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战略

2024-06-26

生态建设战略(精选12篇)

生态建设战略 篇1

2015 年6 月, 三亚市被定为国家首个“双修”“双城”试点城市。在“双修”“双城”战略背景下, 教育领域有着更多的责任担当, 首当其冲就是建设生态校园, 使广大师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并以丰富的生态校园文化渗透和辐射全社会, 进而推进三亚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乃至全省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校园”的丰富内涵

生态,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简单地说,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 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自然环境优良, 物质、能力、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 集学习、工作、活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 是通过乔灌草相结合、地面绿化、墙体绿化与屋顶绿化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采用多树种、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建设, 植被覆盖面广、景观种类丰富、空气清新舒畅、功能设施齐全的绿色学校。

二、建设生态校园的意义

建设生态校园, 编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摇篮,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有着巨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

1.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能够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中央教科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刘惊铎在《生态体验论》中说, “在营造教育生态环境的过程中, 要凸显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情境和文化氛围, 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陶冶健全人格、体验学习过程的幸福和人生成长的乐趣。”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 并且由此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广大师生每天生活在绿色、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中, 受其熏陶感染, 可以更容易地体会到生活的美, 从而激发爱生活爱校园的情感———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激和热爱的人, 必然是一个乐观向上、心地善良的人;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必然是举止文雅、注重形象的人;一个注重形象的人, 必然是一个富有涵养、追求卓越的人。这样的人, 不就是我们教育所要培养的终极目标吗?

2.生态校园文化能够带动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生态教育有力促成。校园生态教育就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里, 创造外部的生态环境, 建立内在的生态理念, 以生态学为依据, 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 提高学校师生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学校师生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及其价值, 并且提升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将极大地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 进而带动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三亚目前总人口有70 多万, 其中学校师生超过19 万。生态校园文化的熏陶, 将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并且产生强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由一所学校影响一个甚至多个村庄和社区, 由19 万师生影响到家庭和周边人群甚至八方游。在这种相互影响下, 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将成为现实。

三、如何建成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的建设, 其内容大致分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生态教育和生态管理四个层次。生态景观建设以校园布局结构、道路交通规划、景观园林设计、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建筑设计与布局等为主要规划、建设内容;生态技术的应用是指以环保技术的应用为核心, 以资源、能源的节约、再使用和再循环为原则, 注重减少校园对能源的消耗, 减轻校园内部环境污染;生态教育指从生态规律、生态伦理和生态美学相统一的角度去培养、熏陶甚至改变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观、生态观和世界观, 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与生态意识;生态管理是指学校在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对环境友好的管理措施并逐步形成制度规范, 达到促进学校物质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为目的。

1.科学规划, 分步推广。在建设生态校园时, 要以生态为中心, 打造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优化的校园环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琦在视察市第十小学时, 实地指导生态校园规划建设, 并要求将其作为试点, 分步推广, 把生态理念植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和改造建设中。特别是在规划校园建筑时, 要使其与校园内的绿化景观互相融合, 建筑艺术形式要体现出与自然之美相互融合包含的生态性, 提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亲和力, 降低其对环境的冲击性,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地的建筑文化特征和人文理念。

2.因地制宜, 造景入校。所谓因地制宜, 就是要结合实际, 突显当地特色。生态校园的主体是绿化, 在所选树种、花种、草种时要适合本地生长。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 还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 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市第十小学是一所新建的安置区小学, 依山傍河, 学校的生态校园建设, 将通过种植以本地树种为主, 绿化面积达2182㎡, 还有透水沥青路面、人工湿地、生态草沟, 以及特色坐凳、廊架等, 让孩子们在校园里不仅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还能在课余看得见“山”水虫鱼, 陶冶情操, 其乐无穷。所谓造景入校, 就是要把校园打造成景点。校园景点不仅要环境美, 而且要注重艺术性, 突显校园文化艺术的魅力。近年来, 三亚与上海长宁开展基础教育合作交流, 上海学校的环境建设, 其别具匠心打造的亭台楼阁、绿树成阴、错落有致、立体交汇、处处皆景的“小公园”模式, 极致彰显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精髓和艺术的高雅, 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3.特色发展, 生态育人。生态校园不仅要求校园自然环境优美和谐, 更需要学校走特色和内涵发展道路, 培养阳光、幸福的孩子。生态校园建设要在以生态为主导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突显学校特色, 以浓厚的生态氛围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三亚市崖州区南山小学, 地处风景秀丽的南山景区外围的黎族村庄, 经过几年的建设, 不仅建成学农基地, 有菜园、猪圈, 还建成普及海洋科技知识的风雨长廊, 培植百年木棉树和当地大叶榕, 而且整栋教学楼都绘上具有当地民俗的黎族图腾。课余时间常常组织师生练习竹竿舞, 歌声器乐声和欢笑声伴着朗朗读书声, 使整个校园生气活泼。气象万千。又如三亚市第九小学, 一所坐落在三亚湾畔的知名学校, 除了建设优美的自然环境外, 以海洋文化为特色, 所有建筑都充满海洋蓝色的气息, 处处凸显海洋符号。学校依托海洋资源, 开展以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园活动为载体的“海润生命”课程, 为学生创设实现梦想的舞台。这些特色学校, 都以生态为抓手, 推崇环境育人, 走出各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成为一道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三亚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双修”“双城”建设。强化生态建设和管理, 本质上是进一步保护和修缮三亚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努力守住三亚的山水, 守住三亚的乡愁, 为三亚积蓄发展“本钱”, 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为打造布局合理、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管理高效的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打牢发展根基。从这一意义上讲, 建设生态文明是三亚“双修”、“双城”的目标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着三亚的“双修”、“双城”。

三亚的学校依山傍海, 或临河而建, 或群山环抱。建设生态校园, 倡导绿色办学, 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更是三亚“双修”、“双城”建设的需要。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认为,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生态校园本身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 美丽和谐的生态校园环境, 势必会结出丰硕的人才之果;有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必将推动三亚的“双修”、“双城”战略目标实施, 助推三亚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参考文献

[1]刘惊铎.生态体验论[J].中小学德育, 2013 (9) .

[2]雅斯贝尔斯 (德) ,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1991.

[3]陈岳堂.论生态校园新理念[J].求索, 2004 (07) .

生态建设战略 篇2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先贤先哲都把丰富的森林作为国势兴旺的标志,把栽种树木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黄帝陵中有黄帝手植柏,孔庙中有孔子手植树。《国语》曾记载,单襄公借道陈国去楚国,当看到陈国“道无列树,垦田若艺”等现象时,他断言“陈国必亡”,三年后陈国果然衰落灭亡。10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十分深刻的论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是在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提出并丰富发展的。面对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随后,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生态建设战略 篇3

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区做出了在全区创建国家生态区的决定。主要目的就是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载体,加快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大力推进全区生态建设,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实施生态立区战略,门头沟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生态目标体系、生态涵养体系、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投融资体系六大体系建设。

建设高起点的生态目标体系

门头沟区创建国家生态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4到10年的努力,逐步把门头沟区建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绿色经济特色明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区。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国家生态区、环境优美镇(街道)、生态村(社区)创建活动,分两个阶段把门头沟区整体建成国家生态区。第一个阶段重点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从2005年起到2008年,争取利用4年的时间,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使全区50%的村、镇、社区、街道,分别达到生态文明村、环境优美镇、生态社区和环境优美街道考核标准。使全区整体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标准,为实现生态区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个阶段全面创建国家生态区。从2009年到2015年,再用7年时间,使全区80%的村、镇、社区和街道,分别达到生态文明村、环境优美镇、生态社区和环境优美街道考核标准;使全区整体达到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门头沟新城整体达到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考核标准。

建设高品位的生态涵养体系

加快实施山区生态涵养工程。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重点,大力推进荒山绿化,争取用4年时间使山区规划宜林荒山荒地基本实现绿化;以官厅山峡综合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治理,加强对小流域和泥石流的综合治理;以废旧矿山和被破坏的山体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加快门头沟新城地下采空区治理,抓好重点地区的废旧矿场修复、重点沟峪治理和被破坏山体的恢复;以交通要道和永定河为重点,加快建设绿色通道,形成集景观、生态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富民走廊。加快实施环境保护工程,集中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垃圾消纳、污染防治等环境设施,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争取利用4年时间,广泛开展全民参与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集中整治城市出入口、商业集中区、重点污染源和旅游景区、国道沿线、公共场所等窗口部位,以及偏僻街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全力创建一批绿色社区和环境优美街道,加快发展一批生态示范村、市级卫生村和环境优美镇,以整洁的城乡面貌迎接2008年奥运会召开。

建设高效益的生态产业体系

以煤炭、矿山和砂石为代表的矿业经济一度是门头沟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这种以资源开采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造成全区三次产业大多质量低、效益差,高新技术、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严重不足,缺乏一批真正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针对以上不足,门头沟区深入推进绿色富民,建设高效益的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引导石龙工业区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区属工业优化升级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关闭落后生产企业和传统采矿业,力争到2010年把不符合市级标准的采矿业全部关闭。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服务旅游转变,做大做强旅游服务经济。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文化品位,推进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与地区功能相适应的综合服务业,加快发展以永定河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推动城市单一服务功能向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转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提升门头沟新城的城市功能,明确各镇村的发展功能。大力发展山区社会事业,推动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和优势产业向农村延伸,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社会资源向山区辐射,建设生态良好、产业发展、人口聚集、设施完善的新村镇。

建设高标准的生态保护体系

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企业化改革,积极探索生态环保建设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运作的新路子;整合政府部门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职能,逐步形成区镇街分级负责、各部门整体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建设推进机制。加强对全区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生态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等项制度,不断拓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渠道。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健全门头沟区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环保生产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完善环境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社会成员行为,推动环境污染由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和预防转变,实现环境建设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建立生态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和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建设高境界的生态文化体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教育和引导全区人民充分认识建设国家生态区的重大意义。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加快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尽快把全区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地区功能定位上来,统一到创建国家生态区的重大决策上来,全民动手,人人参与,形成创建国家生态区的强大合力。

成立创建国家生态区工作领导小组,就生态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加强协调和指导。要做到准备工作到位,有关部门要详细了解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的规定和程序,在抓紧申报的基础上,力争年底前尽快编制完成创建工作规划,抓紧组织实施。做到目标责任到位,建立生态区建设指标考核体系,落实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按年度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加强考核,保证落实。做到工作保障到位,在成立组织机构的基础上,配强工作人员,分年度落实资金预算,保证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生态建设战略 篇4

(一) 生态经济的内涵。

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经济表现, 它是基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而提出的, 把生态文明的思想融入经济领域, 探寻适合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发展模式, 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所谓生态经济, 就是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经济的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最少污染为核心, 既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又不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的一种发展模式。它所强调的是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资源最有效利用和环境最大化保护。

二、生态经济的特征

(一) 生态经济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

生态经济产生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协调的基本前提和时代背景下, 所以注定了生态经济必须重视节约资源,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及其最大化。它强调在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 而且要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 以实现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具体的说, 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方式及所采用的技术是环境友好型的, 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 生态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循环就是强调重复利用, 自然界有些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和可再生的, 有些循环利用难度大、不可再生。生态经济就是提高那些可以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提高课可再生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用比率。同时应用科技改进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尽量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三) 生态经济是一种可持续性经济。

可持续性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经济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只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才能使人类自身及经济社会可持续。

三、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生态文明理念来引领贵州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它强调发展生产力, 提高物质生活, 但更强调尊重自然。它是人类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立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生态经济必须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导,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貌条件复杂, 土地类型多样, 宜林宜牧荒地面积大, 气候温和湿润, 雨热同季, 从这些自然条件出发出发, 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发展生态节约农业, 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不再是单纯依靠对自然界的所取。二是促使工业生态化发展, 重视新型清洁产业的发展。要发展生态经济, 必须改变传统工业高投入、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使工业向生态化转变, 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是污染物排放达到最少。采用先进技术, 使资源能够循环利用, 发展新型清洁产业, 是工业化发展效率高、污染少。三是发生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 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利用贵州特有的自然资发展旅游的同时, 要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开发贵州的民族文化, 尽量减少生态环境的旅游负荷, 使一部分自然风光的旅游转变为文化旅游。

(三) 完善相应的政策法律体系。

首先要大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监管和保护。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 使经济活动中的个体理解生态文明, 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使其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能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制定贵州省地方性的检测和保护环境的相关机构及政策规范, 及时发现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 并且能够及时采用带队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和经济损失最小的方式来解决;其次要构建生态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衡量贵州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哪里方面不符合生态的标准, 由此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为生态经济提供了发展准则, 尤其是各经济的单位, 使得他们在实践中对生态经济进一步认识, 并且清楚地明白什么样的经济活动是符合生态经济的, 他们由此可以按照生态经济指标体系去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最后完善法律体系, 构建法律支撑。发展生态经济, 需要制定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 把环境的代价纳入生产和消费的决策范围, 以法律的手段规范企业和公众的行为。

摘要: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经济形态, 是一种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生态学规律安排生产和消费的经济。贵州省作为欠发达省份, 加快经济发展成为贵州改变落后面貌的唯一方式, “环境与发展”这个陈旧的命题也快速成为贵州面对的两难选择, 生态经济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贵州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探寻其生发展态经济的有效实现模式, 对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玉文, 李慧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实现模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0 (2) .[1]杨玉文, 李慧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实现模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0 (2) .

[2]程启智.论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生态发展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 [2]程启智.论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生态发展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

[3]刘泾, 刘振泽.论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J].前沿, 2010 (17) .[3]刘泾, 刘振泽.论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J].前沿, 2010 (17) .

[4]方发龙, 周江.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0) .[4]方发龙, 周江.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0) .

[5]周连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63) .[5]周连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63) .

生态建设战略 篇5

就进一步做好全市园林绿化工作,柳鹏要求,一要抓好绿化总体规划。近年来,我市缺少一个专门的园林绿化规划做指导,园林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城市绿化总体规划,规划要反映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并重的要求,把当前和长远、扩量和提质统一起来,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风貌和色彩规划相衔接。积极推进城市周边生态防护绿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苗圃、经济林和生态林,加快城郊绿化。二要抓好工程设计。对于已经确定的园林绿化工程,要严格把好方案设计关。在道路绿化中,要坚持“一路一景”,建设一批特色园林道路,增设一批街头游园和绿地景观、花卉造型;在街巷小区绿化上,要以方便群众生活、美化小区环境为目标,统筹好绿地、健身器材和停车位设置,提高城市景观效果。三要抓好质量监管。相关责任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监督和指导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科学合理地实施种植,确保工程质量,特别要盯住换土和苗木引进这两个关键环节,选用的绿化用土必须符合苗木生长要求,选用的苗木必须适合我市生长,栽种时节必须遵循植物生长规律。四要抓好管护工作。园林部门要在绿化管理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断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机制,做到绿地建到哪里,管护就跟到哪里,确保建一块地、活一片绿、成一片景。加大执法力度,开通举报热线,严厉打击违规侵占绿地、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等行为。五要抓好责任落实。市绿委办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督办职能,及时制定安排阶段性工作任务并抓好落实。特别是今冬明春的绿化任务已经明确,领受工作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市绿委办指定的地点和分解的任务,集中时间和人力,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义务拉土和义务植树任务,为全市园林绿化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锋出席会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绿化委员会主任杨伟总结了去年全市绿化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造林绿化工作。

市长助理、建设局局长赵宝毅主持会议。

市政府秘书长李亦军宣读了“花园式”单位、“绿化达标”小区、绿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市沿街摆花先进单位名单。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颁奖,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作了获奖发言。

各区、市属各单位、驻嘉单位、铁路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镇长和承担义务绿化任务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生态建设战略 篇6

[关键词] 战略生态 成长战略 战略模式

一、引言

21世纪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非合作竞争,全球战略联盟的兴起,标志着合作竞争时代的来临,正如美国麦肯锡公司咨询专家乔尔·厄恩斯特在《协作型竞争》一书中所说的:“驱动公司与同待业其他公司竞争的传统力量,已不可能确保赢家在这场达尔文式游戏中拥有最低传统成本、最佳产品或服务。未来的跨国战略将日益以协作而非单纯竞争为依据。”出于优势资源互补、降低成本、分摊风险、规模经济等战略角度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相关的各方不是简单的竞争或合作,而是既竞争又合作,谋求系统的共同进化。这种合作竞争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单个企业为依托的战略思想,而代之以企业生态系统为依托。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存和成长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产品品种少、服务范围窄等问题,而且企业往往成长后劲不足,寿命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外部环境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外部环境变化仅能解释中小企业群整体的进退,而群体中个体成长的多极化表现,就只能以成长战略的科学与否来评价。目前,对于企业成长战略的研究,大多数的模式是基于对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力量二者分析下的选择,这可以说是一种“大企业式”的正式的战略模式。中小企业缺乏完备的战略分析能力和分析工具,在实际情况中,战略的选择往往是依靠直觉;而且中小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战略的形成也表现出很强的环境依赖,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其战略更多地是表现为非正式性和多变性。因此,现有的战略分析和选择模式对中小企业而言不适用,致使很多中小企业陷入“没有战略不行,有了战略也没用”的困惑,如何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成长战略,是中小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战略生态理论强调系统的和谐共生,这个系统不仅为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提供了空间,系统中的成员不断地根据系统的变化和系统中成员关系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定位,通过共享资源实现共同成长。这不仅为中小企业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符合中小企业成长的实际。基于此,本文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成长战略模式。

二、战略生态的的概念及其特征

传统组织理论往往局限于单个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理论界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的传统组织理论向生态系统理论的转变,战略生态研究的假设前提就是以战略生态系统作为组织边界。

企业就象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存在于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中,由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即(企业)战略生态系统。战略生态系统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宏观因素,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等;也包括企业的一系列微观关系,如股东、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战略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它的元素是企业的战略,主要研究战略生态的结构、同态、稳定与平衡以及战略生态的互动关系和在企业战略规划实施中战略生态的有效嵌入等问题,采用生态流、生态位、生态幅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因此,战略生态是一种网络形式,由各种相关的元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基于战略生态的思维逻辑和传统的战略理论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战略理论是基于特定组织而言的,即以单个企业为基础,其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战略思想是强调自身的生存和成长,通过竞争来淘汰对手、争夺资源;而战略生态的研究是基于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强调各种组织间的和谐共生,系统中的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增加投入来更好地利用共生关系获得自身的成长。战略生态和传统的战略理论在研究对象、战略焦点等维度上的区别如上表所示。

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战略生态系统中的个体研究是关于其在系统中“地位”的研究,地位高的企业,其获取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都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多。个体的成长就表现为在战略生态中地位的提升和资源协调能力的增强。因此,个体在系统中的正确定位和如何取得有利位势就成为企业成长战略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同时,战略生态还强调系统内企业的和谐共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自身资源的约束,更与系统内的其它成员密切相关;企业的成长不只是体现为“规模经济”,更多地表现为个体在系统中地位的提升;而个体的成长及系统成员之间的合作竞争也促进了战略生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的进化过程。战略生态系统的构建,不仅使大企业突破了“成长上限”,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成长,也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中小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和系统中其它成员相互间的优势资源、稀缺资源的共享解决其成长所面临的资源瓶颈;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行为灵活、行动迅速”的优势,以“柔性、快速、差异化”作为其战略的特色,及时把握成长机会。

战略生态的观点运用于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研究,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又符合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实际:

1.原有的战略环境分析太过宽泛,中小企业缺乏战略分析的工具和信息获取能力,因而这种分析往往是流于形式,战略生态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其在系统中的定位,进而根据自身定位观察与其它成员的关系,发现成长机会,为战略的制定提供现实的帮助。

2.中小企业自身力量薄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强,企业网络资源的获取对其成长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战略网络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投资,这种投资是兼具收益及风险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构建战略网络也是中小企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切实问题。战略生态系统的分析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依据其特定的目标和在系统中的定位来确定所需资源,构建战略网络,从而使企业的网络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社会资本。

3.“直觉式”的战略可以使中小企业及时地获取成长机会,也是中小企业灵活性的体现,但完全依靠直觉也具有很大的战略风险,这又是中小企业战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战略生态系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战略决策的信息来源,降低战略的风险。

三、中小企业成长战略模式改进

传统的战略分析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战略制定、评价、选择和实施等按顺序进行的步骤。这种战略模式可以理解为战略计划,侧重于战略的分析、制定和形成程序。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预期的战略,它以及时而充足的信息为依据,立足于竞争优势的长期保持,在制定过程中使用波特的五力模型、价值链、SWOT分析、STEP等各種战略制定工具,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和能力,并表现出自然的风险回避,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大企业”式的战略制定模式。这种战略模式应用于中小企业存在以下缺陷:

1.忽视了企业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战略的影响。这种模式虽然重视对环境变化的分析,但往往重视环境风险的分析而忽视了由于环境变化的不可预见性所导致的战略变化,不利于中小企业分析和利用内外部相关主体关系的变化;并且由于这种自然的风险回避,使企业不愿意考虑创造性的思维和战略的变革,降低了战略的柔性。

2.战略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其中的各个成员及成员之间的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其重要特征,而传统战略模式的线性方式必然不适用于这个系统,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应该是一种动态非线性的战略。

3.传统的战略模式是一种清晰的计划,但从实际情形看,中小企业的战略更多地表现为渐进的、非正式的战略,其战略的制定基本上是一种直觉的过程,并表现出很强的“企业家学派”的特点。如果要推行正式的战略计划,必将改变中小企业既有的战略思维,改变管理和领导风格,这不仅仅会带来战略实施上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中小企业捕捉和把握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而又稍纵即逝的机会。

因此,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要构造对其成长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战略,必须改变传统的战略模式,将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有效地整合起来,在对机会的把握中逐渐形成战略,在战略的实施中又根据战略生态系统中关系的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变革,形成一种动态、柔性的战略模式,即图2所示的基于并行过程的中小企业成长战略模式。

这种并行的战略模式用以指导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以下特点:

(1)该模式以战略思考作为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战略思考即是把战略制定和选择过程看作是创造性的、动态的、反应性的并且经常表现为直觉过程的战略观点,侧重于鼓励性的直觉、创新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是和中小企业战略形成的实际相符合的,J.Terence Zinger等人的研究也认为,战略思考对于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战略思考过程提供了企业业绩评价的一系列指导原则;二是战略思考使中小企业能够正确评价其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三是战略思考描绘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需求计划。

(2)该模式体现了一种新的战略思维。这种模式不是严格地遵循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先形成战略,然后实施。相反,它可能是在对机会的把握中逐渐形成战略,而战略又在实施中根据战略生态系统的变化不断转换,重新形成新的战略。在这种模式下,战略方案的重点将是如何在快速变化而复杂的战略生态中有效地把握和利用机会。

(3)充分体现了中小企业战略“快速”的特长。该模式减少了机会识别与机会利用之间的时间差,有利于企业抓住和利用稍纵即逝的机会。

(4)有利于降低战略风险。传统的战略模式要求在早期阶段就对成本、人员与时间等进行投资,但由于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无力一次性地进行大规模投资,而且沉淀成本的过早形成增大了企业的风险;而现有的模式可以持续地评价战略生态系统,掌握机会并动态地调整资源配置,从而能够很好地规避风险。

(5)提高了战略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该模式下的战略可以根据战略生态系统的变化连续地调整战略,体现出战略形成与实施的一体化,并以战略变革作为企业成长的手段,实施战略变革的模糊化和前后一贯化,从而提高了战略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阳:竞争博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李维安:网络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蓝海林谢洪明:企业战略的抽象群及其演化引论[J].管理工程学报,2003

[4]林健李焕荣:战略网络与企业绩效[J].企业经济,2001

[5]Freeman E.Srt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MA,1984

[6]Gulati,R.,Nohrea,N.Zaheer.A.Strategic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7]Lansiti,M.,Levler,R.制定战略: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J].哈佛商业评论,2004

生态建设战略 篇7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 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目标和四大举措, 包括基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这无疑为今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不仅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而且也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 尤其是对于应对当前和今后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保障民生并提高发展可持续性

在经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 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挑战,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

首先, 资源约束趋紧, 风险不断增加。由于人口众多, 我国人均资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拥有量先天不足, 人均水资源量、耕地面积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 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9%、6.2%、6.7%。近年来, 资源能源的消耗规模在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迅速膨胀, 使得我国战略性资源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同时, 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限制。战略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源。

其次, 环境污染严重, 格局更加复杂。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 (SO2) 、氮氧化物 (NOx) 、化学需氧量 (COD) 、氨氮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 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1],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 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冬季以来, 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更是频发, 涉及全国17个省市, 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1/7。首都北京的空气污染更是多次达到重度污染, 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据估算, 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 基于疾病成本和支付意愿估算, 分别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和3.8%[1]。根据2011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 在监测的十大水系469个国控断面中, 劣Ⅴ类水质断面占13.7%, 但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2]。

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 我国环境污染格局日趋复杂多样。例如, 在传统酸雨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的情况下, 受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的影响, 许多城市的大气污染由传统的单一煤烟型向煤烟、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转型, 细颗粒物 (特别是PM2.5) 的污染问题越发凸显;在水方面,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等四大水问题相互作用、彼此叠加, 形成影响未来中国发展和安全的多重水危机[3]。

再者, 部分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据统计,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一些地区不合理开发活动, 我国部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km2, 占到全部国土面积的37.1%, 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4万km2, 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km2, 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约90%的天然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同时, 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 裸子植物和兰科植物高达40%以上;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 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 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 部分珍贵和特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一些地方传统和稀有品种资源丧失。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 初步查明我国有外来入侵物种500种左右,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200亿元[4]。

2. 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国内发展方式转型

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迄今为止仍未有显著的进展。从产业结构上看, 自2003年以来, 我国步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 作为工业化基础的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迎来了快速增长, 使得产业结构的重型化特征明显。从产业发展模式上看, 我国目前仍然未能摆脱以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威胁。从产业竞争力上看, 产业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即产业规模虽然很大, 但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偏低, 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以汽车为例, 我国一方面拥有世界第一的产销规模, 但另一方面却面临着自主品牌竞争力薄弱、国内中高端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几乎完全是被国外产品占领的不利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 而且还能够提高竞争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根据HSBC (2010) 的研究[5], 在确信情景中 (conviction scenario) , 中国低碳经济规模在2009-2020年间将保持14%的年均名义增长率, 在2020年达到5260亿美元, 其中低碳能源生产占44% (2300亿美元) , 其余56%为能效市场 (2980亿美元) 。目前,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虽然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尚未完成这些行业的专利和标准布局, 这意味着我国依然存在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机会窗口。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创新驱动绿色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完全有可能最终成为国际社会的领军者。

3. 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实现绿色崛起

从世界范围来看, 伴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世界资源环境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全球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重心逐渐向东方转移,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 中国GDP约占世界的7.6%, 而主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占世界的比重远高于GDP所占的比重。其中, 一次能源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9.3%, 成品钢材消费量约占世界的48.1%, 水泥消费量约占世界的53.4%, 臭氧层消耗物质消费量占世界的44.5%, 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约占世界的23.7%[6]。

资源环境问题也正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锋点以及影响国家安全、国际形象和地缘政治的潜在隐患。例如, 在全球气候政治谈判中, 由于中国在世界碳排放格局中的突出地位, 致使西方国家一直指责中国不作为, 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如美国逃避自身责任的借口;中国对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的全球性获取以及跨境水资源利用等问题也容易为一些西方国家捕风捉影、散布“中国资源威胁论”和“中国环境威胁论”等言论提供口实和依据;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海外投资、开发和并购模式, 正引起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或“恐惧”。与此同时,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希望中国积极承担与能力增长相符合的责任和义务, 成为国际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参与者。

总之,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而且也惠及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中国解决好自身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本身就是对人类发展最大的贡献, 这是对相关威胁论最有力的回应。另一方面, 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还能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从而引领全球的文明转型。因此, 战略意义重大。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自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提出后,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均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解读, 从而导致了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混乱。总体而言, 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义大同小异,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7,8], 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个新阶段, 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不仅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且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是全方位的和谐。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耗竭、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 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的弊端而言。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 而不是自觉地发展, 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从这个角度来讲, 生态文明是人类按照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 建立起来的人—自然—社会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高级文明形式, 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7]。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制度文明) 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 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 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 物质 (经济) 、精神、文化、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维度。但生态文明不等同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 而是渗透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或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为载体[9], 因为生态文明需要扎实的物质积淀、坚定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政治决策支撑[10]。如果没有和谐的生态环境, 人类既不可能达到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甚至连现有成果也可能全部失去。生态文明对其在物质、精神和政治领域的成果都贴上了“生态”的标签, 如生态产业、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绿色政治等。因此, 严耕等[11]指出生态文明可以具体表现为生态物质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

有部分定义介于广义或狭义之间, 抑或是两者的结合。如周生贤[12]认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王如松认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环境、适应环境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人与自然持续共生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 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的总和[13]。

还有学者认为,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 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 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改善, 人类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4]。潘岳[15]认为,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俞可平[16]认为,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 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 一种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确立和主导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从人类环境意识真正觉醒到现在也不过才有半个世纪的时间, 即使在发达国家, 人们的环境意识虽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但生态文明观念仍未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依然存在, 每个公民消耗的资源和形成的生态足迹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正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200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的, 如果全球都像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消费的话, 那么地球人需要立即找到另外两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 才能满足其自然资源需求[17]。因此, 单纯就发达国家而言, 转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 基于上述分析, “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显然针对的是狭义的生态文明, 即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手段来看待, 即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 提出比较清晰的目标和任务, 并且通过努力和可操作的手段来实现。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定义, 生态文明都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 承认资源环境对人类活动承载力的有限性, 并且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维度, 侧重于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总之,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 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4]。

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如果把生态文明视为一种目标、理想或发展愿景, 那么实现它则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因此, 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迈向或实现生态文明的操作途径和实践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理念、行动、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体。其中,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保优先理念, 是前提。采取一切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举措, 抓紧行动是关键。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是基础。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和可持续性, 是目的[18]。生态文明本身是一个结构复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综合性概念, 建设生态文明必然涉及到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等多个维度和要素, 跨越意识和行为两大层面, 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社会系统全方位转型, 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到政治经济体制等都需要彻底的改变。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

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黄鼎成等人[19]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物质层面来看,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即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 主要发生在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 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包括四个环节:从自然系统获取自然资源, 将自然资源转化或加工为社会产品, 社会产品的消费, 获取资源、加工产品和产品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系统排放废物。控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基本过程的是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控制结构。

技术结构决定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自然资源的种类和获取方式, 决定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产品的加工工艺, 决定了社会产品的种类, 也决定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种类和方式。

消费结构决定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自然资源的总量、社会产品总量和人类向自然界排放废物的总量, 它是由人口规模和人均消费水平所决定。技术结构决定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 消费结构决定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模和强度。它们直接控制了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 也直接控制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调控结构是由人类的价值观念、人类社会系统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组成。价值观念, 特别是自然观是指导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和最基础的“元因素”。人类社会系统的制度安排以及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都与价值观念息息相关。

(3)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模型

建设生态文明囊括多个维度 (包括自然、经济、文化或社会、政治或制度、技术等维度) 、跨越多个层次 (微观、中观和宏观) 、涉及多个主体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 、涵盖多种环节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 、包含多种要素 (资本、技术、人口素质、环境意识、价值观、产品、产业等) 。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的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和“限制”[20]。“需要”的概念, 是指要满足人们体面、有尊严的生活需求, 尤其是把满足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求, 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 是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生态文明亦是如此, 既要考虑满足人们合理的消费需求, 又要考虑人们需求的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结合生态文明的内涵、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模型, 如图1所示。

在该概念模型中,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视为在经济、技术、生态、文化、制度构成的多维空间中, 通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的自我调整和良性互动, 引导和促进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沿着一定的边界约束“通道”实现正向演化的积极干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系统的约束—承载力—是有限的, 但其本质上又是动态的而非固定的, 它是由自然限制和人类关于经济、环境、文化、人口的选择共同来决定的。人类可以借助技术使其增大, 但往往是以生物多样性或生态服务功能的减少或损失作为代价。承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 这取决于系统自身的更新或废弃物的安全吸收能力[22,23]。

(4)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构成

由生态文明建设的维度, 可以派生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基本组成, 即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科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制度建设、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经济建设是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过程中, 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提高增长质量。促进清洁生产, 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绿化经济结构, 减少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 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科技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工艺系统和产品, 淘汰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 加强技术的综合集成和开发, 绿化现有产业主导技术群, 特别是通过信息通讯技术等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提升产业的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效果, 提供不同尺度上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 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包括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强化退化土地的治理, 修复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 恢复和提高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自净能力、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制度建设就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 特别是重视和加强经济手段的开发、应用和创新, 建立跨部门和多主体合作的良性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和提供制度保障。

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在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基础上, 推动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社会氛围和文化, 促进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 促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

(5) 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架构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物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主要载体和界面, 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的方向。

建立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需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纳入到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 把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结合起来, 基本的逻辑架构和调控区间如图2所示。

从纵向看, 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都涉及到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与之相对应, 政策调控的区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等级。从引导微观层面的行为调整到中观层面的过程控制再到宏观层面社会经济系统的目标导向和激励约束。

在生产领域, 微观上, 通过教育、培训、宣传、管制、经济、自愿协议等手段和工具的激励与约束, 提高生产者的环境意识, 引导和促进生产者行为的改变, 包括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认证, 改造和淘汰资源、能源和污染密集型的产品和工艺, 设计、开发、采用和引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工艺和技术, 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生态效率和污染治理水平, 控制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中观上, 通过严格行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发展节能产业、鼓励行业兼并重组、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 促进整个行业或区域层面产业和产品结构、增长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的转变, 提高行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和控制行业层面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宏观上, 通过总量控制、区域限批、功能区划等手段及其形成的倒逼机制, 控制宏观层面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

在消费领域, 微观上, 通过教育、培训、宣传, 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激励手段, 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 促进消费者个体行为和消费偏好的改变;中观上, 通过绿色采购、税收、信贷、阶梯式电价、水价等经济手段, 促进节约型产品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加快绿色交通、绿色住宅和相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社会群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提升消费过程的生态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宏观上, 通过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 加强需求侧管理, 提升全社会生活领域的生态效率, 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从横向看, 生产和消费紧密相连、互相推动、相互依存。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而消费则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其变化往往带动生产的调整和升级。生产和消费作为整个社会生产大循环的主要环节是以产品和服务的分配和流通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因此, 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也是互为关联、不可分割的。如果把促进形成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核心或基石, 那么再加上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 则可以构筑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框架。

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生态文明虽然作为治国理念的时间不长, 但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实践却非刚刚起步, 尤其是在生态建设和环保领域, 包括常规污染治理、大规模生态保护与建设、节能减排等领域,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建设难度不断加大

(1) 国民经济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快增长, 给资源环境带来持久巨大的压力。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 中国目前仍有超过1.5亿人每天生活支出低于1.25美元[24], 发展任务非常繁重, 这决定了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人口仍是中国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预测表明, 未来我国仍将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2011-2020年, GDP增速稳定在7%左右, 此后逐渐下降, 但仍高达4.0%左右 (2040-2050年) [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经济规模的扩大通常需要消耗更多资源和排放更多废弃物, 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将持续为国内和国际的资源环境带来冲击和压力。

(2) 城市化进程远未完成, 重化工业化阶段还将持续10-20年。

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50%, 预计2020年将达到60%左右, 在2050年左右实现全国城市化率75%。其间, 随着人口在城市的大量聚集, 能源、居住、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大增加。城市化进程还与重化工业化相互支撑: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重化工业发展并为重化工业发展提供聚集条件, 同时重化工业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产业支撑[26]。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长期性, 意味着中国的重化工业化进程也将持续, 经济结构的重型化特征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动。不仅如此, 中国城市化长期沿袭粗放式发展道路, 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 加剧了中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污染压力。

(3) 人均生活水平还不高, 消费结构长期处于升级阶段。

在过去的30年里,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迅速提高。但迄今为止, 中国2011年人均能源消耗水平、人均耗电量、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仅为2.6吨标准煤、3400度电、44辆/千人,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24]。未来, 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仍然长期存在, 从而拉动对家电、住房、汽车、电子通讯产品、肉蛋奶的需求, 大大强化了资源能源的需求, 从而加剧了中国资源环境的压力, 并使得生活消费成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领域。

(4) 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 全球分工格局短期内难以深刻变动。

从全球分工格局看, 中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下游, 其特征往往是低附加值、高能耗的。片面追求出口增长而粗放式地开发利用资源对中国生态环境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如一些重要的矿产品如钨、锑、稀土等盲目出口与无序生产形成恶性循环, 不但严重破坏了资源, 而且严重恶化了生态环境[27]。同时, 由于环境标准相对较为宽松, 配套制度不完善和监管不力, 使得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 成为“污染避难所”。展望未来, 由于要素禀赋、技术等限制, 要想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2. 法律体系不完善

中国虽然初步建立起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 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1) 不同法律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 存在重叠、交叉乃至矛盾和冲突的地方。

这不仅可能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和损失, 还会影响到法律的权威性和效能。特别是我国的立法以政府部门起草法律为主, 法律所体现的部门利益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法律之间的冲突与不和谐,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 部分法律缺乏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 导致法律缺少程序性规定和可操作性。

如现行的行政和环境立法中缺乏专门针对环境管理体制的条款和对环境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规定;社区或基层实施条例对各方责任的界定和对具体细则的规定与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不符合, 从而弱化了环保部门的执法地位等。一些自然资源权属没有明确界定, 使得许多事关可持续发展大局的问题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和冲突中。

(3) 在许多重要资源环境领域仍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

例如, 现有环境法律法规仍是以控制污染排放为主要目标, 而缺乏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 如自然保护地, 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技术安全控制、野生植物保护、土壤修复等重要的领域, 缺乏专门法律法规等。此外, 有毒化学品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法律也未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

(3) 执法不严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法律法规的规定较为“软弱”,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资源环境执法, 导致“有法不依”、“执行难”问题普遍存在, 降低了资源环境立法的效果。

3. 管理体制未理顺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发改、环保、农业、水利、住建、国土、工信、林业等多个部门, 有赖于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相互合作、共同推进。但是,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制远未理顺。

首先, 我国经济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乃至资源环境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条块分割, 并且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 导致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政出多门, 沟通难、协调难等问题降低整个政府宏观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以水资源为例, 尽管多个部门和机构有涉水职能, 但是作为管理水的两个重要方面:水量和水质的行政主管部门, 水利部和环保部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对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至关重要, 但是, 现实中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协作, 并且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因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

第二, 作为部门分割管理问题的延伸, 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缺乏实质性的融合与实施。迄今为止, 可持续发展主流化仍然停留在口号上, 环境保护难以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流决策过程。以建设高铁为例, 环保部在认为铁路客运专线不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曾叫停数条高铁, 但由于铁道部的强势最终不了了之。

第三, 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管理体制问题。以环境保护部门为例, 从权责上看, 地方环保部门的人事安排、财政资金来源主要隶属于当地的人民政府, 中央的环保部负责制定各项环保政策, 并组织各地环保局学习、落实, 指导各地环保工作, 但不能强制性命令地方环保部门。而在地方政府层面, 往往出于地方利益和追求政绩的考虑, 常常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的任务, 对资源和环境问题则采取忽视或拖延态度, 也导致中央环保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不能完全得到落实。

4. 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首先, 在针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 我国仍然是以经济指标为主, 资源环境等指标的重要性远远不足, 对地方政府的行为缺乏足够的震慑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以数量投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迟迟不能得到转变。

其次,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全面建立起来。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各种违规违纪现象。

第三, 我国在产品的强制性能效标准、节能产品的标准与标识、行业能效的标杆管理、政府节能减排产品采购、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作法还有明显的差距, 不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第四, 资源能源价格、财税政策及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 环境经济手段的使用范围有限, 不能形成有效激励的长效机制。针对化石能源、水资源的价格补贴造成这些价格未能完全反映其全部成本, 这也刺激使用者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利用, 未能对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产生足够的正向激励。

最后, 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相关统计、监测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数字失真等严重问题, 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等。

5.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赖绿色领域先进技术的创新、综合集成和大规模应用。近年来, 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展, 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研究人员数量和质量也大幅提高, 但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仍与西方国家有相当大差距, 不足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在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研发上,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 科技创新储备不足, 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新能源领域的一些核心技术缺失, 如光伏产业存在“两头在外”的现象。

6. 环保意识普遍不高

由于我国环境意识普遍不高, 使得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难以渗透到各级政府、生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中, 从而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大障碍。一项针对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的调查显示, 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 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 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低, 环保参与度也不高, 环保满意度令人担忧[28]。这充分反映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由于节能环保意识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一些地方、一些人群受西方消费模式的影响, 加上传统的“从众、攀比和虚荣”的消费心理, 导致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等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日益盛行。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超标准建设、大搞形象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在建筑风格上“求新、求大、求洋、求奇”等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而且会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进而影响到生产领域和技术创新方向。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框架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1) 人与自然和谐原则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准则。由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因此要尊重自然权益, 将自然视为与人类密切相连又具有独立价值的生命体,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能凌驾于自然至上, 从而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

(2) 全面系统推进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 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制度等多个维度, 因此不仅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 而且也要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环境文化、研发可持续技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 不仅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具体实践, 而且也要整合到生产、消费、投资、外贸等各个环节, 同时注重通过技术、制度、组织、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来驱动实现全方位转型。

(3) 空间格局分异原则

由于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不同, 因此各地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重点和途径也应有所差异。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控制开发强度和优化调整空间结构, 提高区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多主体参与合作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限于政府某一部门, 而是需要各主体的共同努力, 需要各主体间的沟通和合作, 包括中央和地方, 地方与地方, 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间的合作和互动, 促进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 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层级治理机制, 以便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5) 国内外统筹兼顾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开放的环境下, 不仅对国内也会对国际产生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资源能源消费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国, 其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着眼国内, 也要着眼国际,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把握机遇、应对风险与挑战。包括积极促进贸易结构绿化, 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绿化外国投资结构, 引导外资流向绿色低碳产业;绿化走出去战略, 强化对外投资企业的环境意识;绿化对外援助的布局、结构、领域和方式;加强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合作, 推进全球环境治理,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2. 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型方向

从经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努力地推动和实现八大转变。

(1) 在价值观念上, 实现人与自然对立向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转变

价值观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基础性、深层次、长期性因素。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改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价值观的根本性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就不可能完全实现。也只有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深入人心并且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人类才能达到生态文明的彼岸, 这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更多的是对工业经济时代机械自然观的反思和批判, 要求人们从机械自然观中摆脱出来, 改变对整个自然的态度。首先要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破坏了自然就等于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就等于自毁家园;在自然界面前保持谦逊的态度, 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承认自然的存在价值和对人类的各种服务价值;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中主动实现角色上的转变, 从“自然界的主宰者、统治者或征服者、立法者”转变为“自然界的朋友和邻居”, 从“自然界的对立者”转变为“自然界的合作者”, 从“自然界的索取者或破坏者”转变为“自然界的保护者”, 与自然和睦共处, 协同发展。

(2) 在发展方式上, 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背离向两者耦合的方向转变

从经济增长来源上看, 经济增长如何产生以及技术朝什么方向发展, 决定着能否实现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29]。这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即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 就属于粗放型增长;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效率提高来推动, 就属于集约型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我国长期以来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 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的投入、资源的大规模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取得的。这就意味着需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和资本增加驱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技能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转变, 从数量外延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从利益驱动型向“生态效率”型转变, 也意味着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要有利于整个经济体系从物质型向非物质型转变。同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生产模式从“资源—产品—污染”单向线性开放式流程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闭合循环式流程转变。最近获得国务院通过的《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国今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尽管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资本驱动型, 但该结论是在排除了资源环境因素影响后得出的。最近研究表明, 在纳入资源环境因素后发现, 1980-2005年间, 资源环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大大高于资本的贡献, 说明我国的工业增长目前仍属于资源驱动型[30]。因此, 需要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 力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31]。

(3) 在技术开发和应用上, 实现从重视单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向大规模技术综合集成与创新方向转变

从技术扮演的角色来看, 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手段和实现人的价值目标的工具而存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时间、空间、规模和强度上都得到延伸和强化, 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开始激化,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接连遭受环境“公害事件”的困扰和能源危机的冲击。技术最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于把人从环境的制约中解放出来, 下一个挑战则是广泛使用技术力量把环境从人类的干预中解放出来[32]。应将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渗透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从世界范围来看, 绿色创新正在呈现出由单项技术、工艺、单种产品和单个过程改进或增量创新向大规模、集成化、智能化、深层次的系统创新方向转变的趋势。许多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系统更深层次的变化, 也就是现代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仅靠单项技术的开发就能解决的, 必须依靠整体技术体系的历史性转变才能解决, 这也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33]。

(4) 在环境保护上, 实现从部门分割管理向跨部门、跨行业、多主体的治理思路转变

环保工作要推动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 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乃至环境优先) ,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34]。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战略性、方向性、历史性的转变, 环境保护成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

污染防治思路从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以及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控制转变。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 进一步加大消费领域的污染防治力度。2002年《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 为我国加快污染治理模式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 环保领域由传统的工业污染防治转向工业、农业和城市环境污染防治, 以及从点源治理转向包括面源治理在内的流域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政府主导的统治模式向多部门、多层级、多主体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转变, 从部门分割封闭式的决策模式向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模式转变, 注重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将环境影响评价从注重项目层面向经济决策的源头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政策、行动方案等层面延伸, 从而达到源头预防的目的。

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并且加速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35]。

治水理念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具体包括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强调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积极推动节水灌溉;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 重视非工程措施, 强调科学管理;从水资源的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从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由多头管理到统一配置、调度和管理等[36]。国务院于2012年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开始对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红线管理”制度, 包括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等“三条红线”。

(5) 在人口调控上, 从单纯的人口数量控制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自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人口进入低增长时期, 对资源的压力大大减轻, 人口结构开始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有鉴于此, 需要从人口控制向人力资源开发, 统筹解决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迁移和安全问题转变[37]。

(6) 在城市化模式上, 从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变。

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纳入到城市化进程中, 促进城市发展由摊大饼式的、依靠要素扩张拉动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向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的集约、高效、紧凑的节约型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也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契机。可以借鉴美国大都市区的综合规划和治理经验, 开展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 加快促进城市化的绿色转型进程。

(7) 在消费模式上, 从趋向过度消费模式向适度和绿色消费模式转变

居民消费总体从重视消费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 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 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从环境损害型消费模式转向环境友好型消费模式转变。提倡一种以“资源节约”为核心、与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适度的“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反对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和高消费, 反对奢侈和浪费。资源的利用要把保障人与环境的基本需求置于优先地位, 确保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满足人类需要, 而不是为部分人谋取更多的资源[38]。

(8) 在国家行动上, 从单纯注重国家责任转向全方位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由于环境要素的流动性和环境问题时空上的关联性, 把地方、区域、国家和全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地球只有一个。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越来越需要通过各国之间加强有效合作及全球环境治理来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POPs和汞排放等。而这些问题已经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范围。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应考虑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 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以惠及全球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1)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 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 生态科技建设为动力, 生态环境建设为阵地, 生态文化建设为纽带, 生态制度建设为保障, 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提高过程生态效率以及控制过程的资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 积极促进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全面转型和正向演化, 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战略目标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模型、调控逻辑和转型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可以分“四步走”, 即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相关目标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提升生态效率有序实现三个‘脱钩’展开, 即:

到2020年, 主要常规污染物排放量和部分重要战略资源 (如铁矿石) 的消费量到达峰值, 资源环境紧张状况得以缓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到2030年,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量的绝对脱钩, 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 主体功能区布局比较完善,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明显形成, 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20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 主要城市群的灰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钢材、水泥消费量和总用水量先后达到峰值, 建设用地面积趋于稳定, 化石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有色金属消费明显减缓, 重金属污染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得到控制, 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 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

到2040年,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化石能源和资源消费量的绝对脱钩, 生态环境全面好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健全, 主体功能区布局臻于完善,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全形成, 主要污染物在2020年基础上削减35%左右, 化石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后达到峰值, 生态安全格局趋于稳定, 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

到2050年, 实现资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总量与承载力约束的绝对‘脱钩’,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资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总量持续稳定地下降到承载力约束范围内, 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20年基础上减半, 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确立, 并且达到高度发达水平, 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点

“十八”大已经明确了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可以围绕社会大生产主要环节和过程的绿色化来展开即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流通以及绿色能力建设。

绿色生产涉及到产业结构和增长来源的绿化问题。产业结构绿化包括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如生态旅游、绿色交通业、绿色建筑业, 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增长来源的绿化包括投资的绿化、消费的绿化和国际贸易的绿化。

绿色消费涉及到消费意识、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的绿色化转变和调整问题。这也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变革和创新有关。

绿色分配, 实质上是探索增长方式转型与收入分配机制合理配置优化发展的绿色路径, 需要将生产服务与消费相结合, 城乡互动与代际互动相联系, 经济活动与生态恢复以及环境治理相联系[39]。

绿色流通是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健康安全、循环经济相关的流通活动, 包括绿色商流、绿色物流、绿色信息流、绿色资金流、绿色消费的一个有机整体, 通过健全绿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 形成一个完善的绿色流通体系[40]。

绿色能力建设是指为社会大生产提供辅助支撑的环节和过程的绿色化, 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制度建设、能力发展等。

为实现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未来10~40年, 战略重点应着力于构筑十大支撑体系:

(1) 绿色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推动高效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以及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 以高技术产业改造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努力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构筑以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体系, 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 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加速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包括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 能源的高效、梯级利用和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 逐步形成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特征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

(3) 生态安全支撑体系。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度, 打造以“山、江、河、湖、海”工程项目为骨干的生态安全支撑体系, 加强农、林、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把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支撑。

(4) 绿色科技体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力度, 加快信息通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运用与融合, 加强技术综合集成, 建立面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以及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绿色竞争力, 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5) 可持续消费体系。倡导绿色消费观念, 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和文化体系。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 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的消费。

(6) 绿色制度体系。保障和促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改革资源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完善经济激励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形成多主体合作的良性治理结构;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行业、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或效率标准体系。

(7) 绿色城镇体系。稳步推进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 创建绿色、低碳、智能的城镇化模式。根据国情和区情, 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重点发展“紧凑型、组团式”的城市群, 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效率;建立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 促进城市理性增长;发展绿色建筑和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城市基础设施。

(8) 绿色分配体系。以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 构建相应的收入分配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配套政策体系, 使得收入的分配和机制更好地流向绿色经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领域, 促进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9) 绿色流通体系。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综合运用财政、经济、试点示范、宣传等手段, 加快绿色流通体系建设, 包括建立和完善绿色环保旧货流通体系, 完善相关的物流服务体系, 提高和促进流通领域的生态效率和节能减排。

(10) 绿色开放体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国内国外的需求, 通过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平台建设等手段和途径, 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绿色开放体系, 包括绿色贸易、绿色海外投资、绿色援助、绿色外资以及促进绿色领域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不仅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也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战略规划, 明确目标和路线图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整合到各项规划和政策中, 同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发展路线图和优先领域, 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的绝对脱钩。

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的特点, 制定本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 科学制定相应的目标和重点领域, 并与国家规划进行衔接。

2. 推动顶层设计, 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

在坚持大部制改革的框架下, 重新组建和成立相关机构, 包括组建能源与气候变化部、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大农业部、大交通部等, 尤其是提升环境保护部门的能力和作用, 尽可能减少经济建设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

打破政府部门绝对主导、单向推动的管理模式, 明确公众、企业的社会责任, 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3. 创新制度安排, 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加快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生态补偿法规, 大力修改环境保护法, 完善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等的相关配套法规及其标准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成本、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加强专项指标评估和政府绩效考核, 将生态文明建设政绩与干部任用有机结合起来, 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继续完善节能减排统计核算体系。

出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规范,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在指标的选择上, 给地方和城市留出足够的灵活性和弹性, 用以指导地方和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积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建立健全和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 严格执行产品的强制性能效标准等, 并加强执行力度, 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

4. 完善经济政策, 充分发挥市场激励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恢复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办法, 适当提高排污费收费标准。

制定财税鼓励政策, 结合整个税收体制改革, 统筹考虑能源、资源、环境与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 研究建立绿色税收制度。

推行生态补偿制度, 重点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四个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逐步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 (节能量) 的交易试点, 时机成熟时在全国推广。

5. 投资绿色创新,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专项, 在充分协调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科技项目的基础上, 重点部署具有全局影响的关键绿色技术和技术群, 特别要关注商业化示范项目和吸纳更多企业的参与。

要继续加大绿色科技研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要充分发挥信贷、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的作用, 积极促进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

建立官产学研相结合以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技术开发模式, 特别要整合相关研究机构、企业以及资本市场的力量, 采取协调行动, 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在具体技术研发领域, 要结合自身的特点, 重点布局和开发低成本的节能减碳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 并推动实现产业化等。例如, 对技术上已相对成熟但在市场推广中面临经济性、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的技术, 应当综合使用约束性和鼓励性政策促进技术的推广。

严格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大对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行为的打击力度。

6.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依据“十八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 重新评估现行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 整合和创新现有生态建设和保护模式, 因地制宜, 突出自然恢复为主, 利用协议保护等手段提高资金投入的效果和效率, 以更好地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所取得的成果。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小流域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 全方位构筑我国的生态屏障。

完善相关政策, 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力度, 在解决好长远生计的前提下推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流动。

7. 推动结构调整, 促进增长方式转型

按照“淘汰、改造、提升、引导”的原则, 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前提下, 尽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 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 最终使得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主要来源。

定期发布并更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产品名录, 综合运用包括差别电价、调整进出口退税在内的经济激励、行政性命令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 全面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要结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 出台国家层面的绿色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路线图、行动计划和长效政策, 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方向、优先领域和空间布局, 并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 以引导产业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综合运用取消常规化石能源补贴、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等经济手段, 建立鼓励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相关计划, 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8. 开展试点示范, 积累实践经验

按照各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自身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 选择一些典型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试点工作, 形成梯次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对经济发达地区, 示范试点的重点应当在提高环境质量, 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改变过度消费模式、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在欠发达地区, 则应探索如何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对一些跨行政辖区的区域、流域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时, 要鼓励结合自身实际, 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模式和跨行政区的联动机制。

对重点流域如太湖、辽河干流, 开展流域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探索与流域治理目标相适应的“两型”社会建设模式。

9. 加强宣传教育, 倡导绿色消费文化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 (特别是政府官员) 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整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 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篇章, 纳入大中小学、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 引导公众树立善待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 增强生态忧患意识。

构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积极促进可持续消费, 抵制过度、奢侈消费甚至扭曲性消费行为。

政府率先示范, 严格落实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采购制度, 并对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产品和设备予以补贴。

1 0. 采用多种途径, 构建绿色贸易和投资模式

采取税收等政策对进出口产品进行调整, 定期公布并更新海关进出口产品目录, 进行产品的环境分类指导, 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

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 引导外国直接投资向绿色低碳产业领域流动。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 推动建立新型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制度, 降低贸易对我国资源环境的影响。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绿化进程, 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 转变海外开发模式, 规范企业的投资开发行为, 要求海外企业在当地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 支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分享发展成果。

1 1. 加强国际合作, 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坚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以对全球事务负责任的态度, 承诺并履行与自己增长的能力、职责相一致的国际义务, 树立积极的国际形象, 谋求良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生态建设战略 篇8

一、林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 对生态建设更加重视。近年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排放的废弃物也就增多, 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增加, 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人类生存需要依靠自然资源, 要保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同时还要依赖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林业建设。

㈠需要生态建设对林业定位

林业发展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方法。以前人们对林业定位为市场经济中的产物, 通过对林木的砍伐加工提供给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林木的需求也就加大, 同时也就影响着生态环境建设。由于没有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对林木的砍伐没有节制, 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后来, 人们又把林业定位在国民经济中, 对社会的生态建设也就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自然灾害频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发展, 也就是生态抵制能力减弱, 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 林业建设应该以生态建设为主题, 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从生态建设着手, 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㈡保证林业资源的可循环发展

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 对林业的发展也就有着很多负面的影响, 林业建设的最大任务和首要目的。如果森林资源受到影响没有及时的修复, 这是对生态建设的难度也就大大的增加, 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 林业的发展对人类和动物的发展有着保护作用, 只有保证森林资源, 才能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 才能保证资源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1]。

㈢以林业资源保证生态建设

森林资源由于自身存在的多功能性对林业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林业资源的发展应该以生态建设为主, 满足生态多样化的需求, 发挥林业资源的作用, 保证生态建设, 这样才能将社会效益最大化;满足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统筹兼备, 保证林业资源的大力发展, 提高生态建设。

二、林业建设发展战略的主要思想

首先, 林业的发展必须满足社会对林木的需求, 这也就需要改革林业发展体系, 满足国民需求, 建设以生态环境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从我国实际需求出发, 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林业建设发展战略要从生产实际出发, 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林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林业发展不能保守, 要去寻找创新的方法向现代化林业发展进行转化。因此, 林业发展战略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才能更好地保证林业的持续发展。

㈡保证环境和发展的同时性

社会发展和环境成为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 要如何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类的共同目标。要保证发展不影响生态环境, 而环境对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保护环境主要就是以生态建设为主, 保证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找到环境和发展的共同方向, 同时对环境和发展进行更好建设。林业作为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是实现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纽扣, 肩负着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要达到环境与发展的共同发展, 就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 这样才能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统筹兼顾, 得到很好的解决[2]。

㈢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 对各种需求逐渐增多, 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林业的需要, 就必须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运用合理的方法对林业进行进一步发展, 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资源的满足, 这就会给林业带来巨大压力因此, 要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业事业。

三、生态建设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林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依靠的主要力量, 应该大力发展。对我国天然的林木进行保护, 砍伐人工林木, 可以避免原始资源的缺失, 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加快推进林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坚持生态建设的原理, 这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可协调发展。我国林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比如森林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林业造成太大压力, 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需要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结语

社会的进步就需要新的方法、理论指导。林业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部分, 势必要注重它的发展空间以及前景问题。提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是符合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客观性, 对于资源的保护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必须促进林业的发展, 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华, 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 2000, (05) .

生态建设战略 篇9

1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合作, 民营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20 世纪90 年代末, 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现今, 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实施中,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将会更加频繁, 西部地区的发展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如果环境遭到了破坏, 即使经济得到了发展, 也会降低民族凝聚力, 失去民众信任, 最终也会给经济的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社会主义建设前进道路上, 我们一定要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1]。 中国政府明确表示, 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 必须突出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

推进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改变国家一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 通过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协同互动, 合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除政府的宏观调控治理作用外, 企业和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国家生态治理的主力军。 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在生态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

“ 一带一路” 和 “ 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落实发展背景下, 对于西部地区的本土企业来说, 是一次历史性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西部地区的本土企业往往具有非常好的地方文化融合度, 相比而言更能吸纳劳动力, 发挥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影响, 一些传统产业饱受成本上升的压力, 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致使产业发生转移, 而西部地区的要素价格相对低廉, 这些产业在西部还有潜在优势[4]。 面对未充分开发的西部市场, 足够的潜在需求可激发企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承接世界产业的转移, 推动产业升级, 提升自身企业的产业层级, 增强竞争力。 当地企业应遵循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 发展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地方企业在西部发展所处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 帮助投资建设家乡基础设施, 解决就业压力, 树立成为地方社会文化的公众品牌。

2 西部地区人口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的发展史, 从特定的角度来说是人类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 我国西部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尽管外来人口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然而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 尽管西部地区是全国人口平均密度较小的地区, 但只有局部地区适合人类居住, 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已严重超过了国际建议警戒线, 生态环境承受压力过重, 严重威胁着当地民生[5]。 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增加了当地的人口压力, 使得西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陷入了生态恶化———人口压力增大———贫困人口增加———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中[6]。 安置西部不断涌现的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西部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等问题, 我们对在兰州市和定西市的外来务工人员 (包括菜市场商贩、建筑工地的工人、国企上班工人等)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受教育程度低, 职业技能不足。 这些受访者年龄上多是聚集在20-50 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 70%的人群是农业户口, 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80%以上都只有高中以下水平, 近一半只有初中水平 (如图1 所示) , 月收入都在2000 以下。 在进一步调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便时, 60%都表示他们无论是在找工作过程中还是目前参与到的工作中都显示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历不够高 (如图2 所示) , 找不到好的工作;并表示有意愿参与相关的职业培训, 目的在于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提高收入, 同时也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尊重。

2) 生活满意度低。 关于农民工的生活状态满意度调查, 我们发现, 多数人进城以后为居住问题, 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困扰 (如图3 所示) , 其中居住问题是谈到最多的问题, 他们表示进城后没有依靠, 城市房价高, 租房困难且条件差。 其次是子女的教育问题, 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城里医疗费用高、就业机会不多、工作经验不足和工作安全保障不好等问题。 无论是对薪资待遇还是城市的社会生活上, 他们普遍对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满意度低。 在对薪资、教育、医疗、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住宿条件、业余休闲、生活便利满意度调查中, 大多数人对薪资和住宿条件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如图4 所示) , 遇到困难时大多情况是得到亲属的帮助, 很少会得到来着同事、领导或政府的帮助。

3) 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在调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状况时, 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融入 (如图5 所示) , 仅有国企公司的员工表示融入度较高。 普遍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没有享受城里人享受的各类生活保障, 他们的工作性质也不为城里人所尊重;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户口实实在在的落在了城市, 成为城镇户口, 在城里有房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 (如图6 所示) 。

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需要双向治理, 缺一不可。 西部地区存在着一支较之东部地区更需及时脱离和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大军, 把这支劳动力大军合理地配置到环境治理当中, 不失为一条既能够解决就业问题, 又能治理环境的极佳途径。从上述调查中也发现, 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职业技能不足, 将这些人员吸纳到环保企业中时, 除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外, 企业还要依托当地资源, 发展一些流程简单, 操作简便, 但环境治理效果良好的工艺, 使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可以尽快掌握操作方法, 达到上岗要求。

此外, 我们的调查结果还显示, 农民工生活满意度不高, 大部分人没有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 环境治理与扶贫相结合, 转变贫困地区生产方式, 将环境效益转变为社会福利, 是保障农民工利益的另一有效措施。 因此, 在生态脆弱的西部, 除了大力植树种草外, 还可以建立一些高附加值的农、林、牧深加工企业, 如建立果酒果汁厂、罐头加工厂等, 实行种、养、加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 这样不仅又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还能增加当地所有从业者的经济收入[7]。

3 经验与思考

沁园春生态产业集团成立于2003 年3 月, 总部位于北京, 在兰州、定西、上海均有分公司。 经过12 年的拼搏奋进, 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园林施工、生态农业为主, 学历教育、高端家政、餐饮服务为辅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 公司成立10 多年来通过各种形式资助了一大批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 为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

从沁园春集团企业发展12 年之久的经验来看, 我们认为:

1) 西部环境的治理是一种产业, 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会反馈到社会发展中去。

2) 环保企业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也要改善社会环境, 帮助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和西部人的生存问题。

沁园春集团多年来都是按此经验道路, 为中国建设美好和谐的生态文明尽一份心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人, 同样生态文明的发展也关系到两方面的人, 一种是同为发展生态文明需要做出牺牲的人, 一种是享受生态文明环境的人。 发展生态具有两面性, 我们要发展生态文明, 就需要在水源涵养地做好保护, 这样就与当地居民的种植、养殖产业产生矛盾;我们要保护森林, 防止木材大量流失, 这就与当地伐木工人的利益和市场对木材的需求产生矛盾;我们要保护矿产资源, 这就与当地政府和矿主的利益需求产生矛盾;我们要治理风沙, 植树种草, 这就会影响当地政府发展经济和老百姓的生活。 要发展生态文明, 就需要解决上述矛盾。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分析清楚问题, 发展、保护、巩固生态文明使哪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我们通过就地转化或异地安置等多种形式解决他们的问题, 使他们尽快奔向小康, 而享受美好生活的受益群体也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这样, 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态文明中国会较快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鹿心社.建设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N].2014, (10) :28.

[2]张宏安.“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西部发展之思.新丝路[M].2015.

[3]田丰.优化社会治理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6) :74-77.

[4]陈彦斌, 裘文辉.全球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西部企业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 2012 (4) :98-100.

[5]刘志仁, 尚文隆, 庞泽华.西部环境治理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J].学术交流, 2007 (9) :96-99.

[6]肖金成, 李军培.两个转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 2006 (4) :31-32.

生态建设战略 篇10

一直以来, 煤炭在山西省经济发展、百姓收入增加中充当着“主角”, 但其大规模开采的同时, 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下水的破坏以及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面对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这对矛盾, 煤炭资源大省从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到提出“生态兴省”战略, 表明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尽快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这是山西省在推进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认识的成果, 是山西省建设绿色低碳能源基地的新举措。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

山西省建设绿色低碳能源基地的重要举措

山西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煤炭能源大省, 从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肩负着输送能源资源的历史使命, 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 由于山西省的工业化发展基本沿袭了传统工业化的道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山西省沿用的是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不协调、难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对资源高度依赖和无序开发。因而,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山西省在自身发展以及支持全国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和能源资源代价, 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发布的《2005—2008年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显示, 山西省2005年和2006年生态文明建设在31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一, 2007年和2008年排名倒数第二。这种情况不加以彻底改变, 不仅阻滞和危及当代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且会殃及子孙后代, 以致泯灭三晋文明, 给华夏文明乃至人类文明造成重创。实践证明, 山西省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路子不能再走了, 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绿色转型, 要坚持“好”字为先、“绿”字为要、“民”字为本, 树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绿色低碳新型能源基地, 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中共山西省委以对当代负责、对后代负责、对山西省负责、对中国负责、对人类负责的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出了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为加快山西省转型发展, 建设绿色低碳能源基地指出了一条必由之路。

山西省实施“生态兴省”战略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广义角度来看, 涉及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层面的丰富内涵, 是山西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 各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从狭义角度来看, 它是一种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生态兴省”战略的科学内涵。“生态兴省”战略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是一种遵循生态学规律的经济, 它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 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再生产, 它强调要把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核心是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兴省”战略, 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坚持把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应用生态经济学理念统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应把握好四种关系。一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山西省的优势是煤炭资源, 出路也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滥采不是发展, 守着资源受穷也不是发展。为此, 既不能用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谋取一时的发展, 也不能维持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消极的生态保护政策, 要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 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找到很好的结合点。二是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面对山西省生态环境现状,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应是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时推进, 如果在投资不能完全满足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在保护好现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再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 若良好生态环境都保护不好, 更谈不上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三是省级政府与中央、县 (市、区) 级政府的关系。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关乎自身生存, 而且关乎首都乃至华北地区的发展, 更是事关山西省及邻省长远发展的大事。而且, 山西省是老工业基地, 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国家对山西省的生态欠账较多。中央、北京市、天津市以及黄河中下游的政府应该对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山西省各县, 尤其是贫困县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应考虑本地未来的发展, 更应考虑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主要是省级政府, 县级政府只承担次要责任。四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虽然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亲自去经营管理。有时, 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会造成垄断、寻租和腐败。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 国家可将公益性运作机制转变为利益性运作机制, 即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扶持, 调动企业、社会和个人投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基本思路。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全面结合山西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以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建设绿色低碳新型能源工业基地为目标, 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前提, 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 以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为根本方法, 以发展生态产业为主线, 以绿色科技进步、体制创新为动力, 以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为机制,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要求, 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努力把山西省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极大提高、人居环境和谐优美的绿色低碳新型能源工业基地。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坚持的三项原则。一是坚持统一规划, 分区实施原则。山西省的不同地区在气候、地貌类型、地理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特点, 同时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基于此特点, “生态兴省”战略的实施不能强求各地一致, 应该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体现分区实施原则。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各地区共同发展原则。当前, 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很强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而要求为生态环境建设付出代价的是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山区, 因此, 要想改变生态恶化的趋势, 让贫困山区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就必须通过经济补偿, 提高其经济收入, 使他们和受益地区一样得到共同发展。三是坚持政府、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原则。当前,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靠政府来组织实施的, 一些领域也在尝试采用市场机制来运作, 但回避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利进行制约。“生态兴省”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广泛参与, 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配合和相互监督, 尤其要依靠公众的监督, 才能最大限度地制止各种破坏行为。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五项重点任务。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突出问题, 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一是依据生态功能区划, 做好“生态兴省”战略规划。目前, 山西省已制定出台了《生态功能区区划》, 并对各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实施“生态兴省”战略要按照目前确定的6个生态功能区, 统一规划、分区实施, 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在规划中应该在时间顺序上突出重点, 在空间布局上, 依据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与影响的范围依次铺开, 循序渐进, 优先保护和建设对全省生态环境安全起关键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二是加强矿产开发的生态修复, 控制生态环境破坏。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 煤炭开采是主导产业, 但其开发利用极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此, 按照2009年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矿业主开采若造成了土地破坏, 必须恢复到原来状态, 不得对公共环境造成危害。同时, 尽量要求矿主边开采边复垦, 尤其要禁止掠夺和破坏资源的开采做法, 坚持保护优先, 开发有序, 并制定、实施大中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规划, 加强废旧矿井的复垦和生态重建。三是以循环经济为重点,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产业。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离不开绿化美化环境, 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对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工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实施“生态兴省”战略, 发展生态产业至关重要, 即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模式, 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加快山西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建设。要运用经济杠杆, 如价格、资源税等手段将破坏生态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约束企业或个人只顾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的行为, 诱导企业或个人把资源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四是以林业产业为重点,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恢复难度大, 是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当前, 要继续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 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工程和自然保护建设工程,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础上, 积极实施荒山造林工程, 巩固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要以做大做强林业产业为重点,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 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继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搞好水土保持, 防止水土流失。五是以汾河流域治理为重点, 加强各流域的生态治理。汾河流域是山西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汾河水资源养育着山西省41%的人民。汾河流域GDP约占山西省的50%。汾河流域作为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由于长时间过度开发, 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前正在实施汾河流域清水复流工程, 当然也是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重点工程。今后, 要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 抓好水污染防治, 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搞好工业废水回收处理, 汾河上游严厉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严防农村水源污染。

大力促进“生态兴省”战略实施, 保障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建设

近年, 山西省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角度考虑, 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缺乏总体谋划, 综合推动力度不够;缺乏法制保障, 机制、制度还不完善, 特别是考核激励机制也不规范;省级层面缺乏统一协调, 在管理、运行经费等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支持、激励。因此, 为促进山西省“生态兴省”战略实施, 应着手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变革传统发展观念,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传统发展观片面追求物质文明, 片面强调物质总量, 而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是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的精神瓶颈。由于产业结构所限, 山西省各级政府生态文明观念较为落后, 严重影响“生态兴省”战略的实施。要使“生态兴省”战略得到山西省人民共识, 必须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 树立“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 要带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把保一方青山绿水作为重要政绩, 自觉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

加大资金投入, 制定分区投入政策。山西省生态环境恶劣, 生态环境建设所需投资巨大和投资能力有限的矛盾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存在, 今后, 山西省可向中央财政争取生态补偿资金, 弥补长期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对山西省带来的生态欠账。要确定省级政府投入为主、各县 (市、区) 投资为辅的责任机制, 省级政府要担当起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要制定分区投入政策。加大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补贴力度, 设置具有典型区域差异的税收体制, 不仅要合理调整税收分成比例, 还要对环境友好、有利于生态建设的生产给予税收优惠。

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战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企业生态系统 缝隙型企业 核心企业 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00-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环境日趋复杂,变革日益加速,越来越 多的公司认识到,它们不具备所有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它们必须联合起来,相互协作,才 能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求。由此,众多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了以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骨干企业 为核心所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在汽车行业,丰田和通用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以丰田和通用 为核心所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供应商被纳入到以丰田或者通用为核心企业的生 态系统中。供应商之间并不是面对面直接的竞争,而是转变为丰田和通用两大生态系统之间 的竞争,并最终以提供给顾客最终的产品——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而体现。

这种竞争方式的转变将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成功与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它所从属的生态系统。企业在制定战略时,不仅要分析自身的资源、能力,更要从其所属的 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制定相应的战略。传统的战略理论在目前这样的动态竞争环境中显得 捉襟见肘,而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战略研究将会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二、企业生态系统

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似乎没有推动力量来推动生态系统的形成,一切都是自然界漫 长的进化的结果。但是,在企业生态系统中,却有一股潜在的力量来推动生态系统的形成。 这也使得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成要比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快得多。这股力量就是核心企业。例 如,我们所熟悉的沃尔玛的例子。沃尔玛之所以连续几年在世界500强中占据首位,与它所 使用的高效的物流和数据共享系统是分不开的。沃尔马最早使用条形码,后来,又推动RFID 射频识别系统的使用。射频识别系统使用卫星、电脑、芯片等技术使得数据的密度和传输的 速度快速增加。供应商要把商品摆到沃尔玛的货架上,就必须采用射频识别系统。通过RFID 射频识别系统,沃尔玛及其供应商能够迅速获知消费者的需求,大大加快了商品周转速度。

企业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形成,也需要具备各种条件。首先就要有一个天才的设想或者说 有一个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这种设想是对将来的生活的一种大胆想象,但它同时又是现实 的,能通过技术上的进步加以实现。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曾说过:“要让每人 拥有一台电脑。”这个天才而大胆的设想吸引了技术专家、风险投资的加入。资金、 技术的 共同支撑,再加上乔布斯个人超强的推销能力,最终成就了苹果公司。再看手机的发展。90 年代初能上网、能照相、能看电影的概念手机如今都成为了现实。这种对于生活体验的需求 会形成一股潜在的力量推动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但是,企业生态系统仅仅有一个好的想法是不够的,而必须有参与者,让这种想法在技 术上得以实现。当市场中有了需求,而同时大家又认可这种需求,那么其他的企业就想进入 到系统中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Linux操作系统的问世。Linux操作系统的始祖是Linus Torv alds,但这并不是他一人的成果,而是众多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高手的智慧的结晶 。Linus在网上发布了一个信息,说自己打算写一个基于386(486)AT机器的(自由)操作 系统,这个系统与Unix有些类似,但还很不完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提供建议。之后,他公 布了源代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改进Linux系统的工作中。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正是有Linus这样一个发起人,然后众多参与者的加入、改进、完善,才最终使得Linux操作 系统是目前市场上最稳定、最便宜的操作系统。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也许到现在,Linu s的设想也仅仅是一个设想。

有了一个共同的远景和设想,有了各种研发力量的加入,最后还需要有资金的共同支撑 。这样,资本投入和运作过程的相互促进才能形成。企业生态系统也是这样一种经济联合体 。一个企业生态系统要面临资金的挑战因为系统内存在不同经济类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规 模和成熟度都不相同。在这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核心企业在企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初期将起 到关键作用。在沃尔玛的企业生态系统中,沃尔玛花费了上亿元的资金发射卫星,建立高效 的传输网络。事实上,核心企业的实力也同时是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当企业生 态系统更加壮大的时候,它们对于资金的需要也在增长。当一个成功的企业生态系统建立起 来,拥有稳定的结构和规模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想进入到系统中,分享收益。这时候,对核 心企业在资金上的要求会比初期有所降低。

企业生态系统就如城市的结构一样。道路、电力、通信、法律和文化使得一个现代城市 能够把众多的市民结合在一起。企业生态系统也是如此:由顾客需求、设想、不同的生态位 、价值把众多的企业联系起来。生态位中的每一个贡献者都能够相对独立的提高。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理论,系统有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之分。企业生态系 统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在微软-Intel这个复杂巨系统中,微软和Intel是其中的核心 企业。系统中众多的系统集成商、开发服务公司、软件支持公司、网络设备供应商、互联网 服务提供商都是缝隙型企业。这些缝隙型企业需要依附于核心企业。但是,在某一个局部系 统,某一个系统集成商或者设备供应商有可能在其中扮演了核心企业的角色。企业生态系统 中的成员的关系就是如图1微软-因特尔企业生态系统所示的网状结构(图略)。

三、生态系统视角的企业战略分析

从战略管理的发展脉络来看,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学派和理论,包括计划学派、设计学派 、战略学派、资源学派等等。基于企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与之前的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有所不同。

第一,这种战略的制定不是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而是以企业所在的生态系统为出发点 。企业所在的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竞争力如何、如何发展壮大在企业制定战略时显得更为重 要。这一点对主导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第二, 战略从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转变为关注企业所在的生态系统的成长和企业在生 态系统中的地位的变化。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的命运与之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命 运休戚相关。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确保别的企业的触角不 会伸向自己的领域;企业要想壮大,则要努力成为生态系统中或者局部的生态系统中的核心 企业。

第三,企业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好坏和行业平均利润,而是生态系统和 其内部各成员关系的函数。

第四,企业间的竞争由直接变为间接,合作逐步取代竞争。以往的单个企业和单个企业 的竞争转变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竞争。这样,竞争从直接的竞争转变为相对间接的竞争 。而在企业生态系统的内部,虽然各成员会竞争,争夺核心企业的位置,但是,它们之间的 关系更多的是合作。企业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紧密地联系起 来,共同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五,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 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 可以说,微软和沃尔玛是这方面成功的典型。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其他的企业提 供 了开发的工具,它成为了标准的制定者。沃尔玛的RFID射频识别系统成为了零售行业的标准 ,虽然这并不是它的产品和服务。

第六,从关注企业自身的资源到整合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从古典战略理论学派直至资 源学派,都是关注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但是到了生态理论战略,由于企业间组成了生态 系统,企业相互协作,因此企业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还能够整合生态系统内其他企业 的资源,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综上所述,基于生态理论的战略与以往战略理论的不同如表 1所示。

以上的不同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生态系统比传统的组织更能 够以顾客为导向。企业生态系统中顾客的兴趣就好比是阳光。正如植物具有向阳性,企业生 态系统则跟着顾客的需求走。传统的组织中,零售商最先知道市场的情况,然后传递给分销 商,再传递给制造商。当然由于市场的竞争,会有竞争者取代反应滞后的公司,但是这个过 程漫长、不准确、无法直接传递到位。但是企业生态系统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通过建立界 面和协议把他的参与者和顾客集合在一起,可以直接和顾客对话,知道顾客需要什么,什么 应该被创造出来。同时,企业生态系统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生态系统之 所以和以前的组织形式不同,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组织。以往的组织,战略联盟也好,供 应链也好,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公司之间通过长期的合作形成对于彼此的信任,形成 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但是,企业生态组织不同,它是 开放的组织。它随时欢迎新的参与者加入,它的大门随时向有志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或者组 织打开。因此,这保证了企业生态系统能不断地创新。而价值正是来自于生态系统中的不断 的创新和进步。

四、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以上对于生态系统战略的形成、结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那么在实际中,如何运用这 种战略应对竞争?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分析框架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结合前人 的研究成果,在加工、整理后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分析模型。此模型围绕四方面 分析:(1)分析现有的价值理念能否满足市场需求。(2)评估系统风险,包括依赖风险和整合 风险。(3)创建价值创新和共享机制。企业的生态系统本质上来说也是一条由各个节点组成 的价值链。(4)不断进行绩效评价,审视价值理念、系统风险、竞争优势是否发生变化,并 根据变化情况重构生态系统或选择新的系统。

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模型分为了上下两部分,主要是因为核心企业和缝隙型企业在 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战略诉求是不同的。核心企业是企业生态系统的推动力量,它主要负责建 立整个系统的价值共享机制、价值创新、整合资源,确保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和健康运行。而 缝隙型企业则主要关注自己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并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参与价值创 造的过程,同时在生态系统无法有效运行时,退出此生态系统,转而投向更具有竞争力的企 业生态系统。对于核心企业而言:

1.分析现有的价值理念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所谓价值理念也就是用简洁的、概括的语 言对将来生活的一种设想或想象。例如,乔布斯的“每人拥有一台电脑”、目前呼声甚高的 “3G”手机就是价值理念的代表。价值理念的革新来自于新的思想或者新的科技。正是价值 理念的革新创造了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是推动企业生态系统成长壮大的原始力量。当现有 的价值理念没有改变,同时现有的价值创造和共享机制依然有效时,则可以巩固现有的生态 系统,否则就需要重组企业生态系统。

2.评估系统风险。罗恩•阿纳德《创新的生态系统风险》中指出,一项技术在市场中 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这个项目或技术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的条件。这个外部 的条件包括依赖风险和整合风险。在生态系统中寻找符合本企业特点和条件的生态位 。 所谓依赖风险是指与配套的产品创新者进行协调的不确定性。例如“3G”能否成功,不仅取 决于这项技术的成功,还要看诺基亚、摩托罗拉这样的供应商能否生产出3G手机并建立基站 ;需要新的软件把实时视频流重新格式化等。所谓整合风险是指创新在价值链的周期所带来 的不确定性。也许你将本企业的开发周期缩短了,但是价值链上的其他周期时间延长了,也 可能导致整体时间的延长,从而使得预期的目标无法实现。

3.建立价值共享机制。新的价值理念可行,同时系统风险也可以预测和控制,那么 就可以吸引参与者的加入,但是能否留住这些参与者,并建立起网络关系,就需要靠价值共 享机制。通过压榨其他企业的利益而攫取价值链上的大部分利益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短视的行 为。安然即是这方面的典型。它对系统内的其他企业不合理收费,攫取了大部分价值,但同 时不久以后自己也破产了。

对于缝隙型企业来说,它们通过评价核心企业所建立的企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同时结 合自身的能力来确定是否加入到此生态系统中。如果加入,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何种位置?选 择何种生态位?建立什么样的网络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执行战略目 标。通过对绩效评价来进行反馈。如果生态系统依然有效,但是企业的优势逐渐丧失或者生 态位逐渐被侵占时,企业则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继续寻找合适的生态位。如果企业生态系 统的活力或者价值渐渐丧失,那么企业就应该决定是否退出此生态系统,而转向更具有竞争 力的生态系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核心企业创建价值共享机制,缝隙型企业也不是被动 接受的,它们也会参与到价值共享机制的创建和改善中去。例如,软件企业决定基于Window s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还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必然会对微软等核心企业的价 值共享机制产生作用。

五、结束语

在目前无限动态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的战略选择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传统的竞争战略 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显然,我们应该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寻找新 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企业的战略选择。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和方 向。本文也是从这一视角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的企业在面对全球竞争的 环境,制定自己的战略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松伟,齐磊,赵凤兰,杜云.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及发展趋势[J].河南社会科学,2002( 9)

2.张学文,周浩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06(10)

3.罗恩•阿德纳(Ron Adner).创新的生态系统风险[J].焦点•创新,2006(8 )

4. 马克•扬西递,罗伊莱温.制定战略: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J].商业评论,2005(4)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2)

生态建设战略 篇1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型地区,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只有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战略高度上,才能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又好又快发展。对传统资源型大省山西省及其省会太原市而言,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前提。因此,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性调整传统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就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首先要明确“五位一体”建设在资源型地区各自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

众所周知,人要生存、生活和发展,在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时候必须首先作用于自然,用以获取自身需要的物质精神产品。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正反两种效应,正面效应是既对人类自身有益,又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有益;负面效应就是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粗放型挖掘和生产大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如同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累计挖煤130亿t,大多采取粗放型甚至是掠夺式挖掘,因此自身产值往往都不够恢复和修复生态环境的投入。其他畸形发展的重化工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也是巨大的,只不过多数行为主体在谋求眼前经济利益的过程中鲜有人统计结果。国内外经济建设实践表明,走先污染或损害然后治理的路子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如同恩格斯曾经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因此,资源型地区绝不能步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粗放型生产的老路,要精细化利用我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32%的耕地、27.4%的淡水和12.8%的森林。对山西省和太原市来说,更要直面比全国平均水平更加稀少的自然资源,不失时机抓住国家力争连续4年保持1.216亿hm2耕地不减少的机遇期,集约节约利用并扩大资源型地区可耕地面积。特别是面对太原市人均淡水资源仅173 m3的状况;山西省人均淡水虽达到293 m3,但仍远低于联合国人均500 m3的下限,而且开采率已经达到98%,远超40%的警戒线。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尖锐,地下水超采、岩溶大泉干涸、地面沉降、河道生态基本流量得不到保证、水体污染突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恢复山西水环境已迫在眉睫。必须直面山西省这个传统资源型地区通过长期大规模开采利用煤炭生铁后的生态环境困境。生态环境恢复修复的巨大代价警示我们,再也不能走“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邪路,摆脱自然资源依赖型习惯思维定势,迅速走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路子,走上精细化、集约化和循环化经济发展的路子,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走上以科技为支撑的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路。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

首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治建设作为保障,由于生态环境显现的突出问题大多是在特定社会制度下遵循特定发展指导思想的产物,人口和物质产品的两种产出状况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由于多年来有把“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倾向,“一俊遮百丑”,甚至还有延续传统“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概念,事实上不存在政治文明建设的情形。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只是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十六大正式提出政治文明概念,可见政治文明一直是具体体现和贯穿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的。我国只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才使得有些人误以为生态文明为重要标志的政治建设并不重要,从而忽视掉了。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和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如果把经济增长的产值放在各级领导政绩考核重要位置,同时忽视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或者当作软指标对待,必然产生“一手硬”其他几个“手软”的不均衡状态。政治建设从本质上看,应该不断改善生产关系,建立市场经济中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特征的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利弊协调和道德教化引导机制。对于身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关键岗位上的领导者而言,就更应该精心科学筹划,抓住国家在“十二五”时期投入3.4万亿元生态建设资金的战略契机,加快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修复进程。再次,从民主法治角度考察,应该赋予所有公民最基本生存权、生活权和发展权的基本前提,是知情权和参与权。生态环境是否良好,能否生活在排名在前的宜居城市中,或者能否生活在山清水秀生活便利的郊区农村,及生态环境对公民自己和后代身心健康的影响状况,无不决定于各级政府的干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这在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只有在政治建设的每个重要环节和节点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要素,才不会使其流于理论和口号。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源于对生态环境文明的追忆和渴望,在人类文明的三个阶段中,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文化建设在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中的强大反作用力就在于,在人民大众的传统生存生活观念中形成并树立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观,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物质精神需求之中,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潮流,不仅不断创新自身物质文化新需求,同时给后代留足文明生活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要把节能减排、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等文明理念不间断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传统文化习俗中,这就要求,首先,代表先进文化的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牢记“两个务必”,率先具体践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增强煤炭等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忧患意识,发挥资源型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头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权力部门能够在各项决策前把当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和支撑强度放在议事日程上,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立场上,深化改革、谋划发展。其次,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上,始终坚持文化事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注重保护和恢复各具特点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文物,并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再次,要正确引导先富群体的消费观,特别是限制奢靡型消费倾向,譬如在极度缺水的资源型地区,就应该考虑继续提高水土煤炭等自然资源利用成本和税率,特别是取缔诸如高尔夫球场等奢靡型消费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相关政策。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

应该首先理清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肌的身体”,因而“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历史之谜”[2]。因此,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组成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即社会建设中最基本的、适应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良性的生产关系和财富分配关系。事实上,正如马克思深入分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作为社会的人,往往把自身利益和得失放在第一位,而不能把自身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放在第一位,在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情况下,极易发生在深化改革中的投机钻空子现象,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后未雨绸缪首先应该防止的现象。同理,在资源型地区不顾环境生态的健康永续发展而发生的滥采乱伐,其实质也是“利益人”与制定利益获取规则人的矛盾。再从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关系考察,或者从以人为本和民众生存生活的角度看,每一个人无一例外生活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环境质量是否适宜人生存生活事关重大。先从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的质量看,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1年首次衡量世界各国空气中所含10μm以下微粒数量,建议最高上限1 m3空气中微粒不超过20μg,这些多是汽车尾气、发电站及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将会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然而在对全球1 100个城市评级时,在世界排出的1 082个城市中,中国最好的城市海口只排位在814位,太原为1 020位。中国在2009年91个国家中排名第77位。空气中含10μm/m3以下微粒,加拿大育空地区首府怀特霍斯为3μg,东京为23μg,巴黎为38μg,而北京则高达121μg。每年全球有134万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普遍现象是低污染城市疾病发生率更低,医疗成本随之下降。再从一切生物包括人类身体构成中占到约70%的水考察,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水质优劣对生命体影响极大。由于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造成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源加剧短缺。现在水中污染物已达2千多种,主要为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化合物等,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190种对人体有害,20种致癌,23种疑致癌,18种促癌,56种能致细胞突变为肿瘤。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现代医学界披露,人类多数心脑血管的阻塞、结晶结石等都不同程度同水质有关。当然也同间接进入人体的受污染谷物、蔬菜、水果、副食有关。噪音污染也是不同程度影响人体健康和心情的重要因素。人们漫步在轻音乐缭绕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无论如何也比身处资源型地区粗放型生产及交通建筑噪音之中更具有幸福感。因此,生态环境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越来越彰显出它的重要作用及其重大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上一篇:供电所的电力营销管理下一篇:公开渠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