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2024-06-18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精选8篇)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篇1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美)沃尔夫 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3]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4]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5](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篇2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实中总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言语———“我没有艺术细胞,没有那么高的艺术修养,欣赏不了高雅的艺术……”在很多人心中,都把艺术屹立于一个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海拔之上,因为艺术是属于那些有专业修养的艺术家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感障碍,传统的艺术教育难辞其咎。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这是对艺术教育功能的勾勒。从中不难看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但现实中,我们的艺术教育又怎样呢?

身边学艺术的孩子忽然多了起来,各种艺术兴趣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映衬出这种“高热度的繁荣”。而滚滚的热潮中,却不时出现一两个令人心寒的冰点。报载:一个在强压下学钢琴的女孩,为逃避每天的“苦役”,为追求一生的解脱,竟忍痛自断手筋。另有一个同样服“苦役”的男童说:“我真希望我们家穷,穷得把钢琴卖掉”。

我们的艺术教育在“繁荣”的衬托下凸显的问题却是非常严重的,在这样的怪圈中,艺术教育不可能真正繁荣起来。

一方面,艺术教育与儿童年龄成反比关系。在早期幼儿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艺术教育都有着极高的热情,但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校和家长却逐渐将注意力转投在与升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上,艺术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副科,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很多学校不开设音乐、美术这些艺术学科。另一方面,学习艺术的目的显示了过高的功利性而缺失审美体验。各种艺术类培训班都是以考级拿证书为目的,在市场竞争中,这是他们取得广大生源的筹码,各种艺术考级和招生加分,形成了推动家长踊跃给孩子报名的助推器。艺术教育与技能培训挂钩,这样的艺术教育与我们的初衷相差甚远,这样的学习,使得孩子不快乐,更不用说艺术修养的提高。

二、艺术教育,路在何方

儿童的艺术天分是天生的,儿童有艺术的潜能,但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这种天分会逐渐萎缩?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众所周知,艺术是一本最佳的儿童启蒙书,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让艺术教育走出误区,回归原貌,真正发展起来呢?

首先应该对艺术教育进行再认识。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其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审美情趣、观点、能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整体发展。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艺术教育的接受者。“艺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用声音、形体、色彩来表现他们的自我。艺术使多种感官和感觉更为活跃,它们不是形同虚设,而是持久的表达手段。教育工作者应该像关心技能发展一样关心人的发展,艺术则允许每个学习者展示他的作为人的潜能。”

艺术教育是提升个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素质的培养、艺术能力的培养、完美人格的构建要靠听觉、视觉、形体与言语这四种器官的综合运用。艺术教育通过身心一体化的训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的体验,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表达,使学生情感丰富,心灵净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持性、自尊心、自我悦纳、自我表现等个性心理特征;以全方位参与的形式,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培养学生合作与协作精神、参与意识,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的人化、文化、美化。艺术教育从审美的角度塑造学生的人格,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开发潜能;以律动的形态锻炼身体,增强体能,进行气质熏陶,是人的人化、文化、美化的最佳形式。艺术是与心灵一体的,它借助于音符、文字、色彩、图案、形状,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味生命过程的流动,体味生命本体的存在,从而把个性与情操、形和神、表和里合而为一,实现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和美化,对人的本性的培养和提升。它与人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它能愉悦身心、陶怡情操、涵养性情,最终使人的心灵崇高、情感纯洁、理想远大。能培养学生对待自己、对待艺术、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态度,从而达到审美感受和理性的平衡,使自己的身心、自己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升华和提高人的美,创造人的美和美的人生。此外艺术教育还有道德教化、促进心理健康等功能。

其次,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再认识。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枢纽。早期教育不宜过早局限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某一种技能的训练中,而应练习一种共性素质。“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艺术教育包括了对色彩的感觉、对形体的感悟、对律动的捕捉,是最完善、最直接、最富有情感、最饶有趣味,也最能被孩子们所接受的教育形式。它能打通德、智、体、美、劳、心的关节,起到“1+1>2”的效果。

作为家长,不应在孩子早期就给孩子划定学习的范围,而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艺术教育,不应过分功利地追求各种考级证书和比赛,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发现艺术的美,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生活中鲜活的艺术,不要让“学琴”的乏味过早地使孩子产生对艺术的厌烦感。兴趣的培养要重于技能的获得,良好的动机是学习的加速器,儿童在艺术的学习中如果体验到了快乐,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持续下去,这样的艺术教育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再次,艺术教育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通过艺术的语言,去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园地百花齐放,允许各种风格、流派的共存,允许不同看法、行动的存在,在音乐、舞蹈、绘画、写作等课程和活动中儿童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体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艺术教育可以全面开发人脑,点燃天才的大脑火把、激发无穷的潜能、照亮孩子成长的路,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澎湃的激情、强烈的好奇、全面的参与中快乐地高效地学习和成长。

艺术活动是一种人文性、情感性的活动,是创作者体验的过程。理想的艺术教育应该一方面充分地保护儿童原有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提升他们的诗性智慧,使他们不失去自身的完整统一性,从中体悟生命、感受意义;同时,引导他们以更加多样、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达这份诗性,创造出更美的意象世界。

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培训,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应该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精神。另一方面,努力实现艺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向综合方向的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向人的本性的回归。我国的艺术发展长期以来都是混生、综合的,书画本是一体,诗词与音乐不分家,说唱、戏曲等都是综合的艺术形式,人类感官的综合运用更有利于形成人的心理结构并促使人的本质发展,有利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艺术能力的培养。综合性的艺术教育着眼于人的本能和本质发展,避免各种感官的人为分裂,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三、结语

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于培养少数的艺术家,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培养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其自身的平衡发展。艺术教育的培养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念,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培养真正具有艺术修养的人。

摘要:艺术教育在今天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但是, 艺术教育的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 本文将就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并寻找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误区,审美教育,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艾伯利斯, 霍弗, 克劳特曼著.刘沛译.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6.

[2]何奎莲.艺术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0) .

[3]张卫民, 肖玉.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艺术课程生活化途径探幽[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1) .

[4]李佳.当前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7 (6) .

[5]赵世兰, 郭建民.“本能的缪斯”为“艺术热”带来的启迪与思考[J].艺术研究, 2007 (1) .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篇3

通过对中国梦与艺术教育关系的调研研究与分析,以艺术教育为主体,站在“中国梦”这一时代的主旋律的基础上,完善艺术教育体系,探讨哪些艺术因素影响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对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改进方法、策略与实现方式的启示;艺术教育如何支持中国梦等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研究,了解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建设,肩负艺术教育的使命,为艺术梦的实现增砖添瓦。

近年来,由于艺术教育粗放式的发展,艺术教育的方式与观念趋势呈现多元化的走向,引起一些对现实社会的处境与思考空间的不理解,导致一些人造成了对美的盲目追求,使这些人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以后,不能够真正地体验人生的幸福。而艺术教育是培养人的感性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艺术教育提高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关注,改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对个体幸福提升、国家文化繁荣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现中国当代艺术对提问现实社会的特定话语权,对社会现实产生效力,让艺术更具活力和产生的能量,让艺术教育真正成为中国梦的动力与源泉。

艺术教育与中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是中华民族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又一思想理念,是指明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弘扬了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真正体现艺术教育的伟大使命。

艺术没有国界,但是艺术是有灵魂的,当代中国艺术的灵魂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历代艺术家用笔最多、用色最亮的主题。艺术的灵魂是通过艺术教育这一手段来体现的,艺术教育通过教育形式的灵活性、生动形象性,引导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追求向善向美,促使其意识形态中的改变,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的知情信义得到统一,真正体现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通过艺术形式最终打动人的都是其形式背后富含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关怀。我们在领略艺术美的同时,提高了艺术修养、情感表现和道德修养,使我们的身心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重视艺术教育的创新精神和文化理念的传承,将科学、政治、经贸、宗教、旅游、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联系在一起,有效的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改善和自我创新,体现出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全民族审美素质的提升,就没有大国梦的实现。艺术教育是中国梦最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充分利用艺术教育改变人们观念,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梦是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当代艺术十分重要的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有助于我们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艺术教育对个体幸福提升、国家文化繁荣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艺术教育存在的现状

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下,有一部分人只追求教育的“捷径”。这种建立在美学思维上的二元论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形态存在两种现象。

一方面,艺术教育的边缘化。当前有一些家长和学校以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来衡量学生还有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校的水平。然而,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丰富生命体验还有激发人们的自由意志。所以一些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容易造成重视文化课程,轻视艺术教育的问题。尤其是有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书法、美术、音乐课,即使存在艺术课程教学,也只是片面的艺术职业教育。如果艺术教育长期得不到普及,这样容易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这些问题是与当前提出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政策不相符合的,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是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亟待来解决艺术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支持中国梦的实现。

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职业化倾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不仅要塑造孩子热爱艺术、享受艺术的理念,更要培养他们真正热爱艺术和追求艺术的人生价值,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艺术,并为艺术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艺术教育不是简单技能教育,不是让孩子学所谓最“有用”的东西,而是将技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的一种学科,是以艺术教育为主导的,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文化价值传达给别人,让自己的对象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建设,打破当前当前的结构才可以从价值、观念等方面改变问题重启界面。就像乔布斯在短短7年的时间就创建了电脑界的奇迹,原因在于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审美素质。由此可见,从小培养人们对美的感性教育和审美能力,追求完美的生活品质和对美的追求是相当重要的。放弃一部分经济利益,可促使我们健全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加快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即实现中国梦。

艺术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出路

艺术教育体系建设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保障方式之一。但是,回顾艺术教育发展历程,当前在艺术教育方面,人们很容易忽略对对真善美的追求,造成了诸多学生盲目地追求学习,学习艺术,这样容易造成艺术资源的浪费和配置的不合理。

如何能够使艺术教育健康发展,有效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是目前艺术教育体系所面对的问题之一,不断谋求艺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适应对应社会关心的问题,让艺术能够准确切入社会问题,制定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符合中国梦思想理念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构建科学合理健康的艺术教育体系,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从现实社会入手,充分利用中国梦这个“推动力”,改变艺术教育存在的自身价值和观念的问题。准确定位,尤其是停止原有习惯性的问题认知方式,真正打破目前的解构才可能重新找到方向。打开观念多样化表达的空间,尽可能集中艺术界各种观念,通过艺术教育的自身活力和所能产生的能量,使其产生实效, 最终实现“艺术梦”。

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必须充分利用中国梦这一契机,完成时代赋予艺术教育的神圣使命,我们学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结合中国梦提出的“五位一体”,立足实际、结合目前艺术教育现状,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将艺术教育作为一门必须课来要求,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有区别的分层教育和评价考核,结合文化知识和技术,打破以我为中心的功利思想,采取一种兼容并蓄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们艺术文化素养,提升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二、深入探讨中国梦的内涵,整合艺术教育资源,使集中在大中等城市的艺术教育资源向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加强这些区域学生的艺术教育资源支持和观念的转变,增设艺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艺术教育让每位学生能够有目的、愉悦的、全面的承担起复习中华的伟大使命。三、作为相关的学校,应该从提升艺术教育的审美素养方面和品质方面下大功夫。

艺术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绪和个人修养,而且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培养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甚至激发出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作为育人的主体之一,我们应该根据其艺术特点,因材施教、个别指导的实践教学方法,从思想、观念、艺术修养等方面全方位的去影响学生成长成才。

中国梦对艺术教育的启示

中国如何才能拥有强大、理性、文明、自尊的公民?只有通过文化的教育与艺术滋养才能实现。文艺界百花齐放的大发展大繁荣不应该成为政绩工程,人的全面发展才是艺术教育大发展的最终目的与归宿。著名导演陈凯歌这样描述他的“中国梦”,“我们要从中小学开始,对孩子进行国民文明教育。文化公民强大了,又何愁中国不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传统艺术所坚守的中国文化独有特性,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滋养人民和培养下一代,尽自己所能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和谐美好的中国文化传遍全世界,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以艺术形式讴歌“中国梦”,是时代赋予艺术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了我们的这一时期励志报效国家,大有可为的时代,脚踏实地的肩负时代赋予的时代使命。中国梦要实现的话必须重视教育,而教育如果要复兴的话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因为中国梦是一个国家复兴的梦,复兴梦想必须从教育开始,从人的意识形态开始,只有艺术教育有这种将感性和理性结合的艺术魅力,艺术教育是集创造与审美为一体的学科,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的论文 篇4

内容摘要: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文章探讨根据不同地域性、不同民族民间的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学科基础地位,建构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教育模式,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办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美术研究。。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篇5

【摘要】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的审美教育,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身和心全面的发展。艺术教育既是一门感性学科,又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着眼于人的情感,关乎着人的审美,直达人的五官感觉;它以美启发真请,以美储蓄善良,在生动形象鲜明直观的艺术呈现中展现人的善良美好;学前教育是人一生终身学习的开始,也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学前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各方面投入,让我们看到了学前教育的美好前景,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实,更加促进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除了较为发达的地区开设有胎教、幼托等更为细致的特殊教育以外,学前教育一般指学龄前3-6岁幼儿园的小、中、大及学前班四个等级教育的统称,此文着重研究这个阶段的幼儿学前艺术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学前艺术

一、什么是学前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专业: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艺术学科的研究工作、学校艺术管理工作及社会艺术指导等工作,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专业要求:人才通过系统的培养,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各科艺术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并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综合性艺术人才,为学前教育、学前艺术教育、社会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及一切教育机构,输送能从事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老师和社会工作者。主要课程开设: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学、钢琴、钢琴伴奏、和声、曲式、歌曲伴奏写作、歌曲创作、艺术概论、学前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概论、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音乐史、美术史、艺术欣赏、文学欣赏、综合艺术创作原理与实践、艺术康复与治疗、合唱与指挥、学校乐队编配与排练、舞蹈、儿童舞蹈表演与创作、素描、中国画、书法、色彩、写生、美术创作、设计、艺术专业外语、日常口语等。艺术专业核心课程:1、美术类:色彩、素描、手工课,剪纸艺术等。2、音乐类:声乐、钢琴、古筝及音乐基训等。3、舞蹈类:形体、基本功、各民族舞蹈、芭蕾舞等。4、体育类:体操、艺术操、课间操、各种简单球类等。学前艺术教育不但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发育,而且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艺术教育能够教会孩子变相的看待问题,培养人的发散思维,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面临的一个关系,对于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教材、教法,通过教育完善孩子的人格,健全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高情商的人。

二、学前艺术教育的市场情况

(一)国家对学前教育增加了经费投入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到之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项目经费投入500亿元人民币,同时带动地方财政加大对此的投入,主要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在20到之间,对此的投入还将加大,学前艺术教育也将迎来最佳发展时机。

(二)国家教育部增加了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优惠性资源

比如:增加幼儿园建设数量、大力投入中、西部农村的学龄前教育资源,制定专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学前艺术教育也将从中受益。

(三)民办幼儿园在国家学前教育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

是我国开办幼儿园的主要经济主体,学前教育发展迅猛,且依然供不应求,国家经费相对不足,民营经济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所以国家大力提倡开办民营幼儿园,随着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快速发展,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学前艺术教育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市场。

三、学前艺术教育的前景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篇6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关系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多个层面的学科,“追本溯源”属于其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习和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对传统环境营造文化的“追本溯源”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这一基本内容的结构框架,以传统图绘作为切入点对“追本溯源”进行了相关教学实验,并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追本溯源;环境艺术设计结构框架;营造思想;传统图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建设正式全面启动,短短几十年间各地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神奇的“中国速度”,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然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城市普遍丧失了视觉上的辨识性;乡村在城镇化的蚕食下沦为“城中村”;许多传统历史街区、古村落以保护之名,被简单粗暴地改造为喧嚣鼓噪的商业和旅游产品集散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对传统环境营造文化的忽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环境艺术设计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形成对环境营造的合理价值判断和哲学思考、创造符合中国现实和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就必须改变设计师“知今而不知古”的局面,扎扎实实地展开对传统环境营造文化的追本溯源。

一、追本溯源是艺术硕士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本溯源,理解和探究其广博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不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且收效也较难立竿见影。与追求较高产业效益的设计机构相比,高校作为教育和科研的主要场所,应该也必须担负起这项基础性内容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追本溯源应该在艺术硕士教育阶段积极展开。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专业设置的要求,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显然,与本科的应用技术型教育相比,艺术硕士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专业批判的精神以及综合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离不开对设计理论、设计模式、设计发展趋势的学习和理解,离不开对社会人文、技术发展与设计之间的关系的探究和思考,而这也正是追本溯源教育和研究的基本内容。艺术硕士也正是追本溯源基础性学术研究的生力军。一方面,与本科生相比,追本溯源研究的参与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具备深入观察和思辨的视野和能力。作为本科生中的佼佼者,艺术硕士已经初步拥有了这样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现阶段对传统环境营造文化的追本溯源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亟待展开全面的探索和补充,而该研究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对内容庞杂的传统营造资源信息的收集、梳理、统计和初步分析,以及对传统遗存进行实地踏勘和感官体验。这要求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与研究任务繁重的博士研究生相比,艺术硕士研究生可更加有效地保证该项学术研究的投入和产出。

二、研究的结构框架

对传统环境营造文化进行追本溯源的教育和研究,应具有清晰的结构框架。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一个系统化的组织,囊括了人类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既各自独立,又具有某种关联性,共同构成了环境营造文化的内因系统。这一内因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环境营造文化发展与变迁的根源。不同时期的国家和民族,由于传统文化习俗、自然环境、技术能力等条件的不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环境营造思想。对不同时期的各个国家、民族的环境营造思想,尤其是我国传统环境营造思想的学习和思考,是追本溯源教育和研究的起点和基本路径。环境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环境类型构成元素的配置、空间安排多具有一定的惯常性,这种惯常性构成了特定的营造模式。但是,即便是同一种环境类型,由于某些具体条件的差异,在营造细节上也很难完全一致,由此彰显出了不同的空间价值和等级。认识不同环境类型的营造模式、更为细致地分辨同一环境类型不同案例之间的差异,正是追本溯源教育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之一。教育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能深入理解和把握传统环境营造文化和营造模式,减少认知上的混乱,避免误解和过度解读,并寻找传统与当代营造的契合点,实现传统环境营造文化与城市现实空间发展的合理关联。

三、教学实验

追本溯源教育和研究的结构框架不仅涉及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内容,还牵涉到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有限的条件下,研究者很难以一己之力展开教育和研究,必须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追本溯源教育和研究的结构框架具有明显的生长性和开放性。所谓生长性,指的是对于结构框架中的营造内因系统、传统环境营造思想以及种种环境类型和典型案例来说,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地进行,均可通过一般状况概括与典型案例分析并行的方法彼此促进。这就使得人们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选择关键的时间点、地域和一定的视角展开相关教学和研究具备可行性;而开放性指的是不同院校、不同教育和研究的主体,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搭建起开放性的协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逐步建设起完善的资源数据库。基于上述对追本溯源教育和研究的设想,笔者针对近年来艺术硕士呈现的特点,选择传统图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教学实验。图绘是指一切图画和图像资料,在古物大多不存的情况下,传统图绘中包含着传统营造的相关信息,弥足珍贵。与古典文献资料相比,传统图绘能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某些历史时期的真实环境(或环境片段)或当时的画家(或国家政权、特定人群)心目中的理想环境,它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环境营造文化的重要依据。但是传统图绘描绘的内容较为丰富,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和研究,笔者在教学中进一步限定出城市图、山水画两个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广泛收集不同专题的传统图绘,进行合理选择,并完善有效图绘的相关背景,建立专题图像数据库;

第二步,对有效图绘中涉及到的环境营造按照当代设计图例进行绘制,包括环境营造的平面布局、构成元素的外部形态、装饰图样及细部构造等;

第三步,对上述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统计、比较;

第四步,对某些现象、结论的深层缘由展开探求;

第五步,对传统营造智慧进行探讨。

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一是有效图绘的判定。许多传统图绘中虽然绘有构筑物,但有些仅画了建筑的一角,有些虽然描绘有单体构筑物或建筑群体的形象,但图绘本身却很模糊,使人们很难辨别图绘中的具体环境营造特征,这些图绘就不能作为有效图绘。

二是对于传统图绘尤其是山水画来说,画家出于构图、意境的表达需要竭力避免对营构物的完整刻画,在辨认时一定要把握如实原则,避免主观添加和臆断。

三是对不同的图绘专题和图绘的具体内容给予适合的关注点。比如在我国传统社会,人居环境营造以院落式为主,但院落式又可以细分为墙院式、廊院式和合院式,不同的院落形式所塑造的景观意象各有不同。

因此,对图绘中涉及到的建筑群,必须细析其院落样式,对于城市图不但要梳理、辨认图绘中的山水关系、街巷体系、建筑群空间布局,还要特别关注街巷构成元素的类型和数量、界面的形态和尺度。可以说,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合理操作是保证教学和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其难点是对上述梳理和统计结论的缘由探索。该项教学实验中特别关注传统社会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对环境营造的影响,因为中国传统环境营造和建设在很多时候是制度性的活动,是造成我国传统环境营造文化与西方环境营造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传统人类生活方式的架构与变迁入手展开追本溯源式的理解和探究,更贴近中国传统环境营造文化的本质,能够引领学生更加准确地认知各类环境的价值与意义、把握环境营造的规律、弥补以往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物质与情感之间的缺失,并避免学习和探究过程的过度抽象化。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此项教学实验普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不但提升了他们的美术专业素养,而且开启了他们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发现和探索传统图绘价值的视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了发现信息、统计信息和分析信息的基本方法。在提交的研究成果中,城市图专题小组比较分析了三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对不同时期的画家或国家政权理想中的帝都街道美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山水画专题小组通过对宋元以前图绘中的建筑布局的统计和分析,验证了在传统社会时期,廊院式是高等级建筑群惯用的院落格式,合院虽然早已存在,却一直是较为低级的建构形式,或是较低等级建构中作为廊院的一种变通形式。他们发现在唐代以前,廊院式格局及变体的使用区间较大,但宋元以后明显地出现了廊院使用区间下移和合院使用区间扩张的趋势。有些学生更是通过该项学习,开始有意识地将发现的信息与现实传统遗存进行联系和比较,在项目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掌握到的研究方法开展探索。比如一位学生在对某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景观提升设计时,对于坍塌程度不同的民居和空地,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选择了保留或弱恢复院落格局的策略。以“片畦”为设计概念将坍塌的民居和空地转化为菜园、花园、蜂园等,既满足了当代村民、游客的需要,也表达了传统村落鸡犬相闻的景观意象。

该项教学实验以传统图绘作为切入点,改变了以往直接将环境营造本体“拿来”的教学和研究方法,符合艺术生的美术教育背景;制定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以偏概全、重点模糊的弊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在这项教学实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收集到的有效传统图绘的数量较为有限,部分图绘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确认;对传统图绘中所包含的信息认知还需要更加深入地厘清和细致辨认;对形成某种营造模式的原因探求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相关探索刚刚起步。不过,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加坚定了笔者在艺术硕士教育阶段长期开展对传统环境营造文化的追本溯源教育和研究的决心。

作者:宋鸣笛 单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涤宇.从历史图像到建筑信息——以1930-1950年代两位学者以敦煌壁画为素材的建筑史研究成果为例[J].建筑学报,(9).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篇7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异同,对比

在我国, 社会上主要的艺术教学模式为两种, 一种是高校艺术教育模式, 一种是社会艺术培养模式前者主要集中于各类高校, 譬如在许多学校, 特别是大量的专业的艺术院校, 为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均设有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并且按照按学科不同, 划分不同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 并成为我国艺术类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艺术教育的需求,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兴起, 大量私人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出现, 使得公众需求有了其他的选择。两种教育培养模式的兴起有着大量的异同点, 分析两者的不同点与相似点, 将这两者的优点融合, 消除二者的缺陷, 为培养出更多高艺术理论水平与高超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艺术模式与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相同点与联系

(一)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二者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及需求类型的多样化的发展, 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校艺术类教育成为此时代的主要培养模式, 为满足社会需求, 培养四有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单一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深层次需求时,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 纵观二者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 二者的产生都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对于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二者的产生与发展, 有力推动了地域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断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 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为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早期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虽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却存在者地域性与创新性的缺陷, 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人才培养, 乃至社会服务方面, 其空间和舞台是相当狭窄的。同时单单依靠单一的高校艺术教育, 不仅难以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应有的资源保障, 而且会加大艺术教育的城乡、区域, 及需求群体之间的差距, 从而造成新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公平。为此避免上述缺陷的出现,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与发展, 与社会高层次的需求适应, 可以肯定的是, 社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产生是建立在高校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的, 正是因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才为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产生创在了必须的社会基础。

二、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不同点

两种教育模式从产生到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二者却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点, 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找出其差异性, 为我国艺术教育模式的进化提供理论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的不同

高校艺术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以班级为单位, 以集中授课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模式之上, 各高校根据国家相关制度政策的要求, 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 开设相似的课程, 选聘各种层次的专业教师, 制定专门的教学培养教案, 集体授课, 并进行统一的作业布置和考核, 此种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为班级为主要培训单位, 学生数量多, 较少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性, 同时高校教育模式有着学费相对较低的优点。而相反社会艺术培训模式则与高校教育模式大不相同, 其主要是建立在针对受训人员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 社会培训机构为受训人员量身定制符合其自身特征的教学课程, 较多的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性, 培训机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艺术能力的培养, 强调创造性和自由性的结合, 是一种典型的差异化基础上的非统一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点在于受训人员流动制较强, 学生数量为定额, 人数较少, 相对于前者, 学费相对较高。

(二)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不同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注重基础教学, 目的在于让其了解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培养起审美和感知能力, 注重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重与其他文化学科的渗透, 让学生建立综合的视野, 增强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体验, 培养多向思维方式。相反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则省略了艺术基础教学, 其培养模式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艺术理论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培训教学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创作能力, 同时鼓励在受训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特性, 展现自我, 将自由的想象和实践结合, 鼓励学生自我创造能力的展现与培养,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挥。

结语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艺术基本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教学资源, 有着社会培训不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视野的拓展层面上存在更大的优势, 但在学生个性的培养等方面却有所欠缺。这一缺陷, 社会艺术培养模式却有着巨大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技巧、创作能力、艺术技能的驾驭和熟练程度方面更胜一筹, 因此随着社会潮流的发展, 建立一种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是今后艺术教学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孙彦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J].大众文艺, 2012 (10) .

[3]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4]陆挺, 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 2010 (3) .

[5]冯杰.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2) .

学前教育艺术论文 篇8

【关键词】合唱艺术 教育现状 问题和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51-01

2008年岁末,来自委内瑞拉的青年指挥才俊古斯塔沃·杜达梅尔率领着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乐团用他们的音乐征服了中国的听众。是什么,让那些贫困的,无家可归的终日沉迷毒品、暴力的青少年能用手中的音符为世界献上美好的音乐和声音?甚至改变了整个委内瑞拉?在委内瑞拉,以“音乐拯救灵魂”为主旨的教育体系,不仅为孩子们提供衣食,还将他们组织起来学习音乐。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免费得到一件乐器,并从一开始就和其他孩子共同在乐队中磨炼。这样一来,尽管委内瑞拉的整体经济状况还不很发达,但在那里,到处都可以听到孩子们演奏音乐的以及歌唱的声音。笔者的导师,曾在国外的比赛中担当评委工作时,被委内瑞拉的合唱团的歌声深深感动过。这一切,正是艺术的力量,是艺术的教育功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今的中国,尤其在高等院校里,合唱艺术的普及,正发挥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天参与着合唱艺术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合唱艺术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修养、人格培养的作用。

客观地说,国内高校的合唱水平比十几年前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能感觉到在看似良好的氛围中,仍存在着阻碍高校合唱达到“合唱精神”和“世界水准”的“价值观”。

学生参加合唱团是为了什么呢?参加合唱团是否能给学生带来好处?这是很多学生会问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是为了提高个人音乐素质,有的学生是为了展现个人嗓音并满足其虚荣心,有的学生是为了扩大社交范围……往往学生的选择是为了某种利益——但这可能是非常违背合唱精神的。高校合唱艺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但其实他们可能较少关心合唱是否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他们甚至不了解合唱艺术教育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有相当一部分领导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功绩。他们对合唱优势的理解是非常狭义的,甚至会认为这就是个群众活动。很多时候,一些高校的合唱团是因为有比赛或演出才勉强凑成的,而这些合唱团参加比赛获奖正好可以算作一些政绩,成为升迁的资本之一,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拿到了什么奖,获得了何种社会影响力。而当奖项拿到,有的合唱团甚至就面临着解散。笔者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一个以男生居多的学院里,在参加完学校的比赛拿了一等奖以后,再也没有聚在一起排练过。相反的是,在过后的时间里,那些被挑中参加合唱的学生们,反而找到笔者,询问能不能继续帮着排练,他们还想唱!

在传统合唱强国,合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说,是很普遍的事情,普遍到像每天要吃饭睡觉。在北欧,合唱艺术教育已经被潜在地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尤其是在社交和心理方面。由于宗教的原因,大部分教堂的宗教活动都以合唱为主,他们并不把合唱看得过重,但也不轻视合唱。他们更看重的是在合唱里收获生活的快乐,获得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拿合唱技巧中最基本的“循环呼吸”技术来说,不正是为了集体的更好的合唱音响而作出的自我牺牲和奉献吗?聆听旁边队员的声音和其他声部,不正是“关注、关心他人”吗?信任同声部的队员达到声音的和谐,也正是信用的建立。在当前的高校里,从学生到领导,對合唱这种艺术的观念,多少有些偏离合唱精神真正追求的境界。中国的高校合唱艺术教育应该何去何从?如果一味地去指责社会可能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何恰当地引导队员就变得格外重要!美国的学生唱合唱的感觉跟我们很不一样,有些合唱团其实合唱水准很高,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并且胜任难度很大的作品,完全有能力去排一些风格跨度非常大的作品,也完全可以更夸张地表现音乐来迎合和取悦听众,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做。看过排练的人会觉得他们的音乐是自然流露的和真实的,同时他们还享受于高层次的团队合作。

笔者认为,高校合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主要定位在提高音乐修养和激发音乐思维上,进而触发他们在其他专业领域的潜力,而非仅仅“排”什么作品参加什么比赛。笔者注意到,大多数合唱团的团员一贯以来都是“被教导”的,所有的音乐处理很少是队员发自内心的,而是指挥“强加”上去的“音乐”,其实这样的“音乐”局外人是能感觉到它的“不真诚的”。这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来说,实质帮助太少。即使唱了很多经典合唱作品,这些队员仍然可能没什么音乐感觉。队员很少主动地参与音乐的“二度创作”,指挥也仅仅是在“灌输”而已。笔者在给不同的学生合唱团排练的过程中能感觉到,尽管这些学生很认真,纪律很好,但“音乐”却都很死板,甚至能感觉到一些学生并非为了音乐而留在合唱团里。合唱艺术的魅力之一在于它总是难有标准版本。笔者认识到,释放合唱队员被束缚的思维,让他们具有音乐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真正魅力是多么不可忽略。

当前,合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结合2011 年的建党九十周年庆祝活动,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合唱团体进行“红歌”合唱活动,合唱艺术教育至少在形式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不难发现,合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缺乏对合唱艺术教育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学生的音乐基础不扎实、合唱教育教师少并且知识老化以及能力不足、大众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的很多根源,在于从教育的体制建立和教育理念的源头上的重新认识。比如,除了高校以外,从幼儿园开始,是不是就可以普及一些合唱的知识甚至形式?小学的合唱教育,是否应该配备更好的老师,而不是一个“伴奏员”?中学的合唱教育能否不要成为中学领导的政绩工具?大学的合唱艺术教育,能否以更高的平台进行,而不是让合唱队的同学成为各种比赛的“唱匠”?

笔者通过在高校参与合唱艺术教育的实践认识到,中国高校合唱艺术教育的发展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度的思考并揣摩出路。

首先要丰富首次创作,因为这是二度创作之源。没有丰富的首次创作,难谈创作的发展。尤其要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首次创作,并且在创作中力求把握住传统,做好继承,同时别具一格;其次要从教育的源头转变合唱艺术中声音的运用,不要再提倡“大家齐唱”,除了作品需要,尽量避免“大白嗓”,当我们中国的合唱团与这些强队同台演出时,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团体会在音量、音色和统一以及掌握合唱作品数量上逊色,声音显得虚、浮,穿透力、表现力不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声乐、发声上存在的一些误区,把歌唱的方法划分得太僵化,没有真正认识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上下贯通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对合唱的理解不够;第三要大力培养合格的合唱指挥,避免“做体操”式的指挥,这是合唱作品二度创作的核心,也是合唱团的灵魂;第四要提高合唱团演唱风格的表现的准确性,促进演唱作品的丰富性。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大学生合唱周上,耶鲁大学的无伴奏合唱团的精彩演出震撼了北京的听众,但这个合唱团,仅仅是耶鲁大学众多合唱团的其中之一。我们认识到,高校的合唱艺术教育水平与世界总体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但只要我们能认识到差距,找寻到方法并努力地改进,相信高校的合唱艺术教育将会在几代人的推进下,找到理想的出路,跃上世界合唱舞台的前沿。

作者简介:

上一篇: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下一篇: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会章程