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数据中心

2024-06-02

区域数据中心(精选12篇)

区域数据中心 篇1

多中心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概念。随着通讯与快速交通的迅速发展及日益网络化, 即卡斯特所谓的“流动空间”的不断扩展, 多中心日益成为众多城市与区域谋求均衡发展的主要目标, 为许多空间规划所推崇, 典型如欧洲空间发展展望。在中国特大城市的空间规划中, 多中心同样是规划师挥之不去的情结, 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就鲜明地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总体空间结构, 与此同时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宁波、厦门等众多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都将“多中心”作为都市区空间发展的核心目标。多中心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入“都市区化”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理解多中心的内涵

多中心是一个涉及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或行政等多个方面的动态的概念。由于城市区域发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因此对于多中心的理解相应的需要从空间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展开。最早提出世界六大都市带概念的著名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通过这三个层面来理解多中心的概念了。

空间形态学上的多中心, 主要是指不同规模、相对独立的城镇或城市组团的区域分布状态, 通常可以根据上下班通勤的多中心加以诠释。形态学上的多中心是对人类聚落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特征的描绘, 正如克里斯塔勒在德国南部进行的著名的“中心地”研究所展示的那样, 各个层级的中心在空间上相对均匀的分布。一般而言, 纯粹的形态学上的多中心在区域发育程度较低的状态下更为普遍, 此时地理环境因素对于空间分布的影响更为突出, 而各种中心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 自给自足的情况更为普遍。即形态学上的多中心与微弱的区域内部功能联系更具相关性。这种更接近农业社会的“田园”景象的多中心使得霍华德产生了对城市区域空间发展多中心模式的最早构建。

城市区域功能的多中心主要根据不同规模、相对独立的城镇或城市组团间功能联系的程度来界定, 这种功能性联系主要建立在以公司内部连接为基础的城市间高端生产者服务业连接上。由于功能上的多中心更强调信息流动和公司组织的多中心, 因此一般出现于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区域, 也即多中心城市网络的概念只有当不同的城镇或区域拥有互补功能和专门化分工时才起作用。空间上均衡分布的发展, 即形态上的多中心并不能保证互补性功能的平均分布, 市场驱动的“集群多中心”才是功能多中心产生的真正动力。例如伦敦在形态上通常均被认为是单中心地区, 然而全球高端生产者服务业的集聚与扩散产生了英格兰东南部区域功能的多中心。功能的多中心与单中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单中心城市区域的首位城市或CBD与其他中心之间的商务联系通常是单向的, 而多中心城市区域内的商务联系通常是双向的, 同时也更为均衡。随着信息通讯与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 城市区域的中心职能将在地理空间上发生剧烈的重组, 它们在一个广阔的城市区域尺度上扩散, 但是同时又在这个城市区域内的特殊节点上重新集聚。中心职能空间重组的必然结果就是一种逐渐多中心的城市结构的出现。在这个日益多中心化的结构里, 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分工出现了, 并随着时间的迁移重新布局在更为分散的位置, 于是发展的焦点不再集中子城市而是区域。

治理的多中心是功能的多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必然需求。多中心意味着多个决策中心。今年当选的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所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指出, 单中心体制的特质是, 决定、实施和变更法律关系的专有权归属于某一机关或者决策结构, 该机关或结构在特定社会里终极性地垄断着强制权力的合法行使;而多中心体制的特质是许多官员和决策结构分享着有限的且相对自主的专有权来决定、实施和变更法律关系。多中心治理意味着为了有效地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绩效目标, 地方组织可以由社会中多元的独立行为主体 (个人、商业组织、公民组织、政党组织、利益团体、政府组织) , 基于一定的集体行动规则, 通过相互博弈、相互调适、共同参与合作等互动关系, 形成多样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或组织模式。多中心治理思维为跨界合作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由于市场驱动的功能性城市区域的发展从来不受领土辖区的限制, 于是就产生了多中心城市区域内功能性联系和行政划分间的矛盾。但是在城市区域尺度创造另一个行政层级以适应功能多中心发展的需要被证明是无意义的, 很大程度上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开启一个不同机构能够在其中讨论跨界问题的“政治空间”更为需要。从这个角度讲, 治理的多中心迫切需要被理解为一个积极的政策目标。这一能够包含社会中多元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多层级、多中心的治理模式, 无疑是针对市场导向的功能多中心的必然发展趋势。显然, 治理的多中心是强烈的区域内部功能联系的必然要求。因此, 透过多中心的多重内涵可以看到, 制定城市区域发展政策不应将多中心的焦点定位于空间形态上, 重视构成城市区域的不断变化的功能和治理才是区域政策的最终落脚点。

_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体系。

中国城市区域的多中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球化、市场化进程, 使得中国的城市区域的空间发展日益呈现出功能多中心趋势, 典型如长江三角洲。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设施条件的迅速改善, 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网路化发展, 使得长三角城市区域内部功能性联系日益密切。当前可以认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形态多中心, 市场驱动的功能多中心已经浮现。然而与区域功能多中心趋势相伴随的是静态的行政辖区所产生的“行政区经济”。市场导向的权力下放在不断给予地方政府发展权力的同时, 也促使了地方利益主体的形成, 各级地方政府的企业化倾向, 在缺乏有效的区域治理机制下, 纷纷从各自利益出发“千方百计”地进行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 区域协调问题日益突出。进入21世纪, 随着区域功能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外部环境因素的激烈变化, 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合作、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 区域治理开始迈向新的、更深入的阶段。一方面通过区域合作议程、协调规划与机构、城市联盟等来实现区域共赢的行动开始出现, 同时对自下而上的、根植于地方的自主创新网络和产业集群的关注与扶持已经作为基本发展战略写入各地的“十一五”规划。然而总体上区域规划与协调的重点仍主要停留在空间形态层面, 功能的多中心仍未引起政府决策的足够重视, 治理的多中心则基本处于萌芽阶段。

_霍华德的社会城市。

在城市区域从形态多中心向功能多中心演进的同时, 各大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中开始呈现出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趋势, 逐渐进入“都市区化”阶段。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撤县设区”浪潮所引起的城市空间的扩张与重构, 使得几乎所有进行“撤县设区”调整的大城市都将多中心空间结构作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最为典型的如南京市在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中明确提出“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空间格局”和“一城三区”的空间结构;广州市在2001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和都会区“一主三副”的空间结构;北京市在2004年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市域空间结构, 其中“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 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纵观这些大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可以清晰地看到空间结构与高端生产者服务业布局的匹配关系, 也就是说这些城市在空间迈向多中心的过程中, 已经有意识地推动城市功能朝着多中心的方向发展。虽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无论是南京、广州还是北京, 主城中心 (CBD) 与外围中心之间的功能联系依然是单向为主的, 但多中心都市区的空间格局已经奠定, 进一步的发展取决于功能与治理之间的互动与协调。

与多中心理论相一致, 中国城市区域的空间实践再次证明, 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的多中心只是城市区域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投影或表象, 而基于高端生产者服务业联系的功能的多中心与促进区域协调合作发展的治理的多中心才是影响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主要因素。因此, 单纯地关注城市区域空间形态的多中心发展是无助益的, 重新聚焦于促进功能与治理的多中心发展才是区域规划与发展政策的重点。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正持续深刻地改变着城市区域的形态与功能, 也必将对区域治理提出巨大的挑战, 理解多中心的多重内涵并有效地推动空间、功能与治理的互动与协调无疑是促进这些区域健全发展的关键, 并将深刻地影响中国城市化的整体进程和质量。

(由左到右)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结构图;南京都市发展区空间规划图。

区域数据中心 篇2

滦南分公司所属区域管理中心能够充分发挥自有营销渠道的力量,充分调动其下所有各级社会代理渠道的积极性,投入到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新形势下移动通信公司迎接市场挑战,保持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不断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提升了移动公司在广大农村的社会形象。

一、组织竞聘上岗,优化人员配备

公司为充实区域管理中心力量,通过组织竞聘上岗,选出一批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优秀员工为分别任区域负责人、渠道员和大客户经理,为区域营销中心配备了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组织技能培训、业务考试、现场督导等多种措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统一配备车辆,助力区域营销

为区域营销中心能顺利开展工作,我们克服县公司用车紧张的困难,为区域营销中心配备了生产用车,保证他们发展业务、指导代理渠道、走访大客户的用车需求。并且在业务发展高峰期,利用市公司给的宣传成本租用社会车辆,提

高了工作效率。据统计:在2009年,累计租用社会车辆710天/次。

三、加强基础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为使区域中心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基础管理措施;

一是所有营业厅召开班前会,并要求班前会做到“三有”,即有内容(检查仪容仪表、传达通知及布置各项工作、整改问题等)、有形式(以标准站姿站成一排,渠道员、客户经理都要参加)、有记录(认真填写班前会记录)。

二是要求所有营业厅做到每日的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使日巡检真正起到监督检查作用。

三是每个营业厅每个月都上报排班表,确保公司随时随地能够检查出勤情况。

四、做好检查督导,做好风险防范

县公司由市场部统一组织,每月对所有区域进行服务、业务、渠道等方面的联合检查,并发布通报,检查结果纳入公司月奖考核。尤其是针对区域营销中心外包营业厅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加强对各种充值卡、SIM卡、宣传品、礼品的稽查力度,保证帐目和实物绝对相符,做好风险防范。通过每月的服务联查,及时检查出了区域营销中心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把发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区域营销中心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发挥代办优势,开展业务营销

根据农村服务站的具体情况制定营销任务,对长期不能完成、且没有发展潜力的服务站予以撤换,以保证农村服务网点的质量。

我们在调动农村服务站工作热情时,采取了以下办法:一是由县公司渠道班统一组织,派员到各个营业厅,参加由区域经理召集的农村服务站会议。这种驻地会议的模式,把县公司的业务政策、奖罚措施直接传递给各个农村服务站。二是把农村服务站业务发展的成绩纳入到对区域经理的考核。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区域经理和广大代理商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们乡镇厅营业员还深入农村,逐户开展桌面电话的营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争夺农村固定电话市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六、狠抓短板改善,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区域营域中心营业人员由于外包带来的人员流动频繁、服务业务技能不高的事实,我们要强各区域总结本区域工作中的短板问题,并根据各自的问题上报短板改善方案。短板改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落实对区域经理、班长的考核,提高区域经理、班组长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对一线员工包括代理商多指导、多检查,并形成服务检查指导制度。具体办法是:把对区域营销中心的服务业务联查结果同区域经理的奖金相挂钩;要求区域经理、渠道员

每月进行服务指导检查,并填写登记表,服务主管在日常服务检查中进行抽查,以起到督促的作用。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区域经理的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对营业员的考试、培训力度,严格落实服务要求,提高营业员的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规范服务习惯。具体办法是:每月组织培训、考试,把营业员的考试成绩(包括在线考试)列入考核;除了每月一次的服务联查,增加现场考核内容,发现问题当场纠正,当场处罚。

三是加大对严重违反规定行为的考核力度,做到出现一次,重罚一次,提高营业员的重视程度;增加对区域经理、渠道员、班组长的考核内容,做到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问。

七、关注对手动态,做好市场调研

广元:打造川北区域医疗中心 篇3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广元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境内中药材和中药品种达2000余种,自然蕴藏量6万吨,杜仲、天麻、川明参等中药材量大质优;另外,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广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和湿润,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都为广元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生态资源基础。

“广元丰富的医疗资源为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有三甲医院四所,省内仅次于成都。”广元市健康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市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胡昌平在接受《当代县域经济》记者采访时说。据了解,广元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31个,实有床位1552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张。卫生技术人员1403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2人,其中乡镇卫生院258个,实有病床4336张,卫生技术人员3311人。

明显的区位优势、沉淀厚重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以及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业让广元健康服务业发展更具有了爆发力。

产业布局:“一核三极五带”

“为了充分激活广元市生态、农业等自然禀赋与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区域间形成了特色突出又密切配合协作、相互依赖且对外开放度高的健康服务业有机共生整体。发展空间规划为由‘一核三极五带’构成的星形放射状布局形态。”胡昌平在谈到广元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时说。

——一核:利州区。将利州区打造成为广元市健康服务业的首位经济区,川陕甘渝结合部的医疗服务中心和养生旅游重要集散地和目的地。成为推动广元市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核心。

2015年6月1日,在四川省深化医改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四川省副省长、省医改领导小组组长陈文华作主题报告时强调,四川将重点打造10个集双向转诊、对口支援和远程医疗等为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作为川北区域医疗中心的广元,利州区是该市的医疗中心,区内共有医疗机构481家,市中心医院已批准为四川省十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市中医院作为川陕甘渝结合部唯一一所三甲中医医院,针炙、康复科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以市中医院和市中心医院为中西医疗服务龙头,围绕龙头支持医疗服务集团化发展,多种形式提升县区及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创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特色医疗服务机构。构建广元多层次、多体制的医疗服务体系,使医疗服务在充分满足公共健康产品需求的同时,成为健康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利州区是广元市的经济中心,科技水平和工业经济优势明显,在该区的盘龙医药园区已经形成了集中成药、中药饮片、原料药系列产品、医药器械等研发和生产的一批骨干企业。

——三极:朝天、剑阁、昭化。三极是一核的直接带动发展区域,也是一核的补充和配套产业功能区,是广元健康服务业梯次。在广元健康服务业的大格局中,三极之间具有差异化的相互协调发展,并逐步实现与一核的一体化发展。

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中国西部养生基地”的朝天区,在曾家山的石鹰村、吊天河等地新建以养生理疗、食疗、药疗、休闲娱乐及观光一体的康养服务中心。

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剑阁县,利用天然温泉,通过中药添加,发展多种汤色和养生功能的功能泉,打造以温泉文化为主的休闲度假基地,配套建设现代一流医院、健康检测分析区、疾病鉴定诊断区、产后母婴调养区、保健养生康复区等健康服务业核心产业区。

昭化,古称葭萌,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新建昭化古镇生态休闲旅游养老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老年公寓、门诊部、康复中心、老年温泉度假中心等集温泉度假、康复医疗、休闲疗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旅游康养示范基地。

区域数据中心 篇4

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作为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1 基本概念

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是指在一个相对逻辑集中或物理集中的环境中,构建一个以存储和处理就诊者的临床诊疗信息为核心,面向区域内主要临床医疗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应紧紧围绕医疗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核心,以人群健康和就诊者的医疗活动需求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成一个结构合理、网络互通、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便实用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1]。成为既能满足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教学与科研管理需要,又能适应社会各阶层需要的信息交流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增值服务中心。

2 数据中心的逻辑结构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主要任务是存储、管理医疗服务中的共享数据,并基于此向外界提供核心医疗信息服务,满足区域医疗服务的各项需求,实现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如图1所示,从逻辑结构上划分,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由数据和服务组成。因此,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建设的2大任务就是:数据管理和服务提供。

3 数据存储策略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要解决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首先就要确定存储策略。我们从数据中心可能存储的信息分类入手,分析数据的增量,探讨不同的数据存储策略的可行性。

3.1 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

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从种类可以分为就诊者的索引信息、就诊信息、各种检查检验信息、治疗记录、病程记录和手术记录等,从数据格式可以简单划分为文字信息和医学图像/视频等。每条记录包含的信息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门诊病人的就诊记录一般约3 KB左右,化验报告信息平均约5 KB,检查报告平均约10 KB,而X射线影像约16 MB,MR影像约8 MB,CT影像约20 MB,彩超影像约5~60 MB,住院记录约1MB,病程记录每份约128 KB。面对如此庞杂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存储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2 数据中心的数据增长

目前国家没有权威部门对医疗数据的增长量做出统计,不过根据2008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从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门诊、住院的平均医疗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数据的增长量。2008年居民每两周患病率高达18.9%,住院率为6.8%,人均住院天数为18 d,医院平均门诊费用是128.7元,药费比重占50.8%,检查治疗费占28%,住院平均费用4 874元,药费比重占42.3%[3]。从病人的医疗费用构成我们可以推算出,门诊病人平均3人做一次检查,1.5人做一次化验,一次门诊产生的数据量约为10 KB文本数据、5 MB影像资料,一次住院产生2 MB文本数据、30 MB影像资料。因此,对于一个面向300万人口的区域数据中心,1 a的数据增长量约为文本数据17 TB、影像资料70 TB。

3.3 数据存储策略的选择

通常,数据存储有2种基本策略,即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

在集中式存储中,需要将各数据发生点的数据采集、上传、汇总,并统一向外界提供数据服务。其优点是数据集中存储不仅便于数据格式、结构、内容的管理和维护,而且能够提高数据处理性能和数据安全防护等级。其缺点有:(1)需要巨大的数据存储空间;(2)上传数据需要足够的网络带宽与传输安全措施;(3)数据上传与同步机制要能够保证各点的数据及时上传到中心数据库中,而且不会出现数据重复或遗漏;(4)中心数据库要有足够的安全技术和手段确保数据不会遭受损害与篡改;(5)由于中心数据库数据量增长较快,系统整体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保证在数据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在分布式存储中,不需要一个集中式数据库来存储全局数据内容,而主要是通过数据索引技术将逻辑上分散的数据形成一个虚拟全局数据视图。所有全局数据操作都是基于“索引”机制来实现。其优点是数据分散存储,降低了中心数据库的存储容量需求,以及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主要缺点有:(1)需要提供高效、可靠的索引实现机制;(2)基于系统性能考虑,需存在部分冗余信息;(3)对全局数据的处理性能受数据存储地管理策略的影响较大;(4)对网络实时连接的可靠性要求较高;(5)难以对数据实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策略。

在区域协同医疗平台中,区域医疗数据中心起到区域内医疗数据共享目录索引、信息交换和统一访问入口的作用。整个区域内的医疗机构资源,如:床位情况、门诊挂号情况以及医疗活动信息登记在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上下级医院之间的就诊者转诊时的数据交换通过区域医疗数据中心进行。

通过综合考虑,我们在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的设计中采取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存储策略来实现共享医疗数据的管理。具体就是把索引信息(如交叉索引、归档文档索引等)与共享程度高(如就诊者全局标识、就诊记录等)的数据实行集中管理[4],以提高系统的响应性能和安全防护等级。而将各种具体医疗业务数据(如:病历、健康档案、医学影像、检查报告、检验结果等),遵从“谁产生、谁管理”原则,实行分散存储,以此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且有利于数据的对口管理和维护使用。

4 数据中心的服务功能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建设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供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居民健康档案查阅和社区医疗服务等功能;其次是进行医疗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医疗和卫生管理一体化服务;最后是提供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实现医疗信息增值服务。

4.1 服务种类

根据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业务流程和体系结构特征,区域医疗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种类主要包括就诊者注册服务、医疗机构注册服务、文档注册服务、访问服务、医疗文档浏览查询服务、双向转诊服务、医疗资源查询服务、协同检查检验、预约挂号以及医疗监管服务等。其关键服务是:

注册服务:提供医疗机构所生成的参与共享的就诊者信息、就诊记录、医疗文档的注册服务。

访问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就诊者信息的定位、提取和访问安全控制服务。

病历浏览服务:以Web方式为医疗机构和社区居民提供网上病历浏览服务,包括各类检查检验报告查询和医学影像浏览。

转诊服务:接受转诊信息上传,提供转诊信息下载服务。

医疗资源查询服务:以Web方式为卫生管理机关和社区居民提供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床位、挂号等医疗资源查询。

4.2 服务实现方法

在基于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的实现模式中(如图2所示),应用服务部署在区域医疗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与接收方通过“订阅—通知”等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处理同步。数据中心直接参与协同处理过程,对协同服务信息作转发处理,属于“一点对多点”的服务处理模式。

5 结论

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建立、实施和运作是一种全新的公众医疗信息共享模式,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是实现区域协同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步,通过建立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这个卫生信息共享平台,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数据和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降低公众医疗费用、进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华永良.区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5.

[2]余厚军,罗彦博.基于IHE XDS-I模型的影像数据中心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0):32-35.

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论文 篇5

一直以来,武汉金融业发展迅速,许多金融改革和创新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1984年,我国第一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创建于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此后,一大批城市信用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武汉融资中心(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武汉资金市场)是全国起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融资量最大的资金市场,其业务一度辐射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500余家金融机构。组建于1987的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武汉市信托投资公司是全国成立较早的专业性信托投资公司。1988年正式开业的武汉证券公司是国内设立较早的股份制证券公司。设立于1991年的武汉证券投资基金是国内较早设立的地方性投资基金。成立于1992年的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是继沪、深证券交易所后,较早获得国务院证监会认可的证券集中交易场所,其国债业务、“汉柜”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武汉企业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等也都起步较早,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武汉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1992年被确定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后,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综合实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等产业支柱和食品、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印刷等一批优势行业。近年来,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带。武汉地处武汉、黄石冶金工业带,十堰、襄樊汽车工业带,清江、葛洲坝、三峡电力工业带,东湖、沌口高新技术工业带的交汇处,具有较好的经济和产业依托。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武汉市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远远超过湖北省内其他的城市,GDP总额占湖北省的比重稳步提升。,武汉的GDP总量占湖北省的28.9%,到,武汉市GDP总量占湖北全省的比重达到34.5%。,武汉GDP超过3000亿元。武汉GDP达到3960亿元,接近全省4成,位居全国第13名,位于青岛、宁波之后,成都、沈阳之前。

就金融业状况来看,武汉在金融总量、组织体系、市场功能和市场基础上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目前武汉地区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保险公司30家,证券经营机构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业财务公司4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经过多年努力,武汉已逐步将汉口建设大道、武昌中南路建成了金融街,金融业的.产业影响不断扩大,集聚力和辐射力有了显著提高。截至20底,武汉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71亿元,比年初增加687亿元,增长14.36%,增加额占全省的46.65%;各项贷款余额4414亿元,比年初增加663亿元,增长17.69%,增加额占全省的61.19%。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66亿元,增长20.14%。从证券市场融资达11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上述各项指标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中都处于首位。

二、武汉目标、模式及步骤

武汉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是“立足华中,面向全国,并与国际接轨的内陆金融中心”。武汉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应当是长江中游、华中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广阔中西部地区开放和开发服务,其运行模式应该是综合性、多功能、网络化的。

按东、中、西的空间秩序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特别强调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和互动,努力开创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高效率的区域金融发展新格局将首当其冲,中国形成多层次、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圈具有客观必要性。武汉金融中心作为战略互动的轴心,承担着接应“东”“西”的重任,为加快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中央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大措施和政策,更重要的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有条件的中心城市,通过增强其金融“造血”机制和融资功能,发挥增长极的作用,进而带动广大的所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的腹部,东面是长江三角洲,南面是珠江三角洲,背靠幅员辽阔的西部地区,是东、西部地区的天然衔接点和汇合点,起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作用。在武汉形成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开放型、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有利于为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外商投资和东部劳动密集产业西移筹措和融通资金,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说沿“海”战略是以局部的高速度来达到其示范效应,那么,沿“江”战略则是以全局的高速度来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发生形态、市场结构、金融体系及政府政策等方面考察,结合武汉现实的具体情况看,武汉应选择的目标模式是:在市场自发和政府扶持的合力推进下,把武汉构建成区域性、集成型、筹资型的金融中心。紧紧依托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经贸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等基本条件,抓住政策机遇,利用现有的金融实力,以建立功能健全的金融机构为契机,大力开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努力构造金融业软、硬环境,加速实现金融业现代化,提高金融业运作效率,使武汉成为国际国内信誉卓著、动作高效、信息灵敏、实力雄厚的中部的证券交易中心、资金融通中心、资金清算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

武汉金融中心建设的步骤是:以前,着力增加金融机构,做大金融市场,丰富金融产品,改善金融环境,建设设施先进、信息灵敏、服务高效、融资功能和辐射力较强的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管理总部聚集区;初步建立武汉金融中心的框架,成为区域性的银团贷款中心、票据业务中心、资本市场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保险业务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20之后,武汉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金融业成为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25左右,以增强金融资源聚集和辐射能力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建设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创新活跃、金融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

三、建设措施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政府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政策保障。21世纪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战略部署在实施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的十多年后,中央开始重视和实施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都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并对中部经济圈作了战略规划。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全面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中部区域经济圈,推动中部地区经济持续成长,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具有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好,辐射能力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实现中部经济持续平稳、高效发展。

发展省际边境区域中心城市的探索 篇6

江西经济建设,要做强省会城市,更需要多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做支撑。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存在的基础和标志,是区域发展的支撑和平台。江西的城市布局呈现北强南弱的格局,目前在全国两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序中,只有南昌进入二类即次发达城市。作为全省第二大城市的赣州现有市区人口刚过70万,而其管辖人口接近900万,中心城市人口、面积规模过小,其凝聚力和辐射力均显不足。按国际理论,区域最大的中心城市首位度应不低于区域人口的十分之一。赣州矿产丰富,对接沿海的區位在全省最优,没有理由发展滞后。赣州应发展成现代化特大中心枢纽城市。

1.优势分析

良好的区位条件,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它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北连吉安市、抚州市。赣州背靠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赣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资源丰富。赣州面积3938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土地资源丰富,土特产种类繁多,无污染,非常适合成为珠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和农产品供应基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赣州已形成了较优越的交通条件。赣南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教和人力资源优势。经济实力渐增,知名度提升,吸引力增强。

2.劣势分析

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更低,工业发展地位有待加强,投资总量不大,增速不快,投资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体制不畅,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服务和管理以及竞争交易制度尚存在不小差距,人才流失严重。

3.措施和建议

转变观念,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城市环境,理顺交通,做大物流产业。转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培养和最终形成以稀土和钨为主的矿产加工业。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提升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实施人才战略,构筑跨省区域人才战略高地,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之,赣州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培育必须融入长珠闽经济圈。立足资源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并加强城镇化和工业园的建设,做好体制、观念的对接,加紧招商引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把赣州真正建设成为四省通衢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五中学)

区域数据中心 篇7

一、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

(一)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数据信息在存储、传递和处理过程中保持其完整、真实、可用和不被泄漏的特性, 即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信息安全的对象主要有实体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应用安全和用户安全。

(二) 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发展历史

信息安全技术防护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系统审计技术阶段。

主要是侧重于记录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过程, 以便审计人员事后发现用户的违规操作行为, 但其管理功能有限, 且无法及时阻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2. 主机监控技术阶段。

主要是防止单台主机信息泄漏和违规操作行为发生, 具有初步的主动防护功能并有较强的控制手段, 如外设控制、主机网络控制、用户认证等, 但采用的主要还是单点加固的机制, 防护体系不够完整, 存在安全“瓶颈”。

3. 可信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阶段。

在这一阶段, 强化了整体防御能力, 增加了“可信”的概念, 其中包括可信终端、可信软件和可信用户等内容。整个控制过程不仅仅限于单一的时间点, 而是从终端系统接入网络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 利用交换机、防火墙对非法终端进行隔离, 利用入侵检测、防病毒、漏洞扫描、审计软件等对用户行为进行检测, 借助补丁软件、木马专杀工具对终端进行保护。除整体防御之外, 它也更加贴近关键数据, 通过透明的加密技术、虚拟磁盘技术、文件重定向技术直接保护电子文档和数据的安全。

二、区域数据中心面临的主要技术风险

除了承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操作失误、系统软硬件故障等风险外, 由于区域数据中心是将全省或者几个省的业务和数据集于一体, 具有联网网点数量巨大、联网网点地域分布广阔、联网交易数量庞大等特点, 因而又面临由集中带来的以下几类技术风险。

(一) 业务系统整合带来的风险。

根据区域数据中心“数据集中、资源整合”的要求, 原来分散开发和部署的应用系统在数据集中的环境下需要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整合, 在此转变过程中, 硬件的更新、软件的升级以及整合之后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 都会对各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迁移整合过程没有规范的标准作为准则, 或者出现细节上的失误, 都会对各系统的平稳连续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二) 数据自身的安全风险。

随着大部分业务数据都基本上集中在数据中心, 其分析利用的效率固然会大大提高, 但数据集中的过程也是风险相对集中的过程, 一旦数据中心的存储数据发生丢失、混乱或是被破坏等现象, 造成的后果将蔓延至整个区域范围, 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

(三) 系统设计不科学带来的风险。

区域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应具有基本的海量联机事务处理能力, 在对此类系统进行开发之前, 对单位时间内事务或交易发生量的估算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对基本的处理能力作准确估算, 同时不失前瞻性,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过度夸大业务量, 造成信息资源浪费。因此, 在开发业务系统时 (尤其是在自主开发时) ,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业务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或者资源闲置的风险。

(四) 网络通信“瓶颈”风险。

数据集中同时也意味着网络压力的集中, 网络带宽如果无法满足大量网络终端实时联机交易的数据传输要求, 就会存在由于通信阻塞造成联机交易失败或失效的风险。

(五) 维护与管理风险。

由于区域数据中心的体系结构和运行管理相对复杂, 由此对技术人员的运维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科技队伍的技术水平没有配套地提升, 如果没有针对数据集中的工作环境制订详细的运维管理和应急处置制度, 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事故时, 将难以及时处理以确保系统连续稳定的运行。

(六) 遭受攻击与入侵风险。

区域数据中心的作用和风险都较以往分散式的体系结构更为突出,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加可能成为入侵攻击的目标与对象, 且与以往相比, 由于地位突出, 区域数据中心遭受攻击强度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长、方式种类会更多, 故一旦没有配套的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后果将不堪设想。

(七) 应急事件的风险。

区域数据中心为发挥其业务处理和分析的高效性, 需要跨部门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协作, 在此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下, 应急演练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 可能会造成无法开展应急演练或演练次数锐减的情况, 演练实质效果很难保证, 从而导致区域数据中心发生重大故障时, 业务恢复效率低, 技术风险不断扩大。

(八) 其它配套体系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区域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同样也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此期间, 灾难备份中心建设相对滞后, IT资源监控的技术手段有待丰富, 区域数据中心在风险方面的宣传仍是空白, 当核心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时, 由于自身风险定位不明确, 将难以迅速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区域数据中心整体安全防护策略

(一) 以标准的流程和可靠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平稳整合

为实现从原有分散式系统到集中式系统平稳过渡, 首先要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完善系统整合的标准、规范和流程, 在充分了解技术细节的前提下, 使系统的迁移工作以科学和固定的模式来实施, 从细节上确保系统迁移整合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可审计性, 不但要使结果符合要求, 更要使整个过程可控制。其次, 是要尽可能使用可靠、先进的技术手段, 一方面提高系统迁移整合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促使科技队伍多学多用、活学活用, 同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二) 采取有效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集中后, 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 首先是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准备工作, 在区域数据中心的主机服务器中可以利用数据一致性技术 (如时间戳技术) 等解决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以及使用数据备份中经常用到的数据复制技术 (如远程镜像技术、快照技术等) , 在数据丢失的紧急情况下使数据能得到及时恢复, 避免对业务造成影响。其次, 要根据不同业务系统涉密性和安全性等级, 通过严格的存储访问控制技术来实现安全访问, 在网络存储中使用IP SAN等技术, 建立数据的卷绑定, 设置主机的访问权限, 如读写权限、通过密码访问 (CHAP认证) 等。再者, 要加强对元数据的管理, 通过元数据优化、提取和语义一致等功能的参考模型来支持元数据的再使用、一致性、完整性和共享性。

(三) 采用软件工程成熟手段开展系统设计

区域数据中心对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 一个系统 (特别是需要具有巨量联机事务处理能力的系统) 能否胜任, 其设计过程非常关键。首先, 在系统设计初期, 必须充分与业务系统沟通, 确定业务量的变化范围, 由此一方面确定系统的性能范围, 另一方面使系统的技术架构与业务架构相吻合, 切实发挥对业务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其次,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 可以广泛应用已有的、成熟的软件工程设计技术, 例如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和以及成熟的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被反复使用、经过分类编目的、具有高可用性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 如Go F (Gang of Four, 四人组) 的23种基本设计模式, 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和技术, 能够有效保证系统设计的高可用性, 应对系统设计的风险。第三, 大型系统在上线之前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测试, 从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修改问题, 以保证系统具有胜任区域数据中心业务处理的高品质。

(四) 确保网络通信安全可靠、带宽充足

对于业务量飙升带来的区域数据中心网络通信“瓶颈”问题, 首先要注重避免在网络核心区中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在网络设计中, 应尽可能使用设备的双机热备 (如路由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的双机热备) , 以及采用不同通信运营商的冗余线路来解决线路备份问题, 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其次是要根据实际流量增长的需求, 拓宽通讯带宽, 同时合理利用网络设备的负载均衡技术, 有效填补网络线路和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速率差距, 确保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五) 提高队伍素质, 规范运维操作

区域数据中心在各个专项领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有必要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 或引进具有专项技能或运维经验的人才来补充维护团队, 使得区域数据中心各项运行维护工作运作顺畅, 并具有过硬的异常处理能力。同时, 应注重IT操作流程的完善, 以及配套操作和审计流程的自动化, 强化规范操作的落实和监督, 降低维护与管理的风险。

(六) 强化技术手段, 预防攻击与入侵

防止区域数据中心受到外来攻击和入侵, 主要是在网络设备、网络设计、入侵监测和病毒防治等方面,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强化网络安全和主机安全水平 (这方面的内容将在第四部分中详细介绍) 。

(七) 加强应急演练, 提高风险处置能力

数据集中格局形成后, 作为配套设施建设, 应该相应成立区域数据中心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其中包括领导小组办公室, 业务、技术、后勤通信电力保障小组等各层次的应急队伍, 明确各层次的职责, 制定合理可操作的区域数据中心应急预案。同时, 各小组应该根据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 使用模拟技术使演练更加逼真, 以提高区域数据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

(八) 未雨绸缪, 强化灾难备份中心建设

灾难备份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赘述, 它是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灾难中心的建设对于不同机构的数据中心来说, 从成本因素考虑, 可视实际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 在管理、技术和资金方面有优势等的大型数据中心可单独建立灾难中心, 反之, 则可租用和共享灾难备份中心。

四、区域数据中心网络和主机专项安全防护策略

(一) 网络安全防护

1. 网络安全设备。

首先是硬件设备安全, 所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规定, 具有生产许可证, 安全认证符合我国3C认证要求和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型式检验要求, 或具有美国、日本、欧盟等技术先进国家安全防范行业安全认证书, 对重要安全产品还必须获得国家保密和安全部门的评测和认证。

2. 网络安全设计。

在内联网中, 如果信息传输采用公用信道, 且TCP/IP协议具有开放性, 那么数据很容易被窃取、篡改和假冒。而在外联网, 如果某些业务系统数据的源头来自各网点, 而内联网与外部的连接是通过FR、DDN、X.25和PSTN实现, 则必须在链路层和网络层采用一定的安全措施。在链路层, 采用支持FR和X25协议的加密设备进行链路加密, 并且对个别重要业务的通信使用单独设立PVC通道;在网络层, 首先要在内联网与外联网之间使用防火墙、路由器进行数据包过滤、地址转换 (NAT) 等技术手段, 对来自接入网的非法访问进行控制, 其次要在局域网内设置虚拟专用网络, 实现重要业务系统的服务器与一般的办公用机相隔离, 再者是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和监控平台。

3. 网络接入和访问控制。

一是为了提高网络速度, 减少网络数据包的数量 (特别是广播包的数量) , 就必须对网络进行虚网 (VLan) 的划分, 因为业务的划分与部门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划分VLan的原则可以部门为主体进行划分。二是设计信息停火区 (DMZ) , 用来放置与各互连单位进行信息交换的服务器。外部用户访问DMZ中的各服务器时, 必须先经过防火墙的地址转换, 然后将数据包送到放置在防火墙DMZ区的各个服务器。通过这种网络结构, 可以制定针对服务器的安全策略, 也可以制订指向内网的安全策略, 还可以根据针对服务器的各种攻击进行防范。三是结合实际情况, 按照相关安全要求禁止远程接入方式。

4. 入侵检测系统 (IDS和IPS) 。

IDS/IPS一般部署在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边界, 可用于监测和抵御网络威胁。在区域数据中心有必要使用专门的入侵检测系统, 对网络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捕获网络异常事件和访问特定机器的数据包, 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析、检测, 从而确定是否有计算机对网络或受保护的计算机进行攻击, 进而堵塞系统设置中的安全漏洞。IDS/IPS对各类黑客攻击行为以及新型的未知的攻击行为能够实时监控, 自动检测可疑行为, 及时发现来自网络外部或内部的攻击, 并实时响应, 切断攻击方的连接。

5. 采用虚拟专用网 (VPN) 。

数据在对外传输时, 为保证所有在网络上传输的重要数据的安全性, 可以使用VPN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加密后的数据不仅能够确保其私密性, 还具有信息身份认证功能和抗攻击功能, 其他人无法将伪造的信息在VPN隧道上传输, 并且即使他人截获了数据信息, 也无法对加密的信息进行破解。

(二) 数据中心主机安全防护

除了网络基础环境的安全外, 区域数据中心主机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是另一个重点, 一般来说, 主机基本上都处在内联网中, 所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防病毒、蠕虫和恶意软件。

防病毒、蠕虫和恶意软件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主机安全防护措施, 它可以防止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扩散, 并对信息资源和网络设备进行保护。区域数据中心主机可安装业界流行的防病毒软件并开启自动防护功能, 同时部署防病毒服务器, 供客户主机进行实时更新, 以防遭受新型病毒、蠕虫和恶意软件的破坏。

2. 清除木马和间谍软件。

木马和间谍软件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病毒, 除盗取业务系统的用户和密码, 然后进行破坏以外, 有些木马和间谍软件还可能会用来盗取重要文件, 危害企业秘密信息的安全。因此, 除了部署企业版防病毒软件以外, 还可定期使用专用工具对主机进行全面扫描, 清除木马、间谍软件。

3. 操作系统安全和补丁分发系统。

一是保证主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 以及确保只安装与业务相关的软件。二是根据操作指引, 关闭操作系统中不必要的服务, 启用相关安全策略。三是针对操作系统和软件本身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 在区域数据中心部署补丁分发系统, 强制对所有主机进行补丁更新, 保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性。

4. 主机数据文件安全。

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式增强数据文件的安全性:一是对于以文件形式存放的涉密文, 全部转化PDF格式并使用在线验证的加密机制, 其加密算法采用的是256位的AES对称加密, 另外对涉密文件的权限进行控制 (如设置为“能看、不能改、不能打印”等) , 进一步对文件进行防护;二是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 特别是对使用数据库保存的业务数据, 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使用密文进行保存。

5. 主机漏洞的管理。

使用成熟的漏洞扫描系统, 基于其最新的安全漏洞库, 对区域数据中心主机漏洞进行定期扫描, 分析和检测主机中存在的弱点和漏洞, 并按照修补方法和安全实施策略进行加固。

6. 日志分析管理。

对数据中心主机的业务系统、操作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的日志进行分析, 如通过对业务系统中失败登录的次数、硬盘使用的情况、文件错误的分析来跟踪业务系统的状态;通过分析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启动失败情况、硬件错误、服务运行等日志, 解决操作系统和硬件的故障;通过对防病毒系统日志进行分析, 发现区域病毒发作的特点并提出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研究室.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体系架构研究.2006.

[2]李耀, 杨翼.数据大集中——网络时代银行业不能回避的话题[J].中国金融电脑, 2002.

区域数据中心 篇8

(一) 展现平台的目标

建立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的目标是:整合各种内部应用系统, 通过WEB方式发布信息, 集成现有业务流程, 对分散在各地的业务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及个性化服务, 协同其他相关部门的业务网站和应用系统, 实现资源整合, 在减少重复投资的前提下, 提供相关的服务。

(二) 展现平台的需求

用户通过展现平台这个唯一入口访问后台应用系统。其主要需求在于:

1. 简化用户访问

(1) 统一用户界面, 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2) 提供一站式服务, 用户通过统一入口登录后, 即可访问到所有权限许可内的服务;

(3) 支持多种访问设备及多种访问方式,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用户可以随时访问到所需要的服务, 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的扩展 (如手机短信等) 。

2. 实现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通过展现平台实现聚合, 用户在权限许可范围内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统一访问;提供全文检索、多条件组合检索等多种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

3. 个性化服务

为各类角色的用户提供个性化页面, 可以对版式和内容进行定制, 不同类型的用户看到的内容和访问到的服务都不相同。展现平台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并且根据用户的权限以及这个用户的个性化设置显示出相应的界面, 并可以切换到各种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Portal技术及其优点

(一) Portal技术简介

Portal是基于Web的应用, 提供个性化、单点登录、整合不同资源的综合信息展示平台。Portlet是Portal的核心, 指门户小应用程序, 通常被描述为网页上的小方框, 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组件, 提供对应用、基于web的内容及其它资源的访问功能, 通过Portlet可以访问网页、web服务、应用和合成内容。开发者可以创建自己的Portlet, 或选择使用Portal厂商及其业务合作伙伴创建的系列Portlet。

(二) Portal技术优点

1. 提供单点登录机制。

用户通过统一入口登录后, 即可访问到所有权限许可内的服务。

2. 界面定制灵活。

Portal页面由一个个Portlet组成, 每个Portlet对应一个小窗口, 在这种结构下, 可以随意更改Portlet的位置、尺寸、级别、外观等属性。此外, Portlet内部显示的内容也会随着属性的调整而改变。

3. 提供个性化服务。

Portal技术允许最终客户利用已经开发好的资源, 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重点关注的信息点定制首页或网站。

4. 提供内部安全机制。

管理员可以在Portal上面定制角色、组及用户, 指定哪些资源可以被哪些用户 (组、角色) 访问, 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用户登录之后, 则看不到不在授权范围之内的资源。

5. 支持多渠道访问。

同一个Portal可以不用修改就可以支持手机、PDA访问。

6. 形成了JSR168、WSRP等技术标准。

JSR168标准支持Portlet在不同Portal产品上运行, WSRP则标准简化了远程应用和内容到门户的集成, 此类通用的技术标准, 为Portal产品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 (简称门户平台) 建设方案

(一) 门户平台的设计思路

根据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的需求分析, 门户平台必须具备单点登录、应用界面集成以及信息展现三大功能。

1. 单点登录

单点登录是指用户只需在登录时进行一次注册, 就可以在多个系统间自由穿梭, 不必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确定身份, 其后台实质是安全上下文 (Security Context) 或凭证 (Credential) 在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传递或共享。当用户登录系统时, 客户端软件根据用户的凭证 (例如用户名和密码) 为用户建立一个安全上下文, 安全上下文包含用于验证用户的安全信息, 系统用这个安全上下文和安全策略来判断用户是否具有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门户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可以利用Portal自带的功能实现。

2. 应用界面集成

应用界面集成是指将用户需要使用的多个应用程序的界面聚合至一个统一的页面, 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从集成的对象上看, 在门户平台集成的应用系统包括数据总中心推广的应用系统和区域数据中心自建的应用系统。从集成的方式上看, 门户平台支持多种应用集成的方式, 包括超链接方式、展示响应方式和展示界面方式, 其中超链接方式是在门户中提供链接, 用户通过点击跳转到应用的页面, 展示响应方式是在门户平台中展示应用响应的结果, 展示界面方式是在门户平台中直接展示应用中的界面视图, 三种方式的展现层次不断提高, 展现内容不断丰富。对于用户来说, 最好的应用集成方式是能够在同一个页面中显示种类尽可能多的应用内容, 因为这样能够把一个个“应用孤岛”有效地联结起来, 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 区域数据中心门户平台建设应当尽可能采用展示界面方式。

从技术上看, 应用集成主要有以下手段:

(1) 采用超链接方式

应用系统提供一个链接地址 (URL) , 然后在信息门户上定制相应链接按钮, 用户点击后直接跳转到这个应用系统指定的页面。超链接集成方式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便于实现, 这种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应用系统比较独立, 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没有必要将信息集成到信息门户页面中;二是应用系统开发商无法提供相应的开发支持, 也没有其它方式可以对这个应用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三是应用系统具有较特殊的地位, 不宜做任何改动。

(2) 采用IFrame方式

根据用户的需求针对需要集成的系统单独开发一个页面, 然后在信息门户指定位置引入这个页面, 页面的大小要与信息门户中规划的大小一致。这块页面的展示由被集成的应用系统控制, 其后台程序运行在这个应用系统的服务器上。这种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应用系统比较独立, 原开发商或采用其它方式可以对这个应用系统进行针对Portal展示的二次开发;二是数据较为重要, 不能同步到门户数据库中。这种集成方式的特点是应用系统在信息门户中初步体现了个性化、动态展示, 但是控制、管理权还在应用系统, 信息门户只能被动展示。

(3) 采用Portlet方式

具体来说, 基于Portal提供的Portlet类库来实现应用系统的信息聚合。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对信息聚合个性化要求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 采用这种方式只能通过开发实现, 而且开发工作量较大, 工期较长。Portlet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使用现有Portlet。Portal产品一般会提供现成的Portlet, 实现开箱即用的连接功能。以Portal与Lotus Domino产品连接为例:针对Domino这类比较流行通用的办公产品, 大多数Portal产品都会提供一些现成的、针对Domino视图控制的Portlet。Portal与二次开发的Domino程序之间经由Java API来连接。

Web剪裁Portlet。Web剪裁Portlet用来显示现有网页的各个部分, 可以直观地选择页面的不同部分, 或剪裁特定标志之间的所有文本, 这样便能够精确地控制提取的标志。Portlet还可以重写剪裁的页面内部的链接, 这样有助于在不离开门户网站导航结构的情况下显示现有页面。每次剪裁网页时, 会在门户网站注册表中创建新的Portlet, 只要显示这个Portlet, 它就会检索最新的网页版本并提取剪裁的部分, 在页面上显示。

IFrame和Webpage Portlet。对于各种基于Web的应用系统, 可以采用IFrame和Webpage Portlet进行集成。该集成的方式只需要提供Web应用的URL地址和Web的原始登录方式, 而不需要修改后台的应用系统, 即可以通过单一登录的方式在门户中展现后台Web应用的内容。

自行开发Portlet。可以利用产品提供的开发接口, 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 订制开发Portlet, 以满足系统集成的特殊需要;这种集成方式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最高, 所需工作量最大。

3. 信息展现

(1) 信息展现功能

根据区域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要, 门户平台需要提供与信息展现相关的功能。

信息浏览和评论。门户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分为公开信息和授权信息:公开信息对所有用户开放, 无需登录即可浏览;授权信息只对拥有浏览权限的用户开放。平台提供文章评论功能, 该功能是否开通、实行匿名还是实名评论可由门户管理人员自行配置。

信息下载。提供文档、资料、程序等内容的下载功能, 数据下载可设置权限, 包括设置对匿名用户开放下载或仅对登录用户开放下载。

信息查询。门户平台需要支持多种逻辑组合检索 (精确检索、模糊检索) 、二次检索 (在上一次检索结果范围内的再次检索) 、时间检索 (限定检索内容的时间范围) 、检索条件多种组合因素的检索。检索功能应当与用户权限相结合, 未登录的用户仅能检索到公共信息, 登录用户可以检索到公共信息以及授权信息。

信息审核。对重要的信息内容提供信息审核功能, 用户发布信息后, 信息只对审核人员和发布人可见, 在审核人员审核后, 信息才自动发布到网站上。针对信息审核过程中的多级审核流程设置, 系统应具备灵活的工作流定制功能。工作流定制方式应简单, 采用直观方式进行工作流的设计。同时, 工作流应支持串行、并行、混合等多种流程。

权限管理。为实现信息最大化共享、安全保密和最优化管理, 平台可以采取分级授权管理策略, 可按单位、部门、级别或个人进行授权;权限粒度可到栏目, 也可到单条信息, 权限类别包括只读、列表、发布、删除、修改、禁用6种基本权限, 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添加。

信息分类。信息的合理分类是用户快速定位所需信息的基础, 建议设置专门的信息分类审核组, 进行类别管理。审核组可以在系统中添加和管理相应的类别, 包括大类以及子类。当原有的类别不能满足需要时, 审核组可再向系统中添加新的类别。

(2) 信息展现实现策略

对于信息浏览子功能、评论子功能和信息下载子功能, 集成的技术难度较低, 但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信息使用权限及信息栏目的设置上。对于站内信息查询子功能, Portal以及其它开源框架等工具都提供搜索的功能组件, 集成的技术难度较低。对于信息审核子功能, 集成时需要重点考虑针对不同信息的不同审批流程, 流程的处理可以采用商业的工作流引擎。对于信息分类子功能, 由于其功能直接影响信息查询, 信息审核的效果, 因此需要按照信息栏目规划方案中的信息分类部分来建设栏目, 合理设置栏目包含的信息。

(二) 门户平台的部署方案

基于内外网分离的原则, 区域数据中心内网生产区部署对内门户平台, 外网生产区部署对外门户平台。同时基于内外网客户端分离的原则, 内外门户平台之间并不进行集成。

由于区域数据中心信息展现中包括特定的数据总中心的信息, 而数据总中心也可能需要特定的分行信息, 因此建议采用总中心和区域数据中心协作部署方案:区域数据中心门户和数据总中心门户互为信息源, 分别为对方提供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摘要:区域数据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和信息资源, 如何建设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 向用户友好、合理地展现这些资源, 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的定位, 介绍了相关技术及其优点, 探讨了引入Portal技术建设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Portal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科技处.广州分行省级数据中心汇报材料之四—门户平台设计.2007.

区域控制中心延期建成 篇9

根据Shahis Malik所说, 消防车辆的三分之二已经安装数字消防无线设备, 剩余将在2010年春季安装完毕。

他们将继续与消防救援机构、政府以及Airwave等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继续完成车辆改造计划。反馈的事实表明, 消防队员已经受益于能够使用更清晰的语音通信的新型通信设备。但是, Malik先生也表示, FireControl项目的进度将推迟, 同时将改建为9个区域控制中心, 46个独立的控制室。Malik 在2009年7月15日的议会上说, 控制中心IT系统的技术问题将在2011年至2012年年底解决。

他解释说:“我们已与消防救援机构和地方政府详细讨论了这一点, 并认为这是一个实际可行的计划。官方正在积极筹备2012年的夏季奥运会, 届时该网络将在奥运期间为所有消防救援机构提供强大的支持”。

赵婷 供稿

Fire-fighting and contermeasures of Lanzhou

区域医学中心理论初探 篇10

关键词:区域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

早在1997年, 重庆市启动了“长江上游医学中心”建设的筹划工作, 此后一直努力致力于该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工作。有学者认为“西部地区已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医疗技术服务网络, 中心城市已具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因此提出了建设西部医学中心的设想”[1]。此外更有学者提出“在卫生部的直接指导下, 以综合性大学 (含医学) 为依托, 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医学发展规划, 努力建设国家级医学中心。……就目前我国医学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区域性差异看, 可以考虑在东西部地区各选择一个点进行国家级医学中心的建设”[2]。2007年3月, 上海市卫生局发布《上海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亚洲医疗中心城市之一, 要在实现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 把上海市建设成亚洲医学中心。而事实上, 成为亚洲医学中心, 一直是上海努力的目标之一[3]。正当部分中心城市纷纷致力于规划或筹建长江上游地区、西部地区乃至于亚洲地区的医学中心的时候, 2009年7月卫生部发布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 (试行) 》 (以下简称《设置原则》) 的征求意见稿。《设置原则》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医疗服务区域, 每个区域内设置1到3个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 相关专科专业设置1到3个国家专科性医疗中心。那么卫生部计划拟在七大医疗服务区域建设的区域医疗中心, 与部分中心城市所规划或筹建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区域医学中心是否存在着联系和区别呢?即两者是内涵同一还是相互包含、是相互促进还是冲突抵触、以及在卫生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心城市如何建设区域医学中心?尽管《设置原则》对区域医疗中心的内涵和建设做了详尽的规定, 但是国内对两者的关联以及区域医学中心的相关理论研究却是匮乏的。因此, 加强对两者关系尤其是区域医学中心内涵和建设的基础理论的研究, 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1 区域医疗中心与区域医学中心之比较

《设置原则》规定“区域医疗中心是指为一定区域内居民提供代表该区域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 承担一定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任务的医院, 区域医疗中心同时承担服务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技术支持。区域医疗中心按照服务的地域范围和医疗辐射能力分为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医疗中心”。由此可见区域医疗中心仅仅指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划分内具有先进医疗服务水平的中心医院, 这显然与部分中心城市所努力筹建的区域医学中心是有区别的。上海市自2001年起, 有计划地在市三级医院建设若干个临床医疗水平达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的临床医学中心;迄今经过3次选拔, 共有在建临床医学中心33个[4]。为“加速上海成为亚洲医学中心的进程, 在医院、学科和人才三个结构调整的基础上, 临床医学中心将形成管理现代、服务精良、技术先进、设备完善, 以诊治疑难杂症为宗旨, 并具有相当规模的标志性医疗中心”[5]。由此可见, 上海市作为亚洲医学中心的支撑框架是其地域内若干标志性的临床医疗中心 (三级医院) , 而这些医院重在疑难杂症诊治的先进医疗技术。除了不明确强调医学教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处置等综合能力外, 这些临床医学中心与《设置原则》中规定的各个行政区划级别 (主要是国家级和省级) 的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几乎是等同的。由此可见, 城市医学中心的范围大于区域医疗中心, 一个城市医学中心必须涵括若干高级别的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是一个个单独的中心医院, 而区域医学中心的范围不仅包括这些中心医院, 而且延伸至区域内某个中心城市整个的医疗卫生服务综合体系。

只有当一个城市在区域内形成了以若干高级别区域医疗中心为基础的医学综合体系, 才具备了升华为医学中心的可能。然而区域医学中心的形成并不局限于这一个条件, 其形成还有赖于其他的一些条件, 这就需要对区域医学中心的内涵进行深入地研究。

2 区域医学中心内涵的相关理论

2.1 区域医学中心的内涵

以医疗卫生为主体的医学行业是高科技、高强度、高风险的智力密集型服务行业, 其行业的高技术性含量不仅决定了医疗卫生事业是大量、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行业, 而且对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和素质水平有极高的要求, 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在医学事业的发展中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作为一个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医学中心, 在医学科技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上这两大核心要素上必然处于先进的水平。因此, 医学科技和医学人才不仅是医学行业的核心要素, 也成为贯穿整个城市医学中心的核心和基本要素, 即但凡涉及医学科技和医学人才的方面都应属于医学中心的建设内容。区域医疗中心 (或区域临床医学中心) 虽然涵括了在区域内处于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医院和各类专科性医院, 也涉及一定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 但范围毕竟主要限于临床医疗服务领域, 并无法涉及整个医学综合体系。事实上, 医学的范畴远远大于临床医学, 医学还涵括了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医学等众多领域。因此, 作为区域内医学资源集中整合体系的城市医学中心, 必然是以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才为载体的、集医疗卫生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整个医学有机体系, 涵括了区域内的临床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医学高级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中心等几个组成部分。

在区域医学中心的组成部分中, 由医疗机构体系组成的临床医疗子中心无疑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在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中起着主要作用, 而其他三个子中心则起到了次要作用。这是因为医学作为一门应用为主的科学, 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心医院的临床医疗技术的水平最能反映一个地区医学水平的高低。如上海市建设的亚洲医学中心的主要定位就是亚洲的临床医疗中心, 其核心的构架体系就是由若干临床医疗水平达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的临床医学中心 (三级医院) 组成。然而, 尽管临床医疗中心的地位重要, 但要促成一个城市的整体医学水平的先进, 则需要涵括其他的子中心,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将区域医学中心仅仅等同于区域的临床医疗中心, 这样的定位无疑是不完整的。首先,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 涉及到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和寿命。如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就将公共卫生定义为“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公共卫生的意义早已超出医学科学的范畴, 具有极重要的社会学意义”[6]。试想一个区域内的居民能得到良好的临床医疗服务, 却无法有效地防控疾病和健康长寿, 这样的医疗水平只能是一种畸形的先进, 并不能真正增进人民的福祉、保障健康权这一基本人权的实现。因此, 以建设一批拥有高水平人才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基础, 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报告预警系统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具有完善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与慢性非传染病的监测、检验实验基地, 形成对区域内疾病防控系统起到技术指导作用的公共卫生中心意义重大。其次, 医学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基础是医学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关乎医学的未来, 区域医学中心的先进性就有赖于区域内医学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因此, 深化区域内卫生科技体制改革, 统筹调整医学科研机构布局, 发展医学重点与优势学科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及其研究机构, 强化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教学、科研单位科技活动的联合与协作, 建立并形成新型的医学科研群体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心关乎区域医学中心的技术前景。最后, 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必然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和聚集, 而医学人才的“成才之路应当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均衡全面发展”[7]。医学教育具有终生教育的特点, 医学人才成长过程包括职前和职后教育两个部分。前者主要为学历教育, 后者主要包括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两部分。虽然医学高级人才的培养最终落脚在医疗技术和医学科研实践的职后教育环节, 但医科院校的学历教育却是成就医学人才的基础和源泉。没有素质优良、源源不断的医学学历教育人才的产出, 绝不可能造就医学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区域医学中心。有学者就指出医学中心的建设的“必须加强卫生部对全国医学工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积极组织制定区域性医学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原卫生部属重点医科大学的作用, 尽快建设国家级医学中心”[8]。通过该学者“尚需要依托融合了原卫生部属高校的综合性大学, 建设区域性国家级医学中心”的观点可见, 具备医科大学是一个城市创建医学中心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和发展区域内医科大学的职前教育实力, 并结合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和医学科研机构对医学人才的职后教育, 才能为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因此, 区域内形成医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和聚集体系中心, 是区域医学中心形成的人的要素。

2.2 区域医学中心的指标体系和概念分类

2.2.1 区域医学中心的指标体系

作为某个城市整体医学资源水平和状况的综合体现, 临床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医学高级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中心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实体卫生机构的类别划分, 如临床医疗中心就等于医疗机构体系、公共卫生中心就等于公共卫生机构体系。这些子中心的内容无法绝对地区分而呈现为相互交融和作用的有机体系 (如医学人才的培养就涵盖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各类卫生机构) , 这就决定了医学中心并非是城市的各类医学实体机构体系的组织而属于抽象的理论概括或无形资产的范畴。那么如何来考核和评价区域医学中心或某一个子中心的功能好坏和水平高低呢, 这就涉及到医学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事实上, 医学中心要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征, 则必然涵括两个指标体系:即内在的评价指标和外在的评价指标。其内在的指标体系又可以具体细分为设施条件、学科技术、人才队伍和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 使得医学中心的功能水平不再由某类卫生机构的运营状况来分析评估, 从而可以用分解后的四个指标来科学和直观地评价医学中心功能水平的优劣。医学中心外在的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医学中心对外的辐射影响能力, 也可以细分为影响度、知名度、美誉度三个社会评价指标来考核。事实上, 通过内外两大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医学中心的建设工作, 才能全面地实现医学中心的既定目标。

2.2.2 区域医学中心的概念分类

基于医学中心的上述特点, 则应着重于医学中心的功效进行抽象地概括定义而非具体地赋予其定义。即区域医学中心应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医学行业资源丰富且集中, 众多具有先进水平的卫生机构汇集在交通和通讯便捷的大型中心城市, 形成区域内医学资源的集中整合体系;通过依托区域内中心城市强大的医学科技实力和众多的医学人才, 集中优势医学资源, 带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中心自身具备在区域内先进的、层次类别齐备甚至在部分领域具备领先水平 (如国际或国内水平) 的医疗卫生和教学科研功能, 对一定地域范围有强大的辐射影响能力, 能够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内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中心。医学中心区域不仅能够享受到本区域内先进的、功能齐备甚至部分领域顶级领先水平的卫生服务, 而且其他的地区可以从医学中心获得所需要的医学人才、卫生服务、医学技术和医学信息等卫生资源, 甚至学习医学中心卫生事业的管理模式和法律政策模式, 从而体现医学中心的对外辐射影响力。

同时, 区域医学中心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和体系, 绝不能严格按照一个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的级别来进行层级分类, 而只能根据其所涉及的大致地域范围进行层级划分。按照医学中心辐射和影响地域 (地理区域) 范围的不同, 可以把医学中心划分为国际范围内的国际级医学中心, 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医学中心, 国内局部地域范围内的局域级医学中心。重庆市所建设的“长江上游医学中心”, 无疑是区域医学中心中最低的层级——局域级医学中心, 而上海市所筹建的亚洲医学中心则属于高级别的国际级医学中心。

3 区域医学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

由于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涉及到整个城市医学资源的集中整合和提升优化, 是一个全新、复杂甚至艰巨的体系和任务。为保障其建设工作实施的科学、规范、有序和成功, 在建设中应当坚持和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以此来指引医学中心的建设。

3.1 医学中心的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 医学中心建设是政府行为,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必须承担起导向、投入与监管的职责。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要利用市场激励和调节作用, 鼓励良性竞争和合理的分配机制, 以保证投入产出的高效率, 促进医学资源向着具有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方向投入。其次, 医学中心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 要把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结合起来以建立完备的医学行业的投融资体系。一方面要强化政府投入,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多渠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金投入, 如鼓励社会资金力量、信贷风险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投入、外资投入甚至可鼓励少数医疗卫生机构试行股份制改造以增加投融资渠道。

3.2 坚持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城市的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1999年3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区域卫生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 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合理配置。区域卫生规划作为一种手段, 其目的在于卫生资源的科学配置, 实现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 则是对区域内卫生资源配置的提升和优化, 以期产生区域内领先的医疗卫生和教学科研水平, 最终为区域居民提供优质先进的卫生服务。事实上, 公平和效率不仅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而且本身就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目标, 因此先进水平的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与基本保障的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并不冲突。医学中心致力于高水平卫生服务的提供, 而后者致力于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 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保障了基本卫生服务公益性主导地位, 又满足了区域内群众高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 才能真正做到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同时, 区域医学中心在起到先进性示范作用的同时, 也将加快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这是因为区域内卫生资源的优化组合, 必将涉及到其区域内卫生机构的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 对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医学中心建设中秉承机构建设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医学中心的建设有赖于各类参与主体的不懈努力, 其过程中需要各类医学行业机构自身不断完善发展。鉴于医学中心的先进性和前所未有, 故而也要求各类医学行业机构在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及时对其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建设符合中心要求的现代化运营体制,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3.4 医学中心建设强化卫生法制建设与完备监督奖惩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 区域中心的建设一开始就应纳入城市卫生法制建设的轨道中, 即一边建设中心一边完善相配套的卫生法律、法规, 以保证医学中心的建设始终在法律的强力保障和直接依据之下, 使中心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既定和固定之策, 以保障中心建设的人力和财力需求。其次, 建立完备的监督和奖惩机制。这就要求在医学中心的建设过程中, 对有关主体完成目标的过程和绩效进行监督考核, 同时对目标完成的优劣施以奖惩机制, 以保证医学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和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文贤, 毛萌, 姬郁林.建设西部医学中心的设想[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3) :188.

[2]孙荣国.积极制定区域医学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医学中心[J].卫生软科学, 2002, 16 (3) :6~7.

[3]胥会云.上海医疗资源向郊区倾斜努力建成亚洲医学中心[A].第一财经日报, 2008-11-21.

[4]张勘, 夏擎世, 许铁峰.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 (11) :672~674.

[5]张勘, 刘俊.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计划基本思路及实施情况[J].中国卫生资源, 2002, 5 (5) :238~239.

[6]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

[7]张勘.上海学科人才建设现状和成效分析及前瞻[J].社区卫生健康, 2008, 7 (3) :160~163.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研究 篇11

摘要:本文从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档案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国家宏观层面的档案事业规划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提出建设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构想,特别是探索了其在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和跨机构合作方面应该采取的建设方法。

关键词:档案保护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Abstract:Facing the coexistence of opportuni? ties and challenges in Chinese archives conserva? tion work,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rchives career planning of national macro level and the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 vation Center,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etting up the regional archives protection center, and fo? 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s of it in the market orientation, the establishment foundation and the in? ter agency cooperation.

Keywords:Archives conservation;Regional ar? chives protection center;Northeast Document Con? servation Center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实际上是建立在地方档案工作之上的以档案抢救和修复为核心工作内容的机构,通常由多个省级或市级的公共文化机构在优化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联合建立,为所涉行政区域内的各个文化机构、机关单位、公司企业或私人提供档案保护服务,尤其是针对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本文借鉴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结合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探索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方式。

一、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

当前阶段,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国家对于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档案保护工作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国家对重点档案保护的重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重视档案的抢救工作,1984~1999年财政部共拨款7040万元抢救一批濒危档案。“九五”、“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补助达到7800万元,地方财政的经费使用与此大体相当。进入“十一五”后,国家每年投入9000万元进行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1]2016年4月7日,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重点强调了加强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力度,实施“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并鼓励各级档案馆加强区域合作,探索档案区域协作发展模式。2016年5月10日,国家档案局印发《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给予专项资金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目录基础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档案开发项目以及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项目。此外,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档案文献保护工程,如“中国记忆工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等。由此可见,国家对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视为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

(二)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发展缓慢

早在2008年,广东省档案局就曾将“建立区域性档案修裱中心”列入年度重要工作内容,这是国家进行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模式的创新。[2]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并建立了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例如河南省档案保护技术中心、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湖北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等,但是伴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面临着众多问题。一方面,此类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单一,主要集中于历史档案的修复;另一方面,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在业务合作与交流上存在不足,往往“各自为政”。更为重要的是,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外有偿服务,使得其资金来源无法实现自给,而过度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投入。同时,在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档案保护机构尚未独立建立,而通常设立于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之下,作为一个部门而存在,如江西省档案馆的档案技术保护处。县级地方档案馆由于受资金、人员等条件限制,连单独的档案保护部门都没有设立,如安徽省绩溪县档案馆,其馆藏的徽州历史档案都是在裱画店进行实体修复和抢救的。因此,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发展速度缓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三)档案保护人才短缺

档案事业的长效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近年来,档案教育和各类培训班的发展,为我国档案工作一线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档案保护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项目的实施,以及地方档案保护工作的开展。从目前来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培养的档案修复人员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而新的档案修复人员一时又衔接不上,使得人才供给出现了断层。[3]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档案教育环节,档案保护课程教材内容陈旧、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法单一、实验技术不足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档案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4]同时,地方档案部门过于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实际交流或培训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档案保护层面,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经费的使用不合理,未能分清轻重缓急,甚至将部分档案保护的经费挪做他用。[5]此外,也缺少一个独立的档案保护机构来提供定期、专业的技术培训。

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建设经验借鉴

为了对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历史文献等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和抢救,美国建立了众多区域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如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NEDCC)、太平洋地区保护中心(PRCC)、巴波亚艺术保护中心(BACC)、艺术和历史文物保护中心(CCAHA)、落基山地区保护中心(RMRCC)、中西部艺术保护中心(MACC)等。[6]其中,具有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借鉴意义的首推位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一)建设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文献收藏机构面临着严重的纸张恶化问题。与此同时,包括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城镇和州立档案馆在内的文献保管机构都没有相应的设施去提供纸张保护服务。[7]而单独建立机构内部的档案保护技术实验室,并为之配备人员耗资巨大,而且也没有足够地受过训练的管理人员来为它服务,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联合来避免机构重叠。[8]在这样的背景下,1973年,由波士顿图书馆监管人乔治·卡恩哈等人在克雷斯吉基金会、图书馆资源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发起并正式成立了新英格兰文献保护中心,并由乔治·卡恩哈担任中心的第一任主任。1980年,新英格兰文献保护中心为了保障中心成员和财产的法律权利,改组成为一个非营利的股份公司,通过董事会实行管理,并向新英格兰地区以外的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州立图书馆馆员提供了董事会代表权。为了反映其业务范围覆盖到整个美国东北部地区,该中心正式改名为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二)完整的服务体系

NEDCC具备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其服务内容涉及文献保护的各个方面,包括实体保护、数字化保存、文献灾害预案的制定以及其他诸如咨询、评估和技术培训服务等。这种从微观技术保护到宏观的评估、咨询和培训的服务体系,构成了NEDCC业务的核心,也是其本身实现更快发展的根本保障。从服务方式而言,NEDCC实行的是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在线服务与现场服务相结合的多样化服务方式。最值得一提的是NEDCC的“7/24紧急电话援助”咨询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属于在线服务,即中心工作人员一周7天、全天24小时为机构或个人提供灾害咨询,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温湿度建议、处理档案文献火灾、虫害和霉菌的建议等。[9]在服务对象上,NEDCC涵盖了地区内的各类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如丹佛自然科学图书馆馆藏《北美印第安人》的修复、尼克尔斯故居博物馆的照片保护、伍迪格思里档案馆馆藏档案保护等。此外,NEDCC还为一些文化组织、私人和企业提供有偿服务。

(三)密切的国际化合作

通过在国内的业务开展,NEDCC的服务能力逐渐提高,并且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实体档案保护人员,如Michael Lee、Suzanne Martin Gramly和Mo? nique Fischer等高级技术研究员。在此基础上,NEDCC开始将服务领域扩散到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区。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而其中又以与欧洲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最为密切。NEDCC最早的跨国交流合作可以追溯到1994年,该中心派遣相关人员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进行培训和咨询的相关交流活动。1996年,NEDCC相继开始了东欧交流计划和古巴系列交流活动,致力于档案文献保护技术的交流。1998年以后,NEDCC分别在古巴、斯洛伐克、南非等国举办了纸张与照片保护培训会。在档案文献实体修复方面,NEDCC参与了德里拉福教区图书馆项目(北爱尔兰)、海明威故居博物馆合作项目(古巴)和西尾保护工作室亚洲艺术品保护合作项目(日本)等。国际化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的进行,使得NEDCC迅速在国际档案文献保护领域树立了重要地位,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三、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方式探索

针对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国家层面提出的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要求,笔者借鉴NEDCC的发展经验,从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发展途径三个方面探索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方式。

(一)以市场为导向,保证服务需求

NEDCC为了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中心自身的资金自给,在建立时就考虑到了市场因素。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乃至东北部地区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文化、经济和教育发展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地区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其他历史档案文献收藏机构众多,这就保证了该地区内文献保护的市场需求,也使得NEDCC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一批固定的服务对象,同时在保护服务的开展和交流过程中得到便利。我国在建立地区性档案保护中心时,也应该考虑到市场因素,例如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建立,将服务对象集中于巴蜀文献的保护上,包括古籍善本、碑帖拓片、书法绘画、文件、档案文书的整理、抢救、修复。[10]

另一方面,服务项目的开展也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NEDCC从最初单一的手稿、书籍修复到形成目前的综合服务体系,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载体不断丰富,NEDCC不再局限于纸质载体的修复,而相继开始了照片、影像和音频的保护服务。文献灾害预案的制定更是将市场需求的矛头指向了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实体文献保管机构的灾害预防,将微观的保护服务扩大到宏观层面。相较而言,我国无论是独立的古籍、文物修复中心还是隶属于档案馆的档案保护部门在服务项目的扩展上还比较滞后,因此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不断开展新的服务方式,挖掘潜在用户。

(二)以文化机构为基础,整合配置资源

NEDCC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档案文献保护的机构,它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和协会组织。从其建立来看,康涅狄格州公共档案馆、康涅狄格州图书馆、波士顿图书馆成为其建立的主要发起机构。从资金来源来看,NEDCC没有政府直接的资金支持,而是由各公共文化机构、专业协会、基金会、企业公司和个人的捐献获得资金来源。从其服务对象来看,NEDCC的服务对象涵盖了文化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个人,而文化机构是其主要服务对象。一方面,文化机构藏有大量的档案文献,并且它们对于档案文献的保护需求远远高于其他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文化机构在公众群体中具有良好的公信力,NEDCC通过为文化机构服务可以建立自身的信誉,并以文化机构为桥梁培养第三方客户。从其业务扩展的途径来看,NEDCC早期受自身规模、技术、资源的限制,无法独立承担较大的文献保护项目,但是通过借助一些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协会提供的平台和资金的支持,NEDCC建立了跨机构合作的业务扩展机制。

当前我国从事档案保护和修复的独立机构相对较少,一般是以部门的形式设立在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之下。以安徽省为例,笔者在安徽省档案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科学技术档案馆、安徽省博物馆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只有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下设了古籍修复中心和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因此,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可以借鉴NEDCC的建设经验,以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为基础,建立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提供档案、古籍的修复、保护和数字化等服务。

(三)以跨机构合作为途径,扩大业务范围

任何机构都无法独立存在,其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机构间的合作,而NEDCC本身就是地区内跨机构合作机制的产物。NEDCC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开展跨机构合作:一是单一的资金支持,例如“保护101”和“保护教育课程”,其由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提供资金来源,NEDCC独立完成项目。二是三方参与,即NEDCC、资金来源方和其他项目合作方,例如IRENE项目,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提供资金,第三方国会图书馆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三是双向合作,《北美印第安人》的修复,丹佛自然科学图书馆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参与具体的修复工作。在与国内各机构的合作中,NEDCC不仅突破了服务地域的限制,扩大了服务范围,更重要的是在文献保护领域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无论从研究还是实践工作层面,整个文化的发展水平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无论是国家的文化发展纲要,还是学术界涌现的一些研究著作,有关“文化发展”“信息资源整合”的各类规划工作进行得紧锣密鼓,一些以诸如“国家战略”“社会记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为基本框架的文化实践范例不断成型。[11]这就为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应该建立跨机构合作机制,在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业务开展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以此来推广研究成果,扩大业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作为一个地方档案保护机构,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比如资金的缺乏、人员的配备、地方文化机构的支持等。笔者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科学认识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立必然会和地方档案局及其他如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产生密切联系,如何处理好各个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与档案局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档案局作为地方档案行政主管机构,统筹各方面的档案工作。其次,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和档案馆等文化机构之间是业务协作的关系,其可以协助文化机构开展具体的档案保护工作,同时也可以依托各个文化机构的网站进行宣传或联合各文化机构开展培训活动,实现互利共赢。

(二)多方位发掘潜在用户,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

档案潜在用户是指社会上的组织或个人具有档案利用的潜在需求,但是由于其自身能力的限制或者外部条件不足,而无法与档案馆建立联系的这部分群体。相对于现实用户,潜在用户具有数量多、潜力大的特点。[12]NEDCC早期就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档案修复服务,发现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潜在用户,并获得了用户的支持。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作为一个新兴的档案服务机构,为了更好地确保职能的长效发挥,对于发现潜在用户至关重要。不仅要针对地方各个文化机构的馆藏档案进行针对性保护,还应该为私人或者企业提供档案修复服务。与此同时,必须加强档案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认识,对用户的需求实行实时预测,并及时提供用户信息反馈,不断促进中心改善服务。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周耀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67.

[2]胡可征.创新模式注重实效——广东省探索建设“区域性档案修裱中心”[J].广东档案, 2010(4):21-24.

[3]邵金耀.新时期档案保护技术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档案学研究,2016(1):112-116.

[4]陈鹏,农建萍.对《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档案时空, 2012(8):23-24.

[5]李燕.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档案报, 2000-06-26(2).

[6]刘家真.美国的地区档案保护中心与保护协会[J].档案管理,1997(5):38-39.

[7] History of the 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va? tionCenter.[EB/OL].[2015- 10- 15].https://www. nedcc.org/about/history/overview.

[8]Ann Russell. Surveying the Digital Readiness of Institutions[J].First Monday,2007,12(7).

[9]24/7Collections Emergency Phone Assistance.[EB/OL].

[2015- 11- 18].https://www.nedcc.org/free- re? sources/disaster-assistance/emergency-phone-assistance.

[10]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简介[EB/OL].[2015-11-29].http://www.scxbwx.com/center.asp?bid=116.

[11]李大青.试论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的跨机构合作[J].图书馆界,2012(6):11-13+83.

区域数据中心 篇12

教育部关于建设“三通两平台”的发展战略中, 对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的阐述也明确了应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来推进。基于此背景,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信息中心借鉴新加坡“智慧教育”的成熟经验, 提出了“复用政务数据资源, 架构区域性教育基础数据平台”的发展思路, 以此为教育行政管理决策提供高效、准确的基础数据, 为园区教育软件平台枢纽提供底层支撑, 满足教育参与者对教育资源的使用需求, 这一创新理念解决了信息沟通壁垒问题, 实现了政教双赢。

云模式下的整合需求

2012年开始,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已逐步实现园区直属学校全面接入园区教育城域网。基于复用政务云资源的创新链路模式, 实现了网络资源与带宽共融、集约管理, 教育城域网将拥有20G的主干交换, 并实现了千兆光纤到校, 园区区域整体推进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 在基础线路搭建完成后, 基于城域网的区域性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完善若不及时规划和实施, 区域性教育管理与教育应用信息化绩效受到影响, 仍然会造成各中小学应用平台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园区教育系统专门为此申请立项了《园区教育信息枢纽平台的可行性研究》课题, 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

苏州工业园区提倡的“智慧教育云”工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信息化边界, 推出了全新的教育信息化概念, 集教学、管理、学习、交流于一体。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育参与者, 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 根据权限去完成不同的工作。

教育信息枢纽平台应是以教育管理的各类数据和教学应用的诸多资源等为基础, 按照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 定制开发的满足各种教育管理与应用需要的平台的集合体, 涵盖了面向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 如学籍、成绩、教务、校产、办公等内容;涵盖了面向教师的资源库和备课、授课、教研、师资培训等应用平台;涵盖了面向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方式, 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面向家长的家校互联等应用子系统, 可以满足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联系等多功能、多途径、高效快捷的云计算服务。

区域教育基础数据库是教育信息枢纽平台的底层支撑, 园区教育城域网上所有应用均由本数据平台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涵盖教育单位、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 每个数据库具备可扩充性, 并及时更新完善数据, 对接各大应用平台, 所有用户可按不同权限检索、交换想要的数据, 减少重复录入和重复统计, 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政教互联的创新理念

目前, 园区人口库能基本满足园区政府各部门对涉及人口信息的一般性查询和统计的需求, 并为园区社区、医疗、教育平台提供了基础的信息服务, 人口信息资源利用初显成效。法人库入库企业数据累计约3万家, 其中就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法人、经营、年检、证照等相关信息, 初步形成了较为统一、规范、丰富的信息库。并提供跨部门查询、横向资源比对和数据统计分析等业务功能。地理信息库, 在电脑中真实展现土地、规划、房产以及地下管线等信息, 实现了土地、规划、房产、市政等相关部门的高效运作与长效管理。

苏州工业园区政务数据资源既是战略性、全局性的信息资源共享库, 又起到政府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构建的基础纽带作用。作为园区推行的“三库九枢纽”的信息化建设架构中的重要一环, “智慧教育”必须与整个政务云融通, 共享数据。为此园区专门成立了政务数据 (园区三库) 推进工作组, 研究如何将各机关局办的数据壁垒打通。

园区教育局在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时, 清楚地认识到构建符合标准规范的基础数据库的重要作用, 积极与政府进行深入沟通磋商, 了解园区信息化建设进展并提出自己的数据共享请求。初期已经将人事管理、财务申报、校园地理等信息与政务相容互通。未来还将在督导评估、师生成长档案、校园安全、终生学习生态系统等领域全面实现无边界融合。

共享扩展的数据架构

根据国家、省、市的数据结构标准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指导思想, 经过不断的研究论证, 园区区域教育基础数据库将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基础表。学校 (含教育机构、社区教育中心) 库表里包含学校名称、建制、建筑面积、法人、班级、师生规模、财务、地理、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教师库表里包含姓名、年龄、性别、学历、专业、工作经历、荣誉奖惩等相关信息;学生库表里包含姓名、年龄、性别、学习经历、荣誉奖惩、家庭、社区等相关信息。

在建设初期, 很多数据在园区政府数据中已经存在, 如法人库已经包括联系人、经营、年检、证照等相关信息, 人口已经包含了园区籍学生的信息, 地理信息库中已经可以检索查询学校的位置、规模、施教区域等信息。我们只需向园区政务数据资源发起请求, 经过审核通过后, 便可检索并共享到教育数据库内, 不需要另外再收集汇总和整理, 节省了大量的采集时间和人力。

与此同时, 其他兄弟局办也会向教育基础数据平台请求数据资源共享, 如医疗卫生机构会定期收集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 社会事业局会在学年度开始时收集各类办学机构的审批、登记注册等信息。公积金中心也会检索在编教师的信息做适时调整。

这些信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产生更新, 也会因为上级的平台需求增设更多的数据字段, 信息中心为此制定了《园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意见》来制度化地规范, 确保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问题与困惑

在数据库架构的同时, 要涉及外部数据的请求和同步, 牵涉很多单一数据始料未及的问题及困惑。这些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会严重影响整个“智慧教育”的推进。

1.数据库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全国、省、市各级机构对于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处于试验阶段, 各级平台的数据库建设情况不一, 数据标准各异, 教育系统本身还缺乏一套完整的、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各平台采集数据的字段也是想到什么收集什么, 缺乏长期规划和扩展性。上级主管部门应考虑尽快建立统一的教育数据库标准, 并可与其他外部数据库实现无缝对接。

2.更新缺乏长效机制

园区政务云的数据建设需要20余个局办通力合作, 将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异步数据请求往往带来这样的情况:我们请求的数据可能是前一年的过期数据, 而新的数据还没有来得及更新;或者因为许多单位信息共享的决定权取决于管理机制、保密条例、法律法规等外部制约, 具体工作支持乏力。

如何开发针对政务云数据的应用服务支撑体系, 如何确认外部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如何建立安全、长效的运营维护机制, 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产生的困惑。

3.数据共享途径要权衡

“数据共享”的通行办法是“使用统一数据库”和建立“统一数据接口标准”,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利用接口融通数据?在什么情况下推行统一后台, 集约管理?教育局内部有关教师和学生的私密信息如何做到有条件的检索和交换, 遵循什么原则?基于基础数据库应用系统是B/S还是C/S的结构?

应该在建构数据库前, 就考虑制定并发布《教育基础信息使用规范》、《用户身份信息获取与认证接口规范》、《单点登录服务接口规范》、《消息中心消息发送接口规范》、《应用系统接入规范》等相关政策文件。

教育系统借力政务数据平台, 复用政务私有云的数据来实现政教共赢的新局面, 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如何借鉴北美和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先进经验, 量身开发符合“智慧教育”基本理念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基于政务云上的教育应用, 从而为“三通两平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服务区域教育信息化,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慧.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平台原型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许哲.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汪珺, 冯有文.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对我国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启示[D]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2011.

[4]陈庆贵, 申屠祖斌.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23) .

[5]江苏省扬州市电化教育馆;建好基础数据库服务区域教育信息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23) .

上一篇:通信设备接地下一篇: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