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2024-07-10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共12篇)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篇1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保障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体现其公共性的必要条件, 也必然成为现代国家教育政策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从我国现实的教育实践来看, 近年来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 备受关注。如, 义务教育中的“择校”问题、重点校 (班) 薄弱校 (班) 问题、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的不平等问题、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 等等。面对既存的不公平现状,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方面应从问题出发灵活制定新的政策予以调节, 另一方面应对自身的不足与缺失及时进行调整。回顾2003—2007年我国的教育政策, 其很好地担当起了追求教育平等理想, 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任, 体现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

一、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推进教育普及

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实现普及化、大众化的基本制度形式和组织形式, 具有典型的公共性质。我国于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在其实施的20年间, 我国义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变革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中的一些条款与实践已经有较大的差距, 义务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义务教育经费问题, 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许多学生“因贫失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教育乱收费、“择校”等一系列不公平、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学校差距的扩大化, 造成了受教育权利的实际上的不平等, 更损害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

2006年6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并于2006年9月1日实施。这一备受瞩目的修订是对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的经验总结, 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 首次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以法律形式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通过立法固定了下来。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规定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 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对适龄儿童、少年实行考试入学;在教育教学中不得按照学习成绩等编排设置重点班, 等等。三是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素质教育。四是建立问责制, 对学校乱收费主管人员要追究责任。五是重视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园安全问题等。

可以想见, 在2006年《义务教育法》的保障下, 义务教育事业一定会成为惠及所有民众的公器, 成为推动社会公平、社会进步的利器。

二、农村教育: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 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客观地讲,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 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在农技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 也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2002年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达到990亿元人民币, 比5年前增加了1.3倍。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 农村的教育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 教师流失、学生辍学、城乡教育水平拉大、教育结构单一等等问题的存在, 均使得农村教育处在一种举步维艰、负重前行的困境之中。

200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 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提出要把农村教育当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 加大投入,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 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此后, 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基础上, 启动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 (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政策等。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解决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矛盾,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规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 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 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6】1号) 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5】18号) 的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共同颁布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 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设岗位教师聘任期为3年, 从2006年起, 用5年的时间实施该项计划。

2007年5月9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编办、人事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办法》中明确规定, 从2007年秋季起, 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该政策规定, “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 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输送优秀师资, 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并实施,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

1997年, 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这是我国第一个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 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新阶段。至此, 我国民办教育开始迅速发展, 办学范围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各种制度性限制和社会偏见, 民办教育的发展屡遭瓶颈, 甚至有人戏称民办学校是“私生子”。

一直处于尴尬境地的民办教育终于伴随着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过而迎来了曙光, 该法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 并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民办学校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学籍管理制度, 对受教育者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为了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 推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2004年2月25日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同年4月1日起实施。伴随着民办教育立法体系的建设, 我国逐步形成了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民办教育,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公办教育的不足, 而且其自身所呈现出的成长性和活力推动着教育内部的变革, 其极强的服务意识满足并培育了多样化的社会教育需求。毋庸置疑, 发展民办教育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四、关注弱势群体教育

1. 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了我国普及与落实义务教育的难点与重点所在。保障农民工子女依法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实要求。

2003年之前, 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政策与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政策合为一体。2001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采取多种形式, 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一政策被简称为“两为主”政策。2003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并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要求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要求流入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 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 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受主渠道作用, 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200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再次要求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2006年《义务教育法》也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2.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日益完善

2003年, 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建立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新政策、新机制。2004年实行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部补贴、还款年限延至毕业后6年;2006年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 为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财政部、教育部还先后于2005年联合印发了《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年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 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

回顾过去, 我国的教育政策秉持“公平”这一基础性伦理诉求, 在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城乡、区域教育更加协调, 义务教育趋于均衡, 落实政府的教育责任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展望未来, 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外部环境, 面对不断受到挑战的教育公益性, 能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基本的充分教育, 依然是判断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基础性价值标准。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篇2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 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 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 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 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管理体制

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是幼儿教育管理机构和幼儿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和统一体。我国有关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据(按时间顺序):

1)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如何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

2)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国家教委等九部委《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1987年10月)中指出:幼儿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3)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国家教委等八部委《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1988年8月)中也强调指出:“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4)《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8月)第6条规定:“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中指出:“深化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实行统筹和管理。”

6)国务院在《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1994年)中进一步指出:

“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7)我国《教育法》(1995年3月)第14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中强调:

“继续完善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9)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年3月)中指出:

“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

10)根据我国《教育法》(1995年3月)第15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

11)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8月)第6条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1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10月)转发国家教委等九部委《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中的规定,教育部门主管幼儿教育的职责主要有:

①贯彻中央、国务院有关幼儿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拟订行政法规和重要的规章制度;

②研究拟订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方针,综合编制事业发展规划;

③负责对各类幼儿园的业务领导,建立视导和评估制度;

④组织培养和训练各类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⑤办好示范性幼儿园;

⑥指导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1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3月)在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

教育部门主管幼儿教育的职责主要有:

①要认真贯彻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拟订有关行政法规、重要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②承担对幼儿园的业务领导,制定相关标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意见;

③建立幼儿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

④培养和培训各类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⑤具体指导和推动家庭幼儿教育;

⑥与卫生部门合作,共同开展0—6岁儿童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

14)根据我国《教育法》(1995年3月)第15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

15)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10月)转发国家教委等九部委《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中的规定,各部门的分工是:卫生部门负责拟订有关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进行指导;计划部门负责将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建设等列入各级计划;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有关幼儿教育事业经费开支的制度和规定;劳动人事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有关编制、工资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规划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设施,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建设;轻工、纺织、商业部门按各自的分工,负责幼儿食品、服装、鞋帽、文化教育用品、卫生生活用具和教具、玩具的研制、生产和供应。

16)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3月)在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各部门的分工是:卫生部门负责拟订有关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度,监督和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负责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卫生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国务院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制定幼儿园(班)收费管理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根据生均培养成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等情况提出对本地区公办幼儿园(班)最高和最低收费标准的意见,经同级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建设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在城镇规划中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和位置,在城镇改造和城市小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的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规划,利用各种资源安排,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办法举办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用途,也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民政部门要把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城市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教育部门共同探索依托让区发展幼儿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有关政策;劳动保障部门在研究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统筹研究农村幼儿教师的养老保险问题;城市幼儿教师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要保障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编制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标准,加强幼儿园教师编制的管理和教职工队伍的建设,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提高办学效益;充分发挥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妇联组织的作用,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3 幼儿教育机构内部管理体制

我国有关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据主要有(按时间顺序):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中的党组织要„„大力支持校长履行职权,保证和监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家教育计划的实现„„”

2)《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8月)第23条规定:“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工作。”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中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4)1996年3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在举办者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依据本规程负责领导全园工作”。“幼儿园建立园务委员会”;“幼儿园应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党在幼儿园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园长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等其他组织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作用”。

5)2002年12月28日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民办学校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行使管理职权。

广东规定幼儿园不得教拼音写字广东省要求,幼儿园的教学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让儿童主动、快乐地学习,避免抽象、单调、机械的学习方式,避免以机械背诵为主的教学活动。同时,对教育的具体内容也明确:不得搬用小学课程和教材,不得选取奥数、珠心算、书写拼音和汉字等内容进行教学并布置家庭作业。不得对学前儿童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

不得搬用小学教材;不得进行奥数、书写拼音和汉字等内容的教学活动;不得布置计算、写字、拼音等方面的家庭作业;幼儿园开展英语(论坛)特色教育的,必须有英语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所

使用的特色教材必须按规定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等等。

江苏规定幼儿园不得教算术汉字 保障幼儿游戏权 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对违背上述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各地要依据法律规定,严格执法,通过审批、年检、评估、督导等方式,坚决遏制和查处幼儿园“小学化”教育行为

南京市公办幼儿园使用的教材较为统一,是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河南以游戏为主,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贵州省幼儿园不准再使用幼儿教材。假如不给幼儿统一发放课本,而是用买教材的钱给孩子们购买一些其他幼儿图书,或者订阅一些幼儿报刊,在幼儿园里让孩子们自由地翻阅,使他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图书,不但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大大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加丰富了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因为新鲜内容多,孩子们往往看书兴致较高,就不会随便撕书。这不值得考虑吗? 进一步说,幼儿园的教师也不必组织幼儿统一活动,就让孩子们自由一点吧,谁想看书就让他看书,喜欢摆弄玩具就由他摆弄,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就去做游戏,要听故事就给他讲。孩子们想加入到哪种活动来去自由,幼儿园才能成为幼儿们的天堂。

幼儿园选择教材的标准(讨论之一)

1.教材必须合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儿童必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积累的经验的价值也是变化的。从古代遗传下来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有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儿童是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发展的。因此,为儿童选择的经验,应该适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2.教材必须合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北到南,各地差异比较大,所编写的教材,不能把全国各地的所有情况都照顾到,而各地的情况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教材应该符合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只能注意最大多数的普遍要求。

3.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生长阶段的需要

进幼稚园的儿童,他们“非动作无以促进生活的健全,也非动作无以满足好奇的欲望„„不是动这样,便是动那样。动作是整个的,其流转演变,无痕

迹可分,知识技能„„仅为动作的结果而已!所以教材要适合儿童生长现阶段中的需要,就得看能不能抛开分类的抽象知识,变成了直接的具体的行动。”

4.教材必须合于儿童目前的学习能力

教材应适合现代儿童的学习能力,诸如摇船、荡秋千等,可以用来联系儿童的平衡感用抛球可以发展儿童的投准,用堆积木、修铁道、盖楼房、种玉米等,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与能力;等等。

教育政策 篇3

2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明确了建立督导问责机制、规定专项督导结果是对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要对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办法》规定,凡涉及到影响和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或严重侵害师生切身利益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各种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都属于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实施范围。

陕西省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让280万名中小学生受惠

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陕西省24个县(市、区)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加上之前在43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和40个县(市、区)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陕西实现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将有280万名中小学生吃上政府提供的营养餐。

六项措施为天津市百万中小学生“卸包袱”

“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2月17日开学的天津市百万中小学生迎来了一个更加宽松的新学期。2月11日,天津市教委发布《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对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节假日补课、作业总量、考试次数、教辅使用、文体活动六个方面做出严格规定。

沈阳市今年起将建设3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基于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校园管理方式发生变化。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学生以后在学校里可随时通过公用电脑查询学习资料,“黑板”是多媒体大屏幕,通过校园广播可以收听新闻、了解世界。据了解,沈阳市今年起将建设3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并开放千节名师网络微课程。

我国将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改善学校生活设施

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出了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6项具体任务。

河北省将在省属高校推行基建项目“七公开”制度

河北省教育厅在省属高校全面推行基建项目“七公开”制度,以深化校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属高等学校基本建设中的廉政工作,杜绝相关腐败行为产生。该制度规定,各省属高等学校使用财政性资金、单个项目资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要全面推行“七公开”,即建设计划公开、资金来源公开、招标过程公开、施工过程管理公开、质量监督管理公开、资金使用公开、竣工验收公开。并对公开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间、监督检查部门等做出具体规定。

江苏:退役士兵可免试入读成人高校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篇4

教育政策创新属于教育学 (教育管理学) 和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的交叉研究领域, 同时也是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研究方向。所以, 对教育政策创新的研究, 应主要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进行研究, 而不是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进行现象的分析。鉴于此, 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 同时结合教育管理的特点, 对教育政策创新的概念、涵义与必要性进行初步研究。

一、教育政策创新概念分析

目前, 在为数不多的教育政策创新研究成果中, 鲜有学者对教育政策创新进行界定。鉴于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育政策创新必然具有公共政策创新的普遍性。所以, 在分析公共政策创新概念的基础上, 结合教育政策的特点, 理解教育政策创新无疑是可行的途径。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有较多的研究, 但缺乏一致认可的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 政策要素组合说。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从经济的视角把创新理解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1]。参考经济领域创新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创新是“政府对政策要素的新的组合, 即政府根据行政环境的要求, 主动改变既存的支持要素的组合形式, 创立一种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新颖而适宜的政策要素组合形式的过程”[2]。在同样的意义上, 有学者界定公共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要素新的结合”[3]。

2. 政策优化说。

有学者认为“政策创新是政府因应公共管理的使命之需求与政策环境的变化, 以新的理念为指导, 完善与优化公共政策, 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政策行为”[4]。

3. 政策替代说。

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创新是基于政策失效的情况下, 寻求新的政策组合方式, 选择成本小、收效快的组合路径, 探索良性的政策替代方案, 从而摆脱政策困境, 使适应相关制度环境的、新型的公共政策回到常态社会当中来, 以便有效地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和降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机会成本”[5]。在相同的意义上, 有学者结合社会转型的特点, 把公共政策创新理解为“基于旧政策老化失效的情况下, 寻求新的政策组合方式, 选择成本小、收效快的组合路径, 探索良性的政策替代方案, 从而摆脱转轨阶段的政策困境, 使适应相关制度环境的、新型的公共政策回到常态社会当中来”[6]。

4. 政策执行说。

有学者提出:“政策创新的实质是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决策、价值、观念、原则、思路、方法和手段的创新。”[7]

以上国内外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观点, 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对公共政策创新进行了阐释, 无疑深化了公共政策创新的研究。但是, 有些理解值得斟酌。其一,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主体。尽管各国政治体制不同, 创新的主体有差异, 但不限于政府。创新的主体应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其二,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方式。终结过时的甚至负面的公共政策无疑是创新。另外, 政策移植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形式, 类似的意义上有学者称之为“政策借用”[8]。政策移植是“寻求和实现政策价值、政策理念与政策知识的时空转移并促使其在新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受众中产生效用的过程。政策移植是政策创新优化的重要路径之一”[9]。所以, 公共政策创新的形式不限于政策的终结, 还包括政策调整和政策移植。其三, 关于政策优化。政策优化是创新的途径, 有些政策可以通过优化实现创新, 而有些没有优化的价值, 只有终结。所以, 公共政策创新的途径不限于政策优化。其四,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前提。公共政策在失效的情况下, 无疑需要创新, 这是一种被动型创新。但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生命更应体现在主动型创新上。所以, 公共政策没有失效的情况下, 也同样存在创新的需要。最后,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性质。公共政策创新既是理念, 又是行为和过程。理念创新是前提, 行为创新是本质和目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把公共政策创新阐释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 以新的理念为指导, 通过优化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移植、调整与终结公共政策, 以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行为与过程。

鉴于以上公共政策创新内涵的概念分析, 结合教育政策的特点, 本文把教育政策创新阐释为: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 为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通过优化教育政策要素的组合形式, 移植、调整与终结教育政策, 以有效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政策行为与过程。

二、教育政策创新的内涵

教育政策创新具有公共政策创新的普遍性, 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准确理解教育政策创新的内涵, 应从以下几点把握。

1. 教育政策创新的主体是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及个人。

教育政策创新是基于公共权力基础上的政策行为。在我国, 拥有教育决策公共权力的机构包括党委、人大和政府三大部门, 这三大部门都是教育政策创新的主体。鉴于教育决策更多以政府的行政决策形式出现, 所以, 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是教育政策最主要的创新主体, 但不限于政府。把教育政策创新限于政府的观点和做法, 缩小了教育政策创新主体的范围, 客观上限制了教育政策的创新。公共管理部门是由人构成的组织体系, 创新的责任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 所以教育政策创新主体应包括拥有教育政策决策权的个人。明确教育政策创新的主体的意义在于, 落实教育政策创新的实际承担者和责任主体。

2. 教育政策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教育政策问题。

为什么要创新, 理由很多, 有教育政策滞后于教育政策环境的需要, 有人的认识的深化, 教育政策的科学性不够, 或教育政策偏差或副作用的出现等等。这些理由, 归根结底, 是教育政策不能解决教育问题, 无法有效实现教育政策目标, 违背了教育政策的宗旨。为了实现教育政策的目的, 有必要对教育政策主体、内容、程序或手段进行调整。更好地解决教育政策问题, 是教育政策创新的根本目标。

3.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边界行为。

所谓的边界行为, 是指教育政策创新受到价值、效率、政治政策系统和教育规律的约束和限制。其一, 价值边界。教育政策创新是主体对客体教育政策环境的反应, 是一种蕴含了价值评判的政策行为, 要受到价值标准的约束和限制。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中, 教育政策创新要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体现公平价值的要求。其二, 效率边界。教育政策创新需要成本, 教育政策总的资源是有限的, 教育政策创新总的原则是创新的收益必须大于创新的成本, 否则就失去了教育政策创新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 教育政策创新的收益主要是无形的社会收益。其三, 政治边界。这是由于教育政策的政治性决定的。教育政策创新是一定的政治体制下的创新, 所以教育政策创新必须服务、服从于政治体制的要求。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创新,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后, 教育规律的约束。教育政策创新和其他政策创新既有共同点, 又有特殊性。特殊性在于, 教育政策创新要满足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

4. 存在于整个教育政策的过程。

首先, 教育政策创新存在于整个教育政策过程。教育政策不仅是文本, 更是一个过程, 由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教育政策目标的制定、教育政策方案的拟定和选择、教育政策的合法化、教育政策的执行和教育政策的评估、教育政策的终结等环节构成。教育政策不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要求, 既可以表现在政策方案上, 也可以表现在其他环节上。所以教育政策的创新可以存在于其中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上, 而不局限于政策方案的创新。其次,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个持续的没有终点的过程。由于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教育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后, 会逐步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要求在原有的教育政策基础上继续创新。所以教育政策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持续的没有终点的过程。

5. 教育政策创新是适应教育政策环境需要的过程。

根据适应的性质, 适应可以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 相应的, 教育政策创新也可以分为主动型的创新和被动型的创新。所谓被动型的教育政策创新是在教育政策环境的压力之下的创新, 也就是教育政策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比如, “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就是被动型的教育政策创新, 因为继续按照“文革”期间推荐上大学的政策, 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所谓的主动型教育政策创新是建立在教育政策主体未雨绸缪的基础上, 根据教育政策环境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出教育政策创新, 以适应未来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遗憾的是, 建国后, 我国的教育政策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动型创新, 这既是我国教育政策创新的特点, 也是教育政策创新的缺陷。

6. 教育政策创新是教育政策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

根据要素、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要素是结构的前提, 要素通过结构影响到功能。结构是核心, 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由结构决定, 但对结构有反作用, 会促使结构变化。要素、结构、功能形成鼎立统一关系[10]。这就是说, 在构成要素一定的情况下, 结构对功能具有决定作用, 结构不同, 功能不同, 同时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从结构与功能视角审视, 教育政策创新的原因就是教育政策的功能无法满足教育政策目标的要求, 必须提升教育政策的功能。提升功能的前提在于调整、优化教育政策的结构, 即优化教育政策构成要素排列组合的方式, 实现教育政策原结构无法实现的功能, 满足解决新的教育问题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从经济学的视角把创新理解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11]。

7.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政策变动。

所谓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但政策变动并非都是必要和正确的, 并非都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 也并非都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12]也就是说, 政策变动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积极性的政策变动, 具体来说,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 体现教育规律和公共政策规律的,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政策变动。在这个意义上, 教育政策创新, 不仅是一个事实判断, 而且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产物, 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主流价值的诉求。

三、教育政策创新的必要性

1. 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需要。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 审视教育政策环境与教育政策分属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 教育政策环境决定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对教育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 适应教育政策环境需要的教育政策能推动教育政策环境的改善, 否则就会阻碍教育政策环境的改善。教育政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尤其是21世纪, 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日益迅速, 相应的要求教育政策要不断创新, 以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从物质和意识的视角, 教育政策环境与教育政策分属于物质和意识的范畴。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相应的, 教育政策环境决定教育政策, 有什么样的教育政策环境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政策。而教育政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面对新问题、新矛盾, 客观上要求教育政策不断创新, 否则不但不能解决教育问题, 还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

2. 增强教育政策合法性的需要。

合法性除了静态理解外, 还应有动态的理解。所谓静态的合法性即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 指教育政策内容、程序与主体的合法性。动态的合法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 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 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13]显然, 公众对教育政策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是与教育政策环境紧密联系的, 随着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教育政策政治合法性呈现自然递减的特性, 也就是说政治合法性逐渐降低。为增强公众对教育政策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 提高教育政策政治合法性, 要么改变环境, 要么对教育政策进行创新。显然, 教育政策创新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3. 教育政策主体认识的深化。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主体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既然是主观认识的产物, 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方案的选择与执行等必然与主体的主观认识相联系。教育政策主体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总体上是一个由浅到深, 逐步深入的过程, 作为主体认识的产物, 相应地也是一个由浅到逐步深入的过程, 既然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 那么教育政策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必然有一个通过逐步调整创新, 由不够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以人才培养为例, “文革”期间只强调思想标准, 认为“红”即思想标准是人才的核心指标, “专”是第二位的, 所以出台推荐上学的政策。改革开放后,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认识到只强调思想是不够的, 所以出台了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 认识到分数不能成为人才的唯一标准, 所以出台了素质教育的政策。以上大学录取政策以及人才培养政策的调整, 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教育政策主体认识深化的结果。

4. 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需要。

改革开放30余年来, 我国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最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不少以前不曾有的教育问题, 如教育的公平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招生问题、创造性人才培养问题等等。从政策学的视角, 任何教育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教育政策, 要么是教育政策的质量, 要么是教育政策的缺位。既然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政策, 那么教育问题的解决自然要依赖于教育政策的创新, 创新教育政策内容、主体、目标和手段。如教育政策因循守旧, 不但不能解决教育问题, 而且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更加严重。

5. 公共教育利益外延的变化。

公共教育利益是教育政策的目标诉求, 教育政策是实现公共教育利益的方案。公共教育利益属于公共产品, 其外延范围是相对的, 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所谓的稳定性是指公共教育利益外延范围在一定的时期内基本不变。所谓的变动性是指, 由于教育政策主体主观认识和外部的政策环境, 尤其是政策资源的变化, 公共教育利益的外延范围总体上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 自2005年起, 九年制义务教育由理论上的教育公共物品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教育公共物品, 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为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的福利。很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共教育利益的外延不是固定不变了, 公共教育利益的外延范围发生了变化, 作为实现公共教育利益的方案的教育政策无疑需要创新。

6. 避免教育政策滞后。

关于教育政策滞后, 目前还未见相关的专题研究, 在此参考公共政策滞后的理解[14], 把教育政策滞后界定为:在教育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未及时供给、调整或终结教育政策, 使教育政策远远落后于社会对教育政策需求的现象。以独立学院政策为例, 1998年, 自第一所得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二级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成立起, 二级学院开始蓬勃兴起, 到2003年上半年, 全国各类二级学院达到360所 (王智起等, 2010) , 直到2003年4月, 也就是第一所二级学院诞生后5年, 教育部才制定出台了规范独立学院管理的教育政策。理论上, 随着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任何教育政策都有创新的必要, 不创新, 意味着教育政策的滞后, 导致新的教育问题, 像上述独立学院政策滞后, 就带来了培养质量下降, 办学秩序混乱等新的教育问题。

7. 实现教育和谐的需要。

教育现象是教育政策的结果, 教育问题的出现则在于教育政策的滞后, 未及时供给、调整或终结, 相应的, 教育和谐取决于教育政策的创新, 及时根据教育政策总体环境的变化, 及时供给、调整或终结教育政策。这里的教育和谐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静态的, 是指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契合的状态。二是动态的, 是指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 教育政策既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需要, 又担负起改造环境的功能。无论是静态的契合, 还是动态的均衡, 前提在于教育政策的创新。缺乏教育政策的创新, 教育无法实现和谐。

参考文献

[1][11][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陈黎, 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36.

[2]汪永成.试论政策创新能力[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2, (4) :14-17.

[3]马斌, 贾小宁.试论公共政策创新的困境与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 (3) :67-73.

[4][9][13]黄建荣, 向玉琼.论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35-42.

[5]秦勃.论公共政策创新的现实表征、引发动因及价值取向[J].行政与法, 2010, (1) :24-27.

[6]陈潭.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04, (5) :48-52.

[7]王国红.地方政府的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辨析[J].政治学研究, 2007, (2) :71-76.

[8]周成海.教育政策借用:必要性、可行性及其过程[J].外国教育研究, 2010, (6) :16-20.

[10]坚毅.要素—结构—功能[J].学术研究, 1999, (7) :18-21.

[12]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52.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参考 篇5

2009年秋

一、说明

福建电大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省开选修课《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考试命题以《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由杨莉君主编的,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依据。考试范围涉及教材第一至十一章的全部内容,第十二章不考。考试采取开卷笔试方式。试题类型及分数比例是: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论述题(1题20分)。

下面将各章内容的考核重点以综合练习的形式体现,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二、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教育法律的调整和规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政府及其教育行政机关、学校以及其他办学组织、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教育关系。

2、教育政策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3、教育法律与教育法规的制定机关不同,教育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而教育法规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直属机构制定,也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制定,还可以由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制定。

4、教育法律可分为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198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5、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并且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关于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国已有若干个学前教育方面的行政法规,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6、教育法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违法行为的性质,规定了承担法律责任的三种主要方式,即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7、在我国,确认和承担教育法律责任时,通常应遵循的原则有责任法定原则、责任自负原则、罪刑相当原则、责任平等原则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8、《规程》中提出的“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反映了学前教育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和幼儿园工作的规律,也突出了幼儿教师职责的特性。这条原则是办园的指导思想、开展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也是管理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9、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一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依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三是依据学前教育的启蒙性质。

10、学前教育目标结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总目标、教育领域分类目标、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和学段目标。

11、一般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12、一般认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创设必备的活动区;二是加大幼儿园绿化程度;三是充分开发幼儿园空间潜能。

13、《幼儿园管理条例》是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规。它明确了幼儿园的任务、管理体制与原则,举办幼儿园的条件、保教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以及法律责任和执法、监督等,因而是中国举办、管理和评估幼儿园的基本依据。

14、《幼儿园管理条例》对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包括对幼儿园园舍、设施、工作人员和经费的要求以及对幼儿园登记注册的规定。

15、《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行政事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园长负责制、幼儿园收费和财务管理、对幼儿园园舍环境的要求等。

16、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领导班子负责。

17、幼儿园教育评价具有三个功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18、《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的性质作为明确的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19、《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幼儿园的设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举办者的资格条件;二是审批机关的问题;三是设立的程序问题。

20、幼儿教师培训的形式主要包括教材教学培训、职后补偿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幼儿教师的职务培训。

21、幼儿教师岗位培训的方式主要有:教育科研活动、观摩活动、专家讲座、以老带新和个人自学与脱产、半脱产学习相结合。

22、依幼儿园举办者的情况,幼儿园大体有三类:一是公立幼儿园,二是民办幼儿园,三是国有民办园。

23、公立幼儿园的经费来源有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主管部门拨款,家长交纳的保育、教育费和社会捐助。

24、民办幼儿园的经费来源有举办者投入,家长交纳的保育、教育费和社会捐助。

25、国有民办园的经费来源有举办者投入,家长交纳的保育、教育费,社会捐助和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

(二)简答题

1、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自治性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教育法律解释和国际教育条约。

2、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答: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⑴有损害事实,即行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学秩序及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

⑵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即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⑶行为人有过错,即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⑷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是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损害事实是违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3、《幼儿园工作规程》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⑴关于保教结合原则;⑵关于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⑶关于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⑷让幼儿主动活动、有充分的探索操作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⑸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任职条件和幼儿教师素质;⑹关于幼儿游戏;⑺幼儿园管理;⑻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⑼附则。

4、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质要求。

概括起来有四点:⑴要求幼儿园毫不例外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⑵要求幼儿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⑶要求“面向全体幼儿”与“因材施教”统一;⑷幼儿整体发展与培养完整儿童。

5、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⑴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⑵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⑶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⑷参加业务学习和学前教育研究活动;⑸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6、园长通常会通过建立哪些制度来对幼儿园实施有效的管理?

答:有⑴安全检查制度;⑵健康教育制度;⑶安全教育制度;⑷幼儿园生活制度;⑸卫生保健制度;⑹幼儿园管理制度;⑺班主任教师工作制度;⑻幼儿园财政管理制度;⑼奖惩制度等。

7、《幼儿园管理条例》确立的我国幼儿园管理体制有何特征?

答;《幼儿园管理条例》确立了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这一管理体制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政府负责,幼儿教育事业管理地方化。第二,分级管理,教育部门发挥主管主导作用。第三,分工负责,幼儿教育事业管理社会化。

8、《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作了哪些规定? 答:⑴要求幼儿园要贯彻保教结合原则,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⑵要遵守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招生编班作出的规定; ⑶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⑷要尊重幼儿的权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⑸要做好安全卫生保健工作。

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做为哪些规定?

答:《纲要》第二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将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相对划分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并同时强调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纲要》在对每一领域进行阐述时,均包含“目标”、“内容与要求”和“指导要点”三部分。“目标”部分主要表明该领域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何在。“内容与要求”部分则说明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与此同时,将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部分则主要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和特别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

10、幼儿教师应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

答: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⑴要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儿童发展目标”这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明确儿童发展各方面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指导全面分析本班儿童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与需求,以确定全班幼儿和各幼儿的主要及重点的教育需求领域。⑵要明确教育内容不等于“教材”,教育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儿童的发展需要来确定。⑶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并来自于儿童发展和生活经验。⑷社会、文化、本土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也是教育内容的另一宝贵而丰富的来源。

11、幼儿教师具备什么样的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答:⑴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获得有益于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并且,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以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有利于幼儿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等的充分发展。⑵有效组织适合于幼儿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⑶促进儿童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⑷教师自身要成为儿童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⑸积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幼儿园活动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⑹积极地评价儿童。

12、《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哪些意见? 答:⑴明确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⑵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 ⑶加强管理,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⑸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⑹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

13、如何理解“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

答:对于“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这一性质的理解,有两点需要注意: ⑴民办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即民办学校的财产归学校所有,而不归举办者所有。

⑵民办学校出资人依法可获得合理回报,但这种回报是以奖励的形式出现的,在数额上是有限的。

14、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如何进行管理与监督? 答:⑴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指导; ⑵政府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督导、评估;

⑶审批机关对民办幼儿园招生简章和广告的备案; ⑷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受教育者及其亲属的申诉;

⑸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为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服务。

15、幼儿园园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全面主持幼儿园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⑴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

⑵领导教育、卫生保健、安全保卫工作。⑶负责建立并组织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⑷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和评估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并给予奖惩。⑸负责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组织文化、业务学习,并为他们的政治和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关心和逐步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⑹组织管理园舍、设备和经费。⑺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⑻负责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16、申请认定幼儿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⑴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⑵普通活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

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人民医院体检合格。

17、幼儿园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答:⑴自主管理;⑵自由安排教育教学活动;⑶自行招收幼儿;⑷管理幼儿;⑸聘任管理教职工;⑹管理幼儿园设施与经费;⑺拒绝非法干涉;⑻其他合法权益。

18、幼儿教师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答:⑴教育教学权;⑵科研权;⑶指导评价权;⑷参与幼儿园管理权;⑸培训进修权;⑹获得报酬待遇权;⑺其他合法权益。

19、他人侵害幼儿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答:⑴侵害幼儿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民事责任。

⑵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对幼儿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经教育屡教不改的,由其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⑶明知园舍有倒塌危险或其他教学设施有危害而不采取措施,依据情节轻重情况,追究直接人员或主管人员的行政、刑事责任。

⑷教唆幼儿违法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20、幼儿园常见的安全事故有哪些?

答:⑴幼儿同伴嬉闹致伤;⑵教学游戏设施致伤;⑶幼儿被砸伤;⑷儿童走失;⑸烫伤;⑹物品戳伤。

(三)论述题

1、试述学前教育法规的作用。

答案要点:⑴保障作用。首先,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有利于保障儿童学习的权利和被尊重的权利。其次,有利于保障和促进依法治教目的的实现,提高学前教育工作效率。

⑵指引作用。学前教育法规作为教育法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目的、政策、指引人们按照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目的和要点开展教育活动,是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向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宣布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和指示,并明确要求各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必须执行这些条文。⑶教育作用。学前教育法规颁布的实质是教育和规范人们学习、遵守学前教育法规的规定,并运用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儿童的权利,教育其他团体或个人对学前教育和学前儿童的重视。

⑷评价作用。学前教育法规作为国家的一种普遍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人们教育行为的作用。

2、试述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要点: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首先,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化。其次,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指导着学前教育立法的过程,而且指导着学前教育法规的运行和实施,是学前教育法规的灵魂。第三,学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学前教育法规的依据,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又有明显的区别:⑴制定的机关不同。学前教育法规的制定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

⑵约束力不同。学前教育法规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依其层次级别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学前教育政策则由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它协调与总揽教育工作的全局,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其本身不具有国家意志和普遍的约束力。

⑶表现形式不同。学前教育法规制定后,通常以条文形式出现,而学前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所作的决定。

⑷实施方式不同。学前教育法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若不按法律规范作,就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学前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主要靠党组织的领导干部、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和工作人员作用的发挥,也靠党的纪律、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人们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其强制力有一定的限度。

⑸稳定性不同。学前教育法规是比较成熟和定型化的学前教育政策,它不宜随意变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学前教育政策则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工作形式和任务的变化而需要适时作出调整、修订,而且必须不断完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⑹调整范围不同。学前教育法规一般就教育活动的根本方面和教育的基本关系加以约束和规范,其调整的范围比学前教育政策要小一些。学前教育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决定了其调整的范围要更广泛,它可以及时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其调节、导向作用。

3、联系实际说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案要点:⑴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教师应具有全面、正确的儿童发展的知识和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儿童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这是一个教师对儿童进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的能力主要指:①正确地认识儿童与儿童发展;②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③平视儿童,在与儿童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儿童发展。⑵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儿童发展目标”这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明确儿童发展各方面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指导全面分析本班儿童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与需求,以确定全班幼儿和各幼儿的主要及重点的教育需求领域。②要明确教育内容不等于“教材”,教育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儿童的发展需要来确定。③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并来自于儿童发展和生活经验。④社会、文化、本土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也是教育内容的另一宝贵而丰富的来源。

⑶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①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获得有益于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并且,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以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有利于幼儿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等的充分发展。②有效组织适合于幼儿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③促进儿童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④教师自身要成为儿童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⑤积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幼儿园活动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⑥积极地评价儿童。

4、联系实际阐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过程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过程主要是指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教育的评价三个方面的一个循环过程。

⑴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方面,首先倡导的是整合原则,即必须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而不能将其独立开来进行教学。

⑵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方面,要坚持平等原则,创造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环境创设原则,教学的原则,师幼互动的原则和托幼衔接、幼小衔接的原则。

⑶教育评价方面,要坚持各方协作原则,教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原则,方法的多样性原则和双重评价原则。

5、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国家给予民办学校哪些优惠、奖励政策?

答案要点:⑴设立政府专项基金。根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在财政上拨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的用途有两种:一是政府从财政拨付一定的资金给需要资助的民办学校,帮助民办幼儿园改善教学条件,添置教学设备,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二是政府对民办教育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物质奖励。

⑵国家的经济资助。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民办幼儿园解决办学困难:一是可在资金上对民办幼儿园予资助;二是结合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闲置的但又能被民办幼儿园加以利用的国有资产出租或转让给民办幼儿园,用于改善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⑶税收优惠。包括两方面:一是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向民办学校捐赠财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并予以表彰。

⑷信贷支持。国家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向民办教育机构提供低息贷款、长期贷款等手段,减轻民办教育机构办学上的资金压力,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⑸用地优惠。新建、扩建民办教育机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⑹取得合理的回报,但这种回报是一种奖励性的回报,而不是投资性的回报。

英国早期教育政策 篇6

1998年,布莱尔带领的新工党提出了第一项早期教育干预政策——“确保开端”(Sure Start),并首次提出了早期教育的国家战略“国家儿童保育战略”(National Childcare Strategy)。以此为开端至2014年,英国政府换了三届(布莱尔连任两届政府),但对早期教育阶段的重视与干预却一直没有改变。这一长期、持续的政策与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紧密相关。首先,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变化迫使英国政府改变传统的就业与家庭政策。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衰退意味着英国政府需要鼓励更多的妇女就业;而生育率下降、单亲家庭比例增加以及双亲家庭父母共同工作比例的提高意味着需要更具支持性的家庭政策,尤其是有关早期保育的政策,以解放更多女性劳动力和鼓励生育。其次,近二十年的多学科研究不断表明,早期干预对儿童未来就业和社会经济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而言,早期干预更被视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预防负面行为与社会后果的策略。最后,2010年的一份关于英国儿童贫困状况的独立报告鲜明地提出,儿童0~5岁阶段的经济与教育状况决定了其以后的贫困程度。由此,“奠基阶段”(Foundation Years)概念被提了出来,并深刻影响了英国早期教育政策。以上三方面因素,特别是解放家庭劳动力、投资儿童以期待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回报成为了英国政府积极持续地干预早期教育阶段的主要动力。这一背景也解释了为什么英国的早期教育政策都同时涉及家庭与就业政策(比如,不断延长母亲和父亲的产假时间与增加灵活性成为多项早期教育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以及始终关注贫困弱势儿童。

二、英国早期教育体制简介

本文将介绍英国从1998年至2014年的早期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在介绍具体内容之前,有必要先简单梳理英国的早期教育体制与机构,并明确一些重点概念。

1.英国早期教育覆盖范围

英国对早期教育阶段的定义可以等同于学前教育阶段。英国的义务教育始于5岁。所有在9月1日满5岁的儿童都需要接受正规学校(或获得批准的家庭)的教育。长期以来,英国的教育政策已经涵盖了5岁以上儿童的教育。新的早期教育政策则将关注点放在了0~5岁这一阶段,因而与学前教育阶段的概念等同。英国对早期教育阶段的另外一个称谓是“奠基阶段”。

2.英国的保教一体化

由于早期教育涵盖了婴儿(0~2岁)与幼儿(2~4岁)阶段,保育(care)便成为早期教育的重要部分。英国的各项早期教育政策都强调保育与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性。可以说,保教一体化是英国早期教育政策的特征之一。

3.英国早期教育主要机构

英国的早期教育机构种类繁多,英国国家教育标准局(OFSTED)将各种机构分成五大类:一是儿童保育员(Child minders),在政府注册的个人从业者,照顾一位或多位0岁到18岁之间的儿童;二是家庭组织(Domestic premises providers),在政府注册的家庭活动小组;三是非家庭场所的非政府早期教育机构(Nondomestic premises providers),私立和非营利的早期教育机构以及课外活动团体;四是地方政府举办的早期教育机构,特许学校、自由学校(Local authority-maintained,academies and free schools),地方政府管辖的早期教育中心、保育学校,或者公立小学以及中学里设立的幼儿班;五是私立/独立学校(Independent schools with nursery provision),包含幼儿班的私立学校。

根据英国最新的督导政策,这五类早期教育提供者/机构都要接受英国政府的质量监督,即定期的督导。在这些机构中除了地方政府管辖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所有的机构或个人服务都需要由家长付费购买。但是,后面介绍的很多政策都不断努力提升对家庭与儿童的资助范围,资助的经费可以用于以上所有五类机构。

从服务儿童的年龄范围看,公立小学、中学和私立学校的幼儿班一般都是从3岁开始;部分私立学校将幼儿班扩展到招收2岁的儿童。地方政府举办的“确保开端”的儿童中心则可以为0~5岁的儿童提供服务。儿童保育员、家庭组织的活动团体,以及一些非营利和私立的早教机构也可以招收0~5岁的所有儿童,甚至可以招收超过5岁的儿童。(见表1)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分类是根据英国教育标准局的督导类别总结的,在每一个类别中还存在更加多样化的机构和服务方式。

三、1998年以来早期教育政策内容

1.国家保育战略和确保开端项目

199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英格兰地区的“国家保育战略”(the National Childcare Strategy for England),开始高度重视早期教育阶段。“确保开端项目”(Sure Start Programme)则成为落实这一国家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1998年提出的“确保开端项目”受到美国的“确保开端”项目的影响,其核心为对处境不利地区的家庭提供早期干预和支持,以确保在这些家庭中生活的儿童不会陷入继续贫困的恶性循环中。需要注意的是,2001年之后,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负面评估的影响而从“确保开端地方项目”改换为新的“确保开端儿童中心”(Sure Start Childrens Centre)。虽然两者在名称上有连续性,但是其不同也非常明显。

2.“每个孩子都重要”绿皮书

200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每个孩子都重要”(Every Child Matters)绿皮书这一标志性政策文本。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是对2000年2月英格兰8岁女孩维多利亚·科里比亚(Victoria Climbie)受虐致死事件的直接回应。根据英国政府的调查,此事件主要是由于儿童社会服务机构、卫生部门和警方之间联系合作不足导致的。因此,这一新的政策明确提出了跨部门合作的改革目标,并在以后的政策中得以延续。此外,绿皮书明确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五项目标:健康(healthy)、安全(staysafe)、快乐并有所成就(enjoy and achieve)、做出积极贡献(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和达到良好的经济状况(achieve economic well-being)。这五项目标成为以后十几年政策与规划的共同目标。

3.十年保育战略

2004年,即将迎来大选的布莱尔政府又颁布了“父母的选择,孩子的最好开端:儿童保育十年战略”(Choice for Parents,the Best Start for Children:A Ten-year Strategy for Childcare)。这一战略一方面是对“确保开端”的一些负面评价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将“每个孩子都重要”绿皮书中的目标操作化的过程,规定了国家在2004—2014年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另外,重视支持家庭、支持父母实现工作/家庭平衡也是这一战略的重点,而这一侧重也成为以后政策的重点。

基于这一战略,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得以推广并实施,包括“确保开端儿童中心”、早期卓越教育中心(Early Excellence Centres)和社区儿童中心(Neighbourhood Nurseries and Childrens Centres)。

四、“儿童保育十年战略”

1.目标

2004年8月,英国政府颁布了由财政部、教育技能部和工作与养老金部联合出台的“父母的选择、孩子最好的开端: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草案,在历经3个多月的咨询后,进行修改,并最终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新的“儿童保育十年战略”。该政策于2005年4月开始实施。

英国政府在“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第1章第4条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最好的人生开端以及父母具有更多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机会。早期教育与家庭和就业政策的紧密联系在这个文本中得以突显。基于这一联系,政策规定了三项实施原则:一是确保每个儿童的生活与发展都有尽可能好的开端;二是根据新的就业需求,确保家长,尤其是母亲能够获得就业机会,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持续进展;三是确保家庭在其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中可以自由选择。

2.具体内容

“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具体如下所述。

一是扩大父母的选择:确保父母能够在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方面具有更多和更加灵活的选择。具体包括:到下一届议会结束之前,实现一年12个月的带薪产假,而第一步是在2007年4月将带薪产假延长至9个月;到下一届议会结束前,确保母亲可以合法地将带薪产假转移给父亲;每一个家庭都能够通过当地社区的儿童中心而获得综合性的服务,包括信息咨询、健康、家庭支持、儿童保育和其他与儿童和父母相关的服务,到2008年建立2500个儿童中心,到2010年建立3500个儿童中心。

二是扩大保育服务的覆盖面:确保所有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子女家庭都能够得到支付得起的高质量和灵活的保育服务。具体包括:到2008年为止,确保地方政府履行新的职能,以满足当地家庭的需求;最终实现所有3~4岁的儿童都能享受一年38周,一周20小时的免费高质量保育服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是到2010年为止所有3~4岁儿童实现一年38周,一周15小时的免费保育服务;到2010年为止,所有3~14岁的儿童都能够在学校以外的机构中获得儿童保育服务,服务时间延长至早上8点到下午6点。

三是确保质量:提供世界一流的早期保育服务,任用高技能的儿童保育人员,并创设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环境。具体包括:所有的日间保育机构都由专业人员管理;从2006年4月开始,政府每年都确保投入1.25亿英镑至早期保育和教育,以确保服务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和可支付性;改革现有的监管模式以提高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的质量。

四是提供支付得起的保育服务:所有的家庭都能够支付得起自己所需要的保育服务。具体包括:到2006年4月为止,将政府资助的保育费用占据保育成本的比例由70%提高到80%;对于年收入为34000英镑的双职工夫妇,在新的改革政策下,家庭支付两个孩子的养育成本将从85%的比例降低到75%的比例,合计一年节约700英镑,而且在这一步的基础之上,政府的长期政策目标是将这些家庭的早期保育与教育成本降低到可承受范围之内;本报告同时宣布,从2006年4月开始,额外拨款五百万英镑在大伦敦区行政范围内开展试点项目,以探索创建可支付的早期保育的方式与方法。

3.特点

“儿童保育十年战略”与前期的“确保开端地方政府项目”以及“每个儿童都重要”绿皮书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其开宗明义地突显儿童保育与早期教育服务与父母工作之间的关系。“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政策逻辑为:通过鼓励父母选择早期保育服务来鼓励父母(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外出工作,然后通过工作,来改进这些家庭的经济情况,从而减少儿童贫困现象。但是,综观全文,强调鼓励父母工作的逻辑是这一政策的核心。鼓励父母选择早期保育服务的关键在于增加服务覆盖面,降低服务费用,以及提升服务的灵活性以适合家长的工作时间。另外,与其他政策相一致的是,“儿童保育十年战略”也强调早期保育与教育质量问题,提出高质量的保育与教育本身就是对儿童将来负面行为的有效预防。至于保育质量问题,这个政策提供了一个方向,具体落实是在后面的政策和督导的改革。

4.实施阶段

“儿童保育十年战略”还具体规划了实施的几个阶段,主要分布在2004年12月到2014年12月这十年期间,共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不同的分期阶段内,该政策都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内容。(见表2)

5.“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效果评估

前文介绍了“儿童保育十年战略”所设定的四个方向上的具体目标,评估实现这些目标的程度是评估这一政策效果的最直接方式之一。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目标在2010年之后,缺乏具体的时间表和实现方式。2014年是十年战略的最后一年,但在这一年里并没有看到英国政府公布专门针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效果的评估报告,因此,对于一些核心目标,比如产假延长至1年,还无法对其评估。

评估这样一个长期政策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政策的实施期间超过制定政策的政府的届期。这就意味着,新政府对旧政策的评估可能会有不同侧重点,或者会结合新的政策进行。这也正是英国十几年早期教育政策评估所突显的一个不足——长期的政策是否能够在规定期间(如10年)之内得以延续是不确定的。

最后,由于“儿童保育十年战略”包含了英国早期保育与教育政策的多方面内容,对其的评估其实相当于对整个早期保育与教育服务的评估,也必将包括其他相关政策,比如“确保开端儿童中心”等。因此,对综合性政策的评估无法避免地将综合评价多项动态政策,而这很难说最终的评估结果是针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还是多项中央与地方政策互相影响促动的结果。

基于以上的讨论,下文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评估主要看:一是专门针对这一战略的评估报告;二是对于一些定量性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很多数据只公布到2010年);三是其他相关报告。

(1)2007年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阶段调研报告

自1998年“国家保育战略”制定以来,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就每一年或两年对早期保育和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虽然这个调研并不是专门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设计的,但是2007年的这份报告非常鲜明地提出是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估。因为从时间点来看,1998-2007年之间的主要早期保育与教育就是“儿童保育十年战略”,针对这一阶段变化的总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对这一新政策的专门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整体实施效果给予较为负面的评价:报告认为“儿童保育十年战略”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帮助低收入家庭方面效果甚微。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到2007年报告调查期结束为止(2007年1月至4月为调查期),与2004年相比,选择使用早期保育服务的家庭比例并没有继续上升。另外,虽然低收入家庭为“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关注重点,但是这些家庭使用早期保育服务的比例仍然很低,因此,很难实现政府所希望达到的鼓励父母工作来降低儿童贫困比例的目标。由此可见,目前的儿童保育服务和工作机制并不足以帮助这些家庭的父母返回职场。在调查中,这些家庭更强调早期保育服务价格太高,以及缺乏早期保育服务信息等问题。

二是针对3~4岁年龄段儿童使用免费早期教育的情况,调查显示,86%的3到4岁儿童使用了这一服务。但是,对于低收入家庭以及亚裔儿童家庭而言,使用政府免费早期教育服务的比例仍然低于平均标准。

三是虽然新政策规定更多的学校开展课后小组活动,但是对于课后活动小组的使用情况,与2004年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

四是虽然在早期保育与教育可支付性方面有一定改进,但是服务价格仍然成为多子女家庭以及具有年幼子女家庭无法使用这些服务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少数族裔家庭中更为明显。这一状况也很可能反映出很多家庭并不了解已有的优惠政策。比如,申请税费减免的家庭并没有因为政策的改变而得以增加。另外,复杂的税收行政管理方法也可能制约了更多的家庭享受这一优惠政策。

五是获得财政资助的家庭比例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更多的雇主提高了对雇员保育需求的支持。但是,高收入群体在这方面的受益明显多于低收入家庭。

六是大部分家庭认为幼儿保育服务的覆盖面和灵活性仍然无法满足家庭的需求。虽然近几年幼儿保育机构有所增加,但是很多少数族裔父母仍然认为无法找到合适的保育服务,而这也有可能与高昂的服务价格存在相关。无法满足家庭需要的其他原因是缺乏假期期间的保育服务和无法满足一些特殊上班时间家庭的需要。虽然新政策已经延伸了学校对家庭开放的时间,但是很多家长仍然无法在学校假期期间找到合适的保育服务。另外,对于单亲家庭而言,很多单亲父母亲的工作时间特殊,他们普遍反映难以找到适应他们工作需要的保育服务。

最后,很多家庭仍然主要依赖于非正式保育服务,尤其是依靠祖父母的免费保育支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的报告虽然是针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但是,显然只能算作一个中期报告。后面的报告,尤其是2014年的报告显示了以上不足的领域已经发生了改进。但是,2007年以后的报告都不是专门针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因此,只能看作是对整体早期教育政策与规划效果的评估。

(2)定量目标的达成

根据“儿童保育十年战略”中的具体三阶段目标,2010年之前的目标大部分得以完成,包括共建成3500所“确保开端儿童中心”;所有3~4岁儿童都享有一周15小时,一年38周的免费早期教育服务;母亲的产假延长至9个月;政府的年度拨款到位;政府的减税政策到位。但是,对于2010年之后提出的一些目标的实现情况并不清楚,包括所有3~4岁儿童享有一周20小时,一年38周的免费早期教育服务;母亲产假延长至12个月;免费早教服务扩展到处境不利地区的2岁儿童。

(3)其他相关报告

除了政府主导的评估之外,英国的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也不断地发表针对整体政策或者某一方面的评估报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埃莉诺·布朗和卡罗尔·伯格的《在新的确保开端项目的框架下对有行为问题儿童家庭的干预项目的评估》报告。报告对如何能够使“儿童保育十年战略”发挥优势,从而让家长和儿童互动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服务进行了研究。报告发现,新的方案受到了多数家庭的普遍欢迎,并且在受惠者中年轻父母居多;参与家庭在健康行为、人际关系、父母角色以及产妇健康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变化。

另外,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官网于2008年7月7日报道了“家庭保育员合作方案”(Family Nurse Partnership Program)的效果,认为这一方案能够帮助改善婴儿、幼儿和他们家庭的生活。而这一方案是在“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影响下开始的,因此,也可以视为“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效果之一。

除了这些正面的评价之外,对“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的负面报道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2008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英国儿童列为发达国家中“最不快乐”的群体的报告引起了很多公开的反思。全国教师家长协会联盟(the 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s)的发言人马格丽特·莫里斯说:“孩子们刚刚出生就被我们剥夺了美好的童年,这是一种危机。”一些专家指出,英国所有的公立、私立保育机构都必须按照政府设定的幼儿基础阶段课程进行早期教育,其中包括读写、算术、问题解决等共69项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毁掉了儿童的快乐童年。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篇7

一、山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 山西省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发展, 形成了学前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家长所接受。2010年底, 山西省119个县中有85个县通过了我省基本满足学前三年教育的验收, 占全省县 (市、区) 总数的71.4%;县镇及农村共有幼儿园3594所, 在园幼儿521841人, 幼儿园教职工16456人, 其中教师16126人, 农村幼儿园平均每名教师能负担45名幼儿。山西省学前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正规与非正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相结合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逐步发展和完善了与山西省经济更加适应的、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

2011年, 山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提出学前教育三步走, 2011年“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园建设, 全省1/3的乡镇建成1所以上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入园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2012年“在2/3乡镇建成1所以上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13年全省城乡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达600所以上;各乡镇至少建成1所以上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乡镇中心园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入园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山西省各级政府将财政支出的近1/5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但对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却非常低。目前山西省各级财政公立幼儿园人均投入为3633元/人, 而农村幼儿园仅为1400元/人, 经费的巨大缺口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目前农村幼儿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托幼收费, 以长子县鲍店幼儿园为例, 长子县鲍店幼儿园拥有约300名, 教师6名, 保育员6名, 教师工资900元/月, 保育员工资700元/月。幼儿收费700元/人/学期 (包括管理费、食宿费、书本费等所有费用) , 但幼儿园收费仅能勉强维持幼儿园的日常运转, 利润极低。

(二) 农村幼儿园规模小, 办学条件差。

受地域等因素限制, 山西省农村幼儿园仍以二类以下为主, 村办园是农村幼儿园最主要的办园形式。而村办园的生源有限, 规模不大, 基础设施落后, 活动空间狭小, 办学条件简陋;食堂卫生差, 校车严重超员是普遍现象;个人出资兴办的民办幼儿园为减少开支, 追求利润最大化, 以上问题尤为突出。

山西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 农村教师负担的幼儿人数严重超负荷, 其中由教育局设立的公立幼儿园中, 每名教师负担97名学生, 集体办幼儿园每名教师负担30名幼儿, 民办和其他形式办学的幼儿园每名教师负担25名幼儿。农村公立幼儿园每名教师要负担近百名幼儿, 远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需要。

长子县教育提供的数字显示, 长子县共有在园幼儿7210名, 3-5周岁适龄幼儿10449名,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9%;幼儿教师679名, 其中公办教师103名, 其余576名为聘任。按照鲍店幼儿园的收费标准, 每名幼儿每天的伙食费标准仅为3元, 难以保证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要求。

(三) 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 年龄偏大。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山西省农村现有的3567所幼儿园中, 除政府教育部门所属的1000所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支付部分教职工的工资外, 其他2567所幼儿园办园经费全部是自收自支, 约占市区幼儿园总数的72%。因此, 山西省农村幼儿园教职工待遇相对较低, 幼儿教师的工资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工资标准, 《教师法》明确规定, 幼儿教师属教师范畴, 应该享受教师的待遇。山西省统计局统计的城镇职工的平均月工资约为2300元。中小学教师实行规范补贴之后, 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工资差额越来越大。

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而工资待遇低是造成大批幼儿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农村大部分幼儿教师付出了繁重的劳动, 所得收入却相对较低, 由于工资待遇过低, 使农村本来就稀少的正规幼儿教师更加缺乏, 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年龄偏大, 36岁以上者占到一多半, 在教育教学上, “小学化”现象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的幼儿班参照小学的做法, 配备一名教师, 幼儿的一日活动与小学生如出一辙, 加重了幼儿的负担。

(四) 办学力量薄弱, 民办力量占主导地位。

山西省农村幼儿园绝大多数处于无序运营状态, 未经审批擅自办园和一村多园、多村无园的现象普遍存在;村办幼儿园仍然以村集体办园为主, 2010年山西省农村幼儿园2939所, 教育部门开设的幼儿园692所, 村办幼儿园1544所, 民办699所, 其他形式办学4所, 村办幼儿园占到农村幼儿园一多半。由于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 社会上的个人幼儿园零星点在分布。造成有资质的幼儿园经营不断恶化。无法保证学前教育质量, 甚至会带来其他不良后果。

实际上以长子县为例, 目前合规幼儿园48所, 公办2所, 村办19所, 民办27所, 另有无证私办幼儿园23所。据调查, 各村村委会为方便管理, 都把村里的幼儿园承包出去, 监督管理无从谈起。

三、山西省农村学前教育经营案例分析

长子县鲍店幼儿园是2006年领证开办的一所民办幼儿园, 现有幼儿约300名, 有大、中、小班各两个;教师6名, 保育员6名, 每班配一名教师、一名保育员。

按照调查鲍店幼儿园的经营状态分析, 该幼儿园处于微利状态, 如果要按农村二级幼儿园标准进行测算, 教师工资1400元、保育员工资900元, 这一项缺口为14.4万元, 幼儿伙食按5元/人/天计算, 缺口为12万元, 交通费按6辆车每天300元计, 缺口为2万元, 总计该幼儿园将亏损26万多元。

四、解决山西省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如下表2, 按照这一纲要, 到2020年底, 我国学前教育要基本普及。

而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 其实质是学前教育公平上出了问题。当前, 在我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情况下, 应该实行教育投入重心下移, 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一) 推行农村学前教育分阶段义务试点。

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瑞典, 所有0至6岁幼儿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 江苏省作为试点省, 于2005年率先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我省可以参照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分阶段实施逐步实施。可以在我省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先行实施农村学前三年或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探索我省农村学前免费教育的发展路径。对率先实行农村学前免费教育的试点园在土地使用、税收、资金投入、申办审批、资质认定、师资力量配给方面给予支持。

(二) 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制度, 使费用分担机制合理化。

一是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幼儿办学机构的扶持力度。根据表2分析, 如果给予每名儿童每年财政补贴850元就可以使鲍店幼儿园达到农村二级标准。按此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对除公立幼儿园的2000名幼儿外的其他8000名农村儿童进行补贴需要投入8000人×850元=680万元。长子县有35万人口, 山西省人口为3500万, 按人口比例测算, 我省第一期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需要资金大约为680万元×100=6.8亿元。二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制度。省、市、县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 每年从财政列支一定数量的经费 (建议占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度预算的1%) , 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并做到逐年增长。三是有条件的县政府, 可以对经登记注册的农村幼儿园, 按照入园特困幼儿数给予特困经费补助。

(三) 采取有效措施, 改善幼儿教师权益。

一是由于我省农村幼儿园以民办形式为主, 因此建议政府在办好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 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制定非公办幼儿教师聘用、管理制度, 解决好工资福利、职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二是拓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培养渠道。依托省幼儿师范学校、市、县的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等, 定期开设培训班对农村幼儿教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剩余的教师编制用于安置幼儿教师, 经过考核后安排到幼儿园工作, 保证每所幼儿园至少50%的教师为公办教师。

(四) 加强长期监管机制。

落实国家、省关于将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的规定, 进一步完善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一是提高设立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门槛, 各地教育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点的设立本着因地制宜, 就近入学, 减少负担的原则, 进行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二是对农村学前教育点要长效监管、有效考核。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指导, 特别要监管资金的运营情况, 教师的工资情况, 儿童的膳食情况, 使政策落在实处, 出现问题的严肃处理。建立考核机制对学校进行定期考核, 对不合格的办学机构要给予通报、警告、撤销资质等处罚, 并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以确保学前教育得到健康、有续发展。三是要建立各级幼儿园升类达标奖励制度, 对晋升的幼儿园由政府财政给予奖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DL].http://www.gov.cn/jrzg/2010-7/content-1667143.htm, 2010-07-29.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篇8

贵州省作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代表, 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省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贵州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很多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 这些教育政策是如何影响贵州省人力资本的, 这是一个亟待探究的问题, 对于贵州省今后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一、贵州省高等教育政策

(一) 高校现状

直到2006年, 贵州省才拥有40所大学, 其中贵州省直属高校总共有6所, “211工程”建设大学1所, 重点建设的高校2所 (且不含贵州大学) , 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 大学数量仅高于宁夏 (22所) , 西藏 (17所) , 居全国倒数第三。[1]虽然近些年发展了许多院校, 但是这些院校大多数学生规模都在1万人以下。学科结构方面, 有理工类专业的学校较少, 而且大都集中在贵州大学;农业方面的专业也很少, 贵州作为农业欠发达的地区, 应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方面的农业领域, 但是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虽然上面两种类型的专业贵州省还是很落后, 但是在医学、法律、财经等专业方面, 贵州省还是很有潜力的, 比如贵阳医学院在西南地区的医学院里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贵州财经学院在会计、金融方面也是很擅长的, 所以综上贵州的高等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在此希望贵州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努力认清形势, 发现自身的亮点, 又要了解自己不足之处, 学习借鉴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 促进贵州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 相关教育政策

1.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政策

从获取的2000-2009年的数据来看, 贵州省教育支出从2000-2009年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2000年的34.74亿元到2009年的256.72亿元, 教育占贵州省财政支出的比例从2000年的17.23%到2009年的18.71%, 从这里可以看出贵州省政府对于教育是相当重视的, 在投入方面舍得投资。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关键要素之一。[2]但是, 在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贵州的投入还是很少的, 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应努力提高1-2个百分点。

2.教育规划政策

《贵州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相关改进措施。这份规划是“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这份文件对如何落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的层次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比如在高等教育层次上, 贵州省细分不同的层次, 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选择, 这样就为贵州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厘清了思路;在高等教育阶段, 根据性格、习惯等, 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 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大学阶段更好地发展自己。以上这些措施都为进一步推进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方案方面的引领。

3.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要以质量评估为基础, 引入第三方测评机构, 从而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审核机构, 以第三方的视角来观察、审核贵州省的高等教育, 并把评估的结果与高校经费、优惠政策等相关联, 但是在我看来贵州省的这项政策并不是完美的, 因为有关的指标还不是特别明确、很能说明问题的。

此政策中,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评估指标的确定。首先, 指标确定的前提就是对贵州省高等教育的广泛调查且越详细越好, 问卷调查是最好的方法;其次, 在问卷结束之后, 对问卷进行分析也是重中之重, 结合SPSS软件等来分析出影响因素, 这样就能很准确地找出最关键的质量评估因素;最后, 将这些因素都整合在一起, 这样就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去了。

如此才能能从根本上提高贵州省高等教育的质量, 从而更好地为贵州地方经济输送优质人才, 促进贵州省的发展。

二、贵州省高等教育政策的人力资本溢价效应

(一) 人力资本溢价效应

“溢价”最初起源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是对投资者承担额外风险所支付的补偿, 是超出无风险收益的超额收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别的资本投资, 其投资收益也可以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将其划分为正常的人力资本收益和超额收益———人力资本溢价。[3]

国内关于人力资本溢价的研究, 较多是从部门间的工资溢价角度开展。赵耀辉 (2002) 对我国研究了部门间的工资溢价问题, 认为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获得工资溢价, 并且国有企业有着比集体、私人企业更高的溢价水平。[4]郭庆旺和贾俊雪 (2009) 研究发现了人力资本溢价是因为人们不同的教育背景而导致的。王红涛 (2011) 认为人力资本溢价就是在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 同质人力资本因具有相同的边际生产率而获得相同的报酬。[5]目前, 很少有学者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 所以本文在理论基础方面还存在欠缺的地方。

(二) 政策效果

教育政策包括教育支出、支出类型以及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本文为了更好地反映出贵州省教育政策对人力资本溢价的影响效果,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高等教育发展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 ) 贵州省各高校逐步学习外部先进的办学理念, 厘清了自己的办学思路;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从高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使得高校在学校建设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审时度势, 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减少短处说带来的影响。

随着贵州省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 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办学体制, 比如分类、分层等。在大学的类型上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单科性或多科性大学和学院, 既有普通高校也有职业学校, 既有省直属高校也有地区性学校;在资金来源上, 既有国家财政的投入, 同时也出现了民间资金通过不同形式的投入。[6]

2.人力资本积累

21世纪以来, 贵州省政府依据教育发面的相关法规中的要求, 坚持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 (即各省级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 在这“三个增长”政策的指导下, 使贵州省的高校入学率年年增高, 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优质性人才。[7]

过去由于贵州省的教育落后, 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遇, 但是由于21世纪以来贵州省认识到与其他省教育水平的差距, 认识到了劳动力素质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升级改造, 大力发展教育, 促使人力资本快速积累, 发展“大数据”、电子商务等, 为贵州省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心剂。

摘要:教育政策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落实国家、地区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教育政策的实施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形成。本文通过对21世纪以来贵州高等教育政策的解读, 结合人力资本溢价效应的相关理论进一步的深化贵州省高等教育的改革, 为贵州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措施。

关键词:教育政策,人力资本溢价效应

参考文献

[1]郭文.贵州省高等教育持续扩张的教育政策需求及对策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24 (5) :2.

[2]周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贵州省的经验分析[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 2012:24-31.

[3]周蕾, 余恕莲.高管人力资本溢价与企业绩效倒型关系研究[J].会计与金融, 2013, 11:107.

[4]狄子新.劳动力异质力视角下人力资本溢价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 2015 (28) :36.

[5]郭庆旺, 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J].经济研究, 2009 (10) .

[6]牟海松.关于贵州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4 (3) :16.

高校形势政策教育与公民教育初探 篇9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 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 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 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 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 因此, 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 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 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 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 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 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 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 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 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 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 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 学生参与性不强, 积极性不高。此外, 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 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 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 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 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 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 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 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 互相渗透, 才能“润物细无声”, 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 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 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 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 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 提升道德品质, 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 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 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 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 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 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 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 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 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 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 重走长征路, 体验国家发展等, 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 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 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 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 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 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 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 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 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 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 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 总结经验, 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 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1]孙静.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篇10

一、巴西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与 举措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巴西的学前教育一直没有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通过颁布政策法规和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

(一)通过立法明确学前教育的地位与政府 责任

1974年,巴西教育部与卫生保健部、社会保险部、全国营养研究所等一些部门合作,共同制定了“学前教育计划”。1975年,巴西设立了学前教育协调机构(Coordenaāo de Educao Pré-Escolar),并规定教育部(Ministério de Educaāo,MEC)是国家负责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1979年,巴西的学前教育机构有19,800家,教师队伍5.2万人, 约120万儿童进入了学前教育机构。1988年,巴西联邦宪法 (Federal Constitution) 首次明确提出要“关注0~6岁的婴幼儿进入托儿所和幼儿园”,并确立了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还明确提出扩大并支持学前教育机构。同时,在有关社会权利、社会安全、健康、教育等的条款中均阐明了保护儿童权利的原则以及州、市、家庭和社会应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巴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全国全面援 助儿童和青少年计划”,其中包括要支持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发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普及化运动的兴起,巴西的学前教育政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96年,巴西颁布了《国家教育指导和基本法》(Law of Directives and Bases of National Education,LDB),明确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规定为7岁,并将学前阶段(0~6岁)确立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同时,0~3岁的托儿所教育也从社会发展部转为教育部管理。

为了构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从2000年开始,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2001年,巴西教育部制定了《国家教育计划(2001~2010)》(Plano Nacional de Educaāo,PNE),[9]确立了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方向、目标和优先发展的领域,与2000年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中提出的“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EFA)的目标相一致。根据该计划,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都要承担提高全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减少社会和地区不均衡、增进公共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的职责。该计划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巴西的全民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巴西政府也制定了州和市一级的计划,确保“全民教育”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其中,包括到2010年要实现4~5岁儿童学前教育普及率达80%的目标。到2010年,巴西已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参见表1)。

2005年,《国家教育指导和基础法》修订案将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提前到6岁,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和措施。在宪法修正案中,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也相应调整为0~5岁。2009年,巴西《宪法》修正案第59号将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提前到4岁,使巴西成为世界上义务教育起始年龄最早的国家。2011年,巴西教育部又制定了新一轮的《国家教育计划(2011~ 2020)》,该文件将未来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确立为:到2016年实现4~5岁儿童学前教育的全面普及,到2020年实现0~3岁儿童教育的全面普及, 构建了一幅全面普及0~6岁学前教育的蓝图。[4]

(二)建立专门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制度

通过建立专门的政策或法律以确保学前教育经常性的公共财政投入,是巴西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的制度基础。1988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政府必须将18%的税收投入教育,州政府和市政府必须至少将25%的税收用于教育,并将其中的60%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州政府要将另外40%的经费支持中等教育的发展,市政府则须将这40%的经费投入学前教育,但市政府经常以大力发展初等教育或财力不足的理由挤占学前教育的经费。虽然,这项制度没有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但奠定了巴西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基础。

20世纪90年代,巴西又调整和出台了两项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1996年,《宪法》修正案提升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把要求市政府拿出40% 作为学前教育预算的条款改为市政府只须承担20%,另外20%由中央政府承担。市政府虽然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体,但有关法律法规也规定了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应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经费和技术支持,[5]强化了中央政府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职责。1998年,巴西设立《义务教育发展和提升教学专业化国家基金》(National Fun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for Enhancing the Value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FUNDEF)(以下简称《义务教育基金》),旨在为各州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 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虽然该基金会没有直接涉及学前教育投入,但规定中央政府将额外的教育税收分配给各市政府,潜在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并为财政经费投入学前教育奠定了基础。基金会规定,联邦和州政府需要将政府间转移支付的15%的教育税分配给市政府。巴西全国26个州和中央政府共设立了27个教育基金会。每个基金会的经费根据州公共基础教育所招收的学生数所占份额进行再分配。所有来自该基金的经费都要被用于教育,并规定其中的60%必须用于教师补贴(teacher compensation)。此外,每个州还建立了一个委员会监管经费。

资料来源: Avaliaāo do Plano Nacional de Educaāo 2001~2008: Políticas,Programase Aāes do Governo Federal. Brasília,Inep, 2009;Censo Escolar da Educaāo Básica 2011. Brasília,Inep,2012.

2005年,巴西国会投票通过成立了《基础教育保障和发展基金》(Fund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of Basic Education,FUNDEB),并于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这项改革旨在逐步增加中央政府的税收比重,同时激励州政府更多地投入学前教育,并促使《义务教育基金》的转移支持范围扩大到学前教育阶段,确保州政府为每个幼儿接受托幼服务提供最低的生均成本,进一步扩大了学前教育的财政基础。2007年,该基金会为各自治区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提供了专项经费,以补充各州经费, 并在各个州和市之间重新分配。如果州基金会的经费没有达到联邦规定的最低生均成本要求,中央政府会予以支持以帮助其达到要求的标准。但由于基金会、州和中央政府协调不畅,仍达不到普及学前教育的预期目标,主要是难以惠及偏远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的学前教育。[6]

(三)支持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 教育

虽然巴西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完善法律、财政投入等制度建设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巴西属于分权制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是由各州和市政府负责。分权制的教育体系虽然一方面使各地能够根据当地的需求和文化自主发展学前教育,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各个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并且,巴西社会存在的巨大的阶层差异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均衡。为此,巴西教育部提出了过渡性的应对办法,即优先保证学前一年(5~6岁)儿童进入幼儿园,0~4岁儿童进入托儿所。

尽管《义务教育基金》试图缩小学前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但仍难以扭转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城乡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较大差距。以2009年为例, 西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区4~5岁儿童的入园率仅为50%~60%,东南部和北部一些地区的入园率则超过了80%。根据人口普查和全国住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将家庭收入从低到高划分为五类,发现不同经济状况家庭子女的入园率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1996年到2009年间这五类家庭子女入园率的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家庭收入状况子女的入园率均逐年提高,并且,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子女入园率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这主要得益于一些针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前教育项目及专项经费。例如,巴西农村地区采取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家访”服务(home visits);最南部的阿克里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开展了分别侧重教育和健康的家访项目;还有一些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项目”,以及兼顾儿童教育与健康的项目辐射范围最广且效果最优。2003年,巴西还开启了一项“家庭补助金计划”(family scholarship,葡萄牙语为Bolsa Familia),旨在促进边缘地区的母亲参与教育。2005年 ~2010年间,该项目惠及的儿童从370万增加到620万。[7]此外,还有一些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健康、医疗和教育等综合服务的“儿童基金”(Children’s Fund)。[8]上述学前教育项目成为最偏远地区、弱势儿童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的可行方式。

(四)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注重质量保障

早在1988年,巴西《宪法》开始关注0~6岁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之时,就已经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并由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学前教育课程指南》(National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在全国不同类型的托幼机构中推行。1996年,《国家教育指导和基本法》再次强调要确保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2009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一系列的幼儿园课程指引,为确保幼儿园日常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9]

2001年,巴西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计划 (2001~2010)》不仅提出了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的目标,同时也将改善教学条件、确保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资质确立为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该文件还指出,到2004年,所有州都要设立学前教育监管的组织;到2006年,要建立并实施《托幼机构设施设备配备标准》(infrastructure standards),包括室内采光、户外空间、电力和安全、流动水和下水道; 基本卫生设施、厕所;备餐和就餐的设施设备;根据课程指南的要求创设室内外活动场所,补足配齐家具、器材和教具,以及满足有特殊需求儿童的需要等(详见表2)。并且,要确保幼儿教师的学历至少达到中等教育水平;逐渐延长学前教育的服务时间,并为所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提供餐饮。[10]

由于1998年实施的《义务教育基金》(FUN DEF)并未把普及学前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上述旨在保障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并没有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实施。由表2可知,在2000年和2005年,托幼机构基本的卫生设备和设施的达标率均不足40%;阅读室更是连续几年内没有得到改善,缺乏资金或资源不足依然是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巴西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

2012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两份报告,包括《巴西的下一步发展:实现世界级教育》(Achieving WorldClass Education in Brazil:The Next Agenda)和《为巴西最重要的一代提供更有效的学前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aking Programs Work for Brazil’s Most Important Generation),指出了巴西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应在以下方面作出更大努力。[11,12]

(一)在普及的进程中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

研究发现,只有在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的同时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才能够明显改善幼儿的入学准备,这对于弱势群体尤为重要。[13]但当前,巴西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并不高,且地区差异较大。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有研究指出,东南部地区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质量是北部地区的2倍。以2009年为例,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幼儿园100%都有电,但北部地区只有70%的幼儿园有电。其次,从教育环境质量来看,2010年,一项采用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ECERS-R)对巴西6个城市 (包括贝伦、大坎普、弗洛里亚诺波利斯、福塔莱萨、里约热内卢和泰蕾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进行的研究发现,30%的幼儿园质量较差,约40%为基本水平,26%为满足水平,4%为良好水平,没有幼儿园达到优秀。并且,巴西首都以外的城市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更差。从各项目的得分来看,师幼互动项的得分略高,但优于教育活动的质量和结构化程度的较低,表现为缺少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流程,对自由游戏、团体游戏、活动区活动以及对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照顾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教师不能有效地为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提供支持。[14]

资料来源:Avaliaāo do Plano Nacional de Educaāo 2001~2008:Políticas,Programas e Aāes do Governo Federal. Brasília,Inep, 2009;Censo Escolar da Educaāo Básica 2011. Brasília,Inep,2012.

研究还指出,为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巴西教育部为幼儿园提供业务指导、物质材料等专业支持的同时,也应发挥质量监管的职能。教师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部不仅要提供专门的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也要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师资培训项目。教育部还要支持各州运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如学前教育课堂观察量表(ECCOM)和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质量量表(ECERS-R)。[15]

(二)提高公共财政投入的规模和效率

为了构建一个与经济相匹配的更有效、更公平的学前教育体系,巴西政府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规模和效率,但巴西的学前教育还存在投入不高和地区差异较大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较高,东南部地区的生均经费投入是北部地区的5倍,是东北部地区的6倍多。从巴西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来看,是由中央、地方和市三级政府共同承担。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前教育基础不同,地方和市级政府的财力及投入学前教育的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促进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最好途径,但在实践中,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并未到达最需要的地区及最迫切需求的群体,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率。[15]

研究建议,在发挥国家《义务教育基金》在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作用的同时,也要激励地方政府重视并将额外的税收投入学前教育,使各级政府发挥各自的职能。并且,应在市一级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统筹,可以依据享受“家庭补助金计划”和在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的家庭名单,使学前教育惠及最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儿童,以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益。[16]

(三)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

为了全面实现2016年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巴西还需要为4~5岁的适龄儿童提供160万个学额;为0~3岁的适龄儿童提供130万个以教育为主的托儿所服务(creche)学额。并且,巴西富裕地区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几乎是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童的3倍,但仍有1,200万来自低收入家庭的6岁以下的儿童没有进入正规托幼机构。同时,各州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差异也很大,有6个州4~5岁儿童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于60%。[17]因此,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巴西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前教育政策论文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香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和全人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基础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意义重大。例如,为追求教育公平,改善人群代际恶性循环,从1965年起,美国主要通过联邦政府及州政府拨款,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的“开端计划”(Head Start),为2200多万名学生提供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益[1]。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当前内地幼儿师资培养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一、香港学前教育概况及课程设置

(一)概况

香港作为中西经济交汇的区域,其教育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具有开放、容纳、多元等特点,这一点在学前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当前,香港幼稚园均属于私营机构,由志愿团体或私人开办,分非牟利幼稚园及私立独立幼稚园两类。由于承办主体的多样化,幼稚园办园风格丰富多彩;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

2006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是香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基准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该指引深受进步主义教育儿童观的影响,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以及“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的基本原则。在儿童发展上,该指引提出了幼儿在德、智、体、群、美五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这5个方面的目标被归入“身体”“认知和语言”“情意和群性”“美感”四项发展目标之下;同时,通过六个儿童学习的范畴来落实,即“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2]。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指引又提出了“通过感官学习”“做中学”“从游戏中学习”与“在家长积极指导下学习”的四条具体途径。

从香港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努力兼顾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创设启发他们多元智能的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氛围,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十分重要。正是从幼稚园的群体生活开始,儿童开始了他们不同于婴儿期的“童年”,即一种不属于生物学范畴的社会产物的历程[3]。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是必要的综合性载体。

二、内地高校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现状

(一)开设现状

第一,从当前内地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情况看,以2012年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12年之前开设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入职与在职的培训课程,着眼于提高校(园)长的学校管理能力。2012年之后,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将“教育政策法规”首次列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了该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晰了该课程提高教师政策法规素养的功能[4],从而对该课程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从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其中,教育政策法规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分值比例(笔试)一览表,教育政策法规占了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察部分的10%,是准教师入职的必学内容。

第三,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单列专章(第二十章)论述了依法治教;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将“依法治教”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必要保障。当前,公民政策不断强调法制意识,对于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等方面的执教要求日益严格,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素养,掌握必备的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突发性的伤害事故时能够运用相应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进行应对。这是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的重要现实环境。当前,香港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立法,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教育规例》中。内地也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法,可以在教育政策法规的授课中加以说明,指出学前教育单独立法的必要性。

第四,开设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5],明确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浙江省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条“加强学前教师的从业规范与师德教育”,第四条“加大对幼儿园的治理力度”,第五条“着力提升保教质量”规范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禁搞“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强化训练等[6],都涉及对学前教育依法治园、依法保教的要求,而这些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相关教育内容,均需要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得到体现。

(二)内容设置

从当前涉及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设置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开设的教育法学课程,课时为32~48学时,学分为2~3分;二是湖北理工学院等面向所有师范生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2分;三是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师范生分别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前者为16学时,学分为1分,后者为32学时,学分为2分。

不同的课时设置对课程内容体系带来了显著影响。以温州大学为例,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开设的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见表1;面向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生32课时的课程大纲则不仅增加了一半课时,还在内容上进行了扩充,主要增加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教师与学生的特定权利义务、学前教育的法律责任、学前教育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前教育法律救济等,使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

(三)存在的问题

从表1可见,不同课时安排下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当前温州大学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过于简单,且教师无法完成必要内容的讲授。教育政策法规中关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部分是重点之一。此外,涉及学生伤害事故的内容是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如幼儿园虐童事件,包括针扎、摔打、揪耳朵、强迫吃饭等;校园暴力,包括敲诈、殴打、性侵等,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课时过少通常使得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理论知识。而对于准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

第二,教材案例陈旧,与当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改革与演进相脱节。从一些教师的授课教案与演示文稿(PPT)看,所引用的案例过于陈旧,部分还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不起学费、乡镇政府状告家长不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政府拖欠教师工资等方面,忽视教育体制的分级管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新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如近年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升等、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都使学前教育环境与面临的问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陈旧的案例与现实内容脱节,停留在过去的政策环境中,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解决现实问题无助。

第三,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当前师范生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张乐天主编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7]。一方面,该教材较为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从建国时期的教育政策开始论述,内容庞大、面面俱到,难以在32学时内完成教学,更遑论16学时;另一方面,该教材按学理性逻辑展开,偏重于对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等学术性问题的探讨,更适合于理论研究,对现实热点教育问题关注不足,尤为缺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来的政策法规案例的引介。对于学前教育的师范生来说,他们十分需要对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的处理能力,需要的是按照现实逻辑展开的教材,这一点已有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三、启示

香港学前教育政策提出,要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而不应只偏重“读写算”。从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看,香港实施的有效举措可以引进内地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课程,作为较好的解释性案例。

(一)学前教育学券案例对于教育公平政策的解释

香港特区政府从2007学年开始以“学券”(education voucher)形式直接向家长和合法监护人提供学前教育学费资助,大幅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以解决幼儿公平接受学前教育机会的问题[8],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相比当前内地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政策,香港的学前教育学券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在实施中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可以作为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一个有效的解释教育公平的案例。

(二)学前教育课程范畴对于学前教育游戏区域化政策的解释

香港学前教育通过组织实施“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以及“艺术”学习范畴课程,在具体实施中通过以区角分割的活动室形式,教师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在一个主题网络的框架之下,营造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并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活动。这既是对当前以儿童学习为主的学习观的践行,也是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更为深入的解读。

(三)幼稚园对教师和园长的学历要求对于内地的启示

在香港,幼稚园教师最低入职学历要求是在香港中学会考/中学文凭考试中考获五科合格的成绩,其中包括中文及英文科,并须于不多于两次考试中获取。自2003-2004学年开始,所有新入职幼稚园教师均须具备合格幼稚园教师或同等学历。自2003-2004学年开始,幼稚园的师生比例须达至1:15或更高的比例。自2009-2010学年起,所有新任园长须持有幼儿教育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以及取得学位后至少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并须在受聘前,或在特殊情况下于受聘的首年内,修完校长证书课程。相比之下,内地当前对学前教师的资格要求还停留在中专与大学专科的程度,对于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也缺乏明确的要求。通过对香港学前教师任职资格规定的讲解,不仅能够增加师范生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能够促使她(他)们提高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四)幼稚园质素评核,可以作为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解释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的较好案例

香港教育局对幼稚园持续进行自我评估,于2012-2013学年修订了质素保证架构。公众和幼稚园仍可利用表现指标作为衡量幼稚园教育质素和水平的参考准则。新一轮的质素评核亦于同年开展,以进一步推动香港优质幼稚园教育的发展[9]。这既体现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规定的学校义务的第一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体现了学校义务的第三条“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以及第六条“依法接受监督”的精神。关于香港学前教育质素评估案例的说明,可以规避当前教育类师范生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等抽象的认识,增进学生的理解。

(五)对香港学前教育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开拓学生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视野

当前,内地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大多缺乏对区域背景的介绍,并且往往较为注重对弱势区域的保障,缺乏多元化的介绍,容易导致学生形成“一刀切”的错误认识。香港作为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先行的区域,所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与内容往往较新,更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因此,可以联系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纠正学生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认识,开拓视野,形成全景式的认识。

(六)香港学前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对于教育政策法规授课的启示

香港学前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游戏、“做中学”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内容设置,也可以按照师范生的见习与实习的体验,打破学科体系逻辑的内容安排,设置模块化的内容体系,按照师范生在幼儿园中实际遇到的情境,将政策、法规、故事、教学、实践等结合在一起,以模块教学的形式进行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符合学前师范生的认知特点;能够以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幼儿园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改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教师照本宣科讲读抽象政策和法规、学生积极性不高的课程教学状况,激发课堂的活力,形成“生本课堂”。

四、结语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香港学前教育政策法律不仅对内地幼儿教育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也为高校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了具有鲜活的案例和解释。课程应该走向对现实政策的解读与阐释,应该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创设,才能实现真正的交互性变革,实现为学习者生活做好准备,为未来入职打好基础的真正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婷.美国“早期开端计划”简介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9).

[2][8]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EB/OL].http://www.edb.gov.hk/s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preprimary/index.html,2016-02-09.

[3][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2.

[4]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5]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EB/OL].http://www.gov.cn/zwgk/content_1752377.htm,2010-11-24.

[6]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116号)[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26944.html,2016-2-10.

[7]张乐天.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版、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彭泽平等.香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架及其特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

中等职业教育政策链接 篇12

2007年5月,江苏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7]94号)。《意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为全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对象为学校所有全日制一、二年级的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同时,规定中等职业学校须按5%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助学奖学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财政分担。

[政策二]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

2010年,江苏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部门印发了关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苏财规[2010]3号)。文件明确: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以及在政府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三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免收学费。2009年秋季学期已收取的学费,在2010年春季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予以退还。

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扣除涉农专业学生后在校生的5%确定。省财政按照5%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各地可根据实际,按不低于5%的比例合理确定本地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

涉农专业为200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教职成[2000]8号) 和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人社部函[2009]272号)中的农林类所有专业,具体包括:种植、农艺、园艺、蚕桑、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养殖、野生动物保护、农副产品加工、棉花检验加工与经营、林业、园林、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采运工程、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农机使用与维修、航海捕捞,以及能源类的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专业和土木水利工程类的农业水利技术专业等22类专业。

在中央财政分担我省免学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由省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平均2200元标准,与市、县财政按比例分担免学费补助资金。对在公办学校就读的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省物价局批准的学费标准确定免费标准。在政府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其学费标准高于同类型同专业公办学校的,按同类型同专业公办学校的标准免学费,高出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低于的按实际标准免学费。

[政策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参加属于自己的“高考”。

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招生考试(简称对口单招)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招生计划性质、学籍类型、收费标准、毕业待遇与普通高考学生一致。

自199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试点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口单招考试已形成独特的考试体系。对口单招考试共有14个专业大类,包括:农业、建筑、机械、机电、电子电工、计算机、化工、财会、市场营销、旅游、烹饪、汽车、纺织服装、艺术,中等职业学校上述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口单招考试可升入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继续学习。考试内容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设立了专业技能考试、专业理论考试、文化基础考试3个方面,并突出技能———考生需先参加技能考试,技能成绩排名在前90%的学生可以参加当年的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课程考试。最终根据考试的总分高低,按志愿投档录取。

从2010年起,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均可参加对口单招考试。招生计划中本科占一定比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要求,我省在《江苏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送审稿)》中提出,继续推进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的改革和完善,逐步扩大对口单招规模,继续安排本科招生计划,加快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政策四]国家、省建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逐步形成“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院校有技能大赛”的良好局面。

从2007年开始,我省每年举办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2008年底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苏教职[2008]40号),在全省建立技能大赛制度,实现四个“覆盖”:(技能大赛)逐步覆盖所有职业学校、所有专业、所有教师、所有学生,从而实现四个“促进”:促进校企合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课程教学改革。2010年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共设16个类别49个竞赛项目。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江苏代表团中职组、高职组双双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总数和总分第一名。中职组获得本届大赛37个代表队唯一的团体一等奖。

上一篇:有线电视安装与维护下一篇:微纳米尺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