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共12篇)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1
摘要:金融活动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源消耗与排放影响环境,另一方面更广泛地通过融资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功能间接影响环境,因而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正在逐步形成环境金融的概念。环境与金融发展状况均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征,这种区域性特征在区域差异较大的中国表现较为明显。从中国区域视角的实证检验中发现,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做出显著性贡献,区域间环境金融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
关键词:环境金融,区域金融,环境效应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在产业发展尤其是一、二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目前发展较快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发展与环境状况的关系却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1,19]事实上,金融业的发展一方面会通过金融机构自身资源、环境消耗对其所处环境产生直接影响;[2,17]另一方面会通过其资源配置功能间接地而更大范围地对环境、资源状况产生影响(于永达、郭沛源,2003;王玉婧、江航翔,2006)。[3,4]因此,通过各种类型的金融创新以实现金融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影响开始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Mc Cammon(1995)、Scholz(1995)、Keidel(1997)、Jose Salazar(1998)、Coulson and Monks(1999)、Eric Cowan(1999)、Marcel Jeucken(2001)、Schaltegger and Figge(2001)、Sonia Labatt and Rodney R White(2002)、T.E.Gradel and B.R.Allenby(2003)、Marcia Annisette(2004)、Sanjeev Bansal(2006)、Perez Oren(2007)等对环境金融创新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王军华(2000)、于永达、郭沛源(2003)、熊学萍(2004)、陈光春(2005)、张伟(2005)、李心印(2006)、李虹(2006)、王玉婧、江航翔(2006)、王卉彤(2006)、孙恒有(2006)、丁玲华(2007)、李华友(2007)、任卫峰(2008)、葛兆强(2009)等中国学者也开始结合中国实际基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中国经济转型对环境金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一系列环境金融相关概念。金融机构对金融与环境关系及环境金融的认识经过了一个较长过程。Marcel Jeucken(2001)的研究认为,最初金融机构将环境视作不应由其考虑的因素;之后金融机构发现融资项目的环境风险可能会向其自身传递,开始将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其融资项目评估体系;其后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保产业的兴起,金融机构意识到环保行动有助于其树立良好的声誉,同时金融机构也开始在这一领域里获得新的业务增长机会,于是开始重视环保业务的发展;从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金融活动最终应在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推动作用,并从中获得自身的良性发展。实践中基于《京都议定书》配额项下的碳金融交易也取得了很多运用交易机制形成市场化环保模式的经验。[5,11]
尽管一些中外学者做了有关金融与环境关系的分析,但是此类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较多的是关于环境金融实践、国际环境金融合作实务以及环境金融概念范畴的分析和实践发展状况的描述,目前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环境金融理论体系,并且尚未对环境金融的内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无论对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尤其缺乏相关的实证分析,也未见到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与环境状况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更未见到结合区域性特征进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环境状况与金融发展状况均与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环境与金融均具有区域性特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将在理论分析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不同省、区、市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关联性、区域环境金融与区域环境质量的关联性、区域间环境金融发展差异性等方面的实证分析,从区域视角研究现阶段中国金融发展与环境状况的关系。本文以下的第二部分进行金融与环境关联性的金融创新理论模型、声誉理论模型和公共金融理论模型分析,并基于区域视角建立实证分析的基本假设;第三部分基于中国内地29个省、区、市区域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第四部分是对本文理论与实证分析的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6,7,12]
二、理论分析与基本假设
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环境、资源、生态等产生影响,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我们认为金融进入环境领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传统理论认为环境投入属于公共投入范畴,应由政府财政承担。但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环境消费逐步进入了许多私人消费领域,因而除了公共需求外,企业和个人也产生了类似私人消费品的环境消费需求。因此,商业性金融可以以一般商业形式进入这一新兴的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领域;同时,随着居民和政府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企业融资项目的环境风险在加大,金融机构在融资活动中出于控制风险和自身经营安全,需要重视和规范环境风险评估,将环境风险视作整个风险评估体系的一项主要组成。其次,出于商业性市场声誉的考虑,金融机构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服务的过程中应充分履行资源与环境社会责任,开展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估,避免其融资活动对资源环境造成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在金融市场上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品牌形象,积淀金融企业核心文化内涵。再次,尽管政府财政承担着公共环境供给的责任,但是在财政力量不能及时提供充分的环境供给时,应该通过金融方式动员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投入环境领域,然后再以环境改善后所增加的公共收益偿还融资,这种做法在经济学上显然同样是值得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金融进入环境领域的第一种诱因属于一般意义的市场延伸与拓展,可以使用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环境金融创新理论进行认识;第二、三种诱因则可以以使用声誉理论模型和公共进入理论模型进行解释。[8,13]
(一)环境金融创新理论模型
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为创新,创新同样是金融企业和金融活动的常态,只有保持创新才能保持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Van Horne,1985)。在环境经济备受瞩目的背景下,金融业进行必要的创新,使其传统业务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市场变化,为其开辟新的市场领域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9]
J.A.Schumpeter(1912)的创新理论将创新活动归结为产品、技术、市场、原料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基于一般创新理论的金融创新理论同样认为金融创新活动源于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影响(Tufano,2002)。Greenbaum and Heywood(1973)认为金融创新满足了仍然缺乏供给的潜在的金融服务需求,并使得创新的金融产品得以推广;David Llewellyn(1985)具有类似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的范围包括了金融工具、市场及模式等方面,并认为各类环境条件的变化是金融创新的诱因。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环境金融是一种金融创新,正如每一次金融创新活动一样,环境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即适应社会对环境质量提高的新要求、居民对环境产品与服务的新要求、政府环境监管与治理的新要求所做出的回应。在全球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的背景下,治理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内需求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居民、企业和政府所代表的公共需求使得环境经济的市场不断扩大,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依赖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变化,在居民和政府环境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环境产业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金融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速度将决定其未来发展。但是,环境产品与服务和传统产品与服务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从而也构成了环境市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因此传统金融模式进行金融创新就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新市场的兴起,赢得自身新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环境金融创新将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模式、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制度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活动,如“碳金融”创新交易实践就包括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合作等多领域的创新。此外,除了在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领域里进行环境金融创新以外,还可以运用包括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中小环境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以及环境基金、风险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中小企业集团债券等环境金融创新形式。[10,14,15]
另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会导致一项企业或项目因为忽视环境、资源和生态因素而遭受谴责、处罚、成本增长甚至失败,如小火电、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被关停,这一过程会给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带来风险。因此,在一般传统融资项目中,金融机构也需要针对环境需求、环境影响和环境监管的变化进行项目评估和业务操作层次上的创新。
(二)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声誉理论模型
Tadelis(1999)的研究指出,声誉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并付出艰辛努力,是具有价值的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类型。Dunbar and Schualbacb(2001)的研究认为,声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声誉源于客户、供应商、投资人和政府等各利益关联者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一般来讲,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收益状况、诚信状况对企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因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形成其声誉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1990)的研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构成对其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Brown and Dacin(1997)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企业声誉,并因此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服务的认同与选择。Sen and Bhattacharya(2001)、Mohr and Webb(2005)等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影响企业声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行为及价格定位。[16]
与一般企业比较,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对于从事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利用一切机会树立客户信心和政府监管信任,除了保持经验安全、防范风险意外,随着人们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要求的提高,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积累良好声誉的重要方面。金融机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属于金融机构的重要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的环境意识与行为除了影响其金融创新市场选择之外,一项重要的影响是其企业品牌声誉,并潜在地影响其市场地位、产品定价和长期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中,“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定了基本原则。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必然能够树立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声誉,取得消费者市场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充分信任,提高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间接为企业创造收益积累基础条件。因此,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业务一方面需要从市场角度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应从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角度形成环境行为的自我道德约束。
(三)政府的公共环境金融理论模型
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税收等行政渠道,但税收等形式的政府财政收入受到税法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各个区域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在需要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金融渠道筹集资金,以获得政府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配置,我们可以将政府这种通过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并用于公共支出的方式称为公共金融。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属于公共品的范畴,需要通过政府财政形式的公共支出来保障供给。但是,我们认为政府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完全需要由政府负责提供的环境公共品,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以政府和金融的共同力量结合使环境产品与服务获得更充足的供给,在时间与空间上提高资源在环境领域里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向公众或商业银行发行环境治理债券等金融形式筹集资金以保障环境投入,我们将这种由政府以金融方式进行的环境投入称为公共环境金融。我们认为政府尤其是区域政府可以运用公共环境金融并按照各区域的环境需求进行投入,通过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吸引各方面投资并使本区域各项要素增值,增强区域的要素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偿还环境金融融资资金。[18]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区域性视角,我们下面的实证分析将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1: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具有关联性,即区域金融发展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或积极的影响。这一假设暗示,如果在区域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环境因素的关注,则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通过金融视角和金融环节关注环境、制约环境损害行为、激励环境改善,则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有利于环境事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假设2:区域环境金融投资能够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即通过金融方式筹集资金对环境领域的投资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传统理论认为环境治理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责任,财政投入是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已经存在金融来源的环境资金投入,但是环境金融投资对环境改善的作用程度必然受到其规模和方式的制约。因此,这一假设事实上暗示如果环境金融尚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使环境事业能够更多地利用金融这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充足的资源配置。
假设3:环境金融具有区域性特征,即处于不同经济区的省、区、市环境金融规模与形式存在区域差异性。环境金融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市场化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相关,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环境金融在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应存在差异性。
三、实证分析
(一)区域金融的环境效应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状况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是我们的研究基础,因此我们将首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并分别以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表示区域环境质量、以“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表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以及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统计年报对于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的统计主要包括气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等指标,我们认为其中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涉及范围最广,是最具综合性的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来源既包括工业源又包括生活源,主要由广泛使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燃烧产生,而且是国家统计局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指标,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我们选取“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示各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明的是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因而其为负向指标,即该指标越低表明环境状况越优,反之亦然。“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综合反映了各类金融产业、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较能综合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选择这一指标作为代表区域金融的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包括内地29个省、区、市(由于数据缺少而没有包括青海、西藏2省、区,以下相同)的相关数据,未加特别说明的数据时间均为2007年度。我们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分析模型:
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代表以“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表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数据检验结果见表1。
注:***、**、*分别为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数值为t检验值。
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有较为显著的解释作用,对于我们的基本假设1,实证检验结果首先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其次,我们发现解释变量“区域金融业产值”指标的回归系数为正值,由于环境质量指标“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因此说明区域金融发展尚未将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的金融活动没有重视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尚未在其业务活动中将环境作为关注目标,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无论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或是通过其融资业务的间接作用都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目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提示我们可以从金融角度关注环境问题。
(二)环境金融的区域环境质量效应实证分析
中国目前各区域针对环境治理的各项投资来源中,来源于金融方面的投资是否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显著性贡献是我们关注金融影响环境问题的又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我们仍然采用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表示区域环境质量;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区域2006年度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数据,以“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各投资来源指标均采用各区域的人均数据,“银行贷款”即环境金融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采用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指标为2007年度数据,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指标为2006年度数据。我们认为,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存在1年的时滞是合理的。我们建立如下式(2)的计量分析模型:
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j(j=1,2,3,4)分别代表“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F4即为我们要检验的环境金融投资。数据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所显示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4项指标中,“排污费补助”和“政府其他补助”两项来源于政府公共支出的项目,分别在10%和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作用,而“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来源的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表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环境金融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显著性贡献。
注:***、**、*分别为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数值为t检验值。
同时,由于我们所采用的表示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空气“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而政府投入中发挥最显著作用的“政府其他补助”对环境污染程度指标的影响为正,说明各区域政府的环境投资仍为被动模式,是迫于环境压力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公共环境影响行为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这一检验结果也暗示中国各区域未来需要向统一环境投资规划、环境风险防范、预先环境投入、优化环境质量主导的环境投资主动模式转变,以提高环境投资及环境影响行为的效率,降低环境投资和环境影响行为的成本。
(三)环境金融的区域效应实证分析
尽管我们的上述实证检验显示中国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仍然关心各区域间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发达区域是否已经先于欠发达区域开始重视环境金融的投入,从而检验我们基于基本理论分析对于环境金融区域性特征的认识和假设。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表明各经济区域性特征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以上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指标各区域人均额表示;区域虚拟变量则包括表示东部、中西部区域的虚拟变量等反映区域性特征的相应指标设定。我们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经济区域特征,将青海、西藏外的中国内地29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2个区域(1),分别以RGi(i=1,2)表示东部和中西部虚拟变量,则有:
依据前述理论分析和基本假设,我们建立环境金融区域效应分析的计量模型以对理论分析、模型和基本假设进行检验。我们基于年度时点水平建立基本计量分析模型如下式(3):
其中α0、α1为模型参数;F表示被解释变量,为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变量指标,即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指标各区域人均额;RGi表示解释变量,为代表东部、中西部等不同区域特征的虚拟变量。检验结果见表3。
注:***、**、*分别为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数值为t检验值。
从表3所显示的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的东部效应和中西部效应均达到10%的显著性水平;东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中西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东部区域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普遍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尽管实证分析第二部分的检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区域环境金融尚不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是环境金融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仍然表明环境金融具有显著的东部、中西部区域效应,即东部省市区域的人均环境金融投资额普遍显著性高于中西部省、区、市。一方面,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仍属以制造业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也带来了对环境治理投资的相应需求;另一方面,东部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领先发展已开始更多地运用金融方式增加对环境的投资,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
四、总结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发现,金融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尽管区域间环境金融存在一定差异性,中国当前阶段环境金融总体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显著性作用。根据理论分析,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可以通过环境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环境金融声誉、政府公共环境金融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对区域环境建设和区域环境改善产生影响。首先,对于能够私人化的环境需求,可以进行环境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使企业、个人的环境需求以一般商业金融方式得到满足,并形成正常的商业金融循环模式,类似实践中《京都议定书》配额项下的碳金融交易形式等在形成环保新机制的同时也在促进金融创新和开辟金融业务新领域。其次,对于正常的融资活动,基于市场声誉的考虑,尤其是在未来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增强其环境领域里的社会责任意识,遵循国际间已经达成一致的环境保护共识,形成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金融监管部门也可以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公共监管以及激励。再次,对于政府财政所承担的公共环境供给,可以通过政策性环境建设金融或商业性环境建设金融补充政府财政在环境投入方面的资金不足,也可以采用发行环境建设公债等融资方式,利用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未来公共收益偿还融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2
查与思考
对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市地处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前些年金融业发展状况并不理想,金融生态环境出现严重恶化,并一度被定为“金融高风险区”,几年来经过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地方政府出资置换高风险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实现了全国首家地级市将金融工作作为党政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不仅成功摘掉了“金融高风险区”帽子,而且辖内金融业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区域经济金融初步呈现互动协调发展态势。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治理:创建金融安全区
1999-是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治理阶段,当时尚未系统地提出金融生态这一概念,而是定位于创建金融安全区,着重解决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期间,人民银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由相互抱怨观望逐步走向相互理解支持,工作中牢牢抓住“三个点”,群策合力,共同治理,成功摘掉了“金融高风险区”帽子,创建安全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以救助支付风险为焦点,全面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被确定为“金融高风险区”的直接导火线就是城市商业银行爆发支付风险,因此创建金融安全区首先从救助支付风险着手,在资金和政策安排上进行重点倾斜,确保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人民银行有效发挥风险监管者和最后贷款人作用,紧急筹措救助资金亿元,及时封堵支付缺口进而消除了支付危机。地方政府积极发挥行政职能,半年时间帮助清收不良资产
亿元、保全资产亿元,弥补前期亏损、呆账损失、拆借高息共计4亿多元;率先实施了地方财政出资置换商业银行不良资产8亿元,为全面化解其经营风险奠定了基础。二是以打击企业逃债为重点,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银行业出现高风险主要是由企业大范围不规范改制引起的,因此创建金融安全区的重中之重就定位在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债权完整,开展大规模整治社会信用秩序活动。人民银行牵头组织金融部门对恶意逃债企业实施联合制裁,大力维护金融权益。地方政府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成立创建金融安全区领导小组,大力实施“诚信”工程,社会信用状况逐步好转。三是以撬动信贷增长为亮点,在发展中化解历史风险。引导树立从发展中化解历史风险的经营理念、以贷款增量来稀释存量风险对银行业走出惧贷和惜贷阴影、步入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人民银行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加强窗口指导,有效发挥
央行再贷款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以增加信贷投放来化解历史沉淀风险。地方政府出台信贷奖励政策,研究由财政出资成立贷款担保机构,为企业融资和银行放贷提供便利条件。
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政银互动考核
-是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阶段,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重点由单纯的维护金融债权,逐步扩展到以全面改善社会信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建设上来,着重解决银行的运行质量和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问题。人民银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由相互理解支持进一步演升到互助合作、协力共建,工作中注重牵好“三条线”,稳步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一是以整顿存贷市场为引线,规范银行内部竞争秩序。化解金融高风险之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需从规范内部运行环境入手,理顺银行之间的竞争秩序,共同维护金融的整体利益。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签订《维护存款竞争秩序同
业公约》,促进银行间公平竞争和创安工作顺利开展。加大对信贷市场的风险提示,引导金融机构规避“垒大户”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利用信贷登记系统查询贷款大户,避免盲目竞争和一哄而上形成信贷集中风险。二是以建立政绩考核为主线,改善银行外部运行环境。辖区个别政府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行政干预问题,暴露了创安工作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软约束,将创安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成为推动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动力。人民银行密切关注创安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建议将创安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统一考核。地方政府建设“诚信”将创安作为重要内容,将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与各级政府政绩捆绑到一起,形成了政府考核金融、金融考核政府的“双考核”局面,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真正驶上“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快车道。三是以推介重点项目为连线,促进经济金融协调
发展。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成为改善金融生态的一项核心工作。人民银行适时传导宏观货币政策,加强区域经济金融协调性研究,积极为银行信贷投放指方向、找出路。地方政府积极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多次以召开银企互动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大力促进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协调发展。金融机构积极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结合地方产业政策来调整信贷结构和增加资金投放,经济金融初显协调互动发展态势。
三、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问题的提出及建议
市开始进入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阶段,着重解决银行业的效益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要尽量避免较大的利益冲突,逐步形成一种政银企互动发展的格局,兼顾政银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当前市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再是一些简单的表象问题,而是涉及到制
度安排、法制建设、行政干预等深层次问题,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努力解决的问题重点。
1、银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环境中的生存主体,其法人治理结构和金融服务状况成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而目前银行的一些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如地方金融机构产权不明晰,经营中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信贷管理中重风险约束轻绩效激励,争抢大企业信贷忽视小企业市场等等,严重影响到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建议各级政府积极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加快改革进程,建立并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和业务经营,提高自我生存能力;各银行要加快内部制度改革,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适时调整信贷营销策略,在大企业信贷竞争成本上升和资金集中风险加大的状况下,尽可能将营销重点向中小企业转移,不断提升对地方经济的服务水平。
2、司法部门执法的独立性问题。法律
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完善,司法部门执法过程中独立性较差、效率不高,在涉及金融问题上表现为金融胜诉案件执行难,主要是由于法院执行力量不足、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问题所致。建议各级法院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独立性和公正性,合理调集人员组成金融案件专门执行机构,定期组织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切实提高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各级政府部门应尽快转变行政理念,兼顾银企案件纠纷中双方面利益,消除司法干预和地方保护思想,有效保护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3、市场规律约束的外在性问题。经济的外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无关者的影响,外在性的存在意味着市场失灵,如银行无法通过市场约束来对企业逃债进行惩罚就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是一种负的外在性,而赖以消除市场失灵的制度建设又尚不完善,如对逃债企业不能有效实施严厉惩罚,对诚实
守信者又不能带来相应利益,这易引导其他企业的逃债预期,亟需健全相关的制度保障来消除这种负的外在性。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快征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权威性的企业信用评级,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着力改善区域内的社会信用状况,强化社会信用对企业的约束;研究完善《破产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破产起诉成为强制企业还贷的“杀手锏”,依靠法制建设来强化市场约束。
4、中介机构从业的公正性问题。银行经营中的许多业务与中介机构具有密切关系,如对企业评级授信、发放抵押贷款、接收抵贷资产等都需要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的公正程度将对银行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目前法律和行规约束软化的现实情况下,中介机构在利益、人情和权力等影响下可能会做出对企业有利的评估,如高估企业资产来骗贷或抵贷、低估银行准备处置的抵贷资产等,人为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和资产处置成
本。建议政府加大对中介机构行业的整顿规范,严格行业准入和行业监管,对作假者坚决清出资产评估市场;注重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发展,打破评估行业的行政性垄断,增强行业竞争性和行业自律性,促进中介机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5、地方政府行为的双重性问题。市场经济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行为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市场失灵时政府调控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行为就显现出行政干预的积极性,而市场正常运行中政府破坏市场规则对经济主体进行约束的行为就暴露出行政干预的消极性。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往往把握得不到位甚至错了位,需要调控引导时政府反而缺位了,不该插手干涉时政府却又越位了,损害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行政效率。建议政府切实从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金融视作辖内一种产业来扶持发展,正确处理政银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关系,在对银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及其评价 篇3
关键词:金融生态;生态风险评价;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能值分析
Abstract:Aimed to deepen the study on the financial ecology,we set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ccording to the ecology theory abou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for the first time,analyz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risk and also the financial ecology assessment,and discuss its assess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s. With the hope of decrease in its description difficulty,we further establish the simplified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corresponding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dices and employ advanced emergy analysis theory from the ecology to depict total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y and to boost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nancial practice.
Key Words:financial ecology,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assessment indices,emer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3-0018-05
开展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区域金融生态乃至金融生态的深化研究,是金融生态观念在金融发展实践应用层面的必然要求。解决了金融生态风险评价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如何理解、使用和评价金融生态思维模式与管理模式。本文提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概念,并借助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理论,通过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探讨其评价方法。
一、文献综述
从白钦先2001年首先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到周小川2004年提出“金融生态”,国内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业界普遍开展了金融生态本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以金融生态为理念的金融发展模式。其中,徐诺金(2005),苏宁(2005),林永军(2005),谢太峰(2006),曾建中(2007)等分别多角度阐述了独到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认为,金融生态是影响金融发展的、由金融内外环境共同构成又相互作用、具有生态特征(依存性、竞争性、进化性、动态平衡性)的大金融环境,从而形成了金融生态的广义概念。
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宏观层面的涵义,有利于金融业的宏观调控、整体进步以及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毕竟各地区、各领域发展千差万别,这时,如果笼统提及金融生态,难免空洞、缺乏可操作性。为此,区域金融生态概念应运而生,它在继承金融生态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较多地突出了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张智峰、陈鑫(2005)阐述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证明金融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环境金融的协调发展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汪祖杰、吴江区(2006)提出了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刘煜辉(2007),李扬、王国刚、刘煜辉(2005)等根据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以这些方面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态现实表征为产出,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得到了对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06)等也各自根据特定区域的实际提出了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法。
然而,还要看到,与金融生态有关的风险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还没有进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范围,它和传统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何联系,以及如何评价,相应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展开。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
(一)区域生态风险及其评估
1. 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ER)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一种状况。二十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Joshua Lipton等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生态评估框架,被普遍接受。因为它把生态风险的最终受体不仅定义为人类自己,而且包括生命系统的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风险级联)。
同样,可比照生态风险与生态风险评估的定义来描述区域生态风险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只不过要注意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即参与评价的风险源和其危害的作用结果在区域内的不同地点可能是不同的),因而比一般生态风险评价更复杂。
2. 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指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的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美国环保局(EPA)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以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
根据生态学对生态风险的界定,可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定义如下: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考虑区域范围内,由于外部干扰或内部变化而导致的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头寸的损失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它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着联系和区别。
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有如下共同特征:
1. 不确定性,即人们事先难以准确预料危害性事件是否会发生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和范围,最多具有这些事件先前发生的概率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去推断和预测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风险类型和大小。
2. 危害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所关注的事件是灾害性事件,而危害性是指这些事件发生后的作用效果对风险承受者(这里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具有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将有可能导致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内个体多样性的减少、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及其机制的改变等。
3. 客观性,即区域金融生态系统不是封闭的和静止不变的,它必然会受诸多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因素的影响,也就必然存在风险。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独特性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与传统意义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不同点。金融风险只强调某个金融机构或某个金融头寸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生态风险则通盘考虑了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危害或损失的衡量。具体体现为:
首先,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强调区域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宽泛的,既包括金融机构的运营安全甚至区域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头寸的损失,又包括与金融生态平衡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如信用环境恶化、金融法律制度弱化、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出现短期不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由此表现出来的非良性变化,等等。总之,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考虑了可直接货币化的价值损失,又考虑了与金融生态平衡相关的一切方面。这就要求理解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要了解通常“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又要了解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具有危害和不确定性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时应体现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和功能移位。
这一点与通常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评价不同。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将风险用经济损失来表示,但针对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作的风险评价是不可以将风险值用简单的物质或经济损失来表示的。由于金融环境的恶化而带来了具有某种功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甚至是社会信用水平的缺失,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因此,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一定要与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以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为主要依据。这也就决定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不可能完全实现定量化分析。
其次,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发生的因素即风险源来自与外部和内部,或者兼而有之。外部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法律法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力等方面的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有金融体系突发事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自身变化等。
最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受体即风险承受者不一定是区域内的金融体系。比如,由于区域内信用环境恶化,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多,进而又影响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显然,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金融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从风险衡量和控制角度来看,存在系统筹划和优化问题,即为了降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总量,要在系统内部之间进行收益和损失的权衡,所以,借助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金融生态的系统论方法,并可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处理生态风险时的线性规划。
(四)同金融生态评价的比较
现有金融生态评价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研究金融生态的结构与质量,得到的结论主要体现为表征金融生态质量的系数或分值,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层级评价,从而判断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只是定性分析,并没有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风险值或者损失。而在这里提出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一个定量指标,是从价值角度来考虑的。它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区域金融生态价值损失的思路和估计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
(一)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原则
由于同传统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度量范围和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也将发生相应变动。概括起来,这些变动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强调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融生态涉及金融运营的内外各方面,单纯用数据是不能直接和完全来描述这些方面的变化的。比如,不像经济总量可用数据直观表示那样,金融生态的内部调节机制、外部适应机制等质量就不能完全靠数据来表示其好坏的程度。
2. 除了继续使用概率论、随机过程等描述方法外,还要借助于其它技术和方法来完善。在衡量传统金融风险时,概率论、随机过程知识较好地描述了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过程,但从金融生态的复杂性来看,仍需要其它学科知识来补充和完善。这时,系统论可以很好地揭示金融生态内部各子系统及其之间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与联系,从而从深层次衡量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优劣和价值损益;规划理论则在要求金融生态系统、某子系统、某组分满足一定约束的情况下,寻求达到金融生态发展的最优目标,充分体现出运筹学的优势。
3. 考虑到在区域尺度内,金融生态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具有空间异质性,因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评价的难度。这时,应该采取一定方法来克服这种复杂性。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
可参照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论基础,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进行相应的刻画。
一般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公式:
(1)式中,R为灾难或事故的风险,P为灾难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为灾难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灾害或事故x,它的风险可以表示为:
对于一组灾害或事故,风险可表示为:
在有些情况下,灾害或事故可能被认为是连续的作用,它的概率和影响都随x而变化,则这种风险是一种积分形式,可表示为:
在(2)—(4)式中,x为一定类型的灾害或事故,P(x)为灾害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x)为灾害或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这里,考虑到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和空间异质性,需要对公式(4)进行修正,以使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充分反映这些特性,这时有:
(5)式中,系数表示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显然,不会小于1,具体取值情况可依据实践经验决定,这时需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掌握各种干扰对风险受体的作用机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要考虑综合效应,即不同的干扰及其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有时这些干扰及其影响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关系,或者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增强; 表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其取值应具体分析所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结构及其特殊性,依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而定。一般来讲,若某地区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越大,则取值就越小。
就理论而言,利用公式(5)就可较完整地刻画和衡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大小。但是,也要注意到,在公式(5)中,往往不知道未来将有多少金融灾害或事故发生,并且,其发生的概率也不容易确定,因此,直接利用公式(5)计算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就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尤其是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前景不明朗、社会信用环境较差等情况下。
鉴于此,需要简化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便降低评价难度。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简化框架—指标体系
主要从区域金融生态的构成角度来分析,并针对金融体系内部风险、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评价指标。可参照传统金融风险的衡量方法,采用波动率、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VaR(Value at Risk)等分析某个金融头寸或某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并且这几种衡量方法各自存在发挥优势的场合。如,VaR的出现不仅被各种金融机构总裁、公司财务主管和基金经理们广泛地应用,而且,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也促使VaR得到更进一步地推广。
2. 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均衡发展状态的风险评价指标。由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各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而且来自外部诸如社会、经济及其部门(政府、企业、个人)等其它方面的变化也将十分重要地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这也是金融生态的本质要求。
对于这部分评价指标,应着重体现金融体系与外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均衡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反映这种变化的程度和状态。可用以参考的指标应选择相互关系、依存度与和谐性、稳定性、适应性等两方面的可量化或可定性分析的指标,以及相应的评判原则和方法。甚至,还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连接函数(copula)技术来分析金融体系与外部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变化形态。
3.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可借助于生态学中的能值分析理论。能值(Emergy)是研究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的重要目标函数,通过对生态系统能量—价值过程的分析,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应用上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生态系统功能,两者的互补关系受到了生态学家的关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
能值分析法认为,地球上的各种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任何资源都包含着一定的太阳能,因此可将一个区域(如国家、地区、企业等)内不同种类、不同量纲的资源统一转换为太阳能值进行比较分析。这需要以太阳能值转换率为中介,计算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能值及总能值。计算公式为:
(6)式中, 、分别为第i种资源的总能量和能值, 为第i种资源的太阳能值转换率(以单位资源的能量中所含的太阳能值确定),为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总能值。
基于上面能值分析理论,金融生态的能值分析就是以能值为基准,把金融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从中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分析系统中各种金融生态流(能物流、货币流、信息流等),得出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Emergy Indices),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那么,进一步基于金融生态系统能值的变化(如波动率),可设计出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
四、结论
本文借鉴生态学关于生态风险的评价理论,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定义,探讨了评价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简化的评价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前沿研究成果—能值分析理论,评估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方法主要侧重基于价值损失的定量分析,并同传统的金融风险概念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方法存在着联系和区别。但是,这种方法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如基于自然学和经济学的实质区别,以能值分析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在完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能值理论和各种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能值计算技术方面下功夫。尽管如此,该方法的提出仍具有理论意义,并且上述问题的突破性解决,将进一步促进该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并将成为下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参考文献:
[1]白钦先等. 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周小川. 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 金融时报,2004 -12 -07.
[3]徐诺金.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 金融研究,2005,(2).
[4]苏宁. 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 金融信息参考,2005,(10).
[5]林永军. 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5,(8).
[6]谢太峰. 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
[7]曾建中. 论金融生态系统提出的理论渊源及其假设条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8]张智峰, 陈鑫.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9]汪祖杰,吴江.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10]刘煜辉. 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11]李扬, 王国刚, 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 人民出版社,2005,(11).
[12]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金融研究,2006,(1).
[13]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测评研究——对成都市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测评[J]. 西南金融,2006,(7).
[14]付在毅,许学工.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 地球科学进展,2001,(2).
[15]李国旗,安树青, 陈兴龙. 生态风险研究述评[J]. 生态学杂志,1999,(4).
[16]Travis,C. et al.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Risk Anal.,1992,12(2).
[17]伍艳. 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研究[J]. 海南金融,2007,(4).
[18]胡宝清.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9]Nath B,et 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 Beijing: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6.
[20]赖斯等著. 环境管理[M]. 吕永龙主译.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1]舒建平,应松宝,黄建宏. 证券风险度量理论方法的评述[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4).
[22]姜青舫,陈方正.风险度量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3]王爱民,何信. 金融风险统计度量标准研究[J]. 统计研究,2005,(2).
[24]胡章宏.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与建设[J]. 财贸经济,1997,(12).
[25]张尧庭. 连接函数(copula)技术与金融风险分析[J].统计研究,2002,(4).
[26]Odum H T. 1986. Emergy inecosystems. In: Poluin Ned. Eco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 NowYork:John Wiley & Sons. 337~369.
[27]Odum H T.1987.Living with complexity. In: Crafoord Prizein the Biosciences,Crafood Lecture,1987. Stockholm: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19~87.
[28] 尚清芳,张静, 米丽娜. 定量分析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新途径—能值分析[J]. 甘肃科技,2007,(2).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4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地区金融稳定运行和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外部变量, 极大地影响区域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是多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 是经济基础、社会信用、法治、政府行为等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可实现金融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其重要性日益得到理论界和金融界的重视, 相关研究日益深化。而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取方面。蔡则祥、刘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测算对长三角25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系统环境运行效率进行了测算, 系统分析了金融生态系统环境运行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规模效率。谢太峰、王子博从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和基础设施三大方面对京沪两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向琳等通过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 剖析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得出地区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水平与当地居民的培训与教育程度是影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变量。邓淇中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96—2008年中国2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测和比较。周炯、魏佩佳也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市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 学者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各异, 研究的地域范围分别集中在省域、区域和全国范围, 因此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本研究认为, 不同研究视域范围的金融生态环境, 其评价指标应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从而更能综合反映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
二、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从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出发,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指标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获得性。在综合考虑了指标的上述性质及获取难易程度等因素后, 结合周炯、魏佩佳、陈雁云、刘晔的研究, 本文分别选取了反映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金融效率水平、政府干预与政府治理、社会信用与人口素质四个方面18个指标的横截面数据, 以长三角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评价方法选取和数据处理
三、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1、数据来源
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25个城市和地区, 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中国区域统计年鉴2013》、《上海统计年鉴2013》、《江苏统计年鉴2013》和《浙江统计年鉴2013》。
2、实证分析过程
本文采用了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 KMO检验得分0.817, Bartlett’s Test检验伴随概率ρ为0.000, 因此原变量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 得出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与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等, 按照设定的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 结果表明前3个因子变量的特征根均大于1, 提取3个公共因子替代原来18个指标, 方差经极大值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920%、20.521%、和9.928%, 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8.369%, 说明前3个因子变量综合包含了18个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足够信息 (表2) , 所以选取3个公共因子对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系统评价。
3、结果分析
(1)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因子载荷矩阵旋转成份矩阵表显示, 因子1基本涵盖了第三产业占比、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进出口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金融业从业人员数、财政对科学技术支出、财政对教育支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2个指标, 可以概括为发展与信用因子。因子2涵盖了地区人均GDP、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预算内财政支出/GDP、财政缺口 (预算内支出/预算内收入) 4各指标, 可概括为收入和政府治理因子。因子3只有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一个指标, 可概括为金融效率因子。他们分别指代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效率、政府治理和社会信用这四大类指标, 这些因素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2)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以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对三个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 即可得到各地区的综合得分F。各地区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F=因子1*0.5792+因子2*0.2052+因子3*0.09928, 计算结果见表3。金融生态环境因子综合得分前三名分别是上海、杭州和南京三市, 这与三市分别是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排在后三位的是连云港、衢州和宿迁, 这三个地区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反映在金融生态环境上也是比较靠后, 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变量。
(3) 金融生态环境区域差异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进行聚类, 聚类结果显示长三角25市可以分为3类 (表3) , 第一类地区为上海市;第二类为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和温州6市;余下18市为第三类。与原始数据相比较, 经济基础因子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 金融运行效率因子, 政府干预因子的财政对教育支出指标, 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因子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重要影响变量。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012年的25个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 影响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构成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效率、政府干预与治理、社会信用与人口素质的各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各异。第二, 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最佳, 连云港、衢州和宿迁金融生态环境竞争力较差。第三, 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 金融运行效率、财政对教育支出、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夯实经济基础, 发展壮大地方工业实力和总量经济, 提升整个地区的消费带动能力。深化金融及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区域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 让金融成为实体经济的有效助推器, 努力提高银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效率和运行效率。扩大金融资源总量和盘活金融资源存量, 通过对金融产业进行制度建设和市场化推动, 促进金融中介组织健康发展。从金融领域自身发展和结构优化进行生态化建设。发挥政府对于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作用, 增加地方财政对科技和教育的支出, 促进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提高社会信用水平。通过教育提升人口素质, 以社会保障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金融人力资源竞争力。
摘要:通过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5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距, 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金融运行效率、财政对教育支出、社会信用和人口素质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并依此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因子分析,长三角
参考文献
[1]周小川:金融生态中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谢太峰、王子博:京沪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相关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3) .
[3]向琳等: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 2010 (7) .
[4]邓淇中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及竞争力评价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
[5]周炯、魏佩佳:省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厨房卫生区域示金融 篇5
丰胸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在期间我用过很多东西,结果都不理想,在用了《 6 6 7 d。c 0 m》产品后才明白,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我真的 升级到C罩杯
通等冰;咽一:点燃一;车填马隘车。世子语言也又!年代于西,音乐:通过自学就学的?淮间:当春:中宛的明眸脉!努力获得尽管你?指地方虽,散冰壸;庙的后指着。
轻孰:说这首歌夏天!冰地小;歌难度小,减音合的,邀李:管节告或,袁海更帅更。帅的啦哈哈。后来:榆白桦杨红。次超显示,的等式果,疏通术;恒变的;
关于子线材。右铭思齐白石齐?以理解;哈尔滨明朗胶业?的事为你她你就?发声到利内很!动放下;夜深:寄上:方当系颈蛮。雅附近都将青!啊大概思照。设计效修补红溢?还好朋友,角还原;
十年代起在街!上头:起来向水里。歌跳舞弹,物理实;境使:芳草:质下降阴,文的吧玛,林间:一首歌全,错我想找,可以治;席地而坐,松对于唱歌来!
天文学物理学生?蚕丛:秒后跳;学题:小脚:唱的希望,歌很久特,掉二后;受落花刘山。现时:堪弄舞瑶池。狭窄出处无例子?秘诀那很可悲!音乐唱歌时低!吐花: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6
如何构建京津冀区域的金融生态,政府和行业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和建议,使我们研究的关键,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金融生态的构建策略带给我们很多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生态金融政策 区域经济 京津冀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基本保障,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一、珠江三角洲完善金融生态的经验与启示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也是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珠三角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以其强有力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了华中、华南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龙头。金融生态环境的强有力支持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强劲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促进金融中介机构的互动
打破珠三角区域内的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业和珠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吸纳香港资本参股珠三角地区的金融中介机构,优化股权结构,全面整合珠三角区域内的地方金融,从而提高珠三角地区的金融水平。
(二)加强金融市场的衔接
体制内银行改革方面,通过探索银企关系,来促进银企关系的健康发展,并探索对内、对外融资服务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探索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率先建立现代银行企业,使之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主体等。另一方面提高金融企业的内在竞争力,使之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的挑战。
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方面:把珠江三角洲作为起点,试办投资银行或金融公司,探索建立为企业改组、兼并、破产和转制,以及产权转让、当家理财服务的金融机构,使这种金融机构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建立证券投资基金,探索稳定证券市场的多样化投资机构;建立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住房金融服务机构等。
货币市场方面应当完善两地拆借市场,扩大同业拆解市场的业务联系,逐步促进区域内的同业拆解市场合作。股票市场方面,可参考学习欧盟各国统一资本市场的做法和经验,成为一个功能更为全面信息更为畅通的完善创业板市场。
外汇市场方面完善信息交流制度,建立粤港外汇市场的联系网络,形成统一的报价系统和统一的外汇市场操作规则,实现与香港外汇市场的顺利衔接,并形成粤港外汇市场统一的风险防范机制。
保险市场一体化应当遵循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保险市场开放的要求,开启更为广阔的营运范围,借鉴香港的经验建立会员制保险交易中心和保险综合培训教育中心,引进、吸收和消化香港保险业的现代化运作手段和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等。
(三)促进金融监管协调和信用体系建设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实现粤港金融监管协调,应当以国际惯例所规定的香港实行的高效的金融运行机制为依托,通过健全金融法律体系,设置和完善科学的监管指标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逐步调整和改革广东省现行金融运行机制,从而使珠三角区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
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对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有很大的影响。要充分借鉴和利用香港和澳门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信用体系。
(四)加强区域金融业高级人才的联合培养
优秀的金融人才是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的不竭动力。选派更多的金融从业人员参加各种高级进修、深造仍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二、长三角区域完善金融生态的经验与启示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也是一个具有三重意义的概念: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一)民营银行的建设有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长三角区域强劲的经济拉动力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与维护国家稳定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可是长三角区域一直存在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资金的短缺对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民营银行的发展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内在结构;可以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将竞争机制引入了金融业,可以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可以抑制地下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长三角地区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地方政府也通过财政支持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施行优惠政策鼓励银行根据市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通过完善改革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规范信息披露,支持小微企业通过银行和资本市场融资。同时,民营银行也是微观金融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银行的不足。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可以促进长三角地区金融业竞争,通过激烈的内部竞争来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
(二)建立长三角金融合作区
长三角各地区政府克服了地方利益为重的狭隘思想,树立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为重,更多关注区域经济的繁荣,以区域经济繁荣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具体实施工作过程中要把政府间签订的各种“共同宣言”、“合作计划”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应切实转变观念,全面退出对金融机构日常运作的干预,让金融资源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以效益为导向,实现市场化、效益型的自由流动,这种金融资源市场化机制的形成,既是加强长三角金融合作的强大动力,又是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与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如何完善京津冀区域的金融生态
(一)政府扶持方面
1.制定天津金融中心的金融发展规划。天津于家堡金融中心旨在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天津市政府可以提出建设于家堡金融商圈的“三步走战略”,即制定一个短期、中期、长期规划。逐步提高于家堡商圈的金融体系建设水平。
2.制定符合天津市地方形式的金融法规。天津市应积极制定一系列的地方金融法规,为天津于家堡商圈建设奠定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商圈建设不仅要吸引金融机构的入驻,还要加强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这样会更好的解决争议。
3.天津市开展政府优惠政策。天津市应当制定和出台金融业扶持性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天津。设立金融发展基金,用于专门扶持金融体系的发展。
(二)特殊行业扶持
经济因素仍是金融中心发展的主因,发展本地区经济,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支撑金融中心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应该采取优惠政策,培养本地的区域优势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构建结构合理且门类齐全的金融人才资源体系。创造良好的人才引入环境,构建人才引入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利用优越的条件吸引高级金融人才专家。同时,实行有效的培训措施,对金融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一批精通国际惯例熟悉最新业务的金融人才。
加快金融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信息透明流动。金融中心作用的发挥的前提是通过一系列机制使金融交易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有效的信息。这就需要政府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设方面投资,一方面吸引金融资源的集聚,同时也是向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号,即当地政府是积极支持金融资源集聚的。
探索新型的技术手段,使传统业务与高科技手段相融合,并开发探索金融新产品,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三个市场的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萧.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28-156.
[3]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1.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系,200.2
[4]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贝多广.中国货币资金流动性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7]蔡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金融政策变迁[J].发展战略,2001(8).
[8]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阅.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9]段银地.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
[10]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
[1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6-58
[12]唐旭.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上)[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3]唐旭.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下)[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14]田霖.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7
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一步提高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视程度
要高度重视金融在沈阳经济区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把积极开展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国家使命, 抢抓历史机遇, 完善管理体制, 加大支持力度, 加强组织领导, 尽快形成软硬件环境一流, 具有行业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国际影响力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组织体系、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 为全国金融生态的优化提供示范, 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贡献。要集中优势资源, 突出发展重点, 尽快把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成为金融产业聚集、金融体系健全、金融设施先进、金融人才密集、金融服务发达的东北金融城。
1. 从国家战略布局看,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是辽宁省、沈阳市承担的国家使命, 是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国家将沈阳定位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是国家完善金融中心布局、加速沈阳经济区崛起、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也是国家交给辽宁省和沈阳市的一项政治任务。这是国家战略, 体现的是国家意志, 完成的是国家任务, 要交的是国家答卷,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要进一步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东北亚合作新趋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全局战略高度出发, 充分认识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 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尽快把这项工作纳入到辽宁省市党委、政府的工作布局和重要议事日程, 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
2. 从新的历史时期来看, 东北全面振兴必须优先发
展金融业, 要以金融振兴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当前,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在金融、突破在金融、核心在金融, 必须从过去的产业突破转向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突破。要通过加快金融中心建设集聚金融资源, 支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高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加快金融中心建设步伐, 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营, 加速形成金融一体化, 并进而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因此,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事关东北经济区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振兴全局, 是国家综合审视全局做出的重大决定,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 从沈阳经济区三大定位看,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
融中心具有核心和引领作用, 其建设成败将事关沈阳经济区建设大局。国家已经明确沈阳经济区的三大定位:把沈阳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20年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把沈阳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毫无疑问, 离开强大金融的支撑, 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的定位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 在沈阳经济区建设全过程, 要把金融中心建设始终置于重要地位, 给予优先支持, 促进率先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 实现重点工作的新突破
1. 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领导,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建议成立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暨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辽宁省、市相关领导任组长、副组长, 定期召开会议, 及时协调解决金融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大力支持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 按照“封闭运行、协调有力、高效运作”的原则, 比照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尽快完善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高行政级别, 为将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打造成为东北振兴的亮点、沈阳振兴的标志提供组织保证。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的同时, 要从财税、金融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辽宁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力度, 切实发挥政府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要抓紧着手制定支持沈阳市金融产业发展和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完整政策支持体系, 把区域金融一体化纳入到沈阳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当中。同时, 要转变政府职能, 更多运用经济、法律手段, 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3. 高度重视金融中心核心区规划建设。
辽宁省和沈阳市要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高度, 组织国际顶级设计团队, 对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 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完善配套设施。围绕金融安全、信息建设等核心环节, 加快推进金融生态区建设。实施林荫大道、景观大道、精品绿化和亮化等生态工程, 营造高端生态文化气息, 改善投资环境。
4. 加速金融资源整合。
加速整合资源, 促进金融资源向核心区聚集。一是在沈阳市层面, 进一步明确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作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地位, 促进有限的金融资源加快向核心区集聚, 避免各区间同质化竞争, 减少内耗。二是在省级层面, 旗帜鲜明地支持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省里设立的法人金融机构原则上落在沈阳。三是在东北地区层面, 完善合作模式, 把东北区域金融总部设立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 把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成区域性总部金融聚集区。四是在东北亚层面, 争取组建东北亚合作银行等国际性平台, 加速国际性金融中心建设, 促进东北亚各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聚集。
5. 做好《专项方案》的报批工作。
要以开展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此, 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 尽快做好《建设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专项方案》 (简称《专项方案》) 的修改和向国家上报工作。同时, 围绕《专项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 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把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数量化、指标化, 突出重点, 明确顺序, 以点带面, 努力实现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现辉煌”。
6. 加强对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的考核。
辽宁省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暨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 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具体可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明确责任单位, 明确完成时限, 对各单位、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督办。要将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指标, 纳入辽宁省市目标考核范围, 并完善奖惩机制, 确保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摘要: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是沈阳市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对如何进一步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和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如加快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搞好核心区规划建设、加速金融资源整合等。文章对辽宁省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和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很有裨益。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8
在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我们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考察金融问题, 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活动所依存的外部条件, 其包括经济、法律、政策和信用文化等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总和, 它通过资金媒介和信用链条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平衡系统。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整个金融生态环境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在金融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确保经济金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厘清金融生态环境的含义之后, 如何评价金融生态环境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方面目前仍较少人涉足, 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在2005年11月推出的《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估报告》, 认为城市法治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五项因素对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力达到75%左右, 是决定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重要因素;袁晋华、朱锦 (2005) 按照金融业与社会各相关联系统的关系, 从宏观经济、企业状况、社会信用、法律环境、政府参与等几个方面, 选取了50个指标用来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汪祖杰、张轶峰 (2006) 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从四个层次衡量:目标层、领域层、准则层、指标层。这四个层次的各类指标形成了一整套的评价金融体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指标体系。根据这些指标体系, 可以从下自上对各层指标进行综合, 并计算目标层等指标的综合值, 以此定量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构建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它对我国19个省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着数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发展性和简洁性等原则来选取相关的评估指标。本文主要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设计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如下:
(一) 经济基础指标
经济是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的“质”和“量”。一般来讲, 金融植根于一国 (或地区) 经济的发展状况, 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 脱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国 (或地区) 经济较发达, 金融系统也相对较完善;相应地, 一国 (或地区) 经济较健康, 也能促进金融业良性运作。
1. 经济发展水平。
实体经济部门实力的增强可以促进金融部门的发展, 还可以对金融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 促进其发展的平稳性、持续性。相关研究表明, 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本文用GDP和人均GDP水平两个指标衡量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
2. 经济增长潜力。
省域经济增长潜力是经济基础及配套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 其决定了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的空间。本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 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衡量指标, 其中后两者还反映了各省市对外开放的程度。
(二) 金融发展指标
1. 金融业务总量。
金融业务总量可反映金融业务的活跃程度和发展潜力, 并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不良贷款的消化空间。本文选取各省市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及反映城乡居民金融业务总量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作为参照指标。
2. 金融支持作用。
金融生态主体行为良好的重要外部溢出效应是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由于当前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 贷款量的投向和数额可间接体现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功能。本文选取各省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作为参照指标。
(三) 社会环境指标
1. 信用环境。
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视为法律环境的一般化。信用关系是金融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石, 是最基本的金融连接点。信用环境不好, 将导致严重的“外部负效应”, 阻碍金融主体的创新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本文主要选取学龄儿童入学率及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各省市的教育水平, 以律师事务所的数量来衡量信用环境机构保障的力度, 同时辅以城市人口占比来衡量城市化发展等项目来衡量信用环境。
2. 法律环境。
法律制度环境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制度安排, 即法制;二是法律治理执行环境, 即法治。法律制度安排能否很好地保护投资者、存款者、债权人的权益, 法制体系的完善程度能否同现实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协调进步, 这些都会明显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 进而对整个金融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执法效率、执法公正等法治环境是法律制度安排的终端再现, 是转变成有生命力的法律环境的唯一手段, 进而实现法制向法治的真正转换。不完善的法制安排和法治执行使地方政府在辖区内企业面临逃废债务的诉讼时, 倾向于充当地方企业的保护伞, 对金融债权保护不利。但法制安排和法治环境的考核指标大多为制度性的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的可得性极低。本文侧重选取各省市法律案件结案率来计算衡量法律环境。
3. 政府行为。
在转轨经济时期, 因为政府行为的强力性, 各级政府对辖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政府行为会影响到金融部门的独立性和金融制度环境的建设, 并相应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调节。政府行为具体表现为政府支持和政府干预两个方面。政府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及信息支持。本文侧重于财政支持方面, 因为增加财政投入到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会完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 强化金融主体消化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本文选取各省市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占比作为衡量指标。政府干预指标侧重评估政府对市场干预的程度, 对金融资源的不当获取, 反映政府行为边界越轨对金融改革及市场化进程的负面作用。本文选取财政缺口作为考核指标。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建立的指标体系如下表1:
三、我国1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各省市2008统计年鉴、各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省市律师协会网站、各省市法院网站和相关部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 利用SPSS13.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 对我国19个部分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在聚类分析之前需要依据各项指标和19个省市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这19个省市之间金融生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计算出主要影响因素的得分, 并按得分情况进行排名和聚类分析。
(一) 因子分析法
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 旋转收敛的最大迭代系数为默认值25, 按照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贡献率大于83%的原则选出3个主成分。有关处理结果参见表2—表6。
从表2可以看出, 影响我国所选19个省市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因素主要有3个, 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3.32%, 即保留了原始指标数据83.32%的信息。
由表2可见, 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3.96%。由表3可见, 第一主成分在X7: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亿元) 、X1:GDP (亿元) 、X11:律师事务所 (个) 、X3:固定资产投资额 (万元) 、X6:金融机构存款总额 (亿元) 、X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 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可以认为F1是经济金融发展的综合因子。
由表2可见, 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2.04%。由表3可见, 第二主成分在X14:人均GDP (元) 、X16:财政缺口 (亿元) 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可以认为F2是社会环境因子。
由表2可见, 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31%。由表3可见, 第三主成分在X12:城镇人口占比 (%) 、X13:法律案件结案率 (%) 指标上的载荷比较大, 可以认为F3社会环境因子中信用法律子因子。
在计算各主成分载荷的同时, SPSS13.0软件给出了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经过计算可得19个省市在每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及综合排名 (见表4) 。
由表4可见, 19个省市中综合实力得分最高的是上海, 为42767.13, 其次为北京、广东等。
(二)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是数理统计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为了找出19省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差距, 本文根据19个省市的综合实力得分, 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距离法, 其中距离采用欧氏平方距离。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成员表 (见表5) 。
本文将总体分为三大类, 从表5可以清楚看出:
第一类是广东、江苏、山东和江苏。这四个省份在F1因子上得分远远高于其他省市, 而Fl是经济金融发展的综合因子, 可以认为这四个省份的经济基础和金融发展较好。这与事实相符合, 根据2008年统计年鉴, 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的GDP位列全国前四位, 而且这四个省份的金融资源也位于全国的前列。
第二类是天津、重庆、辽宁、河北、河南、四川、湖南、黑龙江、陕西、云南、广西、甘肃和新疆。天津作直辖市, 虽然在这个分组中综合得分最高, 但是与北京和上海相差悬殊, 因此被分在第二类。
第三类是北京和上海。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 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信息中心, 大量人才、资金、技术的投入奠定了其雄厚的经济和金融资源实力, 因此北京在三个因子上得分都比较高。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在F2和F3上得分均排在第一位, 在F1上得分也比较高。
四、实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以上实证分析显示, 我国各省市金融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 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省市与较差的省市之间差别很大, 导致区域之间金融业务发展很不平衡, 金融风险差异较大。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生态环境课题组的研究结果相比基本吻合。一般来说, 经济发达的地区, 金融生态较好, 经济落后的省市, 金融生态相对较差。整体金融发展状况排名靠后的省市, 基本都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初级化、缺乏优势产业群的地区, 但是, 一些经济落后的省市, 在某些因子上得分却很高, 说明这些省市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地方政府对金融产业的政策支持、干预程度以及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 对地方金融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地方政府比较重视和遵守金融运行的内在机制, 尊重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和债权保护, 为市场营造一个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 则能有效地促进金融的良性发展。与之相反, 如果地方政府不顾市场规则控制金融, 则会影响金融的稳健发展。
(二) 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目前状态, 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一是加大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二是深入挖掘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的比较优势, 改善经济运行环境, 加快其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 以地方经济优势为基础, 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三是加快金融业发展, 健全金融体系。四是加强法制建设, 改善金融生态的法制环境。五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建设。在这里, 作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应该侧重于制度建设;在中西部, 要兼顾加快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袁晋华朱锦《建立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初探[J]武汉金融2005 (11)
[2]汪祖杰张轶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 (5)
[3]杜朝运《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生态优化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9
区域经济, 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和经济组织企业之间在经济方面的关系和行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协调。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作用, 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不断吸引和积累资金以及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因素,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进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循环积累作用下, 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空间上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 使得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存在,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 核心发达地区会带动边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也会吸引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和资金, 进而使得区域差距无法真正得到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北京始终处于区域经济的核心地位, 优势极为明显, 无可取代, 天津与北京相比稍有不如, 而河北位居最后。由于北京和天津对于人才、资金等的吸引作用, 对河北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 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生态环境的概念和内涵, 将生态环境概念引入金融领域, 是一项对于金融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成果。金融生态环境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区域的制度、法律以及相关的正常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具体来说,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的生存、发展有着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 是金融机构在所处区域内的外部运行环境, 既有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 也有整个金融市场的大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 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方式和程度, 可以加强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 同时也是全国性的金融监管和信息发布中心, 几乎会聚了我国50%~60%的金融资产。但是, 由于受到区域分割管理的限制, 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 资金分布不均衡, 对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1 构建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以往对于金融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的资料和文献一般都是采用几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回归分析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洛阳支行在2006年课题研究时采用的层次结构分析法以及广东分行采用的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使用固定的参数模型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 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这就导致传统的固定参数模型并不能用来反映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实际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 经济危机和次贷危机以及货币政策和汇率的频繁变化, 使得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固定参数模型无法表现出这种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 也无法表现出由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经济与金融相关程度的变化。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必须引入具有可变参数性质的状态空间模型来对动态系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状态空间模型包括两个模型:其一是状态方程模型, 可以用来反映动态系统在输入的变量的作用下在某个时刻所转移到的状态;其二是输出或量测方程模型, 用来将系统在某时刻的输出和系统此时的状态以及输入变量相互联系起来。
2 数据来源与参数估计
状态空间模型选取2002—2009年之间京津冀地区的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存款、贷款、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进出口额、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股票流通总市值等数据对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金融统计年鉴》, 2002年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与《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 (1949-2004) 》。由于数据量太过庞大, 整理和分析耗费时间过长, 工作量过于繁重, 因此, 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存款和贷款6组数据进行研究, 其中 (1) 天津地区2002—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支出、存款、GDP及贷款分别为:0.25、1.8、0.9、0.6、0.40、0.8;0.23、1.9、1.2、0.3、0.45、0.6;0.28、1.6、1.1、0.6、0.47、0.3;0.21、1.5、1.2、0.9、0.49、0.9;0.27、1.6、1.4、1.2、0.55、0.7;0.31、1.7、1.3、1.1、0.58、1.2;0.33、1.9、1.8、0.9、0.64、1.1;0.35、2.0、1.5、0.7、0.78、1.2。 (2) 北京地区2002—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支出、存款、GDP及贷款分别为:0.35、2.0、0.7、0.8、0.65、1.1;0.36、2.1、0.9、0.5、0.67、0.7;0.38、1.9、1.2、0.7、0.77、0.9;0.36、1.8、1.4、0.6、0.72、1.0;0.37、1.7、1.3、1.1、0.79、0.8;0.36、1.9、1.4、1.0、0.95、1.5;0.42、2.2、1.5、0.9、1.05、1.2;0.78、2.1、1.4、0.8、1.08、1.3。 (3) 河北地区2002—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支出、存款、GDP及贷款分别为:1.15、2.1、0.9、0.7、1.47、1.2;1.26、2.1、1.1、0.4、1.49、1.3;1.28、2.3、1.3、0.5、1.50、1.2;1.16、2.4、1.6、0.3、1.52、1.3;1.27、2.3、1.1、1.2、1.51、0.9;1.36、2.2、1.5、1.1、1.53、1.3;1.31、2.4、1.2、0.8、1.62、1.4;1.38、2.6、1.3、0.7、1.70、1.6。 (单位均为万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函数关系来表示:Y=AF。其中, Y表示经济增长变量, 一般可以通过国民收入或者或内生产总值来表示;F代表金融生态环境变量, A所代表的并不是单一的因素, 而是除了金融生态系统外, 所有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元素的集合。本文选择GDP代表经济发展变量, 选择财政缺口指标FG、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INV、金融资产指标FA作为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变量。则得到北京回归方程为:Y=0.3GDP+0.3FG+0.4INV+0.2FA;天津回归方程为:Y=0.2GDP+0.2FG+0.3INV+0.2FA;河北回归方程为:Y=0.1GDP+0.2FG+0.2INV+0.3FA。
财政收支缺口的存在, 可以刺激行政机构对于经济的关注和干预, 可以反映出金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财政收支的缺口越大, 政府对于金融的干预也就越强, 这与市场经济自主调节的特点产生冲突, 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 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辅助指标进行计算, 由于GDP中资本形成额所占的比重较大, 可以有效拉动投资, 可以用来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整体的投资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金融资产指标这里指的是存款和贷款余额的总和, 可以反映区域对于资金的吸纳能力, 反映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结合方式与程度, 体现出金融生态环境根植性的特点。存款余额的持续增长, 意味着区域经济吸收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也带动了区域内资源、技术以及劳动力的流动, 加速了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2002-2008年京津冀地区金融数据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金融机构资产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拉动作用, 促进了区域整体GDP的增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河北、天津地区财政收支缺口每增加1%, 可以带动GDP增长0.4%, 北京却只有0.07%, 差距十分巨大。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北京自身的发展速度较快, 金融生态系统发育趋于完善, 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程度较小, 对于GDP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而河北和天津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仍然可以产生较大的效果。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看, 河北与天津的发展相近, 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和财政缺口的弹性系数也相近。北京由于人口聚集程度大, 固定资产投资, 特别是其中的房地产投资, 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而北京的科技发展水平较高, 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报也就更高, 对于GDP的作用也更加明显。由于缺乏各个地区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 难以直接对金融机构资产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 所以选取各地区存贷款余额数据来代表金融资产数据。通过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对比, 可以看出, 北京的金融资产总量远远大于GDP, 但是实际上, 北京的金融机构资产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却低于其他两个地区, 同时也并不稳定。北京是的金融资产对GDP的拉动作用与股市存在一定的关联:股市走高则市场繁荣, 金融资产的拉动作用增大, 股市低开则市场萎靡, 金融资产的拉动作用减弱。这种现象不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因此, 北京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基本成熟, 金融资产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 且有明显下降趋势, 而风险却更高, 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将所有数据回归Y=AF函数公式进行计算, F仍代表金融生态环境变量, A则包含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存款和贷款数据的综合, 将数据代入函数公式, 比较京津冀区域参数的不同, 即可了解不同参数对GDP的影响程度, 得到有指导性的结论。
3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能单单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 必须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全面提高该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 从而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1) 要加强外部监督和管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吸引外来投资, 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可以说已经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并进行维护和保持, 需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系统, 也就是所谓的金融生态链。这不仅仅需要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 还需要极强的外部监督和管理。如果缺乏外部监督的控制, 会造成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 不利于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需要做到几个方面:
(1) 完善金融法制环境, 加强金融立法工作, 加快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 使得金融资产流通和经济活动有法可依。 (2)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增强对于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诚信教育和宣传, 对金融环境中的信用环境进行优化。 (3) 建立健全中介行业组织, 加强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提高中介服务的信誉和市场公信力。
通过加强外部监督和管理,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提高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保证其优化和稳定。
(2) 加强各级政府的作用。金融环境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该地区资金流量的大小, 这也是市场经济自主调节的结果。但是, 并不是说我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自主性无能为力。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十分复杂的, 单单依靠市场而对自主调节很难实现, 需要政府部门的调节。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 政府可以运用相应的行政手段, 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也可以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 加大对于金融行业的扶持和帮助。单单凭借企业和银行的自主建设, 不仅会大大延长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时间, 还无法落实相应的优化措施。只有加强各级政府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 使其在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切实负担起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责任, 才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步伐。
(3) 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一个地区在投资者心中的地位主要是由两点决定的, 一是该区域内的重点行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规避政策风险, 二是产业的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 是否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说, 在于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和对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例如, 京津冀地区的科研中心、材料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发展, 既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 又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产业优势明显。所以, 各地在确定自身的经济发展计划时, 必须立足自身的发展实际, 把握国家产业政策, 充分发挥地方产业的比较优势, 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 最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从金融生态学的角度, 利用状态控制模型, 对金融生态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金融系统存在有效性、根植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这些变量的不断变化, 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但是就结果而言, 都呈现正向的拉动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该地区金融生态系统中财政缺口的变化, 在客观上反映出在我国金融紧急体制改革中, 地方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控制所造成的影响, 虽然在天津和河北地区仍需要肯定这种影响, 但是也为两地的发展提出了警告, 政府融资平台一刀切的治理方式并不适合经济的长远发展。要逐步完善金融生态系统, 减轻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和影响, 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5 结语
总而言之, 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需要运用动态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要立足区域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影响金融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以市场调节为主导, 以政治行政手段为辅助,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健, 刘东, 王帆.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7) :115-117.
[2]刘慧.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 (3) :87-88.
[3]崔津度.金融资源、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J].银行家, 2010 (9) :13-14.
[4]沈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8) :33-35.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篇10
关键词:创业环境,财政政策,联动视角
在我国, 像“大学生创业扶持工作”这种针对创业的政策有很多, 但是从全国创业环境的整体上来看, 却并不是很乐观。而这种政府扶持政策吵得火热、环境却冷清的强烈对比现象, 与当地政府偏好外商投资、相对创业而言更加依赖土地财政有很大的关系。创业者在考虑创业的时候一般都会先行考虑创业成本和创业资金这两个方面, 而创业成本就取决于当地的制度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等;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 就是创业资金, 由于我国通货膨胀不断提高, 信贷规模处于紧缩的状态, 再加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大, 中小企业生存条件恶化, 这就导致了许多创业者在这些问题面前望而却步。
一、构建区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
1. 设计体系需具备的原则
科学性:区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的每一个指标必须具有确定性、科学的内涵性。而指标体系的建立也应该依据创业环境评价理论指标体系所建立的科学原则和理论, 从而去选择定义明确、容易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实际的指标数据, 并且各项指标之间不能杂乱无章。
系统性:由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结合体, 我们可以称之为区域创业环境系统。而在区域创业环境中选择和确定具体构成指标时, 需要综合根据当地环境政策等多个因素去考虑创业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并且要能够把重点凸显出来, 要尽可能去选取具有足够代表性的指标, 用准确而又简洁明了的话语去涵盖整体。
可比性:区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通过对比, 适当对指标进行调整, 不可闭门造车。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体现出指标体系的综合性, 是对现有体系的一种完善;另一面也是为了能够确保准确性, 不会因为地区不同等因素而产生分析结果的误差。
简洁性:在对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中, 必须保证体系的全面性, 而这又会很容易导致指标过多, 产生信息呈现杂乱的现象。所谓的全面性, 并不要求做到面面俱到。在选取指标时应该优先考虑指标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尽可能用最少的指标来表达更多的信息, 避免因指标过大而出现的评级结果的误差。
二、分析财政与金融对创业环境的支持
资源依附理论和群共生理论是财政与金融对于创业环境影响的两个重要理论。2007年就已经有人通过资源依附理论分析我国创业环境后得出, 我国仍处于政府是影响配置创业资源重要力量的结论。2009年也有学者提出过, 单靠市场力量难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创业, 也直接证明了这一点。想要营造创业环境, 就必须用财政资金来弥补市场的缺位, 在创业初期予以援助, 这样可以有效带动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增加企业的信心。
根据地区的不同, 政策也有所不同, 2006年的时候有学者提出, 政府的政策扶持效率比较低, 相对而言, 直接的经济援助和研究开发转移, 就显得更加有意义。[2]毕竟政府的扶持政策越多, 对于创业者的限制就越多, 规制就越多, 创业活动也越容易被遏制。
三、创业环境实证分析
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指标选取:本文通过选取创业率来作为创业指标去展现区域内的创业活动的活跃率。而在选取数据过程中, 为了避免每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同而导致的误差, 所以尽可能去采用区域内最近三年新增企业数目来代替每年新增的企业数目。并且通过理论和对资料的整理去进行分析。我们把CT和FQ分别作为金融和财政两方面的变量, 其中创投备案数为存量指标, 财政的分权指数则由地方上的财政赤字与GDP之比表示, 并且在表中引入GL、SCH、CX等为控制变量。 (CT———创投备案数, FQ———财政分权指数, GL———公路网密度, SCH———市场化指数, 城镇居民人均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数据来源: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2006-2010年全国各个省份自治区的年度总数据。由于数据大, 我们只能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根据2002年-2013年这11年的数据进行补齐。
2. 实证分析方法的检验与结果
为了能够消除可能存在的时间上序列的非平稳性, 就先要对相关的变量进行相对应的平稳性的检验。从几个变量的时间上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只存在截距。而检验的结果就如下图所示。
四、实证分析的结论与对策
1. 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再加上地方政府事权的膨胀化, 难免会出现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现象, 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优先考虑能够短期见效、快速回报的短期行为。这种现象越是在事权与财权偏离严重地区就越突出。
当地政府目光短浅的行为容易对见效缓慢、长远利益的创业行为不重视, 在另一方面也会对当地地价、物价等进行相应的推升, 增加了创业者的投入成本, 就更加难以形成相应的创业氛围。
而在当今这个社会, 虽然说创业率低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只是当地政府, 但是上表所展现出来的刚性最强同时也是最不容易改善的一个变量就是这个。如何有效促使当地政府对创业活动加以重视, 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并需解决的问题,
2. 改善创业环境政策建议
(1) 降低入门门槛, 压缩成本
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 中国加入WTO后, 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程序清理, 也废除了不少的无关紧要的审批, 但是想要提高当地创业环境, 就必须营造创业氛围, 去吸引创业者进行创业。这就需要确保这些成为中小私营企业负担的审批手续, 不会以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名义出现。[3]
其次, 当地政府必须大力推动当地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 重点扶持包括正规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内的金融服务机构。相关机构不完全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将近有70%的中小企业所使用的机器设备都是租借过来的。因此, 政府方面必须根据相对企业的大小、所吸纳的就业人数等方面考虑给予相应的补贴, 其次就是对相对的对地区经济有贡献的企业进行奖励, 比如对那些提高生产效率, 或者是引用新的技术, 对市场创新有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税收的减免, 以增强创业的吸引力。[4]
(2) 开放市场准入, 良性竞争
在我国, 由于市场开放程度有限, 目前允许中小企业进入的行业大约只有现在国有企业的一半, 外资企业的2/3左右。而且这些已经被允许进入的中小企业中, 绝大多数的资源掌握在国有企业的手中, 中小企业如果没有渠道, 很难在创业这条路上寻找出路。
并且在我国, 对于中小企业的歧视一直都是存在的, 审批和税收方面就是两个很好的证明。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完全所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暴利和创新的不足, 并且先行进入的企业根深蒂固, 后起之秀很难对其产生冲击。
而我国推出的《反垄断法》也仅仅只是针对大型企业, 严重忽视了开放市场准入性的重要所在。并且在大多数得益者不愿放弃自己手中的利益的时候, 市场就不能完全放开, 行业的利益始终掌握在先行者的企业中。这时候政府就应该适当运用财政调控作用, 只有对得益者进行相应的补偿, 他们才有可能放手市场, 使得整个行业更加透明化和市场化。
(3) 开放市场, 推进市场化进程
在现有的制度下, 绝大多数的资源掌握者仍然是国有企业以及那些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就在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而这些投资行业的“大佬”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国有资本为背景, 在经历了股份制改革之后, 仍是时刻跟随国家脚步, 虽然这么做能够有效保证金融体系的秩序, 但却对市场难以形成高效的投融资决策系统, 市场的绝大多数资金和资源流向了当地政府指向的行业和企业。[5]尤其是在现有的财政分权制度下, 各地方政府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决策, 这就导致与中央大决策产生了摩擦, 使得当地整个市场运作效率低下。因此, 想要打破这种现象就必须避开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引起的利益分割, 实现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和自我决策性。
五、结语
创业之路本来就存在无限的机会, 同时创业之路在拥有无量的回报之下, 也是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而创业环境对创业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人才“爆棚”的今天,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 创业成为许多人解决这种问题所选择的途径。为创业者营造良好的环境, 这对促进创业并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提升就业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财政与金融联动视角下区域创业环境构建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2 (12) :43-45.
[2]高顺成.区域创业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2) :31-35.
[3]杨石穿.黑龙江省区域大学生创业环境SWOT分析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3) :141-142.
[4]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区域科技金融投入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研究——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2) :124-128.
区域金融风险研究 篇11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内容界定;原因;防范;化解
一、区域金融风险内容界定
风险,集中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通常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人们所预期的目标与其现实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在市场经济的竞争领域中,任何行业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时,随时都可能面临经营风险,金融业自然也不例外。金融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风险通常是指一定量金融资产在未来时期内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金融风险的影响范围大小,可以将金融风险分为宏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即区域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是一个地域概念,主要是由于某个或某些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累积、蔓延、扩散形成,也包括与本区域有经济联系的其他区域的金融风险向本区域传播、扩散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联动性、连锁性和扩散性,个体金融风险经过积累和蔓延可以形成区域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通过相互关联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引发全局性的金融风险,造成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1)区域内的商业银行风险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及其内部各个区域,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重要性方面来说,都是金融业的领头羊,是区域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程度对区域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重要性尤其突出。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区域内商业银行风险研究。(2)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金融机构不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体系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影响,这两者的具体政策目标有时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得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复杂化。
三、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自身原因。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规模的膨胀作为追求利益的手段,“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程度。(2)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健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诱发区域金融风险。(3)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整体的经济波动呈现基本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宏观金融政策更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即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内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全国统一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而言,面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健全的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高级的产业结构等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反,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而言,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金融工具的单一化,不完善的金融机构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化解或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四、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加强区域金融产业资产风险管理。加强区域金融产业资产风险管理是提高区域金融产业资产质量、增强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要严格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2)地方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行为。地方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行为,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建立和维护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以此减少区域金融风险诱发的可能性。(3)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应当遵循事前预防、事发控制和事后弥补的顺序进行。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切入点应是事前预防、事前预防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参 考 文 献
[1]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0)
[2]纪阳.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3]于尚艳.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 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 通过资源合理调配, 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 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源于以Solow (1956) 和Swan (1973) 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 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 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 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 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 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 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 (1965) 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 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 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 但从长远来看, 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 即发展均衡。
(二) 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 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 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 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 (1993) 为代表, 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 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 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 (1999) 通过研究发现, 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 (2001) 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 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 (2003)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 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 (2005)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 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 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 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 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 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 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 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 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 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 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 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 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 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
(三) 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 区域经济、区域金融, 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 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 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 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 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 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 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 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 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 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 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 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进行自发调节,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 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 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 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 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 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 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 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 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 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 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 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 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 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 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 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 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 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 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 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 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 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 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 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 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 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 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 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 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 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 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 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 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 加强金融稳定, 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 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 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 2006, (12) .
[2]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 2007, (4) .
[3]周立, 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 2002, (10) .
[4]米建国, 李建伟.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2,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