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研究(精选4篇)
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研究 篇1
1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约束,现行《证券法》虽对证券类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规制,却未提及非证券类金融衍生产品,央行和外汇管理局的各类管理规定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涉及也较为零散,主要有三个规范性文件:第一,《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资格分成了套期保值基础类和非套期保值普通类。同时,为了防范银行涉足与其风险管理能力不匹配的高风险产品,还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具体业务模式、产品种类等实施差别化资格管理。第二,《关于保险机构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允许保险公司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扩大了保险公司开展利率互换的范围。第三,《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定义文件(2012年版)》(以下简称《文件》)。《文件》通过合约标准化帮助市场参与者降低风险,适应了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
2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法律监管体系
我国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主要是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功能监管,配合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机构监管,同时,以交易商协会的自律管理和中介机构监测作为有效补充。
2.1“一行三会”
央行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法定监管部门,依法对利率和汇率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监管,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方面、市场参与者风险管理方面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相关监管。同时,在产品交易和结算方面、自律监管方面、信息披露方面和信息备案方面,对整个场外衍生产品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作为我国的机构监管者参与到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之中,其监管以市场准入、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为主要内容。银监会主要针对银行类参与者,证监会主要针对证券类参与者,保监会主要是针对保险类参与者。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在监管内容上大体一致。
2.2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在性质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是一种自律组织,因此,其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也是以自律监管的方式进行,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制定规范性文件。交易商协会针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了自律管理的相关规则,对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提出要求并进行监管,引导市场参与者有效控制风险,例如《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内部风险管理指引》。第二,信息备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交易商协会对市场参与者内部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备案,以完善市场参与者的内控机制,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另外,交易商协会还制定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主协议,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降低交易的成本。
3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监管的问题
3.1 监管立法分散
目前,针对不同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不同的监管机构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制定了不同的监管规则,例如我国对银行间市场实行的便是“一个具体的产品,一份配套的管理规定”的制度模式,这种立法模式可以满足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初级阶段产品种类较少、市场参与者规模较小的监管需要,但随着市场的日益壮大,产品的不断创新,使得这种繁杂、分散的法律体系之局限性日益暴露,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法律监管重复和矛盾的现象也不断显现。此外,在立法层次上,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相关立法层次较低、法律效力普遍不高。2005年新修的《证券法》是唯一一部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专门规定的立法,但也存在法律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问题,相关配套法律例如《公司法》、《企业破产法》也未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部分进行修订或完善。事实上,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各监管部门颁布的《暂行办法》、《通知》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缺少一部跨领域、跨市场、跨行业、跨产品的专门法律来协调和平衡市场的监管。另外,我国现行的监管规则与国际市场中相关的制度也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
3.2 监管体系混乱
(一)监管权限来源不合理
中国证监会前主席肖钢提出“资本市场”五指理论曾将证监会比作小拇指。小指头虽然是五个手指里最小的,但是在拜佛时小指头却最靠近供奉的佛祖。根据理论,肖钢主席提出“我们要靠佛法,借用法律的力量行使证监会的职责。”同样的,在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监管机构应该借助法律的力量行使监管的职责,但在目前的监管体系中,银监会的监管权限源于其自身制定的《暂行办法》,即银监会自己赋予自己监管的权利,并在执行法律的同时,还自己制定相关的规则。事实上,监管权力通常由法律直接授予,监管机构及其权能依从同一法律同时产生,并且该法律明确规定了监管机构的设立等问题,而银监会的监管权限并不是法律直接授予,这种自我授予监管权力的做法很有可能受到被监管者的质疑和挑战,同时也不利于与其他监管机构进行协调。
(二)“一行三会”之间监管不协调
如前所述,我国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主要是以央行的功能监管,配合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机构监管。事实上,我国的金融监管是分业监管和多头监管并存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同行业间的监管间隔容易造成监管空白,而多头监管又容易导致重复监管,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屡屡出现监管重复和监管缺位的问题。为此,2004年,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依据分业监管、讲求实效的原则签定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虽然这种监管体系和协调机制看似是一种全方位、全面的监管,但依然无法有效解决监管重复和缺位造成监管效率低下问题。同时,由于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一个跨领域、跨市场、跨行业的市场,监管机制的不协调,也容易出现重复监管或者无人监管的情况,不仅降低了监管的效率,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还使得无法有效监测市场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破坏市场的稳定性。随着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增多,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监管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
(三)行业自律组织发挥不充分
目前,交易商协会是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主要的自律组织。交易商协会通过制定相关自律管理规则,引导参与者有效控制市场中的风险,并对市场参与者内部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备案,以完善市场参与者的内控机制,但由于其成立时间较短,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管理职能与监管职责上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此外,例如中国银行业协会之类的其他自律组织,也没有参与到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中。
事实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尚未完全市场化,仍然依靠行政主导运行,这导致政府监管部门对自律组织进行了过多的干预,导致自律组织的监管通常带有行政色彩,无法完全发挥其自律监管的作用。然而,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品种较多、灵活性较大、风险也较高,仅仅凭借政府部门的监管,容易出现监管漏洞,自律组织监管是保证整个金融市场有序进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律组织作为对政府部门监管的补充,可以确切掌握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信息和需求,发掘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3.3 监管内容缺失
(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分散,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规定也较为分散,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即使有规定,也往往是概括性和原则性的要求,而不是具体、详细的条款,或基本不涉及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再加上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发布系统,导致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参与者交易的情况。这意味着投资者并不能通过手里掌握的信息,理性分析市场价格未来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透明度,加剧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监管机构不能有效监测出市场存在的风险,阻碍了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也不利于市场的整体发展。
(二)投资者保护不足
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由于产品的复杂性,中小投资者不能准确识别产品风险,再加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导致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次贷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监管机构开始意识到,保护金融消费者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很大影响,各国开始加强保护金融消费者,尤其是保护中小投资者。
在我国,由于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参与者大多是资金雄厚和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因此,我国监管机构对于投资者保护的理念认识不深,现有立法对投资者的保护也仅仅是进行了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规定。但是,随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市场参与者类型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多中小投资者将参与到市场中,如果再不对投资者进行有效保护,则有可能打击他们对市场的信心和积极性,最终危及市场。
4 结语
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形成于2005年,至今虽只有近十年时间,但发展却极为迅猛。然而,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起步晚与发展速度快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投资频发、监管不力等问题不断外化,而我国现有法律监管体系并不协调,对市场监管的法律规定也较为分散,由此导致因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引发巨额亏损的事件屡屡出现。通过分析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现存及法律监管中存在问题,进一步揭示加强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监管的必要性,最终提出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法律监管的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问题研究”课题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68.
[2]黄毅.银行监管法律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11.
[3]陈晗.金融衍生品:演进路径与监管措施[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589.
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研究 篇2
回顾本轮次贷危机,不难发现衍生金融产品所扮演角色不容小觑。因为由次级抵押贷款所衍生出来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如债务担保凭证CDO、信贷违约掉期CDS)在整个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过程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传导机制首先是在超低利息贷款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提振“9?11”事件后美国持续低迷的经济,美联储自2001年起连续降息13次,联邦基准利率由6.5%降至04年1月的1%历史最低点),居民开始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并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其次,商业银行等房贷机构为盘活资产的流动性又创造性地将贷款打包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及投资银行等机构。最后,后者为分散风险,又将贷款处理成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卖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养老金等全球投资者。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为该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又让整个金融创新链条变得完美无缺,全部参与者都能在泡沫被越吹越大的房地产市场借助金融创新分得属于自己的一杯羹。然而问题是房市会对宏观经济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依赖性,房市泡沫在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下(为降低通胀预期,美联储自2004年6月30日实施连续加息17次、累计加息427点的货币政策)瞬间破灭。政策的变化造成市场流动性趋紧,资金成本迅速上升,中低收入者还贷困难,以致住房抵押贷款出现违约,次级债因为失去偿付来源而大幅贬值,投资者资产普遍缩水,整个金融创新链条也因此难以为继,次贷危机在金融衍生品的诱导下全面爆发。
二、由次贷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漏洞及给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次贷危机得以迅速爆发和蔓延,一方面是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但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当局对次级抵押贷款产品风险认识不够、监管不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美国在全球金融业中地位举足轻重,但透过本次次贷危机,我们至少可以在发现金融监管漏洞和如何对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监管方面得到有意义的启示。
(一)次贷危机所暴露出的金融监管漏洞
在美国,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发调节功能无须过多干预理念已深入人心,所以在金融监管过程中,他们也一直崇尚效率至上、奉行自律监管第一位的原则,也正因为此,在衍生金融市场监管制度设计上美国出现了巨大漏洞。美国没有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银行业的监管,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证券业的监管,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负责期货业的建行,对衍生金融市场的监管任务主要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共同承担,而CDO主要交易场所OTC市场则基本不受监管,场内的严格监管也促使投资银行将衍生品业务转移至缺乏监管的OTC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监管者又过于相信被监管者的自我约束、自我判断能力,错误地将监管基础设定为被监管者的自律行为,如此制度安排注定会给金融稳定带来隐患。另外,危机过后人们都在普遍责备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行为。这也反映出美国监管当局对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行为尽职监管方面的不足———现行监管制度并没有规定由谁去对信用评级机构活动进行监管以及应该怎样进行监管。监管上的真空地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危机进程的加速。
(二)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启示
这场次贷危机影响之大令全球金融界始料未及,而起源于金融创新的危机爆发也给我国银行业监管者应该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关系及贯彻怎样的监管原则方面带来了深刻启示。由于危机爆发前,监管者没有充分意识到与次贷产品相关的MBS、CDO、CDS等金融衍生工具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并采取有效手段实施监管,最终导致危机愈演愈烈。由于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扩大市场份额、逃避监管的重要手段。监管过严会对进入哦创新带来不理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业发展,监管不足则又可能导致创新产品泛滥,为危机爆发设下伏笔。所以,处理好两者关系上监管当局需要特别注意采取灵活多样政策,在促进金融业推陈出新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而伴随国内金融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具体金融监管实践中也启示我们贯彻风险为本、审慎监管原则的重要性。尤其对于较为复杂和风险较隐蔽的表外业务和衍生工具,既要深入分析其潜在风险,做好风险预警和提示;亦要督促银行机构强化信息披露,使产品透明度和产品复杂性相匹配。
三、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与监管现状
前文以国外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与次贷危机逻辑关系展开分析,得出衍生金融市场监管缺位是决定危机进程关键因素结论。而伴随国内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我国金融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阶段,如何避免重蹈国外覆辙实现金融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是我们不得不作出回答的问题?要寻找到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需要以重新认识国内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作为切入点。
就国内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现状而言,总体上我国金融衍生品起步较晚,相应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以上世纪90年代初少数机构开展地下期货交易为起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先后出现了外汇期货、国债期货、指数期货及配股权证等交易品种。1992年~2005年间陆续推出的国债和股指期货、买断式回购、银行间债券远期交易、人民币远期产品、人民币互换等品种,标志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已小荷初露。此后,伴随股权分置改革而创立的各式权证使衍生品开始进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权证市场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正式拉开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大幕。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正式登陆上海期货交易所,使得期货市场品种体系进一步健全,自此,国外成熟市场主要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基本上都在我国上市交易。
从同衍生金融市场发展相配套的监管制度设计来看,首先,目前该市场的监管主体主要由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外汇管理局来实施。其次,与衍生金融市场监管有关的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目前有关该市场监管的法律散见于2004年颁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的《证券法》、2007年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新条例将适用范围从原来商品期货交易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再次,该市场自律监管者角色主要由中国期货业协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来扮演。如此监管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态势。尽管如此,但在具体制度执行中仍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深思问题。比如监管主体方面的首要问题是各监管机构之间经常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从而在监管过程中可能达成缺乏战略规划的共识。另外,监管主体之间还存在着职责界定不清、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不畅的障碍。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则表现为现有法律体系,基本上都是监管机构针对具体衍生产品而制定,尚缺少统一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缺乏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指引,不能适应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需要,尤其不能有效应对金融衍生品风险具有跨系统、跨部门蔓延的特性。自律性组织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则以缺乏管理部门有效授权,行业自律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为典型,在具体金融监管实践中则表现为“市场监管手段以管理部门的行政手段为主,协会自律管理手段明显不足”。
四、加强对金融衍生市场监管能力的路径探讨
以上分析表明国内衍生金融市场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正是这些不足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今后衍生金融市场监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那么,如何在现存问题和汲取既有教训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监管路径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做好以下方面工作实现对衍生市场监管能力提高的目标。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由于目前国内尚缺少统一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包含《金融衍生品交易法》、《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在内的统一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监管法规,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督管理的总体框架,统一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明确政府监督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和交易所的职责和权利;并保证金融监管框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一致性。然而在立法的过程中也要为衍生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考虑法律自身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使金融市场能够平稳运行并顺利实现开放和发展。有关这方面的工作监管者现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笔者从多方媒体求证2009年8月由央行金融市场司牵头制订的《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管理办法》确有其事消息更让我们看到了监管当局在加强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的决心,相信这一《办法》能实现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更为全面的监管,并引导参与机构有序推进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效果。
其次,监管当局应该加强对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监管。次贷危机更让我们看到了中介机构及时更新信用评级并披露可预见风险的重要性。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还还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逐步发展,这类机构在资本市场中作用将日益显著,在平衡金融市场和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其“风向标”作用也将更加突出,因此加强对其监管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所在。
再次,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尤其是对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要有透明度。次贷危机中,由于被层层分割打包衍生金融产品的演算方法过于复杂,风险评级机构无法对由次贷衍生而来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准确评级定价,进而没能完全展现次贷的风险。汲取教训,鉴于信息披露在风险评定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监管实践中更应该注意对信息披露设定更高的监管要求。
最后,为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一方面应扩大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范围,采取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监管方式,同时伴随金融监管重点领域从市场层面想微观企业层面的转移,监管当局更应关注具体的金融业务。也就是说监管应以金融活动(比如金融产品的功能)为基础而非以金融机构为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危机让我们看到了欧洲银行购买了大量由次级房贷衍生而来的证券产品,之后的严重亏损使得银行自己也难以独善其身,借助银行业危机从美国蔓延到了欧洲,从虚拟经济领域带到了实体经济领域。所以,在对衍生金融市场实施监管时也需注意加强国际协调和对跨国银行业及资本流动的监管,严格限制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国际流动,以此来保证国际金融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廖岷: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4期
[2]陶长稿:从次贷危机看美国的金融监管[J]《金融与经济》2009年第6期
[3]王华庆:关于美国次贷危机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金融》2008年第20期
[4]沈炳熙:从次贷危机看监管体制改革[J]《中国货币市场》2008年第8期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
近年来, 国际金融领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发展, 金融衍生产品的数量现在已经超过了现货产品。目前, 金融衍生产品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进而导致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可以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 但也给金融投机者进行金融风险资本获利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 金融衍生产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产品。
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金融领域创新产物之一, 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 现在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目前,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正在逐渐增长, 同时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和方式也发展了很大的改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规模不断增大。由于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和股价波动很大, 为了应对这种国际金融局面,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第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交易所交易和场外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 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更加方便。第三,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金融衍生产品的在线交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速度极其工作效率。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规范化建设不足
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与具体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建立与市场规范的建立是一致的, 规范化的金融市场有助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不仅没有规范化的市场, 还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主要是由于我国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 国家财政部、金融市场交易所和地方政府等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都具有管理权。导致我国的金融市场出现紊乱, 交易竞争也不公平,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机制也不完善。
2、现货市场规模不匹配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新生的产物, 就一定要有成熟的现货市场为其作保证。没有合理的现货市场, 就不可能有合理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价格。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容量不大, 就容易造成金融市场价格被人为地控制。因此, 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多, 并且要利用好其资金优势, 进而形成合理的金融市场价格。
3、产品设计不尽合理
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就是为了转移金融风险。但是, 我国的金融风险并没有因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而减小, 反而使得金融的风险扩大。这主要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其本身就有一点的缺陷, 因而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应该合理。现在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 国债期货。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金融风险, 但是, 由于我国的利益受到国债期货的影响很大, 使得国债期货的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第二, 股票权证。股票权证市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这种产品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满足股东的综合成本, 因而严重的政治色彩。
4、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与市场的利率和股票价格等都有很大的联系, 由于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对金融价格控制比较严格的国家, 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主要是由政府决定, 而没有真正实现金融产品的市场化, 因此, 我国的国家政策对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价格的变化影响很大, 但是, 由于我国的与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而使得信息公布存在很大的问题。然而, 在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 金融信息的披露及其公布应该有非常严格的程序, 进而能够保证金融交易的公平和公开。由于我国金融的信息公布制度不健全, 造成信息披露的效率很低。
三、完善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具体措施
1、稳步推进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国际化
金融衍生产品出现的本质就是为了应对国际化的竞争性市场, 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要实现对外开放应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首先, 我国应该加大对国外资本的引进力度。其次, 在加大引进国外资本的同时, 还应该允许我国的企业直接进入国际金融产品衍生市场。因此, 为了使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实现国际化, 一般需要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 开拓国内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阶段。这也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初始阶段, 进而才能完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第二, 现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国际化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 国家应该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同时也应该吸引外资参与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2、鼓励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和交易所制度创新
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 主要是要进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创新, 并且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产品, 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新的交易手段, 进而产生了新的盈利模式, 因而能够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进一步交易。然而, 要保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顺利进行, 首先就应该加大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制度的创新。但是, 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程度比较低, 因而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应该加大技术开发, 以提高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水平。
3、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制
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金融风险, 但是其结构的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体制。由于我国的金融产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 我国以前的金融产品管理制度过度的集成化管理而使得管理效率较差。因此要建立健全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管理机制, 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 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等进行统一化管理, 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第二, 重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官方监督和非官方监督并行。第三, 加强国际金融衍生市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培养和引进专业型人才, 发展中坚力量
当前,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较高的技术性, 并且交易过程也比较复杂, 与传统的银行金融业务相比,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更加需要专业型人才来完成。尤其是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 这方面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 不仅要求风险管理人员能够识别风险, 还能够对及时出现的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 在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过程中, 培养和引进专业型人才显得至关重要。
四、总结
总之,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应该自主培养金融人才, 了解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变化趋势, 进而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使得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燕鹏, 丁伟.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研究[J].价值工程, 2012 (8) :158-160
[2]陈大鹏, 刘烽.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13 (10) :607
[3]黄中南, 韩超群.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财经论坛, 2012 (11) :384-385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管 篇4
一、完善会计准则降低会计理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冲突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衍生金融工具一直作为表外项目处理, 其原因正是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确认计量标准、不可按传统会计标准来处理, 从而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形成了冲击。
1. 改良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之中的合约, 在合约到期之前, 仅表明一种意向, 其实际经济业务尚未发生或完成, 其立足点不在于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 而在于未来期间合约的履行情况, 其内涵着重强调的是:一是未来期间契约的履行情况;二是未来的经济利益。这些显然不符合传统的“资产”和“负债”定义标准。因此, 有必要对财务会计要素及有关基本概念进行重构。资产应包括由现在契约约定的未来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负债也不应再限定为由过去经济业务产生的、现在承担的经济责任。这样, 会计要素的概念显然将要扩大。会计要素重构后, 资产和负债分为确认性资产、负债和不确定性资产、负债。
2. 丰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是在未来某一时点执行的, 在合约到期之前只表明了履行合约的一种意向, 实际经济业务尚未发生或完成。另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杠杆性, 其初始投资包括保证金、手续费等, 与实际产生的合同权利或义务存在很大差距, 都不能代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本身的价值, 也就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所实际承担的风险。另外,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合约的标的价格在不断变化,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价值一般会追随标的物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对今后交易所造成的损益波动往往是巨大的。以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公允价值会计不应否定其科学内涵, 而是应建立有效机制, 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 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上以及有关法律规章上给予明确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 如制定关于如何采用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 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3.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
现行会计披露理论强调统一, 面对不同信息使用者和各具个性的信息需求, 提供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的财务报告。通用财务报告虽然可以满足大多数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求, 但却忽视了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差异。如何协调通用财务报告和各信息使用者特殊需求的矛盾, 是未来会计披露形式创新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二、推进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审计准则体系建设
我国第1632号审计准则在对审计风险评估时采用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 但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在我国刚刚起步, 其本身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均比较复杂, 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属于新的领域。因此, 新出台的相关审计准则能否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予以有效指导还很难确定。
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是对财务报告中针对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财务报表认定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 即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 考虑管理层做出的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认定是否使已编制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其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 不对被审计单位与衍生活动相关的风险管理或对这些活动的控制的充分性提供保证。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遍使用, 还会要求注册会计师为金融工具业务相关主体, 包括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主体提供多方面的风险管理服务。因此, 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准则还不能达到要求, 还需要出台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阅准则和其他业务鉴证准则, 形成一个完整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体系。
三、建立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时控制
现代社会,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价值链管理新理念的形成, 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转向了信息化和价值化管理, 网络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的手工财务报告系统, 这种变革给会计监管提供了机遇:一种新的会计控制观———会计实时控制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时控制是指在发达的信息环境中财会人员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三量 (时间量、实物量、货币量) 信息, 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实时对比和实时分析, 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 对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以实现防止与化解金融风险, 提高经营效益从而达到价值增值这一终极目标。
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一直是遭受批评最多的方面。在实务中, 各国一般都要求年报在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报出, 半年报在2个月内报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瞬息万变, 4个月、2个月以前的信息, 己经很难反映投资者的适时风险, 会计披露的时效性对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预期相距甚远。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带来风险程度的逐步加深,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时效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建立实时报告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中期财务报告制度是发展的趋势。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 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 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来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 能够以实时方式完成, 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 不同期间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 实时提供财务报告, 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得到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态信息, 增强了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力与避险力, 提高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四、强化政府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很大程度是由于政府未能实施有效的监督。衍生品交易高杠杆的特征极易导致市场失灵,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发挥作用。
市场准入的控制是有效控制金融市场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的高风险性,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对衍生品市场实行更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也许会遭到部分企业不能套期保值的抱怨, 但鉴于我国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不强, 内部控制混乱等现实, 这样做还是利大于弊的。政府应该一方面要对拟上市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严格审查, 根据市场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能否到交易所上市交易。另一方面要提高进入衍生品市场的门槛。对入市资格严格把关, 如对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的审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重要事项的审批等。通过这些监管, 可以把不合要求、资质低下的企业排除在市场大门之外。同时还可通过对上市交易的衍生合约的审批和上市品种的控制, 从总体上把握交易风险和规模, 使衍生金融交易发展与经济、金融发展相协调。从短期来看, 要逐步加强目前“一行三会”监管模式之间的协调, 充分发挥人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五、构建会计专业技术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会计人员是会计风险的主体。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取决于与一定经济环境相联系的价值观念、动机、个性、目标等的要求。因此, 要想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应始终贯穿于其会计专业素质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加强舆论宣传, 积极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人为因素。通过丰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形式和手段, 达到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鼓励会计人员在后续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发挥其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创造性,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才能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教育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终提高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效文, 王瑞星.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信息披露与监管[J].财经界 (下半月刊) , 2008 (8)
[2]王建成, 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 2007 (5)
[3]王涛.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8)
【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研究】推荐阅读:
衍生金融市场07-20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探讨12-09
金融衍生产品06-06
金融衍生物07-05
个人金融衍生业务08-09
衍生金融产品11-25
中国金融衍生工具11-23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06-21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11-16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