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2024-08-20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精选12篇)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篇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各级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促进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各级财政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在对当前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度增长。惠农补贴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农作物统防统治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同时,对主导产业示范区、农业精品园区进行奖励补贴。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包括创建示范村,整治村庄;支持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等级公路、城乡公交通村率;支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力度,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完成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逐步实现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补助垃圾焚烧处置发电支出,支持垃圾无害化处置,提高垃圾集中收集覆盖面,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市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

二、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专项资金没有按规定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或实行县级报账制。部分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单位会计制度不够健全,财务处理不规范,存在通过自制收据收取相关费用和支付资金的行为,以及存在大额现金支付、资金入账不规范、不及时的现象。

(二)项目资金不到位

由于项目方案编报不严谨,为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投资编报过大,以及地方财力有限等原因,部分项目的配套资金无法按承诺要求到位,也有个别项目存在虚假配套的行为。部分项目资金没有及时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款,或者部分项目已经实施完成但没有及时进行验收,造成部分项目补助资金没有及时拨付到位,形成滞留。个别地方存在公用经费挤专项经费现象;同时,少数项目支出内容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

(三)项目管理不规范

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合同签订不规范,项目管理涉及的资产购置、入库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不够健全。部分项目由于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不够全面,导致部分项目未按进度实施;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工程进展缓慢,造成项目补助资金无法拨付,形成结转。部分项目没有严格按照下达的建设内容组织项目实施;个别项目未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甚至变更实施主体。

三、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对支农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地方领导对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争取、轻管理,重资金、轻项目,重前期、轻后期,重迁就、轻原则,重现实、轻长远,重机关、轻基层。有些县乡领导花钱大手大脚,不讲成本、不讲效益,有的甚至把向上级争取的资金用于弥补办公、接待和车辆运行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

(二)乡镇财政财力和村级经济薄弱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民生政策,刚性支出的增长较快,而财政收入则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减缓,造成了区、乡镇财政非常紧张。同时,村级经济也比较薄弱,大部分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对于上级安排的项目需要的配套资金的落实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造成一些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三)乡镇财政未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由于基层财政机构性质、编制、人员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造成基层财政的管理、监督、服务职能还不够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工作人员法规意识淡薄,有章不依,专项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不严格执行,明知不规范的操作会带来不良后果,明知资金运行过程存在违纪违规行为,不愿去监督,不愿去得罪人,甚至宁可国家资金和群众利益受点损失,也不愿意去做“恶人”。有些乡镇财政存在着重收入管理、轻支出管理的问题,支出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会计核算和应付日常工作,本应作为乡镇政府的财政财务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被淡化,难以做到对乡镇范围内各项财政资金使用实施监管,没有较好地履行财政支出的精细化管理等职能,特别是缺少对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尤其是对村级组织财政扶持资金的监管),缺少对项目资金的检查和信息反馈,乡镇财政成为资金拨付的“中转站”。由于监督工作不到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四、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思考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目前,要建立支农资金规范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

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清理、修订和完善,建立覆盖全面的专项资金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并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规范项目申报程序,制订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资金用途和标准。开展项目实地踏勘工作,建立评审制度,以评审结果作为立项的主要依据,杜绝重复申报、随意申报。大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逐步实行网上申报办法。

在项目实施中:一是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计划落实到位,财政补助资金必须用于规定建设内容,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如确需调整,必须按原申报程序报批。二是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项目档案,定期向财政部门和农口有关部门报送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三是项目使用单位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工程管护机制,加强对已建工程所形成资产的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四是项目实施单位要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票据合法,专账核算,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各级财政要建立财政资金检查、巡查制度,加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督促资金使用单位改正,努力提高资金使用规范化。五是强化项目约束机制,实行工程招投标制,政府集中采购制,推行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完善项目监管机制,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

(二)做好项目验收,强化绩效评价

做好项目验收。验收总结内容包括:一是项目实施和执行情况。项目建设内容和进度是否与下达的实施计划、批复的实施方案相符,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和标准,以及项目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二是项目管理和资金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管理、监管制度和财务制度是否建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投资规模和资金预算控制措施等是否落实,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否规范,是否设立项目专账明细核算等。三是项目建设管理责任落实情况。项目建设主体、管理主体、技术指导主体、建设管理责任是否落实,是否对项目建设全过程依法实施有效监管,相应措施及后续管理服务是否到位,项目信息反馈、进度报送制度建设及报送情况。四是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或自筹资金是否足额到位,财政资金拨付是否按工程进度或资金报账情况及时核拨,资金使用是否按实施方案、计划和相关规定及专款专用。五是审计和档案情况。是否按要求进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相关文件材料和档案是否齐全、规范。六是项目运行情况检查。项目是否正常运行,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等情况。六是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规范。

强化绩效评价,着重做好以下评价工作:一是实施方案制定:主要评价实施方案内容和实施方案报送情况。二是支农资金整合:主要评价财政部门整合相关资金的规模和渠道。三是资金项目管理:主要评价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执行进度、管理机制创新和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四是组织保障工作:主要评价组织协调机制、与部门配合程度、政策信息宣传以及有关总结、统计资料的报送情况。五是项目完成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建设内容完成程度、完成质量,是否按时检查验收。六是项目实施效果:主要评价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其他效益。七是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评价被监察、审计、财政监督机构等查出或被新闻媒体曝光并经查实的违规违纪行为。

(三)加强队伍建设,科学资金监管

规范机构设置。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单独设立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统一规范乡镇财政机构名称,乡镇一级的财政管理机构的名称原则上为“菖菖乡(镇)财政所(财政管理办公室)”,省确定的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设立财政局,经济较为发达的省级中心镇,也可以设置财政局。

合理确定编制。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所需编制由县区在乡镇编制总额内调剂解决。按照乡镇规模(如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心镇、一般乡镇)、财政收支规模、人口数量、地域情况等,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原则上配备3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及以上的乡镇,原则上配备5人;中心镇等收支规模较大的乡镇,人员配备可适当增加。

科学设置岗位。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管“三位一体”管理改革和不兼容岗位须单设的要求,科学设置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工作岗位,一般设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重点突出财政资金监管职能)、政府债务管理、会计、出纳等岗位。同时,按照“统筹兼顾、精简高效”的原则,可合理设置公共财政服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等岗位。

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乡镇财政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支持、鼓励在岗人员参加深造和职称考试等学习,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先将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稳定财政队伍,除提干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将财政工作人员调离财政岗位。加强乡镇财政干部考核力度,对财政工作突出的乡镇和工作人员给予表彰。

发挥乡财职能。特别要加强乡镇财政的监管职能,建立财政资金的检查、巡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资金监管,确保辖区内的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摘要: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不到位、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支农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乡镇财政财力和村级经济薄弱、乡镇财政未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加强队伍建设。

关键词:三农,资金管理,措施,研究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篇2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财政支农资金在支持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财政支农资金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涉农职务犯罪开始滋生、蔓延。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深入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工作

和同时开展的深入查办涉农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的带动下,反渎职侵权办案工作整体推进。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7031件9355人,其中重特大案件3175件。截至12月末,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嫌疑人7279人,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6466人。其中,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的职务犯罪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导向作用,保持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职务犯罪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职务犯罪的特征为:涉案主体身份及涉案领域比较集中;窝案串案突出,作案手段复杂隐蔽;涉案金额较大,社会影响恶劣。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职务犯罪近年来呈高发态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农村“两委”人员是涉案高发人群,县、乡镇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占有一定比例。涉案范围包括支农惠农政策涵盖的诸多领域。作案手段和形式多样,并向暗箱操纵和合伙窝串发展。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

一、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有些村干部受自身文化教育程度的局限,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挡不住私利诱惑,是其职务犯罪的内在动因。

二、权力配置资源、监督管理缺位等体制性因素。村委班子机构不健全,权力过于集中;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资金下拨渠道多,发放不透明;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专门的监管机制。

三、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与有法不依并存。由于中央的政策是指导性的,有的地方对中央的支农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地方政府或基层干部拥有不小的自由裁量权,工作中存在着随意性较大、缺乏刚性约束等问题。此外,由于对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管辖不统一,司法机关在惩治职务犯罪时存在立案难、取证难、定性难的问题。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职务犯(来源:好范文 http:///)罪问题的对策建议

1、建议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调研。督促检查中央一号文件重大政策措施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并努力破解“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监督”、“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构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专家管理队伍”、“建立职务犯罪预测预警机制和实施办法”,“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职务犯罪的查处与自治力度”等问题,积极探索并推广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有效整合、集中投入、规范管理的新机制。

2、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构筑思想防线。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新农村发展教育培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技能教育和普法教育,推动其思维观念转变,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带头人。要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农村干部队伍,改变农村干部年龄渐趋老化、学历偏低及其它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

3、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权力制约,完善财务管理及监督制度,构筑制度性防范屏障。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村民组织的职能及各项制度,切实履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级班子联席会议职能,以完善民主管理和权力监督机制;二是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村务和财务公开制度,强化对村“两委”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的监督。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尝试推行“村账乡(镇)代管”。三是要进一步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对拥有监督权力而不履行监督义务的村委会人员,要让其承担相应的监督不力的责任,对离任村干部要实行财务审计,并作为是否享受离退休待遇的依据。

4、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完善农业投入法律制度。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用法律形式确定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保障对农业投入的法定比例性增长。同时,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财政支农投入统计和考核制度。各地也要尽早出台农业投入的地方法规,完善农业投入法律制度,对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资金管理、投资监督、法律责任等作出严格规范,依法治理。

5、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专门管理队伍,并构建相关信息公开通道。

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和科研院校相关专家组成专门队伍,负责财政支农资金全过程监管、评估。对于扶持资金大、影响范围广的重大项目由专家管理队伍提出建议,征求当地政府的意见,并进行公告公示和现场核查。各专项资金由中央指定一家银行开设“专项资金”专帐专管,资金运作情况由政府专门机构委托专家队伍出具书面报告,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

地使用。对于涉及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农资金拨付,可以考虑通过《人民日报》、省级报刊、地市报刊或对应网站一级一级公开。相关部门也要对项目和资金用途范围、标准、申请审批程序和相关要求等等构建信息公开通道进行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篇3

一、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在理论上的定位

依据公共财政理论和农业的特点及实际,财政支农资金又称农业财政支出、农业财政投入,是指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直接和间接用于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支出或资金。从广义上讲,所有投到农村、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用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的财政资金都可称为财政支农资金。财政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支持和保护农业为己任,财政支持农业符合公共财政理论要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公共财政支持“三农”是偿还对中国“三农”的历史欠账的要求,符合财富创造的本质要求,符合国民经济共生性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

山西省财政在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的三项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之一:以试点县支农资金整合为重点,以各级财政预算编制为突破口、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十一五”以来,根据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意见,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及整合历时九年,经历了不断思考、积极探索、认真总结、深入推进的发展过程。支农资金整合经历了三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全省以35个试点县为重点,整合涉农资金建设新农村。2009年至2011年,以省级农口开展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整合平台,对省级农口进行整合,以整合后的项目工程为重点,在全省实施。 2011年至2014年紧紧围绕中央下达的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确保粮食安全调整支出结构、保证支出重点,加强完善了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

具体做法是:

1.制定了整合支农资金三个管理办法。

一是制定了试点县整合支农资金管理办法。2007年,山西省财政晋财农[2007]306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印发我省支农资金整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整合原则、整合范围,并要求积极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建立“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注重绩效”的支农资金使用管理试点县整合办法。

二是建立了省级整合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为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展,从2006年起省级财政建立了支农资金整合和统筹领导组联席会议制度,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财办【2006】8号下发了《关于成立山西省财政支农整合工作协调领导组的通知》对由财政部门内部,通过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协调统筹安排资金,避免交叉和相互脱节。各试点县也相继成立支农资金整合领导组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支农资金使用安排信息通报制度、支农资金整合会审制度、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建立和完善了省级支农资金整合高位协调机制和试点县整合协调合理性制度。

三是建立了各级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办法。2011年我省财政制定了《贯彻落实财政部支农资金精细化管理具体意见》(晋财农[2011]53号),对各类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理、评估,掌握了详细的基础数据,为完善整合制度、创新资金管理打下基础。2012年和2013年在省级预算编制方案的基础上,印发了《省级财政支农项目支出预算立项报告(标准文本)》和《细化支农资金支出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管理考核的通知》,从源头上健全和完善了支农资金整合细化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2.探索两个整合模式。

一是试点县的整合模式。2006年财政部农业司对山西省石楼县整合支农资金推进新农村建设,做了全面总结。结论是,贫困县整合支农资金切实可行。做法是:以县域经济规划为统领,整合支农资金。支农资金整合的形式是集中投入,集中投入目的是提高效益,而提高效益最关键的是投得准。围绕投得准,捆得紧,用得好,石楼县委和政府规划了五大工程。即:以移民开发为主体工程,以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枣化杏化产业发展、一桥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煤炭和建材资源发展工业为支撑工程。本次我们对2013年支农资金整合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截至2013年底累计整合各类资金约7.55亿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48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的住房建设、环境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以政府统一组织为主导,开展整合资金的各项工作。县政府成立了“石楼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突出重点,突出效能,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县域发展规划,制定出支农资金整合的分年度实施计划,确定项目资金投入地点,负责整合项目的统一上报、批复下达。以整合的财政支农资金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集中投入。以强化项目管理为突破口,提高整合资金的成效。建立项目库;统一上报项目;统一项目批复;统一组织实施项目;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立监督制度。以创新机制为手段,切实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县财政局设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专户;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分期拨付和直接拨付两种办法;建立绩效考评制度:一是要下放上级政府支农投入的项目审批权限,彻底革除因项目审批权限过高而导致的项目针对性不强,投入指标和资金到位晚等不利于县级整合资金的弊端。二是要改革目前主管部门既管项目又直接下达专项支农投入的做法(如列入中央级预算的资金)。三是要取消所有上级政府支农投入中不合理的配套要求,增强县级整合投入、集中使用资金的主动性。四是要继续深化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前应当大力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的做法,应当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做到转移支付指标早确定、早见面、资金早到位,应当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试点县均以规划先行、重点项目为平台,统筹安排资金的整合管理模式。

nlc202309042244

二是省级财政部门和农口部门的整合管理模式。财政部农业司2008年对山西省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研究报告[2008]第11期印发全国。山西省财政以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为项目平台,积极推进省级支农资金整合。各部门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围绕“十一五”以来的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调整支出结构,实行存量调整与增量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对存量资金合理归并支出项目,将增量资金集中用于重点工程。农业部门整合了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即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特色农产品基地县建设工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沼气富民工程。林业、水利、农机、扶贫都以这种模式进行了整合。2014年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集中统筹、保障重点”的工作思路,财政厅印发了《细化2014年省财政支农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通知》,从公共财政保障范畴、专项资金安排政策依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结余资金情况三方面对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凡不属于公共财政政策保障范围的,省级财政涉农项目支出预算不予安排。对市场可以发挥调节作用的、竞争性涉农领域及范围的补助专项,原则上予以取消。执行期限到期的、目标任务已完成的专项,撤销其专项;对具有财力性补助性质的专项、需要连续执行的、分配数额相对稳定的专项项目,划转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管理模式之二,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发展主导产业。

1.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使用效益逐步提高。2013年通过整合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整合压减目级项目支出1.29亿元。整合资金重点保障了2014年继续执行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需要。水利厅通过归并整合项目资金1.5亿元,用于100座小水库建设。省扶贫办整合调整扶贫资金6500万元,用于“百企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农业厅整合调整资金4861万元,用于动物疫苗、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共支出和强农政策。

2.紧紧以重点农业项目为依托,集中财力,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增加了我省的粮食产量。山西省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集中资金投入到占全省粮食总产量70%的玉米产业上,促进了全省主导产业发展。2008—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近1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6.3亿元),支持和带动农户投入。省农业厅实施玉米丰产方地膜覆盖和省农机局实施机收秸秆还田技术,累计实施2125万亩,每年生产玉米70亿公斤以上,为我省粮食稳产增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管理模式之三,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省级根据全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为平台,整合试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和农业设施蔬菜建设,扶持奶牛、生猪等区域优势产业。全省各级财政整合试点县整合资金规模由2007年的53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98.5亿元,增长幅度超过76.4%。

2008—2013年,山西省以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为平台,整合地方相关资金,全省各级财政集中资金对全省设施蔬菜和牛羊产业进行了连续扶持。省政府配套出台了牛羊产业“三补一贴”、设施蔬菜大县奖补和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设施蔬菜每年新建成20万亩,“十二五”末,全省预计新增了100万亩。牛羊良种改良、存栏出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明显,有利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665元提高到2013年的7153.5元,其中农业经营性收入占36.7%。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大部门、小政府”条块分割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现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为部门预算,财政收支科目也都是按照各部门职能划分的,各级部门尤其是中央、省级部门拥有很大的资金、项目分配权,项目一统到底,资金戴帽下达,这就形成了大部门条条管理的结果。国家现行财政体制分税制解决“收”的问题,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但作为“支”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作为国家各级政府为块块管理,在项目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如果县级农口主管部门上报项目和县政府总体规划相脱节,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肯定与县级政府的规划不一致,这就是大部门小政府在项目分配上表现相悖,而且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十分突出。

2.中央、省两级支农资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资金戴帽下达是当前影响支农资金整合深入开展的最大难点。尽管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了对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每一笔专项资金目标任务不同、资金用途不同,专款专用,要求明确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只能是县级本级的整合,对上级资金只能是统计而已。

3.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县级配套资金过多,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县级财力支出。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2012年我省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支出的各类配套资金高达8000万元左右,这给本身不宽裕的县级财力带来一定影响。建议从实际出发,在经济下滑、财政短收、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县级配套资金,缓解县级财政财力困难。

(二)几点建议。

1.加快职能转变促整合,逐步理顺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度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首先从部门机构编制入手,建立“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的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减掉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通过大部制改革,组建“大农业”部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有机整合至同一部门,打破部门间利益矛盾,降低协调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强化“三农”高位协调的领导力、统筹力、执行力。有利于避免财政支农资金多头分配、多头管理的局面,有效杜绝基层项目多头申报的情况出现。

2.健全完善公共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促整合,着力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的公共保障机制。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公共财政的要求,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坚守底线山西省6000万亩耕地,科学界定财政支农保障支持范围,大力优化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农政策重点转到农业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性领域。具体建议,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政策重点负责公益性、突发性救灾防疫项目,其余基础性、生产性资金、服务性资金全部切块下达到县。中央、省两级应退出直接戴帽下达生产性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领域,如各类农业补贴、小麦一喷三防、现代农业建设等等。清理归并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涉农领域。加强财政中长期支农政策研究和管理,强化年初支出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提升财政支农资金效率和效益。继续加大财政支农项目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集中财力保障中央和我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大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实施全程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nlc202309042244

二是明确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责任主体管理模式制度。严格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逐步理顺事权关系,相应承担支出责任,进一步明确支农资金投入主体。目前,农业投入责任主体不清,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投入效益。①例如:每年农业部直接戴帽下达省农业厅2000万元,列入中央部门预算管理,资金下达地方财政全然不知。②财政农业粮食补贴项目对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稳定了种粮面积,调动了种粮农民积极性,实际中有转化为农民生活补贴的倾向。山西每年粮补34.5亿元,良种补贴4亿元均用一卡通发给农民,农民直接用于良种支出多少,无法统计核实。土地流转后,国家各类生产补贴资金、资金支出责任主体发生变化。是继续补给原承包户,还是补给流转大户,这些均需要合情合理合法给予解决。③省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与省财政预算编制时间上不同步,影响和冲击了年度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因此,整合政策资源,理清管理职责,明确投入主体,建立支农资金支出责任制度很有必要。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管理模式建议划分为三个类型,生产经营主体、服务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主体。

三是继续完善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制度。①继续加快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系,加强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各级涉农部门包括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②继续建立和完善了项目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质量监督制、竣工验收制、验收结果鉴定书、财务决算制。③继续坚持支农资金分类分级管理,净化支出内容,界定支出级次。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减少追加预算的随意性。严格专项资金立项管理,大额专项充分论证,建立支农资金全程绩效考评制度,做到绩效考评、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相结合,把绩效考评与管理责任以及资金分配、项目立项挂起钩来。④继续重点加强资金拨付管理和监督,坚持县级集中报账制管理,规范基层财务管理,坚决制止纠正“以拨代支,使用自制票据,有的甚至白条代发票现象。⑤继续重点坚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支农财政专户制度。坚持这项制度主要是减少中间环节,资金不在农口部门资金账户下留停,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加快资金周转下达的速度。⑥继续坚持财政资金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政府采购相结合。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⑦重点推进财政资金切块下达到县级与项目备案审批制度。同时坚持一条底线,各级财政系统不直接管理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应该由农口各部门负责。⑧严格界定财政管理的范围。公益性、社会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项目财政部门协助农口部门管理;但生产经营性项目只限贷款贴息有偿使用,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课题主持人:

王树红 李世山

课题组成员:

王树红 李世山 张太生 翟彦铭 吕凤祥 杜雁梅)

责任编辑:洪峰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篇4

一、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现状

财政部数据显示, 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农”支出超过1.3万亿元, 其中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四项补贴超过1700亿元。2014年, 中央财政支农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增加, 种粮直补资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分别达到了151亿元和1071亿元。随着我国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增加,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精准性、指向性和使用效率不高的现状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基层干部反映, 我们我国农业补贴的项目比较多, 管理部门存在职能交叉等诸多问题, 所以资金发放手续比较繁琐, 增加了工作量和行政管理成本, 需要相关部门在加大支农力度的同时, 加强对财政治病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体制不健全

就目前而言, 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尚没有制定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 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约束。同时我国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有特别的分级部门, 资金很难有效率的进行下拨。我国目前实行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是根据财权以及使用事权来进行划分的, 每一集的财政部门管理本级的农业中财政的支出, 同时上一级的财政负责指导下一级财政的支出管理工作。也正是因为国家对财政方面的种种规定, 使得我国政府部门的分级较多, 专项资金经各级财政与主管部门下拨时, 往往会经过很长的时间, 造成资金跨年度的滞留问题。

(二) 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的体制不健全

财政支农资金其实是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一种具体的体现, 因此, 在其管理以及使用方面应该进行统一的规划、高效率的利用以及科学的管理, 并且还必须要做到权力与责任的明确化。但是, 就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状况而言, 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由于缺乏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监管以及考核, 使得资金在预算、投资、运行等方面都不够成熟, 造成资金投资的浪费。或者因为不合理的预算带来极大的投资损失。究其根源, 还是在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制的不健全。

(三) 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营成本高

财政支农资金经国家发放后再进行重重下拨, 导致其在中间的环节消耗巨大, 造成资金的运营成本提高, 结构也难以调整。政府在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中设置了很多的部门, 也设定了很多的程序。特别是在一些地方的农业部门中, 其在机构、人员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膨胀状况。还有很多县、乡 (镇) 级别的资金管理部门因为本身财政困难, 而挪用专项的支农资金, 从而维持自己单位的正常运转或者提高单位职工的福利。这种种现象都造成了财政支农资金运营的高成本状况。

三、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现存问题的对策

(一)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要想有效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体制, 具体的要做到:第一, 整合目前现有的支农资金以及农业项目, 将其进行集中。对现在进行的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的支农资金的投资, 特别是那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 一定要进行统一的规划, 合理的安排, 避免资金的重复投资, 或太过分散性的投资, 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将那些能够统一管理的事项放在一个部门进行管理, 同时也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分工, 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二, 要建立起规范统一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 包括对于资金投入后的后续的管理过程都要有效地进行规范。

(二)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制

要想更好地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机制, 一定要制定有效的监督条例, 并且严格执行。具体的监督方法有:第一, 严格监管各部门对于资金的预算以及控制。在项目实施之前, 要求各部门在经过考察以及论证之后, 进行合理的预算, 减少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同时, 各部门之间要密切的配合,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将各项资金都落实到实处。第二, 定时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内部审计, 保证支农资金能够专款专用, 在审计中, 首先是对资金投入项目的立项审计, 其次是对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审计, 最后是对资金管理与项目实施调查状况的审计, 通过这些监督措施, 更好地规范对于资金的管理, 避免财政支农资金的浪费, 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

(三)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运营方面的法制建设

针对资金管理部门分级较多, 以及专项资金的浪费等状况而造成的运营成本的增加, 一定要加强对于财政支农资金运营方面的法制建设, 确保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都能够严格的执行, 避免专项资金挪用、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对于资金管理各项法律制度的宣传力度, 并且确保制度的严格落实。强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让他们可以依法办事, 确保农民的利益。

结语

财政支农资金是农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投资来源,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带动和引导其他资金的投入, 还能改善农业的生产状况、增加农业生产设备、提高农民基本收入等。因此一定要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 完善管理体制建设, 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区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管理论文 篇5

一、区级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多头申报,资金源头分散,不利做大做强

由于项目申报实行条条管理,加之相关部门职能设置重叠,容易导致项目申报重复、交叉。近几年实施的土地整理、土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低丘红壤改造、沃土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范围、实施手段等相似度较高,项目涉及国土、农业、农开、水利等多个主管部门,由于各主管部门掌握的项目政策要求不统一,加上信息沟通不流畅,导致各部门在项目选择、资金投向上很难协调,容易出现项目申报的各自为政、重复交叉,其结果是大事办不好,小事重复做。

(二)项目点多面广,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由于区级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分散,在总体上说有四种之多,加之项目资金分配权实质由各部门掌控,容易导致资金分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资金补助撒糊椒面现象比较严重。如某家水果专业合作社,三年累计接受11家单位31笔财政补助资金,累计金额14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点多面广、资金分散,不仅难以使财政资金“扶优扶强”、发挥合力,也容易降低政策扶持效果。

(三)分配层次过多,资金链条过长,影响资金安全

目前,在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上,仍存在二次分配、二次转拨的情况。如近几年实施的低收入农户下山脱贫奔小康工程,专项资金由区财政扶贫专户拨入各乡镇,再由乡镇转拨受益农户,个别乡镇无视财经纪律,出现套取挪用专项资金的违规行为。农业部门主管的农村沼气、畜禽养殖、动物防疫专项资金,均存在二次、甚至是三次转拨的状况。专项资金的层层转拨,延长了资金运行的.链条,势必造成财政资金在各环节上的滞留,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

(四)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弱化项目成效

部门支农项目在项目资金到位后,可能会因项目规划论证不够到位,使项目实施缺乏可行性;或因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未能完全落实,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部分项目在实施完毕后,也因后续管护措施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在千万农民饮用水专项审计调查发现,个别乡镇因急于争取项目资金,在未充分考虑各村水源条件的情况下就仓促申报立项,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实施,造成专项资金的闲置,影响资金使用绩效。

二、整合区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对策建议

面对如上所言的各方面问题,应该在坚持“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规划先行,整合申报;集中财力,突出重点;用途不变,统筹使用;加强监管,绩效评价”原则的基础上,从机构、规划、财力、项目监管等方面系统联动,携手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优化整合。

(一)建立组织机构,为支农资金整合提供组织保障

建议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区财政以及各涉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资金整合工作的规划制定、组织实施、项目审查及协调管理工作。同时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研究项目整合方案,调度项目实施情况。

(二)坚持规划先行,围绕规划整合申报项目

责任部门应编制项目规划,建立项目库,明确项目申报、审核程序。各涉农部门应围绕农业发展规划选择确实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并报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支农资金项目库,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要按照集中建设项目、集中建设地点和集中资金投入的要求,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报经领导小组审核把关后,再由主管部门按程序和上级有关规定申报。同时,要将已申报项目的名称、投资规模、预期效益等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防止项目申报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围绕项目整合资金

基于资金分散的严重问题,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对本地情况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最先最急需的重点领域,以此为目标集中财力,发挥资金整合合理形成的规模效益。比如某年确定的重点是推进柑桔产业结构调整、柑桔品质提升、发展城郊型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等六大工程实施。因此,支农资金整合应紧密结合六大工程,整合不同部门掌管的不同类型资金,集中有限财力,做到投资一项,见效一块。

(四)先易后难、做好试点,以点带面推进资金整合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范围,除直接用于抚贫救济、补贴农民个人、特定防灾抗灾、农业保险补贴等特定用途资金之外,其他财政支农资金都应稳步纳入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明确项目资金的管理部门不变、资金性质不变,充分调动各部门整合项目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方式上,应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稳妥推进,主要采取以项目统筹安排带动资金整合。整合项目选择上,应选择部分易于操作的紧密型项目,如土地开发治理、柑桔产业升级转型等项目。在整合措施上,通过制定项目规划和资金整合方案,将不同部门管理的相关资金按各自的性质实行拼盘,集中投入使用。

(五)强化项目监督管理,提高整合效益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篇6

关键词:资金管理;支农资金;对策

从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平均每年达3000亿元,近几年,更是基本按15%比例逐年增长,2004年取消农业税,农民减负总额约1250亿元,“四补贴”政策也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措施都积极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大量支农资金投入,加快了构建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增长机制。但是,当前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当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投入,轻效益

最近几年,政府对支农资金的投入明显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的增量也高于上年,很大程度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资金紧缺的问题。但由于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对于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却不重视,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但在实际工作中,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二)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但对资金不合理使用也能影响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统计显示,有26%的支农资金未得到合理利用。首先,滞留支农资金现象严重。有些单位将预算列支的支农资金转入农财部门,并未及时拨付,有些干脆不拨,造成一些项目因得不到资金支持而难以实施。其次,支农资金被挪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虚列工程项目、虚报工程量,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用于购车、报销招待费用等,虚列支农资金数额高、比例大,支农资金使用失控现象严重。最后,资金使用不到位。支农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部分资金分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资金难以整合使用,责任不清、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不佳。

(三)资金管理分散

在资金管理方面,对项目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有的甚至脱离了财政预算监督,套取资金、打造“面子工程”等现象严重。2008年,审计部对河南、甘肃、山西等10省区近两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审计调查,其中,不规范管理资金45.75亿元,配套资金不到位65.97亿元。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导致国家支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对支农资金的监管不到位

在我国,经过几年的摸索,支农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已进入一个建章立制、不断提高质量的新阶段,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监管工作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支农资金的使用者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体农户等等,使用对象点多面广,又比较分散,加之项目多、行业复杂,遍布广大农村,对于这些乡镇集体经济的外部审计监督问题一直未纳入国家审计的范畴。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加之监管过程耗时费力,经费支出较大,政府各主管部门也是鞭长莫及,“争资金、跑项目”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由于目前审批项目的不科学性和缺乏一套规范完善的执行标准,支农项目大多不履行招标手续,自行联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而对于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造价是否真实准确、施工单位是否有资质等关系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许多关键环节没有专门机构来论证、审定,缺乏监督,导致部分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

同时,支农资金的管理包括多个部门,由于多头管理,拨款环节繁多,资金使用分散,在实际中,很难实行对支农资金的全方位管理。加之受“行政性”管理体制的影响,具体执法存在重检查、轻处理,重单位、轻个人,重微观、轻宏观,重地方利益、轻国家利益的现象,特别是对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过错责任很少予以追究。对支农资金的违纪违规问题不能依法处理,造成监督威慑力大大折扣。

二、对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的原因分析

关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有利的约束机制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涉及各级政府资金管理、计划管理及扶贫、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行业主管具体部门如农、林、水利、畜牧、农机等,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工程,这样不利于工程监督管理和尽快实施;而对于同一类型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则缺乏统一整合、集中实施,资金投入分散影响到建设项目投资效果;个别主管部门为自身经营需要,开展以营创收活动,大大阻碍了正常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建立。

(二)对支农资金缺乏管理和监督

在对支农资金安排投资时,没有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缺乏相互沟通,在项目建设内容和管理要求上缺少一致性。而对投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部门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和要求,甚至对于同一项目也是如此,明显的行业特点和部门色彩,使资金运用缺乏一种统一、权威、规范的管理。此外,社会中介组织如独立的会计审计机构发育滞后,在对财政支农项目检查过程中,很多项目都不能进行立项审核,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

三、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资金,讲求效益

一方面要有针对性,资金使用应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引进推广和完善农产品产后服务体系等,同时对农业投入项目要增加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实行农业投入程序化、系统化、科学化。另一方面要集中使用资金,安排支农资金时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分配时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要,力求每年都能办成几件大事,早日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二)提高资金使用水平

一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尤其是需要重点投入部分。响应国家政策,把资金投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项目,如农业品种改良、重大病害防治、农产品检验检疫、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等。二要科学使用支农专项资金。根据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对现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归类和整合,集中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支农专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既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利于财政、审计部门对支农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三要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确保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向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倾斜,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首先,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站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建立科学的机制着眼,不断强化财政支农资金规范管理,用制度和机制保障财政支农资金运行安全和合理有效使用。树立“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资金管理就是抓使用效益、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的观念,切实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其次,对资金支出、使用要严格把关,加大约束和惩罚机制,对每一笔支农资金,做到上下联动,建立项目库,明确项目名称,落实项目负责人,防止支农资金被巧立名目或移作它用,尽量避免管理漏洞。

(四)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

财政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部门预算的项目立项管理、资金整合、支出范围规范、资金运行监控及资金监督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对支农支出的监管手段,对每一项财政政策、法规的执行,每一笔资金的运用,都能进行跟踪监督,随时纠正政策执行和资金使用中的偏差。对支农资金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政府部门也要对查出的问题不捂不漏不袒,须坚决纠正,对个人行为坚决追究个人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审计与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作,进一步发挥合力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广泛开展警示教育,逐步完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提高支农资金监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确保支农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篇7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量不足

近年来, 尽管市政府对养殖业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 但与该市的养殖业发展形势相比, 仍显得总量不足。2005~2007年, 养殖业总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近40%, 而在这三年中投入到养殖业的支农资金占大农业的比重年均不足6%。相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养殖业来说, 要想达到该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养殖业总产值占大农业比重50%的目标, 目前的政府财政支持养殖业的资金支出总量显得严重不足。

1.2 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存在重复立项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市级的水产畜牧、科技和扶贫等主管部门分别掌握着部分养殖业支农资金, 相应地也掌握着这部分资金的立项审批权。项目申报单位向不同的主管部门多头申报项目, 由于主管部门之间彼此不通信息, 造成同一项目多头立项, 项目单位用各部门投入的资金建设同一内容的项目, 导致部分资金重复使用。如2007年某市科技局和水产畜牧主管局分别在畜牧业循环经济方面立项实施内容相同的项目;又如在支持养殖小区建设时, 扶贫和水产畜牧单位均对同一小区建设进行扶持。

1.3 部分立项审批不严, 出现以旧顶新或不符规定使用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养殖业主管部门对所申报的项目缺乏实地考察和认真论证, 立项审批不严, 以致出现个别项目以旧顶新或用作不符规定的用途, 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如某市历年实施的牛改和优良牧草推广项目, 曾以某些项目旧示范点替代新示范点进行重复建设。

1.4 资金来源渠道分散, 无偿使用资金投入过多

县 (区) 的部分项目资金来源于不同的主管部门, 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复立项的项目。由于各主管部门之间疏于勾通, 在检查验收时均认为已完成了本部门所立项目的建设任务。此外, 省级主管部门直接向县级单位拨付了部分项目资金, 市级主管部门不了解这部分资金的投入情况, 而省级主管部门对其下拨的资金也往往疏于监督, 资金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觉程度, 使项目管理缺乏制约, 造成资金安全程度降低。近年来, 由于某市财政年度安排的养殖业支农资金有限, 主管部门对资金投入过于分散, 必然影响其规模效应的发挥。到目前为止, 某市对养殖业的支持资金基本上都是无偿使用, 没有从拓宽农村发展思路、提高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做文章。长期、过多的无偿资金投入使用, 严重制约资金效益的发挥。

1.5 跟踪管理监督环节薄弱

由于养殖业支农资金涉及到横向和纵向的水产畜牧、科技以及扶贫等多个部门, 投资渠道广, 市级水产畜牧主管部门往往难以弄清项目资金的来源, 查清资金的数额多少, 掌握资金的及时使用情况及违规使用的比例多少等等, 不便于对资金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2 发展对策

2.1 增加资金投人总量和相对规模, 形成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养殖业是“三农”的基础产业, 同时也是弱质产业, 对养殖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应切实贯彻执行《农业法》的规定, 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确保对农业投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人的增长幅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07]4号) 的有关规定,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增加养殖业财政支农资金总量, 提高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形成养殖业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2.2 调整和优化资金支出结构, 增强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对养殖业的财政支持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 资金的支出结构应以此为目标加以调整和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可增加农民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如在良种以及养殖产品等方面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 应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二是加大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三是通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推进产业化建设;四是加大养殖业科技投入, 包括大力支持养殖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实用科学成果推广、转化、应用等。

2.3 优化资金运行方式, 扩大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建立资金统筹安排机制, 推进养殖业支农资金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部门之间支农资金进行整合使用, 发挥整体效益和乘数效益, 避免出现重复立项、资金过散等不良使用局面。二是推进财政支农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结合,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通过财政贴息政策,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吸引社会资金,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三是有选择性地逐步提高有偿资金的使用比例, 回收有偿资金进一步滚动发展。

2.4 完善资金的管理体制

财政支农资金的问题及对策 篇8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近七年来, 每年中央财政所安排的用于支持三农项目的费用都以大于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长, 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我国新农业、新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可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各级制度尚不完善等诸多原因, 财政支农资金并未完全发挥出它应该的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 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少投入总量不足, 出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对财政支农倍加重视, 也在不断提出一些政策来提升财政支农占比。但是由于当前各地财政发展很不均衡, 尤其是市县两级财政勉强能够承受其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的运转支出, 地方政府想要拨出专门款项出来用于财政支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实际上能够投入到支农项目中的预算资金的比例很小, 所以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中央财政, 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投入能力受限。

(二)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交叉重复, 分配结构不合理

第一, 分散性, 我国目前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农业生产既要满足食物供给、提供生产资料、还要考虑到为农民创收, 发展政策、发展目标呈现为多元化, 这就导致了财政支农资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较为分散, 不能发挥资金集中的优势, 影响了资金投入整体效益;第二, 交叉重复性, 当前我国财政体制尚不完善,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科目多、部门多, 不同的部门对于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而部门与部门之间又缺乏必要的协调, 各自为政, 这就难免出现项目交叉、投资重复等现象, 造成资金、资源的反复浪费;第三, 分配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农资金中的大部分基本上都用在了政府农业部门人员的经费上, 对于直接具有生产产出方面的投入比例反而很少, 比如基本设施建设、科技服务下乡等缺乏相应比例的资金, 分配结构存在严重不合理的现象。

(三) 地方财力受限, 致使项目资源配套难

近年来, 党中央下达了很多支农惠农的项目, 这些项目的落实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及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配比支持, 但是由于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本身财力就不堪重负, 致使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资金落实不及时、数额不到位、项目搁置, 严重影响了中央下发的农业项目的进度。

(四) 财政支农资金实施过程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力度不足, 致使资金在使用的过程当中, 难免出现被挪用、被挤占甚至贪污受贿的状况。财政支农资金需要多个部门的监管, 但由于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责任划分不明确, 致使监督职责难以落实, 也给了机关政府中一些不法人员有了可乘之机, 造成资金使用失控的现象。

(五) 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低, 亟待提高

正如以上第二条所述, 投资项目交叉重复, 给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农资金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 这是致使投资回报效益低的首要原因;部分地方机构将支农预算列入相应的农业部门, 但是并未及时拨出资金, 造成支农资金滞留, 影响了财政支农效益发挥;重项目轻效益, 这也是急需调整的现象, 特别是不经过认证, 冒失盲目进行立项的工程, 这些都是财政支农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

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确保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稳定增长

在保证财政支农资金按照预算如期如数落实到位的前提下, 我国农业法还规定, 每年对于农业的投入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但由于各地财政的限制, 要实施起来并非易事,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重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压缩行政人员数量、行政费用, 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农业发展事业上的比例。另外需要开辟更多更新的资金渠道来支持农业资金, 灵活的使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商业投资项目等方式丰富支农资金的来源。同时, 仅仅依靠中央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各级各地政府也要在自己的财力允许的范围之内, 制定出每年随着整体经济发展增加到农业资金投入中的比例, 并严格落实, 以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二) 加强项目前财政投资评审

财政投资评审是针对当前一些基本投资建设项目缺乏管理手段、预算约束不足、支出不规范等问题建立起来的具有专业性的技术评审过程, 各级各地的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要能够满足技术评审工作的要求, 还要能够避免以盈利为目的中介机构评审造成的社会性问题。财政投资评审当前尚未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需要我们加大力度, 以强化财政预算支出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

(三)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整合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整合, 提升投资效益是改善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重中之重,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完善当前的财政制度, 城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

在构建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依据城乡发展统筹规划的思路, 把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纳入到国家财政制度的框架内, 让农民真正的体会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

2、明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所在, 优化资金支农方式。

支农资金要用在最能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的地方,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保证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增加科学研究投入, 这样才能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升我国新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生活稳定是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也是提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前提条件。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控制好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方向,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尽快步入小康社会。

3、支农资金有效整合, 改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适当归并投资分类, 并对现有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进行有效地整合, 从而形成科学的投资分类、明确的资金使用分工, 有效地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而“整合”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进行调整和合并, 不是将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机构的进行机械的罗列, 更不是简单的将资金划分为某一个部门进行支配, 而是需要经过合理的、有高度的统筹规划, 进而整合, 实现有机的配合、有效地衔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从而达到1+1>2的效益。有效整合的前提是梳理投资部门与财政部门在资金管理分配过程中的职责与定位, 改变职能混乱的局面, 从而首先在源头上进行整合。

4、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适当下放资金分配权。

省级政府在确立农业建设项目时, 首先要考虑每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财务承担能力, 并根据各地的土地面积、人口状况等因素, 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方的立项数量、工程难度等, 并要适当程度的将资金分配权下放给地方政府, 以免项目不切实际。

(四) 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管

加强预算编制监督, 需要重点监督各单位上报的预算资料是否完整是否属实,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的质量及合理性, 判断投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可靠, 以免投资没有经济效益或者效益不好的项目, 浪费了中央的财政支持;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对于已经确立的项目, 财政部门是否已经及时拨款到位, 拨款数额是否超出预算, 费用使用是否合理, 是否按照规划严格的落实等等, 实时监督, 本着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的原则一步一步的落实;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 农业建设项目完毕后, 还要及时进行结果督查。

三、总结

农业现代化, 是我国又一个五年计划中关键的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党中央在财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以提升我国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目前, 在财政支农资金的鼎力协助下, “三农”工作的落实已经显有成效, 但是资金使用不集中、落实不到位、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 从宏观上来讲仅仅依靠中央财政支持远远不够, 这就需要各地各级政府部门都给予相应的制度、财政等方面的支持, 微观上来说, “三农”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 需要每一个公民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为新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易洪海, 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的影响因素研究[J].求索, 2010, (01)

[2]、闫坤, 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多维解读[J].中国财政, 2009, (08)

[3]、章永乐, 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与建议[J].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9, (06)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刍议 篇9

其一, 支出结构未能完全体现社会公共需要。目前, 财政支农资金仍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 一些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投资范围仍未能退出, 而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 并存在财政投放资金比例失调和财政对投入的项目包揽过多的现象, 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 未能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受益”, “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政府行为, 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

其二, 投资渠道杂乱, 项目重复建设, 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目前财政的农业投资有许多条线, 分许多口子, 较大的包括:水利建设, 主要由水利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农业综合开发, 主要由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粮食自给工程, 由财政部门牵头, 水利、农业等部门参与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商品粮基地建设, 主要由发改委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改造低产田, 主要由农业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此外, 还有“一镇一品”、“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在这些部门安排农业投资项目的牵头任务时, 没有明确划分部门的投资范围与内容, 致使一些项目交叉重复, 许多地方用同一个项目向几个部门申报投资, 即同一项目使用了几个口子的资金, 结果有的项目资金没有集中统一使用而被挪作他用。

其三, 要求配套的项目多, 项目资金缺口大, 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中央下达的许多支农投资项目, 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 也大部分规定市、县、乡镇要资金配套。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拓宽筹资渠道, 多方增加农业投入, 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目前市、县和乡镇一级财政困难, 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 只能是项目开工后, 上级的钱拿来用, 本级的拿不出来, 造成资金缺口大, 建设项目资金受到严重影响。

其四, 部分资金分配零星分散, 收效甚微。由于部分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不规范, 资金安排的随意性较大, 加之各地要求解决资金的项目多, 因而资金分配出现“撒胡椒面”现象, 安排项目量多面广但资金少。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三、五万元甚至一、两万元, 根本无法完成该项目建设, 有的是象征性地动一下, 有的将经费挪用。

其五, 资金到位慢, 影响项目建设。一方面, 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 一些地方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未能及时拨付。另一方面, 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多, 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如有的资金财政拨给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拨给下属单位, 下属单位再拨给承建单位, 导致资金“旅行”时间过长。

其六, 资金使用违规现象较多。目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 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如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外出旅游、请客送礼等, 严重违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规定。

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

其一, 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 全面清理、完善现有的各项支农资金与农业财政管理制度, 将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监督及农业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 逐步消除制度之间的交叉与相互矛盾、冲突现象。重视管理制度的执行, 在制度执行上想更多的办法、下更多的力气、做更多的工作, 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确保支农资金管理与各项农业财政工作依法按章办事。

其二,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随着国际与国内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现在的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进行大力调整, 坚决从生产性与竞争性领域中解脱出来, 把对农口企业、自收自支单位的经营性补助与农村的生产性补助砍掉, 并改变资金分配零星分散的做法, 把资金集中起来, 按轻重缓急的原则, 投入社会公共项目建设。理顺投资体系, 归口安排农业投资项目。对不同部门间的支农资金, 应按照“资金渠道统一归口, 资金使用用途不变, 各负其责”的原则, 把各部门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支农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 着力解决使用分散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并对各项支农资金进行优化调整, 适当归并, 集中资金解决重大问题。

其三,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法。一方面, 打破基数分配的传统理念, 不同的支农资金都应根据特定的工作目标、任务, 确定资金分配所应考虑的因素, 更多地采用因素分配方法。同时, 把资金分配方法予以公开, 努力实现分配环节的客观、透明、公平、公正。另一方面, 逐级往下推行因素分配方法, 多数支农资金项目审批权可下放至县级。这样有利于县级政府统筹规划, 通盘考虑支农工作, 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准备和项目实施上, 而不是在向上级争取项目上。

其四, 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一方面, 全面推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即把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 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 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 整个工程的会计账务在县财政核算, 工程竣工验收后, 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另一方面, 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与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财政拨款程序, 对投资规模较大、建设期限要求较严的重点项目, 由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 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初探 篇10

关键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检查、审计反映的情况来看,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 资金到位不及时, 支出进度缓慢, 项目单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

(二) 以虚假项目、虚假支出等骗取财政资金, 财务核算不规范, 会计管理工作薄弱。

(三)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缺乏财政支农项目的基本统计信息, 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估。

(四) 项目实施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由于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大部分是无偿投入的, 所以项目建设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压力。

(五) 财政支农资金“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 项目绩效管理尤其滞后。现在,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成果主要通过层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来反映, 缺乏全面系统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

二、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路和意见

(一) 抓好前期工作管理, 推行并不断完善评审工作, 提高涉农项目工作的管理水平

1. 推行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制度。

财政涉农评审制度是为适应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应运而生的一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就是通过评审、实地考察, 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市场、管理、财务、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 为财政支农项目科学立项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财政资金规避风险, 实现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 不断拓宽评审范围。

由于来自业务主管部门的阻力, 有相当数量的财政支农项目没有能够评审, 建议今后申请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评审才能最后立项。

3. 完善和改进评审方式。

在项目评审中推行现场答辩和实地考察的评估办法, 通过调研和现场考察, 掌握准确可靠的资料数据, 分析拟建项目的必要性, 技术上、财务上、经济上的可行性, 项目生产条件、产品市场供求趋势以及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等。受时间、精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项目评估方法上, 不可能千篇一律, 项目评估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重要性, 采取具体、灵活、有效的评估方法。

4. 以项目库制度建设为核心,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为提高财政涉农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涉农项目库的完善和充实应摆上重要位置。应选择一些开发潜力大、预期效益好、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加入涉农项目库, 并充分发挥项目库的作用, 确保每年立项的项目均由项目库中选出。严肃立项程序, 凡是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 一律不得上报立项。

5. 进一步完善专家库建设, 建立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扩充专家库容量和专业范围, 要有计划地选外省各领域的优秀人才纳入专家库, 逐步完善对专家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

6. 加强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养,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提高本单位自有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行一系列的鼓励学习措施, 使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 提高财政支农工作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 强化项目实施中的管理, 完善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监督机制

1. 坚持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进行工程施工, 落实好工程质量责任制。

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机制, 切实推行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施工监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2. 推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

目前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借鉴农业综合开发报账制经验, 目前多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都开始推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施报账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报账程序, 完善拨款手续, 严格把好审核关。对项目未经批准并在计划下达之前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报账。凡是审核把关不严或未按规定手续进行报账出现严重问题的, 相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 实行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 就是在财政支农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活动中, 由会计机构或人员通过运用会计手段和方法, 对工程项目全方位和全过程进行内部控制或管理。具体工作包括项目决策控制、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招投标与合同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等五个环节。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 切实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4. 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通过检查督促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在源头选择对项目、安排好项目预算的同时, 要按照项目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 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 采取抽查、专项检查、与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检查等多种方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 保证有限的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支农效益。检查项目资金是否落实到位, 支出是否合理, 严格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5. 强化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 也可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审计或验收。对在项目实施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项目单位, 取消该单位今后的项目申报资格。

(三) 研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机制, 对

以前年度的部分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为以后年度的区域性选项和立项提供科学依据。

1. 立足现实, 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办法, 合理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应当包括资金、工程、效益三个方面, 但不同工程和不同地区间的效益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要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工程评价内容, 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衡量标准, 力争做到科学、客观、公正。

2. 认真组织专家参与, 扎实有效地开展评价工作。

组织专家直接参与是搞好绩效评价的重要保证。农牧业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科技等方面的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 光靠财会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存在某种局限性, 要按照项目类型和绩效评价内容组织相关行业专家, 参照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评价衡量项目绩效。

3. 正确协调项目验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实现绩效评价与竣工验收制度的有机结合。

竣工验收与绩效评价既有相似之处, 又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检查资金和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后者在考核工作绩效的同时, 更侧重于对项目效益的跟踪评价, 正确把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 合理运用二者的成果, 既可以避免重复考评, 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使绩效评价指标和竣工验收指标有效衔接, 确保考核结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4. 循序渐进, 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范围。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办法, 对试点项目区进行绩效评价后, 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的试点面和试点范围。

5. 及时反馈,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是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要合理运用评价成果, 对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加大开发力度, 真正建立起以结果为导向的涉农专项资金分配和投入机制。总之, 目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还比较粗放, 重分轻查现象比较严重,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工作, 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统一思想, 开拓进取, 找出政策制订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并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投向, 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 财政部农业司,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7, 8.

[2]闫聚陈.完善农发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3]魏皓琼, 陈绍初.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4]高永珍.构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10.

[5]农发.农业综合开发应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6.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篇11

二是推进部门协作,明确资金投向和重点。牢固树立“既抓加大投入,又抓整合统筹”的理念,不断加强财政支农政策之间的有机衔接。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部门间协调沟通,协商整合和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有效规避资金使用的重复和交叉。要规范资金分配制度,在资金分配中,首先要明确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其次是建立资金分配约束机制,再次是引入专家评审机制,最后是对资金分配过程和结果进行公示,确保资金投入方向和重点科学合理。

三是实施监督评审,强化全程跟踪问效。成立县级支农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机构,建立财政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充分借助财政监督检查、投资评审、审计等方面的力量,定期对支农项目和资金运作环节进行监督评审,审核各类资金。评价支农资金扶持项目绩效,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管理机制,将资金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坚决查处资金使用管理中的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规、高效使用。

四是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资金效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业现代化、科学化、机械化程度,基层政府和农财部门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农民,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一些切实可行的重点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改变财政支农资金重点不突出的局面。

五是实行预算管理,保证资金配套到位。将支农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每年初,县乡两级要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测算好所需配套资金,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财政部门必须按照预算要求预留配套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湖北省云梦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宗宇翔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 篇12

一、维护粮食安全———国家审计的重要职责

民以食为天, 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虽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 迄今为止, 粮食安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的“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却得到较为广泛地认同。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 这个概念不断得到延伸与扩大, 但最基本的一点仍然是保障人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的以及有营养的食物。从这个意义上讲, 粮食产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近年来,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以及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拉大, 世界粮食形势较为严峻。据统计, 到2007年初, 国际粮食储备已降至1976年以来的最低点, 世界各国正面临粮食短缺的隐忧。当今世界, 粮食出口国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 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 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越南、印度等世界主要稻米生产国为保障国内需求、稳定粮价, 纷纷颁布大米出口限令, 使国际市场上的大米数量骤减约1/3, 更加剧了人们对世界粮食供应吃紧的担忧。目前, 世界上约有8亿多人缺乏足够粮食, 占世界总人口的1/7, 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事实证明,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 粮食安全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关系到世界的和谐与稳定。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无疑要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现实目标。《审计法》第二条:“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 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 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法律赋予国家审计职责, 在国家审计监督的制度安排中, 在财政支农资金审计中理应将粮食安全放至重要地位。

二、粮食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 谁控制了石油, 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 谁就控制了人类。因此, 粮食生产在中国绝对是天大的事, 它不仅关系到13亿中国人的肚子, 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 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耕地, 更要耕种好土地。我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 既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大国, 也是粮食消费大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耕地减少、复垦地亩产量较低、种粮成本增高等因素, 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 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挑战。

(一) 耕地及播种面积减少, 直接影响粮食总产量

1. 耕地面积的减少。

耕地是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它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 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 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 报告显示, 截至2006年10月3日, 全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hm2, 比上年度末净减少30.68万hm2。截至2009年底, 我国耕地总数为18.26亿亩, 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更是不足1.5亩,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 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而且有些地方耕地面积竟然有“两本账”:一本是农业部门掌握的农户承包土地面积, 俗称“计税面积”;另一本是国土资源部门测绘数据, 两者相差甚大。

2. 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从1952年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 1998年以后播种面积更是出现急剧下降, 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 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 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3亿亩, 与2003年的14.91亿亩相比, 增加了0.92亿亩, 但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增加, 将达到11028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40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997年—2003年7年间, 各种非农建设用地达到132.6万hm2, 2003年我国开发区所占面积22.27万hm2, 甚至超过了全部城市的面积, 严重动摇了粮食生产的基础。特别是开发区的恶性扩张, 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二) 土地开发整理的新增耕地, 亩产量较低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国家对土地进行计划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年1月1日执行) 第四十一条提出:“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 (镇) 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提高耕地质量,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这是我国首次在法律文件上提出“土地整理”一词。然而, 审计发现:有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缺乏调查论证、科学规划;有的项目看似完成了土地整理开发, 但水利设施、道路系统等并未跟上;有些新整理复垦的荒地、荒岛和整理开发的废弃地、滩涂等, 不仅在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进一步论证, 而且土地复垦、开发整理的新增耕地, 亩产较低, 这是国家粮食方面非常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三) 种粮成本高效益低, 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中发现, 农资成本增长较快、粮食价格上涨缓慢、经济作物收益高等因素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一是农业补贴未能弥补种粮成本的上涨缺口。审计抽查某市、区的111户种植水稻、小麦的农户, 发现近年来, 种植水稻和小麦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与复合肥四项主要农资成本分别上涨, 尤其是农资价格上涨更是迅猛, 国家虽然加大了水稻直补、农资增支综合补贴等粮食补贴力度, 但仍不能弥补农资价格的上涨。此外, 柴油价格上涨等因素也增加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

二是种植经济作物比种粮收益高。对某市、区审计调查:种植花卉的亩均净收益约为该区粮食亩均净收益的8倍, 因此, 部分粮田被流转为种植经济作物, 未能刺激粮食生产。

(四) 支农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存在差异, 影响粮食安全

近年来,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不断对粮食生产实施宏观调控。2004年政府重新将中央“一号文件”恢复到农业问题, 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直补, 2005年免缴农业税, 2006年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并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实施农资综合直补政策, 2008年提高了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并扩大了补贴范围。应该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直补政策导向无疑对粮食种植产生正向激励, 在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粮食安全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 在审计工作中我们发现, 国家的粮食直补政策在实施及预算资金安排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种粮补贴变为种地补贴。换句话说:只要种地 (不一定是粮食) 就有补贴, 而且不论种粮产量如何均有补贴。审计抽查某省三个地级市发现, 三市当前均按照计税面积发放粮食直补, 造成种粮与不种粮的农民都获得粮食补贴, 进一步降低了种粮的比较效益。2009年, 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通过对18个省区市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 2008年, 有27个县的320.1万亩非种粮或非耕种土地享受补贴2.3亿元, 有24个县的569.9万亩已种粮土地应得未得种粮补贴3.9亿元。

三、基于粮食安全的财政审计关注点

纵观近三年来的财政支农资金、土地专项资金及与农业有关的其他审计项目, 不难发现, 审计机关的审计重点及主要关注点仍集中于“资金”、“项目”二条线, 例如: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未足额征收耕地开垦费、超规定发放农业补贴等资金方面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延期施工、违规招投标、项目重复申报等项目方面问题。在维护经济安全的审计目标及现实要求下, 我们认为, 财政支农资金审计的重点应在资金及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的基础上提升目标、转变重点。

(一) 以粮食安全为目标, 用“免疫系统论”指导审计实践

“免疫系统论”寓意了审计的保护、清除、修补、预警四大功能。按照“免疫系统”理论, 审计机关不仅要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监督, 以“资金”为主线, 当好“经济卫士”, 而且要通过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加强“疾病预防”的审计功能, 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 财政支农资金的审计重点应从关注资金拨付与使用转向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审计方式应变事后监督为事中监督、事前预防;审计目标应从真实性、合规性审计提升到安全性、效益性的评价;审计方法应从账项基础审计拓展到“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的宏观层面的风险分析。总之, 充分认识“免疫系统”的审计内涵与作用, 用免疫系统观指导并付诸于审计实践。

(二) 关注土地资源安全, 增加审计调查与跟踪审计项目

国家审计作为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 能够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 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 更快地运用法定权限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免疫系统”的角色定位标志着国家审计有了全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追求。因此, 根据“免疫系统”理论,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国家利益成为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

在具体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方面, 除关注资金流以外, 应关注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等土地资源安全, 增加审计调查与跟踪审计。如审计署2010年第6号审计调查结果公告:“有119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编造虚假竣工验收资料、人为改变地类和数据等手段, 虚报新增耕地1.35万亩”, “有13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开发整理尚未达标的情况下, 上报新增耕地2.93万亩”, “有9个建设用地项目多占少补耕地4294.45亩”。可见, 在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中, 土地资源问题值得重点检查与关注。通过专项审计调查, 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里层, 进行深层次的全面分析、揭示和反映, 使国家审计在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三) 关注土地资源产出效能, 审计监管与审计服务并举

在审计监督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的同时, 要积极参与增补耕地的质量评估或者说产能评估, 促进补充耕地质量的提高。

从统计数据上看, 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公告:2010年新增农用地面积38.35万公顷, 新增耕地面积37.37万公顷。然而复垦土地的产量、效益如何, 与原粮田的亩产差异多少等应作深入的调查与调研, 不能简单看耕地面积的增加。审计工作应及时发现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 尽早关注危及和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 揭示并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 及时建议政府、国土资源部或相应的权力机关, 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 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将审计关口前移, 充分发挥审计预警、预防的作用。

(四) 关注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力与有效性, 从政策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无农不稳, 无粮则乱”, 要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业政策对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然而, 政策制定的初衷与政策的执行落实存在差异, 政策实施与否、实施效果如何, 应成为审计调查的关注点。

过去我们常常关注是否存在补贴范围过宽超范围补贴、补贴标准过低、补贴方式不规范等问题, 今后还要通过财政支农资金审计及审计调查, 关注粮食补贴政策效率与效果。关注资金分配上是否存在测算因素不合理、分配办法偏离政策目标、制度设计的初衷及预期效果难以实现等问题。积极分析评价有关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难度、效果, 从粮食直补政策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层面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出进一步完善农业直补政策、优化直补管理机制、规范直补资金使用的意见和建议。

(五) 关注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性, 积极开展农业绩效审计

通过审计鉴证,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数据及信息是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在此基础上, 按照《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至2012年所有的项目都要符合绩效审计的要求, 财政支农资金也要积极开展绩效审计。

自2008年以来, 审计署已开展了“40个地州56个县区市土地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及土地征收出让情况审计调查”等, 今后还可以开展独立或结合型绩效审计, 对一段时期内的粮食产量、粮食需求量及粮食消费的趋势等进行专项调查, 为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为宏观决策提供真实数据及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李建.“免疫系统”理论是审计的科学发展观 (N) .中国审计报, 2009-2-4.

上一篇:普通稠油下一篇:中层管理干部队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