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体制

2024-07-27

财政支农体制(共10篇)

财政支农体制 篇1

一、引言

自2003年党中央提出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来,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大幅度增加,2003年到2009年累计投入2.9万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到7253亿元,是2003年支出的4倍多。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连续出台的7个关于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一号文件”,初步构建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的政策框架体系,财政支农的重点由原来的以促进农业生产为目标,转向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财政支农新的着力点。

但是,国家财政支农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姚耀军、和丕禅(2004)研究发现,尽管财政净支出呈递增趋势,但我国农业公共支出作为政策工具对促进GDP增长是失败的。温涛(2005)对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样指出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并没有成为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陈诗一、张军(2008)进一步指出,20世纪80年代东中部地区的支出效率呈现共同的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变化不大,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部地区支出效率相对于此前几乎没有改善。2009年5月20日国家审计署《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指出,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在一些地方未完全落实到位,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未达到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省市县个数占总数的33%,配套资金不到位65.97亿元。

二、当前财政支农体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配套资金难以完全落实。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工业不发达、农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经济的比重比较大的地区)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比较少,基本处于“吃饭财政”的境地,难以满足支农投入的要求。而一般的支农项目,地方需要按照较高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一些“吃饭财政”县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二是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和财政体制,容易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对地方GDP增长和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增加贡献大的行业投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甚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再加上农业税的取消,地方政府对农业很容易“会议上重视,投入上轻视”。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生态建设、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但这些措施涉及的领域比较少,仍然不能有效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总之,客观上财政支农能力不强,主观上农业和农村投入意愿不强,这是导致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

其次,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分配和使用不够规范。按项目分配的中央支农专项资金中,大多采取由下而上层层上报项目,再由中央、省有关部门选择确定并直接分配资金到具体项目的工作机制。层层申报导致资金拨付迟缓、项目建设滞后,影响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虽然进行了支农资金整合的试点,但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没有一个对支农资金进行统筹管理的部门,从中央到省、市、县都有多个部门参与资金管理。中央支农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和多渠道分配,导致中央支农专款总量虽然不少,但经多个部门按项目逐级分解后,项目点多面广,资金严重分散。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分散,县级管理与分配财政支农资金的部门就有十多个,不仅投入重复,使用分散,而且造成资金管理成本高。这一工作机制也容易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项目和资金重争取和分配、轻管理和监督的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省相继开展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工作试点,但当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再次,财政支农资金决策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自上而下”决策机制难以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最广的公益性项目。在大量的支农投资项目决策中,农民很少有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决策基本是“自上而下”的上级政府主导型。虽然按照规定农民可以对一些村级投资实行“一事一议”,但这只是针对一些临时性的项目,而且实际运作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农民生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村庄的农民对公益性项目需求的差异也比较大,这就容易造成财政支农投资脱离农民的实际需要,农民迫切需要、受益面很广的项目不能得到及时重视。

三、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体制的主要措施

第一,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针对当前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配套资金难以完全落实的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进一步减小地方财政在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上分担的比例。在诸如教育和生态保护等外部性很强的领域,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比例,这样会大大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使其集中财力用在主要由地方受益的项目上。二是将地方财政支农情况作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实绩考察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添加到《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中,这样会大大增强地方政府对财政支农的重视程度。三是在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比较少的县,进一步扩大取消资金配套的项目范围。配套资金制度要求资金拨付的同时地方要有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但是支农资金需求比较大的农业大县往往也是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少的“吃饭财政”县,很难筹集到数额较大的配套资金,也就难以申请到支农项目,这就容易造成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更加落后。因此,需要明确配套资金制度适用的项目领域,进一步改变不考虑地方的实际经济情况和项目具体情况,实行“地区一刀切”和“项目一刀切”的做法。进行取消部分公益性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的试点改革,可以根据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农业和农村发展情况等建立瞄准机制,不仅仅宽泛地规定在中西部地区的取消,这样就有利于减轻中央和升级财政支农的压力,也有利于东部省市落后的农业大县享受公平的财政支农政策。

第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针对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减少支农项目审批环节。将财政支农审批项目作为省直管县的重要内容进行试点,减少审批项目的层次,缩短审批链条。由于各地的自然禀赋差异较大,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也各有不同,将一些中小型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政府,既有利于项目审批时效性的提高,也有利于资金投入实效性的提高。二是进一步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逐步扩大省级和县级等不同级次的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鉴于县级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结合扩权强县的现实要求,重点推进县级支农资金整合。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进一步增加对县级财政的直接转移支付的数额,减少通过项目制下达的资金量,由县级政府自主确定资金使用的领域。中央和省级政府主要担负财政资金投入和监管职责,县级政府主要承担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职责,包括后期项目的维护管理等,这有利于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

第三,建议研究出台《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这一法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的政策框架体系。将农业价格支持、农业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已有的支持政策纳入进来,并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研究财政支农体系需要完善的政策,诸如对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等要进一步研究。二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根据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外部性程度,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承担的领域和投入的比重,将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监督和项目管理职责明确下来。三是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健全。在小型水利设施、普通畜牧疾病防治等方面,农民和一些经济组织有进行投资的意愿,这些投资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获取收益。在这类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的领域,鼓励农民个人、合作社、村集体、企业等个人和组织投资,财政投入作为补贴或者奖励进行支持和引导,这样既有利于减轻各级财政的压力,也有利于满足农民的需求。总之,通过法律的规范和约束,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实效性会大大改善。

参考文献

[1]、姚耀军, 和丕禅.农业财政支出与农业GDP (1978-2001) :一个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2]、温涛.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2) .

[3]、陈诗一, 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 2008 (4) .

[4]、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

[5]、陈锡文, 赵阳, 罗丹.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人民出版社, 2008.

财政支农力度必须加大 篇2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必须优化农村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但这需要相当长时间,花费相当大投资。从较短时间看,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具体来说,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清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十年不变。现在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收入很低,但农村各种税费很重。几年来,一些地方实行费改税,取得一定成绩。但有的地方费未减少,税却增加;有的地方一些收费项目取消后又恢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新的收费项目。当前减少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措施。为此,一是要彻底清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收费标准;二是对一些由收费支持的经济开支,要采取措施,减少开支,提供新的经费来源;三是要规定清理后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十年不变,明确规定不再设立新的收费项目。

第二,大幅减免农业税。在我国历史上,每当农民生活困苦时期,政府都会减轻税赋。那时农村税收是政府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现在农业各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很低。2001年,农业各税只有481亿元,占中国家财政总收入15300亿元的3.14%。即使全部免征农业税,国家财政也完全能够承受。免征农业税后,县级财政所需经费,以2000年为基数,原则上由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一些财政困难的省份,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第三,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财政用于农业的比重应逐年有所提高。今后五年,建议提高到“八五”期间的水平,即9%~10%。这里要指出,农村公共建设,如修桥、修路、供水、排水、建厕、排污等等,往往实行“民办公助”、“以工代赈”等方式,这是不合理的。城镇中这些公共建设,完全由政府出资,为什么农村却由农民负担呢?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农村各项公共设施,应由政府出资。农民提供劳动力,应付给工资;农民提供设备和材料,应按市场价格付款。这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四,免费供应农村初中和小学生教科书、练习本和其它文化体育用品。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是学生家长的义务,也是国家的义务。但目前除了免收学费以外,学生家长要负担各项杂费,还要负担学生的书本文具费。这笔钱对城镇家庭来说,负担不重,问题不大,但对农民来说,却是不小的负担。建议这笔费用由政府负担。按照2001年统计,全国农村初中学生3121万,小学生8604万,合计11726万,如果每人每年平均需100元,大约需要由财政支出100亿元。如果目前国家财政有困难,可以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先实行,以后逐步推广,扩大范围。

第五,提高农村救济和扶贫标准。当前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低下,有的温饱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按照现行扶贫标准,平均人年收入625元。这个标准太低。现在一方面粮食、衣服、日用品大量过剩积压,一方面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很低,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这是不合理的。建议提高对农村贫困户的补助标准,把贫困线从625元提高到1000元。这不仅可以大大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也可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第六,建立农村扶贫担保基金和扶贫贴息基金。近几年来,银行消费信贷发展迅速,但基本上是贷城不贷乡,贷富不贷贫,贷多不贷少。农村贫困户所需少量消费贷款,求贷无门。金融机构也有实际困难。不能要求金融机构在没有财产担保情况下向农户贷款。因此,要建立农村扶贫担保基金,向申请消费信贷的贫困农民提供担保。同时,贫困农户消费信贷应实行无息贷款,利息由扶贫贴息基金支付。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刍议 篇3

其一, 支出结构未能完全体现社会公共需要。目前, 财政支农资金仍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 一些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投资范围仍未能退出, 而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 并存在财政投放资金比例失调和财政对投入的项目包揽过多的现象, 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 未能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受益”, “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政府行为, 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

其二, 投资渠道杂乱, 项目重复建设, 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目前财政的农业投资有许多条线, 分许多口子, 较大的包括:水利建设, 主要由水利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农业综合开发, 主要由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粮食自给工程, 由财政部门牵头, 水利、农业等部门参与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商品粮基地建设, 主要由发改委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改造低产田, 主要由农业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此外, 还有“一镇一品”、“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在这些部门安排农业投资项目的牵头任务时, 没有明确划分部门的投资范围与内容, 致使一些项目交叉重复, 许多地方用同一个项目向几个部门申报投资, 即同一项目使用了几个口子的资金, 结果有的项目资金没有集中统一使用而被挪作他用。

其三, 要求配套的项目多, 项目资金缺口大, 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中央下达的许多支农投资项目, 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 也大部分规定市、县、乡镇要资金配套。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拓宽筹资渠道, 多方增加农业投入, 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目前市、县和乡镇一级财政困难, 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 只能是项目开工后, 上级的钱拿来用, 本级的拿不出来, 造成资金缺口大, 建设项目资金受到严重影响。

其四, 部分资金分配零星分散, 收效甚微。由于部分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不规范, 资金安排的随意性较大, 加之各地要求解决资金的项目多, 因而资金分配出现“撒胡椒面”现象, 安排项目量多面广但资金少。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三、五万元甚至一、两万元, 根本无法完成该项目建设, 有的是象征性地动一下, 有的将经费挪用。

其五, 资金到位慢, 影响项目建设。一方面, 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 一些地方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未能及时拨付。另一方面, 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多, 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如有的资金财政拨给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拨给下属单位, 下属单位再拨给承建单位, 导致资金“旅行”时间过长。

其六, 资金使用违规现象较多。目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 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如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外出旅游、请客送礼等, 严重违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规定。

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

其一, 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 全面清理、完善现有的各项支农资金与农业财政管理制度, 将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监督及农业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 逐步消除制度之间的交叉与相互矛盾、冲突现象。重视管理制度的执行, 在制度执行上想更多的办法、下更多的力气、做更多的工作, 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确保支农资金管理与各项农业财政工作依法按章办事。

其二,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随着国际与国内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现在的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进行大力调整, 坚决从生产性与竞争性领域中解脱出来, 把对农口企业、自收自支单位的经营性补助与农村的生产性补助砍掉, 并改变资金分配零星分散的做法, 把资金集中起来, 按轻重缓急的原则, 投入社会公共项目建设。理顺投资体系, 归口安排农业投资项目。对不同部门间的支农资金, 应按照“资金渠道统一归口, 资金使用用途不变, 各负其责”的原则, 把各部门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支农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 着力解决使用分散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并对各项支农资金进行优化调整, 适当归并, 集中资金解决重大问题。

其三,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法。一方面, 打破基数分配的传统理念, 不同的支农资金都应根据特定的工作目标、任务, 确定资金分配所应考虑的因素, 更多地采用因素分配方法。同时, 把资金分配方法予以公开, 努力实现分配环节的客观、透明、公平、公正。另一方面, 逐级往下推行因素分配方法, 多数支农资金项目审批权可下放至县级。这样有利于县级政府统筹规划, 通盘考虑支农工作, 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准备和项目实施上, 而不是在向上级争取项目上。

其四, 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一方面, 全面推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即把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 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 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 整个工程的会计账务在县财政核算, 工程竣工验收后, 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另一方面, 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与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财政拨款程序, 对投资规模较大、建设期限要求较严的重点项目, 由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 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

群众路线是财政支农的灵魂 篇4

改革试点工作开展近两年来,宜宾县始终严格按照“户代表提议推荐项目,村党员代表会、村议事会、村监事会成员大会讨论并投票确定项目,村监事会和受益群众代表定期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村议事会和受益范围群众民主评议项目,村议事会、监事会和受益村民代表验收项目”的村民民主提议、决策、监督、评议、验收项目工作程序,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村民、各村民自治组织在试点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和监督检查作用,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灵魂,使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小改革、大机制,小资金、大舞台”的工作目标,焕发出勃勃生机。

普惠凝聚民心

——坚持全面覆盖,普惠凝聚民心。改革试点实行普惠制,项目资金按照人口、面积、地理区位、基础条件、工作绩效等因素分配,对辖区农村全覆盖,公开公平公正,打破以往支农项目资金只照顾重点区域,通常只有少数群众直接受益的传统,突出阳光普照,让全县村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共同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使群众紧密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密切干群关系,基层政权巩固。改革试点项目解决了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组织长期处于空壳状态,村两委有心为村民办事却无米下锅的实际问题,使公共服务维护经费有保障、管护工作有队伍、维护运行有制度;使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能持续有效发挥作用;使村干部工作有抓手,能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能够“说得起话、办得起事、聚得起民心”,巩固了基层政权建设。

群众自主自治

——群众自主选择,满足差异需求。改革试点严格按照户代表提议推荐项目,“一户一问卷”,议题收集规范化;村民小组议事会收集梳理汇总并初选项目,村党员代表会、村议事会、村监事会成员大会讨论并投票确定项目及项目建设规模、实施方式、资金概算、实施时限等。“一事一议题”,议事表决民主化的工作程序,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公共服务项目选择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确保项目用于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既巩固了基层民主,又满足了不同基础条件村的公共服务差异化需求。

——群众自主实施,工作矛盾内消。各村议定项目严格按照村议事会自主确定的实施方式组织实施,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和财务情况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动态公示,堵住了各种暗箱操作的空间,消除了群众的各种疑虑,真正体现了群众自愿、自主、自治;而且项目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矛盾少,即使出现矛盾也由村民自治组织内部消化,干部工作压力小。

——群众自监自验,工程质量优良。改革试点坚持村监事会和受益群众代表监督检查项目实施不少于2次;村议事会和受益范围群众民主评议项目;村议事会、监事会和受益村民代表验收项目的村民民主监督、评议、验收项目工作程序,真正做到事中监督和事后评议 “群众说了算”,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和主动性,村民代表和普通群众均踊跃参与到项目建设、监督和管理过程中来,确保了项目质量。

社会投入踊跃

试点项目选择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先从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入手,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凝聚群众,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社会组织和群众投资投劳踊跃,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资金绩效明显。

宜宾县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正做到试点工作干什么由群众建议,干不干、怎么干由群众决定,干的时候群众参与,出现矛盾和问题由群众讨论解决,自始至终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灵魂,使试点工作不仅满足了差异化公共需求,凝聚了民心,巩固了基层民主和基层政权,还化解了工作矛盾,提高了工程质量,发挥了财政资金最大效益。这也为财政支农项目如何实现从走近群众到走进群众的转变探明了方向,赋予了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更深刻、更宽广的内涵和新的生命力。

新疆财政支农效率研究 篇5

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农绩效问题的实证研究, 就角度和内容而言, 主要集中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规模、结构、方式和效率等问题的研究。陈善例运用DEA模型实证我国31个省市的财政支农绩效, 得出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整体效率较低, 且东部地区效率明显优于西部。厉伟等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省级财政支农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剥离了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黄小夏运用DEA-Tobit两步法, 对影响辽宁财政支农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找出影响辽宁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然而, 它们并未深入探讨新疆财政支农效率, 无法为优化新疆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和制定财政政策提供现成方案。因此, 我们有必要结合新疆实际对财政支农效率进行深入评价和分析。

为在未来一定阶段达到明显提高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目的, 需要对现阶段的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基于此, 本文采用DEA-Tobit模型进行分析, 为新疆财政支农资金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

目前广泛采用的效率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参数方法, 通常采用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进行分析;另一种是非参数

DEA-Tobit模型的构建与运行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阶段:利用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的BCC模型进行分析,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 (DMU) , 对每个决策单元来说, 有h种投入, m种产出, 构造BCC模型:

其中θ表示决策单元的效率系数, x0、y0和λj分别表示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权重系数, s-和s+分别表示投入松弛变量和产出松弛变量。

第二阶段:利用DEA模型计算出的各决策单元的效率值, 将效率值作为因变量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再根据自变量的系数判断各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构建Tobit模型如下:

其中Yi是因变量, Xi是自变量, β是相关系数。

2 实证分析

2.1 指标的选择及说明

指标的选取应满足全面性、代表性和可得性。因此在评价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时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了指标。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科目发生改革, 新疆财政支农统计口径发生改变, 不再披露财政支农具体项目的投入数额, 所以本文选取财政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指标选取如下:参考林森等的研究, 经济效益方面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社会效益方面参考厉伟等的研究, 选取代表粮食产量指标;生态效益方面选取有效灌溉面积指标。本文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

应用DEA模型进行效率测算时要满足投入和产出变量的同向性假设, 即投入和产出量同向增减。利用SPSS Statistics21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投入产出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之间都能通过1%水平下的双侧显著性检验且满足同向性假设, 因此变量选择符合DEA模型要求。

2.2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出2004~2013年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 结果见表2。

从综合效率来看, 新疆近10年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602, 只有4个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值达到平均值, 说明2004~2013年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综合效率整体上不高。只有2005年的综合效率值为1, 达到DEA完全有效, 说明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相对于其他年份的投入取得最佳效益。自2005年之后综合效率值逐年下降, 且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相差较大, 最大为1, 最小为0.381。2012年, 财政支农资金仅有38.1%被利用, 有61.9%被浪费, 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未被充分利用。

从纯技术效率来看,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86, 说明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纯技术效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有7个决策单元纯技术效率都为1, 达到DEA完全有效, 但是其综合效率并未达到完全有效, 是因为综合效率不仅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 还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纯技术效率值在均值上下波动, 整体上变化较为平稳。

从规模效率来看, 规模效率变化趋势和综合效率变化趋势相同, 都呈逐年下降趋势。规模效率的均值为0.609, 表明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规模效率整体水平不佳。规模效率达到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只有一个, 说明新疆这十年的农业生产大部分都是规模不经济的。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规模效率波动较大, 2005年为1, 而2013年仅为0.401, 有60%的财政支农资金未被合理配置。

从规模收益来看, 2006~2013年都显示出为规模报酬递减, 也就是产出增长的比例小于投入增长的比例。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财政支农资金在投放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 造成资金被滥用而造成浪费, 这就导致投入再多资金也无法达到理想的产出。

综合分析来看, 纯技术效率值总是在均值上下波动, 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较为一致, 而且2008~2013年效率值都低于平均值。我们可以据此推断, 造成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因为规模效率不佳, 也就是规模不足。

3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从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的人、财、物方面选取影响因素, 选取人均GDP (X1) 、农业机械总动力 (X2) 、城镇化率 (X3)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 (X4) 、化肥施用量 (X5) 共5个影响因素。选取综合效率为因变量, 影响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因素为自变量, 用Tobit模型进行分析。作如下假设: (1) 人均GDP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人均GDP代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农村建设,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农业机械总动力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农村机械的使用可以改善农村作业生产条件, 增加农业生产产量, 更好地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 (3) 城镇化率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负向相关性。城镇化率的提高意味着农村从业人员的流失, 不利于农业的大力发展。 (4)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负向相关性。城乡差距的扩大意味着政府资金大部分流向城市, 农民并非真正的受益者, 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发挥。 (5) 化肥施用量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负向相关性。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会造成大面积的农业面源污染, 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 从长远来看,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上述假设, 构建Tobit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其中, Y为DEA得出的综合效率, β0为回归式的常数项, β1, β2, β3, β4, β5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为随机误差项。运用Eviews6.0对上面的Tobit模型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人均GDP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正相关, 表明人均GDP越高,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越有利于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动力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正相关, 说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助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更好利用。城镇化率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负相关, 这表明农业从业人员的流失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而会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发挥, 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疆就业结构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负相关, 这说明政府资金在投放的过程并未正真落实到农民, 导致城乡差距加大, 造成了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化肥施用量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负相关, 表明农民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会造成农业生产效率的降低, 不利于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提高。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应用DEA-Tobit模型对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结论如下:整体上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不佳, 纯技术效率相对较好;从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纯技术效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 而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综合效率的分解分析, 规模不经济是导致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对影响因素分析表明, 人均GDP和农业机械动力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正相关, 其他三个影响因素为负相关。

为此,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现有规模条件下, 不断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优化支农项目的结构,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改善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其次, 继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数量,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政府通过建立农业生产专项基金和财政支农增长机制, 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 使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最后, 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制度, 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 使财政支农资金落到实处, 确保资金能够充分利用。

摘要:基于新疆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 应用DEA模型对新疆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效率分析;并用Tobit模型对影响新疆财政支农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新疆财政支农整体效率不高, 纯技术效率变化相对较稳定, 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一致, 都逐渐下降, 因此推断资金配置效率不高是因为规模不经济导致的;人均GDP和农机总动力与财政支农效率正相关, 城镇化率、城乡收入比例和化肥施用量与财政支农效率负相关。提出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新疆,财政支农效率,DEA-Tobit模型

参考文献

[1]李燕凌, 欧阳万福.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11 (10) :110-122.

[2]陈善例.我国财政支农绩效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3]厉伟, 姜玲, 华坚.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省际财政支农绩效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09 (1) :69-77.

[4]黄小夏.辽宁财政支农资金效率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2.

[5]林森, 张亚斌.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3) :132-135.

[6]焦源.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12) :105-110.

[7]薛龙, 刘旗.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6 (6) :700-704.

[8]David Hauner.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Public Sector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Russia's Region[J].World Development, 2008, 36 (10) :1745-1765.

[9]马明, 郭庆海.吉林省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3) :345-349.

财政支农体制 篇6

加大资金的投入是提升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的必要条件。然而,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是成本高、风险大的产业,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偏低,而企业各种投入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相对较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剪刀差,降低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加剧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的难度。为了保证农产品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各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农业贷款贴息制度,以财政资金带动商业信贷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

国家农发办近期出台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扶持对象、申报程序等方面做了要求,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基础,必将对今后支农财政资金的运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一项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出台,必然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业务工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学习文件精神,解读政策导向,这也是正确应用政策的前提条件。

1 财政贴息政策的指导思想

1.1 首要条件是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贴息的对象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贴息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补贴农业产业化企业就是补贴农民”已成为一种共识。在实践中,必须大力扶持那些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项目,扶持那些和农民群众建立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项目,扶持那些带动农民增收前景好的项目。

1.2 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种植传统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由于项目的集聚示范效应,一般而言,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能够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在一定范围的市场上占有较强的优势,扶持做强做大这些主导产业,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这种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财政贴息政策实施要因地制宜,各地区要依据本地的条件来操作,充分体现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

1.3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各类产业化组织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市场主体。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形成了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800多家省级龙头企业、7万多家中小型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对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贴息政策的一个主要扶持对象是与项目区农民主要农副产品生产、购销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设施改扩建等项目,这必将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工艺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改造,提高企业效益,使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

2 项目选项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2.1 选项要密切联系本地实际

要扶持各地区中的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项目,切忌盲目跟风或仅凭主观直觉选择项目,而要在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来科学选项。对于江苏省来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重点扶持的类别包括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项目。

2.2 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项目的覆盖范围

贴息政策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如果项目的选择局限在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的范围内,势必不能让财政资金的效应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更不利于产业的平衡发展,不利于有潜力的企业成长壮大。因此,在保证选项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要努力扩大项目的受益范围。

2.3 要从多方面对项目进行考察

首先要考察项目是否真正具有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和潜力。农业产业化贴息政策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在这个问题上,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实实在在进行考察;其次要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对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法律法规,项目用地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自筹资金来源是否有保障等方面进行考察;再次要把项目的预期效益作为考察重点之一。项目效益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关系到财政资金能否真正发挥效益。要对市场的风险有所考虑,对产业竞争的前景有所预计,要从宏观政策上把握项目面临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3 构建财政贴息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制度,绩效评价已经在在产业界得到广泛应用,绩效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三要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科学揭示企业及项目的效益情况。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贴息政策处于起步实施阶段,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就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那么不仅可以使项目的实施得到有效的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可以为政策的改进提供具体的案例材料和经验总结。绩效评价体系应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财务状况等进行跟踪监测;二是要对项目执行结果、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性、带动农民增收指标实现情况等进行考核和评价。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贴息是一项新政策,它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复杂性,需要综合考虑和配套相关政策,以实现财政贴息政策的初衷。

摘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出台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扶持对象、申报程序等方面做了要求,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基础,必将对今后支农财政资金的运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指出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其文件精神实质,正确解读政策导向,还提出在工作实践中应注重构建财政贴息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支农投入效益问题研究 篇7

一、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什么是财政支农投入自己的使用效益?简单地说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及各方面配套设施等所投入的资金和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值,也就是财政支农资金和效益之间关相对照的关系。所以,要使财政支农资金真正有效益,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的效益型运行体系。第二,要有的放矢,提高使用效能,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有序的持续发展。第三,正确处理农业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第四,加强其他农业基金的投入,提高使用效能,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影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因素

虽然国家财政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在管理方法上不断改进,投入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效益也发生了很大提高,可是,因为以前一些固定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使支农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无目的、无计划性的投资,并且有关支农资金运行的法律、制度等都很不完善,也没有很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支农资金投入量大、低效益和资金浪费等现象,致使农业经济的总体效益没有根本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效益原则没有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体现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因为我国农产品以前供给不够,所以在制定农业发展的政策时侧重在实物数量的增加上,只是停留在基础性产品,不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因此经济效益很低。第二,因为农业基础原则和整体性质,国家财政下拨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不可能把支农资金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虽然表面上农业和农村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财政收入的表面效益却表现不大。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在国家支农资金的投入上,出现只追求表面效益和数量的不断增长,没有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没有长远打算,致使支农资金没有真正发生作用。

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加缺少稳定机制

近阶段,随着国家投入资金的不断增大,各级财政部门为农业的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可是,还有大量的资金缺口。这样,支农资金很难持续稳定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没有很好的完善。一方面支农投入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没有科学的划分。当国家支农资金过少,除了一些社会公益项目如:基础公益设施、治理江河的水利设施等的投资,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预算资金的支配和编制上,缺少全盘考虑,所以,在真正的支农资金的农业支出方面的资金更小。另方面是资金的发放权利和项目的取舍能力没有很好的界定,职责不明,划分不清。主要原因有三个:国家财政部门对下级各财政机构没有科学的、严格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支付资金的制度,各个财政部门之间没有发展事业的整体规划,缺少严格的管控制度。二是由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无偿支出,使企事业单位和农业机构形成较强的依赖思想,这就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各部门自我发展、自我开拓的自觉性,造成投入机制签恰当。第三,没有完善的投资立法机制。虽然国家也颁布了《农业法》等有关法律,也对国家投入资金制定了很多保障措施,例如对支农专款进行配套投入和贴息制度等,但这只能对投入资金进行了大致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空间,致使国家投入资金过分分散,支农投入资金欠缺,也很难使投入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对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以前计划经济的限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只是限于平均分配上,对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尤其是使用支农资金进行对农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产业分工、经济协调方面,还有很多漏洞出现。

4. 对于支农资金管理还不够精细、严格

主要表现在管理的科学性不合理,有些支农的投资项目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市场考查和检测,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大量资金。另方面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在对支农资金进行使用时,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没有严格的界限,也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使投入资金获得的经济效益偏低。第三,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严重脱节。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有关政策及措施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和有关国家支农投入的政策、管理方式、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的选取、分析、论证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另外,还与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要真正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的投入体制,完善农业投资制度,提高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多方面汇集农业投资渠道。各级财政部门在保证预算内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保证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和执行力度,同时,要打破国家投入资金的过分依赖关系,引导农民走合资经营、共同发展的道路。同时,建立健全农业资金投入制度,充分拓展市场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投资机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强化管理效益机制,从而使支农资金投入使农民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高雄伟,董银果.国家财政支农的效益性与路径选择[J].科技导报,2006,24(6):67-72.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初探 篇8

关键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检查、审计反映的情况来看,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 资金到位不及时, 支出进度缓慢, 项目单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

(二) 以虚假项目、虚假支出等骗取财政资金, 财务核算不规范, 会计管理工作薄弱。

(三)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缺乏财政支农项目的基本统计信息, 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估。

(四) 项目实施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由于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大部分是无偿投入的, 所以项目建设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压力。

(五) 财政支农资金“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 项目绩效管理尤其滞后。现在,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成果主要通过层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来反映, 缺乏全面系统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

二、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路和意见

(一) 抓好前期工作管理, 推行并不断完善评审工作, 提高涉农项目工作的管理水平

1. 推行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制度。

财政涉农评审制度是为适应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应运而生的一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就是通过评审、实地考察, 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市场、管理、财务、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 为财政支农项目科学立项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财政资金规避风险, 实现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 不断拓宽评审范围。

由于来自业务主管部门的阻力, 有相当数量的财政支农项目没有能够评审, 建议今后申请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评审才能最后立项。

3. 完善和改进评审方式。

在项目评审中推行现场答辩和实地考察的评估办法, 通过调研和现场考察, 掌握准确可靠的资料数据, 分析拟建项目的必要性, 技术上、财务上、经济上的可行性, 项目生产条件、产品市场供求趋势以及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等。受时间、精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项目评估方法上, 不可能千篇一律, 项目评估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重要性, 采取具体、灵活、有效的评估方法。

4. 以项目库制度建设为核心,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为提高财政涉农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涉农项目库的完善和充实应摆上重要位置。应选择一些开发潜力大、预期效益好、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加入涉农项目库, 并充分发挥项目库的作用, 确保每年立项的项目均由项目库中选出。严肃立项程序, 凡是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 一律不得上报立项。

5. 进一步完善专家库建设, 建立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扩充专家库容量和专业范围, 要有计划地选外省各领域的优秀人才纳入专家库, 逐步完善对专家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

6. 加强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养,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提高本单位自有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行一系列的鼓励学习措施, 使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 提高财政支农工作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 强化项目实施中的管理, 完善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监督机制

1. 坚持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进行工程施工, 落实好工程质量责任制。

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机制, 切实推行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施工监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2. 推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

目前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借鉴农业综合开发报账制经验, 目前多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都开始推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施报账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报账程序, 完善拨款手续, 严格把好审核关。对项目未经批准并在计划下达之前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报账。凡是审核把关不严或未按规定手续进行报账出现严重问题的, 相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 实行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 就是在财政支农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活动中, 由会计机构或人员通过运用会计手段和方法, 对工程项目全方位和全过程进行内部控制或管理。具体工作包括项目决策控制、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招投标与合同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等五个环节。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 切实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4. 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通过检查督促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在源头选择对项目、安排好项目预算的同时, 要按照项目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 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 采取抽查、专项检查、与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检查等多种方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 保证有限的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支农效益。检查项目资金是否落实到位, 支出是否合理, 严格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5. 强化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 也可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审计或验收。对在项目实施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项目单位, 取消该单位今后的项目申报资格。

(三) 研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机制, 对

以前年度的部分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为以后年度的区域性选项和立项提供科学依据。

1. 立足现实, 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办法, 合理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应当包括资金、工程、效益三个方面, 但不同工程和不同地区间的效益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要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工程评价内容, 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衡量标准, 力争做到科学、客观、公正。

2. 认真组织专家参与, 扎实有效地开展评价工作。

组织专家直接参与是搞好绩效评价的重要保证。农牧业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科技等方面的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 光靠财会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存在某种局限性, 要按照项目类型和绩效评价内容组织相关行业专家, 参照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评价衡量项目绩效。

3. 正确协调项目验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实现绩效评价与竣工验收制度的有机结合。

竣工验收与绩效评价既有相似之处, 又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检查资金和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后者在考核工作绩效的同时, 更侧重于对项目效益的跟踪评价, 正确把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 合理运用二者的成果, 既可以避免重复考评, 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使绩效评价指标和竣工验收指标有效衔接, 确保考核结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4. 循序渐进, 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范围。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办法, 对试点项目区进行绩效评价后, 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的试点面和试点范围。

5. 及时反馈,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是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要合理运用评价成果, 对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加大开发力度, 真正建立起以结果为导向的涉农专项资金分配和投入机制。总之, 目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还比较粗放, 重分轻查现象比较严重,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工作, 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统一思想, 开拓进取, 找出政策制订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并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投向, 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 财政部农业司,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7, 8.

[2]闫聚陈.完善农发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3]魏皓琼, 陈绍初.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4]高永珍.构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10.

[5]农发.农业综合开发应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6.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与整合 篇9

关键词:财政支农;税收;农村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810.4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54-03

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政策的存在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这已被大家所共识。但是,现行的支农政策以及实施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没有形成一个全面化、长期化的支农政策体系。因此,尽快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迫在眉睫。但是,这一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并积极创建新的政策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这些政策,区分其主次和先后顺序,统筹安排这些政策,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最终实现政策框架的整体目标。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一)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1.要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每年以1 500亿元~2 000亿元的幅度递增,据初步预测,这一增长势头在“十一五”期间仍会保持下去。建议国家财政每年新增财力分配要切出10%~15%的份额用于农业,这是强化农业投入的一条重要渠道。

2.财政投入要依法进行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

3.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如投资大的项目,采取比例投入、分级负担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收益高、收效快的项目,采取利用社会资金按股投资、按股分红的办法;对资金回收期长、见效慢且不易管理的项目,采取谁投资谁受益以及拍卖的办法等。

(二)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1.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可先考虑制定农业基本建设补贴条例、农业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补贴规定、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补贴条例等,然后逐步形成规范的《农业补贴法》,算是对《农业法》的补充与细化。

2.增加补贴额度,改进补贴方式

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在补贴方式上,首先改暗补为明补,减少对间接的、中间环节的补贴,直接补贴农产品保护价及与之相关联的仓储建设保管费用等方面,补贴国家需要支持与发展的农业生产项目。其次要改补“硬件”为补“软硬件”并重。即由过去补农药、化肥、农膜等物资为主转向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补贴。

3.突出补贴重点

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同时,还应注意增加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补贴,鼓励粮食出口,以减少粮食积压和过剩。

(三)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主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T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

(四)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WTO规则下,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都是受到限制的政策,因此利用税收杠杆发展农业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

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由安徽起步迅速推进到全国。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称得上是农村地区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不过到目前为止,这次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来农业税制的内在缺陷,也没触及城乡分治的问题。今后,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制度再创新,通过引入新的农业税制,将改革推向新阶段。从长期来看新的农业税制应体现轻税、发展和城乡统一的原则。其基本方案是:在近期彻底取消农业“两税”,给予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中期基本实行城乡统一税制,直接对农业生产者征收土地资源税和农产品增值税;从长期看,要逐步有选择地对农业征收收益所得税。

2.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一是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实行上下齐动。“上动”是指中央和省要尽快规范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下动”是要求县级财政切实进行相关的财政收支管理改革,通过财政改革来促进机构改革。二是进一步放开搞活农业土地流转。结合农业土地资源税的开征试点,建议在县乡两级成立由政府进行规范管理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各种土地流转模式,一方面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为无地少地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五)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1.突出资金投入的四个重点

第一,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第二,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第三,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第四,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

2.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系。就扶贫开发而言,解决当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关系。当前,扶贫开发要根据贫困的成因、特点,以开发式扶贫为主。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考虑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或者通过直接补助资金给予救助。第三,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财政扶贫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从长远看,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是要发展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同时,要把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第四,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的关系。关键是协调好政府扶贫的计划性和社会扶贫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健全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法律保证

目前应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养老社会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等等。二是抓好地方性的法规建设。政府除了建立一套立法体系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2.加强政府投入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政府适当的财政支持,尤其是一些基本性保障项目,如社会救助、养老、医疗等项目。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一方面体现政府对农村居民保障的责任;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的公平。同时,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农村社会保障,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整合

以上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孤立的,彼此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这些政策之间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层次之分。构建新的支农政策框架要求我们整合这些政策,协调其关系,对其作连续动态安排,发挥其整体功能。

(一)协调政策间的关系

第一,就财政贴息政策而言,其内容可以归入到补贴政策中。因为,财政贴息是指政府代企业支付全部或部分银行贷款利息,是财政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补偿。因此,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间接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从财政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财政农业补贴是通过直接的财政投资,吸引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而财政贴息更侧重发挥金融信贷资金的优势。因此,无论从本质上还是资金的作用机制来看,两者都是一种包含的关系。

第二,农业投入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是并列的关系,两者可统一内涵于农业投资政策中,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的内容也是相通的。但是,两者的作用目标和原理又有些区别。农业投入政策侧重于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而农业补贴政策更侧重于直接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在当前我国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投入和补贴都应尽快向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支持”转移,并有效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第三,农业投资政策与农村税收政策两者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农民都是一种“取”与“予”的关系,两者必须协调好,否则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投入和农民收入问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税费负担也居高不下,结果国家财政支出不少,农民的收益却不见提高,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剧了矛盾。因此,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取”和“予”的关系。国外的经验表明,要保护农业,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或不取的政策,我国亦应如此。

第四,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农民增收和稳定农村经济而言的。这两个政策的实施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扶贫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配套。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包括建立低保制度、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和开办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又可以切断农民致贫和返贫的根源,有助于发展和巩固扶贫成果。从某一角度而言,建立扶贫开发新机制也是完善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因此,这两个政策间应相互搭配,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农业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要适当偏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包括增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增加信贷资金的规模和通过优惠财税政策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到贫困地区开发等措施。

(二)安排政策实施的次序

以上财政支农政策间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处理好国家与农民取与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财政投资政策的作用,并使财政投资的重点向农村扶贫救济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倾斜。具体而言,财政支农的优先次序应是:农村扶贫救济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在需要体现社会公平的事务上,财政无偿投入;在体现经济效率方面(如产业建设),财政侧重是通过间接支持培育和创造环境,减少直接的投入。财政投入要在解决眼前困难的同时,尽可能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内在造血功能和形成自主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朝才,傅志华.三农问题: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苏明.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 杨周,张冬平.WTO框架下农业财政支出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 侯石安.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 孙茂万,李自俊,徐艳芳.对现行农业税制改革的设想[J].财政与税务,2003(1).

[6] 郭琳.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J].四川财政,2002(6).

[7] 李放,张兰.论财政分配政策与“三农”问题[J].财政与税务,2004(5).

[8] 陈华宁,谷雨.欧盟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和启示[J].中国农业会计,2003(8).

财政支农资金审计博弈分析 篇10

一、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模式

财政支农资金指的是政府财政支出中对“三农”的投入的部分, 是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购买支出、发行公债、税收等财政政策工具, 以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公共品和服务, 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为目的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投入。

我国在财政支农资金审计实践中, 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以同级审计为主, 上级审计主要采取抽样审计的方式对下级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2006年修订) 规定, 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 (含直属单位) 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 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地方各级审计部门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部门的领导下, 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部门提出审计结果报告。

二、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博弈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以同级审计为主, 同级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是规范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最主要途径。我们下面分析同级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对于财政支农资金审计的博弈。

假设审计部门有效审计的概率为p, p∈[0, 1], 则审计无效的概率为1-p;财政部门违规的概率为q, q∈[0, 1], 则不违规的概率为1-q;C为审计审计成本, a为财政部门违规给审计部门带来的损失, F为审计收益, M为财政部门违规收益, N为财政部门违规损失。

给定q, 审计部门有效审计和审计无效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 (1, q) = (-C-a+F) q+ (-C) (1-q) =-aq+Fq-C

∏ (0, q) =-aq+0 (1-q) =-aq

解∏ (1, q) =∏ (0, q) , 得q=C/F

即:如果财政部门违规的概率小于C/F, 审计部门的最优选择是审计无效;如果财政部门违规的概率大于C/F, 审计部门的最优选择是有效审计;如果财政部门违规的概率等于C/F, 审计部门随机地选择有效审计或审计无效。

给定p, 财政部门选择违规和不违规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 (p, 1) = (M-N) p+M (1-p) =-Np+M

∏ (p, 0) =0p+0 (1-p) =0

解∏ (p, 1) =∏ (p, 0) , 得p=M/N

即:如果审计部门有效审计的概率小于M/N, 财政部门的最优选择是违规;如果审计部门有效审计的概率大于M/N, 财政部门的最优选择是不违规;如果审计部门有效审计的概率等于M/N, 财政部门随机地选择违规或不违规。

三、现行体制下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博弈选择

上述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混合战略对策矩阵的纳什均衡是:q=C/F, p=M/N, 即经营者以C/F的概率选择违规, 政府以p=M/N的概率选择监督。监督博弈纳什均衡与监督成本C、罚款收益F、经营者违规收益M、违规损失N以及给监督者带来的损失a的大小有关。也就是说, 在给定博弈方选择策略的条件下, 每个博弈主体将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

财政部门选择违规概率为C/F (审计部门有效审计的审计成本/审计收益) 。从审计部门个体利益考虑, 由于审计出财政部门违规时, 一般采取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处罚措施, 很少有审计收益, 即使有少量的审计收益也是归当地财政。从审计部门个体利益来看, 有效审计的审计收益基本为零。而审计部门若进行有效审计时, 审计成本却非常大, 例如审计部门严格对财政部门进行有效审计, 就会与财政部门的关系僵化, 断了自己的“皇粮”来源;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的违规使用都是经过本级政府的默许的, 审计部门若对于本机财政支农资金有效审计, 同样也会僵化与本级政府的关系;审计部门的有效审计会使自身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较高的审计成本以及几乎为零的审计收益, 使财政部门违规概率非常高。

审计部门选择有效审计的概率M/N (财政部门的违规收益/违规损失) 。从财政部门的角度出发, 由于近六年来国家财政逐渐增加对“三农”的支出, 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高, 使得财政部门的违规收益也非常高。同时由于我国相关的审计法规对违规行为采取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的处罚方式, 使得财政部门违规损失非常小。较高的财政部门违规收益以及很低的违规损失, 使的审计部门应当加大有效审计的力度。

四、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博弈的现实分析

一是由q=C/F可以看出, 在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成本C一定的情况下, 提高对财政部门违规的罚款F, 可以降低财政部门违规的概率q, 因此, 加大对财政部门违规的惩罚力度, 可以使财政部门违规的概率减少。另外, 在对财政部门违规的罚款F一定的情况下, 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成本C越高, 审计部门对违规进行审计的收益 (-C-a+F) 就越小, 审计部门就可能选择无效审计, 因此就给财政部门违规留下可乘之机, 使财政部门违规的概率增大。因此, 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财政部门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审计部门的审计成本。

二是从p=M/N可以推断, 财政部门违规的收益M越大, 审计部门有效审计的概率就越大。另外, 财政部门违规的损失N (既包括违规遭受的罚款F, 还包括违规带来的其他方面的损失) 越大, 财政部门违规的收益 (M-N) 就越小, 财政部门选择违规的概率就越小, 这样, 财政部门有效审计的概率也可相应减小。因此, 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财政部门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应尽可能使财政部门的违规收益减少, 而使它们为违规付出更大的代价。

综上分析, 提高财政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效率主要有两个途径:加大对财政部门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审计部门的审计成本。

首先, 应当加强有关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立法。对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的单位不能简单的采取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的处罚, 应当加大惩罚力度, 同时对于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的部门领导进行处罚。

其次, 改变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模式,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应以上级审计为主。由于同级审计模式下, 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受到同级政府的管制, 即使财政支农资金审计部门审查出严重的财政支农资金违规使用问题, 但是由于受本级政府干预, 财政支农资金的违规使用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和改正。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不是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财政人员素质就能解决的而。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模式, 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立法。

摘要:财政支农资金违规使用直接影响农业资金投入的效益, 财政支农资金的同级审计成为制约财政支农资金违规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对财政支农资金审计的博弈主体、各博弈主体行为选择策略、效用函数 (或收益矩阵) 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博弈

参考文献

[1]张俊伟.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R].国研报告, 2006-9-8.

[2]谭琳元.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7.

[3]许云波.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D].武汉大学, 2005.

[4]李泽民, 张克庆.创新财政支农体系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9.

[5]沈淑霞.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及其效率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6]陈锡文, 韩俊, 赵阳.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中国经济发展出版社, 2009.

[7]李萍.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论分析.财经论丛, 2002, (7) .

上一篇:BT模型下一篇:因素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