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2024-09-14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精选11篇)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篇1

民间金融有二层涵义, 一是民营资本积极进入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等类金融行业;二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依托庞大而活跃的民营资本, 民间金融作为中国金融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日益凸现。广州作为全国较早重视发展民间金融的城市, 在探索发展民间金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民间金融发展之路。

发展民间金融是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发展, 国家对小额贷款等类金融行业的发展日益重视, 从“开口子”允许试点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时期, 引导和促进其规范发展;国家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积极鼓励,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两次发文, 明确提出扩大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 民营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迎来了机遇。可以说, 当前发展民间金融不仅宏观形势有需要, 而且微观经济有需求, 是大势所趋。一是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调结构促转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转型升级需要金融先行。民营资本是我国当前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生产要素, 民间金融使民营资本具备了金融的服务功能和放大效应, 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上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也能更好地支持优势行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从而实现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二是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民营资本多、投资难, 中小企业多、融资难”问题。小微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 其发展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民间金融则以其自身具备的“个头小、链条短、反应快、机制活”等特性, 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 既能解决现存“小银行、社区银行少”的金融结构缺失, 也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小微企业服务金融不足”金融服务偏差, 从而实现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三是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优秀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 也是超大超强企业云集的产业, 全球500强企业30%是金融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我国培育和成长了一大批实力强、有影响的优秀民营企业, 不少企业通过“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这些企业希望能进入金融行业, 抓住未来中国金融大发展的机遇, 借助金融的力量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跻身成为全国甚至全球一流的企业集团。

广州发展民间金融的大胆探索

广东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大省, 目前省民营经济单位突破500万户, 其中私营企业125.62万户, 个体工商户361.91万户。2012年, 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9万亿元, 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1.4%,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9%。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 既有千年商都的深厚积淀, 又得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机遇, 使得广州的民间资本显得相当厚实和活跃。发展民间金融, 对于广州而言, 既是广州金融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也是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方向。

近年来, 广州的民间金融发展势头良好, 作用日益显现, 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是设立了全国首个民间金融集聚区——广州民间金融街。民间金融街从2012年初开始规划, 经过一期、二期的建设, 截至目前, 金融街入驻机构达到了102家, 其中小贷公司、担保、典当和为民间融资服务的相关机构的聚集为主, 累计提供融资服务超100亿元, 实现税收超1亿元。初步形成了类金融机构聚集功能, 成为广州老城区旧城改造的典范和区域经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代表, 激活了民间资本, 满足了众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探索了民间金融发展的有形载体和服务功能的有效结合, 实现了民间金融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形成了民间融资的“广州价格”。通过广州民间金融街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价格的编制和发布机制, 形成民间融资的广州指导价格, 并每日对外及时及实对外发布, 有效引导了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 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防止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三是支持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支持民营资本参与设立5家村镇银行, 发起设立珠江人寿等保险公司、50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400多家创业及股权投资机构和近百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广州发展民间金融大有可为

未来十年是人民币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时期, 也是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重要阶段, 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民间金融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广州要抓着这一历史机遇, 进一步开拓创新, 在发展民间金融上力争大有可为。

(一) 打破“玻璃门”、“弹簧门”, 拓宽发展民间金融的通道。一是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市场活力。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在广州设立自担风险民营银行、民营金融租赁公司、民营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三是创新发展, 拓宽民资进入金融业的领域和空间。通过制度创新, 支持民资设立小额再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型组织。

(二) 突出重点, 支持优秀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民间金融。优秀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 可以更有效地防控风险, 同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应优先支持在行业内领先、信誉度高、有实体经济支持的民企更多地进入金融领域, 培育若干个全国领先的民营金融投资和服务集团, 打造广州发展民营金融的骨干品牌。

(三) 政策支持, 优化民间金融发展环境。继续建设好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等民间金融发展平台, 发挥好集聚和引领作用, 引导民间金融更多服务于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和鼓励民间金融加快发展。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篇2

——蔡奇

今天下午,市长蔡奇、市政府秘书长许小富等及省金融监督部门、在杭金融机构负责人一行,实地考察了位于钱江新城的金融核心区块。蔡奇指出,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量事实表明,在浙江民营资本雄厚的背景下,加快杭州打造区域金融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加快推进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好地集聚金融资本,为中小企业、为民营经济、现代产业服务,促进全省乃至长三角南翼的发展。

蔡奇指出,“要从贯彻省委省政府„两创‟总战略的高度出发,从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角度出发,坚持省市区联动,共同打造杭州区域金融中心,打造全国性的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示范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先行区、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和谐的引领区”。

蔡奇强调,要将现在正在建设的写字楼招引向各金融机构;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我市的金融中心,形成金融产业集群;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信拖、期货、租赁、担保以及金融培训等行业,来完善金融机构服务的功能;整合资源,支持省内商业银行发展,鼓励我市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并力争尽早上市;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完善金融发展体系;设立产业投资资金;组建杭州产权交易所;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发行债券;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建立区域性的票据交易中心、发展金融后援服务。

蔡奇强调,要完善保障措施。制定行动计划,探讨金融机构公司组建及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事宜、建立产权交易所、设立产权基金、完善金融生态指数、建立区域性的票据交易中心及金融后台服务体系;要在省里的支持下,省、市、区共同制定出台有利于金融机构集聚的鼓励政策,对进入到金融区块内的金融机构设立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作为金融的专项用地进行定向挂牌公开出让,做金融楼宇;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新区高级管理人才政策、培养并引进金融人才并且依托高校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培养多屋次的金融人才。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产业对接 篇3

按照国务院的资料显示,金融向航运高端服务业迈进,全球船舶贷款、融资业务几乎被全球公认的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和纽约掌控。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形成不了气候,主要是由于国内融资租赁的成本太高。船舶贷款、海上保险、资金结算等业务是今后有利的结合点。

保险资金在上海市场进行运作。在证券方面的保险资金,第二个投资商业银行,第三支持保险结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等,金融市场的投资交易是扩大保险资金在投资方面的一种办法,把上海当做资金运作的场所。一个基地是指把上海建成为保险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加入WT0以后,跟国外竞争的主要方面有哪些?我认为其中一个是保险业务,中国能不能做国际航运保险和国际再保险。

所以南京一定要错位于上海。

南京金融中心发展的特色是什么?南京金融中心的商业基础是什么?江苏省和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不同,江苏是个抓生产过程的省份。我们的金融是为工业服务。不是为商业、农业服务。南京作为国内金融中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属于互补关系。举个例子,美国纽约是国际金融中心,芝加哥是衍生的期货中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十年后,南京就成了“芝加哥”。作为二级中心与上海互补,但是南京要有自己的行业和产业定位。

南京究竟从哪几个方面定位?南京除了和上海国家金融中心互补以外,就是独立发展,要选好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在今后的竞争中,按现在标准竞争的三种战略,南京应该怎么办?第一个追随者的战略,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行不行?不行。第二个参与者战略,我参与你的标准,跟你一样做事,也比较难。第三个领导者战略,要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所以南京应该采取领导策略。

但是南京要想成为国内银行中心非常困难,第二个南京成为国内证券交易中心不可能,南京成为衍生交易中心也有困难。中国参加国际经济建设,我们还缺什么?国内到目前为止还缺一个,保险交易中心,中国的保险市场只有一个,叫公司保险市场,并没有一个保险交易场所。南京可以做这个。大家都知道伦敦有一个劳埃德保险市场,专门的保险交易场所。

我们可以这样,在前十年内,做好长江流域一些保险和再保险。比如先做长江下游的三农保险,江苏、安徽、江西。江苏北部是全国的三农保险的试点,我们江苏的保费收入将近800亿,这是一个强大的基础。这还仅仅是江苏地区。三农保险是一种财政补贴的形势,但政府能不能始终补贴下去?如果遇到大风险怎么办?就需要再保险。第二步做工业的保险与再保险。从南京开始,长江下游两边都是城市。工业的保险与再保险市场广阔。

链接

2009国际资本总部高峰论坛暨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说明会

2009国际资本总部高峰论坛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南京市人民政府、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国际金融财务策划师学会、国际城市资本联合主办,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等协办。

300多位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法人总部、先进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及权威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就新情况下金融业发展新趋势、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新思路、中外企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金融资本促进产业发展的新课题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篇4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珠三角区域 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 》 ( 2 0 0 8 2020),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允许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了《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2012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印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将广州建设成以银行、保险、财富管理为重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

为贯彻国家及广东省的文件精神,广州市近几年先后出台了《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决定》等一系列具体的配套实施政策。

目前,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蓝图已经确立,各项任务也已经明确,正处于不断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法治环境的优化与完善,对于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意义重大,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完善法治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说广州市是非常重视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在2011年6月出台《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年)》后,紧接着于2012年8月制定了《广州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部署。

金融生态环境是在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eco-system)这一词语的内涵基础上产生的,是对金融业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金融主体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等体制、机制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是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性、决定性工程。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系统,在其构成的诸系统中,笔者认为最核心的是法治环境。

金融法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能力,决定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空间。能否形成完善的法治环境,是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完善的法治环境,是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最为强劲的推动力。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有学者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除经济实力外,法治环境是决定性因素,英国的经济实力不在世界前列,但伦敦长期位居世界第一金融中心位置,即使是在前几年欧债危机严重的时期,也位居世界第二。究其原因,正是完善的法治环境成就了伦敦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领导地位。

对于正在建设的广州区域金融中心而言,完善的法治环境,可以消除各类金融组织及个人对“人治”环境模式的担忧,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投资者、金融市场客户参与其中,增加广州区域金融中心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的法治环境相对政府制定的各类短期的优惠制度而言,其对各类金融业务参与者的吸引力更为强大和深远,是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最为强劲的推动力。

二、完善的法治环境,是规范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

世界金融中心根据其发展历史,按其形成的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自然形成型和政府主导型。

自然形成型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是建立在本国经济自然孕育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由本国经济的发展衍生出金融服务需求,然后形成国内金融中心,随着本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又自然演化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等。

政府主导型国际金融中心是指有政府引导和在目标的推进下形成的金融中心,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机构的聚集,增加该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通过金融要素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形成相互依存的良性发展格局而形成的,新加坡、东京属于这一类型。

世界金融中心不论其形成机制是哪一种,均十分重视市场机制和法治环境的完善,注重政府发挥其职能的尺度和范围。

具体到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其形成的机制更接近于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有整合聚集金融资源进程快速的优势,但也很容易出现“以政府替代市场,以政府替代法治”的“政府失灵”问题。市场经济中存在无形的市场之手和有形的政府之手,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环境作为基础,对政府有形之手的活动边界进行规范,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很难避免。

因此,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法治环境进行优化,以形成完善的法治环境,更好地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地发挥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

三、完善的法治环境,是保障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区域金融中心是金融要素的聚集区,其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既会促进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积累下大量的金融风险。纵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大的金融危机,其发源地无一不是金融中心,金融风险对于金融中心而言是如影相随,客观存在的。

要保障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安全运行,政府监管必不可少。而有效的政府监管是建立在健全的法规与制度以及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基础上的。因此,要实现政府对金融中心的依法、有效监管,客观上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严格地执法,所有这些都属于法治环境完善的范畴。

优化法治环境的几项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是建立在公平的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的,公平性原则首先体现在金融法律制度中。公平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体现金融公平。所谓金融公平,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各类主体不因自身经济实力、地域、行业、职业、身份、民族、宗教等因素而受到差别对待,能够公平地参与各种金融活动,机会均等地分享金融资源,并形成合理有序的金融秩序。

坚持公平性原则,就要求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金融制度建设中,改革金融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放宽金融特许制度,允许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监管部门在运用金融工具进行市场调控时要一视同仁;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实现金融资源的全面、均衡配置。

二、系统性原则。

金融法治环境的建设包括金融法律制度建设和金融司法体系建设,涵盖金融立法和执法两大课题。

建设与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法治环境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循序渐进的长期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机关及部门、司法机构、行政管理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宣传部门等众多单位。要运用系统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运用“总—分—合”的原则,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在明确总体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分解,形成子任务系统,制订时间表,并层层落实到具体单位,最终达到完善现有金融法治环境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

区域金融中心由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及金融创新,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对立法的需求往往十分迫切。2014年5月广州民间金融街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基地,鼓励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是一种顺应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金融创新,值得鼓励。

但是无论从国家还是地方层面来看,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法律制度都还是空白,互联网金融这类金融创新行为陷入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类似的还有为广州民间金融街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再贷款公司的监管问题,在当前还是法律上的盲区。

因此,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争取一些“特别立法权”,在对一些新生事物先试先行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形成一定的经验后再推广至更大范围。

四、适度超前原则。

适度超前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立法上的适度超前,立法机关或部门要能洞悉金融业发展的前沿趋势,针对新生事物的立法需求尽早开展立法调研和草拟,并且在具体的内容上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延长法律法规的适用周期;二是指各类监管、司法部门在金融执法过程中要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预先研判,更多地采取事前控制措施来解决各类法律实践中的纠纷。

法治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法治环境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立法,也就是建立起适应其发展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由于我国经济整体上还处在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还未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导致金融业立法的滞后性。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一些金融市场急需的如存款保险、金融机构破产、私募基金等法律法规经过多年的研究、调研仍未能出台。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由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对金融立法的需求往往更加迫切。在上位法缺位的情况下,地方立法机关又未能及时制定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符的地方性法规,因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些法律上的真空地带。

二、金融司法体系存在缺陷。

金融司法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金融机构、消费者、投资者利益的最终手段。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在运行中存在对金融犯罪打击力度不够、金融债权追索案件执行力度不够、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一些企业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银行债权诉讼案件审判时间周期长、诉讼成本高、执行难等问题时有发生。

此外,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在本辖区范围内,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金融诈骗案件,如各类打着“炒黄金”、“炒白银”等旗号的非法公司在市中心长期、大量存在,上当受骗者并非少数。

三、金融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广州聚集了大量的各类金融机构,在现有监管框架下,存在着金融监管反应不够灵敏,监管机构法治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监管机构靠政策和文件行使监管权力,监管机构权力大,责任小,加之由于分业监管体系造成的条块分割,使监管的盲区和交叉地带同时并存。因金融监管不力产生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监管部门和金融业的共同努力,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监管方式,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好加强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

四、金融法制宣传和征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金融业法制建设一方面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又面临宣传不够的问题,立法机关及金融监管部门往往根据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出台相应的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但公布后往往缺乏后续的宣传普及,不仅是普通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不了解,即使是金融机构也无法全面领会其内涵和实质,使法律法规的实施效率大打折扣。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虽然《征信业管理条例》自2013年3月15日开始实施,但相应的征信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骗贷、骗保、恶意逃避债务等现象屡见不鲜。

五、金融法律服务水平不足。

广州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由于吸引力不足,面临优秀的金融法律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金融法律服务需要有熟悉外语、金融、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来提供,但此类人才在广州无论是数量还是服务质量都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各类金融服务中介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优化法治环境的建议

一、完善地方性金融法规体系。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完整的法律体系包括框架性法律、放权性法律、优惠性法律、监管性法律等。法律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在维护金融秩序,确保金融安全的同时,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立法的重点应当侧重于鼓励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同时维护好正常的金融秩序。

在中央完善金融立法、填补上位法空白的同时,一方面,我们应该呼吁国家就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市场准入、金融创新、监管改革、税收优惠、民间金融等方面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量身定制一些规范,或者是争取一些“特别立法权”,争权全国人大或国务院授权广东省人大或广州市政府对金融创新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以解决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制度障碍。

另一方面,省市立法机构及政府部门要根据广州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已有的立法权限内,对过时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清理废除,同时针对新情况,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建立适合广州区域金融中心运行的法规体系。

应该看到,法律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立法机关及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征询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分步骤、分阶段来完成。

笔者建议,成立广州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广州金融法治环境建设,定期总结和分析广州金融法治环境建设进程,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省人大、省政府相关法治部门、司法机构、行政执法部门及金融监管部门组成。

二、加强金融领域司法体系建设。

1.建立公平、高效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广州现有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以诉讼为主,存在程序复杂、资金及时间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即使胜诉,往往也存在执行难的问题。

公平、高效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集“金融审判、金融仲裁、金融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机制,能够高效地解决金融纠纷。2011年7月广州金融仲裁院正式成立,为金融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解决渠道。要积极支持金融单位用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同时支持广州市各级法院设立金融审判庭和执行庭,实行金融纠纷案件简易诉讼程序,降低诉讼费用,提高金融债权的执行回收率,保证金融债权得以清偿。

2.加大金融司法的执法力度。

由于司法执行的不力,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一些企业的恶意赖账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地削弱了银行的信贷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健全金融案件查处的联动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应与司法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实现情报共享,为有效打击金融领域的犯罪行为创造条件。

三、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

1.尝试金融业集中监管模式。

我国目前在金融业实行的是多级分业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个监管机构之间不协调的问题,降低了监管的灵敏度,妨碍了金融创新的步伐。

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借鉴西方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集中监管制度,申请在广州试点组建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监管于一体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完善各金融行业的监管合作,提高监管效率。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及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要充分发挥广州金融协会、股权投资协会、保险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协调作用。同时金融机构内部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按规定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良好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3.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应对体系。

金融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把金融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金融突发事件演习及培训,提高应对已经出现的金融风险的能力。

四、加强金融法治宣传和征信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要积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及营业网点现场,向全社会普及金融知识和相关法律制度,增强全市人民的金融法治观念,让大家了解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金融中心建设的积极性。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加强金融消费者及投资者教育,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广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广州市个人征信管理办法》和《广州市企业征信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全市非银行信息统一征信平台,推动非银行信息和银行信息的对接共享。加强对会计、担保、评级等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和引导,提高中介机构的综合素质,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的具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评估机构。

五、提高金融法律服务水平。

1.成立专门的研究咨询机构。

为促进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建议成立政府主导的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作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决策咨询机构和智囊团。研究的内容既包括金融又包括法治,人员从政府部门、高校、金融机构、司法部门等挑选聘任。

2.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金融法律人才。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篇5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2015)》、《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为把南京打造成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条件

南京是泛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区位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2000美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金融强市”战略、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目标的指引下,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持续提高,具备了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和基础。

(一)发展成就

1、金融整体实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市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金融业增加值近翻两番,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52.35亿元,占全市GDP的8.9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7%,增幅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达到11.8%。金融业已经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金融机构体系渐趋健全

基本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等各业并举,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样化金融体系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格局。截至2011年末,全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类金融机构数量达179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43家,法人总部4家;证券期货类机构54家,法人机构7家;保险类机构82家,保险法人总部3家,财险公司34家,寿险公司48家。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数量分别达到8家(含代表处)和23家,占全部金融机构数量的1/6,尤其是韩国LIG财产保险公司、菲律宾首都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中国地区总部落户南京,填补了全省外资金融机构总部的空白。此外,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创业投资、典当等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中小融资服务机构也渐成规模。截至2011年末,全市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91家,创业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企业128家,典当行57家。

3、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基本形成了以货币信贷市场为主导,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等协调发展的格局,金融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南京都市圈”城市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资金聚集和扩散效应。截至201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241.9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1723.52亿元;证券交易达20873.46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8家,其中境内44家,境外14家,累计募集资金1031.11亿元;保费收入194.08亿元,保费收入位居全省前列,保险深度3.16%,保险密度2394元/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银行间市场直接债务融资余额达到333.5亿元,占全省的40%。

4、金融业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银行业信贷投放充分发挥主渠道功能。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7002.54亿元,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4023.46亿元,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4629.79亿元,银行业在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资本市场支持地方经济逐步加强。截止2011年末,全市上市企业通过IPO、增发、配股、公司债券等方式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1031.11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境内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量直线上升,位居全省第一,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股权投资日趋活跃,2011年,共有382家股权投资机构投资了全市503家企业,投资金额达145亿元,占全国股权融资金额的6%,且获得投资的企业中,科技类、文化创意类项目占总投资的40.4%。

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三农”产业和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石和保障作用。2011年,共为614万人次提供了1.11万亿元人身保险保障,为各类财产提供了3.48万亿元的保险保障,各类保险赔付支出56.43亿元。

5、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果

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金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紫金投资集团设立,成为地方金融资源整合与拓展的重要平台。地方金融机构品牌有效提升,南京银行、华泰证券成功实现上市,南京证券托管西北证券、并购金龙期货。金融改革重组取得重大成就,省内十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组建江苏银行,南京信托重组复牌更名为紫金信托。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全面完成,分别改革重组设立江苏紫金农商银行、高淳农商银行和溧水农商银行。紫金财险、利安人寿、江苏再担保等一批地方金融机构也成功组建。

金融体制创新步伐加快。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设立了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创投、科技小贷、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宁台金融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准实施人民币和新台币双向兑换试点,台新金控、永丰金控、国票金控等台资金控集团在宁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日渐活跃,鼓励和引导百亿元以上民间资本投资设立了小额贷款、村镇银行、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一批新型金融组织。投融资模式创新开展,保险资金运用、股权融资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引入保障房、地铁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6、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金融发展政策环境优化提升。陆续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计划》、《科技创业企业上市辅导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投资、企业上市、金融集聚区建设、科技创业企业投融资等具有南京特色的政策体系,多重政策的叠加形成了有利于金融机构集聚、有利于金融服务创新的政策洼地。

金融集聚载体建设升级提速。河西金融集聚区的建设为金融业集聚提供了快速发展空间,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50多家,其中包括9家金融法人总部,省级以上金融一级分支机构近40家,金融总部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南京金融城”项目的启动建设,将成为金融集聚区提档升级的核心载体。

金融运行市场环境不断趋优。地方征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金融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票据、银行卡、网络支付、第三方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专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与金融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投资咨询、财经资讯、服务外包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

虽然南京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优势,但金融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金融集聚集约发展层次不高。金融总部法人机构较少,本土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上市公司数量、融资规模较小,资本市场发展深度不够。

2、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传统金融机构集聚程度较高,金融工具种类仍然偏少,品种体系还不够完善,竞争过于同质化;新兴金融业态发展较为滞后,新型机构均处于成长初期,体系化、产业化仍需相对较长的培育过程。

3、金融要素的市场流动性不强。金融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缺少面向区域性以及全国的金融要素市场。

4、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有利于吸引高端金融人才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本土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5、金融专业服务体系水准不高。金融中介服务业不够发达,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投资咨询、资讯等中介服务机构总体偏弱,与金融机构的业务融合度不高。

(三)战略机遇

未来5—10年,国内外金融发展格局及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都将呈现新的形势,且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均对南京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新的战略机遇。

从国际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在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全球金融体系仍然脆弱的形势下,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实现了经济强劲复苏和金融产业的良好发展,全球跨国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不断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倾斜,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更多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将在中国布局并且寻求业务合作,显著增强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国内温州、珠三角金融综合改革相继启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客观上为南京金融业加速发展、创新发展,取得新一轮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从金融业发展趋势来看,今后10—20年是我国金融资源集聚、整合、聚变的重要阶段,金融资源将进行新的布局调整,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将不断出现。从资本市场领域来看,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渗透力将大幅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直接化代表了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为今后较长时期区域股权、产权交易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从银行业来看,在经历了存贷款规模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跃升,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的黄金发展期之后,银行业已经显现出步入拐点的趋势,走专业、特色化的经营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将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关键。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创新和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仍将是今后发展的两大主题,这也是我国保险业逐步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向保险国际化道路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外,新兴金融产业也将随着三大传统金融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创新。

从南京自身发展来看,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国家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十二五”时期是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改革创新增强科学发展动力和活力的关键时期,也是金融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加速创新、加速升级的关键时期。产品、技术、业态、商业模式加速创新,同时,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在南京举办,产业层次、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不仅催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和丰富的金融产品需求,也给金融业创新发展、金融国际化带来更多的机遇。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集聚和辐射为导向,把发展金融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战略抓手。坚持高端化取向,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金融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坚持特色化发展,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金融业的内生发展水平;坚持功能性提升,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金融业辐射带动作用;坚持整体化推进,着力加强顶层设计与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全面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5—10年的努力,形成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功能齐全、金融创新活跃、金融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二)发展定位

1、总体定位

巩固提升既有金融产业基础优势,以构筑区域金融营运管理、区域金融资产交易、区域金融人才与研究三大高地为支撑,以科技金融体系和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为突破,以打造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宁台金融合作先行区、保险创新试验区、离岸金融试点区四大创新特色区为驱动,到2020年,把南京建设成为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延伸全国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

2、功能定位

(1)构筑区域金融营运管理高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在做强做优本地法人金融机构的同时,积极吸引境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总部、专业性总部或者区域性总部落户南京。力争到2020年,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及各类金融机构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金融决策、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的高地。

(2)构筑区域股权、产权及金融资产交易高地。在现有各类交易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整合、创新,打造区域最具影响的股权、产权交易平台、金融资产和保险保单交易平台、航运金融交易平台、软件服务交易平台,使南京成为区域范围内最具活力的要素市场集聚地之一。

(3)构筑区域金融人才和研究高地。充分发挥南京教育科研资源丰富、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联系紧密的特点,形成国际化的金融教育体系。集聚国际、国内著名金融专家、实务界资深人士,设立国际性的金融高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使南京成为金融人才培育、交流和研究的高地。

(4)打造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科技创业投融资主体,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拓宽科技金融服务运用领域,在“十二五”末,努力把南京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5)打造宁台金融合作示范区。把握机遇、先行先试,推动宁台科技金融深度合作,合力把南京打造成为台湾金融机构布局大陆的重要平台、开拓大陆金融市场的重要基地。

(6)打造保险创新试验区。积极争取中国保监会支持,先行先试,努力打造机制灵活、运转协调、政策配套、充满活力的保险创新试验基地,不断提升保险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渗透力和贡献度,为区域乃至全国保险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7)打造离岸金融试点区。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指导和支持,以宁台金融合作为启动点,以离岸银行、离岸保险业务为着力点,以探索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贸易结算为手段,积极试点离岸金融业务,把南京建设成为区域性离岸金融试点区。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及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到2015年末,力争实现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10%左右;到2020年末,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

2、具体目标

——银行业。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和存贷款年均增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水平,到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20家左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左右,贷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左右;到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再新增30家左右,存款余额达到4.5万亿元左右,贷款余额达到3.5万亿元左右。

——证券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规模明显扩大,到2015年,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挂牌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左右,新增证券市场筹集资金3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挂牌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50家左右,新增证券市场筹集资金500亿元以上,累计融资规模突破1800亿元。

——保险业。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进一步提升,保险业的经济补偿、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三大功能显著提高。到2015年,新增保险机构15家左右,全市实现保费收入400亿元左右,保险深度超过3.6%,保险密度超过4000元/人;到2020年,新增保险机构20家左右,全市实现保费收入达800亿元,保险深度超4%,保险密度达到8000元/人。

——其他金融业。形成与传统金融互补、功能较为完备的多层次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到2015年,规模以上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超过200家,典当公司超过80家,小额贷款公司80家。到2020年末,规模以上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超过300家,典当公司超过100家,小额贷款公司100家。

三、空间层次与布局

根据现有金融及金融相关产业的区位特征和发展定位,重点推动“一区(一城)、两带、三基地”建设,作为全市金融业集聚发展的高端载体,并利用主体功能区及几大重点功能区的金融辐射效应,实现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创新向全域范围的扩散。

(一)核心功能区(城)

强化河西金融集聚区在南京金融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把河西金融集聚区打造成区域内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交易中心、资金管理中心、金融研训中心和金融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南京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南京金融城”,使之成为驱动南京乃至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展示南京金融形象的第一窗口。

(二)两大金融服务带

着力推进洪武路—中山南路、鼓楼—山西路两大金融服务带及其周边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圈的提档升级,抓好金融楼宇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合理布局网点,不断调整优化金融业态。以集聚金融分支机构、营运前台为基础,吸引和聚集零售类金融机构、私人银行、消费金融等理财机构进驻,打造区域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区。

(三)三大金融服务外包基地

以新城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发展金融产品创新与研发、金融人力资源外包等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载体,重点发展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以麒麟生态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引入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后台服务等金融配套服务。

四、体系建设与完善

(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市场规模

1、丰富内涵、优化服务,发展货币信贷市场

(1)大力发展信贷市场。紧紧围绕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强化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投向,着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升级。突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六大类11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组建中小企业贷款中心,针对其量身定做信贷创新产品,探索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小额循环贷款、无抵押贷款,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信贷债券发行、中小企业信用互助计划等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

(2)鼓励发展外汇交易市场。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涉外企业积极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在扩大基础外汇交易规模的同时,探索开展外汇衍生交易业务。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深化人民币新台币互换。鼓励金融机构以金融创新为抓手,通过境内外、总分行全面联动,积极参与全球人民币清算体系,扩大全市试点企业范围。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培育离岸金融市场。加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服务力度,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创业投资、跨国并购。积极支持引进外资,特别是支持企业通过返程投资、境外发债等方式吸引外资。

(3)发展同业拆借市场。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利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信贷转让平台,探索建立信贷转让、信托资产转让等市场。进一步推广票据市场,扩大银行承兑票据业务规模,鼓励银行机构开展汇兑、承兑、信用证、短期融资券等各类服务。

2、扩大规模、完善层次,培育资本市场体系

(1)积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强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建立多级联动的上市资源培育及拟上市企业跟踪管理机制,通过资本对接、项目推介、重组嫁接、交流合作等方式促进后备企业成长壮大并顺利上市。鼓励和支持主业突出、资产规模大、盈利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加快改制重组步伐,通过IPO或借壳到主板上市;规范民营中小企业的运作,推动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到中小板上市,鼓励高成长性、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到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积极推进场外市场建设,推动南京高新区入围“新三板”扩大试点园区,动员券商与企业接触,帮助企业进行改制与预内核,实现高新区企业进入“新三板”融资。

(2)发展以股权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区域要素市场。整合在宁各类交易场所,推动建设面向区域内、覆盖多种经济成份、多功能、多层次的交易平台,实现各类产权、股权与资产的规范转让和合理流转。

(3)充分利用债券市场,扩大债权融资比重。利用各类债券融资方式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大力支持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其他公募、私募债务融资工具获得融资。积极探索集合发债方式,推进区域集优等债权类金融创新,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并为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提供绿色通道,提高融资效率。

(4)创新发展期货市场。积极培育期货市场,推动本地期货经纪公司发展壮大,加快交易网点建设,与国内期货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鼓励大型期货公司到南京设立分支机构,活跃市场竞争。推动期货资源优化整合,强化期货经营机构中介功能。鼓励期货公司投资和参股建设现货商品交割仓库,促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不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5)积极发展股权投资。进一步加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合作,设立符合南京产业导向的专业投资基金,发展具有南京特色的产业基金、母基金和并购基金。建立符合创业投资运作规律的国有创投资本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将投资重点进一步聚焦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撬动创投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期投入和培育。针对不同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投机构发展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引导符合产业发展特点的社会创投实现相对集中,重点支持江宁、栖霞、江北新区等地建设基金集聚区。

3、发挥优势、创新机制,深化保险市场建设

(1)完善优化保险市场体系。积极引导保险机构稳步推进分支机构建设,优化保险机构网点布局,扩大保险覆盖面。大力引进有经营特色的健康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企业年金等专业性保险公司在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设立保险代理公司、经纪公司和公估公司,引导促进保险兼业代理市场,完善保险中介服务。

(2)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保险品种,完善保险功能,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责任保险、工程保险、财产保险等,探索通过建立保险交易平台开展保单交易、推动保险股权交易。围绕民生工程与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人寿、健康、医疗等保险品种,提升专业保险功能;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的有机结合,支持对外贸易;加快发展航运保险,发展船舶(飞机)保险、海上货运保险、保障与赔偿保险,积极探索新型航运保险业务;推动科技保险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支持科技产品创新;加快保险后台中心的建设,促成本地法人机构在南京建设呼叫等后台中心,进而吸引国内外大型保险机构在宁建立数据备份、呼叫等后台中心,逐步形成初具规模的保险后台中心。

(二)健全金融组织体系,丰富机构类别

1、做大做强本地法人金融机构

大力支持在宁的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法人机构快速发展壮大,提升综合实力,深化本地金融机构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打造优质地方金融机构品牌。

推动南京银行加快跨区域经营步伐,提升综合实力,坚持特色服务的优势,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治理完善、业绩优良的现代商业银行,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性的优质银行品牌。推动南京证券加快发展业务,开展各类资本市场融资工作,促进其业务结构趋于合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争取尽快上市。加快组建紫金富邦寿险,支持法人保险机构通过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开展金融创新,加快业务发展,做优做强。

支持江苏银行扩大业务覆盖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完善公司治理,争取上市。支持华泰证券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成为全国性优质券商品牌;支持弘业期货成为全国排名前列的期货公司,并争取上市。支持紫金财险加快业务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择机上市;支持利安人寿在全国开展保险业务,成为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法人保险机构。

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提升服务管理能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加强网点建设,逐步实现基层网点全覆盖,开发和推广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运用现代经营管理体制,争取实现跨区域经营,达到上市条件。

2、发展壮大金融控股平台

集中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推动紫金投资集团走金融综合经营之路,发展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金融集团。在现有金融资产、创业投资与金融服务三大业务平台的基础上,鼓励其通过设立、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快金融和相关产业布局,开展综合性、多元化经营,形成以创业投资为先导,以金融相关实业为支撑,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核心,以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为有力补充的金融控股集团,打造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过程、综合性服务,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

3、培育引进金融机构总部

发挥南京省会城市优势,集聚机构总部。支持在宁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加强各类金融资本的融合,重点引进实力强的全国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宁投资组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强国际金融组织、外资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的引进力度,吸引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来宁设立代表处、分支机构,重点鼓励台资金融机构来宁发展,寻求合作。培育和引进专业金融和特色金融总部,重点引进大型金融机构的专业业务总部和成长性好、经营有特色的金融法人机构和区域性总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4、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探索构建担保基金,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资金的撬动作用,改善和提升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发展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等金融机构,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微群体的金融需求。支持发展信托公司,引导法人金融机构在宁设立信托公司,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信托公司来宁设立地区总部或分公司,支持信托公司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提升社会资金融通能力。支持发展融资租赁公司,推广融资租赁理念,促进融资租赁业与重点产业联动、与市政项目对接、与中小企业合作,扩大融资租赁业的影响。设立货币经纪公司,促进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和货币市场的规范发展。鼓励和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航运金融公司、房地产信托基金、财富管理公司、第三方支付与清算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丰富金融业态,拓展金融衍生产品,抢占金融发展制高点。

(三)开展多个重点工程,优化金融环境

1、实施“金融人才高地工程”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金融管理者、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把南京打造成为金融人才高地。实施金融人才引进计划,定期梳理人才短缺情况,支持金融机构向海内外招引金融人才。实施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南京高等科研院校丰富的优势,研究制定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成立以国际国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资深专家为主体的南京高级金融研究院,实现金融机构需求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对接,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金融人才,形成金融高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推动金融人才交流,选拔优秀人才到境外金融机构培训学习,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完善金融人才政策,在住房、科研经费、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补贴,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

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征信系统平台建设。依托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探索推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评级机制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市的征信系统信息平台。拓展征信服务应用领域,加快征信产品创新。积极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信用管理,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培育和规范多元化信用主体。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增强企业和个人信用观念。深入开展和推广“金融生态达标县”和“金融生态示范县”活动,推进“激励守信、惩戒失信”联防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社会信用建设水平。

3、深化“金融中介引进工程”

实施金融中介机构引进计划,积极争取国际知名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资咨询等与金融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南京设立法人机构、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形成功能完备的多层次、高水平、现代化、国际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金融中介机构业务创新,支持中介机构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服务金融机构发展、融通市场资金的能力。规范金融中介行业发展,加强对金融中介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形成良好的行业规范和准则,维持市场秩序。

五、金融创新与突破

(一)以科技金融带动金融改革与创新

积极利用国家、省级和南京自身科技金融发展的资源和优势,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政策及产品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以促进资本与技术的有效对接为目标,形成要素聚集、交易活跃、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指数。

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机构创新与发展。坚持科技银行专营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引导督促科技银行做专、做精、做强,探索设立科技社区银行;积极在更多具备条件的园区设立科技小贷公司,扩大覆盖面;吸引国内外优秀股权投资机构在宁设立管理公司并发起设立基金,引导投资阶段前移,扩大创业和股权投资集聚规模;督促和引导科技保险公司研发科技保险产品、创新科技保险服务,为新产品研发、试生产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保险保障;鼓励和引导融资性担保公司特别是国有全资或者国有控股担保公司,研发科技担保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促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评估、定价、流转及监管等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

全面建立科技金融体系。构建“一个平台、两个保障、三类市场和五种工具”的科技金融体系框架,即建立科技金融综合信息平台,提供科技金融人才和科技金融信息共享与服务;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等三类市场的融资功能;综合运用科技支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企业债券、信托、商业贷款等债权融资工具,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转股、上市融资、并购等股权融资工具,科技保险、商业保险等保险工具,科技担保、商业担保、知识产权质押、典当、企业互保等金融中介服务工具,政府补贴、税费减免、贴息、孵化器等财政支持工具,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融合。

创新科技金融投融资方式。创新科技投入机制,以政策性金融资源的整合为先导,构建由紫金科技投资基金等科技创投引导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公司、紫金担保等国资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等为成员的南京投贷保联盟,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程式投融资服务。

(二)以交易平台创新建设区域金融要素市场

利用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契机,以产权市场的整合和发展、交易平台的创新为突破口,创新交易品种与方式,加强与京津沪三大产权交易中心的相互代理业务,积极推进各类产权、股权与资产的规范转让和合理流转,建立并形成多元、集中、规模化的产权股权交易平台,将南京建设成为辐射泛长三角区域、最具活力的区域要素市场。

组建股权交易平台。整合在宁各类交易场所资源,加强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各类主体开展合作,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场外交易(OTC)市场。

组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以现有南京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为基础,尽快建立金融资产交易所,为区域内的金融资产交易提供全程服务,开展各类金融资产交易创新业务,逐步打造成为泛长三角区域的特色化、专业化、综合性金融资产公开交易的重要平台。

探索建立保险交易平台。积极引导保单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区域性保单交易中心。

设立航运金融交易平台。依托南京港,推动发展港口融资、船舶抵押贷款、船舶融资租赁、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并以下关滨江商务区为依托,规划建设航运金融交易平台。

设立软件服务交易平台。紧紧抓住打造世界软件名城的契机,积极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提供优质、高效、高性价比的专业化服务,建设全国性权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有形市场。

探索建立大宗商品及战略资源交易平台。发挥南京既有产业优势,探索建立石油化工等特色大宗商品及战略资源交易平台,形成区域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商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三)以新兴与特色业务构筑专业金融中心

结合南京地方性优势和资源打造特色专业金融中心,实现借势及错位发展,积极引进大型金融机构专业总部,发展新兴金融业务,形成面向长三角及全国性的财富管理中心、第三方支付与清算中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等。

建设财富管理中心。整合现有金融资源,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同时引进多家全国性财富管理机构,鼓励设立独立理财公司,吸引各大银行在南京设立私人银行部。加速金融产品研发基地的建设,并探索建立起横跨基金、券商、信托、保险、银行的统一理财信息。引入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加大对新能源及社会责任履行好的公司的投入,从绿色产业中挖掘金矿,建设面向长三角及全国性的财富管理中心。

建设第三方支付与清算中心。依托苏宁易购、焦点科技、宏图三胞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国家电子商务金融示范城市,构建区域性的第三方支付与清算中心。鼓励第三方支付与清算平台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市民卡工程等已有成果,培育以电子商务支付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个人、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一站式”电子支付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与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及第三方安全认证服务平台合作,大力发展网络支付金融服务。加快支付服务手段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消费者的电子钱包、手机支付等新型在线支付产品,形成由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固网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渠道构成的新型综合支付体系。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监管,同时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培养用户信用度,改变其传统的购物习惯,更新客户群的消费观念。

建设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利用地缘和成本优势,顺应金融业发展趋势,承接上海、北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外溢效应,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外包服务理念和业务流程,依托现有的中国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园和新城科技园,规划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形成三大金融服务外包平台和金融研发、服务外包基地。以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票据影像服务外包、支付清算服务外包、金融档案管理外包为重点,同时发展数据处理和灾备、客户呼叫服务、银企对帐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服务等后台业务。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宁建立数据备份、金融软件开发、金融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后台呼叫中心等,逐步形成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四)以先行先试打造保险创新试验区

营造优良创新发展环境,加大财政与税收支持力度,推动重点机构、重点险种、重点业务率先创新发展。推动地方法规建设,建立创新保护机制,激发和保护各类保险机构创新积极性。发挥地方保险主体创新功能,引导紫金财险、利安人寿等法人总部机构开展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创新型保险业务以及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业务。大力推动宁台金融保险合作,提升南京保险业的国际化水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化保险资金运用试点。加强与全国保险公司总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沟通合作,通过商业银行、上市公司担保及市本级部门间协调等实现信用增级,激发和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的积极性。探索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和途径,紧跟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市场化改革步伐,重点关注保险投资改革创新政策,继续探索通过股权、不动产、无担保债券、委托投资等方式,吸纳保险资金投资南京地铁、保障房、养老、医疗、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

六、金融开放与交流

充分发挥南京经济金融发展的基础优势,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区域合作,承接国际金融产业转移,逐步实现金融合作与交流的区域化、国际化。

(一)加强泛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

加快推进宁镇扬和南京都市圈金融同城化。加强区域城市合作,积极协商,寻求共识,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制定和实施具体规划、合作项目。成立市金融同城化的合作发展委员会以及金融同城化工作办公室,推动实施金融同城化。以银行业金融合作先行,推动银行之间跨行、跨区域的通存通兑,努力建设区域统一的资金市场,并逐步扩展到证券、保险等领域,促进资金、人才、信息在区域内自由有序流动,建立“南京金融区”。

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推动上海金融业不断向南京延伸和拓展,充分利用沪宁两地经贸、金融业间的比较优势,不断拓展金融合作新领域。推进区域内政府管理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逐步实现泛长三角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运行机制、金融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制定金融合作战略规划,积极推动泛长三角金融合作与交流,构建区域金融合作平台,参与区域的金融市场联动、产业整合和管理创新,实现泛长三角城市群之间金融的共赢发展。

(二)深化宁台金融交流与合作

利用与台湾的独特历史渊源,深化宁台金融合作。继续深化宁台两地人民币与新台币双向兑换试点,深化支付结算和货币清算合作。推动宁台两地金融机构互设异地分支机构及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探索在宁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在台湾的分支机构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为台湾合格证券机构投资者提供人民币证券投资业务的创新渠道。支持在宁台资企业上市发展,积极开展台资股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推动两地金融机构、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金融同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地金融人才交流培训。

(三)推动金融国际化

承接国际金融产业转移,促进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逐步实现金融法制、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推广宁台金融合作的成熟模式,逐步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及欧美金融中心开展合作与交流。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在宁设立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参股本地金融机构,引进国际金融资本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依托对外经济贸易,促进与境外金融交往,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和结算机制,开展人民币衍生产品创新。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跨国金融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使南京成为全省开展国际金融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互访,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七、保障措施与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协调和实施各项建设工作。

协调联动机制。邀请省有关部门、国家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驻宁机构等,组成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共建机构,形成高规格、高效能协调联动机制,凝聚更多的力量,形成更大的合力,共同推进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推进保障机制。依照规划的主要任务,确立支撑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并制定重点项目行动计划,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财政扶持政策。设立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增加规模,加大对区域金融中心各项体系建设和重点项目的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税收激励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金融税收制度。加强扶持金融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运用力度,对鼓励和支持类金融组织以及特定金融市场建设的予以税收优惠政策。

人才服务政策。制定金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和人才政策,将金融人才纳入南京“321人才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加强高端金融人才服务,为金融人才提供引进、培训、认证、流动、社保等“一站式”的专业服务。

环境优化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予以南京金融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的政策。

(三)建立推进机制,提升规划执行力

宣传推广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渠道作用,加强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性宣传,扩大“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影响力。定期举办南京金融博览会、金融理财博览会、金融开放论坛等活动,树立南京金融形象。

招商创新机制。进一步突出金融招商重点领域,突出招引机构的品牌效应,制定《金融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推动区县、园区加强金融载体建设,加大金融招商力度。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篇6

一、重庆建立长江上游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

(一)战略地位特殊

重庆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它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唯一拥有“水陆空”整体联运优势的大城市,有利于金融业集群发展,辐射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在经济区位上,重庆市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肩负着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担。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重庆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必将对长江上游地区甚至是西部地区带来金融资源聚集效应,辐射区域经济。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配合国家整体经济战略布局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济基础雄厚

作为老工业城市,重庆拥有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高技术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基础。直辖以来,伴随重庆的交通、城建突飞猛进,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6.6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2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西部第一。重庆初步构建起“一圈两翼”协调发展、城乡要素互动,城镇化、工业化有序推进的体制机制。

(三)金融环境得以改善

1、整合重组公共投资集团,提升了政府投融资能力

重庆构筑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八大投融资平台,直接参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和国有企业财务重组,成功破解了地方国企改革难题。重庆市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均持续“双降”,2008年,不良贷款率下降到3.1%。

2、再造金融体系,着力改善地方金融环境

在银行业,先后改造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积聚了全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并吸引香港汇丰银行、荷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纷纷入驻设立分行。

在保险业,重庆现有3家保险公司总部和1家保险公司区域总部,保险公司总部数量已在中西部地区形成领先优势,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2006年保费收入增速首次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2008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保险规模的后发优势显现。

在证券、期货业,本地的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重组成功走上经营正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点)数量和证券、期货交易量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四)政策支持有力

重庆扮演三峡库区和西部唯一直辖市的特殊角色,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支持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全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也在重庆成立。在2009年的“国务院3号文件”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

二、重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

(一)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总部经济的推动,但重庆的现状是金融分支机构多而法人机构少,注册地在重庆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偏少。总部经济规模缺乏、分支机构实力偏弱使得很多机构不具备为重庆辐射区域内的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法人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因而竞争力有限,不具备跨区域开展金融服务的条件。

(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容忽视。然而在2008年,重庆市贷款总额6320.81亿元,其中,涉及农业和农村的贷款只有1111亿元,只占贷款总额的17%。重庆市金融资源80%以上流向城市。

(三)金融物流短板凸显

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离不开物流的发展。然而重庆和东部众多城市相比,物流业的发展起步晚,仍然停留在相当低的层次上,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运输模式,规模小,服务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的某一段,几乎没有一体化的服务供应商,更没有形成社会化的供应链。这不仅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也难以同国际接轨。

(四)金融人才相对缺乏

据央行发布的区域金融运行资料显示,重庆市金融从业人员截止2007年末达到7万人左右,而纽约有77万金融从业人员,其中华尔街就有40万人,国内的上海也有20万金融从业人员。这显然对有3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金融人才严重不足。

三、重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重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

重庆市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长江上游乃至西部经济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所以,重庆市更适合建立一个筹资型的区域金融中心,发挥内向性的金融中介作用,吸引区域外的资金流入重庆区域内,满足重庆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二)认真规范政府行为

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中,政府的监管和政策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应该是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的适度介入。因为决定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真正因素是金融市场及其微观主体。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无法完全获得相关的微观信息,同时,政府的任期制度和不完善的政绩考察方式,使得政府有可能过度介入,并容易导致寻租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规范重庆市各级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

(三)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业务创新

针对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重庆应努力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并积极争取中央和金融机构总行(总部)的支持,以引进更多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地区总部;加大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来渝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力度。

(四)加快壮大农村金融市场

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分散、规模小、手续繁琐、信贷需求大的特点,应该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通过出台减免营业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为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然后进一步健全拓展农村的保险业务,推行农村小额保险试点,构筑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

(五)合理建立与金融业产业集群配套的物流基地

重庆要打造与金融中心配套的物流基地,首先应该强化长江上游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实施利益调节机制,形成长江上游地区整体物流网络。其次,需要转变物流理念,搭建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的综合性平台,形成全面流通局面。此外,在提升铁路、公路、航空的货运能力的同时,充分开发长江航道及其支流水运功能。

(六)加大人才培养、积极引进金融人才

针对金融人才匮乏,重庆应出台股权激励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金融人才进入重庆发展;同时,对重庆现有金融人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实战技能。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中国 篇7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440m高,包括103层塔楼和6层平台,其中有五星级酒店、会议宴会设施、零售商店及住宅和酒店式公寓。该塔被构思为一个平稳、光滑、优雅的形象,这完全不同于基地周边现有的高层建筑。在技术方面,其带有空气动力学形式的三个立面经过精心设计和转向,以应对主要的季风方向,从而减少风荷载。

该大楼平面为类三角形,将提供更加高效、灵活的办公空间,为用户提供最大的视野—俯瞰珠江景色和整个广州市。优雅的曲线勾勒出建筑的立面轮廓,建筑在高度的三分之一处达到最宽,随着高度的增加渐渐收窄,直至楼顶。建筑设计也因采用了世界上最高的直径网结构而显得特别醒目,并贯穿于整个建筑立面,这种坚固的“双管”结构取代了对于传统梁柱结构的需要。由此产生的结构不仅可以减少钢筋的用量及对昂贵的大规模阻尼技术的需求且更加耐用结实,同时也加强了减震效果。

70层楼的无柱开放式空间提供了175 000m2的A级办公区域,核心筒采用了双层电梯,用户可以高效穿梭于一系列空中大厅。五星级的四季酒店位于最高的33层,120m高的中庭被安置在酒店的中心。酒店的客房、餐馆和酒吧被安置在周围。从下向上仰视,中庭形成一系列菱形结晶状外观,与立面的直径网格交相呼应。

设计中采用了几项用以减少冷却负荷和能量消耗的创新策略。主要朝南的立面最初就设计为双层幕墙,所以室内无需外立面的遮阳设备便能达到适宜环境,既减轻了设备维护问题,也保持了大楼外观的平滑。双幕墙技术还可以使用更加透明的玻璃使建筑内部的独特结构清晰可见。另外,光伏电池板与遮阳栅板的组合位于设备层和将来可能用于装配冷却机的地方。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塔通过一个高度达4层的入口大堂与邻近的裙楼相连,来访者通过大堂可以直接到达会议中心、宴会厅和面积多达45 000m2的高档购物中心。两座100m高的酒店式公寓塔楼坐落在裙楼的主体之上。地下商场与广州地铁系统相连,将为邻近的商业发展提供机会。其下的楼层提供停车场和服务设备。

整个建设工程将于2010年10月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完成。

The City of Guangzhou developed a masterplan fo r its ne w CB D,the Z hu j i a ng Ne w To w n,whi c h formed part of an ambitious series of developments to make Guangzhou's hosting of the Asia Games 2010.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masterplan was the idea of a twin tower composition to frame a new central axis running in a north-south alignment and conceived as a green landscaped zone. This would extend southwards from the city's railway station, over the Pearl River and across to a new 600m landmark structure, the Guangzhou TV tower.

The twi n to wers wo ul d form a g ate w ay to the new commercial district to the north and divide this CBD area from a new cultural district o n the e dge of the Pearl River.The new cultural area will contain an Opera House by Z aha Hadi d archite cts and the Guang do ng Museum by Ro cho Architects.I n 2005the C ity of Guangzhou launched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 design the Guangzhou Twin Towers.

Wilki nso n Eyre Architects,were suc cessful i n the City’s design competitio n and were appointe d,with engineers Arup and South Chi na Design Institute(SCUT),to develop the detailed design for the West tower,later re-named the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GIFC).The East tower design was not brought forward by the City at this stage.

The Guangzhou Iny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is a 440m high, 103 storey tower and 6 storey podium development containing offices, 5# hotel,conference/banqueting facilites, reatil and residential/serviced apartments.

The tower is conceived as a smooth, sleek ,elegant shape whi ch is quite unlike other e xisti ng built high rise buildings.The 3 sided aero dynamic form,with smooth rounded c orners,has been carefully designed and orientated to respond to the major monsoon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s which will reduce wind load.

The 3-sided shape of the building in plan will provid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office floor plates and expansive views for the o ccupants over the Pearl River and City of Guangzhou.In elevation the building profile is elegantly curved being widest one third up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 ng before taperi ng to its narrowest at the very top of the building.The striking building design also incorporates the worlds tallest dia-gri d’structure,whi ch flo ws around the building façade.This inherently stiff‘tube-withintube’structural solution dis penses with the need for conventional mass ive mega columns and outriggers.The resulting structure is comparatively stiff whilst utilizing an eco nomic quantity of steel which also alleviates the nee d for expe nsive mass damping technology.

70 storeys of column free office space provide 175,000sqm of grade A space which is accessed via the ultra efficient building core which i n c o rpo r at e s do uble d e c ke r s huttle lift s s e rv i ng a series of‘sky lobbies’.

A 356 ro o m,5*Fo ur S e aso ns Hotel occ upy’s the top 33 storeys of the tower.Drama is provided by the i ncorporatio n of a 120m high top lit atrium at the he art of the hotel,around which the hotel’s major functi ons-restaurants,bars and guest bedroom floors-are arranged.The crystalline form of the atrium perimeter has been profiled to form a series of diamond shapes when viewed from below,reminiscent of the building’s diagrid structure.

The towerwas designed with a number of innovative strategies to reduce cooling load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major south facing facades were originally designed with double skin facades to provide high levels of shading without the need for external shading, which would have given both maintenance issues and impacted on the building's smooth shape. The double skin technology also allowed a more transparent glass to be adopted which in turn allowed the building's unique structure to be more clearly visible. Photovoltaic cells were also incorporated into the building's cladding at plant floor levels and space bas been allowed for future incorporation of ice- storage cooling.

The main tower is connected to its podium by a impressive 4 storey glazed entrance space which allowsdirect access to the conference and banqueting facilities and 45,000sqm of high end retail space. Two, 100m high serviced apartment towers float above the main podium. Below ground retail connects to the recently constructed Guangzhou metro system and will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connect into adjacent retail development.A series of baseme nt servici ng and car park levels complete the design.

广州达镖国际金融中心 篇8

用地面积:1.06公顷

建筑面积:111, 133平方米

立面改造:五合国际 (Werkhart)

完成时间:2011年9月

主设计师:刘力

【推荐理由】

虽然只是一座烂尾楼的立面设计, 设计师却独具匠心, 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 超强的雕塑感, 既体现了工业时代的设计美学, 也为该楼盘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本项目是为原烂尾楼重新设计立面方案。建筑设计基调强调纯净手法, 颜色采用白色, 跳脱出周边建筑昏暗杂乱的背景。建筑风格简洁, 手法新颖。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 树立建筑划时代的领先地位, 近人尺度的细部做法拟生态设计, 雕塑感强, 体现了工业时代的设计美学。该设计获得了2009年度精瑞科学技术奖——建筑文化奖。

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研究 篇9

我们利用SWOT分析方法, 对大连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因素进行分析。

一、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

1. 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 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 它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 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 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大连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领头军, 其作用的发挥是显而易见的。

2. 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

大连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城市。目前, 已有多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大连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 大连金融机构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结算网络, 大连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结算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 也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大豆期货市场, 塑料期货已成为世界最大交易市场。百年人寿——第一家总部设在大连的中资保险公司。它完善了大连市的金融结构, 也有力地增强了大连保险业的规模和实力。

作为大连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有形载体, 星海湾金融城规划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 广泛聚集各类金融总部、区域管理总部、功能总部、国际财团总部、跨国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财务中心, 以及各类金融中介机构等, 成为资金流量巨大、辐射功能强劲、交易活跃的新兴开放型现代国际金融聚集区。而人民路国际金融区则借助改造的契机, 沿人民路延伸段至东部港区, 规划发展新的金融功能区, 拓展金融机构集聚空间, 整合金融资源, 强化服务功能。

3. 便利的交通

作为我国北方的交通枢纽, 大连的交通条件便利发达, 整个体系呈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式分布。享誉国内外的大连港与上百个国家有航运往来;迅速快捷的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遍布城区, 外可连接众多省市, 内可贯穿各个景点, 公交汽车、快轨、旅游巴士, 出租汽车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智能化管理的大连国际周水子机场, 每周数百条航班连通国内外等著名城市。

二、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劣势

1. 金融宏观环境不完善

目前我国人民币仅仅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从而使货币自由兑换受到限制。另外, 我国信用制度体系不健全, 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和借款人资信状况有待完善, 不良资产率降低与金融风险防范任重而道远, 投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这些都限制了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2. 金融人才相对较少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 人才是关键。虽然大连市高等学府云集, 为大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助。但缺少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银行家与金融家, 尤其缺少国际金融业务的经营与管理人才, 制约了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

三、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机遇

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竞争的关键是金融竞争, 故振兴东北, 金融先行。从目前来看, 现行的金融体制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带来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努力调整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积极推进东北区域金融业的协调发展,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选择。

2. 大连工商业门类齐全, 经济容量大

产业实力表现在:以造船业为代表的机遇大工业, 电子、轻纺近年来增长迅速。主导工业产业的发展, 对资金的需求将进一步促进大连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四、大连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挑战

1. 东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激烈

黑龙江省会哈尔滨, 是地处连接俄罗斯的交通枢纽, 还是中国的大型重工业基地。但哈尔滨的对外开放度水平比较低, 对外资吸引能力也很低。

吉林省省会长春, 地处东北中部, 汽车产业特有的产业链条优势, 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但长春地理位置差, 而且吉林省没有港口城市, 不利于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发挥。

辽宁省省会沈阳, 在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方面无疑是大连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 沈阳市提出以金融商贸开发区为平台, 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而沈阳市目前已有多家分行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沈阳市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新鲜“血液”。

2. 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测评

日前, 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权威研究咨询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首次推出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 (CDI CFCI) 公开发布, 大连在环渤海及东北地区位列第一, 被确认为第二级次, 即核心区域金融中心。而沈阳属于次级区域金融中心, 被确认为第三级次, 金融中心指数在30分以下。

可见, 大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十分明确, 就是要立足大连, 依托环渤海, 服务东北, 面向东北亚, 在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为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

摘要:金融是21世纪经济竞争的核心, 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支持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就是通过区域金融中心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增强区域金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金融核心竞争力, 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振兴东北的经济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大连是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首选。

关键词:大连,区域金融中心,振兴东北经济

参考文献

[1]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7-108

[2]韩龙: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8

[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研究分析 篇10

一、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义

金融中心可划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国家金融中心和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 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 配置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组合, 构成一国金融中心层级体系的空间布局。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 它能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 从而有力推动该区域内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它所辐射的内容只在一个区域之内, 从该区域内吸收集中资金, 再将其大部分用到该区域内。资金在区域内的流动, 有很大部分要经过中心的中介, 而同其他中心的联系, 大多数也通过该中心进行。

二、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 是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 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能够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 (优势) 、Weaknesses (劣势) 、Opportunities (机遇) 、Threats (威胁) 。

(一) 优势

1、南京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2010年全市经济总量达5010.36亿元, 是长江沿线城市带中第四大城市经济体, 其中主城区超过4000亿, 在全国非沿海城市中仅次于重庆主城区 (5697亿元) 、杭州市、成都市位居第四位, 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位 (前三位为广州、杭州、成都) 。2009年, 在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内地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中, 南京位居全国第六, 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 并与杭州市一起“领跑”总部经济发展“第二方阵”。

2、南京金融业发展基础较好。

全市已经基本形成银行、保险、证券各业并举, 中、外资金融机构并存, 功能完备, 运行稳健的多样化金融体系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格局。全市共有分行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35家, 其中政策性银行3家, 国有商业银行5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21家, 外资银行6家;证券法人机构2家, 证券营业网点70多家;法人期货公司5家;保险公司省级以上分公司72家, 其中财险公司28家, 寿险公司44家。截至2010年末, 银行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887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10915亿元, 存贷款总额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广州、深圳、杭州、成都, 位居第五。2010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17亿元, 占全市GDP的8.3%, 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 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3、交通及区位条件优越。

南京的区位优势突出, 位于沿海、长江经济带交汇处, 是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南京是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 拥有机场、高速铁路、地铁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网, 拥有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华东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中国第六大国际货运机场。

4、科教人才优势。

南京是全国科教第三城, 拥有53所普通高校和众多的科研机构、人才汇聚, 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截至2010年底, 南京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2万, 拥有两院院士77人, 列全国第三, 每万人中的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 每万人中研究生数量全国第二。

(二) 劣势

1、金融机构聚集度和层次较低。

虽然南京的金融业发展基础较好, 但距离金融中心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南京的金融机构聚集程度低。河西中央商务区内的金融城目前还处于前期建设中, 金融机构没有形成有效聚集;另外金融机构的层次低, 主要体现在:金融分支机构多而法人机构少, 法人金融机构竞争力有限, 难以开展跨区金融服务;区域外和国际金融机构在南京的分支机构与国内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仍显较少, 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不高, 金融业开放度不够;金融市场中,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规模都不够, 影响了金融业市场化进程。

2、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

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特别是缺乏受过系统专业金融竞争实务训练的专业管理人才。

(三) 机遇

1、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是全球第六大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 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 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长三角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 仅靠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远远不够, 必须有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作后盾, 尤其要积极利用国际金融资本。

2、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为南京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机会。

虽然亚青会和青奥会的直接预算不多, 但相关城市建设总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赛会相关场馆设施及市政建设促进了大量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如资本市场融资、融资租赁、信托投资基金等的发展。另外与赛会相关的会展、旅游、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金融投入, 从而为南京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 威胁 (挑战)

1、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非常激烈。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有26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金融中心。华北地区, 大连、青岛都在争取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华中地区, 武汉和长沙都在争取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重庆和成都则在争取成为西南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各地都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扶持金融业发展, 推进金融中心建设。

2、长三角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竞争。

长三角地区内除了上海是当仁不让的全国金融中心, 经济发达的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副中心城市都有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潜质, 南京面临着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南京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长三角另一端的杭州, 杭州发展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具有四大优势:

金融生态环境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 杭州金融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200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4284亿元,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3113亿元。杭州的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显著。杭州是全国金融机构种类最早最齐全的城市之一, 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门类齐全。

经济发展活力十足:杭州所处的浙江东南沿海一带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区域, 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金融业的发展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提供了雄厚货币基础。

人才优势:杭州集聚了浙江省80%以上的高校, 颇具人才优势。

政策和组织领导优势:政府的主导和强有力的推动, 对构建杭州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早在2008年杭州就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 《杭州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末把杭州建设成为长三角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市政府根据建设“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的战略决策,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

三、南京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一) 金融改革和创新

2012年以来, 国家先后批准建立了温州、珠三角、泉州三个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作为全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区域的副中心城市南京应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本区域金融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赋予南京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试点权, 进而让更多的金融产品、工具和制度在南京创新及试点, 使南京成为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创新的研发和示范基地。

(二) 宁台金融合作

南京与台湾有着悠久的文化联系和特殊的历史渊源, ECFA协议签署后宁台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南京已成为台湾金融和商贸服务业向大陆集聚的首选城市之一, 2011年南京启动人民币与新台币双向兑换试点。应从战略层面统筹宁台金融合作, 积极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入驻南京, 设立大陆总部、分支机构等。南京也在探索设立江苏省的股权转让交易市场, 争取为台资企业在股权登记、转让、结算方面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建议以宁台金融合作为契机, 率先开展贸易、融资、担保、抵押等方式, 来构建两岸货币结算中心。

(三) 科技金融

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 近年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渐凸显, 南京已初步建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城市。“十一五”以来南京市已经获得了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称号。

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 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南京将建立多个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 以科技金融产业园为载体, 聚集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保险公司、资产评估公司等金融企业, 为成长型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集中式的融资信贷解决方案, 为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全方位专业高效的金融平台。

(四) 金融载体建设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载体,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金融中心都有一个特征, 即在一个核心区域内聚集大体量的顶级写字楼、知名的金融企业和机构以及其他金融行业资源, 最终成长为区域经济核心地带。

南京传统的金融集聚载体区域是新街口———洪武路商业圈, 但新街口属于成熟的商业区, 近年来新街口已属于无地可开发的状态。因此, 正在建设中的河西新城成为南京新的金融集聚区, 201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河西CBD核心地段建设金融城, 金融城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金融企业集聚区, 是南京“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载体。金融城已于2012年全面动工建设, 为今后金融产业集聚提供了高质量的硬件载体资源。

(五) 错位发展

长三角区域内上海是国家定位的国际金融 (下转第54页) (上接第41页) 中心, 南京发展金融产业需要与之错位发展。上海属于全能型金融中心, 南京可以利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一机会, 借助地处上海腹地这一区位优势, 使自己成为次级金融中心, 形成两个不同层次金融中心之间的功能互补关系。

南京地理上处于长三角的西侧, 靠近中部地区, 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更广, 可通过金融机构的集聚和金融业务的区域辐射, 促进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凤超.金融中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黄解宇, 杨再斌.金融集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张仁开.陆家嘴CBD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评述[J].市场研究, 2008, (06) .

[4]高珊, 杜慧滨.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商业时代, 2009, (20) .

[5]李小建.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J].经济地理, 2006, (05) .

[6]潘英丽.国际金融中心:历史经验与未来中国[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0.

[7]蒋三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研究论丛[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

[8]彭小兵, 蒋静梅.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的现实基础:一个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 2008.

[9]祁敬宇.北京CBD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N].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9) .

[10]王力.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11]王曼怡, 刘同山.我国中央商务区金融集聚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10) .

兰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与发展 篇11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货币和资本发挥着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作用, 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金融的助推和支持。提供金融市场是区域金融中心的一项基础的、首要的功能。区域金融中心内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及金融人才,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的物质基础,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性金融从业人员的聚集为金融市场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区域金融中心形成发达成熟的金融市场, 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就是在区域金融中心提供的金融市场上实现的。

金融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指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的综合形成不同程度的金融发展。由于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成熟的金融市场及种类齐全的金融工具, 使金融活动的总量大幅度提高, 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区域金融中心, 使金融相关率得到提高。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过度竞争等容易引起价格信息扭曲, 这些市场失灵的现象往往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信息密集型、高风险型和属于公共产品的行业, 金融业中的商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正是属于这类行业。

二、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条件分析

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 必须是以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广的经济辐射力、较大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城市为依托。目前, 兰州自身已初步具备了这些条件。

(一) 兰州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政治条件。

自1994年国家五部委联合批准兰州进行建设商贸中心改革试点以来, 兰州市区域性商贸中心已初具规模, 人流、物流、资金流、资讯流趋于活跃, 初步形成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 商品辐射面达到西部8个省区、近40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 在开拓西部大市场中具有很强的集聚辐射功能。1992年7月, 兰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 又相继被国家确定为建设商贸中心、综合配套改革、科教兴市和优化资本结构等试点城市。兰渝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使兰州加快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条件。兰州在西部和甘肃的定位, 确定了建设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

(二) 兰州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地理交通条件。

1. 地理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兰州构建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 兰州作为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 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和辐射源, 也是新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和陆路口岸。处于地区“座中四联”的位置, 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作用。

2. 交通条件。

兰州在大西北处于陇海、兰青、兰新、包兰4条铁路和312、310等5条国道交汇处, 39条航线直通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京呼银兰、兰西拉、西兰乌、兰成4条数字光缆在此汇集, 使兰州成为西北最大的交通、通讯枢纽和网络中心。

资料来源:2012年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 兰州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经济条件。

早在1999年国家就开始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兰州现已形成了汽车制造业、医药食品业、石油化工业、有色冶金业、装备制造业五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全市拥有各类商业、饮食、服务网点8万多个, 各类消费品、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300多处, 其中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33个, 东部综合批发市场、光辉布料批发市场、张苏滩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分别进入全国同类市场50强。如表2所示, 近8年来全市工业每年都在增长。

(四) 兰州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文化科技教育条件。

兰州集中了甘肃省80%以上的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 已形成了以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一流的大中型国有研究机构、高校、民营科研机构等组成的完备的科研体系, 拥有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已形成了规模较大、水平较高、门类较全的科研人才队伍, 并在核辐射技术、真空技术、石油化工、高分子合成、生物工程、合金材料、微电子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独具特色, 综合科技实力和人才密度在全国中心城市中位居前列, 是全国“科技兴市”的试点城市。

资料来源:兰州市统计局 (http://tjj.lanzhou.gov.cn)

三、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的途径

(一) 加快金融机构集聚速度, 扩大区域金融总量。

金融中心的主体和核心是多功能、多元化、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及其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及其服务机构的大规模集聚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机构集聚所产生的竞争效应、效率提高效应、技术进步和创新效应都会因为集聚程度提高而产生自我强化作用。随着集聚区域的扩大和集聚程度的提高, 外部效应增强,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更加显著, 更多的金融企业因此受惠。

(二) 政府大力扶持金融中心建设。

政府要给予各种支持, 吸引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兰州, 建设为金融商务区服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改善投资环境,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和融资方式改变,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 通过建立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改善投资软环境, 特别是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降低外地金融企业的投资门槛。

(三) 鼓励和推进金融创新, 吸引金融资源集聚。

金融工具创新不仅能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以及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也能提高金融业的发展能力, 同时, 金融工具创新能提高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有利于提高兰州金融中心在西部地区和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定价能力, 从而提高该兰州金融商务区的影响力。

这种创新应该包括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金融产品与工具创新。在银行业, 第一, 要构建产品工具信息系统。具体来说, 收集银行所有产品工具的信息。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产品工具的详细信息, 就需要对该产品工具进行长期跟踪分析。第二, 为了延长产品成熟期, 防止过早衰退, 对其维护要有一定效果, 因此要掌握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三, 为了获得更多收益, 应掌握产品工具的价值回报, 根据其回报来完善产品及其相应的科技技术。

摘要: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金融的助推和支持。金融中心是现代商业体系的核心, 发挥金融中心的核心作用, 对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至关重要。如何汇聚金融资源, 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 通过金融中心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增强区域金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金融核心竞争力, 进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成为区域经济开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本文探讨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的可能性以及建设方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中心,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忠民, 邹明东.西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J].西部金融, 2010

上一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下一篇:灾后重建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