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体系(精选12篇)
金融市场体系 篇1
一、碳金融市场诞生背景
碳金融市场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国际社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图通过国际协作的形式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4个与会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 其目标是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UNFCCC第三次缔约方会议 (Third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3) , 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从法律上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减少排放量的目标, 并制定了创新机制来协助这些国家实现目标。在具体减排途径上提出了三种灵活性机制:联合履约机制 (Joint Implementation, JI)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s, CDM) 、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e, IET) 。JI和CDM属于基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的机制, 通过项目合作机制, 发达国家或其他国内企业以投资方身份, 在其他国家投资具有减排效应的项目。
在《京都议定书》三机制下, 许多国家、地区、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减排项目或分配配额, 形成了“京都碳市场”。与此同时, 一些没有减排义务的国家政府、企业或组织自愿做出的减排额度进行交易, 催生了一个“非京都碳市场”, 又称“自愿交易市场”。至此, 碳交易便在《京都议定书》法律约束下形成的“京都碳市场”和《京都议定书》框架外形成的“自愿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伴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原本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环境问题引入了金融学领域, 碳金融产品应运而生, 形成了金融市场中别具特色的新兴领域——碳金融市场。碳金融市场这一人为缔造的市场正迅速发展, 全球各地碳交易所相继成立, 碳交易制度不断完善, 交易额持续上升, 虽然交易价格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确定因素制约, 但各国政府和地区已清醒地意识到低碳、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已不可逆转。从长远发展来看, 碳金融市场必将成为各国和地区发展和振兴本国、本地区经济的新领域。这一新型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易结构和市场体系。
二、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 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情况
作为新兴的商品交易市场, 全球碳交易市场在2003年初具规模, 且发展态势迅猛。近几年中, 无论是碳交易量还是成交额均有大幅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201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 420亿美元 (见表1) , 相比200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了1 190%。但与2009年比较, 由于2012年后的监管制度缺失, 一级CDM市场价值下跌了近一半, 比京都议定书生效当年 (2005年) 还低。在2009年有强大主权供应的分配数量单位市场, 同样在2010年也有缩水。最后,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的配额曾在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在2010年由于该倡议的停止而导致该收益目标被删除。虽然后京都时代国际政策的不明朗给国际碳交易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但仍可看出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彭博新能源财经以及生态系统市场公司。
(二) 全球碳金融市场细分情况
碳交易市场主要由配额交易和项目交易两种类型组成。配额交易市场中, 一个单位的碳排放许可配额 (如EUA) 相当于与其相关联的项目交易市场中的一个单位的碳减排信用 (如CER) , 但总量限制所产生的约束要比没有总量限制的减排项目自身产生的利益激励更为严格, 因此, 配额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 流动性更高, 交易规模也远远大于基于项目的交易市场, 项目市场的价格基本随着配额市场价格波动, 这两类市场为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最基本的框架, 以此为基础, 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随之发展起来。
基于配额的市场中, 以通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每年产生的交易量和交易额最大, 成为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引擎。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 2010年, 通过EU ETS产生的包括EUA和二级CDM全部交易额占全球碳金融市场成交金额的97%, 其中EUA交易额达到1 198亿美元, 占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额84.4%, 占配额市场成交金额的99.1%, 远高于其他碳市场成交额, 欧盟配额市场在全球碳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 (见表1) 。
基于项目的市场中, 一是CDM市场, 二是JI市场。CDM项目供需双方的区域分布也主要集中在英国、瑞士和中国、印度等国家。CDM项目市场大体分为CDM一级市场和CDM二级市场。CDM一级市场基本上由发展中国家提供, 二级市场上的CER交易是指远期合同签订后而CERs尚未产生时发生的交易, 或者在CERs已由联合国执行理事会 (EB) 签发后又发生的交易。近年来, CDM项目的市场交易非常活跃, 发展迅速。从交易量来看, 经核证的减排量一级市场在2005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达到3.41亿tCO2e, 比2004年增长了252%,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交易量降至2.11亿t, 2010年交易量为1.87亿tCO2e。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CDM二级市场从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2008年比2005年增长了106倍, 年增长1.5-21倍, 即使在金融危机情况下, 2008年仍然比2007年增长了347%。2009年交易量达到10.05亿tCO2e, 与2008年交易量持平。2010年交易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字, 上升至10.98亿tCO2e。就交易额而言, CDM一级市场从2004年的4.85亿美元攀升至2007年的74.33亿美元, 增长了14倍。同样,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和2009年的交易额分别减少至65.2亿美元和26.78亿美元, 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12.3%和64%。2010年交易额降至15亿美元, 但下降速度已有所缓和。从二级市场来看, CDM交易额则由2005年的2.2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62.77亿美元, 增长了117.9倍。随后便开始下降, 2010年交易额降到183亿美元。还有, CDM的交易价格在2008年前后出现拐点, 2008年前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CDM一级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来看, 从2004年的5.15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6.78美元, 每年增长率约为40%。2008年后, 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及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总量控制下的碳交易计划失败, 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见图1) 。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2005-2010年《全球碳市场现状与趋势》整理
相比CDM市场的发展, JI的进度相对较慢。JI项目是指附件一国家之间基于减排义务的项目级合作。投资国通过在成本较低东道国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以获得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单位, 用于实施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 并节约减排成本;东道国可获得一定资金或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0年JI项目所产生的ERU交易量仅为0.61亿tCO2e, 交易额为4.5亿欧元。截止到2012年2月1日, 247个路径二占了524项JI申报过程中的公开项目的 47%, 以及ERU的56%。然而, 目前只有25个路径二项目已经登记, 完成率仅为10%。相比之下, 有196个路径一项目已经登记, 几乎是路径二登记项目的八倍。目前,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JI项目实施主要分布国家, 占整个JI申报过程公开项目的56%和ERU的80%。
三、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一)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U ETS)
欧盟各成员国为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 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排放交易体系, 也是现有的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欧盟范围内跨国实施的排放权交易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深远意义和根本性的环境政策之一, 对国际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EU ETS分为三个阶段, 每阶段皆要求各会员国依指令提交“国家分配计划”送交欧盟执委会核准, 此分配计划详述各会员国其减排权的分配与交易方式, 以达成《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然后政府根据总排放量向各企业分发被称为“欧盟排放配额 (EUA) ”的二氧化碳排放权, 每个配额允许企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第一阶段从2005-2007年, 减排目标是完成《京都议定书》所承诺目标的45%, 参加交易的部门集中于重要行业的大型排放源, 涵盖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6%的11400个设施, 这一阶段的减排不包括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 配额是免费发放的。第二阶段从2008-2012年, 减排目标是在2005年的排放水平上各国平均减排6.5%, 涵盖的排放设施范畴扩大, 覆盖了总排放量接近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一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的工业设施, 航空业首次纳入减排体系, 配额由免费发放和拍卖两种形式组成。第三阶段从2013-2020年, 减排目标是2020年之前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0%, 取消国家分配方案, 采用拍卖方式分配配额, 对EU ETS外部的减排信用抵消的使用限制将更加严格。
EU ETS主要交易集中于欧洲气候交易所 (ECX) 、欧洲能源交易所 (EEX) 、北欧电力交易所 (Nordic Power Exchange, Nord Pool) 、Powernext交易所、BlueNext环境交易所、荷兰Climex交易所等多家交易所。其中, ECX在2010年4月被美国洲际交易所 (ICE) 以3.95亿英镑收购, 在EUA、CER和ERU三种类型上衍生出八类期货和期权产品。在EU-ETS中, ECX交易所在2011年9月的市场份额占比91.66%, ECX是全球最活跃的碳排放合约交易所。BlueNext环境交易所是纽约—泛欧交易所 (NYSE Euronext) 与法国国有银行信托投资银行于2008年1月22日合作设立的全球碳交易平台。BlueNext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信用额现货交易市场, 占全球碳排放信用额现货交易市场份额的93%。
(二) 美国区域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RGGI) 是美国第一个强制性、市场驱动的二氧化碳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 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拍卖几乎全部配额, 而不是通过免费发放的形式运作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该体系目标是在美国东北部和大西洋中部共10个州的电力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即到2019年, 比2009年的水平减少10%的排放量。该体系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启动。RGGI由10个州各自单独的二氧化碳预算交易体系组成, 这些单独的体系均以RGGI的规则模型为共同基础, 由各州自行制定管制条例进行管理, 并与“碳配额互惠”规则相互联结。通过该规则, 被管制的电厂可以用RGGI范围内任意一州签发的配额履行自己的减排义务。
西部气候行动倡议 (Western Climate Action Initiative, WCI) 是原有“西海岸气候倡议”和“西南州长气候倡议”的延伸和扩大。涵盖美国七个州和加拿大四个省。这些地区总排放量目标定为到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5%, 其他一些美国、墨西哥的州和加拿大的省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了倡议。该协议覆盖所有6种温室气体, 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WCI仍处于机制设计和筹备的最后阶段, 许多重要机制还停留在建议和提案层面, 尚未最后定论。WCI的行业覆盖囊括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 以2009年1月1日之后最高的年排放量为准, 任何年度排放超过2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均是WCI的管制对象。
中西部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Midwester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Accord, MGGA) 于2007年11月15日由美国中西部6个州的州长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省长共同签署, 要求建立中西部区域性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MGGA仍处于机制设计与筹备中。MGGA行业范围和燃料范围极为广泛, 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经济部门, 减排气体范围仍为国际气候条约中规定的所有6种气体。减排目标为至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 至205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80%, 明确提出与RGGI、WCI、EUETS和其他强制性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相连接。
加州全球变暖解决方案 (议会第32号法案) (California Global Warming Solution Act AB32) , 于2006年8月生效的议会第32号法案由时任州长施瓦辛格签署。此法案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减少排放至1990年水平, 至2050年减排至1990年水平的80%。此法案采用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对加州85%的温室气体设定排放上限, 它将与其他减排措施和手段相互协调来减排温室气体。实施免费分配与拍卖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加州AB32为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多州联合的区域层面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榜样。
美国区域碳交易体系主要集中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 、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 (Chicago Climate Futures Exchange, CCFE) 、美国洲际交易所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CE) 、绿色交易所 (Green Exchange) 等多家交易所。其中, CCX于2003年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由企业发起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目标和交易内容的专业市场平台。CCX建立自愿但有一定约束力的单强制减排体系 (即自愿加入, 强制减排) , 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自愿型总量限制体系, 可以称为协议减排模式, 也被列入自愿碳市场范畴。2010年7月, CCX的母公司Climate Exchange Plc.被亚特兰大的洲际交易所 (ICE) 以6.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10年10月, CCX官方文件宣布, 开展整整8年的CCX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将于第二期结束后 (即2012年12月31日) 停止, 不再继续进行第三期。这宣告了美国目前唯一一个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终结。
(三) 澳大利亚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澳大利亚国家污染物减排体系 (Australia 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 CPRS) 是工党陆克文政府提议的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CPRS预计于2010年7月正式实施, 并形成法案通过立法程序提交给议会审议。该法案一旦经议会通过, 这可能成为澳大利亚管理GHG (温室气体) 排放的主要工具且覆盖整个经济的ETS, 但该法案在2009年两次遭到议会否决。2010年4月27日, 鉴于国内的政治僵局和对未来国际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 总理陆克文宣布澳大利亚的ETS将被推迟, 并在2012年年度重新审核, CPRS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型排放交易体系, 设定行业排放总量。CPRS将覆盖大约75%的澳大利亚排放, 并实现其中期减排承诺, 即到2020年比2000年基础上至少减排5%。
可再生能源目标 (Renewable Energy Target, RET) 于2009年8月由澳大利亚政府实施, 是目前仅有的一个在联邦层面可以促进减排的环境市场。RET目标是到2020年, 20%的电力供给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 (是目前的两倍) 。这比2001年实施的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 (MRET) 体系增长了四倍, 激励了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证书 (RECs) 。可再生能源证书以电力产量为单位, 即百万瓦时 (MWh) 为单位, 而不是二氧化碳当量 (CO2e) 。基准参与者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证书履行履约义务, 目前可再生能源证书的市场价值远超过温室气体减排证书。在GGAS系统下, 如果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减少二氧化碳的同时可以减少甲烷排放, 是可以既产生可再生能源证书又产生温室气体减排证书的。目前, REC的交易价格高于每千瓦小时40澳元 (37美元) , 相当于47澳元tCO2e (43美元) 。
节能量交易体系 (Energy Saving Scheme, ESS) 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启动, 并将持续至2020年。其目的是通过奖励开展合格的项目来减少电力消费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公司来提高能源效率, 并降低售电量4%。它以能源零售商以及NSW中的发电商为目标。参与者可通过缴回节能核证 (ESC) 来履行其义务。NSW GGAS框架下有一个节能项目的自动转换过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 (New South Wales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Scheme, NSW GGAS) 是全球最早强制实施的减排计划之一。2003年1月1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启动为期10年涵盖6种温室气体的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该体系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机制相类似, 但参加减排体系的公司仅限于该州电力零售商和大的电力企业。在澳大利亚碳污染减排计划开始运转后, GGAS将被终止。GGAS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基准信用型强制减排体系, 它的基准是人均消费二氧化碳当量。之所以采用这一基准实现总量减排, 主要是由于人口基数是稳定的。GGAS2003年开始时的初始基准为8.65吨/人, 2007年逐步下降至7.27吨/人, 并保持该基准至2021年不变。7.27吨/人的基准相当于比《京都议定书》1989-1990年基准年均下降5%。如果把该目标在澳大利亚全国推行, 其所取得的绝对减排量将相当于澳大利亚加入《京都议定书》所需要承担的第一减排期任务的50%。
澳大利亚减排体系交易集中于澳大利亚气候交易所 (Australian Climate Exchange, ACX)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 ASX) 、澳大利亚金融与能源交易所 (Australian Financial and Energy Exchange, FEX) 三家交易所。其中, ACX是澳大利亚第一家电子化排放交易平台, 于2007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完成交易量6 300吨CO2e, 平均价格在7.42美元。2008年5月, ACX已经开始交易国际自愿市场的抵消额度VERs, 并于2009年年初开始碳信用期货交易。
(四) 英国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The UK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UK ETS)
英国交易体系是英国政府建立的覆盖所有经济部门包括6种温室气体的国内贸易体制, 以自愿参与并配合经济激励、罚款等为特征。它于2002年4月成立, 是全球第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它的实施对EU ETS的设计和实施提供过宝贵经验。UK ETS的运作方式包括配额交易与信用额度交易两种模式。配额模式拟订一个绝对减量指标, 然后指定每个企业的排放配额。信用额度模式则由参与者以其他提升能源效率或减量专案计划提出其相对减量目标所产生的额外减量。除了必须完成欧盟减排, 该体系还包括两类自愿减排企业:一是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而自愿承诺绝对减排目标的企业;二是通过自愿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承诺相对排放目标或能源效率目标的企业, 这些企业如果达到目标可以享受最高80%的气候变化税减免。对于这两类自愿减排企业, 英国排放交易体系以1998—2000年的平均排放量作为基准线, 减去每年自愿承诺的减排量, 确定企业每年的许可排放量。英国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参与的企业可以自由使用它们的碳信用。为了协调英国排放体系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之间的关系, 英国排放体系于2006年年底结束。
四、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思路
(一) 中国碳金融市场法律框架构建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碳金融市场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政策的扶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 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我国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 中国政府必须下定决心从制度上构建碳金融市场法律框架, 指引碳金融市场正确前行。
随着中国碳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碳金融市场法律体系要逐步搭建起来, 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法律文件已相继出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法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未来还应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三大金融领域分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法》、《银行碳金融服务准则》、《碳证券交易法》等法律法规。除了交易法规之外, 还应从碳金融市场的监管入手, 出台《碳金融市场监管法》, 对碳金融市场从进入到退出整个过程进行监管,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二) 中国碳金融市场结构设置
碳金融市场结构是指包括市场主体、工具、中介、组织方式和监管在内的五大体系, 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碳金融市场的组成部件, 在碳金融市场原则和制度安排下形成制衡机制, 维持市场正常运行。
1.碳金融市场主体。
碳金融市场主体是指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碳金融市场的主体有企业、政府部门、居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它们参与碳金融交易的动机主要有筹措货币资金、对碳金融资产投资、套期保值、套利、投机或是调控宏观经济。首先, 企业作为碳交易市场中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主体, 当技术上无法进行或不愿以高成本进行碳减排时, 如果被限定了排放量约束指标, 而必须增加碳排放权的使用量时, 企业具有碳减排的需求, 成为碳市场的需求方, 此时, 如果自身资金匮乏, 则可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或采用其他方式融资, 成为金融市场资金需求方;相反, 如果企业掌握较高的减排技术, 能够低成本进行碳减排, 产生富余的碳排放指标将在碳市场中出售, 获得资金, 将资金用于投资在碳市场中, 成为碳金融市场的供应方。其次, 政府部门, 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是资金的需求者, 它们通过发行政府碳债券筹措资金。再次, 居民个人以自己合法财产投资于碳金融资产, 成为碳金融市场主要的投资主体。第四,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主体, 金融机构既是资金的需求者, 又是资金的供应者。最后,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息率等措施宏观调控碳金融市场。
2.碳金融市场工具。
碳金融市场工具是碳金融交易的载体。碳金融工具可以理解为筹资者对金融工具持有人的债务, 即对碳金融工具的发行人而言是金融负债, 对碳金融工具持有人而言是金融资产, 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公开碳金融市场上的碳金融工具一般采取有价证券或衍生品的形式。现阶段, 中国碳金融市场工具主要是CDM项目产生的CERS现货, 未来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碳金融工具种类也会随之增多, 由现在开展的区域强制碳强度减排而产生的强度减排市场, 因此会产生配额现货, 随着交易量和交易规模的扩大, CERS期货和期权产品, 强度配额期货和期权产品也会随之诞生。
3.碳金融市场中介。
碳金融中介在碳金融市场上发挥着媒介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构成和维持市场运行的作用。包括投资银行、认证机构、评估机构、仲裁机构等。碳金融中介的业务范围较广, 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可以为碳市场提供交易信息, 改善交易主体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状态;认证机构和评估机构可以对项目市场的在减排量进行审核、认证、并评估其环境的改善度, 从而形成经核证的减排量供市场交易;仲裁机构可以对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进行法律调解和仲裁, 促进碳金融市场的有序进行。另外, 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发展, 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如从事碳交易的经纪、办理碳的存储和借贷业务等。世界银行是目前在中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比较大的中介机构之一。
4.碳金融市场组织方式。
碳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包括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两种。在碳交易的初期阶段, 由于交易主体对于碳交易制度这一全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还处于一个逐步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因此碳交易市场的主体数量较少, 交易的碳排放权的数量较小, 整个碳市场的规模也较小。此时, 碳交易多采取场外交易或分散交易的方式。在碳交易的发展阶段, 碳交易的管理方式得到了普遍认同, 新的排放主体的设立和已有的排放主体经营状况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变化, 会使得参与碳交易的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 分散的场外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交易主体的碳交易需要。此时, 碳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碳交易多采取在专业的交易所或碳交易市场进行场内交易或集中交易, 从而逐步形成有一定规范的碳市场。
5.碳金融市场监管。
碳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即金融监管当局以其相应的机构运用一系列法规制度和办法措施对碳金融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宏观监督和管理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系统。碳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包括碳金融法律体系, 由于碳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针对碳金融风险控制立法, 立法部门应专门制定一系列针对碳金融风险进行监管的指标体系, 达到专门监管的效果;碳金融监管模式, 目前国际上碳金融监管主要有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和分权式的治理模式两种, 其中, 集中决策治理模式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 由一个主要的监管机构负责碳排放权的申报登记、配额分配、监督管理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的国情更适合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碳金融监管机构, 一个系统性强、范围涉及全国的完整的碳金融体系, 需要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对日后将要进行的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碳排放交易实施排放权的初始分配、申报登记和监管管理;碳金融监管工具, 碳金融监管需要尽快建立会计部门、业务部门与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物质流成本会计 (MFCA) 信息系统。
(三) 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搭建
1.碳现货市场。
碳金融市场首先从现货交易开始。按照不同的交易机制, 碳现货市场交易的产品种类主要是CDM项目产生的碳信用, 以及经国家相关机构发放的配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CDM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因此, 我国可以大力发展创新CDM项目, 在现货市场上大量交易CDM项目中经核准的CO2减排量 (CERs) 。另外, 国家实行强制碳强度减排交易, 未来在中国市场内, 配额交易将成为现货市场交易的主流。
2.碳资本市场。
碳资本市场主要包括碳股票市场、碳债券市场和碳基金市场。碳股票市场:通过优惠政策支持来鼓励效益良好并且具备一定规模的环保企业上市发行股票, 以社会融资的方式筹集和扩张资本, 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当前股票市场上, 主要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板块迅猛发展。在美国市场上有超过60个市值高于7 500万美元的清洁能源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微型公司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碳债券市场:碳债券是为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发行的企业债券或国家债券。纵观国外碳金融市场发展, 碳债券的发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决节能减排资金不足的方式。碳基金市场:碳基金是国际碳市场投融资重要的工具。碳基金的整体运行机制包括碳基金设立、投资、交易、退出等方面。
3.碳金融衍生品市场。
随着碳现货市场的不断完善, 应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期权期货交易市场。碳期货原理是购买碳期货合约来代替现货市场上的碳配额, 从而对一段时间之后将要进行的出售或买入碳配额的价格进行保值, 达到回避和转移价格风险的目的, 因此碳期货具有碳价格发现功能。碳期权是在碳期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碳衍生交易工具。期权合约的推出会使基金、能源交易公司及工业企业加入, 使市场功能性、流动性和复杂性逐步增强, 碳期权市场快速发展。除以上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之外, 还包括碳远期交易、碳套利交易和碳互换交易。进行套利的不同的碳信用产品必须有相同的认证标准, 且受同一个配额管制体系管理, 当合同中所涉及的减排量也相等时, 就可以由市场价差产生一定的套利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毅刚.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国道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59-73.
[2]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69-81.
[3]王遥.碳金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布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38.
[4]European Commission.Directive 2003/87/ECAnnexⅢ, 2003.
[5]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7) .
[6]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market report 2011.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国发 (2007) 18号) , 2007.
[8]柴青宇.以低碳金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1 (1) :60-63.
金融市场体系 篇2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主要包括相辅相成的四大理论体系,即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以及方兴未艾的行为金融理论。
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在金融市场中,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都是风险资产。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追求投资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在同等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是在同等收益水平下的风险最小化。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是风险资产的均衡市场价格问题。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只能通过改变风险偏好来影响风险溢价,即“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来谋求更高收益”。
CAPM理论为消极投资战略——指数化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评价基金经理的业绩提供了参照系。CAPM理论在假设前提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实证的失效,这也为行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空间。其在假设上的非现实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投资组合的不完全性。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主体对理性预期的偏离,各个投资者不可能达到一致的市场组合。第二是市场不完全导致的交易成本。在一个完全的资本市场中,追求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不存在税收和政府管制等交易成本,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且经济主体可以无成本地拥有信息,金融资产是完全可分的。然而,现实的金融市场并不是无摩擦的,而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如证券借贷限制、买空卖空限制和税收等。第三是该理论仅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资产定价问题,且决定资产价格的因素也过于简单。从发展的角度,需要加入多因素跨期博弈模型来研究投资组合的动态变动。
二、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主要研究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其影响路径包括信息量大小和信息传播速度两方面得到内容。如果资本市场是竞争性的和有效率的,则投资的预期收益应等于资本的机会成本。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完全反应了所有可能获得或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的价格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罗伯茨于1959年首次提出用于描述信息类型的术语。当信息集从最小的信息集依次扩展到最大的信息集时,资本市场也就相应地从弱势有效市场逐步过渡到强势有效市场。
1、弱势有效市场假说
该类有效市场假说是指信息集包括了过去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当前价格完全反应了过去的信息,价格的任何变动都是对新信息的反应,而不是对过去已有信息的反应。因此,掌握了过去的信息(如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信息)并不能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
2、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
该类有效市场假说是指当前的证券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价格包含的所有信息,而且反应了所有有关证券的能公开获得的信息。历史价格信息和能获得的公开信息就构成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的信息集。在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下,信息对
证券价格的影响是瞬时完成的。对普通股来说,与收益和红利有关的信息能迅速体现在证券价格中。因此,在半强势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无法凭借可公开获得的信息获取超额收益。
3、强势有效市场假说
该类有效市场假说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一种极端或理想的情况。在强势有效市场中,投资者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均反映在证券价格上。任何信息,包括私人或内幕信息,都无助于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理论的缺陷:有效市场理论的成立主要依赖于理性投资者假设、随机交易假设、有效套利假设这三个逐渐放松的根本性的假定之上,然而这三个假设条件与现实往往有较大的出入。另外,该理论还面临体检方法的挑战,而且实证表明现实市场存在着与有效市场理论相悖的现象。
三、资本结构理论
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构成比例称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企业最优负债比率问题,即企业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最优比例,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从理论演进的历史来看,经济学家研究资本结构的视角是从交易成本、企业契约关系和信息经济学来依次展开的。
1、资本机构的交易成本理论
对企业来说,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获得的资本可分为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所有权资本,即企业利用发行股票和保留利润形成的资本。债权资本,即企业利用发行债券和银行借贷等方式形成的资本。不同形式的资本和构成比例称为资本结构。
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合作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开创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研究资本结构的先河,应用套利理论证明了公司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提出了众所周知的“不相关定理”,又称“MM定理”。
“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应到股票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抵消,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保持不变。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
2、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
融资不仅涉及融资的条件,而且涉及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权利结构安排,特别是剩余控制权的配置。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存在代理成本,因此,最优资本结构应建立在权衡两种融资方式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以使总代理成本最小。根据对股权融资代理成本和债权融资代理成本的分析,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例应确定在两种融资方式的总代理成本最低之点,也就是两种融资方式的边际代理成本相等之点。此时达到最优资本结构。
从控制权的角度看,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是完全不同的。在股权融资中,股东能够参加公司的决策,而债权融资并没有赋予债权人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债权人只有在公司破产后才拥有投票权。股权融资的重要特点就在于把对公司财产的控制权分配给股东,只要企业能按期偿还债务,企业的控制权就不会发生转移。
由此看来,融资结构不仅决定着企业收入流量在股权和债权之间的分配,而且制约着公司的收购和控股活动。研究融资结构,不能只考虑现金流量的配置效应,还必须考虑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3、资本结构的信息经济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研究资本结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关,越是质量高的企业,负债率就越高,越是质量低的企业,负债率就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有关企业的内部信息,但可以通过负债率所传递的信号正确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
资本结构理论是财务理论的核心之一,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与其他财务理论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等经济理论也存在密切的联系。资本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推动了财务理论的发展。如果企业的负债资本太多或者短期资本太多,则企业面临的资本偿还压力就会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稳定性。
四、行为金融理论
传统金融市场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有效市场假说,进而扩展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市场理论。行为金融市场学是应用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金融行为及其现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的产生使传统金融市场理论面临巨大挑战。其研究的主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并非是有效的。主要探讨金融市场噪音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市场理论意义上的资产组合和定价问题,即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二是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主要探讨现实世界中的投资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金融市场体系 篇3
关键词: 金融衍生市场 风险监控体系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32-02
一、金融衍生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市场的风险比较高,市场体系比较脆弱。尽管金融衍生市场具有转移风险的功 能,但是金融衍生市场在集中转移,分散和分配金融风险的同时,却呈现出其自身运行的高 风险性。更令人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不是运用衍生交易来保值,而是利用其高 杠杆比率以小博大,并因而加剧金融市场衍生市场的不确定性。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4年主 持完成的“普罗来歇尔报告”(The Promisel Report)的研究,与金融衍生交易相关的风 险可以分为企业特定风险(Firm-specific Risk)和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两大类 。并且两大类风险的存在都具有客观性。
二、企业特定风险主要有以下五种
1.市场风险。
即衍生产品价格对衍生产品的使用者发生不利影响的风险,也即衍生产品的价格产生逆 向变动而带来的价格风险。从理论上说,无论衍生工具价格如何变动,衍生工具与其基础资 产的损益相抵,不应当存在市场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完全的风险对冲很难实现。 同时,金融衍生市场与基础性资产市场在价格变动上是互动的,并且,衍生市场对基础市场 异常敏感。在完全放开的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的基础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价格波动是 没有限度的。金融衍生工具价格的波动往往导致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的暴涨暴跌。这种涨 跌将带来金融衍生交易的巨大风险,甚至导致金融衍生市场的崩溃。当衍生工具价格的变动 与其基础性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动并不完全成比例时,在存在对冲缺口时,就会进一步导致风 险头寸的扩大,进而引致巨大的风险。
2.信用风险。
即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约义务的风险。对于场内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信用担保是通过 交易所设定的保证金制度并通过清算所监督实施的,因而规范的交易所的信用风险是很低的 。但是,在场外交易市场中,由于交易对手是分散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并且信用风险是时 间和基础资产价格这两个变量的函数,而许多基础资产价格的变化是随机的过程。因此,衍 生工具的信用风险比传统的信用风险更复杂,并且更难以观察和预测,信用风险随时可能发 生。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市场业务量不足,无法获取市场价格,使得交易者 无法平仓,交易者只能等待执行最终交割的风险。一般特定的金融衍生工具在交割期临 近时流动性可能会有所降低,如果有大量的未结清头寸,这时可能难以在金融衍生市场 平仓,或者只能部分地进行平仓。这种条件下衍生工具的价格往往易出现剧烈波动,这更加 剧平仓交易难度。另外,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市场深度不够,往往流动性风险是很大的。 有的新产品,一遇市场剧烈波动,就难以找到交易对手。而金融衍生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 是,新的衍生产品或工具层出不穷,因此,流动性风险是重要的风险。
4.操作风险。 即由于技术问题,报告及控制系统缺陷以及价格变动反应不及时等引致损失的风险。它们在 本质上属于管理问题,并在无意状态下引发市场敞口风险和信用风险,要矫正这些问题往往 会导致损失。
5.法律风险。指合约内容法律上有缺陷或无法履行的风险。法律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中可能经 常出现。这是因为,金融衍生产品是新的金融工具,而且层出不穷,产生纠纷时,常常会出 现无法可依和无先例可循的情况。加之,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都是全球化的,真正要 对之实施有效监管,必须有各国货币当局参与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管辖和国际协调。由于 任何金融交易都存在着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从理论上看,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可以通过 有效管理来进行避免。
因此,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衍生工具风险,还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 三种风险互相不独立,即市场风险的显现,可能导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显现和加剧; 信用风险的暴露也可能诱发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产生。流动性风险既可能是信用风险和市 场风险的导火索,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可能是流动性风险的助推剂。
三、系统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金融机构同质化倾向。
一方面,金融衍生市场的高额利润,使金融衍生市场成为银行业务的新领域;另一方面 ,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使金融体系中的机构功能发生了变化:同一种经济功能,可以通过 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金融机构来实现。比如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使期 权交易所可以提供和保险公司相同的保险服务。保险公司为了防范风险也要介入衍生工具市 场。这样,金融业的业内竞争、业外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金融机构体系出现同质化倾向。同 质化倾向又导致金融机构体系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机构结构在某一市场发生问题时会因为 “共振效应”引发系统性风险。
2.衍生工具市场与基础资产市场关系密切。
金融衍生工具因基础性产品的风险存在而产生,衍生工具的交易往往需要通过与基础性 产品的对冲交易来完成。例如,期权头寸通常不是以一个相等或相反的头寸进行套头交易, 而是在与衍生品相关的现货市场上的一系列交易中完成的。这一动态套期保值技巧不仅密切 了衍生品交易与其基础资产价格的联系,而且会由于对期权对冲头寸的反复调整而使基础资 产价格变化的幅度增大。基础资产市场价格波幅加大将激发相应的衍生品交易规模扩大。因 此,一个市场体系发生金融动荡,另一 个市场体系就可能很快被蔓延和波及。
3.信息不对称、不充分,导致衍生市场的监管缺位。 由于许多衍生品是表外业务项目,使直接市场参与者评估对手承担的相关风险变得更加 困难;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使得既定的会计制度在反映交易边界、评价风险、确认市场价 值、披露财务事项等方面明显缺乏标准和能力。进而使监管当局更不能及时了解风险的积聚 以及风险的暴露程度。
4.金融衍生市场具有全球性特征。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发展源于金融全球化加速的过程,金融衍生市场具有全球性特征, 一个市场的波动很快就会传导到世界的其他市场,这种波动的连带性更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 日新月异,发展到使得大部分市场参与者以及各国货币当局来不及反应的程度。简言之,金 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之间、衍生产品同基础性产品之间以及各 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从而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传播到全球金融体系的每一个 角落。
四、中国金融衍生市场风险监控体系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有效性存在问题。
第一,监管设置不当。首先,从市场准入的角度看,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由银监 会负责。银监会把能够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限定为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信托 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而把券 商、投行和专门从事衍生品交易的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排除在衍生品交易的大门之外,已 显不妥。其次,从监管对象的角度看,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日益交叉,使整个金融 机构的业务趋于综合化,金融集团的发展初露端倪,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中银国际等银 证合作、银行与基金的合作等势不可挡。如银河证券与荷兰银行明确就衍生品交易达成协议 。 混业经营逐步加强的趋势,使得目前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和领域的监管模式难以有 效发挥作用,且易导致监管歧视。
第二,监管覆盖不全。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尤其是场外交易的衍生品,可以根据客户 的要求(量身订做),随意性大、组合能力强,导致新的衍生品层出不穷。这就导致监管措施 和相关法律法规难以跟上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难以做到统一监管,容易出现监管真空。 同时, 监管体制落后不但导致预期监管目标无法达到,还会刺激监管套利的出现。 目前, 国际上的金融衍生品在几年前就已超过1200种。目前,我国虽然还很少,但随着市场需求的 扩大,种类会迅速增加,将使我国原本就已覆盖不全的监管更加难以跟上衍生品市场发展的 步伐。
第三,监管手段落后。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两个重要手段, 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发展,使得在现行会计制度下这两个重要手段日显落后。金融衍生品交 易大多为表外业务,降低了市场参与者资产负债表和金融市场风险特点及分布的透明度,监 管部门难以通过财务报表获取充分的信息。尤其是场外衍生品交易,没有类似于交易所这样 的机构提供统一的价格和交易信息。其市场透明度更差。而银行在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 ,可绕过巴塞尔协议对最低资本的要求,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盈利性,且不影响银行资产 负债表的状况。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增大了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 而且传统的监管手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四,监管效率低下。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性加上虚拟性,使其交易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易 表现为某个时点的交易,而是一个过程,交易价格随时发生变化。金融衍生品交易还具有开 放性,直接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此外,衍生品复制组合能力强,金融 机构可通过衍生工具将受监管的头寸重组为监管力度较弱的工具。这些特点不仅对衍生品的 市场参与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对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严峻考验。近年来一系列金融衍 生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者对衍生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 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目前西方国家普遍缺乏熟悉衍生品运作与管理的监管人员,我国更是 如此。
五、结论
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实际上是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从总体上讲,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 的经济制度基础基本具备,但微观市场条件存在缺陷,两者之间存在不协调。随着市场化水 平的提高,金融深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目前,金融业承担国民生产总值90%的分配和运行, 金融资产比重迅速提高,股票市值、国债规模越来越大。加上,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 央行体系的改革,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和监管水平。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的建立,标志 着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经济市场化、金融深化形成了发展 金融衍生市场的强大动力源,而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则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 是 我国对衍生工具的监管缺乏经验。我国对证券业、商业银行、保险的监管分别由证监会、银 监会、保监会分别执行,对于股票现货市场的监管都存在证监会和证交所之间的监督职能纠 缠不清的问题,如果衍生金融业务合法化后,对衍生业务的监管是由谁为主,依据什么原则 划分还难以确定。对衍生金融发展的其他约束还有观念上的束缚因素,传统观念中存在对买 卖空交易和投机性交易的道德排斥,使得对衍生金融交易有心理上的忌惮,这些都将对衍生 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主持.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路径研究.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十二 期资助课题的系列报告之一,2005
2.邢天才.我国发展衍生金融市场的几个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2)
3.胡怀邦.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的战略思考[M].财贸经济,2000(9)
4.龙浩.WTO与金融衍生市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12月第22卷,增刊
5.谭燕芝,蔡伟贤.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比较与启示[M].求索,2005(4)
6.李靖野.发展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思考[M].中国金融,2000(9)
7.李国俊:发展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研究[M].农村金融研究,2000(11)
8.魏进高.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思考[M].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第20卷,2003( 12)
9.江岩.关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若干问题[M].山东社会科学,2003(1)
10.田立.关于建立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必要性的几点思考.商业经济,2004(9)
11.谢全彪.关于我国建立和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理性思考[J].经济师,2004(2)
12.邱蓉,周万生,曹敏.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府新论, 2001(4)
13.余波,单树峰.机构投资者与金融衍生品市场[J].商业研究,2004(23)
金融市场体系 篇4
1 金融市场在整个经济领域中的功能
前面说过, 金融市场在整个国家市场体系中是核心与纽带。下面对其功能和作用做具体阐述。
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加上该市场明显不同于其他市场的运作规律和特点, 使得这个市场具有多方面功能, 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 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具体来看,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1 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
众所周知, 金融机构从最原始起便具有筹集资金的功能。它能吸纳社会上各方面的资金, 由于历史原因, 一般公众会本能地认可金融机构的信用, 愿意把资金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1.2 合理配置和引导资金
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投资等手段对筹集的资金进行有效配置, 且引导资金到最合理的地方去。包括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 避免重复建设等等。
1.3 灵活调度和转化资金
实际上, 金融市场就是资金供求的“调节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 调剂货币供应量, 有利于国家控制信贷规模, 并有利于使用市场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 促进利率作用的发挥。金融市场还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金融市场可以促进地区间的资金协作, 有利于开展资金融通方面的竞争,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4 实现风险分散, 降低交易成本
利用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和多元性, 建立一个相关系数较低的投资组合, 从而减低风险;比如, 使投资的股票数量增加, 组合的风险相对降低。简单而言如果将资金平均分配在50只股票上, 就算其中一家公司不幸倒闭, 损失亦只占投资总额之2%, 比单独投资在这家要倒闭的公司而蒙受的损失少得多。用一句简单俗语, 就是把鸡蛋分散地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金融市场的大趋势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风险, 提高效率。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交易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有效地减少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降低了交易成本。
1.5 实施宏观调控
目前, 金融调控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宏观调控已经从以前过多依靠行政手段, 逐步转向使用经济手段。而搞好金融调控, 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对市场资源的配置, 已成为宏观调控中使用十分有效的经济手段。比如, 我们国家不断经历的各项大事、喜事、难事, 如承办大的国际赛事、遭遇大的自然灾害等, 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阶段性不稳定, 而这就都需要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再者, 2011年开年以来, 有些令人不安的物价数据显然对货币政策调控构成很大压力, 为了有效管理流动性, 央行“两率”齐动, 两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一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全面发挥金融调控功能。
1.6 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 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在金融市场上合作的机会多多, 无论是部门、地区间, 还是国家间, 金融合作可以通过直接引进外资、扶持优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 建立适应不同企业的多层次、多种类金融市场, 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并积极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各地可借助区域合作的机会, 加快本地金融市场的建设, 改善金融环境, 提高金融市场开放程度, 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使区域内金融市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就是通过金融合作, 加强加深部门、地区与国家间的经济联系, 这也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2 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条件和环境
金融市场功能如此丰富, 又如此重要, 那么要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是要有条件及相应的环境的。金融市场功能的发挥程度, 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建立基础与发展方向。各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 金融市场只有建立在真实信用和现实社会再生产基础之上, 坚持与生产流通紧密相关并为之服务的发展方向, 才能在健康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如果金融市场的活动脱离了上述基础与方向, 不仅难以发挥其基本功能, 而且还会出现诈骗、投机、泡沫和操纵市场等不良现象, 加大金融风险, 破坏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和经济的稳定, 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并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其次, 要使金融市场正常、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作用, 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与环境, 其中主要是:法制健全, 信息披露充分, 市场进退有序。
不容讳言, 金融市场环境与地区发展水平是绝对相关联的, 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金融环境的改善, 或者说经济的进步, 要求金融环境跟进, 当然首要地就是健全与金融市场相关的法律建设。特别是金融市场越来越国际化, 法制与监管先行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无论作为跨境上市公司的本国, 还是作为跨境上市公司的目标市场所在国, 中国都应当根据自身的监管目标协调配置监管权力, 做到监管合理、有效。其二, 应当完善关于外国公司法律地位的制度。针对那些在中国境外设立但管理和控制中心位于中国境内的企业 (即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 , 可以考虑在信息披露、资本要求、董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较为严格的规定。其三, 中国可以在资本市场法中确立特别的制度, 对跨境上市涉及的监管事项作出规定。为了有效地保护境内投资者, 监管机构既应考虑境外发行人在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并上市的活动, 也应考虑境外发行人面向境内市场进行的不以上市为目的的证券发行活动。其四, 中国可以考虑在拟制定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 通过冲突规则, 对股东权利、股份交易、信息披露责任和要约收购等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规定。
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的规制是各国政府监管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 是新兴市场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市场制度建设的中心问题之一。
金融产品的质量无法通过表面判断, 必须通过信息披露才能说明, 所以完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能够有效地培育市场和防止风险的蔓延。信息披露制度是行政监管与市场监管相结合而又突出市场约束的重要性的制度。
在金融市场中有众多主体, 其中包括了行政监管主体: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具有自治监管职能的事业单位: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各类结算机构;市场主体:各类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交易者;社会主体:媒体及其他组织和公民。一般认为, 监管机关的监管、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及社会监督三方面的监督应该构成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但,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着发展不成熟、金融业垄断程度较高、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缺乏对市场参与者的市场激励机制、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建设市场经济中,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个有效手段, 金融市场也不例外。但是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 如果缺乏市场的约束, 就会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失效或者是实效大大地降低。因此, 我国的金融监管要着力构建市场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其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也就是说进退有序, 有效地维护市场和释放风险。当金融市场已经出现动荡或者危机时, 国家应该如何进行管理, 法律制度构建是否适当, 决定着金融业在风险释放过程能否平稳地过渡和在释放后能否迅速恢复。我国当前仍未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出机制, 或者说是风险释放机制, 这是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亟待完善的一个方面。
3 结语
金融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核心, 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并通过政府、金融机构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 努力完善令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各方面的条件, 确保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其对国家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与纽带作用。可以确信, 金融市场持续地发展与成熟, 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摘要:叙述金融市场是国家市场体系的核心与纽带;分析金融市场之功能;进一步阐明金融市场发挥功能的条件与环境要求。
金融市场体系 篇5
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什么是金融要素市场?
什么是金融要素市场?
金融体系大概的划分主要是三个体系,一个是金融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一个是金融的市场体系,还有一个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的要素构成:交易对象、交易主体、交易工具、交易价格。
金融体系大概的划分
主要是三个体系,一个是金融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一个是金融的市场体系,还有一个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市场的要素构成
交易对象、交易主体、交易工具、交易价格。
交易主体。金融市场上的狭义主体是指参加金融交易的资金盈余或不足的企业和个人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广义主体是指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中介人和管理者在内所有参加交易的单位、机构和个人。
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不管具体形态如何,都是货币资金,其交易都是实现货币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转移的过程。
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工具又称金融工具和融资工具,它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这种工具必须具备规范化的书面格式、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可转让性以及法律效力。
金融工具的价格则是指它所代表的价值,即规定的货币资金及其所代表的利率或收益率的总和。
金融市场体系 篇6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
按照融资主体的不同,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可分为高技术创业企业投融资体系和高技术成熟企业投融资体系两个子系统。以成熟企业为主的大型高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传统金融体系来满足。包括创业企业在内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则需要以创业投资和中小型股票市场等股权资本市场为主的创新金融体系来满足,因此,健全有效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应该是商业银行体系、证券市场体系和创业资本体系协调发展、传统金融体系与创新金融体系协作互动的完整体系。我国传统上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证券市场正在发展之中,创业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在进一步改革商业银行体系、加快发展成熟企业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体系、完善传统金融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以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股票市场为主的创新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政府投资和政策性融资支持体系有力引导、以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导、银行贷款、股票、债券融资与股权投资协调发展、合理分工、健全有效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
(一)健全的创业投资体系
创业投资体系作为专业性的投资制度,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的主要组成和战略突破口。创业投资体系主要包括:(1)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创业投资公司(基金),包括国内社会资金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外商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等;(2)政府设立的创业投资种子基金以及政策性引导基金等;(3)大型企业附属的创业投资机构——公司创业投资,包括一般工商企业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等;以及(4)少数特别富有的个人投资者等。
(二)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
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证券市场尤其是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企业证券市场,是高技术产业进行公开的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应该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层次证券市场是包括主板、创业板、代办系统和其他形式的区域性、地方性的初级证券市场在内的金字塔式开放体系。现阶段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建设应该主要包括:(1)高级市场性质的全国性交易所证券(即所谓主板市场),(2)全国或区域性质的创业板市场,(3)全国及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以及(4)初级市场性质的创业企业交易所市场。
(三)竞争有效的商业银行体系
竞争有效的商业银行体系应该是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并存、大中小型银行共生的金字塔机构,各类商业银行可以为高技术成熟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也可以为高技术中小企业包括创业企业提供必要的辅助性的融资支持。
其中,创业投资体系与创业板市场、柜台交易市场以及初级性质的创业企业交易所市场等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适应高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创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金融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商业银行体系是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十一五”时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时期,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要机遇,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十分必要和迫切。为保障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必须把健全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放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建设以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创新金融体系。
(一)有效发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1、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发展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优惠。一要制定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配套规章,完善创业投资法律保障体系。二要抓紧落实创业投资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三要探索建立创业投资机构的融资贴息和担保制度。对创业投资公司所从事的创业投资项目提供部分担保;同时为创业投资企业举借长期贷款或发行长期债券融资提供担保和贴息。
2、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是政府在高技术产业投融资领域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方式。应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以体现政府推动创业投资发展、与民间资本共担风险的政策意愿,引导、带动民间创业资本向国家倡导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发挥政府引导、放大民间资金的杠杆作用。
3、积极建立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信息平台。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信息平台是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立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系统十分必要,应该作为“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作用
1、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高技术产业的融资支持作用。“十一五”时期,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化、高技术产品出口等领域的贷款支持力度,从融资方面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
2、运用政策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高技术产业。政府应利用贴息、担保等方式,调动市场资金投资高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形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支持保险公司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多元化保险服务。财产、产品责任、出口信用等保险服务能够分散企业经营中的风险,降低风险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通常来讲,高技术产业的风险比传统产业更高。因此应支持保险公司积极为高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促进高技术产业平衡发展。
4、探索发展科技类专业性商业银行。探索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科技信贷管理模式,支持中小型银行发展搭桥贷款等专业性贷款业务。
(三)加快发展服务高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体系
创业投资是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作为“十一五”时期国家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1、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进一步发展规范运做的创业投资公司。要鼓励和促进民间创业投资公司快速发展,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民间创业投资公司有比较快的发展。
2、完善创业投资外汇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外合资合作业投资机构
发展创业投资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发展中外合作创业投资基金,注意和港台地区的创业投资公司合资合作,发挥两岸三地的互补优势。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外汇管理制度,为中外合资合作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3、支持鼓励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公司创业投资。在法律和有关监管规定许可的前提下,支持保险公司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允许证券公司开展创业投资业务。同时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具有一定实力尤其是在资金运作、产业投资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公司附属的创业投资机构,实现大型企业高技术投资的专业化和制度化。
4、建立全国性创业投资行业组织,促进创业投资行业有序发展。要抓紧建立全国创业投资行业组织,作为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业服务组织,促进创业投资健康有序发展。
(四)稳步推进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
1、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建设,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要抓紧完善现有的制度安排,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在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加快中小高技术企业上市进程。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及时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
2、有选择地开放柜台交易市场,积极利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应该考虑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区域中心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面向中小企业股票交易、企业债券交易和企业产权股权交易等的柜台交易市场。积极利用已有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具备条件的非上市高技术企业提供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作为交易所市场的有益补充。
3、规范发展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初级市场性质的创业企业交易所。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看,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应该是多层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时期要从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角度,可以考虑在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进行技术产权交易所制度创新试点。条件成熟时在中西部地区比较规范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选择2—3家,探索建立初级性质的区域性产权交易所市场。
4、面向高技术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探索发展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市场
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发行公司或企业债券,同时探索创业投资公司的债券融资。
(五)建立健全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支撑配套设施
1、健全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体系是高技术产业融资体系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要总结社会征信体系的试点经验,在科技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密集的高新区等率先推行社会征信制度,逐步建立起高技术产业相关的信用评价体系。
2、健全发展信贷担保机构。要稳定发展相对规范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并积极推进省级再担保和全国性再担保机构建设,形成多层次全面覆盖的信贷担保体系。
3、积极发展其他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发展以项目评估、财务与法律咨询为主要内容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中介服务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其真正按照“诚实、信用”原则,为创业投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金融市场体系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1 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主要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金融服务市场构成。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涉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最基层的金融机构, 直接向农户提供贷款, 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 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力军。除以上三个正规金融机构外, 还有邮政储蓄、农村扶贫社和民间私人借贷等非正规的金融服务机构。
2 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缺失, 定位不明确
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功能缺失。表现在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运作, 大量收缩农村的营业网点, 扶贫的政策实施不理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 政策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残缺等问题。二是商业性功能缺失。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导致农村网点大幅度减少, 直接面向农村的涉农业务减少, 对农村的信贷只限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农户、农业生产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
各大金融机构定位不清, 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农行在农村的机构大幅减少, 被撤并的机构主要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基层营业网点, 因此, 贷款业务逐渐远离农村, 农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投向了城镇工商企业, 而农业贷款投入较少。
2.2 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 金融机构数量不足, 金融服务品种单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调整, 县级商业性金融机构逐渐成为“储蓄所”。农业发展银行只限于粮棉油的收购和加工, 而无法满足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等资金需求。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已经形成农村信用社一家独撑的局面, 然而农村信用社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 科技含量低, 效率十分低下。由于受技术、人才、资金、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农村金融机构结算资金时间长, 资金到帐不及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的品种单一, 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 而且中间业务欠缺。农村金融功能弱化, 金融产品少, 金融服务种类单调, 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 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
2.3 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 资金外流严重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 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 据统计在新增的存款中信用社约占2/3, 邮政储蓄约占1/3, 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 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 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 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 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 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2.4 农村经济补偿机制缺失
我国农村的保险业发展缓慢, 目前只处于初创阶段。农业保险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 使其赔付率较高, 商业保险公司的目的是盈利, 所以保险公司不太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此外, 由于农民的金融知识不足, 缺乏主动投保的意识, 故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低。我国农业目前仍主要是靠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为主的农业保险保障。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 受国家财力的限制, 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要求, 也不利于培养农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 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担保机制, 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 导致农业投资缺乏高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 农户就无力偿还贷款, 风险转嫁给银行, 进而制约了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导致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
3 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3.1 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国家将信用社交由地方政府管理, 却没有给予相应的监管职能, 使其只负责经营活动, 风险和成本仍由国家承担, 这种制度安排有可能会导致信用社新一轮的亏损。
3.2 资金结构失衡, 农村资金匮乏
我国缺少专门面向单个农民的政策性扶持的金融机构, 农民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资金资助, 农民的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金融体系外。而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 大量撤并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 向县城和城市收缩, 导致农村基层金融机构欠缺。县域的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发挥“供水站”的作用, 反而成为资金的“抽水机”, 大量资金抽离农村市场。农村市场资金匮乏, 影响了农民扩大在生产开拓市场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优良品种, 进而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3.3 农村保险严重缺失, 农村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
一是农业保险的风险损失率较高, 农户分散, 展业成本高, 使农业比其他财产保险费用高很多, 而农民又是低收入的投保者, 自愿购买保险几乎不可能。二是要分散农业风险必须大面积的建立保险制度, 由于国家的扶持力度有限,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只能进行试点, 尚未大面积展开。三是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手段。四是通过财政手段对支农信贷的风险补偿有限。
3.4 其他金融组织发展不规范
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 但这些金融组织并不受国家政策上的鼓励和保护, 使得大部分非正规金融组织走向地下经济化, 没有实现规范发展。相当一部分的民间借贷采用口头约定等简单形式, 利率高, 制约了资金的需求, 使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正规的金融组织, 没有其他组织对其产生竞争威胁, 其相互间也没有竞争。
4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
4.1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明确产权关系, 强化支农职能, 充分发挥信用社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覆盖面广的优势, 把农村信用社培育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扩大邮政储蓄的功能, 加速建立邮政储蓄的支农机制。在保留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定位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宽其政策性支农领域, 应该把农业开发、扶贫贴息等政策性业务转给农业发展银行, 使其信贷重点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抓好农业银行改革的同时, 克服其偏离农村的倾向, 强调其服务对象是涉农企业, 要为农村和农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 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 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实现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化, 要建立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和破产保护制度, 强化民间金融市场的退出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补偿制度, 保护中小贷款人的利益, 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
逐步形成竞争性、多样性的金融体系, 构建符合农村需要的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和其他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实现各金融组织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有机互动, 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4.2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应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经济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加大政策扶持, 实行积极的支持和保护政策, 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的扶持和指导功能。对农村信用社给予财政补偿和金融政策扶持, 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免税政策, 适当减免农村信用社接受抵债资产收回不良贷款征收的相关税费, 促进信用社落实债权。改变农业政策性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现状, 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农业发展基金面向农民筹资、境外筹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进一步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结构, 进一步拓宽支农领域, 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3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增加金融产品种类
根据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 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组织形式, 鼓励金融产品和业务品种创新。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产品, 结合中国国情, 使其满足农村金融需要。创新业务流程, 对超过支行授权的业务, 可直接提交地市行决策。扩大服务领域, 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项目评估、产业信息、代理理财等方面的优势, 为农村企业出谋划策, 帮助规避投资与经营风险, 努力实现“多赢”目标。
4.4 减少农村资金分流。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首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国有商业企业将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应修改资金上存制度, 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继续流入城市的问题。其次, 完善邮政储蓄功能, 开办贷款业务, 将吸收的部分存款在一定限额内, 允许发放小额贷款业务, 将信贷业务锁定在广大农村地区。国有商业企业还应缩小乡镇的营业机构, 把有限的农村信贷份额转给农村信用社, 可减少农村资金通过合法途径流向非农业区域。其他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农村吸收的存款应直接转存到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农业发展银行, 统一安排在农村使用, 避免资金的流失。对支农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从而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 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4.5 加快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第一, 要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 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 配合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业务, 多渠道筹集农村信用担保基金, 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部门的合作, 大力开办农业贷款保险, 分散农业贷款风险。并逐步建立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第二, 政府部门出资组建农业风险投资基金, 用于对高科技农业项目的投资, 并引导社会资金融入。第三, 保险公司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保险产品,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率, 提高农业抗灾和补偿能力。第四, 各地政府部门应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 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 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4) .
[2]徐家元.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金融纵横, 2004, (05) .
[3]张丹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J]当代经济, 2006, (07) .
[4]张大龙.对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3) .
金融市场体系 篇8
一、加快发展农村信贷资金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 健全农村信贷组织体系。根据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新趋势、新特征, 逐步建立健全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拓展政策性金融支农领域。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 积极开展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科技项目等县域经济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增加中长期信贷投入, 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政策性信贷业务;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结合模式, 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批发支持,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鼓励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市场。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 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鼓励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向县域发展分支机构, 下伸服务网点,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商业银行利用农信社的网络系统, 开展批发金融和委托服务等业务, 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通过增资扩股, 增强资本实力;采取多种方式, 化解不良资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支持邮储银行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鼓励其发挥网点优势, 推广小额质押贷款、拓展小额信贷业务;拓展批发业务及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协议存款业务, 防止农村资金外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鼓励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参股、收购、新设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加强政策扶持, 放宽准入限制, 降低运营成本;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参与链接, 解决资金规模限制问题。发展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形成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互助性担保为辅助、商业性担保积极参与的多元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 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一是创新信贷产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项目融资、科研贷款、订单贷款、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 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并予以贴现支持。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切实根据农户和企业信贷需求确定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还款方式等。大力推行大额农贷、农户联保贷款、综合授信、“农户信用协会”及“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联合增信模式等创新型信贷产品。创新信贷、保险、证券、外汇、期货等金融组合产品, 银保合作探索“小额信贷+意外伤害险”、“小额信贷+个人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农业信贷+财政担保”等产品, 银期合作探索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凭证为抵押的信贷产品。把消费金融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开发的主攻方向, 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 重点拓展建房、教育、嫁娶、医疗保健、耐用消费品等生活需求贷款。加强对农民创业的信贷支持,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开发适合不同创业群体的信贷产品, 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鼓励金融机构合作, 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额信贷需求开展银团贷款业务。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借鉴经验, 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林权、“水权证”、农业机械、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粮食直补资金等抵押和质押方式。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从农发基金中划拨专款, 设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 通过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运作。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结算工具创新。创新保险、信托、租赁、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代理买卖、投资理财、银行卡、外汇等服务, 满足农村金融多层次需求。通过设置自助银行、自动服务终端、移动金融等延伸金融服务半径, 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方式, 提高金融服务便捷度。
二、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市场
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 成立由保监、财政、农业、畜牧、林业、水利、气象、民政、税务、银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委员会, 负责农业保险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以及防范、处置、化解农业巨灾风险工作;利用农经、农技、畜牧及乡村两级行政资源, 全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动员、承保组织、保费收缴、灾害普查工作, 并建立目标考核联动机制, 自上而下形成工作合力。整合技术资源, 充分利用农网、气象、统计、农情研究等平台, 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 完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增加农业保险有效供给, 逐步建立健全经营主体多元的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农业保险机构体系。允许有条件的县 (市) 设立专业农险公司;组建区域性农业保险组织, 由财政和当地农民共同出资设立。可以建立三层次互助保险组织办理区域保险业务: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互助组织, 以县 (市) 为单位建立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 建立区域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 鼓励保险公司向乡镇延伸机构, 在重点乡村组建保险联络员队伍, 增强展业、承保、防灾减损、理赔等服务能力。
创新农业保险运作模式。一是积极拓展险种。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 重点保证国家给予财政补贴的水稻、玉米、大豆和能繁母猪、奶牛保险, 扩大保险覆盖面, 保证、监督补贴资金足额到位和使用。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力度, 提高国家财政补贴比率, 减轻县级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新险种, 试点具有区域农业优势特色品种保险, 研究探索农产品质量保险、农产品储藏和运输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等新型险种;为农民提供农房、机械、牲畜、机动车辆等方面的财产保险, 职业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责任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养老保险、消费信贷保险等。充分发挥保单借款和质押贷款功能, 与银行信贷结合起来, 为信贷抵押物提供财产保险, 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保证保险, 为申请小额贷款的农民提供定期寿险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分散商业贷款机构的贷款风险, 拓宽农民融资渠道。二是调整保险对象。从个人参保为主向合作组织参保为主延伸, 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介, 充分发挥信息统计和共享优势, 成片投保、整体理赔, 发挥规模效益。三是创新保险经营模式。在现有农业保险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江苏省“委托代办”、“联办共保”模式和浙江省“政府推动+农户互保+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三合一”模式, 不同险种可选择不同经营模式;也可根据财力, 考虑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建立政府主导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运作模式。
三、稳步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债券、股票市场直接融资。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到证券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农村;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 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谨慎稳妥、循序渐进地发展农村地区证券服务业务, 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发挥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依托产权交易中心, 或条件成熟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借鉴北京、成都等地经验, 把农村产权交易纳入交易范围, 推进信息、金融产业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资本与农业对接, 打造集农业要素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近期, 先试点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让和交易、农村企业产权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型农业设施租赁权转让、林权、水权、生态权益补偿及交易等。政府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明确权属归属性质, 促进农村产权流转, 有效解决农村抵押难、贷款难问题。
探索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中央2009年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而2010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新政策对于农业产业基金的呼唤更为坚定。2010年北京、河南相继建立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将投资方向瞄准了农业。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按照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 运用现代信托关系机制, 通过发行基金券 (基金份额或受益凭证) 的方式集中投资者分散的资金, 并以股权形式直接投资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未上市企业) 或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 促进目标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经营, 提高目标企业的效益, 并给投资者以丰厚的投资回报。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模式可以采取政府、银行联合其他机构, 如大型企业、境外银行或个人、私人投资者等设立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精细化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等领域, 带动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加强创投企业与农业企业对接和沟通, 为农业高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佟巧一.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及对策.China's ForeignTrade, 2011, (10) .
[2]马晨.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和差异化政策体系.金融时报, 2010, (7) .
[3]刘磊.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5.
[4]童鹏.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中国农经信息网, 2011, (10) .
[5]王华琼.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商业, 2008, (12) .
[6]邵作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
金融市场体系 篇9
《京都议定书》表明我国在2012年前不承担减排义务, 我国的碳交易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和发达国家合作, 即依托清洁发展机制 (CDM) 产生的交易, 具体说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我国合作, 在我国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 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承诺。我国目前的碳排放压力相对较小, 但我国作为一个用碳大国, 早晚要承担相应减排额, 建立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对于我国来说势在必行。本文在理论体系的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碳金融市场建立的理论基础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 统筹安排当前和未来发展, 既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是要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来实现发展, 不能破坏生态、耗竭能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当今环境问题中, 温室气候问题最为突出, 因此, 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外部性理论
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是指排除在市场作用机制之外, 未反映到产品价格中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二氧化碳排放空间, 是一种公共资源, 没有进入市场, 具有外部性, 为使其外部性内部化, 要以市场交换方式实现其价值。碳交易市场是有关碳排放的市场, 这就确定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价值, 使其成为非公共物品, 成为一种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
3. 期货市场理论
期货交易是指期货交易人依法在期货交易所通过订立标准化期货合同的方式买卖实物期货、金融期货或期货选择权的交易。期货市场交易的是标准的期货合约, 这种合约都是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期货市场有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回避风险、进行金融投资的作用。
三、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1. 建立中国特色的碳金融法律体系
在起步阶段, 我国可借鉴国外已有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 制定中国特色的碳金融法律体系。法规应明确规定排放许可分配原则、方式、超量排放的惩罚措施, 为碳交易提供法律依据。法规还要进行总量控制, 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地域范围和时间跨度, 只有控制了碳排放空间的使用上限, 才能使碳排放权成为稀缺的经济物品, 碳排放权才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2. 建立碳排放的现货交易市场
在发展阶段, 要以现货交易为主, 双方共同协商签订的协议, 交货时间、地点、价格等都由签约双方议定、排放额度有节余和不够用的企业均可以通过交易中介联系, 进行一对一的谈判, 达成买卖的意向, 实现交易。主要的交易对象是: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亚氮 (N2O) 、氢氟碳化物 (HFCs) 、全氟化碳 (PFCs) 、六氟化硫 (SF6) 。另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CDM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因此, 我国可以大力发展创新CDM项目, 在现货市场上大量交易CDM项目中经核准的CO2减排量 (CERs) 。
在国内交易市场上, 交易主体是有资格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个人和组织, 国家可以根据欧盟的经验, 对各省设置排放上限, 各省再将具体额度按规定下发给企业, 企业排放总量不得超过该额度上限, 可以进行省间交易。在国际交易市场上, 交易主体是国内国外进行CDM项目交易的相关企业, 缔约方国家相关机构和公司等, 国家可以根据现货市场CERs的供需定价, 初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交易。
3. 建立碳排放的期权期货交易市场
在完善阶段, 我国应该现货交易的基础上, 借鉴欧洲气候交易所的经验, 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期权期货交易市场。首先设计出适合中国的标准化碳期权期货合约作为交易对象, 其次, 建立完善的交易和结算机制, 包括市场参与主体、价格形成制度等。再次,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包括行之有效的价格波动限额与头寸限额制度、强制平仓制度、风险警示制度等机制, 最大限度地抑制非正常投机活动对市场稳定性的破坏, 发挥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最后, 建立证监会、期货业协会和碳期货交易所三级监管机制,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四、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议
1. 学习发达国家的碳金融市场经验
我国碳金融必须走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 但发达国家在碳金融领域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先后成立碳交易中心, 有利于聚集与碳交易有关的信息、技术和资金, 构建一、二级市场, 保证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提高社会资金参与性。发达国家的参与机构广泛, 金融服务功能齐全, 产品多, 先后推出各种衍生金融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 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2. 加强金融创新, 服务碳金融市场
银行等碳金融主体要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低碳经济机会, 研究开发环境和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创新。还应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机制,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 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金融产品的发展。政府应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 增加促进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提供更多的交易对象和方式, 拓展交易的范围。
3. 加强国际交流
我国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对话, 在建立一个国际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努力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和作用, 呼吁在国际碳交易市场框架的制定中听取不同国家组织的意见。我国还应通过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国内碳交易市场作科学的引导。
摘要:本文在国外的碳金融体系建立经验的基础上, 旨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市场体系。文章首先提出了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的理论基础, 接着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任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金融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8 (7) .
[2]阎庆民: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2010 (4) .
金融市场体系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持续30年高速增长, 日益增长的国民实体财富突出了对金融衍生品的避险功能需求。但相对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4月, 中国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标志着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这不仅能为金融资产提供避险保值的工具, 而且还可以健全中国资本市场立体结构、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 金融期货在帮助人们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同时, 也不断地衍变、派生出新的风险, 刚刚过去的美国“次贷危机”就再一次把人们对金融期货的功过质疑推到最前沿。于是, 为弥补监管漏洞、降低金融期货风险, 世界各国均积极地研究从不同的层面上改进、完善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在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初期, 为适应市场发展速度的需要, 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也应同步跟上。这个体系需要在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交易所和中间商等多个层次上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之, 共同组建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监管系统, 以保障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虽然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刚刚建立, 但针对金融期货监管的研究探讨在理论界早已展开, 国内已对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做出研究的有:谭春枝, 黄建丹 (2005) 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 建议应从内部控制、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等几个方面来建立金融期货监管体系[1];徐苏江 (2006) 对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提出了构建思路[2];梁燕 (2007) 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交易所自律监管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3];胡茂刚 (2008) 对中国股指期货三层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 从监管法规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4];张玉智, 曹凤岐 (2009) 提出应从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5];韩强 (2010) 研究了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体系, 在充分讨论政府宏观监管、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和交易所自我管理各自优劣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体系的一些想法[6], 等等。
研发期货产品的初衷是为了管理风险, 为了给现货市场的交易提供套期保值的手段。但是, 在实际买卖交易过程中, 大多数, 甚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值, 而是为了投机获利。其本身高杠杆的属性又加剧了期货交易的风险性, 鉴于金融期货市场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市场参与者的成熟度有限, 监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成长的健康程度和速度。对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其进行研究, 可以尽量保持金融期货市场在一种平衡各方利益的状态下稳健运行, 增强风险处置的能力、提高市场效率, 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其衍生出的新金融风险、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也为政府对金融期货风险的防范和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三、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构成
根据中国多年来对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监管的经验, 并结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现有的监管体系模式以及对金融期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本文认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主要层次及其基本组成部分如下:
(一) 监管体系中第一层级
这个层级是整个监管体系中的最高层级, 由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个部门共同代表政府执行监管职能。其中, 中国证监会对金融期货负有主要监管职能, 主要应包括:研究、拟订及起草金融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发展方针及规划;监管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对证券与期货业协会、金融期货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等二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统一管理;另外, 据有关媒体报道, 从2006年开始, 中国证监会已经开始筹建一个特别部门——金融期货监管部来实现对金融期货市场的专门监管职能, 证监会未来将主要依靠这个专门设立的“金融期货监管部”[7]来负责具体事务。同时, 银监会和保监会也应设立专门的部门对银保企业参与金融期货的资金流向及机构行为各自进行监控。
(二) 监管体系中第二层级
这个层级主要是中国期货业协会和证券业协会对金融期货市场的共同监管。作为政府监管部门与被监管机构之间的枢纽, 行业协会能够及时将政策方针和方向指示传达给市场参与者, 并将市场参与者的意见及行业内部状况汇报给政府, 能够很好地在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进行沟通, 成为证监会和金融期货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纽带, 并实行行业自治、协调和自我管理。
行业协会的主要监管职能包括:监管金融期货经营机构、金融期货及证券和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经营活动;监管金融期货信息传播活动, 负责金融期货市场的统计与信息资源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审批金融期货中介机构的资格并监管其相关的业务活动;依法对金融期货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向证监会汇报结果;对金融期货交易中出现的一些纠纷进行仲裁;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等等。
(三) 监管体系中第三层级
主要包括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叉监管与合作;还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保证金监控中心分别确保证券和资金的清算交收与安全, 并配合交易所等其他监管机构对金融期货市场中的异动情况进行监测、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等。
1.交易所监管。作为交易风险的一线监管和承担者,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监管成为整个市场风险管理的核心, 与之有关的还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要负责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稽查等, 履行本身所负的监管职能和与股指期货相对应的监管程序, 与中金所实现信息共享, 实时监察现货市场异动情况及其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 以实现对现、期两市的交易情况的联合监管。
2.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于2006年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共同出资兴办, 是非营利性公司制法人机构。其主管部门是中国证监会, 业务接受中国证监会领导、监督和管理。其基本职能是及时发现并报告期货保证金被挪用的风险状况, 配合期货监管部门处置保证金风险事件, 包括:建立并管理期货保证金安全监控系统和投资者查询服务系统, 督促期货市场各参与主体执行中国证监会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制度, 将发现的可能影响期货保证金安全的问题及时通报监管部门和期货交易所, 等等。
3.证券登记和结算中心。2001年3月30日,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成立。它的职能是专门负责证券登记存管、为证券交易办理资金清算、交收和证券过户业务。在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建立以后, 它除了担负以往的职能之外, 还必须配合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和交易所等其他监管机构对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异动情况进行监测、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等。
(四) 监管体系的第四层级
这个层级主要包括市场各方中间机构, 包括金融期货经营机构、各路机构投资者及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与内部控制。
1.金融期货经营机构。金融期货经营机构主要是指具有金融期货经营资格的期货公司, 它们是市场的基层单位, 也是期货交易的经营者和中间人, 直接面对投资主体, 受客户的委托在股指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 并为客户提供行情咨询、信息服务、资金结算等服务, 是金融期货风险的最前沿防线。对于取得不同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 应采取不同的监管模式和措施。期货公司对风险的有效监管可以弥补政府和交易所监控的不足。
证券公司对金融期货市场的参与主要通过IB业务与具有结算资格的期货公司合作, 为期货公司介绍客源、提供传输客户的下单指令和结算清单等服务。所以, 当前证券公司除正常的证券市场方面的合规管理外, 还要针对与期货公司合作的IB业务方面进行有效监管, 包括:
(1) 对IB经纪人的管理。提高经纪人的业务素质, 使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职业技能;加强经纪人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经纪人的服务水平。
(2) 对IB客户的管理。认真签署居间服务协议, 履行风险告知的义务, 提供可供客户下单交易的行情终端, 替期货公司及时地为客户提供阶段账单, 以及投资者风险教育。
(3) 与合作的期货公司有明确的约定, 划分清楚各自的权力与义务, 等等。
2.各路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中不但包含大量的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也包括保险及银行类合规资金及其他金融机构。如何对这类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监管, 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从其审批制度到规模上, 再到其交易渠道与内部控制上, 都是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同证券和期货市场一样, 在金融期货市场中, 也存在着大量的合规的中介服务机构, 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评级机构等等, 除了为市场提供各种专业服务之外, 它们还必须从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角度对期货经营机构的经营状况、风险状况以及违法情况进行监管。
四、中国金融期货监管体系的框架构建
通过以上本文的粗浅构思, 借鉴国外市场相关监管体系和对国内资本市场体制、环境与运行特点的总结, 本文认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采用三元四级的框架较好, 具体参见图1:
图1中展示了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大体框架, 其中三元为: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 共同代表政府行使监管职能, 并在对各自监管领域负责的基础上交叉协作、共同监管金融期货市场。四级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监管、交易所一线监管、市场中间机构的监管与内部控制。
五、相关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 本文对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但这个监管体系还需要在日后的市场实践中不断磨合与完善, 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而不断地补充和改进, 以弥补监管疏漏、提高监管效率。为此本文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建议政府尽快研究出台金融期货有关的法规条例来宏观指导市场行为, 做到有法可依, 并协调三个并列的一级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职权与运作机制。
2.借鉴境外成熟市场多年来的主流监管经验, 金融期货市场监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确立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保证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动态平衡。而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证监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 这种监管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 但也成为制约市场未来发展的障碍。因为可预见的是:未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速度应该是很快的, 集权制的监管模式容易遏制市场的有益创新、缺乏必要的授权机制和削弱其他相关机构的作用, 难免会对市场的发展形成制约, 造成整个监管体系的“头重脚轻”效果。好的监管模式应该是一个健全、有机的监管统一体, 高效、协调地发挥作用。因此, 建议赐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及证券和期货两个行业协会以更大的自律监管职权, 以侧重行业内部监管及一线监管。
3.建议积极发展和培育套期保值主体, 引导大型机构包括保险、券商、基金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套期保值。事实上监管层也一直在重视金融期货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问题, 比如中金所于2010年5月7日发布《套期保值额度申请指南》和《特殊法人机构交易编码管理业务指南》;2010年7月8日, 证监会批准新基金公司成立和基金专户理财可以无限制参与股指期货, 等等, 这些都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扫清了制度障碍。
参考文献
[1]谭春枝, 黄建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J].金融与经济, 2005 (, 10) .
[2]徐苏江.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及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6) .
[3]梁燕.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制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 2007.
[4]胡茂刚.我国股指期货三层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J].政治与法律, 2008 (, 5) .
[5]张玉智, 曹凤岐, 赵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多层次监管体系重构[J].中国证券期货, 2009, (1) .
[6]韩强.如何构建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体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 (, 3) .
金融市场体系 篇11
关键词:金融立法;法律制度;金融市场监管;完善
面对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及今后的改革方向,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立法会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发展过程,金融法律框架逐渐形成。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立法及法律体系的现状明显地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改进;另一方,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给金融市场监管带来了更加重大的挑战。
一、中国现行金融立法的缺陷
与世界各国金融立法都遵循币值稳定、强化监管的指导思想相比,我国金融立法目前存在以下缺陷:
(一)金融立法取向重机构、轻个人。通俗来讲,就是对银行等机构保护力度很大,但对一般消费者保护力度不够。我国目前有关金融的法律,绝大部分都把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却没有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般个人利益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与法律保障弱者的立法取向完全背离。这样做的另外一个明显的缺点是,金融机构在法律这把巨大的保护伞下,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有时甚至任意妄为,缺少必要的监督,社会负面形象突出。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国将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外国银行区别对待,阻碍了金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也间接地违反了WTO法律框架原则。
(二)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立法,使行政权力对金融立法影响巨大。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在设计之初就为行政权力创造了较大的行使空间,导致的后果是各类金融法律通常随着国家的政策改变而改变,缺乏稳定性。与此同时,各个行政部门在制定法律时,往往会更多地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导致同类产品和业务因实施主体不同,而要适用不同法律、法规,进而引发规则适用混乱。由此可见,这种由行政主导立法的模式,给公权力的无序扩张提供了温床,对其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
(三)立法缺乏系统化,整体比较杂乱。在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实行的是多头监管,并且区分行业,这样的模式直接导致了整体监管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不但无法起到理想的监管作用,而且阻碍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这是一种不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的监管模式。另外,在这种模式下,经常会出现各行业重复规定的现象,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规定,行业之间有时会互相扯皮、抵制,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更新。
(四)金融法律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法律空点、盲点较多。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金融新业态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立法跟不上金融新业态的发展速度。这不光体现在一些基础性的法律制定上,更为重要的是具体到各部门法和行业法规,内容重复、交叉,层次不清,对监管的规定不够细化。同时,有些新出现的金融业态找不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出于“失控”状态,长此以往,对金融业的管理就会显得比较薄弱,不接地气。
(五)金融法律对具体执法机构给予太多的授权,管理过于空泛。在具体实践中,对很多违法的金融事件的处理无法真正引用法律条文,比如《证券法》的实践运用。部分金融法律由于规定过于空泛,导致在法律适用性不够,有时只能由行政机关自由裁量。
二、金融市场监管目前存在的缺陷
(一)金融监管目标理念单一、可持续性不强,不科学。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发达、立法相对落后,导致金融监管方面的力度较小,可采取的措施较少,这使得金融监管往往停留于表面,效果不理想。
(二)金融监管缺乏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实质性内容,且有些规定不符合基本国情,甚至不尽合理。例如,在只允许外资开办银行且不允许私人资本开办银行,明显地有不公平对待之嫌疑。再比如,对不同的金融组织不能有效地评估其存在的不同风险系数,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对这些金融机构的有效管理。
(三)金融监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监管需求。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阻挡,金融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命题和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金融监管相对落后的大环境下,金融监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实也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这对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与国际接轨刻不容缓。
三、对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立法理念。要从根本上树立一个稳定的立法目的,保证法律的权威,尽量做到“从一而终”,使法律能一贯地发挥其协调作用。同时,要从根本上保证法律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削弱政治影响,突出以保护权利为准则,并逐步实现立法技术精细化,从而使法律操作性更强、更实用。
(二)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立法程序。首先是高度统一立法机构,进一步明确和发挥全国人大的立法地位,调整立法程序,改进立法流程,提高立法科学性、民主性,改变目前存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现象。其次是多方拓展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探索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的模式,并逐步完善反馈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立法中来。最后是立法要有计划性,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并通过后续评估等方式,及时予以修改和完善。
(三)提高立法效率,使法律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我国《立法法》规定了立法和修改法律的具体程序,但很多程序时间相对较长。在实践中。我们因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策略,灵活运用各类立法工具,更多运用“法律修正案”的立法方式,尽可能地缩短时间间隔,并注重扩大意见征求范围。
(四)抓紧时间建立起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参照世界各国的做法,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包括国家宏观金融预警体系、区域金融预警体系和地区金融预警体系等三个体系,并可由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负责辖区内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在收集、汇总各种信息后,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
(五)建立起一个通畅的信息披露渠道,提高监管透明度,创造一个真正公开、安全的金融市场秩序。金融信息流动不畅、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等现象,一直困扰着金融市场中的各类主体,也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我国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阻碍了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因此,非常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对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明确,主要内容包括有关金融活动信息披露的义务人、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也要防止一些人任意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避免金融市场出现不必要的震荡。一些公开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商业秘密、内幕信息和敏感信息等应严禁被披露,使国家能够真正从源头实现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
(六)明确金融监管主体、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应按照谁犯错、谁承担的责任划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监管责任体系。在明确追责体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明确激励机制,要逐步细化相关规定,使责任机制具备可操作性。同时,作为保障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也要跟上,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最后是要逐步完善内审、监察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从根本上防止和改正各类不当行为。
参考文献:
[1]伍德.菲利普:《国际金融的法律与实务》,香港出版社[J].1999年版.
[2]黎四奇.“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评析与思考”[J],《法律科学》2004年6月第96页-99页.
金融市场体系 篇12
一、新市场经济体系中金融信用的特征
新市场经济体系中, 金融信用是其基础性因素。它是维系金融市场主体之间互相联系的基础;是确保整个金融市场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所有经济金融活动都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作为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 金融信用关系具有广泛性。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 各金融机构彼此之间, 时刻处于复杂多变的金融信用关系当中。而且当下, 金融信用与金融活动的关系, 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贸易和结算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次, 金融信用的规模具有扩张性。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交易跟融资规模的迅速扩张, 金融信用活动以及其规模也会不断地扩张。比如国家扩大国债的发行量, 那么金融机构住房信贷与消费信贷等都会出现快速的增长。
另外, 金融信用的结构具有复杂性。新市场经济体系中, 各种经济、非经济因素之间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使得包括工具结构、市场结构和机构结构在内的金融信用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金融信用存在的问题
当下, 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现象普遍, 以至于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甚至是经济环境的发展。那么我国的金融信用存在哪些问题?
(一) 信用危机
在目前的金融市场, 信用危机主要是指企业金融信用以及个人信用两部分, 这里主要分析企业金融信用。目前在我国, 很多企业都缺乏信用意识, 也没有信用的风险意识。企业当中没有信用的管理部门, 员工签约前后通常缺乏信用审查这一程序。据有关专家的测评和分析, 以保守的判断来看, 我国金融市场因缺乏信用体系而造成的无效成本至少占GDP总数的10%—20%。部分企业恶意地拖欠贷款、贷款以及税款;生产出售伪劣产品, 以次充好。还有一些企业被“三角债”困扰甚至因此被拖垮, 使企业陷入坏账、呆账当中, 严重破坏了金融信用平衡,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 中介管理不完善
在信用良好的前提下, 金融信用的中介机构一般具备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性, 但我国目前还处于构建信用体系的发展阶段, 因而金融信用的中介机构依然没有市场规模, 经营也比较分散,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根本无法满足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即便是现有的金融信用的中介机构, 其数据库的规模也相对较小, 信用信息不完整而且普遍滞后。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让交易的双方充分了解彼此信用的基本状况, 进而造成金融市场交易的风险以及成本的扩大。
(三) 立法不足
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后盾, 没有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 任何信用体系都形同虚设。目前, 我国的《刑法》、《民法通则》、《证券法》等法律中虽然涉及到了信用和资信评估方面的规定, 但因为没有专门针对金融信用的法律、法规, 所以无法有效地约束和惩罚金融失信的行为。这完全不能适应且满足新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推行和发展。
三、解决金融信用问题的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金融信用的缺失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 即国家法律制度不完善, 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以及个人信用意识不强烈。要解决金融信用问题就要求我们从这三个角度入手, 客观分析以寻求最佳改进策略。
(一) 国家立法保障
法律作为规范企业及个人的最有效工具, 拥有其特殊的权威性。要规范金融信用, 必须要加快颁发金融信用相关法律的步伐, 规范各种市场行为, 为正确处理各种金融信用的案件提供切实的法律依据;其次, 完善民法以及其他涉及金融信用的法律条款也是必要之举, 以避免金融信用问题在法律上出现漏洞, 被投机取巧的人所利用;另外, 就是要确立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的相关法规, 加强对所采集信息的加工整理。
(二) 企业信用制度
一个企业的金融信用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信用水平。加强企业的金融信用是有效解决我国金融信用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企业金融信用的加强重点工作就是制定企业金融信用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在企业内部建立系统化的金融信用机制;加强完善企业对外信用的约束力, 建立商业诚信制度以及专门的信用评估部门, 从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强化企业信用制度的贯彻水平。
(三) 个人金融信用管理
个人金融信用是金融信用中重要内容, 要健全和完善金融信用, 解决金融信用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加快个人金融信用的建设步伐、完善个人金融信用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个人金融信用制度大致包括个人金融信用的征集、评级和风险管理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 在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征管的过程中要秉承权利协调和利益衡量的原则, 处理好这其中的隐私权、知情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四、结论
在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金融信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占据不可替代的主导性地位。因而在落实新市场经济的发展策略的同时, 发现金融信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及时寻求解决方案, 制定相关保障策略, 是规范金融信用的必要途径, 也是维护和推动新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有效手段。当然, 未来新市场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 这将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聂维同.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信用的完善[J].科技风, 2010, (01) .
[2]、潘艳红.论我国金融信用的现状、缺失成因与对策——基于法律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
[3]、于志洁.论我国金融信用的缺失[J].济南金融, 2006, (07) .
【金融市场体系】推荐阅读:
石油市场金融体系研究10-15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思想汇报08-24
金融市场金融监管08-09
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与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的区别05-11
农村金融市场06-18
电力金融市场08-19
金融市场改革09-23
金融市场概论07-16
衍生金融市场07-20
金融衍生品市场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