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美术手工教育(精选11篇)
学前美术手工教育 篇1
现在学前教育中, 学生的各项能力的教学都开始被广泛重视, 手工技能的高低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美术手工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成为现代化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学前教育开展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中美术手工教学的开展, 非常有利于培养及锻炼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后续学习行为有良好的基石作用。儿童通过与教师一起动手实践, 既能够接触到美术手工的基本技能知识, 还能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美术手工教育的开展, 使得学生可以系统地获得美学的启发, 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 加强学生美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让学生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2. 学前教育进行美术手工教学的方法
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考虑到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具体情况, 合理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微调,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好奇心, 乐于接受美的事物的熏陶和启发。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 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于这种好奇心进行正确的引导, 指导学生学到科学的系统的美术知识。教师要为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创作空间,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积极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 为学生将来的美术创作打好基础。
3. 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美术手工教学想要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 达到锻炼儿童能力的目的, 就要依靠正确的教学举措。因此,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 做好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工作。
第一, 构造情景故事,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 不能单单只是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任务, 还要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 来对课本上的知识以儿童能够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授。这样不仅只是传授了课本的知识, 更吸引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起来,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 可以在画动物的教学过程中, 给他们讲一些动物的寓言故事,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等。寓言故事是一种很能打动学生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生动的了解善恶美丑, 懂得真善美的真谛。使得美术教学不仅停留在技法表面, 而是有了比较内涵的东西。
第二, 结合地域文化, 借鉴当地民间艺术, 把传统民间艺术手法应用到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实践中。例如, 甘肃的布老虎、山西的皮影、粤西的木偶戏等,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普通的手工材料, 学习传统工艺的制作、表演过程, 选取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故事背景加以创作, 还可以让学生突破传统段子, 自己制作简单的人物和场景, 比如可以在皮影戏学习的时候, 鼓励学生创作一出表现当今儿童在课堂上的可爱表现的皮影戏, 让学生在即兴表演之余, 收获创造的乐趣。带领学生进行木偶的制作过程中, 除了对木偶的制作过程的讲解, 也可以讲解一下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流传的神话故事, 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世界变迁的历史。
第三, 练习布置画展, 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举办画展既能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热情, 锻炼学生进行美术手工的动手能力, 也能很好地考验学生在进行团体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在布置画展的过程里, 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就是学生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考验。所以, 现在就要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进行实践锻炼, 使得学生通过画展, 不仅锻炼了美术手工制作能力, 还在团体活动中学到许多与同学合作的经验, 与他人交流沟通的经验。
美术手工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 不但锻炼了儿童的美术手工动手能力, 还使得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加强。美术手工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乎全社会的幼儿教育, 对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改革, 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从而为我国当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方桂.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研究[J].艺术科技, 2013, 26 (05) :361—361.
[2]罗雪梅.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课程教学改革刍议——以阿坝师专为例[J].艺术教育, 2012 (08) :122—123.
学前美术手工教育 篇2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年轻、合格的幼儿老师,并且在能够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审美本领。经过手工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让学生增强了创造性思维,提高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手工 探讨
现在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在社会经济与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幼儿的教育问题及教育的质量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幼儿园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对幼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初、中级素质劳动者,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相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说,就要不停地提升本身适应社会发展的本领,并且不停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增强自身修养,积极调整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实现全面素质的平衡发展。
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幼儿园手工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利用手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动手操作,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手工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即造型、构图及色彩搭配等,结合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完成一幅手工作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经过手工学习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手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教育工作真正实现目标,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刺激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努力获取知识的动力,并且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为有对手工活动拥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刺激引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造,为能增强创造性思维做好铺垫与基础。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过:“教学成功与否,90%是怎么样使学生感兴趣,10%是教学。”可知,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为有当教师让学生培养了对手工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手工的乐趣,体会到手工的魅力。所以在进行教学的第一节课时,我会给学生准备大量的手工成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往往这些作品都会给新入学的学生以震撼,她们都会称赞这些作品,并不时地拿起体它看看,而且还不断地问老师,这些作品的材料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等等问题。在这个时候,我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可以示范的就当场给学生进行示范,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刺激引发学生的创造潜在能力
创设十分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主要内容和要求,联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加能刺激引发学生的创造潜在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本性特征,最大限度地变更学生自觉地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经过假设的情境,不停地发挥本身的创造力,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让学生可以更富有创造力,在创设的情境中,可以打开学生的臆想世界,让他们脱离这个世俗,追求更加纯粹的手工魅力。
三、贴近生活,发挥形象思维
为有做到贴近生活,才气高于生活。往往是由于创作贴近生活才更加的吸引人的眼球。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农村中学当前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学生一味的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训练。所以,联合这样的特征,教师教会学生贴近生活,发挥形象思维,创作的作品就更加引人入胜。
四、自由式的开放课堂,给学生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现在社会倡导的是自由开放的社会,那么以前过去古板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将加以改变。教学方式也应从以前的古板灌输模式转换成自由开放模式,教师不但仅要站在讲台上授课,而是要走下讲桌,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激发勉励他们不停地提出相关问题,不停表达本身的思想。
学生是具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思想,在自主实践中,他们由于每个人都境遇不一样,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他们对同一事物当然也就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所以,教师为有激发勉励他们表达本身的独到见解,赐与学生发挥本性的自由,更好地表现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的更自由的空间。
五、提供更新鲜的素材,增强创造本领
老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鲜素材,开拓学生的思维本领和创造本领,丰富他们的手工创作表现情况,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手工创作经验和经历。
手工创作是一项感性的活动,创造性思维并且是自身对感性材料的一种思考,所以老师需要让学生更多地体会,经过对事物的多听、多看、多观察已达到对事物的感官认识,增长学生的积累,开阔眼界,为他们的手工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资源,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手工带来的乐趣。
六、提升学生学习手工的热情和积极性
1.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气氛
曾经的教学环境是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学生在下面整齐的望着教师,这样的环境会让学生潜意识地抗拒和压抑。而轻松的环境需要是学生围坐在教师旁,大家就像在轻松地聊天一样,自由开放的学习,学生有任何难题都需要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耐心答复,这样就不停地使学生有不停地思考学习的动力。
2.采用活泼的学习方式
没有一点变化的学习方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所以,采取多种的学习方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要采取如何的学习方式呢?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是所有人都能追捧的。为有课堂是愉悦气氛,学生才会更加把知识牢记于心,不但仅是靠死记硬背,而是从真正性质上的理解了知识的涵义。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而不是教师。学生可以在任教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倾听学生们的独特的见解,还要在一方面激发勉励学生的独到见解,一方面指出学生想法面临的不足,这样不但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提升了学生不停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3.多方面的课堂拓展
在教学整个过程中,不但需要依附书本教材,还要从有限的教材中寻求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必要教师在生活中不停地积累与收集,平时要注意生活的每个细节。遇到什么好的素材,拿给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就不停刺激引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其实并且是源于生活。在对课堂的拓展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与积累,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了更多的体会。
4.学生动手本领训练
手工课程需要学生不断的动手,让他们从活动中体会到作品的内涵。学生本身动手,当然也就提升了学生的热情。学生从整个的活动中,对素材有了更多的认知,体验到手工创作的不一样美,对手工活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有了更多的追求。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随着人们对幼儿园课程及其影响的日益重视与关注,幼儿的手工创作也得到了充实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正在不停发展与扩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要不停重视学生本领的培养,不停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优秀的幼儿老师。当然,这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为有当二者完美联合起来,教学目的与学生的追求才气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芙蓉.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美术研究[M].教育方法分析,2009(2).
[2]王岁林.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性的几个要点[J].教学反思,2010(181).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建设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 手工 ; 课程建设 ; 理实一体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42-01
《手工》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幼教职业岗位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美术素养和幼儿手工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学习手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悉手工作品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折、剪、贴、编、塑等基本的工艺技巧,能够运用手工工具和简单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同时,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认真、耐心、细致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为其毕业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和在环境创设中的需要。课程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课程建设涉及诸多方面问题。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手工制作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手工制作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长。根据课程特点和结合学生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理念对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教学做练评”一体。
在课程设计思路上,根据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初步对《手工》课程进行涉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领域的改革,努力构建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将教学能力的训练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幼儿手工教学能力的训练,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构建与选取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与选取,应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服务于幼儿园的美术手工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应具备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幼儿教师职业能力要求设置内容,以适应目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针对幼儿的特点,安排一些材料常见、过程简单易学、形式漂亮丰富、能激发学生动手兴趣的手工内容,并将美学和教育的原理融入其中。在对西安、咸阳市众多幼儿园调查的基础上,把幼儿园活动中玩具、教具、幼儿园布置等手工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平面纸工(剪纸、剪贴、撕纸、染纸、纸条造型等)、立体纸工(折纸、浮雕、圆雕、纸花等)、泥塑(浮雕、圆雕)、布工(缝、补、钩、织、绣等)、废旧利用和玩教具制作等。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反映新方法、新工艺的课程资源。
三、教学模式
课程组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精讲→布置任务(作品)课堂示范→小组讨论→自主练习→作品展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手工技能得到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审美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1.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教、学、做、练”理实一体化,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注意受手工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按照學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多采用模型、实物,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实践教学以实际制作为主,按照学前教育规范,培养幼儿教师岗位的职业技能。
四、教学方法
《手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除了最基本的讲授法外,主要有:
1.演示法:《手工》课程教学中,主要采取的示范演示法,教师示范同时学生跟着学习和制作,制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最后师生共同评价,并且结合幼儿园教学岗位应用,学生互相配合模拟场景情境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2.分组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小游戏等方式增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课外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练习法: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进行“构思——制作”的实训操作。
4.评价法:评价法是学生对所设计活动方案、实训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鼓励学生创新,善于激发诱导学生。
5.激励法:通过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让优秀学生辅助教学、演示操作过程等进行激励。
6.竞赛法:组织学生在课内分组竞赛及参加艺术节手工现场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五、改革与展望
1.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网上图片、视频、微课等),辅助教学。网上资源丰富,视频资料直观生动,更有一些专家、大家、的精彩教学,学生学习吸收,开阔视野。
2.充分发挥展览厅、宣传栏的作用,经常举办学生习作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展览与比赛。通过这些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手工技能。
3.《手工》课程教学内容有纸工、泥工、布工、粘贴画、废旧物利用、幼儿园应用手工6个方面,内容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结合幼儿园岗位应用,主要训练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和运用手工制作进行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4.《手工》课程教学模式:理实一体,真正做到“教、学、做、练、评”一体化。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学生反映良好。
5.开设第二课堂。面对全体学生,开设第二课堂,使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叶,田翔仁.手工.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静黎,李全华,杨勇.手工.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浅谈 篇4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是学前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 是以传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玩具、教具、园区布置等手工技能为内容的一门实践课。同时他也兼顾了教具、玩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使用方法、意义等相关理论手工技能的培养。它是一门实用技能, 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正视手工技能, 充满学习信心。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分低能者不再是现在社会的宠儿。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一个最人格和谐发展的人, 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才是现在社会需要的人。随着教育的低龄化, 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 手工技能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在手工的学习中首先要有恒心。一项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刻苦练习, 不能一曝十寒。扬州剪纸大师张永寿, 从十二岁开始学剪纸, 六十年剪纸不断, 拿剪刀剪绣一生, 才能荣膺我国剪纸艺术届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二要静心。要学好手工, 练好技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要用心专一, 眼睛看着电视, 耳朵听着收音机, 嘴里吃着东西, 肯定是练不出好的手工技艺的。三要有信心。不自大不自卑, 不能一看到别人做的东西就打怵。每次在上剪纸或者“百花球”、“穿编”等较复杂的手工艺课时, 当我拿出成品总有同学不停发出嘘嘘声, 他们是在羡慕别人的作品时担心自己做不出来。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 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 你必能成功。四要有细心, 手工艺本身就是处处细心, 在学习手工无论是剪纸、折纸、还是蛋壳贴画等都不能只凭印象, 求大概。只有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 从细微之处着手才能为以后的做好手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 培养动手能力
学前专业的学生将来要面对祖国的“花蕾”, 教育的是“祖国的未来”。学前教育手工教学是一个传授基本技能方法的课程, 更是一门有多种功能、领航思维、传授知识、享受结果、愉悦心情的课程。因此, 掌握一定的手工技能, 在一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的过程, 这样更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长效性, 而且具有广泛的迁移作用, 可以触类旁通, 激发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探索、去发挥、去创造。
首先, 教师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式边讲解边示范。要求学生不断熟悉工具和材料, 并能熟练地使用工具,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科学的观察方法, 积累经验, 逐步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折纸百花球”是一项有难度的折纸, 教师要分步骤讲解, 要先讲清一个花瓣是怎么折叠的, 特别是在下了一番功夫折叠到后来, 突然要全部取开形成一个虚折时, 教师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这既是难点也是学生兴奋点。要像演员一样设置包袱, 然后打开, 又要向保姆一样细致入微的讲解。
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l、提供废旧物品。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从各种塑料瓶到各种易拉罐, 从小型日用品包装盒到大的电器用品包装箱以及泡沫等材料, 各种各样, 非常丰富。充分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创造性地进行制作, 可以变废为宝。如, 利用当下宣传纸满天飞的机会, 可以告诉学生收集不同颜色的不同质地的宣传纸, 带回来分类选择有的可以做折纸, 有的可以做套色剪纸, 有的可以做穿编, 这样既丰富了手里既有的材料, 又能丰富手工作品。另外女性化妆品和保健食品包装盒等, 经过取舍装饰可制作成幼儿喜爱的玩具照相机, 角色游戏中使用的电视机、电冰箱、小床等等;用牙膏盒、火柴盒可制作沙发、公共汽车、写字台、小椅子等;将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纸盒组合在一起可制作各种高楼大厦等;用各种塑料瓶和罐子可制作花篮、吊兰、公鸡、以及角色游戏用的瓶、碗、茶杯和幼儿体育活动用的健身器等等。这些手工制品既能作为教师的教具, 又能作为幼儿的玩具。2.提供自然物品。自然界有很多东西可以为手工教学所用。如蔬菜、水果、野草、蛋壳、贝壳等, 对之进行选择制作, 能使之以其自然物的奇特形状恰到好处地表现其象征性。如, 用蚕豆、树叶等制作金鱼、青娃、螃蟹等, 用萝卜制作小鸡、老鼠等。利用自然物制作需要巧妙顺应其奇特形状, 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利用地方特色材料。我国领土辽阔, 可以用作手工教学的材料异常丰富, 如南方的竹子, 北方的麦秸秆、芦苇等, 它们都可以就地取材, 运用于手工教学。4.提供其他材料。可用各色零碎布、棉毛布、挂历、塑面纸等制作贺卡、小挂件等等。
三、开拓思维, 大胆创新
手工是技艺, 更是一门艺术。在不断地提高手工技能、技巧的同时, 要有悟性, 大胆创新。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培养的。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促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探索, 形成自主学习知识、创造美的形象的意识和愿望。如以讲授手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 采用观察法、发现法、演绎法, 将材料、形体知识归类, 使学生掌握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又如, 在“套色剪纸”教学中, 着重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与学生研究如何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 无论是什么样的套色剪纸都要注意用色要少而精, 要注意色彩的冷暖、色相、多少对比, 要时刻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再好的色彩都要统一在整体画面中, 不然就不是好色彩。不然, 无论自己多么喜欢也要忍痛割爱。在“变式穿编”手工活动中最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如, 在这种穿编中有纸篦、纸条的变化, 有直线、曲线的变化, 有规则、不规则变化, 有色彩的变化, 有外形的变化……只要教师悉心引导, 就会发现学生有巨大的创造潜能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手工教学后, 学生们的手工作品大多造型别致, 构思大胆, 能因意选材, 因材施艺, 能较好地利用材料表达形象特点。在表现形式上, 有抽象的, 有再现自然的, 特别是在艺术表现风格上, 更是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夸张变形、大胆的装饰构图与无拘无束的题材让人赞叹, 从这些作品中, 可以感受到学生巨大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想像力。
手工作为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制作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对于促使学生更加心灵手巧, 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较为完善的的程度, 以及对于提高学生未来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与美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毕业后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手工制作对他们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直接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育者, 有责任有义务为了祖国的未来努力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法, 最大限度的把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美]加登纳著, 吕廷和译:《艺术与人的发展》,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年。
[3]徐卓娅、孔起英:《学前儿童音乐与美术教育》,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美]罗恩菲尔德, 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培养》,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年。
[5]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
[6]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学前美术手工教育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72-02
手工课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实施合作学习,使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上,学生需要动手实践完成手工作品,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和质疑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和道德自我的发展。但同时,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教学中面临一些问题,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手工课实施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实施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容易缺乏主动性,没有主人翁意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往往不明确,过分考虑个人意愿,推卸责任,消极应对。一般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在集体完成手工作品过程中,有同学将作品的缺陷之处推卸给制作上一个步骤的同学,认为是前面的同学没有很好完成,才导致后面的缺陷,甚至为此争论;二是互相争抢比较容易完成的手工制作部分,影响教学效率;三是一些同学完成自己制作部分的时候,其他同学无事可做,不去配合或是关注集体的手工作品,只认为自己的部分完成了,就不理了,特别缺乏责任意识。
(二)个别学生没有主见,随大流。尤其表现在自制教玩具、废旧物综合利用以及环境创设的项目,都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需要发挥每一个同学的创新思维,各抒己见,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這个过程中,会出现随大流的现象,随大流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见,在答案正确的基础上,可以促进或潜移默化地使落后的小组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但“随大流”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不自信的学生容易忽视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是形成错误的小组结论。所以,“随大流”现象容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压制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
(三)实施合作学习的方式不当。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出一个项目之后,立即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在有限的时间里,几乎都是优生的“一言堂”。这是教师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简单策略,根本没有将合作方法、合作意识、技能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
(四)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角色定位不当。一方面,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仲裁者。教师喜欢完全控制课堂,把学生引到自己设计的框架内,忽略了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教师成为旁观者,造成无序管理。对于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要求有哪些等问题,教师则不太关注,忽视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不全面。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手工课教学中,手工作品一般要求有:画图结构的准确、色彩材料搭配合理、制作方法适当、具有创新性等。但教师一般对小组作品比较偏重于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或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尤其是较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同时缺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实施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责任意识,做好学生心理辅导。一是要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分工,选择小组长,请小组长发挥统筹的作用,并且为了让组员们都能够提高责任意识,可以采用小组长轮流制,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成为组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手工制作内容,每一次课选择不同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同学们的配合度会因为自己也会成为组长而提高。二是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淡化同学间的差距,使小组成员消除心理障碍,从而达成情感上的协调一致,以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三是小组合作参与激烈竞争,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教师要做好失败小组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怀,教育他们正确面对失败,调整心态。
(二)提高师资质量,要求手工教师自身要认识手工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引入手工课堂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手工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能增强同学间的良性互动,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更要提高这种意识,尤其是一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提升,对于新形势下的合作学习,要不断更新观念、总结经验和技巧,更好地组织教学。作为学校方面更加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尤其是专门聘请幼儿园或培训机构的专家、优秀教师等进入学生课堂进行手工示范授课,作为学校的专职教师要认清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将合作学习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会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技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活动中,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在手工课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掌握合作技能。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及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之前清楚了解本次合作学习的目标及要达到的效果。比如手工制作布娃娃时,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方法和步骤,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并做到现场演示操作技巧。其次,进行任务分工:一个人负责在布上画出要剪的图案,一个人负责剪好娃娃每一个部分的形状,1-2个人负责缝制,1个人负责塞棉花,一个人负责收口,最后,一起将娃娃每个部位进行连接,组合完成成品。最后,做好总结与反思。每一次进行合作学习后,请每一小组进行反思,总结问题,分享经验,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四)合理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提出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合作时间应该严格控制。比如课堂上个人发言、集体讨论的时间,每个同学分步骤进行手工制作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对每一个合作学习的环节进行时间的把控。如果时间把握不好,可能会导致有的小组成员感觉无事可做,在课堂上聊与知识无关的内容,这样会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所以教师要有对合作时间进行合理估算的能力,并在合作之初就给学生清晰的时间观念,有利于日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五)教学评价需要“多把尺子”衡量。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各组的优点,多认可,少否定。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积极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间的有效合作。要把握好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积极评价、对个人和集体的评价、对每一组的手工作品的评价等,在对作品评价时,可以从手工作品的精细度、颜色的搭配、整体美观等不同的角度对每一组进行鼓励的评价。只有合作学习中形成合理性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集体合作带来的学习效果和乐趣,从而更愿意参与合作学习,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4(11)
[2]彭婵.学前教育学生手工课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5)
[3]邰康锋,冯丽华.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
[4]丛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5(2)
[5]罗红卉.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及虚拟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J].教育革新,2015(1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研究 篇6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手工课的重要性。幼儿手工操作对幼儿智能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手工制作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课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学科教学中, 手工操作课既可以成为独立学科, 也可作为其他学科的辅助学习内容, 在幼儿园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分量。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 考察幼儿园手工的用途, 并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 认清形势, 明确学习任务和方向, 让学生认识到手工课的重要。
二、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我们应该合理地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发挥, 让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所以, 我们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 共同探讨, 共同进步。同时, 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 拓宽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讲授民间工艺“纸浮雕”一课时, 仅仅一张纸, 就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造型生动、惹人喜爱的作品, 最主要的是取材比较方便、简单。教师要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通过头脑风暴法,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不能让学生简单地模仿。可以先让学生按书本操作步骤进行初步框架制作,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再创造, 找到具有个性特点的创作方法。同时, 教师可通过选取适当的案例, 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 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作品展示, 小组互评, 相互学习借鉴, 从而激发灵感, 碰撞创作的火花。在此基础上, 教师加以合理评价和肯定, 指出问题所在, 久而久之,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手工制作操作课不是孤立的学科, 它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 教师必须加强各学科间教学的密切结合。如“幼儿舞蹈”, 其中的幼儿舞蹈故事创编, 我们可以用纸板来给故事的主要内容制作头饰……通过这些手工科技制作活动, 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造的精神。
三、手工课存在的问题
(1) 材料准备问题。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准备好相应的美术材料与工具, 那么一切设计理念创新构思都成了空想, 犹如“纸上谈兵”, 无法将自己的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艺术品。所以,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上课的前一个星期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教材, 明白下节课要带的材料有哪些, 提前通知学生带齐工具及原材料。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 每个小组准备的原材料可以不同, 但可以通过小组间合作共同使用原材料, 共同制作手工作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也增进了小组同学间的友谊。
(2) 学生手工作品提倡具有个性化, 不要求千篇一律。在以往的学生手工制作作品中, 学生一般是模仿书中范作来进行手工制作, 学生的手工作品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不反对学生模仿, 更重要的是在模仿作品中有所创造、有所改变、有所创新。单一的模仿会限制学生的创作, 很难培养出在构思、造型、色彩及创作等方面的个性人才。我们在要求学生作业时, 要提倡创新, 作业不要求整齐划一。针对这种状况,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的材料不需要完全相同, 但要求学生的作品要有个性特点, 不能总是受框架模式限制, 要对有创意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结束语
总之,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对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 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同时,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使他们制作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摘要:教师在手工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对手工课思想性的认识, 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美术教学。
关键词:中职,学生,手工课,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大梅, 马雪萍.美术:手工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周春梅.加强手工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师范教育, 2003 (08) .
[3]孙都.儿童剪纸大全[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2011.
学前美术手工教育 篇7
“手工”一词的意思是用手做, 有“精细技能”之意, 是“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 (《现代汉语词典》) , 也就是富于技巧性的手艺。它是以双手为主, 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创造出具有实用性或观赏性的手工艺品的活动。学前教育是专门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学科, 其手工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技能课程。
手工课是从属于美术学科并具有独特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段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不仅具有美术学科的一般性质, 更强调造型媒材自身特点的发挥与利用。一是它的造型性, 手工作品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 并以具体可感的、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二是它的视觉性, 手工作品的最后形式是可视的形体, 可以观察到具体的艺术形象, 获得视觉上的审美感受, 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三是它表现媒介的独特性, 手工课总是基于具体的物质材料, 并给予相应的造型手段, 物质材料既是作品的载体, 又是其存在的方式, 因此手工课要研究媒材的表现价值, 以发挥作品的感染力。
现行学前教育手工课的教材都是以材料划分章节, 有纸造型、布造型、结绳造型、泥造型等。对于传统的柳编工艺, 并没有章节涉及, 因此, 传统柳编工艺引入学前教育的手工课堂, 是对手工课的拓展和延伸, 是对手工课媒材的丰富。
利用枝条编织的历史可上溯到原始社会, 原始陶器上已有筐纹的存在, 在我国长期的自然经济的历程中, 柳编伴随着农耕生活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原始社会的手工艺, 都是生存的设计, 功能是第一位的, 柳编也不例外, 其实用意义也就成为发展的主题。
我国的柳条资源十分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 虽然一部分编织的原料被塑料和金属代替, 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对环保绿色的柳编制品越来越青睐, 从柳编的玩具、篮、筐, 到柳条凳、柳条椅等, 柳编制品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1. 传统柳编工艺技法
柳编的常用材料是杞柳、柽柳的枝条, 传统柳编的生产工具有芭斗、水斗、大车拦芭、小车偏篓, 粪筐、箩筐、簸箕、粮食屯等, 日常用品有饭篮、笊篱、针线笸箩、炕席、柳条箱等。柳编的主要工艺手法有平编、绞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 在手工课堂中, 这五种工艺手法都可以作为课材使用, 下面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柳编手法。
绞编又叫绞丝编织, 通常分为二绞丝、三绞丝、五绞丝三种, 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多绞、二绞丝编织, 是用两根纬柳横向交叉夹住经柳, 作顺时针方向旋绞互编, 作压一挑一的编法。适用于双向编织中的双向拉花, 镂空编织中的纬经定位, 旋绞360°, 这种编法需要耐折、耐弯的优质柳条。编织过程中, 左手要始终压住旋绞后的柳条, 防止松动, 右手加大倒编力度;
顺倒二绞丝编织, 就是顺编一道二绞丝, 再倒编一道二绞丝, 两道绞丝夹在中间, 形成一种人字纹的编织方法, 适用于编织面的分节、点缀等;
双柳三绞丝编织, 是用六根纬柳, 分成三组, 采用三绞丝的方法编织。将三组双根的纬柳插入经挡中, 分别作右向压二挑一的绞编, 由于是双柳, 一定要将柳条捏紧捏齐, 防止松脱和编乱经挡, 达到双柳整齐、边角整齐, 无错乱;
顺倒三绞丝编织, 先编一道正向三绞丝, 然后再编一道反向三绞丝, 二者夹合中间, 形成8字纹的编织方法, 适用于分节、点缀。方法是, 先向左编织一道顺三绞丝, 再向左编织一道反三绞丝, 也就是将三组纬柳采用压二挑一的方法向左编织, 在编织过程中, 为了确保绞丝流畅, 对纬柳要加大倒编力度;
五绞丝编织, 用五根纬柳分别作左右压四挑一, 旋绞互编的编织方法, 适用于柳编突出部位的编织。方法是选择五根纬柳, 分别插入五个经挡内, 采用压四挑一的方法进行右向轮流编织。在编织过程中要用力均匀, 使纬柳的压跨部分弯曲自然, 编纹流畅。用于五绞丝编织的纬柳, 除了要求粗细均匀, 软硬适中外, 过细的梢尖和过粗的根部都要剪掉, 这种编法用于镶口部位, 因而要求编纹圆滑, 有立体感;
单向拉花编织, 是经纬同柳, 并以一定的挑压方式, 把各组柳条依次向一个方向编织的方法, 具有编柳排列井然有序, 编织面虚实相间、纹路弯曲流畅的特点, 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编织方法之一。单向拉花编织有压二挑一、压三挑三、压二挑三等编织手法;
双向拉花编织, 把各挡经柳分为上下两层, 分别向左右两个方法斜拉互编或夹编定型的编织类型, 是扭力最大的编织类型。多用整柳拉编, 具有轻便、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 适用于果篮、吊篮、提篮的编织, 有单节双向拉花、双节双向拉花、互编双向拉花等多种形式;
三杀口编织 (A型) , 又称里满二、外满二。将布好经的编织品夹在两腿中间或置于膝上, 用左手将编柳推向右侧, 右手以压一挑一的方法向右拉编, 再用手指将第二根编柳采用压一挑一的方法向右继续编织, 就这样, 一直向右编织, 要及时旋转柳编角度。此方法编柳数量较多, 注意不要编错了, 要用手掌压住刚编好的地方, 防止松脱, 收口时将多余部分剪断;
三杀口编织 (B型) , 适用于非骨架类的柳编制品口部的编织。先用手捏住一根外边的经柳, 向右内拉倒, 挑出两根经柳后, 压跨一根经柳, 按顺序依次编织, 最后将多余的头梢剪掉就可以了;
耳的编织, 就是给编织好的圆筐等上耳, 以方便抓握。先选取两根粗细一致、柔软一些的长柳条, 在圆筐的两端各选取经孔分别插入, 一定要插到底, 防止松脱, 然后将其中一根柳条的梢部拧软, 弯曲在另一根柳条的后面, 形成一个耳形, 再将另一根柳条也拧软, 穿绕在耳形上, 然后再将另一根柳条环绕经条传入筐内拧紧, 再向筐外穿出拉紧。这样就形成相互环绕的耳形了, 为加固耳的力量, 再取两根柳条分别从两侧缠绕加固;
把的编织, 筐篮等柳编最后要加把儿, 以方便提起来。小型提篮的细柳交叉裹心独脚把, 编织方法是这样的, 先插把心, 用一根粗细均匀、较柔软的柳条按照需要剪出一定长度, 剪口成斜尖状, 先将一端插入经孔内, 要插到底, 再将柳条弯成把的形状, 将另一端也插入另一侧相对的经孔内。再选取两根细柳, 插入一侧的经孔内, 从两个方向交叉裹住把心, 细柳的交叉点一定要在把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细柳插入把心的另一端后剪去余梢, 也可用柳皮代替细柳裹住把心。
2. 传统柳编工艺在学前教育手工课堂的应用
传统柳编工艺, 进入学前手工课堂的方式, 有直接介入和借鉴两种模式, 直接介入就是把传统柳编的一些编织方法、材料, 直接引入课堂教学,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柳编技能技巧;借鉴是参照柳编的工艺方法, 用其他的材料代替柳条进行编织, 体会柳编的工艺特点。
直接介入模式, 柳编课最好要在10——11月份开设, 这个时期的柳条最适合编织, 柔韧性最好, 水分也适中, 利于抽剥, 脱白率也高。河滩、湿地的柳条都可以使用, 要选取当年萌发的柳条, 没有分叉。
准备好必要的编织工具, 美工刀、一字螺丝刀、尺子就可以了。因为柳编是补充内容, 教材上并没有, 课前要做足功课,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柳编的编织方法有几十种, 一一尝试时间上是不允许的, 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编织方法来学习就可以了。编织内容的选择上以简单易操作为准, 由易到难, 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编出一件作品来, 课堂实践表明, 学生的兴趣是很高的, 大家都感到很有成就感。
借鉴模式适用于采集柳条有困难的地区, 可以用塑料包装带和PC条来替代, 要有一定的支撑力。塑料包装带和PC条编织出来的作品, 虽然没有柳条绿色环保, 但它的视觉效果更好, 不同的部位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材料。
3. 结语
“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传统柳编工艺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原则, 传统柳编工艺的很多技巧, 只有认真体会, 动手实践, 才能体悟到。对于学前教育手工课堂, 二者是双赢的, 一方面手工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另一方面, 使更多的人, 尤其是年轻人认识柳编, 喜欢柳编, 从而能发扬、传承它。
摘要:传统柳编, 绿色环保, 完全利用柳条的缠、压、挤等技法成型, 其工艺很有特点, 是很好的手工课材。学前教育手工课堂也需要传统柳编工艺的进入, 实现二者的双赢。
关键词:柳编工艺,学前教育,手工课堂
参考文献
[1]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手工课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篇8
一、手工课应注重教学实际
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教学, 如折纸、橡皮泥、泥塑、剪纸、墙壁设计、编织等。这些教学内容在幼儿园教学中以广泛运用于实际, 如何选择合适的手工课内容是一个好的幼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我现在所带的班级, 因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 所以手工课我给他们安排了实用性非常强的剪纸、泥塑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他们以后的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学生们很用心的学习, 课堂气氛、效果都要好很多。
二、手工课要注重课堂效果
任何一门课要想取得不错的效果, 我认为多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社会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手工课也不会例外。例如我现在要用纸、泥巴等材料去做一个青蛙或其他动物的形象, 如果没有见过, 做这些动物就不知道像不像。反之, 学生对这样的动物非常熟悉了, 现在用卡纸做出同样的动物的形象, 学生的反响将会非常热烈, 课堂效果可见一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 要想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的宽度和广度同样重要。
另外, 在手工课中, 启发式教学和示范性教学同样重要。幼儿教师要面对的是幼儿, 这时的手工课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多少东西, 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 充分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如何启发, 首先让幼儿看到实物。通过实物, 引导幼儿观察, 启发幼儿思考制作过程以及方法。让幼儿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 并做到条理。通过动手实践, 做出自己的作品。当然, 在这中间, 教师的示范也非常关键。教师的示范应该是体现在关键的地方, 或者有难度的地方, 不应该自始至终都做示范, 要不然, 学生就会依葫芦画瓢的去做, 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去想, 出来的结果也就可能是流水线作业一样, 失去了原本的手工课乐趣。教师在手工课的示范作用是教会学生方法, 并启发他们自由创作, 出来的作品才能多样化, 并充满乐趣, 课堂的效果才会达到。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很多漂亮的民间艺术, 这些民间手工既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 地方特色也是非常的显著。在这些民间艺术里, 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运用在手工课堂里, 如山东的风筝、河北的剪纸、无锡的泥人等等。这样的课堂将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课堂效果也会非同一般的。
三、课外手工也是手工课的重要部分
课外活动可以极大的补充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能否用好课下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几年所带的班级中, 我都会组织各种兴趣小组, 像手工这方面的兴趣小组也有。让他们利用课外的时间在一起探讨、研究, 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下掌握手工制作知识。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这也是检验学生课外手工活动开展的情况, 他们都很积极踊跃, 一般都不怎么需要的老师的帮助就会把教室布置得很妥当。这样的活动就是把平时的一些积累运用到实际中去, 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还更进一步体现了手工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比赛, 并挑选好的作品进行展览, 这样的活动更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也形成了学生学习手工的风气。
学前教育手工课的开展是体现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以前幼师美术教学中偏重于素描、色彩这样的教学方式, 对更适合学前教育, 更有利于锻炼幼儿创新意识的手工教学应该大力提倡。
摘要:手工课是一门动手动脑性很强的学科, 是学前教育专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幼师学校的手工课开展要紧密围绕幼儿园教学实际, 开展形式多样并符合幼儿特点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幼师,手工课,课堂效果,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邓海帆.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05.
[2]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手工[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2.
浅谈学前教育手工课教学的创新性 篇9
一、创作意图明确, 激发学习兴趣
制作一件作品目的是什么?针对提出的问题明确用途, 是用来观赏的作品, 还是装饰环境的作品, 或是游戏活动中的道具或创造价值。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的去设计制作意图再进行作品设计。首先创设手工制作教学环境, 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用途特性有明确的认识, 针对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在彩陶泥制作一课中先设定了主题——“制作挂饰”。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大量的手饰造型和各种装饰配件等, 通过网络了解彩陶泥特性。课堂教学中以分小组教学方式, 让大家先动手捏一捏、做一做。在制作过程中她们会发现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 在边学边做中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环境中让学生遇到困难先尝试自行解决, 善动脑动手, 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作品, 才是真正的收获。给学生一个自己动手制作的学习环境, 才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探索创新手法, 培养创作灵感
艺术贵在创新, 美术中的设计元素如何运用到手工课中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让学生树立与众不同的观念, 对特殊的构想理论上给予支持, 技法上给予帮助。例如:在剪纸二方连续、团花设计构图中, 除了学生掌握的剪纸的鱼鳞纹、水波纹、锯齿纹等常用纹样, 还要将剪纸与幼儿简笔画融合在一起, 使剪纸技法与幼儿教学融为一体, 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鉴赏课程中, 学生被国画工笔的细腻、工整所吸引。针对这一特点, 我重点在如何引导学生将工笔画与手工技法融合进行尝试上下功夫。总之,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自由创作。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风格, 达到创作的目的。
三、完善创作效果, 塑造艺术形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以经验为基础, 将美术的表现形式整合来创造个性化的艺术造型, 积极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的能力。近年来, 选择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创作已是一个热门。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大胆的运用各种材料, 体现在一种材料的多种运用和一个物品由各种材料来表现, 尝试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才是我们教育的效果。例如:用废旧的饮料瓶制作哑铃, 用旧的挂历纸或旧报纸来编花篮等, 即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又可以变废为宝。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更新的越来越快, 看到堆的越来越多的电脑键盘, 我突发奇想引导学生制作出了各种装饰品, 用键盘制作闹钟、坦克模具等, 让废品不再沉默。还可以将大量的废旧材料运用在幼儿装饰和区域角设计制作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四、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创作能力
艺术贵在创新, 手工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尽情表现、自由创作。例如:在综合材料制作中, 同样一个主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在造型设计上创新, 也可以在材料运用方面去体验, 通过尝试才能做出别具风格的作品。我先找一些造型各异的示范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作品的各种表现手法,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作品, 表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 我还对有特殊构想、制作精致的作品进行点评, 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 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 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五、学生动手操作, 实践中掌握技能
动手操作是学习手工制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在自己进行操作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因此, 我尽可能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改变教师讲得多、示范多的现象, 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例如:《丝绫堆绣》一课中, 简单讲解丝绫堆绣的基本技法, 便让学生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丰富技法, 可以把绘画的方法融进去, 用色粉处理过渡色, 使画面效果更佳的柔和。在制作鸟的羽毛时让学生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总结出湿巾的效果更佳逼真。由于凤尾纱的剪和抽丝较一般贴画费时间, 单人制作一堂课下来看不到成效, 以小组教学为主, 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有的剪、有的拉、有的画、有的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一节课下来, 集体制作的成果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 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让他们从中领悟、摸索, 在实践中掌握手工技能, 体会成功的快感。
综上所述, 上好学前教育手工课程, 应为学生提供大胆创作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操作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才能让学生做中学、学中体验, 最终得到收获。真正让学生开阔视野、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将学到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完美结合, 制作出有价值的作品。
摘要:手工课是学前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包括纸工、泥工、布艺、彩绘等, 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也是幼儿园活动课、教具设计、墙饰装饰的主要表现。现在手工课因材料的多样化, 塑造与制作技法的不同对幼师学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创造性的开展手工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创新思维是我们多年探索的话题。
学前教师美术教育研究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美术教育思想通过理性和规律反映在教学上,也通过教师的手段和方法,艺术地反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使教育思想在“寓教于乐”中 得以展示。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实用性。是每个美术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它不仅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关系着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由此,我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艺术主要有二个方面:组织教学的艺术,如何辅导,示范艺术和教学语言艺术。 1.组织教学艺术 1.1用快乐心态,培养学习兴趣 普通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为学生提供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多而繁重,还要求的过于全面。这样让学生头疼不已,更说不上喜欢美术课。中职学生饱受歧视,缺乏学生应有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幼儿美术教育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符合学生审美特征和认知习惯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特点,选择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师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寡;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如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丰富学生的直观印象。在这里要求美术教师要打破以前的条条框框。 1.2创设情境,培养求知欲 美术课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幼儿的日常活动。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像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主题鲜明又富有新意的作品。这里,主要要求创设情境时多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对象是幼儿的特点。以幼儿的活动为主题进行情境设计,美术教学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地方很多,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运用范画作品、幻灯等教具,可以在临摹中运用示范,在写生中训练艺术观察。例如在工艺课绘画教学中,笔者摆了一些有趣的物体(鲜美的雪梨,美丽的鲜花等),让学生来画,让学生喜欢它,画好它。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除了幻灯片,有可能的话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物。同时有时间的话还让学生自己动笔也来画,来实践,这样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老师与学生也增强了互动,学生的求知欲也相对得到提高。 2.教学语言的艺术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语言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能否将知识以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则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展示。它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是抒情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统一,是优越性和通俗性的统一。教学语言的艺术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思维逻辑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姜全吉教授认为:“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是在人脑中运用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任何人要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达,都要运用有效的逻辑形式,都要遵守逻辑规律。”例如上人物头像画一课,要有逻辑性的作画过程。同时还要概括起来,如第一要观察分析所画对象;第二要起稿抓动态和透视关系;第三要画头部基本结构;第四要找出明暗交界线的准确位置刻画;第五要深入刻画五官及整体调整画面。因此,语言艺术化首先要求思维具有逻辑性。在课堂40分钟里希望教师不仅能有条理地讲出知识性,内容重难点,而且也要合理安排学生在学习,一般用15分钟讲新知识。教师要用纯熟的技能征服学生。 2.2简洁明丽 学生听课最怕老师的“婆婆妈妈”,讲了半天,却没有表达清楚什么意思,进步了主题,实在令学生厌烦。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废话,以少胜多,简明扼要,提高语言质量。力争讲话准确无误,高度概括,简洁明丽,不重复,无废言,力戒用语不当或口头禅出现。更不允许讲粗话、脏话。讲述幼儿情境画《植树》的动态神情,同学们先欣赏与分析,再由教师概括:儿童的比例特点,构图,色彩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它的技法特点。这种美术术语及简洁的概括是必要的,而提高直观的语言表达能力。
3.結束语
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功夫却是在课外,每一个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要提前做足了课外的功夫。只有充分的准备好,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这不仅对中职学生重要。对上好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更是如此,需要老师深入幼儿园的儿童日常生活,找出儿童活动的规律,特点。并且将其中的生活元素艺术的元素提炼出来,融入具体的美术课的教学教学中,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慧红.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如何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探索,2006-12-30.
[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加强手工教学,促进美术素质教育 篇11
美术教学中的“手工”, 是指学生按照预定的意图或课题,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某些工艺材料, 直接运用自己的双手或者操作简单的工具, 通过立体或平面造型的途径, 制作具有观赏性、操作性或实用性的手工制品。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技术意识、环保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的教学活动, 对于提高学生未来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和美化生活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手工教学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意图, 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运用特定材料制作手工制品。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必须充分发挥, 考虑材料、造型、色彩、手法, 设计构思出新颖、有趣、与众不同的形象。同时, 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的手眼脑三者只有高度协调, 才能把构思的形象比较完美地制作出来。比如在以往的《漂亮的楼房》教学中, 老师先放映城市建筑的录像带,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所住的房子, 展示做好的作品,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作欲望。再讲解楼房的基本形体、制作的方法步骤, 对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的形象特征与造型特点, 以便于学生巧妙设计与安排, 尽可能挖掘作品表现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努力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情趣。在构思成熟和准备好材料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从材料中选取形状、大小等方面均符合构思需要的泡沐, 以切、划、挖等手法, 制作出造型需要的各个部分, 通过组合、添加, 做出一栋栋别致的楼房, 然后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再引导学生把各人所做的楼房组合在一块, 做成一个小区。在这个制作过程中, 学生的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能力会得到极好的锻炼, 从而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二、废物利用, 增强环保意识
在手工教学中, 有一类制作是利用各种废弃材料来做的。如挂历纸、塑料饮料罐、泡沐、碎布等做煎贴画, 内容是风景、人物、动物等, 如《校园》、《我的家乡》。也可用纸盒做楼房、汽车、电话等。在造型的同时, 亦要注意色彩搭配及质地的利用。这种手工制作,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能充分利用废旧物, 变废为宝, 并能锻炼学生的联想造型能力,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 通过教学, 学生不断地观察和想象, 并进行多方面的构思和尝试, 从而提高“因质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提高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 通过利用废旧材料造型, 学生提高立体塑形能力, 并感受艺术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相统一的装饰之美。
3. 在人们不断创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 教师应通过对废弃材料的巧妙利用,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发现美和创造美, 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4. 在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向学生宣传环保的意义, 通过手工教学,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开展“爱我家园, 爱我地球”的环保活动, 以净化我们的地球, 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手工制作与应用相结合
我们的手工制品, 除了作为观赏物之外, 也可用于教室、居室环境布置, 节日装饰及作为各类玩具、用具、教具和另一类带有地方民间乡土气息的工艺美术。如教室的公告栏、学习园地的边框可用剪纸。在讲台、墙角放一束自己亲手制作的纸花, 还可以制作布娃娃放在自己的房间, 墙壁挂上剪贴画或壁挂, 必然会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增添不少色彩。在开晚会时, 可做一些彩带、纸链、拉花, 纸篮等装饰会场。还可在节日时做一些贺卡送人, 既能锻炼能力, 又显得情真意切, 别具一番情趣。还有一类具有地方民间特色的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适应手工生产需要的一种工艺美术, 它既是劳动生活内容, 又表现了人民的审美理想和情操的艺术。它的范围非常广泛, 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服饰有帽、包、头帕、围裙;食用用具包括陶瓷、金、银、染织品、竹藤、柳草编织物品;各种家具、建筑装饰雕刻、室内外饰物、玩具、节日用品等。我们通过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将丰富的地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 获得更大的市场, 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如兴宁市工艺厂生产的木雕已走出兴宁, 远销香港、欧美等地, 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手工制作能提高学生发明创造与美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通过各种材料、各种手法的手工制作, 学生的手眼脑三者得到很好的锻炼, 更加心灵手巧。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创作范围,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努力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丰富学生的表现形式, 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 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奇思妙想。这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整体素质的提高, 以及今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学前美术手工教育】推荐阅读:
美术手工教学学前教育08-11
学前教育美术11-04
高校学前美术教育07-02
美术课堂学前教育07-05
学前美术幼儿教育09-15
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08-07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06-16
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10-19
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方法08-01
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太空探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