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2024-09-01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精选8篇)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1

摘要:支农资金的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 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自身经验, 从明确分工负责, 落实管理责任;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强化财政监督机制, 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实行集中支付, 提高使用效益, 多个方面就如何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经济

1 前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是一切产业发展的源头和母体, 也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的基础。支农资金的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 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要实现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 必须牢固树立农业是基本国情的观念,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从更高层次上夯实农业基础, 打牢农业根基, 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 明确分工负责, 落实管理责任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拨付和项目管理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 明确各乡镇政府党政“一把手”对本乡镇财政支农项目的可研论证、申报和资金安全运行、使用绩效等负第一责任;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对财政支农项目的确立、资金安排、项目监管等负第一责任;财政部门负责人对专项资金拨付和财务管理负第一责任。严格实行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明确职能分工, 加强相互监督, 审计局依法审计监督财政支农资金, 对违规、违纪使用财政支农资金, 给国家和群众造成重大损失的, 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 实行专账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以县为单位, 财政下拨到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的财政支农资金, 都必须建立专账。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和单位预算资金合并使用;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直接划拨到乡、镇政府或借调到县直主管部门使用。对财政扶贫、义务教育、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粮食“三项补贴”等各项财政支农资金, 由县财政部门在国库设立“财政支农资金专户”, 实行专户管理, 专账核算, 封闭运行。

3 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为契机, 不断改进整合资金的引导和支持方式,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 调动民间、信贷、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三农”的积极性。利用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办法, 鼓励、引导、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三农”, 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 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行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支农方式,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借贷发展, 吸引金融、信贷资金投入“三农”。

4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近几年, 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 造成“三农”资金在分配使用、实施范围等方面条块分割、重复投入, 影响了资金的投放效益。只有以资金整合为突破口, 以协调部门管理和减少资金周转环节为重点, 对各类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 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过去支农资金以分散建设为主, 农口各部门条条管理, 很难“握指成拳”形成合力。以项目整合带动资金整合, 将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到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长期牵动作用的大项目, 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5 强化财政监督机制, 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

实行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制, 专门负责对财政支农项目的预算、项目方案的审批、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竣工后的管理进行监管。把事前控制和事后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 对每一项财政支农资金都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同时, 要严格拨款制度, 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本着“不误农时、不误农事”的原则, 严格执行财政内部拨款制度, 根据单位用款计划及时拨付支农资金, 保证了支农资金的及时到位。

6 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应该不断创新财政支农举措, 着力构建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涵盖农林牧副渔在内的从基地生产、品种研发、农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支持政策体系,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同时, 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与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应该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区级农业财政财务管理综合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项目申报、评审、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程序。开展支农资金专项检查, 对财政投资的重大支农项目重点跟进、重点指导、绩效考评, 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机制。

7 实行集中支付, 提高使用效益

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拨付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 除项目管理费、前期费等资金可拨付到项目管理部门外, 其它用于工程、货物、服务类等资金支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承包商、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涉及村级的支农资金由村民委员会根据项目计划和施工进度写出专题报告, 报乡、镇长和财经所长审核签字后, 分期分批从村级支农账户上直接拨付到承包商、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 严禁以取现金支票等方式由乡镇、村干部代领专款。继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建立支农项目政府采购机制, 所有工程项目资金必须履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手续, 否则, 县乡财政将停拨或不予拨款。

参考文献

[1]邬春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0 (05) :124-127.

[2]胡汉荣, 康煌.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促进“两型社会”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08 (09) :133-137.

[3]任显成, 舒俊.谨防工程腐败侵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09 (07) :178-179.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2

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九年聚集“三农”,地方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也加强了财政支农资金清查力度。年初,浙江省开始对2009年至2011年三年的中央、省、市支农资金及县(市、区)配套资金进行全面清查工作,目前已经进入重点检查阶段。从总体来看,我区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日渐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一、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项目申报管理。严格根据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的支农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申报条件,对照相应资金管理办法,通知农口主管部门或乡镇街道农办申报项目,对上报项目进行材料审核,并对部分项目附加进行实地查看。材料审核通过后与农口主管部门联合行文上报,并且同步完成省厅和市局的网上系统申报。

(二)合理安排地方配套资金。对于需要区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的支农项目,如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补贴资金、粮油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后备母牛补贴等项目,我们在安排年初预算时给于合理测算和安排,必要时给予调整及追加预算。

(三)加强资金日常监管。农口主管部门需要使用支农专项资金时,需要预先填写资金使用计划表,由农财科审核后在年初预算额度内给予拨付资金到农口主管部门发放给补助对象,或由财政直接发放给补助对象。对省市补助资金文件没有明确补助对象的,我们和农口单位联合下发资金补助文件后给予发放。对种粮大户、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等涉及面广、收益对象为农民的惠农政策,我们通过村、街道、农口主管部门、财政的层层审核,通过“一卡通”方式资金发放到农民的个人银行卡,提高补贴资金发放的及时性。我们在每月初收到省市补助资金指标后及时在局内网进行共享,及时查找相关文件,对可 1

以直接拨付的资金给予尽早拨付,对需要验收的项目,我们及时和农口主管部门联合组织检查和验收后按有关文件和资金管理办法给予拨付。

(四)做好信息公开。我们定期在区信息公开网站上公开资金管理办法和资金下达文件等信息,广泛接受社会大众监督。

(五)加强绩效评价。我们每年选择一定的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自评,2011年就有13个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对省级以上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我们还组织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为了规范项目资金申报、立项、验收、拨付等行为,提高补助资金的透明度。我们先后出台了区级劳动力素质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河道疏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使重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有据可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绩效有待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新兴的法人主体,并逐渐成为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的重点对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条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但由于合作社强调“人合”而非“资合”,合作社设立门槛低,对注册资金没有具体要求,造成合作社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多数合作社由他人简单代理记账,白条入账和现金支付频繁,甚至没有运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由于合作社财务数据难以反映其实际投入情况,使财政支农资金的实际效

益难以确定,即使通过中介机构的绩效评价,也很难得出有效结论,同时也为财政人员增加了一定的责任风险。

(二)街道支农资金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一卡通”工作的推广,农户直接受益的补贴,如种粮大户直接补贴、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省级财政油菜大户及良种补贴等均已通过银行一卡通九放到农户卡号中,但某些资金仍通过街道发放到有关村,或者由街道统筹使用。一是应由村级组织受益的补贴未及时下拨到位,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仍由区级财政拨付到农口主管部门,再通过双方联合行文将资金下达给各街道,由街道负责通知各有关村领取补贴资金,由于具体到各村的补贴资金金额仅有数十元、数百元,村集体领取积极性不是很高,再加上街道财务部门通常无法收到资金下达文件和发放清单,街道农办和财务人员衔接不力,这部分资金很容易造成滞留。二是财政对街道相关支出给予补助的资金存在挂账,如绿化造林补助资金,往往由各街道在一般预算支出安排,财政和农口主管部门于次年初对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后,拨付给街道相应的补助资金,因此,街道支出和收到补助存在跨时间差现象。一种情况是由财政直接拨款到街道,街道账务上作财政补助收入处理,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配比;一种情况是财政补助资金通过农口主管部门拨付给街道,街道账务上作暂存款往来性质科目处理,造成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及时用于当年相应支出,或者由于上年相应任务已经完成无法冲销往来款。

(三)项目申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项目实施不到位。由于公文层层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经常碰到科室收到省市项目申报通知文件时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申报截止日期,造成项目组织申报时间太短,项目申报和财政审核把关质量难以保证。有极个别项目因为建设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项目实施要求,或者因项目实施主体原因造成个别项目最终无法实施,相应资金产生滞留。

三、下一步对策

(一)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规范化建设。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较为薄弱的问题,我们将加强自身对财务制度的学习,并指导合作社会计人员按财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提高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并适当对财务管理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补助,把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作为考核合作社立项条件和资金补助的重要依据。对白条入账和大额现金等问题,我们将力促项目单位进行整改,确保财政补助部分按规定开具正式发票,对于未支付的部分大额款项,我们将要求项目单位严格按照银行结算制度办理转账支付手续,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二)加强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由于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上年各项申报文件要求,提早开展项目筛选,形成一定的项目库,结合各项目单位以往项目完成情况和当前项目实施能力,对项目进行合理排序,提早通知有关单位准备项目申报材料,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对于个别未按计划完成施工的项目,我们将监督项目单位切实按照实施方案抓紧实施,对极个别实在无法按计划实施的项目,我们将在必要的时候,提请上级财政部门同意变更项目实施主体或调整,确保上级补助资金不挤占、不挪用。

(三)改善工作方法,提高支农资金拨付效率。我区支农资金主要通过农口主管部门拨付,或者由农口主管部门拨付到各街道,再由街道拨付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户等,支农资金在农口主管部门和街道环节都容易产生滞留,甚至跨挂账。下一步将改变现有当年支出次年补助的做法,做到财政补助和街道支出同步。同时,更多运用国库集中支付和“一卡通”支付方式,加强对农口主管部门和街道的监督力度,确保支农资金尽快拨付到相关单位和农户,提高支农资金的实际效益。

课题组组长:陈豪

成员:陈婉芸(执笔)

课题联系人:

电话: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篇3

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度增长。惠农补贴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农作物统防统治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同时,对主导产业示范区、农业精品园区进行奖励补贴。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包括创建示范村,整治村庄;支持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等级公路、城乡公交通村率;支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力度,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完成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逐步实现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补助垃圾焚烧处置发电支出,支持垃圾无害化处置,提高垃圾集中收集覆盖面,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市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

二、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专项资金没有按规定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或实行县级报账制。部分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单位会计制度不够健全,财务处理不规范,存在通过自制收据收取相关费用和支付资金的行为,以及存在大额现金支付、资金入账不规范、不及时的现象。

(二)项目资金不到位

由于项目方案编报不严谨,为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投资编报过大,以及地方财力有限等原因,部分项目的配套资金无法按承诺要求到位,也有个别项目存在虚假配套的行为。部分项目资金没有及时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款,或者部分项目已经实施完成但没有及时进行验收,造成部分项目补助资金没有及时拨付到位,形成滞留。个别地方存在公用经费挤专项经费现象;同时,少数项目支出内容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

(三)项目管理不规范

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合同签订不规范,项目管理涉及的资产购置、入库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不够健全。部分项目由于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不够全面,导致部分项目未按进度实施;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工程进展缓慢,造成项目补助资金无法拨付,形成结转。部分项目没有严格按照下达的建设内容组织项目实施;个别项目未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甚至变更实施主体。

三、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对支农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地方领导对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争取、轻管理,重资金、轻项目,重前期、轻后期,重迁就、轻原则,重现实、轻长远,重机关、轻基层。有些县乡领导花钱大手大脚,不讲成本、不讲效益,有的甚至把向上级争取的资金用于弥补办公、接待和车辆运行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

(二)乡镇财政财力和村级经济薄弱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民生政策,刚性支出的增长较快,而财政收入则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减缓,造成了区、乡镇财政非常紧张。同时,村级经济也比较薄弱,大部分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对于上级安排的项目需要的配套资金的落实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造成一些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三)乡镇财政未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由于基层财政机构性质、编制、人员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造成基层财政的管理、监督、服务职能还不够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工作人员法规意识淡薄,有章不依,专项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不严格执行,明知不规范的操作会带来不良后果,明知资金运行过程存在违纪违规行为,不愿去监督,不愿去得罪人,甚至宁可国家资金和群众利益受点损失,也不愿意去做“恶人”。有些乡镇财政存在着重收入管理、轻支出管理的问题,支出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会计核算和应付日常工作,本应作为乡镇政府的财政财务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被淡化,难以做到对乡镇范围内各项财政资金使用实施监管,没有较好地履行财政支出的精细化管理等职能,特别是缺少对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尤其是对村级组织财政扶持资金的监管),缺少对项目资金的检查和信息反馈,乡镇财政成为资金拨付的“中转站”。由于监督工作不到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四、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思考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目前,要建立支农资金规范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

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清理、修订和完善,建立覆盖全面的专项资金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并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规范项目申报程序,制订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资金用途和标准。开展项目实地踏勘工作,建立评审制度,以评审结果作为立项的主要依据,杜绝重复申报、随意申报。大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逐步实行网上申报办法。

在项目实施中:一是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计划落实到位,财政补助资金必须用于规定建设内容,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如确需调整,必须按原申报程序报批。二是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项目档案,定期向财政部门和农口有关部门报送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三是项目使用单位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工程管护机制,加强对已建工程所形成资产的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四是项目实施单位要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票据合法,专账核算,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各级财政要建立财政资金检查、巡查制度,加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督促资金使用单位改正,努力提高资金使用规范化。五是强化项目约束机制,实行工程招投标制,政府集中采购制,推行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完善项目监管机制,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

(二)做好项目验收,强化绩效评价

做好项目验收。验收总结内容包括:一是项目实施和执行情况。项目建设内容和进度是否与下达的实施计划、批复的实施方案相符,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和标准,以及项目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二是项目管理和资金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管理、监管制度和财务制度是否建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投资规模和资金预算控制措施等是否落实,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否规范,是否设立项目专账明细核算等。三是项目建设管理责任落实情况。项目建设主体、管理主体、技术指导主体、建设管理责任是否落实,是否对项目建设全过程依法实施有效监管,相应措施及后续管理服务是否到位,项目信息反馈、进度报送制度建设及报送情况。四是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或自筹资金是否足额到位,财政资金拨付是否按工程进度或资金报账情况及时核拨,资金使用是否按实施方案、计划和相关规定及专款专用。五是审计和档案情况。是否按要求进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相关文件材料和档案是否齐全、规范。六是项目运行情况检查。项目是否正常运行,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等情况。六是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规范。

强化绩效评价,着重做好以下评价工作:一是实施方案制定:主要评价实施方案内容和实施方案报送情况。二是支农资金整合:主要评价财政部门整合相关资金的规模和渠道。三是资金项目管理:主要评价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执行进度、管理机制创新和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四是组织保障工作:主要评价组织协调机制、与部门配合程度、政策信息宣传以及有关总结、统计资料的报送情况。五是项目完成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建设内容完成程度、完成质量,是否按时检查验收。六是项目实施效果:主要评价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其他效益。七是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评价被监察、审计、财政监督机构等查出或被新闻媒体曝光并经查实的违规违纪行为。

(三)加强队伍建设,科学资金监管

规范机构设置。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单独设立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统一规范乡镇财政机构名称,乡镇一级的财政管理机构的名称原则上为“菖菖乡(镇)财政所(财政管理办公室)”,省确定的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设立财政局,经济较为发达的省级中心镇,也可以设置财政局。

合理确定编制。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所需编制由县区在乡镇编制总额内调剂解决。按照乡镇规模(如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心镇、一般乡镇)、财政收支规模、人口数量、地域情况等,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原则上配备3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及以上的乡镇,原则上配备5人;中心镇等收支规模较大的乡镇,人员配备可适当增加。

科学设置岗位。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管“三位一体”管理改革和不兼容岗位须单设的要求,科学设置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工作岗位,一般设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重点突出财政资金监管职能)、政府债务管理、会计、出纳等岗位。同时,按照“统筹兼顾、精简高效”的原则,可合理设置公共财政服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等岗位。

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乡镇财政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支持、鼓励在岗人员参加深造和职称考试等学习,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先将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稳定财政队伍,除提干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将财政工作人员调离财政岗位。加强乡镇财政干部考核力度,对财政工作突出的乡镇和工作人员给予表彰。

发挥乡财职能。特别要加强乡镇财政的监管职能,建立财政资金的检查、巡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资金监管,确保辖区内的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摘要: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不到位、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支农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乡镇财政财力和村级经济薄弱、乡镇财政未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加强队伍建设。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4

财政支农资金是指各级政府用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项资金。从资金投向讲, 它不仅包括财政对农民的各种直接补贴, 如种粮农民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 还包括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 如农村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农村改厕工程等, 以及财政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 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关爱工程、农村义务教育等。从资金来源讲, 它不仅包括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 还包括市、区财政配套资金, 以及农民、企业为项目自筹资金。

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及结构, 据某区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调查显示, 2010年、2011年、2012年该区用于“三农”支出的财政性资金分别为10.7亿、10.9亿元、12.7亿元, 占当年全部政府性资金支出的57.3%、59.3%、59.0%。2012年某区“三农”支出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各类支农专项资金达3.3亿元, 占支农支出的27%, 比上年增长39.6%。按资金投向分, 用于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农技推广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类资金5000万元, 占15.2%;用于农民饮用水、农村能源、村庄整治等新农村建设类资金7340万元, 占22.2%;用于农田水利、土地整理、耕地保护等农业土地开发保护类资金20660万元, 占62.6%。

二、区级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 项目多头申报, 资金源头分散, 不利做大做强

由于项目申报实行条条管理, 加之相关部门职能设置重叠, 容易导致项目申报重复、交叉。近几年实施的土地整理、土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低丘红壤改造、沃土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等土地综合治理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范围、实施手段等相似度较高, 项目涉及国土、农业、农开、水利等多个主管部门, 由于各主管部门掌握的项目政策要求不统一, 加上信息沟通不流畅, 导致各部门在项目选择、资金投向上很难协调, 容易出现项目申报的各自为政、重复交叉, 其结果是大事办不好, 小事重复做。

(二) 项目点多面广, 资金使用分散, 难以形成合力

由于区级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分散, 在总体上说有四种之多, 加之项目资金分配权实质由各部门掌控, 容易导致资金分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资金补助撒糊椒面现象比较严重。如某家水果专业合作社, 三年累计接受11家单位31笔财政补助资金, 累计金额14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点多面广、资金分散, 不仅难以使财政资金“扶优扶强”、发挥合力, 也容易降低政策扶持效果。

(三) 分配层次过多, 资金链条过长, 影响资金安全

目前, 在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上, 仍存在二次分配、二次转拨的情况。如近几年实施的低收入农户下山脱贫奔小康工程, 专项资金由区财政扶贫专户拨入各乡镇, 再由乡镇转拨受益农户, 个别乡镇无视财经纪律, 出现套取挪用专项资金的违规行为。农业部门主管的农村沼气、畜禽养殖、动物防疫专项资金, 均存在二次、甚至是三次转拨的状况。专项资金的层层转拨, 延长了资金运行的链条, 势必造成财政资金在各环节上的滞留, 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

(四) 重项目申报, 轻项目管理, 弱化项目成效

部门支农项目在项目资金到位后, 可能会因项目规划论证不够到位, 使项目实施缺乏可行性;或因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未能完全落实, 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部分项目在实施完毕后, 也因后续管护措施不到位, 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在千万农民饮用水专项审计调查发现, 个别乡镇因急于争取项目资金, 在未充分考虑各村水源条件的情况下就仓促申报立项, 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实施, 造成专项资金的闲置, 影响资金使用绩效。

三、整合区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对策建议

面对如上所言的各方面问题, 应该在坚持“统一领导, 协同合作;规划先行, 整合申报;集中财力, 突出重点;用途不变, 统筹使用;加强监管, 绩效评价”原则的基础上, 从机构、规划、财力、项目监管等方面系统联动, 携手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优化整合。

(一) 建立组织机构, 为支农资金整合提供组织保障

建议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区政府、区财政以及各涉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 并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项目资金整合工作的规划制定、组织实施、项目审查及协调管理工作。同时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研究项目整合方案, 调度项目实施情况。

(二) 坚持规划先行, 围绕规划整合申报项目

责任部门应编制项目规划, 建立项目库, 明确项目申报、审核程序。各涉农部门应围绕农业发展规划选择确实项目类型、项目名称, 并报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支农资金项目库, 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要按照集中建设项目、集中建设地点和集中资金投入的要求, 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 报经领导小组审核把关后, 再由主管部门按程序和上级有关规定申报。同时, 要将已申报项目的名称、投资规模、预期效益等进行张榜公布, 接受社会监督, 防止项目申报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 集中财力、突出重点, 围绕项目整合资金

基于资金分散的严重问题, 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对本地情况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 选择最先最急需的重点领域, 以此为目标集中财力, 发挥资金整合合理形成的规模效益。比如某年2009年确定的重点是推进柑桔产业结构调整、柑桔品质提升、发展城郊型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等六大工程实施。因此, 支农资金整合应紧密结合六大工程, 整合不同部门掌管的不同类型资金, 集中有限财力, 做到投资一项, 见效一块。

(四) 先易后难、做好试点, 以点带面推进资金整合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范围, 除直接用于抚贫救济、补贴农民个人、特定防灾抗灾、农业保险补贴等特定用途资金之外, 其他财政支农资金都应稳步纳入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 明确项目资金的管理部门不变、资金性质不变, 充分调动各部门整合项目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方式上, 应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稳妥推进, 主要采取以项目统筹安排带动资金整合。整合项目选择上, 应选择部分易于操作的紧密型项目, 如土地开发治理、柑桔产业升级转型等项目。在整合措施上, 通过制定项目规划和资金整合方案, 将不同部门管理的相关资金按各自的性质实行拼盘, 集中投入使用。

(五) 强化项目监督管理, 提高整合效益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5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量不足

近年来, 尽管市政府对养殖业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 但与该市的养殖业发展形势相比, 仍显得总量不足。2005~2007年, 养殖业总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近40%, 而在这三年中投入到养殖业的支农资金占大农业的比重年均不足6%。相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养殖业来说, 要想达到该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养殖业总产值占大农业比重50%的目标, 目前的政府财政支持养殖业的资金支出总量显得严重不足。

1.2 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存在重复立项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市级的水产畜牧、科技和扶贫等主管部门分别掌握着部分养殖业支农资金, 相应地也掌握着这部分资金的立项审批权。项目申报单位向不同的主管部门多头申报项目, 由于主管部门之间彼此不通信息, 造成同一项目多头立项, 项目单位用各部门投入的资金建设同一内容的项目, 导致部分资金重复使用。如2007年某市科技局和水产畜牧主管局分别在畜牧业循环经济方面立项实施内容相同的项目;又如在支持养殖小区建设时, 扶贫和水产畜牧单位均对同一小区建设进行扶持。

1.3 部分立项审批不严, 出现以旧顶新或不符规定使用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养殖业主管部门对所申报的项目缺乏实地考察和认真论证, 立项审批不严, 以致出现个别项目以旧顶新或用作不符规定的用途, 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如某市历年实施的牛改和优良牧草推广项目, 曾以某些项目旧示范点替代新示范点进行重复建设。

1.4 资金来源渠道分散, 无偿使用资金投入过多

县 (区) 的部分项目资金来源于不同的主管部门, 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复立项的项目。由于各主管部门之间疏于勾通, 在检查验收时均认为已完成了本部门所立项目的建设任务。此外, 省级主管部门直接向县级单位拨付了部分项目资金, 市级主管部门不了解这部分资金的投入情况, 而省级主管部门对其下拨的资金也往往疏于监督, 资金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觉程度, 使项目管理缺乏制约, 造成资金安全程度降低。近年来, 由于某市财政年度安排的养殖业支农资金有限, 主管部门对资金投入过于分散, 必然影响其规模效应的发挥。到目前为止, 某市对养殖业的支持资金基本上都是无偿使用, 没有从拓宽农村发展思路、提高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做文章。长期、过多的无偿资金投入使用, 严重制约资金效益的发挥。

1.5 跟踪管理监督环节薄弱

由于养殖业支农资金涉及到横向和纵向的水产畜牧、科技以及扶贫等多个部门, 投资渠道广, 市级水产畜牧主管部门往往难以弄清项目资金的来源, 查清资金的数额多少, 掌握资金的及时使用情况及违规使用的比例多少等等, 不便于对资金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2 发展对策

2.1 增加资金投人总量和相对规模, 形成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养殖业是“三农”的基础产业, 同时也是弱质产业, 对养殖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应切实贯彻执行《农业法》的规定, 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确保对农业投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人的增长幅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07]4号) 的有关规定,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增加养殖业财政支农资金总量, 提高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形成养殖业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2.2 调整和优化资金支出结构, 增强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对养殖业的财政支持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 资金的支出结构应以此为目标加以调整和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可增加农民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如在良种以及养殖产品等方面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 应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二是加大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三是通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推进产业化建设;四是加大养殖业科技投入, 包括大力支持养殖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实用科学成果推广、转化、应用等。

2.3 优化资金运行方式, 扩大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建立资金统筹安排机制, 推进养殖业支农资金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部门之间支农资金进行整合使用, 发挥整体效益和乘数效益, 避免出现重复立项、资金过散等不良使用局面。二是推进财政支农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结合,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通过财政贴息政策,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吸引社会资金,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三是有选择性地逐步提高有偿资金的使用比例, 回收有偿资金进一步滚动发展。

2.4 完善资金的管理体制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6

关键词:农业信用担保机构,财政支农资金

近年来, 四川省各级财政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农新机制, 财政支农对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尤其在支持发展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有效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有效缓解。

一、支持发展农业信用担保的有益实践和初步成效

为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金融信贷缺位的难题, 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的新路子, 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 资阳市 “千万工程”信用担保公司成立, 成为四川省第一家农业担保公司。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布后, 全省农村信贷担保加快发展。目前, 资阳、内江、眉山、绵阳等市都组建了从事农业信用担保的商业公司。2007年3月, 成都市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 专门负责投资促进现代农业项目, 探索“以拨改投”融资机制, 以政府的启动资金撬动金融及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现代农业, 并为现代农业项目和农民创业提供担保、保险和贴息服务, 四川省农业信用担保进入了“快车道”。这些农业信用担保公司, 大都实施“财政引导、多元投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发挥了信贷中介和融资杠杆作用, 不仅有效带动了金融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现代农业产业, 推动了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为财政支农资金进入农业生产性领域提供了有效途径。

财政资金参与、主导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的组建和运作, 担保公司坚持“非赢利性、安全性和社会性”原则, 积极发挥了政策性作用, 在聚集各方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变财政支农方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放大功能。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充分发挥 “金融放大器”的中介功能, 有效撬动了银行资金、民间资金向农业生产领域的聚集和投入。资阳市通过财政滚动投入吸引社会资金, 农业担保公司资本金已达1.53亿元。2008年上半年, 担保公司向121个合作社发放贷款6亿元, 累计担保贷款达16.67亿元, 贷款余额达9.32亿元。成都市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支农资金和部分土地出让收益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投资平台, 构建农业投资和担保公司, 以12.6亿元财政资金, 撬动了190多亿元资金投入农业。二是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资阳市进一步探索完善并积极发挥“六方合作+保险”的农业信用担保机制, 推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截止2008年6月, 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4889个, 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528户,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2亿元, 同比增长18.3%, 有效地带动了全市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有效拉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资阳市通过农业担保公司大力扶持畜牧业“千万工程”, 形成了“担保融资—投入激增—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增幅在全省众多丘陵市州排名第二。四是有效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农业担保的支持, 一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途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获得了足够的金融资本、民间资金, 一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制约瓶颈得到了有效缓解。

二、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及主要特点

目前, 四川省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基本形成了“政府牵头、财政引导、多元投入、滚动积累、逐步增资、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 面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信用担保、担保贷款等业务, 有效引导和聚集各类资金进入农业。在经营管理上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经营管理上实现了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衔接

农业和农业企业的弱质性决定了金融资本、民间资本进入的积极性不高, 必须发挥财政资金的公益性功能主动介入。四川省目前的农业股份公司, 都是由政府牵头组建, 政府每年都注入财政资金, 保持财政资金在公司股份中的主导地位。同时, 为确保担保公司的规范化运作, 提高经营效益, 四川省现有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注入, 实现了投入的多元化和股权的多样化。在具体运作中, 充分利用市场运行机制, 按规范的企业运行模式建立了一整套投资管理制度, 形成有效、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 建设一支基于市场经济效益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专业团队, 有效减少非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

2.积极探索了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壮大的长效机制

以资阳市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为例, 该公司经过几年经营实践, 成功地探索出了公司发展壮大的四大促进机制。一是建立了多元化吸纳资金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了市、县财政每年补充资本金制度, 以财政资金投入的刚性规定保障资本金的持续注入;制定了公司提供担保的企业、业主都要按担保额的20%入股的硬性规定, 不断吸纳社会资金注入;通过银行贷款并以股本形式注入担保公司, 使公司资本金由成立初期的1419万元增至目前的1.53亿元。二是建立了与金融机构担保放大、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该公司与农行、工行、农发行、开发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签订了担保融资协议, 担保放大比例由最初的2倍提高到5倍, 其中农发行按最高规定10倍比例予以办理。同时, 对担保贷款的风险损失, 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分别承担70%、30%, 实现了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三是建立了多环节风险防范保障机制。建立风险补偿资金, 企业申请担保贷款100万元以上的, 必须按20%的比例缴纳风险补偿金, 同时, 推荐担保的县 (市、区) 政府按5%缴纳风险补偿金;建立担保责任余额最高控制制度, 单个担保客户的担保责任余额最高不超过公司实收资本的10%;建立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保证制度, 被担保企业要以企业动产和不动产, 采取抵押、质押等方式为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担保公司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10%提取风险准备金。

3.探索了财政资金引导放大功能的有效途径

财政支农资金参与、主导农业担保公司, 将过去财政的分散补贴、无偿补贴改为相对集中的信用担保扶持, 由拨款变为投资, 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行政审批分配, 同时, 担保公司通过拓展与金融机构在现代农业信贷方面的合作, 来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业, 不仅呈几何级数地放大了资金, 而且通过专家组审批和银行挑选, 通过市场发挥力量, 使那些前景好、能流转土地、带动农民多的项目能得到极需的数额巨大的资金, 财政资金实现了“滚动放大”, 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使农业的投入机制发生了根本转变, 有效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启示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重点在发展农业经济

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 通过参与、扶持农业担保公司的路径, 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生产性领域投入,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物质保障。

2.进一步加快农业担保体系建设

组织力量积极探索研究出台指导推进农业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性意见, 鼓励各级财政、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探索建立完善四川省农村投融资体制。

3.进一步加强指导担保公司建立严格的内部监控, 建立反担保质押、定期检查评估、风险预警与展期等相应的管理制度

进一步帮助担保机构建立完善投资管理制度, 坚持按市场化分配资金, 配置资源, 确保担保资金管理使用科学、规范、透明, 有效预防资金管理分配中的腐败。

4.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7

关键词:支农资金,问题,增效增收

近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 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以支持现代农业、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为重点, 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业的范围,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客观地看, 支农资金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支农资金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粗放, 资金管理难度增加

同年度多数财政支农项目安排时间不一致, 但都带有指向性 (如建设内容、区域、投资结构等) 。由于项目申报时间紧, 且都要求在短时间内按规定申报资料, 作为亟待上级支持的农业县, 若不报将影响投入, 故个别项目申报单位只能在未完全征求村、组干群意见, 未实地进行考察研究情况下就编制方案、技术设计和工程概算, 编制较粗放、质量难以保证。项目批复后, 部分群众筹资投劳、县乡财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造成资金缺口大, 干群矛盾突出, 任务很难全面完成。有的项目只有通过调整实施地点、补助标准、补助方式等才能勉强实施, 造成工程质量缩水等现象, 这使项目实施与批复计划不一致, 相应地给项目和资金管理、项目验收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二) 农业项目管理多头, 投放渠道多样, 资金使用分散, 行政成本偏高

一是涉农资金管理、分配, 分属发改、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农机、国土、畜牧等部门以及财政相关业务科室。各部门、各业务科室对资金的使用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资金分配上均自成体系, 不同部门在项目申报上政出多门, 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各唱各的调, 相互之间缺乏配合。二是少数部门利用各自为政的优势, 交叉重复申报项目, 使得支农资金使用点多面广, 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 造成支农资金使用分散, 点、线、面发展无法统筹协调, 造成使用效益低下。三是同类型项目及工程措施、补助标准不一致, 给项目实施带来诸多矛盾、问题和工作难度。如:国土部门制定的土地整理与标准粮田、农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差距太大, 群众自筹以及投工投劳标准也不统一。四是由于多头管理造成投放渠道多样化。资金计划有财政各业务科室下达的, 也有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不少部门在项目管理上是内行, 但在资金管理上却是外行, 造成资金管理缺位和漏洞。因多头管理、多头发放, 既不利于监督, 也给基层群众、干部带来成倍的工作量, 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退耕还林现金补贴等项目, 都是在不同时间下达任务, 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致使行政成本升高, 客观上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三) 配套资金难落实, 资金运行难封闭, 会计核算不规范, 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是配套资金难落实, 项目运转经费无保障。没有县级配套就不予立项。为了争取项目, 一些县 (区) 往往不顾财力现状就对上承诺配套, 却又因县级财政困难, 致使项目运转经费无保障。承诺的配套资金严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工程实施后, 工程量不能全面完成, 引发工程验收及决算不及时等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资金运行难封闭, 专款难专用。专项工程均要求对每个项目实行单独核算、独立反映单个项目资金的收支情况。部分项目乡镇、部门未单独开设专户, 造成这些单位的涉农专项资金与经常性经费混存、混合使用, 导致挤占、挪用和跑、冒、滴、漏以及大额现金支付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三是流转环节多。一些支农资金由财政拨到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再拨到实施乡镇, 最后由实施乡镇支付给施工单位, 中间环节多。从财政到施工单位要经过三至四次技术、财务以及项目分管和财务主管领导审批, 资金运行程序繁琐。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一些单位项目较多, 项目之间未实行明细核算, 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相互拆借、相互挤占;部分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补助标准不明确, 核算混淆、不清晰, 随意性较大, 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监管困难, 查处违规行为的难度增加。五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涉农项目涉及面宽, 财政、审计部门日常事务繁、杂, 人手少, 导致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日常监督少。同时, 由于涉农资金监督管理制度、法规相对滞后, 对勘测设计 (预算) 工程量不真实、随意调整实施方案等问题缺乏规范的处理办法和措施。另外, 一些项目既要克服资金困难, 又要做好迎检、验收, 迫使实施单位虚增收支, 使得一些监督流于形式。

(四) 基层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一些决策措施与农民意愿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政府决策比农民的认识超前, 而宣传不到位, 得不到广泛的支持与合作。如县乡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双垄沟播地膜覆盖玉米种植, 无疑是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但农民由于对玉米销路存有疑虑, 在外出打工与种植玉米利益比较中更偏向出去打工。因此消极对待玉米种植, 虽然县乡政府对地膜和种子都做了最大限度的补贴, 但农民仍旧没有积极性;二是政府的一些决策与农民的能力脱节, 而技术培训和服务咨询跟不上, 无法得到有力地配合。如大力推行果树栽植, 但果树栽植管护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劳动量, 大多精壮劳力外出打工后, 留守人员除部分已受益的老果农外基本上没有精壮劳力;加之果树栽培一般具有投入劳动量大、生产周期长、病虫害多、受气候影响大、收益不稳定等特点, 所以农民有顾虑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 尽管县乡政府无偿提供苗木甚至无偿投劳栽植浇灌, 仍有部分群众不予支持。三是基层政府的一些决策与市场没有有效对接, 只重视下达种养植计划而忽视了销售引导, 农民虽不怕出力但惧怕增收不稳或增收无望, 因此配合不力。

(五) 扶持项目缺乏典型性和规模效益

从目前扶持的项目来看, 各县虽有一定特色, 但特色不特、不优, 放在全省范围来看, 仍缺乏典型性, 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农业产业由于种种原因仍旧未形成一定的规模, 不具备广泛意义上的示范作用, 如宁县的九龙金枣、黄干桃、早胜牛;环县的滩羊等。过分依靠财政扶持, 小打小闹的项目多, 自主发展做大做强的项目少。

二、创新支农投入机制, 实现支农资金的宏观调控, 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 创新财政投入机制, 确保农村投入稳定增长。

1.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改革,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一是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政府由投资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二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提高基层财政自我保障能力, 确保基层政府正常运转, 防止基层通过乱收费和截流资金弥补财政不足。三是完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扶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推动环保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和节约型农业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繁荣农村经济。四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着重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投入力度;加快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强领导衔接协调。建立由市级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支农投资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提出年度支农投资的安排原则和使用方向, 衔接各项支农投资的建设重点和项目布局, 统筹协调解决支农投资中的重大问题, 指导各部门支农资金申报及安排使用, 以解决政出多门、重复浪费问题, 严把资金审批关。六是创新资金运行机制。在资金拨付上, 通过设立专户直接运行。对上级下拨的财政资金, 由市财政直接划拨到项目实施单位;对上级有关部门下拨到县有关部门的资金, 采取由财政委托统一拨付的办法, 下拨到项目单位;防止“索拿卡要”, 减少“跑冒滴漏”, 保证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在资金使用上, 建议整合资金, 集中使用, 探索财政资金“打捆”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合力和资金合力, 以解决支农资金分散无效果的问题。六是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支农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针对财政支农项目申报程序不透明, 项目质量不高, 把关不严, 重复申报, 多头申报等问题, 财政和农口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项目库制度。财政部门应按照国家财政支农的有关政策和项目申报指南, 结合我市各县区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项目, 分门别类建立财政支农项目库, 并将符合上级项目申报要求, 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项目, 经专家评审后可行的项目优先筛选上报, 以便上级部门筛选和使用。财政部门要按照科学合理、简单适用的原则, 采取“先易后难, 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的工作方案, 对支农资金申报、评估、立项、监控和财政投资评审、考核管理的整个过程通盘考虑, 并建立相关配套的制度、办法及支持系统, 从而实现预算支出科学化, 项目决策数据化, 资料分析系统化, 信息处理网络化, 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跃上新台阶。七是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评价体系, 提高支农资金效果。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耕地逐年递减, 传统农业逐渐淡化, 各区 (县) 农业结构和产业特色也不尽相同的情况, 建议建立因地制宜, 鼓励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从传统投入向“绿色农业、市场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方面转移,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评价体系, 避免损失浪费, 提高支农资金效果。八是创新农民增收机制。一要大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构筑农民增收的承载机制。农业产业化是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形式, 要抓住中央和省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投资的大好机遇, 因地制宜, 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具有典型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要提高基层政府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构筑农民增收的服务机制。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形成覆盖全市连接全省的农业信息网, 向广大农民及时准确提供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农业科技和农业法规等信息服务, 提供各种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三要重视农业公共投入, 增强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 所以, 财政支农投入要从单纯地对具体项目补助过渡到偏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来, 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为完备的基本发展条件。

2. 创新城乡投资机制, 建立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 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 以提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 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共建, 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二是衔接好县域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 按照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城镇农民建”的思路, 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步伐, 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三是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3. 创新财政支农方式, 确保支农补贴资金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 加强财政支农保护体系建设。二是加大支农补贴资金直补力度, 对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 探索建立“一册明、一卡统”直补制度, 由县级以上财政直接把补贴资金划拨到农户账户。

(二) 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为农村投入提供金融支持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需要大量资金, 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来解决, 必须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 放活农村金融市场, 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积极参与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构建各种机构体制健全、产权明晰、功能完善、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 彻底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格局, 真正形成基于竞争和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按照行业种类或经济区域拆分国有商业银行, 建立众多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域特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 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多样化, 建立地方性、社区性金融机构, 在县级、地市级、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三是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允许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四是积极培育民营银行, 加大民营经济在金融业中的比重, 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

2. 充分调动银行支农积极性, 大力促进资金流向“三农”。

建立政策性金融财政补偿机制, 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及商业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 拓展业务范围, 允许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 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纳入支持范围, 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 提高政策性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快农业银行改革步伐, 重新确立农业银行支农主体地位, 推动农业银行立足县域实际, 着眼“三农”, 从“小”做起, 加大对涉农企业的信贷力度, 大力支持农村粮食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三是继续理顺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制, 引导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 可通过农信社将一定比例的新增邮政储蓄存款投向农村。四是积极引导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投资效益好、前景广阔的农业企业, 给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3. 推进农业保险业建设, 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发挥政策导向的指导扶持作用。从国家财政直补农民的补贴中划出部分资金建立农业基金, 为涉农保险公司提供补偿, 政策性和市场化两种手段并用, 实现优势互补, 提高保险公司承保农业险的积极性。二是探索建立“公司+农户”模式, 促进“三农”保险发展。由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业, 提供技术指导并收购周边农户的农产品, 保险公司再与龙头企业合作, 形成公司、农户、保险公司三者的良性循环。三是不断创新农业保险险种。设置适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自然灾害救助性保险, 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自然灾害救助性保险, 基本农田自然灾害保险, 农业资源开发风险投资保险,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风险保险和农村中小企业财产保险等。四是加快农业保险立法步伐。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保险公司、涉农企业、农民在开展农业保险业中的职能和作用。五是创新农民增收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要开展农业保险, 降低农户及涉农企业的风险, 力争给农民一个稳定增收的环境, 解除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市级政府可以筹划成立一个全市性的农业经济合作公司, 其性质应该类似于农业发展银行,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主要是协助政府为农户提供一个稳定发展的市场环境。比如, 政府推广苹果栽植, 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支农资金对公司进行补贴, 而不再对农户直接进行栽植补贴。该公司可以与农户签订一个阶段性协议, 承诺以一个稳定的价格向农户收购产品, 以确保农民创业阶段的利益不受市场过大冲击, 以解除农民栽植果树的后顾之忧。

4. 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主要是通过放松利率管制, 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实现农村利率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 促进资金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实现最佳配置。

(三) 建立非公资本参与建设机制, 促进农村投资主体多元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财政投入与金融支持, 更需要社会各界投入, 有人出人, 有智出智, 有钱出钱, 构建农民自主投入、民营资本广泛涌进、外来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

1. 积极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

一是内部激活。更新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 调动农民积极性, 增强农民主人翁责任感, 强化农民自主创新意识, 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变“等等看”为“主动干”, 变“不敢想”为“敢闯敢冒险敢试验”。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对自身直接受益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积极引导农民对农村道路、饮水、通讯、通电等设施建设提供义务劳动, 缓解财政投入压力。三是建立农户资金互助协会, 鼓励农民把富余资金存入协会, 为急需资金的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

2. 构建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建设机制。

要建立民营资本参与建设激励机制。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减免税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给予鼓励, 积极调动民营资本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培育由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放宽金融管理, 创建民营信贷组织与正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机制, 保持民营资本信贷活力, 调动民营资本大量流向“三农”。要引导民营资本到农村创造社会效益。通过政策宣传或行政协调等方式引导民营资本把捐助给城市的资金转向捐助“三农”。

3. 探索外来资本参与建设的服务工作。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 篇8

(一)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中资金投入的比例不合理

一是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政府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用于行政支出和人员供养的比例总体偏高, 占总共比例的三分之二。二是农业部门中, 水气部门事业费支出呈持续增长态势, 居高不下。三是在地方农业建设性资金中, 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比重过小。四是在政府农业投入中, 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项目, 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地方财政缺乏立项支持和投入保障, 五是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 对农村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 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二) 地方政府对支农支出资金投入量缩减

一是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从而影响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二是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呈下滑趋势, 周期性波动较强, 反映了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力度缺乏持续性。三是地方工业资金投入的比重在地方财政总支出中的加重, 这就从整体上缩减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份额, 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缺乏监督

地方财政一直占据着财政支农支出的主体地位, 市一级到县一级层层审批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疏漏问题, 缺乏专门的监管部门, 使支农支出资金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 反而会一定程度上削弱支农支出的总体力度。例如, 生活中常见到一个项目有政府多部门的参与, 导致最后管理混乱、互不统属, 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

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的建议

(一) 加强地方支农支出在区域总支出中的比例

在实际工作中改变以往的支出比例, 健全支农支出资金的增长机制。增加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这是促进地方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实现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 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条件。地方财政对支农支出的比重不但要呈现增长性, 而且必须呈现持续性。一是, 做好资金的预算, 确保农业支出的稳定, 持续增长投入。二是加强对三农的投入, 确保医疗、教育、文化协调发展, 作用于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二) 采用科学化的管理资金政策

首先, 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在农业总支出中的比重。在中国农村缺少持续性的基础设施投入, 而公共基础设施直接和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 只有重视和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持续性投入, 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次, 注重对农业科研技术的奖励措施和专项保护措施。

(三)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地方财政收入, 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应被相关财政部门及地方领导私有化和利益化, 在现实中, 由于农业投入部门分类过多, 缺乏统一的领导, 致使行政效率偏低。只有在政府内部专设管理部门, 同时联合群众监督, 才能合理的利用财政资源。实行领导问责制、追究责任、严格管理, 杜绝在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不合理和营私舞弊现象。

(四) 建立新的财政支农方式, 提高支农效率

一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重点以县为主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 通过确立项目, 实施项目, 使专项资金得以集中使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财政支出形式, 依据实际, 实事求是。二是政府开展鼓励措施, 发放专项资金对响应政府项目的先进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三是地方财政支出项目实行招标。为了增加财政的透明度, 提高资金的是有效率, 可以开展正规的招标。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一) 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式呈现多样性, 从单一的农业收入, 转变为多种收入方式, 如工资, 家庭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 是指农民受雇于单位和个人, 靠出卖劳动获得的, 非农业性质的收入。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民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践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 传统的农业收入是指, 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以及采集、捕猎的收入方式。

(二)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农民人力资本数量, 农作物耕种面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农村产业的结构。农村人力资本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农民来自非农收入的大小。便随着医疗卫生, 职业技能等, 农民的收入呈现个体化的巨大差异。在相同背景下造成的收益不等情况, 影响到了农民的人均收入, 从而造成个体化的巨大差异和分歧, 既不利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也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使农民经济增长的步伐延缓下来。

四、农民收入增加的方法

(一)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 通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改变轻视农村居民的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一套从上至下、一体统筹的财政结构。财政资金的重点, 用于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失业养老保障等公共事业, 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充分发挥和转移支付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健全公共设施的保障体系。落实真正的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二) 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

现如今, 造成我国各部门间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高的根本原因是, 农业部门人员和机构臃肿, 许多部门出现了人员编制严重超标, 机构重复设立, 精简这些机构, 不但可以节约投入的资金, 还可以减轻和避免资源的浪费, 有利于整体的结构的优化。

(三) 支持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快发展乡镇化企业和小城镇, 把更多的劳动力扩散到第二、三产业, 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在户籍改革中, 支持农民在城镇安家置业。

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农业技术效率预估结果

根据我国近几年来财政支出的统计, 预估出财政支出系数为δ1=-0.31, 而且通过了1%显著性的检测, 支出系数为负, 说明我国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地方的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农业技术效率将会增加二十八个百分点, 这也就说明了财政支出对农业的影响未达到预期的结果, 支持农业的财政支出利用率相对较低, 地方相关部门应该按照政府要求逐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所占比重。

(二) 地方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江苏省沛县为例, 该县在“十二五”期间支农财政支出共计68.9121亿元, 其中公共支出预算67.3663亿元, 基金支出1.5458亿元。公共预算支出的资金主要以农业支出为主, 共支出资金50.02亿元。除维护机构运行外, 主要实施以下项目工程:农村道路建设3.9859亿元, 农村公益事业18.5963亿元, 农业保险2.0875亿元,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出9.655亿元, 牲畜、粮食良种补贴4.239亿元, 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运行7.0357亿元, 河塘整治、沼气改造、畜禽防疫、病虫害防治, 农业技术推广、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补助等支出4.4187亿元。

从2010年开始, 沛县就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 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间, 沛县支农资金分别为10.85亿元、11.45亿元、14.05亿元、15.45亿元和17.04亿元, 支出的资金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十二五”规划期间, 由于地方财政对农村加大了支持, 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2010至2014年沛县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逐年递增, 分别为50亿元、59.80亿元、67.91亿元、76.47亿元、85.61亿元。沛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10年到2014年也逐年递增, 分别为8922元、10262元、13188元、14898元、17431元。沛县农民年均纯收入也从2010年递增, 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间, 年均纯收入分别为7342元、8378元、10001元、11351元、12725元。由此可见, 这些资金有利地支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六、结束语

随着农村产业化结构的巨大转变, 传统的农业结构变得复杂化, 从单一的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过度, 政府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在逐步发展。地方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发展, 呈现着与以往不同的影响, 更加的形象化、具体化、人性化、适时发展、因地制宜, 在地方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顾历史, 从传统的农业结构到今天农业经济呈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只有这样才能结合地方特色, 塑造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摘要:随着地方支农政策的实行, 农民的收入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实践证明,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成正比。因此, 在实际生活中,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优化扩大地方支农支出, 从而保障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优化,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佳.地方支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10) .

[2]王东焘.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济研究导刊, 2010 (7) .

上一篇: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变频器的调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