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2024-06-05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共12篇)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篇1

人类一切有目的的创造——包括抽象形态与物质形态的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前者如语言是人类为交流而产生的, 后者如舟车是为代步而产生的。艺术与技术作为两种存在也是在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识和理解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1]。前两种需求是人作为自然人的需求, 后五种是人作为社会人的需求, 是人与同类交往过程中寻求情感满足和理解的需求。对于动物而言只有生理和安全的需求, 而无情感满足的需求, 动物求偶只为交配、筑巢只为栖身;而人类在与同类交往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就是人与人要取得情感的共鸣和认同, 人类求偶是为了爱与被爱的情感需要, 人类对自己居所的装饰是为了自己的个性趣味能得到满足。

从人类把第一根树枝掰下作为棍子使用, 技术就已经产生。对于技术而言, 其最初产生是从人的生理需求开始的:为了猎杀动物获得食物, 石制投矛和弓箭产生了;为了吃到熟食, 就产生了钻木取火技术;为了保证粮食供应, 就产生了种植技术;为了驱寒, 产生了缝制毛皮的技术;而为了缝制毛皮, 又产生了针的技术。技术一方面表现为制造、改造工具的经验性知识和使用工具的经验性知识, 另一方面体现为工具本身。技术既表现为人脑中抽象的存在, 也表现为物质的存在。技术作为经验性知识和工具的存在本身不带有任何情感性的色彩, 技术是中立的、同时也是理性的。善良的人们用火药技术发明了供人观赏的烟花, 而殖民者却使它变成了杀人的利器。

关于艺术的发生, 目前有模仿产生说、游戏产生说、自我表现产生说、装饰动机产生说、巫术产生说、劳动产生说六种[2]。“模仿说”似乎更能解释艺术产生之初的缘由。幼儿不自觉地在他所能接触到的地面、墙面、纸面上进行各种涂鸦, 这正是出于对周围事物的模仿兴趣和本能。因此, 从幼儿涂鸦的现象, 我们也可以得出人类具有“涂鸦”的天性, 人类艺术的产生也许正是这种天性的使然。可见, 艺术最初的产生是无目的性的, 因为幼儿是不知道巫术的。但当人告别幼年期, 一个成年人如果不是出于专业训练的需要却在纸上乱涂乱画则肯定不是模仿了, 而是出于情感宣泄的需要了。艺术的产生最初出于模仿, 但其成长、发展期则决不限于模仿, 而应是情感的满足和审美的需要。对于艺术的本质的探讨, 西方哲学家从柏拉图到黑格尔都认为, 艺术是对真实的模仿, 而克罗齐则认为艺术是直觉, 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3]。但以上所有阐释都不是很完整, 或者说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的。古典艺术确实是对真实的模仿, 古典悲剧和喜剧是对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模仿与提炼, 古典雕塑是对人体美的模仿与提炼, 但“模仿说”却无法解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本质;“艺术即直觉”只能解释孩童的艺术, 并不能解释人受过教育后所创造的艺术的复杂性;相比之下,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和“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更接近于揭示艺术的本质。或许艺术是什么本身并不重要, 也许正如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所认为的:世界上只有“艺术家”而没有“艺术”, “艺术”这个字眼, 因时间与地点的不同, 可能代表许多各异其趣的事物, 人们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就可以从一堆东西中挑选出他认为是艺术品的东西[4]。但可以肯定的是,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艺术是为满足人类情感需求而存在的, 而这种情感需求更多地体现为审美需求, 更多带有感性和表现的成份, 并且需要以“有意味的形式”而存在。但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的情感表现是有差异的。如, 在某个时空, 某个事物对某些人是悲的, 而在另一个时空则可能是喜的;某些少数民族有将死去亲人的尸首让鹫啄食的习俗, 并认为这样做是神圣的, 而在其他地区人的情感里却不能接受自己也这样做。其二, 对于审美, 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的定义也是不同的, 美具有相对性和变化性。缅甸南部布岛族妇女为了打扮自己, 便在脖子、手腕和脚踝上套上一圈圈指头般粗细的黄铜环, 而且以铜环多者为最美, 而在其他地区则觉得这样做不美;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的“三寸金莲”在那个时代的男人心目中是美的, 但在现代文明人眼里其则是畸形和变态的;希腊人认为匀称健美的雕塑才是美的, 而法国伟大的艺术家罗丹创作的老年妓女雕塑《欧米哀尔》则与古希腊人的审美法则背道而驰;庄子的所谓丑其实在本质上还是美, 因为在庄子那里, 自然之丑也是一种天然之美;摇滚乐对于现代青年来说是美的, 而对于一百年前的英伦贵族青年其可能连噪音都不如。如此我们可以试着对艺术进行概括了:艺术就是以满足不同时空、不同情感习俗的人们的情感需求、审美需求为目的而创作的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和技术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混淆。特别是当技巧到达一定“度”的范围时人们也用艺术来称谓它。生活中常能听到“说话技术”和“说话艺术”这两个词。根据日常经验, 后者的水平是高于前者的, 当语言技巧达到一定的水平, 似乎其也就成了艺术。《庄子·内篇·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解牛”本是一件技术活, 但此庖丁的解牛已经技术高超几乎达到“合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的地步, 其解牛行为已让人觉得是一种审美享受, 在庄子看来其解牛则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享受了。但“庖丁解牛”是艺术么?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说不是。所以严格地讲, 艺术虽同技术相关, 但艺术决不仅仅是技巧高超, 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 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以及对人文的感怀。而技术则是功能与理性的良好表述, 它的不断更新又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性。正如设计师用牢固的钢结构展现“鸟巢”, 电子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电子乐及摇滚艺术的产生。

一、技术是艺术的外在形式载体和决定因素

艺术须以一定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这种形式或是视觉的, 或是听觉的, 而这种听觉的或视觉的艺术则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展现出来, 古典时代如此, 现代更是如此。就青铜艺术来讲, 其必须建立在青铜冶炼、铸造的技术基础上, 曾侯乙墓的青铜盘尊如果没有“失蜡法”技术则无以实现;中国书画必须是先有造纸和造墨的技术才可能显现出水墨华章的效果;同样美国大片《阿凡达》如果没有计算机三维虚拟技术的发达, 其中的场景和特效也无法呈现。

技术决定艺术的形式, 这体现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工具技术;第二是材料技术;第三是作为操作者知识经验层面的技术。前两者是有形的, 后者则是无形的;前者决定艺术的基本面貌, 而后者则决定艺术的水准高低。当然, 决定艺术品位高低的因素还有个人修养的问题, 那就不只是技术问题了, 这里讨论的高低是仅就技术的这三个层面而言的。第一, 就工具而言, “笔墨当随时代”, 每个时代的工具就必然产生那个时代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技巧。就拿画笔和纸来讲, 欧洲人绘画用硬毫排笔和画布, 这就产生了油画这一艺术样式;中国人绘画用软毫的毛笔和宣纸, 则产生了中国画这一绘画形式;同时工具的差异还能决定艺术技巧的差异, 排笔的特性注定了西洋画只能在块面技巧上作文章, 笔触成为油画注重的技巧, 而中国毛笔由于其可以任意地绘出粗细浓淡不一的线条来, 且能形成浓、淡、枯、湿的多种变化, 因此中国画最终发展到注重笔墨技巧的表现也就不奇怪了。就中国毛笔工具而言, 不同的时代其工艺也不同, 东晋王羲之时代的毛笔在笔毫的中间有一个小的圆柱体, 当笔按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 自然就会在笔划条线中出现枯笔, 而现代毛笔就不能出现这种艺术效果;同样现代计算机做出的画面人们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 因为计算机内在的程序规定性, 注定了它做出的数码画都带有机械制作的痕迹。第二, 就材料技术而言,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材料技术, 每种材料技术必然又给艺术烙上深深的时代印迹。青铜时代没有琉璃材料的出现, 自然没有琉璃瓦的宫殿建筑群;封建时代没有纳米材料, 自然不会出现纳米艺术品;古代使用蛋清、米浆和灰泥作为建筑的粘合剂与今天使用铆钉联结不锈钢板或有机玻璃做出的建筑形式差别很大。手工时代的器物, 对现代人而言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情, 而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 更多带有机器工业时代的痕迹。第三, 就技巧层面的技术而言, 相同的人使用同样的工具, 使用相同的材料技术所显现的形式也是大不一样的。一个使用一辈子雕刻刀的老石匠和一个年轻的石匠雕出的雕像给人在技巧层面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技术决定艺术的外在形式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但艺术的情感和思想则不是技术所决定的。艺术之所以基于技术却又高于技术, 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艺术是情感和人文的体现。宫廷画工的技术水平要远远超过文人画家, 可以画得丝毫必显, 但人们对其艺术价值的评价却不是很高, 原因就在于文人画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人文的修养和情感的体现。

二、艺术创意与技术革新的交替前进

人在成为社会人之后就有了情感与审美的需要。在生活中, 人们需要以美的事物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 获得情感的愉悦, 需要舒适的、合乎自己趣味的生活方式, 这种需求与财富的多少及社会地位的高低无关。穷人十平方米的“蜗居”和富人的郊野别墅, 其居住者都会想着对其进行空间的设计与装饰的设计, 同时也会考虑到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并试图突破这种限制。

人类自青铜时代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三千年里,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其技术发展都非常缓慢, 技术基本以手工加上简单的工具辅助, 体现为一种手工业的状态。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不复存在, 自然科学取得极大发展, 文学艺术也从神学的奴仆地位中解放出来。这一时期, 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知识分子热衷于发明创造, 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 同时也是发明家和数学家, 他画出的机械图稿甚至有飞行器的设计, 由此可知, 在文艺复兴时代, 机器发明已经开始。有了文艺复兴的科技基础, 欧洲终于在1771年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 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人类机械时代来临了。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 主要就是展出机器时代成就的, 那时人类普遍为机器欢呼。正是这次博览会, 一些敏锐的艺术家嗅到了人类正离温情的人文情怀渐去渐远。其中重要的两位, 一位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英国人威廉·莫里斯, 一位是英国艺术理论家罗斯金。他们发现机器制品的样式是那么的丑陋, 于是主张人类社会应该复归中世纪的手工业, 并对机器及其制品充满了抵制;莫里斯更是自己动手设计日常生活产品, 于是现代设计就诞生了。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 莫里斯对大工业的抵制是消极的, 或者说是反潮流的, 在本质上是将艺术与技术对立了起来, 而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 因为即使是手工业时代的手工艺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 没有技术就不会有艺术, 每个时代的艺术必须建立在那个时代的技术基础之上。但莫里斯为现代设计开创了道路, 还是功不可没的。第一个拥抱技术并主张将艺术与技术融合建立现代设计体系的人是格罗皮乌斯, 他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设计学校。正如他在《包豪斯宣言》中所说:“让我们创办一个新型的手工艺师组织!清除等级观念在手工艺师和艺术家之间所造成的妄自尊大的障碍。”[5]在他创立的包豪斯学校中, 技术课程和艺术课程同样重要, 就是要取消思维中固有的艺术与技术对立的消极面, 让艺术主动和新技术融合, 产生新的艺术样式, 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就是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第一次用艺术对技术特别是对机器技术进行了改造。现代设计的产生, 最初的动因就是人们对机器制品丑陋外观的不满造成的, 因为人天生具有审美的需求, 当审美需求不能满足时, 就试图改造这种现实, 现代设计的诞生就是为着改造机器制品的丑陋的。反过来讲, 也可以说是技术革命促使了现代艺术的诞生。如照相术的发明, 直接对古老的艺术是真实模仿的理论构成了极大挑战。一方面人们试图寻找绝对形式化的艺术, 另一方面又极力寻找和机器生产设计相吻合的艺术样式, 最终人们发现, 几何形式的抽象的艺术最符合机器产生的产品的特点, 于是现代主义的设计诞生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的可塑性越来越好, 这让艺术在技术设计中的应用的限制更少了, 艺术家可以自由设计自己想要的艺术形态。

现代设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其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很多国家已经把艺术创意作为一个重要的国民产业来看待。这时设计的先行也对技术的革新提出了极大挑战, 往往是先有概念设计, 然后再去研究可达成的技术手段, 这又促进了技术的大发展。悉尼歌剧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提出其设计概念之后, 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说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以当时的材料技术确实不可能满足其设计构想, 但最终悉尼歌剧院还是建起来了, 这恰好说明设计概念有时也会迫使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再有例子就是现代的影视特效处理, 往往也是先由概念设计师提出设计的概念, 然后再由技术部门研发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艺术效果, 软件设计师往往为一个特效就要设计好几款软件。

技术和艺术在现代社会已经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进行艺术创作总会先考虑已有的材料和技术, 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也会受到现代技术的影响;技术虽然是艺术的载体, 但在当下社会, 艺术已经对技术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迫使技术不断革新。

三、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未来展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有人惊呼艺术死了, 或者说“架上的绘画”死了。那么艺术真的死了么?答案也许是否定的。说“艺术死了”的人只是看到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式微, 而没有看到每个时代当有每个时代的艺术样式这一客观规律。手工业时代的艺术样式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手工痕迹, 机器信息时代的艺术也必然会带有机器时代的烙印。让整个社会恢复传统。保留手艺那只是一种痴人说梦。将来的艺术必然走向两个分化:一种是为了满足人对手工制品蕴含的人文情怀的需求 (传统的手工艺还会存在, 人们看到手工艺会引起对过去时光的美好回忆, 但这种手工的艺术形式只会由个别艺术家和作坊实现, 具有不可复制性) ;另一种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艺术形式——后工业时代的艺术。后工业时代的艺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并最终引领人们走向“诗意的栖居”。

这里讨论的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未来展望 (主要是后一种艺术形式, 而不是手工业的艺术形式) 。可以预见, 在后工业社会中, 艺术与技术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在数字工业中将尤为明显——技术本身就会是艺术, 因为这个时代新技术的产生往往不是由技术的主动革新产生的, 而是创意的结果。创意的过程本身就融进了审美与情感及人文的诉求, 一个新产品的诞生本身就是设计师的艺术杰作, 这和传统的绘画、雕塑是不同的。随着印刷技术和三维立体雕刻技术的发展, 油画和雕塑的艺术概念也将被技术所颠覆。但不变的是人类的审美诉求和情感诉求, 这就决定了将来艺术在技术产品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类在发明新技术的过程中也必然要考虑艺术的审美因素。因此,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将来会更加天衣无缝, 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将无处不在。

摘要: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 艺术与技术关系的课题一直为学界所重视。技术是因人的基本需要产生的, 艺术最初的产生可能缘于人不自觉的涂画本能, 又随着人需要层次的提高而逐渐演变成审美需求的一部分。艺术需要用技术建构最基本的形式载体, 艺术会因技术的革新而形式发生变化;艺术又不是被动地依附于技术, 特别在现代设计中, 人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 会催生出更多的艺术创意, 同时会对技术提出更多要求, 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艺术创意与技术创新,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信息化时代两者之间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

关键词:艺术,技术,审美需求,现代设计

注释

1[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40-60页

2[2]林少雄.新编艺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49-52页

3[3]陈池瑜.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论述评;外国文学研究[J], 1987 (03)

4[4][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1页

5[5]转引自:[日]利光功.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运动的摇篮[M].刘树信译.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8.4页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篇2

但是,随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如果仅仅依赖于引进技术,仍然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局限性就日益凸显。不仅如此,还会使我们在经济上永远充当世界“打工仔”的角色,永远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受制于人。也就是说,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更不要说,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崛起的核心竞争力,是第一竞争力。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省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必要物质基础和人才条件,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在这个意义上,十届五次全会把处理好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作为做好今后工作必须进一步厘清的五个重大关系之一,是从全省长远发展着眼的一项根本战略要求。

“引进”强调的是“外来”,“自主”侧重的是“内举”。但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就是自己创新,关起门来,一切从零开始,埋头苦干。自主创新所突出的“自主”,不是要排斥任何外部的借鉴、支持。事实上,引进消化吸收也是自主创新,某种程度上还可说是自主创新的一条“捷径”。对引进技术是否从根本上内化的标志,在于我们是否借此打造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技术能力发展的结果,否则,即使是再多的技术引进也将无法缩短技术差距,无法变成为我所用的技术能力。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看得更加清楚了,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只有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定价权,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必须明确的是,从单纯引进技术到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把自主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转换的结果,更意味着思想、体制机制以及发展模式的一次全方位变革和跨越,光喊几句口号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明确主攻方向、主攻内容。十届五次全会明确,当前自主创新的工作重点在珠三角。作为珠三角发展战略的核心,自主创新是提升珠三角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珠三角要紧贴产业发展,着力消除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把国家级和省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建设进一步搞好,加快“二次创业”步伐。

技术与科学技术探析 篇3

关键词:技术 科学 科学技术

关于技术的定义,百家众说纷纭。技术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techene(工艺、技术、技能)与logos(词、讲话),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所以最早的“技术“(techene)一词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能力等。著名学者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中说,技术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所谓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预考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是搞‘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医疗技术是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技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用科学的语言来讲,技术就是各类工具的发展、制造及其运用;用专门的语言来讲,技术是根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用于它来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

在近代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比技术出现得早,牛顿力学开始于十七世纪,而蒸汽机技术则开始于十八世纪。但是在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中吴致远著的《技术的后现在反思》一文中这样说的“技术是科学的本质”,而技术的理解是技术的本质来源于科学。海德格尔对科学和技术的思考是沿着不同的思路进行的,他对科学的思考很详细,而对技术的思考则很深刻,合理的将他的关于科学和技术的思考结合起来,使得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两条思路都得到统一的理解。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已经家喻户晓,人们普遍相信,科学知识中有能够创造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在力量。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双面性,而技术对科学也存在着相互的作用与反作用。对于新现象的出现以及新问题的发生都伴随着技术的开发与探索,以便扩展和推进科学研究的范围为科学的研发创造出更加先进的仪器及设备。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共同进步,带动了资本主义工业机器化的进步更加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提出,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的阐述。技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支撑着社会活动,按照生产的方式决定技术的存在。就其所表达的社会属性,是按照生产过程的实际经验和社会意识共同组成,而科学技术存在的特征则是以“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所表现的知识形态。

人们习惯“科学”和“技术”连用在一起,形成“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技包含两个含义,是在不同的范畴之内的。科学在理论层面,可以说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支撑,通过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总结出方法,用于实践,研制出崭新的产品。于此同时,技术是科学是实践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介于科学和生产活动中的,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假如没有技术这个中介,科学在生产中就没有意义可谈了。

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本质上进一步规定了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而且第一次明确了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决定力量。这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继承,更是发展。纵览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例,科学技术的力量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文明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也造就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的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事实已经为我们证明,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投入使用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由自然科技、人文科技和社会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所组成的结晶。

社会环境的改变化带动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及环境的改善。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所占比例为发达国家的四十分之一,若科学技术能转化为生产所需的生产力,将最大程度的提升生产率,使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所起的作用也超越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支配作用。科学技术对军事和对政治的影响力。科技在军事中处主导地位。和平年代,发展成为科技强国成为各国为实现现代化共同努力的方向。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已成为主导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主要因素,而军事强国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中体现身份的象征。邓小平就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可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二零零九是我们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家都清楚的记得二零零九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新型的武器装备,充分的说明了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表现的生产创造能力造就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但是不正确的使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却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及诸多问题。以及科学技术时,常常以“中性”下定义,科学技术以及各种领域所掌握的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使其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人类的文明以技术的使用为标志,而科学技术则创造人类文明的第一生产力。技术应用于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方式,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做出了贡献。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精神享受,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及意识形态,更是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已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类的精神享受在不断的得到满足。如今社会已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其所创造出的价值,将会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发挥出无限的能量,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凤朝.科技企业跨国并购规制与实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大椿.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考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1年.

[3]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

[4]陶世安.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资源人民网.2004年6月1日.

[5]赵绪民,吴明江,李军.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效应.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9月.

[6]隋秀英.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性.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报,2003年7月.

[7]Erich Fromm.The revolution of Hope: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p1. New York: Harper& Row.1968.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篇4

●积极整合, 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

通过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积极整合, 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变化, 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 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可以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态度利用所学技术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 提高对未来社会的主动适应性。

如在讲授《走进技术世界》时, 通过多媒体展现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汽车、神六等图片, 让学生感受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展示手机应用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通过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析, 使学生明白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合理利用网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使用技术的态度。

●巧妙整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技术课程中, 如果单纯的讲解学习理论知识, 课堂将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所以, 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 从而激发他们去创造的思索。在教学中, 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巧妙整合, 渲染课堂气氛, 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并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 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例如, 在讲授《壳体结构的受力分析》时, 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节目中《人踩灯泡》的片段, 渲染课堂气氛。并进一步设问:人踩在灯泡上, 灯泡为什么没有损坏?参加节目的人有特异功能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升了, 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样一来, 就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水到渠成的引入到了壳体结构受力分析的探讨, 然后再展示 (自制) 教具, 将三个灯泡成三角形式固定在木板上, 上面放一块木板, 再在木板上方放重物, 检验灯泡的受力情况, 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充分整合,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学习过程,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一项设计任务的完成, 通过一个技术问题的探究, 激发创造的欲望, 享受创造的乐趣, 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的品质。

如在讲《设计的一般过程》时,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 设计自己的博客, 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网页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通用技术的设计方法和信息技术的网页设计技术, 使学生在快乐的建博中, 激发创造的欲望, 既掌握了两个学科的知识, 又享受了建博成功的喜悦,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

●有效整合,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 既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又有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等。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 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而通用技术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两者有效结合, 既有利于学生把技术知识应用于其他科目内容的学习, 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优化整合, 提高整合的针对性

不可否认,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对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技术课程也不例外, 学科的实践操作性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特别是通用技术学科, 它的特殊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换言之, 动手实践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场景 (即多媒体课件) 就能解决的。所以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一定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 不能盲目的滥用, 要优化整合, 提高整合的针对性。

车身与底盘电控技术-空调技术 篇5

空调系统

汽车空调是利用媒介物质对车内的空气进行调节,使之在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上能满足人体舒适的需要,并预防或去除玻璃上的雾、霜、和冰雪,保障乘员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

衡量汽车空调的主要指标有: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等。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制冷系统、暖风系统、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空调系统分独立式空调和非独立式空调:

非独立式——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工作状态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用于中小型汽车。

独立式——压缩机由副发动机驱动不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用于大中型客车。

一、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

膨胀阀式: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膨胀阀、蒸发器

节流孔式: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液气分离器

压缩机:

功用: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皮带轮带动,对气体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压缩机由皮带轮带动,控制压缩机工作的是电磁离合器,其中还有AC开关、风扇开关、低压开关、低压开关、高压开关共同决定压缩机工作。经过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却剂温度在70-80℃。

压缩机一般可分为立式和卧式。

立式:曲柄连杆式压缩机

这种压缩机属于二冲程,即吸气和压缩。曲轴旋转时,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构成的工作容积便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在制冷系统中起到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作用。曲轴连杆式压缩机是第1代压缩机,它应用比较广泛,制造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而且对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较低,造价比较低。适应性强,能适应广阔的压力范围和制冷量要求,可维修性强,但一般整体更换。

但是曲轴连杆式压缩机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例如无法实现较高转速,机器大而重,不容易实现轻量化。排气不连续,气流容易出现波动,而且工作时有较大的振动。

由于曲柄连杆式压缩机的上述特点,已经很少有小排量压缩机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曲轴连杆式压缩机目前大多应用在客车和卡车的大排量空调系统中。

曲柄连杆式压缩机标有S的端口为低压进气,管内压力在1.5-2.5kgf/cm2,D为高压进气,管内压力在12-15kgf/cm2。

卧式:斜盘式压缩机

斜盘式压缩机的主要部件是主轴和斜盘。各气缸以压缩机主轴为中心圆周布置,活塞运动方向与压缩机的主轴平行。斜盘式压缩机分单向斜盘式(摆盘式)和双向斜盘式。大多数斜盘式压缩机的活塞被制成双头活塞,例如轴向6缸压缩机,则3缸在压缩机前部,另外3

缸在压缩机后部。当主轴旋转时,双头活塞在相对的气缸中一前一后的滑动,斜盘也随着旋转,斜板边缘推动活塞作轴向往复运动。如果斜板转动一周,前后2个活塞各一个循环,相当于2个气缸工作。如果是轴向6缸压缩机,缸体截面上均匀分布3个气缸和3个双头活塞,当主轴旋转一周,相当于6个气缸的作用。

斜盘式压缩机比较容易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而且可以实现高转速工作。它的结构紧凑,效率高,性能可靠,在实现了可变排量控制之后,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

旋转叶片式压缩机

旋转叶片式压缩机的气缸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2种。在圆形气缸中,转子的主轴与气缸的圆心有一个偏心距,使转子紧贴在气缸内表面的吸、排气孔之间。在椭圆形气缸中,转子的主轴和椭圆中心重合。

转子上的叶片将气缸分成几个空间,当主轴带动转子旋转一周时,这些空间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制冷剂蒸气在这些空间内也发生体积和温度上的变化。旋转叶式压缩机没有吸气阀,因为叶片能完成吸入和压缩制冷剂的任务。如果有2个叶片,则主轴旋转一周有2次排气过程。叶片越多,压缩机的排气波动就越小。

由于旋转叶片式压缩机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做到很小,易于在狭小的发动机舱内进行布置,加之噪声和振动小以及容积效率高等优点,在汽车空调系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旋转叶片式压缩机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制造成本较高。

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压缩机结构主要分为动静式和双公转式2种。目前动静式应用最为普遍,它的工作部件主要由动涡轮与静涡轮组成,动、静涡轮的结构十分相似,都是由端板和由端板上伸出的渐开线型涡旋齿组成,两者偏心配置且相差180°,静涡轮静止不动,而动涡轮在专门的防转机构的约束下,由曲柄轴带动作偏心回转平动,即无自转,只有公转。

涡旋式压缩机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驱动动涡轮运动的偏心轴可以高速旋转。因为没有了吸气阀和排气阀,涡旋压缩机运转可靠,而且容易实现变转速运动和变排量技术。多个压缩腔同时工作,相邻压缩腔之间的气体压差小,气体泄漏量少,容积效率高。涡旋式压缩机以其结构紧凑、高效节能、微振低噪以及工作可靠性等优点,在小型制冷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因此成为压缩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冷凝器:

功用:冷凝器能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起冷凝散热的作用。大部分汽车上的冷凝器安装在水箱前面。经过冷凝器后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温度在40-50℃。

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入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的方式把热带走。

冷凝器按结构类型分为管翅式冷凝器和管带式冷凝器。

干燥瓶(储液罐):

功用:干燥吸收制冷剂中可能存在的水份;过滤制冷剂中的杂物;储存系统循环所需的制冷剂。若没有干燥瓶,膨胀阀容易堵塞,造成不制冷。

干燥瓶的高压管路用的是钢管,而低压管路用的是橡胶管。

缓冲器是干燥瓶的附属设备,其实是一个空腔,用于除去或减轻气体流动的脉动和噪音。

干燥瓶上的检视窗用于检查雪钟的状态,若有气泡则表明雪种混杂了空气,可能是拆装后没有抽真空或系统泄漏等原因。

干燥瓶上的低压开关,当雪种压力达2公斤,开关接通。低压开关的作用是防压缩机干磨;而高压开关的作用则是防高压爆管。

膨胀阀(节流孔):

膨胀阀和节流孔都为空调系统中的节流膨胀装置,其功用为节流膨胀,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半蒸汽。

膨胀阀也分很多种,有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等。膨胀阀由阀体、感温包、平衡管三大部分组成。感温包内充注的是处于气液平衡饱和状态的制冷剂,这部分制冷剂与系统内的制冷剂是不相通的。它一般是绑在蒸发器出气管上,与管子紧密接触以感受蒸发器出口的过热蒸气温度,由于它内部的制冷剂是饱和的,所以就根据温度传递温度下饱和状态的压力给阀体。

节流孔管,外形是一根铜管,四周分布有很多细小的孔,高压液体通过小孔进行喷射节流。

液气分离器:

功用:液气分离器装在压缩机前,避免液态雪种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击,从而避免压缩机损坏。

一般液气分离器用于制冷量较大的系统中。

蒸发器:

功用:低温低压的的半蒸汽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蒸发器按结构分有管翅式蒸发器和管带式蒸发器。

鼓风机:

功用:吸收蒸发器制冷后的气体,促进制冷后的空气流通,输送到各个出风口。且外实现空调系统的内循环和外循环。鼓风机的风速可以通过变电阻、变磁通量、变线圈匝数改变。

二、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1)空调的制冷:

空调制冷原理分为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膨胀过程、蒸发吸热过程。

压缩过程: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该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压缩增压,以便使气体液化。这一过程是以消耗机械功作为补偿。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状态不发生变化,而温度、压力不断上升,形成过热气体。

冷凝过程:制冷剂由压缩机排出后进入冷凝器。此过程的特点是制冷剂的状态发生改变,由气态逐渐向液态转变。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呈中温高压状态。

节流膨胀过程: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该过程的作用是制冷剂降温降压、调节流量、控制制冷能力。其特点是制冷剂经过膨胀阀时,压力、温度急剧下降,由中温高压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半蒸汽。

蒸发吸热过程:低温低压的半蒸汽进入蒸发器,吸热制冷后从蒸发器出口被压缩机吸入。此过程的特点是制冷剂状态由液态变化为气态,此时压力不变。节流后,低温低压的半蒸汽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不断吸收气化潜热,即吸收车内的热量又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该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入再压缩。

膨胀阀系统和节流孔式系统的区别:

在膨胀阀系统中,最常用的是离合器恒温膨胀阀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由热力膨胀阀和离合器控制蒸发压力。由热力膨胀阀控制蒸发器供液量,保证蒸发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车速增加时,蒸发压力降低,蒸发器表面结霜。这时,由压力开关或热敏开关来脱开压缩机离合器,使压缩机停止运行,待霜层融化后,压力开关又自动接通压缩机。而热力膨胀阀是一种自动调节阀。它能根据车内热负荷的变化,通过加大或减少液态制冷剂的流量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维持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汽有一定的过热度。常规的离合器热力膨胀阀系统,在冷凝器与节流元件之间设有储液干燥器,采用膨胀阀的系统所配置的储液罐要大些,主要是考虑当需要增加制冷剂流量时有液可供,不致出现节流元件气堵,同时可在储液罐内放置干燥剂袋,以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

节流孔式节流装置与膨胀阀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但不能控制蒸发器的供液量,只起节流降压作用,不能保证蒸发压力稳定。当汽车加速时,压缩机转速增加,蒸发压力降低,蒸发器芯温度降低,此时由压力循环开关或温度开关信号切断电磁离合器线路,使压缩机停止运行,防止蒸发器结冰。待蒸发器温度上升后,压力/温度控制开关信号控制压缩机重新开始运行。在这种结构中,为了防止过的低热负荷时压缩机出现液击现象,在蒸发器与压缩机吸入口之间必须设有气液分离器,使未蒸发完的液态制冷剂分离出来,暂存于罐的下部。由于该罐置于高温的发动机舱内,它很快就会继续蒸发成为气态,从而保证了压缩机的安全。同时,取消了冷凝器后的储液干燥罐,将干燥剂转移到了气液分离罐中。而在冷凝器最后一段散热管也能起到一定的储液作用。

(2)空调的制热:

汽车暖风系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发动机冷却液为热源,目前绝大多数车辆使用;另外一种是以燃料为热源,少数中高档轿车采用。目前应用广泛的以发动机冷却液为热源的主流汽车暖风系统,此种暖风系统因其使用成本低廉取暖效率较高,深受广大汽车厂商青睐。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高时,冷却液流过暖风系统中的热交换器(一般称为暖风小水箱),将鼓风机送来的空气与发动机冷液进行热交换,空气加热后被鼓风机通过各出风口送入车内。

三、空调系统的检漏和加雪种

(1)检漏的原因:

当空调系统有空气进入后,空气含有水蒸气将会造成:

①膨胀阀冰堵,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行膨胀与节流时,在低温低压下,水蒸汽形成冰堵。②腐蚀设备、造成润滑油变质,水分与制冷剂化合分解形成沉淀物。

③使系统压力升高,常温下空气不会冷凝成液体,长期停在冷凝器上部,引起制冷剂热交换恶化,压力升高。轻则影响制冷效果,重则管道爆管。

(2)空调雪种检漏的方法:

1、目视法:在空调系统加注冷冻机油(空调压缩机专用机油),可与制冷剂溶合。在空调系统的泄漏出会有机油渗出,可用肉眼观察出。

2、洗洁精法:在空调系统的可疑泄漏出涂上洗洁精,有气泡冒出即为系统泄漏。

3、氮气法:以氮气代替雪种,在空调系统加注氮气进行循环。保压一般为1 h左右以上则

表示系统不泄漏。

4、抽真空:用真空泵将空调系统抽成真空状态,保持一段时间,如果系统泄漏,真空度将减少。

5、燃烧法(卤素灯):把卤素灯点燃后,把卤素等靠近空调系统可疑处旁进行检查,如果系统有泄漏,即有雪种参与燃烧,火焰将呈现绿色,泄漏严重呈紫色,这种方法的弊端是燃烧后的气体有剧毒,不推介使用。

6、荧光剂法:利用荧光剂在检漏灯照射下会发出黄绿荧光的原理,将荧光剂按一定比例加入空调系统中,系统运作2 h后戴上专用眼镜,用检漏灯照射系统的外部,泄漏处将呈明亮的黄色荧光。

7、电子检漏仪(卤素检漏仪):用电子捡漏仪的探头对着有可能渗漏的地方移动,当检漏仪发出警报声时,即表明此处有大量的泄漏。

(3)加雪种:

1、雪种的介绍:

汽车空调所用的制冷剂,主要有两种:R12 和R134a。

对于制冷剂R12 具有很好的热力性、物理化学和安全性质,被广泛用于制冷空调。它能与润滑油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由于R12 中含有氯原子,当其排放到大气中并升入大气同温层后,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分离出氯原子,而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因此,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关注,R12 开始被禁用了。后来经过努力,人们发现的R134a 是R12 良好的替代品,它的热力性质与稳定性与R12相近。

2、抽真空步骤:

维修或更换空调系统零件后,在重新加雪种前需对空调系统抽真空。

①将真空泵,加注表阀,空调系统连接,真空泵连接加注表的黄管,另外的蓝管和红管分别连接空调系统的低压开关和高压开关。

②开动真空泵,打开高、低压手动阀,抽真空时间为5-10min,低空表的真空度读数应大于100kgf/cm2。

③捡漏,关闭高、低压手动阀,30min后,低压表针不动,为无泄漏,可关闭真空泵。

3、加雪种方法与步骤:

(1)高压加注:

从压缩机排气阀的旁通孔加注,充入的是液体。特点是安全、快速,适用于制冷系统的第一次加注,即经检漏、抽真空后的系统加注。加注时不得开动压缩机。制冷罐倒立。

高压加注步骤:

1)抽真空后,顺时针转动制冷剂瓶注入阀手柄,则阀上顶针将制冷罐顶开一个小孔,然后逆时针旋松注入手柄退回顶针,制冷剂进入中间注入软管。

2)旋松表阀中间注入软管螺母,如有白色气体或“嘶嘶”声。为注入软管中空气已排除,可以拧紧该螺母。

3)旋开高压表侧手动阀,将制冷剂罐倒立制冷剂以液态进入。

注意:制冷剂瓶倒放于磅称上,以便从高压侧充注液态制冷剂,控制加入量。从高压恻注入规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后,关闭制冷剂罐上的开启阀,然后将仪表卸下。这里注意,从高压恻向系统注制冷剂时,发动机处于不动状态,不可以打开歧管压力表的低压手动阀,以防液击。

(2)低压加注:

从压缩机吸气阀的旁通孔加注,充入的是气体。特点是速度慢,可在系统补充制冷剂的情况下使用。

低压加注步骤:

1)旋开低压侧手动阀,制冷剂以气态从低压侧进入制冷系统。

2)第一罐充注完毕,先关闭高、低压表手动阀,接上第二罐并重新开启,注入。

3)充注后,关闭高、低压表的两个手动阀,从维修阀上拆下与表阀连在一起的高压表软管。

浅析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6

【关键词】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76-01

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眼点。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有机整合,构建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呢?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教师教学形式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内容的整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气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例如在通用技术《稳固结构的探悉》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永不沉没的船”视频入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思想创新,鼓励学生勇敢地动手实践,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的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2.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综合各种教学素材(包括图表、图片、动画等),制作课件,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清楚地讲解结构,形象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学生学习模式的整合

网络信息化教育最大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内容选择可以自主化、知识呈现多样化、图文音像趣味化等,减少了理性知识的认知难度,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随机化,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习模式进行整合这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信息技术作为交流与表达的工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通用技术论坛、综合活动BBS等,可以让每个学生上传作业、综合活动报告,通过网络观摩与学习,让师生通过这一工具进行交流,也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学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

信息技术还可以作为表达的工具,通用技术的练习及综合活动、研究性报告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有关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

2.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利用BBS、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工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发帖等形式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使用网络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作用,让学生有较多机会接触有关学习内容,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

《通用技术》有很多重点、难点内容及各种专业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答案,获取有关通用技术的专业知识,达到对通用技术知识的内化。如有关专利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利用因特网去搜索有关知识及答案,获取有关专利方面的专业知识。

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学生的综合活动及社会调查需要大量的时间,目前社会调查及搜集素材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因特网去了解和搜集有关知识与素材,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及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如让学生上网搜索“多功能手电筒”有关知识,然后填写“调查与记录”表,从而使学生学习有关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将传统授课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

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要从通用技术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导致人(教师、学生)为物(现代教学手段)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充分考虑学科性质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操作性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对某些科学实验的模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的作用,但动手实践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场景(即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的。所以在多媒体的运用上一定要考虑学科的性质,不能盲目的滥用。

3.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应用提供保证。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发挥计算机的长处,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总之,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把传统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宝敏、王吉庆.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0)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篇7

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 和技术标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同发展。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赖以形成的基础, 任何一项技术标准的更新或替代都源于技术创新, 所不同的仅仅是创新的性质差异而已, 系统的创新带来技术标准的更新换代, 系统内部的持续创新则是对现有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实质上, 技术标准的形成本身也是一种技术创新的过程, 而不同的技术创新特征则表现出不同的技术标准形成机制。

2 网络效应提供标准化的动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一个运作平台的同时, 也使得更多的技术开始在该平台上发展起来, 网络化成为技术发展的又一个新特点。网络化的技术发展使得技术不再是一个个相互孤立的单一个体, 而成为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网络效应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 导致市场向一种技术倾斜, 趋向于“赢家通吃”的市场结构。网络效应源于ICT技术的网络互联性, 它使用户的安装基础——用户规模成为一项衡量标准技术价值的重要指标, 而非只由技术的优劣唯一决定——优越的技术不一定成为标准, 因为市场可能由于网络效应而选择较差的技术。并且这种由于网络外部性所带来的价值增值也不同于一般的代数级的增长, 而将是几何级的增长。技术的网络化发展使得技术标准化的动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技术标准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工具, 它能够使一项技术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达成一种共识:该技术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在这样的条件下, 技术标准的形成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策略动机。购买一种标准产品的消费者越多, 该种产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就越大。网络效应为每一个标准产品的边际消费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网络经济的价值创造基础实际上是报酬递增规律在起作用。它指的是经济组织的产出增加率随时间的增加, 大于投入的增加率。网络经济下厂商的竞争是在正反馈条件下进行的, 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格竞争, 而是标准的竞争, 或是制定竞争规则的竞争。而由于竞争的动态性, 竞争主体也由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厂商间的竞争转向厂商群体或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形态的变化, 深刻揭示出包括企业治理在内的企业战略范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技术标准则成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3 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约束作用

网络效应无法排除使非最优技术成为事实标准的可能, 从而影响了技术创新的效率。技术标准会选择低效率陈旧的技术来限制技术创新, 由此增加了技术创新的阻力。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QWERTY键盘和Dvorak键盘的故事。标准限制了用户和标准技术开发者的选择。从开发者角度看, 标准制约了技术的发展路径——为了获得标准引发的网络效应, 新技术必须和标准技术兼容;而用户由于转换成本原因, 难以选择非标准的技术路径。尤其在ICT产业中存在巨大网络效应的技术创新行为, Farrell和Saloner、Katz和Shaprio等学者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 网络效应可能导致技术创新的无效率, 或者表现为“过度惯性”——市场过度停留在一种落后的技术标准上;或者表现为“过度动量”——市场过早的转向一种新的、先进的技术标准上。

4 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的结合 篇8

1 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1.1 农机与农艺的含义

农机与农艺虽均属农学领域, 却分属于不同的农学子学科, 其中, 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 而农艺的内涵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是指为实现农业生产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应用管理技术;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从其定义中就可以看出, 农机唯有适应农艺, 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

1.2 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关系

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的进步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 农艺是实现现代农业化的基础和手段, 农机是农艺技术应用的载体, 农机要以符合农艺要求为目标, 并遵从农艺技术的指导。而农艺也要为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求而做适当改变, 以农机为依托, 相辅相成, 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 农机与农艺是辩证的关系, 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既相互依托, 又相互制约, 两者互促共进、合作共赢。实践表明, 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是统一的, 两者缺一不可, 必须协调发展。倘若农机与农艺不能同步发展, 就不能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若农艺技术水平再高, 没有性能优越的农业机械相配合, 只能是空想, 无法落实到实处;农机技术水平再先进, 缺乏农艺技术的指导, 也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 从而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 农机与农艺配套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技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载体, 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农艺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两者只有相互配合, 才能有助于发展农业技术。但是, 现实中的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目前, 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农机技术的发展较慢, 农艺技术发展较为迅速, 导致农机的研制开发滞后于农艺的发展, 许多新的农艺技术还没有足够数量的农业机械相配套, 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2 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

农机技术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特有的种植习性, 不适用于机械耕作, 即使该作物品种有了相应的农艺技术, 也没有相应的农机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 农机有限的可靠性与农艺较强的季节性之间的矛盾

农业机械必定属于机械, 易出现问题, 可靠性较低, 而农艺针对的农作物, 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如果该农机在农忙时出现问题, 则会影响机械使用, 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3 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建议

3.1 加强组织协调

为了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必须做好两者的组织协调工作, 充分做好农机科研和农艺措施协调发展、互相配合、优势放大,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2 夯实农机与农艺的技术基础

为了保证农机与农艺技术同步发展的技术, 需要加大投入, 夯实农机与农艺的技术基础, 加强农机与农艺技术的“产、学、研、推”的联合, 整合农机和农艺技术的优势资源,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和推广等部门紧密协作的农机与农艺科技创新体系。

3.3 农艺要求与农机技术互相配合

单纯的农机服务农艺的思想已经过时, 容易造成农业机械设计过于复杂, 制造难度过大, 制作成本过高, 且维修不便等问题, 致其未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其实, 农艺要求与农机技术要互相配合, 当农机的设计过于复杂不实用时, 需要在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或者稍微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 改变农艺要求, 以便简化农机设计, 降低成本, 使其普遍实用, 广泛地运用农业生产。

4 结论

本文提出的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措施, 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减轻劳动强度, 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兰, 张海涛.关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篇9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后发企业

所谓后发企业是指不需要完整地复制先发企业的技术轨迹,通过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秩序和能力,超越既有领导企业的组织惰性,努力加速自身学习,以此进入全球主流市场的企业[3]。相比先发企业来说,后发企业应对市场反应较快,可以随时调整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满足市场需求。大多数后发企业倾向于模仿引进创新或联合开发创新,大大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缩短创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1.2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有助于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带有冒险性、预见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的产品创新活动[4]。许多学者对企业家精神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王林生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面对着优胜劣汰的巨大压力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包含冒险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5]。Drucker认为企业家精神并非天生具有,任何有勇气面对变化和决策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学习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这一个过程中,就会形成企业家精神[6]。由此可见,企业家精神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也包括很多方面。企业家精神应具有创新意识、风险活动意识和战略更新意识,通过风险活动建立新的业务或新企业[7]。我国学者李志,曹跃群对企业家精神所作的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114篇相关文献,总结出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在创新、积极进取、冒险、敬业精神、合作和创业等[8]。参照以上的研究,本文将从创新精神和风险承担精神两个维度对企业家精神进行展开研究。

1.3 动态能力

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能够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那么企业就具有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力[9,10]。但是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必须有能力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Teece认为动态能力是公司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11]。而Wang和Ahmed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不断整合、再配置、更新和再创造资源和能力的行为导向[12]。Zott则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引导资源配置的流程[13]。从以上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尽管学术界对动态能力的概念进行了多种界定,但是都是从动态能力的“显性方面”进行描述,并没有打开动态能力的微观层面。Teece将动态能力划分为整合能力、构建能力和重构能力三个维度[11]。Wang & Ahmed将动态能力划分为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维度[12]。中国学者Wu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又提出学习能力也是动态能力的一方面[14]。焦豪则认为动态能力可以分为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四个维度[15]。基于以上国内外对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本文依据后发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将动态能力划分为以下四个维度即环境适应能力、信息感知能力、资源重构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

1.4 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保证企业在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中能够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技术变革。Tushman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对生产资源、生产关系以及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的组合、寻找更加高效的生产过程,以获得更大的利润[16]。Sun&Frick的研究则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开发新产品或改善新产品的研发、营销将企业资源变现的过程[17]。我国学者吴昌南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个不间断的、逐渐发展上升的过程,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唯有根据外界动态环境的变化采取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18]。杨红燕和陈光在研究中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因素、企业经营模式、企业员工的培养方式、企业的生产方式等因素[19]。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核心,并将其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20]。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支持等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对技术创新的成效起决定性的作用等[21]。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也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技术创新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1.5 假设推演

如前所述,企业家精神可被看做是一种产品创新活动,企业家通过资源的整合,创造新的财富[4]。这些财富的创造需要企业家个人以资产、时间来承担风险,或在一些产品和服务上做出有价值的职业承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面对动荡的外界环境时,能够被用来调整企业的战略,创造性的能动作用的企业动态资源。这种能动作用的体现需要企业家的感知能力、风险承担以及创新意识。韩凤晶,谭旭红和石春生通过对268家企业深度访谈,同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企业家精神对动态能力的正向影响[22]。马卫东等的研究也表明企业家精神对动态能力的形成正相关。与此同时,在众多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文献中,创新被认为是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涵,技术创新又与动态能力的思想是吻合的[23]。首先企业家识别技术创新的机会和威胁,进而决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和方法。管理学大师Drucker在其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中也指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相关。这一理论也被学术界所赞同[6]。孙冰也提出企业家精神尤其是创新精神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24]。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家能够洞察环境的改变,并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进行公司资源的整合,配置,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a:企业家精神与后发企业动态能力正相关;

H1b:企业家精神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正相关;

H1c:企业家精神会经由动态能力影响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而且具有正向显著关系。

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全球竞争的源泉和动力,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技术创新工作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战略框架来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动态能力恰好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基础。有关企业能力的文献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那些难以模仿的资源。动态能力方法就是资源观的演化版,它不仅综合了企业内部,也承认了外界对企业的影响。动态能力使企业动态的进行运作,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目前对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成果较多。Li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高层次的组织能力,促使企业技术革新来应对市场变化[25]。而Eis-enhardt和Martin认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因此要克服许多困难和障碍,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动态能力[26]。由此得出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故提出以下假设:

H2a: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正相关。

1.6 概念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和文献回顾,本文构建出理论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进而讨论后发企业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

2 样本与变量测度

2.1 样本及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后发企业,浙江省慈溪市聚集大量后发小企业。同时浙江省的发展一直紧跟市场变化,具有技术创新的明显特征,因此本文选取慈溪市作为调研地。根据研究所需跨行业发放问卷调查,使样本更具有普遍性,确保回收的问卷可靠有效。本次发放问卷共200份,回收问卷171份,问卷回收率为85.5%,剔除无效问卷14份,共得到有效问卷157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78.5%。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所示。其中94.9% 的企业员工数在200 人以下,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与本研究的对象保持一致。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看,被调查企业的情况基本符合后发企业的特征。

2.2 变量的测度

本文采用“Likert五点尺度法”对调查问卷中的25个影响指标进行计分,评价得分依次为1、2、3、4、5。1代表得分最少,表示非常不赞同;相应的得分5则表示非常赞同。

1)企业家精神(E1)。企业家精神从创新精神和风险承担精神两个维度进行测度。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测量本文借鉴Zahra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初步的修改形成[8]。创新精神(ES1~ES4)和风险承担精神(ES5~ES7)分别用4 项和3 项指标来测度,Cron-bach’sɑ分别是0.812和0.731。企业家精神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满足要求。

2)动态能力(D1)。目前有关动态能力的量表还没有共识。本文借鉴已普遍认可的Teece提出的量表并进行完善。环境适应能力(DC1~DC3)用三项指标来测度,Cronbach’sɑ是0.865;信息感知能力(DC4~DC7)、资源重构能力(DC8~DC11)、组织学习能力(DC12~DC15)均用四项指标来测度,Cron-bach’sɑ分别是0.895、0.777、0.829。动态能力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结果表明动态能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满足要求。

3)技术创新(T1)。对于技术创新的测度体系目前普遍采用孙永风[27]研究所提出的量表,其在中国背景下的实证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技术创新(IT1~IT4)可以用四项指标来测度,Cronbach’sɑ是0.836。技术创新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同样,技术创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满足要求。

3 实证研究与假设检验

3.1 变量间相关系数检验

根据变量间关系和本文的理论模型,本文将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进而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构方程模型是应用线性方程系统描述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以及潜变量和潜变量之间关系的的分析方法。因为此方法对那些无法直接观测的变量具有很好的测量效果,弥补了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不仅可以研究变量间的直接关系,还可以研究变量间的间接关系,通过模型路径系数呈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构建出隐含变量间的关系,并验证这种结构关系是否合理,因此此方法适合本文研究。在进行变量间的分析之前,检验的变量间的相关性如表3所示。

表3的相关系数矩阵表明了所有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由0.273到0.564不等,但是均小于0.7的临界水平。从表3也可以看出,整个模型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因此可以判定模型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不严重,数据可被接受。

注:**.在0.01水平上(双侧)显著相关。

3.2 整体模型的关系分析

3.2.1 模型构建

本文对于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参考Ander-son和Gerbing所建议的方式[28]。首先对每个变量及其衡量题项进行Cronbach’sα系数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接下来将多个衡量题项缩减,每一个变量利用其衡量题项的平均值进行代替,根据前文的理论模型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最后利用Amos17.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前面的研究表明各个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要求,根据前文的理论模型以及各个变量的测量指标,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潜变量分别为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

3.2.2 模型分析

本研究将模型分析部分分为模型评估和假设检验两部分进行。

首先是模型评估。模型是研究的核心环节,只有模型设定符合要求,才能使研究结果可信。Bagozzi和Yi认为只有基本拟合标准、整体模型拟合度以及内在结构适配度合适,辅以x2检验方法,这种判断标准是比较科学的[29]。其中,基本拟合标准要求模型中衡量的指标误差不能为负的误差变异并达到显著水平。因子载荷要在0.5~0.95之间。整体模型拟合度主要从拟合优度指标GFI>0.9,调整后优度指标AGFI>0.9,相对拟合指数CFI>0.9,增值适配度指数IFI>0.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越小越好)和残差均方根RMR<0.05来表示。内在结构适配度主要用来估计参数的显著程度和各指标及变量的可信度。这个可利用潜变量的提取变异量是否大于0.5来判断,本文的提取变异量均大于0.5。由前研究,各个指标及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是可接受的。所以,本文的研究模型可被接受。

其次是假设关系的验证。针对假设的验证,本文采用巢状模型法进行分析。巢状模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某一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路径系数设为0,得到的卡方值与理论模型的卡方值进行对比,再以卡方值差异程度来检验假设的显著性,若卡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则拒绝将此路径系数设定为0,即变量间的关系成立。 具体分析爱结果见表4 和表5。

注:M0为理论模型;M1表示将企业家精神与动态能力路径系数设为0;M2表示将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路径系数设为0;M3表示将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路径系数设为0。***P<0.001。

注:路径系数为标准化值。***P<0.001。

针对本文假设,由表4和表5结果可知,企业家精神对动态能力有显著影响,且影响路径系数为0.66,因此假设H1a得到支持。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且影响路径系数为0.28,假设H1b得到支持。同样的表4和表5的结果也表明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也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系数为0.43,整理模型路径系数如图3所示。

为检验H1c,本文将各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区分为直接影响效果、间接影响效果和总效果,总效果等于直接影响效果加上间接影响效果。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各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看出,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的总效用为0.564,所以动态能力在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1c成立。

4 结论与建议

结合本文的调研数据以及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企业家精神对后发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容,当企业家对创新比较重视,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创新时,企业的技术创新就会越突出。第二,企业家精神经由动态能力间接的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强调的是企业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及时作出资源的整合、配置能够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环境的变化的能力。在如今技术创新盛行的经济下,后发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创新,在产品、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追赶。第三,动态能力正向影响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已被多数学者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的肯定了这一结论。尽管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已经过多数学者进行研究,但是将三者联系在一起,探索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充实了这一研究。同时,本文站在后发企业视角下构建了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变量间的传导机制与影响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获取动态能力和进行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后发企业具有自身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劣势,首先,后发企业应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力求使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其次,后发企业的企业家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感知到市场技术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内部各要素组织创新,这一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最后,作为后发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方式上也要充分考虑公司的情况,因为后发企业的灵活性较大,这对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是有利的,后发企业要注重动态能力的构建。

摘要: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在浙江省慈溪市157家后发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数据基础上,引入企业家精神构建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巢状分析法探究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有:一,企业家精神对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二,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三,动态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篇10

关键词: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融合技术研究

在长时间的研究、探索下, 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当前科技的核心, 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今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则是通信技术。

但是, 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变快,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共享彼此的资源, 笼络各国的经济关系, 必须不断的融合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让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然后分析了通信技术, 最后探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技术, 一起促进二者的融合,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引擎。

1 电子计算机技术

1.1 电子计算中的机器件技术

电子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子器材, 其扮演着计算机物质基础的角色。所以, 要想保证计算机安全、可靠的运行, 必须依托先进的机器件技术。就电子计算机而言, 其由复杂的逻辑组成, 而电子器材承担着计算机中高级线路逻辑的作用, 也就意味着, 电子器材的开发、研究、升级都会促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革新。

1.2 电子计算机中的部件技术

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其内部成分复杂, 不仅仅有电子器材, 很有形式多样的部件, 对计算机而言, 各部件在其有效运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 就计算机部件技术而言, 其要求比较苛刻, 这也是保证计算机安全、平稳运行的内在需求。

1.3 计算机组装技术

在提升电子计算机元器件生产技术的过程中, 社会上对重组计算机技术则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产、加工电子元器件技术水平要和组装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今, 微型化是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所以,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计算机的组装技术, 不断的投入资金进行研究, 积极的开发出适应计算机发展趋势的新的组装技术。

2 通信技术

就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深思, 我们会发现其设计到的业务很多, 通信技术以及通信手段在不断完善之中。信息无失真的转移是各个时期变革、改进通信技术的内在需求, 换而言之也就意味着所谓的通信技术指的是以通信网络为渠道, 把种类不同的信息便捷、精确、安全的传递给接受者。

进入新世纪后, 信息技术极度繁荣, 在新信息技术的促进下, 传统的信息技术已经完成了改造、升级。主要有:发展数据传输的渠道、发展数据传输技术、对20 实际八十年代后出现的信息技术进行改进升级。就数据传输渠道而言, 主要拓宽了包括光纤、双绞线在内的多项信息渠道;就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上看, 主要把基带传输等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今个人电报和智能电报是从20 世纪八十年代电报技术发展而来的;电话的发展速度尤为迅速, 如今出现了自动电话、可视电话、程控电话等多项电话技术。不仅如此, 当前多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数字电视技术等蓬勃发展, 为促进社会的繁荣以及人们便捷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技术

3.1 计算机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被计算机技术快速的发展速度所带动, 也就意味着计算机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体。如今, 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一般情况下, 数据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研究的对象, 电子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现实中以十进制为形式表述的数据有很大的不同, 电子计算机数据的表现形式为二进制。我们所说的计算机通信也叫计算机数据通信。信息的形式有很多种, 如文本、音乐、视频等。当把这些信息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现出来时, 就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通信了。就近距离通信而言, 仅仅需要使用电缆把终端的并行口或者串行口有效的连接在一起, 数据的传输通信就可以实现;就距离较远的通信而言, 进行的时候就需要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之中, 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多台计算机和通信设备, 在不同传输介质的引导下保证数据的传输平稳的进行并完成, 如分组交换网、卫星信道等等;建立计算机通信让计算机用户的资源充分的利用, 在共享的过程中发挥了每一台计算机的最大效用, 通信的便捷性由此而提升, 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

3.2 信息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 该工程比较繁琐、复杂, 该产物和社会上的多种高端技术融于一体。如, 电信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获取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号的信息、加工、再处理、编辑、贮存、散播等, 进而让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如今, 我们即将进入信息时代,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信息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现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中被信息技术广泛的渗透并加以改变;信息产业已然成为全球的明星产业并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浪潮在席卷全球, 在它的冲击下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4 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会被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网络技术所推动并受到深远的影响。今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对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有机的融合二者, 共享社会的信息资源, 让社会经济的发展更稳定更迅速。在本文中笔者在分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技术, 为二者技术的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磊, 熊水金.浅谈新时期计算机技术的改革及其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 (23)

[2]姜健.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J].科技资讯.2008 (04)

[3]袁亨宇.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发源及其应用历程[J].科技成果纵横.2004 (06)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篇11

关键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装备制造业

一、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内涵

(一)技术引进的涵义。技术引进(Technology Introduction)简单的说就是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其中包括:产品设计、配方、图纸、工艺流程等,设备则包括仪器、样机等。有些学者从企业交易行为的角度考虑,做出这样的定义:(1)引进技术就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建立契约关系,传授专有技术、附带转让部分或全部工业产权为目的国际贸易行为;(2)技术介绍通过贸易的途径,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旨在对外获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获得工业产权的行为(吴胜功,2006)

(二)自主创新的涵义。自主创新是对于技术引进、技术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陈劲是中国提出这个“创新”概念的第一人。他在1994年提出,自主创新是是指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之后,企业所处的特定的发展阶段。郭昌欣(2005)从宏观层面来解释创新的意义,他指出,自主创新是为实现以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目标,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重新配置资源开拓创新的战略方针,以提高创新水平。赵晓庆,徐庆瑞(2002)提出,创新是通过在原有的技术平台进行改造或改变核心技术,开发出新产品的过程。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现状及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地注重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新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经过多次的外部经济环境对国内制造业的影响后,我国国内创新投入在不断增加中。1997年,装备制造业科技从业人员在岗数约为71万,R&D投入236亿元人民币,2013年科技从业人员约为191万,R&D投入为4559亿元。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六年来装备制造业科技人员和R&D经费投入量很大,总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创新投入突然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需求下降影响所致,这样就影响了利润水平,导致创新和投资下降。但2008年后,每年创新投入递增,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总体趋势是向上的。

一个行业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的企业获得的专利,二是行业创新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新产品的收入可以来表示。2013年,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取得专利数量为231193项,新产品销售收入75240.19亿元,占当年工业部门总量的59%。同我国的GDP一样,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产出量也很大,创新在工业部门的比例远远超过产值比重。在工业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装备制造业创新成果的领先性符合其在中国产业中的“母机”地位,因为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会影响到上下游产业,并且能渗透到工业的其他领域。2008-2013年,制造业的创新成果逐年增加,为国内装备工业技术进步的势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创新投入和创新角度来看,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由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带动的,并且许多关键领域是被动的,扮演着一个跟随者的角色。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的现状问题归结如下:第一,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削弱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达国家通常集中进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制造业是在劳动过程中的全球分工中的低端位置。中国出口制成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商品,相对较少的大集工业设备产品,足以表明我们的劳动力在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地位。低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不需要特别先进的技术,也不需要先进的设备。下游行业的需求相对较低的水平,创新能力上游产业不强。第二,目前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开发不足。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多年来,我国对技术和设备一味停留在引进和使用上,忽略了消化、吸收和创新。我国对于技术只使用了附加值,而缺乏长期发展的思考。目前资料来看,有4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缺乏技术开发。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技术开发人员投入不尽合理。导致了科研机构和企业生产相分离,制约了我国科技的发展。第三,技术引进来源单一化。中国技术进口主要来自欧洲和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一些国家仍然技术执行封锁。另外,我国企业高度重视单项技术引进,并且缺乏技术集成创新,导致大量的进口技术由于缺乏组合发挥不能达到最大效果。所以在技术的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更多的竞争优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相比,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12-13.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篇12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

(一)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

技术引进,最早是由Killing[1]提出,他指出技术引进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 Hung和Chou[2]基于Chesbrough的开放式创新模型的研究表明,作为开放式创新方式之一的技术引进正向作用于企业绩效, 而企业内部的研发水平对这一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先前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 , 技术引进正向影响了企业绩效 。 因此 , 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 :

假设1: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二)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

Kafouros和Forsans[3]从开放式创新视角,实证分析发现技 术引进促 进了企业 的自主创 新 。 Tsai和Hsieh[4]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引进和产品创新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据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 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三)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1.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

Jie Yang[5]基于知识基础观(KBV)对推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力量进行了探讨, 得出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的研究结论。 因此,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 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2.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以及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分析, 可以推理出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很多方面是通过创新能力作用的。 同时,本文也毫无疑问地认可技术引进所带来的先进设备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根据以上论述,提出本文的第四个假设:

假设4:创新能力在技术引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综合前面分析以及假设,提出了以下理论框架, 如图1所示。

二、研究样本与变量测度

(一)研究样本

本文拟选取2004-2012年期间我国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鉴于各个省市统计口径的差异,而本文重点研究技术引进、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本文研究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对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与处理。

(二)变量测度

1.技术引进。 Tsai和Hsieh[4]用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指标衡量技术引进,借鉴此观点,本文采用技术引进经费支出这一指标来衡量技术引进。

2.创新能力。 侯建敏和党兴华[6]采用专利授权数衡量创新能力, 指出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的独特资源,专利发明与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更为直接的关系, 是自主创新产出的最好反映, 而且专利统计数据比较容易获取,多年来评价标准客观。 因此本文采用授权专利数(PAT)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

3. 企业绩效 。 Tsai和Hsieh[4]采用工业增加值(Value added) 指标衡量企业绩效 , 因为企业引进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产品或过程创新增加其增加值。 本文还采用了另一指标总资产贡献率(COA)衡量企业绩效, 总资产贡献率能够充分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资产运营能力,体现出对引进技术的管理能力,而且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较小。 因此,本文采取工业增加值和总资产贡献率衡量企业绩效。

4.控制变量。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降低外部因素所带来的误差影响,本文选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 (SIZE),各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业总人数/企业数, 采用平均就业人数作为企业规模;(2) 外资企业比重(FE),加入该变量主要是为了控制其他技术形成的外溢效应所带来的影响;(3)市场化强度(SR),非国有企业产值/工业总产值。

三、实证分析

(一)整体回归分析

由于本文的主模型属于含有中介变量的模型, 即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中介变量创新能力的作用实现的, 故根据Baron和Kenny2的方法进行验证。 本文首先使用Hausman检验3确定模型形式, 检验结果P值均为0.0000,均在1%水平下拒绝系数差异非系统化的原假设,因此,模型确定为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 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与假设1一致。 模型2的结果说明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假设2一致。 这与张桂才[7]对汽车行业的研究结论一致, 即技术引进的三种方式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路径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本文实证检验采用的是2004-2012年的数据,即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数据,入市之后中国技术引进逐渐趋于合理, 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再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这样的引进模式更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 在这个模型中还发现,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外资企业比重和市场化强度均在1%的显著率下显著,且系数均为正值,说明企业规模越大,外资企业比重和市场化强度越高, 创新能力提升越快。

模型3的结果表明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假设3一致。 在模型4中同时放入了企业绩效、授权专利数和技术引进费用变量,第一步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引进费用系数为0.005,不再显著, 而企业授权专利数的系数为0.296,且在1%的显著率下显著; 第二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引进费用系数为0.006,与模型1中第二步回归分析中技术引进费用系数0.12相比明显降低,显著率也明显下降,但依旧在10%的显著率下显著,并没有完全不显著,说明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与假设4也是一致的, 即技术引进一方面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绩效, 另一方面还存在其他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比如技术引进所带来的先进设备等。

(二)区域差异分析

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技术引进、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存在差异。 为此,本文将样本细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子样本, 采用与整体回归模型同样的方法分别进行实证检验。 与整体回归结果一致的是不同地区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无论经济发展如何,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均可以快速投入生产使用,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然而, 关于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仅有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 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来实现的;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差距较大,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比较高, 尤其是西部地区,这使得东部与中西部结果不同。 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无论出于何种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可以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但由于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无法验证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在技术引进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这是因为中部地区发展水平介于东部与西部之间, 与整体水平最为接近;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这是因为西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更高,使得西部地区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结合范围更广,在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这个过程中创新能力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而中部地区除了创新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外,可能还有其他诸如自主研发等变量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 本文发现技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力和企业绩效均产生了显著性促进作用用, 其中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部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外资企业比重以以及市场化强度这三个控制变量对创新能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 进一步通过分区域域实证检验,发现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技技术引进和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应仍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创新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创新能力力并没有发挥中介作用; 中西部地区技术术引进对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用, 但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部分中介介作用, 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发挥了完全中中介作用。 □

摘要:通过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理论框架,利用28个省市2004-201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并将所获样本细分为东、中、西部地区三个子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上一篇:工厂智能化系统下一篇:共同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