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建设

2024-09-22

生态屏障建设(精选12篇)

生态屏障建设 篇1

为增强全社会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意识, 促进草原生态和草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哈尔滨亿丰集团董事长冯燕建议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草原法》, 依法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发展草原。

冯燕代表表示, 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 我国90%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 草原生态恶化, 生态屏障功能日益丧失, 草原畜牧业整体效益下滑, 农牧民增收趋缓, 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加上个别地方不顾资源环境承受能力,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非法征占开垦草原, 乱采滥挖草原资源现象时有发生, 引起牧民群众不满, 甚至引发冲突, 影响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 迫切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 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对此, 冯燕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适时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 营造全社会人人关注草原, 共同保护草原资源和草原生态环境, 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生态屏障, 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早日重现中华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 我国共有天然草原近60亿亩, 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 居世界第二位, 草原面积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1.7%, 是全国耕地面积的3.2倍, 森林面积的2.5倍, 是国家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 也是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和黑龙江等几大水系的发源地或水源补给地, 直接关系到下游的生态安全, 对中华民族的长远生存和永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屏障建设 篇2

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建设古都生态家园

大同市地处山西北部,风大沙多,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全市总面积14 11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 793 km2,占总面积的69%.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大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总目标,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抓建设,以封山禁牧为重点抓管理,以完善制度为手段抓监督,先后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水保生态建设项目,截至底,共计投资5.1亿元,累计完成治理面积4 453 km2,治理度达45%,年均治理进度达3%,森林覆盖率达到15.1%.

作 者:大同市水务局  作者单位: 刊 名:山西水利 英文刊名:SHANXI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26(3) 分类号: 关键词: 

将四川建设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 篇3

现状: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3%,森林面积达到2.57亿亩,森林蓄积达到16.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616亿立方米,是长江、黄河重要水源地,也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和天然屏障。四川地跨长江流域的一、二级台阶, 是构成长江落差的主要地段,其中长江干流宜宾以上的落差就占整个长江落差的95%,河道具有很强的输沙能力,使四川成为长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同时区域降水丰沛,发育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长江的主要支流,是长江径流重要的补给地区。四川还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全省包括了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3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开发区,以及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1个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开发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高度脆弱区和敏感地区。

问题: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国土资源需求结构矛盾较突出

四川省长江流域共有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长江上游干流和汉江5大水系。2012年,四川五大水系总体水质受到轻度污染。139个省控监测断面中,达标率71.2%。其中,干流断面达标率68.1%,支流断面达标率72.8%。其中:Ⅳ类水质的断面16个,Ⅴ类水质的断面10个,Ⅳ类、Ⅴ类占18.7%。全省水资源总量26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0立方米,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仅为世界的1/3;用水总量为235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仅为10.6%,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5至10月的汛期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枯水期水量严重不足。

全省幅员面积48.6万平方公里,适宜可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仅为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6.97%。可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60%以上集中于盆地丘陵区,平原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数量约25%左右;人地矛盾突出,四川人均耕地面积1.1亩,低于全国1.35亩水平,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很大。

总体而言,四川省水资源总量和土地资源总量都比较丰富,但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国土资源需求结构矛盾较突出等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资源供需平衡的压力日益凸显。

生态屏障建设 篇4

在分析河南省平原区林业生态屏建设的基础上,对平原区林业生态屏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针对平原区的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将对今后河南省平原区的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 平原区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分布范围

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7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74%。全省海拔低于200 m的平原和盆地约9.3万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55.7%。

河南平原按照连片平原面积占全县(市、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划分为平原县、半平原县、部分平原县3类(凡连片平原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的县为平原县;不到70%而在50%以上的为半平原县;不及50%而在30%以上的为部分平原县)。全省共涉及120个县(市、区),其中平原县(市、区)88个,半平原县19个,部分平原县13个。

2 平原区林业生态屏障建设现状

2.1 防护林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河南省平原地区经过60多年的林业建设和发展,通过沙荒造林、“四旁”植树、农林间作、建设农田林网、实施高标准平原绿化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防护林带为骨干和速生丰产林等点、片、网、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全区目前有林地面积达112.46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12.09%。按林种分,其中防护林面积27.97万hm2,占有林地面积24.87%;用材林面积72.14万hm2,占有林地面积64.15%,经济林面积10.11万hm2,占有林地面积8.99%;特种用途林面积2.18万hm2,占有林地面积1.94%,薪炭林面积0.06万hm2,占有林地面积0.05%。

平原地区主要林种为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占平原地区有林地面积的98.01%。由于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一方面通过营造防护林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通过积极营造用材林和栽植经济林,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了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国家把重要地段的防护林划定为公益林,对公益林实行生态补偿制度。2010年,河南省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河南省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对平原区共界定重点公益林57 823 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3 923 hm2,省级公益林23 900hm2,公益林享受国家和省财政补助。重点公益林面积占平原区国土面积的0.58%,占平原区林地总面积的3.87%。目前平原地区以一般防护林为基础,以政府补偿的重点公益林为核心的防护林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2.2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初具规模

平原区分布大量的河流和滩涂及水域,河流水系分布较为密集,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河流和水库建立自然保护区对重点物种进行保护。截止2010年底,平原区共建立自然保护区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5处,总面积72 742 h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0.73%。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2008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先后在我省开展了郑州黄河、淮阳龙湖、偃师伊洛河和平顶山白龟湖、鹤壁淇河、漯河沙河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面积7 003.8 hm2。同时,在沙区国有林场、平原苗圃场以及风景名胜地,建设森林公园,一方面起到防风固沙保护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截止2010年底,平原区共建立森林公园31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省级森林公园27处,总面积5 1251 h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0.52%。

2.3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008年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河南林业生态省的重大部署,省林业厅根据平原区各地实际情况,分别实施了如下工程:

(1)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截至2011年,共实施造林面积150 895 hm2。工程特点是加大针阔及乔灌结合的林带比例,提高绿化标准,对断带和网格较大的地方进行完善提高,积极稳妥地推进成过熟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综合防护功能。

(2)防沙治沙工程。截至2011年,共实施造林面积46 907 hm2。工程特点是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在宜林沙荒地全部营造防风固沙林;在沙化耕地上营造小网格农田林网和林粮间作。

(3)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截至2011年,共实施造林面积93 326 hm2。工程特点是把廊道划分5级,Ⅰ级:黄河、淮河干流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Ⅱ级“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四大水系一级支流、干渠。Ⅲ级:省道、景区道路、二级支流、支渠。Ⅳ级:县乡道、三级支流。Ⅴ级:村级道路、斗渠。在廊道的重要地段,适当增加绿化宽度,乔灌花草相结合,提高常绿树种比例,高标准绿化美化;路(渠)基两侧挖方坡面适度硬化后栽植灌木、藤本或常绿树种进行绿化美化。

(4)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截至2011年,共实施造林面积19 244 hm2。工程特点是通过创建森林城市等活动,适当增加常绿树种比例,采取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配合,绿化、彩化与美化相结合,城区与郊区相衔接,加强环城防护林、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森林公园建设,构筑以城区、近郊区为重点、近远郊协调配置,融城区公园、绿地和廊道绿化等相结合的城市森林。在城市周围,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除建设环城防护林带外,还要在风口、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适当营造城郊森林,建设大面积的森林公园、游乐园等休闲游憩活动场所,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及工作环境质量。

(5)村镇绿化工程。截至2011年,共实施造林面积112 479 hm2。工程特点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街道和建筑物布局特点,以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为重点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围村、乡镇林带建设一般要在10 m以上;道路两侧至少各栽植一行乔木。

(6)林业产业工程。截至2011年,共实施造林面积17 145 hm2。工程特点是按照“速生、优质、高效”的要求,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实行高度集约化经营,促进工业原料林培育。在豫北、豫南发展以杨树为主的林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在豫东、中部发展以杨树、泡桐等为主的林纸林板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在滩区、蓄洪区 (按防洪标准) 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林业产业工程的实施为促进平原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3 林业生态屏障对平原区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3.1 生态屏障可以促进农业增产

据《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评估(2007)》,河南省农科院对现代农业管理水平和作物品种条件下不同类型区农田防护林增产效果研究,豫东、豫北沙质平原区一般小麦增产6.8%~17.6%,玉米增产5.5%~13.1%,花生增产4.7%~8.4%,棉花增产8.3%~12.8%,西瓜增产12.4%,高产平原区小麦增产4.3%~6.2%,玉米增产5.8%~10.4%,夏包菜增产9.8%,背河洼地水稻增产11.4%,淮河以南水稻增产8.3%。在农田防护林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据河南省农科院的测定,在农田林网保护下,小麦粗蛋白质含量的绝对值增加0.8%,赖氨酸增加0.03%,湿面筋含量增加0.9%,棉花衣分平均增加0.6%,衣指增加0.21%,籽指提高5.8%,纤维细度每克平均增加196 m,纤维长平均增加0.7 mm,纤维强力平均提高4.6%,整齐度增加7.5%,明显提高了棉花的等级和使用价值。

农田防护林保护下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0%、油料平均增产6.5%、棉花平均增产10%。按《河南统计年鉴(2010)》,2009年河南省平原区粮食产量4515.62万t,棉花产量39.46万t,油料产量399.58万t计,农田防护林可增产粮食451.6万t,棉花3.95万t,油料25.97万t,参考农作物市场价格,粮食0.1521亿元/万t,棉花1.9810亿元/万t,油料0.3348亿元/万t,增产农作物价值85.21亿元。

3.2 对农民增收分析

木材和林副产品可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平原区森林资源面积112.46万hm2,蓄积69 825 839 m3,疏林地0.50万hm2,蓄积50 572 m3,散生木10.82万株,蓄积13 194 m3,四旁树72 169万株,蓄积70 202 420 m3。以目前市场价格600元/m3,仅木材一项价值840.00亿元。按照20年一个轮伐期,每年木材收益42.00亿元。根据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林木蓄积量生长产生的效益,按照2010年平原区农业人口5 452.79万人计算,每个农民平均年增收233.29元。

3.3 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具有较强的吸收大气CO2、有害气体,吸滞粉尘、杀菌、降低噪音能力,对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营造林来吸收工业排放的CO2,其成本远低于通过工业途径。据《2009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公报》,每1万hm2有林地每年可以固定CO2量17.0717万t,固碳价值为0.4889亿元;释放氧气10.6460万t,释氧价值1.0646亿元。森林为众多城市和旅游区、文化古迹构筑起强大的生态屏障,将形成“村村绿茫茫,路上树遮天,渠上是林带,沿河是林海”的景观,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城镇环境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平原区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林业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无法调动农民造林积极性

粮食生产与林业生产相比,具有固有的比较优势。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农业惠民政策的实施,平原区很多林地目前都可以种植农作物,这为农地挤占林地创造了前提条件,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而木材价格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价格下降,林地单位面积的收益明显低于农地,农民由过去的“要种树”变为现在的“要拔树”,由过去的“退耕还林”变为现在的“退林还耕”。

4.2 支持力度偏弱,资金投入不足

平原区防护林战线长、范围广,后期管护任务重,但从国家到省、市对抚育、管护几个环节的投入严重不足,达不到建设平原区林业生态屏障的要求,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造林后失管的现象。

4.3 造林地落实困难

一是基干林带用地有相当一部分是集体土地,或承包到户,或由集体统管,因营造平原区防护林投资补助不多,农民不愿意将上述林地用于营造平原区防护林;而要统一征地营造基干林带,地方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二是林带“胁地”现象。农田防护林虽然对整个防护范围内的农田起到增产的作用,但对林带1~1.5倍树高范围内的农作物来说,确实存在减产现象,而减少的这部分损失无人补偿,常因为这一问题,农作物种植户不愿意在其田间地头栽植树木。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平原区林业生态屏障建设现状的调查, 论述了林业生态屏障对平原区的重要影响, 同时指出了目前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生态屏障建设 篇5

实施方案

宁夏林业局

二○一○年四月

前 言

宁夏六盘山区的生态建设工作,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实施,成效显著,森林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列为宁夏林业六个百万亩重点工程项目,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为了充分利用区位森林和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六盘山主脉,发展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周边生态体系,形成以六盘山旅游为中心,呈向外辐射状的发展格局,与各县区生态建设工程相衔接,将六盘山区打造成结构稳定,景观多样,功能完备、效能突出、可持续经营的高标准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示范区,为山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章 概要

(一)实施范围

规划涉及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固原市所辖彭阳、西吉、隆德、泾源、原州四县一区的60个乡镇(场)、307个行政村。

(二)建设目标

项目区规划138.2万亩,其中梯田防护林工程30.13万亩,荒山造林63.17万亩(包括小流域治理工程),旅游通道绿化工程0.98万亩,旅游景区绿化工程0.77万亩,封山育林工程43.15万亩。

(三)建设年限 2008年-2012年。

(四)重点建设内容

1、梯田防护林工程。营造范围包括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和西吉县,以三条旅游线路两侧的耕地为重点造林区域,营造梯田防护林30.13万亩(折合面积)。

2、旅游通道绿化工程。以三条旅游线路为主线,涉及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和西吉县,共完成旅游通道绿化0.98万亩。

3、荒山造林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和西吉县和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荒山造林63.17万亩(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荒沟造林2.55万亩)。

4、封山育林工程。封育范围包括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和西吉县和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3.15万亩。

5、旅游景点绿化工程。景点绿化以红军长征纪念馆、火石寨、须弥山为重点,涉及原州区、隆德县和西吉县,绿化面积0.77万亩。

(五)2008-2009年完成情况

2008-2009年完成总面积72.79万亩,其中梯田防护林工程完成 11.03万亩,荒山造林40.91万亩(包括小流域治理工程中的荒山造林面积),旅游通道绿化工程0.46万亩,旅游景区绿化工程0.45万亩,封山育林工程19.94万亩。

(六)资金概算及筹措

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483.4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23705.5万元,其它费用1777.91万元。在总投资中国家投资20386.73万元,地方投资5096.68万元。

按工程类别,梯田防护林工程投资6873.00万元,荒山造林10618万元,旅游通道绿化工程投资637.00万元,旅游景点绿化投资3850万元,封山育林工程投资1727.5万元。

其他费用1777.91万元(其中:设计费355.58万元,管理费711.17万元,科技支撑费711.17万元)。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保护六盘山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林业生态防护体系、生态旅游文化体系为重点,以巩固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成果、扩大六盘山森林生态体系范围为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旅游业,逐步形成“以生态促产业,以产业带生态”的良性互动。建成结构稳定、景观多样、功能完备、效能突出、文化功能凸显的可持续经营的高标准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题,以建设林业生态防护体系、生态旅游文化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原则;

坚持以现有林业建设成果为基础的原则,在六盘山区域原来建设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四大生态文化景点为基础,通过保护、恢复、整合、补充、完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百万亩生态景观效果;

坚持生态与景观并举、生态与产业互促、生态与旅游共进的原则; 遵循客观性与可行性的原则,立足六盘山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确定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建设内容。

第三章 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目标

2010-2012年完成总面积65.41万亩,其中2010年完成25.71万亩,2011年完成19.62万亩,2012年完成20.08万亩。

按工程类别和进度,2010年完成梯田防护林5.90万亩,荒山造林12.60万亩(包括小流域治理面积),通道绿化工程0.38万亩,景点绿化0.32万亩,封山育林6.51万亩。2011年完成梯田防护林6.31万亩,荒山造林5.09万亩(包括小流域治理面积),通道绿化工程0.12万亩,封山育林8.10万亩。2012年完成梯田防护林6.89万亩,荒山造林4.57万亩(包括小流域治理面积),通道绿化工程0.02万亩,封山育林8.60万亩。各单位建设进度详见附表1。

(二)建设内容

1、建设布局

按照其自然条件及森林资源现状,本区域总体布局为“两区三线四点五流域”。两区即固原黄土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和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以固原市至须弥山旅游点的黑海公路(黑城至海原)、至火石寨旅游点兰宜公路和至六盘山的银平公路为三线,连接起原州区的须弥山石窟、西吉县火石寨丹霞地貌、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六盘山森林景观四个旅游景点;以原州区的刘店流域、彭阳县麻喇湾流域、隆德县朱庄河流域、西吉县扫竹岭流域、泾源县颉河-暖水河流域五个流域为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建成以固原市为中心的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

2、建设任务

项目建设范围为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共涉及6个县(区、局)。具体布局如下: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营造水源涵养林5.50万亩,包括荒山造林2.70万亩,封山育林2.80万亩。其中:挂马沟林场1.03万亩,卧羊川林场1.73万亩,绿塬林场0.47万亩,峰台林场0.76万亩,龙潭林场1.16万亩,和尚铺林场0.15万亩,红峡林场0.09万亩,苏台林场0.10万亩。

原州区营造水源涵养林14.30万亩,包括梯田防护林工程2.00万亩,荒山造林6.50万亩,通道绿化0.20万亩,景点绿化0.10万亩,封山育林5.50万亩。其中:三营镇2.40万亩,头营镇1.30万亩,彭堡镇0.10万亩,中河乡0.05万亩,清河镇0.99万亩,开城镇0.90万亩,张易镇0.11万亩,河川乡0.20万亩,官厅乡0.56万亩,寨科乡2.69万亩,炭山乡1.96万亩,国有林场3.04万亩。

彭阳县营造水源涵养林12.00万亩,包括梯田防护林工程7.10万亩,荒山造林2.40万亩,封山育林2.50万亩。其中:白阳镇4.20万亩,城阳乡2.30万亩,红河乡2.10万亩,草庙乡1.60万亩,王洼乡0.40万亩,古城镇1.20万亩。

隆德县营造水源涵养林7.80万亩,包括梯田防护林工程2.50万亩,荒山造林2.00万亩,通道绿化0.10万亩,封山育林3.20万亩。其中:六盘山街道办事处0.34万亩,城关镇0.36万亩,观庄乡0.66万亩,杨河乡0.58万亩,好水乡0.58万亩,张程乡0.49万亩,联财乡0.34万亩,神林乡0.52万亩,沙塘镇0.81万亩,陈靳乡0.66万亩,凤岭乡0.72万亩,山河乡0.61万亩,温堡乡0.51万亩,奠安乡0.65万亩。

泾源县营造水源涵养林7.10万亩,包括梯田防护林工程1.50万亩,荒山造林2.50万亩,通道绿化0.10万亩,封山育林3.00万亩。5 其中:新民乡1.10万亩,泾河源镇1.20万亩,兴盛乡0.40万亩,黄花乡1.10万亩,香水镇1.60万亩,六盘山镇1.40万亩,大湾乡0.50万亩。

西吉县营造水源涵养林18.71万亩,包括梯田防护林工程6.00万亩,荒山造林6.06万亩,通道绿化0.12万亩,景点绿化0.22万亩,封山育林6.21万亩。

(三)技术措施 1 梯田防护林工程 1.1 造林树种的选择

依据自然条件,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耐旱、而瘠薄的树种进行造林。黄土丘陵综合治理区造林树种以杞柳、山杏、山桃、毛条、花椒为主,土石山区选用云杉、油松、樟子松、刺槐、桦树、新疆杨等树种。

1.2 整地与造林

由于田边地埂操作空间小,考虑到当地群众的耕作问题,因此采用穴状整地方式进行整地。乔木树种整地规格为60×60厘米,灌木树种整地规格为40×40厘米,每条地埂栽植单行,株行距为3×1米。

造林采用植苗方式,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良种壮苗。乔木树种选用3年生苗木,灌木树种选用2年生苗木。栽植季节以春、秋两季为主,夏季作为补充,秋季进行补植。小流域治理工程 2.1造林树种的选择

依据自然条件,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耐旱、而瘠薄的树种进行造林。主要造林树种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桦树、山杏、刺槐、沙棘、山桃、柠条等。

2.2整地与造林(1)整地

依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选用隔带水平沟、反坡带子田、鱼鳞坑等方式进行整地。

①隔带水平沟:在黄土层深厚、坡面较整齐的山坡地造林时采用。沿等高线开挖宽60~80 cm、深60~80 cm的水平沟,用沟内挖出的湿土修筑高30~50 cm、顶宽30 cm的坚实外埂,用水平沟上侧方表土回填至沟内外开挖口以下10 cm处,使水平沟内田面宽度达到100~200 cm,每隔5~10米留筑高30~50 cm、顶宽30 cm的阻水埂。带间水平距离5米(行距)。

②反坡带子田:在土层较厚的墚峁部采用。沿等高线开挖田面宽150~200 cm、反坡10~15°的带子田,培实外边埂,每隔5~10 m长留筑高30~50 cm、顶宽30 cm的阻水埂,并将田面深翻30cm。带间水平距离(行距)3~4 m。

③鱼鳞坑:在土层较簿的土石质山地、坡面破碎的陡坡地和农田大地埂,选用鱼鳞坑的方式进行整地。开挖长150~200cm、宽80~100cm、深50 cm的半月形植树坑,在鱼鳞坑外沿用挖出的生土培筑高30~50 cm、顶宽30 cm的弧形埂,坑内回填表层熟土20~30 cm。

(2)造林

①墚峁部陡坡地选用山桃、柠条、沙棘等灌木树种营造灌木混交型水土保持林。山桃、柠条行间1∶1混交或山桃、沙棘株间1∶1混交或块状混交。

②墚峁部缓坡地营造灌草结合型水土保持林,树种及混交方式、比例同上,行间隔坡间作紫花苜蓿。

③上部陡坡地营造灌木混交型水土保持林,山桃(杞柳、文冠果)与柠条行间1∶1混交,或山桃(杞柳、文冠果)与沙棘株间1∶1混交造林,或块状混交。

④中部陡坡地营造乔灌混交型水土保持林。山杏与沙棘(大果沙 7 棘)株间1∶1混交造林;或山杏与柠条(山桃)行间1∶3混交造林。

⑤中部缓阴坡地营造乔灌草结合型水土保持林。在水平沟内杏树与毛条株间1∶1混交,杞柳(柠条)种植在水平沟外埂上,株距1.5米,行间隔坡间作紫花苜蓿。

⑥中部缓阳坡地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水平沟距5米,花椒(杏)与沙棘株间1∶1混交造林,株行距1.5米×2.5米;或杞柳、山桃株间1∶1混交,株行距1.5米×2.5米,行间隔坡间作紫花苜蓿。

⑦在距沟头、沟边(沿)2~3m处修建1排或数排防护水平沟,以拦泥蓄水.埂高0.5~1.0m。在埂的内侧挖坑植树。新疆杨(刺槐)与沙棘(火炬树、柠条、扁核木)株间1∶1混交,株行距1.5米×2.5米。

土石山区退耕地造林以针叶树种为主,尽可能地营造针阔混交林。造林采用植苗方式,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良种壮苗。乔木树种选用3-5年生苗木,灌木树种选用2年生苗木,株行距为1.5米×2.5米。栽植季节以春、秋季为主,夏季依据树种作为补充,秋季进行补植。旅游通道绿化工程 3.1造林树种的选择

以乔木树种为主,主要选择耐旱、景观效果好的针叶、阔叶树种进行通道绿化。选择树种有云杉、樟子松、油松、国槐、垂柳、新疆杨、火炬树等树种。

3.2整地与造林

采用漏斗状集水坑和穴状整地方式进行整地,造林采用植苗方式,株行距为2米×2.5米,苗木选用胸径3.0厘米以上,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良种壮苗造林。栽植季节以春季为主,秋季进行补植。4 荒山造林工程 4.1造林树种的选择

山坡地立地条件较好,造林以乔木树种为主,适地适量选用灌木树种。以针阔混交、阔阔混交、乔灌混交的方式营造混交林,强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乔木树种有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刺槐、旱柳;灌木树种选用山桃、沙棘、紫穗槐等树种,主要用于荒山造林。

4.2整地与造林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用水平沟、反坡带子田、鱼鳞坑的方式进行整地。

造林采用植苗方式,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良种壮苗。乔木树种选用3-5年生苗木,灌木树种选用2年生苗木。株行距1.5×2.5米,栽植季节以春季为主,秋季进行补植。封山育林工程

该区域主要位于在原州区与西吉县境内的土石山区和六盘山土石山区,隆德县与泾源县也有少量分布。对目前实施人工造林难以成功的地段,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促进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旅游景点绿化工程

四个旅游景点区都位于土石山区,景点绿化以红军长征纪念馆、火石寨、须弥山为重点,绿化面积0.77万亩,按照景区绿化规划,使常绿树、落叶乔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合理配置,形成林木茂盛、百花争艳的景象,提升旅游区品位。

乔木树种有云杉、樟子松、落叶松、桦树,花灌木有探春、丁香、连翘等,选用地径2厘米,5分枝以上的苗木。对景区进行分区规划,合理布局,使旅游景点环境得到改善。

第四章 资金概算

(一)概算编制说明

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投资参照国家林业局营造林工程有关经济指标、宁夏人工造林投资指标以及苗木市场平均价格进行估算,估算费用主要以国家、自治区补助性种苗费投入为主。其中,封山育林、生态防护林、景观林估算费用中包含一定管理费;道路、水利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未估算在内。主要项目估算标准如下:

封山育林: 50元/亩;

生态防护林:通道绿化650元/亩,梯田防护林300元/亩,景点绿化5000元/亩,荒山造林100元/亩。

(二)投资概算

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483.4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23705.5万元,其它费用1777.91万元。在总投资中国家投资20386.73万元,地方投资5096.68万元。

按工程类别,梯田防护林工程投资6873.00万元,荒山造林10618万元,旅游通道绿化工程投资637.00万元,旅游景点绿化投资3850万元,封山育林工程投资1727.5万元。

其他费用1777.91万元(其中:设计费355.58万元,管理费711.17万元,科技支撑费711.17万元)。

项目建设总投资25483.41万元,按照国家80%、地方20%比例筹措,即中央投资20386.73万元,地方投资5096.68万元。

投资情况详见附表3。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自治区林业局主管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建设项目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县(区)政府、六盘山林业局要将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建设项目纳入本县(区)、局生态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成立相应的由主管县长(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本县(区)、本局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建设目标和任务纳入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政府负责、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政策保障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针对生态建设的需要,制定相关生态补偿、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经营机制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保障

项目建设主要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后续补助及已启动的“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优先安排在本项目区,同时整合其他各专项生态工程,综合、系统地建设区域生态。生态旅游工程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及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投资,完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实。

(四)科技保障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与造林地的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集中推广抗旱造林技术、经济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适应山区造林的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技术,提 高造林成效。

(五)运行管理

项目建设上采取国家扶持、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激活企业参与生态产业建设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建立创业园,使科研单位、科技人员、投资人获得相应的回报,以此来吸引全社会的投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经营单位根据各自经营方向,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及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以生态建设为统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附表:

绿色木兰围场 京津生态屏障 篇6

始建于1963年的木兰林管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历程,已经从当初有林地面积仅30余万亩、林木蓄积不足70万立方米的规模,发展到现在总经营面积160.3万亩,有林地面积131.4万亩、森林覆盖率83.15%、林木总蓄积量509.2万立方米的河北省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管理局,下辖10个国有林场及种苗场、造型材料厂、规划设计院、物业公司和木兰围场旅行社等15个基层单位,拥有职工1337人。如今,木兰林管局管辖的森林资源已经成为滦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阻挡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南袭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近年来,木兰林管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工作,确定了以资源管护为基础、以森林经营为主题的长远发展战略。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木兰精神,在资源管护、森林培育、林场经济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林区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

管护森林资源 确保生态安全

木兰林管局把森林资源管护作为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40多年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防火、防虫、防滥砍滥伐、防乱垦乱占”的资源管护体系,确保了国有森林资源的安全。

林管局把森林防火工作提升到自身生死存亡和维护京津生态安全的政治高度来认识,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以群众工作为基础,加大教育、管理和执法力度,加强队伍和设施建设,抓好人员、责任、经费、宣传、预防、扑救六落实”的工作经验。每年在防火期到来之前,林管局都要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进入防火关键时期,对重点区域实行封禁戒严;在森林资源比较集中的西部林区,建立了全省第一支专业化扑火队,在防火期集结待命。经过积极努力,实现了连续45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多年来林管局坚持贯彻落实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降三提高”的总体要求,建立起了严密的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网络,加大了种苗及林产品产地检疫力度,在落叶松尺蛾、落叶松毛虫、油松叶小卷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广大森防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下,一直保持有虫不成灾的良好森防效果,确保了森林健康。

林管局始终对林区治安和滥砍滥伐林木、乱垦乱占国有林地的涉林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以“打现行、挖积案、抓在逃”和“春季攻势”、“秋季攻势”、“春雷行动”、“绿盾二号行动”等多次专项打击活动为载体,林管局林业公安分局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依靠林区群众,及时展开行动,有力地打击了侵占和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了林区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为进一步加强滦河上游地区森林资源保护、充分挖掘这片沙地森林的科研价值,200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总面积76万亩的河北滦河上游省級自然保护区,2008年初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迄今为止河北省境内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搞好森林培育

筑牢发展基础

木兰林管局始终把绿化荒山、增加森林资源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造林育林。

近年来,木兰林管局相继建设了苗圃7个,针叶用材林暨绿化苗木基地近1万亩,累计育苗6.4亿株,其中龙头山苗圃经过发展建设,已成为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的骨干苗圃,被命名为“省级示范苗圃”和“全国特色苗圃”。由部、省投资建设的总面积4.2万亩的查字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华北落叶松良种基地,用这个基地培育的落叶松良种苗木造林,遗传增益达23%~57%,年高生长最高可达182厘米,经国内权威专家鉴定,2004年该良种基地通过了国家级良种终身审定,其科技和管理水平步入了国内领先行列。

木兰林管局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一是年平均自筹投入资金300万元,进一步强化了造林和抚育工作。以适时、适地、适树为原则,通过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和抚育关四个关口,打造了一批植树造林精品工程,特别是近年来,连年造林超万亩,全局森林覆盖率由建局之初的15.5%增加到现在的83.15%。二是将生态脆弱地区的绿化造林和场区绿化统筹考虑,实施了“山下缀绿”工程,即在春季造林的黄金季节,在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同时,大搞山下绿化美化。跨入新世纪以来,从局机关到各场、区、站累计栽植各类绿化美化乔灌木6万余株,突出了林业单位特色,为当地的城镇绿化和场区庭院美化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另外,木兰林管局始终坚持将天然林保护、低质林改造和人工商品林的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前提下,累计完成主伐、低改、抚育117万亩次,不仅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各种规格的木材,而且实现了青山常在、绿树永存、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森林经营目标。

科技兴林 推动产业建设

木兰林管局在林业建设中大力推进科技兴林进程,先后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60余名。这些技术人员长期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研究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本林区的技术成果。同时,坚持以林业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大科研合作力度,自2003年起,和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2006年正式成为河北师大研究生教学基地;2007年与河北农业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三项,共同承担了国家林业局森林认证试点、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经营方案试点等研究课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技兴林的推动下,木兰林管局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力求将本局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最终形成科学、发达的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依托辖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倾力打造了五道沟生态观光、小滦河水域漂流和皇家狩猎文化体验三张旅游王牌,森林旅游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并成功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持续强化三大传统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狠抓木材产业、种苗花卉业和硅砂产业这三大传统产业,有效促进了国有林场经济发展。一是坚持“严管材、慎用权、价为先”的原则,严抓木材的生产、造材、归楞、短运和验收等环节,并根据市场规律,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木材的竞价销售,使有限的可采资源转化为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二是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为目标,大力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和市场营销,抢抓北京奥运和周边城市绿化的有利时机,大造滦河种苗声势,重点加大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苗木和野生花灌木的营销力度,累计销售绿化大苗48万株,实现种苗收入2443万元。三是在多种经营产业中,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加强覆膜砂产品的研发和技术革新,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生产技术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一汽”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主要供货商。

促进林业发展 带动地方经济

木兰林管局建局40多年来,创造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推动当地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测算,木兰林管局经营的160万亩森林和草场在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育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年生态效益达16.6亿元,生物多样性潜在年生态效益达2.8亿元。林管局各项林业活动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剩余劳动力,并为林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山野资源,累计为社会增收18亿元;参与林区基本建设投入达1.19亿元;向社会提供扶贫、助学及各类募捐资金及实物573万元;向地方财政缴纳各种税费9424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木兰林管局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局(厅)的领导和关怀下,以为北京阻沙源、为天津蓄水源、为当地拓财源为己任,紧紧依靠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木兰精神,在资源管护、森林培育、林场经济发展、场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先后被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等五厅局授予“河北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省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授予“河北省森林防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1至2006年,连续六年被省林业局评为“实绩突出单位”;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

新世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木兰林管局将以“绿化滦河、护卫京津、致富群众、壮大自身”为己任,加强滦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商品林培育步伐,突出发展种苗、花卉业,逐步发展森林旅游业,积极稳妥开展多种经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林管局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生态屏障建设 篇7

关键词: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建设类型区,发展方向,布局,树种

生态屏障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实现粮食安全这个长期战略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平原农区生态屏障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快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客观要求,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1]。

1河南省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建设

1.1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建设类型区划

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7万km2。全省海拔低于200 m的平原和盆地约9.3万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55.7%。河南平原按照连片平原面积占全县(市、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划分为平原县、半平原县、部分平原县3类。全省共涉及120个县(市、区),其中平原县(市、区)88个,半平原县19个,部分平原县13个[2]。

2012年8月由河南省林业厅负责的“河南省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建设研究”顺利结项,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反复论证,依据气候和地貌因素、土壤和植被差异、人为活动强烈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差异性等,将河南省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建设类型分为5种,即黄河和海河平原防风固沙工业原料林区,涉及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等所辖28个县市区;黄河下游湿地区,涉及新乡、郑州、开封等所辖13个县市区;黄泛区沙化土地农田防护一般用材林区,涉及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许昌等所辖22个县市区;淮河平原低洼易涝一般用材农田防护林区,涉及许昌、漯河、周口、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所辖32个县市区;南阳盆地一般用材农田防护林区,涉及南阳所辖的7个县市区[3]。

1.2各生态屏障建设类型区发展方向

1.2.1黄河和海河平原防风固沙工业原料林区

该区地处华北大平原的中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为人工植被,自然植被仅有草本。发展方向以防风固沙林、工业原料林建设为重点,积极治理沙化和荒漠化,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适当发展当地富有特色的经济林、花卉、陆生野生动物产品等非木材林业资源。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建设黄河沿岸及故道森林生态旅游区。

1.2.2黄河下游湿地区

发展方向是加强和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大力营造环境防护林、风景林、自然保护区林等特用林,适当发展经济林和花卉种植,依托当地丰富的湿地资源,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与休闲服务业。

1.2.3黄泛区沙化土地农田防护一般用材林区

发展方向是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着力培育一般用材林,发展当地富有特色的枣、梨、花卉种植等非木材林业。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现有森林资源及湿地的保护,积极治理沙化土地。

1.2.4淮河平原低洼易涝一般用材农田防护林区

发展方向是以一般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在条件适宜地区发展特色经济林和花卉苗木。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

1.2.5南阳盆地一般用材农田防护林区

发展方向是以一般用材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为主体,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在条件适宜地区发展名特优经济林、苗木花卉。

2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布局

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布局包括骨干林带、农田林网、农林间作、防护片林及城镇和乡村居民点绿化等[4]。

2.1骨干林带

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建设优美的游憩场所等为目标,沿着平原农区的大河干流和主要支流布设骨干林带,具有连通性和区域性特点。骨干林带设计乔木树种宜8~20行,灌木树种宜2行,林带宽度宜20~100 m[4]。

2.1.1绿色河流廊道

以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和调节局部小气候,为野生动植物繁衍传播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过滤农用杀虫剂、除草剂和农药等污染物为目标,沿着大河的二级支流、支渠布设绿色河流廊道。根据斯坦布卢姆(Stein blums)[5]等提出河岸植被的宽度应在23~38 m。一般认为,河流植被的宽度在30 m以上时就能有效地发挥上述功能,据此确定沿着大河二级支流、支渠布设绿色河流廊道每侧的宽度为30~40 m。此外,以防风和调节局部小气候为目标,沿着三级支流、斗渠布设每侧宽度为4~8 m的自由林带[5]。

2.1.2绿色道路廊道

以防风和调节局部小气候,为动植物迁移和传播提供有效的通道,过滤农药和汽车污染物等为目标,沿着铁路、高速公路布设绿色道路廊道。根据斯坦布卢姆[5]等的研究,至少30 m的宽度才能有效地发挥上述功能,据此确定沿着铁路、高速公路布设绿色道路廊道每侧的宽度为30~40 m。此外,以防风和调节局部小气候为目标,沿着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布设每侧宽度为5 m的自由林带[6]。

2.2农田林网

由主林带与副林带纵横交错地配置在农田上的众多网格组成的农田防护林。林带结构设计可通过造林树种选择、乔灌草搭配实现,并可适时采用补植、合理间伐和修枝等措施进行调节。林带间距主林带宜200~500 m,副林带宜400~1 000 m,网格面积8~50 hm2。林带宽度主林带宜5~10行,副林带宜4~8行[4]。

2.3农林间作

在农田实行林木和作物间种,使农作物受到抗性较强的乔灌木庇护,减轻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农林间作根据土壤条件、自然灾害情况,一般分为以林为主、以粮为主、林粮并重三种类型。间作模式主要有农桐间作、农杨间作、农条间作、农经间作等。

2.4防护片林

以片状分布为主要特征,发挥保护农田作用,面积0.067 hm2以上的林地。可以在主要道路沿线、城市出入口栽植防护片林,大面积增加绿量。

2.5城镇和乡村居民点绿化

2.5.1环城和围村镇林带

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辟大量绿色空间,丰富城市景观,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等为目标,在省辖市城区周围布设环城林带。克萨提(Csuti)提出廊道宽度的重要性在于森林的边缘效应可以渗透到廊道内一定的距离,理想的廊道宽度依赖于边缘效应的宽度,通常情况下,窄于1 200 m的廊道不会有真正的内部生境[6],据此确定省辖市城区周围环城林带宽1 200m以上。县城周围环城林带宽600 m以上[7]。村镇周围布设30 m以上的防护林带。

2.5.2城区绿色廊道

城区绿色廊道包括绿色河流廊道和绿色道路廊道。以提高整个城市气候的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野生动植物繁衍传播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净化水质、消除噪声和控制污染,为居民提供游憩休闲场所等为目标,沿着城区主河道和主干路布设绿色廊道。车生泉[8]研究认为,河流植被的宽度30 m以上时,就能有效地起到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的食物供应、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有效地过滤污染物的作用。据此确定沿着城区主河道和主干路布设绿色廊道每侧的宽度为30~40 m。沿着城区其他河流和道路布设绿化带,河流和道路每侧绿化带的宽度为4~8 m[9]。

3树种选择及主要种植模式

3.1主要造林树种

平原农区生态屏障以防护林为主,树种选择应该遵循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一般原则:树种选择应做到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优良树种;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以便较早地发挥防护效益,延长防护距离;寿命长、生长稳定,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减少更新次数;抗风力强、不易风倒和风折,水平根不过分伸展,以减少胁地和遮地面积;与农作物无共同病虫害;树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生产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风害较轻的非重点防护区域,可选择生态经济型树种或用材树种营建经济防护型或用材防护型林带;城市、村镇附近及通道等特殊区域,可适当增加景观树种。在不同区域应根据具体环境状况采用不同的树种配置。

主要乔木树种有水杉、侧柏、杉木、杨树、泡桐、旱柳、垂柳、枫杨、刺槐、白榆、法桐、栾树、国槐、臭椿、楝树、白蜡、楸树、核桃、枣、柿、梨等,灌木树种有锦鸡儿、柠条、沙柳、杞柳、沙棘、紫穗槐等。

3.2树种配置主要模式

3.2.1黄河和海河平原区生态屏障树种配置主要模式

3.2.1.1速生杨、泡桐片林

泡桐纯林可采用4 m×4 m、5 m×5 m或6 m×6 m的株行距。杨树纯林可采用2 m×4 m或3 m×5 m株行距。适宜骨干林带、农田林网、防护片林、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1.2核桃、柿树或枣树纯林

为了增加生态屏障的经济效益,可营造核桃、柿树或枣树纯林,株行距3 m×4 m或5 m×6 m,适宜防护片林、绿色河流廊道、围村林带等生态屏障。

3.2.1.3杨树或泡桐与刺槐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间、带状或块状,带状混交每个树种3~5行,块状混交每个树种30~50 m2,杨树株行距2 m×4 m或3 m×5 m,泡桐株行距4 m×4 m或5 m×6 m,刺槐株行距1 m×2 m或2 m×2 m。适宜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1.4杨树或泡桐间作造林

农林间作宜南北走向,行数以一行为主。农桐间作以桐为主型,株距宜4 m,行距6~10 m;以农为主型,株距宜4~6 m,行距50~70 m;桐农并重型,株距宜4~6 m,行距10~40 m。农杨间作以杨为主型,株距宜2~4 m,行距8~10 m;以农为主型,株距宜2~4 m,行距20~50 m;桐农并重型,宽窄行栽植,株距宜2~3 m,行距窄行2~4 m,宽行8~50m。

3.2.1.5法桐、银杏、臭椿、杜仲、白蜡纯林或与连翘、爬地柏等混交

法桐、银杏、臭椿、杜仲、白蜡等乔木纯林株行距2 m×3 m或4 m×5 m,乔木与连翘、爬地柏等灌木混交采用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灌木混交,乔木株距2~4 m,灌木株行距1 m×1 m或1 m×2 m,适宜城区绿色廊道。

3.2.2黄河下游湿地区生态屏障树种配置主要模式

3.2.2.1杨树与柳树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间、带状或块状,带状混交每个树种3~5行,块状混交每个树种30~50 m2,杨树株行距2 m×4 m或3 m×5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2.2杨树或柳树与紫穗槐或柽柳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灌木树种混交,杨树和柳树株距2~3 m,紫穗槐和柽柳株行距1 m×1 m或1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2.3梨树、桃树、杏树纯林

为了增加生态屏障的经济效益,可营造梨树、桃树或杏树纯林,株行距3 m×4 m或4 m×5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2.4法桐、白蜡、栾树、臭椿纯林或与金银花、夹竹桃等混交

法桐、苦楝、栾树、臭椿等乔木纯林株行距2 m×3 m或4 m×5 m。乔木与灌木混交采用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灌木混交,乔木株距2~4m,灌木株行距1 m×1 m或1 m×2 m,适宜城区绿色廊道。

3.2.3黄泛区沙化土地生态屏障树种配置主要模式

3.2.3.1杨树与刺槐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间、带状或块状,带状混交每个树种3~5行,块状混交每个树种30~50 m2,杨树株行距2 m×4 m或3 m×5 m,刺槐株行距1 m×2 m或2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3.2杨树、楸树或泡桐与紫穗槐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紫穗槐混交,杨树和楸树株距2~3 m,泡桐株距4~5m,紫穗槐株行距1 m×1 m或1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3.3梨树、苹果或枣树纯林

为了增加生态屏障的经济效益,可营造梨树、苹果或枣树纯林,株行距3 m×4 m或5 m×6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3.4法桐、苦楝、臭椿、楸树纯林或与黄杨、石楠等混交

法桐、苦楝、臭椿、楸树等乔木纯林株行距2 m×3 m或4 m×5 m,乔木与黄杨、石楠等灌木混交采用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灌木混交,乔木株距2 m~4 m,灌木株行距1 m×1 m或1 m×2 m,适宜城区绿色廊道。

3.2.4淮河平原区生态屏障树种配置主要模式

3.2.4.1杨树与刺槐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间、带状或块状,带状混交每个树种3~5行,块状混交每个树种30~50 m2,杨树株行距2 m×4 m或3 m×5 m,刺槐株行距1 m×2 m或2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4.2枫杨或柳树与紫穗槐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紫穗槐混交,乔木株距2~3 m,紫穗槐株行距1 m×1m或1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3.2.4.3水杉(落羽杉、池杉)纯林或与杞柳、夹竹桃等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灌木混交,乔木株行距2 m×3 m或3 m×4 m,灌木株行距1 m×1 m或1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城区绿色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4.4梨树、桃树或柿树纯林

为了增加生态屏障的经济效益,可营造梨树、桃树或柿树纯林,株行距3 m×4 m或4 m×5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4.5法桐、银杏、喜树、白玉兰、广玉兰纯林或与夹竹桃、红叶小檗等混交

法桐、银杏、喜树、白玉兰、广玉兰等乔木纯林株行距2 m×3 m或3 m×4 m,乔木与夹竹桃、红叶小檗等灌木混交采用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灌木混交,乔木株距2~4 m,灌木株行距1 m×1 m或1 m×2 m,适宜城区绿色廊道。

3.2.5南阳盆地区生态屏障树种配置主要模式

3.2.5.1楸树与刺槐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间、带状或块状,带状混交每个树种3~5行,块状混交每个树种30~50 m2,楸树株行距2 m×4 m或3 m×5 m,刺槐株行距1 m×2 m或2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5.2杨树、杜仲或香椿与紫穗槐混交

混交方式为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紫穗槐混交,乔木株距2~3 m,紫穗槐株行距1 m×1m或1 m×2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5.3泡桐、杨树纯林或与龙须草间作

间作方式为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10~20行龙须草间作,乔木株行距2 m×3 m或3 m×4 m,龙须草每亩3 000蔸,每蔸8苗。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绿色道路廊道、城区绿色廊道、环城和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5.4枣树、梨树或桃树纯林

为了增加生态屏障的经济效益,可营造枣树、梨树或桃树纯林,株行距3 m×4 m或4 m×5 m,适宜骨干林带、绿色河流廊道、围村镇林带等生态屏障。

3.2.5.5樟树、冬青、女贞、广玉兰纯林或与月季、夹竹桃、金银花等混交

樟树、喜树、女贞、广玉兰等乔木纯林株行距2 m×3 m或3 m×4 m,乔木与月季、夹竹桃、金银花等灌木混交采用行带状,1行乔木树种与3~5行灌木混交,乔木株距2~4 m,灌木株行距1 m×1m或1 m×2 m,适宜城区绿色廊道。

参考文献

[1]杨朝兴.切实提高平原农区生态屏障支撑能力[J].中国国情国力,2013(2):28-29.

[2]杨俊峰,常荣涛,魏红义.河南省平原区林业生态屏障建设分析与评价[J].河南林业科技,2013(1):45-47.

[3]杜君,李行.林业专家建议:五大分区构筑平原农区生态屏障[N].河南日报,2012-08-24.

[4]GB/T 50817-201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S].

[5]Steinblums,I.J.,Froehlich,H.A.and Lyons,J.K.,1984.Designing stable buffer strips for stream protection.J.For.82:49-52.

[6]DB 33/T—2011.农田防护林建设技术规程[S].

[7]Csuti.C.,Canty,D.,Steiner,F.and Mack,N.1989.Apath for the Palouse:an example of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planning.Landscape Urban.Planning,17:1-9.

[8]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生态研究,2001,25(11):44-48.

生态屏障建设 篇8

甘肃省是我国生态系统最脆弱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 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1%和28%, 风沙线长达1600多公里 ,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近90%的国土面积被纳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为切实转变生态系统脆弱复杂的现状, 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总体方案》, 计划建设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 并向国家进行了《方案》申报。2013年12月18日, 国务院批复了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决定。该方案实施后, 将着力推进甘肃重点区域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全面了解国内外在生态补偿中使用得现有财政政策手段对甘肃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生态补偿相关财政政策实践

国内生态补偿工作主要集中在森林与自然保护区、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等方面。近年来, 全国部分省市财政部门相继在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 陕西:开征水土流失补偿费, 治理能源生态区

2008年底, 陕西省为了深化能源开发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 制定出台了《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确立了水土保持补偿的基本制度, 明确规定在陕西境内从事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企业均应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 由地税部门统一代征, 在所得税前抵扣。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开设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专用账户, 用于水土流失补偿费归集和划解。对于协调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 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 浙江:生态补偿机制的地方探索

2005年8月, 浙江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 确立了浙江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即“受益补偿、损害赔偿;统筹协调、共同发展;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多方并举、合理推进”原则, 同时提出了开展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和措施。钱塘江流域是浙江省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之一,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改善钱塘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 加强污染防治, 特别是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治理。浙江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是流域内不同断面的水质标准, 建立一套环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对各级政府进行检查和考核, 以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流域内各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依据;生态补偿的专项资金一方面来源于原有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专项资金, 使用中强调生态补偿的原则, 另一方面是政府财政新增资金;此外, 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由政府主导实施。

(三) 辽宁:设立流域专项治理资金的尝试

辽河流域在辽宁省境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是国家重点治理的污染区。2006年, 辽宁省财政建立了具有生态补偿意义的辽河流域专项治理资金, 每年额度为1亿元, 其中, 省财政筹集6000万元, 各市筹集4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流域内重点污染企业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生态保护和跨区域、跨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项目的资金 补助。2010年, 辽宁省财政投入3.6亿元补助资金对辽河两岸1000米范围内进行生态封育 , 在封育区实施“退耕还河”, 把农民的河滩地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回租”, 让辽河休养生息。2008年, 辽宁省颁布的《辽宁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暂行办法》规定, 以地级市为单位, 对主要河流出市断面水质进行考核, 水质超过目标值的, 上游地区将给予下游地区补偿资金。辽宁省环保厅根据监测结果, 确定各市应缴纳的补偿资金总额, 由辽宁省财政厅一并扣缴。断面受到了经济处罚的罚金, 并由辽宁省财政厅扣缴生态补偿金。这笔补偿资金将作为辽宁省水污染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用于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污染减排工程。

(四) 部分省市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雏形

在流域生态补偿方面, 我国积极地进行了省际之间以及省以下政府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尝试, 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2005年10月11日, 京冀两地签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 其中明确指出:京冀两地分两期合作实施密云、官厅水库上游承德、张家口地区18.3万亩水稻改种玉米等低耗水作物工程, 北京市按照每年每亩450元的标准给予“稻改旱”农民收益损失补偿。为防止东江源区的水土流失, 广东省与江西省之间也建立了类似的生态补偿关系。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过程中涉及相关各方的利益问题, 该制度的制定关系到财政资源的再分配关系。从长期来看, 横向生态转移支付是各地方政府间不断博弈的过程。

三、国外生态补偿财政政策实践

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 在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补偿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国外生态功能区财政政策主要集中于生态补偿。

(一) 巴西:加强立法, 实施生态补偿财政转移

巴西加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立法,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实施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前, 巴西各州首先制定了有关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 明确了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和原则, 就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规模和资金分配计算方法作出了详细规定。通过立法使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实践有法可依, 从而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法律责任, 保证了在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公正公开, 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我国目前存在着生态补偿法律缺位的问题, 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分散于不同级别的法律法规中, 对于生态补偿基本原则、主体、标准、资金等关键问题也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因此, 加强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是我国未来生态补偿实践开展和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的有力保障。

(二) 澳大利亚:设立信托基金, 力促生态修复

1997年 ,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 设立了预算总额为15亿澳元的自然遗产保护信托基金会, 信托基金通过对项目提供资金帮助, 带动了其它资金的投入, 促进了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及其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协调和统一, 在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针对最重要的农业区域———墨累·达令盆地, 信托基金会提供了1.63亿澳元, 以改善主要河流的生态系统卫生状况, 鼓励对土地在经济上和生态上的可持续使用, 恢复河岸生态系统, 提高水质。2001年, 澳大利亚政府将信托基金计划延长了5年, 从2002年延长至2006年。紧接着, 联邦预算又增加了3000万澳元用于推进该信托基金, 将基金延长至2007年。基于该基金第一阶段的经验以及盐度与水质国家行动计划的确立, 2002年信托基金的扩展框架带来了一个基本的转移—在第二阶段中更加注重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在广泛地评定了盐度与水质国家行 动计划和信托基金第二阶段的实施情况后,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批准了从2008—2009年度到2012—2013年度每年额外给予3950万澳元的资金来支持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修复。

(三) 美国:实施滚动基金计划, 支持污水处理

美国从1987年开始实施清洁水法。该法律授权联邦政府为各州设立一个滚动基金来资助它们实施污水处理以及相关的环保项目。 经过多年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 各州全都己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滚动基金计划。这个基金计划相当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间的转移支付计划。 在滚动基金中, 资金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这些资金作为低息或者无息贷款提供给那些重要的污水处理以及相关的环保项目。 贷款的偿还期一般不超过20年。所偿还的贷款以及利息再次进入滚动基金用于支持新的项目。自1987年以来, 滚动基金已经向美国9500多个污水处理项目提供了贷款 (累计贷款额度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 , 平均每年对各类项目的贷款为32亿美元, 每年的偿还贷款加利息己达10亿美元。根据有关统计数字, 联邦政府向滚动基金每投入1美元, 就可以从各州的投入和基金的收入里产生0.73美元的收益, 滚动基金计划是被美国环保局所认定的最成功的一项环保项目资助计划。联邦政府的投入在目前的全部250亿美元的基金中占171亿, 各州的投入共占36亿。各州依靠滚动基金发行的债券达88亿美元。1993年的偿还贷款加利息仅为5亿美元。而到2000年, 偿还贷款加利息已经接近22亿美元。仅仅对于污水处理厂这类项目的支持, 自从1988年以来其资金己经达到289亿美元。其中对于二级处理项目的资助为132亿, 三级处理项目为157亿。

(四) 日本:运用财税政策, 力促绿色生态发展

在生态补偿机制中, 差异化的税收是各国政府普遍使用的财政手段之一, 包括征税和税收优惠两大部分。日本在征收生态税方面运用了税收差异化手段, 集中体现在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税收免除和提取公积金四个方面:一是投资抵免。规定企业使用的生产机器设备凡是用于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物、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 可申请投资税收抵免, 抵免额为投资成本的7%或应纳税金的20% (以两者中的较低者为准) 。二是加速折旧。规定各种用于污染治理的设施可在税务处理上按特别折旧办法加速折旧, 允许第一年提取1/4至1/ 2的折旧。三是税收免除。例如, 对根据法律要求而设置的大气与水体污染控制设备和设施, 免征不动产税;对迁离人口稠密地区而需购买土地进行建筑的生产单位, 免征土地税。四是提取公积金。规定某些防治污染费用开支特别大的企业, 如钢铁、化工、造纸等, 可在一定限度内, 设立“防治污染公积金”, 并允许计入亏损金额。

四、甘肃建立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财政政策 建议

在建立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过程中, 财税政策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国内外促进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政策实践, 对甘肃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建立政府主导的生态功能区建设补偿资金投入机制

以财政级次为线索构建纵向生态补偿机制, 根据财政级次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甘肃省可以建立省级、市、县三级生态补偿机制, 这三级生态补偿机制适用于不同的生态问题。将生态补偿机制分为地方三级生态补偿机制, 与各自的事权、财权相对应, 便于发挥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省级生态补偿机制由省政府主导, 并接受中央政府的协调, 资金来源于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予以的转移支付。省级生态补偿机制适用于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 在省级生态补偿机制中主要使用税收优惠、地方政府性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恢复和补偿。市、县级生态补偿机制是三级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层次, 又是市、县政府主导, 并接受省政府的管理和协调, 资金来源于市、县财政、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市、县级生态补偿机制适用于影响范围较窄的生态问题及非重要生态功能区。 市、县级生态补偿机制由于受到政府级次低的影响, 使用的生态补偿手段有限, 通常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市、县级生态补偿机制的存在意义在于对中央和省级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补集”,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覆盖范围。

(二) 建立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

政府是生态环境补偿的重要主体, 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负主要责任, 但对甘肃这样一个落后省份来讲, 政府可使用的资金非常有限, 生态环境补偿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很大。因此, 需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结合甘肃省情, 建立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 保证生态环境补偿工作正常进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国家、省、市、县分别从各自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 再从征收的水资源费、排污费和水费中提取部分资金, 作为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 由本级财政设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国家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可用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黄土高 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省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辖区内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省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 对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地市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辖区内跨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市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补偿, 对市域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县级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所辖区内跨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补偿, 对县域上游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补偿。

(三) 完善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我国生态功能区划》中明确了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 某种程度上限制开发区是为了维护自然和生态功能, 而放弃了开发的机会, 其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在于其生态功能贡献, 而且这种贡献具有明显的外溢性, 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都从中获益。因此, 必须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对其给予一定的补偿。但是, 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尚未将生态功能建设因素考虑在内, 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在一般性转移支付方面, 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功能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资金要求。建议国家可以针对生态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特征, 增设相应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例如“生态建设与恢复”转移支付。

(四) 利用多种财税手段丰富生态功能区建设资金

政府对生态功能区的资金支持, 除了依靠财政拨款和政府投资外, 还可以通过利用财税政策鼓励私人部门向生态功能区投资来丰富生态功能区的建设补偿资金。私人部门向生态功能区的投资有利于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才能保证生态功能区政府的财政收入, 保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补偿资金。具体来说, 甘肃省在建设生态功能区过程中可以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鼓励私人部门向生态功能区投资。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 可以对投资于有利于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产业的投资者给予一定幅度的所得税优惠, 在财政支持政策方面, 可以利用财政贴息贷款, 政府担保贷款等手段加强对投资者的扶持。

(五) 运用财政政策引导生态功能区产业合理发展

生态功能保护区属于限制开发区, 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原则, 因此, 需要利用财税政策引导生态功能区产业合理发展。合理发展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限制损害区域生态功能的产业扩展, 同时引导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是建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为产业发展提供环保的能源、材料和生产技术。利用差异性财税政策引导生态功能区发展可承载产业、差异性财税政策根据不同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征税、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的不同税收政策, 形成不同产业的差异化财税政策环境, 使产业向政策鼓励方向发展。具体来说, 就是根据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利用财税政策限制能耗高、污染大、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产业, 发展低能耗、清洁、生态环境影响小的产业。

摘要:甘肃是西部地区生态条件极端脆弱省份之一, 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关建设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措施, 对甘肃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补偿,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朱桂香.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州学刊, 2008 (5) .

[2]吴晓青, 驼正阳, 杨春明.我国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2 (2) .

[3]尤艳馨.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 2007 (3) .

生态屏障建设 篇9

1 实施三大生态工程建设, 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生态屏障

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 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命脉、林业是保障, 三者缺一不可。林业要真正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必须抓好三大生态工程建设, 构建完善的生态林业体系。

1.1 加快绿色屏障工程建设, 构建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 是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绿色屏障,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垦区目前已在逾266万hm2耕地上建成了由7万条林带构成的4万余个网格的防护林工程, 据东北林业大学在垦区布点调查, 防护林体系完善的地号与无林网地号对比, 可使风速减慢48%, 基本消灭了风灾;气温提高0.8%~3.6%;蒸发量减少7.5%;土壤含水量增加3.8%~4.3%;绝对湿度提高2.3%~4.9%, 降水量提高5.1%, 小麦平均增产12.4%, 大豆平均增产12.6%, 牧草产量平均增产65%, 这充分说明了防护林的作用。但目前垦区还有许多水田无防护林网庇护, 有许多林带断带和急需更新。因此, 下一步要对防护林体系按要求统一规划设计, 既要充分考虑国家对森林覆盖率要求, 又要照顾防护林占耕地比例, 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对防护林布局的要求,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加快水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对缺苗、断空、半条、残破林带进行补植补造, 对过成熟林带进行更新, 形成针阔混交, 乔灌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到2020年使农田林网化率达98%以上。

1.2 加快见缝插绿工程建设, 构建贮富于山的绿色水库

发展林业, 实现栽满造严, 不仅可以贮富于山, 而且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治本之策, 治理沙患的关键措施。据调查森林在阻隔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方面有特殊功效, 在降水量为300~400mm的地方, 有林地的土壤冲刷量为60kg/hm2, 仅为裸露地的1/100;每公顷结构完整的森林能涵养2150t水, 并将大部分自然降水转化为有效水资源;森林能有效控制沙化侵蚀, 保护村庄和良田。垦区北安、九三管理局由于处于丘陵漫岗区, 一场暴雨往往形成几百条冲刷沟, 最深的可开进一列火车, 侵蚀了大量耕地, 近年来由于他们加大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营造, 减少祼露坡地, 大范围侵蚀良田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宝泉岭地区一些岗地由于连续耕种, 土层变薄, 沙丘呈现。如共青农场老龙岗形成宽几百米, 长逾10km的沙线, 经过10余年造林, 基本锁住了风沙, 保住了1.1万hm2良田。因此, 下一步要加快对沙化地、边角隙地、坡耕地的全面绿化, 提高森林覆盖率, 力争到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达20%, 达到栽满造严, 建成贮富于山的绿色银行和控制水土流失, 锁住风沙的绿色水库。

1.3 加快绿色城堡工程建设, 构建生态园林化城镇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色是蓬勃的标志,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与否, 重要指标之一是城市化程度和城市文明水平, 而建设文明城市, 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就垦区“抓城”来说, 重要一点是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这不仅是绿化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蓄淡水、净化水质、调节温湿度、消除噪音、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更能起到美化、净化作用, 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提供保障, 在垦区实现社会-自然-人协调发展, 良性循环, 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基础保障。垦区目前进行的环城林、绿化林以及以植物为主体的森林公园建设, 已建成了海林、宁安、八五○、山河等一批具有欧州园林特色的城镇及管理区, 但仍有一些农场绿化覆盖率较低, 绿化档次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 必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 科学规划绿化, 合理布局, 根据不同功能区进行园林设计, 做到网、带、片、点结合, 乔、灌、草搭配的绿化格局, 要路、树、住相协调, 园林与园艺相结合, 打造一批依托自然的山水特色园林城镇, 依托历史的文化特色园林城镇和依托区域优势的花园特色园林城镇, 力争3年内使垦区城镇暨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 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生态基础。

2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产业支撑

森林不仅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也是大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木材, 更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为人们创业致富提供广阔的平台, 所以在为现代化大农业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的同时, 要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2.1 科学布局, 重点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要根据农垦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 科学规划各区域发展重点, 走规模化推进之路, 如林药发展以铁力农场和红兴隆管理局资源大场的五味子、刺五加、黄芪、细辛等为重点;林菌发展以八五四、嘉荫、锦河、北兴等农场为重点;林果发展以宁安、五九七、友谊等农场为重点;浆果发展以绥棱、山河、逊克、庆阳等农场为重点;特禽养殖以肇源、兴凯湖、八五二、八五四等农场为重点;原料林发展以长水河等农场为重点, 在重点建立环保、绿色、有机林产品基地基础上, 逐步建立林产品加工企业, 形成基地代加工, 加工巩固基地的产业发展之路。

2.2 深化林业改革, 走多元化发展林业经济之路

要全面兴办家庭林场, 民营苗圃, 大力兴办林业经济的民营企业, 将适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森林和林地承包给职工管护, 在管好森林资源的同时,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 同时广泛引进技术, 搞好服务, 鼓励多元化投入林业、发展林业,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高林地生产力, 为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奠定基础。

2.3 扶持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林业经济倍增

加大投入, 扶持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科学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争取国家对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 支持林业产业示范场、示范基地建设, 带动周边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发展林业产业, 并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带动林业产业发展, 保持林业经济每年30%以上增速, 实现林业经济倍增。

3 强化管理, 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提供组织保障

过去林业主要是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 现在正在向开发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等多元化发展;过去林业主要是发挥防风固沙, 水土保持等作用, 现在正在向森林固碳、物种保护、生态疗养等领域延伸;过去林业主要是着眼发展经济, 现在正在向改善人居、传承文化、提升形象等高层次推进。因此, 要加强林业管理,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推进林业快速发展。

3.1 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行使好行政执法职责

面对新任务, 针对新要求, 必须稳定林业队伍, 加强林业执法, 切实承担起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责任和义务, 要强化行政执法机构建设, 保证执法经费,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执法。要严厉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 (湿地) 、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针对突出问题, 集中力量展开专项整治, 林政案件结案率要达95%以上, 切实保护好森林和湿地资源。

3.2 要落实责任制, 行使好森林 (草原) 防火职责

要全面实施森林防火“四长”负责制, 把森林防火责任逐级落实到位, 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 从严控制野外火源, 做好值班值宿和野外巡查, 不断修正、完善并落实好应急预案, 确保扑火队伍、防火设施设备随时处于临战状态, 力争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将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

3.3 要加大投入, 行使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职责

生态屏障建设 篇10

但就总体而言, 我区目前的生态状况仍很脆弱, 还很不稳定, 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2009年9月22日,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全世界庄严承诺, “到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 (6.0亿亩) ,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目前, 我区的宜林地面积居全国首位, 国家林业局对我区的林业建设高度重视, 要求“十二五”期间完成造林任务6000万亩, 年均1200万亩, 超过了西部大开发10年的年均任务, 森林覆被率已达21.5%。而我区面临的形势却处于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开展, 营造林逐渐向远山大沙推进, 造林地块立地条件越来越差, 造林成本越来越高, 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的不利局面。

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区林业, 使林业发展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区国民经济建设大局, 服从于全国林业发展大局是摆在林业部门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 林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工作部署,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推进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建设, 努力做到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保护与建设的有机统一,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我区“十二五”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6000万亩 (三北工程1750万亩、沙源工程2250万亩、天保工程1000万亩、退耕工程1000万亩) , 其中:人工造林2515万亩, 封山育林2485万亩, 飞播造林1000万亩。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5%, 立木蓄积量达到14.1亿立方米, 全区生态状况实现“整体遏制, 治理区全面好转”, 林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30亿元。

具体思路是按照自治区林业厅“增资源、保成果、提质量、促效益、强活力”的工作部署, 继续组织实施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及林木种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项目。除此之外, 还要加快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加快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加大沙地沙漠治理力度, 实施沙地沙漠保护专项治理工程, 防止沙化面积扩大。

在总结现有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 加强政策引导与科技支撑。一是坚持高位推动, 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都将林业建设的主要指标列入领导班子政绩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业绩考核内容, 层层签订责任状, 把责任真正落到了各级领导的肩上, 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 加强建设保护。在开展林业建设与保护中, 实行“保护与建设并重”、生态优先的原则,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项目为龙头, 以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为两翼,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进程。在保护方面, 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禁牧休牧轮牧的保护制度, 不断强化“三地”管理, 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保护生态治理成果。对于严重沙化、生态极度脆弱的区域, 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 实施生态移民, 建立健全管护体系, 促进自然修复。在建设方面, 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 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采取乔灌草相结合, 以灌草为主;造封飞相结合, 以封为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 提高建设质量和成效。

三是坚持发展产业, 实现兴林富民。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 坚持“防治并重, 治用结合”的原则, 把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强化基地建设, 壮大龙头企业, 从政策、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大对林业产业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积极推广“企业加基地加农牧户”的经营模式, 打造符合地区资源特点的林沙草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以造林营林、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以林产品、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 以森林、沙漠等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促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大地增绿、资源增质、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四是坚持科教兴林, 提高建设质量。实施科教兴林战略, 把强化科技支撑作为提高建设质量的关键。针对我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实际, 推广系列抗旱造林技术, 增加造林育林的科技含量, 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使全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上涵盖到林业生产建设的各个环节。

五是坚持依法治林, 保护建设成果。加大《实施森林法办法》、《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实施防沙治沙法办法》、《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管理办法》、《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办法》、《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强林业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建设。同时, 加强林业执法、普法和执法监督力度建设, 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 发挥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健全林业投入、税收、金融支撑和财政支持下的森林保险保障制度。

一是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规划, 增加投入;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并启动实施;对重点林业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应足额到位。增加产业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 为企业基础性设施建设配套及投融资体系建设提供资金扶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作用, 优化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在全区形成有一定带动能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继续对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 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提高人造板及复合地板退税率。对工业原料林生产、种苗生产及其他林业初级产品生产继续实行长期的所得税免征, 实木地板出口关税免征, 实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免征消费税等减免税政策。

三是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 建立面向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的小额贷款和林业中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 适度放宽贷款条件, 降低贷款利率, 简化贷款手续。进一步加大财政贴息扶持力度, 对造林贷款的贴息期限全部延长到5年, 对西部地区林业贷款和农户、林业职工个人小额贷款实行全额贴息。

高能时代生态屏障系统开拓者 篇11

如此经典的工程案例,对于已有20多年专业背景,且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率先抢得国内“污染控制”先手,完成500多项国内外大型环保工程的高能时代来说,并不鲜见,但这家企业至今仍抱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发展心态。

“这不是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没有信心,而是在任何情景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允许我们出一点点纰漏。工程无小事,一次考虑不周,将前功尽弃。每一项工程不仅对业主关系重大,更关系到周边环境、甚至生态系统的安全,所以我们必须慎重处理。”市场总监刘力奇一语道出了高能时代“科技保障安全”的经营理念。

也正是秉承“科技创新、产业报国、服务利民”的企业宗旨,专注专行,在打造中国领先、世界水平的国际化一流环境技术企业的征程上,高能时代努力实现着“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

不为喧嚣扰心神

环保行业近年发展迅猛,有政府的重视,有民意的诉求,更有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而“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需求将达3.4万亿元,环保产业机遇空前。

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不论是相关企业,还是资本上稍有挂钩的股票,一时间沸沸扬扬,高歌猛进,就连行业外的人都想冲进来分一杯羹。

然而,面对如此躁动,作为资深的环保企业,高能时代却很淡定。正如其董事长李卫国所言:“对于高能时代来讲,无论是环保行业坐冷板凳,还是热得发烫,我们都不会偏离既定的目标,将一如既往地心无旁骛,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节奏去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工程。”

一个企业想要修炼到如此心境,并非一日之功,高能时代从第一次与“环保”关联的工程中就开始坚定了靠质量、服务、价值及技术就生存的发展之路。

1988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接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防渗工程。由于对撞机被安置在地下,且试验环境内要保证空气的绝对干燥,当时国内外保护隔绝材料只有沥青和油毡,他们的渗透系数远达不到试验设计要求。怎么办?

后来,经多方寻找,高能所的科研人员终于在美国找到合适的材料——HDPE土工膜材料,并将这种材料和安装设备、施工所需的垫衬技术即“防渗屏障系统的建立”一并引入国内。

当时的技术人员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次引进对中国污染防渗及治理带来的深远影响。

1992年,南昌有色金属研究院接下了一单大活儿,为安徽铜陵硫铁矿溶液池做防护工程方案设计。按照传统方法,刚性的玻璃钢材料是首选。但实际工程中,如果建造一个水库大小玻璃钢硫酸池,投入巨大,那时矿上根本无法承受。正在南昌院为难的时候,他们得知了高能所为正负电子对撞机所做防护工程和新型材料,随即与他们联系,双方达成共识,用HDPE土工膜材料做防渗保护层。这时,高能所成立了北京高能垫衬工程处,也就是高能时代的前身。

“因为我们引进的技术很成熟,也有过高规格工程的实践经验,所以铜陵的那个项目完成得很顺利,实际开支只有原有设计方案的几分之一。至今,没有出过任何问题,但是为了严控质量,我们每年都会去那里取一些样本,检验可靠性。跟现在的工程规模比起来,这个项目已经不算什么了,但是它为我们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企业品牌的初步认同。”刘力奇回忆高能时代在环保领域打响的第一枪,依然很骄傲。

2001年,为了顺应院所体制改革的大潮,北京高能垫衬工程处也通过股份制改造演变成了如今的高能时代。

改制后,高能时代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即便经历过环保行业加强技术和市场的结合程度,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积累和工程应用,不仅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技术团队,还形成了其独创的固体废物填埋屏障系统、封场生态屏障系统、废液厌氧屏障系统、水体生态屏障系统和垂直生态屏障系统等组成生态屏障系统,在行业内独树一帜。

随着声名鹊起,陆陆续续又有人找来了,一个接一个国内外大型工程接踵而至。

1999年,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但是在施工前期,因为填埋场1500米以外就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源——京密引水渠,不管是政府还是施工方都极为谨慎,这里的防渗漏做不好,后果可想而知。

虽然这个阶段,国产土工膜材料已经有所发展,但要达到50年不渗漏的设计要求,大多数国产材料供应商和竞标的环保企业都心里没底。“我们却很有信心,关键在于高能时代使用的HDPE膜在美国已经有了50多年连续生产和普遍应用的历史,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加上我们成熟的土工膜铺设、焊接和防渗等专利技术,过硬的工程质量和技术团队,最终获得垂青,并圆满完成了填埋场拦污围坝的建设。”提到这个项目,刘力奇显得自信满满。

据刘力奇介绍,当时很多业内人士其实对环保防控没有清晰而深入的认识,这也让高能时代在国内环保产业还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时,就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企业发展初期就与不少高端客户或项目合作,对其以后的品牌树立和业务支撑影响深远。

此后,随着北京奥运森林公园人造水体生态工程、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上海嘉定危废填埋场、西藏玉龙铜矿、蒙古BOROO金矿、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哈尔滨麦肯污水厌氧处理、大唐国际多伦煤化工、引黄入晋、哈萨克斯坦努拉河汞污染治理、湘江流域污染治理与土壤修复等标杆工程相继完成,作为中国环保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高能时代见证了中国环保市场的潮起潮落。但多年的经验警示着高能时代,永远不要拿客户当试验田,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就亲眼目睹了许多曾经的竞争对手因为这样,而被时代淘汰。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要勇敢地说No。当我们有把握能干的时候,即便别人没干过,我们也会勇敢地说行。”刘力奇表达了高能时代对待客户和环保事业的态度,更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恪守的准则。

通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近几年乘着环保行业发展的东风,高能时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1年,实现营业额5.8亿元,2012年签订合同额近20亿元;研发出22项专利技术,编制了20多项国家标准,拥有6项软件著作权,拿下了同行业数个“第一”。

“以柔克刚”构建生态屏障

在成绩面前停滞不前,往往是企业由盛而衰的诱因,高能时代高管们也时刻绷紧弦,把创新视作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挑战自我,寻求突破。

2010年7月3日,震惊全国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发生。9100立方米的污水流入“客家母亲河”——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初步统计,汀江流域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这一事件引起了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福建省委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舆论的高度重视。

危急时刻,治理方案是关键。紫金矿业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如果恢复生产所需时间过长,以停产前每天近千万元的利润计算,损失之巨难以估量。但是,如果工程方案没有得到专家评审组的确认,复产改造工程无法启动。

“对于这样的突发事故处理方案,出资方又是企业,人家希望加快进程也可以理解。但对设计方案的严谨周密是政府要求,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可要想达成彻底地土壤修复和防污堵漏的目标,又急不得。那时的压力很大。”谈到这里,刘力奇似乎又找回了那份紧张感,眉头紧蹙。

经过与各方专家的充分沟通,高能时代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和技术优势提出了以垂直阻隔为关键控制性工程的同康沟堆浸场复产改造方案,其目的是既能确保被污染土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降低酸性、降低铜离子浓度,同时建设一个有能力抵御百年一遇洪涝灾害的现代化堆浸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这意味着此项工程不仅能把渗透到土壤里的硫酸铜溶液抽取出来,电解成铜,同时还让堆浸场在安全条件下尽快达到设计产能,产生经济效益。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持的方案评审会上,高能时代的系统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一致认可。

“这套垂直阻隔技术是我们的首创,在国内还是第一次使用。把相对柔软的膜像利剑一样自上而下插入坚硬基岩中,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甚至敢于想象的。我还记得第一道土工膜防渗墙嵌入基岩后,膜两侧的PH值立马就一样了,我们的心也唰地一下落下来。”

通过刘力奇的描述,记者了解了高能时代“以柔克刚”的秘密。

高能时代进入的时候,那里的土壤PH值不到3。当务之急是防止酸液下泻到汀江。换言之,只要能保证酸液在流入汀江之前被抽出来即可。高能时代采取的措施是,在酸液下泻的山体设置两道垂直防渗墙。一道设在山沟最狭小的鹅颈岭处,另一道设在入江口,作为第二道预备屏障。同时在土壤的上面,建设堆浸系统。

其中构筑防渗墙采用的土工膜是柔性的高密度聚乙烯(PE)。目前国内在该方面普遍的施工方法是,将这种软的土工膜材料平面铺设,而高能时代的创新是把柔软的土工膜垂直插进土壤最下面的基岩,再用特殊的胶粘牢固,防止酸液渗透。同时,用特殊的专用胶填充岩石缝隙,保证酸液一渗透到防渗墙的时候,就再也渗不下去。为了解决无法渗漏的酸液的水位在防渗墙处慢慢上升,还特别安装了导水管与潜水泵。只要酸液水位一上升,潜水泵就自动往外抽。抽出来的酸液其实就是硫酸铜,硫酸铜经过电解车间高压直流电的电解就变成了铜,本来是坏事的渗漏问题到最后不仅可以得到解决,而且还继续为之创造财富。

截至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基本完工,经过3个多月的试生产,堆浸场已经开始正常堆浸作业,土壤PH值已经超过6、铜离子浓度已经逐步降低,业主已经在排放口养鱼和鸭子,它们已经正常生长并为人食用。

模式临变谋求多赢共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技术研发的硬功夫,往往不能是企业效益大提升,而因地制宜地、灵活多变的投资运营手段,正是弥补这项短板的柔功。

霞湾港位于株洲市石峰区的清水塘工业区,这块土地的污染,得上溯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地处湘江上游的冷水江流域铅锌矿的兴起,冷水江成了该矿的江洗之处,而大量污水被直接排到霞湾港这样的小河沟,再顺着沟渠流进了湘江。

由于酸雨淋溶、地表径流冲刷及人为扰动,霞湾港底泥中沉积的镉、铅、汞、砷等重金属正成为威胁湘潭、长沙两市饮水安全的重大隐患。

整个霞湾港清淤工程的难度在于霞湾港上游的生活和生产污水总是会源源不断地流下来,如何偿还数十年的污染历史欠账,彻底解决区域重金属的内源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导流、引流、截流成了重要环节。

高能时代的工程师们一起绞尽脑汁设计出了施工方案:把上游的生活污水截流用管道引入污水处理厂,把沿线工业企业的排水口截流至霞湾污水处理厂,同时用一根导管把上游的雨水、河道剩水导到施工段的下游,“三管齐下”,保证施工段的干港清淤。

“因为在铅锌冶炼过程中有大量的有机材料,霞湾港的污染已经形成了复合污染,不是用个土工膜能搞定的,需要完整的技术体系支撑,我们的生态屏障系统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最终我们能在多个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还体现了技术以外的多方位考量,具体地说是一种创新的运营模式。”高能时代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国内污染场地修复常见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招投标模式,另一种是“修复+开发”模式。

然而,两者均有自己的弊端存在。前者,埋单者是开发商,其弊病在于没有条件约束开发商会不会将土壤修复资金挪作他用?政府在出让土地的时候是不是肯“让利”给开发商?再加上开发商急于追求利润,能不能长时间等待土壤修复的完成;后者,土地储备中心从搬迁企业收购土地,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修复治理,完成治理后再进入土地市场,土壤修复的埋单者变成地方政府,政府是否有足够多的资金来承担?

在清水塘工业区,这样的隐患也同样存在。区内企业无力治理“自家墙外”的污染;当地政府也有自己的困难,资金上捉襟见肘,要解决污染治理的资金难题必需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高能时代在前期了解情况时,发现这个问题,多年的工程经验与超前的战略眼光,让他们在传统模式外,另辟蹊径,采用了类似于BT/BOT(建设+转让/建设+经营+转让)的“带资修复”创新模式。

根据湖南省的规划,未来的轻轨和高铁肯定要经过清水塘工业区,也就是说这块土地如果修复得当的话,它的市场升值潜力是相当大的,如果企业先行出资修复被污染的土地,未来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收益来支付企业的治理投资,这个投融资难题就化解了。

正是看中了这块土地的市场价值,高能时代凭借自身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工程优势,与石峰区政府达成协议:高能时代以投资商身份与地方政府共同完成污染地域的综合治理,双方合作成立一家公司,对这片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治理。

而对于投入的资金,高能时代已经获得联想控股和中信产业基金两大战略投资者的支持,且公司已获得多家银行的高额授信,资金是公司领先于同行的又一大优势。高能时代正在将这种模式灵活地在全国其他城市复制。

2012年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企业50强的名单上,高能时代赫然在列。这已经不是高能时代第一次登上“最具潜力”榜单,在德勤、清科等众多影响力颇深的权威排行榜上,这家企业数次上榜,还曾位列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50家榜首。

生态屏障建设 篇12

一、充分认识《意见》对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更显得尤为重要。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是沙化土地最为集中、沙害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缺林少绿,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着内蒙古各族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

2001年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把生态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来抓,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全国大局,立足区情实际,在发展定位上强调“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经过多年林业生态建设,内蒙古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转变,但远未达到生态安全的基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五个坚持、四项任务、四项保障机制等主要内容,围绕十八大关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要求,提出了具体实现路径和融合方式;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入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将重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组织领导等保障机制。《意见》的出台,对今后有效解决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认清内蒙古林业生态形势,准确把握《意见》目标任务

据2013年内蒙古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区林地面积6.6亿亩,森林面积3.73亿亩,均居全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21.03%,活立木总蓄积量14.8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45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5位。全区四大沙漠、四大沙地及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2923.78万吨,年防风固沙量15.94亿吨, 年滞尘量709.53万吨。森林生态功能指数提升到0.56,达到中等水平。湿地总面积601.06万公顷,居全国第3位。全区林业管理的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荒漠等多种类型的保护区有143处,各类野生高等植物2781种。

多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投资力度和政策力度,我区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与2008年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森林面积净增1822万亩,森林蓄积净增1.6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与1999年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相比,2009年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31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18万亩,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转变。但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完备,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地区。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风沙区生态环境尤其脆弱。此外,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科技支撑薄弱,资金投入有限,造林难度越发凸显,森林草原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多发,对森林资源也造成巨大威胁。湿地、自然保护区受到污染、过度捕捞、围垦以及基建占用威胁程度加大,河流、湖泊沼泽化严重,乃至干涸,湿地面积萎缩,植被退化、生物物种数量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我区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极易受人为因素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目前生态状况与“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美丽内蒙古”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林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

《意见》提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林业生态建设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就是“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对于内蒙古来说,今后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加快建成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以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次生林区、五大沙地防沙带以及呼伦贝尔内陆水系、辽河水系、黄河水系等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达赉湖湿地、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继续实施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增加森林资源,遏制湿地萎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森林蓄积达到14.6亿立方米,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切实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要主动肩负起生态建设的主体责任。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而言,就是要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和保障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林业部门要科学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服务新常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全面深化林业改革,逐步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积极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先行先试”的要求,我区已率先启动编制林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在今年底完成试点地区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也正在制定。认真落实汪洋副总理指示精神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扩大集体林区制度改革成果。推进森林、湿地、沙区植被和物种红线划定。制定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办法,完善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动态调整机制。

(二)全面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绿色化”作为“新四化”概念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意见》通篇贯穿着“绿色化”的主线,“绿色化”的本意就是国土的绿色,实现“绿色化”首先不能缺林少绿。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全力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开展重点区域绿化、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增强林业科技支撑,提高生态建设成效,强化森林经营和抚育,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防沙治沙专项治理。全面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 启动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等5个重点地区防沙治沙专项治理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开展高大密集流动沙丘治理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落实沙区植被生态红线,强化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严格保护沙区植被和荒漠生态系统,力争到2020年全区完成造林任务5000万亩,全区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得到全面整治,减轻自然灾害,实现沙区生态的根本改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提升林业生态保护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和“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主要标志,就是要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的理念,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施扩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严格保护所有天然林。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守生态红线,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加大违法征占用林地惩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切实有效保护管理林地。二是全面开展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和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加强森林草原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三是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扩大湿地面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建立《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四是对有条件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保护自然生态,全面展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五是加快推进依法治林,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依法治林是实现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事关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要不断建立健全林业各项法律法规,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充分发挥以森林公安为主体,资源林政、木材检查站、乡镇林工站、防火检查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站等部门相互配合的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对乱砍滥伐、乱占林地、乱捕滥猎、森林火灾等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林业普法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执法环境,使爱林、护林、营林和依法保护森林资源成为全社会人员的自觉行为。

(四)大力发展林、沙富民产业,落实各项林业惠民政策

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努力改善生态、改善民生始终是林业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大局与中心任务的职责所在。结合我区实际,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积极推进特色经济林、木本粮油、灌木资源利用和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化,加强林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林业产业发展,推动林业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推进地理标志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绿色食品认定等林业产业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培育一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林产业名牌产品。同时,认真执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天然林保护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及时准确兑现退耕补助和完善政策补助,加快发展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解决退耕户长远生计问题。落实好林木良种、森林抚育、造林等财政补贴政策以及森林保险、林业信贷和财政贴息政策。实施好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五)积极培育林业生态文化,着力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更重要和迫切的是要在全社会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理念,推行生态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我区现有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等林业生态文化主阵地作用,利用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林业生态文化宣传,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上一篇:控制复杂下一篇:有机磷类农药中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