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共12篇)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 篇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一段阐述说明了数学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它的运用将改变我们教与学的方式,而作为一线教师最重要的是如何针对教学内容运用好信息技术。为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所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并未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内涵,有时过于夸大信息技术的功能,所以经常又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教学现象。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象去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 无关因子干扰过多,影响了学习重点
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视觉与听觉,可以呈现更多的资源信息。但问题也恰恰如此,一些教师为了凸显多媒体的视频效果,课件做得过于花哨。
这样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无意之中强化了与知识无关的因子,干扰了主要内容的感知。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针对教学内容,不能过分看重界面的情景效果,应突出数学的主要内容。
2. 媒体演示分量过重,忽视了传统手段
媒体演示确能达到直观、形象把静止的物像进行动态化的处理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学生的动手感知。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他完全依靠计算机的课件演示,学生从头到尾观察屏幕来回答与长方体有关的特征。我们觉得这样的教学又显示了另一方面的单调,在图形的认识过程中让学生直接触摸模型是非常必要的。尤其长方体的物件随手可得,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去找一些长方体的实物(如长方体的纸盒等),课中先让学生观察手上的物件去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它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这些棱的长度是怎样的这些面的形状和大小又是怎样的。当学生在认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时,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刚才学生发现或者还没发现的特征。
3. 媒体展示时机不当,降低了思维价值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尤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多媒体演示确实能很好地启迪思维并演绎思维过程,但如果运用时机不当就会降低学生的思维价值。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当学生尝试“37+25”的计算后,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画课件。课件演示了个位上7根小棒加上5根小棒得到1根小棒,把12根中的10根捆成一捆移到十位上,则十位上就由原来的3个十加上2个十,再加上进过来的1个十得到6个十。显然课件的演示是相当形象的,但也正是课件的演示占据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计算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算或者先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去演示以上的课件,其思维效果就会不一样了。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合信息技术
我们知道教学研究一定包括教学手段的研究,而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那怎样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运用,我觉得应该抓住信息技术的特有功能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
1. 创设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会给课堂带来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而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一般可从生活化情境和本体性情境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但无论是生活化情境,还是本体性情境,总的要求有两点:一是要看情境是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二是要看情境是否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2. 突破难点
在数学课程中有许多内容单靠语言传输和传统手段的演示,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思索的问题,那用好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上的许多难点。比如“圆的面积”的教学,要让学生感知到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它的面积越接近长方形,这样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转化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利用Flash动画软件,制作一个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并逐步展示拼图的过程。
同样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把圆柱沿着底面半径平均切分成8份、16份、32份,再把它们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学生在观察、想象中会感受到随着切分份数的增加,长方体底面的长越来越接近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
3. 拓展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说每一节内容和每一个教学环节只要精心设计,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思维。那如何借助多媒体拓展思维,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关注以下两点:一是如何借助多媒体引发学生多向思维;二是如何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借助多媒体引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关键要针对内容的特点和思考的需要进行。比如在以上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除了把圆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之外,还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要求学生把圆割拼成其他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问题如果仅靠学生凭空想象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借助于多媒体就能把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演绎得非常清晰。
在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做法上,特别要注意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后,再利用计算机呈现想象的图像,从而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高的本质内涵,先针对高的定义让学生好好地思考“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借助计算机从一个三角形先画上一条底边上的高后,就把这个三角形连同这条高一起进行旋转,使学生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不管三角形怎样转动,这条底上的垂线仍然是这条底上的高。
4. 联网运用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掌上电脑、智能手机只要有信号随时随地都可以从网上获取信息资源。这样的技术必将会引进到课堂中来,它是课堂教学形式变革的趋势之一。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把网线接进了教室,也有许多学校开通了校园无线网络。更有一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我们看到部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即时把网上的视频、图片、数据直接展示到教室的屏幕上。
除了此之外,我们还曾经尝试过让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方法或所要画的图在计算机上完成。教师可以通过总控制台反馈更多学生的作品和思考方法,及时地组织学生当堂评价、矫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能够实现快速、随机、面广的检测效果。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课堂评价效率需要一定的设备,目前还只能在计算机教室里实现这样的即时评价要求,但我们相信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一定有更多的教室实现这种即时评价的方式。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在“第十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所说的:“未来的教室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多维度的交互……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
当然互联网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比如我们一些教师借助互联网,把课堂上的课件、学习单等学习资源包发至学校网站或班级QQ群,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载继续温习。教师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QQ群聊天室里,组织或参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讨论或为学生答疑解惑。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家长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为班级授课制下个体差异而导致的学习困难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落实了不同群体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总之,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课堂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环境,重构了课堂教学形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广阔前景。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 篇2
美术探究性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所期望获得的学习结果,也就是学业行为目标。美术学科着力于教学生如何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是眼、手、脑密切配合的智力活动,要将感知到的具体事物通过认真观察加深印象,反复比较,找出基本特征,运用线条、形状、体积、色彩等表现出来。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记忆、比较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想像、幻想、虚构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据此,我们确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美术课探究性教学的目标为:通过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通过探究性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感受探究的乐趣,初步具有探究的意识,特别是对美的探究的向往。
美术探究性教学的访点
探究性教学强调通过综合的探究性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生活中的美,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1.活动性。美术课首要的就是要强调并突出美术的活动性。“以活动促发展”是探究性美术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切入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审美情感上的愉悦,喜欢美术活动,觉得轻松自如;在美术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不仅其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得到自由的发挥,而且其思维的创造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展现与培养;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美术活动的教、学、做合一。
2.自主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具体设计、实施乃至评价等,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支配和调节美术课的开展。由于美术活动的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学生思维活跃,可采用的活动方式灵活多样,易于学生自由创造,完成自身审美素质的发展与超越。
3.内容的灵活性。开展探究性美术教学的方式按人体的功能可分为感触觉体验,视觉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体验,思维想像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按认知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材料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探究式美术教学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审美体验等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
&nb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一、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1.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在信息时代的引领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其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使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可以大幅度提升,绝大多数小学教育机构都开始将信息技术设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从娃娃抓起”,让小学生可以在学校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技术与互联网使用基础,从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2.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新标准
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做出了如下的规定:“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不难发现,在信息时代里,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昌盛依靠的就是高水平的教育与信息技术。如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经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当作是自身的教育目标,其中包括信息收集能力、处理能力以及筛选能力等。基于此,进一步加强我国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1.着重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且探索欲望强烈的性格特点,从他们的喜好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穿插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音频以及图片的新鲜元素,待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之后,让他们可以更加主动愉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将示范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示范教学法的重要性与教学价值,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他们仍然处于模仿他人的摸索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尽可能详细地给学生演示与讲解课件的制作内容,帮助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和吸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内容,保证他们对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会产生深刻记忆,从而使他们打消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畏难情绪。
3.利用游戏软件与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年龄与身体特点决定了他们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的性格,由于他们很难长时间对某种事物产生注意力,所以教师一定要避免使用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来记住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软件来帮助学生熟记键盘,例如超级玛丽、打飞机、警察抓小偷以及吃苹果等等,这些闯关类的打字小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放松娱乐的过程中逐渐掌握鼠标与键盘的使用方法,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举办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竞赛活动,例如电脑动画、Flash制作、打字输入以及电脑绘画等。
4.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如今,我国小学阶段中的信息教育课程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的情况,很多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不仅仍然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对学生展开绝对权威式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无形中对教师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此种方式虽然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使课堂秩序变得井然有序,卻会严重影响教学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长时间处于十分压抑且死板的学习环境中,致使他们不敢去踊跃发言和各抒己见。为此,在日后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并尊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爱好,一方面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可能让自己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可以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标准,另一方面则需要对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给予关心和爱护,为学生创建出一个自由且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一定会在众多教育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使这些祖国的花朵可以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成长得更加茁壮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美.根据儿童特点进行小学计算机教学[J].考试周刊,2011(88).
[2]李明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瓶颈的破解密码[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4(9).
[3]王文涛.例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4
一、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工具, 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关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其中包括图片展示、文字展示和视频展示, 要学生明确信息技术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越高, 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越好。例如, 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 对信息技术有着很大的好奇心, 学生想要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 同时, 也希望能够实际的操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一个新颖的电脑世界, 学生对此存在着浓厚的兴趣, 课堂教学气氛也会更为良好, 使得教学课程可以顺利地开展。
二、加强示范式教学法, 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示范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将具体的操作向学生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述, 要学生在教师操作展示的过程中明确相应的步骤和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性很强, 信息技术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但是如果相应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学生在刚刚接触信息技术的情况下, 很难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对此问题有着很多的改善方法, 例如, 教师可以借用投影仪进行教学, 或者是对学生的电脑进行远程的操控, 教师在实际操作展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 并且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示范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理解, 同时还能深化学生的记忆。
总之, 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程, 已经渐渐成为我国小学教育中的重点研究内容。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利用示范式教学方法, 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摘要:科学技术对于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巨大的冲击。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 同时, 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就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进行浅显分析, 希望对相关的教学人员有所帮助, 促进我国小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5
主动参与,实践创新
织里实验小学方勇
信息技术教学应以信息社会的不断改革创新为基础,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基础,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
两种回音:
《规则的图形》一课,是以Windows画图中的画矩形、画椭圆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会矩形、椭圆的使用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挖掘内容深处的能力,目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探索、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我是这样设计进行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出示电脑绘制的《我的学校》图片。
师:同学们,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1:这张图很美。
生2:大门和楼梯画得很形象。
3:还有一个个的窗户看上去很明亮。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相信通过画图软件你们也可以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
二、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师:请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共同合作,绘制我们的学校。比一比,哪一小组的画法是最有效?
(学习小组纷纷行动起来,有的读着书上的步骤,有的动起鼠标,气氛积极浓厚)
师:哪一个学习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
生1:我觉得窗户的形状是矩形,所以我选择矩形绘制了这么多个窗户。
生2:我用椭圆画了屋顶,然后把下方的边擦除了。
生3:我画的窗户是蓝色的。
师: 告诉大家,你的蓝色窗户是怎么画的呢?
生3:我是这样画的:我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就画了一个矩形,接着填上色颜料。
师: 你的方法不错,谁还有别的方法吗?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
(一位学生在教师机上演示)
师: 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生1:原来选择第二种矩形就有颜色了。
生2:我发现了,第一种是没有颜色的矩形框,第二种是有颜色的。难怪我刚才画的窗户没有颜色呢!生3:我还知道,画椭圆时也可以选择第二种就可以有颜色了,我要给我的屋顶涂青色。
师:同学们,你们会发现,会实践,这样做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赶快把各种图形拼在一起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吧!相信动起你们的手,美丽的学校很快就会出现。
三点思考:
1、兴趣是通往学习的大门,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心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与单调的练习完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着眼。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要学,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和创新潜能。
2、教学时,首先出示老师画的一幅校园风景,学生自由评价,由此引出矩形工具和椭圆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实物描述让同学门自己去摸索绘画所需要的工具,从而使学生主动去认识一些电脑绘画中的基本操作工具。找到了这些绘画的工具,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地去尝试这些绘画工具与实际生活中的绘画工具有什么不同地方。通过欣赏实物——我的学校,也让同学们有一种想用画笔画下这美丽学校的愿望。在作画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先从最基本的开始,首先从最简单的线条开始,学生一步步地进入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会因为太多的困难而中途放弃。拼图、创新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当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绘画,拼图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了。步步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忘我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绘画的知识学到了手。
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6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小学信息技术;概念;可能性;促进作用
鉴于元认知理论的丰富内涵,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日渐得以凸显。笔者通过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对元认知理论的概念、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可能性以及元认知理论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行了一番分析与探索,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教育同仁对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刻认知与体验。
一、元认知理论的概念
元认知即认知者对自我心理状况、能力水平、预期目标与践行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全面认知,也指认知者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计划、监测及调节的行为。该理论最早由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认知者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过程、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等的大致判断及初步认知)、元认知体验(认知者自身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个体认知体验及情感)及元认知监控(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我认知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等进行主动监测、调节及控制的态度行为)三大部分。究其本质,元认知就是认知者对自我认知活动进行有意识调节、控制的有效活动形式。
教育实践表明,元认知理论对于锻炼及发展认知者(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运用元认知理论的必要性
不同于其他学习科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科特征,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付诸大量的课堂、课外实践,这就与元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者尽可能地进行实践的特性不谋而合。除此之外,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与实践,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完整的结果,而这就有利于他们得以及时认清、改正自身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对自我实践活动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这些都对学习者自我意识、行为等的监督、调节及控制等综合素养的显著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此,也同元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者对自我认知活动进行有意识调节、控制的本质达成了一致。
此外,在元认知理论中,认知者在认知活动中需具备一定的元认知能力,即自我学习、发展的综合能力,该能力是认知者习得、掌握特定知识内容的最基础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元认知理论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有效结合的必要性。因为,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完成对新知识、新内容的自主、积极学习,这一学习活动离不开其元认知能力的参与,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本身元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学科教学形式决定了其运用元认知理论的必要性
“任务驱动”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而这种典型的教学形式却恰恰与元认知理论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实践表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上述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自身包括自我体验、自我监测、自我调节等在内的多项元认知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即是指教师根据主要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前为学生设置特定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或独立完成或团队合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感官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依据目标制定活动任务—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执行该活动任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进行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与分析。这样一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就在很大程度上同元认知理论中认知者在自我认知活动中依次进行认知活动计划、认知活动监控、认知活动评析等步骤形成了大致的吻合。
三、元认知理论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1.利用任务驱动法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体验能力的发展
前文提到,任务驱动法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与分析,我个人认为,恰当利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体验能力的发展。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设置了特定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不再需要毫无章法地进行新知识、新内容的预习或者巩固工作,而只要在明确具体任务要求及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建立起多层次且完整的结构体系,并将一个整体的任务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性、简单易操作的小任务,如此便可使其自身在一步步完成任务实践的基础上逐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而成功体验的获得就对他们元认知体验能力的显著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推动力。
此外,任务驱动法对于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元认知活动参与兴趣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在教会学生Excel相关理论知识点之后,我要求他们尝试帮助我对某次考试成绩表进行统计与分析。这一情景的设置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有利于他们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更有利于他们在合作讨论、实践操作中逐渐提高自身元认知体验能力,真正收获了预期中的良好教学效果。
2.借助问题提问法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监测能力的发展
实践表明,借助自我提问,学生能对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测,这对于他们自身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我自身为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就会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一些同他们信息课程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下为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提问学生的部分问题,仅供教育同仁参考:
本节信息技术课程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什么?
学习任务主要分为哪几部分?
你认为,要想顺利完成该任务自身需要掌握哪些信息技术素养?
在之前的学习活动中,你是否遇到过大致类似的学习任务?如果有的话,之前的学习任务能为当下的学习任务提供哪些实质性的帮助?
在任务进行中,你是否能始终遵循自己之前所制订的任务计划?
在任务进行过程中,你的操作步骤是否完全符合教材理论知
识点?
在任务进行过程中遇到困难,你会如何做?
通过该任务,你学习到了哪些新知识?
对比预期,你是否满意任务完成后所呈现出的结果?假如不满意,不满点在何处?
针对任务完成后的不足,下次你是否会尝试进行改进?
……
如此,借助上述简单问题,就使得学生在活动任务中能及时、充分地进行监测,有利于其自身元认知监测能力的显著发展。
3.借助多元化评价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反思能力的发展
元认知反思能力是认知者元认知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借助多元化评价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反思能力的发展。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如,我在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实现对自身学习活动的公正、客观认识;学生小组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竞争关系,便于其互相学习、借鉴与共同发展;师生共同评价则既有利于师生彼此之间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手段的发展……而这些又都将促进学生逐渐学会对所参与的实际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分析、自我总结与归纳。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自身元认知评价及反思能力的稳固进步与发展。
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发展成为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同时更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水平与综合能力。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决定了学习者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中应具备计划、反思、监测、调整等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背景下,锻炼、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就变得举足轻重。鉴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进行认知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如此方能在保证学生自身元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确保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菲菲,杨雪,黄海林.我国元认知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09).
[2]吴迪.元认知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2009(04).
[3]张洁.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研究[J].扬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05).
[4]范德举.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体会 篇7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化静为动, 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 动静结合, 声色兼备, 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多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 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把圆柱体模具切开、拼凑。但是其是凌乱的, 无序的, 为了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电脑先出示一个圆柱体, 然后切割成许多小份, 最后再拼凑, 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割补法, 帮助学生理解了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 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二、游戏互动, 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三年级的示范课《搭配衣服》上, 教师利用先进的“互动工具”软 件进行教 学 , 该软件把 游戏、生活 与知识融 为一体, 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及其三者的互动交流。课堂一开始, 老师边展示课件边给出游戏规则:“今天小熊要去表演, 需要穿漂亮些, 可是柜子里的衣服太多了, 到底要怎么搭配穿才最靓呢? 今天老师请你们做小熊的穿衣顾问好不好? 老师特意请了一个小帮手, 这个小帮手很神奇, 老师先介绍一下。”教师分别示范了一件上衣, 一条裤子, 两种颜色的设置与搭配方法, 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 接着老师设置问题:“现在衣柜里有黄、红两件上衣 , 黑、蓝三条裤子 , 下面请你们帮小熊思考一下可以搭配出几种穿法, 哪种最靓?”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写作学习、过关测验等环节, 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出了“先穿衣服再搭配裤子”或者“先穿裤子再搭配衣服”的分类、分步思想, 得到了M件衣服、N条裤子可以有M×N种不同的搭配规律, 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举一反三, 完成了常规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直观教学, 加深记忆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 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 认识键盘 ”时 , 我先提出 “空格键 、换档键 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 ? ”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 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 明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 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 相当于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 变抽象为直观, 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加深记忆。
四、了解学生, 钻研教材,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要想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首先,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程度,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 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 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 教师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 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结合学生实际, 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 备出适应学生发展、能够满足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
五、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 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枯燥, 使得传统的讲授型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要, 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1.形 象 教 学 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了理性认知,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 , 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 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 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 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配对, 接着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 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不仅可以很快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 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 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提高学习兴趣。
2.任 务 驱 动 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了运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首先,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 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 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 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 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 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以便学生及时地纠正自己, 争取更大进步。
3.游 戏 教 学 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整合 篇8
一、创设情境, 预伏诱因, 激发求知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创设现实情境, 使学生感受学习数与计算的必要性, 而不是纯粹的从计算到计算。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是绘声绘色, 或是载歌载舞, 或是实物展示, 或是幻灯辅助等, 可谓匠心良苦!但这些方法难免容量少, 手段单一。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 可有效实现教学内容的适时开放, 情境生动逼真, 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如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时, 上课伊始, 我设计屏幕上出现一些零乱散落的珍珠。教师问道:“为了便于珍藏这些珍珠, 你有什么办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当一位学生说用线把珍珠穿起来, 不仅便于保存, 而且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美丽时, 电脑动态呈现用一根线穿珠的过程。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在大屏幕上, 教师因势利导: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象这些散落的珍珠, 只有经过及时整理, 应用起来才得心应手。这一情境不仅为本课先罗列知识点, 再由点穿线, 最后形成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打下伏笔, 而且使学生产生愉悦心理, 诱发了学生感情、行为上的参与意识, 学生强烈的复习欲望油然而生。足见, 这种在校园模拟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互动”, 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教学式样。
二、围绕重点, 化静为动, 提高认知技能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 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围绕教学重难点, 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而多媒体技术就通过直观、生动的课件演示, 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形象性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 完成知识构建。例如教学“相遇问题”这课时, 重点是学会求相遇问题中的路程, 难点是理解相遇问题中的相关术语的意思及弄清两个物体相向运动时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 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能画出教材中静态的线段图或图象。这难以将其中隐含运动变化的情形直观、便捷地展示给学生。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态演示, 则可把相遇问题的图形、图象动态化、直观化。再
如在教“轴对称图形”时, 可以先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当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 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结合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情形, 很快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 受此现象的启发还列举出了不少轴对称的实例。在这种动画式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们学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 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三、贴近生活, 丰富内容, 扩大学生知识面
华罗庚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而现实的生活材料, 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信息相关, 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资源。因此, 应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材料进行学习, 以发挥材料的时效性。例如, 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 学生虽然在未读小学前已经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对于加法所表示的意义, 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不是很了解, 因此, 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3个鱼缸, 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鱼, 鱼儿正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这时再通过屏幕显示加法算式, 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变成红色, 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 做到了数形结合, 声情并茂。 (在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象这样,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 学生就会学得主动, 从而喜欢数学, 愿意学习数学。
四、激活思维, 鼓励求异, 培养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 小学生尤为突出, 当表现成功时, 越发激起再表现的欲望。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材料, 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 打破常规思维束缚, 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主动探索,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精神。如录制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或将平时与数学相关的资料, 以多媒体形式存入电脑, 教学时, 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片段, 设置为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播放, 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 参与问题的发现即问题的分析过程, 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 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的意义, 提高认识水平, 更能促进其创造潜能的发掘。
五、自主探究, 合作研讨, 促进教学交流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研讨, 主动创新, 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 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 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解除困惑, 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 倾听、质疑、说明、推广, 甚至感到豁然开朗。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 (包括上网) , 搜集有关数据, 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 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 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 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 篇9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在信息化时代,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 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而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最好的途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近年来, 我校一直在努力地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和开发。伴随着信息设备的日益平民化, 学校硬件设备不断完善, 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相继建成, Internet接入校园, 同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促进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已经开始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教学过程, 也就是说, 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 都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因而确定这一课题的研究是我们实践的深化, 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理论依据●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家认为, 学生是一个信息加工者。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者认为, 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展开自由的学习, 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一个“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和“学习促进者”, 提倡合作学习及开放的课堂及学校。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知识只能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 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建构起来。建构主义要教师为学习者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 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
●●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把学科内容以多媒体、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并创设生动的环境, 让学生在环境中实验操作, 观察思考、科学分析、探究发现,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就能使教师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信息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实现有效教学, 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和应用信息的知识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等的总称。本课题中的信息技术界定为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连网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2.整合:整合的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为整体、一体化等。本课题中界定为指把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 相互渗透, 以发挥教育教学最大效益。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两者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基础上, 把信息技术看作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就是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地使用信息技术, 努力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都发生变革, 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从而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数学教学任务, 更好地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师生的互动方式等发生创新变化, 探索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的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使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基本形成一支有现代信息素养的科研型的师资队伍。
4.通过研究, 基本构建起以校园网为信息平台和信息载体的数学学科资源教育网, 并向其它学科领域扩展, 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 就是指整合要反映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客观联系, 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有正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使用信息技术的硬软件, 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需要科学地服务于教材内容。
2.发展性原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 这是进行科学教育、人性化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课题研究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他们得到可持续发展。
3.智能并重原则: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最基本特征是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的同时, 增强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 就是指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按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充分发挥课程整合的整体功能
5.有效性原则:所谓有效性原则, 就是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既要讲究效率, 又要追求效益。效率是速度问题, 对教师来讲, 要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效果;对学生来讲, 利用网络资源, 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 加快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 提高学习效率。
6.个别指导与协作相结合原则: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的平台, 在实践中, 每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学习, 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化教学。同时, 计算机又为师生们构建了相互协作的实践平台。
7.针对性原则:使用信息技术, 要有选择性, 针对性。适度把握, 慎用勿滥。
8.辅助性原则:信息技术不能一统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固然有其无比优越的特性, 但它仍不能完全替代其它有效媒体。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因此有必要了解国际国内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现状和成果, 在文献研究中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和事实材料。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是在教学中对教学的研究, 为了使研究工作有效实施, 确定行动研究法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 不断总结与反思。
4.总结研究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撰写报告论文。
●●研究成效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 图像清晰, 动态感强, 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的整合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 进一步凸现智慧的生命存在
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尊重是教育的基础。尊重不是公开课上奢侈的点缀, 尊重不是见面时敷衍的微笑, 尊重更不是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的吹捧和奉承!尊重是对生命挫折的忧郁, 对健康个体的欣喜;尊重是信任, 是真诚, 是发自内心的爱和宽容!
1. 有利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 缺乏生活经验, 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 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动态图像演示, 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 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 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 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 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 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 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多媒体的动态展示功能, 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 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 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 (定点) 顺时针旋转, 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 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 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 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信息技术还能让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 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2. 有利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 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使矛盾突出, 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 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教学中, 通过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像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中, 完成判断、选择等题型时, 学生回答正确, 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 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 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 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 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 启发学生认真动脑。即时的反馈, 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 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结果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 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 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促使自我激励, 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 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二) 进一步形成开放的教学方式
网络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能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开放, 实现观念、目标、组织形式、作业形式等层面的开放, 实现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1. 观念的开放
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必定要求教师树立立体的教学观念, 即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 对全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的综合考察, 从而建立新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观念上进一步开放, 实现四个基本的转变: (1) 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 (2) 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 (3) 从单纯教师的方法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4) 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我校老师在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一课时, 以网络为依托,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通过教师的指导, 学生在开放的教学形式下, 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遨游于“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读一读”、“练一练”和“聊一聊”的学习过程中, 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既活跃又严谨,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的开放
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 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 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 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 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还是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 我校教师根据实际的网络教学环境, 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互相协作, 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 能力方面:借助计算机网络资源和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实践探索, 掌握规律, 发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组织形式的开放
传统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是划一的、趋同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 适合传授知识的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 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 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 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圆的周长》一课, 根据实际情况, 老师可以设计以网络交互为主的较为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整堂课上以导为主,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己寻求知识, 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锻炼多种能力, 并能利用计算机促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学习、互相探究的能力与水平。整堂课在宽松有序, 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教学形式较为开放,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4. 作业形式的开放
传统的数学课堂练习是以书本为中心, 学生不是板演就是做在作业本上, 然后由师生共同评讲讨论对错, 一成不变, 学生厌之又烦, 不能够起到真正的练习效果。网络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练习模式, 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 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练习, 提高练习的质量。同时, 由于有计算机帮助, 学生可以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 (帮助信息、正确与否的信息等) , 及时检测自己的作业成果, 信息的反馈比较及时, 加快了学生获得知识、检验知识接受程度的时间, 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水平和质量。
(三) 拓展了自主的学习策略
1. 形成网络环境下基于习得的自主学习方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 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生成, 为营造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例如教学《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中,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 从直观形象的场景引入, 通过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等活动复习20以内加减法的内容, 并通过形象生动的交互游戏, 巩固本单元的计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来进行学习, 使学生们都溶合进角色之中, 学生在计算机上热切地、兴奋地、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情趣盎然。
2. 形成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 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 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而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这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形成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可见, 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 群体活动开展较少, 而在网络环境下, 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象等各种符号, 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 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供了让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 形成网络环境下基于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个别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例如, 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种素材, 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 以巩固学习的内容, 解决学习的疑惑, 了解不同的观点, 掌握不同的方法。根据需要, 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 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由于主体的学习都能在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肯定, 从而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 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由于这种学习重视认知过程的学生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四) 进一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资源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 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客观上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和追求所谓的学科知识系统, 能进入教育者视线并被编入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数学事实, 还只能是生活多棱镜的一个侧面, 而计算机网络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生活再现功能、人机交互功能等优势, 有效地弥补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缺憾。
1. 扩充信息——增加密度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 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 是劳动活动的普遍法则。”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 它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感觉 (如听觉、视觉) 进行学习, 加快教学速度, 不断巩固、深化新知,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老师平时可以利用电脑设计, 把有关新资料 (文字、图形、声音等) 制成课件, 在课上讲解, 填补教学不足;上课时还可自如操作鼠标或键盘, 显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画面, 并能个别重复, 放大或倒检演示;有时为了因材施教, 照顾不同教材或学生的需要, 可以配上大量相应有趣的练习, 加快节奏, 增大容量, 提高效率, 真正显示辅助教学的优势。如:《分数的意义》、《除法初步认识》、《乘法意义》以及几何图形认识、周长, 面积, 体积等课例, 如果利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效果尤为明显。它使概念、法则、公式形象具体化,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探讨, 研究难于理解的内容。对拓宽学习幅度, 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 虚拟现实——亲历过程
信息技术整合进教学, 可以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 再现于学生眼前, 它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 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 虚拟丰富的情境, 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时、分, 24时记时, 元角分等教学内容时,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 但往往是“知其然”, 而难以道其“所以然”, 教学中, 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 可以再现生活实际。在学习24时记时法时, 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 扫描进电脑, 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 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 教学时, 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 使学生赏心悦目, 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 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浓厚, 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 篇10
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来看,虽然近些年来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配套设施发展缓慢
众所周知,当前技术更新的周期在不断压缩,软件和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依然很陈旧。从硬件状况来看,不但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年未曾更换、计算机配置低且数量有限,甚至难以实现一人一机。从软件情况来看,虽然市面上各种新颖的软件层出不穷,但能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软件却少得可怜,传统的教学软件又很老套,教师对先进的教学的软件了解得也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教学内容与社会信息化发展严重脱轨的现状。这些配套软件的匮乏也成为制约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最主要的客观条件。
2.教学内容枯燥无趣与课堂游戏味过重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教学内容密不可分,但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无趣,学生会很容易失去兴趣,而仅把信息技术学习当作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手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贪玩好动,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他们往往不感兴趣,而感兴趣的教师又不教,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脱轨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常常变成“打字课”、“游戏课”、“聊天课”。其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并不明确,自制力也十分有限,面对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很难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课堂缺乏浓厚的学习气氛,教师对此也倍感无奈。
3.学生的信息技术探索能力不足
对于信息技术而言,探索能力尤为重要,可是很多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并不十分关心,教学也只停留在照本宣科、基础实践的层面。不仅如此,一些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衔接并不完善,常常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再指导学生上机实践,简单生硬的衔接和教师包办一切的教学风格并不能很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而课堂内容始终有限,如果学生缺乏探索精神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思维能力,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仅停留在“你教我学,不教不会”的状态,就失去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真谛。
突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瓶颈的深度思考
虽然信息技术教学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教学的步伐会停滞不前,只要及时解决不断发生的问题,就能够突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瓶颈,为教学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1.利用多方资源,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大信息技术教学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但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配合。
首先,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看,要保障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就要求学校和社会相关行业重视信息教学工作,加大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及时对机房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和维修,不但要做到“一人一机”,更要保障机器的实用性。
其次,在学校投入硬件设施之余,信息教育相关各界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来开发针对性的教学软件,并研发适合小学生课上、课后练习的平台,让小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学习到最实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也要在信息技术更新时及时跟进相应的教师培训资料。
2.调整教学内容,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要突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瓶颈,不但要在基础软硬件方面有所提高,也要整合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力量,调整教学内容,解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什么”的课题,一切围绕着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教学,精心选择教学方式和内容。
首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加之社会丰富的信息对学生来说有十足的吸引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要从学生的喜好切入,如课堂素材选用学生喜爱的动漫、影视,做到实用性与趣味性并存,在教学难度和节奏方面也要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进行,以保证小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能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其次,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教师不但要做到所教技术与时俱进,也要尽量把握好教学素材的新鲜度、根据社会时事兼顾德育教学。例如,在讲授QQ、微博社交软件时,可根据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网络上的“负能量”,以此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文性。
3.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进行探究性教学
教学理念可以指导教学安排的方方面面,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做到学以致用,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显然并不可行,只有学生真正学会在未知技术前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才能真正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进而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可以采用探究性教学,教师可以调整课程安排,将布置课题、分组讨论、课堂教学、上机实践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兴趣,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教授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篇11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例如,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父亲和儿子一道逛商店的录像,并配上声音:“今天是爷爷的生日,我们给他买一听中老年奶粉,好吗?可我不知这一听奶粉有多少,你说说怎么办?”,“用秤秤”,“还有什么办法?”“这是一个圆柱体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大小来计算它的重量”,“你知道怎么办吗?”“ 不知道?”“同学们,你能帮帮这位小朋友吗?”在教学这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把圆柱体模具切开、拼凑。但却是凌乱的,无序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电脑先出示一个圆柱体,然后在切割成许多小份,最后再拼凑,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割补法,帮助学生理解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游戏互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三年级的数学示范课《搭配衣服》上,教师利用先进的“互动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把游戏、生活与知识融为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及其三者的互动交流。上课一开始,老师边展示课件边给出游戏规则:“今天小熊要去表演杰布,需要穿漂亮些,可是柜子里的衣服 太多了,到底要怎么搭配穿才最靓呢》今天老师请你们做小熊的穿衣顾问好不好?老师还特意请了一个小帮手,这个小帮手很神奇,老师先介绍一下。”教师分别示范了一件上衣,一条裤子,2种颜色的设置与搭配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接着老师就设置问题:“现在衣柜里有黄、红2件上衣,黑、蓝3条裤子,下面请你们帮小熊思考一下可以搭配出几种穿法,哪种最靓?”随着问题逐渐深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写作学习、过关测验等环节,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出了”先穿衣服在搭配裤子“或者先穿裤子在搭配衣服的分类、分步思想,得到了M件衣服、N条裤子可以有M×N种不同的搭配规律,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举一反三,完成了常规教学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
四、拓宽信息来源,提供多样、生动的素材,入脑三分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在足够的信息背景下,学生才有“选择、加工”的空间; 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信息,才能促使学生的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库,运用小学生能够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天安门、奖杯和飞机。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课本中的图片并不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目睹的,难以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许多张图片,图片范围有窗花、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學生可自由浏览、搜索、比较、分析。他们根据学习目标先观察杂乱无章的图片,再观察电脑从诸多图形中搜索出来的轴对称图形。这样,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准确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领域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它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 篇12
一、应用信息技术, 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 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 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九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一课时, 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枯燥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我利用师友软件平台将课前准备好的用手指指法记忆九的乘法口诀的图片和一段关于九的乘法口诀的动画视频展现给学生, 这样就生动了课堂,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应用信息技术, 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及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 就是能创设出声情并茂的场景, 使学生手中有物, 目中有景, 口中有所言, 心中有所想。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作用,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再以《九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一课为例,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记忆口诀的方式就不会仅局限于读、背形式, 还可以利用平台通过手指记忆、观赏视频动画加深理解和记忆。再如, 在应用电脑课件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用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再现旅游公司派来了三辆汽车来接学生去旅游的画面。伴随我的提问让学生猜一猜:你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 车轮是方的, 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 车轮虽是圆的, 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 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 车轮是圆的, 车轴装在中间, 车子行驶起来, 又快又稳。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认识了圆以后, 就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 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去了。在这一主体活动中, 学生呈现出极高的热情, 很快理解了题意, 进行了解答。这样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思考发现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三、应用信息技术, 能够感知知识形成过程,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 但理解能力欠缺。如果课堂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记”一些知识点, 而不关注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内涵, 学生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尤其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我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 还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 利用多媒体信息的丰富、形象和生动, 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 以其较强的刺激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 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如在《相遇问题》的教学中, 虽然生活中有这类现象, 可学生的印象却是模糊的, 特别是对“当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到相遇时, 两车行的路程和就是两地的距离”的理解不清。我借助平台中课前准备好的视频进行如下演示:两车在同一段线的两端同时相向移动, 直至相遇。让学生观察, 感受到两车所行的路程和就是两地的距离。这一动态的演示, 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到具体, 清晰地理解了题意, 掌握了思维方法, 从而也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初探11-18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10-04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09-0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培训体会12-13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整合08-2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看法08-0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09-22
小学品德信息技术教学07-17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