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2024-09-29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精选8篇)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篇1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更新:2009-5-25

阅读:

栏目: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摘 要:为了更好地满足信息经济时代社会对代写论文人才的需求,高校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需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了避免陷入误区,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坚持正确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高校

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集中、储存、传播、应用机制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作为向社会培养、输出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变人才培养目标。

一、信息经济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均被认为是后工业社会的代名词,它们并无时间先后之分,但共同标示了21世纪的特点。概括起来,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较先前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具有以下新特征:首先,知识成为首要的生产要素。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金融资本。正如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所言,20世纪企业最宝贵的是生产设备,而21世纪最宝贵的资产则是知识工作者[1]。其次,知识与信息的处理远较其储存更重要。信息如果不加以整理,更多的信息也不过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资料而已。第三,信息工具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对信息技术本身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将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众多研究发现,高校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具有许多缺点,由于追求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量为目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素质结构出现严重缺陷,“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现象严重。为了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高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信息经济时代的合格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许多学者作出了自己的结论。如Trilling & Hood认为信息时代需要七大基本技能(7Cs),即批判性思维与行为(Critical Thing-and-Doing)、创新(Creativity)、协作(Collaboration)、跨文化理解(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传播(Communication)、计算机素养(Computing)、生涯与学会自立(Career and Learning Self-reliance)等。《21世纪的竞争》(Competition in the 21st Century)研究报告则认为,信息时代的人才需具备十方面的技能,包括传播技能、革新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素养、视觉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知识开发与管理能力和经营才智等[2]。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根据乔伊斯和韦尔(Joyce B.& Weil M.)给出的定义,所谓教学模式是指“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被陆续提出,如模拟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自学教学模式、情景探究教学模式、层次教学模式等[3],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Internet网、多媒体技术等被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学习系统、电子阅览室、校园局域网、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在高校开始陆续出现,这为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新型教学目标创造了条件。在这种以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均会发生相应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接受者;教学过程由讲解灌输转变为情景设置、问题探索、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媒体的作用由教师的讲解工具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认知工具等[4]。以下仅就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一)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面

教育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因此,学生所处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卡兹丹(C.Cazden)曾将课堂对话划分为两类,即“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按照贝布里斯(N.Burbules)和布鲁斯(B.Bruce)的观点,教学对话应是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赋权的知识建构过程。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这便决定了“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二者之间的对话往往并不平等,教师掌握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师生之间常充满矛盾[5]。另外,传统的课堂对话结构由于其封闭性,使学生的思考和行为被限制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最终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样的学习环境无疑会对学习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随着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如QQ、MSN)、电子邮件收发系统、聊天室、网络社区(如博客、BBS)等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教师—学生”二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宽松的、相对平等的对话平台。这种对话平台的创建,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平等的对话机制起到纠正作用,进而会解除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想的束缚,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和发展。

(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方面

团队与合作精神是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与他人的协作和配合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所必需的技能之一。目前,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聘职员的重要评价指标。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后可能学富五车,但在工作中却往往由于无法与他人配合、共处而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在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国外一些大学在教学模式中有意引入一些教学环节,使学生参加一些学习合作项目,如共同准备案例、学习小组竞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双赢”理念。如美国高校教学模式中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有三种形式:小组活动(Group work)、切块拼接式学习(Jigsaw)和团队研究式学习(Project-based team learning)。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效果[6]。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条件,如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进行案例准备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允许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竞赛。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通过学习软件进行“市场竞争模拟”、“企业经营模拟”等活动,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每年还组织以学校为单位的网上全国市场竞争模拟大赛,由于类似竞赛活动大多以小组为单位,因此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能否根据自身经验背景来建构相关知识。而学生自身的“经验背景”具有差异性,如布卢姆(Bloom)曾将人类认知领域划分为六个方面,由最简单到最复杂的活动领域依次为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并依此建立了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7],不同的学生可能处于不同的认知领域。这种学习者本身经验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差异化。只有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美国教育学家凯思尔(Kathie F.Nunley)提出的“分层课程”教学模式就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差异的需求。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如在网络上建立个性化学习空间,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开发不同版本的网络课程、网络课件,还可以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如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开发学习网站,目前国内许多精品课程网站就属于此类)等。在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鼓励学生在网上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参与课件开发等,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学生研究能力培养方面

随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作为现代教学模式的目标之一已被普遍接受。为了实现该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一些学者相继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如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探究训练教学模式(萨奇曼)、探究性教学模式(施瓦布)及“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兰本达、布莱克伍德和德韦恩)等。

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及网络学习社区来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目前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可以从以下途径搜集到学习资料,如:讨论区(如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网络杂志(如Harvard Business Review、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等杂志均提供网络电子版);网上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EBSCO数据库等可提供中、英文期刊文章);网络课件(如MIT网络上已公开了部分课件资源,我国也正在建设精品课程网)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如可通过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整理相关主题文献等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的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模式创新并非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抛弃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时应正确把握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所谓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抛弃,而是“扬弃”,是信息技术、新教育观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整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特别指出“尤其应把技术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加以使用,而不应将其看作是一种取代传统形式的独立的手段”[8]。

(二)教学模式创新应追求效果而非形式

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是追求好的教学效果而非形式上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客观地评估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性质,警惕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在教学实践中已发现了网络教学的一些负面效果,如学生在网上浪费掉大量学习时间,网上交流效果较差等。

(三)教学模式创新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不搞“一刀切”

以效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硬件条件,也要考虑软件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要素的和谐统一,也才能兼顾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另外还要考虑学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有些课程可能不适合用多媒体课件,此时黑板板书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目前一些高校在教学模式创新中搞“一刀切”,盲目地上计算机、建网络,不顾教学实际需求,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三联书店,2000.[2]李和平,等.论信息时代与教育的变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3]陈金春.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5(9).[4]赵志强.论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6(6).[5]赵明仁,黄显华.近20年来西方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2).[6]赵敏娜.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4(4).[7]尹志梅.美国“分层课程”教学模式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7).[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篇2

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 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 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 (例如空间、运动行为) 的信息。借助这个富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 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 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结合更多的相关数字化技术, BIM模型中包含的工程信息还可以被用于模拟建筑物在真实世界中的状态和变化, 使得建筑物在建成之前, 相关利益方就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做出完整的分析和评估。

1 BIM的目前应用情况

1.1 BIM模型

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 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这些模型根据需要可能包括:设计模型、施工模型、进度模型、成本模型、制造模型、操作模型等。BIM“分布式”模型还体现在BIM模型往往由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运营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范围单独建立, 最后通过统一的标准合成。

1.2 协同设计

BIM的出现使协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 BIM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 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借助BIM的技术优势, 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 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 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 从而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1.3 施工过程模拟

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 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 (3D+Time) 模型中, 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4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 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 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此外借助4D模型,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投标中将获得竞标优势, BIM可以协助评标专家从4D模型中很快了解投标单位对投标项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总体计划是否基本合理等, 从而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力作出有效评估。

1.4 建筑系统分析

建筑系统分析是对照业主使用需求及设计规定来衡量建筑物性能的过程, 包括机械系统如何操作和建筑物能耗分析、内外部气流模拟、照明分析、人流分析等涉及建筑物性能的评估, BIM结合专业的建筑物系统分析软件避免了重复建立模型和采集系统参数。通过BIM可以验证建筑物是否按照特定的设计规定和可持续标准建造, 通过这些分析模拟, 最终确定、修改系统参数甚至系统改造计划, 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性能。

1.5 项目运营管理

在项目完成后, BIM能将建筑物空间信息和设备参数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 从而为业主获取完整的建筑物全局信息提供途径。通过BIM与施工过程记录信息的关联, 甚至能够实现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在内的竣工信息集成, 在未来进行维护中, BIM模型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 合理制定维护计划, 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 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 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1.6 灾害应急模拟

利用BIM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 可以在灾害发生前, 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 制定避免灾害发生的措施, 以及发生灾害后人员疏散、救援支持的应急预案。当灾害发生后, BIM模型可以提供救援人员紧急状况点的完整信息, 这将有效提高突发状况应对措施。此外楼宇自动化系统能及时获取建筑物及设备的状态信息, 通过BIM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结合, 使得BIM模型能清晰地呈现出建筑物内部紧急状况的位置, 甚至到紧急状况点最合适的路线, 救援人员可以由此做出正确的现场处置, 提高应急行动的成效。

2 BIM与相关技术方法

BIM对建筑业的绝大部分同行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和方法, 在BIM产生和普及应用之前及其过程中, 建筑行业已经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数字化及相关技术和方法, 包括可视化、参数化、CAE、GIS、协同、BLM、IPD、VDC、精益建造、流程、云计算、RFID等, BIM如何和这些相关技术方法一起来帮助建筑业实现产业提升也是我们重点需要研究的问题。

2.1 BIM与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BIM软件对于计算机硬件都有极高的要求, 且随着BIM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 计算机的配置也需要随之不断攀升, 这使建筑企业往往望而却步, BIM的广泛应用严重受阻。于是建筑行业内开始将IT业“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引为己用, 有力支撑BIM硬件环境。

“云计算”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 并借助Saa S (软件即服务) , Paa S (平台即服务) , Iaa S (基础设施即服务) 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 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 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 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云计算对于BIM应用战略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2.1.1 实现IT自动控制、降低成本

由于BIM应用要求实现模拟、分析、渲染、3D建模等多元化的服务功能, 手提电脑更新速度以两年为周期都不能满足不断升级的软件对于硬件的配置要求。但以云工作站为平台, 其用户终端手提电脑的处理负担被极大地减少、无需高配, 且云工作站的更新周期为四到五年, 提高了经济效应。云工作台可以实现渲染工作与其他工作并行, 且非工作时间将所有CPU都调配到该渲染工作中, 大大提升了渲染速度。

2.1.2 协同工作

BIM应用需要不同项目参与方包括设计方、施工方等利用同一BIM模型协同工作, 云工作台可以完全实现不同地方、不同公司的工程人员如同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一样。工程人员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MAC系统通过远程桌面协议 (RDP) 连接到企业云工作台, 不受任何地域限制。

2.1.3 确保工作连续性、数据恢复能力与安全性

云工作台能将全部信息进行备份, 且具有数据恢复的空间, 如一台云计算机出现问题, 其会自动通知接入的终端用户更换到另一台云计算机继续工作, 同时转移出去信息和数据;此外, 如果是终端电脑出现问题, 只要更换一台即可, 因为数据信息和软件均在云工作台, 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2.2 BIM与ERP

ERP (企业资源计划) 是将企业的各个方面的资源 (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因素) 合理配置, 以使之充分发挥效能,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能量, 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目前ERP软件也正在逐步被建筑承包商企业所采用, 用作企业统筹管理多个建设项目的采购、账单、存货清单及项目计划等方面。一旦这种企业后台管理系统 (Back-office system) 建立, 将其与BIM系统整合在一起, 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效应。

2.3 BIM与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是用来收集、存储、分析、管理和呈现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城市信息数据, 如城市的道路、燃气、电力、通讯、供水等。在3D模型时代, BIM参数模型融入到GIS系统中,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BIM建模过程需要结合GIS, 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 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 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2.4 BIM与RFID技术

RFID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限于物流和仓储管理, 和BIM技术的集成能够让RFID发挥的作用大大超越传统的办公和财务自动化应用, 直指施工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实时跟踪和风险控制。RFID的现场跟踪和BIM的信息管理和表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物品部件的状况通过RFID的信息收集形成了BIM模型的4D模拟, 现场人员对施工进度、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需要特别记录的部分, 根据RFID传递的信息, 把现场的照片资料等自动记录到BIM模型的对应部品部件上, 管理人员对现场发生的情况核问题了如指掌。

工程竣工后, 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筑信息能够顺利导入资产管理系统, 大大减少了系统初始化在数据准备方面的时间及人力投入。此外由于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 通过BIM结合RFID的资产标签芯片可以使资产在建筑物中的定位及相关参数信息一目了然, 快速查询。

2.5 BIM与数字化建造

制造行业目前的生产效率极高, 其中部分原因是利用数字化数据模型实现了制造方法的自动化。同样, BIM结合数字化制造也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 通过BIM模型与数字化建造系统的结合, 建筑行业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实现建筑施工流程的自动化。建筑中的许多构件可以异地加工, 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 装配到建筑中 (例如门窗、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构件) 。通过数字化建造, 可以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 这些通过工厂精密机械技术制造出来的构件不仅降低了建造误差, 并且大幅度提高构件制造的生产率, 使得整个建筑建造的工期缩短并且容易掌控。

2.6 BIM与项目管理模式

IPD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一体化项目实施) 是随着BIM逐渐开始普及应用而迅速流行的一种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和实施方法, 其核心是一支由主要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协同、一体化、高效的项目团队。IPD是最大化BIM价值的项目管理实施模式, BIM模型必须在主要参与方 (业主、设计、施工、供应商等) 一起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建立起来, 而传统的项目实施模式由于设计、施工等参与方的分阶段介入很难实现这个目标, 其结果就是设计阶段的BIM模型仅仅包括了设计方的知识和经验, 很多施工问题还得留到工地现场才能解决;其次, 各个参与方对BIM模型的使用广度和深度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才能避免错误使用和重复劳动等问题。

3 结语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篇3

【摘要】在中国创新创业形式教育开展的形式下,以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融合,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网络管理系统及虚拟手段建设融合,实现多样化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创业新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信息技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最具活力的高校学生,已成各界共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在成立的时代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种创造性就业和创造型的就医岗位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大众化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各高校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因此,结合政府的政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融合将是势在必行,也是切实可为的。

1.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现状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以移动计算、云计算、富媒体技术、社会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形态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带来了更为强大的支撑力。以富媒体技术发展为基础,驱动了数字化教材的生成与发展,带来了设计理念、教材结构、内容形态、知识扩展与前瞻性互动、与反馈、学习体验等多方面的变化以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为载体的学习终端支持了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实施的可能性。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应用和服务环境正改变着IT应用的模式和使用方式打造出能精细化服务教学融合需求的应用生态,提供高可用性教育服务,更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多元化、精细化学科性软件,显著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深度与水平。以社会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形态将人与人的协作与及时交流能力延伸到教育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并使得资源共享、服务的使用、知识获得更具人性化、个性化、趣味化的特征。上述技术形态相互交叠、相互渗透,为教与学的创新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融合的支撑能力、促使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发生根本性变化,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带来了教育体系中教育学“双重革命”实现的可能性。

2.深入了改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想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IT 设备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促进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只有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地宣传创业教育、开发创业模拟平台、开展新兴的网络创业、开发网络课程,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业激情,才能够让学生去主动地接受、去学习创业教育。当今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信息时代下的创业教育,也是信息技术不断运用的创业教育。

3积极探索与实践创新创业网建设

3.1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建设。创新创业也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创新创业核心课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库建设,以创新创业课程知识点为单位建设课程资源,增强课程资源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3.2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团队建设。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涉及到跨学科、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等要求,对现有的师资培养优化,通过培训,国际合作引进短期海外教师等形式尽快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可以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以及各学科顶尖学者,加强国际国内创新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3.3创新创业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搭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涵盖学习全过程的创新创业网络学习空间,同时为学生提供网上校园新闻信息、好友交流、社区交流、公共资源和咨询帮助等个性化的服务。建立基于创新创业网络的学分银行,以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目标,能够实现各种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

3.4网络管理系统及虚拟手段建设融合。利用数字化校园、虚拟实验室等方式,依托高水平的網络运营机构,借助虚拟专网、互联网、教育科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搭建网络管理系统,探索建立全覆盖相关教学、科研组织,降低办学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4.促进有支持的创新创业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有支持的自主学习

4.1注重使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媒体组合,做好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设计,提供教学服务,构建情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目标。

4.2宣传创新创业的氛围,手机、网站、微博、论坛等信息传播载体,逐步占领网络创业教育的阵地。高校可以利用创业竞赛状况、讲座信息的公布等网络信息、着力宣传创业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创业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3促进技术的优化,有的是承载和传送知识,有的是实现人机交互,在教学中相互的结合,就会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实现有支持的学习。

4.4注重新技术的应用,要根据各种业务需要,升级改造现有的应用软件系统,自主研发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无缝集成,形成一个功能强大性能优越的创新创业网络教学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主线多种交互虚拟校园知识管理精细管理动态监控等功能,并且支持多种教学模式,要以手机为载体,开发小课程等微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时时处处的学习服务。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它的特性解决和缓解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也是创新创业教学的必然趋势,是长远可持续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10(5):18-22.

[2]王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_开放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6(3):258-262.

[3]李玉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与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6(12):3-8.

[4]张永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探讨[J].大学教育.2013,7(14):89-90.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篇4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发展与创新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都很低,而且没有加大投入,更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师范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舞蹈课程之中。事实上,舞蹈课程可以培养师范生的舞蹈素养,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舞蹈课程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师范生在课堂中可以掌握专业的舞蹈理论和舞蹈的核心精神,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目前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的现状

2.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舞蹈课程应该作为高校师范生的重点课程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都很低。一些高校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桎梏,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参考指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课程能使师范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获得身心上的放松,也能培养学生的舞蹈素质,让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但是高校的重视不够,会使学生的身心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1]。

2.2忽视舞蹈实践环节

舞蹈课程应该以实践环节为主,但是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在教授舞蹈课程时,以理论讲述为主,忽视了舞蹈的实践环节。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只为学生讲解了舞蹈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对学生没有任何功用。高校的大多数课程理论性都非常强,如果教师在舞蹈课程上仍然为师范学生灌输理论,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3实践和理论相脱节

一些高校的舞蹈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也是导致舞蹈课程教学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包括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音乐与舞蹈学等等,但是许多高校的舞蹈课程教师在讲解中都没有联系实际,讲授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使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非常低下。

2.4忽视舞蹈社会功能

舞蹈具有交际、教育、认知等社会功能,这些社会功能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可以引导师范学生趋向美善,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舞蹈课程上并没有突出讲解这种社会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舞蹈的审美价值,使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兴趣大为下降。

3发展和创新是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3.1符合文明社会的需要

首先,发展和创新是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符合文明社会的需要。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的一种运动形式,集合娱乐、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中的一种高雅活动,从舞蹈本身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健身型、观赏性和娱乐性,符合当今文明社会的需要。

3.2促进师范生身心发展

其次,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可以促进师范学生的身心发展。舞蹈具有健身性,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仍然能保持充沛的热情。舞蹈具有健心性,可以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调节焦躁抑郁等情绪障碍。舞蹈具有社会性,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

3.3提高师范生艺术修养

再次,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可以提高师范学生的艺术修养。在舞蹈课程中,男士举止庄重,彬彬有礼,女士温柔典雅,婀娜多姿,即使是快节奏的音乐,男女舞者也不失高雅的风采。因此,师范学生在舞蹈课程中,可以收获美的享受,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3.4体现广泛的社交性质

最后,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可以体现广泛的社交性质。舞蹈课程是国际范畴的课程,世界上的许多高校都注意到了舞蹈的重要作用,将舞蹈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舞蹈课程是不同民族情感的“形体语言”,体现了广泛的社交性质。

4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的策略

4.1创新教学大纲,提高高校重视

首先,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应该创新教学大纲,提高高校重视。对于大部分的高校师范生来说,舞蹈课程都比较具有挑战性,许多学生没有舞蹈的基本功,在课堂上难免会遇到学习困难,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修改教学大纲,在课程讲解中渗透舞蹈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性,提高高校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会影响学生舞蹈学习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为舞蹈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舞蹈教师具备一定的舞台经验和教学能力。为了提高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还可以安排培训计划,对教师展开培训,提高教师的舞蹈素养。同时,高校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为舞蹈课程提供软件设施和硬件设备,让课程能够顺利地开展。为了推动舞蹈课程的发展,高校也可以定期举办舞蹈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4.2创新评价方式,重视舞蹈实践

其次,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应该创新评价方式,重视舞蹈实践。为了能充分提高师范学生的舞蹈素养,高校应该创新一套评价方式,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许多高校仍以成绩论短长,把成绩作为学生的唯一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标准是非常不合理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能通过理论知识的考试来体现,而是要通过舞蹈实践来表现[3]。高校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表现指的是学生日常的舞蹈实践水平,期末成绩就是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掌握。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适当增加舞蹈课程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实践能力。

4.3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

再次,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对于高校师范学生来说,他们的舞蹈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仍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舞蹈知识的灌输,很难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高校舞蹈课程的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调节教学进度,让学生充分地吸收舞蹈知识。现阶段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提高,许多高校在舞蹈教学时仍然采用大班制的教学制度,没有对学生的个体特征进行区别。同时,许多高校缺乏专业的优质教师,在学校中没有足够的教师来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舞蹈教学,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长此以往会逐渐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水平。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吸纳优秀的教师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高校可以用高薪来吸引人才,从社会上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并对学校现有的舞蹈教师展开培训,壮大高校的师资力量。

4.4创新团队教育,培养团队精神

此外,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应该创新团队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在国际上有须有优秀的舞蹈团队,这些舞蹈团队之所以能够获得世界级的声誉,除了具备专业素养之外,还需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舞蹈团体中,每一个团员都有自己的作用和重要性,每个成员都是缺一不可的。高校如果想培养出这样优秀的舞蹈团体,就应该培养师范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进行小组分配,确定各个组员的任务,形成一个舞蹈小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各个团队进行相互磨合,同时培养他们养成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如同国际上的优秀舞蹈团队一样。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性质的舞蹈比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参加省级或市级的舞蹈比赛,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

4.5创新实践方式,提高综合素养

另外,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应该创新实践方式,提高综合素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高校的舞蹈教师在上课时都是亲自示范,也就是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进行舞蹈编排,对整个舞蹈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可以降低演出的风险,但是也减少了学生进行舞蹈感悟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4]。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高校舞蹈课程教师应该创新舞蹈的实践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舞蹈编排。教师在学生的编排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作品。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师单纯对学生进行口头讲授,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舞蹈的表演者和创造者,让学生在自主表演中感受舞蹈精神和舞蹈本身的情感,从而掌握舞蹈真正的奥秘。

4.6创新结合方式,应用现代技术

最后,发展和创新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应该创新结合方式,应用现代技术。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越来越多地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舞蹈课程中,教师也应该促进舞蹈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摄像设备来记录学生的舞蹈过程,师范学生通过对影像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问题进行优化。教师还可以把不同时期的视频影像进行存档,方便学生对比和分析。此外,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电子白板上为学生呈现国内外著名的舞蹈,让学生进行鉴赏评价,提高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

5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培养一批社会所需的人才,高校应该重视师范学生的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与创新 篇5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明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减负增质,实施素质教育。因此,采用优秀的多媒体CAI课件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好的课件不仅可给学生多感官,多类型的刺激,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而且多媒体CAI的交互性还使学生可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数学课件的制作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首先必须关心课件的教学价值,遵循教学性原则,即围绕课件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有优势,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表现形式。(2)遵循控制性原则,即课件要有良好的操作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容错性强,操作简便灵活,便于控制。(3)遵循简约性原则,投影的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布局突出重点,减少无益信息的干扰,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退出运动设计上应简约。(4)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原理要正确,细节要淡化,但允许夸张,力求准确。(5)遵循艺术性原则,即在前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使画面美观、逼真、流畅,实现好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篇6

内容摘要:当今音乐教学不再是唱唱歌曲、听听音乐那样枯燥和被动,信息技术也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学科,而是一种能给学习方式带来根本变革的工具型学科。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对音乐教学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加强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融视听为一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复杂的乐理知识生动化,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了学生理解音乐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深刻地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内涵,亲切、自然地表现音乐,满足了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创新整合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有的教师死扣教材,造成学生机械模仿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在思维空间的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教学,成为现代信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一种全新开放的教学模式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正与各科教学进行整合,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尤其在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音乐活动和游戏中,情绪盎然的学会音乐知识,提高了欣赏美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的整合即“使用多种电教多媒体组合优化的音

乐课”,就是在音乐课中运用多种艺术形式结合音乐课教学内容整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扩大容量。它使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加强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它融视听为一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它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复杂的乐理知识生动化,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它拓宽了学生理解音乐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深刻地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内涵,亲切、自然地表现音乐;它满足了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音乐审美力得到培养。事实证明:采取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更有效果,音乐课堂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加富有魅力。

魅力一: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学生的注意力聚焦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学得好与不好,兴趣是关键。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的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即便是像音乐课这样富有艺术魅力的课堂,如果缺乏生动,缺乏形象,音乐的魅力同样无法展现,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了。在音乐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引人入胜,那么学生自然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自始至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例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曲时,首先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学校到处张灯结彩,并布臵会场举行文艺演出的场景,让学生猜猜要过一个什么节日,以此引起他们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在学习歌曲这一环节中,我再将根据歌词意境制作成的种种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草木葱茏,鲜花开放,鸟儿高歌飞翔,小朋友们尽情欢畅•这样的情景把学生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意境之中,学生们的情绪很快被吸引而高涨起来,原本学唱歌词的单调现在变得有趣且有活力;接下来在给歌曲伴奏、创编这一环节,我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自编伴奏和动作,然后用多媒体分段播放歌曲,使

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这样学生不仅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还乐在其中,乐不思蜀呢!

魅力二: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学生得到眼耳口的享受

一直以来,学生对单一地听老师演奏、范唱或放录音磁带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往往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显得很被动,教师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充满美感的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不仅能自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使学生饱眼福、耳福与口福,满足学生眼耳口的需求。如学习《小小雨点》一课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雨娃娃顽皮地从空中落下,和花园里的花儿跳舞,和池塘里的鱼儿嬉戏,和土壤里的种子说悄悄话等动画,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兴奋,在视觉上得到愉悦的享受。在欣赏《月儿高》这首民乐合奏的乐曲时,为了让学生对民族乐器有更多的了解,能分辨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且对于合奏乐曲的艺术效果有清晰的认识,于是我不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直观地介绍了各种民族乐器及它们的发声效果,还播放了《月儿高》中几种相关乐器的独奏曲让学生欣赏,然后再过渡到《月儿高》这首民乐合奏曲中,从而满足了学生听——辨——赏的享受过程。在音乐活动课《金梭与银梭》中,我同样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唱、说、朗诵等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时光的理解。

魅力三:信息技术的利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音乐在一般人的认识里也许就是一种声音,但实际上它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很广。在小学阶段,学生需了解的音乐知识包括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音乐结构、音乐体裁、乐器的认识等等,而这些连大人都觉得无趣的音乐知识,如何让孩子乐于接受呢?最好的办法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比如在音乐欣赏时,常常会介绍作曲家和歌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只以教师介绍为主,学生补充为辅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知识量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的弊端,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些相关图、文、声资料分别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还能从中了解更多音乐知识。除此外,信息技术 的利用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有着一定的拓展作用。如学习一些少数民族歌曲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乐器、体育运动等剪辑成小影片,在音乐教学中展现给学生,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对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魅力四:信息技术的利用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对音乐教学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对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阿细跳月》的音乐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感受这首民族乐曲的特色,我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了有关云南彝族阿细人的资料和音乐舞蹈音像,以此加强学生对《阿细跳月》这首节奏明快、欢乐热烈的乐曲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在篝火舞蹈的感染下自编热情洋溢的动作,在音乐中律动。

魅力五:信息技术的利用促进了情感效应的发挥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才能让音乐教学收到实效,否则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运用很好地促进了这种情感效应的发挥,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受到爱的教育。比如,学习《七子之歌》一课,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有关封建社会腐败落后,将我国土地割让给帝国主义列强,人民受尽凌辱的短片,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情感体验,真实地感受到人民被迫离开自己祖国的痛苦,接着在《七子之歌》深情的歌声中,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心底油然而生。

魅力六:信息技术的利用引导学生的艺术创新

演唱歌曲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曲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例如:我在处理歌曲《保护小羊》时,播放Flash动画,我是这样激发学生情感的:“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天气非常的晴朗,花儿张开了笑脸,小草随风舞蹈,几只小羊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兴高采烈的来到草地上,他们有的在吃草,有的在顶角,玩的可高兴了……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演唱第一乐句?”学生看着美丽的动画情不自禁地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出了第一句。接着画面上突然出现了三只狼,小羊边跑边叫,小鸟急得拍翅膀,正在这时大象来了,举起了长鼻子;狗熊举起了大手掌;小刺猬、小猎狗都来了,最后三只狼叽哩咕噜滚下了山坡。学生禁不住欢呼起来……演唱热情极为高涨,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力,同学们还创造性地使用了自制打击乐,如用铅笔有节奏地敲小盒模仿小羊的温驯,用手拍书、用筷子敲纸盒等模仿各种动物,边演唱边敲击,培养了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

我在教学《小动物唱歌》的最后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好多同学喜欢扮演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起伏有致,好似鸟儿在树林中尽情地对答歌唱;有的同学扮演可爱的小猫;有的同学两手指竖起放在头顶,扮演可爱的小兔子;有的扮演小树在微风中随风摇摆等等,他们边演唱

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人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篇7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观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专业信念、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也是伴随教师一生的发展过程。[1]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同样在此范畴内。同时, 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属性, 还决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内涵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方面既要具有科研能力, 又要具备专业化的教学能力, 包括具备系统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有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熟练运用教学方法与策略 (如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有效的表达与沟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等) , 科学地评估学习和绩效、评价教学效果, 具有管理教学过程的能力等。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

1.教师信息素养养成是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 一是技术层面, 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 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二是人文层面, 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 涉及到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内容。[2]现阶段教师对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越来越高, 教师应进一步掌握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方法和策略, 以及如何利用新技术来组织、促进教学。这也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教师使用科学方法组织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设计, 即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对教学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 并以此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即创设教学情境, 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学习、交流探讨等方式掌握知识内容。[3]目前,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 也逐步成为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 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将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3.信息技术环境中高校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高校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知识传授的主体角色转变为教学内容构建和学习活动组织的主导者。首先, 教师成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设计教学活动并构建教学内容。其次, 教师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自然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撑, 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筛选、整合甚至于原创性教学资源的建设, 都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再次, 教师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活动必须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研究型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构建的途径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具备足够的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和基础, 也是反思性教学的本质所在。[4]

信息技术为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与平台。现阶段, 很多教师利用Blog或教学论坛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发表感悟与体会, 通过基于WEB的教学论坛为教师的工作交流提供便捷的平台。高校教师因教学工作时间不统一集中开展教研室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 教师利用教学论坛进行教学交流与研究使教研室活动成为常态化。教师既可以发起讨论主题让大家共同参与, 各抒己见, 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共同探讨, 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种利用网络教学论坛开展的教师教学交流活动, 形式上丰富多样, 不受时空限制, 教师可以自由灵活地安排时间参与讨论交流, 从而不断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2.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另一层面的内容, 即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与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需要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与实践。目前各类教育机构或学校组织的师资培训, 因为时间短、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参差不齐等原因, 大多培训效果不理想, 反而容易使教师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 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既有共性的部分, 也有差异的存在。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需求制订细化的、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模式, 使教师变被动培训为主动要求培训, 从而真正意义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 校本培训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师在其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 一般需要经历新手期、成长期、成熟期直至专家阶段。在不同的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于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的培训要求也各不相同。[5]因此, 考虑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 确定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层级及发展需要, 制订连续的、逐渐上升的发展计划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2) 校本培训与不同学科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各有特点, 其教学方法及内容呈现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研究各学科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进行符合各学科特色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制作培训, 这种更加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培训内容细化的培训模式, 也是校本培训的优势所在。同时, 教师通过培训对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的学习, 归根结底是为了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培训, 有条件使得教师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培训过程中, 更加紧密地与本学科的教学实践密切结合, 使得培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最优化。

结语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更新提出了客观要求, 也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与途径。教师只有适应并掌握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 将信息技术自觉地整合到课程教学之中, 才能优质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目标。同时, 高校应更加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 通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培训基地与学习平台, 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与保障机制, 实现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化的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张剑平, 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10.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

[4]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信息技术发展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篇8

研讨会上,华硕电脑提出的“大教育云”理念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为安徽省各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至此,2014年华硕电脑助力教育行业的工作圆满收官。

华硕电脑苏皖平台安徽省销售经理陶锋为与会学校信息化主管们详细介绍、演示了华硕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优势,本着为教育用户解决最切身的问题考虑,会上他谈到:云技术实现了平台资源的有效共享,师生可以随时按需调用,大大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名师可以自己创作、开发相关各式应用,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灵活性。

研讨会中,与会嘉宾及各中职学校信息化主管、专职老师纷纷参与到云计算解决方案的介绍与交流中,大家就云技术需求及应用等热点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华硕在会场后搭建了展示区,为代表们提供商用笔记本B551、PU551、BU401,商用台式机BM1AE、BT1AD,以及华芸NAS网络服务器等产品,供大家体验。

此次研讨会,华硕提供的云技术解决方案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创新思维,既考虑到了管理者工作上的改善,又调动了师生共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安徽省中职校园网络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在降低了运维及人力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绿色IT。

上一篇:橘子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关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