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财政税收体制

2024-08-16

创新财政税收体制(共12篇)

创新财政税收体制 篇1

摘要:对于我们国家的财政税收体系的建设工作来讲, 财税管控活动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构成要素, 如今该项活动面对个别的不利现象, 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这些事项, 而且指出了应对方法。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如今, 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非常的优秀, 此时的财政是从人民群众之中得到的, 用到人民群众之中的。虽说当前的经济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不过由于改革活动的高度发展, 之前的财税制度也出现了很多的不利现象, 要切实的结合当前的具体状态和国家的具体情况以及国外的优秀知识来分析, 不断的完善我们国家的该项体制, 只有这样才可以合乎发展的规定, 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1 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无法有效的开展管控工作

在如今的管控体系之中, 管控工作者受到业务和行政的两项管控活动的干扰, 此时就会发生一些不利现象。关键的体现在对相关活动无法做好管控, 有时候无法落实理念, 不能够将法规条例牢记心中。同时因为如今的管控体系之中不具有综合化的监管机制。此时很多的管控工作者缺少危机意识, 进而就容易引发违规等现象。

1.2 不能够将监督落实到位

因为我们国家积极的开展结构革新活动, 很多区域的财政管控力度受到影响, 非常多的管控组织和工作者被撤销, 此时就使得管控组织不牢固, 工作者的热情太差, 管控不合理。很多区域虽说设置了管控机构, 不过因为资金欠缺, 而且工作者数量不足, 导致活动也无法有效的落实。

1.3 没有实现管控工作的民主意义

如今, 个别区域和组织未有效确保管控活动的民主性。政务公开,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其中, 财务公开, 民主理财就是这一制度的关键内容。具体来讲, 很多区域和机构虽说设置了相关的领导组织, 不过没有经由全民选举, 导致其无法发挥出监督的意义。

1.4 规范化转移支付有待加强

通过分析很多的具体状况我们得知, 国家机构间的该项资金运转是导致活动部护理, 运作时间过久, 使用性不高, 违规现象出现频率较高的区域。国家政府关键的掌管收入, 而所在区域的机构负责其实际的使用方面的管控工作。国家经由分税体系的落实, 切实的提升了财政收入的中央集中比例, 使得纳税机构的违规活动变少, 提升了支付水平, 确保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序。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构成我国转移支付的三大部分。其中, 还有非常多的不利现象要靠着我们来完善。首先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的资金比例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过高, 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带有明显的有利于地方的倾向, 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例很小, 它主要能够反映地方财务均等平衡的状况, 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返额度高是正常的, 但是比例过于悬殊就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 税收返还额度在成一定的比例增加, 也使某些经济现对落后的地方社会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第二, 在将支付转移的时候, 没有综合化的监管体系, 此时就使得支付时期发生一些不利现象, 比如贪污等问题。此时导致的财务现象因为多集中在设计等机构之中, 此时其核查活动无法有效的开展。所以在转移的时候要从根源之中对其掌控。

1.5 无法处理好胡乱收费的问题

最近一些时间之中, 我们国家的该项税收改革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在零三年的时候, 去除了很多不当的收费, 切实的鼓励了群众的活动积极性, 不过由于还是存在一些胡乱收费的问题, 此时导致改革的成就受到影响, 其中关键的一个缘由就是因为当前的革新活动发展到了攻坚时期, 很多区域的公务员组织太过庞大, 一些机构为了确保收入, 就将费用分摊到群众身上。此种问题时常的出现在一些基层单位区域之中。稳定的税收来源受到抑制的同时, 应当在财政监管加大力度, 不允许县级以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向官僚本位主义倾斜。应当想尽办法使得不在位的公务员不成为财政的负担, 要不然的话, 胡乱收费的问题不但无法被处理好, 还会愈发的严重。不但对经济发展有影响, 还会引发很多社会方面的不利现象,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2 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

2.1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设置并且不断的发展该项体制, 不但是我们国家基础形势的发展规定, 同时还是经由革新工作整治当前管控活动中的不利现象的关键措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级分权财政体制, 目的在于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比例、依据当前情况, 应当适当加强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 强化政府财政同一支出的平衡;加大中央政府的直接支出, 加强统筹管理, 减少财务问题, 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的压力, 配合行政改革中人员精简的客观要求;同时还应对区域机构的支出能力加以约束。不但要给与他们适当的权限, 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管控, 确保革新工作能够顺畅有序的开展。

2.2 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要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搭配, 形成资金来源稳定可靠, 资金分配方法较为科学合理的中央、省 (市) 两级两类转移支付体系。首先是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 适当整合其中的专项转移支付, 妥善安排转移支付的结构比例。其次是要改革税收返还与增值税分享制度, 从而稳定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最后是要改革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 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体系, 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从基数法确定转移支付数额与转移支付水平。

2.3 财税改革要在制度上实现创新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深化的羁绊。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的劳动热情被充分激发, 农业生产工具的价格下调, 给农业生产降低的生产成本, 在免除农业税等税收项目外, 在水手结构上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正式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 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通过适当的途径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合作扩大生产是有效手段。在财政税收体系中, 合理的采用“合同制”, 也是完善地方政府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一大创新, 不仅仅加强了地方财政税收的自主权, 也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施加有力的宏观调控。不论在什么时代, 人们都会关注体制方面的改革工作, 积极的落实制度革新工作, 能够显著的带动经济的进步, 带动社会的发展。确保中央和区域的机构之间有效的协调是创新工作的关键着重点。

2.4 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

针对税务机构来将, 明确国税与地税间的关联, 确保其彼此有效的协调, 本身就是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实行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 除了极少数省份外, 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分别设置了国税与地税这两套税收征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行试点国税与地税合署办公。各地的国税与地税机关也应充分开展信息交流, 当对政策有不同理解或出现争议时, 双方要共同探讨, 合力解决问题, 实现国税与地税的良好协调。

3 结束语

要切实的分析当前背景之下的财税体系革新活动的作用, 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和国外的优秀经验, 切实的开展革新工作, 进而为改革的落实贡献显著的力量。要切实的开展好该项革新活动, 就应该积极地完善革新的力度。提升公共体系的创建脚步, 切实的完善支付制度, 全面实施税收转型方案及措施, 建立起规范化的政府非税收入机制。我们坚信我国的税收体制革新活动一定可以获取非常显著的成就。

创新财政税收体制 篇2

【摘要】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是我国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我国的运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不利于国家财政税收的管理。因此,对于如何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问题,并对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举措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为提高我国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监管;税权分配

税收管理体制与税收管理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税收管理制度包括税收管理制度,而税收管理体制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管理体制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制度。我国相关部门在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对税收管理体制进行完善,那么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上,不断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有效、更加适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一、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问题

1、税权分配高度集中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要求统一、团结的国家,更加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所以,对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来说,其税收的权利也高度的集中在中央。然而,我国地域辽阔,省市众多,并且每一个省市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并且贫富差距也十分悬殊。而税收权利的高度集中就极不利于我国地方经济的调控,不利于地方政府合理的配置资源。因而,税收权利的高度集中是目前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制性弱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法制性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在法律规定方面更是缺少专门的法律,现行的一些法律也只是暂行条例。因而有待进一步的进行加强。同时,法制性薄弱还体现在其他的很多方面,如在财政税收管理权利方面,地方和政府的权利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再如,在税收的相关人员上,其监查、预审都缺乏专业性的法律规定。

3、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不力

除了以上两点重要问题外,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需要严谨的监督管理。而就我国当下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一些企业一味的追求利益,所以频频的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监督不力导致的。其次,我国财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一定的欠缺,普遍出现责任感不强、工作力度不够的现象。

二、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举措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当下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着较多的严重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国家的发展。因此,对于当下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必须加以完善。本文在此提出了几点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做出一些贡献。

1、适当下放税收管理权限

要先完善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就笔者来看,首先就要适当下放税收管理的权限。从我国目前权利集中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过度的集权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国家适当的下放税收的权利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国家统一政策的基础上,下放一部分的`税收权利给地方政府,如个人所得税等等。同时地方要以国家的政策为主,根据自身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来进行税收相关方面的管理。此外,下放权利要逐步的进行,不能一次性下放过多的权利,导致不良现象的产生。

2、加强税收管理体制立法

加强税收管理体制方面的立法,也是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体制。要不断的建立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相关方面的立法,并且要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如地方与财政税收权利的划分、执法人员工作相关方面的法律等等,从而做到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能够有法可依,不断的加强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制性。

3、贯彻税收的政策、制度及法规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 篇3

【关键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

一、引言

财政税收管理是我国财政税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财政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及调动财政谁受益征管部门各人员的积极主动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确保国家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的财政税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制约了我国财政税收事业的发展。因此,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创新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税收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监督监管不到位

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推进,地区的财政管理撤并了部分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及人员,这就给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导致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管理滞后。部分现有的财政税后管理机构的性质不明确,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对管理经费没有做到落实,造成工作经费没有得到保障等,严重的影响了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资金效益有待提高

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措施的改革正处于过渡期,部分地方开始实行新的制度,即收支两条线管理,但从根本上还是实行的收支一条线的管理制度,这些地方在管理财政税收时,只是单纯的将收入资金和支出资金进行分离,加上一些专项资金需要经过的程序较多,这就严重的影響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总的来说,政府各部门间的职责没有完全的理顺,造成我国财政税收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严重的浪费国家财政。

3.责、权、利没有完全理顺,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在现今的财政管理体制中,有很多的改革措施有着明显的过渡性。有的地方在财政管理体制中虽然说实行了税收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也仅仅只是将财政税收的收入资金跟支出的资金简单的划分开来,并且再加上在申请一些专项的资金的时候还需要很多的审批的手续,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让财政税收管理的责、权、利没有得到实际的统一。

4.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现今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一直都在法制化下运行,但是相对于税收管理体制,国家还的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部分税收管理人员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责任心缺乏,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且有时会违纪违法事件的现象发生。这就让整个财政税收的管理缺乏了一定的控制与管理,从而让其在经济作用的发挥中受到了阻碍。

三、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研究

1.提高财政税收资金的使用效益

创新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切实提高财政税收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的推进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整合财政税收的资源,不断地提高财政税收管路的公开与透明。同时,加大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发挥财政税收管理的优势,建立协调的财政税收资金整合机制,全程监督资金的使用过程,全面提高财政税收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效益。

2.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仍旧不完善、不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税收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且这将是今后一定的时期内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首要任务。建立良好的存在税收管理秩序,强化其法律权威,形成和谐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加强对财政税收的重视,加强其管理工作。因此,应建立适应时代潮流的财政税收管理新机制。

3.吸收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对于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财政税收管理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要懂得管理、税收以及其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胜任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其次,财政税收管理职工间应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财政税收管理团队间应该是配合默契,合作时间较长,且团队间有主人公精神。所以,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开拓型、复合型的人才。

4.做到财政税收的责、权、利统一

对于整个财政税收的管理项目都做到明确的规定,保证在财政税收的管理能按照明确的管理范围进行财政税收的管理,从而让责、权、利得到统一。财政税收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同时,在改革完善创新的基础上加强财政税收的管理职能,保证财政税收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及高效性,提高我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总体效率。

四、结语

财政税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创新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能够提升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茂兴,张晓宁,田芳芳等.关于构建我国财政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研究,2011,24(08)24-26.

[2]汤启亮,赵航航,李晶晶等.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4):56-58.

[3]王建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24(08):36-38.

[4]《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课题组,苏明,刘正均,张学诞,黄运,梁季,王晓雪.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兼论我国税收成本的体制性因素及其优化[J].财政研究,2009,32(11):65-68.

作者简介:

创新财政税收体制 篇4

关键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

引言

财政税收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党中央与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对我国财政税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财政税收管理必须要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改革和创新财政税收管理体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推动和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发展和特点

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经历了一段长期的发展历程,1994年分税制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目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原则,即整个税收体系是在中央统一的领导之下再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管理权利,呈现出税法统一,税权集中的特点。正是这样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便于中央的领导,也利于地方灵活性的发挥。从总体上来讲,现存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是由中央统一制定税法、税种以及税收的开征、停征,而对于具体的征收管理事宜则是由地方因地制宜进行掌控,当然对于地方职权的大小也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2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税权高度集中

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由中央对地方实施宏观调控,这也决定着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然而我国又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极其不协调、不平衡的大国,各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因此税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会导致地方税权管理有限,不利于地方根据自身特色配置财政资源,给地方安排财政收支以及公共服务等带来负面的影响。另外税权分配高度集中具有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各方积极性不高、管理不规范等弊端。

2.2 税收管理体制缺乏法律规范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法律少而法规多,税收行政法规一般是按照暂行条例的形式颁布,法制建设还很薄弱。我国税收的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的划分缺乏法律依据;税收管理体制的权限实施,缺乏统一规范;税收行政人员缺乏监察、预审侦察等权利以及税收执法的专业性。事权的划分缺乏相应的法制规定,我国税收管理权限的规定大多是国务院向社会发布的,相关的规定一般见于规章制度中,缺乏系统性,没有法制性以及法律支撑保护的体制,实施效果不理想。

2.3 财政税收监管不力

一方面我国财政税收监管缺乏统一的原则和法律约束,对于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如挪用税款、偷税漏税等的监督管理不力;另一方面我国财政税收监管的人员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易造成管理不力,违法违纪的现象发生。另外,我国实施机构改革,财政税收监管机构不断减少,人员逐步裁剪,监管团队成员稳定性不高,工作积极性不足,消极怠工等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财政税收的监管工作,造成监管不力。

2.4 财政税收转移支付原则不明

目前,对财政税收转移支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的限制,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我国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主要有三大方式,即专项支付、财力性支付、体制补助与税收返还支付。财政税收转移支付常常被用来缩小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财政补贴不均现象,使经济发展更加平衡。然而财政税收转移支付实施的过程中监管不力、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致使某些官员滥用资金,失去了财政税收转移原本的原则和效力,无法达到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的目的,从而限制了我国财政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

3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

3.1 建立和完善新的财政体制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角度出发,想要实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必须要建立起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将各级政府进行合理划分,政府的职能部门与部门之间实施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能够有效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财政税收的比例调节,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以及适当加强我国中央政府收入的比例,加强中央政府直接支出的力度,减少财务管理的问题,加强财务统筹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将地方政府财务管理自身的压力缓解,满足行政改革过程中人员精简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于地方政府支出权限进行规范,在规范过程中,既要给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财政权力,还要对地方政府财政自由进行控制,这样能够加速地方支付财政税收的管理改革。

3.2 创新绩效评估机制

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之中,工作人员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发展,它是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财政税收管理效率的力量之本。因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财政税收管理的最终效果。所以,提升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要建立规范的财政税收内部秩序,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培训等;②要强化财政税收管理的培训指导,优化其知识结构,使得管理人员均具有管理与服务相统一的意识,提升其综合协调和组织能力,为百姓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推进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事业的发展。因此,财政税收部门的工作职能设置就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实行“精兵简政”,尽可能地减少机构设置,降低财政支出负担,营造宽松的财政发展环境;并且建立相关的“评估管理”政策,实施绩效评估,提升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3.3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是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和改革的重要环节,将有条件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进行很好的搭配,进而保证具有可靠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另外,要求将一般性转移支付自身的比例提升,对其中专项转移支付进行适当的整合,进而使得移动支付资金来源越来越稳定。还要将转移支付分配的方式进行改革,进而能够建立起公开、科学、透明、合理的资金分配的体系。

3.4 实施制度创新

我国的旧的财政税收体制已经制约了我国总体改革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好地进行推广,调动农民从事劳动的热情,将农业生产的工具成本下调,从本质上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成本,除了要将农业税等税收项目免除之外,还要对税收结构实施调整。对地方政府的职责进行正视,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地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的财政税收体系之中,还要适当采取合同制,合同制已经成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重要创新,这样不仅仅能够从本质上加强地方财政税收所具有的自主权,还可以增加中央政府自身的宏观调控,体制改革一直都是人们不断倡导的话题,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所具有的作用在不断显现出来,因此,我国开展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的着眼点以及出发点就是要加强中央管理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配合。

3.5 注重协调国税和地税的关系

我国税务机关必须要注重协调国税和地税的关系,健全二者之间的协调机制和配合机制。在我国不断实施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一个前提和背景之下,除了个别省份之外,我国大多数省份都已经设置了地税以及国税这两套十分重要的税收征管的机构,各个地区的地税机关以及国税机关还要积极开展信息的交流,如果二者出现对政策理解不同或者具有争议的时候,二者还要积极进行探讨,合力来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实现地税和国税这二者的高度协调。同时界定我国各级政府对于财政支出所具有的责任,完善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按照事权和财权相互匹配这一个重要原则,将省级以下财政管理的体制进行理顺。要求中央政府来承担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承担具有调节收入分配性质支出的责任。地方政府来承担地区性公共服务支出的责任,当出现具有跨地区性质公共服务指出的时候,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这二者来共同承担责任。将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进而加强对于我国财政困难的县和城乡的支持力度。

4 结束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对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国家必须采取措施改革旧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财政税收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做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同时财政税收部门也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理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8).

[2]刘传礼.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2014(04).

创新财政税收体制 篇5

财务税收制度是国民经济的根本,1994年以来的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在税收体系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财政支出管理及预算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平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供保障。

一、现有财务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财税体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资源和国有资产收入非税收入没有纳入到政府收入体系的管理范围;税种不健全,部分能够调节社会分配能力的重要税种,如资源与环境税没有纳入到财税体系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分配一般呈向上集中倾向,在分税制体制安排中,导致财力分配不均,各级地方政府收支划分不合理,不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

(二)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各极政府的财权、财力与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滞后,使地方政府收支缺口较大,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状态较为明显,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预算体制覆盖范围狭窄。相对于税收体制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实质性问题未得到有效落实。总之,作为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及分税制体制,现行的税收体制不能够有效适应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深化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的构想

(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体系。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平衡、合理的地方财政分权关系。首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支出责任,通过收入权力和收入能力,适当提高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合理划分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比例,加大直接支出责任,从而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以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作为税务改革切入点,推动支出体制与收入联动改革,重点解决财政税收体制的突出问题,推进税收体制的适应性调整。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力度,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支出。例如,加大推动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在农村生产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在水平为主的社会公益性服务的投入,加强公共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分税制,逐步从财力性财政中分一部分给予地方,如地方税种范围的税收立法权、减免权等,为地方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在赋予地方政府一定财政权力的同时,应注重对地方财政的监督管理工作,使其税务工作合理、有序推进。

(二)完善税向结构,实现税负水平适中。首先,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减轻纳税人税外的负担。在减轻纳税人负责的同时,规范政府性收入,取消体制外收入、减轻纳税人税外负担,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行综合申报与分类扣除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调整低收入群体税收改革政策,减轻个体税收负担,加快推进税收体系改革。三是围绕国家建设,推动税收优惠制度改革,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健全合理可靠的支付体系。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比例相结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加强改革税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稳定支付资金来源。在此,要综合考虑地方人口特征、人均收入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科学的测算方法,建立公开、合理、科学资金分配制度。围绕社会主体功能区划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方面,深度推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大中央对地方及省、市、县、乡的转移支付能力;改进转移支付分配方面,稳步提高一般性支付比例;加强和改进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完善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体系的建立。

(四)深化改革预算体制。建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改革预算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将国家中长期预算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建立二者相协调的新型复式国家预算体系和管理体系。扩大包括经常性预算、资本性预算在内的国家复式预算范围,健全复式预算体系。建立国家复式预算体系,社会保障预算以及国有资本经营等,将所有涉及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到预算框架之内。通过各级人大成立专门委员会,各级政府成立预算顾问委员会及预算管理局等专门性预算审查机构,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制改革作为预算体制改革的重点,完善社会监督作用,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对预算的管理与监督能力。

李稻葵:财政税收体制需要调整 篇6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数的年代。而在这样不确定的时代里,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和体制需要创新思维。传统管理方式不适合未来5—10年中国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当今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基本格局是总需求不足,而生产能力,无论是现有生产能力还是潜在生产能力却相对过剩。

比如当前这一轮物价上涨,和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那段时间的物价上涨或者通货膨胀完全不同。任何领域只要价格出现了迅速上涨,投资者的热情会很快的跟进,从而产生生产能力。现在物价上涨,最基本的机制就是成本在上升,成本上升一方面源于国内,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

另一方面是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一旦欧美经济进一步恢复,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发展,美国两次宽松货币政策逐步深入到经济运行领域,原油价格就会重新回到,甚至会超过2007和2008年的水平。因此,我们的基本着力点应该放在供给方,通过政府减税等各种各样的政策推动体制改革,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财政税收体制需要调整

货币政策也需要调整,不仅仅是由于物价上涨问题,更重要是为了长期的金融稳定。目前,中国的货币存量已经超过欧元和美元的货币存量总量,位居全球第一,超过十万亿美元。因此,由于增长率已经基本稳定,货币政策需要一个渐进式逐步调整过程,从适当宽松调整到稳健甚至于谨慎的新的宏观管理格局。

与此同时,财政体制调整也需要特别呼吁。当今中国经济几乎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到现在的财政体制。当今的财政体制经过了长达16年的中国经济的沧海剧变,今天不见得是最适合的了。当今房地产问题、消费不足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根到财政体制改革。因此,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彻底的系统的来改造现有的财政税收体制。

个人所得税体制改革也必须推出。当今个人所得税体制不仅没有帮助人们改善收入分配,反而是恶化了。当今个人所得税体制本质是工资税。劳动工资收税,资本投入、资本所得反而基本上不交税,这样的体制在全世界各地都是极其少见的,其结果是压抑了个人劳动所得的增长速度,减少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整个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也需要创新思维,这么多年的改革使得市场的力量已经深入人心。现代市场经济不再是亚当斯密时代的小作坊,简单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已经离我们远去。现代市场经济要正常、合理、平稳运行需要政府拿出相当的精力和财力来解决这些最基本的社会矛盾。但是,当今的现代市场经济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矛盾,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跟市场的融合之道。以当前民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问题为例,其要害不是价格能不能降,而是如何引入政府力量,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市场与政府的高度融合、相辅相成,才能让现代市场经济走的更好。

最后,公众参与社会政治决策也需要创新思维。互联网、包括手机用户在内的3-4亿网民,有着非常高的积极参与的意识。但是,公众的参与也需要秩序和原则。如果没有秩序,就会使得一部分人的自由占用另一部分人的自由。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第十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上的主题演讲,标题为编者所加)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 篇7

关键词:财政税收改革,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一、引言

财政税收是国家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财政税收,国家的经济建设、福利、公益活动都会缺少必要的资金。不仅如此,财政税收更是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是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保障。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为了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财政税收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现状。财政税收改革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不断深化财政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国家富强、社会和谐。

二、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级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 年以来“十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在预算管理体制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弊端。现在的预算管理只是一个粗放的财政收支计划,缺乏预算作为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法案的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编制时间短、内容粗,往往只到类不到项目;预算下达晚、执行慢;预算内容不完整等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资源的浪费。

(二)对财政税收监督不力

由于国家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使得国家的财务核算常常存在着许多虚假信息。一方面是指我国当前的财政税收中偷税、漏税、逃税等现象非常普遍。有很多不法公民甚至伪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且所涉金额巨大;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常常通过伪造经营指标、虚报财务核算等途径逃避缴税,这些行为严重导致了税收的流失,也显示出了我国财政税收监督上的漏洞。另一方面,自从“十一五”计划期间的财政税收改革以来,政府已经多次进行大规模的清费活动,并取消了多项不合理的税种,但是由于税收体制的改革与行政体制的改革不一致,使得部分政府出现了臃肿机构,为了维持机构的有效运转,他们便进行乱收费。这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损政府的形象。

(三)对财政税收的管理不完善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化迫使政府要精简结构、收缩编制,从而达到节约财政税收的目的。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些专业的财政税收管理机构和其他机构合并或撤销,这使财政管理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使得日常的财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在财政税收的改革期,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同,难免会滋生违规违纪现象。有些管理者认为税收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有的管理者在工作时没有将税收收取与支出情况公开化,有时甚至没有记录;更有一些管理者徇私枉法,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帮助他人偷税、漏税,并从中谋取利益。这些行为都会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流失,不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加强预算管理的第一任务是实现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的有效分离,构建一个与国家整体预算体系紧密相关的复式预算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在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将牵涉到财政支出的活动纳进预算管理范围之内,样就能够实现国家对多方面多领域的财政支出进行预算管理,进而扩大国家的预算体系管理范围,惠及更多与民生相关的行业,从而使得保障预算体制的不断完善。

(二)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进一步规范

针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偷税、漏税、逃税现象,国家必须加强对财政税收的审计工作,一旦查实就严惩不贷,使人们对税收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税收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对于与账目记录不符合的业务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从而达到审计工作的真正目的。对财政税收制度进一步规范,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在财政税收这方面的空缺,使税收工作有法可依、有律可罚。另外,提高公民对财政税收的认识,使公民自觉、主动地缴纳税费。

(三)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管理者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单位部门工作效率的高低,要想改善当前财政税收的不合理局面,就必须提高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国家可以对现任的财政税收管理人员进行的专业的培训,通过学习、锻炼,从而提高管理财政税收的能力。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财政税收管理人员思想道德的建设,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使他们形成“一切为国家”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信念,是整个财政税收形成一个一个良好的财政税收管理秩序。

四、总结语

财政税收与国家、企业、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事实证明,只有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才能使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得以推进,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此才能使国家、企业和每个公民获取利益。财政税收的改革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它不是某个人的事,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们要认识到财政税收工作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自觉缴税纳税。

参考文献

[1]廖玮.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61-62

[2]宋江.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神州,2014,03:263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8

一、财税改革必须由“放权让利”走向“制度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道关卡, 因此, 改革的第一步务必是“放权让利”。在农村地区应大力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充分扩大农民劳动积极性, 并实行农副产品的竞争定价, 使农民真正得实惠, 除此之外, 还应调整农业税收结构, 减少农民在税收方面的负担等等。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 应在适当的情况下提高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 促进他们在发展经济、组织招商引资、扩大地方生产等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地方财政的“承包制”, 也就是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和职权, 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反之, 由于职权和责任过度集中, 导致宏观经济调控无法落实, 这就限制了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史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因此务必长期贯彻执行, 不断促进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水平以及前进步伐。

1994年开始的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分级财政体制的试行经实践检验是与市场经济并行不悖的, 应继续大力推广。下一步工作中, 要继续加强税制改革, 强化职权与利益的分配关系, 继续推进分税制, 规范政府和企业以及个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二、财政职能的转换必须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同步进行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 在初步划分中央与地方各自事权的基础上, 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尽管为了使改革顺利推进, 不得不保持了地方的既得利益格局, 在存量上依然存在包干制的痕迹, 但在增量的安排上, 则倾向于向新的体制过渡, 这标志着财政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鉴于市场和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财税体制的作用方向和政策效应, 主要是解决所谓“市场失灵”, 而不是实行过去那种排斥市场、替代市场、政府配置包打天下的管理和政策。与政府角色的这种转变相适应, 财税体制和政府的财税政策, 也必须从旧体制下那种政经角色不分、职能不分, 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为己任的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转到切实分清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所有者职能, 以宏观调控为重点, 以弥补市场缺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本着眼点, 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类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为全社会提供必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 以充分体现政府的“社会性”和政策的“公共性”, 体现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有的经济角色职能和地位, 这样, 分税制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三、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收入机制必须规范化

由于改革是从放权让利起步的, 在改革向前推进的同时, 随着大一统的财政体制的逐渐淡出,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公共财政模式并未及时建立, 故收入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汲取收入的能力受到很大制约;而在支出方面, 政府并不能立即从旧体制所界定的职能中退步抽身, 并且还要承担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新职能, 承担改革成本的巨大需要, 致使财政支出节节攀升。为缓解收支矛盾, 中央政府只能默许各地方、部门、单位以收费方式筹集公共收入。而这一默许又进一步削弱了税基, 加剧了预算内财政收支的矛盾, 从而更强化了对税外收费的依赖。“乱收费”大面积地制度化, 使相关的法定制度形同虚设, 社会陷入一个令人欲退不能的体制怪圈, 严重地损害了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和收入行为的权威性。

近些年来, 在非税收入绝对额及其增长速度均高于税收收入增长额度及其增速的情况下, 政府真实收入来源的混乱。因此, 认真分析这种状况, 尽快改革现存的费税体制, 规范各种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 就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也是我们应该总结的一条经验或教训。

四、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长期以来, 政府财政过多地介入竞争性领域, 以直接投资或财政补贴形式资助国有企业发展, 这不仅无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导致财政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巨大浪费, 而且也扭曲了公共财政的目标, 无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 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 它是一个伴随着社会成员整体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过程, 是一个综合性社会指标。公共财政过度注重经济增长, 忽视其他的目标, 可能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格局。为此, 从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来看, 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不应体现在财政对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 对国有企业的补贴, 而应按公共财政原则的要求, 体现在如何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品领域, 如何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各经济主体的公平有序竞争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消除二元经济带来的不良后果, 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结构优化和整体质量的提高, 形成财政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恩胡, 铁卫: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9

[2]胡钟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现代经济信息.2009

[3]陈东琪: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的优化研究 篇9

1 现阶段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

一方面, 财政税收体制结构不完整。在我国税收制度中缺乏一些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提供支持、调控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公平分配的税收种类。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影响了财政收入, 还会导致税收财政预算和使用无法正常进行, 使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 对于分税制度的改善不够完美。分税制的改善是财政税收的关键, 但是也需要关注其影响。比如, 由于分税制改善的不完整, 使得地方和中央财政收入分配不合理, 对于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1.2 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当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在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小, 影响范围很小, 各个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预算管理的问题, 缺少正式的监督结构和健全的审批体制, 这样就使得财政预算不具有公开性, 无法表明财政收入应用到地区的基础建设方面, 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计划, 有时都会出现资金被挪用的情况, 严重影响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1.3 财政税收的转移支付缺乏规范

当前, 我国的财政税收的主要形式还是以分税制为主。分税制制度对于降低地方之间的差距有很好的作用。在使用分税制的前提下, 公司和私人都可以进行一部分的转移支付。但是, 正是因为财政分税制的转移支付, 会出现贪污和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 地区财政税收机构在工作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 就会造成账单模糊或者财务缺失的问题。这种不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财政税收调控各地方经济差距的能力, 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2 关于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2.1 完善财政税收体制中的预算体制

财政税收的改革的前提就是对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在进行财政税收的改革中, 需要把财政税收的预算编制工作和财政预算的执行工作分开进行。在进行具体的预算管理过程中, 需要合理计划长期和短期的预算, 对短期的财政预算进行非常具体的管理。在完成目前工作的同时, 要逐步扩大预算管理的范围, 根据各区域的社会经济计划, 对财政预算工作进行管控, 保证财政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

2.2 健全分级、分权的财政结构体系

我国主要有国税和地税两大税收部门。国税部门代表的是中央政府, 地税部门代表的是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税收改革时, 中央政府需要给地方一定财政税收的自主权, 同时中央政府也要调控好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平衡工作。不同等级、具有不同权利的财政结构要根据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求, 使得能够起到关注政府事务、稳定各阶层结构工作的作用, 保证我国财政支出和入手的平衡。总体来说:第一, 中央政府应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财政的权利, 使得地方政府在特定情况下能够使用税收的减免权、税收立法权等财政的权利;第二, 中央政府部门应该合理规划财政的支出, 这样可以帮助降低地方结构的财政压力, 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

2.3 建立全面的支付体系

对于建立全面的支付体系方面, 应当重点关注建设完整的支付结构和加强支付过程中监督工作。在进行建设支付体系时, 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形式和水平, 做好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 关于支付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财政监管调控部门, 对于财政税收的各个方面进行长期监控,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4 正确处理经济与财政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下, 地方政府大都存在为了提高政绩, 会对不同的市场经济竞争进行一定的调控。比如, 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的水平体现和发展, 政府会以财政补贴后者投资的形式调控企业的发展, 这样不仅仅对于财政资金进行了浪费, 还影响了公共财物的管理规定, 不利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 基于此种情形下, 地方政府必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其他公共活动, 为了地方经济市场提供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

3 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现状

3.1 重形式, 轻本质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工作往往只是追求形式化的弊端, 很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时, 只是敷衍了事, 很多时候都会忽略财政监督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 基于此要想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就需要关注行为管理方面的问题, 提出对应的监督管控措施, 以便在以后对相关的规定建设提供助力。

3.2 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行使职能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的很多公司单位都使用转换经营机制的方法, 这样的情况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就需要不断地改革和更新。但在不断改革的同时, 地方财政税收部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 政府对监督管控的不是太过重视, 所以财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很充足, 监督结构也没有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和分工, 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的管理不在规定的问题。所以, 只有处理好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进行财政税收改革。

4 完善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体制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能够约束财政税收监管工作的法律法规

要想财政税收能够进行合理、规范性的使用, 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基于此就需要在财政税收的监督管控下, 建立各种规定来限制相关人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一, 不断地改善财政税收内部的管理模式, 使得不同的管理模式能够协调运行, 这样就可以保障财政税收的有效实施。第二, 在进行财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时要注意效率, 在进行工作时, 相关人员要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 而且要做好评价, 总结经验教训, 防止下次财务工作时遇到。第三, 政府需要多方便的研究财务税收的工作, 所以在进行财务税收工作时要根据财务监督管理的规定进行, 而且要根据财务税收的监督进一步优化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财政监管工作的稳定进行。第四, 要根据监督体制的整体形势来看, 以便进一步地对财务税收的监管体制进行完善, 促进财政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4.2 明确监管主体的相关权利与义务

一方面, 应当重视和明确主体责任。关于财政税收的监管体系来说, 首先要根据相关主体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才能够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需要做什么, 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 认知政府责任。在对财政税收监管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时, 应该规划各种预算模式, 以便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相关职责。

4.3 加强财政税收的内外监督

要想真正实现财政税收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就必须要重视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 通过不断加强财政税收的内部监督来对其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行为做出合理约束, 并通过制定完善的规范制度来对其内部工作实施管理, 从而为监督模式的创新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4.4 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为了促进财政部门相关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以及进一步提升财政部门的信息质量, 应该引导其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和积累丰富的财政知识,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人员积极的带头作用, 主动执行相关财务法规, 进而真正实现有法必依。因此, 只有对其管理体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从整体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才能有效防止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并且通过不断优化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与业务水平, 才能够促进其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执行。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还存在各种缺陷, 虽然对财政税收体制不断进行改革, 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另外, 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完整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使相关财政税收问题没有得到进一步解决。所以, 要想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 要在不断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 更加重视其管理制度。

摘要:不断优化财政税收监管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财政和税收监督体制促进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 以确保其监督机制可以完全满足财政和税收管理的要求,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政府的税收, 并为财政和税收监督机制的建立提供保障。

关键词:财政税收,监督机制,优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曾丽.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模式的优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5 (12) .

[2]陈发源.我国政府性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 2012.

[3]蔡德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

[4]梅月华.关于促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及相关税政管理体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5]王辉.中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问题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 2012.

[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宋立.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改革重点 (总报告) [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26) .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10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启之年, 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 改革的难度在增加。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 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 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加快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 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

二、现有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政府财政职能尚未转换到位, 公共财政体制仍处于建立过程之中。各级政府尤其是多数地方政府仍将发展经济、开辟财源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责, 把公共服务作为第二位职责。不少地方政府直接筹划和投资竞争性项目, 而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长期不足, 缺口很大, 越是基层财政上述表现越突出, 矛盾也越尖锐。财政还没有从它“越位”的领域完全退出, “缺位”的领域进入不足。

第二, 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还未完全理顺, “分税制”体制不健全, 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正在建立的过程中, 财政对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调节能力还很有限, 过去十年间分税制的几次调整以财力向上集中为主。

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 能够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十分有限, 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及公共服务的差距不仅没能缩小, 反而有所扩大。

第三, 现行地方税制体系不完善, 地方税制结构不合理, 不能满足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间分配关系的需要, 不能满足税收调节作用发挥的需要。地方税无论是税种的收入规模还是其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都比较小, 且地方税收入受中央税收政策调整变化的影响较大, 缺乏稳定性, 地方政府对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依赖程度较高。

第四, 财政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发挥不够。个人所得税通常采用累进税率, 具有在经济高涨时自动增税、经济衰退时自动减税, 对经济周期“削峰填谷”的功能。在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中, 流转税所占的比重高达60%左右, 而所得税的比重只有20%左右, 个人所得税只占10%左右, 个人所得税比重过低, 以及个人所得税制度、财产税制度的不完善使税收制度发挥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受到局限。

三、深化我国现有财政税收体制的构想

第一,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 明确政府支出范围, 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要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 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政府资金要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 而投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

第二, 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 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 进一步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 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 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性质的支出责任, 由中央政府承担;地区性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 由地方政府承担;对具有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的支出, 要分清主次责任,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 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减少财政管理层次, 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对一般乡镇实行“乡财县管”方式;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财力不足问题,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合理确定对各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模,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

第三, 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筹集财政收入, 分配财政支出执行地方政府职能, 而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应依托较为独立的地方税体系来确保。建立独立的地方税体系, 就要科学的划分地方主体税种、辅助税种。根据我国的税收经济实际, 并结合国外的经验, 需在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时, 对营业税应本着“局部调整, 扩大税源”的思路, 仍维持其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提高财产税在地方税体系中的地位。

第四, 运用财税手段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个人所得税制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手段, 运行有效的个税制度, 拓宽税基, 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 使法定扣除标准与纳税人实际生活负担相接近, 同时可以考虑家庭人员的不同构成以及基本生活需求的实际情况, 增加专项扣除, 使其更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纳税人;统一累进税率, 减少税率级次降低名义税率。在税收征收管理上要提高征管水平, 建立严格的双向申报和交叉稽核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个人收入监控体系和财产申报制度。逐步完善财产税, 调整收入分配存量。可以对不同财产如土地、房屋、车辆以及一些其他特定类型的财产课征财产税。规范、完善土地增值税和契税, 对存量房产开征物业税。在财产转让环节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 调整收入存量的转移。对高收入者征收遗产税, 同时为防止财产所有人在生前将其财产无偿转移给继承人而偷逃税款, 应配合征收赠予税。

参考文献

[1]、贾康, 赵全厚.中国经济改革30年[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恩胡.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2) .

对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财政管理;税收体制;改革

1 概述

税收管理体制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都是在中央级和地方级都需要把控的部分。税收对于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一个国家的税收体制必须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相匹配、相适应、相一致。目前来说,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我国的管理体制却不能与此相适应,而收税体制又与国家、民生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所以对于我国来说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更是为了适应国家的大环境。

2 我国税收体制的发展历程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已经经历了五次重大改革。

自1950年建国之初,结合当时的国情同时参考了老解放区的财政收税体制进而制定了当时高度集中统一的财政税收体制。

在1958年我国经历了第一次的稅收体制改革,更多的考虑到了要将税收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相适应,因此中央下放了一部分的税收管理权限给地方。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3年我国进行了又一次的税收制度改革,这次税收改革是为了简化税收体制同时回收了一部分的税收管理权限。

在1984年的时候,是为了能够适应国家的经济政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当时的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和整体规划思路。

我国目前最后一次的税收体制改革发生在1994年,当时是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对工商税收体制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改革。

经过这五次的重大体制税收改革,每一次改革之后当时的税收体制都能够与当时的情况相适应,同时也为我国这些年来能够取得财政税收方面的重大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步步的改革不仅能够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而且还能不断完善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效率。而现在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大环境对于原来的税收体制又一次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我国现阶段的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3 我国现阶段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税收体制的法制化程度低

在我国现阶段的各项法律规程之中对于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规定并不多,也仅仅是在《宪法》当中提到了我国的公民都具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除此之外并无专门的关于财政税收各个方面的法律出现。而目前情况来看,关于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是靠行政法规来进行规定,却不是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来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法制化程度并不高。

3.2 现阶段的财政税收体制具有局限性

对于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来说,因为体制不够完善,因此在日常执行行政能力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在财政管理这方面不能够很合理的去计划和分配收支,因此并不能够很好的贯彻落实施行的分税制度,再加上中央和地方上的客观存在着划分收入的不合理的情况,这些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现阶段的财政税收的现状,同时还间接地影响到了国家的整体宏观调控。

3.3 地方政府的减免税存在乱象

在国际大环境当中,国家与国家会进行比较,而在一个国家的小环境里,地方与地方也存在着这样的比较。有时,地方政府会为了这种比较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恶劣的竞争手段,诸如减免税政策。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吸引投资,吸引外资,很多时候地方都会对这些企业提供一些减免税的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却不一定是合法合理的。我国对于中央和地方对于收税体制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有着很明确的规定,但有些地方却为了吸引投资而做出了自己本无权做出的优惠政策或者减免税政策的决定。这对于企业、地方都是对我国整体税收体制破坏的行为,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税收体制,因为这些地方上自行决定的优惠政策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变相的减少了中央的财政税收收入。

3.4 税收机构设立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施行的国税和地税两个机构并存的政策,虽然这样的分税体制可以保证税收体制的完整和改革的进行,但也由于存在着两种职能机构就出现了两种职能机构不可避免的职能重叠、职能冲突、职能矛盾。设立两种税务机构的初衷是好的,而且它也为我国的税收体制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但不可否认两种税务机构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竞争的关系。同时也因为设立着两种税务机构,所以纳税成本上升以及职能机构正常运营的成本上升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着。

3.5 企业纳税和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高

虽然纳税的思想已经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还不能够达到纳税意识应该达到的高度,尤其是企业方,很多企业的纳税意识并不高,同时还存在着偷税漏税的情况,这些就是缺乏纳税意识最直观的表现。反观税务职能部门,同样在服务意识上做得并不好,目前还是以一种很狭隘的思想来看待税务服务,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全面、深层次的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这也导致了现在税务部门还不能够真正的去了解纳税人的需求,也就意味着税务部门还不能够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令人满意的服务。

4 解决方案

4.1 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尽快立法

各相关部门应该即刻督促立法部门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块部分尽快立法,从而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同时也要让纳税人自己对国家的税收制度承担义务。只有明确了每一个在税收体制中的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就可以减少在税收管理这一部分的纠纷,同时也是为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4.2 建立与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针对现阶段财政税收体制的局限性,建立与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克服这种体制带来的局限性,这是一种横向和纵向同时需要进行改变的过程。纵向来说,自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职能机关都需要为这种改革做出改变;横向来说,如何合理的对收入和支出进行预算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举例来说,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应该将能够调动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和整体规划,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财政的收入,最为合理的利用好财政的支出。以此为基础来确保扩大财政体制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影响力和波及范围。

4.3 对于地方上越权出台所谓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

除了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硬性条件上去规范地方行为以外,还必须重新划分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而避免一些灰色地帶的出现。从地方来说,必须要明确自己所能够做出决定的权力到底有多大,而不要因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破坏国家中央的整体利益和自己的长远利益。从中央来说,除了要约束地方的管理权限,还需要出台更为全面的相关政策,不仅要有全方位的把控,还需要对一些特殊事情的特殊处理,这些特殊情况就必须结合当地的情况和现实的情况来决定,不能够忽略实际情况作出不合理的决策。

4.4 针对国税和地税两种税务职能机构并存所带来的弊端提出解决措施

以目前情况看来国税和地税两种税务职能机构并存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仍然需要认清这种两套税务机构在现实情况中所带来的弊端。

关于解决的过程只能分为两步来进行:

第一步可以将两种职能机构所存在重叠的部分专门划分出来,对两种税务职能机构的日常工作范围再一次进行明确定位,以减少两种职能机构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矛盾;

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慢慢将两种税务机构进行合并,从而彻底解决重叠部分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税务部门所日常运营的成本,从而减少财政的支出。

4.5 加大关于税收的宣传

除了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对纳税人和职能机构进行规范以外,日常生活中加大关于税收的宣传也是十分重要的,直到将纳税的自觉性深深的植入纳税人脑中,将更有深度层次的服务意识深切的影响到每一个税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这才算是为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税收作为影响每一个人的财政行为来说,每一个纳税人都必须有强烈的纳税精神,同时也需要有很强的权利意识,纳税对于纳税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义务,同时也应该享有相关部门为其提供服务的权利,这也就是对税务机构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总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税收体制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只有与时俱进的财政税收体制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正面的、良性的促进,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正确全面的去认识现有税收体制中的优势以及弊端,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扬长避短,将现有的优势保持发展,将弊端结合实际加以改革,最终就会形成一套趋近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

一个国家的财政税收体制的重要性已经是不需赘述的,但要知道税收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循序渐进,结合实际,当税收体制逐渐完善,相信它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平稳提供无限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勇.关于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8).

[2]汤启亮.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共建设的过程中, 财政税收为其提供重要的保证。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健全的财政税收体制是重要的保障。 就如今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形势来看,传统的财政税收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为促使经济发展与财政税收体制保持相互协调的步调,就需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状况,针对财政税收体制中相关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革财政税收体制,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可见,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税收体制存在局限性

税收体制存在局限性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这么几方面。 首先,缺乏健全的体系。 在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稳定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分配的税种并未纳入到税收体制中。 这些应当加入到税收体制中而没有加入的税种致使财政流失,影响财政收支平衡。 与此同时在增值税和所得税设置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不合理的现象, 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其次,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不均衡,影响中央调控[1]。在分税制改革中,唯有中央与省之间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税制体制,下面的基层单位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体制。

1.2 预算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预算管理是财政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财政税收改革的过程中,预算管理范围过于狭窄。 同时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呈现明显滞后的情况。 在没有对预算管理进行监督的情况下,内部约束与制衡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致使资金挪用现象非常严重, 同时在缺乏中长期预算或者是周期预算的情况下,不能对财政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因而也就促使预算审核和审批失去应有的作用。

1.3 地方财政管理存在问题

由于地方财政部门在职能划分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在处理税收体制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很难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 造成地方财政本身不平衡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国家宏观调控效率降低。 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部分专业的财政税收管理机构与相关人员合并,致使财政管理人员有钻利益空子的机会,财政税收管理不规范,很难做到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与控制。 其实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财政管理人才方面的缺乏。

2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对策

从前文的分析中就可以了解到, 财政税收体制方面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财政宏观调控,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结构的优化。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需要深化财政税收改革。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改革现有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但是我国并未建立相对完善与稳定的财政税收体制[2]。在税收体制管理的过程中, 分权管理与集权管理模式仍旧对税收管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 在深化财政税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过去的税收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着重收入轻管理的现象。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在财政税收改革实行的过程中,将法律的权威性提升上来,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促使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2.2 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实行中,通过建立事权相宜的体制,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各级政府的责任进行明确规范,建立健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机制,对省级以下的财政管理,可以通过财权与事权相宜的原则[3]。 面对全国基础性服务收入不均衡的现象, 可以交由中央政府进行调控。 但是针对区域性公共服务不均衡的情况,则完全交由当地政府来完成。 但是针对跨区域的公共服务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则需要根据主次责任来区分不同政府之间的责任。

2.3 改革预算体制

在财政税收中,应当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管理系统。 结合中央中长期预算和地方中长期预算, 促使两者能够对国家预算管理进行协调。 将经常性预算、资本性预算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来形成复式预算体系。 建设国家复式预算体系、社会保障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将所有的财政性收入都纳入到预算中。 健全社会监督体系,进而形成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深化财政税收改革。 通过财政税收改革来规范国家财政税收管理,促使财政管理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汤鹏主.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4).

[2]陈淑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12).

上一篇:中医药效果观察下一篇:条件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