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体系(共8篇)
区域金融体系 篇1
一、引言
对于宏观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都已经有了大量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 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对于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 如何构建及完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学术界也引起了热烈讨论, 甚至衍生了很多研究金融体系的学派, 如结构学派、功能学派、生态学派、要素学派等。在对金融体系的研究过程中, 人们逐渐发现, 在一个国家内,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 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可以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情况的统一的金融体系, “区域金融体系”便应运而生。对于区域金融体系的定义, 在此采用焦媛媛、王琦 (2007) 在《区域金融体系理论研究综述》一文中的表述, 即:区域金融体系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 具有区域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特色的执行服务功能的动态的有机整体, 由区域金融组织、区域金融市场、区域金融调控和区域金融监管四个子体系构成。一个区域的金融体系必须依据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资源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及文化等因素来构建, 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综合来看, 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导向、企业监督与激励、风险防范与管理等方面。文章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以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促进区域资本形成
金融体系不仅拥有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储蓄和以多种金融工具为媒介的直接储蓄, 还能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途径, 降低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促进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以更有效率的形式运作, 使得社会上闲散的资金转化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长期资本。
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企业自身积累、政府财政投资、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引进外资。企业自身积累耗时太长, 政府财政能力也有限, 依靠这两个渠道获得资金并不现实, 尤其是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后面三种渠道都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的, 因此, 构建一个健康高效的区域金融体系, 高度发展区域金融, 才能有效融通区域内外资金, 充分发挥金融体系集结资金的能力, 促进区域资本形成。
(二)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有效引导资本流向, 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区域金融体系能提供有效的投资评估和筛选机制, 从而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的领域, 实现跨时间、空间、行业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金融体系对经济资源的这种配置功能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撑, 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的实现, 进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内的单个企业而言, 区域金融体系提供的投资评估以及金融中介机构搜集的价格信息使企业能够自行决策, 对价格信号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三)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够提供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内, 投资监督体系将银行、资本市场、社会中介力量共同纳入监督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接管机制, 使监督更有效率。融资结构由单一的债权融资变为债权与股权并重, 激励企业治理结构变革, 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有效的企业内控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四)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高度发展的区域金融体系可以通过风险的集聚、交易和转嫁在全社会重新配置风险, 降低或化解那些具有高生产效率的产业或部门的风险,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 区域金融体系还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建立风险退出机制和金融保险机制来降低风险, 促进风险资本的良性循环。这些都能使区域经济在一个较低的风险水平下朝着更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 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使区域经济发展获得长期资本;提高区域资本的使用效率, 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促进域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散或化解投资风险,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金融风险。
摘要:区域金融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导向、企业监督与激励、风险防范与管理等方面。健全的区域金融体系能促进区域资本形成, 引导资金流向更具生产效率的部门, 提供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并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关键词:区域金融体系,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建政.加快东北区域金融发展的意义[N].吉林日报, 2006, 09.
[2]焦媛媛, 王琦.区域金融体系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7:148-151.
[3]刘明笑.我国产业转型中的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货币银行, 2011, 10:14-18, 24.
[4]韩振国, 袁钰斐等.区域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2, 06:76-81.
区域金融风险研究 篇2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内容界定;原因;防范;化解
一、区域金融风险内容界定
风险,集中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通常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人们所预期的目标与其现实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在市场经济的竞争领域中,任何行业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时,随时都可能面临经营风险,金融业自然也不例外。金融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风险通常是指一定量金融资产在未来时期内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金融风险的影响范围大小,可以将金融风险分为宏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即区域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是一个地域概念,主要是由于某个或某些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累积、蔓延、扩散形成,也包括与本区域有经济联系的其他区域的金融风险向本区域传播、扩散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联动性、连锁性和扩散性,个体金融风险经过积累和蔓延可以形成区域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通过相互关联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引发全局性的金融风险,造成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1)区域内的商业银行风险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及其内部各个区域,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重要性方面来说,都是金融业的领头羊,是区域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程度对区域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重要性尤其突出。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区域内商业银行风险研究。(2)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金融机构不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体系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影响,这两者的具体政策目标有时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得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复杂化。
三、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自身原因。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规模的膨胀作为追求利益的手段,“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程度。(2)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健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诱发区域金融风险。(3)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整体的经济波动呈现基本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宏观金融政策更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即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内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全国统一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而言,面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健全的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高级的产业结构等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反,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而言,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金融工具的单一化,不完善的金融机构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化解或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四、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加强区域金融产业资产风险管理。加强区域金融产业资产风险管理是提高区域金融产业资产质量、增强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要严格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2)地方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行为。地方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行为,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建立和维护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以此减少区域金融风险诱发的可能性。(3)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应当遵循事前预防、事发控制和事后弥补的顺序进行。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切入点应是事前预防、事前预防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参 考 文 献
[1]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0)
[2]纪阳.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3]于尚艳.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区域金融体系 篇3
一、区域金融体系的界定
当前对“区域金融体系”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多为论述性的描述, 缺乏明确和系统的界定。黄桂良 (2010) 认为, 区域金融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 这些区域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国的区域金融体系。刘仁伍 (2003) 指出, 区域金融体系是区域现存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体系的总和。因此, 本文认为区域金融体系应该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具有区域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特色的、执行金融服务功能的动态有机整体。
二、浙江省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金融体系发展迅速。规模急速扩大, 在金融组合体系、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就。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期货、信托、保险、租赁、财务公司和农村信用社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全国性、区域性以及地方性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截至2011年底, 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高达75545亿元, 同比增长16.6%。全行业资产利润率为2.56%, 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全省银行类金融机构整体拨备覆盖率为210%。法人银行机构全年共设省内分支机构91家, 省外分行3家, 网点布局转向重点新区和中心乡镇。共有法人证券公司3家, 证券营业部373家,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4家。新增保险市场主体9家, 各类保险机构达到3654家, 兼业代理机构9745家, 行业从业人员16.8万人。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9.9%。同时, 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积极推进邮储二类支行发展, 全年共启动10家县级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工作, 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家。实质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全省累计为17.4万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 其中2.9万户企业获得了银行6095亿元的贷款。全省开通查询用户5.1万个, 系统月均查询量达278.7万次, 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三、浙江省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浙江省已经基本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多元化、多层次区域金融体系。但是随着浙江省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也涌现出了一些新问题, 例如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民间金融的不规范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 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出路, 进而导致了民间金融的兴起。而民间金融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 发展呈现无序化, 影响金融秩序的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促使了民间借贷的发展。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 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民间借贷很少受行政力量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市场金融形式, 与银行信贷相比, 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同时民间金融具有信息优势, 当事人之间一般存在着各种联系。借款人对贷款人及其资金用途较为了解, 贷中和贷后有不同程度的监督, 这使资金运用的风险大大降低。
浙江省民间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而使浙江经济更具活力。但也对中小企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首先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都比较高, 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 加重了企业的负。一旦中小企业投资失利, 过高的借贷利息很有可能导致企业难以支付到期贷款。其次由于民间借贷的合法化程度低, 借贷手续简单、缺乏必要法律法规约束, 民间金融的发展呈现出盲目性、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金融风险发生。
四、完善浙江省金融体系建设, 解决当前金融体系不足的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民间金融的兴起从根本上说是浙江省金融体系建设落后于其经济发展或者说是与经济发展状况不匹配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完善建设金融体系对于解决浙江省金融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立健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作为对当前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
浙江省的经济结构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因此应建设有浙江特色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体系, 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或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部门,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二) 健全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问题。
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难, 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是建立健全服务浙江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系统。信用评估系统有利于银行有条件的甄选信用良好企业提出融资服务。二是大胆借鉴国外经验, 各级政府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桂良.国内外区域金融差异研究综述与简评[J].区域金融研究, 2010 (7) :31-38.
区域金融体系 篇4
一、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一) 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阶段。
在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估阶段, 主要以央行分支机构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为主体, 央行分支机构主要关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般采用现场评估、非现场风险监测评估和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制度等方式对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监测, 评估分析金融稳定状况, 并根据评估结果, 向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预警。金融监管部门主要关注所监管行业或事发机构的微观风险状况, 其对微观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一般通过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方式进行监管, 并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从而将金融机构的风险行为平息在萌芽状态。地方政府则一般通过接收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单位报告的风险监测情况, 通过舆情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式对区域金融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 金融风险处置阶段。
在金融风险爆发时的处置阶段, 主要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统筹协调包括央行分支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公安、财政、宣传和消防等单位的力量, 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综合协调处置。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时, 因为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和社会影响性, 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时参与风险处置过程, 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扩散, 维护金融稳定, 因此央行在其中扮演着提供资金救助、稳定金融市场信心和防范金融风险蔓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此阶段, 金融监管部门是金融行业的监管单位, 其对金融风险的起源、传导和控制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 因此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过程中, 可以按照本行业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规定,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 并提请地方政府部门、央行分支机构等一同采取措施处置金融风险。
(三) 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事后管理阶段。
在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管理阶段, 地方政府部门、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突发事件平息之后的过程、结果和影响范围等做出综合评估和总结, 并从各自的职责出发, 对金融风险处置结果进行善后管理工作。地方政府部门可以从财政、宣传和司法等部门职责出发, 从行政角度对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各类问题进行妥善处置安排, 进行责任追究、消除负面影响和损失评估补偿等。央行分支机构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出发, 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 并对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和金融稳定再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做好资产保全和债券的维护工作。金融监管部门从其职责出发, 做好金融风险平息后的处置工作, 例如成立清算组对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进行清算处置等。
二、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金融稳定法律体系和协调机制缺位。
目前, 我国缺乏统一完整的金融稳定法规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 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管理处于谁负责谁管理的状态, 这就削弱了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的效率, 并可能错失防范风险的最佳时机。例如,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规定, 一些高风险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实现稳定退出或及早处置, 这使得问题机构在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缺乏法律框架的约束, 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 从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也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 虽然有部分法律条款或文件提到央行负责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角色, 但由于行政级别、监管套利、交易成本较高和职责范围不同等因素的存在, 这些法律规章条款及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实际上多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状态, 这也导致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难以有效运行。
(二) 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 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在金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 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一般由当地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金融办等单位负责, 但是各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同、监管理念差异和监管套利等因素的存在, 使得信息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其次, 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式滞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 金融风险传导机制越来越复杂, 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法并未能做到及时更新改进, 新型的评估工具和方法的开发应用也往往滞后于金融风险的变化发展, 因而还难以做到及时监测金融风险动态、把握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评估区域金融风险状况;再次, 金融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例如央行分支机构可以按照宏观审慎原则和监管标准, 监测评估和判断金融风险情况, 但由于央行没有金融业务监管权利, 从而没有现场监管的体验, 只能依靠非现场监测方式, 其对区域金融风险的预警提示和督办整改效果往往不佳。
(三) 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制度不健全。
第一, 金融风险处置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处置过程中, 由于金融风险处置主体、处置原则、处置模式选择和相应的处置程序缺乏统一、明确的操作依据, 各地区在处置金融风险时, 存在选择金融风险处置模式错误、程序混乱、责任界定不明晰和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第二, 部分规章条款实用性不强。例如, 虽然《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对金融机构行政撤销的条件、程序等情况做了规定, 但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看, 该条例的许多内容和规定还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强;第三, 缺乏专业化的金融风险处置平台。例如, 没有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处置监督机制和处置信息的共享机制, 在金融风险处置的过程中, 金融机构的托管、接管、撤销 (关闭) 、破产以及停业整顿等操作程序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金融风险处置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资源, 但我国还未建立专业的金融风险处置队伍以应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政策建议
(一) 建立健全金融稳定法规体系和协调机制。
对于金融稳定法规体系不健全的状况, 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金融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现状, 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 研究制定《金融稳定法》, 修改完善《金融机构撤销条例》, 同时制定《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条例》、《金融机构接管条例》和《金融机构并购重组条例》等, 作为处置金融风险的操作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金融管理机构协调合作制度和实施细则, 例如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明确央行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地位, 定期召开金融稳定工作联合研讨会, 评估分析区域金融风险状况, 提高金融风险处置的有效性, 形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合力。
(二) 提高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运行效率。
一是要完善区域金融风险评估体系, 结合金融业的实际风险状况, 科学制定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明确评估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范围等, 增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二是加强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设, 建立监管协作和重大事项分析会商机制, 拓宽重大事项信息来源渠道, 提高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执行效率, 增强对重大事项的风险反应的灵敏性和及时性;三是增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 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监测信息报告制度和数据采集体系, 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采用有效的金融评估方法, 及时判断金融风险的动态情况, 根据金融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提示事发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 同时跟踪金融风险提示的后续进展情况, 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整改或处置。
(三) 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制度。
首先, 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法》, 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破产的前置程序、各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债务清偿顺序、金融债权的保护和偿付、职工安置标准等相关规定, 增强金融风险处置的操作性;其次, 研究制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管理办法》, 对金融风险处置原则, 处置主体的权利义务、处置模式选择和适用性等进行明确规定, 同时根据金融风险处置实践,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处置领导小组, 修改完善已有的金融风险处置各项条例, 增强有关法律条款的操作性, 使风险处置的具体操作有法可依;再次, 根据金融风险处置经验, 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并且培养专业化的金融风险处置队伍, 从而增强金融风险处置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尹兆君.关于完善我国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思考[J].新金融, 2011.5.
[2]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金融危机管理法律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
区域金融体系 篇5
关键词: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检验
金融危机因具有潜在性、感染性和扩散性, 往往从某一个区域开始发生后, 会迅速蔓延, 进而威胁整个经济。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 一国或一个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明显加大。因此防范化解金融危机, 尤其是区域性金融危机显得尤为重要。在防范区域性金融危机中, 预警体系的构建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预警指标的选择应反映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描述危机产生的可能。科学性是整个体系的灵魂和核心所在, 也是整个预警体系建立过程中首先应遵循的原则。
(二)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普遍的统计意义, 使评价结果能够实现横向比较和实践上的纵向比较。同时在满足评价目的需要的前提下, 评价指标应有明确的界限, 并且能从广泛的经济数据中获取相关的可靠信息, 易于辨别各种指标的变动。
(三) 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预警体系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各层次具有足够的涵盖面, 能够将有关产生危机的主要因素都考虑在内。又要重点突出, 尽可能选取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 以比较准确、简洁的表达所涵盖的方面。
(四) 精确性与模糊性的原则
在建立的指标中, 有的是可以精确度量的, 有的只能根据经验评判。可以精确度量的指标尽可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统计年鉴等权威性统计文献或金融业的内部信息, 对于难以统计得到的指标则假定其具有模糊性, 再量化处理。
二、构建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指标
根据上述原则, 以及区域建立预警体系与国家建立体系的差异, 可以选取如下三类指标构建预警体系:宏观先行指标、微观审慎指标、金融运行环境指标。
(一) 宏观先行指标
经济运行指标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的反映有很强的代表性, 同时对金融危机发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宏观方面可以选取如下指标:
1.经济增长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 如该市经济持续增长, 说明能为其他指标的稳定提供良好的环境, 反之相反。
2.财政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以财政收入占GDP之比表示, 它可以反映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状况及控制能力大小。经济增长最理想的状态是, 财政收入与GDP一起增长, 如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如伴随财政收入过快增长的, 首先就是国民负担的增长。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物价水平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指标, 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物价过快增长与停滞, 甚至是负增长对经济是非常有害的, 所以应将其增长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二) 微观审慎指标
1.信贷增长量/GDP。
国内信贷的增长如果超过实际需要, 一方面会引发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也会使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增大。
2.不良资产/银行总资产。
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是反映银行脆弱性、流动性的最重要的指标。银行不良资产过高将构成对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的威胁。
3.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指标是衡量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既能经受坏帐损失的风险, 又能正常营运、达到盈利水平的能力。一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高, 其能够承受违约资产风险的能力就越大, 其资本风险也越小。但从盈利角度看, 资本充足率并非越高越好, 因为较低的资本充足率, 意味着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所需资本的支持数量相对较少, 资金成本也相应提高。《巴塞尔协议》中规定,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少应为8%, 中国人民银行也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8%。
4.存贷款比例。
它是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统指标, 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75%。一般来讲, 商业银行在初级阶段存贷款比例较低, 随着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或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 该比例不断上升。存贷款比例越高, 说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低, 其风险程度越大。
(三) 金融运行环境指标
一般以居民对金融的信任度、金融秩序、金融案件发案率等对金融运行环境指标进行衡量。信任度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外部指标。居民对金融的信任度表现居民对金融机构的信心问题, 居民储蓄量可以作为量化指标之一。金融秩序和金融案件发案率则是金融是否稳定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
三、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
根据所选取的指标, 借鉴Kaminsky, Lizondo和Reinhart于1997年创建的信号模型, 以临界值描述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 所以临界值以国际标准确定, 没有国际标准参照的定性描述。当某一个指标的临界值在某个时点或某段时间突破, 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危险信号。危险信号发出的越多, 表示爆发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24个月) 。
综上所述, 预警体系由以上10个指标构成, 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静态与动态研究相结合, 对金融危机进行预警。
四、大连市2001-200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与结论
从我国来看, 虽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 但随着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 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业将全面开放, 必然要面临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问题。金融业分布区域比较集中的主要以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为主, 因此保障这些大城市的区域金融安全逐渐被提上日程。
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是我国金融业率先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2001年) 。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中的沿海经济中心城市, 大连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合作的作用与地位不可忽视。改革开放以来, 大连金融开放逐步深化, 从1984年第一家外资银行在大连设立代表处起, 至今大连已有18家中资银行机构、15家外资银行在大连设立了分支机构或代表处、2家外资 (合资) 保险公司总部 (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日本财产保险公司) , 另有信托投资公司、商品交易所各一家。大连银行业国际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家银行建立业务代理关系, 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金融开放度最高的城市。经济的外向型发展, 亚欧经济部长会议、达沃斯会议等重大活动使大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同时也带来金融安全问题。保障大连建立东北亚重要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危机预警尤为重要。
根据以上指标的分析, 将大连市2001-2006年主要经济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表2) , 对于大连市的金融机构运行状况定性分析, 运用信号法对所构建的预警体系检验。
数据来源:大连市政府网站 大连统计;大连市统计局;全球CEO网站 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从宏观先行指标分析
大连市GDP基本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 说明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活力较强, 没有衰退的迹象, 稳定的经济增长可以宏观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 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信号模型, 2002-2004年该指标发出的信号是正常的。2005-2006年信号基本正常, 财政收入增长率略高于经济增长率, 这与大连目前住房需求过渡有关, 一部分收入来源于房地产的发展, 应予以重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低于警戒线2%, 发出的信号正常。
2.从微观审慎指标分析
信贷增长量/GDP指标基本正常, 在2003年信贷比率数值较大, 这与大连市在2003年实施“大大连建设纲要”有一定的关系, 增大贷款需求, 另外还与大连购房需求增大有关, 其他年份指标反映的信号基本正常。不良资产/总资产指标在2003年和2004年是不正常的, 说明银行流动性较差, 比较脆弱。在2005年降到警戒线下, 反映的信号是正常的, 大连市银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银行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银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该指标反映信号基本正常。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是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 该指标是不正常的。存贷款比例指标基本呈下降趋势。为控制信贷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不良贷款合计比例不得高于15%, 大连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下降, 说明贷款质量提高, 控制信贷风险的水平程度也越高, 同时反映了大连银行业的资产流动性好, 盈利水平高, 该指标反映的信号基本正常。
3.金融运行环境指标
对于居民的信任度, 选取居民储蓄存款进行计量, 大连市金融机构各项储蓄中, 2003年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1310.2亿元, 2004年1453.3亿元, 增长10.92%;2005年1665.6亿元, 增长14.6%;2006年1866.5亿元, 增长12.1%。这些数据基本上反映了居民对银行业的信任度, 该指标基本正常。另外大连市的金融秩序较稳定, 2004年依法及时审理金融纠纷案件, 共审结借贷、证券、期货等金融案件4234件, 标的额达到9.5亿元, 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该项指标反映信号安全。
综上, 大连市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主要因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 物价控制较好, 有利于提高抗外部的冲击性。同时防范的重点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量的增长以及不良贷款的控制上, 资本金充足率的不足增加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 在实际预警时, 可进一步为各个指标赋权,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对金融危机进行预警。
设U={u1, u2, …un}表示n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
V ={v1, v2, …, vm}为m个评价语体系。
第i个指标ui对应评语vj的评语用Rij, 评语集R= (Ri1, Ri2, …, Rij) , 其中i=1, 2, …, n;j=1, 2, …m;为U={u1, u2, …un}赋权重为Y= (y1, y2, …, yi) ;对U的综合评语集:A=Y×R, 从而对危机进行预警, 对所占的权重较大的应加强其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晋川, 对金融体系构建金融安全与警系统的探讨[J].决策咨询通讯, 2005 (3) .
[2]大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刘德春.对外开放步入更大发展空间[N].WTO经济导刊, 2007-01-02.
[3]大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20年) [Z].大政办发[2004]102号
[4]Erin Waldron, John Kenneth Galbreith Fellow, A-verting the Next Financial Crisis, www.adaction.org
[5]Lung Lin and Chung-Shu Wu (2001) , Identif-ying the Predictors for Financial Crisis Using GibbsSampler, Taiwan Economic Policy and Forecast, Vol.32, No.1, pp.117-133.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讨 篇6
金融是作用于经济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在推动力, 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中扮演着不可获取的角色。不管是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 都一定程度显现了金融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全面认清金融发展规律、合理判定区域金融发展阶段和状况、充分探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间的关系等, 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
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机制包括:I.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及收入水平提升带动了区域储蓄能力, 区域金融进步提升区域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比率, 同时促进区域外部资金不断流入, 进一步升高了经济投资;II.在区域内外双重经济投资升高的机制下, 区域生产力不断提升, 经相应的金融效率、R&D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等提升影响下, 使得区域生产效率逐步升高, 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 区域全面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中。以国家为单位, 一些经济发达区域具备较好的经济环境, 在对金融资源全面利用的机制下, 区域经济得以急速发展;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则未有充分的金融效率, 未有潜在经济发展要素可供挖掘, 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找到着力点。
2、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作用
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作用包括:I.提升区域内储蓄率, 在区域金融发展、储蓄率提升的作用下, 区域应用于经济发展资本逐步增多;II.提升区域内储蓄朝投资转化比率, 区域金融发展重要作用于提升区域内储蓄朝投资转化比率, 唯有储蓄不断转化为投资, 方可作用于实体经济, 缩减储蓄朝投资转化的障碍, 增多储蓄朝投资转化的途径, 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III.提升区域运营效率, 能够一定程度缩减金融系统占用资金及人力物力资源, 从而进一步促进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人力物力资源增多。
3、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结构起着调整作用
在有效的金融市场当中, 通常要基于对经济理性分析上实施资金流向决策, 而资金流向则很大程度取决于资本成本及投资收益率。由于资本逐步朝有着高效率的投资流向, 同时不断脱离不同区域水平不足的产业, 使得资本使用效率逐步提升, 进一步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分析
1、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金融中心属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金融支持平台, 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网络重要作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供给金融市场, 优化金融结构, 区域金融中心通常很容易产生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 从而促进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区域聚集众多金融机构及区域金融工程逐步多元的作用于, 金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从而达到金融发展的目的;II.强化金融监管, 防治金融风险, 区域金融中心通常是区域金融主体主要活动区域, 全面的市场竞争可极大地避免市场垄断, 缩减信息不完全情况, 有助于开展金融监管。伴随区域金融中心设施设备的逐步规范、完善, 极大地缩减了营运风险。
2、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储蓄与投资效应。于一个区域内部, 政府、企业以及居民等经济主体将经济收入用于投资、储蓄或者消费。但是, 区域内企业、居民将自身经济收入运用于投资、储蓄与否, 或者说他们会将自身经济收入中的多少运用于投资、储蓄, 则很大程度上由投资、储蓄风险收益和投资、储蓄金融工具可选择性等所决定。由此可见, 区域企业、居民储蓄与投资效应受该区域金融结构状况很大程度影响。
2.2资金配置与结构调整效应。在当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自主权不断提升, 收入分配结构变得愈来愈分散化、多元化, 金融逐步转变为资金融通、分配的首要途径, 在这些转变状况下, 对区域金融结构展开优化, 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协调、有效促进区域内及各种经济区相互间资金配置优化。由此可见, 区域金融结构一方面左右着区域内的储蓄、投资流量, 一方面制约着投资结构、储蓄流向, 进一步使得资金使用效益出现转变。
2.3约束与制衡效应。经济扩张性是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相同具备的内在特性, 这一经济特性所产生的结果为高效率与低效益、高投入与低产出以及不同区域的不断建设等, 使得生产资源出现很大程度的浪费。鉴于此, 为了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协调, 务必要就这一经济特性制定相应的制衡、约束, 充分认识到在以金融调控为中心的经济管理系统中, 完善的金融结构可形成区域内在稳定调节机制。
3、区域金融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可以调控地区差距。以地区居民水平差距为主的地区差距, 若出现较大的情况, 极易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鉴于此, 全球各个国家在实施区域政策过程中, 通常以调控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及体制文化背景差距、扶持落后地区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内容。经实施各式各样针对的区域金融政策, 促进落后地区形成经济资本, 加快储蓄至投资的转化, 对资金流向进行引导, 对不同地区金融差距进行协调, 从而消除地区间的各种差距。
3.2促进区域金融结构优化及区域金融发展。区域金融发展指的是对区域金融结构展开优化, 包括提升各式各样的金融资产、构建各式各样的金融机构、强化金融交易规模以及提升金融效率等。区域金融政策实施应当从区域相互间经济差距角度出发, 设立起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金融结构, 并不断对其优化以达到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加快储蓄至投资的转化及增加储蓄转化为投资途径等目的,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不断明显, 并逐步成为世界上经济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了改善这一局面, 务必要全面分析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明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 不断专研、研究, 积极促进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广.金融结构趋同、经济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模式选择—转型国家金融, 结构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3, 13 (04) :32-63.
[2]张慧芳, 王言峰.区域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一一以陕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 2009, (04) :567-571.
[3]Sokol, Martin.Space of flows,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Ireland[J].Growth and C7umge, 2007, 03 (38) :224-259.
[4]周立, 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1 9 7 8-1999[J].清华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02) :324-328.
[5]艾洪德, 徐明圣, 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07) :126-132.
区域金融体系 篇7
发展民间金融是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发展, 国家对小额贷款等类金融行业的发展日益重视, 从“开口子”允许试点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时期, 引导和促进其规范发展;国家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积极鼓励, 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两次发文, 明确提出扩大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 民营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迎来了机遇。可以说, 当前发展民间金融不仅宏观形势有需要, 而且微观经济有需求, 是大势所趋。一是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调结构促转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转型升级需要金融先行。民营资本是我国当前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生产要素, 民间金融使民营资本具备了金融的服务功能和放大效应, 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上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也能更好地支持优势行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从而实现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二是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民营资本多、投资难, 中小企业多、融资难”问题。小微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 其发展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民间金融则以其自身具备的“个头小、链条短、反应快、机制活”等特性, 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 既能解决现存“小银行、社区银行少”的金融结构缺失, 也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小微企业服务金融不足”金融服务偏差, 从而实现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三是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优秀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 也是超大超强企业云集的产业, 全球500强企业30%是金融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我国培育和成长了一大批实力强、有影响的优秀民营企业, 不少企业通过“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这些企业希望能进入金融行业, 抓住未来中国金融大发展的机遇, 借助金融的力量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跻身成为全国甚至全球一流的企业集团。
广州发展民间金融的大胆探索
广东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大省, 目前省民营经济单位突破500万户, 其中私营企业125.62万户, 个体工商户361.91万户。2012年, 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9万亿元, 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1.4%,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9%。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 既有千年商都的深厚积淀, 又得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机遇, 使得广州的民间资本显得相当厚实和活跃。发展民间金融, 对于广州而言, 既是广州金融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也是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方向。
近年来, 广州的民间金融发展势头良好, 作用日益显现, 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是设立了全国首个民间金融集聚区——广州民间金融街。民间金融街从2012年初开始规划, 经过一期、二期的建设, 截至目前, 金融街入驻机构达到了102家, 其中小贷公司、担保、典当和为民间融资服务的相关机构的聚集为主, 累计提供融资服务超100亿元, 实现税收超1亿元。初步形成了类金融机构聚集功能, 成为广州老城区旧城改造的典范和区域经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代表, 激活了民间资本, 满足了众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探索了民间金融发展的有形载体和服务功能的有效结合, 实现了民间金融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形成了民间融资的“广州价格”。通过广州民间金融街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价格的编制和发布机制, 形成民间融资的广州指导价格, 并每日对外及时及实对外发布, 有效引导了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 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防止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三是支持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支持民营资本参与设立5家村镇银行, 发起设立珠江人寿等保险公司、50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400多家创业及股权投资机构和近百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广州发展民间金融大有可为
未来十年是人民币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时期, 也是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重要阶段, 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民间金融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广州要抓着这一历史机遇, 进一步开拓创新, 在发展民间金融上力争大有可为。
(一) 打破“玻璃门”、“弹簧门”, 拓宽发展民间金融的通道。一是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市场活力。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在广州设立自担风险民营银行、民营金融租赁公司、民营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三是创新发展, 拓宽民资进入金融业的领域和空间。通过制度创新, 支持民资设立小额再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型组织。
(二) 突出重点, 支持优秀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民间金融。优秀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 可以更有效地防控风险, 同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应优先支持在行业内领先、信誉度高、有实体经济支持的民企更多地进入金融领域, 培育若干个全国领先的民营金融投资和服务集团, 打造广州发展民营金融的骨干品牌。
略论我国区域间金融差异 篇8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辆马车的拉动,尤其依靠其中的投资。每增加一单位产出,只需要增加投入劳动要素9%,但却需要增加投资91%(刘伟、蔡志洲,2006)。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依赖较高的投资率。可见,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金融资源的支撑。然而,我国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较不平衡。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而中、西部经济发展较缓慢,主要受制于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因此,在我国当前流动资本过剩的情况下,如何引导资本投入中、西部地区,支持国家进一步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协调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现状
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明显存在不平衡,呈现出阶梯式递减的特征。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如图1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1978年东部地区GDP约占全国比重的50%,中部地区GDP约占全国比重29%,而西部地区只有约21%。至2008年,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GDP占全国58%,中部地区占全国24%,西部地区仅占全国18%。由此反映出中、西部地区整体经济落后于东部地区,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数据来源:路征,邓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问题.2009年第八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
(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
我国金融发展区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布局、存贷款余额、货币化水平等方面。
1. 金融机构布局不平衡。
国有商业银行和民营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多集中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布局密度远低于东部。尤其是1995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四大国有银行合并和撤销了部分效益不佳的分支机构和网点,这使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更少了。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也主要在东部地区,中西部比较少,仅在少数的中心城市设立。并且,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远比东部少,且种类比东部单一。此外,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置也多在东部,中部地区较少,西部地区罕见。
2. 存、贷款余额不平衡。
由于资金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将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收益较低,因此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下,资金必然从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一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存贷款余额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向金融机构贷款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较低的存贷款余额说明中、西部地区得不到充足的资本支持。
3. 货币化水平不平衡。
货币化水平是反映经济市场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也反映了货币与实物经济的联系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货币化水平也不同。通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货币化水平要比发达地区的低一些。由此决定,我国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其货币化水平要比欠发达的中西部要高。这种差异既在量上得到体现,也在质上得到体现。东部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的货币化,反过来,较高经济货币化水平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本流通速度、畅通融投资渠道和优化资源配置。与之相反,中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人口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导致货币化水平较低,而较低的货币化水平反过来又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平衡区域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国家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改革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日益突出,金融资源逐渐聚集在东部,西部金融资源日益减少。得到较多金融资源的东部经济高速发展,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因此,要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促进区域间金融发展。平衡区域间金融发展,除了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金融发展计划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发展战略后,我国经济计划的制度逐渐趋向平衡化,注重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之相适应,也必须根据区域经济计划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区域金融发展计划,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平衡。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国家应该给予较优惠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制度等方法降低交易成本,积极向中西部地区融通资金。同时,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也必须抓住时机,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地吸收其他地区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二)制定因地制宜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
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政府在制定金融调控政策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注意弥补市场经济“马太效应”的缺陷,预防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例如,在制定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时,应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别,通过调整资金使用成本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优化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
(三)积极发展政策性金融
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出于追求利益的动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然而金融服务的完善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应该积极发展政策性金融。可以参考美国和日本的做法,设置区域性的金融机构,并向这些机构提供在贴现率、利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扶持力度
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要发展金融,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一方面,政府可以完善地区的信贷担保机制,尤其是在政策性的信贷方面,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可以给金融机构予以支持,例如,减免地区性金融机构或分支机构的税收,给予财政补贴等。在保险方面,政府可以牵头提供再保险等服务,增强保险机构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伟,蔡志洲.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学习与实践,2006(9).
[2]韩大海等.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财经研究,2007(4).
[3]李旭旦.金融聚集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学动态,2007(4).
[4]汤学兵.区域金融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探索,2008(6).
[5]李敬,冉光和,孙晓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与变动趋势分析.当代财经,2008(3).
[6]张璩.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商业时代,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