洁生产、资源再利用和自主创新。而生态产品认证的实质是消费者通过选购被授予生态标签的生态产品, 为厂商达到生态产品标准而增加的成本提供一定补偿。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目前, 我国所使用的环保标签, 主要是基于产品本身对人体的影响, 而不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环保标签。随着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推广生态产品认证的条件已经具备, 政府应当积极支持与引导, 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这不仅符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 有利于我国企业调整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符合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和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三) 实行有利于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1. 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功能区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 解决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一是支持农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减轻环境压力。重点推进农村沼气工程、生物质能科技支撑工程、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过多的实际情况, 较大幅度地提高财政支持的总量。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要调整支出结构, 加大农民直接受惠面, 重点支持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等各种中小型设施建设。三是支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控制农村生产性污染。首先是支持规模化养殖, 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确立畜禽养殖规模, 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其次是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 推行秸秆还田,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四是支持农村生活设施建设。重点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财政支持的政策, 除传统的财政补贴方式 (如配套资金、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 外, 要提倡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政府投资参股等形式, 扩大农民参与度和受益面。

2. 支持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农民能否脱贫致富, 对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因此,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使农民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展其特色产业, 增加收入。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健全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与保护体系, 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 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 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对现有农业项目与资金进行整合。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 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 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三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 加强农村服务经营性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完善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政策, 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运行机制, 妥善化解乡村债务, 继续做好扶贫工作,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同时, 认真落实支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 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的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 支持生态移民。

生态功能区大都存在生态移民的问题, 但囿于政府现有实力, 目前只能重点解决重大生态项目的问题。移民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将部分当地居民直接转变成生态功能区的管护人员, 以解决其生计问题并对生态区提供更好的保护;二是将当地居民迁离生态功能区, 在省域内移民有困难的, 应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安置。前一种方式成本低、效果好, 但能安置的人数有限;后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较彻底, 但移民成本很高, 地方政府很难承担, 需要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

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生态功能区大都属于欠发达地区, 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存与发展能力, 同时也对生态建设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 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实现城乡、区域、群体、个人之间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生态建设的基本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 要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与标准, 确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水平及其支出标准, 以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因素为核心, 修订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标准支出项目, 才能将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这对于生态功能区居民的可持续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 要将生态因素纳入转移支付, 为生态功能区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生态建设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因为只有保障了生态功能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 才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和生态区人口迁移的基础, 因此,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时, 应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而且目前整个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对推进这项制度建设非常有利。当前的重点工作, 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行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加快探索和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点已不是财力问题, 而是各级医疗机构如何创新, 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 (县医院、乡镇卫生院) 如何适应合作医疗制度, 提供适当、便捷的医疗服务;此外, 合作医疗收费、报销等具体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使之更科学、合理, 贴近农民的实际情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方面要拓宽低保覆盖面, 提高低保标准;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要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针对性, 实现分类施保, 提高保障效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重点是要解决缴费来源问题,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普遍衰落或转型, 政府应当对农民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 以帮助、促进其建立养老计划。农民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比较复杂, 关键是要做好与城保和农保之间的衔接转换, 不能让其变成孤立的制度, 游离于城保和农保之外。此外, 应将农村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转移支付因素列入财政支付制度中, 使各级政府在推进这一制度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建立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层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基层财政困难, 不能保障基本公共支出需要是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为此, 省级财政要在中央财政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筹措一部分资金, 综合考虑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支出需要, 建立最低财力水平的保障制度。具体可考虑通过对县级基本财力需求的分析和测算, 科学核定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规模, 在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设定上, 应充分考虑财政困难县的实际问题, 对财力存在缺口的县实行基本财力保障。结合“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省级转移支付可直接测算到县, 对于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力达不到最低需要的, 且所属市没有能力继续扶持的县, 其不足部分由省级财政给予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1〕王立群, 尚新明.半干旱地区受害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探讨—以甘肃定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为例〔J〕.甘肃科技, 2008 (23) .

〔2〕张德明, 尚新明, 赵金华.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6) .

〔3〕张锋, 李世泉, 王宝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点看法〔J〕.水土保持, 2008 (22) .

〔4〕付意成, 阮本清, 等.河流生态补偿研究进展〔J〕.前沿, 2009 (3) .

〔5〕马洪波.建立和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

〔6〕卢祖国, 陈雪梅.经济学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理〔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7〕彭春凝.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转移支付〔J〕.江汉论坛, 2009 (3) .

〔8〕陈祖海, 汪陈友.民族地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9〕谢忙义, 连雪斌, 苏强.退耕十年播绿陇原——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巡礼〔J〕.甘肃林业, 2009 (5) .

区域生态建设 篇2

区域生态建设与景观生态学的使命

区域和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是指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即实行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和优化环境的建设工程.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工程项目,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内陆河流域的`生态调水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加强区域生态建设,维护国土安全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依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应实行不同的生态建设战略,如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高人口密度的生态压力区,可分别实施以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负荷调整和生态秩序重建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战略,调控人类活动,实行有序开发,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面对转型期的国家需求,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迎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要契机.研究的关键议题包括: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人类活动胁迫下的景观变化;区域开发人类活动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价;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景观生态建设的模式设计与优化组合.

作 者:肖笃宁 解伏菊 魏建兵  作者单位:肖笃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解伏菊,魏建兵(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5(10) 分类号:Q149 关键词:生态建设   生态安全   区域   有序人类活动   景观生态学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思考 篇3

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阿尔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思考如下:

一、保护天然次生林区

重点是对天然次生林区抚育、更新和保护。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随着海拔逐步提高,森林植被保存的越完好,随着海拔的上升落叶松比重逐步升高。由于过度采伐,目前的树种中落叶松锐减,但白桦树作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迅速生长,天然更新良好,又通过植树造林,使整个天然次生林区的植被覆盖度高,水源涵养功能较强,河流上游的含沙量很小。”在嫩江水系、额尔古纳河水系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但目前面临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与资源供给量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阿尔山市作为林区,可采林已近枯竭,人工林又处于中、幼龄林期,天然次生林抚育改造任务十分突出,为此,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坚持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彻底解决这一矛盾,保护好天然次生林资源。天然次生林区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主要项目和内容:

1.天然林保护工程。由于经营粗放,超限额采伐,原始林演化为次生林,林木生长稀疏,林相残破,逐步丧失原有天然林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和自我维持能力强的功能,为此,要实施对天然林的保护。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核心是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包括林地资源、林木资源和生物多性资源的保护。天然林保护不是简单的封山、护林,阿尔山市现有天然林不论是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特用林,在分布、功能、价值等方面都很不完善,与“保护水平”有很大差距,还需要加强天然林区的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按天然林功能的不同,参照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标准和区域环境的实际,可分为生态区、缓冲区和商品区。对不同类型区实施不同的保护建设措施。

2.人工造林工程。该工程主要是指在林區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用材林。从木材来源看,由于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及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视,来源于天然林的木材量将逐渐缩小,人工林提供的木材量逐步提高。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占地面积小,集中连片,交通方便,易于实行现代化集约经营,而且生长周期短,木材产量高,并可以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利用人工林生产可替代天然林的林产品,因此,即使一些天然林十分丰富的国家也把未来的木材供应寄托在人工林上。因此,在阿尔山市近百万亩人工林基础上,推广成功经验,继续营造用材林。主要树种是适应性强的兴安落叶松,也可选择一些其他适地性强的树种。在采伐迹地、火烧运地、疏林地、其他宜林地进行连片造林。

二、治理沙质土区和以水蚀为主的水土流失区

1.沙质土区治理重点。沙质土区分布在伊尔施镇西部的三角山一带,总面积约24000公顷,因垦荒种地,已出现了较严重的沙化现象。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沙质土区的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25度以上坡耕地、杜拉尔松山农场沙化耕地全部实现退耕。退耕后发展林草业,特别是加大草业发展力度。

沙质土区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建设项目和内容:(1)樟子松封育工程。工程实施地点为樟松岭,总面积8000公顷。樟子松林面积1480公顷,是阿尔山市唯一保存较好的大面积的天然樟子松常绿林,有重要防风固沙作用和很强的观赏性,结合旅游景点建设,经过努力,把该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人工草地建设工程。阿尔山市北部气温低,无霜期短,由于农作物种植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配合畜牧业的发展,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人工种草工程。工程实施范围:退耕地和部分草地。牧草种类可选择适应性较强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黄花苜蓿、无芒雀麦、羊草、猫尾草等。

2.水土流失区治理重点。水土流失主要是指土壤的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和融冻侵蚀等。阿尔山市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明水、西口、铁路沿线以北至蛤蟆沟林场和阿尔山市西部的部分垦荒区。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盲目开荒种地、甚至陡坡开荒,耕地中1/3为坡耕地,种植业经营粗放,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等。所以,应开展以沟系为单元的小流域治理。

重点实施以下生态建设工程:(1)农田林网化工程。由于农田林网化重视不够,坡耕地无水保措施,为维持生态平衡埋下了隐患。特别是由于耕地主要分布在林草植被比较稀疏的坡面和谷地,即具有沿河分布特点,需营造农田防护林。工程核心:农田防护林应采用窄林带、小网格模式;坡耕地沿等高线造林。(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阿尔山市种植业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目前,全市现有农田基本无任何抗旱、灌溉工程设施。充分利用阿尔山市丰富的水资源,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灌溉与抗旱坐水种面积。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以旱田喷灌为主;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经济沟扬水站、谷坊、塘坝、蓄水池等设施建设进行。

三、建设道路、河流、旅游线

1.沿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阿白铁路沿线及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沿线是水土流失较严重区域,特别是五岔沟镇内的铁路、公路沿线,是农牧业较集中的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低,人类活动频繁,与洮儿河交错并列延伸,所以,在坚决控制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前提下,实施“护路林工程”。实施范围:阿白铁路、公路五岔沟段。

2.沿河生态保护建设。阿尔山市地表水系较密,境内大小河流15条,分别属于两大水系:南部为嫩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是洮儿河;北部为黑龙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是哈拉哈河。均发源于大兴安岭,中部中山山地林草植被较好,基本没有出现土壤的水力、风力侵蚀,因此,沿河下游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点。

河流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重点为:(1)护岸林工程。实施范围:洮儿河五岔沟段、哈拉哈河伊尔施西段以及界河努木尔根河和胡得仁河。工程核心:洮儿河下游五岔沟段,铁路、公路与其交错分布,与护路林、农田防护林相配合,设计、施工。护岸林采用灌、乔结合的方法,在河道两侧营造柳灌丛,杨树林带。(2)边境界河河道治理工程。实施范围和依据:努木尔河和胡得仁河界河段位于阿尔山市西北部,以河为界的长度为51.26公里。沿河界外蒙一侧植被发育不良,已部分沙化,加上荒火蔓延,使河两岸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改道,国土资源流失。另外,1998年以来水量较大,每年春季凌汛期对两岸冲刷,使河岸破坏更加严重,给边境管理、口岸开发带来不利影响,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工程核心:堤岸防护形式一般有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等多种形式。考虑边境界河的特殊要求,保持河道目前现状,工程布局应因势利导,符合水流演变规律,采用以坡式护岸为主,坝式护岸为辅的治理方式。

3.旅游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若干条旅游路线,设置若干旅游景区、景点,游客人数的增加,势必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甚至对环境可能产生现实的和潜在的破坏性影响,为此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治。划定旅游路线,建立各种必要的保护措施。景区、景点设立公厕、垃圾桶,设立围栏、标示牌,修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厂等。

四、基地建设

包括石塘林自然保护区、矿泉自然保护区、苗木种籽基地、山野菜基地。

1.石塘林自然保护区。石塘林位于阿尔山林业局东北部,石塘林总面积约10000公顷,拟建保护区面积50000公顷。要植被类型是偃松石塘林或偃松和稀疏兴安落叶松组成的石塘林。偃松是第三纪残遗的古老树种,被列为自治区的二级保护植物。偃松属东北极成分,只分布在我国东北、朝鲜北部、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远东。在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虽有分布,但只是个体,没有形成群落。只有大兴安岭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石质山地上形成岛状群落。阿尔山这片石塘林是该植物分布的南端,也是我国面积最大一块偃松矮林。偃松林是当地玄武岩台地植被演替的最高阶段。在此处的玄武岩台地面上,由于成土母质坚硬,风化过程缓慢,成土过程在此寒冷条件下进展也十分缓慢,故而土层浅薄和部分地表岩石裸露,加之降水量较高,地表不平坦,但松林一旦遭到破坏,浅薄贫瘠的土层易于丧失,植被恢复将变的极为困难。区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钻天柳和自治区保护植物—偃松、越桔、笃斯越桔、手掌参、岩高兰、芍药、水晶兰、松下兰、大花杓兰等,珍惜植物还有斑杓兰、北极花、沼萎陵、睡菜等。另外,偃松石塘林造就的特殊生态环境,还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可见,该偃松石塘林区具备了景观生态的特异性和环境生态的功能性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任务重要而紧迫。目标是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矿泉自然保护区。矿泉保护区位于阿尔山市区。在温泉街南北长700多米、东西宽70多米的山谷地带上,涌现出48个泉眼形成矿泉群,但每个泉眼的水质成分却又完全不同。经过对水质化验,分为偏硅酸、重碳酸钠和放射性氡三类矿泉水,由于地下水补给方式不同,又可划分认为冷泉(水温在25度以下)、温泉(水温在25℃—37℃),热泉(水温在38℃—42℃)、高热泉(水温42℃以上),这种在很小范围内具有上述三类矿泉、四种温度的矿泉群为世界之罕见。阿尔山温泉是含有多种化学元素的泉水,对多种慢性疾病有很高的医疗作用;矿泉水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饮用价值很高;地热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好的前景。鉴于阿尔山矿泉群的规模、功能,力争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000公顷。由于影响矿泉生成的区域大、因素多,所以,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最脆弱的部位划分为核心区。

3.苗木、种籽基地。质优量足的苗木、种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它具有用量大、适地性强的特点,除稳妥外购外,要建立阿尔山市稳固的种源基地。它包括苗圃和母树林基地两个方面的建设。重点建设的苗圃:樟松岭苗圃基地。重建设的母树林:樟子松母树林。

4.山野菜基地。山野菜是天然林区的重要林木资源,阿尔山市林区无污染,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蕨菜、广东菜、蘑菇、黄花等等,特别是蕨菜等天然食品,在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山野菜采集已成为阿尔山市林业工人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搞好基地建设中必须进行山野菜深加工。厂址可选择在阿尔山市区,可以缩短原料采购距离,成品也便于运输。

五、对策措施

为实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思路,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提高阿尔山市全民生态环境意识;2、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3、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4、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5、稳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关政策、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立足区域优势建设生态新村 篇4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民主团结管理新机制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结合整村推进项目, 建成600多平方米的村办公所一处, 修建两层200平方米办公楼一栋。二要建立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实行支部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推进民主管理, 保障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民主选举权;建立村务民主议事会, 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制订并落实《村民文明公约》、《村规民约》, 保障群众的民主管理权;抓好村务公开, 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三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 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按照“两推一选”方式对村支部班子和材委会进行了改选调整。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和谐新村

在全村范围内认真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 构建和谐新东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村民, 提倡文明新风,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 丰富了全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项目的综台实, 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各项经济指标比前三年有了很大提升。预计, 2008年全村粮食产量将达到346.7吨, 增加80吨;人均占有粮273公斤, 增加60公斤;大牲畜存栏275头, 增加142头;羊存栏2936只, 增加1880只;年劳务输出430人以上, 增加107人;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1450元, 增加486元;界定绝对贫困人口28户、145人, 减少37户、176人;低收入人口35户、188人, 减少56户、305人。农村贫困面貌由2005年的64%下降到25%, 下降39个百分点。

吴庙村位于静宁县中部, 距县城8公里, 交通便利, 区位资源优势明显, 是我县红富士苹果优势产区。全村有5社374户1712人, 总耕地面积3678亩, 其中川水地2455亩, 为半山半川区村。2006年列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村以来, 该村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科技优势,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突出扩量、提质、增效, 大力开发绿色无公害果品主导产业, 走出了一业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在具体工作上,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和分户经营的要求, 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区域推进的成功作法, 填平补齐川区, 拓展延伸山区, 山川一体推进, 使吴庙村果园面积达到3600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98%, 人均2.1亩, 整村实现果园化。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普及推广了“一年定杆、二年重剪、三年全拉严管、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新建果园全面推行清水泡根、生根粉蘸根、枝杆套袋、树盘覆膜等保墒保促活技术, 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同时, 强化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应用, 加强挂果果园管理, 着力推广了以高光效树形改造、配方均衡施肥、节水灌溉、地面覆盖、无公害综合防治和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铺反光膜为主的提质增效等关键技术, 完成“三覆一种”760亩, 果实套袋率达到85%, 优果率达75%, 商品率提高到95%以上, 建成了总面积达3000亩的标准化管理生产示范园, 取得了绿A产品认证、绿色基地认证, 实现了整村一片园, 山川一体化。2007年, 全村1500亩挂果果园平均亩产达2500公斤, 果品总产量达到375万公斤, 总产值750万元, 户均收入2万元, 人均4300元, 预计2008年总产量将达到450万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5000元,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围绕果品产业开发, 建成通风式果品贮藏窖235座, 年贮藏能力达到3700吨, 果品交易市场1处, 配套新修农用车棚241座, 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370户, 硬化“五纵十一横”村庄巷道9公里, 衬砌排水渠7.7公里,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完成“三荒”造林580亩, 栽植村庄绿化树8900株, 村域林草覆盖率达到93%。新修村部、村民培训室、能源服务站和计生服务所各1处230平方米, 维修、扩建村小学、幼儿园300平方米,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成卫生院1所2500平方米, 全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全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和特困户救助率均达到100%。引导村民拆除各类乱搭乱建53处1800平方米, 自筹自建小康屋105户, 完成民宅改造231户, 农户砖混结构住房达70%,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全村达到了结构优化、巷道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先后被评为安全文明村、绿色村镇、“五好”村党组织, 全市苹果生产先进村和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知识点 篇5

【基础知识】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

1.概念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2.主要表现

(1)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3)石质荒漠化的形成:

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3.能够指示荒漠化的迹象

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有一系列的“先兆”(即指示荒漠化的迹象),迹象主要包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2.地貌: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本区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受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小,水分条件逐渐变干,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显著。如表:

4.自然特征——干旱:

本区是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

干旱特征的形成是本区位置和地形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

自然特征:本区是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

干旱特征的形成是本区位置和地形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

5.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如图所示: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为原因(决定作用)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②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4.治理措施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

ⅰ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ⅱ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ⅲ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⑸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⑴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⑵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⑶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重要的自然资源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森林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化工原料。林区有大量的动植物和珍贵的药材。(2)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主要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2.世界森林现状

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⑵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⑶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 ①现状:

a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b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

②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1)纬度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被称为地球的“绿色腰带”,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

(2)地区分布——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3)最大分布——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⑴调节全球碳氧平衡: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⑵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⑶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及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中养分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而是在地表就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抵偿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⑶开发的背景(根本原因)

①当地发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也很重要)2.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⑴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⑵迁都、移民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而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这里也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而且因为贫民集中,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度盛行。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2.开发与保护 ⑴三种方案

①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开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③协调: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⑵保护亚马孙雨林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订并实施了—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区域生态建设 篇6

在这里,可以浴大气、浴水源,漫步在原始森林,留连于潺潺溪水,驻足于参园村舍,嗅松柏馨香,吸高氧空气,听松涛鸟鸣泉音,感受一份山野的灵气,体会一份发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感悟一份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重点突出新城建设

以长白山生态优势为依托,以抚松新城建设为重点,抚松县全力打造吉林省东部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增长极,成为长白山生态旅游的支点城市、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的典型地区和生态文明的典范。

功能定位抚松新城是吉林省东部山区新兴的功能明确、由快捷交通网络与生态廊道连接的组团式生态旅游城市。用5年时间,将抚松新城打造成为长白山地区旅游发展的支点城市和吉林省东部山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及冰雪休闲竞技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宜居名都,世界休闲城市;长白山论坛——中国民营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低碳城市示范区。

规划范围与人口规模依托抚松县城和松江河镇,打造带状组团城市,城区包括抚松镇、松江河镇、东岗镇、兴隆乡等4个乡镇部分地区和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0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2011年,实现“一年成名”:全面启动抚松新城建设,形成合力,扩大影响。2013年,实现“三年成型”: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及地产投资330亿元,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2015年,实现“五年成势”:带状、组团、生态、休闲的抚松新城基本建成。

空间布局抚松新城空间布局为“一带、三心、五区”。“一带”:沿交通廊道(302省道、营松高速)的城市发展带。“三心”:以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为主中心,以松江河镇、抚松镇为副中心。“五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抚松教育文化生活区、松江河临港物流加工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区)、兴隆生态农业观光区。

生态化特色强镇建设

泉阳矿泉城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矿泉城建设为主体,以生态型产业为支撑,优化泉阳湖矿泉SPA社区、泉阳湖生态食品加工园区、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布局。重点发展矿泉饮品业、休闲度假养生业、绿色食品深加工业。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家庭旅馆及特色民居,建设农家乐旅游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4亿元,镇域总人口达到3万人左右。打造成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观矿泉、品矿泉、洗矿泉”的矿泉小城。

万良人参城依托人参资源优势与人参市场优势,建设人参种植基地,积极发展人参精深加工、人参产业游,巩固发展人参市场,构筑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相互促进的人参产业链条。优化镇区的工业区、商贸区、旅游区、居住区4个功能区,提高对人参产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功能。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亿元,镇域总人口达到2万人,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人,建成“世界人参第一镇”。

仙人桥温泉城发挥长白山温泉优势,着力打造以雪域温泉、高端养生论坛为核心,以温泉养生文化为内涵,以“人间仙境”为意境的综合性国际一流的温泉旅游度假养生圣地。规划控制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到2015年,镇域总人口达到1.2万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万人,建成世界一流的长白山温泉小镇。

露水河森林城发挥森林生态优势,以吉林森工露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为载体,着力发展森林休闲度假产业、长白山道地药材产业、旅游商品及工艺品加工业、生态特色农业。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原始森林度假村及森林氧吧、冰雪乐园、朝鲜族民俗村,依托露水河国际狩猎场,重点开发森林狩猎项目。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亿元,镇域总人口控制在4万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万人,建成森林狩猎旅游名镇。

加强林区生态化建设

保护林区生态按照保护优先、分类经营原则,加大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经营等措施,实施长白山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实行全面、全方位保护与管护,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区生态持续好转,继续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天然林和防护林保护力度,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和经济林。对25度以上宜林坡耕地退耕还林。保护矿泉水资源,对头岔河保护亚区、泉阳河保护亚区、马鞍山保护亚区、漫江保护亚区,并对泉阳河子村、清水河村、长松村、县城水源地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加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监测能力,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十二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40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500公顷,中幼林抚育7500公顷,改造低质低效林100公顷,改培优质大径材4000公顷。

优化林区布局按照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进林区人口调整、产业调整。在木制品加工、食品加工、农业等领域,分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推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继续深化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相结合的节能减排;加强重点大户管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强力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在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结构基础上,加强林业建设,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推广清洁能源供热工程,发展水电、太阳能、生物质供热系统;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节能建筑率达到70%;实施风光路灯计划,节能路灯率达到80%;发展低碳交通,城市公交车及重点旅游区混合动力汽车拥有率分别达70%、80%;推进低碳消费,居民人均消费降碳率达到15%。到2015年,节能、节水、节材率及资源综合利用率均提高6个百分点。

改善林区基础设施结合林区城镇化建设,完善林区交通设施,加强林区电网改造,大力改善供水、取暖、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生活设施,加强森林保护和管护设施及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提升林区林政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工业、城镇污染源的全防全控,加强水、气、危险废物、土壤污染等环境因子治理。以松花江和松江河、泉阳河、露水河、蒲春河、汤河及饮用水源地为重点,加强水污染物减排;采取集中供热、优化城乡能源结构等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等生态功能区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畜禽污染防治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排放总量指标内。

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加强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省级保护区和重要湿地、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森林生态功能区保护。重点加强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松区域建设;争取吉林抚松野山参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面积2万公顷;新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各1处,面积6.5万公顷以上。

强化农村生态化建设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沼气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继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建设长白山特产生产基地、高标准畜禽养殖示范基地、有机畜牧业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到2015年,蓝莓栽培面积达到2.1万亩;野猪、梅花鹿、林蛙、蜜蜂,分别达到5万头、2万头、回捕量3600万只、6万群。每个乡镇有1-2个支柱产业,100%乡镇实现“一乡一品”或“多乡一品”,90%农户有增收致富门路、参与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产值实现20亿元。

抓好农村新能源工程,全面铺开“四位一体”沼气池建设,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5%,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有排水设施,村内主要街道实现绿化,建立健全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到2015年,90%村镇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目标。

区域生态建设 篇7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尽管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但形势依然严峻, 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总体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由于人口负载过多, 加上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必要保护和建设, 大片原始森林因过度砍伐而消失, 草原因过度放牧而退化, 湖泊、江河、湿地在缩小, 沙漠化、石漠化和荒漠化在加剧, 海洋生态系统急剧衰弱,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深受影响, 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2 对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基于上述情况, 同时, 在现阶段, 中国大力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机已经逐步成熟, 一是中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二是民众对资源环境保护日益高涨的呼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内在动力和良好的民意氛围。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下面, 笔者将对于我国目前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2.1 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政府是生态效益的主要购买者, 同时利用市场机制使经营者能获得应有的利益。因此, 必须要积极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这是目前为止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在生态补偿的模式上, 世界各国政府购买仍是支付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法国的林业基金中, 国家财政拨付就占有很大的比重。

2.2 创新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方式

区域生态补偿一般以金钱补偿为主, 但在实际工作中, 应当根据实际不断创新和改善其补偿的方式。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将国家、社会和西部地区自身的生态补偿义务固定化、制度化, 使生态建设资金有一个确定的长期的来源。要灵活多变,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

2.3 建立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融资机制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工程, 同任何经济活动一样, 必须以一定资本数量和资本构成为基础。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进行相应资本融资 (生态融资) 来获得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等。生态融资与生态补偿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才能发挥实效。

2.4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力度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有关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积极的政策环境。在后期必须要更加注重这些政策的保护力度, 真正起到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5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政府要积极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 加强宏观调控, 正确引导资金投向, 重点保证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尤其水土流失灾害严重地区的治理投资, 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6 强化生态环境意识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认识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 其恶化程度已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因此, 要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充分认识到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更要加强社会性的宣传教育工作, 强化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 通过电视媒体等宣传平台来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

2.7 发展科技,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以科学为指导, 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十一五”开始, 国家科技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新能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 地方和企业的环保科技投入也在增加。提高科技进步对促进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积极发展科学技术, 更好地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从而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3 未来展望

目前, 我国处于环境压力上升阶段, 我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环境压力, 估计到2020年至2030年期间环境压力将达到峰值 (1) 。但是, 笔者相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 同时, 随着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的改变, 我国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减轻。这些问题, 也给广大的给环保工作者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这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才能真正走出中国发展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建立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环保投融资体系[J].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 2001 (10) .

[2]洪尚群.生态补偿的融资——生态融资[J].江苏环境科技, 2002 (2) .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表现 篇8

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 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但是湖北省的人口基数大, 资源约束矛盾较突出, 并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同时, 省内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表现得比较明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包含众多子系统的复杂巨系统工程, 湖北省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每个子系统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认真分析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表现形式, 并根据这种差异对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区域划分, 对进一步探讨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来缩小区域差异, 促进各地区均衡、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反思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就自己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回答, 是文明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和文明实践活动的新方向。它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政治报告, 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社会人文发展程度等几个方面。那么, 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就可以概括为资源条件差异、生态环境差异、经济效率差异和人文发展差异。

一、资源条件差异

所谓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用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各种要素的总称, 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社会资源。资源短缺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需求来看,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最严重的制约因素。

(一) 水资源差异

湖北是水资源大省, 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众多, 素有“洪水走廊”、“千湖之省”之称。但是,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 山区多, 平原河谷少, 且相差悬殊。南部年径流量深最大为1 200—1 400mm, 北部不足200mm, 相差6—7倍。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区域人口、耕地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极不符。根据2010年度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 2010年水资源最丰富的神农架林区, 亩均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别为18 298立方米和21 192立方米, 而水资源最匮乏的襄阳市亩均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别才843立方米和947立方米, 相差20多倍。

(二) 耕地资源差异

人口的增长和耕地总量的减少使得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湖北省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占56%, 丘陵占24%, 平原湖区占20%。2010年, 耕地总面积4 985.88万亩, 全省总人口6 176万, 人均耕地0.81亩,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形地貌、人口聚集、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耕地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也极度不均。鄂西山区地势高、切割深、坡度陡、起伏大、经济较落后, 耕地发展受到限制。耕地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和鄂北岗地。这三个区域的耕地集中连片, 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就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来看, 荆门、荆州、神龙架林区较高, 而武汉、黄石、鄂州较低, 尤其是武汉,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1亩, 不到荆门市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三) 矿产资源差异

湖北省矿产资源种类多, 总量较丰富。截至2009年底, 湖北省已发现149个矿种、188个亚矿种, 分别占全国已发现171个矿种和237个亚矿种数的87.13%和79.32%。其中, 磷矿石、硅灰石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铁、铜、石膏、岩盐、金等2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7位。湖北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全省13个市 (州) 和4个省直管行政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 但是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度较高, 区域特色明显。鄂东南及鄂南地区集中产铁、铜、金、钨、钼、钴等矿产, 江汉盆地及南襄盆地集中产岩盐、石膏、芒硝石油等矿产, 宜昌、襄阳地区集中产磷、硫、铁矿、赤铁矿、建筑石材等矿产, 鄂西北地区集中产金、银、钒、稀土元素等矿产。

部分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地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力发展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业, 很好地带动了本地区乃至湖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储量总是有限的, 随着几十年来对矿产资源的高强度开采, 部分地市的矿产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其中最严重的是黄石、大冶、潜江、钟祥4个市县, 黄石的铁矿、铜矿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3.03%、39.68%和24.25%;大冶的铁矿、铜矿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8.6%、27.4%和25.6%;而潜江的石油资源和钟祥的磷矿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均不到20%。

(四) 人力资源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而且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会比较高, 因此, 劳动者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都有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集聚的趋势。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由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鄂东南的武汉、黄石、鄂州以及鄂西的宜昌等地区凭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等优越条件, 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高地。经济优势使得这些地区吸引了大量其他地区的人才向本地区聚集, 从而在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比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恩施自治州、神农架林区等地区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洼地, 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大量地流向省内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陷入了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境地。

二、生态环境差异

湖北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出现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

(一) 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

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为沿长江分布的酸雨控制区, 涉及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等七大地区, 工业污染重点监控区为鄂东冶金电力工业走廊、以宜昌、荆州、襄樊为重点的磷及磷化工基地、云 (梦) 应 (城) 与天 (门) 潜 (江) 两地区的盐及盐化工基地、十堰一襄樊一武汉汽车工业走廊等地区。

(二) 水土流失的区域差异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湖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7.88万平方公里, 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42.6%, 在长江流域各省中, 水土流失面积仅次于四川居第二位。水土流失地区集中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等山区丘陵地带。

(三) 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

湖北省洪涝灾害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全省成灾面积超过67万的大水灾年份达8年之多。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江汉平原, 尤其是四湖地区, 平均6年1次, 是著名的“水袋子”。旱灾是湖北省的第二大自然灾害, 鄂西北和鄂北地区, 特别是“三北”岗地为湖北省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干旱频次多, 是湖北省著名的“旱包子”。

三、经济效率差异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 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迅速,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基础条件等的差异, 导致了湖北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异显著。衡量地区经济效率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均GDP, 2010年湖北省人均GDP最高的地区武汉市人均GDP达5.688万元, 而人均GDP最低的地区恩施州人均GDP只有1.067万元, 不到武汉市的1/5。从总体上来看, 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东部的平原丘陵区;如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等地区, 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集中分布鄂西北、鄂西南山区, 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等地区。

四、人文发展程度差异

人文发展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自由权利或者社会福利水平。人文发展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在1990年发表的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该报告认为, 人文发展是一个扩大人的选择的过程, 这些选择可能是不确定的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但是, 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始终是三项最基本的选择。现在, 人们较多采用人均收入水平、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就业、住房、医疗等一些物理指标来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文发展程度。

湖北省人文发展程度整体上在全国属于中游水平, 但省内各地区之间还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武汉、黄石、宜昌等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等衡量人文发展水平的指标值好于其他地区, 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恩施、咸宁、黄冈等地区人文发展水平也是排位靠后。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 全国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 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 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 主要从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人文发展程度4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各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

关键词: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郝翔, 成金华, 汤尚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湖北资源环境问题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2]湖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2011湖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刘湘溶.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琼, 孙永平.湖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困境形成机理及转型分析[J].江汉论坛, 2010, (8) :19-23.

[5]余程鹏, 黄建武.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战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3) :5-6.

区域生态建设 篇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的状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 主要包括文化内容设施、文化活动方式、文化品位境界、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生态状况的优劣, 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民文化素养的高低。

当前我国的文化生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迫切需要政府重视保护和培育文化生态, 迫切需要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传承弘扬文化生态。我国文化生态比较脆弱, 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一旦毁损, 就无法再生, 一些民间技艺一旦失传, 就会永远消失, 传统村落一旦拆除, 就会连同文化遗存一起消失。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文化生态, 绝不能搞“先拆毁、后重建”。当前,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 所以政府高度重视, 并且设有专治环境的环保部门, 因为人们只能遵循大自然顺应大自然, 而不能破坏大自然惹恼大自然, 否则要危及人的生存。但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却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因为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恶果, 并未像破坏大自然那样遭到激烈反弹, 其危害往往是精神方面的, 比如败坏风俗直至道德沦丧, 比如丧失文化家园而精神空虚。这种污染和破坏往往是潜在的, 短时期内往往不会有明显的危害, 只有用理性认知才会明白其中的要害。

保护和建设好文化生态, 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是提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高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建设的实践分析

(一)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 发展定位

近年来, 漳州市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自身传统文化特色, 提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总体发展定位, 深化“一中心六组团”的分区规划, 深入开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体系的研究, 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体系。同时, 在具体工作方面, 首先对城市夜景工程进行整治, 同时对城市天际线、轮廓线、景观线、交通线“四线”进行科学规划, 打造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其次对碧湖生态园、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等20多个重大市政公建项目进行论证规划, 打造适合闽南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空间。

(二) “百姓富、生态美”发展主题

2014年漳州提出发展主题聚焦“百姓富、生态美”。规划建设九龙江西溪南岸, 该区域基本属处女地, 没有大型项目和大型建筑, 专家的一致意见是建设风貌必须尽显闽南文化特色;同时, 高起点开发圆山新区, 该区域发展定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以此提升和支撑九龙江西溪南岸建设。圆山高新区的开发, 目前已经把龙海九湖至漳浦马口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走廊。闽南古厝文化特色尽显国道324线主干道两旁, 中间建有绿道和驿站, 主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形成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城主干道。传统古村落和历史古迹尽量保留, 真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 规划建设“四馆一院”

“四馆一院”, 即是城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和大剧院。是漳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馆一院”是闽南生态文化博览城建设的重点项目, 对提升漳州市形象品位将起重大作用。

2014年, 漳州市将两家设计院——厦大建筑设计研究院 (方案B) 和美国一可建筑设计事务所 (方案A) 交至规划局, 并组织文史、建筑、园林等众多专家进行论证研究。最终方案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上公布, 并在漳州市主要公共场馆向市民展示, 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后最终选定方案A。之后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就相关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再征求公众意见, 形成“四馆一院”总体方案核发。

(四) 强化项目带动战略

文化产业是低污染产业, 特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漳州市特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闽南文化、漳台文化、海商文化、土楼文化和红色文化, 按照“一县一园区”的思路, 各县区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重点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将各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物史迹、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文化资源开发出来, 加强创新融合, 相继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目前, 漳州市已建设有15个县域文化产业园区, 并已经获得省文改领导小组正式备案, 目前累计完成设施投资约35亿元, 吸引中资和外资文化企业200多家入驻, 总产350多亿元, 初步形成一县一园区的发展态势。

三、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建设的对策思路

近年来, 我国对区域特色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 相继出台不少政策措施, 作为地方政府应抓住契机, 把保护区域特色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 重视博物馆、艺术馆配套建设

博物馆、艺术馆是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漳州市博物馆设立较早, 现建筑面积只有4600多平方米, 内只设3个展厅, 后来增加“漳台民间文化陈列”“漳台族谱对接成果陈列”“爱国华侨康荣茂赠品陈列”“沈柔坚书画作品陈列”等系列展馆。这些展馆免费对外开放。按照“四馆一院”的规划, 新馆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应增加配套展区如下:开漳文化展区、开台文化展区、闽南民俗文化展区、闽南宗教文化展区、闽南宗族文化展区、闽南方言展区。漳州市艺术馆没有专门的馆区, 目前只有面积不大的工作室, 主要设置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 如漳州木版年画展示、漳州南词传习所、剪纸传承人工作室、国标舞培训中心等, 总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

闽南民间艺术如闽南民间曲艺、闽南民间歌谣、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戏剧、民间书法绘画以及漳州剪纸、刺绣、雕刻、灯谜等, 门类较多, 每一门类里又有许多品种, 如闽南戏剧, 有人戏和偶戏, 人戏又有歌仔戏、高甲戏、竹马戏。闽南民间艺术传承几百年, 内容丰富多彩, 有些项目艺术水准很高, 如大鼓凉伞舞是漳州一带所喜爱的民间舞蹈, 据传是明朝闽南百姓获知抗倭英雄戚继光打败了倭寇, 跳起大鼓凉伞舞庆祝胜利欢迎戚家军。闽南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每一个品种都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 所以闽南民间艺术能够一代代传承, 至今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 应设立闽南民间曲艺展区、闽南民间歌谣展区、闽南民间舞蹈展区、闽南戏剧展区、民间书法绘画展区、闽南民间手工技艺展区等。应加强创作开发, 发展成有文化产业。

(二) 建设民间工艺园

挖掘传统民间工艺, 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大有可为。上世纪90年代, 闽南工艺品行业发展有2800多家企业、行业工人将近50万人, 产值高达100亿元人民币。2001年开始滑坡, 首先是纺织品出口额减少, 工艺品行业也受到很大影响, 不少工艺品企业转行或倒闭, 比如东莞以树脂和陶瓷为主要代工产品的工艺品和闽南工艺品企业越来越少, 厦、漳、泉从十年前鼎盛时期的2800家企业, 骤减到今天的800多家, 产值也只有顶峰时期的50%。不少专家在充分研究之后发现, 传统中国文化特色是工艺品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发展自有品牌是闽南工艺品企业复兴的重要之路。

闽南民间工艺美术, 源远流长。从城镇到农村, 各种古建筑中石雕不乏精美绝伦之处, 上元之夜, 令人目不暇接五花八门的花灯;大大小小庙寺中泥塑木雕栩栩如生, 古街市上各色工艺童玩, 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民间工艺美术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 很多闽南人对民间工艺美术情有独钟, 推动着它不断发展更新。闽南民间工艺美术, 有其显著的特征。第一, 巧妙利用大自然各种材料资源, 如利用闽南花岗岩石头进行雕刻, 创造出各种石雕、石刻如鬼斧神工, 令人赞叹不已。第二, 闽南民间工艺美术又根植于民间的各种节庆民俗活动之中。大大小小的寺庙中都能看到能工巧匠们的精彩作品, 有些重要庙宇往往就是一座闽南民间美术、工艺的博物馆。在各种岁时节庆中, 人们都能看到各种灯笼和踩街游行, 同时也能看到民间歌舞、闽南戏曲, 在这些活动中, 具有闽南特色的纸扎、皮雕、刺绣、竹编、木雕等工艺品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第三, 闽南民间美术工艺又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门楣梁栋上的彩绘, 古厝中镂空精雕的窗格, 日常生活中各种草编、竹编, 生活用品中的瓷盘陶壶, 完全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久而久之, 人们也离不开它。在闽南地区, 你会感到你生活在艺术的海洋里, 处处都有精彩的艺术品。

(三) 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

饮食生活习俗是区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具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一天伊始, 晨起洗漱完毕一般都要泡茶饮用。茶叶在闽南话不叫茶叶, 而称“茶米”, 与大米齐名, 可见其重要性。闽南人的主食是稻米, 习惯上早晚吃稀饭, 中午吃干饭, 稀饭在闽南方言称为糜、“安糜仔”, 干饭称为“粒饭”。不同的节日, 有不同的传统食俗, 如除夕夜吃年夜饭要“围炉”, 桌上除各种丰盛的菜肴外, 还要放炉火, 里边放木炭, 用于温酒和热汤, 象征全家围炉团圆。闽南地区靠海, 正月十五除了吃汤圆闹元宵, 还要吃牡蛎煮面线。此外, 婚丧嫁娶要做打卤面请客人等。在长期发展与传承中, 逐步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闽南菜和闽南小吃, 五花八门, 形式多样, 风味独特。这些独特小吃从闽南地区发源, 流传到台湾和其他受闽南文化影响的地区中。漳州独特风味小吃的总数超过200种, 所以要建设闽南民俗小吃一条街, 展现闽南特色的饮食文化, 建议在圆山新城重新规划推出。

闽南人在享受生活中当然少不了美食, 闽南独特小吃中实际上蕴涵着丰富的闽南文化内涵, 不少小吃还有传奇故事, 组成饮食文化一部分。小吃之所以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除了注重独特的风味口味外, 还有其食材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多样。漳州小吃品种繁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式样也在不断翻新, 如漳州卤面、肉棕、五香、沙茶面、麻糍、耗仔煎, 等等。

(四) 凸显区域特色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是区域特色文化的又一重要内容。闽南建筑文化最富特色的是红砖“古大厝”建筑, 其特点是三开间或五开间, 还带两边对称的护厝。纵深方面有二落大厝、三落大厝、四落大厝, 厅是大厝的中心, 三开间就是厅的两边各一间厢房, 五开间即厅的两边各两间厢房, 墙体的主要材料是红砖, 最重要的特色在屋顶, 穿斗式木构架, 上铺红瓦及瓦筒, 屋脊为燕尾形和马鞍形两种。闽南民居的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富有特色, 学者称这个区域的民居是“红砖文化区”。另外, 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 诸如土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摘要:保护和建设好文化生态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是提高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 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地处福建南部的漳州市正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和建设“四馆一院”, 应突出区域文化特色, 重视博物馆、艺术馆配套建设, 建设民间工艺园, 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 凸显区域特色建筑文化。

关键词:文化生态,区域特色文化生态,开发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邹升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生态建设[J].学术论坛, 2013 (06) .

[2]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01) .

[3]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 2004 (01) .

区域生态建设 篇10

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一步提高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视程度

要高度重视金融在沈阳经济区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把积极开展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国家使命, 抢抓历史机遇, 完善管理体制, 加大支持力度, 加强组织领导, 尽快形成软硬件环境一流, 具有行业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组织体系、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 为全国金融生态的优化提供示范, 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贡献。要集中优势资源, 突出发展重点, 尽快把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成为金融产业聚集、金融体系健全、金融设施先进、金融人才密集、金融服务发达的东北金融城。

1. 从国家战略布局看,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是辽宁省、沈阳市承担的国家使命, 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国家将沈阳定位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是国家完善金融中心布局、加速沈阳经济区崛起、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也是国家交给辽宁省和沈阳市的一项政治任务。这是国家战略, 体现的是国家意志, 完成的是国家任务, 要交的是国家答卷,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要进一步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东北亚合作新趋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全局战略高度出发, 充分认识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 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尽快把这项工作纳入到辽宁省市党委、政府的工作布局和重要议事日程, 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

2. 从新的历史时期来看, 东北全面振兴必须优先发

展金融业, 要以金融振兴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当前,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在金融、突破在金融、核心在金融, 必须从过去的产业突破转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突破。要通过加快金融中心建设集聚金融资源, 支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高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加快金融中心建设步伐, 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营, 加速形成金融一体化, 并进而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因此,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事关东北经济区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振兴全局, 是国家综合审视全局做出的重大决定,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 从沈阳经济区三大定位看,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

融中心具有核心和引领作用, 其建设成败将事关沈阳经济区建设大局。国家已经明确沈阳经济区的三大定位:把沈阳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20年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把沈阳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毫无疑问, 离开强大金融的支撑, 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的定位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 在沈阳经济区建设全过程, 要把金融中心建设始终置于重要地位, 给予优先支持, 促进率先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 实现重点工作的新突破

1. 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领导,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建议成立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暨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辽宁省、市相关领导任组长、副组长, 定期召开会议, 及时协调解决金融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大力支持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 按照“封闭运行、协调有力、高效运作”的原则, 比照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尽快完善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高行政级别, 为将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打造成为东北振兴的亮点、沈阳振兴的标志提供组织保证。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的同时, 要从财税、金融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辽宁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力度, 切实发挥政府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要抓紧着手制定支持沈阳市金融产业发展和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完整政策支持体系, 把区域金融一体化纳入到沈阳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当中。同时, 要转变政府职能, 更多运用经济、法律手段, 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3. 高度重视金融中心核心区规划建设。

辽宁省和沈阳市要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高度, 组织国际顶级设计团队, 对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 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完善配套设施。围绕金融安全、信息建设等核心环节, 加快推进金融生态区建设。实施林荫大道、景观大道、精品绿化和亮化等生态工程, 营造高端生态文化气息, 改善投资环境。

4. 加速金融资源整合。

加速整合资源, 促进金融资源向核心区聚集。一是在沈阳市层面, 进一步明确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作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地位, 促进有限的金融资源加快向核心区集聚, 避免各区间同质化竞争, 减少内耗。二是在省级层面, 旗帜鲜明地支持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省里设立的法人金融机构原则上落在沈阳。三是在东北地区层面, 完善合作模式, 把东北区域金融总部设立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 把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成区域性总部金融聚集区。四是在东北亚层面, 争取组建东北亚合作银行等国际性平台, 加速国际性金融中心建设, 促进东北亚各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聚集。

5. 做好《专项方案》的报批工作。

要以开展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此, 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 尽快做好《建设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专项方案》 (简称《专项方案》) 的修改和向国家上报工作。同时, 围绕《专项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 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把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数量化、指标化, 突出重点, 明确顺序, 以点带面, 努力实现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现辉煌”。

6. 加强对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的考核。

辽宁省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暨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 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具体可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明确责任单位, 明确完成时限, 对各单位、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督办。要将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指标, 纳入辽宁省市目标考核范围, 并完善奖惩机制, 确保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摘要: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是沈阳市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和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如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搞好核心区规划建设、加速金融资源整合等。文章对辽宁省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和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很有裨益。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11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化绿林;科技兴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02

1 林业生态系统概况

1.1 林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抗逆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形成的稳定、和谐,生物与环境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1]。林业生态系统虽然存在着可恢复性,但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2]。

1.2 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绿化造林工作就是一个林业生态系统人工恢复与复原的过程。但认为只要是种上了树就是建造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想法是不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应当包含建造生物群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协调。林业生态系统虽有较强的抗逆性,但也不可忽视外界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干扰。随着人类活动地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林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材料,也不可避免第遭到人为的破坏。

1.3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保护与持续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是各项科技设施有条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完善流程,是从环境、生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发展,通过人工来改善林业生态系统环境[3]。这样的目的不仅考虑了经济效益,更是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能够更好地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根据不同的理论科学形成的,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将不同项目有序合理的组织在一起。

1.4 林业生态系统的森林资源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加强是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以武汉市为例,林地面积最为辽阔,森林覆盖率21.72%,但林业用地占地总面积比例和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性的要求并不相称。同时,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求不相符[4]。而增加林业用地,大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林业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2.1 生态系统的原理

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分工关系,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相互结合协作形成的特有整体,且分工明确,各部分都按照相应的规则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信息、物质、能量的转换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合理的运行。

2.2 环境综合作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林业生态系统工程中,众多环境因子都会有自己的计算单位,但是单个因子的作用相对于整体的综合作用存在着差异,每个不同的单个因子就会对系统中的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研究是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对多个因子综合评价。

2.3 林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存在

食物对于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生存的必需品。食物链中的绿色植物被称作为“生产者”,动物中有部分动物以食草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被食草动物所食,食草动物又会被食肉动物吃掉,食肉动物又会被其他动物所食[5]。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制约,共生共荣的生存关系。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和谐以及统一的。

2.4 林业可持续发展布局

结合近20 a林业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充分利用这次国家森林契机,对武汉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远景的规划。以武漢市空间景观特征来看,可以分为3个生态圈层,城近郊区景观圈、垅岗平原生态圈、低山丘陵生态圈。这些生态圈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提高环境的质量。并且生态圈的建立可以大大协调林业生态分布不均等现象,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3.1 修正我国传统林业概念

林业系统的发展就是要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系统的综合功能。多年来,很多属于林业范畴之内的东西,如食用菌、中草药、野生动植物、香料植物、果树等都被排除在林业之外。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农民认识到这种思想的片面性,认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提高种树造林的积极性[6]。

3.2 林业生态系统的趋势

在林业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大部分国家林业发展都做出了新的选择,不论是提供林产品,还是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增长和稳定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林业对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林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现有的森林进行管理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7]。

3.3 信息技术在林业生态系统的作用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手段,建立全国林业生态系统信息网,由数字来驱动林业的发展,以林业活动的数字化为主要的特征,建立一个智能林业系统,集合数据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控设备为一体,实现林业活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数字化林业”已经在国内开始实施,森林防火等级的预报、林业灾情的监测,对植被面积进行数字化分析,更有利于林业发展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明确的信息材料督促相关部门对林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林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4 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林业恢复技术

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林业工程区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石质地、退化草牧场、岩溶土地、干旱河谷、工矿管线等土地,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难点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抗旱。抗旱林业技术包括蓄水、应用保水剂、径流林业、造林苗树规格、选择抗旱的植物等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原则是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植被的恢复;土壤缺乏的石质林改造技术等,通过人工促进了植被的恢复,进行不同地质的环境改造。

4 林业科技服务基层工程

4.1 开展林业科技入户工作

广大林农和基层林业生产部门是林业发展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组织者,他们对林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林业建设的效果。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进村,深入生产第一线是帮助林农脱贫致富和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急切需要。林业厅利用已经组建的林业专家团队进万村入万户通过引发科技资料、科技讲座、发放声像资料、现场科技资讯等形式上下联动、分级组织,产生效果、形成声势、见到效果,对县乡村进行全覆盖[8]。

4.2 实施农民林业技术培训计划

为提高村级农民技术员科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推进林业金属的普及,使其成为农村的“乡村专家”,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造就和培养一批会经营、有技术、懂政策的林业新型农民。组织林业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示范户帮扶,与村庄共建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科技意识[9]。

5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可以有效改变生态脆弱性,加快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准确、及时掌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态,对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估。目前,我国在林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林业建设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从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及时调整方略,以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乐平,李茹虹.甘肃天水市南廓寺景区水土保持生态旅游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95-6299.

[2]宋彦会.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野生资源保护探究[J].中国农资,2013(40):33,34.

[3]王濤,周琼.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J].农业与技术,2015(6):85.

[4]谢朝柱.打造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崛起[J].林业与生态,2013(11):18.

[5]赵凤君,王立中,舒立福.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2):136-142.

[6]国政,臧润国.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J].林业科学,2013,49(6):10-17.

[7]梁琴,陶建平,邓锋,等.喀斯特山区9种常见树木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分析[J].林业科学,2015(3):102-108.

[8]苏毅,曾立雄,肖文发,等.综合治理前后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格局与动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1):1498-1505.

[9]张鹏修,罗仕伦.林业生态工程及发展前景探析[J].北京农业,2013(6):59.

区域生态建设 篇12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是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支点, 能进一步整合生态资源优势, 优化全国功能区布局, 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 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 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总体状况难言乐观, 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

(一)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路径依赖困境

近年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着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的问题。蓝色经济区的主导产业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这三大传统产业, 其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产业的70.8%。虽然产业规模显著提升, 但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优势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 海洋生物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洋产业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过度倚重资源型产业导致当地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历史经验表明, 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 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一旦经济发展陷入路径依赖, 就具有了一定的惯性和刚性, 就会严重阻碍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力, 最终导致路径锁定。因此, 如何突破蓝色经济区传统经济增长的路径束缚,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使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是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困境。

(二)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困境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海洋生态环境, 而传统工业文明是以经济发展、物质享受与高消费为价值取向的。在国家长期的分税制以及利益驱动背景下, 为实现经济目标, 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各地政府唯GDP论,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行为非常普遍。由于蓝色经济区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养殖污染, 致使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有所下降。蓝色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生态文明建设瓶颈日益凸现。生态目标的实现要求地方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可能造成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暂时放缓, 这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又一困境。

(三) “合作共赢”和“地方本位主义”之间的冲突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区域整体范围去考察, 加强各地之间“合作共赢”的理念, 促进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山东蓝色经济区有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 (市、区) 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 涉及到很多地方政府、部门, 他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价值偏好、自身利益和相互合作存在着很强的内在张力;共性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地区间激烈竞争存在的矛盾, 很容易造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牺牲本地环境从而带来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辖区出于本地区的经济利益考虑, 争夺海洋资源, 而忽视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辖区交界地表现得更加明显, 导致了涉海资源争端频发并引发大量的矛盾和冲突。并且,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一直采用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管理体系, 区域协调保护机制缺失, 生态区和行政区在空间上难以达到相互耦合, 造成了“合作共赢”和“地方本位主义”之间的冲突困境。

二、山东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路径选择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种种冲突困境, 促使我们探索如何有效保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此, 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围绕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层面, 大力推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 加强生态教育,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首要的是树立牢固的生态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是生态意识, 只有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促进生态意识文明建设。

第一, 加强蓝色经济区内地方政府的生态意识教育。一方面, 蓝色经济区要统筹协调区内各地方政府机构, 充分考量区域生态资源, 树立“保护优先、科学发展、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等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 减少因政策失误导致的生态危机问题。第二, 加强蓝色经济区内企业的生态意识教育。蓝色经济区内各家企业推动了经济发展, 但同时也有责任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因此, 政府更应该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向企业宣传生态安全意识、和谐共生意识等,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最终形成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生态文化。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生态行为养成

首先, 必须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蓝色经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区发展必须要改变依靠追加投资以及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外延式增长方式, 转而向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进而实现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其次, 发展绿色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建设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关键是发展绿色科技, 为经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山东蓝色经济区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 海洋科技人才优势突出, 要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进行科技研究;根据山东蓝色经济区实际发展状况, 制定出各个行业的绿色科技应用标准, 突破传统科技进步方式和思维, 建立自主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为蓝色经济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最后, 培养绿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对企业而言, 要有强烈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做到与蓝色经济区建设共生共赢,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 坚持资源节约、绿色科技先行的标准, 加大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 确保对区域环境污染的最低限度, 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老路。作为公众而言, 要养成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提倡节约型消费, 改变“一次性消费”和挥霍性高消费的观念和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杜绝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畸形消费方式。

(三) 构建良好的生态制度环境, 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第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一是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由于蓝色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以及经济区共享生态资源利益的存在, 可以有计划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的一体化建设。考虑到蓝色经济区相互独立的行政区划, 决定了区域性法规不能硬性采用一体化的办法, 但可以使用灵活的软性地方法制协调道路;二是建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山东沿海各地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生态文明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把生态效益、环境损害和资源消耗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第二, 制定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政府应从区域环境治理保护的大局出发, 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 加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立法, 尽快制定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海洋防灾减灾等规章制度。同时, 为促进蓝色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制定相应的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书, 明确企业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权。第三,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生态环境的监测制度,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预警, 提高处理生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政策, 地方政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三、山东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讨

目前, 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即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社会主导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权衡和评判, 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都有其理论和现实基础, 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立足于本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 做到“强政府、活市场、大社会、凝共识”。

上一篇:预算编制工作下一篇:服务交付平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