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2024-05-12

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精选10篇)

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篇1

浅谈纳税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由于其低成本、低能耗,同时又具备高成长性,将给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而又持久的动力,对于激发中国广大民众的创业激情,支持中国经济实现战略转型,实现科学、环保、集约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技术使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非常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商务活动网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传统的重要手段。因此,既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扶持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又要对这些新经济现象产生新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和研究,以便二者相辅相成,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经济 ;中小企业;税制优化和监管

一、税收与信息技术

1、税收信息化和信息化税收

.税收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税收管理,实现税收管理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储和传输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税收管理技术创新过程。税收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税收信息化的实质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它既是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基础,又是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化税收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深度应用和全面提高数据能力为目标,将先进管理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税收管理体制。税收信息化与信息化税收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税收信息化是逐步深入、逐步发展的;信息化税收也是与税收信息化同步深化、同步构建的。税收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改善了税收业务的流程。建立起一个高效实用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税务部门的工作绩效,降低管理过程的运营成本,形成 “科技加管理”的信息化模式,是税收工作的发展目标。随着信息技术与税收业务不断走向融合,信息技术对税收工作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而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有机结合互动也是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信息化建设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是税务机关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关系到税收事业能否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3.信息技术与税收业务相融合运行的现状

当前,税务系统已全面实现了总局、省局、地(市)局及县局组成的税务管理机构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构筑起一体化的税务信息平台;开发应用了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为组织税收收入、强化税收征管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技术部门为主,从业务需求的提出,到软件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等一系列工作均由信息中心负责,业务部门处于从属、被动地位。一套新的软件从开发到推广运行,往往是由信息中心人员全权负责,基层技术人员对软件进行简单了解后,安装并交由业务部门使用。随着业务需求量的增加,业务部门必将对业务提出新的要求,软件所提供的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发展到电子商务新时代后的税制优化和监管

(一)网络时代带给税收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挑战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了3C牌照,其中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获得WCDMA和CDMA2000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全体国民普遍参与的移动电子商务从此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中国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从此站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之上。中国中小企业的商务环境从此翻开新的一页。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应进一步明确财政税收政策对于3G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工程的支持,制定具体而又可行的有力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扶持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

积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扶持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树立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税收优惠的政策导向。

2.为移动电子商务配套关键产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税收优惠政策。

3.为中小企业开展以3G为基础的移动电子商务建立完整有效的税收政策支持平台

(三)网络时代带给税收管理手段和技术方面的挑战

1、税收管理、稽查与处罚的难度增大。例如,现在各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千差万别,支持其运行的数据库系统也大相径庭,并且可能这些数据还有各种不同的加密技术保护。税务部门究竟用什么样的征管软件来采集这么多不同类型财务系统里的涉税数据.2、商品的计价与计量产生困难。在网络时代,大量的无形资产,例如商标、音乐、电影、软件、视频等等成为交易对象,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还有许多新的无形产品加入到这些交易之中,例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品的交易等,并且这些无形资产的交易主要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易的。还存在着大量以物易物、使用虚拟货币支付等特殊交易行为,如何对这些新的商品和交易进行准确的计量、计价,核定其计税金额,也是税收征管中一个很大的难题。

3、税收管理部门的网络安全受到冲击。当今税务部门开展征管活动也基本上需要依托各种征管软件与各种网络才能正常进行,并且这种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这样税收管理部门的网

络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例如,电脑黑客基于个人或者企业利益的需要,攻击税收管理部门的网络系统,非法窃取、篡改、传播一些重要的税务经济信息;再如病毒、木马的攻击和破坏造成征管系统或者相关税务相关网站的瘫痪、堵塞等,这些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对税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果税务部门不重视自身的网络安全建设,不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水平,就无法应对这些挑战,可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对策及建议

1、对税收政策与法规中涉及新经济相关条款加以完善和修改。

2、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银行和网络交易中介机构的涉税经济行为进行集中管理。

3.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各级信息中心应充分认识到处理好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处理好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4、完善网络税收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建立专门针对虚拟公司、虚拟交易的网络税务登记、税务申报制度,

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篇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创新, 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企业, 信息领域中不断涌现出大量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主要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随着分工的细化, 形成了信息技术产业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信息技术产业链不断发展完善, 信息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强, 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本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 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提高。

二、信息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 形成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企业通过持续创新, 信息产品性能不断得到提高, 而信息产品的成本相对下降, 这会导致市场结构、产品需求量、产品供应量、信息产业的生产决策跟着发生改变, 最终信息产品的恒定质量价格指数呈下降趋势, 质量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促进了销量增加, 企业利润随之增加, 企业利润又反过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能力。

(二) 拉动经济发展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范围最广的关键技术,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特别是一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 信息技术产业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提升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三) 信息技术产业促进就业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 其就业吸纳能力也随着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创新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 对就业有积极影响, 虽然信息技术的扩散, 也会减少一些传统的就业机会, 但是这种结构性失业恰恰带动了劳动者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 提高了就业能力, 同时改善就业市场结构。

三、信息技术有效抑制区域经济通货膨胀

信息技术创新导致信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 对宏观经济的总体价格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对抑制通货膨胀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创新, 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繁荣, 助长了全球性的价格竞争, 电子商务具有通货紧缩的性质, 下面以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电子商务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可以实现在全球范围的竞争, 为了提高或保持市场占有率, 低价策略成为商家主要的手段, 促进商品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

其次, 保持低价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降低成本, 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和营销成本, 目前许多传统企业在行业内也纷纷联合建立网上虚拟的采购市场, 实现原材料的集中采购, 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特就联合建立了网上汽车零配件采购市场, 通常参与网上集中采购的商家可以节省采购成本的5%到10%。

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通过采用联机采购系统, 采购成本下降了30%。在营销成本方面, 企业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商业网站, 直接发布企业的各种信息, 如新产业的发布、促销信息、服务承诺、企业介绍、售后服务等, 通过自己的网站可以与消费者接沟通, 直接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建议, 企业还可以方便地搜集竞争对手的情况, 了解全世界的市场行情, 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 减少了销售人员到处跑的情况, 从而降低了营销成本。

第三, 有效降低了库存, 用信息的流动代替了物质的无效流动, 不论是原材料库存还是成品库存, 由于信息沟通充分及时, 库存积压越来越少, 甚至可以做到零库存生产, 节省了在很多库存管理等中间环节上的投入, 同时也加快的资金周转。另外, 电子商务还能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特别是跨国企业, 利用网络调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 加快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的所有环节, 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在信息经济中, 电子商务依靠信息的低成本的快速流动, 代替了引致通胀的物质的消耗和浪费, 再加上全球竞争的加剧, 所以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可以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 信息技术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从根源分析, 信息经济规律与传统经济规律的之所以不同, 在于信息经济遵循的是边际成本递减的摩尔法则, 而传统经济遵循的是边际成本递增法则, 所以, 我们如何科学运用信息经济规律, 是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关键。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影响了社会的活动规律, 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深度化。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性, 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就必须主动学习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使之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限制将会越来越明显, 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科学运用信息经济规律, 是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发展,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郑春燕.甘肃新农村建设信息保障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09.

[2]李梅.中美IT产业比较及其关键因素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 2009.

浅谈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税收;经济;作用

一、对税收的理解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政治权力,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通过各种税收工具无偿地、强制地征收从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去的财政收入,如税收、发行国债、发行货币、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是由国家或政府来征收的,取自于民,同时用之于民。同时税收是由政治权力作为保障的一种强制性征收。而且相对于私人经济交易来说税收还具有无偿性这一特点。税收是国家或政府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来源。强制性、无偿性以及固定性是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税收三性相辅相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缺一不可。

二、税收对经济影响综述

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诸多的分配形式,而税收就是其中一种特殊形式,它对经济有着积极的反作用。其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扩大再生产规模以及发展速度都受到税收的规模根本制约。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积累,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积累基金是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税收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税收总额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对社会积累基金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我国,进行社会化扩大再生产时,由国家财政直接投放所需资金中有相当的一大部分。所以,国家财政能够集中财力的多少以及扩大社会化再生产能够达到的投资规模受国家征税规模和数量的大小直接影响。

其次,税收收入的来源结构会影响到社会国民经济结构。形形色色的纳税人向国家交税,既可以改变国家与各个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同时有涉及到各不同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各纳税人在国民收入中占得比也得到改变,各个纳税人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通过与各种经济形式的关系分析,社会经济形式的构成受到税收从各种不同经济形式中取得收入这的来源结构的影响。分析可知,对不同经济形式进行征税的多少,能够直接影响每种经济形式的经济实力;通过与每个国家民经济部门关系分析,国家对某一国民经济部门的征税多少,能够直接影响到该部门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国民经济部门设立机构;通过每类产品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税率,因此税收对产品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最后,税收能够影响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完善。税收一直被古今中外各国当做调节的有力杠杆。回顾中国历史,不少封建君主在采取了开明的税收政策后,推动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例如汉代的“文景之治”以及唐代的“开元盛世”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公私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不仅配合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税收对经济的影响还反映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都可以透过税收加以调节。既搞活微观经济,又加强对了宏观经济调控;通过税收的方式调节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加强经营管理,进而促进提高经济效益。

三、税收对经济影响的具体体现

1、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筹集储备资金。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建设,使国家行使其职能物质条件得到满足,要大量的资金的保证。周总理说过;“国家建设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我们可能积累多少资金和如何分配资金”。建国以来,国家税收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现阶段财政收入的90%左右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税收对于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物资需要的作用,不仅有数量优势,而且还体现在稳定和可靠方面。税收具有无偿性,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可以形成国家的永久性收入,与公债或国库券到期归还不同。能够保证国家无偿性的财政支出。同时由于税收的固定性以及强制性,能够保证财政收入同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使国家财政收入得到及时、稳定、可靠的保证。

2、调节国民经济,促进其持续协调发展。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有促进和控制两个方面作用。税收杠杆调节,其实属于宏观调节范畴,但微观经济活动是其调节的直接对象,对微观经济的调节,是以达到宏观经济的调节为目标。因此,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调节是税收杠杆的首要调节,从而实现社会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一方面,要出台有利的税收政策,来增加供给;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收入的总规模在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调节个体的收入水平,从而以遏制总需求的不合理方面。其次是有关重大比例关系的调节。如调节国家、企业、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有的份额,以正确处理每个方面的分配关系。调节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需控制,以防止过大积累:另一方面,调节收入水平,来避免过猛消费基金增长。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都是通过合理设置税种,适当调整税率以及减免或加征等形式,对经济调节来实现的。

3、促进各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方针,包括股份合作制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形式。在历史上,党纠正了“左”的错误,先后取消了合作商店所得税加成征收的有关规定。统一了企业所得税,平衡了各经济主体的所得税负担,上述措施的实施既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便于发展多种经济组织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调节对外贸易的杠杆。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国家实行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的调节手段是税收,它在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往来,以及贯彻国家各项对外开放政策,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在对外贸易中设定对进出口商品征税、减免税,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权益;其次,按照对等原则来解决国际税收问题,在对外经济往来中,来维护国家权益;最后,是通过有关的税收政策来吸收外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引导外商的投资意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的税收体系中,经济受到几乎所有的税收的影响,换言之,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收入、消费水平,而且影响产业、投资结构身子宏观经济的波动。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征税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但也会引起市场配置的改变。(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毛翠英,杨抚生.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3).

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篇4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投资 银行 管理平台 经济效益

[论文摘 要]信息技术投资与应用水平已经逐渐影响到银行业务运营的基础能力,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发展银行业为我国的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解决和缓和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提高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银行日常的业务运营已无法离开信息技术投资系统的使用。我们必须逐渐提高银行在信息技术投资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银行业务高效、稳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创新金融服务业务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给整个金融行业甚至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投资与应用水平已经逐渐影响到银行业务运营的基础能力,银行日常的业务运营已无法离开信息技术投资系统的使用。因此,探讨新时期信息技术投资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的关系,进而促进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投资在银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但促使银行的业务服务创新逐渐跨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英特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在相当多的银行,信息技术部门都被当做十分重要的部门之一。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现在的银行正逐渐走向虚拟,逐渐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软件、业务需求、系统集成以及网络技术的水平,将愈来愈影响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据相关权威部门统计,与信息技术投资相关的投入在我国银行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22.5%以上。银行信息技术部门也在不断地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以逐渐满足新时期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很多银行的信息技术部门也已经开始积极思考并制定适合本银行的信息技术投资管理与发展战略,力图为银行在今后的5~10年内的信息技术投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我国银行业加快发展以及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优先发展以及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投资管理方法与模式,技术部门将主按键从“后台”的角色转变“前台”角色,通过持续有效地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投资方法,或者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将有效的促进银行快速向前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投资是银行发展的“肠动力”,在银行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银行业信息技术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技术安全观念尚待加强

对银行业信息技术投资安全来讲,首要的问题是观念以及意识的问题。目前的国有银行,管理层次多,管理半径大,使管理效率管理成本信息沟通都受到严重制约,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组织结构改造促进银行借助信息技术重整客户信息资源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强大控制力的内部管理控制信息系统提高效率控制风险,当前我国银行的管理层对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重要性是重视的,但对信息技术投资安全到底指的是什么却知之甚少。因此主要工作还是在口头上落实。在信息技术投资安全上,由于其技术壁垒的原因,容易形成管理脱节的想象,缺乏联动性以及群众性。从管理层到员工,能否意识到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重要性,明白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业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基础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投资安全观念的缺乏是银行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的重要安全效果并不依赖于重要技术,而依

赖于基本规范的落实以及常见的安全手段的应用,缺乏对银行业务信息技术投资安全发展战略的全面了解。

2.缺乏专门的管理机制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是全行整体的信息战略规划,由于银行对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制定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导致对信息技术规划制定时规范管理的缺乏。部分银行的信息技术发展规划由信息技术部门单独完成,业务部门较少或不参与,导致规划不够全面,并在完成后得不到有效实施以及应用。很多银行不但没有专门性的管理机制,而且没有专属授权的机构,进而无法对信息技术战略实施有效的管理并根据业务发展实际进行定期调整以及更新。由此,造成银行在制定银行重要业务安全系统(平台)规划时不敢放开手脚的进行规划与实施,不能充分满足业务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造成业务发展需要以及信息技术支持的脱节。银行业成功的信息化建设还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解决好一些相关问题,如技术安全问题、项目管理问题、人才使用和激励及人员培训问题等,才能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重塑中国银行的新面貌。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信息技术投资的相关措施

1.面向服务的信息技术架构

面对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银行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建立技术驱动的业务服务,降低功能冗余以及整合的复杂度,进而为银行提供一个更具效益以及可扩展的平台。例如,通过数据访问实时性提升,参与流程的独立性功能组件的数量减少。实现智能客户端访问。典型的智能客户端应用能够优化利用本地资源及其离线功能,并能通过优化的方式被部署以及更新在设备之上。进而为银行架构一种面向服务的设计、部署以及管理软件基础设施及应用的新方式。架构中的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被组织成多个标准化的服务,并被封装在一个完整的工作组件内,其中的服务接口采用通用访问机制来实现,并能够接收任何来源的请求,服务导向型架构可以帮助银行利用现有的数据以及接口服务进行应用系统的整合以及功能分配。

2.投资项目的合理评定

银行的信息技术投资项目需要银行特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对项目进行阶段评定。在制定信息技术投资项目时,银行在确定是否涉及银行重要业务的信息系统维护服务资源投资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制定投资范围。另外,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负责了解与信息技术投资决策相关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管理层应对信息技术投资将怎样支持金融机构的目标以及战略计划以及金融机构将如何管理与服务提供商的关系等进行评估。还应考虑信息技术投资风险对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系统以及资源的可用性与完整性、信息的机密性以及规则的一致性构成的威胁。

3.构建信息技术金融平台

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证券、保险、基金的一站式的柜台享受服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聘请专业人员解决客户在购买证券、保险、基金等产品时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顺利地实现银行业务的信息化服务。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银行信息技术投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类金融服务以及经济信息,并向社会发布,进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以及资金的运动,以实现信息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四、结语

信息技术投资作为银行发展的动力,对推动我国银行业发展表现出愈来愈大的作用。以数据集中、综合业务系统、电子支付系统、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系统为主的信息化发展有力地构建了信息技术投资与银行业发展的管理平台,提升了我国广大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在这种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形势下,银行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技术与管理上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逐渐完善。因此,我们必须逐渐提高银行在信息技术投资运行以及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实现银行的信息技术投资发展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完美统一,进而促进银行业务高效、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怀军:银行信息技术投资及其风险管理,2010年4月

[2] 郭宗宪:金融服务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承接策略,2007年6月

[3] 刘冬云:信息技术投资安全信息系统运行的新要求,中国教育,2009年3月

[4] 隆永红:银行电子化安全呼唤商用密码标准,信息与通信保密,2008年5月

税制结构优化与税收征管的关系 篇5

传统的税制优化理论为了分析的简便,往往把税收征管成本和征管部门的征管能力忽略了。然而现实生活中,再好的税制,最终必须依靠征管才能实现其目标。税收征管的难易程度和征管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优化税制的设置。由于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使得优化税制在执行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偏离设计时的初衷。因此,有必要把优化税收理论和税收征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征管因素作为衡量税制结构优化的标准之一。

一、税制优化必须考虑征管因素

1.税收征管的成本不容忽视

优化税制理论往往在税收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与增进社会公平之间进行权衡,以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税制优化和税收征管是密不可分的,税收征管是保证税收制度有效运行的手段,税收制度目标依赖于税收征管来实现。但税收的课征并不是一种不花钱的活动,相反,税务当局征税要消费资源。与此同时,纳税人奉行税制要付出代价,包括会计师和税务师费,还有纳税人在填写税收申报表和作记录时所花的时间价值。

优化税制应当考虑到税务机关的征管费用和纳税人的依从费用。目前发达国家的税收成本一般是1%~2%,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征管水平较低,因而税收征管成本更高。税收征管成本对优化税制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影响可能大到足以扭曲优化税制设计时的初衷。

2.税收征管能力制约税制优化

政府征管能力是税制结构选择和调整的重要约束条件。在短期内,一国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总是有限的,税制结构的选择与调整不能超越这个限度。税制模式只有当它与政府征管能力相适应时,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就是说,税收征管所具备相应的技术手段,征管队伍所具备的相应素质,对税制的实施必不可少。如果一个国家不顾自己的征管能力,片面追求税制优化,反而可能导致税收征管中的税收流失,从而降低税制的可信度,使税制的既定目标落空,最后得不

偿失。因此,在政府征管能力许可限度内选择和调整税制结构才是最切实可行的。

3.税制优化必须考虑税收征管环境

良好的法制环境是税制得以贯彻落实的根本保证,而较强的国民纳税意识则有助于税制的优化。一国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法制建设水平,盲目地追求税制的优化,使税制繁琐复杂,结果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同样,国民的纳税意识及纳税观念也不容忽视,例如,在一个纳税意识淡薄的国家,实行简便的税制应是明智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说我国的征税环境并不理想,当然这一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是可以改变的,但非一日之功,我国税制优化设计时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二、税制优化有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

考虑了政府税收征管能力、税收征管环境等因素影响的优化税制设计,事实上又有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评价税收征管效率既要考察取得定量收入所耗费的征管成本;也要衡量由于政府征管能力不足以及纳税人逃避纳税而造成的税收损失;事实上还应考虑税收征管能够征收多大规模的`收入,以满足政府必要支出的需要。过于简化的税制其征管成本肯定很低,纳税人也难以逃税,但集中的收入也有限,显然并不足取。合理的税制结构,既有利于征集到适度规模的税

收收入,又使税收征管部门有能力承担征管任务。同时,合理的税制结构也有利于减轻纳税人的抵触情绪,有利于纳税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有利于纳税人之间的相互监督,这一切无疑会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三、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税制结构的优化

税制的优化无疑会受到政府征管能力的制约,但政府征管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的征管能力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可以提高的,政府征管能力的提高给税制结构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助于税制结构的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努力提高政府征管能力是我国税制改革与征管改革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浅谈诚信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篇6

用经济。只有诚信的企业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一个企业信用不好,将会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很多的竞争对手,企业必须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意,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一) 依靠诚信提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没有诚信,就没有竞争力。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迟早要被市场所抛弃,一个不讲信用的市场,最

终将被迫关闭,一个不讲信用的民族会被世界所淘汰,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则。没有诚信,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竞争力。可见,诚信是保持企业百年不衰的奥秘所在。现代市场经济,又被称作“信用经济”,在中国企业,诚信正成为时下热门的主题。家电企业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如海尔、春兰、TCL等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始终以企业的高质量管理和优质的大众服务为中心,以信用建设的基础获得了广大消费者和同行的称赞。春兰倡导“造福人类社会”,海尔倡导“真诚到永远” 的理念,强调产品可靠,温馨服务,诚信为本,以自身实力竭诚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坚定地贯彻落实诚信经营,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舒适全面的呵护,让消费者感受到美好生活品质,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各界的信赖,为提升中国家电行业整体水平做出贡献。

(二) 追求诚信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开拓市场

诚信是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从假酒、假药、假奶粉到今天的食品

中添加苏丹红,这些都是某些企业不诚信的表现。如今市场普遍从卖方走向买方,在产品出现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大众消费正逐步朝着认同质量和品牌的方向发展,提高质量,争创品牌,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的发展对策,成功之源。诚信是提高企业形象的必经之路,拥有诚信的企业将赢得更多顾客的信任和赞赏,从而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信用高度实际上是一种财富,企业只有以诚信为根基,尊重规则、尊重技术才能实现高层次的创新,铸造诚信品牌的永恒。因此,产品质量是企业信誉的基础。或者说,质量的核心是诚信,诚信是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只有诚信,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开拓市场。

(三) 诚信是提高企业业绩的源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业绩良好是其主要目标。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

者之间、代理人和所有者之间、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是提高企业业绩的基础,缺乏互信,企业就失去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反之,提高企业的业绩就不会是一句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事。

(四) 诚信是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坚守诚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一些狡猾伎俩来欺骗交易对手”,确实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方面。守信与失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利益问题。信用有用没有用,是诚信更有用还是失信更有用,最终还是要在利益上见分晓。选择诚信、建立诚信、巩固诚信是人类社会在交往中避害趋利的必然选择。选择在生产经营中讲信用能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充分的利用,提高商业运作和经营管理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往成本,最终推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实现。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刍议 篇7

一、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1.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 分属于不同的学科

信息技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的技术, 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具体来讲,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

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中的技术。按照美国的AECT 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 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认为:“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研究范畴包括教育媒体、教育资源、教学设计等。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 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 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资源也称学习资源, 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 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

研究信息技术的学科称为信息技术学, 研究教育技术的学科称为教育技术学。

2.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教育技术萌芽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19世纪90年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将幻灯机应用到教学中, 揭开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序幕。20世纪20年代, 随着无声电影在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一些学校开始自制教学用影片, 并先后成立了“全国视觉教育协会”等学术团体, 在部分高校开设视觉教育课, 从而全面掀起了“视听教育运动”。1928年, 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视觉教育的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视觉教育, 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开始。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是与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相联系的。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改进。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进一步促使电子计算机朝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1959年, 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 从此微电子技术诞生了。微电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使电子计算机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处理功能。20世纪80年代末多媒体技术的兴起, 使计算机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 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单一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 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紧密结合, 标志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3.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同

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中, 也可以应用在航空领域中, 还可应用在军事领域中。如今,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到航天航空、卫星发射、宇宙飞船, 小到日常生活, 如银行储蓄所的存款取款、医院住院的手续办理、铁路的远程售票、商店的交款、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机关的无纸办公、电视广播的编排、报纸的排版印刷等, 还有电子邮件、上网聊天、浏览新闻、信息搜索等等, 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教育技术只能是教育中的技术, 教育技术离开了教育领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教育技术 (手工技术时代) 、视听媒体教育技术 (机电技术时代) 、信息化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时代) 。

可见,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 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教育技术特别是今天的教育技术, 越来越明确地, 并且是很自然地带有信息时代的造化痕迹。因此, 它不仅仅是运行于教育学覆盖之下的学科实践, 同时还是运行于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技术实践。

2. 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中, 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不能因为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 就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同起来, 把教育技术理解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一定就属于教育技术, 只有应用到教育中的才属于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 电影技术、无线电技术等应用到教育领域也都成为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 (物化形态) 技术和无形 (观念形态) 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 如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电影、计算机、网络等, 在教育技术中属于其中的教学媒体范畴。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 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信息技术主要属于教育技术中的有型技术, 是其中教学媒体的组成部分。可见, 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也只是教学媒体中的一部分, 所以, 信息技术不能等同于教育技术, 部分不能代替整体。

3. 信息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技术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 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当今教育技术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 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在信息化的今天, 教学设计中不能不考虑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 不能不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整合”显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辅助与渗透, 显示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 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如教科书、教师语言、黑板、粉笔、实物、标本、模型、报刊、图书、资料、图表、照片、挂图、实验演示装置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有: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CD、VCD、CAI系统、电子计算机等。还包括它们的组合系统, 如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接收视听阅览室、校园网等。在这些媒体中, 多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 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多。而其他一些媒体的使用却越来越少, 作用也越来越小。有些已经被多媒体部分取代, 如黑板;有些甚至可以完全取代, 在具备多媒体的条件下, 现在很少再有人使用挂图、照片、幻灯等进行教学, 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VCD光盘可以不用VCD机播放, 而用多媒体计算机直接播放。

教学资源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资源中, 信息资源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信息资源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密不可分, 教学媒体是载体, 信息资源是载体上的信息。信息资源的使用当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篇8

摘要:按照目的不一,税法可以归为财政税法、经济税法以及社会税法三种类别。在学界对税收调控法有错误认识,认为税收调控法是税法的整体。但从税法基本原则入手分析,税收调控法受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约束。此外,根据税收调控法的特殊性,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原则在此并不适用,但其审查原则却比比例原则更为严格。最后,根据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原则并不符合税收调控法的要求,但是其内在规律却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相一致。

关键词:税收调控法;基本原则;税收经济

一、税收调控法与税收法定主义的适用

按照通说,宏观调控法特点在于能够通过立法的完整,对多样性和变动性予以认可。该特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所调整对象自身的特点而决定,即自由市场经济形式的复杂多变性而决定。由此可见,宏观调控法在普遍意义上,认为一般采取的是“授权立法”方式。在不同的法律表现形式上,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是最主要的法律表现形式。在本文中,笔者提出观点,应当从现代法治的角度,从国家定义的角度,将税收法定主义作为最首要的原则予以考虑和认定。根据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宏观调控法所针对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形势,应当予以及时的变动和制定。当某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之后,便成为了比较普遍的情况,学者根据该现象进行总结,从而形成抽象意义上的一般规则。税法手段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不断变动征税对象和税率等课税要素。而作为税收法定主义,便是要确定课税的主要要素,即需要通过狭义的法律形式对课税要素要予以确定。

此外,市场经济形势是复杂多变的,因此相应的宏观调控法也应当进行变动。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具有自身调节能力。而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为国家采取干预行为提供了借口。但是国家要进行干预,比较合适的时机应当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其外在时。

从税法角度而言,税收法定主义能够和“授权立法”形成相互照应的关系。笔者认为行政机关的立法方式应当是授权立法,即充分保证立法权的客观来源。此种必然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立法存在局限,往往不能够满足立法的实际需要。二是行政机关无法解决行政权和自身权能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两个矛盾,笔者认为可以要求立法机关对部分立法权予以授出。

二、税收调控法与税收公平原则的适用

税收公平原则较为普遍,在税收和税法中均得到适用。在具体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纳税人对税务大小予以承担。在法学演绎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量能课税原则”表现出来,即纳税人承担税负的多少,应当根据其负税能力的大小来决定,但是相对而言,又保证了不同负税能力人之间的公平。正如前文所阐述的那样,税收调控法包含两种措施,一是税收优惠措施,一是税收重课措施。针对税收优惠措施,意味着税收优惠对纳税人税负的加重。针对税收重课措施而言,直接加重了纳税人的税负。不管是税收优惠措施,还是税收重课措施,在对象的选择问题上,经常考虑的不是纳税人负税能力的大小,而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需要,有时甚至还要考虑到社会政策的需要。若采用税收调控法,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即负税能力比其他纳税人还要强大,但是所承担的税负比较轻,也有可能,负税能力相对于纳税人而言不够好,但是所承担的税负十分重。可见,税收调控措施不仅违反了税收公平原则,同时还违法了量能课原则。

据此,唯有符合三个方面,才能够判断税收调控法的合理性。第一,税收调控的实施是否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即需要对整个社会利益起到帮助,并带来不少经济利益。对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更为有利。第二,采取税收调控时,应当尽可能的符合比例原则。税收调控法在实现政策目标时,是否已经排除了其他任何可能实施的手段,即是否符合必要原则,且牺牲了量能课税原则的法益之后,其所追求的公益分量是否已经被超越,即是否符合狭义比例原则。第三,把握公共利益原则时,需要衡量平等原则与税收调控措施,即增加的公益是否能够超过量能课税的公益。

三、税收调控法与税收效率原则的适用

税收效率原则是税收和税法普遍适用的共同原则。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效率原则,即怎样通过一种比较少的征管成本,得到最多的税收。二是税收经济效率,即税收中性原则。指的是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税收如何对二者产生影响。根据该标准,税收可以实现额外最小负担化,并且同时实现额外收益。第一,从税收调控法与税收行政效率原则来看。可见,税收调控法针对某些特定的那些人来说,和其他纳税人之间存在待遇上的差别,得到了特定纳税人资格的认定和审查,并且还要做好相应的税收工作。征管成本的提高需要对税收进行退还或者征收,在处理异议和纠纷的过程中,其成本也在随之增加。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越多,使得税收收入减少的越多。为了能够达到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平衡,可见,税收调控法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上来看,要对行政效率比例进行衡量,不仅应当减少征税的管理成本,更应当将整个社会的税收成本降低。

按照笔者的观点,可以將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法结合进行考虑。对税收调控和税收中性的关系进行再认识。经济自由和宏观调控法之间有比较完善的统一性,在整个调节过程中,还应当不断完善市场优化配置,对相应的税收制度进行确定。税收中性制度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中,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更好的优化市场化配置资源,达到自由的税收秩序状态。针对税收调控法寻找到比较完善的理想方案,能够及时应付市场失灵的情况。

所以,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在设计过程中,其最终目的不是调控,而是为了让整个市场回复到自发自生秩序状态,不断保持一种自由的经济,其目的不是限制经济自由。据此,税收总行和税收调控虽然表面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但是其内在有着较为完善的统一性。

四、结语

按照学界的普遍观点,税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我国现行的教材,税法也会处于宏观调控法该编下,独自成为一章。但是由于该章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很多内容均是面面俱到,不管是基本概念和具体制度,所涵盖的内容均较为全面,没有对财政税法和税收经济法进行区分。

综上所述,传统税法在早期由于对“财政目的”较为坚持,但是对“税法经济法”有所排斥。税收调控功能作为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普遍的认同。为了实现该目的,应当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税收法定注意原则,一是税收公平原则,一是量能课税原则。(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剑文.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必要性、改革趋势及其影响[J].法学杂志.2011(02).

[2]李刚,周俊琪.从法解释的角度看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与税收法定主义——与刘剑文、熊伟二学者商榷[J].税务研究.2010(09).

[3]刘大洪,张剑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经济法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4).

浅谈税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篇9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 信息不对称 矫正机制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税收管理中,并对税收征管造成不利影响,如降低税收效率、扭曲税制以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减少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机制。

一、信息不对称在税收管理势。

(一)政府与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政府与税收机关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政府是委托人,税收机关是代理人,税收机关根据政府的授权进行税收的征收管理。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税收机关对于税收征管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自身管理活动等信息的掌握要远远超过政府。如对于税源的分布、税收收入的增长或下降趋势、纳税人的经营和纳税状况、税收执法情况等信息,税收机关都比政府更清楚。尽管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经济统计和分析大体上掌握税收收入情况,通过审计、监察等手段了解税收机关的执法情况,但更多的信息还是由税收机关来报告的,税收机关具有税收征管上的信息优不对称

在税收机关内部,可分为各级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税收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国税局与地税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

1.各级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下级机关对其自身的征税情况的信息远比上级机关掌握得充分,下级机关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获利。这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所有类似的上下级机构之间。

2.税收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税务人员对自身工作情况、工作能力的知识和信息超过税收机关。由于税务人员是实际执行税收征管各项具体操作的人,税收机关难以掌握税务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税务人员拥有信息优势。

3.国税与地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税收机关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种特殊表现,存在于实行分税制的国家,国税与地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两者都只掌握自身所管辖的税种和纳税人的信息,各自具有对自身管理情况的信息优势。

(二)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纳税人纳税情况的信息不对称。税收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息的掌握,是通过纳税人的申报表和税收机关事后的检查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渠道获得。但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及某些私人信息存在的必然性,税收机关不可能完全掌握纳税人的所有真实纳税信息。在纳税人的纳税情况上,纳税人远比税收机关了解自己的经济活动,也知道自己应交纳的税收,纳税人具有信息优势。

2.税法规定的信息不对称。征纳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征税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税法规定,否则就可能出现违反积法的征税和纳税行为。一般来说,税收机关存在着信息优势,其原因是:一方面税收机关作为税法的参与制定者和解释者,必然比纳税人更了解税法各项规定。另一方面,国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税法公开披露机制,使得纳税人,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企业纳税人和自然人纳税人更难以了解和掌握税法的纳税规则。

二、信息不对称对税收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一)降低税收效率,增加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税务部门不得不设置多个环节来掌握纳税人的情况,这样不仅增加了纳税成本,也增大了征税成本。以一般纳税人办税为例,要经过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申报、计算机稽核、一般纳税人年审、接受税务检查等环节,这么多的环节必然使纳税人的成本增加。另外,这些环节中都要有一批税务干部的存在,以核实税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时还需配备现代的办公设备,这样一来,征税成本也不可能不高。

(二)扭曲税制

由于税收信息不对称,在实践中不得不取消一些本来很好的税种,比如出口货物根据国际惯例,应该实行零税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得不降低退税率,造成征退税率不一致,违背了原来的设想,又不符合竞争的需要。

(三)导致纳税人的“逆向选择”

税收机关由于受客观条件(如技术和装备)和主观条件(个人素质、技能等)的限制无法掌握纳税人真实完备的信息,就可能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而收益却较大,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有关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收机关提供虚假信息,以获取更大利益,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更严重的是他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纳税人的 “逆向选择”由此产生。

(四)引发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从税收征管行为看,税务征管人员作为代理人具体履行着对个人或企业征税的职能,他们了解国家各项税收制度,面对的是广大的纳税人,因而掌握着较多的税收信息。税收管理机构是委托人,对税务征管人员和税收收入进行管理,但无法准确了解税务人员的效用函数和行为选择。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也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这主要表现为两类行为:一是偷懒,即税务征管人员所付出的(正)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二是机会主义,即税务征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而不是国家)的利益。换言之,税务征管人员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来逃避监督,从而使其行为发生扭曲,追求自身(而不是国家)的利益最大的目标。

三、税收管理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机制

(一)纳税人问题的解决

1.提高税收机关的信息获取能力。对于税收机关掌握信息不足、不准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信息中心,建立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税收机关不仅要通过纳税人的申报资料、税务检查收集信息,还可以通过税收机关之间通报以及群众等外部的举报等形式多渠道地获取纳税人资料信息,应该建立起与相关经济部门的税务信息情报网络。

2.建立科学的稽查机制。税务稽查是最直接地解决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手段。税收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相关纳税资料的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税收机关受到征税成本的制约,不可能对所有的纳税人进行检查,因此就需要合理选择稽查范围,运用科学的稽查技术手段,增大纳税人偷逃税的风险。

3.制定促使纳税人正确申报纳税的相关机制。一是要有惩罚制度。在检查出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后,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处罚。实践证明,加大处罚力度是降低偷逃税的有效办法,能够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使纳税人真实地申报。二是实施声誉机制。所谓声誉机制就是指利用纳税人对其外部声誉的关注来制约纳税人。税收机关可以实行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一方面将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偷逃、欠税的情况向社会公布;另一方面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在税收政策和征收手续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

4.提高纳税人获取税收信息的能力。对于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的这种信息劣势,同样需要消除。为此,税收机关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发布制度,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纳税人的辅导和教育,为纳税人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使纳税人能了解税法,掌握税法,正确纳税。此外,税务代理制度对于解决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的问题,可以发挥作用。税务代理机构可以在纳税人和税收机关之间形成一种沟通信息的桥梁,它替代纳税人来处理纳税事务,并形成与税收机关之间关于税法信息的对称。

(二)税收机关及税务人员问题的解决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适当的工资制度(低工资)是引起官僚贪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税务征管人员发现他们的经济收入低于其他行业职工,就有可能不认真履行征税职责,甚至与纳税人一起进行税收串谋。这就存在一个以多高的工资水平诱使代理人廉洁征税问题。如果税务代理人的本职工资为X,离开政府部门后的市场工资是X0,滥用权力获得寻租收入r (K),其中K为代理人的权利大小,贪腐查出概率和惩罚分别为P和C。按照激励相容约束,代理人不贪腐寻租时的收入须不小于贪腐寻租时的收入,即X, p (X0- C)+}1-P) }X+r}K)},可见,在X0,C和P给定时,代理人的权利越大从而r越高,其合法工资亦应越高,否则容易出现寻租行为。因此,在加强监督提高概率 (Cp)、加大反腐惩罚(C)的同时,适当提高税务代理人的相对工资,或根据税收业绩酌情给予奖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激励机制。

2.加大惩罚力度。我国对税务征管人员违规的惩罚力度明显偏弱。《税收征管法》对此只有一些原则性规定,对税务征管人员究竟有多大约束力,还值得探讨。由于违规成本小,理性的税务征管人员就有偏离征管职责、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为此,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税收执法责任制度和执法督察制度,明确征管人员职责,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的惩罚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强化税收征管。

(三)政府税收立法要贯彻确定性原则,减少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篇10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观,基于现状的反思及正确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对立与统一共识到共生现状与出路方法与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各类风险在不同国家和市场快速传递,交叉蔓延。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立与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从哲学高度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不同形势下对立与统一的结构是变化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两者矛盾稍小一些,因为在早期阶段经济规模小、环境容量大,在后期阶段经济实力强、治理力度大,这两种情况下,环境与经济都容易相处,统一性大于对立性。而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中间阶段,环境压力大而经济实力没有达到足够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最为突出,两者处在相持或双双受阻的困境之中,对立性大于统一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这种困境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认识严重不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定范围,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经济发展,轻资源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等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于部分国人头脑中。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GDP 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无疑加速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发严重,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后果出现。

二、共识到共生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国,近年来,包括中东部地区以及华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 并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趋势。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发的灾难。

全球化的发展诱使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方面日益趋同,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每一个国家在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领土安全方面必须以其它国家的安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一种具有内在紧密关联、彼此具有相互构成性因素的理念——即相互依存的“共生”。共生是不同生物和人类的共生单元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的关系;共生双方或多方通过这种关系获得发展,失去其中一方,另一方不能独立存在;共生单元之间构成难舍难分的互依关系,维护了共生系统中他者的生存和发展,自身才能得以存在,整个共生系统才能得以平衡协调。

今天的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互动整体,这要求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必须摆脱二元分立对决、非此即彼的争斗共生模式,从思维模式中放弃那种“胜利者”游戏规则,改行一种“双赢”规则。

三、现状与出路

人类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这种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扰乱了原有的自然秩序,在利用矿产中一些元素的同时,也将余下的物质弃掉在环境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使用引发的大气质量问题;二是矿物利用问题,尾矿弃置污染水质和土壤,并通过动植物食物链的累积效应,影响人类健康。同时,由矿物提炼出来的各种化工产品,如农药、化肥等造成土壤、河流污染,形成面状污染,并引发食品与饮用水安全等更为严峻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按照传统理念与路径继续发展,势将给全球资源环境形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并可能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矛盾与冲突。如果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全球全面展开,在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责任缺失的情况下,必将导致资源加快枯竭、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甚至可能出现全球生态系统崩溃。

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难问题,力挽人类之危机,必须从人类自身做起,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展智慧经济。

一是确立绿色理念。绿色作为植物颜色,是生命本源象征。绿色理念就是人类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适应环境和社会,与环境协同发展、与社会和谐共进的发展思路,保护环境、呵护生命、共存共进的文化意识与文化伦理。基于绿色理念,形成一系列绿色制度体系,引导和约束全社会形成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再生等覆盖经济社会活动全过程的绿色经济体系。确保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的行为范式与生活习惯。

二是发展智慧经济。智慧经济就是依靠人的智慧发展起来的经济。经济发展只有回归到依靠人自身智慧上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尚未找到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办法。新世纪以来,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一批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崛起。第一是新能源。既然传统化石能源使用是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首因,因此寻找新能源就成为当务之急。现在共识是,核聚变使用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但这大约还需要30余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开发使用成为现实新能源的选择。同时,煤炭的清洁利用尚有较大的潜力。第二是新型材料使用。既包括新型结构材料与新型功能材料研发;也包括既有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废弃物等循环利用。第三是信息技术。3S、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这将极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据有关估测,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智慧城市建设能使产 出翻两番,极大缓解发展对环境的压力。第四是生命技术。包括医学与生物技术在内的生命技术,将极大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与寿命,使得人类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知识能够快速增长第五是海洋技术。海洋开发使得人类活动由单一的陆地转向陆海统筹,发展空间新增两倍,可获取更多更好的新资源。第六是航天技术。人类借助航天技术得以拓展未来资源与环境空间。第七是环保技术。环保技术为发展静脉产业提供可能,使得人类经济发展形成闭路式的可循环型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所积淀的文化,正在成为人们消费的精神食粮。文化创意、观光旅游、生态休闲等精神追求、自我完善与价值实现领域,正成为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人们的重要需求。因此,良好环境不仅是一、二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载体,更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资源。

四、方法与措施

(一)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和先导作用。协调环境准入门槛,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制定环境准入配套政策,推动环境管理向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方向发展。

(二)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科学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土地、财税、价格、质检等政策的协调配合。

(三)严格环境管理,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行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制,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违反环保法规新上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要坚决查处。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依法追究责任。

五、结束语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围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聚焦于两者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对于环境保护这项工作的自身而言,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其带来的不仅仅是防治手段的增加,也是矛盾冲突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利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时我想努力作文600字下一篇:宁波港口岸线管理规程-宁波交通运输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