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2024-09-18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精选10篇)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1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科技的发展,为了满足知识需求,很多院校从软硬件设施到教学、网络环境等方面出发,全面推进了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飞速进步。文章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并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资源库建设的思路,提出合理建设构架,以发挥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最大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构架

0 引言

得益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学校提出无障碍教学资源库计划,从软硬件设施到教学、网络环境等方面出发,树立无障碍思想,满足知识需求,全面推进了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教学资源库的提出较早,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学资源库,并于2000年正式纳入教学改革日程。各大本科重点院校和专业开始向国外高校借鉴学习,开发建设共享型资源库。相较于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起步稍晚,2006年教育部正式发文指出中央财政将支持研制需求量大以及覆盖面广的高职院校专业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开放教学资源环境、共享优质资源、满足学习需要,以达到搭建终身学习公共平台的目的。2007年年底,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投入资源库建设的工作。紧接着,省级示范院校与普通院校也相继加入资源库建设的队伍。以船舶专业高职院校为例,为了顺应国际化造船模式,随着毕业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目前我国船舶类高职院校开始对船舶工程专业各课程进行系统梳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新的教学资源开发: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学提出从教学大纲制定、校本教材编写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发教学资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提出明确课程性质定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选编合适教材,创新或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舟山航海学校提出建设船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影像资料以及国外相关领域期刊和报纸阅读来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成效;江苏海事学院对船舶工程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按照造船流程重新规划课程、制定教学大纲、新的教学标准,按照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建立起各门课程的联系,将系统的教学资源集中、分类并共享。

1 高职教育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教育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概念模糊,没有对本专业的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合理的整合,忽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远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资源的盲目堆积

很多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缺乏系统的管理框架,存在资源盲目堆积现象。由于资源库中的信息从属关系不明确,有的内容会在不同课程中多次出现,有些内容则被忽视。例如船舶工程专业中的船舶安全课程知识点贯穿了从钢材预处理到船舶下水等船舶建造的整个过程,所以在进行资源库建立时应结合船舶建造流程阐述这些知识点,单独列举各种安全事故而不结合实际将造成信息混乱和资源浪费。

1.2 资源库的建设忽视学习主体性

由于材料缺乏逻辑性,大量堆积,资源库建设没有针对学习者本身。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将专业与就业相结合,根本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以船舶工程专业为例,需要培养符合国际化发展的造船人才,能阅读英文船舶规格书,进行规范设计等实际内容的传授。忽视学习主体性带来的问题是使用者在查阅海量资源库数据时,很难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从而降低了资源库在生产以及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1.3 资源库后期建设和维护滞后

高职院校的资源库建设往往会忽视后期维护和建设。很久的搁置以及疏于维护必然导致使用率低、访问量下降,共享型资源库需要注重知识更新。以船舶工程为例,资源库的建设除了新的实训基地、模型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将各种信息及资源利用情况及时建设到资源库中。资源库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资源本身,而资源本身是需要不断地更新与维护的,将陈旧的资料去除,加入新鲜的材料和知识,才能唤醒资源库本身的意义。

1.4 资源库的共享互动性体现不明显

资源库既然是共享的,但很多只有其建设者和验收审核方才能打开,而多数实际需求的使用者则被拒之门外。同时,共享型资源库的建设还需要有互动性,例如学生或者业内人士学习资源库中内容遇到问题或者有不同的观点,就需要资源库有一个提问和解答的交流互动区域。例如船舶工程专业的共享资源库的互动版块,必须存在船舶专业教师、船舶行业设计部门、建造部门的业内人士、船舶专业的学生以及毕业生等其他不同学习者来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将资源库运转起来。

2 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专业技能为线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破单个课程束缚,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将专业与工作岗位对接,培养出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以船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其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2.1 从需求出发,依托行业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在国家“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从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船舶行业背景、人才需求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现状等为调研基础,依托行业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将船舶行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本专业的主体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2.2 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有机衔接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资源库建设中的课程设置需要淡化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出“服从服务意识强,船舶实践技艺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强”符合国际化公约要求的国际化人才。

2.3 多元化合作、全方位满足多方学者自主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库的学习者有在校学生、行业企业工作人员、专业教师等,所以其内容一定要多元化。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联合船舶行业内知名企业共建共享,充分结合并吸纳优质资源,通过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以及先进技术与时共进的不断丰富完善教学资源,全方位满足多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

3 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构架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行业企业技术准则为标准,建设集教学、培训、服务于一体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教师结合企业进行课程开发、教学、知识更新;企业根据资源库进行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及创新;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并辅助就业;社会其他学习人员可以利用资源库进行资源共享、信息服务以及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文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其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构架。

3.1 系统化设计专业课程

不同于以往的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注重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以往的课程设置方案一般是按照知识点分类,安排“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原理”“船舶建造工艺”“船舶设备与舾装”“船舶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课程相互之间的连续性不强,需要学习者自行将课程内的知识点挑选匹配与实际工作结合,往往造成学习者对于大量知识的遗忘或者觉得学无所用。因此结合船厂企业工作实际按照造船流程系统化的设计课程,调整后的课程为:“船舶生产设计”“船舶部件装配”“船舶分段装配”“船舶总装”“船舶造船精度控制技术”“船舶管系设计与装配”“船舶专业英语”等课程,课程联系紧密,系统性强,并融入部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体现了理实一体化。

3.2 专业教学资料库与素材库

在系统化地设计了课程之后,总结船舶工程专业建设改革成果,建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料: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就业岗位技能标准、课程体系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介绍、教学实施保障等教学资料,将本专业教学资料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入库,为教师以及学习者的教与学提供行业、职业的参照。另外很多综合性教学素材,包括船舶工程相关行业的各类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建造工艺、工程最新技术、项目典型案例、施工企业网站链接等,将这些整理归类放入资源库中的素材库,供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者学习应用。

3.3 课程教学资源库

课程教学资源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船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为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包含课程整体设计、单元或者项目化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实训范例与操作规范、习题库、测试评价系统以及网上辅导、答疑等。另外,如:“船舶生产设计”“船舶部件装配”“船舶分段装配”“船舶总装”等这类具有船舶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资源还包括典型案例库、动画图片库、视频库、课程录像库、虚拟教学案例等,这些根据各自的课程特色来整理添加。例如“船舶原理与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这种理论性强又占有一定重要性的课程,是通过船舶规格说明书、船舶规范设计等资源来综合学习的,其实用性很强,符合职业要求。

随着国际化造船的趋势,比较特殊的课程是“船舶工程专业英语”,它会在各门课程中穿插融入专业词汇,但是还需要单独强化这门课程以便学习者在实际中应用。所以,针对“船舶工程专业英语”,首先通过调研船舶专业毕业生对专业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然后根据教学资源库建设较成熟的课程,详细分析其内容及建设方案,再结合“船舶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资源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提出设计方案:(1)根据调查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2)将“船舶工程专业英语”按照船型介绍、船舶结构、船舶建造等编写教材。(3)依据船舶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4)制作具有丰富图片、动画及模拟船厂情景对话的多媒体教学课件。(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得专业教师有良好的英语教学能力,并录制教学视频。(6)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程教学资料形成教学资源库。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所以需要将专业词汇融合在船舶生产设计、部件装配、总装等课程中,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后,再系统地学习“船舶工程专业英语”,这也便于毕业生和工作中有学习需求的人强化课程。

3.4 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与“校、企、社会”三向互动平台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所以船舶工程专业积极搭建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就业双向选择的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向社会中行业企业展示自身风貌,同时该平台能及时反馈人才船舶市场对于人才需求信息,从而更好地形成无缝对接。

根据船舶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建立专业专兼职教师资源信息库、行业信息库等供“校、企、社会”三向互动的平台,及时更新专职与兼职教师在企业、学校之间互动信息,也方便对学生在实习期的管理。同时还为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学习者提供信息查询、资源检索并下载、学习咨询及指导、就业支持和人员培训等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资源库最大效益,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4 结语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伴随着各种多元化和差异性,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与教师、行业企业工作者、学生等密切相关,需要教育界、行业、企业各方面不断协调共建,注意专业系统性、课程衔接性以及特殊课程和知识点的合理构架,并结合后期维护和管理使得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更加有效。倡导共享服务理念,以实现资源最大化满足学习者需求作为资源库的建设目标,采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搭建高职教育共享管理平台,进一步促进知识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80-81.

[2]郭芙琴.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46-49.

[3]徐丽珍.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2(6):48-50.

[4]刘锐.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42-45.

[5]刘跃华,陈广玲.关于我国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40-41.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2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92年5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8月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学院: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所修专业: 船舶工程技术(机电类)

居 住 地: 山东省 青岛市 黄岛区

籍 贯: 山东省 青岛市 胶南市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山东省 青岛市 黄岛区

期望职位: 机械工程师 销售工程师

意向概述: 在校期间学习的.机械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原理,会使用Auto cad制图,所以希望从事和专业有关的工作,比如机械工程师;本人喜欢与人沟通交流,私下广泛涉猎销售书籍,曾独自做成数个销售任务(旅游景点的推广),所以也可以从事销售工程师。

教育经历

9月 - 208月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机电类) 大专

自我评价

一个人惟有把所擅长的投入到社会中才能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对于实际工作我也相信,我能够很快的适应的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极的谦虚谨慎的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相信贵公司是我无悔的选择!

工作实践经验

年3月 - 2013年8月 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机电试验员

校内职务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船舶工程技术;课程体系

前言

当前社会,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实用型人才,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要求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对实用型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也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人才高素质的主要手段。船舶工程技术专業便是典型的实用型专业,其实践性非常强,涉及到的学科范围也比较广,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以工作过程为依托。

1.岗位职业能力

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传播行业的相关岗位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绝大多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进入船厂从事造船生产设计、船体加工或船体装配、生产组织或生产管理等工作。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同样的岗位使用频率以及达成岗位目标多具备的职业能力也都不尽相同[1]。在船舶工程领域中,根据岗位所需能力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四种岗位能力,分别为:基本岗位能力,主要用于对船舶种类与船舶构造的识别;核心岗位能力,主要用于船体的生产与工艺设计,以及对相关软件的应用;综合岗位能力,主要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职业素质能力;主要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协调。

2.课程体系构建

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按照模块化的构建形式。所谓的模块化,实际上指的是以岗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为基础,根据其差异性构建系统内部的逻辑关系,将已有课程按照一定的要求设置成不同的组合,按照岗位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运用有针对性的课程组合。以能力培养呈递进式提升的原则,根据岗位工作难度与使用频率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模块式岗位核心能力与主要技能的培养。并结合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构建具有模块化、递进式、合理化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人才培养目标

在针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船舶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从船体的设计与生产,到船体样本与所用原料,到对船舶所用材料进行预先处理,再到对船舶所需的所有构件进行加工装焊,最后到传统的分装与总装。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领域也相对较多,在对船舶工程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船体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中的工作内容、组织方式、工作技能、相关工具等进行系统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船体整个生产建造过程所需要具备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要求,以帮助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2]。换句话说,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便是要培养能够掌握现代知识与先进技能的优秀船舶领域高技能人才。

4.课程教学基础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比较大的转变,从原本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理实一体化条件下的教学课程管理组织者。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教师,不仅需要对船体的生产设计、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等充分掌握,对整个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相关工具、组织形式等有所了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课程创新开发能力等。

5.以实船建造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为基础,通过对其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研究,按照船舶行业的具体工作流程,构建出以实船建造为基础的课程体系[3]。具体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船体结构的认识和绘制、船体图的设计绘制、船体放养、船体分装焊接与总装、船体相关构建的加工、船舶管理与船舶生产、船舶设计等,构建出一套以能力递增为基础原则的船舶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船舶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提升技能,使学生向实用型人才方向发展,以更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6.运用融通职业标准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以船舶焊接考证、船体构件加工、船体构件装配、船体放养、船体选材等课程为体系骨架,并加入船舶装配、船舶焊接、船舶加工等相关职业标准。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从业资格证,并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重视企业对船舶相关人才的需求,以提升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还要将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教学质量。

7.结论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普遍偏向于实用型,船舶工程制造专业更是实用型专业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有能力,更适合社会发展的船舶领域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佩英,王金娥.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文秘应用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8):169-170.

[2]赵甜.建筑装饰技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2,11(20):149-150.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4

一、现代学徒制概念界定

传统学徒制, 是指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 以师傅带徒弟, 用师傅的言传身教实现职业技能传授的一种形式。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 它是基于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培养贴近企业需求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有助于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 还能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场景中动手操作, 加强未来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训练。因此, 现代学徒制在新形势职业教育环境下, 被赋予了工学交替、工学融合的新内涵。

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 主要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 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带学生 (学徒) , 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共同完成对学生 (员工) 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基础, 双方共同制定招生招工方式, 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及目标。在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的基础上, 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与企业专家和一线骨干进行多次研讨和论证, 按照企业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逐步形成了适合船舶制造人才培养的“2+1”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三、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1”人才培养模式, 学制三年, 即前2年在校, 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后1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提升专业技能, 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1.优化课程体系, 科学设置课程。根据船舶建造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考虑人才职业成长规律, 借鉴船舶行业企业标准,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领域转换, 构建课程体系, 设置了《船体识图与制图》《造船材料与焊接》《船体建造工艺》《船体生产设计》《船舶CAD/CAM》等八门核心课程, 并制定了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收集企业的实际案例, 充实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课程内容逐渐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融通, 在教学实施全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使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 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 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2.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双师型”培养模式的优势, 定期委派校内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积累职业实践经验, 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 将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和生产工艺带进课堂, 使职业技能培养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紧密联系, 校企双方取长补短, 互学互助, 实现优势互补。

3.建立“厂中校”和“校中厂”, 搭建技能教学平台。学生在大一阶段, 结合船舶结构与制图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校中厂”船模制作工作室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船模制作系统训练。大二开始, 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船模设计制作大赛和模拟装配, 而且能够承接外来的船模产品制作。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 又培养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使学生满足企业的需求。大三阶段, 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实施“2+4+1”教学组织形式, 每周2天在“厂中校”内设立的“学校课堂”进行知识补充, 4天在生产车间生产实践, 1天休息。双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按照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编制训练项目, 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四、结语

学生在三年的大专学习阶段, 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 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训练, 连续几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大部分学生考取了高级船舶装配工职业资格证书, 企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充分说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途径的有效。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烟台职业学院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确立“2+1”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良好的工学结合技能教学平台, 将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有机结合, 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 2009 (12) .

[2]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 (一) :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 2013 (6) .

[3]王晓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学文摘, 2015 (2) .

[4]王振洪, 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8) .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求职信 篇5

您好!

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我的求职信。

我是XX大学航运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船舶驾驶技术,船舶安全和海商法。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了航海驾驶技术,船舶安全和海商法等有关理论;能够正常的使用航海仪器;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现在,我作为一名应届生,以满腔的热血,准备投身到船舶事业这个大熔炉里面,虽然我所学的船舶专业知识有限,但我将谦虚好学,为我国的船舶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附:不要太复杂。如果你申请的公司允许用两页简历,那就事先为你的经验和成果等等创建一个目录。简历要一目了然,不要排列太拥挤,让人难以阅读。写一封简洁的求职信,对你的帮助可不少的。

不要贪图省事。不要简单地照抄公司人力资源手册上列出的工作岗位描述。为了证明你比别人更适合这份工作,只靠列出工作职责是不够的。向老板出示你的成果和功绩,获得的奖励等等。

不要找借口。别把你辞职的原因也写在简历上。像“公司破产了”,“老板是个蠢货”,“为了赚更多钱”等等这些话语都是不应该出现在简历上的。

不要不分主次。虽然公司允许你提交两页简历,但是也不要把你做过的每一份工作都写上去。人事主管一般只对求职者最近的经历感兴趣,所以简历要着重说明你最近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工作经验。

不要太抠门。别为了省钱,用粗糙的复印纸来代替打印纸。检查一下简历上有没有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或是咖啡渍。让朋友帮你检查一下,看是否还有遗漏的错误。

不要附件太多。当你投递简历的时候,别把你的复印件,推荐信,获奖证书等都投过去。如果你被通知面试,那再把这些资料带上不迟。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对大学生的国际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指出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并于2003年将推进双语教学的要求写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纲要。目前双语教学在高校得到了积极的推广, 船舶类院校也相继开展了此项教学工作。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的开展仍然不够普遍和深入, 传统的双语教学体系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这与目前的船舶行业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复合化的大环境有些不和谐。因此, 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双语教学体系, 将会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1 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 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 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中国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就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专门人才, 尤其需要一大批既懂外语, 又懂专业的操作性人才或技能性人才, 如, 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因此,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培养既懂外语, 又懂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以便满足社会的需要, 从而促进社会科学经济发展。

(2) 双语教学有利于课程改革。目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学, 普遍采用“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两段论”课程模式, 存在费时多, 收效低的问题。新课改提倡课程整合。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 而是在其他科目中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可以创造有效的语言环境, 能够很好地实现课程之间的整合。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还能提高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3) 双语教学有利于船舶企业的国际化需求。本文是以本院船舶工程专业中的《船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为例进行双语教学研究的。船舶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是一种全球化产业, 船舶产品无论是其设计建造, 还是其使用以及船舶制造企业本身都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征。通过双语教学, 可以使学生尽快接触到国际船舶工程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 也可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 为其今后的国际交流打下基础。因此, 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为该院及兄弟院校关于双语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 高职高专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双语教学实施的定位

尽管许多本科院校正在实施双语教学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但高职院校不能盲目跟从, 而要自行探索出适合并具有高职特色的双语教学。与本科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的生源较差, 学生的英语基础也相应较差, 因此双语教学不宜全面开展。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生源特点和船舶工程专业的特色, 选择该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英语基础较好的船体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双语教学初期主要使用母语教学, 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课程教学, 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是针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的一种双语授课模式。课程授课以汉语为主, 辅以英语教学, 比例在20%作用,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接触并适应英语, 以便适应以后难度更高的双语教学。

2.2 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主要是英语专业出身的基础英语老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出身的专业英语老师, 双语师资可以说基本没有。但双语教学实施的首要条件就是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教专业知识, 这就要求双语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 又要熟练运用英语讲授。为了进行双语教师的建设, 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英语教师, 通过转岗培训或选送教师到国外进行访学;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外籍教师或归国学者担任课程主讲教师。

2.3 双语课程的设置

由于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 因此高职院校适宜将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双语课进行教学。《船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本院船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为学习船舶工程其他相关课程及以后从事船舶设计和制造工作, 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必要基础。该课程很多中文教材直接就是国外原版教材的翻译或介绍, 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 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前沿的学科知识。

2.4 教材的选用

双语教材的选用应以原版教材为基础, 根据专业特色进行改编以适用于本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要兼顾“匹配”“难度”与“适时”。

2.5 多媒体教学的利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课堂信息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通过构建双语教学网络课程, 将课程的课件、教案、习题库、相关优秀专业网站的链接等教学资源向学生进行开放, 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并在课程网站上添加了师生互动, 可以加强师生的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

2.6 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双语教学课程考试可以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成绩评定应注重平时考核, 并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

3 结语

双语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要体现职业教育的优势, 体现船舶行业特点, 成为符合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专业教学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 为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健.探索高职双语教学之路[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107-108.

[2]朱丽.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深化高等院校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3) :57-58.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7

1 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绝非加大课程深度, 而是一定要使其具有宽而新的内容体系, 从而为学生的知识向横向和纵向发展起到多接口的作用, 因此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取舍教学内容时, 除部分专业技术知识外, 首先决不应该在知识点上求深, 而是应在知识面上求宽、求新, 注重理论的应用;其次, 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下功夫, 要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进行理论教学时, 尽可能结合工程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量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中的差距, 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 相互协调发展。

课程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主, 课程设置选择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的知识内容, 配合实践教学环节, 形成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 以突出一专多能的特点, 同时注意教育对船舶发展的柔性, 加大适应性、先进性。船舶设计与制造方向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制造理论、方法和工艺, 造船生产管理及现代造船模式三大模块。学科基础课以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等课程为支撑, 以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学、船舶推进学、船舶原理、船舶建造工艺学等课程为特色, 选修课可结合实际涉及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器设备、船舶贸易与经营等课程。

2 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 互为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过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体系要求, 注意并加大常规专业技术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训练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 构建由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前沿报告及科技创新实践等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展示最新造船技术、拓宽知识层面、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企业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指导, 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如本专业学生除了与普通工科学生一样参加课程实验、金工实习、技能实习和考证等外, 还应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安排到生产第一线体验学习, 在工厂中进行教学活动, 亲身体验船舶生产的真实过程。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应与企业共同设计, 必做项目包括主要的生产环节、高职学生适合的主要岗位的技术要求等, 使学生体验工厂整体生产状态, 体验自己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学生下企业实训, 根据工厂生产流程, 安排跟班、顶岗、轮岗, 一年级学生企业实习以跟班体验、全面熟悉船厂生产面上状况为主要目的, 二年级以软件培训为主, 三年级毕业实习, 以顶岗、轮岗为主, 要求能胜任岗位工作, 缩短正式上岗时间。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1 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完整的教材建设体系

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决定的, 因此我们把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 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实现从被迫学习到兴趣学习的转变。

随着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学生人数的增加, 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 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投影, 使教学形式活泼生动, 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更具表现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将传统方法所无法完全展示的内容以现代教学技术展示出来。

加强教材建设, 包括校内自编教材, 多媒体课件, 习题集, 实训指导教材, 扩充习题库、考试试题库和应用案例的内容, 多角度、多渠道的开展教学。

3.2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扩大受益面。

布置一个专题, 让学生从不同媒体介质上搜集现代船舶设计与制造的最新知识, 可以网络课程以外的最新科技动态,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掌握最新科技成果, 加快知识更新。今后还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采用自学型等辅助教学方法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采用交互性的教学论坛, 采用电子邮件等手段进行课后答疑, 利用FTP等现代工具进行上传和下载资料等。

3.3 课程设计与科技创新

课程设计目的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帮助学生巩固, 加深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 难点。如"螺旋桨设计"课程设计采用的方法是, 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及手工制图的方式完成设计,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编程进行设计计算, 并应用AutoCAD软件制图。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 结合课程组老师的实际科研课题, 组织学生团队, 针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科技创新实践, 这不仅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科技创造技能, 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4 小结

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方向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 不仅要使学生熟悉船舶生产与制造的基本内容, 概念, 原理, 而且要学会利用原理知识对船舶性能进行分析, 尤其通过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 使学生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设计与制造相关问题的能力, 初步具备从事本领域工程实际应用和研究的能力, 突破学生"死读书"的旧模式, 使业务学习优、创新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优先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赵虹.谈造船模式的转换及其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4) .

[2]朱汝敬.加入WTO后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影响及应对[J].船舶工程.2001, (4) .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8

20世纪70年代以前, 在传统的造船工程中, 船舶涂装技术相当落后, 曾被称为“敲铲油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船舶涂装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钢铁原材料预处理和涂装车间底漆的新工艺获得普遍应用;以室内喷丸除锈和动力工具除锈代替了原始落后的手工敲铲除锈;国外各种新型的高性能涂料不断受到应用;各种先进的设计与生产技术、管理方式不断获得应用, 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得到发展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船舶涂装技术领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国内主力船厂建成了一大批与造船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大型涂装设施, 如钢材预处理生产线分段涂装工场配备磨料自动回收、自动喷漆、自动除尘装置, 以及温度、湿度自动控制装置等, 大大提高了涂装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涂装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等方面完善了标准体系;开始确立涂装作业周期应有的地位, 推进并建立了壳舾涂一体化造船模式;实现了应用计算机辅助涂装生产设计和生产管理, 大大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提高工料可控率;逐步推广应用采用高性能专用涂料, 低表面处理涂料, 通用型底漆, 较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大力开展船舶涂装设计人员、质量检验人员、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了涂装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和处理相关问题的应变能力;涂装工程的HSE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发展。

2 工程案例

广船国际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的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船综合企业, 拥有一座4万吨级、二座6万吨级造船船台, 4万吨级船坞一座, 造船码头岸线长达800m, 具有先进的大型管子加工车间, 板材加工、分段制作车间, 大型的特种涂装车间、宽阔的分段加工预装场, 及技术条件良好的分段制作扩散厂, 可设计建造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的6万载重吨以下的各种船舶。

3 技术改造过程中实施的环保措施

3.1 废气处理对策

(1) 漆雾处理措施。涂装间由于油漆挥发会生成漆雾, 具体的处理措施为:利用玻璃纤维对其进行过滤, 然后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以免室内挥发出的漆雾向外扩散。此外, 抽风量应该保持在引风量的110%。为了防止小颗粒漆雾粒子影响到活性炭的功能, 可以在活性炭吸附床前安装一个漆雾过滤器, 过滤器的制作材料为玻璃纤维。在进行过滤时, 玻璃纤维能够拦截、吸收漆雾粒子, 并将其容纳在材料中。

(2) 颗粒物。涂装车间在喷砂、打磨时, 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可以利用室内通风的形式对其进行搜集, 每个小时室内换气次数为8-10次, 旋风分离器首先将喷砂粉尘进行处理, 然后滤芯式布袋对其进行净化, 最后利用16m高排气筒将废气排出。

(3) 有机废气。涂装车间中的有机溶剂挥发之后就会产生有机废气, 其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成份为二甲苯等苯系物。广船国际在5、6号车间与7、8号车间分别安装了一套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该设备中的活性炭吸附装置首先将有机废气吸附, 然后利用催化燃烧法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 最后通过30m高排气筒将有机废气排出。

3.2 废水处理策略

涂装工程在技术改造前后的数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广船国际分三期对厂内污水管网进行改造, 使全厂产生的污水都能够排入到市政管网中。广船国际最终获得了排水许可证, 清理后的水通过雨水管最终汇入珠江后航道。

3.3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

在涂装工程中, 会产生废油漆、废油漆桶、废过滤材质等危险废物, 必须要定时对其进行收集, 将其堆放在一个地方, 对所有的废弃物统一进行处理。其中堆放危险废弃物的场地长度为10m, 宽度为5m。环卫部门对生活垃圾及其它普通垃圾进行处理。

3.4 噪声处理措施

一般来说, 涂装车间喷砂系统、真空吸砂系统、除湿系统、钢砂输送回收系统、废气自动输送设备等在运行过程中, 都会产生噪声, 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广船国际为了降低噪声, 配置了低噪声设备, 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隔减震措施, 并在城防墙壁上敷设了吸音材料。

4 技术改造之后污染处理效果

4.1 废气处理结果

在涂装车间喷漆工段的排气筒中并没有检测出苯系物有机废气, 各排气筒中苯系物排放效率及浓度均符合二级标准排放要求, 颗粒物排气筒排除颗粒物的浓度及效率也达到了二级标准要求。

4.2 废水处理结果

该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都是在处理之后将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中, 符合三级标准的要求, 雨水、冷却水等则借助雨水管网直接汇入珠江后航道中, 达到一级标准要求。

4.3 噪声处理结果

在居民区设置了一个监测点A, 在航道附近设置了两个监测点B、C。测点A产生的噪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而测点B、C在晚间的噪声却超出了标准, 超标范围为0.7d B-1.5d B, 主要是因为船上作业以及过往船只马达造成的。

5 加强环保技术的几点建议

5.1 全面贯彻涂装过程中的环保策略

船舶企业应该应该结合区域涂装、区域舾装、船体分道等施工特点, 对涂装生产技术进行深化, 选择环保型涂装设备和材料, 加强涂装项目管理, 不断提高涂装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5.2 加大环保设备的研发力度

当前使用比较广泛, 而且环保效果较好的设备为移动式分段涂装房。该设备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来确定容积大小, 搭建比较方便, 能够循环利用丸、砂, 并且能够给自动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达到全天涂装的目的。此外, 该设备应用了漆雾、粉尘分离技术, 能够对有机溶剂的排放进行控制。该设备包含了磨料喷射系统、磨料回收系统和磨料清理系统及控制系统等, 不但能够节省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 而且还能大幅度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研发人员应该加强研究力度, 研究出更多使用便捷、价格实惠、环保性能良好的设备。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传播涂装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然后结合实例提出了船舶涂装技术改造中的环保策略, 同时展示了实施环保策略后的结果, 最后提出笔者的一点建议, 以期能够促进我国船舶涂装工艺技改环保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船舶涂装,技术改造,环保技术

参考文献

[1]丁力.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3.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9

1. 培养目标。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非常明显的方向性, 应着眼于船舶设备和船舶制造技术的综合应用, 不必将太多的重点放在船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上, 而是要掌握广泛的船舶专业知识, 学生进行仿真训练和船厂生产现场实习之后, 拥有了在现代造船企业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准。因此,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 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 面向生产一线从事船舶修造施工、船舶检验、船体生产设计、船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并可向船舶舾装生产设计员与施工员、船舶涂装生产设计员与施工员等岗位顺利迁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能够跟上世界造船技术的发展步伐,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

2. 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高职系统培养方案应适用于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各类领域, 大体上可以分为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两方面, 有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1) 对船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英文文件能够准确理解; (2) 能从事船体放样、构件装配、部件装配、平面分段流水线、钢材料加工与装配工作; (3) 对船舶修造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4) 可以绘制设计图纸, 参与造船生产设计, 进行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 (5) 拥有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自行查找国内外文献综述; (6) 具备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 (7) 善于进行团队合作, 具备良好的学习风格, 求实创新, 能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研究, 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以上的几点要求, 就是对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标准, 要求高职教育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专业技能之间的结合, 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

二、构建中高职系统培养教学体系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备船舶制造技术并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辅以现场实习, 主要是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典型岗位任务进行实践和顶岗实习。我们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数十家船舶制造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工作, 探索得到了培养船舶制造业专业技能人才的方向, 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进行多层次的培训教学, 注重现代船舶工程技术的发展, 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建设, 增加船舶制造业要求的技能项目训练。

1. 构建中高职系统化课程体系。

调研发现, 目前开设船舶制造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比较少, 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焊接技术专业在临近毕业的时候, 通过临时培训, 进入到造船企业, 来担任船舶焊接或船体组装的工作。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船舶焊接工艺》、《船舶舾装工艺》、《船舶与制图》、《船体建造与修理工艺》、《修造船安全生产技术》以及各种实习课程。高等职业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焊接》、《船体建造工艺》、《船体生产设计》、《船舶检验》、《船舶实用英语》等。专业实训课程一般包括金工实习、船舶焊接实训、船体放样实训、船舶CAD/CAM实训等。从课程设置上看,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和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基于船舶类职业岗位 (群)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岗位群需求, 分析确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 最终确定支撑学生职业能力所需要的课程, 并且充分考虑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确定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技能拓展课程以及顶岗实习。其中,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以及德育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文字交流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制图与CAD、电工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船舶航行性能分析、船舶建造安全技术、造船材料与焊接、金工实训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技能和基本专业能力;核心技能课程主要包括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焊接、船体建造工艺、船体检验、船体生产设计、船舶CAD/CAM、造船工程管理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船体建造能力、检验能力、生产设计能力和生产现场的管理能力。技能拓展课程主要包括船舶主机与辅机、船舶涂装、船舶舾装、船舶工程导论、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等课程, 培养学生船舶主辅机装调能力、涂装与舾装能力以及可迁移能力;顶岗实习主要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中高职系统设计构建课程体系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 有效整合利用了中高职教学资源, 注重了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衔接性, 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 构建中高职系统实践教学体系。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架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即专业认识实践、专业基础实验、校内专项实训。专业实践课程主要指到大中型造船厂参观, 了解船体建造流程, 真正理解船体分段建造的含义, 具体实践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参观放样车间、成型车间布局、分段装配车间、散货船体下水等。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基础实验内容则包含了船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等。这些实验项目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 是对船舶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应用, 培养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校内专项实训则包含了船舶焊缝无损检测培训、船舶钳工、焊工培训、船体制图、手工放样实训、船体生产设计实训、船舶装配实训等, 这部分实训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船体生产设计、放样、成型加工、装配以及检验岗位能力有更加具体的认识, 并在实训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3. 构建渗透教育体系。

中高职学校教学尤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 努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全面协调的发展, 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出色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除此之外,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的渗透教育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 分别是: (1) 身心素质: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积极的态度, 拥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做好在制造一线奋斗的准备。 (2) 职业素质:善于跟他人合作,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抱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求实创新, 善于将理论联系实际, 具有造船人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3) 人文素质:关心他人, 遵守社会公德, 科学文明, 懂礼貌, 知荣辱, 诚实守信, 求真务实。 (4) 思想道德素质:秉持四项基本原则, 遵守法律,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奉献精神, 能够全心全意为振兴船舶工业做出努力。因此, 只有把好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工作, 让学生的职业素质达到船舶企业的要求, 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就业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以及更宽广的个人发展空间。

三、学校企业合作打造高素质师资力量

1.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提升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 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采用培养、引进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施校企双向兼职、双导师制等举措,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德艺兼备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专任教师企业兼职制度。学校对教师联系企业挂职锻炼制定规划, 每年下发任务书, 明确教师企业兼职的任务、内容和职责, 在企业实践结束后, 教师应写出个人实践报告, 企业对教师做出鉴定, 系里进行考评。专任教师到企业兼职期间, 主动参与船体生产设计、船舶生产组织管理, 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进行船舶建造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技术服务, 促进专任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 树立行业影响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参加高职教育研讨、参与船舶企业技术服务等方式, 提高其专业建设的把握掌控能力, 带领团队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承担船舶制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工作;引进与培养骨干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技术培训等具体措施, 使骨干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专业实践能力, 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 成为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课程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加快青年教师培养的步伐。通过实施“双导师制”, 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2. 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除了在校教师, 校方还可以聘请校外兼职教师, 不过, 在考核方面应同校内的专任教师区别开来。对于外部兼职的教师可以侧重于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以考虑聘请在船厂参与生产的技术专家。校方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来给兼职教师支付工资和课时津贴, 充分体现他们对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所做出的贡献, 还可以从船舶企业一线聘请资深技术人员来校进行学术演讲。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 船舶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端技术性专业人才, 作为高职院校, 主要将教学重点放在“船舶设计图纸”和“船舶制造技术”这两大方面。探索和尝试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 建立起完整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框架, 笔者认为, 这种校方和企业合作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模式能够帮助培养更多的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继而为船舶行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高职船舶涂装工程技术 篇10

1 船舶管系的基本状况

“船舶机体”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它所包含的管系较为复杂, 涉及到的直径差异性管子数量极其多, 且管子的品种也很多, 规格较为复杂多样。如果从管子的具体作用来划分, 可以将其划分为动力管系和船舶管系2种类型。从这2种管系各自作用的发挥来看, 两者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 在互补中共同发挥优势, 以确保船舶机体性能良好。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船舶管系进行安装监管是监督监管人员的工作重点所在。从整个流程来看, 船舶工程中的管系安装主要涉及图纸设计、现场制作、表面处理、船上安装密试及效用等几个主要阶段。

2 图纸设计阶段的审核、制作与安装

船舶管系的设计包括船舶设计院的详细设计和船厂自身的生产设计。对于军事代表而言, 要在新船建设初期对每一份图纸进行严格审核, 从中找出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弥补意见, 从而使问题在图纸设计阶段得以解决, 确保船舶设计质量。一般来说, 在对船舶管系图纸进行设计审核时需注意多个要点, 比如管子直径的最小标准。对于管子内径大小的确定, 需要依据管系中输送工质的排量和流速来综合确定。而对于特殊的管系, 其有特殊的要求。

机舱舱底水总管的内径d1需要按照以下计算公式确定, 即:

式 (1) 中:L为船舶的长度, m;B为船舶的宽度, m;D为船舶的深度, m。

需要注意的是, 舱底水管的内径最小要在50 mm以上。测量管的内径最小要在32 mm以上, 重燃油舱柜测量管的内径至少为50 mm。如果测量管通过温度为0℃或者0℃以下的舱室时, 它的内径要至少在65 mm以上。

油水舱空气管的横截面面积要为注入管横截面面积的1.25倍, 而空气管和溢流管内径最小也要在50 mm以上。在安装轴隧和管隧的空气管时, 要确保其内径在75 mm以上。

3 船舶管系的安装检验

3.1 管系安装检验的规定

管系安装检验主要有以下2个规定: (1)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审核图纸进行深层次研究, 并以此为根据开展下一步工作。对于图纸审批中存在的问题, 要及时通知审图机构, 由审图机构第一时间检查和核对, 以确保图纸内容与舰船实际建设要求相一致。 (2) 在建设之前, 所负责的单位要将相关资料提交于军事代表, 军事代表确认合格之后再建造。军事代表需要依据持证清单要求对船舶机体的相关标识进行准确核对, 以确保一一对应。一旦在管系检查中存在缺陷或损坏问题, 就要及时与船厂及军事代表交流沟通, 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

3.2 管系焊接、制作与涂层的检验

对于管系焊接、制作与涂层的检验,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钢制管材需要以冷折弯或热折弯方式为主, 并且弯曲的半径要至少为管系外径的3倍以上。如果管系管路的布置过于密集, 就需要将弯曲半径控制在管系外径的3倍之内, 以确保管系质量良好。此外, 对于弯曲半径较小的管材, 在弯头选择上就要以定型弯头为主, 而且要保证弯曲部位不能出现烧伤、折叠及裂纹等问题。 (2) 军事代表要切实负起自身责任, 对船舶建设单位所采用的焊接设备、焊接工艺以及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等予以一定的关注, 并且在正式施工中还要深入施工现场巡检, 从整体上进行质量把握。 (3) 在焊接之后, 要对焊缝表面进行质量检查, 确保不存在裂纹、气孔及咬边等缺陷, 保证焊接透彻, 而且母材与其他构件焊缝之间的过渡要均匀、平缓。 (4) 管子内部的涂层直接关系着管路管线的使用期限, 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因此, 要确保涂层的完整、均匀, 厚度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 涂层主要有2种形式, 即环氧涂层和热镀锌涂层——前者适用于海水管系、淡水管系以及单行气体管系中, 后者仅适用于海水管系和淡水管系中。

3.3 管子的串油、串水清洁

在管子的串油、串水清洁方面, 需注意以下2点: (1) 要对主机和副机的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尾管油系统、舵机油系统以及甲板机械的液压系统等进行串油处理, 比如可以采用增加细滤纸等方法来去除掉焊渣等机械杂质。 (2) 要对主机和副机的冷却水系统进行串水处理, 也可以同上述一样加入细滤纸来去除掉焊渣等机械杂质。

3.4 独立管系的系统试验

在独立管系的系统试验方面, 需注意以下2点: (1) 船舶的各个船底水分配阀箱、舱底泵吸入管与船底总管连接, 并在连接部位设置止回阀, 禁止在双层底水管和深舱底水管上设置滑动膨胀接头。当船舶深舱和货舱被用作压载水舱时, 就需要对管系采取盲断和防海水倒灌措施。 (2) 要将燃油舱和滑油舱的空气管引到甲板上较为开阔且安全条件很好的地区, 同时在溢流管的相关位置设置一个观察器和溢流报警器。值得注意的是, 燃油管路和滑油管路是不能直接在高温管道上、下方通过的。

4 结束语

在现代舰船的建造中, 管系安装是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舰船的质量。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在具体的管系安装中, 需要科学选择安装技术和工艺, 并严格落实安装检验的要点, 从而确保船舶建设质量得以提高。

摘要:船舶管系是现代舰船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它的安装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舰船的质量, 对舰船在后期投入航行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船舶管系涉及到的管路较多, 且各个管路之间交错复杂, 分布较为混乱, 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造成舰船整体质量的下降。基于此, 对于管系安装人员来说, 必须要将其作为重点来抓, 根据管系安装的实际情况, 采用正确、合理的安装技术和检验方法, 从而提高船舶管系安装质量。

关键词:舰船,管系安装,技术,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影, 邹建, 曾庆飞, 等.关于船舶管系安装检验要点探讨[J].农家科技 (下旬刊) , 2016 (4) :331.

上一篇: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下一篇:物理教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