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2024-06-14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共9篇)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1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2009年第三期

萍乡市安源区国家税务局签发人:

关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

值税政策的通知》执行情况的简报

接财税[2008]156号文件以来,我局严格按照此文件贯彻执行。现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发现问题的途径

日常政策执行。

二、涉及的条款

(四)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和热力。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用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不低于60%。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源区局辖区内6个取得资源综合利用证书的煤矸石砖厂,可享受征前减免政策,全部是普通实心砖与空心砖混合生产,生产的原材料、配方基本一致,生产线共用,只是一个出口成型模具不同,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中煤矸

石砖厂免税与非免税产品较难把握。

四、意见和建议

1.专管员深入企业,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解,对有疑问的地方重点查实;

2、对税收专管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熟悉新的相关政策,并且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力度;

3、充实法规部门的专业法律人员队伍,加强法规部门的专业性。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2

1. 创业扶持政策的现状

1.1 创业扶持政策的重点。

创业扶持政策涵盖了审批、融资、税费、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包括: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施行税收优惠政策、创业者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公共服务、用工补贴等。这些不仅简化了大学生创业的程序、降低了创办企业的门槛, 而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1.2 创业扶持政策的影响。

至少有两方面的有利影响:一是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二是形成有力的创业条件。政策的长期支持及舆论的大力宣传会使自主创业成为一种习惯, 甚至形成一种文化[1]。国家对创业的重视, 不仅体现在政策上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而且表现在舆论方面给予的肯定和引导。政策的支持是大学生坚定理念和信心, 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2]。大学生创业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企业也纷纷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创业的门槛低了,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创业。然而在那些成功典范的光辉之下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创业不是靠若干政策的扶持就能一帆风顺地进行, 它更需要创业者自身拥有创业的能力, 政策仅是一种支持性的外力, 其影响力对创业的个体而言是有限的。很多大学生并不具备创业的能力, 缺乏必备的综合素质和风险意识, 只是在“创业热”的影响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 而且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不利影响。

2. 创业扶持政策的问题

2.1 扶持政策内容不完善。

首先是资金。尽管国家提供了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小额无抵押贷款, 并且贷款利息可获国家补贴, 但大部分创业项目贷款的额度限制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 很少能超过10万元人民币。对于资金需求量大一点的项目而言, 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其次是税收。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等四项优惠政策, 具体包括: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 自批准经营日起, 1年内免交个体户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可见目前的税收政策优惠对象只有从事个体经营、非正规企业的大学生创业群体, 而那些正规企业并不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至于开业、服务等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 它们并未涉及创业的关键要素, 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有些创业服务方面的政策, 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创业而言, 可能根本就用不上。

2.2 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家虽然制定了很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扶持政策, 但是政策的落实力度却大打折扣。一些已公布的新政策, 在工商、银行等部门却没有实施, 无法操作, 创业者享受不到真正的优惠。政策无法落实,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正常发展。究其原因, 虽然相关的基层行政单位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 但是由于没有先例可借鉴, 不知道如何具体操作这些政策, 怎么把政策变为可操作的规范制度, 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落实制度, 等等。这就导致了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大学生无法享受的尴尬局面。如果有政策却不执行, 就等于没有政策, 甚至比从不发布政策的影响更坏。因此, 国家在注重完善政策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现行政策的有效落实。

2.3 扶持政策缺乏长远性。

我国创业扶持政策缺乏阶段性和连续性, 重视企业建立、鼓励市场进入, 却忽视对企业持续成长的连贯支持。大量的政策在市场准入方面进行优惠, 而对于企业后续发展却没有推出相应的政策, 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创业一年至三年后成功几率低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之一。即使有许多大学生进行创业, 如果这些新企业无法持续成长, 也不能够创造稳定的就业,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就无法持续发展[3]。尽管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创业扶持政策, 但是很多政府领导是出于其政绩动机来推出一些短期政策, 缺乏建立资金的稳定渠道及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这些短期政策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绝对没办法发挥创业政策的地区联动效应和示范效应。所以创业政策缺乏创新意识和长远计划, 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学生创业的持续成长。

3.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的对策

创业扶持政策在细节及相关配套措施方面的不完善, 使大学生们在创业过程中依然艰辛重重。针对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3.1 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要改变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融资困难的现状。政府要提供创业启动资金,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融资渠道。在政策扶持的力度上分类指导, 特别是对从事量大面广的传统行业的创业大学生来说, 对于创业计划完善、可行性强的项目, 也可以提供1-3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 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 扩大收益学生范围。创业基金不单是提供创业启动资金, 也可以为创业贷款提供担保或者构建平台引入风险投资, 积极探索利用技术、专利、知识、信用等担保的融资机制。同时政府应该构建一个帮助大学生创业的融资体系, 无论是财政还是银行等部门, 都应当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行调整, 从财政贴息范围、贷款额度及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模式等方面, 降低政策门槛[4], 使得创业学生能够快速取得银行的融资, 小额担保贷款帮助更多的毕业生创业。属于国家鼓励项目的创业计划, 应当尽可能放宽贷款条件, 加大支持力度, 将资金投向效率最高的领域。其次要在大学生创业的税收政策方面形成导向。利用税收杠杆的作用, 进一步引导各种资源的流向。税收政策可以对毕业生创业起到引导作用, 然而我国目前还没能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体系。在目前实行普遍优惠的基础上, 应当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 实施不同的优惠力度, 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另一方面, 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率是20%, 这对大学生创业来说依然较高, 建议政策方面可以考虑进一步优惠到10%左右;而且除了所得税, 营业税、增值税、教育附加税等对创业者而言都是不小的负担, 政府也可以考虑在这些方面进行适当的税率降低或者免除;对企业纳税期也可以适当宽限, 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的帮扶作用。除了政策上的直接优惠外, 还可以采取技术性的税收优化方法。例如可以允许科创型创业企业加速折旧来计提折旧, 或缩短其技术设备的折旧年限, 来推迟企业的纳税时间, 变相为企业提供资金;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 吸纳毕业生、下岗职工满足一定条件的不仅提供用工补贴, 而且可以在其应纳税额的基础上扩大比例, 扣除一部分的工资、培训费等。

3.2 落实发布政策。

政府在进一步完善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 必须坚决落实已经发布的各项政策。现有的一些政策在出台了一段时间后, 相关的职能部门还没有真正落实。这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 统一认识, 建立相应的政策落实协调机制。由于各项帮扶政策对当地的短期财政收入有一定影响, 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必须由政府办公室等直接牵头财税、银行等部门进行统一部署。二是国家在推行创业扶持政策时, 应该一起推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实施细则, 使各基层政府和行政单位在执行政策的时候, 能够十分明确地来操作政策, 责任到人, 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的状况。三是进一步细化政策的实施办法。这是关系到一项政策最后能否顺利执行, 执行效果好不好的重要前提。如果政策发布了却没有相应的部门来执行, 或者执行得并不合法合理, 让某些人乘机钻了法律的空子, 势必会对我国的法律带来极大的挑战, 也让创业者们失去信心。

3.3 完善服务体系。

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和创业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向大学生开放检索世界各地相关信息的业务, 使他们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 为创业打好基础。简化大学生创业的各种相关手续, 尤其是工商、税务部门更为重要, 要设立绿色通道, 指导大学生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 使大学生享受到办公场地、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高新成果项目申报等一条龙绿色通道的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管理;为创业者提供权益保障机制, 例如相关优惠政策的权益保障机制、咨询服务机构等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 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的积极进行。政府还应加强以创业基地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 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强全国创业园之间的网络交流, 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发展的整体效能。政府可以将有限的资金、人力及政策资源集中到各地的创业基地中,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一般行业创业集群的发展, 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政府要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从多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这种扶持和保护要贯穿于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 建立有效引导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机制。随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政府、社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成功的创业道路。

参考文献

[1]自主创业是政策引导结果长期可能形成一种文化[EB/OL].新华网-新华教育.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27/content_11083938.htm

[2]龙海涛, 褚丽芳.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有利因素[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2) :161.

[3]夏清华, 易朝辉.不确定环境下中国创业支持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9, (1) :69-70.

“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 篇3

关键词 两免一补 政策 执行情况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平南县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地理位置优越。全县的综合实力在广西较为突出,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县有高中8所,在校高中生11000多人;师范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700多人;初中80所,在校学生70000多人;小学277所,在校学生148000多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4000多人。全县公办学校教职工11123人。在“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该县“两基”不断取得了新成就,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成为贵港市率先普及实验教学的一个县市。与此同时,民办教育也得到了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有民办学校31所。

该县自从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以来,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让更多的贫穷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恩惠,使得他们上得起学, 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取得的成绩:

(1)学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随着公用经费的逐年增加,大部分学校对原本破旧的宿舍楼、教学楼、食堂、校门与围墙等进行了翻修,有的学校还建了新楼房,配备了独立的实验教室。这些都得益于公用经费的增加,使学校能够更好地加强基础建设。

(2)民办学校的发展。据教育部的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不分公立和私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惠泽。在平南县,私立学校发展得很好,有一所私立学校在贵港市甚至是整个广西都很有名。通过调研发现,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民办教育法》的颁布,使得包括该校在内的所有民办学校都获得了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两免一补”政策,这当然更离不开学校的有效管理和所有教师员工的不断努力。最显著的成效是,家长们不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私立学校,提高了私立学校的政治地位,社会也逐步认可民办学校。

虽然该县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调研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1)公用经费不足。大多数学校的公用经费基本上用于办公、水电费、维修、教师培训、校园绿化与美化等。公用经费用于以上支出后已所剩无几,并且每学期的公用经费发放不够及时与充足,使得学校的教学设备添置与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就难上加难,每个学校都会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

(2)生活补助发放不及时。每个学校的生活补助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发放的。但据老师们反映,补助的受惠面太小,除了极个别特别困难的,老师很难甄别家庭条件相当的贫困学生。更令老师们担心的是,得了补助的往往是那些家庭困难又不愿学习的。那些成绩特别好,家庭虽困难但又不是特别困难的往往又得不到。所以,生活补助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并且,发放不够及时的生活补助使得其失去了原有的补助意义。这些钱打到学生银行卡里后,有些学生就会拿钱去上网、吃饭、买衣服和鞋子,就不交伙食费,使学校很难正常地开展工作。

(3)优秀教师稀缺。该县大多数学校,外来教师较多,本地教师较少。教师资源短缺,有些科目的教师特别少,甚至出现断层。所以该县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请“停岗”教师前来任教。老师缺少和教学质量不高就导致了学生外流(向该县发达乡镇或县城或贵港市就读)。此外,学科分配不平衡,如音乐,美术、信息等科目无专业教师。因为教师待遇低,经济条件差,晋升空间小,难以实现自身价值等原因,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贫穷落后的地区“扎根”,而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又逐步步入中老年,这就导致了十分严峻的学校教师断层现象。

(4)学生管理难度大。现在农村的绝大多数学生为寄宿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些家里可能还会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因此,这些孩子很早熟,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受别人太多的约束,也不会太听老师的话。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年纪越大越难管教,这也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尊和隐私的保护。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较强,爱面子,受不得半点委屈。生活补助的申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家里特别穷的学生宁愿穷些也不愿意去申请,因为按照生活补助的申请程序,必须在班委会和班上进行讨论,最后还要进行公示。有些学生受不了同学们拿着自己的家境讨论来讨论去,觉得自己家里条件不好很丢人,也不愿意同学们知道自己家境不好,宁愿不得钱,自己也得硬撑着。这就需要学校在给这些贫困生经济补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也不宜大张旗鼓地要求他们感恩,不要让他们背负太多压力。

(6)伙食费不足。大部分农村的学生读的都是寄宿学校,吃在学校住在学校,用学校的水电,住学校提供的带有厕所的宿舍,这些都可以从公用经费中解决。但是,伙食费学校真的免不了,也不属于免的范围。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提供给孩子们好点的伙食,又不得不把价格压到最低,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吃饱吃好,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学生交不起伙食费,即使生活补助发下来后填补还是有差额。而农村家庭的孩子较多,困难的家庭实在是供不起几个孩子同时读书,即使几个孩子都享受了生活补助也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而生活补助又不能及时发放,也不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上涨。所以,很多老师建议把伙食费也免了。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也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有问题就会有相应的解决策略,下面就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补助既然用来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如果发放太晚,没有及时补贴学生的伙食费,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快生活补助金的发放速度,让每个受补助的学生尽早领到钱,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其次,对于生活补助的发放,可采取等级发放的形式。因为在得补助的同学中,家庭条件有好有差,对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可以多补些,那些条件相对而言好些的学生可以少补些。这样会更加注重对特困生的资助,对贫困学生更有激励作用。另外,可以考虑把生活补助打在学生的饭卡上:既然是对贫困生的生活补助,就得切实解决学生的生活难题。避免出现在学校吃了一学期的饭,但伙食费只交了一半,甚至分文未交的现象。老师催促多了,不仅使学生自尊心受到损伤,甚至还会导致有些学生萌发退学的念头。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4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调查

家电下乡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惠牧,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是从2016年12月1日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进行试点,2016年12月1日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执行,从2016年2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

为了保证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国家、省、市对生产、销售、补贴资金管理及兑付等各个环节均做了相应规定,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这项工作。

为了掌握该政策在自治区的执行情况,财政厅开展了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针对家电下乡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人们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了了解及分析。

商务部设立了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家电下乡产品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考虑了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合理税费和利润,也充分考虑农民的诉求,并简化补贴程序,增加了补贴品种。

家电下乡工作得到了扎实有效的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让农民获得实惠的同时,进一步拉动了内需,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但同时,实施中也发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政策不了解,存在认识误区。

虽然家电下乡政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宣传,但部分人对有关政策关注度不够。主要包括部分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是伪劣商品,甚至有少部分人误认为是在传销;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不理解,将最高限价说成国家指定价格;还有些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已经抬高了价格,扣除国家给予的13%补贴,所购家电的价格还是高于市场价;不了解家电下乡产品的保修内容及家电下乡产品是免费送货并安装的;不清楚补贴兑付程序等。

从我区家电下乡启动到实施,仅6个月时间,开始时一些工作人员对政策也不十分清楚,如将家电下乡产品的标识卡全部由乡镇收回,未让农民办理结算性账户等。

(二)受补贴程序、办公条件等因素限制,补贴发放进度较慢。

农民领取家电补贴,先要将资料带到乡镇财政所申报,然后由财政所上报县财政局审核,县财政局审核后将补贴资金通过银行或信用社打入农民的存折。由于一些乡镇不能上网,农民申报还需到县财政局办理,另外农民对申领补贴所要求准备的资料不了解、一些乡镇每周仅有一天受理申请,农民提供的存折不是结算账户等原因,造成农民很难一次完成申报,还有些地区需要复印两份申报资料,部分农户路费及复印费用去了大部分补贴资金,这些因素都挫伤了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还有些基层销售网点都是定税,发票的领用是受限制的,销售产品后不能及时开出发票,或录入销售信息不及时,影响农民及时领取补贴。

(三)偏远地区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还需承担运费。

由于家电下乡中标产品都是低价位的微利商品,按要求需免费送货上门、提供安装调试等服务,服务成本比城市居民高。小的销售网点超过定额,还要比以前多承担3%的税负,所以一些基层销售网点在销售家电下乡产品时,送货都加收了不等的运费。这样做违反了家电下乡政策的规定。

(四)维权意识差,不索要或保留发票及标识卡

偏远地区农民由于距离兑付网点远,不了解兑付程序,担心兑付手续繁琐,商家给予一定的销售折扣后,就不再索要发票及标识卡,这样不但农民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保证,而且由于 偏远销售网点很容易取得农民的户口、身份证,甚至销售人员本身就是农村户口,这样可能产生销售网点骗取补贴的情况。

有些乡镇要求农民申领补贴时,将标识卡全部交回了乡镇,也有部分农民为了节省1元钱的复印费,就把标识卡交给了乡镇。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难以享受到应有的售后服务。

(五)极个别地区出现打着家电下乡旗号向农民行骗的行为。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个别地方有不法分子打着家电下乡的旗号,到农民家中销售伪劣商品,已有农民上当受骗,这一事件该地区的家电下乡工作造成较坏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家电下乡是一项重要惠农政策,由于开展时间短,政府、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都需要一个了解和适应过程,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也需要不断熟悉。因此,应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尤其是家电下乡的最新政策,让广大农民了解家电下乡种类、领取财政补贴程序、地点、受理兑付时间等内容,并对农民容易误解的方面加强宣传。

销售网点是农民了解相关政策的重要渠道。有关部门要多与销售网点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宣传资料发放到销售网点,便于销售人员对有关政策进行宣传。

(二)正确认识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价格。

当前有关部分人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抬高了售价,农民享受补贴后所购商品还高于市场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一些销售网点,实际情况是:电器从厂家到乡镇一级经销商,中间的代理商一般会经过三级,基层经销商还需要缴纳税费、送货上门、承担必要的经营费用,利润已较低,而一些规模较大的销售商,由于规模运输和生产厂方给予的优惠,利润空间要比基层经销商大,售价要比偏远地区便宜,这样就让人感到偏远地区买的家电比网上或市区贵,误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是抬高了价格。再加上各品牌商品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是不同的,有价格差异属于正常情况。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商家当然愿意把最高限价当成销售价格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领取补贴的人去买家电下乡产品时,销售商会给予一定的折扣,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一情况,农民在购买产品时,也要货比三家,明白最高限价不是指定销售价,家电下乡产品是可以讲价的,农民在购买时不要先说明我是来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要以合理的价位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再去申领补贴。

(三)适当给予基层经销网点政策扶持。

针对大多销售网点都是定税(包税),每月领取发票的数量是受限制的,税务部门要提高发票供应数量,以便于经销网点及时为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开具发票,同时国家队偏远基层销售网点给予适当运费补贴,提高其销售积极性。

(四)进一步加快地方政策的制定。

为了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工作,国家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补贴兑付不及时等问题及时制定了《家电下乡操作细则》,进行简化补贴程序试点,由过去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政所兑付。但由于各地方相应实施办法未及时出台,个别地区出现暂停兑付的情况,各地要及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或明确相应措施,确保家电下乡工作顺利进行。

(五)对贫困乡镇给予工作经费补贴。

一些贫困乡镇办公条件较差,不能上网。新的补贴兑付程序乡镇财政所的工作必须要在网上完成,一些乡镇目前正在联网,这将增大乡镇财政所的开支,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对贫困乡镇给予部分工作经费补贴,使乡镇有专人负责完成审核兑付工作。(下转32页)(上接29页)

(六)加强检查监督,完善网点设施条件。

要加强对备案网点的监督力度,建议投诉与查处机制,对假借“家电下乡”旗号误导农民的,快速进行查处。同时,要求基层销售网点配备录入销售商品信息的电脑等相关设备,几时开具发票和录入产品销售及审核信息,方便农民申请补贴。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掌握销售网点的商品进销存、发票的开具和税收缴纳情况,尤其是实行由销售网点代理审核垫付补贴资金的,防止骗补行为的发生。

(七)适时调整“家电下乡”的最高限价。

为了满足农民市场不同层次需求,针对农民消费需求,国家已先后将彩电的最高限价由最初的1500上调至2500到目前的3500元,保障了农民对部分适销对路产品的需要,扩大“家电下乡”产品档次范围。

同时还要根据市场供求等多方面情况,对已公布的最高限价商品,及时进行调整,发现家电下乡产品有超出公允的利润的,要及时对最高限价做出调整,确保农民买到质优价廉的家电下乡产品。进一步加快汽车和摩托车下乡的实施进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汽车和摩托车下乡非常关注。

家电下乡政策是国家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我们要积极加强宣传与引导,让农民正确认识家电下乡产品,探索适合农民的补贴方式及方法,相信随着家电下乡工作的开展,家电下乡政策将会更加深入人心,对强农惠农,促进消费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5

报告

九江市国家税务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请各地上报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函》(法便函„2012‟21号)的精神,我局认真学习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税收相关文件,组织力量,开展了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调研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局文化企事业单位税收管理情况

我局管理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只有一户,即浔阳区新华书店,该纳税人从事,属于 的二级分支机构,其增值税由国税管理,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7号)和(财税[2011]92号)第二条第一项的规定“(一)对全国县(含县级市、区、旗,下同)及县以下新华书店和农村供销社在本地销售的出版物免征增值税。对新华书店组建的发行集团或原新华书店改制而成的连锁经营企业,其县及县以下网点在本地销售的出版物,免征增值税。”,我局对该纳税人2009到2011办理免征增值税,共计 元,二、意见和建议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6

2004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税收管理员定位为“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和税收监控员”的五员身份。200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明确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

税源是税收的基础,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核心和起点,是加强税收管理的关键。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征管基础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抓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是当前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新征管模式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促进税源精细化管理,提高依法治税水平,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执行情况

(一)我县税收管理员的基本情况

税收管理员是指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他们具体地行使国家授予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税收执法、纳税服务等职能。税收管理员是税务机关的最基层,是各种税收基础工作的实践者,是与纳税人朝夕相处、密切联系的执法者和服务者。

税收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担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责。一方面

要加强税源管理,了解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基本情况,督促纳税人及时足额申报纳税、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账簿凭证管理,及时采集纳税人相关信息,建立健全纳税人档案,调查核实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减免税申请等情况,对使用发票进行日常管理和检查等。另一方面税收管理员要根据管户责任和管事要求,在进行执法管理过程中,加强与纳税人的联系与沟通,向纳税人提供提醒告知、政策辅导、宣传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措施,及时征询纳税人意见和建议,帮助纳税人解决纳税困难,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纳税环境。

我县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只设立税源管理科一个内设科室作为税源管理机构。税源管理科共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9人为税收管理员,管辖全县2150户税源,其中个体户 户,一般纳税人 户,小规模企业 户。税收管理员占全县在岗工作人员的18%。在硬件方人手一台电脑,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执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经验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税收管理员制度吸取和发挥了专管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状况比较了解以及税源管理责任明确的优点,完善事前、事后监控机制,强化对纳税人的动态管理,可更好地开展“零距离”、贴近式、深层次的纳税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科学划分岗位,夯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基础。首先,明确管理岗位,将全县2150余户纳税人全部分配到9名税收管理员身上,个体按地段、乡镇分开,企业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企业划分,做到户户有人管。其次,在大分工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设立税收管理员小组,按照管户类型的不同将税收管理员划分成,个体户小组、一般纳税人小组、小规模企业小组,使职责分工与工作协作能有机结合,实现科室内部工作上分与和的协调统一。再次,我局对全县税源进行了分类,设立重点税源管理岗,力求把好钢放在刀刃上,把精兵强将放在重点税源管理上,达到“大户管细、小户控全”的目的,实现了税源的“分类管理,分级监控”,做到了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中间税源专业化管理,核定户规范化管理,零散税源协、护税管理,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税源监控网络和征管链条。

2.量化工作目标,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程序。在划分好岗位的基础上,明确管理员工作职责,即做好“五员定位”:即信息采集员、纳税评估员、税收分析员、政策辅导员、纳税服务员。具体职责包括:纳税辅导、催报催缴、文书审核、行政处罚、纳税服务(包括纳税提醒、税收约谈、查前辅导)、纳税评估、重点税源分析、实地巡查和资料审查,纵有范围、横有职责。并针对综合征管软件业务工作规程,对管理员进行培训,量化工作目标,对每项工作职责进行量化,明确工作标准和工作时限,使税收管理员不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且清楚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3.重视税收管理员培训,客观评价税收管理员工作。我局针对税

收管理员的工作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多次举办财务会计知识培训、电脑操作培训、纳税评估报告写作培训,从而系统的逐步的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素质。并将培训和考试相结合,考试采取封闭式,单人单桌,50岁以上实行开卷独立完成,50岁以下闭卷考试,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真正考出了水平,检测了能力,满足了工作需要。

在注重业务能力培训的同时不忽视政治。围绕工作纪律、政治素养、勤政廉洁、团结同志等内容,实时的举办集中学习,并要求人人有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并根据日常工作的需要制定了《税收管理员下户制度》、制作《税收管理员下户反馈卡》,确保税收管理员的廉政勤政。

二、税收管理员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局通过四年来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执行,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税源管理机构太过集中。受“城乡一体化”机构改革的影响,全县所有税务所(分局)遭裁撤,现全县只设有税源管理科一个内设科室负责管理全县纳税人,税源管理机构高度集中,造成对边远乡镇税源管理有效性的缺失。且税源管理科是县局的内设科室,只是代表县局进行行政活动,没有独立的执法权限,不方便实际的管理活动,给县局造成潜在的执法风险。

2.税源管理部门人员少。我局税收管理员人员较少,我局现有在职税干50人,税源管理科有13人,占在职人员的26%,但是,税

收管理员只有9人,只占在职人员的18%,近几年,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业户,税源零星分散,量大面广,因此,相对来说,税收管理员人员较少,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较大。在此情况下,税收管理员在工作中就会自然出现通过降低工作标准、缩减工作程序、延长工作时限、隐匿工作信息等方式来应付工作量。

3.过分强调“机器管事”,人的能动作用发挥不足。近年来,国税系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税源监控上对机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事实上计算机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由纳税人自行申报其真实性尚待分析,原专管员“管户制”的一些好做法又遭舍弃,形成了人管与机管脱节的现象,部分税收管理员存在下户机会少,自然就搞清纳税人生产经营、涉税事宜的情况,纳税服务也是点到即止。

4.工作压力大,“执法风险高”,税收管理员心里负担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户数量和税收规模都在增长,但税收管理员并没按比例增加,人均管户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加之现在的工作要求、执法程序较以前严格很多,特别是随着“一案双查”的推行,税收管理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执法风险高,心理负担严重。已造成大家都不愿意从事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岗位,长此以往会严重的影响到税务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5.临时性工作任务较多,激励监督机制缺位。税收管理员不仅要做好日常的事务性管户工作,还要经常承担上级交给的各种临时性工作任务,承担诸如多元化申报推行、某软件上线、专项治理等额外内容。而同时,由于受到规范津贴补贴、国税部门职务晋升机会较少等

硬性约束,对当前的工作缺乏有效激励。而且考核制度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定程度上还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影响了服务功能的发挥。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7

4月,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云南省分局从综合管理、货币信贷、支付结算、金融科技等十四方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度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被评为最高等级A﹢级。2013年,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认真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政策法规, 积极完成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部署的相关工作。积极调整信贷结构, 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林权抵押贷款实现零突破, 较好反馈利率市场化推进情况, 积极支持云南企业开展债务融资, 在金融统计、国库工作、征信管理、反洗钱、货币金银工作、银行家问卷等方面执行情况良好, 各项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8

关键词:房地产;贷款;利率;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53—03

近年来,海南省房地产业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积压房地产处置完毕,市场运行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获批后,目前海南省房地产市场投资、交易异常火爆,出现了投资大幅增加、价格快速上涨、房屋库存下降的现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文件出台后,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跳跃性上涨,目前房屋交易量开始回落,价格趋于稳定,但房地产价格较去年年底普遍上涨了五成至一倍,价格上涨加重了购房者贷款供楼的负担,贷款银行应审慎对待,适当提高首付标准,以抵御房价可能高位回落所产生的风险。

一、2008年四季度以来辖内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根据海南省建设厅公布的数字,2006—2009年房地产投资分别为89.2亿元、126.9亿元、198.8亿元、287.4亿元,分别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0%、25.28%、28.34%,31.6%。2006—2008年海南房地产投资平均增幅为24.54%。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增幅为51.9%。在列入统计20个投资行业中投资规模位于第一,增长44.3%。其中,住宅投资261.78亿元,增长51.9%。

(二)房地产贷款总体风险可控

截至2010年3月末,海南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72.4亿元,同比增长85.96%,房地产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为17.54%。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52.62亿元,同比增长136.09%;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5.81亿元,同比增长56.83%;个人住房贷款逾期率为0.51%。以目前情况看,金融机构介入房地产业不深,总体风险可控。

二、2008年四季度以来辖内金融机构落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

(一)落实房贷利率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

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8]302号)、《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8]71号)和2010年初国务院办公廳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衡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工行、中行、农行海南省分行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确保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得到有效贯彻。以上的细则均由各银行零售贷款部(个人信贷部)制定,组织个贷客户经理、个贷经理、零售信贷风险部审批及出账人员、各经营单位负责人、具备个贷业务操作资格的综合客户经理学习贯彻。并通过营业场所视频播放、广告栏告示、客户经理解释等方式做好对社会各界人员对房贷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二)房贷利率实行风险定价的实际情况

1.房贷利率风险定价的原则和特点。海南省各商业银行房贷利率定价一是严格按照人总行的有关利率政策执行,房贷利率风险定价的原则遵循贷款风险定价基本原则:风险收益对称、全面成本覆盖、效益市场兼顾、审慎风险决策。其特点是:区别对待、合理确定。

2.房贷利率风险定价的具体操作情况。海南省各商业银行房贷利率风险定价的具体操作情况是:对首次利用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客户,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0.7倍,首付比例不低于20%;对购买改善型自住房的客户,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0.7倍,首付比例不低于20%;改善型自住房认定标准由分行根据当地政府相关规定或根据当地同业竞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已结清贷款不计住房套数;对购买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客户,在确保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0.75倍,且首付比例不低于40%的前提下,按照首付比例越高、客户综合贡献度越大,则利率相对优惠的原则执行。不允许同时执行最低利率和最低首付比例,且不得低于当地同业标准。

3.房贷利率风险定价在不同地区的情况。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以海口、三亚和东线沿海地区为重点区域,对房贷利率风险在不同地区未进行区分,全省房贷利率均遵循风险定价的原则,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及借款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三)房贷利率变动情况

1.房贷利率变动情况及原因。从海南省各商业银行房贷利率定价变动情况看,自央行扩大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后,2009年上半年,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浮动幅度有所下降,但从四季度开始海南省各商业银行利率上浮的贷款占比由年初的13.16%上升到16.68%,下浮利率贷款占比下降了2.83个百分点,年末贷款加权平均浮动幅度开始上升,到2010年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浮动幅度已比年初提高了0.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7%。

2.房贷利率分布区间变动情况及原因。2008年以前,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基本上按照5%的倍数进行上下浮动,下浮幅度基本统一按最低下限执行,上浮利率分布在10%、15%、20%三个浮动幅度区间。从2009年4月开始,海南省各商业银行分支行开始出现更多的浮动值,先是上浮利率出现上浮11%、12%、16%、17%等浮动区间,接着进一步细分下浮幅度区间,分别有-30%、-29%、-25%、-20%、-15%、-10%等区间,由于议价定价能力的提高,使海南省各商业银行贷款收益率提高的同时,更细化了客户结构,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

(四)房贷利率政策效果

1.房贷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截至2010年2月末,海南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27.49亿元,同比增长89.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184.11亿元,同比增长48.3%。尽管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仍维持高位,但近期已显现调整迹象,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回落和新增减少。

2.房贷业务的收益情况。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稳健发展,特别是2009年海南省各商业银行围绕实现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密切跟踪市场变化,积极应对同业激烈竞争,推动个人信贷产品、营销策略和业务运行机制的完善和优化。突出重点产品,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加大营销力度,打造优势品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各行个人信贷业务持续、快速和稳健发展。至2009年年末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迅速增加,贷款收益率为4.9%,取得了良好成绩。

3.房贷资产风险情况。截至2010年2月末,海南省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1.0%,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不良额同比减少42.9%。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为1.2%,比上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不良额同比减少57.0%。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仅为0.7%,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不良额同比减少19.7%。

(五)银行业协会等银行自律组织在房贷利率定价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一是发挥沟通的平台作用;二是发挥检查督导的作用,避免恶性竞争;三是牵头制订和规范当地房贷利率定价的政策,避免各家银行打价格战。

三、目前辖内金融机构商业性个人房贷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位房价带来的风险。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措施的实施,海南省房价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虽然国家也出台一些抑制投机性购房政策,但对房价的抑制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宣布,全国各地投资者蜂拥海南购房,海南省房价大幅上升,给银行房贷带来一定风险。

2.不良个贷处置进度受诉讼程序、执行等因素影响,“双降”工作任重道远。在海南省建行不良个贷中,有70%以上贷款已进入诉讼阶段,其中45%以上贷款的诉讼期已超过两年,受诉讼程序烦琐、执行难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良处置进度比较缓慢。该行目前房贷不良率为0.6%,均为2003年和2004年发放的存量贷款。

3.部分房产证办证时间过长。根据房贷业务标准的房产证办证时间规定,期房交付使用后,房产证须在两年内办理完毕,以便银行完成相关的抵押登记手续的办理。但目前部分楼盘期房交付使用五年后,房产证仍未办理完毕,给银行房贷业务带来了风险。主要原因是开发商办证手续不齐全以及政府相关职能机关审批时限过长,导致房产证迟迟不能办出,无法落实抵押登记。

4.抵押登记办理时间过长。目前房贷业务平均抵押登记办理时间是10个工作日,但部分市县的办证时间其实已经达到40天以上。由于房贷业务多为凭抵押回执出账,这种模式要求需在1個月内办妥抵押登记手续、权证入库。但由于实际办证时间过长,造成银行此类业务出现权证未能及时入库的风险。

5.房贷业务两证抵押未合一。目前海口地区房产证和土地证需要分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增加了抵押登记的办理流程,降低了房贷业务办理的效率。建议采用将房产和土地抵押登记统一办理,提高抵押登记的办理效率。

6.外省人员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大,贷后管理难度加大。由于部分房贷业务由外省人员申请办理,对贷后跟踪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险。

四、2010年辖内金融机构个人房贷业务的发展规划及主要考虑

1.正确处理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的协调关系。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政策、能增加按揭资源的优质住房开发贷款需求,对按揭资源实行封闭管理,挖掘资源发展潜力重点加强与国土、规划、城建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从源头上抓住房地产开发项目信息,落实大项目、大企业跟踪营制度。建立开发贷款项目负责制,通过走访、项目蹲点等方式,动态掌握项目进度,有效做好个人住房按揭业务的转化和引导,提高楼盘的按揭比例。

2.正确处理优势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关系。整合按揭贷款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的行业、年龄、行为特征等维度进行归类,制定相应措施,深度挖掘住房按揭贷款客户资源,延伸客户价值链;完善纯按揭贷款项目资源信息库,加大考核力度,以品牌、规模、服务、效率等优势争抢纯按揭贷款市场;重点加强与业务规模大、客户资源优良、管理规范、信誉好的二手房经纪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专人定点营销,稳步推进二手房贷款业务发展。

3.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严把客户准入第一头,在贷款调查中特别注重贷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源头上把控贷款风险;面对高房价,个人按揭贷款在成数上要从严把握,在定价上既要把握政策,又要注意提高收益率;加大风险管理和动态监测力度,及时启动对关注类贷款的催收程序,防止贷款劣变。

4.强化培训,做精房贷业务。一是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个贷政策、个贷产品销售工具、营销技巧和客户沟通等,全面提高客户经理业务素质和销售能力。二是采取集中培训、视频、例会等多种形式,对全辖客户经理进行轮训和再培训,并通过阶段性考试,强化培训效果。三是采取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个贷客户经理准入淘汰机制,吸纳优秀人才,淘汰低效能人员,优化个贷销售队伍。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J].经济师,2005,(12).

[2]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风险及防范[J].现代商业银行,2006,(6).

[3]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及防范[J].现代金融,2005,(12).

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简报 篇9

告》(2008年第7号)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监管公告

2008年第7号(总第10号)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能源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方向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规范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行为、规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和配额交易行为,维护有关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依据《可再生能源法》、《电力监管条例》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监会25号令)、《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2008年6~11月,电监会组织各派出机构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和电价政策执行情况(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专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形成本报告,现予公布。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查涉及全国(除西藏)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576家电力企业。其中,电网企业126家,包括:各区域、省级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36家,省级以下电网企业90家;发电企业约450家,包括: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长江电力、国开投、国华电力、华润电力等中央发电公司所属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和其他地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本次检查,首先由电监会各派出机构组织全国30个省份的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开展自查。在此基础上,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察看等方式对104家电网企业和241家发电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和抽查。自《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逐年增长。据本次检查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为15494万千瓦,占当年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1.6%。其中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4823、561、108万千瓦,分别占总装机容量的20.64%、0.78%、0.15%。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4825亿千瓦时,占当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4.8%。其中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量分别为4714、53.6、42.5亿千瓦时,分别占总发电量的14.4%、0.16%、0.13%。

自2005年底至2007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加了3631万千瓦,增长了30.6%,其中,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分别增长了26.3%、444%、429%。两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国发电装机比例下降了1.37个百分点。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了822亿千瓦时,增长了20.6%,其中,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量分别增长了18.9%、268%、363%。两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比例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二、监管评价

从检查情况看,《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规章实施以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等规章实施后,电网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工程建设、上网服务、并网安全运行保障、电量优先调度、电价和附加政策执行、电费全额结算以及信息披露和报送等工作方面有较大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一)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日趋改善

可再生能源一系列法规出台以来,电力企业对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日益重视,依法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识逐步增强。电网企业比较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制定相应措施和办法,尽可能多地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规划及建设工作得到加强

电网企业能够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研究工作,力求电网规划建设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划建设有机结合。例如:上海、江苏、宁夏等省市电力公司积极开展风力发电建设对电网影响等调研工作,形成了研究分析报告;安徽、上海等省市电力公司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生物质能、太阳能、潮汐能发展的规划编制和研究等工作;辽宁省电力公司完成了风电接入系统规划方案,并报东北电监局备案。

电网企业能够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时建设、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电力送出提供必要的网络条件。东北、华中电网公司以及广东、贵州、辽宁、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宁夏等省电力公司抓紧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建设、调试、验收等工作,较好满足了可再生能源电量送出的需要。福建省电力公司实施了小水电电量上省级电网的战略性改造,安排新建或改造电网项目70项,总投资额达13.86亿元,解决了历史形成的130多万千瓦小水电上网容量受阻问题,提高了水能利用效率,水电送出基本不受限制,小水电业主对此反映良好。

(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额收购得到切实推进

电网企业能够按照示范文本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配合电力监管机构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北京、青海、浙江等省市电力公司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网申请受理、送出工程设计审查、并网协议签订等工作制度,有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工作效率;福建省电力公司专门针对地方中小型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制定了合同管理和并网调度规范等文件;甘肃、宁夏电力公司编制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并网工作流程,积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并网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电网企业能够执行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相关规定,除不可抗力和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情况外,尽量避免由于电网调度因素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出力受限。南方电网公司及广东、广西、重庆等省市电力公司制定了节能发电调度、保证可再生能源全额上网的相关细则和办法。华东区域内各级调度机构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额上网的做法:风电、径流式小水电、太阳能、潮汐能根据来风、来水、日照、潮汐情况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机组根据发电原料来料情况调整发电量,在自愿的前提下参与调峰;安排有调节能力的小水电在不弃水的前提下参与调峰。南方电网公司所属各省级及以上调度机构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季节性、间歇性特点,优化水火调度,合理编制发电调度计划,积极开拓低谷用电市场,加大省区间余缺调剂力度,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机组的发电利用小时,其中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充分发挥梯级水库调节互补性,根据中短期天气预报,按不弃水或少弃水原则优化水电调度。华东电网公司充分发挥跨流域调节作用,积极组织协调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电力公司,按照年度计划消纳三峡、葛洲坝等地水电,并通过双边交易消纳四川低谷富余水电。浙江省电力公司合理安排省内火电机组出力,消化周边省份的丰水期水电,有效避免了水能浪费。湖南省电力调度中心根据气候与来水变化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水电调度方案,甘肃省电力公司通过调整网内其他机组开机方式或出力曲线保证风电最大限度送出,宁夏电力公司将影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检修安排在发电负荷较低时期进行,有效保证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优先上网。

(四)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执行和电费结算情况趋于规范

电网企业能够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和《购售电合同》约定的电费结算流程、计算方法、结算时间、结算方式等,与发电企业及时、足额结算电费。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尚未审批上网电价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多数电网企业能够先按临时结算电价与电厂结算,待电价批复后进行清算及退补电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补贴、配额交易、可再生能源接网工程的补贴费用标准能够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规范账户管理,按照文件要求参与配额交易。例如:青海省电力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大大降低了承兑汇票的比例;宁夏电力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附加配额交易金额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按照国家批复价格由电网企业垫支及时与发电企业结算电费。

(五)可再生能源信息披露和上报逐步规范

电力企业能够真实、完整地记载和保存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相关技术参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上网电量、电费及补贴结算情况等有关资料。部分电网企业能够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将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而未能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情况通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以各种方式向相关发电企业披露有关信息,并定期报送电力监管机构。例如:华中、西北、南方区域的省级及以上电网企业通过电力交易大厅实时信息平台、每日网厂电话生产例会、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网站、厂网联席会议等方式定期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披露有关信息。上海市电力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每月定期向电力监管机构报送所属各地市供电企业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电价和电费结算以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支和配额交易等情况。甘肃省电力公司及时将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送出受限原因、持续时间以书面或会议通报等形式通知发电企业,同时努力做好调整和改进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规划

部分地区缺乏统一、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接入系统项目建设规划,工程项目存在布局不合理和无序建设等问题,风力发电规划与电网调峰调频能力的协调有待加强,不同投资主体的电网企业在电网规划和建设上的协调机制有待完善。例如:内蒙古风电资源富集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国家审批和地方审批的项目并存(内蒙锡林郭勒盟灰腾梁地区的风电基地分属7个发电集团的8个风电企业,装机容量从1.5万到4.95万千瓦不等),风电接入系统工程难以统一建设,同一区域内送出线路重复建设,既浪费土地资源,又造成电网安全隐患。河北北部地区也存在类似问题。江苏省部分地区生物质能发电规划布局不合理,部分秸秆电厂之间距离较近,秸秆收集半径交叉,造成秸秆收集恶性竞争,抬高了成本。山东省菏泽市已投产2个秸秆发电项目,仍有3个项目在建,根据秸秆数量和质量测算,市内秸秆资源已无法满足需要。广东、广西、海南部分地县小水电建设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无序,部分小水电建设手续不齐,建设过程中与电网缺乏必要信息沟通,电网规划建设难以及时配套,部分小水电上网受阻,汛期矛盾较为突出。另外,部分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未制定可再生能源项目发展规划,部分省级电网企业未按照要求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情况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

(二)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电网企业未能按照《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第五条要求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接入系统工程,加大了发电企业建设成本。例如:内蒙古西部电网15个风电项目中,仅5个项目的接入电网工程由电网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黑龙江省的风电项目配套接入电网工程基本上由发电企业承担;吉林省电力公司要求白城地区风电企业共同投资建设500千伏变电站;青海黄河公司大通河流域4座水电站与青海省电力公司协商未果,投资约1亿元自建135公里110千伏送出线路;江西省居龙潭、廖坊等两个省调水电厂的接入系统工程全部由发电企业投资建设。

(三)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存在“卡脖子”现象

部分电网企业未能及时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送出电网设施,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受限、电量损失。例如:河北张家口地区风电发展迅速,但由于变电容量较小且电网改造滞后,造成风电出力受限;浙江省泰顺县小水电发展迅速,但泰顺电网与温州电网间只有2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受输送限额的影响,水电企业只能轮流发电,弃水较多;甘肃风电建设较快,电网建设相对滞后,风电送出受阻问题加剧。

(四)部分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中依然存在不规范现象

部分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未制定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额上网的具体操作规则,在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时,存在通过考核变相减少发电企业上网电量、压低上网电价、强行分摊线损、不按期或不足额支付电费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电网企业与小水电矛盾较为突出。例如:陕西电网企业对小水电发电计划仍然进行考核,造成小水电一定电量损失,变相降低上网电价,且存在延迟、不足额支付电费以及要求小水电承担2%~10%线损等现象;安徽省、浙江省、重庆市、福建省小水电企业反映关口计量表计安装点、产权分界点不规范或线损分摊依据不明,存在线损分摊争议;湖北省电力公司在与清江高坝州电厂结算时,将所谓超过测价电量的上网电量按230元/千千瓦时结算(国家核价为414.5元/千千瓦时);河南省洛阳市宜阳、栾川、嵩县等地供电企业与小水电企业结算时,未执行优惠增值税率(6%),通过采取扣减电量或电费形式将税负转嫁给小水电企业;广西地方县级供电企业与大网之间未建立规范的交易机制,丰水期间小水电弃水情况时有发生。

(五)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签订需进一步规范

部分电网企业特别是地县级电网企业对《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签订工作不够重视,存在合同过期、丢失,形式和内容与范本相差较大,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甚至无合同调度交易等现象。例如:广西大部分县级供电企业未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广西兴安县供电公司在协议中出现“电费在第三个月付清”等条款;海南电网公司所属供电企业在与小水电签订的合同中,无功考核标准不符合当地政府部门有关规定;湖北省电力公司在与水电企业签定的合同中仍然规定超过年度计划的上网电量执行下调后的临时电价;江苏省仍在年度合同中约定购电量计划;贵州电网公司部分县级供电企业与小水电企业签订的《并网调度协议》中,存在变相扣减电量的条款;山西省电力公司在与风电企业签订的合同中要求其缴纳系统调峰补偿费。

(六)可再生能源相关电力企业信息披露和报送工作有待改进

部分省级电网企业存在披露信息不及时、不全面,未能每月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报送上一月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上网电量、电价、电费结算以及电价附加收支等情况。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也存在报送信息不主动、质量差等问题。有些省级电网企业未能按照要求将调度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部分电力调度机构未将保证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上网的具体操作细则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

(七)可再生能源现行政策、法规、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配套法规和相关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反映出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2006年1月1日前投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仍执行以前电价规定,部分企业上网电价偏低,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例如安徽芜湖绿洲环保有限公司的上网电价为415元/千千瓦时,接近于脱硫标杆电价。二是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滞后,半年或一年一次的配额交易周期过长,在电价附加存在资金缺口的省份,电网企业无法及时、足额支付本省补贴。三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工程的补贴标准偏低,电网投资回收期较长,影响电网企业投资建设积极性。四是直接接入配电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其接入系统工程投资主体不够明确,容易引起厂网矛盾。五是生物质能发电缺乏可遵循的行业标准,在合同签订、单位能耗、排放、造价等方面只能参照火电标准,不能反映生物质发电特殊性、更好地维护生物质能发电企业利益。六是某些省市垃圾发电厂垃圾处理费标准偏低,部分垃圾发电得不到足够的成本补偿。七是与可再生能源法规不相符的相关规定尚待清理。

(八)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收购受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因素影响

一是受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电源分布结构特性以及用电负荷特性影响,负荷低谷时段,在火电最小开机方式下,可能出现电网无法承受突然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状况,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受限。二是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大多具有反调节特性,大规模风电机组接入电网,给电网调峰、调频带来困难,加大了电网运行方式安排难度,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例如位于东北电网末端的蒙东等地,大量风电项目建设和集中接入,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地区的电源外送压力,同时降低了电网稳定水平。三是风电和小水电多分布在偏远且网架相对薄弱地区,用电市场容量有限,调节手段和能力不足,在电量集中送出时,线路、变压器等电网设施经常出现过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四是目前投产的风电机组大多不能进行有功、无功调节,缺乏低电压穿越等电网安全运行需要的基本功能,也没有功率预测系统,加之一些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的风电和小水电并入电网,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威胁。

四、整改要求

电力企业要充分认识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相关法规、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电价和附加政策

电力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和附加政策,做好电价附加征收、配额交易、电费和补贴结算等工作。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要按照电监会关于厂网电费结算的规定,签订《购售电合同》,不得自行变更上网电价,也不得通过变相改变上网电量、强行分摊线损等方式变相降低上网电价,要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批复的上网电价和《购售电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进行电费结算,不得擅自变更补贴标准,要按照国家批复的补贴标准及时进行补贴支付。电网企业要按照附加征收标准做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征收工作,要继续做好账户管理工作,按照批复的附加调配方案及时进行配额交易,完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调配工作。

(二)电网企业要进一步做好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各项工作

电网企业要加强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相关联系机制。调度机构要制定科学合理、确保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的发电调度计划,制定有关调度操作规则,及时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电网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的准确性,优化各类机组负荷分配,合理安排设备检修,防止风力发电出力受限,尽量避免丰水期水电弃水。电网企业要尽快研究解决水电密集度较高地区在丰水期水电电量跨省(区)外送问题。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网损要严格按产权分界点界定,对于产权不明晰的部分,应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确定。电网企业特别是地、县供电企业要按照电监会《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电费结算暂行办法》以及《电网运行规则》等要求,参照有关示范文本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协商签订并严格执行《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规范并网及电费结算等行为。电网企业要抓紧研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应由电网企业负责运行和管理的可再生能源送出工程要尽快收购其资产并承担相应运行和维护职责。

(三)电网企业要科学规划电网,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电网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

电网企业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电网建设方案以及加强电网管理的意见;结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电网结构特性的分析,不断优化和完善电网结构,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上网发电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网架建设,切实做好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并网安全性评价和新机组进入商业化运行工作,保证可再生能源项目及时上网发电。

(四)电力企业要加强信息披露和报送工作

电网企业应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相关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发电企业沟通,及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电价情况及未能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持续时间、估计电量、具体原因和改进措施等情况书面通知发电企业;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相关信息报送和备案制度,定期将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规划及其滚动规划报监管机构备案;制定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的具体操作规则,并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各省级电网企业要定期汇总所属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可再生能源发电未能全额上网的情况、原因、改进措施等情况并报电力监管机构。省级电网企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于每月20日前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报送上一月度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上网电价和电费结算情况,省级电网企业应当同时报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支情况和配额交易情况。

(五)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电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技术指导,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加强水情、风情等预测工作,及时提出发电计划申请,协调设备检修管理,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并网技术要求,严格遵守调度命令,配备必要的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及通信装置,提高负荷预测及生产管理水平。

五、监管建议

(一)加强统一、科学规划,促进可再生能源协调、有序发展

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制定同步、协调、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电源和电网发展规划,以更好满足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应充分发挥区域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的优势,在编制省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项目在一定时期的建设容量限制,科学布置可再生能源电源点。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审批体制,使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规范化,布局合理化,避免无序开发。

(二)进一步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价格、财税政策 全面分析总结近年来促进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发展的有关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巩固成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同一地区同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尽可能明确同等水平的价格,生物质能发电价格应根据近两年来物价水平变化情况适当提高,研究完善小水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进一步研究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和接入工程的补贴政策,改变现有补贴方式,确定统一的投资回收期,在回收期既定的情况下,制定接网费补贴标准;研究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和电费、补贴结算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减免比例和额度,大力扶持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秸秆和垃圾焚烧发电等产业的发展;研究出台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贴息政策,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根据各地实际,分省、区出台垃圾补贴标准,适当提高垃圾补贴收入;研究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配额交易平台,按月度开展可再生能源附加收入的配额交易,加快附加补贴的支付。此外,对于2006年以前批准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以及小水电的接入工程,也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适当解决其电价和补贴问题,减轻电力企业的经营压力。

(三)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相关技术研究

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引导有关电力机构做好可再生能源相关运行技术研究工作:一是结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深入研究电网内电源布局、网架结构以及不同电力系统可接纳可再生能源类型与规模问题,发挥资源在更大范围利用的优势;二是加强风电、小水电等季节性、间歇性较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之间关系等研究工作,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尽可能保证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收购;三是研究编制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的相关技术导则,规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系统及其继电保护、自动化、通信和能量计量装置等技术标准;四是引进国外先进风电运行经验和技术,加强对风能参数的预测工作,研究建立风能参数测评系统,研究解决风电场输出功率稳定和无功补偿问题,不断提高风电在电网中的运行水平;五是不断提高风电机组及风电场整体测试技术,研究风电场接入电网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分析评价技术,逐步建立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评价和许可制度。

上一篇:张敬义珍珠鸟课堂实录下一篇:小时候我很顽皮五年级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