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政策

2024-09-20

财政税收政策(共12篇)

财政税收政策 篇1

税收可以使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有效的增加, 税收是一种手段, 而税收的收入想要得到更大的提升, 必须满足税收的效率、公平原则。通过对税收各项制度原则的协调与改进, 可以完善国家的税收制度, 也可以优化税收的体系。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有效地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只有遵循税收财政的各项原则, 才能实现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的相互促进与统一。

一、税收效率可以促进税收财政职能的发挥

税收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 提高税收效率可以增加收集资金的速度。税收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建设, 为所有需要资源与资金的部门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满足其各项需求。税收收入的增长有可能是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在增长, 只有提高了税收的效率, 才能促使税收收入在国家的各个时期都能得到稳定增长。财政收入提高主要是依靠税收的手段, 税收可以调整国家的经济, 并且使经济可以稳定持续地增长。阻碍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合理, 经济增长的成本投入过大, 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 经济的增长开始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 经济结构出现问题, 使得社会发展越来越慢。我国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去调节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 其中财政税收政策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下滑以及经济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税收的效率, 这样才能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 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并且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税收征管制度的执行, 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也是提高财政收入的保证, 提高税收效率符合税收财政的原则。

二、税收财政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矛盾机理

税收财政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分配的手段, 税收财政的原则是, 首先缴税是每个公民履行职责的体现, 赋税可以为国家提供经费保障, 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其次当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时, 必须增设企业税收制度, 保证国家各项经济制度的有效实施, 以及国家建设的有效进行。从这两条原则可以看出, 税收是筹集国家的财政收入, 并且当国家的财政收入需求量提高时, 必须通过必要的方法去改进税收制度, 增加税收的资金, 这体现了税收的弹性原则。税收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或者财政需要的增长而自动增长。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很多, 比如国家的人口、课税商品的数量, 如果过于看重税收财政的原则, 会对税收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味地按照政府部门的需求提高税收的次数与金额, 会造成政府部门支出金额的浪费, 也会使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税收是政府向民众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行为, 是将收入从私人转到公共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 税收的收入每年都在上涨, 但是过度的征税会使企业与民众承受过大的负担, 导致其出现偷税逃税的行为。税收财政原则要求, 当税收的收入不能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时, 国家必须增加税收, 所以虽然国家的税收呈现上涨趋势, 但是民众却承受了过大的负担, 企业与民众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长期以往, 国家的整体收益必然下降。所以从长远意义来看, 税收财政的原则并不利于提高税收的效率。

三、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

税收的制度必须公正平等, 才能保证税收工作的有效进行, 可以说税收公平是税收财政制度实施的前提。税收不公平必然导致纳税人产生不满情绪, 而且会使纳税人产生逃税漏税的想法, 从而阻碍了国家税收收入的提高。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必须做到相同收入、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交纳同等数量的税额。不同收入、不同纳税能力的公民应当交纳不同数目的税金。平等不单是在收入、支出、税金方面, 还要包括综合效用等方面的平等, 必须保证各个方面都要平等, 才能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判断税收公平的原则, 可以从税收分配准则方面衡量, 首先要根据收益负担公平性进行判断, 根据公民对政府做出的贡献以及享受利益的数目去判断其应该缴纳的税额, 做到享受的利益与缴纳的税额成正比。其次根据天赋能力判断公平性, 既纳税人在缴纳完税额后, 所得的收入必须与其天赋能力成正比。最后是依据最小牺牲或最大效用判断公平, 也就是征税后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得到有效利用, 即判断税收政策是公平的。

四、注重税收财政职能, 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使税收更加公平, 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安定。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这样就可以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大大提升。税收的公平性可以体现这个国家的民主性, 而且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可以使社会的氛围更加和谐。当然, 税收的公平性需要建立在税收效率的基础上, 这样才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保证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税收效率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 其工作也必须在税收公平的原则下开展, 只有税收是公平的, 才能使公民自觉自主地缴税, 如果税收缺乏公平性就不可能提高税收的效率。

一是收入分配上, 城乡居民收入和地方间财力差距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 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 收入分配上进入了警戒范围, 地区间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是在财政收入政策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 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15%上升到了2012年的25%, 但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依然过大, 因而我国实质上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实现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与发达国家单一所得税主体税制不同, 我国实行的是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的双主体税制, 这样的税制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对效率的优先原则。

三是税收支出上体现出的效率优先。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 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进展不大,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下, 我国的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建设方面, 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 各级财政支出中, 社会公益性投资的比例一直很低。伴随着市场化改革, 从前很多由财政安排的开支如各级企业职工的住房、教育以及医疗等不断进行改革, 而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改革又没有及时跟进, 造成部分群众生活负担加重, 扩大了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税收财政政策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改进, 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提高税收的效率, 并且有效地调节税收财政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的关系, 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 才能提高国家税收收入的金额。只有同时兼顾税收的效率与公平, 才能使其相互促进, 从而使我国的税收财政制度更加完善。

摘要:税收财政的原则是监管税收的准则,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税收服务成本问题, 为了完善税收制度, 必须坚持税收财政的原则, 才能完善与改进税收制度。税收的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存在冲突, 坚持税收财政原则的同时, 必须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这样才能提升税收收入。文章作者根据多年经验, 分析了税收效率的作用、税收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关系、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及如何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希望可以改善我国税收的制度, 使税收的效率与公平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使我国的税收制度可以更加完善。

关键词:税收财政原则,税收效率,税收公平,税收财政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宇.论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及税制设计[J].理论导刊, 2004 (11) .

[2]肖加元.论税收效率及其评价内容[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04) .

财政税收政策 篇2

证。

(三)开展“三比一创”活动是着眼乘势发展的现实选择。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农村信用社一切经营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发展、再发展。提高信用社核心竞争力,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争市场、抢份额的最佳方案也是发展、发展、再发展。所以,发展的导向必须明晰而准确、发展的脉络必须开阔而创新、发展的措施必须得力而有效、发展的效果必须优异而普惠。“三比一创”活动把创优异业绩作为终极目标,就是凸显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的本质要求和现实选择。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务必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围绕省联社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大打一场乘势发展的攻坚

战,实现信合事业奋力崛起。

二、全面准确理解“三比一创”活动的科学内涵

(一)提升学习力,为农信社快车疾行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

面对信用社复杂变化的经营新形势,每一位信合干部职工都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提升学习力,努力提高处理复杂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比一创”活动,学习是基础。比学习,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因为学风不端正,学习就难以深入。日常学习中,存在着精神状态不佳,缺乏钻劲、挤劲的现象;存在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虚躁飘浮的现象;存在着脱离实际、漫无边际的空谈现象;存在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敷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的学习动机不对头。如果认为学习是为了一己私利,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了应付差事,那么学习就会肤浅化。所以,解决好为什么而学的问题至为重要。其次是学什么。人不是生而知之的,知识、才干和经验都要在工作实践和刻苦学习中获得。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不仅要在总结成功的经验中获得提高,而且要在汲取失败的教训中获得进步。再次是怎么学。对省联社规定的篇目要坚持边学习边深入思考,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深刻理解、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思考问题上。要着重联系、深刻反思近三年来,本单位、本岗位在贯彻执行省联社决策部署、总体要求中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引导大家认清学习上不持续、政治上不清醒、行为上不检点,把惯性思维和一些错误做法当成“真经”的危害性。在深入学习、深刻剖析、深挖差距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全面系统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省信合系统干部员工的一项紧迫任务,关乎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的长远大计。在这个问题上缺乏战略眼光,不能认真对待,我们同样要犯历史性错误。

(二)提升执行力,为农信社稳健运营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全省农村信用社整体业务发展状况在全国位次靠后。对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和行动。阵,以良好的作风带领广大信合员工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

艰。

(三)提升承重力,为农信社强基固本提供充足的技能中坚。

信用社能否强基固本、快速崛起,有赖于建设一支作风过硬、服务高效、技

能精湛的信合干部员工队伍。

三、深入持久推进“三比一创”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突出主题,抓好活动载体。“三比一创”活动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必然要通过“载 体”这个有形抓手来有序推进。

供给侧改革的财政税收政策 篇3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财税政策;去库存一、供给侧改革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一)定义

供给侧改革是以提高供给的质量为出发点,调整结构,重新定位要素资源的配置,扩大高质量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要素生产率,符合人民的真正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从生产端着力,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企业的创新与活力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理论基础

供给侧的理论主要来自供给学派,主要理论核心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理论。虽然供给学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做法,但是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无法刺激经济稳步增长后,供给侧刺激经济增长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二、我国供给侧改革现状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增长乏力的后危机阴霾之中。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加之我国经济转型道路的坎坷,导致我国传统“三驾马车”增长乏力。2012 年以来,我国传统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均呈下行趋势。2012-2014 年,投资、消费增长速度分别回落4.9、2.4 个百分点,净出口对 GDP 增长连续 5 年负拉动。2015年,中央银行5次降息降准对国内需求的刺激效果并不明显,国内需求“疲弱”实际反映了经济供需结构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2000-2014 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4%,是全球平均增长速度的近三倍。而近年来我国无法通过粗放式发展保持高速增长。 2015 年 5 月,权威人士在“五问中国经济”中第一次提到“供给”,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 年年初,权威人士再次现身回答“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每一步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即以化解产能过剩为主要抓手,淘汰僵尸企业为具体形式,兼并重组为主要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因此,中国经济需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通过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三、我国供给过剩的财税原因

目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在于制度和体制中存在不合理因素。财政税收结构政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政府的作用,各级政府政绩的好坏,人员的升职和重用都是以GDP和财税收入为判断评价指标。因此各地政府都想方设法招商引资、扩大企业规模,过分的干预投资和经济的增长,地方间形成了不良的恶性投资竞争。

第二,我国财税制度上的不合理导致产能过剩。我国以增值税等间接税为主要税种,税款缴纳主要在生产环节,也就是说只要生产出来了就要缴纳税款,政府就会有税收收入。因此政府就会鼓励生产,估计企业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太注重政绩和税收收入可能忽略了产品的真正需求,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在政府的这种煽动下就会导致产能过剩。

第三,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平衡分配,因此地方政府扩大投资,争取税源,导致产能过剩。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以支撑其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对本地企业的投资项目十分重视,但是对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则重视不够,这不仅加重了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也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第四,我国现行税收体制缺乏对产能过剩企业的退出机制的合理安排。我国政府大力鼓励投资,鼓励生产,但政府并没有考虑到企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企业投资后持续亏损并且预计长远来看也没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了,这样企业就想退出市场另寻他路,但上山容易下山难,政府宁愿扶持企业给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也不愿意其他退出市场,一旦多一个企业退出市场政府就会少一份税收收入。因此导致企业乏力产能过剩。

四、供给侧改革的财税对策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财税方向主要是既要保证财政税收收入又要稳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让企业在轻松自由的经济环境下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因此我国财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对策如下:

(一)完善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制度

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的责任制,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税收征收上的比例,合理分配归属于中央与地方的税种,要让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与其财力形成配比,做到各自力所能及,效率最优,以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

(二)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推进预算制度的改革,使一般公共预算中包括对政府性基金预算中未列入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的收入项目,并统筹使用。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提高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制定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指标体系,组织开展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试点。建立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政府资产报告制度。完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体系,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清理规范重点支出与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挂钩。制定重要公共资源有偿出让和使用经营收益管理办法。

(三)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现已全面推开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为企业减轻了税负,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但在营改增的初期要做好过渡性工作,有利于企业转型,结构性调整。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开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使更多的奢侈品纳入消费税范围之内,控制高消费。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纳税人税负。

参考文献:

[1]滕泰:更新供给结构、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13(12).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R].北京:中国经济月报杂志社,2015.

[3]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5 年统计数据[R].北京:中国人民银行,2015.

[4]贾康.问道供给侧改革.上海证券报.2015-11-12.

财政税收政策 篇4

关键词:德国,财政哺农,农业综合开发

一、德国财政哺农政策所支持的项目类型

德国国家政府财政扶持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目标和符合宏观调控导向的农业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有利于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的项目

德国从建国之初就提出“改善农业结构”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执行至今的一项政策就是:通过“土地调整”,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大多数农户地块分散多年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1968年7月1日的联邦德国“农业计划”和1968年9月27日的“关于加强和协调改善结构方面的地区政策和建议”中都主张尽力支持那些生产规模大,用现代化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农户和合作社组织,即支持那些有竞争力的核心农户。

(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的项目

德国积极倡导和强调生态农业种植。采用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其产量要比常规农业降低25%到30%。但德国倡导和强调生态效益,宁要中产的生态农业,也不要高产的有毒农业。1985年,联邦德国有生态农业试验点有300多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下,德国迅速变成世界上有生态农场数量最多、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的项目

德国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技术革新补贴实现了将堤防、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费用由政府负担。1996年联邦财政用于海岸加固的支出为26亿马克, 占当年支农支出的21.5%。国家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创造条件, 使提高生产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如对为工业生产提供可再生、易处理的原材料的农业生产给予补贴, 对垃圾处理、土地保护、地下水保护等方面先进技术的应用给予补贴。

国家财政还提供生产资料补贴。如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柴油补贴, 国家支农支出预算中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农用柴油补贴。

(四)其他项目

在德国财政哺农体系中,除了以上三大可支持项目以外还有一些其他项目,如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为了缩减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持社会稳定,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来支持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农业项目。德国在贫困地区建立工厂,联邦、州出20%的投资,同时帮助这些地区向欧盟申请资金援助,并对贷款实行低息政策。

二、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措施及模式

德国的农业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结构政策,补贴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

(一)结构政策

结构政策是德国为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这项政策旨在通过土地整理,支持有生命力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国家动员小规模的土地经营者将土地交给大农户经营,土地调整费用的三分之二由国家负担。

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系统的“农业结构政策”。一是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组织农户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交换、买卖、出租等方式使地块相对集中和便于耕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是推行迁移政策。把一些农户从人口稠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少地区建立“有生命力的农户”,同时扩大迁出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实施综合性社会政策。为了鼓励部分农户自愿放弃土地,德国政府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和长期出租土地、放弃经营农业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到1 9 9 0年,德国出租土地的比例已占总农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从1989年开始,德国还实行了农民提前退休制度,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把农田集中到青年农民手中。四是直接扶持“有生命力的农户”。通过给予投资补贴和贴息贷款,引导“核心农户”发展大规模农场。

(二)补贴政策

德国对农业的主要补贴形式并不与产量挂钩,而是依据不同作物的面积补贴和对牲畜的头数补贴,以及休耕地(凡是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地块宽在20米以上,或者虽然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下,但该地块持续被墙、灌木丛或河流隔开的土地,农民可以申请休耕,休耕时间从每年1月15日到8月31日)面积补贴,并越来越紧密地和环境、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等因素相联系,其绿箱政策(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是用来描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下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的术语,是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的属性越来越强。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西德农业现代化高潮刚刚开始的时候,农民购买化肥时其价格的12%~14%由政府财政支付;从1956年到1963年,财政为此支付了18亿马克。从1956年起,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燃料,政府补贴23%~50%, 直至70年代,政府每年还为此支付4亿马克,其数额高达当时农机用燃料支出的1/3。为了进一步加快土地集中和促使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联邦德国从1969年开始给出售土地和长期出租土地,退出农业经营的农民发放专门的补助金。从1989年开始,在西部实施农民提前退休制度,以财政补贴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退休,将土地集中到年轻的“有生命力”的农户手中,到1994年,已有大约1.8万农民提前退休,涉及33.5万公顷土地。

(三)社会福利政策

从1972年开始,德国在农业财政拨款中增加了农业社会政策这一重点,通过承担农民生活、生产、养老等保险业务,对农民的生老病死提供社会保障。在1996年德国支农支出中,用于农民退休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等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为75.63亿马克,占支农总支出的62%以上。

(四)税收优惠政策

德国农业土地占整个土地面积的80%,但农业土地税收只占整个土地税收的4%。在一般情况下,在德国成立农业企业不需要进行专门审批,因此农业企业就不需要交纳企业税(合作社和有限公司除外)和营业税。但农民要缴纳所得税、土地税等。对土地所得税,政府也只对60%的应税额征收,其余予以免收。德国每年征收农业所得税10亿马克,仅占全部所得税的0.8%,但各级政府每年给予农业的优惠税收却达13.3亿马克,占给予整个经济界税收优惠的7%。

三、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

从上述对德国哺农财政政策的分析看,德国模式的核心包括3点:扩大核心农户经营规模,增强农户竞争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以德国模式为借鉴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选择方案包括: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指导和扶持的力度

目前,我国农业不仅要承担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且要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支持,农业就难以保持健康发展。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二)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德国的农场非常有生命力, 农业富有效益,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在政策上促进了经营规模的扩大。中国应在长期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鼓励土地合理流转, 允许土地转包,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大力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农地流转机制。

(三)注重农业生态效益,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欧洲, 农业的发展首先考察的是环境保护, 无论生产还是生活, 只要对环境有污染的的项目政府严格限制, 对违规者严厉处罚。政府采取补贴方式, 鼓励农民退耕还林, 土地论作等办法,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平衡,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保护环境和生态, 一是要尽快建立完善法律法规, 依法行事。二是要加大投入, 保护水土、生态系统、空气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农业科研、技术创新投入

我国财政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 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 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建设增加了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今后还要更大规模地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要做好河道的清淤工作, 它既有利于防洪抗旱, 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 要从产中的基础设施向产后基础设施的建设延伸, 比如加工、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 以及市场和流通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强化。

参考文献

[1]、李钢.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J].农业财政与财务, 2009.8

[2]、侯娜.农业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计划与市场探索, 2003.11

财政作业-税收原则 篇5

财政学

会计1103班 林欣如 2011601301

3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需要,凭借公共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利益分配上的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原则是建立改革和完善税收所应遵循的标准。财政收入原则,它要求税收具有充分性即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具有弹性,即税收随政府支出需要变动而灵活变化。效率原则又称经济发展原则,要求税收体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同时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益损失应降到最小。公平原则包括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受益原则即按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所获利益程度来分配税负。纳税能力原则中收入和消费被认为是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标准。税务行政原则包括遵从成本和征管成本。遵循适度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适中,税收既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又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税收的法治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应以法律为依据,以法治税。

现代税收理论中,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公认的两大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其实现依赖于公平和效率。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政府征税应确保公平。而税收不仅应该是公平的,且应是有效率的。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应讲求效率,降低成本,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效率和公平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同时是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税收原则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收入差距。税收对社会的公平与效率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通过税收优惠吸引外资而形成了中国的对外开放;通过减税优惠鼓励安置待业人口就业创业,改革初期对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税收还可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鼓励资金、技术、人才流向需要发展的地区,这是深层次上公平的体现。

关注财政政策导向 篇6

政府宏观调控从防通胀、防过热、从紧的货币政策的“两防一从紧”,转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一保一控”,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有大的调整。宏观调控的转向更多是通过积极财政政策体现出来。在2008年上半年中小企业亏损面加大、倒闭率上升的条件下,中小企业走出困境不可能完全寄希望信贷放松。无论是中央政府的判断,还是学者的调查分析,都没得出信贷资金收紧是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政府支持和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控,主要是定位于财政政策。

多借助财政杠杆的外力

从全国中小企业2008上半年的相关数据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型企业受影响最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其一是中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为北美、欧盟及其他地区的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产品,北美地区5美元以下和欧盟2欧元以下的产品,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及对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拖累,导致穷人生活受到影响,从而减少了对中国中小企业产品的进口。产品档次低、知识附加值与科技附加值小是中国出口型企业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软肋”。其二是劳动成本上升、人民币过快升值、资金成本或财务费用上升等所导致的成本过快上涨,超出了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从出口型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看,不能简单把根源归结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就大多数陷入困境的出口型中小企业而言,即使国家立即放松银根、加大贷款,也无法阻挡部分企业亏损、倒闭的结果。在信贷规模不增长而适当调整信贷结构的前提条件下,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或许对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能够发挥作用。

相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调整或许更能直接表达并传递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和扶植的态度。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集中体现为提供就业岗位的功能。出口型中小企业亏损、倒闭加大,对GDP的增长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影响就业。正是基于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功能,各级政府会积极主动运用财政杠杆支持和扶植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因此,进出口中小企业应更多研究并关注财政政策导向,借助财政杠杆的外力,依赖企业内在的产品调整、劳动升级、管理加强等措施来走出困境。

按财政政策导向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

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扶植,通常有3种方式:一是减税减费让利;二是运用政策放大信用担保规模;三是加大政府采购规模。已经针对中小企业出台的上调出口退税率政策就属于第一种方式,相继还会出台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的财政政策。但是,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扶植不会一刀切,不会确定让每一类每一个小企业都受益的政策导向。财政政策同样要发挥调控作用,要配合并支持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财政政策会针对不同产业的中小型企业实行区别对待。

因此,中小企业要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把握财政政策导向,主动转型到财政政策支持的产业及产品上,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从提高竞争力的要求看,出口型的中小企业要确定为欧美中产阶层及超有产阶层提供一部分产品的目标,通过上档次与提质量,把市场份额由欧美的社会下层群体拓展到有产阶层与超有产阶层,从而建立起防止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产品“防火墙”。

通过雇佣升级提高劳动效益及产品价格

随着劳动合同法及其他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低工资时代已经结束。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工资会快速上涨。可以基本判断,今后10年(2008~2018年),产业工人的工资会平均上涨3~5倍。低工资及廉价雇佣将在中国一去不复返。因此,出口中小型企业必须正视劳动成本上升这个残酷现实。

在劳动成本持续上升的条件下,企业要能继续生存,就必须同步提高劳动效率,保证劳动成本上升与劳动效率提高同步。而劳动效率的提高要求雇佣升级并加大培训。所有希望在今后10年能活下来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必须确立两个基本的雇佣理念,其一,从雇佣工资低且好管理的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转变为雇佣工资高且难管理的高职生、大学生;其二,高职生与大学生成为企业蓝领工人已是必然趋势,企业主及管理人员要适应并学习用新理念新方法管理高职生与大学生的技巧,人性化与亲情化管理是中小企业雇佣升级必须过的一道坎。

通过管理创新控制出口风险

出口型中小企业,无论产品档次如何低、企业规模如何小,都已经是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意味着出口型中小企业比其他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出口型中小企业要通过管理创新及改革,建立出口风险控制制度;同时,还要通过管理水平提高,随国际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建设公平型社会的财政税收政策 篇7

一、实现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我国区域间的税收政策,主要以梯度发展战略为主,重点发展、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这种区域优惠政策使得各区域间的发展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从而暴露出了这种区域间梯度发展战略的不足,这种不足更加剧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梯度。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建设公平型社会,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现状,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以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平衡,还可以通过行业推进、行业导向等机制来调节经济的发展。

优惠政策主要应倾向于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的所得税调整上,主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利于投资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收成本、回笼资金并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二、实现城乡保持协调发展的涉农税收的政策调整

我国的农民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有权利获得社会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法律范围内,每个公民都具有纳税义务,在2006年我国全面施行免征农业税收以后,免除了农业税,这是我国有关农业税收改革的一个目标,将工、农、商的财产税、流转税及社保税和所得税等多个税收项目综合起来的一种形式,即一元复合税制。在我国现阶段,为了更好的解决城乡二元税制度的不足,即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可以将财产税收作为基层政府的主要收入,主要实施策略如下:

1.为保证税收政策的良好执行,可以将个人所得税收的试点工作重点放在种、养殖大户身上。

2.为更好的促进农业工业化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对农业副产品的税收政策上可以给予减免或者是给予政策倾斜。

3.对农产品的税收政策调整,一是根据农产品增值税的起征点进行调整;二是根据农产品销售数额的限制进行调整,即取消农产品销售量占一半以上份额的限制,和未达到起征点的农产品数额免除增值税;三是对收购的农产品税额扣除比例加大;四是农业车辆、肥料、种子、农药等农产品购置免除增值税。

4.为保持城乡发展,对土地使用税实现统一征收政策,可根据区域间土地等自然情况对税率进行不同比例征收。

三、实现保持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

1.完善个人所得税,实现税负公平。首先对纳税模式进行改变,将分类纳税与综合纳税结合起来。其次建立起费用扣除制度。即根据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纳税制度,根据纳税类别及纳税人家庭人口组成情况,制定不同的纳税标准、纳税级次,来应对收入平均的情况及通货膨胀情况,实施“指数化”,即对收入的税率扣除标准按照客观情况进行调整,从而降低或减少纳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再次对税基进行拓宽,即减少或杜绝某些特定项目的税收;最后是建立起双向申报纳税制度和交叉稽查处罚制度,对于偷漏税或拒不纳税人员,可以建立起依法进行征收政策,来完善代扣代缴制度,并且加快我国财产实名登记制度,以利于个人所得税的收缴工作。

2.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制,体现经济环境公平。首先统一国内对外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并将现行纳税制度与企业会计、财务制度相结合,统一扣除标准;其次是合并房地产税与房产税;再次是车船使用牌照税与使用税合并;然后是土地使用税费合一;最后是对外资企业收缴城市维护税和附加教育费,使外资企业税费与中国的税制相一致。

3.制定了遗产征收及赠与税。为调节存量财产情况征收遗产税与赠与税,我国为缩短家庭收入差距,对遗产征收税的起点调高,从而避开中低收入家庭。在征收遗产税制度上,采取阶梯式累进税制,对于捐款捐赠财务人员,采取鼓励政策,免除向慈善机构及其他公益项目捐赠部分的税费征缴。并根据实际情况为避免纳税人财产转移及分散,赠与税与遗产税同时出台。

4.改革消费税制,实现消费公平。一是为了控制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差距,制定了高档消费品纳税制度;二是对摩托车的消费税取消或降低;三是更多的消费品与应税制度相融合,实施销售末端税收制度。通过上述方式来突出消费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四、完善可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我国目前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通过税收政策,来刺激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从而促进新的就业途径。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可以运用税率调节作用,对中小企业设置一档单独税率。既降低了中小企业缴税负担,还增强了中小企业的金融贷款能力。为了更好的促进扩大就业率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如餐饮、旅游、贸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对于这类行业,采取降低税率或者是免除税率的政策,来促进其发展。对于多重所有制的服务行为,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政策支持与鼓励引导的方式,来促进这类个体企业与服务行业的发展。对于提供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企业,如买卖、招聘、岗位培训等,可以对这类机构或个人给予免收税费及给予资金扶持政策,对外输出劳务的机构或个人政府给予相应的税收补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展,建筑行业兴起,安置了无数下岗工人及农民工,对这部分下岗失业再就业及农业富余劳动人员,应当给予税收政策的优惠待遇,并将此范围扩大到高校毕业人员择业及技工学校毕业生的择业等,对于这些就业人员均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摘要:要发挥税收的调节收入分配这一作用,在税收制度和政策上,要尽量贯彻量能负担的原则,实现税负公平的目标。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尺度和基础,公平税负,能够有效调节在初次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差距,对全面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税收政策 篇8

(一) 总体经济形势增速减缓, 形势比较严峻

今年一季度, 我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经济发展参数都呈现了下滑速度增快的趋势, 全国GDP增加只有8.4%, 这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8.9%, 经济需求仍继续回落。近三年来, 央企利润首次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低5.2%、约三成制造业上市公司裁员。

而广东比全国的整体经济形势更趋严峻。一季度, 广东GDP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2%, 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比全国增幅低1.2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2.0%,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一季度减少7.3个百分点, 拉低GDP增幅0.1个百分点。广东工业企业生产明显放缓, 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8%, 同比减少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的增幅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另外,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1.6%。

(二) 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 增速都在减缓, 进出口的增长大幅下滑, 现在所依赖的只有消费和政府投资, 实际上只有一架半在动

今年, 我国经济增速仍在持续回落。消费品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在继续放缓, 另外, 进出口的增长幅度缓慢, 我国第一季度总的进出口总值只有8593.7亿美元, 同比只增长了7.3%, 远不如前几年百分之十几的快速增长。

一季度, 广东经济增幅同比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31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幅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 消费增幅明显回落。进出口总值20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只有4.3%, 增幅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 进出口的增长出现大幅滑坡;其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86.31亿元, 同比增长只有13.6%, 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据广东统计局信息网数据表明,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 广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个百分点, 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三, 仅高于北京和上海。从以表1可知, 广东的投资增长率低于东部主要省份。

(三) 社会资本投资的总量减少, 现在投资主要依赖政府投资

由于自2008年以来, 国际金融债务危机的持续, 全球陷入通胀周期性危机和经济疲软的大趋势中, 受其影响中国经济从2011年中期开始就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 社会各界投资者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影响减少了对资本投资。在国内, 出现社会资本投资总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相对收缩, 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倾斜支持转向抑制投机, 使社会对房地产的投资在减少;而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对消费需求产生下拉的影响, 这也使得社会的消费生产投资产生减少的趋势;2011年政府采取了控制流动性, 控制信贷规模增长的基本政策, 限制了社会各界获取资本投资的额度;但是, 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仍然要加大政府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

(四) 企业主要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政府为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宏观政策的影响, 企业为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敢大胆的从事投资, 而是处于互相观望的状态。据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 广东民间投资增速回落, 共完成投资1486.31亿元, 增幅比1-2月回落9.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 若除去房地产开发, 民间投资则下降2.8%。

二、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特殊意义

在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下,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要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 这具有了更加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的作用, 在经济转型期具有发挥好社会保障的作用

现代流通是包括有形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 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流通, 是涵盖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流通, 是引导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新型流通,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流通。因此, 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程度则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观测表, 是实现市场经济运行和消费与需求不断上升的助推器。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 成为21世纪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现代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促进我国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 进而更大程度的促进广东省外贸业发展

当今世界流通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向“国际化、信息化、资本化、低碳化”, 这就会促进我国通过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流通方式、管理方法, 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增强国内流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而广东省作为外贸大省, 流通业的国际化改革有利于促进其外贸业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流通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广东省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方式, 要不断完善现代流通体系, 促进流通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流通业的全面升级转型, 根据既定的目标、主线、动力和路径加快推进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 目标——提升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打造流通强省

广东是一个流通大省, 流通总量大, 但它“重制造, 轻流通”, 不算一个流通强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广东省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458.4亿元, 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如下图表2可知, 广东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全国其他流通量大的省份高, 但是增长率却低于其他各省。要使广东流通业提高增长率的幅度, 就可发挥其外贸优势, 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将其打造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流通大省和强省。

(二) 主线——转变流通发展方式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即将传统的流通业转为现代型, 不仅对流通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工艺及标准转为现代化, 也要将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观念、流通结构和人员素质转为现代化。

比如:广东经济增长较快, 但消费量偏低, 就可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另外, 省内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缺少本地龙头流通企业的支持, 除了华润万家就没有大型的零售企业来支撑流通业的发展, 则可通过鼓励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兴起。

(三) 动力——改革创新

现代流通业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现代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流通业, 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了流通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 所以, 只有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使现代流通业不断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流通业的改革创新不仅表现在要重视商品与服务形式、业务流程的创新, 还更要注重体制和模式的创新。

(四) 路径——商贸流通网络化、物流平台智能化、城市配送一体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流通转型低碳化

广东是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国际化大省份, 省内各城市内部、城际之间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这为现代化流通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撑。

1、商贸流通网络化。

广东商贸业发达程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有条件在商贸流通中普遍应用宽带网络, 建立服务网站、网络中心和信息站以方便人们查询和发布商务流通信息。

2、物流平台智能化。

目前建立的绝大多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只发挥了物流信息网的作用, 只解决了车货信息不对称的基本问题, 诚信问题、信息真实性、时效性问题等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就需要物联网技术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物流平台的智能化, 促进广东智慧物流的发展。

3、城市配送一体化。

城市配送一体化系统既是在城市范围内将具有一定联系和规划又相互区别的城市配送网络系统、运营系统、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连接, 根据客户的要求实现城市末端物流集成化和规模化运作的职能。

4、资本运作国际化。

广东不仅要吸引国内大量投资者的涌入, 也要关注国外投资者的亲睐, 并抓住机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金融互动窗口, 鼓励企业去海外市场融资和投资。

5、流通转型低碳化。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物流的推广, 以低碳为主的经济结构将会促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和新产业的崛起, 则低碳化道路成为发展现代流通业的一种趋势。

四、对流通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支持措施

从现代流通业改革的总体趋势和思路的角度来看, 现有的财政税收体系对现代流通业的支撑作用还非常欠缺, 必须大力加大财政税收对广东省现代流通业的支持力度。

(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 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根据流通业发展的实际、财力状况以及对其发展提出的措施, 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有利于支持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现代化发展。

1、整合省级流通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 适当扩大资金规模, 扩大以奖代补、贴息的支持力度。

对流通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和鼓励, 对中小流通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大型流通企业跨区跨国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发展、与我省产业关联度高的省内重点展会、流通领域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等予以重点支持。

2、全面扩大对农村流通业的财政投入, 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力度。

农产品联系着民生与经济问题, 农产品流通业的顺利发展不仅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还能刺激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增长、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农产品流通平台是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和流通服务的统一体, 它以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涉及市场和信息、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经营, 以及市场检测和检疫等系列问题为己任。那么, 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和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支持就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编制专门财政预算和投入计划。

要促进省内各城市流通业的发展, 城市配送一体化则可发挥推动作用。目前, 虽然广东省城市配送一体化的建立还未形成, 但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 而资金是体系建立的重要源泉之一, 所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来加快确定一批城市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4、对形成以核心物流园区为中心的广东物流园区网络体系的建立提供财政支持。

广东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形成各类不同的物流园区, 但是物流发展总体滞后, 园区与园区之间的合作缺乏, 物流业的效益和质量并不那么理想, 物流成本偏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通业的发展。所以, 广东可以在已有核心物流园区 (比如:广州林安物流园) 的核心区域范围选择一批物流园区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 以它为中心来构建城市物流园的网络系统, 并对其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

5、加强财政对信用担保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1) 加大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促进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扶持流通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分散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也是解决流通业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等的建立, 也需要担保制度的完善, 所以要形成规范的流通业信用担保体系就需要财政作为支撑, 加强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从而为流通企业扩大投资力度, 加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 加大对流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 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流通业市场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要以诚信体系的建立为基础。诚信体系包括诚信制度、信用管理和服务系统、社会各类信用活动及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流通领域要建设和完善这些体系内容需要政府实行财政政策来提供支持, 鼓励诚信度高的流通企业。

(二) 扩大税收的支持力度

税收政策有利于政府利用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调整协调各种经济利益, 调节分配关系。要促进流通业的发展, 实行适当的税收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1、增加对向城市配送体系转型的物流园区的税收支持。

由于燃油费的不断增加、过桥费用过高、园区用地成本高、园区税收种类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物流园区的经营成本较高, 使物流园区没有更多的精力联合起来发展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试点、规范园区税收制度等来鼓励省内城市配送一体化体系的形成, 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2、对商贸流通网络建设、物流平台智能建设、城市配送体系建设、流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流通企业低碳投入五大流通载体建设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各种经济平台的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而对流通业五大载体提供税收支持, 加强资金鼓励, 有利于加快各大载体建立的进程, 从而也加快传统流通业转向现代流通业的步伐。

3、大力推动新型流通业态税收优惠体系建设。

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必须纳入大流通的发展之中, 形成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新格局, 做到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和相互促进。城乡之间双向流通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农村流通设施的建设, 政府需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参考文献

[1]何燕.现代流通理论内涵的认识[J].商场现代化, 2010, (25)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走智能化道路[EB/OL].http://info.10000l ink.com/newsdetail.aspx?doc=2011042690010

财政税收政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9

一、我国农业财政税收政策现状分析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面对“三农”问题, 国家不断的调整税收政策, 统筹城乡改革, “三农”是国家安定与繁荣的基础。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的不断萎缩, 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惠农、富农政策, 对农业进行大力的扶持, 让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实行了历史性的“十一连增”。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改革, 但我国财政税收政策在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财政投资不合理、财政投资过少、农业补贴缺乏保障以及税收安全性低等。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发现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因此, 政府应该加强财政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 完善财政税收监管体系,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财政投入少。

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不足, 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的力量薄弱, 城乡差距较大,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导致“三农”问题逐渐严重。因此, 国家为了加快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只能加大政府财政政策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从而达到惠农、富农的效果。

2. 财政投资方向存在问题。

国家应用财政政策, 对农业的投入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主要采取财政支持与农业扶持的相关政策。但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 农业投资不断的完善, 对农业进行扶持, 不仅仅是利用财政资金进行投入, 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金融渠道, 对农业进行支持, 国家的财政资金主要保障了基础农业设施的建立, 对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投入较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除了缺乏一定的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生产的环境问题与先进科技的发展均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当前在我国财政投资体制的改革中, 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不仅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与规模, 还要优化财政支持结构, 共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财政农业补贴缺乏相关保障。

我国农业投资不仅存在投资总量不足, 而且投资项目较多, 投资结构不合理, 许多的投资项目交叉重复。国家对农业投资的资金使用情况不明, 没有相关的监察机构, 对农业的补贴缺乏保障, 严重影响了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果, 抑制了农业的快速发展进程。

二、财政税收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 加强农业建设对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对投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 同时还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和财政支持政策, 保障农业补贴的落实, 并制定相关的政策。

1. 加大财政投入。

通过加大财政税收政策对农业的资金投资力度,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优化财政投资, 如可以进行贷款贴息、财政补贴以及以奖代补的多元化投资方式, 创新了投资手段。同时还可以加强政府部门与各个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 让私有企业也参与到农业投资中, 农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农业新型管理模式的发展, 加大了投资力度与规模, 共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明确财政投资方向。

对国家的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分配, 计划并制定分配计划, 完善资金支配方案, 不但要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要对农业科技、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改革与投资, 这样不仅解决了农业项目资金的投向与分配问题, 而且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农资金分配标准, 实现民主分配, 做到透明、公平、公正。

3. 制定相关措施保证财政农业补贴落实。

为了更好的落实财政补贴资金, 国家应该完善监察与管理制度, 对农业的财政补贴落实到每一个农民家庭, 要公平、公正。完善农业项目资金公式化, 减少财政资金分配落实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4. 制定相关法律完善相关体系保证税收环境安全。

随着经济不断改革, 我国财政政策的覆盖范围扩大, 财政税收的制度也应该不断的完善, 首先要保证财政税收的安全性, 提高税收效率。随着政府对农业投资力度的加大, 对农业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逐渐完善, 一些中、小型项目越来越多, 且相对比较分散, 导致财政税收存在一定的安全性, 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税收制度,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调整我国的税收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与规模, 保证农业资金的合理分配与应用, 共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逐渐的落后, 国家为了统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不断采取政策大力的扶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增加无偿投入, 优化财政, 加大支农范围、调整税收政策等。通过以上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政,税收政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财政税收政策 篇10

加大资金的投入是提升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的必要条件。然而,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是成本高、风险大的产业,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偏低,而企业各种投入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相对较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剪刀差,降低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加剧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的难度。为了保证农产品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各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农业贷款贴息制度,以财政资金带动商业信贷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

国家农发办近期出台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扶持对象、申报程序等方面做了要求,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基础,必将对今后支农财政资金的运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一项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出台,必然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业务工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学习文件精神,解读政策导向,这也是正确应用政策的前提条件。

1 财政贴息政策的指导思想

1.1 首要条件是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贴息的对象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贴息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补贴农业产业化企业就是补贴农民”已成为一种共识。在实践中,必须大力扶持那些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项目,扶持那些和农民群众建立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项目,扶持那些带动农民增收前景好的项目。

1.2 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种植传统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由于项目的集聚示范效应,一般而言,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能够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在一定范围的市场上占有较强的优势,扶持做强做大这些主导产业,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这种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财政贴息政策实施要因地制宜,各地区要依据本地的条件来操作,充分体现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1.3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各类产业化组织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市场主体。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形成了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800多家省级龙头企业、7万多家中小型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贴息政策的一个主要扶持对象是与项目区农民主要农副产品生产、购销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设施改扩建等项目,这必将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工艺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改造,提高企业效益,使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

2 项目选项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2.1 选项要密切联系本地实际

要扶持各地区中的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项目,切忌盲目跟风或仅凭主观直觉选择项目,而要在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来科学选项。对于江苏省来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重点扶持的类别包括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项目。

2.2 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项目的覆盖范围

贴息政策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如果项目的选择局限在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的范围内,势必不能让财政资金的效应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更不利于产业的平衡发展,不利于有潜力的企业成长壮大。因此,在保证选项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要努力扩大项目的受益范围。

2.3 要从多方面对项目进行考察

首先要考察项目是否真正具有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和潜力。农业产业化贴息政策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在这个问题上,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实实在在进行考察;其次要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对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法律法规,项目用地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自筹资金来源是否有保障等方面进行考察;再次要把项目的预期效益作为考察重点之一。项目效益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关系到财政资金能否真正发挥效益。要对市场的风险有所考虑,对产业竞争的前景有所预计,要从宏观政策上把握项目面临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3 构建财政贴息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制度,绩效评价已经在在产业界得到广泛应用,绩效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三要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科学揭示企业及项目的效益情况。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贴息政策处于起步实施阶段,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就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那么不仅可以使项目的实施得到有效的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可以为政策的改进提供具体的案例材料和经验总结。绩效评价体系应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财务状况等进行跟踪监测;二是要对项目执行结果、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性、带动农民增收指标实现情况等进行考核和评价。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贴息是一项新政策,它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复杂性,需要综合考虑和配套相关政策,以实现财政贴息政策的初衷。

摘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出台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扶持对象、申报程序等方面做了要求,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基础,必将对今后支农财政资金的运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指出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其文件精神实质,正确解读政策导向,还提出在工作实践中应注重构建财政贴息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4-0007-05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理论基础

作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IS-LM模型能有效分析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IS-LM模型最初是用来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构成的社会总支出,而这种总支出也是社会总需求水平的反映。社会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因此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IS-LM模型就是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工具。其中,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是IS-LM模型的基本要素,凯恩斯最早研究这些要素的关系,汉森、希克斯完成IS-LM模型,构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分析研究IS-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可以直观反映哪些因素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机理,找出提高政策效应的方法。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正常情况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最佳组合是一松一紧或此松彼紧,以防止经济的过分膨胀或者萎缩。在调控阶段,LM曲线可能向左上方或右下方运动。在凯恩斯宏观经济IS-LM简单模型中,如果保持IS位置不变,通过紧缩货币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其结果是国民产值减少、利率上升。采取这样措施的政策指向主要是抑制过热经济,防止经济泡沫的过分滋生。当LM曲线在向左上方急剧运动时,比较适宜同时采取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推进利率进一步上升,依靠持续巨额的财政支出支撑GDP回到原有的水平。

但是这种组合政策的后果是更高的利率,将导致更加严峻的流动性危机,一旦政府支出停止,社会资金链会很快处于断裂的边缘。双紧政策组合一般不可取是因为其对社会经济总量的收缩效应太大,会导致经济严重退步。紧缩的财政政策推动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点会沿着新的LM曲线继续向左下方移动,利率会在原来高涨的情况下下调,理论上使资金链所承受的压力得到一些缓解,经济在进一步萎缩的同时可以为日后的复苏积蓄能量,在应对严重的经济泡沫时,双紧政策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利用,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度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和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阶段(2003-2005年)。2003年6月,我国经济过热的征兆已经非常明显。从2004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紧缩银根,动用了包括提高基准利率、外币存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放开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向发放贷款过猛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在紧缩银根期间,相配套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或者说是扩张的: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财政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8%、15.6%和18.3%。

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进入2006年以来,宏观调控压力并没减少,只能继续以更高的频率推行更为严厉的银根紧缩政策,多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及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频度较高。而财政预算支出,也表现出紧缩财政支出的意向。这是典型的双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

三、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应用的实证案例

(一)湖北省荆门市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配合运行的实证效果分析

1.财政资金起到了主力军的引导作用。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由第四阶段转入第五阶段,荆门市财政支农资金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在第四阶段(2003-2005年),国家的财政政策是“积极的”或者说是扩张的,因此,财政支农资金增长迅速,尤其实2004年达到了60.5%。而随着第五阶段(2006后),紧缩财政政策的到来,财政资金的增长幅度又恢复到了2003年的水平。而GDP的增长幅度与财政支农的幅度同步,说明财政资金还是在加速农村发展中起到了主力军的引导作用。

2.信贷资金增长缓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农业比重比较大的地市,财政资金也比较匮乏,财政投入的力度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要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单靠财政政策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政府已经不能单纯通过行政干预要求金融机构向农村发放贷款。加之农户收入不稳定、缺乏抵押担保物,而且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农业贷款较其他商业性贷款具有更大的风险,而现在又缺少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因此,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积极性不高。[1]

(二)湖北省京山县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协调配合应用的实证分析

为了解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情况,笔者选择湖北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京山县进行了典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县财政和信贷对“三农”的投入逐年攀升,但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缺乏协调互动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项目与信贷项目脱节。为启动新农村建设,该县分别制定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该县将开工建设40个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32.9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9.5亿元、银行贷款16亿元,分别占全部资金需求的28.8%和48.6%。这些项目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的,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交通、饮水、通讯设施建设,但银行未参与项目的规划及前期论证,对项目的认可度低,很大一部分项目将难以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必然形成较大的资金缺口。

2.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投入范围不一致。2002年至2005年,该县财政支农资金总额为5.78亿元,投资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分为有偿性投资和无偿性投资两种方式。有偿性投资项目主要是农业多种经营和农田整理等项目,用款人需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9.55%,其中2006年已将农田整理项目纳入无偿性投资项目;无偿性投资项目主要是各类直接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投入等,占投资总额的80.45%。而同时期该县金融机构净发放2.64亿元农业贷款,93%的贷款投向农业多种经营项目,与财政资金的支持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对财政资金无偿性投资项目进行配套支持。

3.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期限不匹配。在该县“十一五”规划设置的40个涉农投资项目中,中长期投资项目37个,占92.5%,投资额29.9亿元,占91%;短期投资项目3个,占7.5%,投资额2.96亿元,仅占9%。从投资收益期看,一般长达2-5年。如土地整理项目在完工后至少需要两年才能恢复到原有的收益水平,3年后收益才会有一定程度提高;林业项目收益期跨度最长的达8年左右。与之相对应的是,金融机构对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以短期贷款为主。2005年末,该县中长期涉农贷款余额6260万元,仅占涉农贷款总额的3%,比财政中长期涉农投资比例低88个百分点。

四、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应用效果的经济学分析

(一)双紧的政策组合在控制发达地区经济过热的同时,也限制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实行单纯一种或简单几种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是不够的,因为不同地区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各自的产业结构和金融辐射能力及辐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应该实行不同的政策组合方式,否则宏观调控就会出现两难境地:执行比较温和的财政和货币组合政策,在经济过热地区难以达到调控的预期目标;执行比较严厉的双紧政策,可以部分抑制经济的过热,但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将带来严重损伤,甚至加剧落后地区经济的恶化。

(二)目标取向和运行机制存在差异,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不畅

在我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在基本目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导致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之间协调不畅的根本原因。结合京山县实际分析,两者协调上的问题主要受制于“四大障碍”。

1.目标障碍。从理论上讲,财政支农资金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大目标,绝大部分资金是无偿投入;信贷资金则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资金是有偿使用的,需要按期偿还贷款本息,两者的目标不一致。由于存在目标障碍,影响了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协调互动。一方面,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的引导弱化。财政支农主要以各类补贴和直接无偿投资项目为主。2002—2005年,京山县各类农业补贴1.08亿元,占财政对支农资金的61.2%;农业项目投入方式也以自主办项目为主,较少考虑用信贷资金作为财政投资不足的补充,项目建设单位宁可多花功夫争取财政投资,也不愿向银行申请贷款。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调整进度不一致。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国家随即对财政政策做出调整,加大了对涉农项目的投资力度,财政资金明显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尽管国家也就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但由于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信贷政策尚未随之进行调整。

2.体制障碍。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项目众多,财政支农资金共有15个大类和几百个专项,形成了多部门管理、多渠道支付、分级次负担及条块结合的财政支农体制,表现在:一是管理部门众多。京山县财政支农资金分属9个部门管理,不同渠道的财政投资既有重复交叉,又有过于分散的现象,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难以形成支农合力。二是财政资金支付渠道多。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一部分由上级财政下拨后通过县级财政列支;另一部分由中央财政或省级财政直接拨付给主办部门,再由主办部门逐级下拨。三是分级负担体制加重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农业税费减免导致县乡财政收入减少,可用财力缩小,导致地方财政应配套支付的支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农村金融体系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无法与财政条块结合的支农体制相衔接,并且财政支农体制不顺也对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协调互动形成了障碍。同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不能到位,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信贷支农功能缺位,很难保证国家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得到落实。如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信贷功能不全,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后全面实行商业化经营等等。

3.沟通障碍。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上协调机制较完善,但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等领域,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一是决策层面协调机制不健全。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支农政策磋商机制,导致各自出台的政策关联性不强,使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难以融合。二是项目信息缺乏交流。基层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没有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在申报支农项目时各自为政,财政部门没有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的渠道,金融机构也缺乏获取财政性资金支持项目相关信息的手段,使金融机构无法向财政支农项目提供信贷资金。

4.观念障碍。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是会计、银行是出纳”,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在使用上相互混淆。金融机构在计划经济时期按照财政计划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量的信贷资金,造成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损失严重,特别是农业银行至今仍背负着较沉重的负担。因此,金融机构至今仍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在较重的思想障碍,认为新农村建设应以财政政策性投资为主,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潜在风险巨大,应当避免进入。

五、加强政策的灵活性是促进财政资金与货币资金的协调性

(一)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适用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

在宏观调控阶段,欠发达地区要避免经济恶化,减弱“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除了自己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发展经济外,国家必须以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去支持其基础设施以减少开发资源的启动资金,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内在依据。关键是在于落实并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高效回报。

分地区而言,在出现经济过热苗头的不发达地区,应该选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图1所示,即LM1移至LM2,IS1移至IS2,均衡点由E1移至E2,图形显示是推动利率更高。由于在抑制经济过热苗头的时候不能过分压制经济总量,所以货币紧缩使E1、E2横坐标一致为宜,也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较紧的货币政策。

对于某些相对落后地区,在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应辅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即LM1移至LM3,IS1移至IS2,均衡点由E1移至E3。货币政策越宽松,新的均衡点就越向右方移动,这就是说落后地区现阶段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应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较松的货币政策。

(二)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相互配合,创造“1+1>2”的社会综合效应

1.以“信贷资金先行,财政资金补贴,强力支农”的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对符合财政资金扶持条件的企业项目,如财政已安排或拟计划给予项目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已经达到信贷资金支持条件的,信贷资金可提前介入,支持此类企业做大做强。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分别作用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两者相互补充,更有利于企业的迅速成长。

2.以“财政资金先行,信贷资金跟进,互补支农”的形式,支持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由于投入大、效益低,信贷资金一般情况下难以涉足。近年来,国家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明显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的投入,在财政资金无偿性铺垫下,农村水利和一般性基本建设基本具备了信贷资金跟进扶持的先决条件。

3.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同时进入,共同支农”的形式,支持农村新型能源及生态环境建设。推广农村新型能源,改善农村安居条件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为扎实促进上述两项工作,国家每年为项目计划内农户安排财政补贴,引导和推动农户加速融入新农村进程。“一建三改”工程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一项具体举措,惠及千家万户。这类项目可以采取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同时进入的形式,共同支农。即对地方政府规划发展的项目,在有资金需求的情况下,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可以同时进入,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可发挥机构网点优势,利用“小额农贷”政策对项目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或固定资产投入贷款,不断扩大支农项目的深度和广度。

4.政策性信贷资金先行投入,以项目产生的财政收入或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为还款保证的形式,支持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已突破政策性业务限制,信贷范围进一步拓宽,不仅可涉足农村公路网、信息网、商业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可投资。政策性信贷资金一次性投入规模大,利率优惠,使用周期长,具有其它股份制和国有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得到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还款的保证前提下,农发行即可对重大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信贷支持,以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2]

(三)从机制入手,促进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协调互动

1.建立财政与金融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县级涉农投资项目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项目规划、预算、申报及项目实施等工作进行科学调度,做好财政资金与信贷投入的衔接工作,监督项目预算的执行,促进项目资金的落实。同时,明确财政、金融的支持重点。财政资金实行全额无偿投资,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建设为主,逐步退出农业经营性项目。商业性信贷资金主要支持农业经营性项目。政策性信贷资金应实行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主要对商业性信贷资金无法涉及的领域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进行支持。

2.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一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对现有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认真清理,取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高的专项支出,对资金用途和扶持对象基本相同或相近的专项支出予以合并。除救灾性和具有特殊用途的财政支农资金外,对各级政府安排的所有支农资金进行整合,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二是整合涉农信贷资金。设立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专项金融统计项目,对县域地区涉农信贷资金实行统筹规划、合理摆布。对较大项目实行银团贷款、政策性与商业性混合贷款等模式,增强信贷支农实力。

3.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质量。以防止截流挪用为重点,切实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支农资金不流失。一是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将各级财政的支农资金全部纳入专项基金管理范围,并吸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捐助,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拨付。二是加强项目管理。推行“阳光工程”,提高项目透明度,完善涉农投资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重点项目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涉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建立财政、信贷支农资金支持项目从立项、执行到完成的全过程审查监督机制,对每项支农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3]

4.加强引导和推动,为金融、财政支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基层人行职能,扩大基层人行信贷监督管理权限,创新信贷政策引导措施,延伸再贷款的使用范围,完善再贴现、利率等操作手段,提高基层人行对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能力,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涉农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的诚信意识,对守信企业和农户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倾斜,营造诚实信用氛围,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信贷投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君伟.近距离看农村—调研随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1.

财政税收政策 篇12

赖明说, 目前, 我国主要采取行政手段推动建筑节能工作, 政府要用较高的成本支出以维持全面的管理和监督。经济激励政策给予了市场主体较高的自主权, 能使市场主体节能行为获得利益, 可有效降低政策执行受阻和寻租行为的可能性, 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实施成本低, 但效果显著。

近年来, 为落实中央提出的节能减排战略, 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建筑节能的资金支持力度, 仅2007年就安排资金约18亿元。

赖明坦言, 中央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于建筑节能工作的促进作用非常大, 但在建筑节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支持建筑节能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我国曾有节能建筑可以减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优惠政策, 但此税种已于2001年1月1日起统一执行零税率, 严重制约了节能建筑投资的积极性。对购房者也没有购买和使用节能建筑的优惠政策。二是节能评估检测的能力有待提高。对实施节能措施的建筑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能耗测量, 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体系还处在试点阶段;对高效节能技术进行评估、检测、认证的机构能力不足, 缺少对建筑物整体节能性能评估的手段, 这些都影响了建筑节能的测评, 进而影响激励政策的推行。三是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体系还不成熟。对于采用节能措施的生产商和消费者还不能提供完善的服务。

“建筑节能离不开市场这只手。”赖明指出, 我们可以借鉴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 即主要利用公共财政支持节能工作, 制定基于市场的节能激励、约束与规范政策, 在充分发挥和运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 引导市场主体自愿节能的意愿, 灵活采用相应的财税政策, 健全和制定相关机构和配套措施。

赖明建议, 要完善财税政策, 以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建立激励与惩罚措施相结合的财税政策体系。

运用诸如预算投入、国债投入、财政贴息、财政补助、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措施, 激励各市场主体主动节能。同时, 运用与能源相关的税收和收费等措施, 增加能源使用的成本, 如对大型公共建筑制定能耗限额标准, 并配套实施超定额使用能源加价的政策。

二是建立和完善与建筑节能相关的税收体系。

通过税制促使消费者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建筑节能领域, 应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体系。如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对非节能建筑执行非零税率;在开征物业税后, 对购买节能建筑的用户, 实行减免物业税的政策;对建设低能耗及绿色建筑, 规模化、一体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单位, 适当给予减免所得税等政策。

三是要注重中央与地方的结合。

在分级财政的体制框架下, 中央和地方具有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及其财税手段。推进建筑节能应该充分调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积极性, 明确赋予其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要求。

四是完善建筑能效标识体系。

一方面, 强制性地将最低能效标准作为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最低门槛;另一方面, 采用能效标识的方法, 鼓励建造更加高效的建筑, 引导用户购买节能建筑。这样, 不仅可以达到限制低效产品、激励高效产品占领市场的目的, 也为节能激励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定量指标和衡量指标。

五是完善建筑节能服务机制。

上一篇:占地面积下一篇: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