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财政问题

2024-05-10

学前教育财政问题(共8篇)

学前教育财政问题 篇1

财政学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丁亚婷

(注:原来做的是ppt,为了大家看着方便又整理到

了word上,所有图表均在ppt上)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二、教育经费规模、来源、结构及与世界对比

(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支出 :是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

(一)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对初等教育通过宪法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保证。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至于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由此来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混合物品。

(二)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

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减少犯罪。再则,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这有助于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等。

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教育服务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学费必然被抬高,则收入较低的家庭的子女即使天资聪颖也会被举止门外。而如果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就可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并避免流失优秀的人才资源。

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等教育投资究竟能否获得回报与回报率有多高,事先是难以确定的,这就使得私人金融部门因担心无法得到偿还而不愿为教育融资,这样,那些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即: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和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

二、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教育支出的结构关系着国家对各层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教育的效益。

(一)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图表见ppt第十四张

(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额延续了之前教育支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的增长率基本全都保持在10%以上,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方面大力进行投资。

(2)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从表l中,自1991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全都保持在15%以上,最高的1996年曾一度达到21.06%。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4%的目标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图表见ppt第十六、十七张

根据对40个国家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表1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和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两个方面。

图表见ppt第23、24张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中国、巴西、印度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大,高等教育相对比例较小。而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日本、美国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均衡,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落后,教育重点在初等教育,所以初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40.5∶29∶17.9,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资料:我国的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初等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有“两免一补”,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补充资料:

(三)教育支出体制改革分析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这一改革举措的推出,引发了一场这种模式是否合理的争论。要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就必须对教育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

教育是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产品,接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收益,因而也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从这点来看,教育是可以由微观主体来提供的,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们可以花钱购买这种服务。但是,教育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要求政府介入参与教育服务的提供。综合地讲,政府介入教育领域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出于收入分配的考虑。收入分配不均等密切关联到教育投资的不均等,而不均等的教育则会延续不均等收入的现象,相比之下,较为均等的教育投入分布有助于降低收入的不均等。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投资改变社会的收入不公平现象,而且这种改变是长久的。

第二,教育所产生的效益具有外在性(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将造成市场主体过度地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或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的一面。不仅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而且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提高而受益。如果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的这种外在收益就不可能由兴办教育的私人主体获得,因而他们提供的教育数量低于社会期望水平。这时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基于教育的这种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经费一部分应由政府提供,另一部分由受教育者提供。我国大学教育经费的改革,基本上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

2.教育支出的地区结构 图表见ppt第28张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

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星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教育经费规模偏低及教育经费架次结构失调,必然影响教育经费的效率与效益。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对中国1997年教育投入效益的评估,当年中国人均GNP为860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中国的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投资收益率均低于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1.4,世界平均水平为10.7,而中国只有5.05.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总量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再加上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相对较低,同时,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之间的分布不够合理,所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规模偏小,且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低下,似的学校教育的综合入学率和人文发展指数都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外,不完善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工龄重于教育程度的工资分配制度,造成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特别是大量高级人才外流,使得投入最大的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甚微等,这些都是教育投资和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教育占GDP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并不见有多大的增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8条也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政府对义务教育负全责,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但直至今日,我国既没达到4%的目标,离6%的目标更是有着巨大差距。据了解,2006年—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01%、3.32%、3.48%和3.67%。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二)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三)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

1997年以来,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加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6.9%和19.0%,但对教育的投入却未能等速增加,每年只增加15.9%,使得教育投入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减小之势。2002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7%

和15.2%,比1997年下降了0.9和2.2个百分点。即使到2009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仅为16.37%,尚未达到1996年占比21.06%的水平。

(四)教育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

由表2可以看到,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如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不仅教育经费的总额很大,而且,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支出,中央的拨备只占到一小部分。对于中部的湖南、湖北等省份,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虽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支出总额相较于东部省份尚有一定的差距。在西部地区,不仅教育支出总额较低,而且地方政府在教育支出上的占比也不高,如西藏、青海,教育经费完全依靠中央拨备。

这种教育支出的区域性差异,恰好反映了我国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是因为其经济的不发达,导致了地方教育投入的匮乏,无法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育人才,致使教育水平的低下。

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五)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我国的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由表3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比过高,所占比例不仅高于与我国同档次的低收入国家,还高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尽管近年来民办教育有所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几乎都由政府提供,能够真正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在经费上,显得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些偏高。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等教育,而是在于初等教育上,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教育支出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些偏高,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等教育投入经费的相对不足。

而在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初等教育。相反,投入较多的高等教育反而收益率最低,因此从收益率的角度讲,我国在教育支出的结构上,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理应继续大力支持。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推动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

4%的问题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2007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统计,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0亿元,占GDP的比重大致是20.8%,不到21%。一些学者、专家也在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占GDP达到4%或者5%。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甚至40%,接近50%,许多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5%以上,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财政蛋糕是既定的,比重偏低当然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入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财政应继续增加教育支出,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乃至GDP的比重。

教育财政支出 / GDP=(教育财政支出 /财政总支出)*(财政总支出 /GDP)尽管近年来教育支出总额比较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但是,目前的投入金额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依旧很少。因此,我国的教育支出还是不很够的,这需要我国在资金总额的筹措上多想办法,多下工夫,比如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一些教育资金,以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而相较于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并没有多大提高,从一定角度上说明,我国教育的投入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增长速度较慢。教育虽对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刺激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是巨大的,并且会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显现出来。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在增加教育支出总额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即使达不到教科文组织6%的GDP占比,也应以先期4%的占比为目标,尽量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但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3.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用制度的设计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为了贯彻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中国有五级政府、五级财政,设计出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制度,才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增加教育投入,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的

先行,这个经费投入肯定会增长。

从提高教育质量和减轻老百姓教育负担出发,我国应切实提高教育投入水平,保障教育经费。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内的民主管理,建立有权参与决策、评价、监督的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是让学校财务管理透明,避免学校领导乱收费、乱用钱的必然选择。

4.努力改善教育支出的区域不平衡。

(1)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差距。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都有很大增加,各省份的教育设施,教育水平都有比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支出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很严重。这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增加对西部的教育资金支出,努力改善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

(2)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设施比较差,教育条件相当落后,优秀的教师资源严重匮乏,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教育的城乡差距在近年来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大的缩小,而教育的落后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当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首先,应该主要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加大财政的专项教育转移支付,重点扶持教育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第三,发挥财政的分配职能,将资金有重点地投入到落后地区,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督管理。

(3)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强化基础教育。

我国目前的教育支出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高等教育占用资源相对较多。因此公共资源应更多配置在基础教育。有必要明显提高初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总支出比重,确保教育支出的“公共性”。初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前文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础教育投资收益率大约是高等教育的四倍。况且目前我国文盲率偏高,更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

解决好教育支出能够达到占GDP4%的问题,根本途径只能是政府部门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改变和更新观念。邓小平同志说过,宁可把其他建设放慢一些,也要把教育搞上去。他还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 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而人才只能靠教育。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观念转变了,重视教育了,就一定有办法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比如,根据我们每年的经费缺口发行长期教育国债、发行教育彩票、提高教育附加在税收中的比重等等

学前教育财政问题 篇2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

1、教育支出总量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的经费为617.83亿元, 从下表可以看出, 1999年已增加到了2287.18亿元, 到2006年更是突破了6000亿元, 相比于1991年增加了9倍多。虽然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但相对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还是偏小。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占当年GDP总值的4%的目标, 但进入20世纪以来,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始终在3%左右徘徊。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 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 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这样的现状如果持续下去, 不仅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也会使国家发展必需的人才储备出现供给问题。 (见表1) 2、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仅在总量上不足, 在支出结构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投入相差巨大, 教育支出的城乡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支出的大部分由农民自己负担。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2004年为例, 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1%, 农村普通中学生均预算内经费相当于全国水平的85%。这形成了广大农村地区“落后——教育投入低——落后”的恶性循环, 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分配的差距。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加大了对农村的教育投入, 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 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第二、教育支出在初级、中级、高级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合理。这三种教育的外部性不同, 初等教育的外部性最强、投资效率最高, 教育支出应该根据这种特点合理分配在这三种教育上, 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加大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 国的教育支出体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构成, 基础教育投入以地方为主, 中央和省级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补助;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 以省管理为主。近几年来,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家教育投入分级负担的体制导致了各地区对教育投入的不平衡2004年,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最高的是广东 (4217378.9万元) , 最低的是青海 (190741.6万元) , 相差20多倍, 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差异之大可见一斑。

二、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1、完善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机制, 提高财政教育支出规模。

首先, 加强教育投资制度建设, 明确各级政府对各级及各类教育的投资责任和投资标准, 实现教育投资规范化、法制化和标准化, 做到教育投入有法可依。其次, 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对教育投入尽早兑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中央政府可以采取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多方面筹措教育经费, 缓解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足的矛盾。

2、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努力解决存在的各种结构失衡问题。

中央财政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改善教学条件, 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提高全民素质。同时中央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一方面通过财政专项教育转移支付, 重点解决落后地区办学、教学环境的问题, 另一方面, 从发达地区集中资金, 向落后地区进行转移支付, 可以弥补落后地区财政教育缺口, 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资源的平等化。

3、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除了基础教育之外, 非义务教育应推行多元化发展, 高等教育可以实行市场化。另外,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引导企业、个人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倡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王国清, 马骁, 程谦, 财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财政问题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财政;义务教育;户籍制度;教育券

中图分类号:G5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26-02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每年失去土地的人口以200万的速度在上升,这批人必将加人流动人口大军,目前的基本估计是在2亿左右,而且这个数字是指在异地打工时间超过半年的人,没有这个时间限制,那么总人数将达到3亿。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带出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到东部来打工,其子女也随行而来,那么这些农民工子弟的义务教育经费有谁来买单?

一、流动儿童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他与父母进城务工就业而将子女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相对应。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人学。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积极关注和待解决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至2005年1月,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到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二、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教育事业而对用于教育的财力资源进行的一系列专门性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发布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财经政策;筹措并分配用于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经费;对教育机构的经费使用情况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果,增进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财政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行义务教育法与目前关于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政策之间的矛盾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应该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而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德见》规定,要以流人地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要求流入地政府加强扶持和管理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这种根本原则性的矛盾导致流入地政府不愿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买单”,不愿真正承担起简易学校的管理职责。

(二)户籍制度和教育拨款制度的滞后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在既有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产生的。以“户籍人口”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依据。意味着随着流动儿童的流动,政府的财政投入留在了户籍所在地,而流人地政府并不能得到中央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这种拨款方式使流动儿童成为义务教育的灰色地带,造成流入地政府的权责不对等。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必须顺应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需要,并做相应的调整。在国家已经出台的“两为主”的原则下,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依然存在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指责流人地政府的卸责行为,但如果地方政府完全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两为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想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的城市就会出现义务教育的“洼地现象”,大量的农村儿童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供需严重失衡。同时,也会造成广大农村地区已有的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从这一层面上分析,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其实施成本会使一项事关全局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复杂化,因此借助低成本的解决方法才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症结。

(三)政府教育支出不足和结构不合理

政府的教育支出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教育投入的两个问题。在教育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公共支出不足意味着个人教育成本的增加。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城市流动儿童家庭多为低收入家庭,其教育投资受收入的约束。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这种大背景下,流动儿童的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教育投资的一个“盲点”,分到的教育资源自然是更为有限的,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不得不面对不足的困境。

(四)缺乏专门的流动儿童教育管理机构

流动儿童教育权力的保护缺乏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缺位现象。在人学机会上,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入学须交纳高额的费用;在受教育过程中,流动儿童往往被视为特殊学生,甚至有的学校对流动儿童的考试成绩不计人到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其学业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在教学和管理上容易被忽视。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教育、公安、财政、劳动保障、社会发展、物价、机构编制等政府行政部门。做好这类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明确“由谁管”和“怎么管”,也就是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的问题。《意见》对此只作简单的“分解处理”,规定教育、公安、财政、劳动保障、社会发展、机构编制等政府行政部门各自的工作责任范围。但是,这些责任范围能否有效覆盖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方面?这些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以怎样的协调工作机制来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家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现有管理政策的实效性,使得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成了“讲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没人管”的尴尬处境。

三、流动儿童教育财政问题的对策探析

(一)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

在1995年,美国货币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教育券理论”。他认为,应改变目前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主张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券。即政府把原本应该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以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他建议把竞争机制引人公立学校体系,在“教育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遏制教育中的垄断和官僚主义。他还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教育券保持对教育的投入;学校之间也会因为学生有了适当的选择权而增强了竞争;这些会促使政府对教育管理效率的

提高和各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流动儿童教育中的教育券由三部分构成;流人地政府、流出地政府以及学生家长。“义务教育券”由国家将国家应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制作成“义务教育券”,分发给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他们流动到哪里就将自己的“义务教育券”交给所在学校,再由学校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凭其“义务教育券”的多少向国家申请划拨教育经费。实施“义务教育券”的义务教育投入制度,意味着国家应成为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是以国家投入为前提条件的,这也符合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在由国家承担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负责日常教育管理。

(二)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竹

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无论是流入地还是流出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投资,都将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效益,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教育资源实行转移支付,这样才不会产生外部效益,实行以解决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向流动人口多的城市进行转移。这部分财政转移支付中包括两部分:一是根据各地区流入儿童数量进行统一标准的转移支付,流动儿童多的地区得到的财政转移支付就多,这为流人地政府更好地提供流动儿童的教育给予支持和关怀;二是建立用于贫困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专门用于贫困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在流人地接受教育,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建立相应的财政监督制度。保证专项财政用于专处,保证转移支付在流动儿童教育中使用的方向和效果。

(三)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教育中的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不将资金预先拨给学校,而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允许多个提供者之间公平竞争,最后择优选取中标者,中标者由此获得公共资金,并与政府签订合同,政府通过合同对学校进行监督管理,并具有终止合同的权利。

流入地政府提供资金,向社会公开招标,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政府与承办单位签定合同,由政府提供学校的基本建设经费。建成后,由学校向政府提供办学计划和财政预算,政府按照当地生均教育经费水平,对学校给予资金支持。作为政府采购的承办方,学校有权自主使用资金。有权招聘和解雇教师,并负担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义务。家长和学生有挑选学校的自由;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必须对承办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学校的日常运作在严格的法律和管理限制下进行。

(四)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

规范、支持简易学校的发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首先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综合考虑义务教育办学机构布点时,引人民间资本。目前,流动儿童的主要流入地多是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民间资本充足,具有发展民办教育的经济基础,只要政府引导得当,就可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义务教育领域,打工子弟学校投入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其次,应设立专项基金,规范管理好流动儿童教育经费的使用。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单位和个人积极关心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和简易学校发展,有捐助和支持简易学校的愿望,但却苦于找不到合法的渠道与途径,因为捐助到简易学校等于送入办学者的个人腰包。因此,笔者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广泛接受社会捐助,并通过积极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农民工子女和简易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前教育财政问题 篇4

财税〔2013〕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北京、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研究,现将有关营业税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一、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3号)第一条

(二)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是指:普通学校以及经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同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国家承认其学员学历的各类学校”修改为“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是指:(1)普通学校,及经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同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国家承认其学员学历的各类学校;(2)经省级及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以及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技师学院。”

二、对个人销售自建自用住房,免征营业税。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出售住房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三、对国家商品储备管理单位及其直属企业承担商品储备任务,从中央或地方财政取得的利息补贴收入以及价差补贴收入,不征收营业税。

国家商品储备管理单位及其直属企业,是指接受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有关部门(或政府指定管理单位)委托,承担粮(含大豆)、食用油、棉、糖、肉、盐(限于中央储备)等6种商品储备任务,并按有关政策收储、销售上述6种储备商品,取得财政储备经费或补贴的商品储备企业。

利息补贴收入是指,国家商品储备管理单位及其直属企业因承担上述商品储备任务从金融机构贷款,并从中央或地方财政取得的用于偿还贷款利息的贴息收入。价差补贴收入包括销售价差补贴收入和轮换价差补贴收入。销售价差补贴收入是指按照中央或地方政府指令销售上述储备商品时,由于销售收入小于库存成本而从中央或地方财政获得的全额价差补贴收入。轮换价差补贴收入是指根据要求定期组织政策性储备商品轮换而从中央或地方财政取得的商品新陈品质价差补贴收入。

四、本通知第一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第二、三条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5年增5倍 篇5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答记者问

《 中国教育报 》 2014 年 6 月 5 日 3 版近几年,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加,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逐渐得到扭转,从2008年的13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48亿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幅49%。下一步,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和提质量。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方位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近年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体情况如何?

答:近几年,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加,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逐渐得到扭转。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一是从各级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增长情况来看,学前教育年均增长最快。从2008年的133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48亿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幅49%。二是从财政性经费中各级教育所占比重来看,学前教育提高幅度最大。从2008年的1.3%提高到了2012年的3.2%,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远高于义务教育、普通本科、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所占比重的提高幅度。问:中央财政是如何支持地方发展学前教育的?

答: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中央财政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了支持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8个项目,包括:从2010年起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的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从2011年起会同财政部实施的四大类7个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

这8个项目,支持的重点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环节,为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包括四大类:第一,支持校舍建设。中央财政投入382亿元,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乡村幼儿园4500余所,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约8万所,在中西部13个省区农村偏远地区开展巡回支教试点1500个。以上项目受益幼儿超过1000万人。第二,实施综合奖补。中央财政投入91亿元,对各地扶持城市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奖补,3年来扶持约6.9万所次,受益幼儿超过1000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多万人。第三,推动幼儿资助。中央财政投入16.2亿元,对各地制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进行奖补,平均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300多万人。第四,提升教师素质。中央财政投入11亿元,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29.6万人,大幅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8个国家学前教育项目精心设计,全方位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学前行动计划的实施。问:下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和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当前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普惠性资源不足,一些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入园难”问题依然突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幼儿园运转普遍困难,幼儿园教师工资低、待遇差、队伍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监管力量薄弱,一些幼儿园办

园不规范,“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在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实现“三个协调”:

一是幼儿园布局结构与老百姓的入园需求相协调。更加注重幼儿园建设的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分布流动、就近入园的需要等因素,做好幼儿园的布点工作。二是运转能力与建设速度相协调。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办幼儿园基本投入保障机制和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切实解决目前幼儿园财政投入过低、依靠收费维持运转的现状。三是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协调。更加注重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把提升后续发展能力摆上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做好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设。

问:如何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答:我们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将继续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继续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落实“国十条”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有关要求,统筹做好新建、补建和清理整顿工作,努力满足小区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把更多的民办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推动各地尽快出台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他们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并加强收费、质量等方面的监管。

问:当前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学前教育财政问题 篇6

10118117张 阳

10118118 魏仲哲

选题背景:

距离中国上一轮的分税制改革已经过去近20年,尽管新任财长楼继伟曾是上一轮改革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但在眼下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赤字规模有增无减的背景下,期待中国很快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财税改革并不现实。中国财税改革左右为难,存在几点问题:

(1)新一届政府强调改革,其核心与财税改革息息相关

(2)民生制度不完善易使财政转移支付沦为“帮穷又帮懒”

(3)地方要求下放财权呼声高

(4)收支现实压力下,财税改革寄望不宜高

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所得税制改革等几大改革措施,为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而政府的职能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的基本职责和职能作用。政府通过实施行政职能来实现国家权力。政府职能是由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以及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三大职能构成的有机整体,是无论任何社会形态、任何政体的国家所共有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管理体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职能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划分以及完成职责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规划:

周次

第6周 工作安排 确定题目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数据

第7周 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

第8周 整理数据及提出问题

第9-10周 进行统计的描述性分析及给出一定的推断分析

第 11周 给出结论性建议

学前教育财政问题 篇7

一、我国当前幼儿园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 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 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数据来直观的了解当前我国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1. 幼儿园数量。首先从幼儿园历年数量及增长情况来看:

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除06年数量有所降低外, 幼儿园总的年增长速度维持在3%-4%, 而民办幼儿园的增速则在7%-9%, 民办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2. 入园人数历年增长状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每年儿童入园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民办幼儿园的儿童入园人数增速远远超过总计增速, 年增速超过10%。

3. 幼儿园收费情况。

本文选取东中西部三个主要城市, 通过比较幼儿园收费与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进而分析民办幼儿园收费是否存在过高的情况。

(以上数据来自2009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办幼儿园各自补贴不同, 收费差距较大, 暂不统计。)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民办幼儿园以每年6000元收费来计算, 其所占的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左右, 这一比例较高。此外, 按照教育部规定, 大学收费一般是在4000-6000元, 所以, 大部分幼儿园的学费已经超过了大学学费。

二、原因分析

社会普遍反映的幼儿园收费高多指的是民办园, 而民办园是自负盈亏的, 所以它的收费从根本上是反映了幼儿教育的供求失衡。

1. 政府经费投入不够, 公办园数量不断减少。

幼儿园教育都不在义务教育的范畴之内, 虽然是准公共产品, 但只公办幼儿园只得到极少的财政预算。费用的缺失, 幼儿园进行自身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幼儿园在一定时间内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 进而吸引不到优质稳定的生源, 导致幼儿园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一大批街道幼儿园消失就是最好的证明。

2. 幼儿园总体数量不能满足新入园儿童的需求。

根据李新玲的统计, 我国幼儿园总数从2000年的17.6万所减至2007年的12.9万所, 几乎减少了30%。幼儿园总量的减少固然有幼儿数量减少的原因, 但其减少的数量与速度已超过了幼儿数的减少, 逐渐明显的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和低入园率便是例证。

3. 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 优质幼儿园不足。

优质幼儿园要求基础设施好, 师资条件好, 教育理念好。当前, 符合这“三好”条件的幼儿园只占少数, 因而对入园的儿童来说, 这种资源是稀缺的;在这种供不应求情况的推动下, 优质幼儿园的收费必然越来越高, 万元幼儿园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解决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从财政角度提出以下几条解决思路, 争取尽量在短期内解决学前教育问题:

1. 增加公办园补贴, 保证其数量不再减少, 质量有所提高。

《意见》中指出, 今后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此外还要制定优惠政策, 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2. 多种财政支持并行, 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

当前, 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占全部幼儿园数量的60%以上, 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所以在短期内难以迅速增加公办园数量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财政措施降低民办园的收费, 才能迅速地解决问题。

首先, 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 降低民办园的成本。

其次, 参照医保的补贴方式, 补供方改为补需方。这是政府当前应当采取的主要手段, 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最后, 设立中央专项经费, 促进落后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多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地方政府的财政大多存在困难, 但是教育的公平性要求各地的儿童都有平等地受教育权, 因此, 中央政府有责任对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设立专项经费, 使全国的儿童不分区域全部享受均等的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赖长春.幼儿园高收费现象的本质、成因及对策.学前教育研究, 2009, 第02期.

[2]杨贝.幼儿园高收费现象的现实原因分析.法制与社会, 2010, 7.

拉布:香港另类财政问题 篇8

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一样,香港行政长官在每年3月左右都会发表新一年度的《政府施政报告》,阐述新一年度政府主要的施政方针、施政内容以及待要解决的各项议题等。一个庞大的政府机器正常运作需要有足够的财政支持作为“弹药”,因此,在报告宣布之后不久,香港财政司便会公布年度《财政预算案》,在向市民交代港府财政以及香港经济情况的同时,公布港府开支的主要银码。

议员拉布阻扰财政预算案

根据香港的法律,《财政预算案》需要在立法会上提出,议员们通过辩论《拨款条例草案》(即批准政府动用财政储备)之后,才意味着《财政预算案》获得法律上的许可,《政府施政报告》中所涉及的政府开支,才能正式获得财政司发配的“银弹”。也正因为政客们意识到《财政预算案》的重要性,因此,近年来,反对派政客便利用立法会议事规则中议员原则上可以不受限制的就议案提出修正以及发言的“漏洞”,在就《拨款条例草案》辩论的时候,利用各种理由要求修改该草案,力图推延草案的通过。

在国外,上述称之为冗长辩论,又称冗长演说,香港则称为“拉布”。这是一种议会程序,拉布策略可有不同方式,主要为居于劣势的在野党甚至只有单独一位议员,在无力否决特定法案、人事,或为了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时,站在发言台上展开马拉松式演说,以消耗战的策略,瘫痪议事、阻挠投票等,逼执政党做出退让。香港的反对派议员亦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港府进行对抗,逼使港府做出退让。

人为的财政悬崖

香港目前的财政储备逾7300亿港元,单从数字上来说,目前财政状况良好,政府亦没有借贷。“拉布”人为地造成了港府财政悬崖,形成香港一个另类的财政问题。

早在今年4月,财政司便警告称,政府的临时拨款只够政府开支应付到5月底,由于转账程序还要耗时两周,因此若拨款草案未能在5月中通过,则6月份政府有超过60个部门将面临无钱可用、发不出工资的尴尬情况,社会部门公共服务也因此受到影响,政府届时只能临时通过银行借贷度日。

任何经济体都不希望自己拥有所谓的“财政悬崖”——这个词最早是由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提出,美国也因此给了世人一个财政悬崖危害的实例。在2012年末,美国政府减税优惠措施到期,同时美国国会也将启动减赤字机制,这将造成政府财政支出猛然紧缩,2013年美国财政赤字将会如悬崖般直线下降,或令企业生产力及个人消费急剧减少,税务负担和医疗支出则会上升,或影响自美国金融海啸后的经济复苏步伐。

相类似的情况是,造成财政悬崖的原因也是因政治,在危机来临前夕,美国国会两党也是意见分歧,互不妥协,两党连日的谈判一度令全球的资本市场因美国前景不明而出现剧烈动荡,美国国债价格曾抽升,高盛当时发表报告指出,财政悬崖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将会使美国2013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蒸发掉约1.4个百分点,经济不振将会拖累资本市场。

港府深知“财政悬崖”的危害,而靠借贷度日,这对于香港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政府财政情况一直被视为世界典范,政府未曾借贷度日,香港的信用评级也因此一直处于高位。

港府经济顾问陈李蔼伦表示,不期望立法会会议“拉布”影响经济活动,她说,难以量化这些行动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工联会议员王国兴则算了笔账,他谴责议员“拉布”14日,合计浪费3570万元公帑。他形容,3位主力“拉布”的议员为“千万议员”,因为他们每人平均浪费逾千万港元的公帑,而且已连续两年就拨款条例草案“拉布”,累计浪费7395万港元。资料显示,立法会行政管理委员会每年获政府拨款6亿多港元,简单换算,即议会每月开支约为5000万港元,“拉布”一个月就损失5000万港元。

尽管难以评估“拉布”具体损害经济的程度,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议案的“拉布”将影响整个立法会的会议进程,令政府的其他议案受到阻扰,从而增加政府的开支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已获立法会工务小组通过的香港玛丽医院重建工程第一期项目,有可能因为“拉布”行为而推迟。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6月7日表示,希望能尽快解决拨款的审议事项,让重建工程顺利展开,否则错过标书有效期,便要重新招标。原订需10年才完成重建玛丽医院,但若因此受阻,将会影响社会服务。

曾俊华:情况不容乐观

回到6月4日晚,立法会在当日仍要面对反对派议员提出的逾千项修正案“拉布”的行为,此时,立法会审议《2014年拨款条例草案》已经进入第14天。曾俊华会后表示,从去年10月至上述议案通过,本个立法年度有30%的时间用于处理这次《财政预算案》“拉布”,社会和立法会议员应反思此情况是否理想。曾俊华指出,立法会大会就《财政预算案》举行了150个小时会议,单就修正案投票已花35小时,此草案的通过时间较5月中的“死线”延误三星期,影响政府6月首三周的支出项目。

《财政预算案》的“拉布”已经历了两年,曾俊华说,根据经验,明年的情况“实在不可乐观”。他指出,“议员只要有任何要求,即使这些要求不一定跟《财政预算案》有关,他们也可提出大量修订,拖延表决。如明年修订的数目较今年更多,几乎可以肯定会出现同样的财政问题,危及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曾俊华特别指出,“拉布”的情况已开始蔓延至香港立法会的其他委员会,造成议案“大塞车”。他表示,目前正在等待财务委员会批准的拨款议案有47项,涉及多个民生范畴,包括“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以及向120万社会保障受助人额外发放津贴等措施。

他希望,财务委员会可在暑假休会前表决所有拨款建议,否则有关项目的推展工作可能会延迟几个月,也可能会影响工程造价,更可能会进一步延误下半年其他拨款申请。

实际上,不少分析也认为,由于临近2016及2017年的立法会以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政客们正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自身曝光度,争夺选票。这也令立法会的运作举步维艰,“拉布”的情况将有增无减。

上一篇:山东省高院再审立案庭下一篇: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