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2024-07-26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通用11篇)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篇1

文章标题: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汇报材料

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汇报

自2005年11月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考核子系统在我局进行推广以来,在上级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局党组高度重视,有关科室大力配合,系统已经正式上线运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系统考核及追究情况

(一)试点期间系统考核及追究情况(2006年1-6月)

试点期间有关情况(2006年1月—6月)

系统考核情况

有过错率

监控过错

涉及人次

应扣分数

43个(次)

630条

79人次

1688分

申辩调整情况

涉及过错率

无过错申辩调整

调整责任人

申请人数

34个

554条

1人

50人次

系统追究情况(试点期间只考核不追究)

涉及过错率

涉及过错

涉及人次

追究情况

10个(次)

76条

30人次

涉及30人次应扣177分,应予以经济惩戒885元,同时1人还应给予批评教育,1人还应给予通报批评

(二)全省上线后系统考核及追究情况(2006年7-8月)

全省上线后有关情况(2006年7月—9月)

系统考核情况

有过错率

监控过错

涉及人次

应扣分数

16个(次)

33条

21人次

211分

申辩调整情况

涉及过错率

无过错申辩调整

调整责任人

申请人数

9个

21条

1人

12人次

系统追究情况

涉及过错率

涉及过错

涉及人次

追究情况

8个(次)

12条

10人次

涉及3个率5人次扣13分,给予经济惩戒65元。其中4个率4人次已执法自查给予扣款80元,不再责任追究。1个率1人次因系统考核过错,不再进行责任追究。

关于2006年9月的系统追究情况说明:

我局9月份共发生执法过错行为6类7户(次),共涉及过错责任人6人,共计应扣37分,经济惩戒185元。

10月份我局已经对9月份的6类7户(次)过错进行了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自查追究,共对4人次分别给予了批评教育、作出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行政处理,共计扣款80元,具体情况是:“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未按期核销限改率”所涉及的过错责任人是XXX,过错事实是2006年9月XX制作有限公司外销证未及时核销未发限改,根据《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项之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并扣款伍元;“入库级次准确率”所涉及的过错责任人是XX,过错事实是2006年9月7日在审核电力局申报时不严格导致开票错误,根据《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四项之规定,作出通报批评,并扣款叁拾元;“不予行政处罚率”所涉及的过错责任人是XX,过错事实是2006年9月30日未下达不予处罚决定书,根据《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第十一条第三款第七项之规定,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并扣款壹拾伍元;“查补税款入库率”所涉及的过错责任人是XXX,过错事实是2006年9月30日查补税款未及时采取扣款、扣押查封措施,根据《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第三项之规定,作出通报批评,并扣款叁拾元,以上四人的执法过错行为具体通报情况详见X国税函[2006]148号文件。

“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正确率”所涉及的过错责任人是XXX,过错事实是超过小规模标准未按增值税税率征税,按湘国税发〔2006〕95号文件精神和县局综合业务科答复,可以不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征收率征税,该率已被系统连续监控三个月有过错,过错责任人已经进行了申辩调整,因此本月的过错不予责任追究。

二、系统运行情况及运行成效

自2006年8月份系统在全省正式上线以来,整体运行状况良好,我局在2006年8月22日,对系统启用的49个率考核监控7月份的数据,与综合征管软件中的数据进行了比对,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情况。通过试运行及正式上线进行考核追究以来,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提高了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被系统查出的一些过错,是过去一线执法人员不在意、随意的,领导又往往看不见、难于了解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特别是考核子系统目前监控的大部分指标是时限,即是否按规定时限完成了相关,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

(二)充分发挥“电子监督员”作用。按照系统设计,各级执法人员可以在该系统中按日查询自己的执法情况,通过系统的预警功能,及时发现执法过错并进行纠正。<

/p>

(三)规范了执法程序,优化了纳税服务。系统运行后,各执法人员特别是办税服务厅人员在执法观念上改变了以前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认识,建立起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时限办理税收业务的责任意识。纳税人也明显感受到了税收执法责任制带来的优质服务。

(四)实现了考核追究的客观公正,提升了考核效率。系统使用批处理的方式,通过考核和追究指令的执行,快捷的生成考核追究结果,解决了原有手工考核取据难、追究难的问题;采用自动考核追究的方式,避免了手工考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情因素、人为因素,考核过程透明,责任追究实事求是;系统考核指标涉及各业务环节,被考核人员上到局领导、下到普通执法人员,在统一的监控平台中进行执法行为的考核追究,体现了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客观。

(五)强化了岗位执法能力,提升了干部素质。系统上线运行后,按照规定执法、按照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提示的过错自行纠正不符合规定的执法行为已经成为执法人员的习惯。为适应岗位需要,学习业务,讨论中的难点已形成了风气,学业务、学政策、熟操作,成为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有效促进了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试点期间及初始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总局对系统进行优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系统并不是完全十全十美了,我局认为,系统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系统有些参数和考核项目设置不完善,与CTAIS的设计原理可能存在不相匹配。如“待批文书按期批复率”,系统不能识别双休日、节假日,在初始化中,对待批文书流转时限的设定是采用每个环节均增加2天进行设置,这就有可能导致有些未按期批复文书而系统不能监控到。

(二)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只能考核到CTAIS的操作人员,而有些执法行为实际中,有可能是因为非操作人员的过错造成,而非录入人员的责任,对此类问题,只有通过“申辩调整”调整过错责任人,影响了计算机自动考核的严肃性和针对性。如2006年8月监控到“待批文书按期批复率”一户为办税服务厅文书经办岗,实际是管理单位文书经办人员延迟传递资料所致。

(三)系统启用的49个率,考核监控的大多是执法程序及时限方面的问题,而对执法实体方面的内容却监控得不多,并且对实际执法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没有进行监控。如“查补税款处罚率”,系统只能对“有查补税款是否处以罚款进行监控”,而对是否“按照查补税款处以50以上的罚款”的情况没有监控。

(四)系统考核指标参数设置升级与政策变化和综合征管系统升级未能同步,可能会导致系统监控考核不准确,并且CTAIS的开发公司和执法考核子系统的开发公司不是同一个公司,因此,考核子系统的升级与CTAIS的同步升级几乎不可能实现。如在试点期间,系统考核全市三月份“逾期未申报率”过错达8322条,而综合征管系统中同期数据却为:应申报户6859,准期限申报户6858,准期申报率为99.99,造成系统考核错误的原因是CTAIS进行了有关参数升级,而执法考核子系统相对应考核率的取数参数没有及时进行升级所至。

(五)执法通报查询问题。省局编辑生成的执法通报,市、县区级执法人员无法查询。省局所编辑的“执法情况分析”与“具体要求”项目内容,其本身就是针对市、县区局提出,但市、县区级执法人员在“税务机关”选项无法选择省局,导致无法查询。该问题的存在,降低了执法通报的使用效率,减弱了执法通报效能的发挥。

四、对优化系统的有关建议

(一)建议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对各地提报的问题以及提出的业务需求,希望总局能尽快研究解决,这是确保顺利运行和准确考核的保障。

(二)扩大系统覆盖面。目前推行的1.1版考核软件,只考核了综合征管软件的执法问题,且考核指标有限,显得力度不够,因此,建议下步将防伪税控系统、出口退税系统的执法行为也纳入考核追究范围,实现执法的全方位考核追究,其力度和作用将会更大,效果和影响也将会更好。

(三)合理对考核指标进行参数设置,即考虑执法程序方面的监控考核,又考虑执法实体的监控考核。

(四)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建议拿出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考核子系统”的考核资金,以解决执法岗位之间干多追究多,干少追究少的“岗位陷阱”等问题。

五、对执法考核的建议

目前,国税系统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考核项目,各自都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相对地不是很统一,而且还存在相关联的重复考核问题。对同一项,既是甲科室的考核项目,也是乙科室的考核项目,而两个科室对这项的要求及考核计分标准又不统一,这样就使被考核的具体操作人员无所适从,也感到严重不公。同时,现在成立了考核办,负责全局的考核,实施的是全面考核职能,那应不应该也负责部门考核这一块呢?如果也应负责这一块,又应该负责到什么程度?它与履行相关管理职能的部门对其管理过程中反映的被管理单位的问题又应该如何衔接?这些都有待上级具体明确。因此,整合考核职能,既要整合部门之间的考核职能,又要整合部门与考核办的职能。达到有效解决重复考核、多重考核的问题。因此,请求上级就全局的考核进行系统研究,统一制定考核办法,明确各部门在考核方面各自应履行的职责,整合考核职能,进一步明确考核办职责。

2006年10月31日

岗责考核系统运行情况汇报

我局自行开发的岗责电子考核软件共设置日常、行政效能、部门考核、考核、考核查询、系统维护、个人设定等7大模块,日常主要是使用联系单、任务单、资料传递单、出勤管理、消息管理等进行管理和考核。系统以综合征管软件的用户名每个干部职工分配一个登录名,随时可以操作相关业务模块,及时登记处理相关事宜,大到局长下的任务,小到短暂离开办公室都有记录。

目前系统运行情况良好,1至9月系统考核情况如下:

考核项目

考核时间

扣款人员

扣款金额

未及时传递资料

1月

彭芬兰

10

未及时传递资料

1月

刘东卫

10

未及时审批审批报告

1月

匡益平

10

未及时传递资料

2月

王碧蓉

10

未及时传递资料

2月

吴豪

10

未及时审批审批报告

2月

刘分明

10

未及时传递资料

6月

邓玮辉

10

未及时传递资料

6月

刘宏联

10

未及时审批审批报告

6月

胡建龙

10

合计

9人

90元

1-9月共下发任务单20份;发出联系单14份;呈报呈批103份;资料传递单623份;请假外出记录5403条;用车申请单16份;用餐申请单13份;523人电子订餐4525餐,总计金额11312.50元。

目前系统还存在以下需要完善补充的地方:

1、部分模块还没有全部应用,考核内容没有具体到质量的完成。如任务单、联系单等考核到了程序,但没有考核到实体,也就是说完成得怎么样没有考核。

2、查询模式应进一步完成。如资料传递单位就不能分单位、分个人、分时段查询,查询很不方便。

3、关于岗责考核体系应用的考核应进一步规范,目前只有对应用联系单、任务单、呈报呈批报告的审批时限进行考核,对其他项目尚无考核办法。

全局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考核汇总情况:

扣分

扣款人次

扣款金额

2004年1-12月

160

237

6167.00

2005年1-6月

0.64

2

60.00

2005年7-9月

622.36

146

8382.19

2006年1-9月

149

379

17197.1

合计

932

764

31806.29

《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汇报材料。Mj2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篇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税务征管,税务部门信息化

1 税收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征管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观念落后

观念是行为的向导,现阶段,税收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是认识片面化,把工作寄托于几件信息设备更新和一些软件的应用上,忽视了人的内因主导和征管改革对税收信息化的推进作用;二是思维表层化,对信息化发展规律了解不够,对其特殊性认识不足,习惯于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指导知识经济,难以适应“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内在发展要求;三是没有实在地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1.2 资源投入结构失衡

因为税务部门信息化启动比较晚,还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所以投入结构难免失衡。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在投资结构及发展趋向上过分强调专业化,缺乏整体系统观,存在着重视信息化建设而轻运行时的管理、重视硬件资源的建设而没有抓紧软件应用水平的提高、重视网络建设而轻资源的投入等结构投入误区,使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难以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具有社会系统功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也会受其它业务部门协调联动及发展水平制约,往往工作推进时每项工作的牵头部门轰轰烈烈地推进,而协调部门没有很好地配合,难以形成部门互动,使信息化推广工作受到一定的阻力。

1.3 其它部门的信息化制约

从内部看,大量、有效的涉税信息因税务局外部其它部门信息的缺失,将难以导入地税系统的数据仓库中,信息运行阻断,而短缺的融法律、税收、信息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又淡化了科技的推进作用;就外部言,税收信息化是在税务部门积极倡导和社会各部门自觉跟进的互动中一步一步实现的。而目前,除金融、电信外,企业及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这种信息占有和运用的不对称以及参差不齐的网络办税客体对税收信息化的推进产生了负面冲击。

1.4 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

尽管近年来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但利用状况仍不乐观:一是应用范围较窄。现行税收征管的各业务模块的分工还难以实现科学的职责界定,纯粹由计算机管理还难以替代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二是水平较低。现阶段,无论是个人所得税申报系统、征管系统模块的运作,还是办公自动化工作,都还存在着“两条腿”走路,“两只手”运行的状况;三是层面较浅。受人员观念、素质和技能等因素影响,税收信息化利用多停留于前台征管层次,后台监督整体利用水平偏低,效果也不够理想。

1.5 税收信息化的保障手段不足

制度建设是税收信息化的保障手段。一方面税收信息化建设单靠鼓动性宣传和部门强制性推动,后续保证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制度约束不力,新出台的税收“征管法”虽然对信息化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应当性条款多,约束性惩戒条款少。目前税收与社会各部门的信息协作办法和制度尚处于酝酿阶段,形成制度空缺。

1.6 与其它部门沟通协调不畅

首先是信息源不完整,表现在与税收监管密切关联的工商登记信息、企业编码、银行帐号、个人身份证明等技术标准受现行行业体制和部门法规的制约,既不规范也不统一,既难获取又无法得到利用;其次是信息系统不配套,表现为税收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建设滞后于应用系统开发,内部各业务操作层面与技术应用层面结合不够,造成信息缺乏沟通、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

2 税收信息化与具体征管工作的协调

2.1 从税收信息化的角度思考税收征管的问题

理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决策(管理)项目和决策(管理)层次3个方面。以此来对照税收征管工作,可以将税收信息化系统分为包含了纳税人和地税机关两方面信息的数据库、根据税法要求确定的管理项目(管理要求)和为实现管理活动而确定的管理层次、管理机构和工作流程3个部分。对这一结构加以分析,应当得出两个明确的结论:一是信息化管理并没有给税收的管理目的和管理依据带来变化,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由国家税法决定的。这一点要求在信息化管理的环境下要坚决破除“唯信息论”的管理思想,防止将税收管理由执法行为异化为纯粹的信息处理工作;二是税收管理工作的直接对象发生了变化,它由过去的信息存在方式(主要是各种纸质信息载体)变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表现形式的数据库,因此必须以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要求来规划、设计、运作税收征管的管理层次、管理机构和工作流程。这一点要求破除“业务与技术分开”的管理思想,明确业务处理与技术操作是实际管理工作中两个不可分开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将具体管理岗位人为分成“业务岗位”和“技术岗位”两类。

2.2 改进税收征管工作的具体流程

(1)从受理岗开始的各个岗位人员,应该按照税法规定的工作流程,以计算机中数据流程的观念完成征管中的每个步骤。“数据流程”是软件工程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内容是用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流转的方向、步骤等属性来描述实际的业务活动,它的核心是对实际业务活动进行抽象描述。将其借鉴到征管流程的设计上,在规划征管流程总体架构时应当做到:一是对征管活动进行抽象总结,确定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实质性内容;二是从数据库管理的角度对信息的采集渠道、项目内容、流转过程等进行规划;三是根据数据处理“节点”的要求确定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

(2)开展对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现有的部分应用系统彼此之间是割裂的,但随着征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征管模式的变革,整合现有的各个应用系统已成为共识。对于这种整合,不能仅仅以实现数据共享为目标,而要以构造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二是可以大幅度提升管理的严密性;三是有利于规划新的征管组织结构。

(3)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提高数据应用水平。针对目前强化“首问责任制”和强调管理“精细化”的新要求,在数据应用上应以“一户式”为主要改革方向。以构建一户纳税人“横向”和“纵向”两个信息库为主要手段,对纳税人的信息实行集中管理。在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方面,在继续满足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应把对个别纳税人实施精细化监督管理作为数据应用的新目标。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数据存储方面的优势,也能使“首问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3 在信息化与税收征管协调中应重视的几个关系

目前征管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进一步切实提高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化最大限度为税收征管工作服务,还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抓好信息化理论建设与规范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在这方面,一是要提升理论建设的系统性。当前上级机关对信息化日常工作的理论指导主要是一些技术性的建设原则、指导思想、实施方案等。根据目前新的征管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理论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二是要增强制度建设的规范性。要在不断理顺税务系统内部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把目前根据单项工作制定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处理办法及规定等清理修改成一套从硬件建设、维护、管理到应用方面、从各项业务管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从数据采集到计算机操作规程等各环节各层次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

(2)抓好业务培训与操作培训的协调发展。一是要以规范税收业务为基础推进培训工作。注意防止税收业务与软硬件建设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税收征管业务和行政管理业务的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要做好软硬件的计划配置,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注重各环节各岗位的业务衔接,协调配合,高效运行;要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的建设,软件的设计开发必须不断适应税收发展的需要。二是提高每个职工操作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平台统一、一次录入、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分步实施,实现软件平台的标准化;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的标准化。

(3)抓好信息安全与系统建设的协调发展。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外部的侵袭、内部人员的攻击以及数据的丢失和病毒的泛滥。为了确保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必须切实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规划、设计、建立系统信息安全体系,从设备、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层次充分考虑,建立系统自主版权的信息安全平台和可靠性保障体系;二是加强系统自身的安全建设,建立系统数字认证中心和外部人员上网或内部人员远程访问数据的身份认证机制,做到内部关键数据与公共网络的物理隔离,按照税收信息的重要程度,认真划分电子信息的安全等级;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行政管理方面要抓好安全管理机构、制度、人员、责任和监督机制等,技术管理方面要抓好工程建设和网络运行的各个环节;四是形成安全管理的动态监控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技术力量,密切注视针对税收信息化的犯罪活动的新动向。

(4)内部信息化与外部协调发展。在重视部门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做好与外部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逐步缩小各类涉税主体在管理模式、工作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距,避免单兵作战、形成“信息孤岛”。一是把建立内部良性机制作为内外协调的结合点,注重人与机结合,注重科技与管理相结合,依法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做到机器管人和人管机器的有机结合,认真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执法责任制;二是提高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纳税人的宣传和引导力度,采用纳税辅导、推行税控器具等方式,提高纳税人财务会计和信息应用水平,建立民众广泛参与、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满足政府信息网要求、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信息系统;三是不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税务部门要在加强自身征管建设的基础上,与公安、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简便、安全、稳定、流畅的信息共享体制,提高数据信息的质量。

(5)由于税收信息化建设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审批处于税收信息化建设决策、指导和实施的主动方,窗口受理由于受工作特点和环境的限制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因此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各岗位的相互协调尤其重要。要做到机构设置和职权配备必须协调一致,业务处理和工作流程必须协调一致,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设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陈佳.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梁再添,梁益彰.200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速成指导书—税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姚国章,王秀明.电子税务:互联网提升税收征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2).

[5]陈晓桦,刘心松.需求分析与获取的方法学与技术[J].计算机应用,1995(2).

[6]王文铭.电子税务:互联网提升税收征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3).

[7]邵淑珍.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4(1).

[8]曹殿江,黄歌劲.电子商务对税收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4(5).

[9]胡浩.电子商务课税的共识和争议[J].财金贸易,1999(5).

[10]汪先进.电子商务涉税的经济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1).

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篇3

关键词:税收信息化 综合征管软件 税制结构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启了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专项管理、“金税工程”与综合征管软件的研发应用为向标的税收征管信息化改革。税收信息化改革提高了我国税收征管的效率,助推了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但在征管实践中,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与不足,如何推进和完善税收信息化依然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

1、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即: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将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包括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管理决策和行政管理系统在内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税收信息化建设完成后,税务部门将建成拥有1个全国性行业网络,2个国家级税务处理中心,71个省级税务处理中心,超过60万个内部工作站,年事務处理量超过100亿笔的全国性税务信息系统。

2、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以“金税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我国开启了税收控管的信息化时代,税收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就,但仍存有如下不足:

(1)在理念层面,对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战略定位认知不足。

我国对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仍然不足,既未认识到税收信息化对税制结构优化的基础作用,也未认识到信息化对技术的改观和制度的创新。即使在税务机关内部,也存在两种错误观念。一是“信息技术无用论”,认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存储程序,流程更为烦琐,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成本。二是“信息技术万能论”,对税收信息化建设期望过高,片面强调计算机及网络的技术性使用,淡化了对涉税信息的切实控管,背离了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2)在技术层面,片面重视硬件设备投入,忽视综合管理软件研发。

税收信息化建设不仅意味着形式上配备一些硬件设施,更需要综合软件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实践中,一些税务机关由于欠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认为只要配备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设施就可以轻松实现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投入过多,在软件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计算机的主要任务仅是存储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网络也只是用于发票开具的初级阶段,忽视了信息技术能够深度挖掘相关涉税信息、全面监督纳税人的功能。

(3)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筹划与组织协调机制。

首先是税务机关内部“征、管、查”分离的征管模式,使得税务机关内部不能实现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即使在同一地区,国、地税机关也缺少有效的信息协调、沟通机制。其次是税务机关与工商、海关等其他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各部门各自为政,使用自己开发的信息系统,形成了信息割据格局,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3、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强化税收征管、保障税收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根据我国国情,应从以下方面切实推进我国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1)在理念层面,明确税收信息化在税制实践中的基础战略定位。

首先要形成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深层理念,明确税收信息化对整体税收管理体制、税制结构优化的战略意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通过技术革新、组织协调与制度创新而破解涉税信息不对称的“瓶颈”,最终实现涉税信息的对称平衡。其次,加强信息教育、培育信息观念,使广大税务工作者明晰,税收信息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硬件投入与软件开发,更是深层次的组织管理机制协调与基本法律制度创新,彻底走出信息技术“无用论”与“万能论”的两端误区。

(2)在技术层面,统一规划、科学开发税收综合管理软件。

税收征管软件的统一规划与开发是税收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支点。首先,打造全国统一的税收信息交互平台。由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级税务机关共同构建,委托第三方统一开发,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减少后期的运行、管理和升级成本,减少重复投资带来的资源浪费。其次,涉税信息的准确性是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各级税务机关应该加大信息审核力度,尽可能地在源头上保证信息采集质量,定期对存储信息进行相关的清理与深度开发,确保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实现信息化税收的控管绩效。

(3)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税务机关的涉税信息控管需要工商、海关、银行、财政、统计等部门的信息支持,所以,在部门之间开展深度合作,搭建涉税信息共享的第三方数据库,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其中,在税务机关内部,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纳税人税务号码与电子信息档案,整合异源、异构的纳税信息资源,建立省级以上的数据处理中心,国地税共享纳税人的相关报表信息和征管质量信息,真正走税收信息化控管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秀莲.基于税收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J].税务研究,2009(08).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篇4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一)一个平台

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主要任务是逐步建立覆盖总局、国地税各级机关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联通的网络,形成基于因特网的纳税人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硬件设备平台,构建电子税务应用组件平台,建立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体系,以保证税收工作在统一、安全、稳定的网络化平台支撑下平稳运行。其中:

统一的标准是实现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支撑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等。安全保障体系,就是按照现代信息安全理论,遵循国家标准,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通过建设税务CA、加强密钥管理和权限管理以及采取防火墙过滤、入侵检测、系统加固、安全性分析等防护措施,建设涵盖税务系统网络、应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统一、稳定、高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运行维护体系,就是通过建立以总局为核心、省级为基础,集中管理的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监控管理,及时解决运行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业务支持。

(二)两级处理

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税务局集中处理。主要任务是在“一个平台”的支撑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总局、省税务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和以省税务局为主、总局为辅的数据处理机制,实现涉税电子数据在总局、省税务局两级的集中存储、集中处理和集中管理,以使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机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严密,纳税服务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并使得数据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全局分析与局部透视相结合,全面提升数据利用的价值。

(三)三个覆盖

是指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主要任务是通过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全国税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国税、地税局管理的所有税种,税收工作运行的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电子化监控,并实现与有关部门的联网,以保证税收工作便捷、规范、高效运行。

(四)四个系统

是指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包括征收管理、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在内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建立以税收征管业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税收征收管理应用系统,以外部信息交换和为纳税人服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外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以税务系统内部行政管理事务为处理对象的税务行政管理应用系统以及面向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经济分析、监控和预测的税务决策支持管理应用系统,以满足税务工作多层面、全方位的应用需求。其中:

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征收、管理、稽查、处罚、执行、救济等子系统,是税收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应用系统。利用该系统,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比如,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规范增值税网上申报纳税工作,完善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及相关票证的稽核比对,堵塞增值税管理漏洞。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推广

工作,可以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在现有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基础上拓展功能,搭建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完善各税种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深化企业纳税评估工作,促进纳税人真实申报纳税,不断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税务行政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办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监察监督等子系统,应用范围覆盖税务机关内部管理的各方面,对于促进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外部信息系统包括为纳税人服务、外部门信息交换、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等子系统。为纳税人服务子系统由纳税人多渠道接入和纳税人受理平台两部分构成,提供针对纳税人的各类咨询辅导,受理纳税申报等方面事项,包括税务门户网站、多元化申报系统、呼叫中心、12366热线服务等模块,有利于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外部信息交换子系统,包括与工商、银行、海关、财政、外管、技监、公安、统计等部门信息的采集和交换等功能,对于全面掌握各方面信息,加强税源控管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子系统,具有对各税收协定缔约国提供的税收情报的加密处理、核查回复,以及对外情报采集、发送等功能,有利于发现和查处跨国偷避税行为,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水平。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用于实现税务系统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集成与共享,满足统计、查询、分析、预测、监督等需要,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就是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为领导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全面了解税务管理状况,拓宽管理者的视野,为工作制度的建设提供真实的现状和优化的策略,使各项税收管理决策更具前瞻性。

税收规范管理应首推信息化建设 篇5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已快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方面,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税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地税部门的规范管理应首推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如何作好税收信息化工作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国家税务总局指出,税收信息化是融会贯通地做好“三篇文章”的载体。针对目前实际,要把地税工作各个环节逐步纳入网络化管理,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征收成本,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加强内外部监督的最有效手段。第二,必须夯实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首先,工作流程的制定要按照信息化征管模式的要求,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程序和内部管理程序,建立一套与计算机征管系统和操作模块相配套的业务流程。其次,要体现统一的方向,各级地税部门都应按照一个标准,一个方向来进行规范,真正实现地税系统软件的兼容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税征管信息系统的整体交通。再次,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规范信息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加工和利用,形成标准、规范、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库,确保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顺畅运行。第三,必须进一步提~部素质。要通过建立和强化培训激励机制,重视税务干部的计算机综合运用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要精于计算机业务,在做好维护、开发、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了解税收基本业务;操作使用人员必须能够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相关业务。第四,必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本着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原则,尽量购买一些品牌好、功能全、规格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避免因机器淘汰或落后造成浪费。在网络建设上,应充分考虑现在和未来全系统对网络的需要情况,尽量提高标准,并适当超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当然,要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上。第五,必须建立开放的信息网络。从整个税务管理工作来看,税收信息化系统应包括四个模块,即行政管理,税收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应用。一旦建成涵盖业务,辐射社会的税收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税收执法将更为透明、规范,税收监控将更为及时、有力,税收管理水平将会实现质的飞跃。为此,在地税部门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上,应当遵循一体化,兼容性和共享性的原则,着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在地税系统内部建立上下贯通的业务网(内网);二是要在地税部门与政府及工商、国税、金融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的协作网(公网);三是要在内网贯通、公网沟通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网(外网)。通过建立开放的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地税与金融、国税、工商等部门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共享,提高税收信息的社会化程度。为网上申报纳税、网上政策咨询、网上税收宣传、网上税收信息发布等开放式的管理和服务创造便利的条件。

二、信息化是税务系统规范、优化的必由之路,在税收征管中税收信息化发挥了四个作用第一,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一是申报征收效率明显提高;二是征收数据查询统计效率明显提高;三是申报率和入库率明显提高。第二,加强了税源监控,增加税收收入。丰富的信息为税收分析和宏观调控,掌握重点税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加强了税源的监控力度,提高了税收管理的针对性。第三,方便了纳税人,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实现银行网络征收,消除了申报纳税的时空限制,为纳税人提供全程办税服务,免除了纳税人因客观原因超过期限纳税而受到的不必要处罚,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欢迎。简化了纳税申报手续。纳税人只需开设相应帐户,办理和缴税款协议,余下的工作全部由银行和办税厅完成,实现了申报纳税“一趟清”。第四,规范了工作程序,促进了廉政建设。申报征税工作的电子化,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所有工作步骤必须严格按预定程序处理。无情的电脑监督有情的人脑,规范代替随意,避免人工操作透明度不高,制约监督不力,发现问题滞后的弊端。从征管手段上限制了不廉洁行为的发行,促进了税务机关的廉政建设。总之,为适应全社会信息化进程,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推进地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健全和完善工作,逐步规范各项信息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效率性;并积极探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新路子,努力把地税建设成为“创新、规范、高效、廉洁”的“人民满意机关”。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篇6

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

1.“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主要任务是逐步建立覆盖总局、国地税各级机关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的网络体系,统一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体系,以保证税收工作在统一、安全、稳定的网络化平台支撑下平衡运行。其中:

统一的标准是实现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兼容运行,并顺利实现系统升级换代的基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支撑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等。

安全保障体系,就是按照现代信息安全理论,遵循国家标准,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通过建设税务CA、加强密钥管理和权限管理以及采取防火墙过滤、入侵检测、系统加固、安全性分析等防护措施,建设涵盖税务系统网络、应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统一、稳定、高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运行维护体系,就是通过建立以总局为核心、省级为基础,集中管理的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监控管理,及时解决运行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业务支持。

2.“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税务局集中处理。主要任务是在“一个平台”的支撑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总局、省税务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和两级数据处理机制,实现涉税电子数据在总局、省税务局两级的集中存储、集中处理和集中管理,使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机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严密,纳税服务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并使得数据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全局分析与局部透视相结合,全面提升数据利用的价值。

3.“三个覆盖”

是指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主要任务是通过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全国税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国税局、地税局管理的所有税种以及税收工作运行的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电子化监控,并实现与有关部门的联网,以保证税收工作便捷、规范、高效进行。

4.“四个系统”

是指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包括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管理决策和行政管理系统在内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建立以税收征管业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税收征管系统,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纳税服务系统,面向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经济分析、监控和预测的管理决策系统和以税务系统内部行政管理事务为处理对象的行政管理系统,以满足税务工作多层面、全方位的应用需求。

税收征管系统包括征收、管理、稽查、处罚、执行、救济等子系统,是税收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应用系统。采用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模式,通过一体化的规划设计,统一征管数据的标准和口径,实现全国征管软件的统一集中,支持全国统一执法,实现征管数据实时监控。

纳税服务系统包括网上税务局、纳税人关系管理和纳税服务渠道整合软件,通过大厅系统、呼叫中心、短信、网上税务局以及自助终端等渠道,提供公众信息服务、纳税人交互服务和涉税办理服务。

管理决策系统包括查询统计、征管状况分析、报表管理、政策评估、纳税遵从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绩效管理七个子系统,通过对大量业务数据的整合、加工和处理,利用数据管理及商务智能等技术,实现对管理决策的有效服务。

行政管理系统包括综合办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纪检监察四个子系统,运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整合现有行政管理系统,实现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电子化,实现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机关之间信息互联互通。

完成上述建设任务后,税务部门将建成拥有1个全国性行业网络,2个国家级税务处理中心,7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税务处理中心,超过60万个内部工作站,年事务处理量超过100亿笔,总数据量超过700TB,内部用户超过80万人、外部用户上亿人(户)的全国性税务信息系统。

二、配套实施的改革创新措施

税收信息化建设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税收管理理念、经验,对现行税收管理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等实施相应的变革。

1.推行税收业务重组。

以简捷高效为目标,明确受理即办事项,精简处理环节,实现税务事项的多业务处理模式;以流程管理为导向,实现“工作找人”;将执法结果监督转变为过程控制,规范统一执法;以“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减轻基层税务机关额外的工作负担”为原则,简并涉税事项、流程和表单,变事前审批为备案。

2.实施纳税遵从风险管理。

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将提高纳税遵从度作为税收管理的战略目标;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对纳税人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立足于风险防范,着眼预警提醒,聚焦高风险领域和对象;推进风险识别、排序、应对的结合。

3.建立网络发票管理系统。

实现从管理发票的物理形态向管理发票信息转变。纳税人通过网络开具发票,实时传送电子信息给税务部门,实现纳税人的开票和受票信息网上闭环管理,并通过对发票开具,取得信息与纳税申报数据的对比分析,强化税源监控。

4.丰富纳税服务方式。

以纳税人为视角,以服务方式创新为切入点,丰富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的渠道、手段,突出个性化服务,统一、简化涉税事项,为纳税人提供便捷、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5.加强外部涉税信息交互。

以外部涉税信息交互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全国统一的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通道,形成以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应用为主线的管理体系,为强化税源管理提供外部信息保障。

6.建立自然人数据库。

基于现行税制和对个人税收管理的实践探索,实现对自然人的建档管理和信息共享,增加财产登记与投资管理、纳税信用等级管理、一户式档案查询等自然人税收管理的内容,建设自然人数据库,为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管理提供手段支撑。

7.优化税收会计核算流程。

把会计核算业务从前台征管事务处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并以税务系统信息网络和数据应用大集中为依托,制定出一套适应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税收会计核算工作制度、流程,提高税收会计核算、统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8.强化管理决策服务。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篇7

1.1 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 经济环境不断变化, 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税收信息化的实现解决了纳税人业务范围和经营方式变化以及税源流动性加强给税收工作带来的挑战, 为更加高效地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利依据。因此, 继续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客观要求, 在更大范围内获取可靠的税收信息, 让税收数据得到增值运用。

1.2 是实现服务优化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税服务工作也需要从维护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 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和满意度, 营造良好的征、纳税环境。

1.3 是全面实现电子政务的必要准备

税务部门是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 深化税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改变传统税务管理模式和稽查手段, 提高办事效率, 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奠定基础。

1.4 是节省税收管理成本的最佳选择

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税收工作信息化的实现让税务管理由原来的粗放型逐渐走向精细化, 不仅可以减少税务管理与征收人员, 还细化和拓宽了服务方式, 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税务的管理与征收成本。国家财政支出也就相应降低, 省下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去或者用于纳税服务水平的建设。纳税人的负担减轻了, 满意度就会随之提升, 起到加强依法治水效果的作用。

2 当前税收信息化程度下存在的税务管理问题

2.1 税务人员的管理思想存在一定偏差

信息化税收系统同时包含纳税人以及税收机构的税务数据, 它改变的只是税务管理模式, 管理依据和管理目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目前税收信息化建设水平下的税务工作存在着“唯信息论”思想, 这种管理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税务人员没有客观、全面地认识, 因此将信息化税收管理工作停留在了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手工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一层面。

2.2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没有与实际相结合

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并且有着不错的运行效果。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税收情况, 因此没有与社会其它部门之间形成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家曾经对税务管理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制定税收发展规划, 但是由于缺乏实际基础, 致使税收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局部性以及缺乏规范等问题。

2.3 基础税务信息的采集不够全面

在目前的税务信息化水平下, 我国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在税务管理过程中, 比较重视纳税人税务登记、税务申报表、专用发票以及税款的入库情况, 而纳税人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以及银行存款等相关基础输数据则普遍缺乏。

2.4 税收数据的储存以及传递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的税收信息化水平下, 我国只有少数地区是以地、市局为单位来集中税收信息, 更多地区都是以县局甚至是基层局为单位来建立税收数据库系统, 因此我国的税收信息比较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想让全国的税收信息汇集起来, 就需要利用网络将储存的税收数据传递给高层税务管理部门。受到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 税收数据的储存和传递不仅可靠性和时效性较差, 而且精度也不够高。

3 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贯彻税收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在“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讲究实效”等原则下实行税收的信息化建设, 并以“一体化”作为基本要求, 让税务管理人员理顺工作流程与机制, 充分认识税收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并将其全面融入到管理工作中, 在全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下开展税务管理工作, 摒弃纸介质条件下的税务信息管理思想。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 信息化税务管理的实现并不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手工模式, 它所追求的是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以及更加和谐、自觉的纳税环境。只有在改变工作与管理模式的同时更新税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 信息化税收管理才能在不断的进步中得到深化。

3.2 针对不同地区税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同进行深化

我国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是以县局甚至是基层局为单位, 因此不同地区信息水平与实际情况的不同,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想保证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需要以不同地区信息化程度的实际实现程度为基础来加强税收信息管理系统, 以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为目标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3 拓宽税务信息的采集范围, 提高信息的精度

第一, 在采集税务信息的时候, 要拓宽范围, 既要采集与税收征管有直接关系的税务数据, 同时也需要采集纳税评估、税源监管方面的信息, 比如纳税人的商业往来情况、金融信用、财务报表以及银行存款等。第二, 把好质量关, 以确保数据准确性为原则, 在充分理解税务信息重要性的基础上建立基础税务数据审核机制, 提高税务信息采集工作的质量。

3.4 提高税收数据的储存与传递技术

(1) 建立高质量的信息平台, 让税务信息得到深度利用。

一则需要制定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 让一线操作人员以及数据管理人员规范自己的操作, 减少直至杜绝垃圾数据的录入, 保证税收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则需要在一级税务机关内部设立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 让精英人员负责相关的数据规划工作, 监督数据的采集与加工过程。然后做好数据的维护工作, 并与业务部门配合, 共同研究税收信息的价值, 对数据进行深度利用。

(2) 实现不同税务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一体化”, 因此, 在建设信息交流平台的过程中, 数据标准要保持一致, 此外网络以及硬件的规格也要保持相同, 只有让信息平台软、硬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才能切实提高税收数据的传递速度, 实现资源共享。具体我们可以利用“逐级推进”的方式对我国的信息交换保障体系进行完善与加强, 它可以起到以下作用:第一, 在交换登记税务信息的前提下建立电子信息交流平台, 让国地税、技术监督部门、工商和税务和部门之间交换有用信息;第二, 实现纳税人银行存款实名制, 让税务部门共享纳税人的银行存款情况, 抽取有用信息, 然后借助金融部门的监控优势掌控纳税人的资金使用动向;第三, 坚持使用唯一性代码, 让公民以及企业代码实现统一化, 彻底强化税源监控, 降低税收征管的投入成本。

3.5 加强网络安全, 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措施

第一, 引入信息安全评估体系。税收信息是动态的, 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信息安全会同时受到外部攻击、内部破坏以及内外勾结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 为了维护信息安全, 相关税收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税务管理的要求和规范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 然后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来应对可能的网络风险。第二, 建立税收数据的安全储存体制。比如, 在操作权限的基础上对税收信息储存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 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使用带自动备份功能的计算机设备, 加强系统的安全性。第三,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一般的税收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层网络体系:第一层, 税务系统内部建立的业务网;第二层, 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政府之间用来沟通协作的信息专网;第三层, 同时贯穿专网与内网的服务外网, 它主要面向社会民众和纳税人。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 提高网络安全, 三层网络之间应该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反病毒监测技术进行隔离, 以免不法分子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侵入系统。第四,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信息系统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因此, 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必不可少。只有在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尽快找到解决措施, 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恢复税收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系统应急机制的建立应该根据数据库、机房、互联网、终端以及主机等不同对象制定应急预案, 具体包括负责人的确定、信息安全事故的传递方法、事故的定义以及解决流程等内容。另外, 为了确保应急机制的有效性, 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 以锻炼他们的应急反应速度, 有效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3.6 完备税务信息的稽查手段, 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税收信息化建设下的税务管理对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 只有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依托, 税务管理部门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并依托稽查手段来提高税收工作的科技含量, 实现稽查自动化, 切实推动税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以完备税务稽查手段来深化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下, 稽查手段的完备需要在掌握市场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方面的信息、企业的变革与发展等相关信息的前提下进行, 建立税务稽查网络系统, 同时涵盖监察、审理、执行以及选案等环节的法律、规定、政策、税源大户、税率税目、国内外税收稽查情况以及企业经营状态等信息, 以此网络系统为基础推动稽查办案人员利用快捷电子邮件实现资源共享与沟通, 利用信息化建设来加快稽查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庞磊, 董静.信息化条件下深化税务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 2011 (2) :180-181.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篇8

为了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2012年省财政安排1050万元用于支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市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试点,对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和加工前贮存等环节实现了适时动态监控。从一年来的实施情况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

该平台的主要内容是:依托中国电信3G网络、结合翼机通等物联网技术,以奶户手机、奶站、乳企POS机作为操作工具和信息传输载体,来实现奶账统计结算电子化,达到精准掌握生鲜乳数量;以GPS定位和奶车罐口电子抓拍,无线上传图片管控奶车的营运过程;以在奶站关键点安装摄像头和通过中国电信2GCDMA卡传输现场实时画面,管控奶站的收奶行为。

目前该平台已经实现了4个基本功能:一是能够精准掌握奶量,防范非法添加。由于目前机械化榨乳站的普及,使奶农开始牵牛到奶站集中榨乳,为开展信息化监管提供了条件。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精准掌握每头牛的挤奶量,得到奶站的总收奶量数据,同时也能精准掌握乳品企业的收奶明细,得到奶站的交奶量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有效防范非法添加行为发生。二是能够有效监督奶车,防止调奶行为。通过监控奶车的运行轨迹,可实现生鲜乳运输途中监管,掌握是否有非正常中途停靠,防止在运奶过程中添加化学物质调酸、调碱和压菌等行为。三是能够远程控制奶站,监视关键部位。信息化平台可以监控奶牛乳区消毒和弃乳留样过程,储奶间的制冷罐有奶封闭过程,散牛奶收购、私收抗奶等行为,确保奶站管理科学、规范。四是能够联网现有数据,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平台,既能结合生鲜乳“三方检测”每天抽取的生鲜乳样本检验的相关数据,将生鲜乳入厂前的监测数据与之并网,进行统计与分析,又能结合奶牛群体改良计划(DHI)相关数据,指导奶牛养殖环节,还可以与已经运行的奶牛保险、购买奶牛贷款、奶牛合作医疗等系统互联,实现数据共享,完善奶业服务体系。

二、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运行方式

在运行方式上,主要采取三步连环监管法:一是奶农牵牛到奶站挤奶后,由奶站将奶量和奶价信息输入POS机,经奶农核对无误后,再用指定手机在POS机上刷机确认,确认后奶农会收到短信,短信载明奶量、奶资的当日当次数据和累计数据;与此同时,相应数据同步传输到控制中心,并自动生成当日、当月、本年度的该奶农、该奶站和所有奶站的奶量、奶资数据,从而得到精准的统计结果;系统生成每个奶站当天的收奶量以后,自动比对该奶站向乳品企业交售的鲜奶数量,一旦发现哪个奶站收奶量和交售量差异超过合理误差,系统在控制中心界面提示的同时,向监管人员手机发送“报警”短信,监管人员马上介入调查,为彻底杜绝“非法添加”行为提供信息和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对每辆试点奶车加装GPS定位系统和车载奶罐口开启自动抓拍装置,一旦哪个奶车中途停车开启奶罐口,监管人员就会收到“报警”短信,20秒之内该车奶罐口实拍图像就会传送到控制中心屏幕上,监管部门可以随时调取奶车运行情况。三是通过对试点奶站关键部位安装3—6个摄像头,影像数据二次压缩后,通过中国电信2GCDMA卡传至控制中心,监管人员随时调取实时数据,管控生鲜乳收购、贮存过程。在分级查询上,根据不同授权等级设置了4个查看页面:一级界面为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管理员掌握全部系统数据;二级界面为乳品加工企业、管理员掌握自己企业的全部数据;三级界面仅供奶站查询相关数据;四级界面为奶农公共查询窗口,奶农通过电脑或手机登陆以后,可以查询自己的交奶数量和奶资发放记录,系统信息最低保存三年。在技术保障和服务上,重点开发了奶农服务功能,指定专业运营商组建了专门的服务团队,负责奶业信息平台运行与配套服务,开通了“6010000”奶农咨询专线,奶农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固定电话获得便捷帮助与服务。

三、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取得的效果

从先期启动试点的齐齐哈尔市的运行情况看,2012年,信息平台共对齐齐哈尔市1.37万名奶户、211个奶站、69台奶车实施全程监管,监控范围覆盖运营奶站的35.17%、运行奶车的17.25%。监管期间,共发现奶量差异自动报警72次,监管部门查处牛奶掺水案件9起,26.37吨。奶车运行轨迹改变自动报警31次,监管部门查处违规倒运含抗奶26次、117.22吨,控制酸败奶欲私卖现象11起、46.53吨,涉案的生鲜乳全部予以销毁。使非法添加行为得到有效根治,保障了进厂生鲜乳的质量安全。下一步,随着大庆、绥化市奶业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全面启动和其他地市的陆续实施,监管平台的作用和效果将更加明显。

四、下一步政策建议

下一步,将在总结完善目前监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逐步对全省的3062个生鲜乳收购站配备监控系统、1330台生鲜乳运输车配备GPS定位及监控系统,运奶车全面纳入监管范围,为奶农配备手机和物联网卡,实现奶业生产信息化监管全覆盖。一是完成硬件设施的建设,届时可以对全省境内所有奶站、奶车实施数字化监管。二是应用、驳接牧场管理系统,对境内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监管与服务,力争承担起奶牛疾病预警和生鲜乳理化指标的统计与分析等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平台在畜牧防疫、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辅助功能,力求功能与效用最大化。四是积极申报农业部农业农村信息化基地认证,稳定长效地发挥平台作用,目前项目已被推荐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证”重点项目,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申请农业部的支持,争取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认证的30个项目之一,使其真正成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成功尝试和典型范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篇9

河南省濮阳市国税局研发“税收收入核算工作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该局为强化税收收入数据的动态监控、深度挖掘和充分共享,依托综合征管软件系统,自主研发了《税收收入核算工作平台》。该平台该平台功能强大,方便快捷,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一是数据反映及时,平台每日凌晨自动从CTAIS获取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更新,即使在月份中间也可以进行本月的行业税收分析,突破了原来行业税收分析只能在月份终了后进行的局限。二是数据内容全面,平台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当前收入核算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不同岗位的业务需求,32个模块涵盖了收入核算工作的主要环节。三是数据查询快捷,平台将繁琐、机械的“手工”查询转变为系统自动生成的“一键式”查询,平时需要数十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数秒即可完成,大大减轻了日常工作量。四是数据利用共享,平台运行后,除收入核算人员外,全系统干部职工均可非常方便地查询所需数据,提高了数据利用的共享度。据统计,该平台每天点击量达500余次,提高了收入质量监控能力、服务领导决策能力和服务基层的能力。

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篇10

近年来,在市民政局和局有关科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我市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扎实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我馆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实现局域网的全面升级。2003年7月,我馆正式启用xx业务管理软件,该软件采用网络化设计,有业务受理、业务洽谈、内勤管理、仓库管理、统计查询等业务模块,具有各种统计、分析、查询、打印数据和报表的管理功能。2010年,为全面实现骨灰楼信息化智能管理,我馆针对该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充分利用好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以政府系统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为载体,加强上下公文传送,利用电子邮件、电子文档、QQ等科技手段处理日常信息,有效推动我馆电子政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网上公文收发效率。为增强机房设备抵御、防范病毒、黑客的能力,我馆还购置了互联网路由器模块和2台服务器机柜用来放置专网设备,优化了基础硬件平台,保证政务专网设备的安全。

三、信息化设备保障有力。在馆领导的重视下,我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明显加大,信息化装备也有所增强。近三年,我馆投入近50万,陆续对老化的信息设备进行了更换,淘汰更新了30台计算机,增设了扫描仪、复印机、电子显示屏、扫描枪等高档次的信息化设备,保障了各股室的工作需要。

税收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篇11

摘要:按照目的不一,税法可以归为财政税法、经济税法以及社会税法三种类别。在学界对税收调控法有错误认识,认为税收调控法是税法的整体。但从税法基本原则入手分析,税收调控法受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约束。此外,根据税收调控法的特殊性,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原则在此并不适用,但其审查原则却比比例原则更为严格。最后,根据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原则并不符合税收调控法的要求,但是其内在规律却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相一致。

关键词:税收调控法;基本原则;税收经济

一、税收调控法与税收法定主义的适用

按照通说,宏观调控法特点在于能够通过立法的完整,对多样性和变动性予以认可。该特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所调整对象自身的特点而决定,即自由市场经济形式的复杂多变性而决定。由此可见,宏观调控法在普遍意义上,认为一般采取的是“授权立法”方式。在不同的法律表现形式上,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是最主要的法律表现形式。在本文中,笔者提出观点,应当从现代法治的角度,从国家定义的角度,将税收法定主义作为最首要的原则予以考虑和认定。根据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宏观调控法所针对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形势,应当予以及时的变动和制定。当某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之后,便成为了比较普遍的情况,学者根据该现象进行总结,从而形成抽象意义上的一般规则。税法手段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不断变动征税对象和税率等课税要素。而作为税收法定主义,便是要确定课税的主要要素,即需要通过狭义的法律形式对课税要素要予以确定。

此外,市场经济形势是复杂多变的,因此相应的宏观调控法也应当进行变动。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具有自身调节能力。而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为国家采取干预行为提供了借口。但是国家要进行干预,比较合适的时机应当是市场失灵表现在其外在时。

从税法角度而言,税收法定主义能够和“授权立法”形成相互照应的关系。笔者认为行政机关的立法方式应当是授权立法,即充分保证立法权的客观来源。此种必然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立法存在局限,往往不能够满足立法的实际需要。二是行政机关无法解决行政权和自身权能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两个矛盾,笔者认为可以要求立法机关对部分立法权予以授出。

二、税收调控法与税收公平原则的适用

税收公平原则较为普遍,在税收和税法中均得到适用。在具体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纳税人对税务大小予以承担。在法学演绎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量能课税原则”表现出来,即纳税人承担税负的多少,应当根据其负税能力的大小来决定,但是相对而言,又保证了不同负税能力人之间的公平。正如前文所阐述的那样,税收调控法包含两种措施,一是税收优惠措施,一是税收重课措施。针对税收优惠措施,意味着税收优惠对纳税人税负的加重。针对税收重课措施而言,直接加重了纳税人的税负。不管是税收优惠措施,还是税收重课措施,在对象的选择问题上,经常考虑的不是纳税人负税能力的大小,而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需要,有时甚至还要考虑到社会政策的需要。若采用税收调控法,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即负税能力比其他纳税人还要强大,但是所承担的税负比较轻,也有可能,负税能力相对于纳税人而言不够好,但是所承担的税负十分重。可见,税收调控措施不仅违反了税收公平原则,同时还违法了量能课原则。

据此,唯有符合三个方面,才能够判断税收调控法的合理性。第一,税收调控的实施是否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即需要对整个社会利益起到帮助,并带来不少经济利益。对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更为有利。第二,采取税收调控时,应当尽可能的符合比例原则。税收调控法在实现政策目标时,是否已经排除了其他任何可能实施的手段,即是否符合必要原则,且牺牲了量能课税原则的法益之后,其所追求的公益分量是否已经被超越,即是否符合狭义比例原则。第三,把握公共利益原则时,需要衡量平等原则与税收调控措施,即增加的公益是否能够超过量能课税的公益。

三、税收调控法与税收效率原则的适用

税收效率原则是税收和税法普遍适用的共同原则。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效率原则,即怎样通过一种比较少的征管成本,得到最多的税收。二是税收经济效率,即税收中性原则。指的是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税收如何对二者产生影响。根据该标准,税收可以实现额外最小负担化,并且同时实现额外收益。第一,从税收调控法与税收行政效率原则来看。可见,税收调控法针对某些特定的那些人来说,和其他纳税人之间存在待遇上的差别,得到了特定纳税人资格的认定和审查,并且还要做好相应的税收工作。征管成本的提高需要对税收进行退还或者征收,在处理异议和纠纷的过程中,其成本也在随之增加。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越多,使得税收收入减少的越多。为了能够达到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平衡,可见,税收调控法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上来看,要对行政效率比例进行衡量,不仅应当减少征税的管理成本,更应当将整个社会的税收成本降低。

按照笔者的观点,可以將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法结合进行考虑。对税收调控和税收中性的关系进行再认识。经济自由和宏观调控法之间有比较完善的统一性,在整个调节过程中,还应当不断完善市场优化配置,对相应的税收制度进行确定。税收中性制度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中,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更好的优化市场化配置资源,达到自由的税收秩序状态。针对税收调控法寻找到比较完善的理想方案,能够及时应付市场失灵的情况。

所以,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在设计过程中,其最终目的不是调控,而是为了让整个市场回复到自发自生秩序状态,不断保持一种自由的经济,其目的不是限制经济自由。据此,税收总行和税收调控虽然表面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但是其内在有着较为完善的统一性。

四、结语

按照学界的普遍观点,税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我国现行的教材,税法也会处于宏观调控法该编下,独自成为一章。但是由于该章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很多内容均是面面俱到,不管是基本概念和具体制度,所涵盖的内容均较为全面,没有对财政税法和税收经济法进行区分。

综上所述,传统税法在早期由于对“财政目的”较为坚持,但是对“税法经济法”有所排斥。税收调控功能作为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普遍的认同。为了实现该目的,应当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税收法定注意原则,一是税收公平原则,一是量能课税原则。(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剑文.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必要性、改革趋势及其影响[J].法学杂志.2011(02).

[2]李刚,周俊琪.从法解释的角度看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与税收法定主义——与刘剑文、熊伟二学者商榷[J].税务研究.2010(09).

[3]刘大洪,张剑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经济法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4).

上一篇:建筑工程结算审计报告下一篇:街道科委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