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技术

2024-05-18

衍生技术(精选12篇)

衍生技术 篇1

1 研发农用履带式底盘的由来

最初研发履带式玉米收获机样机时,曾有专家质疑笔者,“中国那么多的农机大厂不去研究,你为什么去研究?”实事求是地说,笔者研究履带式底盘技术的初衷,源于多年从事农机市场推广服务而积累的经验甚至是直觉。

1.1 在松软的耕地上,履带式机的通过性、适应性肯定比轮式机更强,恶劣天气在潮湿泥泞的土地上作业时履带式机械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其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1.2 提升自走式农机的作业效率,其要领不仅在于加快作业时的行驶速度,更需要有效缩短转弯、调头、对行等非作业状态的行驶时间。履带式机械转弯灵活,作业轨迹顺直,都优于轮式机。

1.3 履带式机械对土壤的单位面积压力小,其对地压强仅为轮式机的1/10左右,降低机械作业对土壤的碾压程度。通过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有效降低土壤的板结程度,保护地表耕植土层,缩短土壤的自我修复周期,有利于土地耕作的可持续发展。

1.4 目前,国内农机市场旱地作业机多采用轮式结构,履带式行走农机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存在空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农用履带式底盘的应用定位

2.1 北方丘陵地区玉米的收割环节

玉米种植对于外部环境要求较低,为大面积种植玉米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玉米机的“耕种收”带来严峻的挑战。某些地形复杂、地势低洼、收割季节多雨的玉米种植地域给玉米机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一般的轮式玉米收割机无法正常下地进行玉米收割,需要爬坡能力强、可在小地块灵活转向的履带机。数年前笔者提出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械的设想,现在已逐步成为事实,山东的多个厂家已进入这个市场。在没有农机补贴、机器技术不成熟、变速箱不可靠等情况下,用户依然踊跃购买,说明市场确有需求。

2.2 南方的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改装籽粒收获机多使用久保田履带机,履带式收获机尤其适用于潮湿小地块、天气变化复杂等特殊的生产环境。

2.3 农机合作化组织发展的需求

个人收割专业户大多是流动作业,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作业收入,不会过多考虑种植户的利益,遇到作物倒伏、地陷、恶劣气候往往放弃作业。农机合作组织都是搞区域化承包作业,要应对各种地势和天气,要保障种植户的核心利益,履带式作业机将成为合作社的必配设备。

2.4 农场主的生产作业需求

农业集约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政府引导的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已逐步涌现,而农场主对农机的应用需求与农机专业户有明显区别。其一,在行走机构的性能要求上,农机专业户侧重选用轮式底盘,利于长距离移动,适合跨区找点作业。农场主需要应对各种地势、气候,自然青睐适应性强、对土壤伤害小的履带式底盘机械。其二,在动力需求上,专业户倾向于使用大功率设备,单机人工费用低、作业效率高、收入高,农场主则倾向适合农场规模的中小马力机械。目前载重3吨和6吨的履带底盘可配装60至160马力的动力,可以较好地满足中小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其三,在作业功能的需求上,农机专业户需要专项作业机械,农场主需要一机多用的设备,而全液压履带底盘正是多功能机械的良好平台。

3 电控全液压履带底盘的价值

3.1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电控全液压履带底盘是农机发展过程中的通用技术突破点之一。目前,市场现有旱地作业机的行走方式多为轮式,这是由市场因素、传统技术和思维惯性形成的。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简单机械或机械加液压的轮式机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户对智能化、高适用性、轻便驾驶、精准作业的农机的需求日益迫切。现有的成熟的作业机构可以迅速移植到电控全液压履带底盘上,形成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创造新效益。

3.2 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机行业规模化企业年产值已达4 000亿元。未来5年内,履带式农机新品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保守估计,其年市场销售额将达到200亿元以上。

3.3 成为实现农机具智能化的有效平台

智能化农业机械必须依附在电控、程控、遥控技术之上,目前研发的履带式玉米收获机成熟地应用了以上技术,为开发智能化玉米收获机具奠定了基础。

4 履带式四行玉米收获机的特点

4.1 电控液压换挡变速箱设计制造技术

研发承重达6吨,带同步器、电控换挡、电控液压转向操纵机构的履带式行走机构专用变速箱,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农业机械智能化、遥控化操作的技术瓶颈。

4.2 带背压的静液压技术和优化的液压系统设计及制造安装新工艺

开式静液压技术的使用是现代液压技术的回归。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精良的、高效率的液压元件的涌现,系统简单、泵机分离、制造成本低、易于设计布置、可靠性高的开式静液压技术的优势日益明显。背压式液压系统具有开式和闭式液压技术的各自优势,通过系统优化,液压系统可以低温节能运行,使用在履带式自走机构上,动力充沛,机动灵活,可以长期高效使用。

液压传动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传动效率低、油温高、不可长期使用的巨大难题,新工艺将改写现在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目前,国外先进农机普遍采用闭式静液压技术,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的“三高”现象严重,不利于现代化农机的普及。

4.3 电控、程控、遥控技术的设计提升和应用

电控、程控、遥控是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技术标志,是无人化操纵农用机器人的基础。对此,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实验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开发了第三代履带式玉米收获机。

4.4 整机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随着我国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的大量涌现,高适应性、多功能、适用于精细作业和特色作业的多用途、多动力输出和快装快换机构的履带式动力平台已经成为农机生产和应用领域的刚性需求,优化液压系统和整机模块化设计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解决方案。

衍生技术 篇2

金融监管【1】

摘要: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含义内容以及存在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概况。

关键词: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一 金融监管的内容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如下内容: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

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二 金融监管的原则

金融监管的原则为了实现上述金融监管目标,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坚持分类管理、公平对待、公开监管三条基本原则。

所谓分类管理原则就是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分门别类,突出重点,分别管理。

所谓公平对待原则是指在进行金融监管过程中,不分监管对象,一视同仁适用统一监管标准。

这一原则与分类管理原则并不矛盾,分类管理是为了突出重点,加强监测,但并不降低监管标准。

公开监管原则就是指加强金融监管的透明度。

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监管时须明确适用的银行法规、政策和监管要求,并公布于众,使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明确监管内容、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接受监管,同时也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金融业的重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稳定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金融业的高风险性。

金融业存在着诸多风险,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果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道德风险的存在。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制度性或其他的变化所引发的金融部门行为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有害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款人( 个人或集体) 必然会评价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安全性。

但在受监管的金融体系中,个人和企业通常认为政府会确保金融机构安全,或至少在发生违约时偿还存款,因而在存款时并不考虑银行的道德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监管是为了降低金融市场的成本,维持正常合理的金融秩序,提升公众对金融的信心。

因此,监管是一种公共物品,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旨在提高公众金融信心的监管,是对金融市场缺陷的有效和必要补充。

(4)金融市场失灵。

金融市场失灵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主要针对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所导致的垄断或者寡头垄断,规模不经济及外部性等问题。

金融监管试图以一种有效方式来纠正金融市场失灵,但实际上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更多的集中在监管的效果而不是必要性方面。

四 我国金融监管概况

3月1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获准成立;时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并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三部银行法和《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票据法》及有关的金融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行业自律性规范和相关国际惯例中有关金融监管的内容共同组成了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体系。

三部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基本确立。

根据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上的职能,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转移给新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留了与执行中央银行职能有关的部分金融监督管理职能,继续实行对人民币流通、外汇的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金融市场活动的监管。

至此,我国金融监管将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个机构分别执行。

为确保四部门间在监管方面的协调一致,《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授权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五条分别规定了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迎接“动漫衍生时代” 篇3

生命力最长久旺盛的动漫衍生产品当数《变形金刚》了。20多年来,擎天柱、大黄蜂、威震天成为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最爱,伴随他们走过了童年时光。这一方面要得益于美国孩之宝的玩具确实做得好、做得精,一个机器人瞬间能变成一辆车,丝丝入扣,马虎不得;另一方面,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恐怕还要得益于《变形金刚》一次又一次在大银幕上掀起热潮。

同样,我国的原创动漫第一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是通过推出系列电影的方式,强化和巩固其引领地位。当年看《喜羊羊与灰太狼1》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对今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4》已完全不感兴趣,但更小的一批孩子已经长起来了,所以“喜羊羊”的粉丝依旧不少,抱着一只喜羊羊玩偶,衣服上印着喜羊羊仍是一些低幼儿童最为快乐的事情。

但也有一些不错的动漫衍生产品并没有这般幸运,火了没多久就过气了。一年前,伴随着动画片《火力少年王》的热播,孩子们疯狂迷上了片中的玩具悠悠球。被称为中国“动漫行业第一股”的奥飞动漫公司,凭借悠悠球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获得了4亿多元的收入,销量达到了2000万个,创下了本土少儿玩具的销售奇迹。但是因后续影视产品没能及时跟进,逐渐被边缘化了,如今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要考虑如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而缺乏技术含量的,只是简单通过授权的方式生产出玩具、服装,此类动漫衍生品很容易遭遇盗版。由于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提高,很多公司苦心开发的动漫内容和形象有的一经推出,就被盗版商利用。于是企业很有可能遭遇衍生品随处可见,却极少能带来授权收入的尴尬。

衍生技术 篇4

1 大学衍生企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大学衍生企业代表了一种重要的技术转移机制。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动机、形成过程、与母体大学的关系、区域经济效应、风险资本及孵化器等外部支持组织对其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作了较多的研究。在近期的国外研究中,Rappert(1999)认为,顾问咨询、合作研发、赞助、设备利用、共享客户、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兼职教授、见习实习等是大学与其衍生企业发生联系的主要方式。Hindle和Yencken(2004)认为大学衍生企业的出现表明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发和系统联系日益紧密,企业用户和生产者之间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要求技术转移具备畅通的商业化渠道。WrightandLockett(2006)从风险资本的立场审视了大学衍生企业和其他高科技公司的异同,发现资本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Mustar(2006)指出,衍生企业通常都起源于非商业环境中,要想实现其创建者及母体研究机构的目标和经济效益,需要从企业资源、商业模式和制度联系等多个维度研究大学衍生企业的异质性。

在国内,林淼和苏竣等(2001)以及苏竣(2002)认为,大学发挥其人才与技术的“辐射功能”与“孵化功能”,一般通过科技园区或自我孵化等方式促进大学技术的转移。王小平等(2003)认为大学衍生企业模式是对技术授权转移模式的一种有效替代。杨德林(2003,2007)对比了专利许可型,知识产权入股型、带土移植型、改制型、嫁接型和学生创业型等模式的优劣势。何建坤等(2007)比较了中外研究型大学在技术转移中的模式差异,指出研究型大学在开展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2 从技术孵化到战略技术联盟———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互动成长的理论逻辑

大学,作为人才、技术的发源地与集聚地,蕴含着孵化科技企业、科技产业的巨大潜力。大学衍生企业在依托大学母体资源进行技术孵化的同时,创业企业家得以孵化成长,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与大学母体之间实现互动发展。

2.1 技术孵化

大学衍生企业以大学研究机构、人才和技术为创立基础,其创立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自于大学承接的各种研究资助而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成果虽有技术专家实施的价值评估和专利权等评价,但其成熟度距离商业化存有一定距离,尚需跨越技术研发的“死亡之谷”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达尔文之海”,方能实现从技术到市场、从发明者到企业家之间的阶段性跨越。

对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创新成长,从技术到市场进行商业化跨越的外部条件来说,由于大学衍生企业早期阶段形成的技术成果往往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技术与市场存在高风险和资本高投入,而外部的市场化资本更喜欢投资处于后期成熟稳定阶段的技术成果。因此,大学衍生企业尤其是在其技术成果内在价值不被外部企业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大学母体追加对该技术的孵化力度。另外,由于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品特性,具有某种“自然垄断”的性质,这也是促使大学内部孵化企业和技术转移内部化的重要因素。为此,大学母体对衍生企业进行直接孵化的过程中,要承担全部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从技术创新过程来看,大学衍生企业是不断实现从科学知识的生产到技术的传播转移与实验室原型的开发,再到试验发展的商业化原型和市场扩张发展的有效载体。大学衍生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整个创新流程和创新组织同时又面临着程度不一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为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来匹配相应的融资方式以推动衍生企业的持续创新。为了规避大学在大学衍生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也为了适应大学衍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大学和大学衍生企业要建立新型互动关系,推动衍生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过程中进行新的制度变革,这对于发挥大学与衍生企业各自优势,改善和提高研发组织效能,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是极为有效和必要的。可以说,大学衍生企业的组织创新以更高的绩效来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是企业为适应技术创新发展内在要求的产物。

大学母体对创新型衍生企业进行技术孵化,客观上在于:(1)衍生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为大学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不仅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有效方式,而且为学校和技术研发人员带来经济利益,通过外部经济利益“补偿”技术研发创新资助的不足。(2)提升大学科研水平与社会声誉。大学衍生企业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产学研的结合程度与结合绩效,已成为政府和社会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社会影响力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社会贡献大小的一个主要标志。大学衍生企业带动的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和经费支持,已成为高校评估排名中的一个重要砝码,更将激励大学去有力推动与大学衍生企业的共同发展。如2009年教育部基于投入产出的高校绩效评估,东北大学依托东软股份等大学衍生企业的兴起,使得东北大学成为高校绩效评估前三名中的“黑马”。(3)政策激励效应。尽管大学衍生企业是大学服务社会等功能演变的结果,但大学直接兴办衍生企业的一个缘由还在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激励以推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如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等7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促进了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创办企业等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随着大学衍生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国家出于规范大学创办企业及促进产学研的需要,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由高校资产公司而非高校直接经营,从而建立校企之间的“防火墙”,推进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发展。(4)技术转移的内在规律。由于技术成果中存在知识的缄默性,在外部转移中会出现转移者对技术细节有所隐瞒,此外,交易成本过高也使技术外部转移方式的成功率不高。对于阻滞程度较高的技术项目,最好的技术转移方式就是使合作双方的空间距离较近与组织文化较为融洽,这就促进了大学、大学教师或学生直接创办衍生企业。

大学母体在对衍生企业进行技术孵化的同时,往往还需孵化出创业型企业家,为初创时期的衍生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大学衍生企业初创时期,善于把握、洞察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具有特殊经营技能的创业企业家成为企业最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为此,大学母体在孵化企业的同时,还需在母体大学机构中孵化能够兼备企业家才能和科学家头脑的学术型企业家,将大学衍生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随着大学衍生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大学衍生企业需要不断从社会上获取后续发展所需的多元化关键资源来推进持续的创新成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学衍生企业初期的资金来源仅为学校一方,融资方式和融资能力有限,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使得企业的市场风险有不断向大学转移、集中的趋向。为了规避企业经营中大学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也为了适应大学衍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效的制度创新已成为大学和大学衍生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内在必然。

2.2 战略技术联盟

大学衍生企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创新需求与风险逐步加大、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学母体的风险集中等问题,需要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之间建立新型产学研网络关系,在制度层面以战略技术联盟为主要组织创新形式来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两者双向的创新互动。大学与大学衍生企业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是大学衍生企业在其产品、技术乃至企业本身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而进行的组织创新,也是大学母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有效延伸的必然。

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因资源互补或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战略技术联盟,实现了学科链、专业链与技术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形成校企分离、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战略技术联盟既是大学衍生企业解决自身技术创新动力的内在需要,也是产学研面向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着眼于完整产业链技术创新的需要。一方面,大学可以通过衍生企业的发展,获取科研经费和资金支持,将衍生企业作为其提供教学实验与实习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产品孵化基地。大学可以依托战略技术联盟这一合作平台,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企业贴近市场需求的有利条件,提高人才培养和成果的转化效率。大学的科研成果,对于那些需要多学科知识集成和持续开发、普通社会企业无法有效转化的复杂技术,可以利用衍生科技企业和大学间天然的“血缘”关系来协同完成产业化。另一方面,大学衍生企业可以借助大学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知识优势,将科技成果的技术前沿与市场前沿有机结合,从而推动衍生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大学衍生企业和大学之间的互补型资源与共同的文化背景是构成战略技术联盟形成的重要基础,技术的生命周期特征使得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正是由于衍生企业和大学的专用资源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契约安排,实现了知识共享、能力互补、风险分担,联盟的协同性降低了内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衍生企业通过回馈的方式促进了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互动,战略技术联盟显示出更好的创新效率与稳定性。

大学衍生企业的成功,客观上推动了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直接促动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的良性互动。大学将在长期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协同,比以往更关注学术研究前沿、人才培养与技术成果的创新转化。然而,大学衍生企业作为微观市场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沿哨所,价值取向和运转机制的不同,使得大学及其衍生企业在战略技术联盟中表现出不同于社会企业的功能行为,见表1。

大学衍生企业及其形成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目标,确立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知识产权归属等权益共享机制,技术研发的选择、利益分配机制都需要进行有效约定,健全技术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从而为联盟提供有效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大学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与技术转移的成功模式,有效化解科技研发中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

在国外,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成功,引发产业界、学术界的深入思考和竞相效仿。国际经验表明,大学与衍生企业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不但不会影响高校的声誉,反而会使高校的学术更加繁荣,实力更加强大。

资料来源: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95~96页。

在国内,清华大学威视股份公司成立于1997年(1),得益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成果的多年积累和清华大学“技术+资本”的孵化模式,采用“带土移植”从事产业化的做法来提高成果孵化转移的成功率,开拓实现了“知识变产权、产权变产业”的渐进发展之路。随着威视股份产业化的进一步深入,清华大学此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也随之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支持也从过去的每年几项上升到如今的十几项,这在一个层面反映了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与威视股份合作建立加速器实验室、探测器实验室等技术基础设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共享知识产权、收益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持续推动威视股份技术成果转化和企业的创新成长。

为实现双方在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的协同优势,选题市场化、研发产品化是威视股份与清华大学建立战略技术联盟的基本原则。战略技术联盟机构遵循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沿着技术培育与产品研发、生产之间的代际升级与滚动开发路线,推进企业的连续性创新。项目完成基础研究,研发成果由联盟研究机构转出,再由公司根据成本、工艺、需求、质量等因素,实施研发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威视股份根据战略技术联盟的约定,每年为相关学科科研提供超过亿元经费以回报大学母体,良性的回报机制为大学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战略技术联盟合作的成果产生了强大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深层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将大学的科技创新推进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从而也为企业奠立了持续创新成长的源泉。

威视股份和清华大学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达到了双赢互惠的良好效果,成为中国衍生企业中自主核心技术产业孵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对于企业来说,有效利用学校在人才、技术、科研基础设施、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增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大学而言,衍生企业的创立发展,实现了大学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加速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动了大学在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提升了大学科研能力,提高了大学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3 结论

国内外经验表明,大学直面科学技术研究的国际前沿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前沿,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和引领,提高了产学研结合的集成度、组织化程度。大学以孵化技术、孵化企业的形式实现了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转移,直接推动了大学与企业界之间人员、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整合,促进了大学科技成果向市场的有效转化,推动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

新形势下高校产业新型管理体制和大学技术转移机制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大学“投资—撤出—再投资”的投入和撤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在大学与衍生企业之间,通过战略技术联盟等形式优化了分工协作的研发创新网络,推动了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基础设施的平台体系建设,从而使得大学衍生企业的内生创新动力、产品竞争力以及大学的学术竞争力得以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衍生企业通过经济回报等形式实现对大学母体的回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缺口,也为大学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激励示范效应,推动了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深化。大学在市场前沿的需求驱动下,推动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成为引领学术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与大学衍生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拓展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与形式。

因此,从机理上明晰大学衍生企业的创新成长特征,有效构建大学衍生企业技术创新与经营模式的转化,科学评估大学的总体绩效产出,不仅有益于大学衍生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示范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Rappert,B.,Webster,A.,Charles,D.Making sense of diversityand reluctance:academic——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intellectualproperty[J].Research Policy,1999(28):873-890.

[2]Hindle,K.,Yencken,J.,Public research commercialis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an integratedmodel[J].Technovation,2004(24):793-803.

[3]Wright,M.,Lockett,A.,Clarysse,B.,elt.University spin-outcompanies and venture capital[J].Research Policy,2006(35):481-501.

[4]Mustar,P.,Renault,M.,Colombo,M,Piva,E.,Fortes,M.,Lockett,A.,Wright,M.,Clarysse,B.,Moray,N.,Conceptual-is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research-based spin-offs:A mufti-di-mensional taxonomy.Research Policy 35(2006),289-308.

[5]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01(4).

[6]苏竣,陈玲.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2).

[7]杨德林,邹毅.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企业衍生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4).

[8]杨德林,汪青云,孟祥清.中国研究型衍生企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3).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初探 篇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被勒令停止在美业务,皆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由此可见,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审计,对于发现和防范企业的金融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行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问题进行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互换或期权合约,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是为规避金融价格波动风险而产生的,运作得当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降低基础工具的风险。但衍生金融工具也存在风险,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指南》中指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更重要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性,交易时只需交付少量保证金即可签订大额合约成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一旦运作不当,便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2、衍生金融工具的时态性是未来的。衍生金融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与传统的即期交易相比,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均为将要在未来某个时间完成的交易,即其时间属性是未来的。从合约的签订到履行,金融工具的价格将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动。

3、表外反映性。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有些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因此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只能作为表外项目列示,这就给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此外,衍生金融工具还具有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这些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与一般财务报表审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目标及程序

一般审计目标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审计,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也不例外,如衍生金融工具在特定期间的存在状况,其归属权,增减变动和收益记录,计价依据,年末余额,披露情况等。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审计程序和财务报表审计中其他项目的审计程序基本一样,只不过在执行审计程序时所面对的内容有所不同。现就典型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所主要考虑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

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就要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作一初步评价。一个健全、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结构至少应包括:(1)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一般说来,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2)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3)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4)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5)由内部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定期审计。(6)经常以至视需要随时核对保证金的收付及金额,并指派特定人员监控保证金的收取。

审计计划阶段了解内部控制结构的程序主要有:询问被审计单位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的人员;查阅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内部控制文件;观察被审计单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及内部控制运行情况;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进行穿行测试;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内部审计,考虑是否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来协助工作。

(二)符合性测试。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如果准备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减少实质性测试,就应实施符合性测试。典型的符合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查交易执行情况与规定政策的一致性;检查交易的单据和记录是否完整,审计人员可抽取样本函证交易对方,详细核对交易细节,对交易情况进行判断;检查企业所采用的计价模型;检查企业通过抵押、担保等减少信用风险的政策和措施;检查用于核准交易伙伴的程序,用于监控交易伙伴信用等级的程序。

(三)实质性测试。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和高度风险性,审计人员需进行大量的实质性测试,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降低审计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应进行以下的实质性测试:(1)检查衍生金融工具明细帐余额与总帐余额是否相等。(2)盘点检查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和交易单据。(3)验证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年末计价和损益确认的正确性。衍生金融工具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存在活跃市场、可获取市场价值的衍生金融工具,应审查其公允价值是否为交易数乘以市价;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则应审查公允价值的估算是否合理、正确。并应审查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是作为所有者权益记入资产负债表还是作为综合收益。(4)在报表日向交易对方核对在途交易。(5)确定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已在报表上恰当披露。企业除应在报表中反映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还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范围、性质、交易目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可能的风险等内容。

(四)其他审计程序和审计考虑。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内在的不确定性、杠杆性及计量上的灵活性,在对其审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利用金融、法律等其他专家的.意见。衍生金融工具涉及较深的金融、法

律等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可能因此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行审计时可考虑聘请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协助项目的审计,仅审计人员在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作为审计证据时,应当评价其充分性和适当性,以确定能否支持会计报表的有关认定。

2、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技术,使用大量的数学性和分析佐证据。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审计人员必须使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知识对其风险价值和定价模式进行测定和验证,以大量的数学性和分析佐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审计意见。

3、要求管理当局提供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声明书。鉴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许多内容同于表外项目,交易本身又具有高度风险性,一旦发生损失,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较高,极易受到审计失败的指责。因此,审计人员应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出具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声明书,以披露相关信息,明确自身的审计责任,减少审计风险。声明书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当局对行生金融

工具所承担的会计责任;(2)相关的会计政策;(3)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名称、时间、性质、交易条件、持有目的、计价方法、在报表中的表达和披露方法;(4)衍生金融工具对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5)管理当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方法。

皮包衍生原则 篇6

朋友结婚。照例,你打扮得光彩照人去赴宴,却发现还少一样东西——没错,一个时尚的、恰如其分的皮包!咬咬牙,买个1000多的,反正以后用得上。

这皮包可不比便宜货,得好好呵护。为此,你又买了皮革清洗剂、专用绒布,隔一个星期就擦一次;皮包的里衬也挺高级,那支容易“走光”的签字笔就省省吧,改用派克铱金笔。这样的皮包,也不好意思将名片、小纸条胡乱塞在里面,得添个“掌中宝”记事了。

慢慢地,公车也不能挤了,万一弄坏了皮包怎么办?衣服也得添置,起码要配得上这皮包吧。甚至对房子,你也有了换一套的念头,原来的小两居已经无法容纳皮包及其衍生出的光辉……

一个皮包引发了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皮包衍生原则”。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皮包”,让我们不知不觉中为其所累。比如我的朋友、单身汉张韬,他本来只打算在郊区附近买套小一居。40平方米的小户型,全价30万,算下来月供才1200!唯一的缺点是有点远,上下班得坐9字头的长途车。但是张韬搞设计,许多活儿在家soho就能完成。至于孩子上学之类的问题,3年内结不了婚,不着急!可在同学会上一说,立刻挨了“板砖”:“郊区买房,有你后悔的时候!”“打40块钱的出租车,才能看场《梅兰芳》!”“晚上回去黑咕隆咚的,你不觉得害怕?”“孩子说时迟来时快……”

张韬晕了,最后不得不啃哥啃姐啃父母,在城内买了套105平方米的房,总价多出65万,月供翻了4倍。张韬为此不得不换了份薪水更多的工作,从此也彻底远离了“有空就去远远足、看看花、画画山”的生活。

对大房子的渴求就是一个“皮包”,许多现代人都像张韬一样,为了这个“皮包”付出了惬意的生活。而我认识的另一个人,徐樊,从小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歌唱家。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光为了一口洁白无瑕的牙齿,从14岁开始就戴牙箍。医生要求,正畸之前先拔牙,那两个血窟窿,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心惊肉跳。

经济代价也是不菲的。好在,徐樊比杨丽娟争气,在把父母逼得跳海之前考上了著名的音乐学院。然而,成名之路依然漫长。人们传说,徐樊通过“潜规则”终于登上了市电视台的春晚,出专辑、上演唱会,成了小城里的名人。再然后,生了一场病,无法演出了。这个舞台由来只见新人笑,大家很快淡忘了她。

病床前的徐樊,看起来苍白而憔悴,喃喃道:“小时候看小虎队,长大后看Twins,觉得他们酷极了。在台上的一个动作,台下有千万人跟着比画;轻轻哼一句,有千万人一起唱和。那种场面真令人感动。我也憧憬那样的生活:全世界跑,歌迷纷纷寄来洋娃娃与鲜花,浪漫满屋……”

传说中“复杂”的徐樊其实是个单纯的姑娘,为了一个孩子气的梦想奋不顾身。她只看到“明星”那炫彩夺目的外壳,没计算出这个角色所衍生出来的一切。

人始终是欲壑难填的动物。他送你黄金项链,你还想要钻石的;哪天住上了公寓,却还想住上town house。“衍生”本意不是贬义词,只看你如何利用。有本事也有心思的人,会提着华美的“皮包”为自己谋福利,将压力化成动力,将“皮包”创新出更多的价值。当然,这需要付出精力和辛苦。

而如果你讨厌负荷、向往简单,甚至不喜欢变化,那么,在购买一个新“皮包”之前,一定想好要不要买这个单。刷卡的同时,请考虑清楚,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由这个“皮包”所衍生的一切。

图/李景山 编辑/张鸣

衍生技术 篇7

苯酚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酚醛, 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2环) 的酚醛叫做双酚F (BPF) 。酚醛再与表氯醇反应可得到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环数不等的缩水甘油醚。NOGE就为这些相对分子质量不固定的酚醛清漆多元甘油醚的混合物的总称。双酚F的3种同分异构体与表氯醇反应得到的2R-NOGE称为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 (BFDGE) , 在食品罐内涂层中BFDGE约含30%~40%, 其余为三环 (3R~八环 (8R) 的NOGE。2R-NOGE (即BFDGE) 有3种同分异构体, 3R-NOGE有7种同分异构体, 4R-NOGE有27种同分异构体。

NOGE其溶脂性较强, 在含油较高的鱼类、肉类罐头中以多种衍生物的形式存在。BFDGE及其衍生物有:

BFDGE、BFDGE·H2O、BFDGE·HCl、BFDGE·2HCl、BFDGE·H2O·HCl, 依照欧盟指令, 以上物质的迁移总量应小于1mg/kg;3R-8RNOGE及其衍生物可表示为:n R·xH2O·yHCl (3≤n≤8, 0≤x, y≤n) , 如3R-NOGE及其衍生物有:水合物:3R·H2O、3R·2 H2O、3R·3 H2O;氯化物:3R·HCl、3R·2HCl、3R·3HCl及3R·H2O·HCl等。NOGE及其衍生物化学稳定性不高, 易与食品成分或其他环氧化合物发生反应。

2 NOGE (酚醛清漆甘油醚) 与衍生物的提取技术

2.1 罐头涂料中NOGE及其衍生物的萃取

目前, NOGE及其衍生物的萃取主要是用液-液萃取法, 萃取液主要有以下3类:

2.1.1 用疏水性溶剂将NOGE及其衍生物从均质化处理后的溶液中萃取出来, 这些溶剂有:戊烷、正己烷、庚烷、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或者氯仿;

2.1.2 用四氢呋喃萃取, 然后冻干;

2.1.3 用乙腈直接从食品均质溶液中提取, 第一步主要提取水, 第二步是环氧化合物。其中, 2.1.3是现在最为常用的方法, 因为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LC) 检测前, 应先去除油相, 通常是在乙腈和油/正己烷二者之间分离。由于这种方法能避免分离油的过程, 因此简化了提取过程。

欧盟最新出台的标准《接触食品的材料和物品有限制条件的某种环氧衍生物NOGE及其氢氧和含氯衍生物的测定》就采用了用乙腈萃取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以每平方分米罐头涂层配33mL乙腈的量, 在室温下萃取24h。

为确保萃取完全, 应该使用新鲜的溶剂进行多次萃取。在能保证萃取完全的前提下, 可适当的提高温度, 缩短萃取时间。在有机溶胶涂料中, 由于NOGE作为一种稳定剂被使用, 其单体和其它的衍生物含量都很高, 对于该类产品, 应增加萃取液的用量。

2.2 罐头涂料中NOGE及其衍生物的水解

NOGE环数不尽相同, 同分异构体数量非常多, 其衍生物结构也很复杂, 要把NOGE单体及其各自的衍生物分离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为了简化检测过程, 通常将NOGE及其衍生物全部水解为NOGE·H2O结构, 再进行测定。

萃取液中NOGE及其衍生物结构复杂, 水解条件也大不相同。其中NOGE和NOGE水合物在中性、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水解;NOGE的氯化物在中性溶液中缓慢水解, 而在酸性条件下相当稳定;而在弱碱性溶液中, 各种化合物 (除了醚的衍生物) 均会水解为NOGE·H2O。

为使环氧化合物和HCl化合物完全水解可将萃取样品放在一个充有惰性气体的能维持恒压的密闭容器中使其恒沸蒸干, 重新加入400μl乙腈和1600μlpH值为8.5的硼酸盐溶液 (由硼酸与NaOH配置而成) , 使残留物溶解混合均匀, 并在100°C (±5°C) 下至少保存20~22h, 经过这个过程后, NOGE及其衍生物均可水解为NOGE·H2O结构, 冷却后就可以将所得溶液注入HPLC进行测定。

3 提取过程中NOGE“消失”的原因

在分析检测的过程中, 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NOGE及其衍生物从迁移测试溶液中的回收率不够, 有时甚至为零。主要的原因有:

3.1 环氧化合物与食品成分反应

环氧化合物很容易与食品和食品提取物反应, 所以其分析比较难实现。环氧化合物与食品成分的反应会导致不可接受的损失, 当环氧化物不再受油层或脂肪的保护, 这种反应就会发生。在实验初始阶段, 环氧化合物就应该用疏水性溶液萃取, 使其与极性材料分离开来。

3.2 搅拌过程中的流失

实验样品在萃取前应进行均匀化处理, 可确保提取的样品具有典型性, 从而防止成分偏析。但是若搅拌的速度过高, 会明显降低NOGE的回收率。早在1997年, Biedermann已提出油类罐头食品的均匀化作用过高通常会导致环氧化合物的大量损失。因为溶液剧烈搅拌会加速NOGE水合物或NOGE氯化物与食品组分的反应。

均化作用很容易破坏这层起保护作用的油相, 乙腈把这些环氧化合物从油中提取出来使它们与极性更强的物质接触而发生反应。为了使溶液最低程度的均质化, 建议用叉子进行手动搅拌。

3.3 溶剂蒸发造成的损失

溶剂蒸发也是导致NOGE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温度的增加会导致浓度过高, 而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用乙腈萃取也意味着从油相保护中提取环氧化合物,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乙腈中包含某些起反作用的物质时在萃取的同时, 可能把一些潜在的反应化合物一起带了进来。NOGE保存在该状态下, 特别是在溶液蒸发的时候, 就会引起某些意想不到的的损失。

3.4 水解过程造成的损失

含有NOGE及其衍生物的萃取液在温度为100℃, pH为8.5的溶液下水解20h, 在该条件下其它物质与NOGE及其衍生物反应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把NOGE和NOGE·HCl将水解前后的RPLC-FD色谱图作比较, 可见水解产物的量占72%。

NOGE环数越高水解时损失就越大, 即转化为别的化合物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防止水分最后被蒸发而导致溶液浓度升高, 可采用恒沸法去掉水份。先添加适量乙腈可以去掉1部分水份, 再加入1丙醇, 与水构成共沸物, 除去多余的水份。

4 检测技术

对于双酚类型的苯环化合物和氯乙醇的分析检测都会用到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 通常用带荧光检测器 (FD) 的反相液相色谱 (RPLC) 检测 (简称:RPLC-FD) 。液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分析环境雌激素的方法, 常采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 (UVD) 、荧光检测器 (FLD) 或电化学检测 (ED) 的方法。其中以荧光检测和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较高, 国外的研究人员已经利用液相色谱法, 对多种罐头食品进行了分析检测, 最低检出限可达0.1mg/kg。

5 结语

目前国外对罐头内涂料中环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非常活跃, NOGE及其衍生物的检测方法也很多, 他们使用不同灵敏度以及不同检测使用范围进行研究, 各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缺点。由于NOGE及其衍生物非常复杂, 使用一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这样就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到目前为止, 未见有对各方法进行比较的文献发表, 今后的研究课题之一是找出现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测极限等, 提高这些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可比性, 从找出更合适的测定方法, 同时探究各方法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改进;其次是研究如何简化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 以缩短分析时间, 为我国尽快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提供参考

摘要:由于罐头内食品成分复杂, 食品成分本身或食品成分与罐头内壁涂料之间都可能会发生一些反应, 如何从复杂的食品成分中将迁移的NOGE及其衍生物有效地提取出来, 是进行测定的前提和关键。由于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同一种产品的检测结果会大相径庭, 因此, 确立一种合理、规范的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食品检测,NOGE (酚醛清漆甘油醚) ,衍生物检测,NOGE“消失”原因

参考文献

企业衍生研究综述 篇8

1 企业衍生概念界定

企业衍生现象由来已久, 罗杰斯和拉尔森 (1985) 、Agarwal等 (2004) 、Neck等 (2004) 比较一致地认为, 企业衍生是母体企业的前员工离职后创办新企业, 并在与母体企业相关行业方面开展经营的过程。Elfring和Foss (2000) 把企业衍生定义为“个人或组织单元离开现存的企业去开办一个新企业, 这个企业建立在他或他们专门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根据A·萨克森妮 (1999) 、王辑慈 (2001) 、吕文栋和朱华晟 (2005) 、李永刚 (2005) 等学者的已有研究, 创办衍生企业的绝大多数人并非是原母体企业的一般员工, 而是其核心员工——高管、技术骨干、车间主任、供销员等。

在上述国内外学者的启发之下, 结合多年的经验观察, 可将企业衍生理解为:组织 (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 内的核心员工受到组织的激励, 在市场机会的诱导下, 离开组织创办新的企业的过程和现象。这里的核心员工是指组织中的技术、营销、管理等关键部门中的业务骨干。组织的激励分为两种, 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是组织出于发展战略上的考虑, 或者是为了抢占风险高的新兴业务市场的需要, 支持核心员工带着组织的资金、技术、设备、部分员工等部分组织资源创办新的企业;或者是组织将其非核心业务独立出去, 由组织的核心员工独立经营, 开办新企业, 与组织的核心业务形成配套, 使组织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 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负激励是指组织内的核心员工得不到期望的报酬, 或者其工作得不到组织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或者其潜在成功的计划被领导拒绝, 因此而受到挫折, 离职创办自己独立的企业。

2 企业衍生的类型

归纳学术界对于企业衍生的分类, 主要有六种划分方法。

2.1 善意衍生和恶意衍生

Elfring和Foss (2000) 根据衍生企业不同特征将企业衍生分为善意衍生和恶意衍生。善意的衍生有益于母体企业, 而恶意的衍生有害于母体企业。对于恶意衍生, 开办新企业的动机是负面的:组织单元或 (常常) 个人离开了原企业, 离开是因为他们与雇主的关系受到了挫折, 或者因为他们期望能够获得象企业家一样高的报酬。恶意衍生的企业常常会和原企业进行竞争。善意衍生的个人或组织单元不会和母体企业展开竞争。衍生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补充性的或者母体企业价值链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如果母体企业想将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或者它没有合适的结构来支持一个新企业, 一个商业机会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具有更高的价值。

2.2 重构衍生与创业衍生

Moncada et.at (1999) 根据衍生过程将企业衍生划分为重构衍生和创业衍生两类。重组衍生是指当母体企业决定卖出一个业务, 因为它对于母体企业的战略来说不再适合, 因为这个业务的功能被外包, 或因为母体企业尽力避免昂贵的短期裁员和社会计划。创业衍生是指当衍生企业家组建一个新企业, 基于在以前的职业经历中获得的关键技术诀窍, 为了开发未用过的潜能。创业衍生又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 和母体企业合作的衍生, 与母体企业竞争的衍生 (这两种类型和前面提到的善意衍生与恶意衍生相类似) 。

2.3 独立衍生与合作衍生

Shrader和Simon (1999) 根据所有权结构将企业衍生分为独立衍生与合作衍生。独立衍生与合作衍生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新的独立的企业, 由单个企业家建立, 而后者由大企业控制或资助。这两种类型都是新企业, 由个人发起, 利用他们以前工作中获得的专门知识。而后者, 有着非常不同的所有权结构, 仍旧由母体企业控制。

2.4 技术 (生产) 型衍生与销售型衍生

王缉慈、宋向辉和李光宇 (1995) 根据衍生企业从母体企业获取主要资源的种类把企业衍生分为技术 (生产) 型衍生与销售型衍生。技术型衍生是指原公司的工作人员带走了公司产品的生产技术, 独立组建新公司, 生产与原公司同类产品或进行相关服务。这类衍生有时会伴随着漫长的知识产权官司, 新公司与原公司领导人的关系会变得很糟。销售型衍生是指原公司的工作人员创建新公司, 销售与原公司同类或相关产品。新公司的创建者通常从原公司带走了产品的客户市场, 在相同的销售领域与原公司竞争。

2.5 横向衍生、纵向衍生与混合衍生

吴士健、刘新民和王垒 (2010) 根据产业集群内部衍生企业与母体企业的产业链关系, 将企业衍生分为横向衍生、纵向衍生与混合衍生三类。横向衍生是指衍生企业与母体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节点, 往往是由于企业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出于收入或权利动机辞职创办同类企业, 与母体企业经营相同的业务范围。纵向衍生是指衍生企业处于母体企业的前向或后向产业链节点, 多数是基于分工效率或技术合理化的战略考虑, 与母体企业保持专业技术上差异互补、生产环节上配套协同、市场空间上交叉错合、利益上兼容等以此形成产业链上的合作关系。混合衍生情况较为复杂, 衍生企业与母体企业的产业链关系难以准确判定, 母体企业对内部有创意的员工提供条件创办新的企业, 新企业可以与母体企业有产业链联系, 也可以进入完全不相关的产业链条。

2.6 裂变衍生、孵化衍生、分蘖衍生与分工衍生

李永刚 (2012) 根据新企业的生成方式, 将企业衍生现象划分为裂变衍生、孵化衍生、分蘖衍生与分工衍生4类。裂变衍生是指现有企业的管理者或经营技术骨干从企业辞职出来, 利用所掌握的人脉网络、经营管理才能、知识信息, 独立创办与原企业相同的新企业。孵化衍生是指新企业作为母体企业合目的性行为的自然结果而产生出来。分蘖衍生是指现有企业的制度架构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多元发展因子成长扩张的需要, 只能在企业体外创生出更多新的企业, 为企业内逐渐成熟的多元发展因子提供各自独立生长的制度空间。分工衍生是指在产业价值链治理的现代经营理念的引导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多元化和前后向一体化战略与专业化和核心竞争力战略结合起来, 在所涉及的产业领域里, 重在构建一个稳固的产业价值链和自身在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主导地位, 而把一部分非核心业务转移给外部独立企业承担, 结果导致大量专业化协作配套企业的产生。

3 企业衍生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衍生的驱动力考察发现, 影响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因素有:知识、市场结构、经济合作 (Boschma, Lambooy, 2002) ;产业特定性知识、技术工匠、特质劳动力、产业氛围 (金祥荣, 朱希伟, 2002) ;金融机构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助于产业集群中企业的衍生和衍生企业的健康发育与成长 (盖文启, 2002) ;劳动分工、社会网络、无形资源 (Schiavone, 2004;姚小涛, 王洪涛, 李武, 2004) ;市场信息、市场机会、良好环境、产业集群对群外投资者的吸聚效应等 (杨静文, 朱宪辰, 冯俊文, 2004) ;创业的意志与激励、门槛、保障、模仿对象 (杨静文, 2004) 。

胡建绩、陈海滨 (2005) 以浙江“块状经济”企业衍生现象为例提出了社会网络、无形资源、弹性专业化是促进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三大关键因素。王缉慈等 (2001) 认为企业衍生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是来自母体企业的支持;二是产品的类型。原有企业对衍生的支持态度, 与衍生企业订立合同, 会使衍生企业不必费力开拓市场, 从而使区域内衍生活动迅速发展。产品类型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 衍生容易发生: (1) 市场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特性而不是产品价格时; (2) 一种产业新出现, 市场上并没有居于支配地位的产品设计, 需求的价格弹性也相对较低时; (3) 低产量、小批量、按照消费者需要设计生产产品时。吴士健、刘新民、王垒 (2010) 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四个主要因素:企业家社会资本、产业集群区域内产业分工、产业集群文化和政府政策。张书军和李新春 (2005) 从资源角度分析了影响企业衍生的四个因素。一是资源禀赋。资源禀赋程度高的企业对衍生成功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也更有可能发生衍生行为。二是资源结构。资源结构化程度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发生企业的衍生。三是资源主体。掌握企业战略资源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衍生创业的可能性要高于一般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四是资源使用效率。对于资源禀赋充裕的企业而言, 衍生行为是与状态相依存的, 当外部存在显著的创业机会且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利用时, 衍生行为较容易发生。反之, 如果战略资源的占有者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与补偿, 即便独立创业是可行的, 衍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

吴士健、刘新民和王垒 (2010) 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四个主要因素:一是企业家社会资本;二是产业集群区域内产业分工;三是产业集群文化;四是政府政策。

4 企业衍生机制

产业集群内企业衍生主要有专业化分工衍生、创业衍生、企业家衍生和母体企业衍生四种机制。

4.1 专业化分工衍生

专业化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专门独立从事中间品的生产, 企业内的分工外化为企业间的分工, 这就意味着集群内专业化的企业不断衍生。刘友金和黄鲁成 (2001) 从分工的角度刻画了企业衍生的过程, 企业聚集程度越高, 企业专业化分工往往越发达, 衍生公司就会越多, 这些衍生公司通常都把选址靠近母公司, 利用原来的关系网络和共享的信息资源开展创新活动。贾根良 (2001) 把企业的衍生归为新创和分裂两大途径, 衍生企业的经营范围都与区域产业密切相关, 进一步强化地方专业化能力。由此, 集群中潜在企业家获得了必要的行业专用资历和所需的经验, 并在学习模仿过程中熟悉当地制度, 有助于衍生企业的成长。张元智和马鸣萧 (2004) 对户县纸箱产业集群做了深入的观察, 原来属于一家纸箱厂内部的制胶、制作模版生产环节, 由于当地纸箱厂数量多, 对这些业务需求量增多, 而从纸箱厂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企业。

4.2 创业衍生

产业集群种子企业 (母体企业) 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由于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积累了企业经营的经验, 掌握了核心技术或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 及时捕捉到市场机会, 独立出来创办与种子企业相关的专门的设计研发、生产或销售贸易公司。据Intel名誉董事长高登·摩尔 (1967) 透露, 仅由硅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衍生出30家公司, 这些公司的创业者都是因为对原公司不满, 离职后创办了新的公司。安藤晴彦 (2003) 研究后发现, 从IBM跳槽出来的几万名工程师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朱华晟 (2004) 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 描述了嘉善木业集群如何通过企业衍生形成的经过。早期嘉善人在外资企业得到了多方面的历练, 掌握积累了木业制造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技能与经验, 在市场机遇的召唤下, 纷纷离开外企, 自创民营企业, 从而促成了地方木业集群的萌芽和成长。

朱瑞博 (2004) 通过对硅谷和台湾新竹的IC产业集群的研究, 从模块集群的角度, 揭示了人才衍生和企业衍生的共生规律。李永刚 (2006) 从创业者角度, 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比较了就业和创业的成本与收益, 揭示了企业的衍生机制。张晔和梅丽霞 (2008) 以社会网络为视角, 对苏州地区的自行车产业集群做了透析, 从正反两个方面剖析了产业集群创业衍生的机制。

反面经验是台资企业由于员工来自五湖四海, 高管人员完全由母公司任命, 造成企业员工游离于当地社会网络之外, 社会根植性较差, 很难获得当地的资源, 再加上严格的管理制度、保密协议、知识片段化的机械设计等禁锢了员工的自我创业。

正面经验是本土企业通过两条途径衍生发展:一是母体企业中的技术员、管理员、或技术工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市场信息后, 能够利用在当地的社会资本、获取资金和人才支持, 从母体企业流出创业;二是附近的企业家经过观摩学习, 进入集群, 从事自行车行业的经营, 并通过技术人员在企业间的流动, 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这些本土企业由血缘、地缘等人脉资源, 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 成为未来新企业衍生的苗床。

4.3 企业家衍生

4.3.1 内因与外因

在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变成企业家时, 潜在企业家的个性是个关键因素。但是, 并不是所有具有潜在企业家个性的人都会开办企业。外在的因素在解释为什么一个雇员、毕业生或辍学生去开办企业也很重要。这些外在因素也许是:基础设施的出现 (制度) , 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一个好的主意, 财务前景, 特别是衍生企业与雇主的关系, 以及机会。机会也许是促使开办企业的确实因素。

很多研究是把企业家和雇员的个性进行比较。许多研究发现, 对于企业家来说“敢于冒险的特质”相当重要。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位置的控制 (控制自己环境的需要) 都是企业家的重要特征 (见Nandram and Samson, 2001) 。Brandstatter (1997) 发现建立自己企业的企业家比起那些收购已存在企业的企业家有更稳定的情感和更强烈的独立需要。由于这些特质, 他们更加自信, 敢于以创新的方式工作。Amit e.a. (2000) 发现在高技术行业的企业家中, 诸如创新的渴求、远见、迎接挑战的渴求等特质对于这些企业家创办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动机。虽然上面提到的特质对企业家来说很重要, 但是有很多管理者和雇员也具有这些特质。个性不是解释创业的唯一因素。

第二个解释人们为什么创办自己的企业的因素是对更高财务回报的期望。和作为雇员相比较, 从几个研究来看, 遵循着潜在的高回报是开办企业的一个动机, 但是这些研究也表明, 大多数企业家都不是把高回报看作是开办企业最关键的动机 (见e.g.Amit e.a.2000, Hisrich, 1990, Brockhans e.a.2001) 。

4.3.2 推力与拉力

有时推力因素在人们成为企业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区分几种不同的推力因素。经济因素很重要的:当经济处于衰退中, 创业对于失业来说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替代性选择。有时社会或文化环境很重要:创业也许是建立社会地位的一个途径 (见Nandram和Samson, 2001) 。还有推力因素也许是雇员和雇主之间不良的关系。这种情况发生在, 如果一个人为雇主工作而不成功, 而且当他的工作得不到雇主的赞赏, 或者潜在成功的计划被企业拒绝, 如果他因此而受到挫折时。有时, 工人们被刺激带着他们好的主意而离开企业 (权力) 。

例如, 对于人们开办一个企业的重要拉力因素是创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的机会。社会地位主要依靠文化因素。例如在美国, 创业一贯和成功、独立、高收入等相联系。母体企业对待创业的态度也很重要, 正如学校和大学采取行动主动地激励创业。成为一个企业家的机会依赖于制度, 诸如政府的法律和教育要求, 一个国家对财政体制和基础设施, 而且还有赖于对金融资本、建议、专有知识的利用等等。后面讲的所有因素通常被认为是“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

从创业的相反方面看, 人们期望企业衍生开始于企业家的个性。虽然由于有推力和拉力因素, 但企业衍生平均来说比通常的开办企业具有较少的企业家的因素。对于衍生企业来说, 利用激励性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制度) 被预期有助于起步, 否则不存在 (不能生存) 。

4.4 母体企业衍生

乍看之下, 企业促使雇员创办衍生企业不符合逻辑 (常理) 。为什么一个企业支持雇员离开, 把创新性的产品带入市场, 然而母体企业也能够尽力将雇员的创新活动纳入自己企业内部?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4.4.1 资源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认为, 开发企业特有的工具和品质 (资源) 是企业战略的最核心的东西。企业业绩超过别的企业是建立在低成本、高生产率, 或特殊的资产和能力基础之上的 (Teece, 1998) 。资源也许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这些优势不是在产品中, 而是在那些很难模仿的资源中。资源基础观作了如下的假设:

(1) 各个企业在利用、管理和控制它们的资源方面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2) 企业之间这些根本的不同是相对稳定的。

(3) 企业资源的不同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的不同。

(4) 企业的目标是为了增加, 或者最大化它们的经济绩效。

解释企业的成功很难, 因为很难把企业的行为和导致独特性的资源分离开来。默会知识和回报的适当是相关的。知识通常是默会的, 也就是说, 它不能被写下来, 但又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模仿很难。适当性意味着企业可能对特殊的资源加以保护, 或者给予适当的回报 (Teece, 1998) 。有一套法律程序保护回报, 例如许可经营和专利。安排上市的时机可能是另一个保证回报的方法。

资源基础观怎样解释母体企业进行特定的衍生活动?首先, 在市场擅长的能力或对于企业生存重要的活动, 这一焦点使缺乏兴趣的主意和人们衍生很吸引人。现代和英特尔是衍生出好多企业的例子。它们都密集地投资发展它们自己一个特殊的产品 (小型发动机和复杂的芯片) , 而且它们联合在技术诀窍方面的那些投资缩短发展周期 (Teece, 1998) 。

其次, 战略性的外包特别的业务活动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核心能力方面 (Quinn, 1992) 。企业将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外包出去, 尤其从长远来看, 它们能够从外部购买到比在企业内部生产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4.4.2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为什么与何时业务活动在企业内部进行, 而何时企业从市场购买那些业务。相关的因素有交易频率、不确定性和企业投资的专用性。如果交易频率、不确定性和投资的专用性都很低, 外包一项业务, 从市场上购买就是最理性的行为。当这些相关因素都很高时, 内部化也许是最理性的选择。企业衍生与其他市场选择相比, 是一种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 企业衍生与内部化相比, 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降低专用性的机会。

4.4.3 资源依赖理论

每一个组织都依靠资源来取得成功。取得这些资源的方式取决于企业周围的利益相关者。对于衍生企业起步阶段, 母体企业在其获取必要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五种主要的资源是: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和一般创业相比, 企业衍生在获取上述资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人力资本来自母体企业, 如此雇员在有关市场中已经经验很丰富, 或具有特殊技术或产品的知识。

社会资本, 例如客户网络、信任和社会技能对企业衍生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相关资源之一。网络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很难模仿的资源, 而且没有可替代物。网络可以利用潜在的资金提供者、潜在的客户和供应商。母体企业的声望和信誉可用于解释外部关系对新的衍生企业更信任, 而且将其看作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或客户。

组织资本 (程序、惯例、组织结构等等) 在新组织里通常无法利用, 母体企业的支持可以帮助衍生企业将精力更加集中在产品或服务上, 而较少地考虑组织问题。不是没有风险, 因为母体企业的程序可能太僵化而不能移植到更小的衍生企业。在衍生企业创立阶段, 母体企业可以提供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可能是建筑物、机器或其它物质的使用。像组织资本一样, 物质资本降低了创业阶段的成本, 使衍生企业更容易把精力集中在新产品和服务方面。

财务资本是最后一种资本, 但是相当重要的资源。母体企业可以在资金上支持衍生企业。母体企业的声誉影响对于衍生企业利用外部资金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胡建绩, 陈海滨.促进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关键“软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3) .

[2]张元智, 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6) .

[3]朱华晟.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3) .

[4]姚先国, 温伟祥, 任洲麒.企业集群环境下的公司创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3) .

[5]吕文栋, 朱华晟.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 .

[6]王缉慈, 宋向辉, 李光宇.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J].地理学报, 1996 (6) .

[7]张书军, 李新春.企业衍生、资源继承与竞争优势[J].学术研究, 2005 (4) .

[8]金祥荣, 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 2002 (8) .

[9]吴士健, 刘新民, 王垒.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10 (10) .

烃及其衍生物 篇9

例1. (2016·全国卷Ⅰ)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涉及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及鉴别。A项,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人造纤维是某些天然纤维经加工制得的一种化学纤维, 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灼烧时无烧焦羽毛的气味, 故可以区分;B项, 食用油中烃基含有不饱和碳碳键, 反复加热时, 碳链会变成碳环, 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而有害人体健康;C项, 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都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故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D项,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点拨:此类试题大多考查常见有机物 (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等) 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有机物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的相互关系, 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考点二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的应用。选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 该烷烃的最长碳链为6个碳原子, 应命名为己烷。除主链外, 还含有1个甲基和1个乙基, 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 (靠近甲基的一端) 给主链的碳原子编号, 甲基连在2号碳原子上, 乙基连在3号碳原子上, 因此该烷烃的系统名称为2-甲基-3-乙基己烷。

答案:D

点拨:全国理综卷经常在选考题 (有机化学基础) 中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侧重双基的考查, 试题的难度较小。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 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灵活选择主链及确定取代基 (或官能团) 的位置, 写出有机物的系统名称。

考点三考查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

例3. (2016·全国卷Ⅱ) 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 (不含立体异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答案:C

点拨: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是近五年高考测试的热点, 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分析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确定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数, 再确定取代产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或者依据烃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进行判断。常见烃基的种类及结构如下:

(1) 丙基 (—C3H7) 有2种结构:—CH2CH2CH3、—CH (CH3) 2。

(2) 丁基 (—C4H9) 有4种结构:—CH2CH2CH2CH3、—CH2CH (CH3) 2、—CH (CH3) CH2CH3、—C (CH3) 3。

考点四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例4. (2016·全国卷Ⅱ)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 以及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 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烯、氯乙烯 (CH2CHCl) 和丙烯 (CH3CHCH2) 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均能与H2、HCl等发生加成反应;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类特殊的化学键, 在催化剂存在时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答案:B

点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异同比较: (1)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称为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 (或三键) 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有机物的反应, 称为加成反应。 (2) “上一下一, 有进有出”是取代反应的特点;“断一加二, 只进不出”是加成反应的特点。 (3) 一般来说, 烷烃、苯、饱和醇、饱和卤代烃易发生取代反应, 而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或醛基的有机物易发生加成反应。

考点五考查根据有机物的结构推断其具有的化学性质

例5. (2016·全国卷Ⅲ) 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解析:A项, 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只能形成4个键, 键线式中端点、交点、拐点都是碳原子, 其余价键是氢原子, 故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项, 异丙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苯, 则异丙苯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苯, 故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项, 苯环是平面结构, 但异丙基中连有2个—CH3的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 与该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 故异丙苯中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项, 异丙苯和苯的结构相似, 二者分子中都含有1个苯环, 且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 故异丙苯和苯互为同系物。

答案:C

点拨: (1) 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的共面或共线问题, 常以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乙炔为直线、苯为平面六边形为基础。解题时要注意碳碳单键可以旋转, 双键不能旋转, 同时要审清题意, 看清楚是所有原子还是所有碳原子共面。一般来说, 若有机物中出现—CH3或—CH2—等, 所有原子肯定不共面。 (2) 同系物的判断方法:先看组成和结构是否一致, 即碳原子的连接、键的类别、官能团 (包括种类和个数) 等是否相同;再看碳原子数是否相同, 相同则不是同系物。

考点六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及合成

例6. (2016·上海卷) 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PV是聚苯乙烯

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

答案:B

点拨: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区别:

考点七考查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及鉴别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

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鉴别、碳原子的共面等问题。由乙苯生产苯乙烯的过程中, 苯环侧链上的碳碳单键变为碳碳双键, 故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A项正确;乙苯的同分异构体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包括乙苯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 B项错误;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可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 而乙苯则不能, 故可以鉴别, C项正确;苯环和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 考虑碳碳单键可以旋转, 以及与苯环和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则乙苯分子中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苯乙烯分子中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D项错误。

答案:AC

点拨:鉴别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考点八考查有机物的合成及推断

已知: (1)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化学名称为___。

(2) 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组峰, 峰面积比为____。

(3) 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

(4)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 G中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 (填官能团名称) 。

(6) G的同分异构体中, 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种 (不含立体异构) 。

答案: (1) 丙酮

(3) 取代反应

(5) 碳碳双键酯基氰基

(6) 8

点拨:有机合成与推断问题是高考选考 (有机化学基础) 的热点题型, 此类试题具有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高等特点,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和迁移应用能力。只有在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及相互转化关系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 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推断。

“逆推法”和“比较法”是推断有机物结构的常用方法。“逆推法”是由最终产物 (或中间产物) 逆向推导反应物 (或中间产物) ;“比较法”是将反应物和最终产物 (或中间产物) 的结构简式进行对比, 根据分子组成或结构的变化, 推测发生反应的类型及某些物质的结构简式。

考点九考查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例9. (2016·全国卷Ⅰ) 秸秆 (含多糖类物质) 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 。

a.糖类都有甜味, 具有CnH2 mO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 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

(3) D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 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

(4) F的化学名称是_____, 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 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 0.5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 CO2, W共有______种 (不含立体异构) ,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 以 (反, 反) -2, 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 (无机试剂任选) , 设计制备对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___。

答案: (1) cd

(2) 取代反应 (或酯化反应)

(3) 碳碳双键、酯基消去反应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初探 篇10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又称为派生金融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等等,是与传统金融工具(如现金、外汇、股票、债券等)相对应的概念,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首先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只需要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一般多是采用净额结算,所以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进行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金额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从而具有传统金融工具所没有的杠杆效应。如果价格的实际变动趋势和投资者的预期一致,交易者就可以获得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收益,但是,一旦价格的实际变动趋势和投资者预期相反,那么投资者的亏损也是很大的;其次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规避风险的需要,因此,风险和衍生金融工具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与生俱来、不可分割,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只是在一方降低了风险,但却是将风险从风险规避者转移到了风险偏好者身上,整体金融系统的风险并没有减少;再次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性,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是作为一项合约的形式出现,是代表权利义务关系的面向未来的合约,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代表的交易事项并非是已经发生的,而是未来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目前最基本、最普遍的分类是根据衍生金融工具产品形态和业务特点,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除此之外,按照基础金融工具的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包括股权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和信用衍生工具,而美国的次级债就属于信用衍生工具的一种;另外,还可以根据交易场所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场内交易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所交易金融衍生工具)和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工具(柜台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就近年来的发展看,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增幅较大,呈现爆炸式增长,创新衍生金融产品出现较多。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

尽管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不断丰富,然而对于交易者(投资者)而言,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仅有两个,一是为了规避风险,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二是为了获得风险收益,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投机交易。首先,从套期保值功能来看,套期保值是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衍生金融工具主要的功能和发展的原动力。其次,从投机套利功能来看,与套期保值功能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的目的不同,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风险或者减少风险,投机套利的目的则是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承担高风险,这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特征有关,因为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一般需要较少的初始投资额,所以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只需要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大额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也大大增加了衍生金融市场的投机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问题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不具有实物性的特征,所以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于会计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信息报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衍生金融工具对于会计确认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以收入是否已经赚取、费用是否应该发生作为确定会计期间损益的标准,即收入和费用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不需要等到实际收付现金,也就是说只要是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是当期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者是费用,如果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者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都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者费用,然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其取得是以合约的签订为标志,但是在签约时仅仅是一份有待于执行的合约,很难确定未来交易事项是否发生,再加上衍生金融工具标的物价格变化比较频繁,而标的物的价格变化直接影响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金额,未来期间资源和经济利益的流向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更无法准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未实现的损益及潜在的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于会计计量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中心环节。所谓会计计量,是指确定会计要素货币金额的过程,涉及到具体的计量基础的选择,目前可用的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传统上,一直把历史成本作为最基本的计量属性,这种计量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是客观和真实的,并且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可靠性较高,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并且引起价格剧烈波动时,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很容易造成信息的滞后,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所以,对于价格瞬息万变的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未履行的合约,实际的交易尚未发生,只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实际成本;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合约从开始签订到最后交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标的物价格一直在变动,这种变动在会计报表中无法反映。所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无法准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化。

(三)衍生金融工具对于财务报告披露的影响

按照传统会计理论基本要求,一项未来的权利或者义务在最后履行前是不能作为资产或者负债项目列报的,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就是一种未来的权利或者义务的契约,所以就不用列报,这也是许多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表外项目披露的原因。然而,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变动的风险非常大,一旦市场出现不利的价格变动,就会造成巨额的“浮动盈亏”,即使披露了会计期末的市场价格信息,然而等到报表最后被公布出来时,这个市场价格信息早已经过时,如果仅仅作为报表附注的形式进行披露,而不准确定量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对于企业资产、损益可能产生的影响,那么对于投资者和决策者而言,这种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至少是不完整的。此外,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而言,财务报告还需要额外披露更多有关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和价格波动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于投资者和决策者能够自行评估披露日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价值,但是传统的报表附注并不披露这个方面的信息。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衍生金融工具给传统的会计处理带来很多新的问题,那么,如何能够有效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呢?具体则是要结合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财务报告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现行会计确认的原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是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市场上合约价值的变动不能作为当期的损益进行入账,所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衍生金融工具不能准确显示在传统报表上,如果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就需要借助新的理论。在日常的会计确认实务中,也有不满足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就进行确认的,比如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就是依据风险和报酬是否实质转移作为确认标准的。因此,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我们就可以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来替代权责发生制,具体就是在与项目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实际发生转移的期间确认该项目,实施时,企业首先确认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在此基础上评估该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各种利得和损失,从而判定与特定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全部发生转移,如果发生转移则进行确认。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除了会计确认之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会计计量。目前而言,学术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仍旧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又被称为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釆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因为它能够提供更为相关的市场价格信息,尤其是在判断一个会计主体的偿债能力或者是流动性时,采用公允价值更为恰当。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因为公允价值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所达成的一种共识,所以它能够直接准确表述金融市场对于该项衍生金融工具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现值,以及因为不确定造成的风险,所以它能够考虑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从而更能反映企业持有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和收益状况。如果相关报表的使用者能够及时得到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信息,则可以帮助他们定期对于企业的经营风险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评估,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报表披露包括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对于表内披露而言,需要对现行财务报表体系进行适当改进,为了适应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要求,可以对资产和负债不再仅仅只是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除了流动性之外,还可以按照金融资产(负债)和非金融资产(负债)进行分类,对于非金融资产(负债),仍旧按照流动性大小进行分类,而对于金融资产(负债),从基本风险管理的角度,可以考虑按照风险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和分类。同时,可以考虑争取表外业务的表内化,对于报表附注进行改造,使一些表外项目的衍生金融工具表内化从而可以得到充分披露,对于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并且交易量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则可以要求其增设一张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按照重要性原则和风险原则列出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公允价值、持有日、到期日等明细信息,以便报表使用者能够依据报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具有及时性和相关性。

“城市病”衍生“心病” 篇11

— 的巨大心理冲击。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人际关系的防范、疏离与冷漠,给许许多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其中一些人装作已经习惯了这种隐性的伤害,其中也有少数人,再也装不下去了。

南京90 后女大学生“ 走饭”自杀已有一年多。一年以前,当我看到她留下的看似轻松的遗言“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以及其他大量调侃自己的微博,我在办公室落泪。这个她给自己取的网名“ 走饭”,也暗含凄凉:每一顿饭,都可能要在不同的地方吃。而她的笔调冷峻,颇有张爱玲之风。因她的遭际触动了我们,《看世界》杂志的编辑当时联系了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刊登了一篇他的相关分析文章。我们唯愿以文字的微薄力量,可以让“ 走在人生边缘”的一些人走到阳光下来,他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然而,悲剧仍在不断上演。今年最让人唏嘘的同类事例,是一个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年轻女子,在冷静地发出了“ 抑郁症让我生不如死”的最后一条微博,且向亲人们表达歉意之后,一去不回。很多人都在感慨,她很有才能、学历高且年轻貌美,为何会走上这条路?有一个曾患抑郁症的朋友如此作答: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每一条路的尽头都是墙,让人感觉苦不堪言、了无生趣,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其中的一些人就会走上自杀之路。

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显示,全球逾3.5 亿人罹患抑郁症,此数字还以每年5%的数量递增;全球每年有近100 万人自杀,其中超过半数的人患有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负责人表示:“ 抑郁症并非专属发展中国家的疾病,这是一个全球现象,不论性别与贫富。”

作为一个心理学的外行,我比很多人更关注抑郁症,是因为曾经在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 边缘人”。进入媒体行业之初,年轻的我因缘际会主持了一个面向打工一族的心理小专栏。每周一期,每期不过以寥寥数语解答3 -5 个小问题,然而信件如雪片飞来,许多人遭遇的困境让我震惊。原来在南方天空下,那么多年轻灿烂的笑容,藏着那么深的忧伤。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属于自己工作的城市,在夹缝里观望繁华,一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自身就常觉透凉。

主持那个专栏时有一些读者来信,现在看来,多多少少都与抑郁症相关,而很多问题,都直接叩问“ 生与死”。那时我也曾心急如焚地赶到珠三角的一个城市,去看望一个表示要自杀的女孩。后来证明是一场虚惊,但我不后悔。若能救人,当然功德无量;若人本不需救,那至少也证明了,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我不是一个冷漠的人。这是自己给自己的交代。当时,我以犀利但真诚的态度面对一切信中问题,一直到因为其他工作的原因不得不放弃那个栏目。直到今天,开始惴惴不安,当时太年轻,未必能当得起一些读者的期许。

2013 年,不少自杀在微博直播,其中一些人不讳言:我有抑郁症。让人警惕的是,很多人在起哄,讽刺挖苦者也有之。甚至有一个妹妹见到哥哥自杀,首先居然是拍照发微博。当时可能没什么,可她今后真能心安么?

4 月1 日,是明星张国荣因抑郁症离世的日子。如果你喜欢他,请不要仅仅停留于怀念,请去关怀而不是嘲笑你身边自言“ 我可能有抑郁症”的那个人。坦诚地谈论抑郁症,本就是一种治疗。只要多一点用心,即便我们治不了“ 城市病”,也可以接近人的“ 心病”,然后温暖而理性地去应对。

新浪微博@广州阿岚2013年4月

金融衍生工具利弊简析 篇12

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也越来越为我们所认识。谈起衍生工具的作用, 比较时兴的说法应该是“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双刃剑是一个比较时兴而又似乎万能的词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也是双刃剑……在此, 笔者如果把衍生工具也称为双刃剑, 恐怕有跟风之嫌。而且在当今社会, 金融衍生工具似乎很为人们所顶礼膜拜。在大多数人看来金融衍生工具在避险金融衍生工具不仅有避险作用, 还是财富的杠杆, 即使金融工具的风险很大, 他们也只是认为这同其他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一样是正常的。其实, 笔者倒觉得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不是传统的金融工具那样是收益与风险的结合,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会带来系统性的灾难, 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突现的时代, “牵一发而动全身”, 后果自然不能小视。而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的情况下, 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更应该谨慎, 股指期货迟迟未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吧。

其实, 用“双刃剑”来形容金融衍生工具笔者不知道到底确切与否, 但是可以肯定地的是, 金融衍生工具的利与弊是并存的, 而且其风险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理论上讲, 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市场效率和使用者的风险收益特征, 使交易实现避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 但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巨大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1、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2、杠杆效应3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下面笔者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金融衍生工具的利与弊

1、套期保值是指风险资产持有者为消除风险而利用一种或多种金融工具进行反向对冲交易。套期保值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基本的作用, 当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时, 由于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波动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价格波动就会加大经济活动的风险, 而套期保值的目的就在于减少或回避已经面临的风险, 以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交易机制十分适合投机活动, 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投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利用市场向预期方向变化进行投机, 也产生了本不存在的风险, 有时会产生重大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事故, 形成重大损失。

2、杠杆效应的作用。很多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是保证金交易, 较少份额的资金往往能带来若干倍的收益或者损失。然而我们必须看到, 这市场上更多的是风险与不确定性, 当损失被放大若干倍后, 不难想象会有什么后果。金融衍生工具一般不需要净初始投资, 或者初始净投资与那些预期对市场条件有类似反映的其他合同相比要少。例如期货交易、利率掉期交易等, 参与者只须少量、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就可建立大额的交易头寸。当然对于判断证券的投资人来说, 这是极为有利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 这市场上更多的是风险与不确定性, 当损失被放大若干倍后, 不难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3、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不确定性和高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多样化的内在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结算风险等。执行衍生产品的操作人员经常是唯一理解现状或对自己的行动可能带来潜在后果进行认真思考的人, 其他处于控制地位的管理人员可能不理解或缺乏信息去理解与投资对象相联系的风险性质, 这就使得衍生工具的风险容易积聚在企业内部并最终引发灾难性后果。笔者想巴林银行的倒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内部的监督不力, 风险长期积聚的结果。

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完善、投资者素质不高的情况下,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更容易被扩大。衍生工具的使用即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衍生工具的使用后果容易被人误解, 这对企业无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金融衍生工具短期的交易的收益可能隐藏着企业实际收益的下降, 这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会计处理较为复杂, 监督管理成本又较高, 都不利于风险的控制。

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货、期权、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标准化场内交易产品和远期合约、互换、资产抵押证券等非标准化的柜台交易产品。衍生工具交易由于其杠杆性而具有高风险性和信用风险的相对集中性, 衍生工具的虚拟性和定价复杂性使得其交易策略远复杂于现货交易, 如果不恰当使用或风险管理不当则导致巨大的风险, 严重的可能使投资者破产倒闭或诱发金融市场动荡。在这方面, 我们已经既有成功的案例又有失败的教训, 而且失败的教训是很沉痛的。

在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认识复杂的市场状况, 提高投资者素质, 使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市场效率和使用者的风险收益特征, 但也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巨大风险。而金融衍生工具单纯成为投机工具时, 投资者往往不能达到避险的目的, 市场的风险也就提高了。

在目前尤其是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时候, 我们要正确认识未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关系, 高度重视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挥作用和体现效率所要求的机制条件、制度条件, 防范可能出现的较大风险, 保护投资者利益。

摘要:金融衍生工具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 在我们的市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掀起过风浪, 其作用不能小觑。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 衍生工具在给我们的经济交易避险的同时, 也在考验并冲击着我们的市场。本文着重从利与弊两方面谈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杠杆效应,风险

参考文献

[1]、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 [美]约翰.赫尔华夏出版社出版

[2]、衍生工具会计:高级会计学专题纪洪天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工程全过程投资管理下一篇:容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